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美国诗人

20世纪美国诗人
20世纪美国诗人

《春天及其他》是美国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所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描写早春景象,和我们熟悉的传统诗文里柔美、明媚的春天形象不同。诗人笔下的春天,肮脏,杂乱,“没有生气”,“目光昏眩”,并不能给读者带来感官的愉悦。可以说,诗人写的不是已经大肆铺展开的春天,而是包孕着无限生机、无限可能的春天,它不那么甜美、可爱,还残留着冬天的痕迹,而这正是乡野早春的本来面目。

蓝天之下汹涌云彩

斑驳着从东北吹来

通往传染病院的路上

一阵冷风改变了视线方向

远处,大片开阔洪荒之地

褐色的草木一岁一枯荣

间或有一块一块死水

到处是高大的树木

路上低矮树丛枝条斜横

红的紫的叉开的直立的

许多小树下面

是枯萎的昏黄的树叶

和脱尽叶子的藤蔓

景色呆滞了无生气

然后春天却慢悠悠地来了

春天赤裸裸地进入新世界

寒冷之中义无反顾

四周的早已不大在乎

依然刮着熟悉的寒风

眼下,草地返青了,明天

野萝卜将吐出坚实的芽胞

万物将逐个展露芳容

迅速抽芽,模样清晰,叶子呈现轮廓

然而现在,是一派庄严的

初春景象–深刻的变化已经

降临人间:扎下根去

使劲向下伸展,大地开始苏醒

《火与冰》——罗伯特·弗罗斯特余光中先生译:

有人说世界将毁灭于火,

有人说毁灭于冰。

根据我对于欲望的体验,

我同意毁灭于火的观点。

但如果它必须毁灭两次。

则我想我对恨有足够的认识。

可以说在破坏一方面,

冰,

也同样伟大,

且能够胜任。

绝大多数读过弗罗斯特《火与冰》的人都同意劳伦斯?汤姆森的观点,这首诗简洁得不可思议,呈现了弗罗斯特的“一种新的风格,语调,习惯,与形式”。汤姆森认为《火与冰》暗示了“爱或激情的热与恨的冷”有毁灭性力量,令人感觉到“这两个极端包括了生活的一切,而生活就是居于这两者之间的,以及被这两者冲走的一切的集合”。但是再仔细看一看,会发现这诗在结构,风格与主题上,都可以说是但丁《地狱篇》精华式的出色浓缩。如此,它表现了一种比爱与恨这两个极端还要深刻的反差。和但丁一样,弗罗斯特依循了亚里斯多德的看法,把恨谴责为远比欲望更坏的东西。

在最明显的,形式的层面,《火与冰》有九行,与但丁的九层地狱相对应。虽然弗罗斯特的诗并不完全是但丁地狱的漏斗形,结尾的部分确实变窄了,弗罗斯特将前面四

个重音的模式(抑扬四音步)在最后两行缩减为每行两个重音(抑扬二音步)。有趣的是,靠近诗的开头或顶部的那行(第二行)有两个重音,“Some say in ice.[有人说在冰里]”令人想到最坏的罪人在但丁地狱紧缩的底部要面临的冰冻惩罚。再有,绝大多数读者竟然都没注意到弗罗斯特采用了

一种变化的三行体韵式(但丁因创作《神曲》而发明了三行体):aba, abc, bcb。

在主题的层面弗罗斯特明显地仿效了

但丁,因为此诗采用了和但丁一样的伦理体系来划分地狱里的罪恶和惩罚。读《地狱篇》的时候,但丁的安排经常把读者搞得莫名其妙,因为谄媚者,算命者,伪善者,小偷,甚至伪造者都被置于谋杀者之下。但丁在第11章给出的解释出自亚里斯多德:理智之罪恶于激情之罪。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亚里斯多德说,人类之所以与其它生命体不同就在于理智;因此,人类必须运用理智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亚里斯多德称之为“爱若提”—优秀或优点(17)。作为一个天主

教徒,但丁将这个原则做了修订,加上了:理智是上帝赐给人类的最大礼物,因此,扭曲或滥用理智便是罪大恶极:“但是因为欺骗 / 是人独力就能犯的罪 / 上帝对此最

憎恶” (地狱篇 11)。

所有受罚的人都知道他们犯了罪,但是那些在上层的,如肉欲者,贪吃者,贮藏者,浪费者,愤怒者与愠怒者(留意亚里斯多德的分类并没有这么细致),让激情摆布了他们的理智。对于那些在中层地狱的,如谋杀者,好战者,自杀者,同性恋者,情感与理智是一致的:虽然他们有些行为很激烈,这些罪人是按自己的想法来行动的。但那些在下层地狱的人,谄媚者,伪善者,小偷,还有那些背叛家庭与国家的人—使用欺骗。他们用理智来掩饰他们真正的意图,因此扭曲了理智的适当用途,而对于但丁来说,理智是上帝给予人的最特别的礼物。那些在第九层的人,背叛朋友,家庭,国家,被冻在冰里,对于他们冰冷的心来说,这是最恰当的惩罚。虽然从逻辑上来讲,所有罪人都得承

受同样的恶果—与上帝和上帝的爱永远分离—那些在地狱下层的罪更大,所受的惩罚也更重。在地狱的最深处,在冰封的撒旦的三张嘴里挣扎的,躺着史上三大叛徒:布鲁塔斯,卡西乌斯(此二人背叛了凯撒)和犹大。

弗罗斯特的《火与冰》包含了同样的组织模式。头两行轻描淡写,“Some say the world will end in fire; / Some say in ice.[有人说世界会在火中消失 / 有人说

在冰里]”一开始似乎只使人想到圣经和科学有关世界末日的推测:启示录里的大毁灭或新的冰河时期。然而,作为欲望与恨的比喻,火与冰正好体现了但丁用来布置地狱的亚里斯多德式伦理体系:理智之罪恶于激情之罪。弗罗斯特将火与感官联系起来,并把它放在靠诗的顶部的位置,作为较轻的罪:“From what I've tasted of desire / I hold with those who favor fire.[据我所尝过的欲望的滋味 / 我怀有那些偏爱火的人的观点]”动词都带感官意味,虽然并非

直接的影射,它们令人想起但丁上层地狱的人物,如贪吃者恰克猪("tasted" [尝过]),通奸的情人庖罗和弗兰切斯卡("hold" [怀有]),以及贮藏者("favor" [偏爱])。此外,将诗的说话人与另一帮人("I hold with those who favor fire" [我怀有那些偏爱火的人的观点])结成联盟,弗罗斯特暗示了这是较普通,较轻的罪。

然而,当弗罗斯特说到恨的时候,他不是把它看成情感或感受,如愤怒,他把它呈现为思想的后果,自觉选择的后果,“I think I know enough of hate / To say that for destruction ice / Is also great / And would suffice. [我想我对恨有足够的了解/ 就破坏来说,冰/ 的威力也巨大 / 而且能够胜任。]”这里像但丁一样,强调的是理智,更确切的说,是理智的扭曲与滥用。因为理智应该用于基督式的爱而不是恨。“我想我对….了解”的重复所包含的思维疏远,由现在完成时,暗示过去的行为“I've tasted [….我….尝过…. ]”,变成现在

时“I think I know [我想我….了解]”,而“T”字母独自重复,并没有提到其它人,标识了恨是比欲望更坏的东西。弗罗斯特为了强化这点,把它当作第二次灭亡的原因“But if it had to perish twice [但如果世界需两次灭亡]”,听起来远比第一次后果严重。“ice[冰]”,“twice[两次]”与“suffice[胜任]”的谐音,强调了恨的苦寒,而在诗的结尾处,“ice”音的三次重复令人想到撒旦想逃走的多次努力—正

是由于他的翅膀不断地拍打,第九层里的科赛特斯河(冥河的一支)冰冻了。

和但丁一样,弗罗斯特在诗中用了第一人称。在他的戏剧性叙述中,但丁创造了一位叫但丁的人物来描述他的旅程。虽然作者和叙述者不同(毕竟,作为作者的但丁毫不迟疑地把许多叙述者但丁同情的人物也放

进了地狱),萦回的自传意味还是有的,仿佛地狱篇不仅是对他人,也是对诗人自己的警告:

在我们生命旅程的中途,我

偏离了直路,醒来发现自己

一个人在一片幽暗的森林中….

