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次课第六章 数据绑定技术基础

第20次课第六章   数据绑定技术基础
第20次课第六章   数据绑定技术基础

新课导入:

复习上次课所讲的内容。

教学过程:

第六章数据绑定技术

6.1 绑定技术基础

在https://www.360docs.net/doc/281194119.html,中,开发人员可以使用声明式的语法对控件进行数据绑定,而且大多数服务器控件都提供了对数据绑定的支持。数据绑定表达式的语法格式为:

<%#数据源%>

数据绑定允许在控件的声明代码中为控件的某个属性指定一个绑定表达式,从而将表达式的内容与该控件进行绑定。

6.1.1 简单绑定

简单绑定一般只绑定单个值到某个控件,所以数据源可以是表达式、变量、方法、控件的属性等。

1.当绑定到Label、TextBox等控件时,需要将绑定表达式赋值给控件的Text属性:

Text=’<%#数据源%>’

2.采用数据绑定技术还可以使用javascript调用C#定义的变量和方法,此时可以将绑定表达式赋值给一个javascript变量:

var a=’<%#数据源%>’

简单绑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数据绑定表达式只有在父控件容器中的DataBind()方法被调用时才会被执行。DataBind()是Page和所有服务器控件的方法,通常在Page_Load事件中被调用。可将上例中的Page.DataBind();语句注释掉,再看一下运行结果。

(2).绑定变量和方法的返回值时,该变量和方法必须声明为public或protected类型,否则会提示错误:“╳╳╳不可访问”,因为它受保护级别限制。

(3).如果数据绑定表达式中使用了双引号,则<%#数据源%>的最外层要用单引号,否则会提示“服务器标记的格式不正确”的错误信息,其他情况下使用双引号或者单引号都可以。将下面语句的单引号改成双引号即可得到印证。

’>

6.1.2 复杂绑定

复杂绑定就是将多个值绑定到数据绑定控件的某个属性上。拥有多个值的数据源有集合、DataTable、DataSet等。

在https://www.360docs.net/doc/281194119.html, 4.0中,控件如GridView、DataList、DetailsView及FormView等,都可以进行复杂绑定。

复杂绑定时,需要在前台将绑定表达式赋值给控件的DataSource属性:

DataSource=’<%#数据源%>’

或者在后台将数据源赋值给控件的DataSource属性:

控件名.DataSource=数据源

https://www.360docs.net/doc/281194119.html, 支持分层数据绑定模型,当采用DataSet将数据库的内容绑定到DataList等数据绑定控件时,为了自定义模板内的具体显示内容,可以采用数据绑定表达式将具体的字段值放到模板内。此时,绑定表达式的语法为:

<%#Eval("字段名")%>

注意:https://www.360docs.net/doc/281194119.html, 1.1中模板的数据绑定表达式为<%#DataBinder.Eval(Container.DataItem,"字段名")%>,https://www.360docs.net/doc/281194119.html, 2.0将其简化为<%#Eval("字段名")%>

有时,要求在网页上显示的内容格式不同于数据库中的格式,比如要求显示“男”,而不是“True”,此时往往需要重新设计绑定表示式

(1)要求只显示“姓名”字段的前3个字符,绑定表达式可以采用三目运算符?:

<%#Eval("姓名").ToString().Trim().Length>3?Eval("姓名").ToString().Trim().Substring(0,3):Eval("姓名").ToString().Trim()%>

(2)要求“性别”字段显示为“男”或“女”,绑定表达式也可以采用三目运算符?:

<%#Eval("性别").ToString() =="True"?"男":"女"%>

(3)Eval方法还可以提供第二个参数来指定返回字符串的格式,该参数为可选参数,语法格式同String 类的Format方法。

如果要求“生日”字段的格式为“12月12日”,表达式如下:

<%# Eval("生日","{0:MM月dd日}")%>

6.2 常用控件的数据绑定

6.2.1 RadioButtonList控件的数据绑定

6.2.2 CheckBoxList控件的数据绑定

6.2.3 DropDownList控件的数据绑定

6.3数据源控件

在开发https://www.360docs.net/doc/281194119.html,应用程序时,可以直接使用https://www.360docs.net/doc/281194119.html,访问数据库,获取数据源并绑定到https://www.360docs.net/doc/281194119.html,服务器控件,这个过程需要开发人员编写大量的程序代码。

https://www.360docs.net/doc/281194119.html, 2.0以后,提供了一系列的数据源控件,采用声明式编程的方式指定数据源,大大简化了编写https://www.360docs.net/doc/281194119.html,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复杂性。

https://www.360docs.net/doc/281194119.html, 4.0共包括七种数据源控件下面介绍一下最常用的数据源控件之一SqlDataSource的使用方法。

