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点梳理】2014中考语文(安徽)现代文阅读梳理:专题一 说明文阅读

【中考考点梳理】2014中考语文(安徽)现代文阅读梳理:专题一 说明文阅读
【中考考点梳理】2014中考语文(安徽)现代文阅读梳理:专题一 说明文阅读

专题一,说明文阅读

中考知识梳理

1. 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知识性、科学性和说明性是说明文的基本特点。

2. 说明文的分类

按照不同标准,说明文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一),根据说明对象(指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①.事物性说明文以实在具体的事物为说明对象,侧重说明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特征、种类、功用等。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

②.事理性说明文以抽象事理为说明对象,侧重缠述概念、原理、规律、原因、关系、方法等。如《死海不死》等。

备注:有时,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缠明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2),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和表达方式的不同,还可以把说明文分为两类:一类是,平实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一类是生动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如《看云识天气》。

平实说明一般以平实的笔法,客观准确地介绍事物,具体科学、简明易懂。生动说明一般用文艺的笔调,兼用描写的笔法,以对话、故事、

拟人等形式来加强说明的形象性,使文章生动、有趣。

3. 说明文的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一),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常以时间性词语为标志,或者是年月,或者是时代、朝代等。如《中国石拱桥》。(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以空间方位词东西南北中,上下前后左右,里外远近等为标志。如《核舟记》,按头—舱—尾—贝的顺序说明。(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具体表现为:由原因到结果,由现象到本质,由主要到次要,由整体到局部,由一般到个别,由具体到抽象,由特点到功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等。如《死海不死》一文,由现象到本质(成因),揭示了死海的特征,并介绍了死海的现状和未来,层层深入,逻辑条理十分清楚。

4. 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是说明文中为了说清楚事物的特征或缠述明白事理所用的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如下:

(一),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一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作用:使那些概括的、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清楚、明白。例子前常有“例如”“比如”“如”等,标志性词语。

(2),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这时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作用:因为从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了多层次的说明,所以事物之间的关系眉目清晰,避免了产生重复交叉的现象,不同类别的事物特征明了,让人印象深刻。

(3),列数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作用:能够给人以准确、具体的印象,增强说明的科学性和准确性。(4),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

作用:通过比较,使事物间的相似点与不同点都明显地表现出来,便于读者把握事物的特征,特别是事物之间的差别。

(5),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这是说明事物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方法。

作用:便于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该事物与别的事物严格的区分开来。

(6),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手法中的比喻。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把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便于理解。

作用:可以使原本不为人所熟悉的或抽象的事物变得通俗易懂,使说明语言生动有趣。

(7),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比较灵活自由,不要求完整地揭示事物的全部本质属性。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下定义要求完整;而作诠释并不要求完整,而是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8),摹状貌:就是通过描绘事物形貌的方式揭示事物的特征。作用:有助于把说明对象说的形象、具体、生动。

(9),画(列)图表:有些事物的关系比较抽象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绘制精确图表,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有时,说明的事物项目较多,也可制定统计表,将有关数据分别填入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十),引资料:包括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以及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资料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

作用。

※说明方法的速记口诀:

十种方法要知道:举例分类作比较,定义诠释画图表,比方数字摹状貌,还有一种很重要,引用说明(引资料)。

5. 说明语言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阅读时要特别注意文章中是怎样运用限制性词语、概括性词语来修饰中心语的,分析它们的特点、作用。

具体来说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注意分析限制性词语的表达作用;二是要注意分析表示估计和猜测的词语的表达作用;三是要注意分析词语的搭配。

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矛盾,有的以平实见尝,有的以生动活泼见尝。由于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等等,总之不拘一格。

6. 说明文的结构

(一),总分式:包括“总分”式(如《苏州园林》)、“分总”式(如《什么是生态系统》)、“总分总”式(如《看云识天气》)。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中“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如《万紫千红的花》一文,第一步说花有各种颜色的原因,第二步说

明花变色的原因,第三步说明花与昆虫的关系,第四步说明花与人的关系,逐层深入,各层之间关系是递进的。

(3),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之分,没有轻重之别,是平行式的结构。多用于控间顺序的说明文。

(4),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过程安排层次,前后互相承接。多用于时间顺序的说明文。

常考考点及方法指导

考点1,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一、典例剖析

【例题】(2013年安徽)6题:西塘的古桥、廊棚都很有特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6分)(原文见123页“聚焦安徽中考”第一题)

对象,古桥,特点是:

对象,廊棚,特点是:

【思路归纳】分析说明对象特征,实际上是对文意理解及概括能力的考查。首先分清文章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本题从文章标题《西塘古镇》来看,可判断出是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西塘古镇。题目中的表格只是列出了西塘古镇中的两个方面,所以只需概括这两个方面的特征,即古桥和廊棚。写古桥的是第④段,通过“河桥密布”“种类繁多,造型也很精美”可以概括出答案;第⑥段写廊棚,通过“西塘的规模最大”“沿河而建,造型古朴”可以概括出答案。

【答案及评分】(6分)古桥:数量多,种类多,造型精美。廊棚:

规模大,沿河而建,造型古朴。(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方法指导

找说明对象的方法:

