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行为偏差原因分析及几点建议-最新教育资料

问题学生行为偏差原因分析及几点建议-最新教育资料
问题学生行为偏差原因分析及几点建议-最新教育资料

问题学生行为偏差原因分析及几点建议

每到初二初三,当大部分学生都适应了初中生学习生活,投入了积极的学习中或为中考而奋斗时,各个班级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他们企图逃课,逃离课堂;他们向往社会化,他们不愿着校服,向往“浓妆艳抹,穿成人化的衣服;他们把在校外吐烟圈视为酷,他们结交了校外高年级行为不端的学生;他们拥有一个小团体,把打架视为强者的运动;他们在课上“顶撞”老师…

总结一下这些学生,他们有共同之处:大部分是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从心理学上分析,他们可能经历或存在以下问题: 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比如:一直以来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像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导致成绩下降,感觉学习力不从心,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认为学习无用,贪图享乐,父母对孩子没有期望或期望太高,孩子心目中没有可以实现的近期或较长期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经历失败而产生不正确的归因(归因理论)。把失败归于能力缺乏,把偶尔的成功归于外部因素,例运气,以致于发展到了产生“习得性无助感”,成为“接受失败者”,在课堂活动中不以掌握为目标,而以敷衍应付打发时间为目标。在课堂管理不够严格有效的情况下,他们出怪声,随便讲话等,成为课堂事故的制造者。

在当前评价体系下和学校大环境中没有归属感,所以他们选

择把精力投向其他活动――电脑游戏,不良的小团体活动,结交不良的朋友。

缺乏合理家庭的教养方式,处于低控制,低温暖的忽视型家庭(如单亲家庭),或高控制,低温暖的专制型家庭。有些外来务工或单亲的孩子甚至父母都不在身边,连早饭都吃不上,依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他们生理和安全最基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更别提自尊与自我发展了(比如:学习)。

班主任或教师工作方面关注成绩更多一些,对他们的学习提出了不少期待,而未充分显示出对个人的关心和尊重。

我认为可以尝试以下做法使上述情况发生改善。

当学生缺乏内部学习动机时,作为教师和学校还要善于激发学生外部学习动机,例:课堂教学中灵活多变的教法,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小组合作和竞争学习方式的采用,鼓励性评价语的使用,分层次教学及课下辅导,及时的沟通与交流,提出合理的期待,避免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上落后太远而完全丧失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及时反馈并正确评价学生的成绩,引导他们正确的归因,不能讽刺挖苦。

作为学校要舍得拿出时间组织有效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思想,比如:他们对美的理解。组织一次校服设计与时装大赛,来释放一下学生对美的理解与感悟,在无烟日或环保日,舍弃两节课的课堂学习时间,让学生“学习,宣传,讲解,感悟这一天,作出一个研究性学习或形成一个寓教于乐的小品,不求一个完美无憾的

结果,但求一个探索,感悟的过程,再比如一次别开生面的篮球塞,或一次志愿者活动…学校因该多给学生类似的平台,让他们寻求并展示自己的兴趣,体会自己的价值,感受一种归属感。当他在某个活动领域产生了自我效能感,获得了成功得体验,意识到这个

领域兴趣的发展离不开某些课程的学习,这可能就会激励他有新的学习动机或产生动机的迁移。

作为班主任教师,要做好家校联系,教师在课堂上及父母在

家中都要注意满足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情感需要,设法提高他们的自尊水平;家长会及家长学校的开办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做到内

容有针对性,比如:与家长分享一个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的形成

与优点,告诉他们

在制定规则的同时,要给予子女温暖,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他们民主选择权,少惩罚,多指导,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认真思考自己的行为会导致的后果,培养一个自尊,自信,

有责任心的未来一代,而不是一个叛逆,消极,逃避的个体。

问题学生的转化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每一个问

题学生的背后可能存在着完全不同的来自社会的,家庭的诸多不良因素,他们可能就是课堂上捣蛋的,让我们生气的那个,他们可能就是那些影响了一个班教学成绩的那些,他们…可是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更不能放弃,他们身上所缺失的东西需要我们付出更

多耐心与爱心来填补,否则他们将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迷失方向,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坚定的职业信念,