SqlDataSource控件

SqlDataSource控件允许开发人员连接到任何具有https://www.360docs.net/doc/281194119.html,提供者的数据源,包括SQL Server、Oracle、OLE DB以及ODBC数据源。

SqlDataSource控件简化了https://www.360docs.net/doc/281194119.html,访问数据库的操作,避免编写很多代码所造成的繁琐,使用该控件,开发人员甚至无需自己编写哪怕一行代码。

课堂小结:

本章介绍了https://www.360docs.net/doc/281194119.html,中的数据绑定技术,首先介绍了简单绑定与复杂绑定,接着讲解了采用ADO技术对RadioButtonList、CheckBoxList控件和DropDownList进行数据绑定的方法,最后详细讲解了如何采用SqlDataSource控件配置数据源来代替https://www.360docs.net/doc/281194119.html,技术,从而实现对ListBox控件和GridView进行数据绑定的方法。本章例题主要用于演示数据绑定技术,其中用到了GridView和DataList控件,其详细用法参见后续数据控件章节。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基础的知识点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数据库基础 1.基本概念: 数据:数据泛指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属性、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以适合于用人工或自然的方式进行保存、传递和处理。数据是形成信息的源泉,信息是有价值的数据是数据的内涵。 信息:有一定含义的、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 数据库: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BS的核心):专门用于管理数据可的计算机系统软件。 数据库系统:带有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相关硬件、软件和各类人员组成。 2.数据管理的发展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没有直接存储设备、操作系统、管理软件 2.文件系统阶段:把计算机众多数据组织成相互独立的数据文件 3.数据库系统阶段:一定的格式、统一管理、冗余度小 4.分布式数据库阶段:物理上分离、逻辑上统一 5.面向对象数据库阶段 3. 数据模型: (1)基本概念: 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的形式框架,用来描述数据的一组概念和定义,包括描述数据、数据联系、数据操作、数据语义以及数据一致性的概念工具。 概念模型: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强调语义表达功能。 实体:客观存在的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 实体集:性质相同的同类实体的集合 属性:描述实体的特征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 主键:用来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某个属性或属性组合 联系(1:1,1:n,m:n):实体集之间的关系,反应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联系也是主体,也可具有属性

关系模型:采用二维表来表示实体以及实体之间关系的模型。本质是一张表。 关系、关系模式:1:1关系名(属性1,属性2,……) 1:n 将1的主键放入n中学生(班级编号,……) n:m 将实体的主键放入关系的属性中 (2)E-R模型:能根据具体问题构建E-R模型、画出E-R图 实体集:矩形框 属性:椭圆 联系:菱形 (3)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关系的性质 数据查询、数据插入、数据删除、数据修改 关系运算:选择(减少个体保留所有属性)、投影(所有个体的部分属性)、联结 (4)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 (5)关系模型的完整性(实体、参照、自定义) 实体:主键不能为空 参照:外键为空或在其担任主键的实体集中存在 自定义:用户自己定义的语义要求 第二章A ccess数据库与表的操作 1. Access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步骤 2. 基本概念:Access数据库、表、记录、字段 3. 使用表设计器创建表 (1)字段名命名规则 不能空格开头、不能用.!()[]、最长64个字符 (2)字段类型:文本、数字、日期/时间、是/否、查阅向导(备选项中选择) (3)字段属性:字段大小、输入掩码(控制数据的输入)、有效性规则(规范、核查)、有效性文本(提示信息)、默认值、索引(搜索或排序的根据,加快查询速度)、必填字段 (4)设置主键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其中人性化是大众化的基础,大众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1)、虚拟现实技术:3D游戏等。 (2)、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3)、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Office助手、电子商务(EC)等。 GUI:图形用户界 DOS:磁盘操作系统 CPU:中央处理器 EC:电子商务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练习题及答案(许骏)

第一篇计算机与网络基础 思考题 1.什么是信息?信息具有哪些特征? 答:从产生信息的客体出发,信息是客观事物属性及其运动变化特征的表述;从接收信息的主体而言,信息是能够消除不确定性的一种东西;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出发,信息可以理解为一组编码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对某一目的有用的知识。 特征:(1)可共享性;(2)可转移性(时间上转移“存储”,空间上转移“通信”);(3)相对性与时效性;(4)可变换性;(5)信息与载体的不可分割性。 2.什么是信息技术?它包括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分别代表信息的哪些过程? 答: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度量、传输、变换、处理、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其内容包括:(1)感测技术(信息的获取);(2)通信技术(信息的传递);(3)计算机技术(信息的处理);(4)控制技术(信息的应用)。 3.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 (2)计算机内部采取二进制形式表示和存储指令或数据; (3)把解决问题的程序和需要加工处理的原始数据事先存入存储器中,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周而复始地取指令、执行指令的过程。 4.画出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结构,并简述各部分的基本功能。 答:硬件系统结构图见P8页。各部分基本功能如下: (1)中央处理单元CPU: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运算器是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运算的部件;控制器统一指挥和有效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

