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答案

热力学答案
热力学答案

《热力学?统计物理》复习材料答案

一、填空题:

1. 热力学中所特有的状态参量为 温度 ,它是实现两系统达到热平衡的充分且必要条件。

2. 整个系统在物理、化学性质上都均匀一致的系统称为 均匀系统 。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为 dU=dQ+dW 。 4.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T

dQ dS ≥

。 5. 体系由液体和饱和蒸汽组成,此系统包含 二 相。 6.当独立变量为S 、p 时,特性函数是 H 。

7. 一个孤立系统有α相和β相,若系统已达到热平衡和力学平衡,但β相物质迁移到α相,则化学势满足关系β相化学势大于α相化学势( ) 。 8.一个系统在压强和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为了判别此系统是否已达到平衡态,可采用的判据为 G (吉普斯函数) 。

9.判断一个孤立系统是否已达到平衡态,可采用的判据为 S (熵) 。 10.一个系统在体积和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为了判别此系统是否已达到平衡态,可采用的判据为 自由能 。。 11.固相、液相之间的转变为_____一_______级相变。 12.气液在临界点的转变为_____二____级相变。

13.体系由三种气体按任意比例混合而成,该系统的独立强度参量数目为 4 。

14. 根据吉布斯相律,3元二相系的自由度为 3 。 15. 一级相变的克拉珀龙方程的表达式为

)

βv v T L

dT dp -=。 16. 对于费米系统,给定分布{}l a 对应的微观状态数为 。

17. 对于玻色系统,给定分布{}l a 对应的微观状态数为 。

)!1(!)!1(--+∏l l l l l a a ωωβα)!(!!l l l l L a a -∏ωω

18. 对于玻尔兹曼系统,给定分布{}l a 对应的微观状态数为 。 19. 等概率原理的内容是 对于处在平衡状态的孤立系统,系统各个可能的微观状态

出现的概率都是相等的。

20. 两个全同粒子分布在相同能级的三个不同状态a 、b 和c 中,一个粒子处在状态a ,一个粒子处在状态b ,如果它们是费米粒子,则这一分布出现的概率是 1/3 。

21.两个全同粒子分布在相同能级的三个不同状态a 、b 和c 中,一个粒子处在状态a ,一个粒子处在状态b ,如果它们是玻耳兹曼粒子(即经典粒子),则这一分布出现的概率是 1/9 。

22. 两个全同粒子分布在相同能级的三个不同状态a 、b 和c 中,一个粒子处在状态a ,一个粒子处在状态b ,如果它们是玻色子,则这一分布出现的概率是 1/6 。

23. 玻尔兹曼系统的最概然分布的形式是l e a l l βεαω--=。

24. 玻色系统的最概然分布的形式是

。 25. 费米系统的最概然分布的形式是 。 25. 当满足1>>αe 或者1<

l

a 条件时,玻色分布和费米分布趋向于玻尔兹曼分

布。

26. 粒子遵从玻尔兹曼分布,能量表达式为c bx ax p p p m

z y x +++++=2222)(21ε,其中

a 、

b 、

c 为常数,则粒子的平均能量为c a

b KT +-422

27. 利用能量均分定理求空窖内辐射场中具有一定波矢k 和一定偏振的单色平面波的平均能量是 KT 。

28. 平衡状态下光子气体的化学势μ等于 0 。

29. 系综的概念是指由大量结构完全相同、处于给定的相同宏观条件下彼此独立

l

a

l l l B M a N ω∏∏=Ω!..1+=+l

e a l

l βεαω1-=+l e a l

l βεαω

的假想系统的集合,其中每一个系综都与实际讨论的真实系统有相同的哈密顿,但有不同的微观状态,这种系统的集合叫统计系综。

30.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是粒子在动量空间的凝聚。

31. 对一个有N个分子组成的某经典气体系统,Γ空间中一

个代表点表示系统在某一时刻的微观运动状态。

32. 正则分布是具有确定的N、T、V宏观条件的系统的分布函数。

μ

33. 巨正则分布是具有确定的T、V、宏观条件的系统的分布函数。

34. 微正则分布是具有确定的N、E、V宏观条件的系统的分布函数。

二、证明题

1.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证明两条绝热线不能相交.

证明:假设两条绝热线可以相交,如图,可由这两条绝热线与一等温线构成一个循

环.

V

可令一可逆热机以该循环工作,即:由初态a出发经历等温膨胀过程到达b,在此

过程中热机从热源吸热且对外界作功,再由b经历绝热膨胀过程到达c, 在此过

程中热机对外界作功,最后,由c经历绝热压缩过程返回初态a.在整个循环中,热

机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成有用功(由三条线围成的封闭图形之面积)而不

引起其它变化,这就违背了开氏说法.若开氏说法正确,则两条绝热线不能相交. 2.试证明在相同的压强降落下,气体在准静态绝热膨胀中的温度降落大于在节流过程中的温度降落。

证明:气体在准静态绝热膨胀过程和节流过程中的温度降落分别由偏导数S P T ???

???? 和

H

P T ???

???? 描述。 0)()(

>??-??H S p

T

p T 令 )],(,[S p H p T T =

01)()()()(

>?=????=??-??V C p H H T p T p T p

S p H S 绝热膨胀制冷效果更好。

3. 有两个相同的物体,热容量为常数,初始温度同为i T 。今令一制冷机在此两物体之间工作,使其中一个物体的温度降到2T 为止。假设物体维持在定压下,并且不发生相变。试根据熵增加原理证明,此过程所需要的最小功为

)2(22

2

i i p T T T T C W -+=最小

证明:经过一工作循环,

一物体从初始温度为T 1降为T 2,放出的热量值和熵变分别为:

)(21T T C Q P -=放

)l n (S 1

21T T

C P =?

另一物体从初始温度为T 1升为T 3(T 3为未知量)吸收的热量值和熵变分别为: )(13T T C Q P -=吸

)ln(S 1

32T T

C P =?

热机工作物质恢复原状,熵变为0。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2(123T T T C Q Q W P -+=-=放吸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有: 021≥?+?S S

1

)ln(2

1

322132≥?≥?T T T T T

T C P

2

2

13T T

T ≥?

所以此过程所需的最小功为:)2(122

2

1

min T T T T C W P -+= 4. 求证μ-??? ????V T n U ,n

V T T ,???

????-=μ

证明:自由能TS U F -=是以n V T ,,为自变量的特性函数,求F 对n 的偏导数,有

V

T V T V T n S T n U n F ,,,???

?????-??? ????=???

???? (1) 但自由能的全微分dn pdV Sdt dF μ---=

可得V T n F ,???

????=μ, V T n S T ,???

?????=-n V T ,???

????μ (2) 代入(1),即有V T n U ,???

????-μ=-T n

V T ,???

????μ

5. 固体含有A 、B 两种原子.试证明由于原子在晶体格点的随机分布起的混合熵为

[]()[]()()[]x x x x Nk x N Nx N k S --+-=-=1ln 1ln !

1!!

ln

其中N 是总原子数,x 是A 原子的百分比,(1一x )是B 原子的百分比.注意x <1.上式给出的熵为正值.

证明:A 、B 两种原子在晶体格点的随机分布状态数等于Nx 个A 种原子在N 个格点随即分

布的状态数:

[]()[]!

