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组织排放源气态污染物采样原始记录表

无组织排放源气态污染物采样原始记录表

大气及无组织排放源气态污染物采样原始记录表

单位名称:监测目的:采样日期:方法依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采样器型号:***仪器编号:***温度:℃大气压:kPa 湿度:风向:

样品现场处理情况:

采样:厂方代表:接样:

第页共页

地表水采样总结讲解学习

地表水采样总结

地表水采样总结 1、采样前准备 (1)采样器选择合适的采样器清洗干净,晾干待用。 (2)采样容器一般玻璃瓶用于有机物和生物品种。高密度聚乙烯瓶适用于水中的氯化物、氟化物、硬度等无特殊要求项目的分析。对光敏物质可使用棕色玻璃瓶。BOD5、石油类等必须用专用的容器,微生物类采样瓶要提前灭菌。(3)需要带的其他设备及用品流速仪、溶解氧仪、测深锤、温度计、pH计、卷尺、相机、标签纸、采样记录等。 2 现场采样要点 (1)pH、溶解氧现场测定,测定生化需氧量、油类、硫化物等项目需要单独采样;测定生化需氧量、硫化物的水样必须充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采样时还需同步测量水文参数和气象参数。 (2)采样时必须认真填写采样登记表;每个水样瓶都应贴上标签(填写采样点编号、采样日期和时间、测定项目等);要塞紧瓶塞,必要时还要密封。 (3)采样时,采样器和采样瓶应用采样的水冲洗三次后再行采样。涮洗用的水样应弃去。采油的容器不能冲洗,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水面下300mm采集柱状水样,并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4)采样应在自然水流状态下进行,尽量不要扰动水流与底部沉积物,以保证样品代表性。用塑料桶或样品瓶人工直接采集水体表层水样时,采样容器的口部应该面对水流流向。 (5)污水流入河流后,应在充分混合的地点采样,避免死水及回水区,选择河段顺直,河岸稳定的地方采样。 地表水采样总结 1 采样前准备 (1)采样器选择合适的采样器清洗干净,晾干待用。

(2)采样容器一般玻璃瓶用于有机物和生物品种。高密度聚乙烯瓶适用于水中的氯化物、氟化物、硬度等无特殊要求项目的分析。对光敏物质可使用棕色玻璃瓶。BOD5、石油类等必须用专用的容器,微生物类采样瓶要提前灭菌。(3)需要带的其他设备及用品流速仪、溶解氧仪、测深锤、温度计、pH计、卷尺、相机、标签纸、采样记录等。 2 现场采样要点 (1)pH、溶解氧现场测定,测定生化需氧量、油类、硫化物等项目需要单独采样;测定生化需氧量、硫化物的水样必须充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采样时还需同步测量水文参数和气象参数。 (2)采样时必须认真填写采样登记表;每个水样瓶都应贴上标签(填写采样点编号、采样日期和时间、测定项目等);要塞紧瓶塞,必要时还要密封。 (3)采样时,采样器和采样瓶应用采样的水冲洗三次后再行采样。涮洗用的水样应弃去。采油的容器不能冲洗,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水面下300mm采集柱状水样,并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4)采样应在自然水流状态下进行,尽量不要扰动水流与底部沉积物,以保证样品代表性。用塑料桶或样品瓶人工直接采集水体表层水样时,采样容器的口部应该面对水流流向。 (5)污水流入河流后,应在充分混合的地点采样,避免死水及回水区,选择河段顺直,河岸稳定的地方采样。 (6)流速不大时宜在河流断面较规则,河流较窄处进行测量,然后倒推出较宽处流速。 (7)如采样现场水体很不均匀,无法采到有代表性的样品,则应详细记录不均匀的情况和实际采样情况,供实验室分析及使用数据者参考。

