转基因大豆进口对我国生物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转基因大豆进口对我国生物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转基因大豆进口对我国生物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转基因大豆进口对我国生物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一、目前已经商业化或正在研发阶段的转基因大豆

(一)耐除草剂基因的大豆

孟山都公司的耐草苷膦大豆是在1994年5月19日得到商品批准的。这是最早获准推广的转基因大豆品种(Roundup Ready Soybean,简称 RR大豆)。RR大豆对非选择性除草剂农达(Roundup)有高度耐受性。目前世界上种植最多的是RR大豆。Aventis公司耐膦丝菌素大豆是在 1996年7月31日得到商品批准的。种植抗草苷膦大豆可节约劳力、降低成本,在杀灭杂草后可使大豆增产,因此,在劳力昂贵的美国对RR大豆进行了大面积推广。

(二)豆油脂肪酸改变的大豆

杜邦公司的豆油脂肪酸改变大豆是1998年4月30日获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目前杜邦公司利用基因工程方法用反义的油酸脱饱和酶基因转入大豆,已培育出了油酸含量达70%以上的大豆品种。此外,在美国低亚麻酸大豆、低棕榈酸大豆、高硬脂酸大豆、高棕榈酸大豆等转基因品种也已培育成功。

在大豆油脂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是对人体最为有益的营养成份。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培养出了高油酸含量,提高了对人体最佳的营养成份,同时也降低了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而且也不存在反式双键的脂肪酸,因此是一种理想的植物油。

(三)转抗虫基因大豆

由于大豆食心虫的危害,抗虫转基因大豆的研究在国内外广泛开展,研究者多采用苏云金芽孢干菌(Bt)伴孢晶体蛋白基因提高大豆抗虫性。目前,在国际上还未见有抗虫转基因大豆被批准商品化的报道。抗虫大豆可以有效地控制大豆食心虫的发生,从而提高大豆产量,显著提高豆粒品质。

二、转基因大豆的发展及其在全球转基因作物中的地位

(一)转基因大豆在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中占据主要地位

目前世界上种植最多的转基因作物是玉米、大豆、棉花和油菜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170万公顷猛增到2001年的5260万公顷,其中转基因大豆由50万公顷猛增到3330万公顷,在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中占63%,比2000年增加750万公顷,增长29%(见表1)。

(二)转基因大豆种植率最高,2001年与1996年相比,转基因大豆种植率从

0.52%猛增到46%,增长了91倍(见表2)。

(三)抗除草剂大豆高达3330万公顷,占全球种植面积的63%,高居各种类型的转基因作物之首(见表3)。

(四)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及其产品的产量、出口的国别地区分布

1、美国、阿根廷转基因大豆种植率和种植面积最大

目前种植转基因大豆的主要有7个国家,美国、阿根廷的种植面积占全球转基因大豆的种植面积超过99%,其中美国占66%,2001年达2208万公顷;阿根廷占33%,达1098万公顷(见表4);加拿大、墨西哥、南非、乌拉圭和罗马尼亚所占比重不到1%,2001年种植面积只有24万公顷。美国转基因大豆种植率由1996年的1.5%猛增到2001年的71%,阿根廷则由0.8%增至98%(见表5)。

2、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的产量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转基因大豆产量方面的统计。假定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大豆的产量相同,然后依据转基因大豆主要生产国家的种植率来估算转基因作物的产量。据此测算,世界转基因大豆的产量由1996年的110万吨猛增到2001年的8300万吨,增长了74.46倍,其中美国由97万吨猛增至5586万吨,增长了56.59倍;阿根廷由10万吨增至2621万吨,增长了261倍(见表6)。世界转基因豆粕产量由1996年的60万吨猛增至2001年的4500万吨,增长74倍;其中美国由44万吨增至2449万吨,增长54.66倍;阿根廷由13万吨增至1705万吨,增长130.15倍。同期世界转基因豆油产量由15万吨猛增至1080万吨,增长71倍;美国由10万吨增至585万吨,增长57.5倍;阿根廷由3万吨增至412万吨,增长136.33倍。

3、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的出口

假定主要出口国出口中转基因大豆的比重等于转基因大豆种植率。这样,世界转基因大豆出口量由1996年的42万吨猛增到2001年的2800万吨,增长65.67倍,占世界出口总量的49.01%;其中美国由39万吨增至2048万吨,增长51.51%;阿根廷由2万吨增至686万吨,增长342倍%(见表7)。世界转基因豆粕出口量由1996年的15万吨增至2000年的1560万吨,增长103倍,占世界出口总量的

41.94%;其中美国由8万吨增至321万吨,增长39倍,阿根廷由5万吨增至1228万吨,增长244.6倍。同期世界转基因豆油出口量由1.5万吨增至121万吨,增长79.67倍,占世界出口总量的17.69%;其中美国由1万吨增至32万吨,增长31倍,阿根廷由0.5万吨增至89万吨,增长177倍。

三、我国进口转基因大豆现状及其对生物安全的可能影响

(一)我国进口转基因大豆现状

1、我国大豆进口情况

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猛增。进口量由1996年的110万吨猛增到2001年的1394万吨,增长了11.7倍,进口额由3.2亿美元猛增到28亿美元,增长了7.8倍 (见表8)。我国大豆进口量占全球进口量的比重由1996年的3.35%猛增到2001年的25%;进口量占我产量的比重由8.31%增至90.46%。2001年我国从美国进口573万吨,价值11.96亿美元,分别占我国总进口的41.08%和42.56%;从阿根廷进口502万吨,价值9.86亿美元,分别占36.02%和35.09%。;从巴西进口316万吨,价值6.2亿美元,分别占22.67%和22.06%;美国和阿根廷合计占进口量的77.1%和进口额的77.65%。我国成为世界大豆最大的进口国。

2、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进口情况

我国1996年从美国和阿根廷至少进口转基因大豆1.38万吨和407万美元,2001年猛增至899万吨和18.15亿美元,分别增长了650多倍和444多倍(见表9)。我国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占我国大豆进口总量的比重由1996年的1.26%猛增到2001年的64.49%,增加了63多个百分点;占全球转基因大豆进口总量的比重由3.29%猛增到32.11%,增加了28.82个百分点(见表10)。我国成为转基因大豆最大进口国。

我国从美国进口的转基因大豆由1996年的1.38万吨猛增到2001年的407万吨,增长294倍;我进口占美国出口的转基因大豆的比重也由3.54%猛增到20%。阿根廷对我国出口的转基因大豆由1998年的18.77万吨猛增到2001年的492万吨,增长了25倍;同期我国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占其转基因大豆的出口的比重也由13.8%猛增至72%(见表11)。