(2)存储器:包括内存和外存。内存可由CPU直接访问,存取速度快、容量小,一般用来存放当前运行的程序和处理的数据;外存存取熟读较慢,容量大,价格 较低,一般用来存放当前不参与运行的程序和数据,是内存(或称主存)的补 充和后援。 (3)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设备的作用是把原始数据以及处理这些数据的程序转换为计算机能识别和接受的信息表示方式,然后放入存储器;输出设备用于把各种 计算机结果数据或信息以数字、字符、图像、声音等形式表示出来。 (4)输入/输出接口:作用是协调外部设备和计算机的工作。功能大致包括:数据隔离;数据缓冲;数据变换;记录外设与接口的工作状态,据此调整对外设与数 据接口的指令;实现主机与外设之间的通信联络控制。 (5)总线:是一组公共信号线,能分时地发送和接收各部件的信息。其优点是,可减少计算机系统中信息传输线的数量,有利于提高系统可靠性;使计算机系统 便于实现模块化,从而提高计算机扩充内存容量及外部设备数量的灵活性。5.存储器为什么要分为外存储器和内存储器?两者各有何特点? 答:在计算机系统中,对存储器的容量、速度和价格这三个基本性能指标都有一定的要求,如存储容量应满足各种应用需求,存储速度应尽量与CPU匹配,并支持输入/输出操作,价格要相对合理等。然而按目前的技术水平,仅采用一种存储技术组成单一的存储器不可能同时满足这些要求。解决方案是采用多级存储器系统,即把几种存储技术结合起来,缓解容量、速度和价格之间的矛盾。 内存可由CPU直接访问,存取速度快、容量小,一般用来存放当前运行的程序和处理的数据;外存存取熟读较慢,容量大,价格较低,一般用来存放当前不参与运行的程序和数据,是内存(或称主存)的补充和后援。

数据库技术基础4

河南工业大学实验报告数据库技术基础4 课程数据库技术基础实验名称实验4.2视图的使用 院系中英国际学院 实验4.2 视图的使用 1.创建视图 (1)创建YGGL数据库上的视图DS_VIEW,视图包含Departments表的全部列。 图4.2.1创建YGGL数据库上的视图DS_VIEW (2)创建YGGL数据库上的视图Employees_view,视图包含员工编号、姓名和实际收入三列。 图4.2.2创建YGGL数据库上的视图Employees_view 思考与练习: 在创建视图时SELECT语句有哪些限制? 不能使用COMPUTE或者COMPUTE BY子句,除非和TOP子句一起使用,否则,不能使用ORDER BY子句,不能使用INTO关键字,不能使用OPTION子句,不能引用临时表和表变量。 在创建视图时有哪些注意点? 1.在CREATE VIEW语句中,不能包括ORDER BY,COMPUTE或者COMPUTE BY 子句也不能 出现INTO关键字。 2.创建视图所参考基表的列数最多为1024列。 3.创建视图不能参考临时表。 4.尽量避免使用外连接创建视图。 5.在一个批处理语句中,CREATE VIEW 语句不能和其他TRANSACT-SQL语句混合使用。

创建视图,包含员工编号、姓名、所在部门名称和实际收入这几列。 图4.2.3创建视图 2.查询视图 (1)从视图DS_VIEW中查询出部门编号为“3”的部门名称。 图4.2.1 (2)从视图Employees_view中查询出姓名为“王林”的员工的实际收入。 图4.2.4查询出姓名为“王林”的员工的实际收入 思考与练习 若视图关联了某表中的所有字段,而此时该表中添加了新的字段,视图中能否查到该字段?不能,必须重新创建视图才可以查询到 自己创建一个视图,并查询视图中的字段。

教科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套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信息技术>淘宝资料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理

(信息技术)淘宝资料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理

1. 根据计算机使用的电信号来分类,电子计算机分为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其中,数字计算机是以( )为处理对象。 A. 字符数字量 B. 物理量 C. 数字量 D. 数字、字符和物理量 2. 下列关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ENIAC是1946年在美国诞生的 B. 它主要采用电子管和继电器 C. 它是首次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使计算机自动工作 D. 它主要用于弹道计算 3.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产生于( )。 A. 宾夕法尼亚大学 B. 麻省理工学院 C. 哈佛大学 D.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4.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每秒钟运算速度为()。 A. 5000次 B. 5亿次

C. 50万次 D. 5万次 5. 冯.诺依曼提出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硬件由()部分组成。 A. 2 B. 5 C. 3 D. 4 6. 科学家( )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结构理论。 A. 诺贝尔 B. 爱因斯坦 C. 冯.诺依曼 D. 居里 7. 冯·诺依曼计算机工作原理的核心是( )和“程序控制”。 A. 顺序存储 B. 存储程序 C. 集中存储 D. 运算存储分离 8. 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存储程序”是由( )提出来的。