在《火与冰》里,抒情主人公“我”的力量同样包含了自传的力度。第一人称说话者看似随意,甚至轻浮的语气掩盖了深刻,朴素的意义。

这是否是弗罗斯特对自己热望,无情本性的坦承,还是对恶魔的祛除—有趣的是,弗罗斯特将《火与冰》作为“装饰音”之一收入《新罕布什尔》(1923)—我们不得而知。但通过对但丁《地狱篇》的结构与主题的仿效,弗罗斯特极大地丰富了他这首抒情短诗的内涵。

永恒:和美的音声———弗罗斯特诗《雪夜林边驻足》赏析

这首诗的语言是极为普通的新英格兰语言,诗中的词汇绝大多数都是普通读者常见、

常用的。全诗16行,共计108个单词,最多的诗行只有8个单词,每行平均不超过7个单词。除15个双音节词和1个多音节词外,其余92个单词均属单音节词。从单词的长度看,最长的单词只有7个字母,单词的平均长度不足4个字母。整体看,这首诗的句式大多简洁凝练,大多数诗行都可构成一个独立、完整的语言单位(尽管个别句子包含几个诗行)16个诗行多为正常的语序,完全符合正统的语法规范和要求,几乎没有词汇、语法、语音、书写、方言等的变异。正是借助简单的语言和简洁凝练的句子,诗人将生活中平淡无奇的小事,或者说瞬间的感受原原本本地传达给了读者。

弗罗斯特同时代的著名诗人T.S.艾略特爱吊书袋子,善长引经用典,偏爱神话传说、反讽语言、外来语,其诗作晦涩难解。意象派代表人物庞德则打破英美诗歌的传统格局,试图从东方文学中求取“真经”;大刀阔斧砍去多余的词汇,诗行中只剩下一些难以捉摸的名词性词组或“片语”。E.E.肯明斯在诗作中抛弃标点符号,用小写字母代替大写字母,

甚至在诗的书写、排行上也完全有悖传统诗。弗罗斯特曾对他那个时代的诗歌作过总结:“诗中没有标点符号,没有大小写……”。

②而他自己则不随波逐流,没有加入20年代美国诗歌标新立异的旋涡,而是在诗歌口语化、传统化的道路上迈着坚实的步履,给美国诗歌带来了缕缕清风。

张鹏翻译《雪夜,驻足林边》(罗伯特弗罗斯特作品)

我知道这是

谁的树林

尽管那主人身居村里

我驻足欣赏这雪覆林白

他一定不会注意

马儿也难免生疑

为何停驻这无舍之地

在冰湖与雪林之间

你看

这最深的夜已然降临

马儿轻摇铃响

断了思绪

静听到底有什么问题

万籁俱寂

唯有微风拂过

绒花飞羽

这树林何般娇美

何般黑暗

与沉静

可我得继续远行

因为沉睡之前

长路漫漫无期

漫漫无期......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诗艺(Ars Poetica)标题译作诗论,诗道,诗法,均可。此处译作诗艺,以合于贺拉斯的通译书名《诗艺》

A poem should be palpable and mute

As a globed fruit,

诗须如圆果(谢眺:诗“圆美流转如弹丸”,东坡:“新诗如弹丸”)

伸手可触,静默,(伸手可触,言其质感,与“静默”合起来,则有如塞尚的静物画。麦氏于1923年移居巴黎,直至1928年返美。期间加入了一个包括毕加索的著名艺术圈子。毕加索极度崇敬塞尚,称其为“我们的父亲”。此诗应写于巴黎,正值塞尚逝世不久,声名如日中天的时候。)

Dumb

As old medallions to the thumb,

不语

如旧勋章受拇指的摩抚,(如退伍老兵抚摸旧日勋章,一切尽在不言之中。此处"dumb”并非笨拙之意。)

Silent as the sleeve-worn stone

Of casement ledges where the moss has grown --

静寂如苔绣

窗台上衣袖磨光的石头--(窗台的石头,被衣袖磨光,则其人爱凭窗了望可知,而窗台今已长满青苔,则其人已逝更可知,不用言说。)

A poem should be wordless

As the flight of birds.

诗须无声

如鸟之翔。(鸢飞鱼跃,欣欣生意,自是诗)

以上四小节为第一段,言诗虽假言以成文,然其境则不赖言传,不落言诠

A poem should be motionless in time As the moon climbs,

诗须居时间而不动

如月升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诗亦如是。诗须超越时代。)

Leaving, as the moon releases

Twig by twig the night-entangled trees,

如月殷殷【注:光貌】

一枝一枝解开黑夜缠结的树林,(好诗有如灌顶醍醐,使人顿悟。迷雾中的心灵,顿时光明澄澈,获得解脱,恰如黑夜中缠结的树枝,被明月解开。此即“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境)

Leaving, as the moon behind the winter leaves,

Memory by memory the mind --

如月隐冬叶,

依依与心目辞别--(好诗言尽而味不尽,如月移冬叶之后,并不立刻在观者心中消失。此即白石所谓“临水送将归”:天际孤帆,影尽而别意悠悠,如江水不绝。)

A poem should be motionless in time As the moon climbs.

诗须居时间而不动

如月升空。

以上四小节为第二段,言诗道,诗功,诗味

A poem should be equal to

Not true.

诗须作如是观

如梦、如幻。(诗非写真)

For all the history of grief

An empty doorway and a maple leaf. 于一部悲情史

一个空空的门廊,一片枫叶。(诗非完整叙事(history=his+story),只呈现最富意蕴之片段。如镜头,如特写。唐人绝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此境与“空空的门廊,一片枫叶”似之。)

For love

The leaning grasses and two lights above the sea --

于爱

一片斜伏的草,两盏灯明于大海--(诗非抽象写情。一切皆以意象出之。)

A poem should not mean

But be.

诗不应指

只在(诗不指向外物(mean=signify),只作为诗存在。一切“指者”(能指,signifier),都只是工具,其价值都依赖于他物(所指,“the signified”)。而诗只是诗,只为诗(poetry for poetry's sake),不指向任何他物。正如诗的开头所言,它是圆的,并不指向任何方向,却又指向所有方向。)

以上四小节为第三段,言诗法。

惠特曼的诗

我听见美国在歌唱 我听见美国在歌唱,我听见各种各样的歌, 那些机械工人的歌,每个人都唱着他那理所当然地快乐而又雄伟的歌, 木匠一面衡量着他的木板或房梁,一面唱着他的歌, 泥水匠在准备开始工作或离开工作的时候唱着他的歌, 船夫在他的船上唱着属于他的歌,舱面水手在汽船甲板上唱歌, 鞋匠坐在他的凳子上唱歌,做帽子的人站着唱歌, 伐木者的歌,牵引耕畜的孩子在早晨、午休或日落时走在路上唱的歌, 母亲或年轻的妻子在工作时,或者姑娘在缝纫或洗衣裳时甜美地唱着的歌, 每个人都唱着属于他或她而不属于任何其他人的歌, 白天唱着属于白天的歌——晚上这一群体格健壮、友好相处的年轻小伙子, 就放开嗓子唱起他们那雄伟而又悦耳的歌。 (邹绛译) -------------------------------------------------------------------------------- 一只沉默而耐心的蜘蛛 一只沉默而耐心的蜘蛛, 我注意它孤立地站在小小的海岬上. 注意它怎样勘测周围的茫茫空虚, 它射出了丝,丝,丝,从它自己之小, 不断地从纱绽放丝,不倦地加快速率。 而你——我的心灵啊,你站在何处, 被包围被孤立在无限空间的海洋里, 不停地沉思、探险、投射、寻求可以连结的地方, 直到架起你需要的桥,直到下定你韧性的锚, 直到你抛出的游丝抓住了某处,我的心灵啊! (飞白译)