1!!

x N Nx N C Nx

N

-=Ω

所以混合熵[]()[]()[]{}!1ln )!ln(!ln !

1!!

ln

ln x N Nx N k x N Nx N k k S ---=-=Ω=

当N 很大时,利用公式()得,1ln !ln -≈m m m

()()()()[]{}()()[]

x x x x Nk Nx N x N Nx Nx N N k S --+-=-------≈1ln 1ln 1ln 11ln 1ln

证毕

6. 试根据公式V

a P L

l

l

??-=∑ε证明,对于非相对论粒子 ()

2

222

22212z y x n n n L m m P ++??

? ??== πε,

( ,2,1,0,,±±=z y x n n n )有V U P 32= 上述结论对于玻尔兹曼分布,玻色分布和费米分布都成立。

证明:处在边长为L 的立方体中,非相对论粒子的能量本征值为

()

2222

2,,2212z y x n n n

n n n L m m P z

y x ++??

? ??== πε ( ,2,1,0,,±±=z y x n n n )-------(1) 为书写简便,我们将上式简记为3

2

-=aV

ε-----------------------(2)

其中V=L 3

是系统的体积,常量()

2

2222)2(z y x n n n m

a ++= π,并以单一指标l 代表n x ,n y ,n z 三个量子数。 由(2)式可得

V

aV V l L εε323235

-=-=??----------------------(3) 代入压强公式,有V

U

a V

V a P l

l

l L l

l

3232

=

=??-=∑∑ε

ε----------------------(4) 式中 l

l

l a U ε

∑=

是系统的内能。

上述证明未涉及分布的具体表达式,因此上述结论对于玻尔兹曼分布,玻色分布和费米分布都成立。 注:(4)式只适用于粒子仅有平移运动的情形。如果粒子还有其他的自由度,式(4)中的U 仅指平动内能。

7. 气柱的高度为H ,截面为S ,处在重力场中,试证明此气柱的内能为

)

1(0--

+=KT

mgH

e NmgH

NKT U U

证明:为明确起见,假设气体是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重力场中分子的能量为

()

mgz p p p m

z y x +++=

22

221ε----------------------(1) 粒子的配分函数为Z Y X mgz p p p m dP dP dxdydzdP e h

Z z y x ββ

-++-??=)(231222

11

)1(1)2(1)2(1112330233mgH mgz

H e mg A m h

dz e dxdy m h ββββπβπ---==??----------------(2)

其中 dxdy A ?

=

是气柱的截面积。

气柱的内能为

)1()

1(23ln 01--+=--+=??-=mgH KT mgH e NmgH

NKT U e NmgH NKT NKT Z N

U ββ-----(3) 式中 N K T U 2

3

0=

8. 气体以恒定的速度沿Z 方向作整体运动。试证明,在平衡状态下分子动量的最概然分布为Z Y X P P P P m

dP dP dP h

V

e

Z Y X 3]

)([22022-++-

-βα 证明:气体是非定域系统,由于满足经典极限条件而遵从玻尔兹曼分布。与分布{}a 相

应的气体的微观状态数为!

l

l

a l

l

a l ∏∏=Ωω

---------(1)

其对数为)1(ln ln !ln ln ln --=-=Ω∑∑∑∑l l l

l l l

l l

l l l

a a a a a ωω---------(2)

在气体沿Z 方向作整体运动的情形下,分布必须满足下述条件:

N a l l

=∑

;

E a l

l l

=∑ε

;

-

Z lZ l l

P P a =∑

--------(3)

其中P Z 是气体在Z 方向的总动量,P LZ 是处在能级l 的分子所具有的Z 方向动量。 气体分子的最概然分布是在限制条件(3)下,使ln Ω为极大的分布。令各有a l 的变化δ

a l , ln Ω将因而有变化l l

l

l

a a δωδln

ln ∑-=Ω

限制条件(3)要求

N a

l

l

δδ=∑ ;

0==∑E a

l

l l

δδε ;

0==∑

Z l lZ l

P a P δδ

0)(ln

ln 1=+++-=---Ω∑l lZ l l

l

l

Z a P a P E N δγβεαωγδβδδαδ

根据拉氏乘子法原理,每个δ a l 的系数都等于零,所以有

0ln

=+++lZ l l

l

P a γβεαω

或lZ

s P l

l e a γβεαω---=1---------(4) 可以将式(4)改写成为动量的连续分布:在体积V=L 3内,

在P X 到P X +dP X ,P Y 到P Y +dP Y ,P Z 到P Z +dP Z ,的动量范围内的分子数

Z Y X p p p p m

dP dP dP h

V e Z

z y x 3

)(22221γβ

α-++-

--------(5) Z Y X p p p p m dP dP dP h

V e z y x 3

])([2202

2-++--βα -------(6)

9. 铁磁体中的自旋波也是一种准粒子,遵从玻色分布,色散关系是2

Ak =ω.试证

明在低温下,这种准粒子的激发所导致的热容与2

/3T

成正比.

证明: 在体积V 中,ω到ω+ d ω的频率范围内准粒子的量子态数为

ωωπωωd d 4d )(2

/123B p p h V g ==

,

推导上式时,用到关系k p =.这里B 为常数.由于准粒子数不守恒,玻色分布中的

0=α.系统的内能为

??-=-=m

m e B g e E ωωωβω

βωω

ωωω0

02

/3d 1d )(1 ,

考虑到态密度在高频时发散,需引入截止频率m ω.但在低温下1>>ωβ ,在积分中

可令

∞→m ω.设x =ωβ ,则有

2/50

2/32/5d 1T x e x CT E x ∝-=

?∞

,

其中,C 为常数.易得 2

/3T T E C V V ∝???

????=.

10. 证明:在正则分布中熵可表为∑-=s

s s k S ρρln 其中s

E s e Z

βρ-=

1是系统处在s 态的概率。

证: )l n (l n

ββ??-=Z Z k S 多粒子配分函数)1(1s

s E s

E e Z e Z ββρ--=?=∑ )2(ln ∑∑---=??k

E k

E k k

k

e

e E Z

βββ

由(1)知 []s s s s s E Z E Z E Z e s ρβ

ρβρβl n l n 1

;l n l n +=

-+=-?=-

代至(2)得

[]∑∑+=+=??s

s s

s s s Z Z Z ρρ

ββρρβ

βl n 1

l n 1l n l n 1l n ;

于是 ∑-=????

?

???-=s s s k Z Z k S ρρββln ln ln

三.推导题

1.证明任何一种具有两个独立参量T ,P 的物质,其物态方程可由实验测量的体胀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根据下述积分求得()?-=dp dT V T καln ,如果

P

T T 1

,1==

κα,试求物态方程。 解: 体胀系数

p

T V V ???

????=

等温压缩系数

T

T p V V ????

????-=1κ 以T ,P 为自变量,物质的物态方程为 ()p T V V ,= 其全微分为 dp V dT V dp p V dT T V dV T T

p κα-=?

??? ????+???

????=

dp dT V

dV

T κα-= 这是以T ,P 为自变量的完整微分,沿一任意的积分路线积分,得

()?-=dp dT V T καln

根据题设 , 若 p

T T 1,1==

κα ????? ?

