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

行测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
行测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

行测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

第一部分政治常识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及来源

1、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来源: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3、科学社会主义

来源:英、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二)体系

1. 唯物论

2. 辩证法

3. 认识论

4. 历史唯物论

(三)根本特征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四)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的说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2.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五)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1、唯心主义

①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②运动和静止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③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相互包含的。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二)意识

1.意识的产生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劳动在意识的产生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2、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3、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指意识依赖物质,没有被反映者也就没有反映。

(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指意识具有主观特征。

4、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2)意识能动性表现为:

①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③意识活动对人体活动的控制。

④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

三、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一)联系

1、联系是指事物间、现象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2、特征:

(1)联系的客观性

(2)联系的普遍性

(3)联系的多样性

(二)发展

1、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2、发展的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重要选择),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

矛盾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反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内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指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2)质量互变规律

①质、量、度的含义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

②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渐进过程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的、相互渗透的。

(3)否定之否定规律

①.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自身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实质)。“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保留它的积极因素。

②.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的实质是对立面的统一,体现了事物自己运动的深刻内容。

包括两次否定,即对肯定的否定、对否定的否定。包含三个阶段,即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

(三)形而上和辩证法

1、辨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1)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

歧点(内部矛盾)

(2)坚持唯物辨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2、判断标准:

形而上:孤立、静止、片面。

辩证法:联系、发展。

量变质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

唯心主义不等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等于辩证法,有的唯心主义者也承认辩证法,有的唯物主义者(机械唯物主义)则采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待世界。

3、练习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全宇宙中并没有真正静止的点”(笛卡尔)“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

四、认识论

(一)认识的本质

1、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②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

反映

③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创造性

的反映

④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⑤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2、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认识的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的、社会的人,包括个体、集体和社会。

认识的客体:是指进入实践活动领域并和主体发

生联系的客观事物,包括自然客

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3、实践与认识(理论)的关系

(1)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②认识反作用与实践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人们的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二)认识的基本规律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对事物表象的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概括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的。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

是指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客观事物是复杂的,认识过程也是复杂的,认识的主体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往往要反复调查研究、补充、修正。

(2)认识运动的无限性

是指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

五、历史唯物论观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脉相承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观上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基本依据。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方式(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它包括人们的政治、法律思想、哲学、艺术、宗教等意识形态和人们的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等。社会的意识结构建立在社会的经济结构基础之上并受社会的政治结构制约。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坚持社会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个观点,结束了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坚持了真正辩证和彻底的唯物主义。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的能动性、自身独特的规律性和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性。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往往会落后于社会存在,也往往会超越社会存在。

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就每一时代具体的社会意识的形成来说,都有两个来源:一是当下的社会存在;一是历史上的精神文化成果。

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真题练习】

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A. 科学性

B. 实践性

C. 革命性

D. 阶级性

2、马克思主义的来源是()

A.德国的古典哲学

B.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的现实社会主义

D.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3、我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

月亮、太阳以及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在于人心之中,都是心之意念的产物。这是______的思想。

A. 客观唯心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

C. 机械唯物主义

D. 庸俗唯物主义

4、19 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绝对观

念”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存在,自然界

和人类社会是绝对观念外化或异化的结果。

黑格尔的观点属于:()

A. 客观唯心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

D. 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5、“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

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

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

影、反映。”提出这一物质定义的是:

A. 费尔巴哈

B. 黑格尔

C. 列宁

D. 马克思

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上,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是:()

A. 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B. 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C. 否认运动的存在

D. 否认静止的存在

7、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B.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C. 思维运动的主体是思维

D. 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8、在人类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脑的形成

B.语言的思维的形成

C.能够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的劳动

D.自然界的变化

9、宋朝画家文与可住宅周围有很多竹子。他一

年四季注意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子的形

状、姿态有透彻的了解,因而画出的竹子生

动逼真。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一事实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B. 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C.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10、温家宝总理说: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要重要。这句话表明:()

①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巨大的

②精神状态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进程

③信心、信念、意志是成功的必备要素

④有了信心就可以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战胜困难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11、“未秋先秋,踏断蛮牛”。“生地茄子熟地瓜,生地菜子熟地花”。“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有卡苗。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些农谚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是:()

①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坚持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依据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12、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是:()

A. 否定之否定规律

B.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原理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

D. 对立统一规律

13、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

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质量互变规律

D.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

14、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指()

A. 同一性和斗争性

B. 运动性和静止性

C. 时间性和空间性

D. 普遍性和特殊性

15、在全球化趋势下,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国安全问题解决的好可以惠及别国,反之,则会殃及他国,国家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下列选项中与上述特点无关的哲学道理是()。

A. 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B.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C.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D. 事物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

16、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一刀切”的主要原因是()。

A. 事物矛盾之间存在有机联系

B. 事物矛盾具有特殊性

C. 事物矛盾具有共同点

D. 事物矛盾具有普遍性

17、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 次轻微事故和300 起未遂先兆及1000 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启示我们()。

A.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D.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18、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A.全部继承

B.全部抛弃

C.继承和抛弃相结全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19、下列表述符合辩证法思想的是()。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③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20、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

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

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说明:()

A. 认识一旦形成,就会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的全过程

B.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感性认识是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基础的、低层次的认识

D. 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在实践中不断接近真理、发展真理的过程

21、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客体是指()

A.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B. 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一切对象

C. 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

D. 客观存在的所有事物的总和

22、2008 年金融危机从发生到蔓延,经济学家曾先后用英文字母V、U、L、W 的形状来为世界经济走势画像。这传达出一个信息:金融危机现象复杂,形势严峻,即使是受过专门训练的经济学家也难以做到“一叶知秋”,这说明()

A.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B. 金融危机复杂多变,具有不可预测性

C. 正确认识需要在从实践到认识的循环往

复中获得

D. 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3、“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 )。

A. 认识经历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C. 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D. 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2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 )。

A. 哲学的基本问题

B. 区分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基本问题

C.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D. 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5、下列社会意识形式中,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是:()

A. 语言学

B. 哲学

C. 道德

D. 艺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