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复习题集与答案解析(12级)

数据结构复习题集与答案解析(12级)
数据结构复习题集与答案解析(12级)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加工处理的对象被统称为____A____。

A.数据

B.数据元素

C.数据结构

D.数据类型

(2) 数据结构通常是研究数据的____ A _____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A.存储和逻辑结构

B.存储和抽象

C.理想和抽象

D.理想与逻辑

(3) 不是数据的逻辑结构是____ A ______。

A.散列结构

B.线性结构

C.树结构

D.图结构

(4) 数据结构被形式地定义为,其中D是____ B _____的有限集,R是____ C _____的有限集。

A.算法

B.数据元素

C.数据操作

D.逻辑结构

(5) 组成数据的基本单位是____ A ______。

A.数据项

B.数据类型

C.数据元素

D.数据变量

(6) 设数据结构A=(D,R),其中D={1,2,3,4},R={r},r={<1,2>,<2,3>,<3,4>,<4,1>},则数据结构A是____ A ______。

A.线性结构

B.树型结构

C.图型结构

D.集合

(7) 数据在计算机存储器表示时,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相同并且是连续的,称之为___ C ____。

A.存储结构

B.逻辑结构

C.顺序存储结构

D.链式存储结构

(8) 在数据结构的讨论中把数据结构从逻辑上分为___ A ____。

A.部结构与外部结构

B.静态结构与动态结构

C.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

D.紧凑结构与非紧凑结构

(9) 对一个算法的评价,不包括如下____ B _____方面的容。

A.健壮性和可读性

B.并行性

C.正确性

D.时空复杂度

(10) 算法分析的两个方面是__ A ____。

A.空间复杂性和时间复杂性

B.正确性和简明性

C.可读性和文档性

D.数据复杂性和程序复杂性

(11) 线性表是具有n个___ C _____的有限序列(n≠0)。

A.表元素

B.字符

C.数据元素

D.数据项

(12) 线性表的存储结构是一种____ B ____的存储结构。

A.随机存取

B.顺序存取

C.索引存取

D.HASH存取

(13) 在一个长度为n 的顺序表中,向第i个元素(1≤i≤n+1)之前插入一个新元素时,需要向后移动____ B ____个元素。

A.n-i

B.n-i+1

C.n-i-1

D.i

(14) 链表是一种采用____ B ____存储结构存储的线性表;

A.顺序

B.链式

C.星式

D.网状

(15) 下面关于线性表的叙述错误的是___ D _____。

A.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必须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空间

B.线性表采用链式存储不必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空间

C.线性表采用链式存储便于插入和删除操作的实现

D.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便于插入和删除操作的实现

(16) 设指针q指向单链表中结点A,指针p指向单链表中结点A的后继结点B,指针s指向被插入的结点X,则在结点A和结点B之间插入结点X的操作序列为__ B ______。

A. s->next=p->next;p->next=-s;

B. q->next=s;s->next=p;

C. p->next=s->next;s->next=p;

D. p->next=s;s->next=q;

(17) 设指针变量p指向单链表结点A,则删除结点A的后继结点B需要的操作为___ A _____。

A. p->next=p->next->next

B. p=p->next

C. p=p->next->next

D. p->next=p

(18) 下列说法哪个正确?____ D ______

A. 堆栈是在两端操作、先进后出的线性表

B. 堆栈是在一端操作、先进先出的线性表

C. 队列是在一端操作、先进先出的线性表

D. 队列是在两端操作、先进先出的线性表

(19) 栈和队列的共同点是 _____ C _______。

A. 都是先进后出

B. 都是先进先出

C. 只允许在端点处插入和删除元素

D. 没有共同点

(20) 栈与一般线性表的区别主要在_____D______。

A、元素个数

B、元素类型

C、逻辑结构

D、插入、删除元素的位置

(21) 链栈与顺序栈相比,比较明显的优点是_____D_____。

A、插入操作更加方便

B、删除操作更加方便

C、不会出现下溢的情况

D、不会出现上溢的情况

(22) 以下数据结构中哪一个是非线性结构___ D ______。

A.队列

B.栈

C.线性表

D.二叉树

(23) 若已知一个栈的入栈序列是1,2,3,…,n,其输出序列为p1,p2,p3,…,pn,若p1=n,则pi为 _____ C ______。

A. i

B. B. n=i

C. n-i+1

D.不确定

(24) 当利用大小为N的一维数组顺序存储一个栈时,假定用top==N表示栈空,则向这个栈插入一个元素时,首先应执行 ____ B ______语句修改top指针。

A. top++

B. top--

C. top=0

D. top

(25) 4个元素进S栈的顺序是A,B,C,D,经运算POP(S)后,栈顶元素是___ C _______。

A. A

B. B

C. C

D. D

(26) 一个栈的输入序列是a,b,c,d,e,则栈的不可能的输出序列是____ C _____。

A. edcba

B. decba

C. dceab

D. abcde

(27) 设输入序列是1、2、3、……、n,经过栈的作用后输出序列的第一个元素是n,则输出序列中第i个输出元素是____ C ______。

A. n-i

B. n-1-i

C. n+1-i

D.不能确定

(28) 字符A、B、C、D依次进入一个栈,按出栈的先后顺序组成不同的字符串,至多可以组成___ B ___个不同的字符串?

A. 15

B. 14

C. 16

D. 21

(29) 设指针变量top指向当前链式栈的栈顶,则删除栈顶元素的操作序列为____ D _______。

A. top=top+1;

B. top=top-1;

C. top->next=top;

D. top=top->next;

(30) 设栈S和队列Q的初始状态为空,元素E1、E2、E3、E4、E5和E6依次通过栈S,一个元素出栈后即进入队列Q,若6个元素出列的顺序为E2、E4、E3、E6、E5和E1,则栈S的容量至少应该是____ C _____。

A. 6

B. 4

C. 3

D. 2

(31) 若用一个大小为6的数组来实现循环队列,且当前rear和front的值分别为0和3。当从队列中删除一个元素,再加入两个元素后,rear和front的值分别为 ____ B _____。

A. 1和5

B. 2和4

C. 4和2

D. 5和1

(32) 设顺序循环队列Q[0:M-1]的头指针和尾指针分别为F和R,头指针F总是指向队头元素的前一位置,尾指针R总是指向队尾元素的当前位置,则该循环队列中的元素个数为____ C _____。

A. R-F

B. F-R

C. (R-F+M)%M

D. (F-R+M)%M

(33) 设指针变量front表示链式队列的队头指针,指针变量rear表示链式队列的队尾指针,指针变量s指向将要入队列的结点X,则入队列的操作序列为 ____ C _____。

A. front->next=s;front=s;

B. s->next=rear;rear=s;

C. rear->next=s;rear=s;

D. s->next=front;front=s;

(34) 如下述中正确的是___ A ______。

A. 串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

B. 串的长度必须大于零

C. 串中元素只能是字母

D. 空串就是空白串

(35) 下列关于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___ D ______。

A. 串长度是指串中不同字符的个数

B. 串是n个字母的有限序列

C. 如果两个串含有相同的字符,则它们相等

D. 只有当两个串的长度相等,并且各个对应位置的字符都相符时才相等

(36) 字符串的长度是指___ C ______。

A. 串中不同字符的个数

B. 串中不同字母的个数

C. 串中所含字符的个数

D. 串中不同数字的个数

(37) 两个字符串相等的充要条件是____ C ______。

A. 两个字符串的长度相等

B. 两个字符串中对应位置上的字符相等

C. 同时具备(A)和(B)两个条件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38) 串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其特殊性体现在____ B _______。

A. 可以顺序存储

B. 数据元素是一个字符

C. 可以存储

D. 数据元素可以是多个字符

(39) 设有两个串p和q,求q在p中首次出现的位置的运算称作 ____ B ______。

A. 连接

B. 模式匹配

C. 求子串

D. 求串长

(40) 设串sI="ABCDEFG",s2="PQRST",函数con(x,y)返回x和y串的连接串,subs(s,i,j)返回串s的从序号i的字符开始的j个字符组成的子串,len(s)返回串s的长度,则con(subs(s1,2,1en(s2)),subs(sl,len(s2),2))的结果串是__ D ___。

A. BCDEF

B. BCDEFG

C. BCPQRST

D. BCDEFEF

(41) 函数substr(“DATASTRUCTURE”,5,9)的返回值为___ A ______。

A. “STRUCTURE”

B. “DATA”

C. “ASTRUCTUR”

D. “DATASTRUCTURE”

(42) 设串S=”I AM A TEACHER!”,其长度是____ D ______。

A. 16

B. 11

C. 14

D. 15

(43) 假定在一棵二叉树中,双分支结点数为15个,单分支结点数为32个,则叶子结点数为____B____。

A. 15

B. 16

C. 17

D. 47

(44) 假定一棵二叉树的结点数为18个,则它的最小高度____B____。

A. 4

B. 5

C. 6

D. 18

(45) 在一棵二叉树中第五层上的结点数最多为____C____。

A. 8

B. 15

C. 16

D. 32

(46) 在一棵具有五层的满二叉树中,结点总数为____A____。

A. 31

B. 32

C. 33

D. 16

(47) 已知8个数据元素为(34、76、45、18、26、54、92、65),按照依次插入结点的方法生成一棵二叉排序树后,最后两层上的结点总数为____B____。

A. 1

B. 2

C.