相信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愿意付出自己全部的爱与智慧,让教育的力量最大化。

学生行为偏差

学生行为偏差论文 ——中小学生偏差行为案例分析 姓名黄涛 学院科文学院 专业应用心理 学号108314153

一、基本情况 林XX,男,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头脑聪明,语言表达能力很好。但自制力较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是乱说话就是做小动作,无法专心听讲,经常严重干扰上课秩序,行为上表现出多动的倾向: 1、活动过度:(1)经常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小动作多。(2)在一些不该动的场合乱跑乱爬。(3)很难安安静静地玩。4)经常话多,说起来没完。 2、注意力不集中:(1)学习、做事不注意细节、粗心大意。(2)做事时难以集中精力。(3)经常不能完全按要求做事。(4)经常丢一些常用的东西。(5)经常容易因无关刺激而分心。(6)经常忘事。 3、反应很慢:(1)考试经常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2)写一个字要花别人两三倍的时间.3)课上被老师点名,要个三四秒的时间才会反应过来。 二、诊断和成因分析 1、父母工作忙,没时间管孩子,所以未能及时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而当他们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时,问题已经很严重了。这时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又容易过高,希望通过一两次的教育就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2、家庭的教育方式存在严重偏差。父亲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采用棍棒式教育,而他妈妈对他则比较溺爱,家庭教育观念的不一致他不良的行为习惯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久而久之他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就越来越难以改正。 三、教育和辅导过程 1、对学校环境的干预。 (1)调整座位。由于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任何视觉或听觉的信号都会转移他的注意力。所以我选择了上课比较遵守纪律的同学坐在他的旁边和前后。并且让他坐在教室的前边,这样我可以经常注意他并针对其不良的行为采取措施,当他分心时可以及时提醒他。必要时可以使用隔离的手段,但要注意到隔离室的设备要单调,最好没有娱乐设施,隔离的实施要在攻击行为发生后立刻进行且隔离一般不要超过五分钟,但如果隔离对学生行为的干预没有用的话要停止使用(但隔离一般对3—6岁的儿童效果最好。)。 (2)改变教学方式。采用灵活、有趣、快乐的教学方式授课,争取每节课都能有让他发言的机会,努力把他带到课堂中来,不让他的注意力游离于课堂之外。 (3)对学习的期望选择适宜的学习目标,降低期望值,找出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尽量减轻他的作业量,减轻学习负担,加强对其学习技能的培训,如精确做作业的能力、仔细检查的能力等。 2、对家庭管理的干预。及时与其家长联系,相互配合,共同商讨干预方案。要求家长要全面、客观了解孩子的情况,保持平常心,为孩子选择适宜的学习目标,不要提过高的要求。另外向其家长提供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是日复一日地陪在孩子身边做作业。 (1)帮助其家庭制定明确的规定,且具有一定的规律。这对一般的孩子很重要,对注意力涣散的孩子更加重要,使孩子在家的活动有规律,家长的规定要简明扼要,规定越具体,孩子就越容易约束自己。 (2)自我控制能力训练,鼓励家长使用强化、惩罚、厌恶刺激等方法帮助他建立独立学习、生活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制定学习计划,自己整理书包,学会记笔记,学会提高学习效率。 (3)家庭作业的管理鼓励家长运用一些方法,如代币制,行为契约等方法,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活动方案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简称《守则》《规范》)教育,规范学生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校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决定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活动,并把每年开学初一个月确定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月”。通过讲读、理解、背诵《守则》、《规范》,规范学生行为,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 二、活动内容 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卫生习惯。侧重抓好五项内容: 1、文明礼貌:待人有礼貌,说话讲文明,使用礼貌用语;尊敬师长,孝敬父母;不打架骂人;不乱写乱画;上课时师生要问好,下课要说“再见”;进教师办公室要喊“报告”,经老师同意后再进入。 2、学习习惯:遵守作息时间,认真预习,课前做好准备;上课积极思考,主动提问,倾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认真完成作业,字迹工整,书写整洁,独立作业,作业不抄袭;多看有益的课外书,养成早晨到校就读书的好习惯。

3、爱护公物:爱护校园的一切设施设备。如体育器械、卫生设施、宣传标牌、花草树木(不随便进如花坛,不摇晃树木)、黑板报(不乱画和涂擦)、水电设施、建筑物等;爱护教室里的教学设备。如教学仪器、黑板桌凳、门窗玻璃、饮水器具等;走廊里的宣传标语、名人画像等。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4、安全行为:遵守学校安全细则,高度重视交通安全;严禁学生私自下河下塘洗澡;严禁学生玩火玩电;禁止学生小偷小摸行为;教育学生远离网吧;树立讲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创建平安校园。 5、卫生习惯:教育学生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环境卫生要做到“按时彻底打扫,随时保持干净”,不乱扔果皮和纸屑,见到垃圾弯腰捡,要求学生“从我做起,从座位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三、活动时间 开学初一个月 四、活动安排 1、组织阶段: 各班组织“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主题班队会活动,讲读、理解、背诵《守则》、《规范》,重点强调本方案列举的五项内容,告知学生每年的开学初一个月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月”。

对行为偏差学生的教育

初中阶段是少年儿童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伴随着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少年儿童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人生观、价值观和各种行为习惯逐渐形成。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发现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原因,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品行现状令人担忧。 正如材料中的主人公的情况,对读书不思进取,在校园里、社会上为所欲为,有恃无恐,耍威风、讲享受,错误不断,但对学校教师的教育帮助常常充耳不闻,影响着学校、社会的正常秩序。而有些家庭的家长只顾挣钱,再者对孩子缺乏正确的关爱、管教和引导,这些孩子自我约束管理能力差、是非观念淡薄,违纪、逃学、夜不归宿、流连不良场所、结交损友的事时有发生。家长的不良消费行为、社会上灯红酒绿的夜生活的等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也使部分学生心态扭曲,形成“金钱万能”、攀比等心理,产生为追求吃喝玩乐而乱花钱的行为,甚至做出骗取、盗窃父母或他人钱财等不择手段的违法行为。

3、改变教师的德育观念,提高教师的德育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健康积极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4、学校与家庭、社会合作,整合社会德育资源创设优良的育人环境,开展德育关怀,达到转化行为偏差学生的目的,有效防止在校小学生违法犯罪,探索校园环境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班级建设、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影响。 四、课题实验的做法: (一)正确认识、关怀、转化“行为偏差学生”,做好个案追踪 如何认识行为偏差学生,是教师们必须正面回答的问题。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才能产生动力,才能自觉而又热心地做好行为偏差学生的转化工作。经过分析,大家认为:偏差行为应该是指偏离或违反社会行为规范,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对社会、个人有负面影响的非常态表现。 它提示我们“行为偏差学生”形成的各种复杂的背景原因,警示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