(一),看题目。有的标题直接表明说明对象,如课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这些都是事物说明文,标题就直接表明了文中要说明的事物,即说明对象;再如《植物的抗旱本领》,这是事理说明文,题目就表明了要说明的事理“植物的抗旱本领”。

(2),观首段。题目没有表明说明对象时,甚至有时阅读没有题目时,那么我们就要看文章的第一段,在第一段的结尾处往往会点出文章的说明对象。

(3),找结尾段。有时文章标题与首段找不出说明对象时,作者会在文章的结尾处揭示文章的说明对象,所以要十分关注这些重要的段落。

(4),抓关键句。有些说明文除了在文章开头、结尾处易出现说明对象外,还往往利用一些段首的中心句或段尾的总结句来点明文章的说明对象。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到这些句子,进而把隐含在文中的说明对象凸现出来。

(5),归纳总结。如果以上的方法都不可行,那么这时候,只能研读全文,逐段分析、归纳、总结,最后确定说明对象。

概括说明对象特征:

(一),认真读题,根据题干表述,明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清楚题目问的是整篇还是某段或某几段)。

(2),快速通读全文,看文章题目、抓首括句和中心句、找段落中心句或关键句(很多说明文,往往运用这些句子来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对这些句子进行摘要总结,即可得到答案。

注意:有些信息需要同学们对该段或几段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这时候要注意语言的准确、简洁。

(3),答案形成之后要与题干问法、赋分进行对照,检查有没有漏掉要点。

【针对训练】

123页(2011年安徽)《微藻——可循环的“绿色油田”》第1题。124页(2013年新疆)《五彩滩:上帝打翻的调色盘》第1题。

考点2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一、典例剖析

【例题】(2011年安徽)6题: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4分)(原文见123页“聚焦安徽中考”第二题)【思路归纳】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熟悉常用的说明方法,如举例子、下定义、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等。再根据说明方法各自的特点或标志来判断。注意题干已经指明是两种说明方法,第③段开头说“与大豆、油菜和麻风树等油料植物相比”可看出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而紧接着说“微藻的生长周期短,从初生到可以制油仅需一个星期左右,而大豆等油料植物一般需要几个月”及后面的“数百倍”“几万升”可看出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再结合本段内容,可看出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正是为了说明微藻制油的优势,使说明的内容具

体而有说服力。

【答案及评分】(4分)列数字,作比较。突出了微藻制油的明显优势;使说明内容具体而有说服力。(说明方法、好处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方法指导

1. 判断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首先要了解并掌握常见说明方法的主要特征。可以找一些语言标志来辨别。如举例子:例如、比如、据说、譬如等;列数字: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度数、倍数(注意与年代的区别);分类别:一类(种)……一类(种)……;作比较:比、而、相对于、较什么;打比方:像、仿佛什么;下定义:判断句(比喻句、否定句不是下定义);作诠释: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

2. 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对象服务的,因此说明方法的作用必须和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联系起来分析。

可用公式:说明方法+通过什么+形容词+说明了什么

如“举例子”,可套用为:通过列举某某的事例,真实具体地说明了某某

“作比较”可套用为:将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鲜明地突出了什么;

其他说明方法可见前面“知识清单”第4点。

【针对训练】

123页(2013年安徽)《西塘古镇》第3题;125页(2013年内江)《江苏园:春来江水绿如蓝》第2题。126页(2013年枣庄)《五官

并非“各自为政”》第2题。

考点3,筛选提取整合信息

一、典例剖析

【例题1】(2011年安徽)7题:我国“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研究项目,要解决哪些问题? (3分)(原文见123页“聚焦安徽中考”第二题)

【思路归纳】首先,锁定答题区间,“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研究项目在第⑤段中提到。第⑤段开头第一句话是说启动了这一项目,紧接着后面的内容都是在缠述这一项目要解决的问题,注意“有望”“还”“此外”这些词语,对他们所引导的内容加以概括整合,即可总结出答案。

【答案及评分】(3分)①,开发出“微藻资源库”,提供备选的微藻品种;②,提高微藻产油效率,降低生产成本;③,建立一套中试系统,全面评估微藻产油指标。(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例题2】(2011年安徽)8题: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微藻能源是“可循环”的、“绿色”的?(4分)(原文见123页“聚焦安徽中考”第二题) 【思路归纳】首先对“可循环”“绿色”两词进行深入理解,“可循环”即“再生”,“绿色”即从环保方面着手。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之后,再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筛选对比。全文共5段,第①段是说微藻如何进入科学家们,的视线;第②段介绍了微藻的特点;第③段阐述微藻制油的明显优势;第④段讲述微藻在环保方面的作用;第⑤段介绍了“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研究项目。从段落大意可看出,答案应在

③④两段寻找,第③段末尾“不会与农作物争地、争水”即是答案之一,第④段就直接有环保方面文字的叙述,如“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还能用于净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这些文字即是答案,可直接引用。

【答案及评分】(4分)①,可再生;②,不与农作物争地、争水;

③,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④,能用于净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方法指导

答这类题目要遵循一个原则,即尽量使用原文原句,或是对原文原句简单组合,不行再自我组织语言,进行筛选、概括。下面分类作一个方法总结:

一. 通读全文。作答此类题型,一定要返回文本之中,阅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各段落之间有什么联系;然后结合题干部分,再返回相关的重点段落,找出问题具体与哪些内容有关;最后,分析、归纳、概括出我们需要的内容。

2. 把握主要的说明对象。任何一篇说明文都有自己的说明对象,有的文章说明对象有多个,有的只有一个,这就需要我们理清思路,找出主要的说明对象。理清了这一点,再来作答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就不难了。

3. 说明文的内容是具体准确的,每一则材料都是围绕说明中心进行的介绍。把握全文核心的同时,也要注意部分强调的重点,对此加以分析归纳,这样才会更准确地理解题意,从而作出正确判断,既而可

对文章的信息加以归纳概括,做到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

4. 概括归纳段落内容。概括时要重视首括句、尾括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概念或解说性语句的作用。常见方法有:一是寻找段落中心句,往往在首尾;二是抓住关键句加以概括;三是利用提示性语言标志,如“因此”“综上所述”“总而言之”“一句话”等。

考点4划分文章段落层次

一、典例剖析

【例题】(2013年安徽)5题:根据文章内容,用“双斜杠”将③至⑨段分成四个部分。(3分)(原文见123页“聚焦安徽中考”第一题)

③④⑤⑥⑦⑧⑨

【思路归纳】划分层次,可从文章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入手。从内容来说,可根据文章意思来划分;从形式上来看,可抓住说明文中说明的中心或说明的对象来划分。对于本题,先要明确题干要求,题干是说把③至⑨段分成四个部分,③至⑨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是从说明对象的各个小的方面来具体讲述西塘古镇。因此,可从说明对象的各个小的方面来划分,第③段介绍西塘古镇的道路交通,第④⑤段介绍西塘古镇桥的种类、造型及其特点,第⑥段介绍西塘廊棚的规模位置、造型,第⑦⑧⑨段介绍西塘街道弄巷的特点。弄清各个段落之间的说明关系,层次自然就清晰了。

【答案及评分】(3分)第一部分第③段,第二部分第④⑤段,第三部分第⑥段,第四部分第⑦⑧⑨段(对1处,德1分)

二、阅读方法指导

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常用方法有:

1. 可从说明顺序来划分。

(一),时间顺序。抓时间变化的词语,如年月、时代、朝代变化的词语等。

(2),空间顺序。抓地点转换的词语,或从外到内,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或空间方位(如东西南北中、上下前后左右等)等。(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或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等。

2. 从说明对象来划分。每篇说明文都有一个说明对象,理清说明对象后,再看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这一对象的。有时,一个说明对象里又分了好多小的方面,要能把这些小的方面结合起来考虑。

3. 抓结构。从总分式、递进式、并列式、连贯式等入手。

4. 抓联系纽带。联系纽带可以是过渡句或过渡段。捕捉段落之间路标性的词语和句子,文章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常常可以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这些词语大多是总结性或过渡性的短语。

考点5,体会词句表达效果

一、典例剖析

【例题1】(2013年安徽)8题:下面句子中,两个“仅”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原文见123页“聚焦安徽中考”第一题)

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思路归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运用上。本题题干是要分析“仅”的表达效果,即用了“仅”字,起到了什么

作用,因此,可从内容上来分析,“宽处仅1米”“最窄处仅0.8米”这两处“仅”,限制说明了,石皮弄的宽度。具体而准确地强调了石皮弄之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

【答案及评分】(2分)突出了石皮弄的狭窄。

【例题2】(2013年安徽)9题:第⑩段说“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从全文来看,这里的“势“与“事“分别指什么?(4分)(原文见123页“聚焦安徽中考”第一题)【思路归纳】首先,从字面弄清“势”与“事”的含义,“势”即西塘古镇的有利方面,“事”即当地居民围绕西塘古镇的优势做了什么。接着,细读选文第⑩段及全文内容,抓住最主要的内容加以分析和概括。先弄清这句话中的“三种空间形式”,分别是水道、廊棚、弄堂。再根据文章内容,西塘古镇的“势”实际上就是面积狭小,河道众多,水路交通发达。“事”即是依水而居,河桥密布,修建廊棚,街弄狭窄,交通较为便利,空间利用度高。最后用简洁凝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答案及评分】(4分)势:水道纵横,面积狭小。事:居民生活和商贸活动的交通需要。(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方法指导

在说明文中,为了使说明语言准确严密,通常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数量等方面进行修饰限制,可使语言表达得更具体、全面,增强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

具体题型可分为四类:

一.说说某某词语的意思

【答题格式】(“某某”的意思是什么(结合语境回答)……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某某”词的表达作用。

【答题格式】(“某某”一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什么(说明对象)的什么样特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注意:可找表程度的修饰词、代词(“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数字等。

附:考查说明文语言准确性时常出现的词语:

表示约数的有:约、大约、近、上下、左右。

表示程度的有:最(多)、至多、几乎、全部、仅。

表示范围的有:大多数、大部分、遍及、一般、之一。

表示频率的有: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往往。

3.文中某某词语的指代意义(内容)。

首先要明确指代的内容具体是什么。一般情况下,指代的内容或是对上文现象的再次说明、强调,或是对下文内容的提示,下文是对上述代词的详细解说。

常考的指示代词有“这”、“此”、“其”、“其中”等。答这一类题时,要特别研读词语所在句的上下文,找到对应的词语或句子。最有效的得分方法,是将找到的指代内容与指代词语替换,要符合文意,才是正确的答案。指代词语一般指代的是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内容。有时可能还要结合全文内容,或是全文中的某几段内容来分析。