(二)转基因大豆进口猛增对生物安全的可能影响

我国从美国和阿根廷进口的转基因大豆主要是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如何看待转基因大豆对生物安全的影响?我们认为,由于转基因技术仍在发展过程中,国际上生物安全方面的评估技术还较落后,现有知识不足以评估转基因生物的利益与风险,特别无法预测这些技术对生物多样性和未来的世代可能造成的长期后果。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转基因大豆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1、标记基因和启动子可能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转基因大豆具卡那霉素、潮霉素、庆大霉素等抗菌素抗性筛选标记基因,可能使人体及其周围生物获得抗菌素抗性,也可能逃逸到人类身上,或者进入其他动植物的染色体,造成难以预见的后果。另外,由于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基因的启动子来源于植物病毒基因,有人怀疑它存在着与其他病毒重组可能,产生新的病毒和疾病。

2、抗除草剂基因的转移可能产生超级杂草,转基因作物也能产生表型畸形,自身可能变为杂草

据研究,转基因大豆使大豆更易感染疾病和受到害虫的侵袭。大量种植转基因大豆引起耐除草剂杂草的蔓延以及疾病的传播。使用除草剂较种植常规大豆多11.4%,从而加速了抗性杂草的发展。转基因大豆上草甘膦的使用限制了大豆根部的生长和固氮功能,特别是在缺水情况下。据研究,由于盲目种植转基因油菜,加拿大农田里发现了拥有多种耐抗除草剂特性的野草化油菜的植株,即超级杂草,同时也导致种质的污染并且被传播到北美其他地方。

3、难以控制逃逸对生物安全的影响

由于表面与非转基因大豆没有什么不同,转基因大豆在运输、装卸、处理过程中,或与非转基因大豆混杂很易发生逃逸;也可能由于监控不力进入农贸市场,这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如直接食用是否对人类安全产生影响?被制成豆芽后残渣逃逸的后果如何?最可怕的是难以评估农民购入后直接种植这些大豆对生物多样性的影

响。

4、未知DNA的影响

比利时科学家2001年8月在RR大豆中发现了一些来历不明的未知DNA。有证据显示热温或干旱等环境压力下,不明的DNA可能会增加大豆木质素,导致植物蛋白的改变。

5、不同用途的转基因作物之间交叉污染对生物安全的影响不容低估

前些年,由于转基因作物品种较少,相互之间有隔离区,发生交叉污染的现象较少。最近几年,这种现象逐渐增多。主要有几种情况:一是可食用转基因玉米污染随后种植的转基因大豆;二是药用转基因玉米污染随后种植的转基因大豆。今年11月12日,美国农业部和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宣布,在ProdiGene有限责任公司在爱荷华州和内布拉斯加州种植的大豆地中发现有药物转基因玉米,在一个商用谷仓中,有问题的大豆已经混进了本地农场储藏的大豆中,为此隔离了100万蒲式耳大豆。药用转基因作物如果污染了人类的食物链,会导致不同健康状况的人“冤枉”地吃下不适合的药物,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美国目前不允许药用转基因作物作为人类或动物食用。三是药用转基因大豆污染转基因大豆。其后果是难以估量的。

墨西哥是玉米的源产地和多样性集中地。由于转基因玉米种植对本地地方种和野生亲缘种的高风险,其1998年就不容许进行田间实验,并且禁止商业化种植,但一直没有禁止美国转基因玉米的进口。2001年底和2002年初,墨西哥政府宣布在偏僻的奥克斯喀等山村,农民玉米品种被转基因玉米污染的比率高达35%。墨西哥社会各界正在呼吁禁止进口转基因玉米。

美国政府清楚知道基因污染的风险,因此不容许在本土有棉花野生亲缘种的地区(夏威夷、南佛罗里达等)商业种植基因BT棉花。但美国对于其企业出口转基因棉花、玉米、大豆到品种多样性集中的其他国家却没有任何限制。

我国是大豆的源产地和多样性集中地,有6000多种野生大豆品种,占全球90%以上。目前我国也不允许种植转基因大豆但允许进口。如果转基因大豆进口盲目增长,一旦失控,将对物种多样性产生毁灭性的灾难;届时,我国人民的健康和安全将面临威胁。

四、政策建议

(一)应加强对转基因大豆的生物安全管理

1、加强对转基因大豆进口的生物安全风险评估。要吸取墨西哥玉米的教训,必须考虑中国是大豆源产国和品种多样性集中地,从国情出发加强进口转基因大豆的生物安全评估;目前我国对转基因产品进口的临时管理办法基本上留于形式,只要求每批次大豆进口申请,一般一申请就批准,结果难以达到维护生物安全的目的。为此,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进行审批,农业部、国家环

保总局、外经贸部、卫生部和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应密切配合,切实保障我国的生物安全。在临时措施结束后,应按照国际惯例(270天)审批转基因大豆进口;

2、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对转基因大豆及其加工的豆油和豆粕全面、强制加贴标识。我国已于2002年3月20日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规定进口大豆特别是其加工的豆油和豆粕必须加贴标识。但至今为止,没有一家企业贴上标签,为严肃法纪,应进行全国执法大检查,对违规者严肃处理,并加大宣传力度,给予消费者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3、应制定转基因大豆及其制品可追踪性管理办法,对转基因大豆入境后的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销售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防止转基因大豆遗漏或逃逸;

4、加强检验检疫,杜绝危害我国生物安全的外来有害生物的进入;

5、应制定转基因大豆、豆油、豆粕国家强制性标准;

6、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民间组织、企业之间按分工原则建立有效的协调和调控机制,共同提高生物安全能力建设。

(二)加强国际合作,维护合法权益

1、加强信息交流,掌握转基因大豆的发展动向和安全性状况;

2、大力支持《生物安全议定书》的实施与完善,应参考WTO争端解决机制建立适合于转基因产品特点的争端解决机制;

3、在新一论WTO贸易与环境谈判中,应坚持《生物安全议定书》中的一些基本原则,一方面要反对歧视和贸易保护主义,另一方面要保证生物安全。

(三)大力发展我国自己的非转基因大豆种植业尤其是绿色-有机大豆的生产与出口

1、大豆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大豆既是粮食作物,又是经济作物,也是工业原料,是重要的植物蛋白资源和食用油料,极具开发潜力。大豆蛋白可被应用到各种食品和饮品、可食性包装材料、精细化工等领域。豆粕则是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饲料蛋白的主要来源。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大豆食品达1.2万种。大豆含有可精深加工并对人体有特殊功能的活性物质,如磷脂、低聚糖、皂苷、异黄酮、天然维生素E等。营养学家认为,21世纪是“大豆世纪”。大豆还可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军事、医药、纺织服装、航空、航天等领域。

2、统一认识,把支持和加快大豆产业发展作为应对WTO挑战、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举措

应由国家经贸委牵头,会同农业部、外经贸部等部门共同制订大豆产业政策。只要

国家重视和予以适当支持,大豆种植业完全可以摆脱停滞不前局面,能迅速扩大生产并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可以把大豆产业培育优势支柱产业,改变世界第一进口国的局面,成为世界大豆种植、加工和出口强国。这一产业政策的重点是:完善大豆科研、品种繁育与技术推广体系;创造良好生产条件,鼓励种植优质高产大豆,提高单产和总产量水平,降低成本;支持绿色-有机大豆发展;大力支持产地国家级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免征豆粕和豆油的铁路建设基金;制定大豆及其制品出口振兴计划,大豆及其制品应全额退税;鉴于进口猛增已对大豆产业造成很大危害,时机合适时可采取一般保障措施;完善大豆振兴计划,在充分发挥东北高油大豆为主优势同时,制定黄淮海地区大豆行动计划,积极开发黄淮海大豆蛋白和油量双高优势;尽快成立并积极发挥中国大豆协会的作用,同时建立大豆产业发展基金。