行为偏差生的辅导案例(5)

行为偏差生的辅导案例 在对学生进行行为教育的过程中,本学期我把其中一位行为偏差生作为重点对象,进行随访辅导,通过近半年心理辅导实践,取得了一定收获。现把此例作为个案进行分析。 一、基本情况: 1、闻虎,男,1992年1月出生,生长良好,身体健康,思维正常;现就读于我校九年级二班。该生语文学科比较好,特别是在写作方面有一定特长。据语文老师介绍及交谈接触中也发现,该生喜爱植物花卉的栽培,并在家庭园里种植了许多花卉。 2、家住本镇农村,父母务农,家庭经济状况一般。 3、该生父辈兄弟二人生育的孩子中,只有这么一个男孩。 4、该生有一个姐姐,且姐弟年龄相差较大,和姐姐感情特别深, 现姐姐已出嫁。 二、问题概述: 1、该生经常采用各种手段欺侮同学,并引起同学和学生家长的反感;和同学关系紧张,大家尽可能回避他。 2、该生在家的表现也不尽人意,经常和父母闹别扭,不顺心时还经常训斥父亲,表现很不尊重长辈。 3、近来该生上课思想不集中,经常走神且上课还经常讲废话,影响其他同学,引起老师不满,且学习成绩下降。 三、诊断与分析: 1、该生尽管家庭经济状况一般,但由于农村家庭这种生子传代

意识较强;父母、家人都把他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对他宠爱有加;使该生养成任性、自私等一系列不良习惯。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父母逐渐意识到孩子管教问题,但苦于无从着手,造成经常和父母闹别扭,不顺心时还常常训斥父亲。 2、由于该生一系列不良习惯的养成,因此平时的表现很不尽人意。自私、任性、随心所欲,并经常采用各种手段欺侮同学。由于同学的回避、疏远,使之变得越来越孤独、内向。 3、由于从小相依为伴,关爱自己的姐姐结婚出嫁,使该生在生活、学习、娱乐等各方面出现了一种失落感,经常思念着姐姐,而且使自己情绪低落,做任何事思想都集中不起来,表现在上课经常走神。 四、辅导过程及现状: 1、采用认知疗法改变其错误的认知观念。 通过谈心教育,让该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如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将对自己成长带来不利。通过分析使该生在认知上的转变,让其面对现状,深感后悔,决心改邪归正。在与该生的交谈中,觉得该生有愿望,要努力克服不良习惯,争取有大的进步,并有理想希望今后做科学家、当博士。 2、树立自己努力目标,认清奋斗方向。 让该生谈自己理想,制定设想奋斗目标(近、远期)。在随访交谈中,和该生谈人生、谈理想、谈要求与希望。要当博士,做科学家,就希望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要认真学习、刻苦努力,平时在各方面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并鼓励他说,父母、同学、老师都期待

关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总结

关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总结 关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总结 篇一: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总结 本学期,学校德育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以抓好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德育工作,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一、以身立教,师德垂范。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贯彻落实“规范”中我们首先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着力抓好师德教育,强调教师示范作用,通过政治学习,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水平,增强教书育人的光荣感和责任感;通过群体组合,优势互补,形成“规范”教育的整体力量,使校园内正气上升,团结向上,进取奉献的气氛更浓。 二、把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 (一)、构建得力的领导机构,加强教师规范引领作用。 1、领导小组成员经常深入各年级组,同时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学习,真正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带头人。领导小组成员以自己的能力、人格,高尚的品德,带好班主任队伍和加强学校骨干队伍建设。形成“全员参与、全程实施、提升观念、注重实效”的德育工作作风。 2、强化师德建设。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要确立人人是德育工作者,事事、处处都育人的管理理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因此,教师首先行为要规范。教师每天自己打扫办公室,升旗仪式时排在学生队伍后

面,与学生一起高唱国歌,按时值勤,护导护送按时到岗,半年来,我校教师从课堂到课间,从学校到社会,总能给学生以良好的行为示范。 (二)、我校组织的各类传统活动、主题活动,始终把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作为教育的主线。 三、做好典型事例的表扬与批评活动 1、在开展一日常规训练活动,政教处充分发挥晨会、广播、宣传窗、手抄报等宣传阵地作用,倡导学生从身边事、日常事、小事做起,从学会做人开始,树立以什么为荣,什么为辱的意识。开展“四不、五节约”实践活动,倡导文明礼貌、摒弃违法乱纪;倡导勤俭节约、摒弃铺张浪费。对于在活动中出现的好人好事,严重违纪行为等典型事例要及时地开展表扬与批评。 2、注重养成教育,强化行规训练力度中职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靠平时日积月累的知、行转化中逐步养成的。因此,我们利用各种渠道,各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体锻卫生习惯等方面进行训练和教育。 3、训练目标细化、具体化各班则由班主任与学生一起根据本年级本班的实际,对照《学校行为规范教育分层目标》制定班级目标及每周教育重点,有计划、分阶段地落实行规教育内容。这样使目标更细化,使内容更具体,要求更明确,这样的训练,操作性强,学生更易接受。如:对学生进行“课间午间文明大课堂”的教育。我们按低、中、高年级细化成具体要求,如,一年级做到:不骂人、不尖叫,不打架、不追逐,不玩教具、媒体,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用品,迅速做好生活上的事情(喝水、上厕所