A. 牛顿 B. 冯·诺依曼 C. 爱迪生 D. 莫奇利和艾科特 9.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将计算机划分为( )类。 A. 3 B. 4 C. 5 D. 6 10. 计算机中的指令和数据采用()存储。 A. 十进制 B. 八进制 C. 二进制 D. 十六进制 答案:1.C 2.C 3.A 4.A 5.B 6.C 7.B 8.B 9.D 10.C 11. 第二代计算机的内存储器为()。 A. 水银延迟线或电子射线管 B. 磁芯存储器

通信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 1、试举出若干个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例子。 答:模拟信号:语音信号等 数字信号:计算机处理数据等。 2、请说明有线电视、市内电话、调频广播、移动电话、校园网等通信系统各使用哪些信道。答:有线电视:同轴电缆 市内电话:双绞线 调频广播:无线信道 移动电话:无线信道 校园网: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 3、试述通信系统的组成。 答:通信系统包括五个组成部分:1)信源;2)发送设备;3)接收设备;4)信宿;5)信道。 4、一个有10个终端的通信网络,如果采用网型网需要用到多少条通信链路?如果采用星型网需要有多少条通信链路? 答:网状网:45条;星状网:10条 5、试述传码率,传信率,误码率,误信率的定义,单位。并说明二进制和多进制时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相互关系。 答:1)传码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通信系统传送的码元数目,单位为“波特”或“B”。 2)传信率也称为比特率(bit rate),是指单位时间内通信系统所传送的信息量,单位为“bit/s”或“bps”。 3)误码率就是码元在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Pe=传输中的误码/所传输的总码数。 4)误信率是指发生差错的信息量在信息传输总量中所占的比例,Peb=系统传输中出错的比特数/系统传输的总比特数。 r=Rmlog2m(bit/s) 式中,r为传信率,Rm为m进制的传码率。 6、描述点对点通信的几种方式。 答:对于点对点之间的通信,按消息传送的方向与时间,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及全双工通信三种。 7、线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区别在哪里?各有哪些优点?

答:线路交换:网上的交换设备根据用户的拨号建立一条确定的路径,并且在通信期间保持这条路径,从被呼用户摘机建立通话开始到一方挂机为止,这条线路一直为该用户所占用。线路交换的很大一个优点是实时性好。 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与转发的交换方式,很适合于数据通信。它将信息分成一系列有限长的数据包,并且每个数据包都有地址,而且序号相连。这些数据包各自独立地经过可能不同的路径到达它们的目的地,然后按照序号重新排列,恢复信息。它的优点是线路利用率高。 8、已知二进制数字信号每个码元占用的时间为1ms,1、0等概率出现,求(1)码元速率,(2)每秒钟的信息量,(3)信息速率。 答:1)码元速率=1/0.001=1000(B) 2)每秒钟信息量=Rmlog2m=1000*1=1000(bit) 3)r=Rmlog2m=1000*1=1000(bit/s) 9、同上题,如果码元速率不变,改用8进制传输,且各码元等概率出现,求码元速率,信息速率。 答:1)码元速率=1/0.001=1000(B) 2)r=Rmlog2m=1000*3=3000(bit/s)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综合练习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综合练习题2 一、单选题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名称是 A)ENIAC B)APPLE C)UNIV AC-ID)IBM-7000 (2)CAM表示为 A)计算机辅助设计B)计算机辅助制造C)计算机辅助教学D)计算机辅助模拟 (3)与十进制数1023等值的十六进制数为 A)3FDH B)3FFHC)2FDH D)3FFH (4)十进制整数100转换为二进制数是 A)1100100 B)1101000C)1100010 D)1110100 (5)16个二进制位可表示整数的范围是 A)0~65535B)-32768~32767 C)-32768~32768 D)-32768~32767或0~65535 (6)存储400个24×24点阵汉字字形所需的存储容量是 A)255KB B)75KB C)37.5KB D)28.125KB (7)下列字符中,其ASCII码值最大的是 A)9 B)D C)aD)y (8)某汉字的机内码是B0A1H,它的国际码是 A)3121HB)3021H C)2131H D)2130H (9)下面列出的4种存储器中,易失性存储器是 A)RAM B)ROM C)FROM D)CD-ROM (10)计算机中对数据进行加工与处理的部件,通常称为 A)运算器B)控制器C)显示器D)存储器 (11)下列4种设备中,属于计算机输入设备的是 A)UPSB)服务器C)绘图仪D)光笔 (12)二进制数1111101011011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是 A)1F5B B)D7SDC)2FH3 D)2AFH (13)十六进制数CDH对应的十进制数是 A)204 B)205 C)206 D)203 (14)下列4种不同数制表示的数中,数值最小的一个是 A)八进制数247 B)十进制数169C)十六进制数A6 D)二进制数10101000 (15)下列字符中,其ASCII码值最大的是 A)NUL B)B C)g D)p (16)ASCII码分为哪两种? A)高位码和低位码B)专用码和通用码C)7位码和8位码D)以上都不是 (17)7位ASCII码共有多少个不同的编码值? A)126B)124C)127 D)128 (18)一条指令必须包括 A)操作码和地址码B)信息和数据C)时间和信息D)以上都不是 (19)下列不属于微机主要性能指标的是 A)字长B)内存容量C)软件数量D)主频