?-=dp p dT T V 11ln 则有 C p

T

V +=ln

ln , PV=CT 要确定常数C ,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数据。

2. 均匀杆的温度一端为T1,另一端为T2,试计算达到均匀温度后的熵增。 解:

0 l x

第i 处的初温为 x l

T T T T i 1

21-+

= 设单位长度的定压热容量为Cx , ()

x p C l C ?=

于是 ??

?

??-+?=+?===

?

?

++i x T T T i x x T T T x T T T C T T T C T dT C T

dQ

S i

i

ln 2ln 2ln 212

212

2

12

1 总熵变 ?=

l x

dx S S 0

???

? ??-+?=l i x dx T T T C 021ln 2ln ???

? ??

-+-+??=l x x dx x l T T T C T T l C 012121ln 2ln

????

? ??-?-+?=21122

1ln 2ln T T x p T T l dy y C T T C ()2

1ln 2ln 122

1T T x

p p y y y T T C T T C -?--+?=

??

?

???+---+?=1ln ln 2ln 12112221T T T T T T T T C p

3. 假设自由电子在二维平面上运动,面密度为n .试求0 K 时二维电子气体的费米能量、内能和简并压.

解:考虑电子自旋有两种取向后,二维电子气体在ε→ ε + d ε的能量范围内电子的量子态数为

()επεεmd h

L d D 22

4=

所以0K 时电子的最大能量由下式确定:

()

N md h L =?

επμ00

2

2

4 ()n m

h L N m h ππμ4402

22==∴

内能

()()

()()()0210421204402

22222200

22

μμπμπεεπμN N L h m N m h L d m

h

L U =???

? ??===?

对于二维电子气体,V =L 2

()()(

)1

2222

22

221221-???

??

??+=+??? ??=V

n n m

n n L m y x y x L ππε

()()

V n n m V V l y x L επε-=??

????+-=??-2222221

所以 0K 时的简并压()021μεεn V U V a V a p l l

l L

l

l

===??-=∑∑

4. 以n 表晶体中磁性原予的密度.设原了的总角动量量子数为1.在外磁场下,原子磁矩可以有三个不同的取向,即平行、垂直、反平行于外磁场.假设磁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试求在温度为T 时晶体的磁化强度μ及其在弱场高温极限和强场低温极限下的近似值.

依题意,原子具有三个状态,能量分别为-μB 、0、μB 。按玻尔兹曼分布,原子处于这些态的几率分别为,,,B B Ce C Ce βμβμ- 其中C 为归一化常数,由下式决定:

(

)

B

B

B B e

e

C Ce C Ce βμβμβμβμ--++=∴=++1/11

晶体的磁化强度

()[]

B B Ce

C Ce N E βμβμμμ--+?+?=0

()()

B B B B e e e e N βμβμβμβμμ--++-=1/ ()()

1/122++-=B B B e e e N βμβμβμμ 弱场高温极限下:βμB →1

此时 B e B e B B βμβμβμβμ+≈+≈1,212

()()()B kT

N B N B B N E 2

323/233/2μβμμβμβμμ=≈+=∴

强场低温极限下:βμB →∞

()

μμμβμβμβμβμβμN e e N e e e N E B B B B B ≈≈+≈2222//此时

5.试导出二维空间的普朗克公式。利用所得结果导出二维空间的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

解:对二维气体

2

22h dp dxdydp h dpdq d y

x r ==Ω 考虑在面积S 内的状态数:2

2h

dp Sdp d y

x =Ω;

将其改写为极坐标:2

2h pdpd S d θ

?=

Ω

在面积S 内,dp p p +→范围内的状态数(不考虑方向):dp h Sp

d 2

4π=Ω 又由德布罗意关系和能量与动量间关系知:ωε =;cp =ε; 故,c

p ω =

将上式代入状态数的表达式:ωωπωωπd c S

d c c h S d 2

24=?=

Ω 代入dN ,得平衡辐射时,面积S 内,频率在ωωωd +→范围内的光子数:

1

12-=-Ω=

kT

e d c S e d dN ω

βεω

ωπ (ωε =,kT 1=β)

由此可得平衡辐射时能量按频率分布为:

1

22-==kT

e d c S dN dU ωω

ωπω

总能量为:??∞

-==0221

kT e d c S dU U ωω

ωπ

6. 试用正则分布求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内能和熵。

解:装在容积为V 、温度为T 的容器中的单原子理想气体分子,粒子自由度r=3。

一个粒子的能量表达式为 )(212

22z y x p p p m

++=

ε 求得粒子的配分函数 ???

-=

z y x p q dp dp dxdydzdp e h Z )(3

11、βε 2

32

)2(

β

πh m V = 将它代入热力学公式,得到单原子理想气体的几个主要热力学函数为

NKT Z N

U 2

3

ln 1=??-=β !ln ln ln 11N k Z Z NK S -???

??

???-=ββ

??

????+++=

)2ln(35

23ln ln 232h mK NK N V NK T NK π

NO.6热力学基础答案

《大学物理C 》作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NO.6 热力学基础 一 选择题 1.气体经过如P —V 图中所示的三个过程abc ,adc ,aec 由a 到c ,则各过程 (A )吸热相等 (B )对外做功相等 (C )吸热和做功都不相等,但内能变化相等 (D )吸热、做功及内能变化都不相等 [ C ] 解:功和热量都是过程量,都与过程有关,三个过程abc ,adc ,aec 不相同,因此吸热和做功都不相等。 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是状态函数,只与初态、末态有关,因三个过程abc ,adc ,aec 都是由a 到c ,所以内能变化相等。 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过某过程后,它的温度升高了,由热力学定律可断定 (1)该理想气体系统在此过程中吸了热 (2)在此过程中外界对系统做了正功 (3)该理想气体系统内能增加了 (4)在此过程中系统从外界吸了热,又对外做了正功 (A )(1)(3)正确 (B )(2)(3)正确 (C )(3)正确 (D )(3)(4)正确 (E )(4)正确 [ C ] 解: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温度升高只能说明内能增加了。而功和热量都与过程有关,不能只由温度升降而判断其正负。 3.如图所示,工质经a1b 和b2a 构成的一循环过程, 已知在a1b 过程中,工质与外界交换的静热量为Q , b2a 为绝热过程,循环包围的面积为A ,则此循环效 V

率η为 (A ) Q A ( B )Q A < (C )Q A > (D )1 21T T -(T 1,T 2为循环过程中的最高和最低温度) [ B ] 解:此循环效率为 2 1 21Q += - =Q A Q Q 净η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热机不能从单一热源吸热而对外做功,该循环的效率应小于Q A 。 4.已知孤立系统B 态的熵S B 小于A 态的熵S A ,即S B <S A ,则 (A )系统可由A 态到B 态 (B )系统可由B 态到A 态 (C )对不可逆过程,可由A 态变为B 态,也可由B 态变为A 态 (D )上述说法都不对 [ B ] 解:由克劳修斯熵公式0d ≥= -=?? B A A B T Q S S S 可逆 , 等号适用于可逆过程,不等号适用于不可逆过程。孤立系统内发生可逆过程时,系统的熵保持不变,发生不可逆过程时,系统的熵增加。 5. 甲说:“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证明任何热机的效率不可能等于1.”乙说:“热力学第二定律可表述为效率等于 100%的热机不可能制造成功.”丙说:“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证明任何卡诺循环的效率都等于)/(112T T - .”丁说:“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证明理想气体卡诺热机(可逆的)循环的效率等于)/(112T T -”对以上说法,有如下几种评论,哪种是正确的? (A) 甲、乙、丙、丁全对. (B) 甲、乙、丙、丁全错. (C) 甲、乙、丁对,丙错. (D) 乙、丁对,甲、丙错.