行为偏差学生个案分析

行为偏差学生个案分析 ——宋达的“困惑” 新洲区第四中学张峰 人如璞玉,不琢不能成器。老师对学生的指引和帮助,苦口婆心地说教,甚至是当面指责,都是对学生的雕琢。如果每一位老师都能把握好“雕琢”的力度和分寸,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光亮的美玉。因为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梦想,每个学生都想成功。我们老师应该如何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帮助他们成功呢?学生的发展,离不开老师的教导。老师就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垫脚石,老师能帮助他们站得更高、看的更远。而成才的过程首先是学做人的过程,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所以教育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策略,因材施教。 对于班内行为偏差的学生,其教育转化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对他的“雕琢”更需要我们有独到的眼光和过人的能力。他的教育和转化非常考验班主任老师的心智。为他建立一个小档案,随时记录和分析教育策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这些学生的教育,我相信“坚持就是胜利”。 以下是我对我班宋达同学的个案分析: 一、个案基本资料 宋达,男,1995年8月6日出生,家住新洲区辛冲镇胜利湖村。其父常年在武汉建筑工地开货车,家境富裕。宋达是家中独子,头脑灵活,反应敏捷。自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小学时在当地读书,成绩突出。小学毕业后,父亲把他转到武汉鲁巷中学读书,以为离自己近些能够管住,并希望他能够有更好的表现。七年级到八年级上学期,他的成绩还是不错的。但由于父母并没有对他严加管教,他开始和那些行为有偏差的学生接触,变得调皮顽劣,不听老师的训导。八年级下学期,他变了,上课经常迟到,不认真听讲,成绩一塌糊涂。在八年级暑假补课时学会了抽烟,接触的人更复杂。今年参加中考,成绩位置值为46.3,转到我校高一年级就读。第一次月考成绩174分,年级排名1020名。 父母对宋达的成长应该是关心的,三次与其父母联系都能感受到他们对他的担忧,并经常询问在校表现。对于老师的反馈能及时教育子女,但由于自身的工作,家长对宋达的教育是有心而无力,有时甚至是比较放任的。 二、问题行为概述 1、军训期间在寝室抽烟,后被老师发现,改为在学校厕所抽烟。影响恶劣。 2、生活习惯不好,晚上就寝睡不着,白天上课睡不醒。多次在寝室休息时大声唱歌,说话,影响他人休息。据寝室管理员反映,曾在晚上1 l:30和寝室同学打闹。 3、该生上课经常走神,下课时,则表现得“生龙活虎”。 4、开学二十天内上课迟到8次,在教室睡觉17次,自习时和他人说话27次,经多次劝诫不改。 5、言语行为受社会不良因素影响较大,思想比较成熟。经常说脏话,毫无羞耻之心。 6、当老师指出其错误时,不服学校老师的管理,有抵触情绪。 三、心理特质及分析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一、总则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志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 2.遵守国家法令,保守国家机密,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勇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 3.热爱专业,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努力学习文化理论知识,切实掌握操作技能,认真完成各项作业。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增强体质,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5.遵守学校纪律和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有事必须请假。 6.关心集体,爱护公物,勤俭节约,遵守社会公德。 7.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不打架、不骂人。 8.诚实谦虚,助人为乐,举止端正,讲文明,不留怪发,不穿奇装异服,不吸烟,不喝酒,不随地吐痰。 9.讲究卫生,热爱劳动,不做危害集体和他人的事, 10.听从祖国召唤,服从学校安排。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一、尊规守纪、勤奋学习 1、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社会安定,勇于同不良行为作斗争,要学习宪法和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对各种违法乱纪的事,不但自己不要做,还要敢于揭露和制止。 2、遵守校规、校纪、服从管理,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要熟悉和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听从老师的教导,自觉佩戴胸卡,接受监督和检查,共同维护教学秩序。 3、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 4、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维护校园秩序,保持校园整洁,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5、遵守课堂纪律,保持课堂清洁,不乱换座位。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做与本课无关的事。 6、在校生不得在教室、会场等公共场所使用手机、小灵通。 7、上课专心听讲,笔记认真记录。勤于思考,勇于发问,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见解,积极回答教师提问。 8、珍惜学习时间,科学安排课余活动,认真上好自修课,按时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 9、热爱所学专业,端正学习态度,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 10、勤学苦练基本功,努力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