数据库技术基础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与文件管理系统相比较,数据库系统的特点主要有数据___________、数据___________、数据___________。 结构化;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独立性高 2. 数据库系统提供了两个方面的映象功能,其中,_______使得数据库系统具有逻辑独立性,___________使得 数据库系统具有物理独立性。 外模式/模式映象;模式/内模式映像 3. 数据库设计分为以下六个设计阶段:需求分析阶段,______________,数据库逻辑设计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数据库实施阶段,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 概念结构设计阶段;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 4. 在数据库系统中最重要的软件是______ _,最重要的用户是_______。 .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 二、选择题 1. 目前数据库中最流行的数据库是(B )。 A 网状数据库 B 关系数据库 C 层次数据库 D 非关系模型数据库 2. 元数据又可以叫做( B )。 A 用户数据 B 系统数据 3. 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是(B)。 A 内模式 B 模式 C 外模式 D 存储模式 4. DB的含义是( A )。 A 数据库 B 数据库管理系统 C 数据处理 D 数据库系统 三、简答 1. 试述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解:数据库:数据库用于存储数据,数据分为用户数据和系统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类重要的复杂的系统软件,由若干程序组成,主要包括数据库引擎,各种管理程序,开发工具等。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对数据库的一切操作,同时提供面向应用的接口,供应用程序调用。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 2. 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有哪几种,简述各自的特点。 解: 目前数据库系统主要分为集中式、客户机/服务器、并行式和分布式等几种。 集中式数据库系统:DBMS、数据库和应用程序都在一台计算机上。 客户机/服务器数据库系统:DBMS、数据库驻留在服务器上,而应用程序放置在客户机上(微型计算机或工作站),客户机和服务器通过网络进行通讯。在这种结构中客户机负责业务数据处理流程和应用程序的界面,当要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时就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接受客户机的请求后进行处理,并将客户要求的数据返回客户机。 并行数据库系统:并行数据库系统是在并行机上运行的具有并行处理能力的数据库系统,是数据库技术与并行计算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并行数据库系统发挥了多处理机的优势,采用先进的并行查询技术和并行数据分布与管理技术,具有高性能、高可用性、高扩展性等优点。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由一组数据组成,这组数据物理上分布在计算机网络的不同结点上,逻辑上却属于同一个系统。网络中的每个结点具有独立处理的能力(称为场地自治),可以执行局部应用,这时只访问本地数据。也可以执行全局应用,此时,通过网络通信子系统访问多个结点上的数据。分布式数据库适应了企业部门分布的组织结构,可以降低费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3. 考察一个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构成。 4. 用某一种熟悉的编程语言实现学籍管理应用。 第二章 一、简答 1. 什么是概念模型?概念模型的作用是什么? 解: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数据库设计人员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也是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2. 什么是E-R图?构成E-R图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解:E-R图为实体-联系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构成E-R图的基本要素是实体型、属性和联系,其表示方法为: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3)

目录未找到目录项。 一数据库基础知识(第1、2章) 一、有关概念 1.数据 2.数据库(DB)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Access 桌面DBMS VFP SQL Server Oracle 客户机/服务器型DBMS MySQL DB2 4.数据库系统(DBS) 数据库(DB)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 概念模型 一、模型的三个世界 1.现实世界 2.信息世界:即根据需求分析画概念模型(即E-R图),E-R图与DBMS无关。 3.机器世界:将E-R图转换为某一种数据模型,数据模型与DBMS相关。