(夏友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中心陈正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美国转基因大豆威胁:富人的“垄断”图谋

2月20日,美国孟山都公司开发的转基因大豆获得中国农业部发放的为期三年的进口

许可,从而为美国大豆作为原料进入中国的榨油厂打开了一条通路。

但是,业内专家和绿色和平的人士分析认为,美国公司绝不会满足于仅仅向中国出口用

于榨油原料的转基因大豆,“他们的目的是在中国推广转基因作物的大田种植,从而向中国

农民收取种子购买和附加的技术费用。”

转基因联盟的辩护

转基因农作物在世界上的名声一直不算太好,欧洲和亚洲的主要国家都对此持谨慎甚至

反对的态度。而各种批判更从四面八方涌来,将获利越来越丰厚的研发公司推上舆论的前

台。最近,由孟山都、陶氏益农、杜邦、先正达和拜耳公司共同发起,在植物保护协会下成

立了一个农业生物科技论坛——致力于向社会和公众宣传转基因作物的好处和澄清人们的误解。

该论坛的主席朱先生认为,中国不该像欧洲那样禁止转基因产品的进入。朱先生说:

“欧洲人口少,丰衣足食,可以按他们的价值观去挑选吃什么或不吃什么,但中国人口众

多,以大豆为例,每年缺口巨大是不争的事实,而农民如果栽种转基因作物,不仅能节约劳

动力和生产成本,也大大降低了因喷洒农药而中毒的可能。”

陶氏益农的研发部负责人谢忠能对记者说:“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对农作物进行育种和

筛选工作,转基因只不过是用更高的科技手段直接找出具有某些我们感兴趣的特性的基因,

转入传统的农作物之中,将一般需要几十年筛选的传统育种过程一下子完成,基本原理与杂

交是一样的。因此,说传统的东西就没问题天然的就更好是一种误区。”

同在这一论坛的杜邦公司先锋种子事业部经理冯文煦说:“在欧洲,决定转基因种子能否在当地种植需要两道批准程序,由专家组成的技术委员会已经确认了其安全性,只是由政客投票的程序一直被搁置。”他认为,人们应该更加信任这些有实力的大公司,因为它们有能力进行相关的各种费用昂贵的实验以确保其对人类与环境的安全,“而且事实证明这些公司都遵守严格的商业道德准则。”

到目前为止,在全球范围惟一已经商业推广的转基因大豆是美国孟山都公司开发的抗农达(除草剂)大豆。虽然十年来人们没有发现这种转基因大豆及其制品对人体有害的证据,但孟山都也难以证明转基因大豆几十年后也是绝对安全的。

目前全球从事转基因农作物研究的公司只有五家——瑞士先正达、孟山都、陶氏、拜耳和杜邦。其中,孟山都是惟一一家将未来全部押注于生物农业之上的公司,其研发投入与成果也是最多的。2002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全球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中90%以上是孟山都技术的结晶。从2000年开始,孟山都一直处于争议的漩涡中心,而他们的最大对手就是绿色和平组织。

绿色和平组织认为,从不同种群中提取基因标记是有违生物多样性与差异化原则的。该组织的项目经理施鹏翔驳斥了转基因与杂交原理相同的论断:“如果是从野生大豆上提取标记植入普通大豆,那是杂交,但是抗农达大豆是将抗除草剂的基因植入了大豆,这种基因除非人为是不可能在自然进化中产生的。”他对记者说:“虽然在此次对转基因大豆的安全许可中规定进口商和技术提供者要保证产品只作榨油原料不会流入大田,但是美国大豆一旦进入了中国就无法准确控制其去向,而这些大豆一旦被种进田里就会与野生大豆杂交发生基因污染。”

中国农科院品种科学与作物所正在进行的一项实验表明,这种杂交是可能发生的。该所的世界大豆协会理事邱丽娟告诉记者,结果可能有两个,一方面,野生大豆产生抗除草剂基因,将会演变为超级杂草,无法杀除;另一方面,农业专家将很难再用这些可提供原始基因的野生大豆培育新的品种。

但是,美国方面以及技术商都认为中国并不会因为这些原因阻止转基因作物的发展,那些用惯了出油率高出几个百分点的转基因大豆的进口商也不会等待中国大豆的自给自足。而且,在华北和华东地区大为推广的抗虫棉证明,中国正在培育自己的生物农业。

一些业内人士透露,真正令中国政府不安的可能是这些技术提供商通过技术和知识产权进行垄断的图谋,因为这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富人的垄断图谋

高投入研开(数十亿美元)——制造出农达除草剂,并同时开发出具有抗农达基因的大豆种子——申请专利——销售并收取专利使用费,这是孟山都的盈利模式。靠这种模式,该公司2001年创造了37.5亿美元的收入,其中17亿美元来自种子销售。

今年1月6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调查性文章,指出孟山都曾试图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要求那些购买其技术并生产种子的公司与其结成价格联盟。孟山都和先锋种子都否认了这一事实的存在。

作为孟山都的客户,农民们却不能抹去对这种可能的担心。一些业内专家认为,孟山都的做法有点像微软公司对待软件版权的做法——刚开始时,以便宜的价格让农户得到转基因种子,当他们越来越依赖这种只需要喷洒一种除草剂就可以侍弄好的作物时,就要求持有其生产许可的生产商向每一包种子交纳专利使用费。

“农民必须改变以前储藏种子的习惯,而要不断向这些具有专利的公司购买种子,甚至还必须以向孟山都购买已经失去专利保护的农达除草剂作为附加条款。”施鹏翔说,“他们在巴西的做法是先漠视巴西农民从阿根廷走私转基因大豆用于种植,直到去年巴西田里三成的大豆已经是转基因品种时,便站出来要求付专利费。”

一些境外媒体认为,由于研发和购并吞食大量资金,且转基因食品一旦发生问题会带来巨大索赔风险,孟山都公司在未来可能会出现资金紧张,从而无法向其投资人交出满意答卷。而它现金流的通畅依赖于每年通过出售种子、除草剂和杀虫剂所得的数十亿美元,绝不可能让人白种自己的种子。因此有人担心中国迟早会成为第二个巴西。