工程热力学试卷1

一、分析说明题: 1、水汽化过程的P-V 与T-S 图上:1点、2线、3区、5态,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1点:临界点2线:上界线(干饱和蒸汽线)、下界线(饱和水线)3区:过冷区(液相区或未饱和区)、湿蒸汽区(汽液两相区)、过热蒸汽区(气相区)5态:未饱和水、饱和水、湿饱和蒸汽、干饱和蒸汽、过热蒸汽 2、什么样的的气体可以看成是理想气体? 答:①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相当大,分子的体积与气体的总体积相比可以忽略。②分子之间没有相互的作用力。 ③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及分子与器壁之间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 3、画图分析蒸汽初温及初压的变化对郎肯循环的影响。 ①蒸汽初温的影响: 保持p 1、p 2不变,将t 1提高,2t 1 T 1T η=- 则有:1T ↑,2T 不变?t η↑ 且乏汽干度:2'2x x > ②蒸汽初压的影响: 保持t 1、 p 2不变,提高p 1,2t 1 T 1T η=- 则有:1T ↑,2T 不变?t η↑ 但是乏汽干度:2'2x x < 4、什么叫逆向循环或制冷循环?逆向循环的经济性用什么衡量?其表达式是什么? 答:在循环中消耗机械能,把热量从低温热源传向高温热源的循环称为逆向循环或制冷循环。或者在P-V 图和T-S 图上以顺时针方向进行的循环。 逆向循环的经济性评价指标有:制冷系数;ε =q 2/W net ;热泵系数:ε ′ =q 1/W net 5、简述绝对压强、相对压强及真空度之间的关系。 答:①当绝对压强大于当地大气压时: 相对压强(表压强)=绝对压强-当地大气压 或 当地绝表P P P -= ②当绝对压强小于当地大气压时:真空度=当地大气压-绝对压强 或 绝当地真空P P P -= 6、绝热刚性容器中间用隔板分开,两侧分别有1kg N 2和O 2,其p 1、T 1相同。若将隔板抽出,则混合前后的温度和熵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答: ①因为是刚性绝热容器,所以系统与外界之间既没有热量交换也没有功量交换。②系统内部的隔板抽出后,温度保持不变。③绝热过程系统熵流为零,系统内部为不可逆变化,熵产大于零,因此总熵变大于零。 7、表压力或真空度能否作为状态参数进行热力计算?若工质的压力不变,问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是否 可能变化? 答:①表压力或真空度不能作为状态参数进行热力计算,因为表压力或真空度只是一个相对压力。 ②若工质的压力不变,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可能变化,因为测量所处的环境压力可能发生变化。

热力学基础计算题-答案

《热力学基础》计算题答案全 1. 温度为25℃、压强为1 atm 的1 mol 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经等温过程体积膨胀 至原来的3倍. (普适气体常量R =8.31 1 --??K mol J 1,ln 3=1.0986) (1) 计算这个过程中气体对外所作的功. (2) 假若气体经绝热过程体积膨胀为原来的3倍,那么气体对外作的功又是多少? 解:(1) 等温过程气体对外作功为 ??=== 0000333ln d d V V V V RT V V RT V p W 2分 =8.31×298×1.0986 J = 2.72×103 J 2分 (2) 绝热过程气体对外作功为 V V V p V p W V V V V d d 000 03003??-== γγ RT V p 1 311131001--=--=--γγγ γ 2分 =2.20×103 J 2分 2.一定量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初态A 出发,沿图示直线过程变到另一状态B ,又经过等容、 等压两过程回到状态A . (1) 求A →B ,B →C ,C →A 各过程中系统对外所作的功W ,内能的增量?E 以及所吸收的热量Q . (2) 整个循环过程中系统对外所作的总功以及从外界吸收的总热量(过程吸热的代数和). 解:(1) A →B : ))((211A B A B V V p p W -+==200 J . ΔE 1=ν C V (T B -T A )=3(p B V B -p A V A ) /2=750 J Q =W 1+ΔE 1=950 J . 3分 B → C : W 2 =0 ΔE 2 =ν C V (T C -T B )=3( p C V C -p B V B ) /2 =-600 J . Q 2 =W 2+ΔE 2=-600 J . 2分 C →A : W 3 = p A (V A -V C )=-100 J . 150)(2 3)(3-=-=-=?C C A A C A V V p V p T T C E ν J . Q 3 =W 3+ΔE 3=-250 J 3分 (2) W = W 1 +W 2 +W 3=100 J . Q = Q 1 +Q 2 +Q 3 =100 J 2分 1 2 3 1 2 O V (10-3 m 3) 5 A B C

大学物理热学总结

大学物理热学总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大学物理热学总结 (注: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仅供参考。 ) 教材版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物理学》热力学基础 1、体积、压强和温度是描述气体宏观性质的三个状态参量。 ①温度:表征系统热平衡时宏观状态的物理量。摄氏温标,t表示,单位摄氏度(℃)。热力学温标,即开尔文温标,T表示,单位开尔文,简称开(K)。 热力学温标的刻度单位与摄氏温标相同,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T/K=273.15℃+ t 温度没有上限,却有下限,即热力学温标的绝对零度。温度可以无限接近0K,但永远不能达到0K。 ②压强:气体作用在容器壁单位面积上指向器壁的垂直作用力。单位帕斯卡,简称帕(Pa)。其他:标准大气压(atm)、毫米汞高(mmHg)。 1 atm =1.01325×105 Pa = 760 mmHg ③体积:气体分子运动时所能到达的空间。单位立方米(m3)、升(L) 2、热力学第零定律:如果两个热力学系统中的每一个都与第三个热力学系统处于热平衡,则这两个系统也必处于热平衡。 该定律表明:处于同一热平衡状态的所有热力学系统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宏观特征,这一特征可以用一个状态参量来表示,这个状态参量既是温度。3、平衡态:对于一个孤立系统(与外界不发生任何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言,如果宏观性质在经过充分长的时间后保持不变,也就是系统的状态参量不再岁时间改变,则此时系统所处的状态称平衡态。 通常用p—V图上的一个点表示一个平衡态。(理想概念) 4、热力学过程: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整个历程,简称过程。可分为: ①准静态过程:过程中的每个中间态都无限接近于平衡态,是实际过程进行的无限缓慢的极限情况,可用p—V图上一条曲线表示。 ②非准静态过程:中间状态为非平衡态的过程。

热力学作业答案

热力学作业答案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第八章 热力学基 础 一、选择题 [ A ]1.(基础训练4)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V 1,膨胀到体积V 2分别经历的过程是:A →B 等压过程,A →C 等温过程;A →D 绝热过程,其中吸热量最多的过程 (A)是A →B. (B)是A →C. (C)是A →D. (D)既是A →B 也是A →C , 两过程吸热一样多。 【提示】功即过程曲线下的面积,由图可知AD AC AB A A A >>;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E A Q ?+= AD 绝热过程:0=Q ; AC 等温过程:AC A Q =; AB 等压过程:AB AB E A Q ?+=,且0 >?AB E [ B ]2.(基础训练6)如图所示,一绝热密闭的容器,用隔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左边盛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为p 0,右边为真空.今将隔板抽去,气体自由膨胀,当气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是 (A) p 0. (B) p 0 / 2. (C) 2γp 0. (D) p 0 / 2γ.

