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固体的压强(知识点总结+经典习题)

(完整版)固体的压强(知识点总结+经典习题)
(完整版)固体的压强(知识点总结+经典习题)

固体的压强

知识要点:压力、压强定义

1.压力:a.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方向:始终________接触面

c.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关.

2.压强:a.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公式:

柱状固体压强公式推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单位:_________、符号:

3.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a.增大压强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b.减小压强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人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

A.20帕斯卡 B.2×102帕斯卡 C.2×103帕斯卡 D.2×104帕斯卡

2、如图所示,将一块砖平放、立放、侧放时,它对地面的压强()

A.平放时最大

B.立放时最大

C.侧放时最大

D.平放、立放、侧放时,一样

3、小明在下列情况中,对支承面压强最大的是 ( )

A.双脚站立在地面上不动时 B.在走路时

C.靠坐在沙发上时 D.平躺在席梦丝软床上时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物体的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就越大

B.在物体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物体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就越大

C.压强一定时,物体的受力面积越大压力就越小

D.要减小压强可以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物体的受力面积

5、某同学穿钉钉参加学校运动会的百米赛跑,鞋针对跑道的压强为P1,脚对针鞋的压强为P2,则下列有关P1和P2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P1= P2

B.P1< P2

C.P1> P2

D.无法判断

6、据报道,一个普通农民发明了塑料袋小提手,能防止双手被较重的塑料袋勒得发痛。使用这种小提手提塑料袋能()

A.减小对手的压强 B.减小对手的压力

C.增大对手的压强 D.增大对手的压力

7、下列对实例的解释正确的是()

A.雪上飞机的轮子上装有雪橇主要是为了增加飞机在雪地上滑行的速度

B.图钉的钉帽的作用是为了减小钉帽对手的压强

C.铁轨铺放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列车对地面的压力

D.溜冰时如果发现冰面有断裂的迹象应立即快速翘脚跑开

8、一块方砖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沿竖直方向切去1/2,则剩余的砖对地面的()

A.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B.压力减半,压强减半

C.压力不变,压强减半

D.压力减半,压强不变

9、如图甲所示的是两块完全相同的砖每块砖的长、宽、高之比为4:2:1,图乙的四种方法中,有两种与图甲放法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它们是()

A.(a)和(b)

B.(b)和(c)

C.(c)和(d)

D.(b)和(d)

10、一个空的平底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1、p1;如果把它倒扣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2、p2,则()

A.F1>F2p1=p2 B.F1=F2 p1

C.F1p2

第10题图第11题图第12题图第13题图

11、如图,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A向右移动一点(不落地),则物体A对桌面的( )

A.压力和压强都不变,

B.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C.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D.压力和压强都变大

12、如图所示,铜、铁两个实心圆柱体的高度相等,将它们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则()

A.铜柱对桌面的压强大 B.铁柱对桌面的压强大

C.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 D.无法判断

13、如右上图是小聪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圆体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像,用上述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实心正方体,b的边长是a的2倍,把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p a:p b=1:8 B.p a:p b =1:4

C.p a:p b=l:2 D.p a:p b =1:l

h

铜铁

14、同种材料制成的几个圆柱体,它们的质量、粗细、高度各不相同,把它们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则( )

A. 较高的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大 B .较粗的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大

C .质量较大的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大

D .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

15、甲、乙、丙三个实心立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乙知丙乙甲ρρρ<<.若在甲、乙、丙三个立方体上分别放一个质量相等的铜块,则三个立方体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大小关系为( )

A.P 甲< P 乙

B.P 甲= P 乙=P 丙

C.P 甲>P 乙>P 丙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一头质量为6×103kg 的大象,每只脚的面积为600cm 2,它的重力为 N,它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Pa.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如图所示,它对地面的压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 取10N/kg)

2、小明同学的质量为50kg ,他的一只平底鞋放在方格纸上描绘出的形状如图所示,

已知每个方格都是边长为2cm 的正方形,数一下鞋底覆盖的方格数(凡不满一格的

都计为半格),可算出这只鞋底的面积约为_________cm 2,小明穿上这双鞋站立时

对地面的压力等于_________N ,以此可以估算出双脚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Pa.