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法

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法 (1) 直接采样法 当空气中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所用的分析方法灵敏度很高时,可选用直接采取林冲听采样法。用该方法测得的结果是瞬时或者短时间内的平均浓度,而且可以快速地得到分析结果。直接采样法常用的窗口有以下几种。 a. 注射器采样 用100ml的注射器直接连接一个三通活塞。采样时,先用现场空气抽洗注射器3-5次,然后抽样,密封进样口,将注射器进气口朝下,垂直放置,使注射器的内压略大于大气压。要注意样品存放时间不宜太长,一般要当天分析完。此外,所用的注射器要做磨口密封性的检查,有时需要对注射器的刻度进行校准。 b. 塑料袋采样 常用的塑料袋有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四氟烯袋等,用金属衬里(铝箔)的袋子采样,能防止样品的渗透。为了检验对样品的吸附或渗透,建议事先对塑料袋进行样品稳定性实验。稳定性较差的,用已知浓度的待测物在与样品相同的条件下保存,计算出吸附损失后,对分析结果进行校正。使用前要做气密性检查,充足气后,密封进气口,将其置于水中,不应冒气泡。使用时用现场气样冲洗3-5次后,再充进样品,夹封袋口,带回实验室分析。 c. 采气管采样 采掘管是两端具有旋塞的管式玻璃容器,其容积为100-500ml,采样时,打开两端旋塞,将双联球或抽气泵接在管的一端,迅速抽进比采掘管大6-10倍的欲采气体,使采气管中原有的气体被完全转换出,关上两端旋塞,采气体积即为采气管的容积。 d. 真空瓶采样 真空瓶是一种用耐压玻璃制成的固定容器,容积为500-1000ml,采样前,先用抽气真空装置将采气瓶内抽至剩余压力达1。33kpa左右,如瓶内预先装入吸收液,可抽至溶液冒泡为止,关闭旋塞。采样时,打开旋塞,被采空气即进入瓶内,关闭旋塞,则采样体积为真空采样瓶的容积。 (2) 有动力采样法 有动力采样法是用一个抽气泵,将空气样品通过吸收瓶(管)中的吸收介质,使空气样品中的待测污染物浓缩在吸收介质中,而达到浓缩采样的目的。吸收介质通常是液体和多孔状的固体颗粒物,其不仅浓缩了待测污染物,提高了分析灵敏度,并有利于去除干扰物和选择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是用液体吸收管的有动力空气采样装置,它主要由吸收管,流量计和抽气泵所组成。 (3) 被动式采样法 被动式采样器是基于气体分子扩散或渗透原理采集空气中气态或节气态污染物的一种采样方法,由于它不用任何电源或抽气动力,所以又称无泵采样器。这种采样器体积小,非常轻便,可制成一支钢笔或一枚徽章大小,用作个体接触剂量评价的监测,也可放在欲测场所,连续采样,间接用作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的监测。目前,常用于室内空气污染和个体接触剂量的评价监测。 2、颗粒物(气溶胶)的采样 空气中颗粒物质的采样方法很多,最基本的方法是自然沉降和滤料法。 (1)自然沉降法