【提示】该过程是绝热自由膨胀:Q=0,A=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 A E =+?得 0E ?=,∴0T T =;根据状态方程pV RT ν=得00p V pV =;已知02V V =,∴0/2p p =. [ D ]3.(基础训练10)一定量的气体作绝热自由膨胀,设其热力学能增量为 E ?,熵增量为S ?,则应有 (A) 0......0=???=?S E 【提示】由上题分析知:0=?E ;而绝热自由膨胀过程是孤立系统中的不可逆过程,故熵增加。 [ D ]4.(自测提高1)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从相同状态出发,分别经历等温过程、等压过程和绝热过程,使其体积增加1倍.那么气体温度的改变(绝对值)在 (A) 绝热过程中最大,等压过程中最小. (B) 绝热过程中最大,等温过程中最小. (C) 等压过程中最大,绝热过程中最小. (D) 等压过程中最大,等温过程中最小. 【提示】如图。等温AC 过程:温度不变,0C A T T -=; 等压过程:A B p p =,根据状态方程pV RT ν=,得: B A B A T T V V =,2B A T T ∴=,B A A T T T -=

工程热力学试卷终极版

工程热力学考试试卷 All rights reserved. 判断题 1.流动功是系统维持流动所花费的代价,所以流动功不能为0。(×) 2.质量保持不变的系统就是闭口系。(×) 3.处于稳定状态的系统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4.根据熵的定义T q s rev δ= d ,热量是过程量,所以熵也是过程量。 (×) 5.等温过程的膨胀功与与吸收的热量相等。(×) 6.v p -图上,理想气体的等熵线比等温线陡;s T -图上,理想气体的等压线比等容线陡。(×) 7.绝热系可以是开口系。(√) 8.可以从单一热源中取热并使之完全转换为功。(√) 9.定容过程对湿蒸汽进行加热,干度一定增大。(×) 10.可逆循环的热效率一定大于不可逆循环的热效率。(×) 11.w du q δδ+=及pdv dT c q v +=δ二式均适用于任何工质,任何过程。(×) 分析、简答题 1.“系统经某一初态经不可逆与可逆两条途径到达同一终态,则经不可逆途径系统的熵变必大于可逆途径的熵变。”,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不正确。因为熵是状态参数,不论过程是否可逆,只要初终态相同,其熵变均相同,故系统从某一初态经不可逆与可逆两条途径到达同一终态,经不可逆途径系统的熵与可逆途径的熵变相等。 2.试在s T -图上把理想气体两状态间热力学能及焓的变化表示出来。

答:通过2点作等温线,分别与过1点的等容线和等压线相交于2v 及2p 点;由于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是温度的单值函数,p v T T T 222==,可以得到p v h h u u 2222,==。 等容过程的吸热量与相同温限下的热力学能的变化相等,可以得到 12u u q v v -=。 等压过程的吸热量与相同温度下的焓的变化相等,可以得到 12h h q p p -=。s T -图上过程线下方的面积表示热量,所以 11212s s q v v v 面积=;11212s s q p p p 面积=。从而可以得到,1121212s s q u u v v v 面积==-;1121212s s q h h p p p 面积==-。 3.某理想气体在v p -图上的两种过程如下图所示,试在s T -图上画出相应的两个过程,指出过程多变指数n 的范围,并说明各过程中工质是膨胀还是压缩,吸热还是放热,升温还是降温,降压还是升压。 答:1-2过程:0-<<∞n ,压缩、放热、降温、降压。

第七章、统计热力学基础习题和答案

统计热力学基础 一、选择题 1. 下面有关统计热力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统计热力学研究的是大量分子的微观平衡体系 B. 统计热力学研究的是大量分子的宏观平衡体系 C. 统计热力学是热力学的理论基础 D. 统计热力学和热力学是相互独立互不相关的两门学科 B 2.在研究N、V、U有确定值的粒子体系的统计分布时,令∑n i = N,∑n iεi = U, 这是因为所研究的体系是:( ) A. 体系是封闭的,粒子是独立的 B 体系是孤立的,粒子是相依的 C. 体系是孤立的,粒子是独立的 D. 体系是封闭的,粒子是相依的 C 3.假定某种分子的许可能级是0、ε、2ε和3ε,简并度分别为1、1、2、3 四个这样的分子构成的定域体系,其总能量为3ε时,体系的微观状态数为:( ) A. 40 B. 24 C. 20 D. 28 A 4. 使用麦克斯韦-波尔兹曼分布定律,要求粒子数N 很大,这是因为在推出该定律时:( ) . 假定粒子是可别的 B. 应用了斯特林近似公式 C. 忽略了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D. 应用拉氏待定乘因子法 A 5.对于玻尔兹曼分布定律n i =(N/q)·g i·exp( -εi/kT)的说法:(1) n i是第i 能级上的粒子分布数; (2) 随着能级升高,εi 增大,n i总是减少的; (3) 它只适用于可区分的独立粒子体系; (4) 它适用于任何的大量粒子体系其中正确的是:( ) A. (1)(3) B. (3)(4) C. (1)(2) D. (2)(4) C 6.对于分布在某一能级εi上的粒子数n i,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 n i与能级的简并度无关 B. εi值越小,n i 值就越大 C. n i称为一种分布 D.任何分布的n i都可以用波尔兹曼分布公式求出 B 7. 15.在已知温度T时,某种粒子的能级εj = 2εi,简并度g i = 2g j,则εj和εi上分布的粒子数之比为:( ) A. 0.5exp(ε j/2kT) B. 2exp(- εj/2kT) C. 0.5exp( -εj/kT) D. 2exp( 2ε j/kT) C 8. I2的振动特征温度Θv= 307K,相邻两振动能级上粒子数之n(v + 1)/n(v) = 1/2的温度是:( ) A. 306 K B. 443 K C. 760 K D. 556 K B 9.下面哪组热力学性质的配分函数表达式与体系中粒子的可别与否无关:( ) A. S、G、F、C v B. U、H、P、C v C. G、F、H、U D. S、U、H、G B 10. 分子运动的振动特征温度Θv 是物质的重要性质之一,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Θv越高,表示温度越高 B.Θv越高,表示分子振动能越小 C. Θv越高,表示分子处于激发态的百分数越小 D. Θv越高,表示分子处于基态的百分数越小 C 11.下列几种运动中哪些运动对热力学函数G与A贡献是不同的:( ) A. 转动运动 B. 电子运动 C. 振动运动 D. 平动运动 D 12.三维平动子的平动能为εt = 7h2 /(4mV2/3 ),能级的简并度为:( )

大学物理热力学论文[1]