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程度来确定。

(2)分析比较图⒛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3)分析比较图 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4)进一步综合分析图⒛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三、计算题

1、封冻的江河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4×104

帕,在冰面上行驶的雪橇质量是200千克,它与冰面的接触面积是0.4米2.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雪橇上最多能装多少千克的货物?(g=10N/kg)

2、有一重48N,边长为20㎝的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小孩用10N的力竖直向上拉木块,但没有拉起来,求此时木块对地面的压强。

3、小王同学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10-2米2,请根据图中某些情况下的压强数值估算:(1)小王同学的重力。

(2)小王同学平躺时与床面的接触面积。

(3)小王同学背着重力为40牛的书包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4、如图正方体A、B,已知GA=20N, GB=10N, LA=10cm, LB=100cm,求:

(1) A对B的压强; (2) B对地面的压强

5、汽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一些运输单位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肆意超载,造成路面损坏.某种型号运输车的部分参数如下表.

求:若该车车厢内装有12m3的沙子,请你通过计算回答,汽车是否超载?此时汽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多大?( ρ沙=2.5x103kg/m3 ,g=10N/kg)

初中物理-压强典型例题

压强 (1)压力方向:与受力物体的支承面相垂直.由于受力物体的受力支承面可能是水平面,也可能是竖直面,还可能是角度不同的倾斜面,因此,压力的方向没有固定的指向,它可能指向任何方面,但始终和受力物体的受力面相垂直. (2)单位:如重力、摩擦力等其他力的国际单位一样,是牛顿. (3)压力作用效果: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则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 N/m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4. F= Ps; 5.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 增大;(2)F不变,S 减小;(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例如:在生产和生活中,如果要减小压强,可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如果

要增大压强,则可以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但从实际出发,压力大小往往是不可改变的,则减小压强应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应采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 6.应用: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压强,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7.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且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8.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系。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1)计算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 p=gh 式中为液体密度,单位用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液体内某处的深度,单位用米;p为液体压强,单位用帕. ⑴推导过程: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液片受到的压强:p=F/S=ρgh。 由公式p=gh可知,液体的压强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深度h有关,跟液体重、体积、容器形状、底面积大小等其他因素都无关.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知识点总结.doc

《第九章压强》 、压强: ㈠压力 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且指向受力面 3、作用点:作用在受力面上 4、大小:但压力并不是重力 ,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 F=物体的重力 G: F=G=mg。 5、固体可以大小不变、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6、重为 G的物体在承受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 G F( 与重力无关) ㈡压强 1、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P30 ⑴课本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 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 量法和对比法。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3、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4、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 5、公式: P=F/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 Pa); F:牛顿( N) S;米2 2 ( m) 6、单位:帕斯卡( pa)1pa = 1N/m 2 意义: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 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是指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 gh。 ⑷压强单位Pa 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 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4 4 1.5× 10 Pa。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 5× 10 N。 7、增大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力举例 : 用力切菜易切断 2) 减小受力面积举例 : 磨刀不误砍柴功、缝衣针做得很细 8、减小压强的方法: 1) 减小压力举例 : 车辆行驶要限载 2)增大受力面积举例:铁轨铺在路枕上、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9.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固体的压力和压强问题)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 F=G容 +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F/S)。 、液体压强(P33) 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 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高中数学集合典型例题