行为偏差学生帮教记录

行为偏差生辅导转化计划 班级:八(1)班主任:XXX 推进素质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趋势,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如何面向全体,学校在教育广大学生的同时,更应重视对行为偏差生的教育。为此,根据学校实际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现状分析: 从目前学生整体情况来看,各年级、各班级均存在着不同数量的行为偏差生,他们集中表现为:一是能从各方面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也能认真去学习,但成绩总是很差;二是不但成绩差,而且不能认真学习,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也差,组织纪律涣散,甚至染有恶习,如抽烟、打架等。这些学生的种种行为严重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影响到学校的风气。如何行为偏差生问题,关系着我们教育者是否在全面育人,是否在实质性地进行素质教育。开展行为偏差生转化工作是十分重要而迫切的工作。 二、指导思想: 全体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中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教育,也就是说,应属于为青少年身心两方面的和谐、统一发展,为他们学会怎样做人和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全面地打基础的教育。因此,教师要克服消极、畏难的思想,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正确对待行为偏差生,并投入到行为偏差生转化工作中来。通过开展对行为偏差生转化工作,来达到树立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目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三、确定对象 1、学习成绩较差,经多方努力进步不明显; 2、在校行为特别偏差,对教学秩序有严重影响; 3、家庭教育不到位,经学校教育无明显效果; 4、学生心理方面存在偏差,而导致学习或行为方面有问题的。 5、父母离异或家庭经济条件特困而学生在学习及品行方面存在问题的。班级偏差学生档案: 学生:张涛飞性别:男年龄:15 基本问题:自以为是,目中无人,骄傲自满,总是欺负同学,人际关系恶劣。 学生:张利斌性别:男年龄: 15 基本问题:纪律涣散,学习成绩靠后,行为习惯差,经常和学生打架,造成恶劣影响。 学生:陈陇飞性别:男年龄:16 基本问题:这是一条“老鱼”,曾多次参于打架,但每次都因为没有直接参于或没有直接证据而让其漏网。行为习惯差。没有一点上进心。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几点做法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几点做法 出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优良的习惯……”的确,优良的习惯是人成长、终身发展的基础。俗话说得好:优良的习惯是人一生的财富。我们作为奠基铺路人,更应在小学这一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抓好学生的行为规范。鉴于以上认识,几年来,我比较重视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力求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打实基础,创出新意。并重点对学生在校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为好的实践效果。 一、建章立制、规范言行 优良的行为规范的养成并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形成。建立一套统统的养成教育工作制度或成立相应的监督组织是持之以恒抓好行为规范教育的严重保证。我班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面的主要制度有: 1、值日制度:班上除了常务干部,还设立了“值日班长”、“规范管理员”、“调和调解员”等岗位。值日班长由全班学生轮流担任,其职责检查每天的清洁卫生,填写班务日志,关注学生的课间活动及日常行为规范,处理突发事件。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矫正或及时报告。各项规范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学生的各项规范行为,并做好记载。各“调和调解员”负责对学生纪律、学习、卫生、生活、文娱等方面违规、违纪等不调和的行为做调和地调解。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分别给他们颁发有关标志,大大激发了他们工作的热情。同时“值日制度”的实施,从细小处抓起,把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2、记载、登分、考核、评比制度:为了有用地规范学生行为,我制订了“班级规范考核细则”,将其打印后发给每个学生,每人都要学懂。因为每人都要按细则去约束自己,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每人都有做管理干部的可能(表现好的优先竞选)。其次要求值日人员认真做好每天各项的检查、记载(出示:在校日常行为规范考核细则)。平时学生在哪个项目里做得优异就加分,相反则扣分,把行为规范当作一面镜子,做到一日一公布,一周一小结,一月一评比,并将“规范管理”记载簿上的加扣分汇总到细则考核栏,增加管理的透明

[中学]行为偏差学生帮教记录

[中学]行为偏差学生帮教记录 行为偏差生辅导转化计划 班级:八(1) 班主任:XXX 推进素质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趋势,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如何面向全体,学校在教育广大学生的同时,更应重视对行为偏差生的教育。为此,根据学校实际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现状分析: 从目前学生整体情况来看,各年级、各班级均存在着不同数量的行为偏差生,他们集中表现为:一是能从各方面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也能认真去学习,但成绩总是很差;二是不但成绩差,而且不能认真学习,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也差,组织纪律涣散,甚至染有恶习,如抽烟、打架等。这些学生的种种行为严重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影响到学校的风气。如何行为偏差生问题,关系着我们教育者是否在全面育人,是否在实质性地进行素质教育。开展行为偏差生转化工作是十分重要而迫切的工作。 二、指导思想: 全体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中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教育,也就是说,应属于为青少年身心两方面的和谐、统一发展,为他们学会怎样做人和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全面地打基础的教育。因此,教师要克服消极、畏难的思想,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正确对待行为偏差生,并投入到行为偏差生转化工作中来。通过开展对行为偏差生转化工作,来达到树立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目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三、确定对象

1、学习成绩较差,经多方努力进步不明显; 2、在校行为特别偏差,对教学秩序有严重影响; 3、家庭教育不到位,经学校教育无明显效果; 4、学生心理方面存在偏差,而导致学习或行为方面有问题的。 5、父母离异或家庭经济条件特困而学生在学习及品行方面存在问题的。班级偏差学生档案: 学生:张涛飞性别:男年龄:15 基本问题:自以为是,目中无人,骄傲自满,总是欺负同学,人际关系恶劣。 学生:张利斌性别:男年龄: 15 基本问题:纪律涣散,学习成绩靠后,行为习惯差,经常和学生打架,造成恶劣影响。 学生:陈陇飞性别:男年龄:16 基本问题:这是一条“老鱼”,曾多次参于打架,但每次都因为没有直接参于或没有直接证据而让其漏网。行为习惯差。没有一点上进心。 学生:徐东阳性别:男年龄:16 基本问题:在校期间经常逃课,上网,纪律性极差,且屡教不改 四、工作制度 (1)建档立卡:确定行为偏差生名单,建立帮教档案,了解其学生的家庭情况与表现,分析形成原因,区分清单一在学习上差的学生及在学习、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表现较差的学生,对这些学生要找准问题,分析原因,逐一填写行为偏差生转化表,并做好帮教转化过程记录,每学期要存档。 (2)结队认领:这些行为偏差生转化以班级为主体,在接受班主任教育的同时,实行任课教师包干帮教转化,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性格、特长,实行双向选择,对他们进行跟踪教育。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主题: 以“文明礼貌,和谐校园”为主题组织班会活动。 活动目的 1.加强养成教育,提高文明素质,养成文明习惯。 2.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主持人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大家在这个教室里开展开学以来第一次班队活动, 我想,咱们开学已经两个多星期了,我不知道大家对小学生日常行为 规范是否有所了解,又是否落实到行动中了.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个问 题举办一次班队活动. 一、班主任宣布班会开始。 给文明下定义: 文明指一种社会进步状态,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它与“野蛮”一词相对立。 展开主题 1、说说你都知道哪些文明礼仪? (1)早晨进校园遇见老师要主动打招呼,喊声“老师早,”“老师好”。 (2)向别人询问应主动讲“请问”。 (3)见到长辈的时候,我们应该主动说:“叔叔(阿姨),早上好(中午好