但是,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j博士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四五年来,他一直呼吁中国引进和种植转基因大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中国农民。”黄博士对记者说,“过去几年我们的榨油大豆成本比国外高百分之十几甚至达到过30%,如果种植转基因大豆就可以使价格下降10%,从而接近国际价格。”黄季?j的一项研究表明,扣除了专利使用与种子购买成本后,每公顷转基因抗虫棉可通过减少喷药、提高产量和节约人工增加收入1300多元,而大豆的增收效果虽没这么多,但也会使产量明显提高。“节约下来的劳动力可以充实到农产品深加工部门,如榨油厂,而我们最终可以从食用油的出口中赚取几倍于大豆的利润。”

黄季?j认为,目前东北传统大豆的出口每年才几十万吨,对于2000万吨的大豆进口量而言可以忽略不计。“几年前国内对‘国际市场会歧视转基因大豆,从而使传统大豆受到追捧’的论断现在看来是错误的。我们太多地考虑企业、部委、科研单位、种子部门的利益,惟一没考虑的就是农民利益。”黄季?j说。

黄博士告诉记者,中国根本不用担心发生巴西那样的情况,“孟山都的抗虫棉比我们的好,他们的棉占了中国的60%,可收上来的钱还不到10%。与美国的大农场不同,中国都是小农户,技术保护在中国是很难做到的。中国有几千个公司,几亿个小农户,你怎么追究?”

黄季?j认为,当务之急是中国政府要投入精力研究影响和出台有效的控制政策,对各种不同的转基因作物分别对待,采取或放任或严密监控的管理措施,而不是因噎废食。

孟山都公司一位高级经理向记者透露,该公司其实也并未想好是否在中国推广转基因大

豆的种植,因为“中国农药厂可以逃避环境保护责任,生产出价格低廉的除草剂,而且中国人工便宜,这使得我们对种子的收费难以进行

转基因安全性评价(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1190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转基因安全性评价(正式 版)

转基因安全性评价(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对转基因植物食品未知物质风险的主要担忧有: ①致病性物质的出现,即转基因生物产品食用后是否 会致病;②营养成分的 变化及抗营养因子的出现,如蛋白酶抑制剂、脂 肪氧化酶 的产生或含量的变化;③新的过敏原的出现,如 大豆中的 致敏性蛋白和巴西坚果中的2s清蛋白¨u;④天 然有毒物的产生,如茄碱、葫芦素、Ot一番茄素等 u2棚1。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有可能会产生毒素、 抗营养物质、过敏原以及致癌物质或联合致癌物质。

转基因奶牛生产的激素(rbGH)在美国投入商业化使用后,使用者很快发现这类药物导致了奶牛乳房炎发病率加繁殖率低。由于药物的作用,奶牛新陈代谢加快,导致能耗增加而引起死亡,牛奶的营养价值也降低了。对获准在西班牙和美国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玉米和棉花进行针对性研究后认为,转基因作物可能引起脑膜炎和其它新病种。也有资料证实,转基因食品可能诱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代以及导致失调,可能需要30年或更长的时间。转基因治疗性药物、人体组织器官等是否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尚无法检测证实¨转基因的管理 我国对转基因产品的管理主要是针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管理。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农业部负责;卫生部依照《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负责转基因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此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

1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的意义 转基因植物育种,是利用遗传工程的手段,有目的地将外源基因或DNA构建导 入植物基因组,通过外源基因的直接表达,或通过对内源基因表达的调控,甚至通过直接调控植物相关生物如病毒的表达使植物获得新的性状的一种品种改良技术,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需要[1]。 与此同时,转基因技术使物种的进化速度远远超过生物自然变异与选择的速度,对于这种急剧的生物物种变化,自然界能否容纳和承受?自然界的其他组成部分是否会因此受到伤害或破坏?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被人们食用时,是否会向人体肠道微生物发生基因转移?是否会出现由于某种新物质的形成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或潜在影响?要消除这些疑虑就要进行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要经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和严密科学的实验程序,积累足够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判断转基因植物的大田释放和大规模商业化生产是否安全,对实验证明安全的转基因植物正式用于农业生产,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加以限制,避免危及人类生存及破坏生态环境[2]。因此,制定科学完善的安全性评价的原则与方法,对确保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及转基因技术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转基因农产品安全评价的内容 2.1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安全性 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安全性评价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转基因植物释放到田间后是否会将基因转移到野生植物中;是否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打破原有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2]。 转基因植物演变为农田杂草的可能性:转基因植物可通过传粉进行基因转移,可能将一些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或对环境胁迫具有耐性的基因转移给近缘种或杂草,如果杂草获得了这些抗性,就会变成超级杂草,使农田杂草难以控制。 基因漂移到近缘野生种的可能性:在自然生态条件下,有些栽培植物会和周围生长的近缘野生种发生天然杂交,从而将栽培植物中的基因转入野生种中。在进行转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综述(标准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综述(标 准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综述(标准版) 【摘要】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已经初步达成一致,提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应从宿主、载体、插入基因、重组DNA、基因表达产物和对食品营养成分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考虑,已制定法规的国家主要着重于对消费者健康的风险评估。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实质等同性 转基因食品是由基因改良生物加工而成的食品。近20年来,转基因食品断问世,逐渐走上人们的餐桌,进入人们的食物链.由于转基因食品含有新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因此,引起了世界各国极大关注。从转基因技术诞生时起,人们就对转基因食品引发的各种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论,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更是关注的焦点。 1转基因食品的风险 转基因食品出现的历史不长,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可能带来的危

害研究得还不是很充分,所以许多科学家担心转基因食品会产生潜在的危险.现在,关于转基因食品危害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转基因食品的过敏性。 食品过敏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有近2%的成年人和4%~6%的儿童有食物过敏史[1]。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过敏物质.在基因工程中如果将控制过敏物质形成的基因转入植物中,则会对过敏人群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转入过敏源基因的植物不能被批准商品化[2]。 (2)转基因食品的毒性。 转基因生物中含有抗虫作物残留的毒素和蛋白酶活性抑制剂,既能使咬食其叶片的昆虫的消化系统功能受到损害,也有对人畜产生伤害的可能性。 (3)抗生素标记基因可能使人产生抗药性。 抗生素标记基因与插入的目的基因一起转入目标生物中,用来帮助筛选和鉴定转化的细胞、组织和再生植株。标记基因是安全的,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阅读附答案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9分) 转基因食品就是指应用现代份子生物技术,把动植物的基因加以扭转,再制造出具有新特点的食品种类。其优点显著,但转基因食品存在良多不容忽视的存在的或潜伏的危害性。 新基因的转入,打破了原来生物基因的“管理体制”,使一些发生毒素的默然基因开启,发生有毒物资。有资料证实,转基因食品可能致使生物体系统失调、引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代,此进程可能需要30年或更长的时间。人为转入外源基因极有可能使原有的基因发生缺失和错码等突变。美国出产的一种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抗癌成份异黄酮就比一般大豆低12%~14%。 全球约有2%的人群对某些食品发生过敏性反映。1996年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将巴西坚果某基因转入大豆中,结果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群也对该大豆过敏,该大豆种子终究没有被批准商业化出产。人们在食用了这类改进食品后,食品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细菌,使人体发生抗药性。在英国,做过切除大肠组织手术的志愿者,食用过用转基因大豆做成的汉堡包以后,在其小肠肠道的细菌中检测到了转基因DNA的残留物。而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影响,可能需要经由较长期才能逐步表现和检测出来。 良多转基因生物拥有较强的生存能力或抗逆性,这样的生物一旦进入环境中,将会取代原来的作物,造成物种灭绝,但这类问题可能要经由许多年后才能浮现出来。如一些盐碱、池沼、雨林及有寄生虫的地区,之前本来不适合农业种植,这些地区都被用来种植农作物,