D. 4

(48) 由分别带权为9、2、5、7的四个叶子结点构造一棵哈夫曼树,该树的带权路径长度为____C____。

A. 23

B. 37

C. 44

D. 46

(49) 在树中除根结点外,其余结点分成m (m≥0)个____A ____的集合T1,T2,T3...Tm,每个集合又都是树,此时结点T称为Ti的父结点,Ti称为T的子结点(1≤i≤m)。

A. 互不相交

B. 可以相交

C. 叶结点可以相交

D. 树枝结点可以相交

(50) 如果结点A有三个兄弟,而且B是A的双亲,则B的出度是____B____。

A. 3

B. 4

C. 5

D. 1

(51) 在一个有向图中,所有顶点的入度之和等于所有顶点的出度之和的____B____倍。

A. 1/2

B. 1

C. 2

D. 4

(52) 具有n个顶点的无向完全图,边的总数为____ D____条。

A. n-1

B. n

C. n+1

D. n*(n-1)/2

(53) 在无向图G的邻接矩阵A中,若A[i,j]等于1,则A[j,i]等于____C ____。

A. i+j

B. i-j

C. 1

D. 0

(54) 图的深度优先或广度优先遍历的空间复杂性均为____A____ 。(访问标志位数组空间)

A. O(n)

B. O(e)

C. O(n-e)

D. O(n+e)

(55) 请指出在顺序表{2、5、7、10、14、15、18、23、35、41、52}中,用折半法查找关键码12需做____ C ___次关键码比较。

A.2

B.3

C.4

D.5

(56) 对线性表进行折半查找时,必须要求线性表____ C ____。

A. 以顺序方式存储

B. 以方式存储

C. 以顺序方式存储,且结点按关键字有序排列

D. 以方式存储,且结点按关键字有序排列

(57) 设二叉排序树中有n个结点,则在二叉排序树的平均查找长度为___ B _____。

A. O(1)

B. O(log2n)

C. O(n)

D. O(n2)

(58) 依次插入序列(50,72,43,85,75,20,35,45,65,30)后建立的二叉搜索树中,查找元素35要进行__ A ___元素间的比较。

A.4次

B.5次

C.7次

D.10次

(59) 设散列表中有m个存储单元,散列函数H(key)= key % p,则p最好选择___ B _____。

A. 小于等于m的最大奇数

B. 小于等于m的最大素数

C. 小于等于m的最大偶数

D. 小于等于m的最大合数

(60) ____ D _____是HASH查找的冲突处理方法。

A.求余法

B. 平方取中法

C. 二分法

D. 开放地址法

(61) 当α的值较小时,散列存储通常比其他存储方式具有_____ B ______的查找速度。

A. 较慢

B. 较快

C. 相同

D. 不确定

(62) 对线性表进行折半查找最方便的存储结构是____ B _______。

A.顺序表B.有序的顺序表

C.链表D.有序的链表

(63) 如果要求一个线性表既能较快的查找,又能适应动态变化的要求,可以采用_____ D ____查找方法。

A.分块B.顺序C.折半D.散列

(64) 散列函数有一个共同性质,即函数值应按___ C ______取其值域的每一个值。

A.最大概率B.最小概率C.同等概率D.平均概率

(65) 下述排序算法中,稳定的是___ B _____。

A.直接选择排序

B. 直接插入排序

C.快速排序

D.堆排序

(66) 下列排序算法中,____ A ____需要的辅助存储空间最大。

A.快速排序

B.插入排序

C.希尔排序

D.基数排序

(67) 下列各种排序算法中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2)是___ D _____。

A. 快速排序

B. 堆排序

C. 归并排序

D. 冒泡排序

(68) 在基于关键码比较的排序算法中,____ C _____算法在最坏情况下,关键码比较次数不高于O(nlog2n)。

A. 起泡排序

B. 直接插入排序

C. 二路归并排序

D. 快速排序

(69) 一组记录为{46,79,56,38,84,40},则采用冒泡排序法按升序排列时第一趟排序结果是___ B _____ 。

A. 46,79,56,38,40,84

B.46,56,38,79,40,84

C. 38,40,46,56,84,79

D.38,46,79,56,40,84

(70) 每次从无序表中取出一个元素,把它插入到有序表中的适当位置,此种排序方法叫做___ A _____ 排序。

A. 插入

B. 堆

C.快速

D.归并

(71) 每次从无序表中挑选出一个最小或最大元素,把它交换到有序表的一端,此种排序方法叫做___ B _____排序。

A. 插入

B. 堆

C.快速

D.归并

(72) 设一组初始记录关键字序列(5,2,6,3,8),以第一个记录关键字5为基准进行一趟快速排序的结果为____ C ____。

A. 2,3,5,8,6

B. 3,2,5,8,6

C. 3,2,5,6,8

D. 2,3,6,5,8

(73) 下列排序方法中,哪一种方法的比较次数与纪录的初始排列状态无关___ D _____。

A. 直接插入排序

B. 起泡排序

C. 快速排序

D. 直接选择排序

(74) 设有关键码初始序列{Q,H,C,Y,P,A,M,S,R,D,F,X},新序列{F,H,C,D,P,A,M,Q,R,S,Y,X}是采用____ C ____ 方法对初始序列进行第一趟扫描的结果。

A. 直接插入排序B.二路归并排序

C.以第一元素为分界元素的快速排序D.基数排序

(75) 在待排序文件已基本有序的前提下,下述排序方法中效率最高的是__ C ____。

A. 直接插入排序

B. 直接选择排序

C.快速排序D.归并排序

(76) 若需在O(nlog2n)的时间完成对数组的排序,且要求排序是稳定的,则可选排序方法是___ C _____ 。

A. 快速排序B.堆排序

C.归并排序D.直接插入排序

(77) 将两个各有n个元素的有序表归并成一个有序表,其最少的比较次数是___ B _______。

A.n B.2n-1 C.2n D.n-1

(78) 下列排序算法中,____ C ____ 算法可能会出现下面情况:初始数据有序时,花费的间反而最多。

A. 堆排序B.冒泡排序C.快速排序D.SHELL排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数据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和运算等的学科。

(2) 数据结构包括数据的逻辑结构结构和物理结构结构。

(3) 数据结构从逻辑上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____线性数据结构_______、____树型结构______和_____图结构

______。

(4) 数据的物理结构被分为___顺序存储______、___链式存储_____、____索引存储______和______散列表(Hash)存储_____四种。

(5) 一种抽象数据类型包括_____变量的取值围_____和____操作的类别_____两个部分。

(6) 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指数据元素间的逻辑关系,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指数据元素存储方式或者数据元素的物理关系。

(7) 数据结构是指数据及其相互之间的____关系__________。当结点之间存在M对N(M:N)的联系时,称这种结构为________网状结构________。当结点之间存在1对N(1:N)的联系时,称这种结构为_____树结构__________。

(8) 对算法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度量,分别称为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

分析。

(9) 算法的效率可分为______空间_________效率和______时间_________效率。

(10) for(i=1,t=1,s=0;i<=n;i++) {t=t*i;s=s+t;}的时间复杂度为___Ο(n)______。

(11) 线性表是n个元素的_________有限序列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线性表的存储结构有_________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设线性表中有n个数据元素,则在顺序存储结构上实现顺序查找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_____O(n)______,在链式存储结构上实现顺序查找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____ O(n)_______。

(14) 设顺序线性表中有n个数据元素,则第i个位置上插入一个数据元素需要移动表中___ n-i+1____个数据元素;删除第i个位置上的数据元素需要移动表中___ n-i ____个元素。

(15) 若频繁地对线性表进行插入与删除操作,该线性表应采用_____链式_________存储结构。

(16) 链式存储结构中的结点包含______数据__________域和_____指针__________域。

(17) 对于一个长度为n的单链存储的线性表,在表头插入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___Ο(1)______,在表尾插入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_____Ο(n)_______。

(18) 栈的插入和删除只能在栈的栈顶进行,后进栈的元素必定先出栈,所以又把栈称为____ FILO ________表;队列的插入和删除运算分别在队列的两端进行,先进队列的元素必定先出队列,所以又把队列称为 _____ FIFO ______表。

(19) s=”I am a man”长度为____10_______ 。

(20) s1=”hello “,s2=”boy”,s1,s2连接后为:________ hello boy ______________ 。

(21) s=”this is the main string”,sub=”string”,strindex(s,sub)是:_______13_______。

(22) int a[10][10],已知a=1000,sizeof(int)=2,求a[3][3]地址:_______1066___________ 。

(23) 设有两个串p和q,求q在p中首次出现的位置的运算称为________模式匹配________。

(24) 在树型结构中,树根结点没有______前趋______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仅有______一______个前驱结点;树叶结点没有______后继______结点,其余每个结点的______后继______结点数不受限制。