-- -- 集 合 1.集合概念 元素:互异性、无序性、确定性 2.集合运算 全集U:如U =R 交集:}{B x A x x B A ∈∈=且 并集:}{B x A x x B A ∈∈=?或 补集:}{A x U x x A C U ?∈=且 3.集合关系 空集A ?φ 子集B A ?:任意B x A x ∈?∈ B A B B A B A A B A ??=??= 注:数形结合---文氏图(即韦恩图、Ve nn 图)、数轴 典型例题 1. 集合(){}0,=+=y x y x A ,(){}2,=-=y x y x B ,则=B A 2. 已知集合{}R x x y y P ∈+-==,22,{}R x x y x Q ∈+-==,2,那么Q P 等于 3. 设(){}R b b x b x x A ∈=++++=,0122,求A 中所有元素之和. 4. 已知集合{}24,3,22++=a a A ,{}a a a B --+=2,24,7,02,且{}7,3=B A ,求a 的值. 5. 已知(){}011=+-=x m x A ,{}0322=--=x x x B ,若B A ?,则m 的值为 6. 已知{}121-≤≤+=m x m x A ,{}52≤≤-=x x B ,若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7. 设全集{}32,3,22-+=a a S ,{}2,12-=a A ,{}5=A C S ,求a 的值. 8. 若{}Z n n x x A ∈==,2,{}Z n n x x B ∈-==,22,试问B A ,是否相等. 9. 已知(){}a x y y x M +==,,(){}2,22=+=y x y x N ,求使得φ=N M 成立的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0. 设集合{}R x x x x A ∈=+=,042,(){}R x R a a x a x x B ∈∈=-+++=,,011222,若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1. 设R U =,集合{}R x a ax x x A ∈=+-+=,03442,(){}R x a x a x x B ∈=+--=,0122,{}R x a ax x x C ∈=-+=,0222,若C B A ,,中至少一个不是空集,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2. 设集合(){}01,2=--=x y y x A ,(){} 05224,2=+-+=y x x y x B ,(){==y y x C ,}b kx +,是否存在N b k ∈,,使得()φ=C B A ?若存在,请求出b k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完整版)压强计算经典题(含答案)

压强计算题专题 1一只大象重为6×104牛,每只脚掌与地的接触面积为600厘米2,则这只大象四脚着地站在地面时,对地面压强多大?抬起两只脚时,大象对地面的压强又多大? 2,一个正方体铁块质量是7.9㎏,铁的密度是7.9×103kg/m3放在桌面上,桌子面积1㎡ 求桌面上受到压强是多少? 3小王同学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4×10-2m2,请根据图13中某些情况下的压强数值估算: (1)小王同学的重力; (2)小王同学平躺时与床面的接触面积; (3)小王同学背着重力为40N的书包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4如图12所示,重为20N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S=2×10-2m2,高h=O.4m.当容器装满水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4×103Pa,(g=10N/kg,ρ水=1.0×103kg/m3)求容器中水的 重力是多少N?容器底部受到压力是多少N? 5如图14,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⑴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⑵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6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时,把装有砂的小玻璃管竖直放在酒精中,该管底面积为10厘米2,管与砂的总质量为100克,已知 酒精 =0.8×103千克/米3。求: (1)管底所受的压力是多少牛顿?(2)管底处的压强是多少帕斯卡?(3)管底的深度是多少厘米? 1\F=G=6×10^4N 当四脚着地站在地面时,S=600c㎡×4=2400c㎡=0.24㎡p=F/s=6×10^4N /0.24㎡=2.5×10^5Pa 当两脚着地站在地面时,S=600c㎡×2=1200c㎡=0.12㎡p=F/s=6×10^4N /0.12㎡=5×10^5Pa 2\(1)铁块对桌面的压力: F=G=mg=7.9kg×10N/kg=79N; (2)由ρ= m V 可得,正方体铁块的体积: V= m ρ = 7.9kg 7.9×103kg/m3 =10-3m3, 由V=L3可得,正方体的边长: L= 3 V = 3 10-3m3 =0.1m, 受力面积: S=L2=(0.1m)2=0.01m2, 铁块对桌面的压强: p= F S = 79N 0.01m2 =7.9×103Pa. 故答案为:79;7.9×103. 3\解: (1)G人=p人S人=1.5×104Pa ×4×l0-2m2= 600N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第九章 压强 一、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 的物体在平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G F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 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 对比法 3、压强: ⑴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 :帕斯卡(Pa ) ;F :牛顿(N )S :米2(m 2)。 A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 (一般F=G=mg )和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 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 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