-------------------------------------------------------------------------------- 哦.船长,我的船长! 哦.船长,我的船长!我们险恶的航程已经告终, 我们的船安渡过惊涛骇浪,我们寻求的奖赏已赢得手中。 港口已经不远,钟声我已听见,万千人众在欢呼呐喊, 目迎着我们的船从容返航,我们的船威严而且勇敢。 可是,心啊!心啊!心啊! 哦.殷红的血滴流泻, 在甲板上,那里躺着我的船长, 他已倒下,已死去,已冷却。 哦,船长,我的船长!起来吧,请听听这钟声, 起来,——旌旗,为你招展——号角,为你长鸣。 为你.岸上挤满了人群——为你,无数花束、彩带、花环。为你,熙攘的群众在呼唤,转动着多少殷切的脸。 这里,船长!亲爱的父亲! 你头颅下边是我的手臂! 这是甲板上的一场梦啊, 你已倒下,已死去,已冷却。 我们的船长不作回答,他的双唇惨白、寂静, 我的父亲不能感觉我的手臂,他已没有脉搏、没有生命, 我们的船已安全抛锚碇泊,航行已完成,已告终, 胜利的船从险恶的旅途归来,我们寻求的已赢得手中。 欢呼,哦,海岸!轰鸣,哦,洪钟! 可是,我却轻移悲伤的步履, 在甲板上,那里躺着我的船长, 他已倒下,已死去,已冷却。 (江枫译) -------------------------------------------------------------------------------- 我在路易斯安那看见一棵栎树在生长 我在路易斯安那看见一棵栎树在生长, 它独自屹立着,树枝上垂着苔藓,

(9)美国最好的诗人们

(9)美国最好的诗人们 在新浪,现实是个滚烫的山芋,谁要拿出来谁就会被关进黑屋子,我不想蹲黑屋子,想坐在屋顶上数星星,康德说:“世上有两种东西让人敬畏,一是繁星密布的苍穹,一是内心的道德律。”从今天开始,我不管道德的事了,开始数天上的星星。希望它们能给喜欢诗歌的人们带来些许光明。 1:埃兹拉·庞德(1885-1972),通常,人们把他称为美国现代派诗歌之父。事实上他应该是整个欧洲现代派诗歌的父亲。如果没有他和他的意象派,人们想要躲开雪莱和济慈的浪漫主义阴影,还会在黑暗中摸索很多年。他从汉语“習”的身上,看见了一片羽毛飞过白茫茫的天际而打开了一扇奇妙的意 象大门。他翻译的古代诗歌《中国》也给整个欧洲带来了新奇的美感。 在艺术界,他差不多是个公认的活雷锋。他曾帮助乔伊斯、艾略特、海明威等人出版了他们的第一部作品。 但这个家伙在政治上却表现得格外天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罗马电台发表了数百次演讲,抨击美国的战争行动,赞扬墨索里尼,由此被控叛国罪,1945年他被押往华盛顿 受审,在被关押期间他翻译《大学》《中庸》,还写出了《比萨诗章》。这部作品获得了由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的博林根

诗歌奖。 作为一个伟大的教父,庞德在现代诗歌界影响深远。1948年诺贝尔奖得主,诗人艾略特的著名长诗《荒原》曾得益于庞德的亲自修改,所以它的副题是:“献给埃兹拉·庞德,最卓越的匠人”。代表诗作:《在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赏析: 诗歌只有两行,却因为“幽灵”与“枝条上的花瓣”这两个特殊的意象而夺人眼目。在巴黎,协和广场,地铁车站出口, 密密麻麻的人群中,诗人置身其间,行人迎面涌来,匆忙从身边卷过,光线不好,天气阴冷而潮湿。突然间,一张美丽的脸闪现了,接着又是一张,又一张......然后是一个儿童的脸,跟着又是一张美丽的女人的脸.....在昏暗的人潮里,它们分外鲜明。 诗人以两个并置的意象描述了这样一个瞬间,色彩强烈,神秘而优美。这一刻,因为诗人奇异的才华,世界也不得不在匆忙中停下脚步。 2:加里·斯奈德(1930-)“垮掉派”代表人物之一,生于旧金

沃尔特·惠特曼

沃尔特〃惠特曼 自由诗体的创造者

简介 ?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年5月31日-1892年3月26日),生于纽约州长岛,他是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他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FreeVerse,其代表作品是诗集《草叶集》。

人物经历 ?1819年,惠特曼生于现今长岛,南亨亭顿附近的一个农舍中,他在九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1823年,惠特曼一家移居到纽约布鲁克林区。惠特曼只上了6年学,然后开始做印刷厂学徒。惠特曼基本上是自学的,他特别喜欢读霍默、但丁和莎士比亚的作品。 ?在做了两年学徒以后,惠特曼搬到纽约市,并开始在不同的印刷厂工作。1835年,他返回长岛,在一所乡村 ?学校执教。1838年至1839年期间,他在他的家乡办了一份叫做《长岛人》的报纸。他一直教书直到1841年,之后他回到纽约并当了一名记者。他也在一些主流杂志上担任自由撰稿人,或发表政治演讲。 ?

?惠特曼的政治演讲引起了坦慕尼协会的注意,他们让他担任一些报纸的编辑,但是没有一个工作做的长久。在他担任有影响力的报纸《布鲁克林之鹰》的两年间,民主党内部的分裂使得支持自由国土党的他离开了工作。 在他尝试为自由国土办报纸的努力失败后,他开始在不同的工作间漂浮。 1841年到1859年间,他共在新奥尔良编辑过1份报纸、纽约2份报纸和长岛四份报纸。在新奥尔良的时候,他亲眼目睹了奴隶拍卖——当时很普遍的事情。这时,惠特曼开始着力写诗。

19世纪40年代是惠特曼长期工作的第一个收获期:1841年他出版了一些短篇故事,一年后他在纽约出版了小说《富兰克林·埃文斯》(Franklin Evans)。第一版的草叶集是他自己付费出版的,出版于1855年,也是他父亲去世的那年。但是他的诗集由12篇长篇无标题的诗组成。一年后,在草叶集的第二版,连同爱默生的祝贺信一同被出版。第二版有20组诗。爱默生一直企盼着一名新的美国诗人,现在他

惠特曼与阿拉伯旅美诗人纪伯伦

惠特曼与阿拉伯旅美诗人纪伯伦惠特曼对于世界各国文学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一位评论家指出:为惠特曼所照明的新的诗歌道路对亚洲,对美洲和对欧洲同样地有意义......[i]实际上,惠特曼对阿拉伯现代诗歌特别是散文诗的影响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他对阿拉伯散文诗的影响最初主要是通过一些阿拉伯旅美派诗人、文学家发生的。而旅美派文学中成就最大的诗人和作家首推纪伯伦(Gibran Khalil Gibran 1883-1931)。经过研究,我们发现纪伯伦的作品和惠特曼的创作之间在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方面的确有着非常多的相似之处。 一艺术形式上 首先,纪伯伦的散文诗在创作语言的运用上和惠特曼一样不落俗套,他们两人都善于以语汇的巧妙组合营造新颖的诗歌意象。惠特曼常常把抽象的事物与人们熟悉的词藻交织在一起,从而产生了有力的表达方式,如我相信那些带翅膀的目的性,苦恼乃是我的服装的一次变换,我歌唱带电的身体,当我与生命之海一起退潮时......等等,这些突如其来的组合使他的作品风格获得了新的活力。以纪伯伦为代表的旅美文学家们的作品都以清新轻柔却又通俗易懂的语言构建一种新颖脱俗的语言风格,富于想象和感情色彩,寓意深刻,哲理深邃。这一点在纪伯伦的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他以阿拉伯文创作的散文诗集《泪与笑》中,美丽的死神(《诗人