等)”。 2、你能说说我们都是在哪些场合要讲究文明礼仪吗? 学校、家里、街上…… 3、展示图片: (1)在巴黎圣母院,“请保持安静”这句话只写给中国人看 (2)在美国珍珠港,“垃圾桶在此”这句话只写给中国人看 (3)在泰国皇宫,“请便后冲水”这句话只写给中国人看 4、阅读故事:一位年轻人因为小小的一个不文明动作而失去了工作 5、过渡:在我们身边也同样存在这些不文明现象 展示校园不文明行为图片 (1)这样的脚印并不好看 (2)举手之劳,校园可以更美好 (3)水在滴,资源正流走 (4)这不是展示雕刻技艺的地方 (5)墙壁涂鸦,这不是艺术 (6)“文化长廊”需要呵护 (7) 角落的那个柜子…… 思考: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 6、展示13条日常行为规范生齐读 7、“文明人”自测:你是一个文明的人吗? 8、总结学生文明用语 您好(你好)、再见、对不起、没关系、麻烦你、不客气、谢谢、不

行为偏差学生,残疾学生__学习困难学生帮扶计行划__经验总结_转化案例

残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辅导资料 残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辅导工作心得体会 文峰小学三年级1班 推进人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灵魂,但人与人的个体差异、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学生在学习中呈现出“优”与“差”的区别。因此减少学有余力学生和学有困难学生的差距,强化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辅导,推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提升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我班学有困难学生的现状分析 从我班学有困难学生反映的情况,绝大多数的“差生”不是由于智力上的原因,而是由于: 1、学习基础较差 有的学有困难学生由于过去学习的知识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导致继续学习中遇到各种障碍,形成暂时落后的局面。如:拼音知识没有掌握影响了今后的识字;乘法口诀没有记牢影响了计算的正确等。 2、学习方法欠缺 随着年级的升高,所学知识的加深,要求不断地改进学习方法;而且各课学习的特点不同,也要求有相应不同的学习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也会导致学习上的暂时落后。 3、学习习惯欠佳 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不能较好地听、说、读、写,不能积极动脑,学习上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遇到困难喜欢依赖别人,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学习上的暂时落后。 4、非智力因素影响 (1)、家庭环境因素影响 我班的学有困难学生大多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父母忙于生计缺乏对孩子教育的帮助和监督,而所处的社区环境也较复杂,难免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2)、兴趣、情趣、意志、气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非智力因素构成学习的内驱力,虽然它不能直接改变学生的智力水平,但却决定着学生的智力潜能是否能得到充分挖掘并得以充分发挥,它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比智力因素还要大。我班的学有困难学生,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二、我班对学有困难学生辅导的内容: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 通过一学年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实施,在班级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班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能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依靠社会及其它力量,坚持不懈地强化对学生在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方面的训练,使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现总结如下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加强了师德教育,开展了为人师表活动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影响极大。为了使教师以正确规范化的行为影响学生,,必须切实加强师德教育。重点是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育人水平。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效果应该说也是最好的。因此,教师在上课前主动向学生问好,课间师生之间互相问好。星期一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老师正规的礼仪动作给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给学生播撒了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良种。?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必须遵守的规则,是小学生行为的准绳。学生熟悉它,教师更要了解它,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好。教师作为人灵魂的工程师,不只是教书,还更要育人。要在教书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不断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把说在嘴上,写在纸上的“教书育人”切实装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自觉地站在育人的高度进行教学。 二、养成教育,能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应该是多途径的,是与学校的管理方式相一致的。 1、能利用周会、晨会、班队活动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每周的周会在周一升旗仪式后举行,晨会在每早操后举行。周会和晨会的主要内容是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因为小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才能确保学习态度端正,确保安全,确保在各个方面做得对,做得好。另外,班队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班队活动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进行。活动形式要生动、活泼,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趣味。能让学生乐于参加,乐于接受,寓教于乐之中。逐渐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 2、能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学会关心周围的人,周围的事和环境,关心身边的社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自立能力,也大大增加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我校开展的“献爱心,关心学困生”的捐资助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关心他人的快乐。又例如:我校开展的“爱护环境,美化校园”的活动。同学们对不小心掉在地上的废纸,能自觉的拾起来,看到垃圾能主动的清扫掉,使他们从小就养成了爱清洁,讲卫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通过多种的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比赛等,使小学在活动中确立了自主意识,自觉做到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3、能重视并加强小学生的规范教育。重视对小学生的规范教育,除周会、晨会、班队活动外,少先队工作也不容忽视。大队部要明确的《红领巾值日岗位职责》,坚持岗位值日制度,加强红领巾值日岗的管理,主要应采取正面表扬和奖励的办法,对在检查中表现较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和奖励,好的班级应悬挂流动红旗,每周或每月评比一次,这样做既可以鼓励后进生上进,同时又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