环境空气采样规范

环境空气采样作业指导书 1.采样工作流程 1.1监测项目调查 现场监测人员认真了解监测对象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清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规律,查看环保措施落实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监控生产负荷,调查现场环境(气象、水温、污染源)有关参数和周边环境敏感点,检查监测点位符合性及安全性,搜集与编制监测报告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并做好相关记录。 1.2实验室采样前准备 现场监测人员领取采样容器、滤膜,准备现场监测和采样所用的仪器设备、器具、样品标签、现场固定剂等,并完成设备的运行检查。 1.2.1采样前准备的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 包括:采样器、风速风向仪、气温气压计、GPS;吸收瓶(内装配制好的吸收液,装箱,含空白、平行)、滤膜(含空白和备用膜)、镊子、凡士林、剪刀、手套、封口膜、电池、原始记录单、交接单、样品标签和笔等相关仪器物品。 1.2.2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 在领用时,要检查并填写仪器的使用记录,尤其检查采样流量是否需要校准,并对采样器进行气密性检查。 1.3现场采样前准备 1.3.1复核现场工况,是否适宜进行采样。 1.3.2观测现场风速风向,局地流场、大气稳定度等气候条件,确定监测点位。 1.3.3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 1.4.气态污染物 1.4.1.将气样捕集装置串联到采样系统中,核对样品编号,并将采样流量调至所需的采样流量,开始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气样温度和压力可分别用温度计和气压表进行同步现场测量。 1.5颗粒物采样 1.5.1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掉采样头内滤膜夹及滤膜支持网表面上的灰尘,将采样滤膜毛面向上,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同时核查滤膜编号,放上滤膜夹,安好采样头顶盖。启动采样器进行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1.5.2采样结束后,取下滤膜夹,用镊子轻轻夹住滤膜边缘,取下样品滤膜,并检查在采样过程中滤膜是否由破损现象,或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的现象。若有,则该样品膜作废,需重新采样。确认无破裂后,将滤膜的采样面向里对折两次放入与样品膜编号相同的滤膜袋(盒)中。记录采样结束时间、采样流量、温度和压力参数。 1.6采样记录相关事项 环境空气采样记录包括:监测项目、样品批号、采样点位、采样日期、采样时间(开始、结束)、样品编号、气温、大气压、采样流量、采样体积、天气状况、风速、风向、采样人、审核人。 填写采样记录注意事项:样品批号和样品种类一定要填写;标况体积一定要计算正确;发生异常情况,备注栏和副架说明处一定要填写清楚;记录单上不能有涂改的痕迹,修改要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 2012年

目录 1.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19.离子选择电极原始记录表 2. 大气采样原始记录表20.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3. 降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4. 降尘采样原始记录表22.气相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5. 土壤采样原始记录表23.离子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6. 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4.细菌总数测定原始记录表 7. 污染源废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5.粪大肠菌群测定原始记录表 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气态污染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6.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7.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10.烟气烟色监测现场记录表28.污染源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11.pH值分析原始记录表29.机动车排气路检原始记录表 12.电导率分析原始记录表30.一般试剂配制原始记录表 13.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铂钴比色法)31.校准曲线配制原始记录表 14.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稀释倍数法)32.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表 15.重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3.样品交接记录表 16.容量法分析原始记录表34.样品分析任务表 17.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5.样品前处理原始记录表 18.一氧化碳分析原始记录表36.大气采样器流量校准原始记录表

xx 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1 )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 采样目的: 方法依据:GB12998-91 采样日期: 年 月 日 枯 丰 平 pH 计型号及编号: DO 仪型号及编号: 电导仪型号及编号: 采样: 送样: 接样: .第 页 共 页

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doc 118页)

浙江省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原始记录表目录 ZHJC/JL001 pH 、电导率、溶解氧、水温测试原始记录 ZHJC/JL002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3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I )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II )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Ⅲ) ZHJC/JL004 浮游生物现场采样记录表 ZHJC/JL005 (冷)原子荧光 吸收 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6 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8 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 ZHJC/JL009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I ) ZHJC/JL010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II ) ZHJC/JL011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I ) ZHJC/JL012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II ) ZHJC/JL013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Ⅲ) ZHJC/JL014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I ) ZHJC/JL015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II ) ZHJC/JL016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Ⅲ) ZHJC/JL017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 ZHJC/JL018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 ZHJC/JL019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 ZHJC/JL020 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1 硫酸盐化速率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2 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 ZHJC/JL023 标准物质配置记录 ZHJC/JL024 一般试剂配制记录 ZHJC/JL025 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6 色度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7 地表水采样和交接记录