从而使本来糊口在这里的生物的栖息地受到损坏,造成生态系统失衡,终究致使物种退化、减少乃至灭绝。 转基因生物将增强目标害虫的抗性。专家正告,如果这类拥有转基因抗性的害虫变成拥有抵抗性的超级害虫,就需要喷洒更多的农药,而这将会对农田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因为转基因作物特性良好,良多人选择种植转基因作物,使某些作物的多样性大大下降。维持生物多样性是减少生物遭遇疫病侵袭的首要方式。1864年的爱尔兰土豆枯死病,造成100多万人死亡,数百人流离失所,缘由就是当地人只种植两个土豆品种。 转基因作物可能将其抗性基因杂交传递给其野生亲缘种,从而使本是杂草的野生亲缘种变成无敌杂草。基因漂移的进程很难人为节制,其后果也难以预测。在加拿大,被用于实验的油菜,只拥有抗草甘膦、抗草胺膦和抗咪唑啉酮功能中的一种功能,后来发现了同时具有这三种功能的油菜,说明这三种油菜之间发生了杂交,这类油菜对周围植物造成了很大影响。 (选自朱世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有改动) 9. 以下不能说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危害”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转基因食品可能在30年或更长的时间,引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代。 B.美国出产的一种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抗癌成份异黄酮比一般大豆低12%~14%。 C.拥有较强的生存能力或抗逆性的转基因生物,将致使物种退化,减少乃至灭绝。 D.转基因食品会发生过敏原,而全球约有2%的人群对某些食品发生过敏反映。 10.以下说法相符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8号)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8号) 【发布单位】农业部 【发布文号】农业部令第8号 【发布日期】 2001-1-5 【生效日期】 2002-3-20 【效力】 【备注】食品伙伴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04第38号(二00四年七月一日)》对本办法已经修订。 1.第十六条修改为:“农业部每年组织两次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审。第一次受理申请的截止日期为每年3月31日,第二次受理申请的截止日期为每年的9月30日。申请被受理的,应当交由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进行安全评价。农业部自收到安全评价结果后20日内作出批复。” 2.删除第二十六条中申请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交纳审查费”的规定。 【食品伙伴网说明】本办法食品伙伴网已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保障人类健康和动植物、微生物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口、出口活动,依照《条例》规定需要进行安全评价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条例》规定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即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用于农业生产或者农产品加工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主要包括: (一)转基因动植物(含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和微生物; (二)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

(三)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 (四)含有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产品成份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农药、兽药、肥料和添加剂等产品。 第四条本办法评价的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构成的危险或者潜在的风险。安全评价工作按照植物、动物、微生物三个类别,以科学为依据,以个案审查为原则,实行分级分阶段管理。 第五条根据《条例》第九条的规定设立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评价工作。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由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生产、加工、检验检疫、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每届任期三年。 农业部设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工作。 第六条凡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与试验的单位,应当成立由单位法人代表负责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小组,负责本单位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及安全评价申报的审查工作。 第七条农业部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工作的需要,委托具备检测条件和能力的技术检测机构对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检测,为安全评价和管理提供依据。 第八条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种苗,利用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的或者含有农业转基因生物成份的种子、种畜禽、水产种苗、农药、兽药、肥料和添加剂等,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审定、登记或者评价、审批前,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论转基因食品的生物安全性

论转基因食品的生物安全性 有关基因工程改造过的农产品的生物安全性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有的人坚决反对,也有的人认为只要使用得当就能为人类造福。那么基因工程改造过的作物产品对人类到底有没有危险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转基因。所谓转基因,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此过程叫转基因,而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张卫,2014),也就是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蔡翠霞,2012)。 转基因作物复合了许多功能:延长果实储藏期(耐储藏转基因番茄、耐储藏转基因河套蜜瓜);改良作物的品质(金大米、降低过敏原的转基因花生等);可以作为生物反应器(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抗乙肝转基因番茄);提高农药肥料的利用率以及缓解资环约束,改善环境等(解除TNT炸药的转基因烟草、吸收地下水污染的转基因白杨等),使作物具有耐寒、耐热、耐干旱、耐涝等不同特性,从而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国家农业生命科学技术科普基地,2011),并在此基础上生产加工制成的转基因食品也具有增产、控熟、高营养、保健、高品质的优点和潜能。鉴于此,有不少学者认为发展转基因食品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缓解饥饿和贫困及拓展食品功能(张俊祥和李晓峰,2011)。 然而,向红(2009)认为,转基因产品在食品安全、生态影响、基因污染、生物富集、药食关系、机遇泡沫及全球监管这7个方面存在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决定了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试验、生产和应用都具有一定的风险,转基因生物的环境释放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产生危害,在运输、使用等过程中也可能产生环境风险,特别是转基因作物、食物和饲料,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陈婉宁,2013): 1转基因作物本身能演变为农田杂草 由于导入新的外源基因,转基因作物获得或增强了生存竞争和繁殖能力,使

转基因生物安全

转基因生物安全 一、引言 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在国内外已经引起极大的关注,不同领域的专家都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很多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学、科技伦理、环境科学等方面,主要通过技术层面来分析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一致认为,生物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它对于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已经超过人们的预期,原来那种希望仅仅依*科学技术的完善来解决人们对生物安全的疑虑和不安的想法已经显得过于简单。 近年来,中国出现了一系列涉及到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案件和纠纷,如雀巢转基因食品标识纠纷,美国转基因大豆进口许可证风波等,还有如今沸沸扬扬的转基因稻米市场化争议,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生物安全法律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在生物安全立法、管理体制等方面作了很多开创性的研究工作,但是与国外的研究现状相比,我国对生物安全的法学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的状况比较严重。因此在生物安全法律规制的框架构建上缺乏足够的法学理论支撑。就现有的极少量相关研究成果而言,大都出自生物技术专家之手,而非出自法律专家。从采取的研究方式来看,长期以来仅仅引进和介绍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研究范围狭窄,层次相对单薄,没有建立起