注意:分析出其指代意义后可以代回原文检查是否正确,看原来句子

的表达意思是否明确,进一步检验其正确性。

4.文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题步骤】(一)判断,一般是不能删。(2)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3)比较:即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以后与没有删掉以前句意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4)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答语: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答题格式】(不能。若删掉“某某”词,原文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显得太绝对;用“某某”词,准确地说明了什么,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

2014年安徽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14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 ....6.句.)(6分) ①肉食者鄙,。(《左传·庄公十年》) ②,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③,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④,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 ⑥,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⑦人有悲欢离合,。(苏轼《水调歌头》) ⑧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破阵子》) (2)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4分) 答: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9分) 动物在睡眠时,大脑能像人脑那样发出电波,也会做梦。如猫在睡觉的时候会竖起耳朵,嘴边的长须会颤动,有时它还会轻轻地叫几声,好像在追捕什么目标似的。鹦鹉睡觉①把头藏在翅膀下面,②也会发出很低的叫声。除了猫和鹦鹉之外,马和狗等家chù,以及其他一些哺乳类动物也会做梦。动物的梦有多有少。蝙蝠、老鼠比人更易做梦。③鸟类很少做梦,爬行动物也很少做梦,因为④它们必须随时保持对敌人的警告,以便能够及时逃脱。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颤.()动家chù()哺.()乳 (2)根据句子意思,将“偶尔”“常常”分别填入①②两处横线上。(2分) 答: (3)将③画线的两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句子。(要求:符合语境,不改变句子原意)(2分) 答: (4)在④画线处有一个词用得不恰当,可将“”改为“”。(要求:符合语境)(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我国文学家在《朝花夕拾》中回忆留学生活时,着力写了一位老师和一位朋友。老师是,朋友是范爱农。 (2)“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出自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 4.某班围绕下面一首诗开展诗歌诵读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跌倒 牧也 风,跌倒了 才有了美丽的落叶 云,跌倒了 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所以

201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广东省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一、 1.【答案】(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3)八百里分麾下炙 (4)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5)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解析】填写古诗文,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是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注意背诵并默写古诗名句,达到万无一失。本题(1)到(3)是连续性默写,只要根据提示对出上下句即可,(4)是理解性识记,注意揣摩,(5)是整首诗的默写,注意识记。 2.【答案】(1)妖娆 (2)迁徙 (3)相形见绌 (4)迫不及待 【解析】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平时对同音字、生僻字用法的积累 3.【答案】C 【解析】“不厌其烦”的意思是不嫌烦琐与麻烦,形容有耐心。此处望文生义。解答此类题,首先要了解词语本身的意义;其次,要看词语是否符合语境。 【考点】词语和成语的运用。 4.【答案】D 【解析】D项,句式杂糅。有两种修改方法:一是改为“《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二是改为“《标准汉语》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5.【答案】(1)示例一:想与苏东坡相约夜游承天寺。示例二:想与格列佛一起游历小人国。 (2)示例一:想跟随竺可桢先生去解读那复杂多变的大自然的语言。示例二:想追随闻一多先生去聆听他那响彻寰宇的最后一次演讲。 【解析】(1)要素为:作者名,作品中提及的地点等。 (2)要包含作者名,事情中含有作品名称。 二、 6.【答案】(1)仔细 (2)偏爱 (3)间或,偶然 【解析】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如“私”是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词,偏爱;“间”是多义词,在这里指间或,偶然。 7.【答案】(1)(邹忌)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徐公美)。 (2)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热闹)。 【解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第一句话:要注意“自视”的意思是看看自己;“弗如远甚”的意思是远远比不上;翻译为:(邹忌)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徐公美)。第二句话:“初下”的意思是刚发布;“若市”的意思是如同市场;翻译为: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热闹)。 8.【答案】D 【解析】文章开头详写比美,是为下文做铺垫,但并没有起到“突出了进谏的作用和纳谏的效果”这一作用。 【考点】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能力。 9.【答案】B 【解析】A项中两个“为”的意思分别是“担任”“心理活动”;B项中的两个“子”都是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C项中的两个“国”的意思分别是“国家”“国都”;D项中两个“闻”的意思分别是“听说”“扬名”。 【考点】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 10.【答案】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初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初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二) 一种树老人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种树。解放前种树为了娶媳妇,但没有娶上;解放后种树,为了种树。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孩子主,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例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话做了,做完就走了。老人前二十年种的树,公社化的时候毁了。中间二十年种的树,承包制的时候砍了。最后二十年,老人没要一分地,就要了村东那片九百亩大沙丘,在上面盖了个土棚子,喂了条小黄狗,就开始种树了。 老人从不种娇贵的树,只种杨、柳、榆、枣等北方平凡易活的树,种那种插个枝就能长大,戳个桩就会发芽,对大自然要求极少的树。 老人对树象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的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头,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 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傻子,只有老黄狗知道不是;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疯子,只有小鸟知道不是。 直到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韩来了,出神地扑克着碗口粗的树木说:“这些树至少值百十万呢。“人们才说老人最精明了,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 老人的树成材了。人们说老人要盖最漂亮了小楼,要买汽车,要娶东村五十多岁的寡妇妇……但老人仍然住在自己的草棚子里面,领着走不动的老黄狗转来转去,直到,直到老人死去。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1.下面不能表现种树老人精神品质的是( )(不只一项) A.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种树。 B.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 C.“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 D.前二十年的树,公社化的时候毁了。 E.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 F.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 G.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 2.文章写道: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 这些记叙采用了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3.“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这句话与上文的哪句话相照应?其深刻含义是什么?