的死就是生》)、善良的美人鱼(《美人鱼》)、神秘的幻影(《废墟间》)、指点迷津的仙女(《梦境》)、慈祥的时世老人(《时世与民族》)、香气袭人的森林之女(《在美神的宝座前》)、慈母般的睿智之神(《睿智的光临》)、颇有魅力的幻想女王(《幻想女王》)、叫人掘墓的疯狂之神(《掘墓人》)、考验人类的魔鬼(《魔鬼》)......等等不时涌现在纪伯伦的笔端。 其次,纪伯伦的散文诗和惠特曼的诗歌一样具有很强的音乐美感。惠特曼诗歌的音乐性早就得到许多评论家的肯定。美国评论家威廉·斯隆·肯尼迪(1850—1929)极为赞赏地指出:他是世界上会作交响乐般的文字曲调的少数作家之一。可以明确地证实,如他的最精致作品中所显示的诗歌艺术,那些合韵律的吟唱——尤其是后期的作品中完全与大自然法则 和交响音乐一致。[ii]在惠特曼那里,诗几乎成为一种工具,它以宏大的一个主调发出美妙的乐音,那声韵悠久而婉转的狂热赞歌犹如夏天的雷鸣或旋律宏伟而壮观的风琴曲,给人以开阔的听觉享受。如果从其声响的总体来欣赏,我们将发现,几乎每一页都融化在一种壮丽旋律的深沉低调之中。 在惠特曼许多诗篇中都蕴含着一种和谐的潜在节奏,使其诗作成为一种犹如管弦乐般的文字乐曲,特别是《海流集》、《桴鼓集》、《那音乐经常在我周围》、《一天夜里我奇怪地守卫在战场上》、《牢狱中的歌手》、《开拓者啊,开拓者!》和《林肯葬曲》等诗作中,那种内在的音乐让人感受到美的愉悦。

文本旅行与翻译变异_论加里_斯奈德对寒山诗的创造性_误读_

收稿日期:2004-12-31 作者简介:胡安江(1972-),男,四川绵阳人,四川外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翻译与文化研究。 文本旅行与翻译变异? 3 ———论加里?斯奈德对寒山诗的创造性“误读” 胡安江 (四川外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重庆400031) 摘 要:加里?斯奈德在立足于本国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传统的基础上,对寒山诗进行了创造性“误读”,从而使寒山诗在旅行至东道国后获得了合法身份并一跃成为其文学体系中的经典。而对寒山诗的创造性“误读”,又进一步强化了译者所代表的文化身份。 关键词:加里?斯奈德;寒山诗;文本旅行;变异;创造性误读 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22X (2005)0620063206 Textua l Travel and Tran sl a ti ona l D ev i a ti on —On the Crea ti ve M isread i n g of Cold M oun t a i n Poe m s by Gary Snyder HU An 2jiang (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 on,Sichuan I nternati onal Studies University,Chongqing,400031,China ) Abstract:Upon the basis of the mainstrea m ideol ogy and poetic traditi on of his native country,Gary Snyder creatively m isread the Cold Mountain Poe m s,which enables the latter t o win its legal identity and classic positi on in the target literature syste m after its travel t o the host country and,in turn,strengthens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translat or in questi on . Key words:Gary Snyder;Cold Mountain poe m s;textual travel;deviati on;creative m isreading 0.引论 在《晏子春秋》中,有我们大家熟悉的“南橘北枳”的典故。意思是说,一种植物在被迁移到异地之后,其味其性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很大的变异。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文本旅行的过程中。由于起始国与东道国不同的“水土”,异质文化间产生误读就是很自然的了。在翻译研究中,一直以来,鲜有学者关注文本旅行过程中所遭遇的身份变异问题,也鲜有学者去探究东道国文化体系是怎么驱使译者为自己的读者“制造”出另一个“他者”,并如何使这个“他者”获得合法身份而一跃成为本国文化体系中的一份子。爱德华?赛义德(Ed ward Said )在分析了戈德曼(Golda mann )的巴黎语境是如何改造了卢卡契(George Lukacs )理论中与东道国格格不入的成分而最终让其获得所在地的认同后,开始思索理论变异与空间移动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旅行理论”。其基本的要髓包含在他所 发现的四个阶段之中:首先是出发点或一组起始的 环境,在那里思想得以降生或者进入话语之内。其次是一段被穿越的距离,一段通过各种语境之压力的通道,思想从此进入另一种时间和空间,从而获得新的重要性。第三是一组接受或者是抵抗的条件(抵抗是接受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移植过来的思想必然遭到抵制或对抗),使得对这种思想的引进和默认成为可能。最后是完全(或者部分)接纳(或吸收)该思想,但它在某种程度上被赋予新的用法,在新的时间与空间中被赋予新的位置。(刘 禾,2002:28) 文本在具备了一定的自身条件,而且该条件酝酿成熟后,总会穿行一段时空距离,面对一个陌生的语境和话语方式。如果进入异域文化语境的话,往往会受到来自东道国的文学和政治等诸环境的多重抵抗。由于它势必影响到操纵该文学或政治体系的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异域文本因此就很可能、 第28卷 第6期2005年11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 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Vol .28 No .6Nov 12005

一位美国伟大诗人的成长历程:沃尔特·惠特曼《自我之歌》的版本研究

一位美国伟大诗人的成长历程:沃尔特·惠特曼《自我之歌》的 版本研究 沃尔特·惠特曼,是美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以其诗歌最负盛名。由于他在诗歌形式上的革命性尝试,他被誉为美国“自由诗之父”。 如今,他的《草叶集》己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文学经典中最有影响力的诗集之一,其中的《自我之歌》也一直被誉为“惠特曼诗学视野的核心代表”。自出版以来,国内外关于《自我之歌》的文学批评和研究,无论是形式研究还是主题研究,都层出不穷,数不胜数。 前人关于惠特曼“自我之歌”的研究,无论是形式还是主题尽管都已十分全面,然而所有这些研究都属于共时研究,只关注特定时期的某个版本。事实上,《草叶集》共有九个版本,而其中的“自我之歌”也在不停地衍变,共有五个不同的版本,而且每个版本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所不同。 因此,关于这首诗的形式和主题研究,若只基于某个特定的版本,可能会不够全面,甚至有失偏颇。此外,《自我之歌》不同版本中的变化不仅记录了惠特曼诗歌在形式、语言和内容上的衍变,也见证了一位伟大诗人的成长历程。 因此,通过不同版本《草叶集》中《自我之歌》的对比研究,本论文旨在印证一位伟大诗人的成长历程。不同版本《草叶集》中的“自我之歌”见证了惠特曼在不同时期的成长历程:美国内战前的三个版本(1855、1856,1860)标志着惠特曼这位民主诗人的诞生,他的诗歌革命大胆新颖,充满民主思想;内战后的三个版本(1867、1871、1876)反映了内战对惠特曼的影响:他努力协调诗歌革新和诗学传统,并将理想和现实融合;最后三个版本(1881、1888、1892)见证了惠特曼在诗歌语言、形式和内容上的成熟。

