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框练习

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框练习
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框练习

文化与生活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15·厦门期末]张大千创作的《庐山图》气势磅礴,青绿水墨淋漓,晖映交融,以艺术形式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这说明( )

A.自然美离不开人的艺术创作

B.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一种特有现象

C.文化通过艺术作品产生强大精神力量

D.艺术修养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了文化的特点。张大千创作的《庐山图》,体现了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一种特有现象,B正确;自然美是独立于人的,客观存在的,A错误;材料未体现文化是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未体现艺术修养的重要性,C、D排除。

2.[2015·青州三模]《回家吃饭》栏目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最新推出的一档生活服务类节目。厨房里的美食哲学,描摹出我们的民族性格,熏染着我们的文化品位,无论怎样的烹调和饮食,只要我们细细咀嚼,总能体味其中中华文化与人生的况味。这主要表明( )

①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②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③文化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④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享用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从烹调和饮食中,能体味其中的中华文化与人生的况味,说明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①正确;人们通过烹饪美食产生了饮食文化,人在美食中又能体味文化,说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④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传统习俗,②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③排除。

3.[2015·临沂期中]餐桌礼仪,正是人类用餐和动物解决生理需要区分开来的关键。餐桌礼仪,包括怎么动筷子、使刀叉,衣着打扮是否得当、与宴会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谈、如何敬酒、正确的入座和离席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身世背景、家教、性格、喜好、人品。在西方,餐桌礼仪一直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可见( )

①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③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④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餐厅礼仪是家庭教育的重点,说明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①正确;人类用餐和动物解决生理需求是有区分的,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②正确;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③错误;材料未体现文化的相对独立性,④排除。

4.[2015·天津和平二模]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打动了全国各族观众,抒发亲情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演变成全方位的“去哪儿体”,人们开出了长长的去哪儿了清单,有戏谑,有吐槽,有感伤,更有真真切切的疑问。这说明( )

①贴近现实生活的文化作品更能唤起人们的共鸣②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③各民族文化逐步走向趋同,中华民族认同感增强④大众传媒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答案 A

解析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打动了全国各族观众,人们开出了长长的去哪儿了清单,有戏谑,有吐槽,有感伤,更有真真切切的疑问。这说明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贴近现实生活的文化作品更能唤起人们的共鸣,①②正确;③中的“趋同”说法错误;

④材料未体现。

5.[2015·成都摸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等观念是与我国传统农耕社会相适应的。但在生产力已很发达的今天,这样的观念在我国一些地方依然根深蒂固。这表明( )

A.文化不一定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

B.文化具有自身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C.文化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D.文化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在生产力已很发达的今天,“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等落后的观念依然存在,说明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B正确;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A错误;文化发展有时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有时又先于社会经济发展,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D排除。

6.[2015·南通调研]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主要是因为( ) A.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支撑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C.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

D.文化是社会的一种精神力量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了文化的社会作用。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主要是因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D正确;材料不是强调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也不是强调文化对人的影响,A、C排除;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支撑社会经济发展,B错误。

7.“桃木本身不值钱,以前也就是烧火棍,经过精心雕刻就能变成金疙瘩”。某地立足得天独厚的肥桃资源优势和传承千年的桃文化,发展桃木雕刻,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4万人。这体现了( )

①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②文化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交融③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突出④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 D

解析某地利用资源优势和桃文化,发展桃木雕刻,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突出,②③正确;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能促进经济发展,①错误;材料不是强调经济决定文化,而是强调文化反作用于经济,④排除。

8.[2015·南京三模]在苏州举行的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有一个亮点:一块完整的LED屏幕围绕比赛桌,屏幕上的信息有赞助商广告、有苏州古典园林风光和现代地标风貌,把参赛者和观众引向苏州文化之旅。这告诉我们( )

A.文化传播能够推动科技发展

B.科技进步是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体育是促进文化发展的基础

D.科技手段有效促进经济与文化交融

答案 D

解析LED屏幕上有赞助商广告、有苏州古典园林风光和现代地标风貌,说明科技手段有效促进了经济与文化的交融,D正确;材料强调科技进步推动文化发展,A排除;经济决定文化,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B、C错误。

9.[2016·齐鲁名校调研]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原本是大龄单身青年自嘲的“光棍节”,自2009年被电商成功运作成了剁手党的网络购物狂欢节。2015年“双十一”的全球疯狂购物狂欢创下了912.17亿元的成交新记录。这表明( )

A.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电商能充分利用人们的消费心理,激发人们的非理性购物

C.“互联网+”时代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

D.科学技术在现代的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答案 A

解析双十一网络购物节,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体现了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A正确;B中“激发人们的非理性购物”的说法错误;C 中“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的说法错误;D中“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决定性作用”的说法错误。