安徽省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4年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肉食者鄙,。(《左传·庄公十年》) ②,奉命于危急之间。(诸亮《出师表》) ③,飞鸟相与还。(渊明《饮酒》) ④,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 ⑥,甲光向日金麟开。(贺《雁门太守行》) ⑦人有悲欢离合,。(轼《水调歌头》) ⑧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破阵子》) (2)默写商隐的《夜雨寄北》。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动物在睡眠时,大脑能像人脑那样发出电波,也会做梦。如猫在睡觉的时候会竖起耳朵,嘴边的长须会颤动,有时还会轻轻地叫几声,好像在追捕什么目标似的。鹦鹉睡觉①把头藏在翅膀下面,②还可能发出低声的叫声。除了猫和鹦鹉之外,马和狗等家chù,以及其他一些哺乳类动物也会做梦。动物的梦有多有少。蝙蝠、老鼠比人更易做梦。③鸟类很少做梦,爬行动物也很少做梦,因为④它们必须随时保持对敌人的警告,以便能够及时逃脱。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颤()动家chù()哺()乳[来源:21世纪教育网(2)根据句子意思,将“偶尔”“常常”分别填入①②处横线上。 (3)将③画线的两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句子。(要求:符合语境,不改变句子原意) (4)在④画线处有一个词用得不恰当,可将“”改为“”。(要求符合语境)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我国文学家在《朝花夕拾》中回忆留学生活时,着力写了一位老师和一位朋友,老师是,朋友是爱农。 (2)“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出自原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 4.某班围绕下面一首诗开展诗歌诵读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跌倒

2014年广东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

机密★启用前 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人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两章)(1分) (2)客路青山外,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2分) (3)口口口口口口口,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1分) (4)《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陶渊明早出晚归,表现他闲适恬淡心境的句子是: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分) (5)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分)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rāo yáo。( ) (2)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qiān xǐ。( ) (3)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xiāng xíng jiàn chù。( ) (4)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pò bù jí dài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3分) A.旋风一样,是飞扬 ..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B.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 C.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 D.“光盘行动”、十面霾伏”等词语从众多网络新词中脱颖而出 ....,获评2013年度十大新词语。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 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把“刻画”改为“描绘”)

2008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必备技巧与应试策略-中考状

2008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必备技巧与应试策略-中考状 D

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设制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考点之四、含义作用题型 [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人称在文中的作用 对策:了解人称的作用,再根据具体内容答题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类型2]、让考生直接回答文段或句子在结构或内容上起什么作用 对策:了解文段或句子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的作用: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打下伏笔,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中间:呼应前文,承上启下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结尾:照应开头;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回味无穷。 [类型3]、对具体句子的品析。 对策:联系前后文,在句子的前后找答案。注重抓中心词、关键词、有关议论抒情描写等词句。在句子前后找答案可以用原文回答,有些需要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类型4]、记叙文中议论句段的作用? 对策: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类型5]、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对策: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考点之五、结构层次 给文段划分层次结构,并归纳层意或段意 对策1、划分段落层次的方法(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 2、概括层意的方法(1) 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2) 概括法:例1:(记叙的段落)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例如2:(描写的段落)描写了+××景物+××特征。例如3 :(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3) 叠加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组合成句就行。考点之六、内容及中心的概括 [考查1]直接复述故事或概括内容对策:了解内容概括方法:①文章标题法;②叠加法(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③一线串珠法④六要素法