通过对不同版本《草叶集》中惠特曼“自我之歌”的对比研究,本论文得出如下结论:沃尔特·惠特曼已经成功地从一位激进的诗歌革命家成长为一位成熟的美国诗人。他对美国诗歌的贡献可以比肩马克·吐温对美国小说做出的的贡献,如果说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学中的林肯,那么,沃尔特·惠特曼完全可以被誉为美国诗歌中的林肯。

生态诗人斯奈德对中国古代自然观与生态观的释读

2008/7 生态诗人斯奈德对中国古代自然观与生态观的释读 毛 明 摘 要:一方面,深层生态学的桂冠诗人加里?斯奈德深受蕴含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自然观、生态观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又站在现代生态理念的高度对中国古代自然观、生态观进行了批判:生态观与生态实践脱节,不了解真实的自然———“荒野”,“自然书写”以人类为中心。在批判中,斯奈德阐述了自己的自然观与生态观:大自然是“野”的而不是“自然”的,界定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从生态系统的规律出发而不是从人的审美和伦理需要出发,重建和谐生态需要的是在人类社会中建设生态文明而不是个人审美超越。 关键词:美国文学;中国文学;自然观;生态观;自然书写;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2008)7-185-03 作 者:四川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博士、副教授;四川,成都,610064 近年来,文艺理论界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共识,即认为蕴含在中国古代文学、文化中的自然观、生态观可以为当今世界性难题———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思想资源,加之西方知识分子也有翘首东望,从中国传统思想中汲取养料应对西方生态危机的诸多举动,所以学界进一步认为,这是在中西方学术对话中一直处于“失语”状态的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一个突破口,是焕发传统文学、文化生机的一次历史机遇。 笔者不敢苟同上述乐观情绪,并愿意以美国当代生态诗人加里?斯奈德为例,借他偏爱但不溺爱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眼睛来反观蕴含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自然观、生态观,证明我们要实现传统生态思想资源现代化仍然任重道远。 美国当代诗人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1930-)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诗人、禅宗信徒、环保主义者。斯奈德著有大量的诗歌、散文体味自然、思考自然、歌唱自然,呼吁环境保护,其自然书写的代表作《龟岛》(Turtle Island)(1974)获得1975年度美国普利策诗歌奖(Pulitzer Prize for Poetry),其本人也于1997年获得约翰?黑自然书写奖(John Hay Award for Nature W riting)。斯奈德不仅具有广博深邃的生态思想,而且多年身体力行致力于环境保护运动,在美国国内与国际上享有广泛的声誉,被生态学说的激进派别“深层生态学”推为自己的“桂冠诗人”(“Laureate of deep ecology”)。 斯奈德是少有的亲身在亚洲诸国访问、游历、居住达数年之久的美国诗人,更是一位热爱中国文化与文学,与中国有着“深长”关系的美国诗人。[1]斯奈德与中国文学与文化相伴一生,其诗歌创作与中国古代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生态思想与中国古代自然观、生态观的渊源颇深。[2]据斯奈德自己说,他十一、二岁第一次接触到中国文化,就“对中国文化的某些部分产生了深深的敬意———一种长存我心的敬意”;[3]斯奈德认为中国文学对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中国诗使我看到了田畴、农场……中国诗人有一种超绝的诗艺,能使最荒莽的山岭现出人性,证明大自然是人最好的住处”,中国文化对他的影响“在五六十年代是百分之八十”,[4]他还自称“儒佛道社会主义者”(A Confucianist-Buddhist-Taoist Socialist),表明自己与中国文化的血缘关系。[5]但斯奈德同时又是一位受西方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态理念洗礼的现代知识分子,他对中国古代自然观、生态观的观照较为客观,而且具有很强的批判性。[6] 总的说来,斯奈德对中国古代生态观的批判可以分为“显性批判”和“隐性批判”两类:指名道姓的批判立意在“破”,可谓“显性批判”;另有一类批判主旨在“立”,虽不指出批判对象,但在“立”中已经显现出扬弃,可以称为“隐性批判”。下面,我们先论述“显性批判”: 第一、斯奈德认为中华民族、中国并不是事实上的、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民族和环保国家。斯奈德经常在著作中对古代中国乱砍滥伐的生态破坏行为予以揭露和谴责,如1955年在旧金山第六画室举行的举世闻名的“垮掉派”(BG)诗歌朗诵会(poetry reading at the Six Gallery)上,斯奈德朗诵了一首题为《浆果盛宴》(A Berry Feast)的长诗,[7]诗中将中国商代的滥砍森林现象与美国西北部用高科技砍伐森林并置并予以谴责;1968年出版的诗集《僻壤》(The Back Country)中的一首长诗《大地:她的鲸》(Mother Earth:The W hales)站在生态立场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历史上的生态破坏行为进行了猛烈抨击。[8]大量的历史资料已经证明,古代中国确有宝贵的生态智慧,甚至还有诸多的环保措施,但从整体上看,中国的生态环境在5000年文明史中是被不断破坏和逐渐恶化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普遍现象,但为什么会脱节,为什么会脱节到如此的程度?文艺理论界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应该说是不够的。 第二、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确实表现出亲近自然的倾向,但这种亲近实质上是可疑的。首先是古代文人眼中的自然、园林中的自然不是大自然的真正面目,说到底只是人工自然;其次是古代文人亲近自然的方式是观赏而不是进入,是在园子里生活而不是在荒野中漫游。 斯奈德指出,中国古代文人观赏自然而不接近自然的方式让他们并不了解真正的自然。真正的“‘自然’代表荒野,代表充分的自由、不受拘束的范围”,[9]鸟语花香的庄园是被开 581

【外国名诗赏析】何三坡:美国最好的诗人们

【外国名诗赏析】何三坡:美国最好的诗人们【外国名诗赏析】何三坡:美国最好的诗人们现代诗选粹 何三坡:美国最好的诗人们 核心提示:康德说:“世上有两种东西让人敬畏,一是繁星密布的苍穹,一是内心的道德律。”从今天开始,我不管道德的事了,开始数天上的星星。 1:埃兹拉·庞德(1885-1972),通常,人们把他称为美国现代派诗歌之父。事实上他应该是整个欧洲现代派诗歌的父亲。如果没有他和他的意象派,人们想要躲开雪莱和济慈的浪漫主义阴影,还会在黑暗中摸索很多年。他从汉语“習”的身上,看见了一片羽毛飞过白茫茫的天际而打开了一扇奇妙的意象大门。他翻译的古代诗歌《中国》也给整个欧洲带来了新奇的美感。 在艺术界,他差不多是个公认的活雷锋。他曾帮助乔伊斯、艾略特、海明威等人出版了他们的第一部作品。 但这个家伙在政治上却表现得格外天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罗马电台发表了数百次演讲,抨击美国的战争行动,赞扬墨索里尼,由此被控叛国罪,1945年他被押往华盛顿受审,在被关押期间他翻译《大学》《中庸》,还写出了《比萨诗章》。这部作品获得了由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的博林根诗歌奖。 作为一个伟大的教父,庞德在现代诗歌界影响深远。1948年诺贝尔奖得主,诗人艾略特的著名长诗《荒原》曾得益于庞德的亲自修改,所以它的副题是:“献给埃兹拉·庞德,最卓越的匠人”。 代表诗作:《在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赏析: 诗歌只有两行,却因为“幽灵”与“枝条上的花瓣”这两个特殊的意象而夺人眼目。在巴黎,协和广场,地铁车站出口,密密麻麻的人群中,诗人置身其间,行人迎面涌来,匆忙从身边卷过,光线不好,天气阴冷而潮湿。突然间,一张美丽的脸闪现了,接着又是一张,又一张......然后是一个儿童的脸,跟着又是一张美丽的女人的脸.....在昏暗的人潮里,它们分外鲜明。 诗人以两个并置的意象描述了这样一个瞬间,色彩强烈,神秘而优美。这一刻,因为诗人奇异的才华,世界也不得不在匆忙中停下脚步。 2:加里·斯奈德(1930-)“垮掉派”代表人物之一,生于旧金山,1951毕业于里德学院,获得文学和人类学学位,后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大学攻读东方语言文学,并在此间参加垮掉派诗歌运动,因偶然读到寒山的诗作,倾心不已,接着他东渡扶桑,出家修禅,十年后回到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北部荒僻的山区居住,算得上是自然之子。他诗集主要有《砌石与寒山诗》、《无终的山水》、《僻野》、《观浪》、《龟岛》、《斧柄》、《留在外面的雨中》等,其中《龟岛》获得了1975年度普利策诗歌奖。斯奈德被誉为清晰的沉思的大师,是“垮掉派”硕果仅存的诗人,也是这个流派中诗歌成就最大的诗人他的诗歌淡泊、透明。充满禅意。 代表作:《松树的树冠》 蓝色的夜 有霜雾,天空中 明月朗照 松树的树冠 弯曲成雪的蓝,淡淡地