最新8第三章第一节吸附法净化大气污染物汇总

8第三章第一节吸附法净化大气污染物

第四节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气体吸附是一种在有害气体控制中日益获得重视的方法。更为严格的环境质量要求,特别增强了吸附作为一种控制方法的吸引力。 吸附现象的发现及其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吸附操作已广泛地应用于基本有机化工、石油化工等生产部门,成为必不可少的分离手段。吸附法在环境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是由于吸附过程能有效地捕集浓度很低的有害物质,因此,当采用常规的吸收法去除液体或气体中的有害物质特别困难时,吸附可能就是比较满意的解决办法。一般说来,吸附在实用上和经济上优于有竞争性的湿法工艺(如洗涤法)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干床层、非腐蚀系统; (2)良好的控制和对过程变化的敏感; (3)没有化学品的处理问题; (4)可实现全自动运行; (5)能把气流中的污染物去除到极低的含量,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又能回收这些污染物,实现废物资源化。 正因为如此,目前吸附操作广泛地应用于有机污染物的回收净化,低浓度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净化处理以及其它气态污染物的净化上。当然,作为污水处理的一种手段,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吸附操作也有它的不足之处,首先,由于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小,因而需耗用大量的吸附剂,使设备体积庞大。其次,由于吸附剂是固体,在工业装置上固相处理较困难,从而使设备结构复杂,给大型生产过程的连续化、自动化带来一定的困难。多年来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某些方面已有所突破。如分子筛的出现及其应用,移动床在工业上成功地连续运转,使设备与操作得到简化,使过程达到了连续吸附与脱附,为装置的大型化、生产的自动化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吸附技术的发展。 一、吸附与吸附剂 已经完全证实:在固体表面上的分子力处于不平衡或不饱和状态,由于这种不饱和的结果,固体会把与其接触的气体或液体溶质吸引到自己的表面上,从而使其残余力得到平衡。这种在固体表面进行物质浓缩的现象,称为吸附。在工业上,采用多孔物质处理流体混合物,使其中所含的一种或几种组分浓集在固体表面,而与其它组分分开的过程称为吸附操作。在吸附过程中,被吸附到固体表面的物质叫吸附质,吸附质所依附的物质称为吸附剂。 应认真地把吸附与吸收区别开来。吸收的特点是物质不仅保持在表面,而且通过表面分散到整个相。吸附则不同。物质仅在吸附剂表面上浓缩富集成一层吸附层(或称吸附膜),并不深入到吸附剂内部。由于吸附是一种固体表面现象,只有那些具有较大内表面的固体才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例如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

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技术规定暂行

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技术规定(暂行) 一、概述 本技术规定所称主要污染物,是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为确定的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两项污染物,即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 2 )的监测工作,为环了加强“十一五”期间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 2 境监管和总量控制提供监测数据,根据国家《“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规定。 二、二氧化硫(SO2)减排监测技术规定 1 范围 本文规定了在烟道、烟囱及排气筒等固定污染源排放废气中,二氧化硫采样和测定技术方法。对固定源废气监测的准备条件、废气排放参数的测定、排气中二氧化硫采样与测定方法、监测的质量保证等制定相应的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排放废气中二氧化硫的监测。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规定引用而构成本技术规定条文。 GB/T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HJ/T56 固定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 HJ/T57 固定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GB/T 214-1996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HJ/T69-2001 燃煤锅炉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核定技术方法-物料衡算法(试行)HJ/T46-1999 定电位电解法二氧化硫测定仪技术条件 HJ/T47-1999 烟气采样器技术条件 GB4915-2004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23-2003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200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9078-1996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整理]8第三章第一节吸附法净化大气污染物.