(25) 在一棵二叉树中,度为0的结点的个数为n0 ,度为2的结点的个数为n2 ,则:n0 =______n2 +1______。

(26) 由分别带权为3,9,6,2,5的共五个叶子结点构成一棵哈夫曼树,则带权路径长度为______ 55______。

(27) 在图G的邻接表表示中,每个顶点邻接表中所含的结点数,对于无向图来说等于该顶点的______度数______,对于有向图来说等于该顶点的______出度数______。

(28) 假定一个图具有n个顶点和e条边,则采用邻接矩阵表示的空间复杂性为______O(n2 ) ______,采用邻接表表示的空间复杂性为______ O(n+e) ______。

(29) 对于长度为n的线性表,若进行顺序查找,则时间复杂度为______ O(n)____;若采用折半法查找,则时间复杂度为______ O(log2n)____。

(30) 假设在有序线性表A[1..20]上进行折半查找,则比较一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____1_______,则比较二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____2_______,则比较三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____4_______,则比较四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

_____8______,则比较五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____5_______,平均查找长度为_____ log2(n+1)-1______。

(31) 在一棵二叉排序树中,每个分支结点的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一定_____小于______该结点的值,右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一定____大于_______该结点的值。

(32) 对一棵二叉排序树进行中序遍历时,得到的结点序列是一个_______增序序列_______________。

(33) 对于线性表(70,34,55,23,65,41,20)进行散列存储时,若选用H(K)=K %7作为散列函数,则散列地址为0的元素是_____70_________,散列地址为6的是____34,20,55_________。

(34) 在线性表的散列存储中,装填因子又称为装填系数,若用m表示散列表的长度,n表示待散列存储的元素的个数,则等于____ n/m _______。

(35) 散列表中解决冲突的两种方法是____开放地址法_________和____链地址法_________。

(36) 在散列存储中,装填因子a的值越大,则_______产生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____________;a的值越小,则_____产生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小___________。

(37) 散列法存储的基本思想是由________关键码直接______________决定数据的存储地址。

(38) 构造哈希函数的方法有(写二个)______________直接定址法,数字分析法,平方取中法,折叠法,除留余数法,随机数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在分块查找中首先查找_____索引________,然后再查找相应的______块_________。

(40) 散列表的查找效率主要取决于散列表造表时选择的_____哈希函数________ 和______装填因子_________。

(41) 对两棵具有相同关键字集合而形状不同的二叉排序树,____中序_______ 遍历它们得到的序列的顺序是一样的。

(42) 当待排序的记录数较大,排序码较随机且对稳定性不作要求时,宜采用______快速_________排序;当待排序的记录数较大,存储空间允许且要求排序是稳定时,宜采用______归并_________排序。

(43) 在堆排序的过程中,对任一分支结点进行筛运算的时间复杂度为___ O(log2n)_____,整个堆排序过程的时间复杂度为____ O(nlog2n)____。

(44) 当向一个大根堆插入一个具有最大值的元素时,需要逐层____向上_____调整,直到被调整到_____根结点

_______位置为止。

(45) 对一组初始关键字序列(40,50,95,20,15,70,60,45,10)进行冒泡排序,则第一趟需要进行相邻记录的比较的次数为____8______,在整个排序过程中最多需要进行_____8_____趟排序才可以完成。

(46) 在在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和基数排序中,平均比较次数最少的排序是___快速_______,需要存容量最多的是____归并______。

(47) 堆排序是不稳定,空间复杂度为____ O(1)_____。在最坏情况下,其时间复杂度也为___ O(nlog2n)______。

(48) 若待排序的文件中存在多个关键字相同的记录,经过某种排序方法排序后,具有相同关键字的记录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则这种排序方法是____稳定_______的排序方法。

(49) 在对一组记录(50,40,95,20,15,70,60,45,80)进行直接插入排序时,当把第7个记录60插入到有序表时,为寻找插入位置需比较____3_____次。

(50) 二路归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___ O(nlog2n)______。

(51) 对于n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归并排序,所需的附加空间消耗是___ O(n)______。

(52) 设表中元素的初始状态是按键值递增的,分别用堆排序、快速排序、冒泡排序和归并排序方法对其仍按递增顺序进行排序,则______冒泡排序_________最省时间,____快速排序________最费时间。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1.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 ×)2.数据项是数据的基本单位。

( √)3.顺序存储的线性表可以随机存取。

( √)4.线性表中的元素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但同一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具有相同的特性,因此,是属于同一数据对象。

( ×)5.在单链表中,任何两个元素的存储位置之间都有固定的联系,因为可以从头结点查找任何一个元素。( ×)6.在单链表中,要取得某个元素,只要知道该元素的指针即可,因此,单链表是随机存取的存储结构。( ×)7.链表的每个结点中,都恰好包含一个指针。

( ×)8.数组是同类型值的集合。

( √)9.使用三元组表示稀疏矩阵的元素,有时并不能节省存储时间。

( √)10. 线性表可以看成是广义表的特例,如果广义表中的每个元素都是原子,则广义表便成为线性表。

( √)11. 由树转换成二叉树,其根结点的右子树总是空的。

( ×)12. 后序遍历树和中序遍历与该树对应的二叉树,其结果不同。

( ×)13. 若有一个结点是某二叉树子树的中序遍历序列中的最后一个结点,则它必是该子树的前序遍历序列中的最后一个结点。

( √)14.若一个树叶是某子树的中序遍历序列中的最后一个结点,则它必是该子树的前序遍历序列中的最后一个结点。

( ×)15. 已知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和后序遍历序列并不能唯一地确定这棵树,因为不知道树的根结点是哪一个。( ×)16. 在哈夫曼编码中,当两个字符出现的频率相同时,其编码也相同,对于这种情况应作特殊处理。

( √)17. 有回路的图不能进行拓扑排序。

( ×)18. 连通分量是无向图中的极小连通子图。

( √)19. 散列法存储的基本思想是由关键码的值决定数据的存储地址。

( √)20. 散列表的查找效率取决于散列表造表时选取的散列函数和处理冲突的方法。

( √)21. m阶B-树每一个结点的子树个数都小于或等于m。

( √)22. 中序遍历二叉排序树的结点就可以得到排好序的结点序列。

( √)23. 在二叉排序树上插入新的结点时,不必移动其它结点,仅需改动某个结点的指针,由空变为非空即可。( √)24. 当待排序的元素很多时,为了交换元素的位置,移动元素要占用较多的时间,这是影响时间复杂性的主要因素。

( √)25. 对于n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快速排序,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是O(nlog2 n)。

( √)26. 对于n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归并排序,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是O(nlog2 n)。

( √)27. 堆中所有非终端结点的值均小于或等于(大于或等于)左右子树的值。

( ×)28. 磁盘上的顺序文件中插入新的记录时,必须复制整个文件。

( ×)29. 在索引顺序文件中插入新的记录时,必须复制整个文件。

( ×)30. 索引顺序文件是一种特殊的顺序文件,因此通常存放在磁带上。

四、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约5分,共32分)

1. 简述下列术语:数据、数据项、数据元素、数据逻辑结构、数据存储结构、数据类型和算法。

数据: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计算机程序加工和处理的对象,包括数值数据和非数值数据。

数据项:数据项指不可分割的、具有独立意义的最小数据单位,数据项有时也称为字段或域。

数据元素: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程序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一个数据元素可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

数据逻辑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就是指数据元素间的关系。

数据存储结构:数据的物理结构表示数据元素的存储方式或者数据元素的物理关系。

数据类型:是指变量的取值围和所能够进行的操作的总和。

算法:是对特定问题求解步骤的一种描述,是指令的有限序列。

2. 简述栈和线性表的区别。

答:一般线性表使用数组来表示的。线性表一般有插入、删除、读取等对于任意元素的操作。

而栈只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栈只能在线性表的一端插入(称为入栈,push)或者读取栈顶元素或者称为“弹出、出栈”(pop)。

3. 简述栈和队列这两种数据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相同点:栈和队列都是特殊的线性表,只在端点处进行插入,删除操作。

不同点:栈只在一端(栈顶)进行插入,删除操作;队列在一端(top)删除,一端(rear)插入。

4. 如果进栈的元素序列为A,B,C,D,则可能得到的出栈序列有多少种? 写出全部的可能序列。

答:可能序列有14种:ABCD; ACBD; ACDB; ABDC; ADCB; BACD; BADC; BCAD; BCDA; BDCA; CBAD; CBDA; CDBA; DCBA。

5. 如果进栈的元素序列为1,2,3,4,5,6,能否得到4,3,5,6,1,2和1,3,5,4,2,6的出栈序列?并说明为什么不能得到或如何得到。

答:不能得到4,3,5,6,1,2,最先出栈的是4,则按321的方式出,不可能得到1在2前的序列,可以得到1,3,5,4,2,6,按如下方式进行push(1), pop(), push(2), push(3), pop(), push(4), push(5), pop(), pop(), pop(), push(6), pop()。

6. 设s=“I AM A STUDENT”,t=“GOOD”,q=“WORKER”。

求:StrLength (s),StrLength (t),SubStr( s,8,7),SubStr(t,2,1),StrIndex(s,“A”),StrIndex (s,t),StrRep(s,“STUDENT”,q),SubStr (SubStr (s,6,2),StrConcat (t,SubStr(s,7,8)))。

答:StrLength (s)=14, StrLength (t)=4, SubStr( s,8,7)=”STUDENT”, SubStr(t,2,1)=”O”,