独立和成熟的转基因生物安全法律研究框架和法学理论。 作为转基因生物安全法律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概念界定是一个核心问题和工作基础。笔者有感于国内学者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概念理解的不一致,结合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的科技背景和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的演变,试图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概念作一梳理和探究。 二、“转基因”词源和“生物安全”的由来 “转基因生物”一词的最初来源是英语“Transgenic Organisms”,因为在上世纪70年代,重组脱氧核糖核酸技术(rDNA)刚开始应用于动植物育种的时候,常规的做法是将外源目的基因转入生物体内,使其得到表达,因而在早期的英语文献中,这种移植了外源基因的生物被形象地称为“transgenic Organisms”,即“转基因生物”。但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科学家们能够在不导入外源基因的情况下,通过对生物体本身遗传物质的加工、敲除、屏蔽等方法也能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特性,获得人们希望得到的性状。在此类情形下,没有转入外源基因,严格说就不能再称为转基因,称为“基因修饰”更加合适和全面,因此现在开始用“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简称GMO)”,即“基因修饰生物”,来代替早期的“Transgenic Organisms”。因此,现在我们所指的“转基因生物”,其概念已经为“基因修饰生物”所涵盖。但因为“转基因”一词已经普遍为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及其对策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进程的加快,转基因安全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转基因作物安全性问题.同时,还介绍了部分发达国家及我国在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方面的一些相关法律法规.最后,对我国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和管理提出了一些初浅的建议. 关键词:转基因;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 环境;预防; Studys on the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of Biosafety on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Abtract:With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the speeding up of transgenic safety aroused people's extensive concern,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safety problem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Meanwhile, also introduced in China and in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ransgenic biological safety evaluation aspects of som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our country. Finally, of transgenic plants safety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were also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preliminary Keywords: genetically modified;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Safety; Environment; Prevention;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但是,转基因食品领域的安全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居世界第4位,排在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之后,虽然我国已制定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进口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但处于转型

转基因食品安全研究研究性学习过程记录手册

研究性学习课题申请表 成立研究小组

选举组长 过程:先自愿申请组长,理由充分者当选,如无人自原申请,组员投票选举。 结果:刘天宇,责任:组织组员集合,进行研究活动,协调组员工作、观点的冲突、纠纷 研究小组开题报告

研究活动记录 2012年7月18日请将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有关情况记录如下: 活动目的:初步认识转基因食品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 资料出处(或访问对象):《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综述及利弊关系》互联网清华大学图书馆

活动地点:省图书馆、各自家中 参加人员:刘天宇刘向悦魏文景 过程记录:在网上查找相关新闻、资料进行总结,为下一次活动做准备。活动特别对“肯德基蜘蛛鸡”进行调查,最终证实其为人为捏造的,澄清了一件令大众震惊的事。 任务完成情况:圆满完成任务 个人感想:第一天调查未发现转基因食品安全事故,个人认为转基因食品较为安全。 研究活动记录 2012年8月10日请将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有关情况记录如下: 活动目的:结合前一天活动的成果,进行深度分析、记录、修正 资料出处(或访问对象):《转基因战争--21世纪中国粮食安全保卫战》《转基因赌局》活动地点:省图书馆、市图书馆、图书大厦 参加人员:刘天宇刘向悦魏文景

过程记录:查找有关转基因食品技术的科学会议的报道并进行总结,观点/结论:1.转基因食品出现18年来未发生过规模性的、有记载的安全事故2.大众最惧怕的安全事故:中毒死亡(可能)、得怪病留后遗症(可能)基因突变(不可能)身体不适、改变体质、过敏(可能)3.专家对其相关表述:其事故可能只面向有某些特定基因的人(改变体质、引起过敏)。其事故可能和食用量有关,可能要经过几十年、数代人才能体现出来。4.我国针对转基因食品有控制、管理、监督措施。 任务完成情况:圆满完成任务 个人感想:付出劳动就有收获,活动后我对转基因食品更放心了。 结题报告

转基因技术与食品安全(2020年)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转基因技术与食品安全(2020 年)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转基因技术与食品安全(2020年)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的贫富差异越发明显,而社会的下层有还在挨饿,因此,转基因食品的出现对于人们来说确实是个福音,转基因的研究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有着很大的意义。 一、转基因食品与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定义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于2006年2月9日对转基因食品做了定义,“转基因作物就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生物物种上,使其出现原物种不具有的性状或产物,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概念界定是转基因生物安全法律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工作基础,根据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的科技背景、渊源和演变,结合已有的国际立法经验,指出“转基因生物安全是指为使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在研究、开发、生产、运输、销售、消费等过程中受到安全控制,防范其对生态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以及救济转基因生物所造

成的危害、损害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并由此明确转基因生物安全法的调控对象和范围。(王明远《法学杂志》2008第29卷第1期) 二、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发展历史和现状 1983年世界首例转基因植物培育成功,标志人类用转基因技术改良农作物的开始。1986年转基因农作物获得批准进入田间试验。1994年美国Calgene公司培育延熟保鲜转基因番茄被批准商品化生产。2000年全世界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达4420万公顷,发展速度非常迅猛。据不完全统计,转基因研究至少在35科120种植物中获得了成功,所涉及到的性状包括抗虫、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抗除草剂、抗逆境、品质改良,以及对生长发育的调控以提高产量潜力等。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数据,从1986到2000年的15年间,OECD国家共批准10313例转基因生物进入田间试验,其中植物占总数的98.4%,细菌占1.0%,病毒占0.3%,真菌占0.2%,动物占 0.1%。在全部被批准的10313例田间试验中,美国占总数的71.1%。 1.0%,病毒占0.3%,真菌占0.2%,动物占0.1%。在全部被批准的10313

转基因生物安全性

转基因生物安全性 1998年8 月,英国阿伯丁罗威特研究所教授普兹泰发现老鼠食用转基因土豆之后免疫系统受到破坏,普兹泰进一步推论,很多消费者也象被用于试验的老鼠一样食用没有经过严格鉴定的转基因食品。该消息的发布,使世界各国如日中天的转基因热潮蒙上了一层阴影。人们开始疑惑:转基因技术-改造自然还是破坏自然?造福人类还是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毁灭? 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举办第七次生命科学前沿讨论会--基因工程和生物安全性问题,邀请了部分在京的转基因专家,畅谈讨论,旨在为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出谋划策。 从本世纪80年代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的诞生,到目前全世界大约2780万公顷的转基因作物,到利用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大量生产医用蛋白,人类将最新的生物技术应用于医药、食品、农业领域以摆脱自然对传统作业的限制。1998年8 月,英国阿伯丁的罗威特研究所教授普兹泰发现老鼠食用转基因土豆之后免疫系统受到破坏,普兹泰进一步推论,很多消费者也象被用于试验的老鼠一样食用没有经过严格鉴定的转基因食品。该消息的发布,使世界各国如日中天的转基因热潮蒙上了一层阴影。人们开始疑惑:转基因技术--改造自然还是破坏自然?造福人类还是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毁灭? 转基因植物是把来源于任何生物甚至人工合成的基因转入植物。这可能是自然界无法发生的,人们也无法预测基因进入一个新的遗传背景中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转基因动物,一是将正常人的基因片断导入动物体内,让这种基因在哺乳动物体内表达,并通过该动物分泌的奶或其他组织,提取获得具有活性的分泌物质,获得大量廉价的珍稀药物;另一方向是利用转基因动物培养人体器官,解决人体器官移植供体短缺问题。 利用转基因技术人为地打破自然界世代沿袭的性状平衡,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基于以上疑虑,基因工程生物安全性的评价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 目前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一方面是环境安全性,另一方面是食品安全性。 环境安全性评价的核心问题是转基因植物释放到田间后,是否会将所转基因移到野生植物中,是否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打破原有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包括:1)转基因植物演变成农田杂草的可能性。2)基因漂流到近缘野生种的可能性。 3)对生物类群的影响。 关于食品的安全性 经和组织(OECD)1993年提出了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实质等同性原则。如果转基因植物生产的产品与传统产品具有实质等同性,则可以认为是安全的。反之,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正方辩论稿

