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三首》教材全解通

《中国现代诗三首》教材全解通
《中国现代诗三首》教材全解通

1.毛泽东词二首

开心果冻

重庆和谈期间,毛泽东谈到国内形式时说:“蒋先生的‘蒋’字,乃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了一棵草,他不过是一位草头将军而已。而我这个‘毛’字,可不是毛手毛脚的毛,而是一个反‘手’,反手即反掌,意思就是代表大多数中国民众意愿和利益的共产党,要战胜代表少数人利益的国民党,易如反掌!”此言一出,全场掌声雷动。

感悟课程新理念

文题背景感悟

【走近作者】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

鹤等。浙江海宁人。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

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

时光。他可以随意地选科听课,也可以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看书、赏景,

或者下河划船,尽情陶醉在大自然中。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

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时代背景】

《再别康桥》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

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

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二、《采桑子·重阳》

1927年大革命失败,帝国主义在华矛盾随之尖锐,各派军阀之间的混

战加剧,给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发生和坚持焉提供了条件。1929年,毛

泽东领导的红军第三次入闽,这次入闽,天高气爽,秋色烂漫,面对革命

形式。诗人的心头充满了喜悦畅抒胸臆,写下了这首情景交融,饱含哲理脍

炙人口的词作。

【相关链接】

1、关于志摩

梁启超说:“徐志摩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胡适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2、我所知道的康桥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语言知识积累

【音形积累】

1、生字

注音:荇(xìng)斓(lán)畔(pàn)溯(sù)篙(gāo)

河畔(pàn)青荇(xìng)长蒿(gāo)漫溯(sù)

笙箫(xiāo)载①zǎi②zài载歌载舞装载登载斑斓(澜、阑)

2、多音字

(céng)曾.经 (zhòng)重.量(fēn)分.析曾.重.分.

(zēng)曾.孙(chóng) 重.叠(fèn)分.量

3、形近字(加注音)

竞(jìng)竞争惆(chóu)惆怅沁(qìn)沁人心脾

竟(jìng)毕竟稠(chóu)稠密泌(mì)分泌

【词语积累】

1、词语解释

寒秋:深秋。

争流:争着行使。

长空:广阔的天空。

浅底:水清澈见底,显得浅,不是真浅。

恰:正值。

意气:意志和气概。

飞舟:飞快前进的船只。

寥廓:高远空旷。

2、词义辨析

1、遏与扼

同: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有阻止事态进一不发展的意思。

异:“遏”意思是阻止、禁止,例如:欢庆奥运的歌声响遏行云。“扼”意思是把守、控制。例如:在人生的途行中,他一次次扼住生命的咽喉。

2、意气与义气

同:两个词都是名词,都有包含气概的意思。

异:“意气”指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例如:我国运动员代表对个个显得意气昂扬。“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例如:“哥们”义气在校园流行引起大家的关注。

研习教材重难点

语篇主旨提炼

《再别康桥》表达了一种微波轻烟似的离情别绪,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给人以审美享受。原因在于他以美妙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人类共有的一种感情:即对失去的美好事物,人们总是充满怀念。《采桑子·重阳》:以重阳节切题,通过“战地黄花分外香”、胜似春光的秋景的描绘和赞叹,艺术地表现了诗人乐观的革命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篇结构分析

一、《沁园春·长沙》

上阙:写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

下阙:抒情,回答“谁主沉浮”的问题。

二、《采桑子·重阳》:

上阙:写重阳菊花,鼓励人们要努力奋斗。

下阙:写壮美的江天秋景,歌颂革命根据地的大好形势。

语篇脉络梳理

【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徐志摩

离愁、旧梦

爱═════╤═════美

(喜悦、依恋)(意象、语言)

(说明:板书设计力求简洁而含蓄。“爱”和“美”既是徐志摩的人生追求,也是《再别康桥》一诗给人的最主要印象,徐对康桥的爱体现在再聚康桥之时的喜悦与再别时的依恋,而本诗的意象、语言均给人极美的享受。而萦绕在诗人心头和诗句行间的是挥不去的离愁和别不了的旧梦。)

二、《采桑子·重阳》:

重阳菊花人生短促

上阕

努力奋斗战地菊花

壮美秋景秋风强劲

下阕

歌颂形势激扬文字

重点句段品读

1、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品读】这样写,和整个诗“悄悄的”走是一致的。诗人爱康桥而不原打扰康桥,康桥是英国艺术、文化中心,这里沉积着浓郁的学术气氛、文化气氛。“不带走一片云彩”是否也可以理解为离别是暂时的,有机会还来看望康桥呢?作者对康桥那浓郁的情感都饱含在这诗句中了。

2、课文最后一自然节。

【品读】本自然节与开头呼应。诗人是那样不舍得离去。云彩本是不能带走的,诗人却用夸张的手法强调说“不带走一片云彩”,加上两个“悄悄”表露诗人不愿掠动心爱的康桥一片温柔情意,不忍心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至此,将诗人对康桥“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悄悄”、“轻轻”中表现了出来,同时排出了“伤离别”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之感。

疑难问题解析

1、诗人一开始说“轻轻的我走了”而不说“我轻轻地走了”,并且他后面连用了两个“轻轻的”都在“我”之后,为什么?

提示:调整语序的作用,主要是强调。连用三个“轻轻的”,突出了“宁静”,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表现了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深情,以及无奈与感伤。诗人不忍心惊动康桥呀。同时衬出了诗人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而且这样一写,音韵上感觉也好一些。

2、为什么说“战地黄花分外香”呢?