《大学物理》课程论文 热力学基础 摘要: 热力学第一定律其实是包括热现象在内的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则是指明过程进行的方向与条件的另一基本定律。热力学所研究的物质宏观性质,特别是气体的性质,经过气体动理论的分析,才能了解其基本性质。气体动理论,经过热力学的研究而得到验证。两者相互补充,不可偏废。人们同时发现,热力学过程包括自发过程和非自发过程,都有明显的单方向性,都是不可逆过程。但从理想的可逆过程入手,引进熵的概念后,就可以从熵的变化来说明实际过程的不可逆性。因此,在热力学中,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关键词: (1)热力学第一定律(2)卡诺循环(3)热力学第二定律(4)熵 正文: 在一般情况下,当系统状态变化时,作功与传递热量往往是同时存在的。如果有一个系统,外界对它传递的热量为Q,系统从内能为E1 的初始平衡状态改变到内能为E2的终末平衡状态,同时系统对外做功为A,那么,不论过程如何,总有: Q= E2—E1+A 上式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意义是:外界对系统传递的热量,一部分

是系统的内能增加,另一部分是用于系统对外做功。不难看出,热力学第一定律气其实是包括热量在内的能量守恒定律。它还指出,作功必须有能量转换而来,很显然第一类永动机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所以它根本不可能造成的。 物质系统经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又回到初始状态,这样的周而复始的变化过程称为循环过程,或简称循环。经历一个循环,回到初始状态时,内能没有改变,这是循环过程的重要特征。卡诺循环就是在两个温度恒定的热源(一个高温热源,一个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循环过程。在完成一个循环后,气体的内能回到原值不变。卡诺循环还有以下特征: ①要完成一次卡诺循环必须有高温和低温两个热源: ②卡诺循环的效率只与两个热源的温度有关,高温热源的温 度越高,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卡诺循环效率越大,也就 是说当两热源的温度差越大,从高温热源所吸取的热量Q1 的利用价值越大。 ③卡诺循环的效率总是小于1的(除非T2 =0K)。 那么热机的效率能不能达到100%呢?如果不可能到达100%,最大可能效率又是多少呢?有关这些问题的研究就促进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建立。 第一类永动机失败后,人们就设想有没有这种热机:它只从一个热源吸取热量,并使之全部转变为功,它不需要冷源,也没有释放热量。这种热机叫做第二类永动机。经过无数的尝试证明,第二类永动

热力学作业答案

第八章 热力学基础 一、选择题 [ A ]1.(基础训练4)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V 1,膨胀到体积V 2分别经历的过程是:A →B 等压过程,A →C 等 温过程;A →D 绝热过程,其中吸热量最多的过程 (A)是A →B. (B)是A →C. (C)是A →D. (D)既是A →B 也是A →C , 两过程吸热一样多。 【提示】功即过程曲线下的面积,由图可知AD AC AB A A A >>;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E A Q ?+= AD 绝热过程:0=Q ; AC 等温过程:AC A Q =; AB 等压过程:AB AB E A Q ?+=,且0 >?AB E [ B ]2.(基础训练6)如图所示,一绝热密闭的容器,用隔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左边盛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为p 0,右边为真空.今将隔板抽去,气体自由膨胀,当气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是 (A) p 0. (B) p 0 / 2. (C) 2γp 0. (D) p 0 / 2γ. 【提示】该过程是绝热自由膨胀:Q=0,A=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 A E =+?得 0E ?=, ∴0T T =;根据状态方程pV RT ν=得00p V pV =;已知02V V =,∴0/2p p =. [ D ]3.(基础训练10)一定量的气体作绝热自由膨胀,设其热力学能增量为E ?,熵增量为S ?,则应有 (A) 0......0=???=?S E 【提示】由上题分析知:0=?E ;而绝热自由膨胀过程是孤立系统中的不可逆过程,故熵增加。

工程热力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工程热力学期末试卷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适用 (闭卷,150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 什么是热力过程?可逆过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热力系统从一个平衡态到另一个平衡态,称为热力过程。可逆过程的主要特征是驱动过程进行的势差无限小,即准静过程,且无耗散。 2. 温度为500°C 的热源向热机工质放出500 kJ 的热量,设环境温度为30°C ,试问这部分热量的火用(yong )值(最大可用能)为多少? 答: =??? ? ?++- ?=15.27350015.273301500,q x E 303.95kJ 3. 两个不同温度(T 1,T 2)的恒温热源间工作的可逆热机,从高温热源T 1吸收热量Q 1向低温热源T 2放出热量Q 2,证明:由高温热源、低温热源、热机和功源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孤立系统熵增 。假设功源的熵变△S W =0。 证明: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孤立系统熵增为 (1分) 对热机循环子系统: 1分 1分 根据卡诺定理及推论: 1分 4. 刚性绝热容器中间用隔板分为两部分,A 中存有高压空气,B 中保持真空,如右图所示。若将隔板抽去,试分析容器中空气的状态参数(T 、P 、u 、s 、v )如变化,并简述为什么。 答:u 、T 不变,P 减小,v 增大,s 增大。 自由膨胀 12iso T T R S S S S S ?=?+?+?+?W 1212 00ISO Q Q S T T -?= +++R 0S ?= iso S ?=

5. 试由开口系能量程一般表达式出发,证明绝热节流过程中,节流前后工质的焓值不变。(绝热节流过程可看作稳态稳流过程,宏观动能和重力位能的变化可忽略不计) 答:开口系一般能量程表达式为 绝热节流过程是稳态稳流过程,因此有如下简化条件 , 则上式可以简化为: 根据质量守恒,有 代入能量程,有 6. 什么是理想混合气体中某组元的分压力?试按分压力给出第i 组元的状态程。 答:在混合气体的温度之下,当i 组元单独占有整个混合气体的容积(中容积)时对容器壁面所形成的压力,称为该组元的分压力;若表为P i ,则该组元的状态程可写成:P i V = m i R i T 。 7. 高、低温热源的温差愈大,卡诺制冷机的制冷系数是否就愈大,愈有利?试证明你的结论。 答:否,温差愈大,卡诺制冷机的制冷系数愈小,耗功越大。(2分) 证明:T T w q T T T R ?==-= 2 2212ε,当 2q 不变,T ?↑时,↑w 、↓R ε。即在同样2q 下(说明 得到的收益相同),温差愈大,需耗费更多的外界有用功量,制冷系数下降。(3分) 8. 一个控制质量由初始状态A 分别经可逆与不可逆等温吸热过程到达状态B ,若两过程中热源温度均为 r T 。试证明系统在可逆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多,对外做出的膨胀功也大。

热力学作业(标准答案)

热力学作业(标准答案)

————————————————————————————————作者:————————————————————————————————日期:

第八章 热力学基础 一、选择题 [ A ]1.(基础训练4)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V 1,膨胀到体积V 2分别经历的过程是:A →B 等压过程,A →C 等温过程;A →D 绝热过程,其中吸热量最多的过程 (A)是A →B. (B)是A →C. (C)是A →D. (D)既是A →B 也是A →C , 两过程吸热一样多。 【提示】功即过程曲线下的面积,由图可知AD AC AB A A A >>;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E A Q ?+= AD 绝热过程:0=Q ; AC 等温过程:AC A Q =; AB 等压过程:AB AB E A Q ?+=,且0>?AB E [ B ]2.(基础训练6)如图所示,一绝热密闭的容器,用隔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左边盛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为p 0,右边为真 空.今将隔板抽去,气体自由膨胀,当气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是 (A) p 0. (B) p 0 / 2. (C) 2γp 0. (D) p 0 / 2γ . 【提示】该过程是绝热自由膨胀:Q=0,A=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 A E =+?得 0E ?=,∴0T T =;根据状态方程pV RT ν=得00p V pV =;已知02V V =,∴0/2p p =. [ D ]3.(基础训练10)一定量的气体作绝热自由膨胀,设其热力学能增量为E ?,熵增量为S ?,则应有 (A) 0......0=???=?S E 【提示】由上题分析知:0=?E ;而绝热自由膨胀过程是孤立系统中的不可逆过程,故熵增加。 [ D ]4.(自测提高1)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从相同状态出发,分别经历等温过程、等压过程和绝热过程,使其体积增加1倍.那么气体温度的改变(绝对值)在 (A) 绝热过程中最大,等压过程中最小. (B) 绝热过程中最大,等温过程中最小. (C) 等压过程中最大,绝热过程中最小. (D) 等压过程中最大,等温过程中最小. 【提示】如图。等温AC 过程:温度不变,0C A T T -=; 等压过程:A B p p =,根据状态方程pV RT ν=,得: B A B A T T V V =, 2B A T T ∴=,B A A T T T -= p 0