转基因正方辩论稿 一转基因技术的推广是必要的就世界范围来说: 全球人口的迅猛增长,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粮食问题成为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十分辣手的问题。要满足人们的食品供应,提高食品供应质量,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目前转基因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已取得明显的成效,转基因食品也已悄然走上人们的餐桌。再从我国来看,在21世纪,我国的转基因食品会得到很快的发展,一方面因为我国的生物技术研究越来越接近世界水平,甚至有些方面已达到世界水平,为其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市场需求很大,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不可能完全依靠 扩大耕地面积来满足人们的食品需求,只能走高科技发展之路,生物技术无疑是其中1个重要手段,亦是提高食品质量的1种重要方式。如果我们自己不发展,这个潜在的市场就会被国外的转基因食品所抢占。 二转基因技术的优点 (1)育种时间短 过去改变植物的品种主要是通过育种,这种传统的育种方式需要的时 间长,杂交出的品种不易控制,目的性差,其后代可能高产但不抗病,也可能抗病但不高产,也许是高产但品质差,所以必需一次一次地进行选育。而转基因技术就不同了, 可以选择任何1个目的基因转进去,就可得到1个相应的新品种,不用再花那么长的时间筛选了。 (2)基因组合的范围广。 传统的育种只能是水稻对水稻,玉米对玉米,进行杂交,不能 水稻对玉米,水稻更不能和细菌进行杂交。而转基因技术不但可以把不同植物的基因进行组合,而且还可以把动物的基因,甚至人的基因组合到植物里去。比如:科学家看中了一种北极熊的基因,认为它有抵抗冷冻的作用,于是将其分离取出,再植入番茄之中,培育出耐寒番茄。 (3)提高作物质量和产量,降低成本,缓解粮食短缺现状。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特性的作物新品种,以减少对农药化肥和水的依赖,降低农业成本,大幅度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改善食品的质量,缓解世界粮食短缺的矛盾。例如:马铃薯植人天蚕素的基因后,抗清枯病、软腐病的能力大大提高, 过去这两种病每年会带来近3成的减产,一种抗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的马铃薯,可使美国每年少用37万kg 的杀虫剂;阿根廷播种转基因豆种后,大豆抗病和抗杂草能力大为增加,使用农 药和除草剂的量减少,生产成本比原来下降了15%。 (4)可以生产出有利于健康和抗疾病的食品。 杜邦和孟山都公司即将推出多种可榨取有 益心脏的食用油的大豆。两大公司还将联手推出味道更鲜美且更容易消化的强化大豆新品

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论文啊)

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 摘要:转基因食品自从出现以来就一直备受争议,近日转基因水稻、玉米等作物获得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颁发的安全证书,这一事件更是加剧了群众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质疑,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的疑问又被重新摆上台面。本文对转基因食品的来源、分类以及其安全性做了初步探讨,对于帮助了解转基因食品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性 一、转基因食品的定义 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此过程叫转基因。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根据转基因食品来源的不同可分为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动物性转基因食品和微生物性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是具有一定的优点的,例如转基因食品可增加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提高农产品耐贮性;缩短作物开发的时间、摆脱四季供应、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生产出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 但是,即便转基因食品的优点非常多,其具有的一些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所谓的增产是不受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得出的,如果遇到雨雪的自然灾害,也有可能减产更厉害。许多转基因食品本身就能产生一定量的有毒物质和某些营养因子以抵抗细菌和害虫的入侵。现有转基因食品中的毒素含量并不一定会引起毒反应,当然如若处理不当,某些食品(如木薯)能引起严重的问题甚至可能引发死亡。 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规定,我国目前已有5类17种在售转基因生物被列入转基因标识目录并在市场上销售,这17类转基因生物包括:大豆种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玉米种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油菜种子、油菜籽、油菜籽油、油菜籽粕、棉花种子、番茄种子、鲜番茄、番茄酱。卫生部的《转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论文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 论文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 摘要:近年来,转基因食品的研发迅猛发展,其品种和产量成倍增加。转基因食品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有着广阔的商业前景,然而比起传统食品转基因食品有一定风险性,这也是一部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望而却步的原因。本文着重研究我国目前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状况,及转基因食品存在哪些安全问题。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发展 自从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一种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在美国成功培植。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1993年,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转基因晚熟西红柿正式投放美国市场,这种西红柿耐存储的特性使其货架寿命大大延长。此后,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开始了迅速发展。 一、转基因食品的定义 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此过程叫转基因。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包括①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 ②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直接加工品;③以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直接加工品为原料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 二、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发展状况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开始进行转基因作物的研究。中国是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研发抗虫棉的国家。目前,中国已育成多种农作物重要转基因品种,经过相关部门批准,进行了多种作物的大田实验,包括棉花、水稻、玉米、大豆、小麦、烟草、马铃薯、番茄和番木瓜等。其中,转基因棉花和番木瓜已经批准商业化种植。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日益成熟,可能会有更多的作物投入商业生产。 三、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分析 1 . 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成分可能会发生改变。英国伦理和毒性中心的试验报告说, 与一般大豆相比, 在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 具有防癌功能的异黄酮成分减少了, 与普通大豆相比, 两种转基因大豆中的异黄酮成分减少了1 2%~1 4%。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引起人体过敏反应。作物引入基因后, 食品的遗传性状被改变, 这必须会影响到人体蛋白质的构成, 使得蛋白质的成分和浓度发生变化或生成新的代谢物, 最终可能会在人体内产生新的过敏源。人体可能会对某些药物产生抗药性。在转基因的过程中, 若使用具有抵抗临床治疗用抗生素的基因, 人们在服用了这种改良的食物后, 食物可能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的细菌, 从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2.转基因作物的大量种植会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转基因作物释放到田间后, 有可能将所转基因移到野生作物中, 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打破原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而且由于转基因作物的抗病虫性状不能选择地灭杀目标害虫, 在杀灭目标害虫的同时,也可能