比较文学讲义:郭沫若与惠特曼

追崇美国“草叶”诗人——惠特曼 石燕京 课程:中外文学比较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郭沫若与惠特曼关系的来龙去脉;认识有岛武郎对于郭沫若接受惠特曼的关键作用;理解郭沫若接受惠特曼诗风影响的必然性。 重点和难点:1、惠特曼、有岛武郎、郭沫若三者关系 2、惠特曼诗风对于郭沫若创作的意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讨论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 教学过程: 一、惠特曼简介 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 ,1819-1892), 美国19世纪著名浪漫主义诗人。1855年自费出版了 《草叶集》第1版,仅收诗12首。后经八次修订,不 断充实,到1892年他逝世前,已出到第9版,共收 诗401首,其中最长的一首《自己之歌》共1,336行。 这首诗的内容几乎包括了作者毕生的主要思想,是作 者最重要的诗歌之一。《草叶集》初版时倍受冷落, 遭到美国评论界尖刻的批评,甚至谩骂,除了爱默生 外,几乎没有人认可他。直到1868年《草叶集》才 因《林肯总统纪念集》中的四首诗而受到美国文坛的 重视。 《草叶集》是惠特曼唯一的一部诗集,作者摒弃了传统诗歌的格律,创造了“自由诗体”。 诗人用草叶的形象来象征生机勃勃的年轻美国,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顶峰时期的精品,被公 认为美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一部诗歌经典。 二、郭沫若、有岛武郎、惠特曼三者接受关系分析 如果说受泰戈尔与海涅清新冲淡诗风的感染,令郭沫若诗情、诗心觉醒,在新诗的尝试之路上留下了星星点点美丽小花的话;那么,惠特曼的狂放粗暴诗风则给予了郭沫若强烈刺激,使他向新诗文坛、“五四”星空放射了一枚枚灿烂夺目的“礼花”。如果说,泰戈尔、海涅诱发郭沫若低吟轻唱,谱写出了一曲曲隽

夕诵36

2020届高三夕诵之美文阅读与欣赏36 提供:张丹东审核:朱晓红 2020.03.28 人靠衣装马靠鞍,对于一篇作文来说,标题就是它的门面。拟定一个妥帖又响亮的标题,为作文亮色不少。作文拟题有许多方法,诗词短句往往语言精炼,意味隽永,用作作文标题不仅吸引人,而且会给阅卷老师留下学识渊博、文采斐然的好印象。 当然,前提是必须用得恰当,用对地方。下面是适合做标题的诗词短句,且附上出处和释义,以及适用的作文话题,希望能有所助益。 01. 此心安处是吾乡 出自苏轼的《定风波》。前后句连起来是“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为受到苏轼“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岭南荒僻之地。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元丰六年王巩北归,苏轼前去探望,柔奴为其劝酒。苏轼问起岭南的生活应该不好适应吧?柔奴却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 适用话题:命运、际遇、适应能力 02. 人间有味是清欢 出自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这首词写于苏轼一次春游之时,全词描写了沿途的景观,以及清茶野菜的风味。“人间有味是清欢”是词的最后一句,也是点睛之笔。意思是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适用话题:淡泊名利、诗意生活 03. 流光容易把人抛 出自宋代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前后句连起来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它勾勒出红樱桃、绿芭蕉两个美丽的意象,抒发的却是对时间川流不息,美好转瞬即逝的无奈。因为这句词,蒋捷被时人称作“樱桃进士”。 适用话题:珍惜时间、热爱生命 04. 一事能狂便少年 出自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诗作《晓步》。前后句连起来是“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诗句的意思是:一年四季中,春天最为可爱。而一个人不管年龄多大,只要还能对一件事痴迷、疯狂,那他的心态就还是一个少年。 适用话题:兴趣爱好、专注热爱 05. 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是苏轼《定风波》中的名句。前后句连起来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词表达了作者面对挫折磨难时,从容淡定的豪迈之情。适用话题:逆境、挫折、坚定 06. 吹尽狂沙始到金 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杂曲歌辞·浪淘沙》。原句为“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做人、做事都要经过各种挫折、历练,最终才能取得成功。 适用话题:逆境、挫折、信念、希望 07. 春有百花秋有月 出自宋代无门慧开禅师写的《无门关》一书。整首诗为“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适用话题:乐观、淡泊、诗意生活 08. 九万里风鹏正举 出自宋代词人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可翻译为: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得正高。这句词表达了一种“前景光明、前途远大”的雄浑气象。 适用话题:时代青年、理想、志向 09. 道虽迩,不行不至 语出《荀子·修身》,原句为“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迩,指距离近。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再近的路,不走也不可能到达;即使再小的事,不做也不可能完成。 适用话题:行动、实践、务实

惠特曼

第五节惠特曼 瓦尔特?惠特曼(1819—1892)是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是美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自由、平等和民主精神的伟大歌手。被誉为美国的民族诗人。 一生平与创作 惠特曼1819年5月31日出生在纽约长岛一个农庄中,他的父亲有着英国血统,是个木匠。他的母亲是荷兰人的后裔。1823年,全家迁居布鲁克林镇,惠特曼在那里上了5年文法学校。1830年因家庭生活拮据而辍学,开始自谋生路。起先去做一名印刷学徒,后又当过律师事务所职员、木匠和小学教师。1832年,到长岛《爱国者》报社当记者,后又当了印刷厂工人。此后,一面在长岛的几所乡村小学教书,一面给当地的报纸写稿。这段时期,惠特曼阅读了大量的文学经典,如《圣经》、荷马史诗、希腊神话、北欧传说、莎士比亚和但丁的作品,以及古代印度的诗歌等。艰苦的生活养成了他坚韧顽强、豁达大度的性格,并由此增长了见识,为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惠特曼十分推崇爱默生(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的超验主义创作理论,并深受其影响。更加热爱大自然和普通劳动人民,强化了自己的民主立场。1838年,他在亨廷顿办了一份周报《长岛人》。1839年,又成为长岛《民主论坛》的撰稿人。此后的几年中,他先后在纽约的几家报社如《奥罗拉》、《闲谈》、《民主论坛》等担任记者和编辑。当1846年他成为布鲁克林《鹰》报的编辑时,他已经在新闻界同行中颇有声望了。在作记者和编辑期间,他坚决反对蓄奴制,热烈赞成自由土地运动。 1848年,他辞去报社编辑职位,并与当时已堕落为代表南部农奴主利益的民主党决裂,加入了当时的第三党——代表农民和城市劳动者的自由土地派,负责编辑该党的报纸《自由人报》。 1848年的一段时间,惠特曼曾去新奥尔良旅行,回来之后便离开了新闻界,去从事体力劳动。1851—1854年,他来往于布鲁克林和纽约之间,继续当一名木匠。在他的旅行笔记中,惠特曼这样写道:“在教授和资本家中间,我没有感觉到生活;我卷起裤脚,挽起袖管,走向马车夫,走向那些以捕鱼和种地为生的人们。我知道,他们是伟大的。” 1855年,惠特曼将他1838—1853年间在生活中涌现出来的诗句集结起来,题名《草叶集》,自费印刷出版。惠特曼在《过去历程的回顾》中谈到自己写《草叶集》的背景、动机和它的主旨时说,写我自己,以表现我的特殊的时代和环境、美国、民主,这便是《草叶集》的主旨。这是惠特曼当初的梦想,经过他30多