问题学生行为偏差原因分析及几点建议-最新教育资料

问题学生行为偏差原因分析及几点建议 每到初二初三,当大部分学生都适应了初中生学习生活,投入了积极的学习中或为中考而奋斗时,各个班级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他们企图逃课,逃离课堂;他们向往社会化,他们不愿着校服,向往“浓妆艳抹,穿成人化的衣服;他们把在校外吐烟圈视为酷,他们结交了校外高年级行为不端的学生;他们拥有一个小团体,把打架视为强者的运动;他们在课上“顶撞”老师… 总结一下这些学生,他们有共同之处:大部分是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从心理学上分析,他们可能经历或存在以下问题: 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比如:一直以来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像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导致成绩下降,感觉学习力不从心,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认为学习无用,贪图享乐,父母对孩子没有期望或期望太高,孩子心目中没有可以实现的近期或较长期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经历失败而产生不正确的归因(归因理论)。把失败归于能力缺乏,把偶尔的成功归于外部因素,例运气,以致于发展到了产生“习得性无助感”,成为“接受失败者”,在课堂活动中不以掌握为目标,而以敷衍应付打发时间为目标。在课堂管理不够严格有效的情况下,他们出怪声,随便讲话等,成为课堂事故的制造者。 在当前评价体系下和学校大环境中没有归属感,所以他们选

择把精力投向其他活动――电脑游戏,不良的小团体活动,结交不良的朋友。 缺乏合理家庭的教养方式,处于低控制,低温暖的忽视型家庭(如单亲家庭),或高控制,低温暖的专制型家庭。有些外来务工或单亲的孩子甚至父母都不在身边,连早饭都吃不上,依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他们生理和安全最基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更别提自尊与自我发展了(比如:学习)。 班主任或教师工作方面关注成绩更多一些,对他们的学习提出了不少期待,而未充分显示出对个人的关心和尊重。 我认为可以尝试以下做法使上述情况发生改善。 当学生缺乏内部学习动机时,作为教师和学校还要善于激发学生外部学习动机,例:课堂教学中灵活多变的教法,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小组合作和竞争学习方式的采用,鼓励性评价语的使用,分层次教学及课下辅导,及时的沟通与交流,提出合理的期待,避免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上落后太远而完全丧失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及时反馈并正确评价学生的成绩,引导他们正确的归因,不能讽刺挖苦。 作为学校要舍得拿出时间组织有效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思想,比如:他们对美的理解。组织一次校服设计与时装大赛,来释放一下学生对美的理解与感悟,在无烟日或环保日,舍弃两节课的课堂学习时间,让学生“学习,宣传,讲解,感悟这一天,作出一个研究性学习或形成一个寓教于乐的小品,不求一个完美无憾的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条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条 1、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动打招呼。 3、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与老师交流。 4、尊老爱幼,平等待人。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欺负弱小,不讥笑、戏弄他人。尊重残疾人。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 5、待人有礼貌,说话文明,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不骂人,不打架。到他人房间先敲门,经允许再进入,不随意翻动别人的物品,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6、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考试不作弊。 7、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不嫉妒别人。遇到挫折和失败不灰心,不气馁,遇到困难努力克服。 8、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节约水电,不比吃穿,不乱花钱。 9、衣着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 10、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放学后按时回家。参加活动守时,不能参加事先请假。 11、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回答问题声音清楚,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课间活动有秩序。 12、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13、坚持锻炼身体,认真做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坐、立、行、读书、写字姿势正确。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 14、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庄稼和有益动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 15、爱护公物,不在课桌椅、建筑物和文物古迹上涂抹刻画。损坏公物要赔偿。拾到东西归还失主或交公。 16、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少先队员服从队的决议,不做有损集体荣誉的事,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学会合作。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多观察,勤动手。 17、遵守交通法规,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乱穿马路,不在公路、铁路、码头玩耍和追逐打闹。 18、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场所守不拥挤,不喧哗,礼让他人。乘公共车、船等主动购票,主动给老幼病残孕让座。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19、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防火、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20、阅读、观看健康有益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网上信息,收听、收看内容健康的广播电视节目。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远离毒品,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进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内的场所。敢于斗争,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