第四节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气体吸附是一种在有害气体控制中日益获得重视的方法。更为严格的环境质量要求,特别增强了吸附作为一种控制方法的吸引力。 吸附现象的发现及其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吸附操作已广泛地应用于基本有机化工、石油化工等生产部门,成为必不可少的分离手段。吸附法在环境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是由于吸附过程能有效地捕集浓度很低的有害物质,因此,当采用常规的吸收法去除液体或气体中的有害物质特别困难时,吸附可能就是比较满意的解决办法。一般说来,吸附在实用上和经济上优于有竞争性的湿法工艺(如洗涤法)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干床层、非腐蚀系统; (2)良好的控制和对过程变化的敏感; (3)没有化学品的处理问题; (4)可实现全自动运行; (5)能把气流中的污染物去除到极低的含量,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又能回收这些污染物,实现废物资源化。 正因为如此,目前吸附操作广泛地应用于有机污染物的回收净化,低浓度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净化处理以及其它气态污染物的净化上。当然,作为污水处理的一种手段,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吸附操作也有它的不足之处,首先,由于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小,因而需耗用大量的吸附剂,使设备体积庞大。其次,由于吸附剂是固体,在工业装置上固相处理较困难,从而使设备结构复杂,给大型生产过程的连续化、自动化带来一定的困难。多年来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某些方面已有所突破。如分子筛的出现及其应用,移动床在工业上成功地连续运转,使设备与操作得到简化,使过程达到了连续吸附与脱附,为装置的大型化、生产的自动化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吸附技术的发展。 一、吸附与吸附剂 已经完全证实:在固体表面上的分子力处于不平衡或不饱和状态,由于这种不饱和的结果,固体会把与其接触的气体或液体溶质吸引到自己的表面上,从而使其残余力得到平衡。这种在固体表面进行物质浓缩的现象,称为吸附。在工业上,采用多孔物质处理流体混合物,使其中所含的一种或几种组分浓集在固体表面,而与其它组分分开的过程称为吸附操作。在吸附过程中,被吸附到固体表面的物质叫吸附质,吸附质所依附的物质称为吸附剂。 应认真地把吸附与吸收区别开来。吸收的特点是物质不仅保持在表面,而且通过表面分散到整个相。吸附则不同。物质仅在吸附剂表面上浓缩富集成一层吸附层(或称吸附膜),并不深入到吸附剂内部。由于吸附是一种固体表面现象,只有那些具有较大内表面的固体才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例如比重为5的氧化铁园粒,半径为5μm,其表面积只有12m2/g,并不具有实用价值的吸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采样方法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采样方法 一、取样须知 1、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7d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 2、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m、距楼地面高度0.8~1.5m。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 (1) 民用建筑工程中的建筑和装修材料在挥发污染物时,总是造成贴近墙面的地方浓度要高一些,如果现场检测取样时,取样点距内墙面距离太近,结果将丢失代表性。如果取样点选在凸凹墙面处、拐角处,结果将也失去代表性。因此,现场检测取样时,为了避免墙面的局部影响,取样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m是适宜的。 另外通风道中的气体,与被测量房间内的气体有很大差别,因此,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取样是为了对某一个被测量的房间来说有更好的代表性。 (2) 现场检测取样时,取样点应距楼内地面(楼面)高度0.8~1.5m。 从氡、甲醛、氨、苯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五种污染物的理化性质来讲,它们的气态物质在空气中的比重各不相同,有的比空气轻,有的比空气重,在绝对平静的空气中,可能有的集中在室内空气的上部,有的可能集中在室内空气的下部,但只要稍有扰动(如人员走动),各部分空气就会混合起来。因此,一般来说,污染物比重不同造成的影响不大。0.8~1.5m是人的呼吸带高度,在这一高度取样检测,可以代表人吸入污染物的真实情况。 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h后进行。 室内通风换气是建筑正常使用的必要条件,由于采用自然通风换气的民用建筑工程受门窗开闭大小、天气等影响变化很大,换气率难以确定,而在关闭门窗的条件下检测可避免室外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规定将充分换气的敞开门窗关闭1h后进行检测。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其通风换气设计有相应的规定,通风换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在此平衡条件下检测,才能得到真实的室内氡浓度及甲醛等挥发性有

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气袋法编制说明

附件五: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 气袋法 Sampling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from stationary sources using bags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 2009年1月

目 录 1. 前言 (2) 2. 标准制定必要性 (3) 3. 标准制定思路 (3) 4. 方法制定 (3) 5. 标准方法的其它说明事项 (13) 6. 参考资料 (13)