第四节 惠特曼

第四节惠特曼 19世纪中叶,在美国人民反奴隶制的风暴中,伟大的民主诗人瓦尔特〃惠特曼(1819——1892)出现在美国文坛上,他用自己的作品《草叶集》给美国以及世界进步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惠特曼是美国人民的歌手,是美国最杰出的民族诗人。他反映了美国人民的希望和要求。在《草叶集》里,我们可以听到这位歌手的热情洋溢的声音:对农场主进行武装斗争的号召,对资本主义掠夺行为的揭露,对生活的欢乐的赞美,对人民、民主、自由和劳动的歌颂,对摆脱社会压迫和种族压迫的人类明天的预言。他还歌颂了无产阶级的斗争。惠特曼的创作在美国诗歌中确立了现实主义方向。

一、生平和创作 瓦尔特〃惠特曼1819年5月31日诞生在美国纽约长岛的亨丁顿旁边小村西山村,家境贫寒,父亲是个木匠,家里兄妹八人,度日艰难。他只上过几年小学,12岁时,他到一个律师家当仆人,后来到印刷厂当排字工人和印刷工人,后又由记者当了报馆编辑。

?1843年,他回到有乡当了家庭教师几年。以后到南方纽奥连当报馆编辑;1846年办了《鹫鹰报》,他当了主笔,这是进步的报纸,攻击资本主义制度,替工人说话,要求提高工人工资,反对黑奴制度,所以惠特曼撤职解雇。 ?他回到故乡,又办了《激进报》,还有《自由报》。《激进报》开始是周报,后改为日报,他强调宣传自由主义,自由言论,自由劳动,自由土地,自由人。

1855年7月,他的《草叶集》出版,开始只印了800份,替工人说话,不押韵,自由体,受到资产阶级攻击。1861年内战爆发后,他的政治观点是赞成北方,反对蓄奴制。战时,他曾到华盛顿,去医院600多次慰问伤兵。1865年2月,他在内务部印第安局当三等职员,但被人发现是《草叶集》作者,又被辞退,后又在别的小机关当公务员。内战结束时,林肯被刺杀(1865),他写了很多悼念诗歌。1873.1他患半身不遂病,躺了20多年,1892年3月26日病死。他临终时说:?我不会获得我自己时代的赞许,只得退而对将来抱着亲切的梦想。?

惠特曼诗歌欣赏

惠特曼诗歌欣赏 惠特曼的诗歌欣赏——太忙碌的蜘蛛 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他小时候生活穷困,只读了5年小学。他当过信差, 学过排字,后来当过乡村教师和编辑。1841年以后,他在纽约开始当印刷工人,不久就改当记者。几年以后,他成了一家较有名望的报纸《鹫鹰报》的主笔,不断撰写反对奴隶制,反对雇主剥削的论文和短评。 惠特曼的一生是反抗和叛逆的,他的诗歌更是如此。如果说艾略特的炸弹可以毁灭掉 古典诗歌地球一半的话,那么另一半就是由惠特曼来毁灭的。在那么久远的年代,惠特曼 就已经开始写散文诗,而且是极其口语化的散文体。个人以为,从现在的欣赏角度来说, 他的很多诗歌力量的确不足,但他开创了一个新鲜的时代,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诗歌和 他的人生一样都很值得被欣赏。他的《最近紫丁香在庭院里开放的时候》和《哦,船长, 我的船长!》应该更被人熟悉,是写给林肯的。下面介绍他的另一首: 一只沉默而耐心的蜘蛛 一只沉默而耐心的蜘蛛, 我注意它孤立地站在小小的海岬上, 注意它怎样勘测周围的茫茫空虚, 它射出了丝,从它小小的身躯, 不断地从纱绽放出,不倦地加快速率。 而你——我的心灵,你站在何处, 被包围孤立在无限空间的海洋里, 不停地沉思、探险、投射、寻求可以连结的地方, 直到架起你需要的桥,直到下定你韧性的锚, 直到你抛出的游丝抓住了某处,我的心灵。 如果说艾略特更注重思考的话,惠特曼则更注重观察,他的诗歌就是他所观察到的美 国生活画卷。而上面这首诗就是描写一只蜘蛛在美国的生活,也是他心灵不知疲倦的探索。 正是由于内战时辛劳过度,惠特曼于1873年患半身不遂,在病榻上捱过了近20年。1892年3月26日惠特曼在卡姆登病逝。他的人生就是这首诗歌的另一种翻译。

美国诗人惠特曼的简介

美国诗人惠特曼的简介 惠特曼是美国的一位著名诗人,开创了自由诗歌的格式,一生执着于自由与民主,被称作“诗歌之父”。下面是搜集整理的美国诗人惠特曼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沃尔特;惠特曼(英语:Walt Whitman,1819年5月31日-1892年3月26日),美国诗人、散文家、新闻工作者及人文主义者。他身处于超验主义与现实主义间的变革时期,著作兼并了二者的文风。惠特曼是美国文坛中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有自由诗之父的美誉。他的文作在当时实具争议性,尤其是他的著名诗集《草叶集》,曾因其对性的大胆描述而被归为淫秽。 惠特曼的生平1819年,惠特曼生于现今长岛,南亨亭顿附近的一个农舍中,他在九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1823年,惠特曼一家移居到纽约布鲁克林区。惠特曼只上了6年学,然后开始做印刷厂学徒。惠特曼基本上是自学的,他特别喜欢读霍默、但丁和莎士比亚的作品。 在做了两年学徒以后,惠特曼搬到纽约市,并开始在不同的印刷厂工作。1835年,他返回长岛,在一所乡村学校执教。1838年至1839年期间,他在他的家乡办了一份叫做《长岛人》的报纸。他一直教书直到1841年,之后他回到纽约并当了一名记者。他也在一些主流杂志上担任自由撰稿人,或发表政治演讲。

惠特曼的政治演讲引起了坦慕尼协会的注意,他们让他担任一些报纸的编辑,但是没有一个工作做的长久。在他担任有影响力的报纸《布鲁克林之鹰》的两年间,民主党内部的分裂使得支持自由国土党的他离开了工作。在他尝试为自由国土办报纸的努力失败后,他开始在不同的工作间漂浮。1841年到1859年间,他共在新奥尔良编辑过1份报纸、纽约2份报纸和长岛四份报纸。在新奥尔良的时候,他亲眼目睹了奴隶拍卖;;当时很普遍的事情。这时,惠特曼开始着力写诗。 19世纪40年代是惠特曼长期工作的第一个收获期:1841年他出版了一些短篇故事,一年后他在纽约出版了小说《富兰克林;埃文斯》(Franklin Evans)。第一版的草叶集是他自己付费出版的,出版于1855年,也是他父亲去世的那年。但是他的诗集由12篇长篇无标题的诗组成。一年后,在草叶集的第二版,连同爱默生的祝贺信一同被出版。第二版有20组诗。爱默生一直企盼着一名新的美国诗人,现在他在《草叶集》中找到了。 在美国内战后,惠特曼在内政部当职员,但是当当时的内政詹姆士;哈兰发现他是“讨厌”的《草叶集》的作者后,他把惠特曼解雇了。 到了1881年的第七版时,由于不断上升的知名度,这版诗集得以畅销。诗集带来的收入使得惠特曼可以在纽约卡姆登买上一间房子。 惠特曼于1892年3月26日逝世,他被安葬在哈利公墓