StrIndex(s,“A”)=3, StrIndex (s,t)=0, StrRep(s,“STUDENT”,q)=”I AM A WORKER”,

7. 简述下列每对术语的区别:空串和空格串;串变量和串常量;主串和子串;串变量的名字和串变量的值。

答:空串:不含任何字符;空格串:所含字符都是空格。

串变量和串常量:串常量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只能引用不能改变;串变量的值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是可以改变和重新赋值的。

主串与子串:子串是主串的一个子集。

串变量的名字与串变量的值:串变量的名字表示串值的标识符。

8. 设有二维数组A(6×8),每个元素占6个字节存储,顺序存放,A的起地址为1000,计算:

(1)数组A的体积(即存储量);

(2)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A的起地址;

(3)按行优先存放时,元素A1,4的起地址;

(4)按列优先存放时,元素A4,7的起地址。

(1)6*8*6=288

(2)1000+47*6=1282

(3)1000+(8+4)*8=1096

(4)1000+(6*7+4)*8=1368

9. 分别画出含三个结点的无序树与二叉树的所有不同形态。

答:无序树形态如下:

二叉树形态如下:

10. 分别写出图1中所示二叉树的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的结点访问序列。

答:先序遍历序列:ABDEHICFJG 中序遍历序列:DBHEIAFJCG 后序遍历序列:DHIEBJFGCA 11. 试找出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所有二叉树。

(1) 先序序列与中序序列相同。

(2) 后序序列与中序序列相同。

(3) 先序序列与后序序列相同。

答:(1) 先序序列和中序序列相同:空树或缺左子树的单支树;

(2) 后序序列和中序序列相同:空树或缺右子树的单支树;

(3) 先序序列和后序序列相同:空树或只有根结点的二叉树。

12. 已知一棵二叉树的中序序列和后序序列分别为BDCEAFHG和DECBHGFA,试画出这棵二叉树。

答:这棵二叉树为:

13. 分别写出图2中所示二叉树的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的结点访问序列。

答:先序遍历序列:ABDGCEHF 中序遍历序列:DGBAEHCF 后序遍历序列:GDBHEFCA

14. 给定权值(7,18,3,32,5,26,12,8),构造的哈夫曼树。

答:哈夫曼树为:

15. 假设用于通信的电文仅由8个字母组成,字母在电文中出现的频率分别为7,19,2,6,32,3,21,10,试为这8个设计哈夫曼编码。

答:哈夫曼树为:

在上述哈夫曼树的每个左分支上标以0,右分支上标以1,并设这8个字母分别为A、B、C、D、E、F、G和H,则它们的哈夫曼树为分别为:

A:0000 B:10 C:00110 D:0010 E:01 F:00111 G:11 H:0001

16. 画出无向图G1的邻接矩阵和邻接表示意图,并写出每个顶点的度。

答:(1)邻接矩阵:

(2)邻接链表:

(3)每个顶点的度:

顶点度

V1 3

V2 3

V3 2

V4 3

V5 3

17. 画出有向图G2的邻接矩阵、邻接表和逆邻接表示意图,并写出每个顶点的入度和出度。

答:(1)邻接链表:

(2)逆邻接链表:

(3)顶点入度出度

V1 3 0

V2 2 2

V3 1 2

V4 1 3

V5 2 1

V6 2 3

18. 对应图G3,写出从v1出必的深度优先遍历序列和广度优先遍历序列各三个。

答:深度优先查找遍历序列:V1 V2 V3 V4 V5; V1 V3 V5 V4 V2; V1 V4 V3 V5 V2

广度优先查找遍历序列:V1 V2 V3 V4 V5; V1 V3 V2 V4 V5; V1 V4 V3 V2 V5

19. 何谓二叉排序树?

答:一棵二叉排序树(又称二叉查找树)或者是一棵空树,或者是一棵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二叉树:

(1)若它的左子树不空,则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键值均小于它根结点键值。

(2)若它的右子树不空,则右子树上所有结点的键值均大于它根结点键值。

(3)它的左、右子树也分别为二叉排序树。

20. 顺序查找时间为O(n),二分查找时间为O(log2n),散列查找时间为O(1),为什么有高效率的查找方法而不放弃低效率的方法?

答:衡量算法的标准有很多,时间复杂度只是其中之一。尽管有些算法时间性能很好,但是其他方面可能就存在着不足。比如散列查找的时间性能很优越,但是需要关注如何合理地构造散列函数问题,而且总存在着冲突等现象,为了解决冲突,还得采用其他方法。

二分查找也是有代价的,因为事先必须对整个查找区间进行排序,而排序也是费时的,所以常应用于频繁查找的场合。对于顺序查找,尽管效率不高,但却比较简单,常用于查找围较小或偶而进行查找的情况。

21. 简述多重散列法解决冲突的基本思想。

答:此法要求设立多个散列函数H i,i=1,…,k。当给定值K与闭散列表中的某个键值是相对于某个散列函数H i 的同义词因而发生冲突时,继续计算该给定值K在下一个散列函数H i+1下的散列地址,直到不再产生冲突为止。

22. 简述公共溢出区法解决冲突的基本思想。

答:散列表由两个一维数组组成。一个称为基本表,另一个称为溢出表。插入首先在基本表上进行;假如发生冲突,则将信息存人溢出表。

23. 在结点个数为n(n>1)的各棵树中,高度最小的树的高度是多少?它有多少个叶结点?多少个分支结点?高度最大的树的高度是多少?它有多少个叶结点?多少个分支结点?

答:结点个数为n时,高度最小的树的高度为1,有两层,它有n-1个叶结点,1个分支结点;高度最大的树的高度为n-l,有n层,它有1个叶结点,n-1个分支结点。

24. 什么是部排序?什么是排序方法的稳定性?

答:假定给定含有n个记录的文件(r1,r2,…,rn),其相应的关键字为(k1,k2,…,kn),则排序就是确定文件的一个序列r1,r2,…,rn,使得k1≤k2≤…≤kn,从而使得文件中n个记录按其对应关键字有序排列。如果整个排序过程在存中进行,则排序叫部排序。

假设在待排序的文件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记录具有相同的关键字,若采用某种排序方法后,使得这些具有相同关键字的记录在排序前后相对次序依然保持不变,则认为该排序方法是稳定的,否则就认为排序方法是不稳定的。

五、分析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 分析下面语句段执行的时间复杂度。

(1) for(i=1;i<=n;i++)

for(j=1;j<=n;j++)

s++;

(2) for(i=1;i<=n;i++)

for(j=i;j<=n;j++)

s++;

(3) for(i=1;i<=n;i++)

for(j=1;j<=i;j++)

s++;

(4) i=1;k=0;

while(i<=n-1){

k+=10*i;

i++;

}

(5) for (i=1;i<=n;i++)

for (j=1;j<=i ;j++)

for (k=1;k<=j;k++)

x=x+1;

(1) Ο(n2) (2) Ο(n2) (3) Ο(n2) (4) Ο(n-1) (5) Ο(n3)

2. 写出下列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栈中的元素类型是char):

main( )

{ SeqStack s,*p;;

char x,y;

p=&s;

Init_Queue(p);

x= ‘c’;y= ‘k’;

push (p,x);push (p,’a’);push (p,y);

x=pop (p);

push (p,’t’); push (p,x);

x=pop (p);

push (p,’s’);

while (!Empty_SeqStack(p))

{ y=pop (p);

printf(“%c”,y);

}

printf(“%c\n”,x);

}

答:stack

3. 写出下列程序段的运行结果(队列中的元素类型是char):main( )

{ SeQueue a, *q;

char x,y;

q=&a;x=’e’;y=’c’;

Init_Queue(q);

In_Queue(q,’h’); In_Queue(q, ’r’); In_Queue(q, y); x=Out_Queue (q);

In_Queue(q,x);

x= Out_Queue (q);

In_Queue(q,’a’);

while (!Empty_SeqStack(q))

{ y= Out_Queue(q);

printf(“%c”,y);

}

printf(“%C\n”,x);