提示:战地是经过艰苦的军事斗争取得的,凡是经过斗争得来的东西,总使人感到更加可爱可贵,对它更加珍惜。野菊本是平常的花,可是它却能在炮火中顽强地挺立着、开放着,绽黄吐香,把战地的重阳点缀得异样美丽。看见了它,就叫人对当前所取得的胜利感到加倍的喜悦。开在战地上的黄花

同胜利联系在一起,胜利可喜;黄花可喜,连它的香气也似乎远胜平时了。“分外香”只有三个字,可是却把这个曲折的意思表达了出来。

整体鉴赏评价

中流击水,一腔拿云心事

——《沁园春·长沙》赏析

“少年心事当拿云。”(李贺《致酒行》)诗人和同伴们的拿云心事,从“携来百侣曾游”到“粪土当年万户侯”,可说是直抒胸臆,尽情倾吐,如长江大河,滔滔而下,气势磅礴,痛快淋漓。在结尾时“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则是采取象征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一种解释认为“击水”为游泳,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我总感觉这一意境与作者赞扬“百舸争流”的精神不太符合。我倾向于“中流击水”即“中流击楫”的转化。《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来“中流击楫”就成了立誓复兴祖国的代词。在这里正表示诗人要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使人读后仿佛听到了一颗爱国爱民的赤心,在怦怦跃动,从而感受到一种伟大胸怀所反映出的崇高美。

我国古典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很讲究情与景的交融。刘勰说:“繁采寡情,味之必淡。”(《文心雕龙》)谢榛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四溟诗话》)这首词较好地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前半片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则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片的抒情乐章。

下半片虽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将无形的不平凡的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

峥嵘的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可以说,《沁园春·长沙》的崇高美,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

(选自《毛泽东诗词鉴赏》,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有删节)

开拓学习新视野

品味语言之美

毛泽东名句辑录:

1、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井岗山》)

2、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

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娄山关》)

4、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长征》)

6、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

7、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沁园春·雪》)

8、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

9、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0、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1、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和柳亚子先生》)

12、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水调歌头·重上井岗山》)

1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送瘟神》)

14、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送瘟神·其二》)

15、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到韶山》)

16、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为女民兵题照》)

17、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登庐山》)

18、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题庐山仙人洞照》)

19、金猴奋起千斤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和郭沫若同志》)

20、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卜算子·咏梅》)

21、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22、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冬天》)

23、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聆听名作弦音

今天最好

原野

在生命哲学中,期盼明天和怀念旧日是一块金币的两个面。它们是一回事,只是图案不同。也许青年人更期盼明日,老年人更怀念昨天。

人就是这么有意思,他拿着时间这块金币,却不知翻转过来,把两面的图案都看一看。

从去年开始,股票给国人以深刻的警示。这种刺激在于,今天你买了某种股票,价值x元,过了几年之后,x元变成了x x元,财富迅速升值。这个金融界的现象给人的启示成为一个命题:

当年买这支股票重要,还是它现在的升值更重要?

简明的答案在于:当年不买这支股票,就不会有今天的增值。买了股票,不一定都会在今天升值。但是不买那支股票,肯定永远不升值。

透过这个例子,我想说的话在于,今天最重要,今天就是原始股。

今天是你搬来的一块砖,虽然朴素不足道,却垫起了你明天的一段高度。

今天是一件披在身上的棉袄,虽然不够阔气,却能挡住寒气,使你明天不会感冒。

今天是拧开水龙头冲出的清水,可以濯足,可以洗衣,可以变为香茶一杯。

我现在后悔了,为许许多多的“今天”后悔。在灰暗的日子中,灰暗的是人而不是日子。因为在那些日子中,曾有过别人的辉煌。我曾拥有时间,却不知怎样支配时间。今天,我很想粗读一遍《明史》,我想了解一些植物学的知识,我想把古今皇帝与朝代的年表背下来,但我没有时间。我深悔过去没在某一个“今天”中完成这件事。

然而我又悟出,生活的内容,既不能寄托于未来,也不可埋怨于旧日。我们所有的生活,只发生于“今天”。

因而,今天永远是最美好的一天,也是惟一可以信赖的一天。如果没有今天,我们什么都没有了。

今天即使是一个沮丧的日子,譬如阴雨连绵,诸事不遂,也是可庆幸的一天,因为这是你的“今天”。

如果今天是好日子,更要加倍爱惜。原因在于它由过去的无数“今天”积累而来。

今天划下了你生命的一道刻痕,所以最好。

[点评]

没有今天,就不可能有值得回忆的昨天,也不可能有美好的明天。所以,作者强调:“今天永远是最美好的一天,也是惟一可以信赖的一天。”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能把生活的内容寄托于未来,也不必埋怨旧日。“恰同学少年”,我们要牢牢抓住“最好”的今天,不让自己为许许多多的“今天”后悔。

优化考题新演练

一、基础演练: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稠.()遏.()携.()舸.()

峥.嵘.()()挥斥方遒.()寥廓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百舸.:

怅.:

寥廓

..:

峥嵘

..: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

3、“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拟借代

B.比喻借代

C.夸张比喻

D.比拟比喻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粪土当年万户侯”的“粪土”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其一狼犬.坐于前。

B.邑人奇之,稍稍宾客

..其父

C.叩石垦壤,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

D.瑜等率轻锐

..继其后

二、课内阅读

阅读《采桑子·重阳》,回答5~18题。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