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 104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 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 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 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 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1)推导过程:(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膜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 膜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 (2)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 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 5、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F=G FG

(完整版)集合练习题及答案-经典

集合期末复习题12.26 姓名 班级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 A 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 B 著名的艺术家 C 一切很大的书 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 2、集合{a ,b ,c }的真子集共有 个 ( ) A 7 B 8 C 9 D 10 3、若{1,2}?A ?{1,2,3,4,5}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是 ( ) A. 6 B. 7 C. 8 D. 9 4、若U={1,2,3,4},M={1,2},N={2,3},则C U (M ∪N )= ( ) A . {1,2,3} B. {2} C. {1,3,4} D. {4} 5、方程组 1 1x y x y +=-=-的解集是 ( ) A .{x=0,y=1} B. {0,1} C. {(0,1)} D. {(x,y)|x=0或y=1} 6、以下六个关系式:{}00∈,{}0??,Q ?3.0, N ∈0, {}{},,a b b a ? , {}2 |20,x x x Z -=∈是空集中,错误的个数是 ( ) A 4 B 3 C 2 D 1 7、点的集合M ={(x,y)|xy≥0}是指 ( ) A.第一象限内的点集 B.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C. 第一、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D. 不在第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8、设集合A=}{ 12x x <<,B=}{ x x a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 2a a ≥ B }{1a a ≤ C }{1a a ≥ D }{ 2a a ≤ 9、 满足条件M U }{1=}{1,2,3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10、集合{}|2,P x x k k Z ==∈,{}|21,Q x x k k Z ==+∈, {}|41,R x x k k Z ==+∈,且,a P b Q ∈∈,则有 ( ) A a b P +∈ B a b Q +∈ C a b R +∈ D a b +不属于P 、Q 、R 中的任意一个 二、填空题 11、若}4,3,2,2{-=A ,},|{2A t t x x B ∈==,用列举法表示B 12、集合A={x| x 2+x-6=0}, B={x| ax+1=0}, 若B ?A ,则a=__________ 13、设全集U={} 22,3,23a a +-,A={}2,b ,C U A={}5,则a = ,b = 。 14、集合{}33|>-<=x x x A 或,{}41|><=x x x B 或,A B ?=____________. 15、已知集合A={x|20x x m ++=}, 若A ∩R=?,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16、50名学生做的物理、化学两种实验,已知物理实验做得正确得有40人, 化学实验做得正确得有31人,两种实验都做错得有4人,则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 人.

初二物理压力和压强的知识点汇总

初二物理压力和压强的知识点汇总 初二物理中压力和压强的知识点比较难理解些,所以更要把公式定理记清晰,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将知识融汇贯通: 压强知识点 1.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N/M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3.F=PS; 4.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增大;(2)F不变,S减小;(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应用: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压强,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6.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且液体具有流动性。 7.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例外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系。 8.液体压强计算:P=液GH(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是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解放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垂直距离,单位M。)

9.液体压强公式:P=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0.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1.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多见金属盒气压计测定大气压。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气压计改装成的。1标准大气压=1.013105帕=76CM 水银柱高。 13.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简易煮好。 14.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初中物理压强经典例题