惠特曼

《草叶集》 用草一样朴素的语言”进行创作——《草叶集》题解 ?草叶是一种最普通的植物: “哪里有水,哪里有空气,哪里有阳光,哪里就生长着草叶”。 ?草叶是一种最有生命力的植物: “它在宽广的地方和狭窄的地方都一样发芽,在黑人和白人中都一样生长”。 ?草叶在植物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我相信一片草叶不亚于地球的运转”。 ?草叶是诗人自己的形象,是一般美国人的形象,是正在成长的美国的象征;是诗人关于民主、自由理想的体现;同时也表示诗人“用草一样朴素的语言”进行创作的精神。 出版于1855年,最初发表共有无标题的诗12首;此后不断增加新诗再版,至第九版增至诗歌401首。诗集取“草叶”为名,象征自发的生命力与发展;也象征着民主理想,和广大普通人民的平常与神圣。 ?内容丰富,结构恢宏 第一部分:引入主题与致敬 第二部分:个人的巨型胚胎与骨骼 第三部分:我们置身于其中的时代和国家 第四部分:精神法则无法抵御的吸引力 第五部分:回顾主题与道别 第六部分:创作后的思考:附录篇 From 詹姆斯·E·米勒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译者:楚图南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我们可怕的航程已经终了, 我们的船渡过了每一个难关,我们追求的锦标已经得到, 港口就在前面,我已经听见钟声,听见了人们的欢呼, 千万只眼睛在望着我们的船,它坚定,威严而且勇敢; 只是,啊,心哟!心哟!心哟! 啊,鲜红的血滴, 就在那甲板上,我的船长躺下了, 它已浑身冰凉,停止了呼吸。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起来听听这钟声, 起来吧,——旌旗正为你招展,——号角为你长鸣, 为你,人们准备了无数的花束和花环,——为你,人群挤满了海岸, 为你,这晃动着的群众在欢呼,转动着他们殷切的脸面; 这里,船长,亲爱的父亲哟! 让你的头枕着我的手臂吧! 在甲板上,这真是一场梦—— 你已经浑身冰凉,停止了呼吸。 我的船长不回答我的话,他的嘴唇惨白而僵硬, 我的父亲,不感觉到我的手臂,他已没有脉搏,也没有了生命, 我买的船已经安全地下锚了,它的航程已经终了, 从可怕的旅程归来,这胜利的船,目的已经达到; 啊,欢呼吧,海岸,鸣响吧,钟声! 只是我以悲痛的步履, 漫步在甲板上,那里我的船长躺着, 他已浑身冰凉,停止了呼吸。 ?全诗三节,第一节交代胜利时遇难的情形,第二节表达衷心祝愿复生的情意,第三节抒发留恋徘徊悲哀的情感,三节合起来构成“震惊、怀疑、痛惋”的情感发展线。 ?手法: 为了表达诚恳而激切的情感,诗人首先采用象征手法,把美国比作航船,讲林肯比作船长,“我们”理所当然就是船上的水手和战士。形象自然,贴切逼真,且富于箭在弦上、势不可挡的动感。诵读之间仿佛身临其境。其次是直接反复和间接反复的恰如其分的运用,使积压于胸的情感能够淋漓尽致的抒发,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情感:

惠特曼和《草叶集》中的“性”

惠特曼和《草叶集》中的“性” 伟大的作家或诗人在世时往往得不到同时代人的认可,因为他们作品中的思想往往超越他们的时代,他们总是走在同时代人的前头。当时代过去了,他们的作品才会得到后人的承认和接受,他们才会被“拨乱反正”,被 后人给予极高的评价。沃尔特?惠特曼(1819-1892)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诗人。 惠特曼是美国19世纪最著名的诗人,也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豪放粗犷、不拘一格的诗歌风格影响了几代美国诗人,甚至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垮掉一代”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的艾伦?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身上也可以看到惠特曼的影子。惠特曼对我国现代诗人郭沫若也产生过不少的影响。毫不夸张地说,惠特曼的影响是世界性的。然而,在19世纪中后期,大多数美国人却认为惠特曼是一个淫秽诗人,这主要源于他的诗歌中有对“性”的描写。但是,在今天看来,惠特曼《草叶集》中的“性”与通常所说的性却有着很大的不同。 简单地说,惠特曼《草叶集》中的“性”揽括了人类性的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即人类性的发展过程中的自恋、同性恋、异性恋三个阶段(也就是后来被弗洛伊德所确认的性的三阶段)被惠特曼预见并进行了清晰地描述。惠特曼,可能为了实用的目的,倒转了最后两个阶段(即同性恋与异性恋阶段):他戏剧性地一个接一个地描述了人与自我、男人与女人、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关系也即身份、爱情和友谊三种关系。惠特曼对“性”的这样一种安排主要在《草叶集》中的《自我之歌》、《亚当的子孙》和《芦笛集》三部分组诗中得到具体的反映。

组诗《自我之歌》是由52首诗歌组成的,通常被认为是惠特曼最优秀的诗歌。《自我之歌》总的说来是关于自我的诗歌。惠特曼的自我是通过对“我”的肉体和灵魂的结合来体现的,虽然这种体现带有了些许“性”的幻想色彩在里面。但是,惠特曼告诉读者,“创造的骨架便是爱”,没有爱,便没有自我的存在,便没有一切。从这个意义上说,惠特曼暗示了以后他将要创作像《亚当的子孙》、《芦笛集》这样的组诗,不仅把他的爱传递给女性,同样也把他的爱传递给男性。 《亚当的子孙》可能是惠特曼最具有争议性的诗歌了。惠特曼曾经去拜访过爱默生。他们之间有过一次长谈,谈论的焦点是《草叶集》的“性”。爱默生费尽唇舌想要劝服惠特曼把他诗歌中关于性的部分删掉。惠特曼怀着敬意静静地聆听着这位康科德圣人的劝导,但是没有接受他的建议。在惠特曼看来,“性”应该得到公开公平的对待。那么,惠特曼是个淫秽诗人吗?当然不是。惠特曼只是走在他的时代和同代人的前面,比弗洛伊德和劳伦斯等人提前思考并公开而直接地描写了“性”而已。他既反对当时社会中偷偷进行的某些不正当的“放荡”行为,也摈弃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压抑性的风俗习气。他对“性”持的是一种十分公正客观的态度。 惠特曼对“性”的公开表达旨在纠正社会及其他人对女性的偏见。他认为,只有当“性”得到了合理地对待、谈论、承认和接受,女人才会与男人平等,可以走男人走的路,可以与男人对话,享受与男人同等的权利。在他眼里,公开谈论“性”是平等地对待女性的一种方式。因此,对“性”的描写就是一件正当的事情,因为“创造的骨架便是爱”,男人与女人之间的性爱是后代繁衍的源泉。可以说,没有异性之爱就没有人类自身。 从《亚当的子孙》中的男女之爱,惠特曼自然地转到了《芦笛集》中的男人之间的爱。当惠特曼构思他的诗歌时,他受到了周围环境的影响。因为同性中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