注意:信息世界又称概念模型,机器世界又称数据模型 二、实体及属性 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2.属性: 3.关键词(码、key):能唯一标识每个实体又不含多余属性的属性组合。 一个表的码可以有多个,但主码只能有一个。 例:借书表(学号,姓名,书号,书名,作者,定价,借期,还期) 规定:学生一次可以借多本书,同一种书只能借一本,但可以多次续借。 4.实体型:即二维表的结构 例student(no,name,sex,age,dept) 5.实体集:即整个二维表 三、实体间的联系: 1.两实体集间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2.同一实体集内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四、概念模型(常用E-R图表示) 属性: 联系: 说明:①E-R图作为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中间语言。 ②E-R图可以等价转换为层次、网状、关系模型。 举例: 学校有若干个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程有若干学生选修。用E-R图画出概念模型。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 -------------------------------------------------------------------------- 所有计算机之间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的通信都涉及由传输介质传输某种形式的数据编码信号。传输介质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设备间起互连和通信作用,为数据信号提供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节点的物理通路。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中采用的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传输介质两大类。 一、有线传输介质(Wired Transmission Media) 有线传输介质在数据传输中只作为传输介质,而非信号载体。计算机网络中流行使用的有线传输介质(Wired Transmission Media)为:铜线和玻璃纤维。 1. 铜线 铜线(Copper Wire)由于具有较低的电阻率、价廉和容易安装等优点因而成为最早用于计算机网络中的传输介质,它以介质中传输的电流作为数据信号的载体。为了尽可能减小铜线所传输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涉(Interference),我们使用两种基本的铜线类型:双绞线和同轴电缆。 (1)双绞线 双绞线(Twisted Pair)是把两条互相绝缘的铜导线纽绞起来组成一条通信线路,它既可减小流过电流所辐射的能量,也可防止来自其他通信线路上信号的干涉。双绞线分屏蔽和无屏蔽两种,其形状结构如图1.1所示。双绞线的线路损耗较大,传输速率低,但价格便宜,容易安装,常用于对通信速率要求不高的网络连接中。 (2)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由一对同轴导线组成。同轴电缆频带宽,损耗小,具有比双绞线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好的传输性能。按特性阻抗值不同,同轴电缆可分为基带(用于传输单路信号)和宽带(用于同时传输多路信号)两种。同轴电缆是目前LAN局域网与有线电视网中普遍采用的比较理想的传输介质。 2.玻璃纤维 目前,在计算机网络中十分流行使用易弯曲的石英玻璃纤维来作为传输介质,它以介质中传输的光波(光脉冲信号)作为信息载体,因此我们又将之称为光导纤维,简称光纤(Optical Fiber)或光缆(Optical Cable)。 光缆由能传导光波的石英玻璃纤维(纤芯),外加包层(硅橡胶)和保护层构成。在光缆一头的发射器使用LED光发射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或激光(Laser)来发射光脉冲,在光缆另一头的接收器使用光敏半导体管探测光脉冲。 模拟数据通信与数字数据通信 一、通信信道与信道容量(Communication Channel & Channel Capacity) 通信信道(Communication Channel)是数据传输的通路,在计算机网络中信道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物理信道指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的物理通路,它由传输介质与有关通信设备组成;逻辑信道指在物理信道的基础上,发送与接收数据信号的双方通过中间结点所实现的逻?quot;联系",由此为传输数据信号形成的逻辑通路。逻辑信道可以是有连接的,也可以是无连接的。物理信道还可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而分为有线信道和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目录未找到目录项。 一数据库基础知识(第1、2章) 一、有关概念 1.数据 2.数据库(DB)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Access 桌面DBMS VFP SQL Server Oracle 客户机/服务器型DBMS MySQL DB2 4.数据库系统(DBS) 数据库(DB)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 概念模型 一、模型的三个世界 1.现实世界