初中物理压强经典例题 1、如图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300克,底面积是40平方厘米,内盛0.6千克 的水,放在面积为1平方米的水平桌面中央。 ⑴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多大? ⑵当小明将100克的玻璃球放入茶壶内,水面上升了1厘米,但水并未溢出。此 时茶壶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 2、如图8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的容器容积为1.5×10-3米3,底面积为1.0×10-2米2,高为20厘米,容器重1牛,当它盛满水时求: (1)水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3、随着电热水器的不断改进,图l4所示的电热水壶深受人们的喜爱。它的容积 为2L,壶身和底座的总质最是l.2kg,底座与水平桌面的 =1.0×l03kg/m3)求: 接触面积为250cm2,装满水后水深l6cm。(ρ 水 (1)装满水后水的质量; (2)装满水后水对电热水壶底部的压强; (3)装满水后桌面受到的压强。

4、两只容积相等、高度和底面积都不相等的圆柱形容器A和B的平面图如图所 示,容器A的底面积为400厘米2,高为10厘米。两个容器都盛满水且放在水平桌面上。不考虑两个容器本身的重力和体积大小。求: (1) 容器A中水的质量。 (2) 容器A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 容器B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5、如图重为120N、底面积为0.1m2的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了10m,用时20s.求: (1)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2)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6、质量是20t的坦克,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每条履带的宽度是0.4m, 求: (1)坦克所受的重力是多大?(g取10N/) (2)坦克在平路上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3)如果坦克垂直路过一条宽度是0.5m的壕沟,当坦克位于壕沟的正上方时,坦克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压强的知识点总结

压强的知识点总结 导读:初中物理的压力和压强是知识点内容最多的单元章节。下面是关于有关压强的知识点总结。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一汇总进行复习或者是预习,会有很好的学习效果。 压强 一、压强 1.压强:(1)压力: ①产生原因:由于物体相互接触挤压而产生的力。②压力是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③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④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力的产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只有当物体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一个物理量,它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4)公式:p=f/s。式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5)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1pa=ln/m2,其物理意义是:l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2.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2)减小压

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二、液体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种液体中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2.液体压强的大小 (1)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 (2)公式:p=ρgh。式中,p表示液体压强单位帕斯卡(pa);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h表示液体深度,单位是米(m)。 3.连通器——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 (1)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2)应用:水壶、锅炉水位计、水塔、船闹、下水道的弯管。 三、大气压强 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发生挤压而产生的。 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方法: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于

集合典型例题

集合·典型例题 能力素质 例用符号∈或填空1 ? 1________N , 0________N , -3________N , 0.5N N ,;2 1________Z , 0________Z , -3________Z , 0.5Z Z ,;2 1________Q , 0________Q , -3________Q , 0.5Q Q ,;2 1________R , 0________R , -3________R , 0.5R R ,;2 分析元素在集合内用符号∈,而元素不在集合内时用符号. ? 解∈, ∈,-,,; 1N 0N 3N 0.5N N ???2 1Z 0Z 3Z 0.5Z Z 1Q 0Q 3Q ∈, ∈,-∈,,;∈,∈,-∈,??2 0.5Q Q 1R 0R 3R 0.5R R ∈,; ∈,∈,-∈,∈,; 22?? 说明:要注意符号的规范书写. 例2 (1)用列举法表示不超过10的非负偶数的集合,并用另一种方法表示出来; (2)设集合A ={(x ,y)|x +y =6,x ∈N ,y ∈N},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 分析 (1)中集合含的元素为0、2、4、6、8、10;(2)中集合所含的元素是点(0,6),(1,5),(2,4),(3,3),(4,2),(5,1),(6,0). 解 (1){0,2,4,6,8,10};用描述法表示为{不超过10的非负偶数},或|x|x =2n ,n ∈N ,n <6}. (2)A ={(0,6),(1,5),(2,4),(3,3),(4,2),(5,1),(6,0)}. 说明:注意(2)中集合A 的元素是点的坐标.