}

答:char

数据结构试题及答案(免费)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20分) 1. 1.对一个算法的评价,不包括如下(B )方面的内容。 A.健壮性和可读性B.并行性C.正确性D.时空复杂度 2. 2.在带有头结点的单链表HL中,要向表头插入一个由指针p指向的结 点,则执行( )。 A. p->next=HL->next; HL->next=p; B. p->next=HL; HL=p; C. p->next=HL; p=HL; D. HL=p; p->next=HL; 3. 3.对线性表,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应当采用链表表示?( ) A.经常需要随机地存取元素 B.经常需要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C.表中元素需要占据一片连续的存储空间 D.表中元素的个数不变 4. 4.一个栈的输入序列为1 2 3,则下列序列中不可能是栈的输出序列的是 ( C ) A. 2 3 1 B. 3 2 1 C. 3 1 2 D. 1 2 3 5. 5.AOV网是一种()。 A.有向图B.无向图C.无向无环图D.有向无环图 6. 6.采用开放定址法处理散列表的冲突时,其平均查找长度()。 A.低于链接法处理冲突 B. 高于链接法处理冲突 C.与链接法处理冲突相同D.高于二分查找 7.7.若需要利用形参直接访问实参时,应将形参变量说明为()参数。 A.值B.函数C.指针D.引用 8.8.在稀疏矩阵的带行指针向量的链接存储中,每个单链表中的结点都具 有相同的()。 A.行号B.列号C.元素值D.非零元素个数 9.9.快速排序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 A.O(log2n) B.O(nlog2n) C.0(n) D.0(n2) 10.10.从二叉搜索树中查找一个元素时,其时间复杂度大致为( )。 A. O(n) B. O(1) C. O(log2n) D. O(n2) 二、二、运算题(每题 6 分,共24分) 1. 1.数据结构是指数据及其相互之间的______________。当结点之间存在M 对N(M:N)的联系时,称这种结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队列的插入操作是在队列的___尾______进行,删除操作是在队列的 ____首______进行。 3. 3.当用长度为N的数组顺序存储一个栈时,假定用top==N表示栈空,则 表示栈满的条件是___top==0___(要超出才为满)_______________。 4. 4.对于一个长度为n的单链存储的线性表,在表头插入元素的时间复杂度 为_________,在表尾插入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____________。

数据结构试题库答案

数据结构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个算法应该就是()。 A)程序???B)问题求解步骤得描述 C)要满足五个基本属性??D) A与C (2)算法指得就是()。 A)计算机程序???B)解决问题得计算方法 C)排序算法???D)解决问题得有限运算序列。 (3)与数据元素本身得形式、内容、相对位置、个数无关得就是数据得()。 A) 存储结构B) 逻辑结构C)算法D)操作 (4)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为( )两大类。 A)动态结构、静态结构??B) 顺序结构、链式结构 C)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D)初等结构、构造型结构 (5)下列叙述中正确得就是()。 A)一个逻辑数据结构只能有一种存储结构 B)数据得逻辑结构属于线性结构,存储结构属于非线性结构 C)一个逻辑数据结构可以有多种存储结构,且各种存储结构不影响数据处理得效率 D)一个逻辑数据结构可以有多种存储结构,且各种存储结构影响数据处理得效率 (6)数据得基本单位就是() ?A) 数据项??B) 数据类型C)数据元素??D)数据变量 (7)下列程序得时间复杂度为() i=0;s=0; while(s

数据库sql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数据库sql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borrow 表) (reader表)1) 找出姓李的读者姓名(NAME)和所在单位(COMPANY)。2) 列出图书库中所有藏书的书名(BOOK_NAME)及出版单位(OUTPUT)。3) 查找“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所有图书名称(BOOK_NAME)及单价(PRICE),结果按单价降序排 序。4) 查找价格介于10元和20元之间的图书种类(SORT),结果按出版单位(OUTPUT)和单价(PRICE)升序排序。5) 查找书名以”计算机”开头的所有图书和作者(WRITER)。6) 检索同时借阅了总编号(BOOK_ID)为112266和449901两本书的借书证号(READER_ID)。##7)* 查找所有借了书的读者的姓名(NAME)及所在单位(COMPANY)。8)* 找出李某所借所有图书的书名及借书日期(BORROW_DATE)。9)* 无重复地查询xx年10月以后借书的读者借书证号(READER_ID)、姓名和单位。##10)* 找出借阅了一书的借书证号。11) 找出与”赵正义”在同一天借书的读者姓名、所在单位及借书日期。12) 查询xx年7月以后没有借书的读者借书证号、姓名及单位。#13) 求”科学出版社”图书的最高单价、最低单价、平均单价。##14)* 求”信息系”当前借阅图书的读者人次数。#15) 求出各个出版社图

书的最高价格、最低价格和总册数。#16) 分别找出各单位当前借阅图书的读者人数及所在单位。17)* 找出当前至少借阅了2本图书(大于等于2本)的读者姓名及其所在单位。18) 分别找出借书人次数多于1人次的单位及人次数。19) 找出藏书中各个出版单位的名称、每个出版社的书籍的总册数(每种可能有多册)、书的价值总额。20) 查询经济系是否还清所有图书。如果已经还清,显示该系所有读者的姓名、所在单位和职称。附录:建表语句创建图书管理库的图书、读者和借阅三个基本表的表结构:创建BOOK:(图书表)CREATE TABLE BOOK ( BOOK_ID int, SORT VARCHAR(10), BOOK_NAME VARCHAR(50), WRITER VARCHAR(10), OUTPUT VARCHAR(50), PRICE int); 创建READER:(读者表)CREATE TABLE READER (READER_ID int,COMPANY VARCHAR(10),NAME VARCHAR(10),SEX VARCHAR(2),GRADE VARCHAR(10),ADDR VARCHAR(50)); 创建BORROW:(借阅表)CREATE TABLE BORROW ( READER_ID int, BOOK_ID int, BORROW_DATE datetime)插入数据:BOOK表:insert into BOOK values(445501,'TP3/12','数据库导论','王强','科学出版社', 17、90);insert into BOOK values(445502,'TP3/12','数据库导论','王强','科学出版社', 17、90);insert into BOOK values(445503,'TP3/12','数据库导论','王强','科学出版社',

《数据结构》题库及答案

《数据结构》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 的存储结构,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是一种 的存储结构。 a. 随机存储; b.顺序存储; c. 索引存取; d. HASH 存取 2.一个栈的入栈序列是a,b,c,d,e ,则栈的不可能的输出序列是 。 a. edcba; b. decba; c. dceab; d.abcde 3.一个队列的入队序列是1,2,3,4,则队列的输出序列是 。 a. 4,3,2,1; b. 1,2,3,4; c. 1,4,3,2; d.3,2,4,1 4.在一个单链表中,已知p 结点是q 结点的直接前驱结点,若在p 和q 之间插入结点s ,则执行的操作是 。 a. s->nxet=p->next; p->next=s; b. p->next=s->next; s->next=p; c. q->next=s; s->next=p; d. p->next=s; s->next=q; 5.设有两个串p,q ,求q 在p 中首次出现的位置的运算称作 。 a.联接 b.模式匹配 c.求子串 d.求串长 6.二维数组M 的成员是6个字符(每个字符占一个存储单元)组成的串,行下标i 的范围从0到8,列下标j 的范围从1到10,则存放M 至少需要 个字节。 a. 90 b.180 c.240 d.540 7.在线索二叉树中,结点p 没有左子树的充要条件是 。 a. p->lch==NULL b. p->ltag==1 c. p->ltag==1且p->lch=NULL d. 以上都不对 8.在栈操作中,输入序列为(A ,B ,C ,D ),不可能得到的输出序列为:______ A 、(A , B , C , D ) B 、(D ,C ,B ,A ) C 、(A ,C ,D ,B ) D 、(C ,A ,B ,D ) 9.已知某二叉树的后序序列是dabec ,中序序列是debac ,则它的先序序列是 。 A 、acbed B 、decab C 、deabc D 、cedba 10.设矩阵A 是一个对称矩阵,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将其下三角部分(见下图)按行序存放在一维数组B[1..n(n-1)/2]中,对任一上三角部分元素)(j i a ij ,在一维数组B 的存放位置是 。

2020年1月浙江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数据库原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数据库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233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数据库系统中,把可以相互区别的客观事物称为() A.属性 B. 字段 C.文件 D.实体 2.数据库的存储设备和存取方法变化不影响整体逻辑结构的特点,称为数据库的()A.实体独立性 B.物理数据独立性 C.客观独立性 D.逻辑数据独立性 3.数据库系统中,使用专用的查询语言操作数据的人员是() A.数据库管理员 B.专业用户 C.应用程序员 D.最终用户 4.学生社团可以接纳多名学生参加,但每个学生只能参加一个社团,从社团到学生之间的联系类型是() A. 多对多 B. 一对多 C. 多对一 D. 一对一 5.在SQL语言中,用于测试列值非空的语句是() A. IS NOT EMPTY B.IS NOT NULL C. NOT UNIQUE D.NOT EXISTS 6.如果关系模式R上有函数依赖AB→C和A→C,则R中存在() A. 完全依赖 B.部分依赖 C. 传递依赖 D.多值依赖 7.关系模型的参照完整性约束是指() A.限制引用一个关系中的不同元组数据 B.限制引用不同关系中的元组数据 C.限制一个关系引用与之联系关系中不存在的元组数据 D.限制两个关系间的互相引用 1