2.信息世界:即根据需求分析画概念模型(即E-R图),E-R图与DBMS 无关。 3.机器世界:将E-R图转换为某一种数据模型,数据模型与DBMS相关。 注意:信息世界又称概念模型,机器世界又称数据模型 二、实体及属性 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2.属性: 3.关键词(码、key):能唯一标识每个实体又不含多余属性的属性组合。 一个表的码可以有多个,但主码只能有一个。 例:借书表(学号,姓名,书号,书名,作者,定价,借期,还期) 规定:学生一次可以借多本书,同一种书只能借一本,但可以多次续借。 4.实体型:即二维表的结构 例 student(no,name,sex,age,dept) 5.实体集:即整个二维表 三、实体间的联系: 1.两实体集间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2.同一实体集内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四、概念模型(常用E-R图表示) 属性: 联系: 说明:① E-R图作为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中间语言。 ② E-R图可以等价转换为层次、网状、关系模型。 举例: 学校有若干个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 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程有若干学生选修。用E-R图画出概念模型。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知识60863069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知识 2.1 数据通信技术 2.1.1 模拟数据通信和数字数据通信 1.几个术语的解释 1)数据-定义为有意义的实体。数据可分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模拟数据是在某区间内连续变化的值;数字数据是离散的值。 2)信号-是数据的电子或电磁编码。信号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流、电压或电磁波;数字信号则是一系列离散的电脉冲。可选择适当的参量来表示要传输的数据。 3)信息-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 4)信源-通信过程中产生和发送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5)信宿-通信过程中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6)信道-信源和信宿之间的通信线路。 2.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表示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可通过参量(幅度)来表示: 图2.1 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表示 3.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的表示 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都可以用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来表示,因而无论信源产生的是模拟数据还是数字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都可以用适合于信道传输的某种信号形式来传输。 1)模拟数据可以用模拟信号来表示。模拟数据是时间的函数,并占有一定的频率范围,即频带。这种数据可以直接用占有相同频带的电信号,即对应的模拟信号来表示。模拟电话通信是它的一个应用模型。 2)数字数据可以用模拟信号来表示。如Modem可以把数字数据调制成模拟信号;也可以把模拟信号解调成数字数据。用Modem拨号上网是它的一个应用模型。 3)模拟数据也可以用数字信号来表示。对于声音数据来说,完成模拟数据和数字信号转换功能的设施是编码解码器CODEC。它将直接表示声音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转换成二进制流近似表示的数字信号;而在线路另一端的CODEC,则将二进制流码恢复成原来的模拟数据。数字电话通信是它的一个应用模型。 4)数字数据可以用数字信号来表示。数字数据可直接用二进制数字脉冲信号来表示,但为了改善其传播特性,一般先要对二进制数据进行编码。数字数据专线网DDN网络通信是它的一个应用模型。 4.数据通信的长距离传输及信号衰减的克服 1)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都可以在合适的传输媒体上进行传输(如图2.2);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 1.比特(bit, binary digit)即二进位,只有0和1两种取值,是组成数字信息的最小单位, 一般用小写字母b表示。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是字节(byte),用大写字母B 表示。换算关系:1B=8b,八个比特(八位二进制数字)构成一字节。 一个触发器可以存出一个比特。中央处理器中的寄存器可以存储一组比特。 在内存储器中使用2的幂次作单位:1GB=1024MB=10242KB=10243B;在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中常使用10的幂次作单位。 2.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按照每一位的权值依次展开即可。 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对整数部分从低位到高位除以逆序取余法,对小数部分从高位到低位乘以顺序取整法。 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对整数部分从低位到高位每四位用等值十六进制数代换,不足四位在高位加零补足;对小数部分从高位到低位每四位用等值十六进制数代换,不足四位在低位加零补足。 十六进制转换成二进制:每个数字均用等值的二进制数代换即可。 二进制与八进制之间的转换与上述过程相似,每三位代换即可。 3.一个数字或西文字符占据1个比特即8位二进制,无符号整数取值范围是[0, 255(28-1)]。 n个二进位表示的带符号证书的取值范围是[-2n-1+1, +2n-1-1]。带符号整数的8位二进制中必须留最高为作为符号位,0表示“+”,1表示“-”。 原码和补码:原码即数值在计算机中的二进位表示形式,补码的正数表示与原码相同,但负数表示保持最高符号位1不变,其余部分全部取反后加1即可。 定点数和浮点数:定点数指计算机存储中小数点固定的数字(整数和纯小数),浮点数指小数点位置不固定的数字(除上述两种情况以外的其他实数)。一般地,计算机中实数也叫做“浮点数”,而整数叫做“定点数”。 4.ASCII码:96个可打印字符和32个控制字符,每个字符用7位二进制数编码,同时最 高位保持为0,故每位ASCII码占据1个字节空间。 5.比特的逻辑加(∨):除了1∨1=1,其余与算术加法相同。 比特的逻辑乘(∧):均与算术乘法相同。 6.划分计算机发展阶段的标准是核心元件的类别。计算机核心集成电路经历了电子管、晶 体管、小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阶段。晶体管的尺寸越小,集成度就越高,极限工作频率就越高。 摩尔定律:单块集成电路的及成都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番。 我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是采用非接触式IC卡制成的,进一步改善了防伪性能。 第二章计算机组成原理 7.计算机应用模式的演变:集中计算模式、分散计算模式、网络计算模式。 根据前文所述的计算机划代标准,计算机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以来一共可分为四代。 计算机分类:巨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服务器、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巨型和大型计算机的区别在于巨型计算机的CPU个数是大型计算机的成百上千倍。

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基础题库

一、名词解释 1 、数据:截荷信息的物理符号用于描述事物,传递和表示信息。 2 、信息:是人们消化和理解了的数据,即对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后的结果。 3 、数据处理: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 4 、信息系统:为了某些明确的而建立的,由人员、设备、程序和数据集合构成的统一整体,它是以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实现的。 5 、超文本技术:是信息结点、链和网三个要素的组合,从而构成复杂的有向图式的信息组织结构,向用户提供了非常直观和灵活的人机交互环境,它是综合表达信息的强有力手段。 6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当数据的存储结构改变时,通过系统内部的自动映像或转换功能,保持了数据的逻辑结构不变,从而使应用程序不需要修改。 7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当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改变时,通过系统内部的自动映像或转换功能,保持了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不变,从而使应用程序不需要改变。