初中八年级物理压强中考知识点汇总

初中八年级物理压强中考知识点汇总 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注意: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F = G ⑵方向: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3.压强 (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2)公式:p = F/S 推导公式:F = PS、S=F/P (3)单位:压力F的单位:牛顿(N),面积S的单位:米2(m2),压强p的单位:帕斯卡(Pa)。 液体的深度:液体中的某点到液面下的距离叫做该点在

液体中的深度。 (4)应用: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⑵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 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密度ρ的单位用kg/m3,压强p的单位用帕斯卡(Pa)。 3.连通器: 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大气压强 1.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历史上著名的实验——

初中物理竞赛浮力、压强经典题目大全

提高内容 一、 基本概念 1、 流体静压强:静止流体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p 设微小面积A ?上的总压力为P ?,则 平均静压强:A P p ??= 点静压强: A P p A ??=→?lim 0 即流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垂直于该表面上的力。 单位:N/m 2 (Pa) 2、 总压力:作用于某一面上的总的静压力。P 单位:N (牛) 3、流体静压强单位: 国际单位:N/m 2=Pa 物理单位:dyn/cm 2 1N=105dyn ,1Pa=10 dyn/cm 2 工程单位:kgf/m 2 混合单位:1kgf/cm 2 = 1at (工程大气压) ≠ 1atm (标准大气压) 1 at=1 kgf/cm 2 =9.8×104Pa=10m 水柱 1atm =1.013×105Pa =10.3 m 水柱 二、 流体静压强特性 1、 静压强作用方向永远垂直并指向作用面——方向特性。 2、 静止流体中任何一点上各个方向的静压强大小相等,而与作用面的方位无关,即p 只是位置的函数 ——大小特性。(各向相等) 3、静止流体中任一点的压强p 由两部分组成,即液面压强p 0与该点到液面间单位面积上的液柱重量h γ。 推广:已知某点压强求任一点压强 h p p ?+=γ12 4、静止流体中,压强随深度呈线性变化 用几何图形表示受压面上压强随深度而变化的图,称为压强分布图。 大小: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方向:垂直并且指向作用面(特性一) 例题: ΔA ΔP

5、 同种连续静止流体中,深度相同的点压力相同。连通器: 三、测压计 1、分类:根据适用范围、适用条件的不同,分为液式、金属式、电测式。 2、液式测压计 原理:h p p γ+=0 (p 、p 0的标准必须一致,用表压) 方法:找等压面 (性质5:两种互不相混的静止流体的分界面必为等压面) 特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简单,常用于实验室中。 a. 液面计 b. 测压管

初三压强知识点总结

初三压强知识点总结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0xx年真题】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内分别盛有等质量的液体。 其中甲、乙、丁容器中的液体密度相同。若将小球A放在甲容器的液体中,小球A静止时漂浮,此时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1;若将小球A用一段不计质量的细线与乙容器底部相连,并使其浸没在该容器的液体中,小球A静止时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2;若将小球A放在丙容器的液体中,小球A 静止时悬浮,此时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3;若将小球A放在丁容器的液体中,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杆压住小球A,使其浸没,且不与容器底接触,小球A静止时丁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2 F1=F3 F4 B.F1=F2=F3 F4 C.F1=F3 F2 F 4 D.F1= F2= F3=F4 2、压强: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⑶公式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例:图2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在窗子密闭的旅行车上备有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图3中的四把铁锤,质量相同,形状不同。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应该选择的铁锤是()3、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 F/S )。例: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三个容器,倒入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液面高度相同,如图所示,三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1、P2、P3的关系是 三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F1、F2、F3的关系是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集合经典例题总结