最新安徽近几年中考语文小语段题目汇总

二、安徽近几年小语段题目汇总 2009年小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9分) 仁立旷野,苍qiǒng弥漫着难言的静穆;枕石溪畔,水月传达着无尽的幽思;听雨危楼,深巷漂散着淡淡的花香。繁星满天,层林尽染,江水东逝,天地间yùn含的灵气默默不语。仰首星空,独步林蹊,行吟岸侧,人的性情完全可以尽情挥洒。灵气与性情,穿越了时空,亘古以来,二者就是人们歌咏的永恒主题。 (1)给加点的宇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伫()立苍qiǒng()yùn ()含亘()古 (2)文中“”一词中有错别字,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听雨危楼”中,“危”的意思是,“独步林蹊”中,“步”的意思是。 (4)这段描写,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了对天地灵气和人间性情的赞美。2010年小语段阅读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9分) 展示中国发展新貌,荟萃世界文明精华。4月30日晚,举世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会上,中外艺术家联mèi登台,奉献了一台精采的大型文艺晚会。整台演出分《相约上海》《江河情缘》《世界共襄》《致世博》四个章节,营造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浓厚氛围,表现了新时代中国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朝气蓬勃的活力,传递出世界各地人民对上海世博会的真诚祝愿,表达了人类团结一心、携手面对未来、共建地球家园的美好心声。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荟萃.()联mèi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3)“举世瞩目”的意思是。“世界共襄”中“襄”的意思是。(4)画线的两处文字,运用了一种相同的修辞方法:。 2011年小语段阅读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盛夏,热浪滚滚,好似飓风扇动着烈火,大地也似在热浪中战栗。 繁枝伸向高空,仿佛要擎起整个沧穹。根须深深扎入泥土,紧紧地拥抱着大地。每一个叶孔都在悸动,拼命地呼吸着空气,吸收着阳光。每一条叶脉都在沸腾,贪婪地shun吸着大自然的乳汁,为的是让秋的硕果更加甘甜。 烈火的洪波已经漫过了堤岸,但是别担忧,那未来的一切,正在这火的波涛中孕育。(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shǔn()吸堤.()岸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擎起”中“擎”的意思是。“贪婪”在文中的意思是。 (4)将文中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 2012年小语段阅读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这里的石林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或如走兽憨态可jn,或如猛qfn展翅欲飞,或如仙女亭亭玉立,或如农夫默默耕耘。在花海的印衬之下,婀娜多姿,

2009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9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申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申的上句或下句。 ①,再而衰,三而竭。(曹判论战) ②,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③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李自《行路难》 ⑤,谁家新燕啄春泥。 (自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千里共婢娟。 (苏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默写杜牧的《赤壁》或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员外》。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9分) 仁立旷野,苍qiǒng弥漫着难言的静穆;枕石溪畔,水月传达着无尽的幽思;听雨危楼,深巷漂散着淡淡的花香。繁星满天,层林尽染,江水东逝,天地间yùn含的灵气默默不语。仰首星空,独步林蹊,行吟岸侧,人的性情完全可以尽情挥洒。灵气与性情,穿越了时空,亘古以来,二者就是人们歌咏的永恒主题。 (1)给加点的宇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伫( )立苍qiǒng() yùn ( )含亘( )古 (2)文中“”一词中有错别字,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听雨危楼”中,“危”的意思是,“独步林蹊”中,“步”的意思是。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由三位名人的传记组成,这三位名人是:德国音乐家, 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谋罗,俄国作家。 (2)《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到达小人国、大人国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校学生会准备于5月4日下午两点在第一会议室举行主题为”我与文明同行”的座谈会,下面是活动过程申的一些问题,需要你去解决。(12分) (1)请你以”文明”二字开头,拟一条宣传标语。 要求: ①紧扣座谈会的主题;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③不超过20个字。 (2)座谈会前,你班同学准备了一篇发言稿。下面是发言稿申的一段文字,请你根据提示和要求作些修改。 [A]千百年来,文明一直以其无穷的然力、不竭的动力、强大的感召力,引领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作为当代中学生,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不仅能体现良好的个人品质,而且[B]有助于创立和谐的校园氛围。我们一定要懂礼貌,讲诚信,遵纪守法,尊师爱友,不断提升我们自身的道德修养,[C]把以往存在的不良行为坚决纠正过来,全面展现当代中学生的文明形象。 ①[A]句太长,发言时大家听起来可能比较吃力,请你把它改为几个较短的句子。

201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 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全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 1.主观题答案只要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酌情给分;如果考生的答案与下面参考答案说法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也应该判为正确。 2.主观题答案语言表述不准确的酌情扣分。 3.附加题从严给分。 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两章)(1分) (2)客路青山外,□□□□□。□□□□□,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2分) (3)□□□□□□□,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1分)(4)《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陶渊明早出晚归,表现他闲适恬淡心境的句子是:□□□□□,□□□□□。(2分) (5)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分) □□□□□□□,□□□□□□□。 □□□□□□□,□□□□□□□。 【本题共5小题10组空格,每组空格1分,错、漏、多1字,该组空格即不能得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2)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3)八百里分麾下炙(4)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yāo ráo (2)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qiān xǐ。 (3)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xiāng xíng jiàn chù。 (4)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pò bù jí dài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妖娆迁徙相形见绌迫不及待】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3分) A.旋风一样,是飞扬 ..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B.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