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

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 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作物(烟草和马铃薯)问世,1986年进入田间试验,1994年延熟保鲜转基因番茄在美国批准上市,转基因作物商品化应用进入迅猛发展时期。2000年和2001年在有激烈争议的情况下种植面积仍比上年增加11%和19%,分别达到4420万和5260万公顷。种植的国家增加到13个,其中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中国分列前4位。各国已获准上市的转基因作物品种已达100多个(次),由转基因作物加工的转基因食品和食品成分已达4000余种。 我国目前由农业部批准作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是抗虫转基因棉花, 在新疆、安徽、江苏、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和辽宁等省种植。到2001年种植面积已达36. 67万公顷, 到2002年其种植面积占棉花总种植面积的40%。 目前美国农产品的年产量中55 % 的大豆, 45 %的棉花,40 %的玉米已逐步转化为通过基因改制方式生产。而由于大面积推广基因工程作物而导致转基因污染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如今的加拿大农田,同时拥有抗3 种以上除草剂的杂草化转基因油菜非常普遍。这是由对不同除草剂具有抗性的转基因油菜植株之间交叉授粉实现的。而这种超级杂草的出现,距离加拿

大首次种植转基因油菜的时间间隔只有2年。 基因工程Bt 毒蛋白,能大规模地消灭害虫,但杀虫过程无法控制,这就可能造成以这些害虫的天敌(如昆虫和鸟类) 数量急剧下降。 现代农业生态系统的新概念并非是消灭害虫,而是将其控制在不构成灾害的水平,但像Bt 蛋白通过食物链的转移,对农业生态系统平衡的维持和实施传统的生物防治是一种严重的干扰,有可能打破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转基因作物安全性争论的几个实例 (1) 斑蝶事件。1995 年5 月, 美国康乃尔大学一个研究组报道, 普累克西普斑蝶的幼虫在食用撒有 B t 玉米花粉的乳草 4 天后44% 死亡, 而对照无一死亡。但著名的《Science》、《Nature》杂志拒绝发表上述有关斑蝶的文章。其理由是该实验是在室内通过人工向乳草叶片抖洒B t 玉米花粉, 并不能反映田间的实际情况。 (2)Pusztai A试验。1998 年, 苏格兰普斯陶伊(Pusztai A ) 在电视上宣布了他的一项试验结果: 用转雪花莲凝集素(GNA ) 基因的马铃薯喂大鼠10 天后, 老鼠器官生长异常, 身体和器官重量减轻, 免疫系统受损。此事引起国际轰动。英国皇家学会组织同行评审, 1999 年5 月得出结论, 认为Pusztai 的试验在科学上有6 大缺陷: 如马铃薯不是老鼠所喜欢的食物, 难以从中获得足够的营养, 因而试验中老鼠处于饥饿状态, 不能简单得出上述结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健康基础,关系到国计民生,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从20 世纪70年代开始,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很快,随着生物技术在农产品上的广泛应用,我国转基因食品的开发和国外转基因食品的进入,转基因食品已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考虑,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在世界范围内仍存在争议,而科学界对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也没有达成共识。 自然界每种生物都有不同的生命特征,基因(DNA)就是保持这些生命特征的物质。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人为地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通过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改变其生物性状, 从而使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更好地满足人类需要。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称之为转基因食品。20 世纪50 年代后,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证实了DNA 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可以通过DNA 的复制、转录及翻译进行传递和表达,这些发现为转基因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特别是DNA 限制性内切酶及基因克隆技术的出现为转基因食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基础,从而使转基因技术从理论走向实践。第一代转基因食品是以增加农作物抗性和耐贮藏性的转基因植物源食品,其主要特征是转入抗除草剂基因、抗虫基因、延迟成熟基因等,以增加农作物的抗逆性和耐贮藏性。第二代转基因食品是以改善食品品质和增加食品营养为特征。第三代转基因食品是以增加食品中的功能因子和免疫功能为主要特征。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本身对消费者的安全性,即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 在加强国家级食品安全计划指南中指出食品安全的定义为: 对食品按其原定进行制,并且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转基因食品虽然已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安全性问题指转基因食品对人和环境有无危害的问题。但是由于转基因技术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等的不确定影响,因而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不同观点。 转基因食品的支持者主要是看到了其有利的方面,可提高原料产量、改善食品营养及保健作用、提高食品抗病虫害的能力等,转基因食品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解决人类的“吃饭”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缩短植物育种的年限,实现不同物种间的杂交。通过育种可以改变植物的品种,传统的育种方式周期时间长,杂交出的品种不易控制,目的性差。而转基因技术就不同了,可以选择相应目的基因,就可得到相应的新品种,减少了筛选时间。传统的育种只能是水稻对水稻,玉米对玉米,进行杂交,不能水稻对玉米,水稻更不能和细菌进行杂交。而转基因技术不但可以把不同植物的基因进行组合,而且还可以把动物的基因,甚至人的基因组合到植物里去。 ②改良农作物性状,提高抗性。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特性的作物新品种,以减少对农药化肥和水的依赖,降低农业成本,大幅度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改善食品的质量,缓解世界粮食短缺的矛盾。 ③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有利于健康和抗疾病的食品。例如生产榨取有益心脏的食用油的大豆、可用于生产血红蛋白的玉米和大豆以及含疫苗的香蕉和马铃薯等,以此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④转基因食品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影响,让人们一年四季都可吃到新鲜的瓜菜。同时,人们还发现转基因作物结出的果实,无论外形还是味道都别具风味。英国的科学家将一种可以破坏叶绿素变异的基因移植到草中,可以使之四季常青,除了具有绿化功能之外,还使畜牧业受益,因青草的营养比干草高,而使肉的质量提高。 ⑤利用转基因技术,把生长素基因、多产基因、促卵素基因、高泌乳量基因、瘦肉型基因、角蛋白基因、抗寄生虫基因、抗病毒基因等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的精子、卵细胞或受精卵,可培育出生长周期短、产仔多、生蛋多、泌乳量高,生产的肉类、皮毛品质与加工性能好,并具有抗病性的动物,目前已在牛、羊、猪、鸡、鱼等家养动物中取得一定成果。 任何一项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都有它的两面性转基因食品也同样具有两面性。反对者认为转基

中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分析.

中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李然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切实保证人们的健康和食品安全,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该条例主要介绍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卫生要求及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等。但由于管理范围较窄,内容欠丰富。后又推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该法案不仅继承了管理条例的优点,还通过与实践的结合完善了条例的不足。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1993年国家科技部颁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1996年农业部又相继颁布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以规范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和管理。为了预防转基因生物技术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潜在影响,2000年由国家环保总局牵头及八个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制定了《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国务院2001年也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该条例标志着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管理正式纳入法制建设轨道。2002年,农业部为了配合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也颁发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El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同年。卫生部也颁发了《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并明文规定食品中含有转基因产物的要标注“转基因XX食品”或“以转基因XX食品为原料”等字样。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的生物安全管理。2005年我国正式加入联合国《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标志着我国的生物安全管理正式步入国际合作的轨道。2006年农业部为了进一步加强转基因生物的审批管理。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审批办法》,办法中明确了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应具备的条件。2007年卫生部又颁布实施了《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 纵观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演变历程,不难发现:中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正经历着一个快速变迁的发展过程。并逐步向标准化、系统化、国际化靠拢。通过对中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变迁进行分析和探讨,得出以下几点启示和建议。 1.建立严格的转基因食品生产许可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