集合经典例题讲解 集合元素的“三性”及其应用 集合的特征是学好集合的基础,是解集合题的关键,它主要指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这些性质为我们提供了解题的依据,特别是元素的互异性,稍有不慎,就易出错. 例1 已知集合A={a ,a +b ,a +2b },B={a ,a q ,a 2q },其中a 0≠,A=B,求q 的值. 例2 设A={x∣2x +(b+2)x+b+1=0,b∈R },求A中所有元素之和. 例3 已知集合=A {2,3,2a +4a +2},B ={0,7,2a +4a -2,2-a },且A I B={3,7},求a 值. 分析: 集合易错题分析 1.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了全集和空集的特殊情况,不要忘记了借助数轴和文氏图进行求解. 2.你会用补集的思想解决有关问题吗? 3.求不等式(方程)的解集,或求定义域(值域)时,你按要求写成集合的形式了吗? 1、忽略φ的存在: 例题1、已知A={x|121m x m +≤≤-},B={x|25x -≤≤},若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分不清四种集合:{}()x y f x =、{}()y y f x =、{},)()x y y f x =(、{}()()x g x f x ≥的区别. 例题2、已知函数()x f y =,[]b a x ,∈,那么集合 ()()[]{}(){}2,,,,=∈=x y x b a x x f y y x I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1(B )0(C )1或0(D )1或2 3、搞不清楚是否能取得边界值: 例题3、A={x|x<-2或x>10},B={x|x<1-m 或x>1+m}且B ?A ,求m 的范围. 例4、已知集合{}R x x y y P ∈+-==,22,{}R x x y x Q ∈+-==,2,那么Q P I 等于() A.(0,2),(1,1)B.{(0,2),(1,1)}C.{1,2}D. {}2≤y y 集合与方程 例1、已知{}φ=∈=+++=+R A R x x p x x A I ,,01)2(2,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 例2、已知集合(){}(){}20,01,02,2≤≤=+-==+-+=x y x y x B y mx x y x A 和,如果φ≠B A I ,求 实数a 的取值范围。 例3、已知集合()(){} 30)1()1(,,123,2=-+-=??????+=--=y a x a y x B a x y y x A ,若φ=B A I ,求实数a 的值。 集合学习中的错误种种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集合学习中,由于对概念理解不清或考虑问题不全面等,稍不留心就会不知不觉地产生错误,本文归纳集合学习中的种种错误,认期帮助同学们避免此类错误的再次发生. 一、混淆集合中元素的形成 例 集合{}()|0A x y x y =+=,,{}()|2B x y x y =-=,,则A B =I 忽视空集的特殊性 例 已知{}|(1)10A x m x =-+=,{}2|230B x x x =--=,若A B ?,则m 的值为 没有弄清全集的含义

压强经典习题含答案

压强经典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过程中,将微小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 A.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180° 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样深度的食盐水中 2、在甲、乙两个试管中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试管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p甲和p乙的关系是()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 4: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 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A.F,P B.4F,P C.1/4F,P D.F,4p 4、如图所示,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鱼缸,同学们观察、比较后提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小,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 B.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大,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小 C.鱼缸乙对桌面的压力小,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小 D.鱼缸乙对桌面的压力大.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 5、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 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 A和p B, 水对瓶底 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 A和F B,则() A. p A>p B ,F A>F B B. p A<p B , F A=F B C. p A=p B, F A<F B D. p A<p B ,F A >F B 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若在三个容器中装入 质量相等的水,三个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

压强知识点归纳

压强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 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承面所受压力的大小。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 对照法 3、压强: ⑴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 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 :帕斯卡(Pa );F :牛顿(N )S :米2(m 2)。 A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 (一般F=G=mg )和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 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 压强单位Pa 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 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 容+G 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 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高一数学集合练习题及答案-经典