工程热力学试题

工程热力学试题 (本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及草稿纸上无效) 说明: 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认真阅读说明; 2)考生允许携带计算器; 3)重力加速度g=9.80m/s2; 4)本套试题中所用到的双原子理想气体绝热指数K=; 5)理想气体通用气体常数R=(mol·k); 6)标准大气压Pa=; 7)氧原子量取16,氢原子量取1,碳原子量取12,N原子量取14; 8)空气分子量取29,空气的定压比热Cp=(kg·K)。 一、是非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系统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历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到达同一终态,则两个过程该系统的熵变相同。() 2、循环功越大,热效率越高。() 3、对于由单相物质组成的系统而言,均匀必平衡,平衡必均匀。() 4、系统经历不可逆过程后,熵一定增大。() 5、湿空气相对湿度越高,含湿量越大。() 6、理想气体绝热节流前后温度不变。()

7、系统吸热,熵一定增大;系统放热,熵一定减小。() 8、对于具有活塞的封闭系统,气体膨胀时一定对外做功。() 9、可逆过程必是准静态过程,准静态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10、对于实际气体,由焓和温度可以确定其状态。()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50分) 1、某气体的分子量为44,则该气体的气体常数为。 2、某甲烷与氮的混合气,两组分的体积百分含量分别为70%和30%,则该混气的平均分子量为。 3、300k对应的华氏温度为。 4、卡诺循环热机,从200℃热源吸热,向30℃冷源放热,若吸热率是10kw,则输出功率为。 5、自动升降机每分钟把50kg的砖块升高12m,则升降机的功率为。 6、、30℃的氦气经节流阀后压力降至100kpa,若节流前后速度相等,则节流前管径与节流后管径的比值为。 7、某双原子理想气体的定压比热为,则其定容比热可近似认为等于。 8、容积2m3的空气由、40℃被可逆压缩到1MPa、0.6m3,则该过程的多变指数为。 9、空气可逆绝热地流经某收缩喷管,若进口压力为2MPa,出口

作业(热力学答案)

作业8(热力学) 一、选择题 [ ] 1. 有A 、B 两种不同的容器,A 中装有单原子理想气体,B 中装有双原子理想气体,若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则这两种气体的单位体积内的内能之间的关系为: (A) A B E E V V ????< ? ?????; (B) A B E E V V ????> ? ?????;(C) A B E E V V ????= ? ?????;(D) 无法判定 [ ] 2. 对于室温下的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的情况下,系统对外所做的功与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之比W/Q 为: (A) 1/3; (B) 1/4; (C) 2/5; (D) 2/7 [ ] 3.“ 理想气体和单一热源接触作等温膨胀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做功”。对此说法有如下几种评论,其中正确的是: (A) 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B) 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C) 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D) 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 ] 4.在给出的4个图像中,能够描述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可逆绝热过程中密度随压强变化的图像为: (A) (B) (C) (D) [ ] 5.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过压缩过程后,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如果要使外界所做的机械功为最大,那么这个过程应是: (A) 绝热过程; (B) 等温过程;(C) 等压过程;(D) 绝热过程或等温过程均可 [ ] 6. 关于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的判断:(1)可逆热力学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2)难静态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3)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4)凡有摩擦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以上4种判断正确的是: (A) (1)(2)(3); (B) (1)(2)(4);(C) (2)(4);(D) (1)(4) [ ] 7. 你认为以下哪个循环过程是不可能的: (A) 绝热线、等温线、等压线组成的循环; (B) 绝热线、等温线、等容线组成的循环; (C) 等容线、等压线、绝热线组成的循环; (D) 两条绝热线和一条等温线组成的循环 [ ] 8. 一绝热容器被隔板分成两半,一半是真空,另一半是理想气体.若把隔板抽出进行自由膨胀,达到平衡后: (A) 温度不变,熵增加; (B) 温度升高,熵增加; (C) 温度降低,熵增加; (D) 温度不变,熵不变

工程热力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是非题 1.两种湿空气的相对湿度相等,则吸收水蒸汽的能力也相等。( ) 2.闭口系统进行一放热过程,其熵一定减少( ) 3.容器中气体的压力不变,则压力表的读数也绝对不会改变。( ) 4.理想气体在绝热容器中作自由膨胀,则气体温度与压力的表达式为 k k p p T T 11212-??? ? ??= ( ) 5.对所研究的各种热力现象都可以按闭口系统、开口系统或孤立系统进行分析,其结果与所取系统的形式无关。 ( ) 6.工质在相同的初、终态之间进行可逆与不可逆过程,则工质熵的变化是一样的。 ( ) 7.对于过热水蒸气,干度1>x ( ) 8.对于渐缩喷管,若气流的初参数一定,那么随着背压的降低,流量将增大,但最多增大到临界流量。( ) 9.膨胀功、流动功和技术功都是与过程的路径有关的过程量 ( ) # 10.已知露点温度d t 、含湿量d 即能确定湿空气的状态。 ( ) 二.选择题 (10分) 1.如果热机从热源吸热100kJ ,对外作功100kJ ,则( )。 (A ) 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 (B ) 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C ) 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D ) A 和B 。 2.压力为10 bar 的气体通过渐缩喷管流入1 bar 的环境中,现将喷管尾部截去一小段,其流速、流量变化为( )。 (A ) 流速减小,流量不变 (B )流速不变,流量增加 (C ) 流速不变,流量不变 (D ) 流速减小,流量增大 3.系统在可逆过程中与外界传递的热量,其数值大小取决于( )。 (A ) 系统的初、终态; (B ) 系统所经历的过程; [ (C ) (A )和(B ); ( D ) 系统的熵变。 4.不断对密闭刚性容器中的汽水混合物加热之后,其结果只能是( )。 (A )全部水变成水蒸汽 (B )部分水变成水蒸汽 (C )部分或全部水变成水蒸汽 (D )不能确定 5.( )过程是可逆过程。 (A ).可以从终态回复到初态的 (B ).没有摩擦的 (C ).没有摩擦的准静态过程 (D ).没有温差的 三.填空题 (10分) 1.理想气体多变过程中,工质放热压缩升温的多变指数的范围_________