8.4元关系R为:R(A,B,C,D),则() A.ΠA,C(R)为取属性值为A、C的两列组成 B.Π1,3(R)为取属性值为l、3的两列组成 C.Π1,3(R)与ΠA,C(R)是等价的 D.Π1,3(R)与ΠA,C(R) 是不等价的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X →→Y,其中Z=U-X-Y=Φ,则称X→→Y为非平凡的多值依赖; B.X →→Y,其中Z=U-X-Y=Φ,则称X→→Y为平凡的多值依赖; C.对于函数依赖A1,A2,…,An→B来说,如果B是A中的某一个,则称为非平凡函数依赖; D.对于函数依赖A1,A2,…,An→B来说,如果B是A中的某一个,则称为平凡函数依赖; 10.在嵌入式SQL中,为了把集合操作转换成单记录处理方式,引进了以下哪个概念() A.宿主语言 B.游标 C.DDL语言 D.DML语言 11.已知事务T1的封锁序列为:LOCK S(A)…LOCK S(B)…LOCK X(C) …UNLOCK(B) …UNLOCK (A) …UNLOCK (C) 事务T2的封锁序列为:LOCK S(A) …UNLOCK (A) …LOCK S(B) …LOCK X(C) …UNLOCK (C) …UNLOCK (B) 则遵守两段封锁协议的事务是() A.T1 B.T2 C.T1和T2 D.没有 12.设计DB的存储结构属于数据库设计的() A. 需求设计 B. 概念设计 C. 逻辑设计 D. 物理设计 13.恢复机制的关键问题是建立冗余数据,最常用的技术是() A.数据镜像 B.数据转储 C.登录日志文件 D.B+C 14.下列SQL语句中,能够实现“将查询SC表的权限授予用户U1,并允许该用户将此权限 2

数据结构试题及答案(10套最新)

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 1. 对一个算法的评价,不包括如下(B )方面的内容。 A .健壮性和可读性 B .并行性 C .正确性 D .时空复杂度 2.2. 在带有头结点的单链表HL 中,要向表头插入一个由指针 p 指向 的结点,则执行(A )。 A. p->next=HL->next; HL->next=p; B. p->next=HL; HL=p; 都具有相同的(A )。 A.行号 B .列号 C .元素值 D .非零元素个数 9. 快速排序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D )。 A. O(log 2n) B . O(nlog 2n) C . 0(n) D 10.10. 从二叉搜索树中查找一个元素时,其时间复杂度大致 为 A. O(n) B. O(1) C. O(log 2 n) D. O(n 二、 运算题(每题6分,共24分) 1. 1. 数据结构是指数据及其相互之间的 _________________ 。当结点之 间存在M 对N (M N)的联系时,称这种结构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2. 队列的插入操作是在队列的_ _尾 ________ 行,删除操作是在队 列的 ____ 首 _____ 行。 3. 3. 当用长度为N 的数组顺序存储一个栈时,假定用top==N 表示栈 C. p->next=HL; p=HL; 3. 3. A. C. D. HL=p; p-> next=HL; 对线性表,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应当采用链表表示? 经常需要随机地存取元素 B. 表中元素需要占据一片连续的存储空间 一个栈的输入序列为1 2 3, 4. 4. 列的是(C ) A. 2 3 1 C. 3 1 2 AOV 网 是一种(D ) 有向 图 B .无向图 (B ) 经常需要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D.表中元素的个数不变 则下列序列中不可能是栈的输出序 B. 3 2 1 5. 5. 6. .无向无环图 D .有向无环图 采用 开放定址法处理散列表的冲突时,其平均查找长度( B. 高于链接法处理冲突 D .高于二分查找 7. 8. 6. A.低于链接法处理冲突 .与链接法处理冲突相同 7. 参数。 A.值 8. B)。 若需要利用形参直接访问实参时,应将形参变量说明为( B .函数 C .指针 D .引用 在稀疏矩阵的带行指针向量的链接存储中,每个单链表中的结点 9. .0(n 2) (C )。 2 )

数据结构试题及答案

数据结构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20分) 1.1.???? 对一个算法的评价,不包括如下( B )方面的内容。 A.健壮性和可读性B.并行性 C.正确性 D.时空复杂度 2.2.???? 在带有头结点的单链表HL中,要向表头插入一个由指针p指向的结点, 则执行( A )。 A. p->next=HL->next; HL->next=p; B. p->next=HL; HL=p; C. p->next=HL; p=HL; D. HL=p; p->next=HL; 3.3.???? 对线性表,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应当采用链表表示?( B ) A.经常需要随机地存取元素 B.经常需要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C.表中元素需要占据一片连续的存储空间 D.表中元素的个数不变 4.4.???? 一个栈的输入序列为 1 2 3,则下列序列中不可能是栈的输出序列的是 ( C ) A. 2 3 1 B. 3 2 1 C. 3 1 2 D. 1 2 3 5.5.???? AOV网是一种( D )。 A.有向图 B.无向图 C.无向无环图D.有向无环图 6.6.???? 采用开放定址法处理散列表的冲突时,其平均查找长度( B )。 A.低于链接法处理冲突 B. 高于链接法处理冲突 C.与链接法处理冲突相同 D.高于二分查找 7.7.???? 若需要利用形参直接访问实参时,应将形参变量说明为( D )参数。 A.值 B.函数 C.指针 D.引用 8.8.???? 在稀疏矩阵的带行指针向量的链接存储中,每个单链表中的结点都具有 相同的( A )。 A.行号B.列号 C.元素值 D.非零元素个数 9.9.???? 快速排序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 D )。 A.O(log 2n) B.O(nlog 2 n) C.O(n) D.O(n2) 10.10. 从二叉搜索树中查找一个元素时,其时间复杂度大致为( C )。 A. O(n) B. O(1) C. O(log 2 n) D. O(n2) 二、运算题(每题 6 分,共24分) 1. 1.?数据结构是指数据及其相互之间的_对应关系(联系)。当结点之间存在M对N(M: N)的联系时,称这种结构为图(或图结构)。 2. 2.队列的插入操作是在队列的__队尾___进行,删除操作是在队列的_对头_进行。 3. 3.??当用长度为N的数组顺序存储一个栈时,假定用top==N表示栈空,则表示栈 满的条件是_top==0__。 4. 4.???对于一个长度为n的单链存储的线性表,在表头插入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

算法与数据结构题库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n 2 ) ,表明该算法()。 A 问题规模是n2 B 问题规模与n2成正比 C 执行时间等于n2 D 执行时间与n2成正比 2、关于数据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数据结构相同,对应的存储结构也相同。 B数据结构涉及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施加其上的操作等三个方面。 C数据结构操作的实现与存储结构有关。 D定义逻辑结构时可不考虑存储结构。 3、按排序策略分来,起泡排序属于()。 A插入排序B选择排序C交换排序D归并排序 4、利用双向链表作线性表的存储结构的优点是()。 A便于进行插入和删除的操作 B 提高按关系查找数据元素的速度 C节省空间D便于销毁结构释放空间 5、一个队列的进队顺序为1,2,3,4,则该队列可能的输出序列是()。 A 1,2,3,4 B 1,3,2,4 C 1,4,2,3 D 4,3,2,1 6、 Dijkstra算法是按()方法求出图中从某顶点到其余顶点最短路径的。 A按长度递减的顺序求出图的某顶点到其余顶点的最短路径 B按长度递增的顺序求出图的某顶点到其余顶点的最短路径 C通过深度优先遍历求出图中从某顶点到其余顶点的所有路径 D通过广度优先遍历求出图的某顶点到其余顶点的最短路径 7、字符串可定义为n( n≥ 0)个字符的有限()。其中,n是字符串的长度,表明字符串中字符的个数。 A集合B数列C序列D聚合 8、在二维数组A[9][10]中,每个数组元素占用 3 个存储单元,从首地址SA 开始按行连续存放。在这种情况下,元素A[8][5]的起始地址为()。 A SA+141 B SA+144 C SA+222 D SA+255 9、已知广义表为L(A(u,v,(x,y),z),C(m,(),(k,l,n),(())),((())),(e,(f,g),h)),则它的长度是()。 A2B3C4D5 10.对于具有n(n>1)个顶点的强连通图,其有向边条数至少有_____。 A. n+1 B. n C. n-1 D. n-2 11.一个递归算法必须包括 __________ 。 A. 递归部分 B . 结束条件和递归部分 C. 迭代部分 D. 结束条件和迭代部分 12.从逻辑上看可以把数据结构分为__________两大类。 A.动态结构、静态结构B.顺序结构、链式结构 C.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D.初等结构、构造型结构 13、若在长度为n 的顺序表的表尾插入一个新元素的渐进时间复杂度为()。 A O(n) B O(1) C O(n 2) D O(log 2n) 14.采用顺序搜素方式搜索长度为 n 的线性表时,在等概率情况下,搜索成功时的平均搜索 长度为 __________。 A. n B. n/2 C . (n+1)/2 D. (n-1)/2 15、非空的循环单链表first的链尾结点(由p 所指向)满足()。 A p->link==NULL; B P==NULL;