8 、数据完整性:是对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的测度。完整性就是正确性、准确性的有效性,完整性控制包括域完整性控制和关联完整性控制两个方面。 9 、概念世界: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一种抽像描述。 10 、实体:是指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 11 、实体属性:描述实体的特性。 12 、实体关键词:是指能够唯一标识实体集中每个实体的属性或属性组合。 13 、实体之间的联系:是指一个实体型中的实体集合与另一个实体型中的实体集合之间的联系。 14 、 E-R 模型:是描述概念世界、建立概念模型的实用工具,其中实体用矩形框表示,框内注明实体名称,属性用椭圆形框表示,并用连线同对应实体连接起来,实休之间的联系用菱形框表示,框内注明联系名称,并用连线将该框与有关实体框连接起来,并在连线上注明联系类型。

最新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习题与答案 一、判断题 1.(√)计算机中的信息都是用数字形式来表示的。 2.(√)信道容量是指信道传输信息的最大能力,通常用信息速率来表示,单位时间内传送的比特数越多,表示信道容量越大。 3.(×)波特率是指信息传输的错误率,是数据通信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衡量传输可靠性的指标。 4.(×)在单信道总线型网络中,带宽=信道容量×传输效率。 5.(√)在共享信道型的局域网中,信号的传播延迟或时延的大小与采用哪种网络技术有很大关系。 6.(√)DTE是指用于处理用户数据的设备,是数据通信系统的信源和住宿。 7.(√)DCE是数据通信设备,是介于数据终端设备与传输介质之间的设备。 8.(×)Modem属于DTE。 9.(√)在单工通信的两个节点中,其中一端只能作为发送端发送数据不能接收数据,另一端只能接收数据不能发送数据。 10.(√)在半双工通信的双方可以交替地发送和接收信息,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只需要一条传输线路即可。 11.(×)在全双工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进行信息的发送与接收,只需要一条传输线路即可。 12.(√)在局域网中,主要采用的是基带数据传输方式。 13.(√)信道带宽的单位是赫兹。 14.(×)数据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指标中的信道容量=吞吐量×传输效率。 15.(×)比特率和波特率是两个相同的概念。 16.(√)基带传输与宽带传输的主要区别在于数据传输速率不同。 17.(√)分组交换是以长度受到限制的报文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交换的。 18.(√)电路交换有建立连接、传输数据和拆除连接三个通信过程。 19.(√)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线路利用率高,但实时性差。 20.(√)ATM(即异步传输模式)是一种广域网主干线常采用的技术。 21.(√)数据传输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信道内传输的信息量,即比特率。 22.(×)使用调制解调器进行网络数据传输称为基带传输。 23.(√)信元交换适宜于对带宽要求高和对服务质量要求高的应用。 24.(×)波特率是一种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 25.(×)分组交换属于“存储一转发”交换方式,它是以报文为单位进行传输转换的。 26.(×)奇偶检验是一种复杂的检错方法,有很强的检错能力。 二、填空题 1.数据一般分(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两种类型。 2.在数字传输中,(码元)是构成信息编码的最小单位。 3.(吞吐量)是单位时间内整个网络能够处理的信息总量,单位是字节/秒或位/秒。 4.数据通信系统是由(DTE )、(DCE )和通信线路等组成。 5.根据数据信息在传输线上的传送方向,数据通信方式有(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三种。 6.数据传输方式有(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宽带传输)三种。 7.数据交换技术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信元交换)四种。 8.一个完整的信元长度为(53 )B,其中(5 )B是信元头,(48 )B为信元数据。

数据库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

数据库基础知识试题 部门_________ 姓名______ 日期______ 得分________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分,共30 分) 1.DELETE语句用来删除表中的数据 ,一次可以删除()。 D A . 一行 B.多行 C.一行和多行 D.多行 2.数据库文件中主数据文件扩展名和次数据库文件扩展名分别为()。 C A..mdf .ldf B. .ldf .mdf C. .mdf .ndf D. .ndf .mdf 3.视图是从一个或多个表中或视图中导出的()。 A A 表 B 查询 C 报表 D 数据 4.下列运算符中表示任意字符的是()。 B A.* B. % C. LIKE 5.()是 SQL Server中最重要的管理工具。 A A.企业管理器 B.查询分析器 C.服务管理器 D.事件探察器 6.()不是用来查询、添加、修改和删除数据库中数据的语句。 D A、SELECT B、 INSERT C、UPDATE D、DROP 7.在 oracle 中下列哪个表名是不允许的()。D A、 abc$ B、 abc C、 abc_ D、_abc 8.使用 SQL命令将教师表 teacher 中工资 salary 字段的值增加 500,应该使 用的命令是()。 D A、 Replace salary with salary+500 B、Update teacher salary with salary+500 C、Update set salary with salary+500 D、 Update teacher set salary=salary+500 9.表的两种相关约束是()。C A、主键和索引 B、外键和索引 C、主键和外键 D、内键和外键 10.ORACLE数据库物理结构包括()。 A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