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 A 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 B 著名的艺术家 C 一切很大的书 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 2、集合{a ,b ,c }的真子集共有 个 ( ) A 7 B 8 C 9 D 10 3、若{1,2}?A ?{1,2,3,4,5}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是 ( ) A. 6 B. 7 C. 8 D. 9 4、若U={1,2,3,4},M={1,2},N={2,3},则C U (M ∪N )= ( ) A . {1,2,3} B. {2} C. {1,3,4} D. {4} 5、方程组 1 1x y x y +=-=- 的解集是 ( ) A .{x=0,y=1} B. {0,1} C. {(0,1)} D. {(x,y)|x=0或y=1} 6、以下六个关系式:{}00∈,{}0??,Q ?3.0, N ∈0, {}{},,a b b a ? , {}2|20,x x x Z -=∈是空集中,错误的个数是 ( ) A 4 B 3 C 2 D 1 7、点的集合M ={(x,y)|xy≥0}是指 ( ) A.第一象限内的点集 B.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C. 第一、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D. 不在第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8、设集合A= }{12x x <<,B=}{x x a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a a ≥ B }{1a a ≤ C }{1a a ≥ D }{2a a ≤ 9、 满足条件M }{1=}{1,2,3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10、集合{}|2,P x x k k Z ==∈,{}|21,Q x x k k Z ==+∈,{}|41,R x x k k Z ==+∈,且,a P b Q ∈∈,则有 ( ) A a b P +∈ B a b Q +∈ C a b R +∈ D a b +不属于P 、Q 、R 中的任意一个 填空题 11、若}4,3,2,2{-=A ,},|{2A t t x x B ∈==,用列举法表示B 12、集合A={x| x 2+x-6=0}, B={x| ax+1=0}, 若B ?A ,则a=__________ 13、设全集U= {}22,3,23a a +-,A={}2,b ,C U A={}5,则a = ,b = 。 14、集合{}33|>-<=x x x A 或,{}41|><=x x x B 或,A B ?=____________.

初二下物理压强知识点归纳和经典题型

第九章压强

1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且空气能流动,因此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 (1)大气压的测定 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大小.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量结果和玻璃管的粗细、形状、长度(足够长的玻璃管)无关;如果实验时玻璃管倾斜,则水银柱的长度变长,但水银柱的高度,即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变;这个高度是由当时的大气压的大小和水银的密度所共同决定的,通常情况下,为76厘米左右. 13.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的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两种. 水银气压计是根据托里拆利实验制成的,它在测量时,必须挂竖直,如果挂歪斜了,则测量结果将比实际值偏大.

金属盒气压计即无液气压计,如将其刻度盘上所标的大气压值折算成高度,则成了航空、登山用的高度计. 14.大气压的变化 (1)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这主要是由于离地面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空气的密度越小. (2)大气压的变化和天气有关,一般说来,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的高,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的高大气压的特点 ⑴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⑵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Pa5.沸点与压强: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容易煮好。 课堂例题讲解 例1.如下图所示,有五块完全相同的砖以三种形式摆放在水平地面上。(a)是两块迭放;(b)是单块砖平放;(c)是两块砖并排平放。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和P c,则()

初中物理 压强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压强经典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14?泉州模拟)高度、材料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大小如图所示.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 A、F B,压强分别为P A、P B.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去相同的厚度,并将切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如图(b)所示.若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压强分别为F甲′、F乙′、p甲′、p乙′,则() 3.(2014?龙江县二模)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长方体A、B,已知体积V A<V B,高度h A<h 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 A>S B,对地面的压强p A=p 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4.(2014?闸北区一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 5.(2014?长沙模拟)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6.(2014?清流县一模)在重相同、底面积相等、外形不一样的甲、乙、丙三个容器中,装入同样高h的同一种液体,如图所示,则() 7.(2014?福州二模)如图为装满液体的封闭容器.设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1,压力为F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如果不计容器自重,则() 8.(2014?路南区二模)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将三个长方体A、B、C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三个容器的液面相平.已知三个长方体的质量和体积都相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9.(2014?东营二模)一位初三同学站在操场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1.2×10Pa.某校初三有甲、乙、丙三个班,每班人数分别为38人、40人、42人,以班为单位站在操场上.关于每个班对地面的压强,下列估算中正确的是() 两桶质量相同,上口面积相同,装相同质量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关于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和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