数据库知识考试及答案

数据库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是正确的。 (1)在数据库技术中,实体-联系模型是一种( ) A)概念数据模型 B)结构数据模型 C)物理数据模型 D)逻辑数据模型 答案:A)解析:概念模型是对信息世界建模,所以概念模型应该能够方便、准确地表示信息世界中的常用概念。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很多,其中最为常用的是P.P.Chen于1976后提出的实体一联系方法。该方法用E—R图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称为实体一联系模型(Entity- Relationship Model)简称E —R模型。 (2)假定学生关系是S(S#,SNAME,SEX,AGE),课程关系是C(C#,CNAME,TEACHER),学生选课关系是SC(S#,C#,GRADE),要查找选修“COMPUTER”课程的女学生的姓名,将涉及到关系( ) A)S B)SC,C C)S,SC D)S,C,SC 答案:D)解析:选修“COMPUTER”课程的女学生的姓名,涉及的字段有课程名称、学生姓名、学生性别和选课关系,这些分别存放在S,C,SC这3个关系中。 (3)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或称载体;信息则是数据的内涵,是数据的( ) A)语法解释 B)语义解释 C)语意说明 D)用法说明 答案:B)解析: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或称载体;信息则是数据的内涵,是数据的语义解释。 (4)数据管理技术发展阶段中,人工管理阶段与文件系统阶段的主要区别是文件系统( ) A)数据共享性强 B)数据可长期保存 C)采用一定的数据结构 D)数据独立性好 答案:B)解析:人工管理阶段的特点是:数据不保存,数据无专门软件管理,数据不共享.数据不具有独立性。文件系统阶段特点是:数据可以长期保存,文件系统管理数据,数据独立性差,数据共享性差。 (5)下列关于关系数据模型的术语中,哪一个术语所表达的概念与二维表中的“行”的概念最接近?( ) A)属性 B)关系 C)域 D)元组 答案:D)解析:二维表中的“行”即关系数据模型中的“元组”,二维表中的“列”即关系数据模型中的“属性”。 (6)在下面的两个关系中,学号和班级号分别为学生关系和班级关系的主键(或称主码),则外键是( ) 学生(学号,姓名,班级号,成绩) 班级(班级号,班级名,班级人数,平均成绩) A)学生关系的“学号” B)班级关系的“班级号” C)学生关系的“班级号” D)班级关系的“班级名” 答案:C)解析:外键的概念是:当关系中的某个属性(或属性组合)虽不是该关系的关键字或只是关键字的一部分,但却是另一个关系的关键字时,则称该属性(或属性组合)为这个关系的外部关键字或外键。 (7)在FoxBASE中要建立一个与现有的某个数据库有完全相同结构和数据的新数据库,应该使用如下语句中的哪个语句?( ) A)CREATE B)APPEND C)COPY D)INSERT 答案:C)解析:CREATE用于数据定义,COPY用于复制,INSERT用于插入数据。 (8)关系数据模型通常由3部分组成,它们是( ) A)数据结构,数据通信,关系操作 B)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 C)数据通信,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 D)数据结构,数据通信,数据完整性约束 答案:B)解析: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约束3大要素组成。 (9)SQL语言集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和数据控制功能于一体。如下所列语句中,哪一个是属于数据控制功能的?( ) A)GRANT B)CREATE C)INSERT D)SELECT 答案:A)解析:CREATE属于数据定义语句,INSERT和SELECT属于数据操纵语句,只有GRANT(授权语句)才是数据控制语句。 (10)如果有两个事务,同时对数据库中同一数据进行操作,不会引起冲突的操作是( ) A)其中有一个是DELETE B)一个是SELECT,另一个是UPDATE

数据结构习题与答案

第 1 章绪论 课后习题讲解 1. 填空 ⑴()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程序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 【解答】数据元素 ⑵()是数据的最小单位,()是讨论数据结构时涉及的最小数据单位。 【解答】数据项,数据元素 【分析】数据结构指的是数据元素以及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⑶从逻辑关系上讲,数据结构主要分为()、()、()和()。 【解答】集合,线性结构,树结构,图结构 ⑷数据的存储结构主要有()和()两种基本方法,不论哪种存储结构,都要存储两方面的内容:()和()。 【解答】顺序存储结构,链接存储结构,数据元素,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⑸算法具有五个特性,分别是()、()、()、()、()。 【解答】有零个或多个输入,有一个或多个输出,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 ⑹算法的描述方法通常有()、()、()和()四种,其中,()被称为算法语言。 【解答】自然语言,程序设计语言,流程图,伪代码,伪代码 ⑺在一般情况下,一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的函数。 【解答】问题规模 ⑻设待处理问题的规模为n,若一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一个常数,则表示成数量级的形式为(),若为n*log25n,则表示成数量级的形式为()。 【解答】Ο(1),Ο(nlog2n) 【分析】用大O记号表示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需要将低次幂去掉,将最高次幂的系数去掉。 2. 选择题 ⑴顺序存储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由()表示的,链接存储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由()表示的。 A 线性结构 B 非线性结构 C 存储位置 D 指针 【解答】C,D 【分析】顺序存储结构就是用一维数组存储数据结构中的数据元素,其逻辑关系由存储位置(即元素在数组中的下标)表示;链接存储结构中一个数据元素对应链表中的一个结点,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由结点中的指针表示。

数据结构试题(含答案)

一.是非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数据结构可用三元式表示(D,S,P)。其中:D是数据对象,S是D上的关系, P是对D的基本操作集。× 2.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具有可直接存取表中任一元素的优点。× 3. 字符串是数据对象特定的线性表。 4. 二叉树是一棵结点的度最大为二的树。× 5.邻接多重表可以用以表示无向图,也可用以表示有向图。× 6.可从任意有向图中得到关于所有顶点的拓扑次序。× 7.一棵无向连通图的生成树是其极大的连通子图。× 8.二叉排序树的查找长度至多为log2n。× 9.对于一棵m阶的B-树.树中每个结点至多有m 个关键字。除根之外的所有非终端结点至少有┌m/2┐个关键字。× 10.对于目前所知的排序方法,快速排序具有最好的平均性能。 11. 顺序存储方式的优点是存储密度大,且插入、删除运算效率高。× 12. 二维数组是其数据元素为线性表的线性表。 13. 连通图G的生成树是一个包含G的所有n个顶点和n-1条边的子图。× 14. 折半查找不适用于有序链表的查找。 15. 完全二叉树必定是平衡二叉树。 16. 中序线索二叉树的优点是便于在中序下查找直接前驱结点和直接后继结点。 17. 队列是与线性表完全不同的一种数据结构。× 18. 平均查找长度与记录的查找概率有关。 19. 二叉树中每个结点有两个子结点,而对一般的树,则无此限制,所以,二叉树是树的特殊情形。× 20. 算法的时间复杂性越好,可读性就越差;反之,算法的可读性越好,则时间复杂性就越差。× 二.选择题 1. 若对编号为1,2,3的列车车厢依次通过扳道栈进行调度,不能得到 ( e ) 的序列。 a:1,2,3 b:1,3,2 c:2,1,3 d:2,3,1 e:3,1,2 f:3,2,1 2. 递归程序可借助于( b )转化为非递归程序。 a:线性表 b: 栈 c:队列 d:数组 3. 在下列数据结构中( c )具有先进先出(FIFO)特性, ( b )具有先进后出(FILO)特性。 a:线性表 b:栈 c:队列 d:广义表 4. 对字符串s=’data-structure’ 执行操作replace(s,substring(s,6,8),’bas’)

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试题、答案及详细解析

试题某工厂的信息管理数据库的部分关系模式如下所示: 职工(职工号,姓名,年龄,月工资,部门号,电话,办公室) 部门(部门号,部门名,负责人代码,任职时间) 问题1]解答(a)PRIMARY KEY(b)FOREIGN KEY (负责人代码)REFERENCES 职工 (c)FOREIGN KEY (部门号)REFERENCES 部门(d)月工资〉=500 AND V月工资=5000,或月工资BETWEEN 500 AND 5000(e)count(*), Sum (月工资),Avg (月工资)(f)GrOup by 部门号 [问题2]解答 (1)该行不能插入“职工”关系,它违反了实体完整性中主码必须惟一区分关系中的每一个属性。 (2)该行可以插入“职工”关系,尽管部门号、电话和办公室为空,但是它表示该雇员没有分配到某个 部门。⑶该行不能插入“职32''关系,它违反了参照完整性。因为6在关系“部门”中不存在。 [问题3]解答(1)和(2)都不能更新,因为使用分组合聚集函数定义的视图是不可更新的。(3)不一定,视子查 询的返回值而定,(4)和(5)允许查询。 [问题4]解答(1)对于外层的职工关系E中的每一个元组,都要对内层的整个职工关系M进行检索,因此查询效率不高。(2)Select 职工号from 职工,(Select Max (月工资)as 最高工资,部门号Group by 部门号)as depMax where 月工资=最高工资and 职工.部门号=depMax .部门号 [问题5]解答Select姓名,年龄,月工资from 职工where 年龄〉45 ; Union Select姓名,年龄,月工资from 职工where 年龄月工资V 1000 ; 试题某仓储超市采用POS(Poi nt of Sale)收银机负责前台的销售收款,为及时掌握销售信息,并依此指导进货,拟建立商品进、销、存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的需求分析已经基本完成,下面将进入概念模型的设计。 试题解答[问题1]解答 [问题2]解答商品(商品编号,商品名称,供应商,单价)直销商品(商品编号,生产批号,消费期限)库存商品(商品编号,折扣率) [问题3]解答 销售详单(销售流水号,商品编码,数量,金额,收银员,时间)销售日匚总(日期,商品编码,数量) 存货表(商品编码,数量)进货表(送货号码,商品编码,数量,日期) 商品(商品编号,商品名称,供应商,单价)直销商品(商品编号,生产批号,消费期限)库存商品(直显组号,折扣率) [问题4]解答 1 .采用商品信息集中存储在中心数据库中,则在销售前台的每笔计费中,都必须从中心数据库提取 商品名称和单价,增加网络的负载,在业务繁忙时直接影响到前台的销售效率;同时,如果发生网络故障,则该POS机不能工作。采用这种方式,对商品库的更新,如引入新的商品和修改商品价格,会及时体现在前台的销售业务中。2 .采用商品信息存储在中心数据库中,各POS机存储商品表的备份,POS机直 接从本地读取商品信息,减少了网络的负载,可以提高交易的效率;同时即使有短时间的网络故障,也不影响该POS 机的正常使用,只有当存在商品信息变更时才需要与中心数据库同步。采用这种方式,必须在每次商品信息变更时同步各POS机的数据。 [问题5]解答1 .对销售详单关系模式做如下的修改,增加积分卡号属性。销售详单(销售流水号,商品编