部编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让经典成为引领青年成长的灯塔 我们常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青年的成长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一些共同的价值却可以穿越时代,历久弥新。比如民族情感的归宿、对历史的敬畏、对美好情感的期待。经典的文艺作品,常常包含这样的共同价值,这些价值对青年的成长至关重要。 借助经典,青年可以感悟到生活蕴藏的无穷智慧。优秀文艺作品,可以让人重新审视真实的生活,追忆被淡忘的故事。《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和孙少平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的苦难,在艰难中寻求生活的出路,在拼搏中表现出生存的智慧。经典作品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对奋斗的坚持,告诉年轻朋友什么才弥足珍贵的。 借助经典作品提炼的生活本质,青年可以形成更为成熟的思想。透过经典作品,感受主人公们“历经风雨仍从容”的自信乐观及“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站起来”的笃定担当。《老人与海》中那位老年渔夫,生活贫困,屡受挫折,但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它代表了经典作品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青年的禀赋不是阅历的丰富,而是敢于筑梦、大胆试错。借助经典,青年可以效仿经典人物,大胆尝试为梦想而奋斗。当年《平凡的世界》感动我们的,正是敢于筑梦的青年形象。在今天,他们依然是让我们发现自身缺点的镜子,是青年努力奋斗、赢得未来、实现梦想的指向标。 从最近引起广泛讨论的“丧”文化,到“佛系”青年,青年话题总是牵动社会的神经。有人习惯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认为新一代青年人脆弱、敏感、自私、叛逆、物质、冷漠,却忘记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都是时代的投射。我们不能用固化的思维去审视不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要辩证地看待,积极地引导。 经典或许是青年与时代对话的最好的媒介。有着温暖人心的力量。数字时代,让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形态多元,焕发新生。阅读的媒介变了,但其承载的价值不变。经典仍以醇厚的文化内涵,照亮青年前行的道路,成为指引青年精神成长的灯塔。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要重温经典,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高伟,选自2018年1月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文章的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为什么说经典是引领青年成长的灯塔?请分点概括回答。 (3)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老人与海》表明经典作品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B. 作者两次选用《平凡的世界》这部经典作品作为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但两次证明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C. 有人认为新一代青年脆弱、敏感、自私、叛逆、物质、冷漠,其原因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缺乏经典的引领。 D. 数字时代让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形态多元,这种多元化的阅读媒介让经典焕发新生,阅

2014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语文试卷 第1页(共22页) 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 绝密★启用前 安徽省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肉食者鄙,________________。 (《左传·曹刿论战》) ②_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③______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其五)》] ④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 ⑥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⑦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⑧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动物在睡眠时,大脑能像人脑那样发出电波,也会做梦。如猫在睡觉的时候会竖起耳朵,嘴边的长须会颤.动,有时还会轻轻地叫几声,好像在追捕什么目标似的。鹦鹉睡觉①_________把头藏在翅膀下面,②_________也会发出很低的叫声。除了猫和鹦鹉之外,马和狗等家ch ù,以及其他一些哺.乳类动物也会做梦。动物的梦有多有少。蝙蝠、老鼠比人更易做梦。③鸟类很少做梦,爬行动物也很少做梦,因为④它们必须随时保持对敌人的警告,以便能够及时逃脱。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颤. ( )动 家ch ù( ) 哺. ( )乳 (2)根据句子意思,将“偶尔”“常常”分别填入①②两处横线上。 (3)将③画线的两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句子。(要求:符合语境,不改变句子原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画线处有一个词用得不恰当,可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要求:符合语境)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我国文学家______________在《朝花夕拾》中回忆留学生活时,着力写了一位老师和一位朋友。老师是______________,朋友是范爱农。 (2)“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出自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 4.某班围绕下面一首诗开展诗歌诵读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跌 倒 牧 也 风,跌倒了 才有了美丽的落叶 云,跌倒了 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所以 我们不再害怕跌倒 让我们在跌倒时 用最美丽的姿势 站起来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4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

2004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试卷分为I卷和II卷。第一卷为77分,第二卷为65分;卷面书写8分。 4、考试结束时,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I卷(共77分) 一、(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反省(shěng)剽悍(piāo)义愤填膺(yīng) B、粗糙(cāo)恬静(tián)妄自菲薄(bó) C、抖擞(sǒu)纤维(qiān)安然无恙(yàng) D、酝酿(niàng)肖像(xiào)面面相觑(xū)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听了她的深情倾诉,老李也禁不住动了恻隐之心。 B、既使你有出众的才华,也不能这样张狂的炫耀自己。 C、这首诗饱含着真情实感,让那些苍白的口号诗相形见绌。

D、快意同舒适像是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项是(2分) 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杆,那种子不是要被酷寒所冻僵吗?是秋风,把种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__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__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温暖的家,使它__了生命的胚胎。 A、延伸萌生保持 B、延续萌动保持 C、延续萌生保存 D、延伸萌动保存 二、(4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5分) 地震中的父与子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 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二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一阵之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就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的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楼的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向那里开始动手。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知识点归纳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技巧知识点归纳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1)核心人物(2)核心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表现了(赞美了)……。 5.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 6.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 (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7.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8.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补充交代的来历(背景、遭遇、境况等),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为下文写……作铺垫。 9.语言特色? 写作手法及作用?(表现手法) 什么表现手法+怎样写+写出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感情 (1)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4)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5)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6)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象征、烘托、对比、讽刺、渲染、欲扬先抑、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侧面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等 修辞方法及作用 什么修辞+怎样写+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