第十三章 热力学基础 习题解答上课讲义

§13.1~13. 2 13.1 如图所示,当气缸中的活塞迅速向外移动从而使气体膨胀时,气体所经历的过程【C 】 (A) 是准静态过程,它能用p ─V 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 (B) 不是准静态过程,但它能用p ─V 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 (C) 不是准静态过程,它不能用p ─V 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 (D) 是准静态过程,但它不能用p ─V 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 分析:从一个平衡态到另一平衡态所经过的每一中间状态均可近似当作平衡态(无限缓慢)的过程叫做准静态过程,此过程在p-V 图上表示一条曲线。题目中活塞迅速移动,变换时间非常短,系统来不及恢复平衡,因此不是准静态过程,自然不能用p -V 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 13.2 设单原子理想气体由平衡状态A ,经一平衡过程变化到状态B ,如果变化过程不知道,但A 、B 两状态的压强,体积和温度都已知,那么就可以求出:【B 】 (A ) 体膨胀所做的功; (B ) 气体内能的变化; (C ) 气体传递的热量; (D ) 气体的总质量。 分析:功、热量都是过程量,除了与系统的始末状态有关外,还跟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有关;而内能是状态量,只与始末状态有关,且是温度的单值函数。因此在只知道始末两个状态的情况下,只能求出内能的变化。对于答案D 而言,由物态方程RT PV ν=可以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但是由于不知道气体的种类,所以无法计算气体总质量。 13.3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P 1、V 1、T 1,后为P 2、V 2、T 2, 已知V 2>V 1, T 2V 1, T 2。 13.4 在某一过程中,系统对外放出热量1100J ,同时对外所做的功是190J ,则该系统内能的增量是_-1290J _。 分析:由热力学第一定律W E Q +?=,Q =-1100J ,W =190J 。很容易计算内能增量。 13.5 1mol 氧气由初态A(p 1,V 1)沿如图所示的直线路径变到末态B(p 2,V 2),试求上述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变化量,对外界所作的功及从外界吸收的热量(设氧气可视为理想气体,且C V ,m =5R/2) 。

工程热力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1.若已知工质的绝对压力P=0.18MPa,环境压力Pa=0.1MPa,则测得的压差为( B ) A.真空pv=0.08Mpa B.表压力pg=0.08MPa C.真空pv=0.28Mpa D.表压力pg=0.28MPa 2.简单可压缩热力系的准平衡过程中工质压力降低,则( A ) A.技术功为正 B.技术功为负 C.体积功为正 D.体积功为负 3.理想气体可逆定温过程的特点是( B ) A.q=0 B. Wt=W C. Wt>W D. Wts>s′ B.s>s″>s′C.ss>s″ 16.可逆绝热稳定流动过程中,气流焓的变化与压力变化的关系为( B ) A.dh=-vdp B.dh=vdp C.dh=-pdv D.dh=pdv 17、饱和湿空气的相对湿度( B )A. >1 B. =1 C. <1 D.0< <1 18.湿空气的焓h 为( D )A. 1kg 湿空气的焓B. 1m3 湿空气的焓C. 1kg 干空气与1kg 水蒸汽焓之和D. 1kg 干空气的焓与1kg 干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焓之和 二、多项选择题 1.单位物量的理想气体的热容与_____有关。( ACDE )A.温度B.压力C.气体种类 D.物量单位 E.过程性质 2.卡诺循环是__AD___的循环。 A.理想化 B.两个定压、两个绝热过程组成 C.效率最高 D.可逆 3.水蒸汽h-s 图上的定压线( AD )A.在湿蒸汽区为直线 B.在过热蒸汽区为直

1热力学基础练习与答案

第一次 热力学基础练习与答案 班 级 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 ___________________ 班内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V 1,膨胀到体积V 2分别经历的过程 是:A →B 等压过程,A →C 等温过程;A →D 绝热过程,其中吸热量最 多的过程 [ ] (A) 是A →B. (B) 是A →C. (C) 是A →D. (D) 既是A →B 也是A →C , 两过程吸热一样多。 2. 有两个相同的容器,容积固定不变,一个盛有氨气,另一个盛有氢气(看 成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等,现将5J 的热量传给氢 气,使氢气温度升高,如果使氨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氨气传递热量 是: [ ] (A) 6 J. (B) 5 J. (C) 3 J. (D) 2 J. 3.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起始温度为T ,体积为V ,该气体在下面循环过程中经过三个平衡过程:(1) 绝热膨胀到体积为2V ,(2)等体变化使温度恢复为T ,(3) 等温压缩到原来体积V ,则此整个循环过程中 [ ] (A) 气体向外界放热 (B) 气体对外界作正功 (C) 气体内能增加 (D) 气体内能减少 4. 一定量理想气体经历的循环过程用V -T 曲线表示如图.在此循 环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热的过程是 [ ] (A) A →B . (B) B →C . (C) C →A . (D) B →C 和B →C . 5. 设高温热源的热力学温度是低温热源的热力学温度的n 倍,则理想气体在 一次卡诺循环中,传给低温热源的热量是从高温热源吸取热量的 [ ] (A) n 倍. (B) n -1倍. (C) n 1倍. (D) n n 1 倍. 6.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平衡状态A 变到平衡状态 B (p A = p B ),则无论经过的是什么过程,系统必然 [ ] (A) 对外作正功. (B) 内能增加. (C) 从外界吸热. (D) 向外界放热. V

工程热力学试题及答案1

中国自考人——700门自考课程 永久免费、完整 在线学习 快快加入我们吧! 全国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程热力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224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简单可压缩热力系统的状态可由( ) A.两个状态参数决定 B.两个具有物理意义的状态参数决定 C.两个可测状态参数决定 D.两个相互独立的状态参数决定 2.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工质的( ) A.膨胀 B.压缩 C.凝结 D.加热 =△h+w t 适宜于( ) A.稳流开口系统 B.闭口系统 C.任意系统 D.非稳流开口系统 4.锅炉空气预热器中,烟气入口温度为1373K ,经定压放热后其出口温度为443K ,烟气的入口体积是出口体积的 ( ) A.3.1倍 倍 倍 倍 5.理想气体定压过程的势力学能变化量为( ) △t △T 6.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技术功=( ) (p 1-p 2) 2 1P P 7.在p —v 图上,经过同一状态点的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线斜率的绝对值比绝热过程线斜率的绝对值( ) A.大 B.小 C.相等 D.可能大,也可能小 8.不可逆机与可逆机相比,其热效率( ) A.一定高 B.相等 C.一定低 D.可能高,可能低,也可能相等 9.若弧立系内发生的过程都是可逆过程,系统的熵(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10.水蒸汽热力过程热力学能变化量△u=( ) B.△h-△(pv) (T 2-T 1) D.2 1t t v c (T 2-T 1) 11.理想气体绝热流经节流阀,节流后稳定截面处的温度(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12.热力计算时,回热加热器的出口水温取决于( ) A.回热抽气量 B.回热抽汽压力 C.加热器的给水量 D.加热器的进口温度 13.若再热压力选择适当,则朗肯循环采用再热后( ) A.汽耗率上升,热耗率下降 B.汽耗率下降,热耗率上升 C.汽耗率与热耗率都上升 D.汽耗率与热耗率都下降 14.在定压加热燃气轮机循环中,为达到提高循环热效率的目的,可采用回热技术来提高工质的( ) A.循环最高温度 B.循环最低温度 C.平均吸热温度 D.平均放热温度 15.湿空气中水蒸汽所处的状态( ) A.可以是饱和状态,也可以是过热蒸汽状态 B.只能是饱和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