数据库复习题集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DB,DBMS和DBS三者的关系是(B) A、DB包括DBMS和DBS B、DBS包括DB和DBMS C、DBMS包括DBS和DB D、DBS与DB、DBMS无关 2、假定学生关系式S(S#,SNAME,SEX,AGE),课程关系式C(C#,CNAME,TEACHER),学生选课关系是SC(S#,C#,GRAND)。要查找选修“COMPUTER”课程的“女”学生,将涉及到关系(D) A、S B、SC,C C、S,SC D、S,C,SC 3、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时,如果两实体间的联系是m:n,下列说确的是(C) A、将m方主键(主码)和联系的属性纳入n方的属性中 B、将m方属性和n方属性中均增加一个表示级别的属性 C、增加一个关系表示联系,其中纳入m方和n方的主键(主码) D、将n方主键(主码)和联系的属性纳入m方的属性中 4、由SELECT—FROM—WHERE—GROUP—ORDER组成的SQL语句,在被DBMS处理时,各字句的执行次序为(C) A、SELECT—FROM—WHERE—GROUP—ORDER B、FROM —SELECT—WHERE—GROUP—ORDER C、FROM —WHERE—GROUP—SELECT—ORDER D、SELECT—FROM—GROUP—WHERE—ORDER 5、以下不是数据库技术所具备的特点是(D) A、数据结构化 B、数据冗余小 C、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D、数据联系弱 6、在信息模型的“学生”尸体中,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的描述,称为(A) A、实体值 B、实体型 C、属性值 D、属性型 7、关系数据库三级模式中的(B),可用视图实现。 A、模式 B、外模式 C、存储模式 D、模式 8、可用于区别实体集中不同个体的属性或属性集合,称为该实体的(B) A、属性型 B、键 C、外部键 D、实体型 9、设有一个体育项目可以有多个运动员报名,一个运动员课参加多个项目,运动员与体育项目之间是(D) A、一对一的联系 B、一对多的联系 C、多对一的联系 D、多对多的联系 10、关系R与关系S只有1个公共属性,T1是R与S作等值连接的结果,T2是R与S作自然连接的结果,则(D) A、T1的属性个数等于T2的属性个数 B、T1的属性个数小于T2的属性个数 C、T1的属性个数大于或等于T2的属性个数 D、T1的属性个数大于T2的属性个数 11、数据库系统是由应用程序、DBMS、DB以及DBA组成。其中核心部分是(C) A、应用程序 B、DBA C、DBMS D、DB 12、下列集函数中不忽略空值(NULL)的是(A) A、COUNT(*) B、MAX(列名) C、SUM(列名) D、A VG(列名) 13、一个关系中的候选关键字(B) A、至少一个 B、可多个 C、必须多个 D、至少3个 14、在数据库设计中,具有最小性、唯一性和非空性的是(B) A、索引 B、关系模型主关键字(主码) C、外关键字(外码) D、约束 15、常用的关系运算时关系代数和(C) A、集合代数 B、逻辑演算 C、关系演算 D、集合演算 16、在基本层次联系中,记录型之间的联系是(B) A、一对一联系 B、一对多联系 C、多对多联系 D、多对一联系 17、关于冗余数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冗余的存在容易破坏数据库的完整性 B、冗余的存在给数据库的维护增加困难 C、不应该在数据库中存储任何冗余数据 D、冗余数据是指可由基本数据导出的数据 18、五种基本关系代数运算分别(D)

数据结构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概论 一、选择题 1、研究数据结构就是研究(D)。 A. 数据的逻辑结构?B。数据的存储结构 C。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D.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基本操作(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操作对象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和操作) 2、算法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是(A)。 A.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B。正确性和简单性 C。可读性和文档性D.数据复杂性和程序复杂性 3、具有线性结构的数据结构是( D )。(线性结构就是:在非空有限集合中,存在为一个被称为第一个的数据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有除了第一个元素,集合中每一个元素均只有一个前驱,除了最后一个元素有唯一后继)(链表、栈、队列、数组、串) A. 图B. 树??C.广义表(线性表的推广) D.栈 4、计算机中的算法指的是解决某一个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它必须具备输入、输出、( B )等5个特性。 A.可执行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 B. 可执行性、有穷性和确定性 C。确定性、有穷性和稳定性??? D. 易读性、稳定性和确定性 5、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 C )。 for(i=0;i

数据结构考试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数据结构习题集含答案 目录 目录 (1) 选择题 (2)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线性表 (4) 第三章栈和队列 (6) 第四章串 (7) 第五章数组和广义表 (8) 第六章树和二叉树 (8) 第七章图 (11) 第八章查找 (13) 第九章排序 (14) 简答题 (19) 第一章绪论 (19) 第二章线性表 (24) 第三章栈和队列 (26) 第四章串 (28) 第五章数组和广义表 (29) 第六章树和二叉树 (31) 第七章图 (36) 第八章查找 (38) 第九章排序 (39) 编程题 (41) 第一章绪论 (41) 第二章线性表 (41) 第三章栈和队列 (52) 第四章串 (52) 第五章数组和广义表 (52) 第六章树和二叉树 (52) 第七章图 (52) 第八章查找 (52) 第九章排序 (57)

选择题 第一章绪论 1.数据结构这门学科是针对什么问题而产生的?(A ) A、针对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 B、针对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 C、数值计算与非数值计算的问题都针对 D、两者都不针对 2.数据结构这门学科的研究内容下面选项最准确的是(D ) A、研究数据对象和数据之间的关系 B、研究数据对象 C、研究数据对象和数据的操作 D、研究数据对象、数据之间的关系和操作 3.某班级的学生成绩表中查得张三同学的各科成绩记录,其中数据结构考了90 分,那么下面关于数据对象、数据元素、数据项描述正确的是(C ) A、某班级的学生成绩表是数据元素,90分是数据项 B、某班级的学生成绩表是数据对象,90分是数据元素 C、某班级的学生成绩表是数据对象,90分是数据项 D、某班级的学生成绩表是数据元素,90分是数据元素 4.*数据结构是指(A )。 A、数据元素的组织形式 B、数据类型 C、数据存储结构 D、数据定义 5.数据在计算机存储器内表示时,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不相同,称之为(C )。 A、存储结构 B、逻辑结构 C、链式存储结构 D、顺序存储结构 6.算法分析的目的是(C ) A、找出数据的合理性 B、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关系

数据库习题与答案

数据库习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 1.数据库分析与设计中,其设计对象称客观世界的() A.逻辑对象 B.目标对象 C.实体对象 D.需求对象 答案:B (150) 2. 数据库物理设计完成后,进入数据库实施阶 段,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实施阶段的工作是() A.建立库结构 B.扩充功能 C.加载数据 D.系统调试 答案:B (150) 3. 通常用以下的顺序来完成数据库的设计工作() A.概念设计、物理设计、逻辑设计 B.逻辑设计、概念设计、物理设计 C.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 D.物理设计、逻辑设计、概念设计 答案:C (150) 4. 在数据库设计中,在概念设计阶段可用E-R 方法,其设计出的图称为() A.实物示意图 B.实用概念图 C.

实体表示图 D.实体联系图 答案:D (153) 5. E-R图是数据库设计的工具之一,它适用于建立数据库的() A.概念模型 B.逻辑模型 C.结构模型 D.物理模型 答案:A (155) 6.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完成设计关系模式的任务是属于() A.需求分析阶段 B.概念设计阶段 C.逻辑设计阶段 D.物理设计阶段 答案:C (157) 7. 数据库逻辑设计的主要任务是() A.建立E-R图和说明书 B.创建数据库说明 C.建立数据流图 D.把数据送入数据库 答案:B (158) 二.填空题

1.数据库概念设计是在数据需求分析基础上进 行的,其目的是分析数据间的内在语义关联,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数据的______________。 答案:抽象模型(152) 2.数据库的逻辑设计的基本方法是将E-R图转 换成指定RDBMS中的______________,此外还包括关系的规范化以及性能调整,最后是约束条件设置。 答案:关系模式(156) 3.数据库的逻辑设计的基本方法是将E-R图转 换成指定RDBMS中的关系模式,此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以及性能调整,最后是约束条件设置。 答案:关系的规范化(156) 4.数据库的逻辑设计的基本方法是将E-R图转 换成指定RDBMS中的关系模式,此外还包括关系的规范化以及______________,最后是约束条件设置。 答案:性能调整(156) 5.数据库的逻辑设计的基本方法是将E-R图转 换成指定RDBMS中的关系模式,此外还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