2014安徽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4 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卷)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 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 分) (1)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 6 句) ①肉食者鄙,_____________ (《左传·庄公十年》) ② 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③___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④ 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⑥ 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⑦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⑧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2)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动物在睡眠时,大脑能像人脑那样发出电波,也会做梦。如猫在睡觉的时候会竖起耳朵,嘴边的长须会颤动,有时它还会轻轻地叫几声,好像在追捕什么目标似的。鹦鹉睡觉①把头藏在翅膀下面,②也会发出很低的叫声。除了猫和鹦鹉之外,马和狗等家chù,以及其它一些哺乳类动物也会做梦。动物的梦有多有少,蝙蝠、老鼠比人更易做梦。③鸟类很少做梦,爬行动物也很少做梦,因为④它们必须随时保持对敌人的警告,以便能够及时逃脱。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颤()动家chù()哺()乳..(2)根据句子的意思,将“偶尔”“常常”分别填入①②两处横线上。 (3)将③画线的两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句子。(要求:符合语境,不改变句子原意)(4)在④画线处有一个词用得不恰当,可将“”改为“”(要求:符合语境)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1)-(2)题。(4分) (1)我国文学家 _________在《朝花夕拾》中回忆留学生活时,着力写了一位老师和一位朋友。老师是________ ,朋友是范爱农。 (2)“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出自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 。 4、某班围绕下面一首诗开展诗歌朗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跌倒 牧也 风,跌倒了 才有了美丽的落叶 云,跌倒了 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所以 我们不再害怕跌倒 让我们在跌倒时 用最美丽的姿势 站起来

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广东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论语》)(1分) (2)□□□□□,关山度若飞。(《木兰诗》)(1分) (3)□□□□□□□,□□□□□□□。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的诗句,说明了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2分) (5)请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默写完整。(4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切问而近思 (2)万里赴戎机 (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人,是jiàn wàng()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2)我母亲对我们的jiéjū( )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 (3)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又像一个rěnjùn bù jī n( )的笑容。 (4)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lín cìzhìbǐ( )。 (1)健忘(2)拮据(3)忍俊不禁(4)鳞次栉比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奶奶刚才还有说有笑,突然收敛 ..起笑容,我们一脸茫然,不知哪儿冒犯起了她。 B.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 ..,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 C.英语老师非常幽默,把语法讲得惟妙惟肖 ....,让同学们觉得轻松,记得牢固。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 ....,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C(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不能修饰讲语法)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最近发生在马里北部加奥地区联合国维和人员营地的恐怖袭击事件,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无比愤怒和谴责。(删去“和谴责”) B.只要聊起时事要闻,王林经常充当“主播”,原来他每天都看中央13台的“新闻24小时”,难怪对时事这么熟悉。(将“原来”改为“因为”) C.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他人的帮助,离不开家庭小环境,也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删去“和发展”) D.凭借《太阳的后裔》爆红的男神宋仲基在与广州粉丝的见面会上表示,会不会再来广州,关键看广州影迷欢迎。(在“欢迎”前加“是否”) B(关联词缺失,“只要”与“就”搭配,在“经常”前加“就”。)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 思考是一种启迪心智的旅行,深入的思考能够活跃你的头脑,拓展你的思维,沉淀你的智慧,丰盈你的精神;阅读是一种照亮心路的对话,广泛的阅读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丰富你的知识,开阔你的眼界,陶冶你的性情,净化你的灵魂。 二、(46分) (一)(10分)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

最新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

现代文阅读练习 (一)阅读《写给母亲》 写给母亲 算一算,再有20天,我妈去世就三周年了。 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而且还觉得我妈自己也不以为她就死了。我妈跟我在西安生活了14年,大病后医生认定她的各个器官已在衰竭,我才送她回棣花老家维持治疗。每日在老家挂上液体.她也清楚每一瓶液体完了,儿女们会换上另一瓶液体的,所以便放心地闭了眼躺着。到了第三天的晚上,她闭着的眼再没有睁开,但她肯定没有意识到从此再不醒来.因为她躺下时还让我妹把给她擦脸的毛巾洗一洗,梳子放在了枕边.系在裤带上的钥匙没有解,也没有交代任何后事啊。 三年以前我每打喷嚏,总要说一句:这是谁想我呀?我妈爱说笑,就接茬说:谁想哩,妈想哩!这三年里,我的喷嚏尤其多,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牵挂我哩。我更是觉得我妈还在,尤其我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家里,这种感觉就十分强烈。我常在写作时,突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听到叫声我便习惯性地朝右边扭过头去。从前我妈坐在右边那个房间的床头上,我一伏案写作,她就不再走动,也不出声,却要一眼一眼看着我,看得时间久了,她要叫我一声,然后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嘛。现在,每听到我妈叫我,我就放下笔走进那个房间,心想我妈从棣花来西安了?当然房间里什么也没有,我却要立上半天,自言自语我妈是来了又出门去街上给我买我爱吃的青辣子和萝卜了,或许,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挂在墙上的她那张照片里,我便给照片前的香炉里上香,要说上一句:我不累。 整整三年了,我给别人写过十多篇文章,却始终没给我妈写过一个字,因为所有的母亲,儿女们都认为是伟大又善良,我不愿意重复这些词语。我妈是一位普通的妇女,缠过脚,没有文化,户籍还在乡下,但我妈对于我是那样的重要。已经很长时间了,虽然再不为她的病而提心吊胆了,可我出远门,再没有人哆哆唆唆地叮咛这叮咛那,我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该送给谁去。 在西安的家里,我妈住过的那个房间,一切摆设还原模原样,我一次又一次难受着又跟自己说,我妈没有死,她是住回乡下老家了。今年的夏天太湿太热,每晚被湿热闹醒,恍惚里还想着该给我妈的房间换个新空调了,待清醒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