如何教育行为偏差的学生

如何教育行为偏差的学生 行为偏差学生成因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由于某些环节的脱钩或缺失,出现了一些在接受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表现较为迟缓,在心理、性格和行为习惯等方面有严重缺陷甚至偏激的学生。他们的偏差行为通常表现为违反校规校纪、爱打架、沉迷上网、逃学、对学习没兴趣、缺乏自信、自闭、早恋和小偷小摸等,使教师、家长、社会深恶痛绝。本文将这一部分学生称为“行为偏差学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行为偏差学生”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由以下几点造成的:第一,家庭不良的影响与教育造成的。例如:缺损的家庭,不和睦的家庭,粗暴、缺乏关爱的家庭,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的家庭等;第二,社会的不良影响造成的。例如:社会上不良的风气,坏人的教唆,同伴的不良影响等;第三,学校教育方法不当造成的。例如:有的教师教育方式不当,对学生缺乏关爱、处事不公、简单粗暴、缺乏耐心,教育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等;第四,学生自身的原因。例如: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好奇心强、自控力差、耐挫力差、适应能力不强、生理心理原因等。因此,加强对“行为偏差学生”的教育,关注他们的成长和进步,温暖他们受伤的心灵,是班主任的神圣职责。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各种素质的培养。学校管理工作的好坏从某种程度上说依赖于班级管理是否到位,而班级管理的好坏又直接取决于班主任的管理方法和育人理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句话阐明了教育的真谛:授之以渔,学生能够自学;身心健康发展,学生能够自控。 深入了解行为偏差学生的行为动机并给予正确指导在管理好班级这个龙头以后,班主任就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转化“行为偏差学生”上面了。在教育转化“行为偏差学生”的过程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一、不给“行为偏差学生”随意地贴上“坏学生”的标签。给“行为偏差学生”随意地贴上“坏学生”的标签,其结果往往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学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二、把握四个要点:“勤、细、严、爱”。即勤于观察了解他们的变化,洞悉他们的内心世界;细心发掘闪光点,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表扬,树立其进取的信心;严格要求其改正缺点,当学生犯错误时,及时指出问题,帮助其改正;真心关爱学生。同时,结合“行为偏差学生”的偏差行为易于反弹的特点,要认清“反复抓、抓反复”的重要性。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要争取学校、家庭、社会和全班同学的支持和配合,坚持不懈,共同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四、与学生共同制定成长计划,例如学习计划、阅读计划、特长计划、生活计划等等,并做好资料的搜集整理。每隔一段时间与学生共同翻阅《成长档案》,查漏补缺,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坚定其转化的信心。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案例的学习,注意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多采用正确的、正面的方法和积极的心态,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做学生的工作。同时,引导“行为偏差学生”学习一些心理健康知识,使其准确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学做情绪的主人,促使其思想得到转变,从根本上解决自身的问题。要让学生知道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正确的人生态度、满意的心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个性与统一的人格、适度的情绪与充分的理智等五个方面,促使其从这些方面努力,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六、实行“行为偏差学生导师跟踪制”。根据学校的总体安排,给每一位任课教师分派一到两名“行为偏差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进行“全天候、全方位”观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思想上出现的问题。 总之,转化“行为偏差学生”贵在坚持,班主任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精心设计教育转化方案,坚持以柔克刚,选择恰当的角度和时机,以真爱的力量、科学的管理方法教育每一个“行为偏差学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行为偏差帮扶计划

小学生行为偏差预防及防治 马卡连柯曾指出“人毕竟是非常多种多样的材料,被我们所制成的产品也将是多样性的”,这无疑充分说明了学校对学生实施的德育过程与学生自身品德形成过程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是在德育过程中进行的,当教育者将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与受教育者品德发展的要求统一起来时,德育过程和品德形成过程就会产生最佳效果;另一方面,德育过程又不同于品德形成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自发接受外界诸因素的影响,经过内化而形成个人品德的过程,因而品德形成的结果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有可能与社会要求不一致。当学生品德形成的结果与社会的要求不一致时,就会出现偏差,就会表现出一些不良的品德行为。小学阶段正处与学生品德形成的极其重要的起步阶段,关注和重视小学生品德行为出现的偏差现象,及时加以矫治和教育,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健康成长,毫无疑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小学生品德行为偏差的具体表现。 目前,在小学生身上出现的品德行为偏差,主要表现有:学生由于多次或长期遭遇到学习生活的失败和学习压力,造成出现厌学行为,如旷课、逃学、混学、闹学甚至辍学;故意扰乱课堂;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打闹损坏公共财物和公共设施;捡到东西“忘”了应该交公而占为己有,因贪小便宜乱拿他人物品,因好奇小偷小摸;恃强凌弱,欺负小同学;同学之间拉帮结派,因小事纠纷打架斗殴等等行为。它突出地表现为小学生的品德言行脱节,认识与行为不一致。 二、造成小学生品德行为偏差的原因。 导致小学生品德行为偏差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有以下

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的复杂性与小学生身心不成熟之间的矛盾。6—12岁小学生的性格、意志、信念等还处于发展时期,他们的道德认识正处在形成过程之中,时不时不定期有错误的认识和理解,带有明显的不稳定性、肤浅性和幼稚性。他们的这一身心特点决定他们在五光十色的社会面前陷入困境,举棋不定,极易受外界的种种诱惑,社会上的不良好风气,以至媒介宣传的负面影响,都会使他们在品德行为上做出错误的选择,产生了不良好行为习惯。 二是家庭教育失当。这主要表现在:现在的人们多数重视物质利益,功利主义的倾向很明显,许多家长只顾自己,而把孩子“落”在一边,家长缺乏对孩子进行必要的交流和沟通,存在一定程度的“隔阂”以致孩子个性自骄,“知书而不达理”;其次是具有诱惑性或浅层性的家庭不良文化对孩子的影响;家长的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品和成人一些不适合青少年儿童的“隐私”,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父母把握不住对待孩子情绪天平的砝码,往往在严管与溺爱之间极端地选择;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这门学问上简直就是“小学生”,有的不懂却又不肯学习如何教育孩子,更甚的是有的不懂却有自以为懂,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听不进教师或他人的劝导。 三是学校教育的不当。有些学校只注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德育往往脱离了学生的实际,仅只停留在表面的一些理论灌输,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结果造成学生对学校开展的德育工作熟视无睹,对学校和教师的劝导充耳不闻、若无其事;久之,则形成恶性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