1. 前言 1.1 任务来源 在我国炼油、有机化工、农药、医药、电子、印刷包装、铸造、涂装、塑料及橡胶制品、家具、制鞋、服装干洗等行业中,由于大量生产或使用有机物质及溶剂,广泛存在着VOCs排放。它们不仅是生成臭氧、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前体物质,有一些还是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另外一些VOCs物质的异味则会造成严重的扰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常规污染物(颗粒物、SO2、NOx等)普遍得到控制,但VOCs污染在一些行业,特别是城市地区越来越突出,成为影响空气质量改善的制约因素,迫切需要控制。为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展了《环境污染物排放关键技术标准研制》研究,其中VOCs控制标准及监测方法是重要内容。 根据研究工作需要,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承担了《VOCs排放监测(采样)方法标准》编制任务,项目于2007年年底启动。监测方法标准包括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监测和逸散泄漏排放源监测两个部分,对排气筒VOCs排放,分析目前采样(GB/T16157)、分析方法(HJ/T38)的适用性,如不适用,提出配套的监测方法标准;对储罐呼吸、废水表面挥发、设备与管线组件泄漏等VOCs 逸散性排放,提出适用的监测方法标准。 1.2 完成的主要工作 标准方法编制小组收集了国内外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源监测的方法和标准,以及相关的文献。在对现有的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面的采样和分析方法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环境监测系统的实际技术水平、条件等现状进行了调研,对其中现有的有组织排放监测采样方法(GB/T16157)、分析方法(HJ/T38)的适用性作了分析。另外,调研了国外相关的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和监测方法标准,重点研究和参考了美国EPA的method-18。通过以上工作确定了监测方法标准的内容和框架,编制完成了《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气袋法》。

环境监测原始数据记录表(参考)

pH、电导率测试原始记录 (3) _____________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 (4) 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5) 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 (6) ______________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7)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Ⅰ) (8)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Ⅱ) (9)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 (10)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 (11)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Ⅲ) (12)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 (13) 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 (14) 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 (15) 一般试剂配制记录 (16) 分析原始记录 (17) 污染源废水采样和交接记录 (18) 水生生物采样和交接记录 (20) 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表 (21) 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24小时) (23) ________________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5) 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7)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记录 (28) 铁路边界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9) 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30) 样品委托单 (31) 监测结果统计表 (32) 实验室环境条件记录表 (33) 样品保存条件记录表 (34)

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Ⅰ) (35) 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Ⅱ) (36) 林格曼黑度原始记录表 (37) 生化需氧量原始记录 (38) 环境振动测量记录表 (39)

pH、电导率测试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 仪器名称及编号电极常数分析日期室温℃标准缓冲液(Ⅰ)理论值标准缓冲液(Ⅱ)理论值标准缓冲液(Ⅲ)理论值 样品编号水温 (℃) pH 读数值 样品PH值 电导率 kt (μScm-1) 25℃电导率 kt (μScm-1) 计算公式第一次第二次 备注 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

xx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制 2012年4月

目录 1.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19.离子选择电极原始记录表 2. 大气采样原始记录表20.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3. 降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4. 降尘采样原始记录表22.气相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5. 土壤采样原始记录表23.离子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6. 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4.细菌总数测定原始记录表 7. 污染源废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5.粪大肠菌群测定原始记录表 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气态污染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6.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7.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10.烟气烟色监测现场记录表28.污染源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11.pH值分析原始记录表29.机动车排气路检原始记录表 12.电导率分析原始记录表30.一般试剂配制原始记录表 13.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铂钴比色法)31.校准曲线配制原始记录表 14.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稀释倍数法)32.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表 15.重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3.样品交接记录表 16.容量法分析原始记录表34.样品分析任务表 17.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5.样品前处理原始记录表 18.一氧化碳分析原始记录表36.大气采样器流量校准原始记录表

xx 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1 )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 采样目的: 方法依据:GB12998-91 采样日期: 年 月 日 枯 丰 平 pH 计型号及编号: DO 仪型号及编号: 电导仪型号及编号: 采样: 送样: 接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