10.[2016·鄂豫晋冀陕联考]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热潮,一浪接一浪。近年来,华韵尚德在德国购买电视时段播出中国节目、凤凰传媒创中国出版业最大跨国并购案、四达时代影视译制基地落户非洲……多家民营文化企业把生意做到海外,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外传播了鲜活、真实的中国文化。这表明( )

①文化以物质为载体,中华文化的内涵得到丰富②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是助推中华文化发展的动力③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能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助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多家民营文化企业把生意做到海外,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外传播了鲜活、真实的中国文化,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也可以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③④正确;材料中的现象并没有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①排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②排除。

11.[2016·湖北部分高中期中]“得粉丝者得天下”,近年来,韩剧从热播到产生经济效益,韩剧粉丝的力量不可小觑。韩流汹涌而下,女神男神纷至沓来,深深吸引住一大批粉丝,粉丝追星的狂热之举推动了韩国文化产业之外其他产业的发展和输出。这启示我们要( )

①发挥文化对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作用②重视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③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④积极促进文化消费,提高国民文化素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韩剧带动了韩国商品的消费,体现了①,韩剧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其文化有活力,故③正确,②④不符合题意。

12.[2015·北京石景山期末]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多彩的民族风情、深厚的历史底蕴,将这些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增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这表明( )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必然促进社会发展

B.文化与经济、政治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

C.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D.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都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同时又增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说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B正确;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会促进社会发展,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民族文化对本民族发展的重要性,也没有体现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C、D排除。

13.[2016·连云港赣榆区统考]南京某社区精心打造廉政文化走廊,让社区工作人员和

群众接受廉政文化教育,在整个社区形成“人人思廉,人人保廉、人人促廉”的崇廉尚洁氛围。这表明( )

A.廉政文化教育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关键

B.廉政勤政建设首先要从基层政权抓起

C.廉政文化走廊从源头上杜绝了腐败现象

D.廉政文化与廉政建设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答案 D

解析打造廉政文化走廊,接受廉政文化教育,能推动廉政建设,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D正确;反腐倡廉建设的关键并不是廉政文化建设,A错误;社区不属于基层政权,B错误;C中“从源头上杜绝了腐败”的说法错误。

14.[2015·北京景山期末]《爸爸去哪儿》热播后,“爸爸去哪儿”几个字成了购物网站的最热搜索词,与节目中几位小朋友穿的服装、鞋子,使用的箱包,玩过的玩具,甚至吃饭用的碗筷同款的商品都成了热卖品。这反映了文化( )

①与经济相互交融②与政治相互交融③对经济具有反作用④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产业的作用。文化产业本身兼具文化与经济两方面属性,文化产业的发展本身就是经济的发展,①③符合题意。②与题意无关。④说法有误,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有不同的作用。

15.[2015·南通二模]时至今日,大多数国人对科学的理解仍停留在实用层面,强调的是科学的认知功能,科学精神还未真正沁入人们的心灵。为此,有识之士一直提倡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弘扬科学精神是因为( )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C.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答案 B

解析弘扬科学精神是因为科学精神作为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B正确;材料未体现经济和文化的关系,A排除;材料未体现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C 排除;经济和科技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中央2015年10月发布《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文艺繁荣发展大计”垒基砌阶、立柱支梁。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离不开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是当代中国文艺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当前,我国文艺创作生产活跃,内容形式丰富、风格手法多样,涌现了一大批人民喜爱的优秀作品,呈现出百花竞放、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面对丰饶而富于创新性和成就感的时代文艺景观与现实文化生态,颔首认同者有之,拊掌称颂者有之,不置可否乃至不为所动和不予首肯者亦有之。对此,有专家认为,尽管见仁见智历来就是文艺作品和文化状况评判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也是正常现象,但以解读和阐释的方式对之进行拨翳纠谬,以求返璞归真,也还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答案①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社会主义文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产生深刻影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提高我国综合国力。②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能培育“四有”公民,提升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③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推动中华民族社会实践的精神动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团结中华各族人民。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能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发展。(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17.[2015·龙岩期末](20分)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我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说:“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西方启蒙时代的思想家洛克说:“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古今中外、历朝历代兴亡治乱规律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启示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

结合材料,说明人类重视法治思想的文化生活依据。

答案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法治思想深入人心,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尊法守法用法,有利于推动经济健康协调发展。③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全社会都树立起法治精神,有利于推动政治文明的进步。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法治理念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可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作答)

(完整版)经济生活第一课练习题答案

经济生活第一课练习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商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统一体。(商品的基本属性) 2.商品的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是:________________。 3.商品交换实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的交换。 4.价值是凝结在____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货币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货币的基本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8.货币的其他职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9.商品流通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商品交换,其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________________(上涨or下跌),纸币_________________(贬值or升值)。 13.通货紧缩表现为物价________________(上涨or下跌),纸币_________________(贬值or升值)。 14.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5.支票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支付凭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 16、人民币对外升值有利于___________(进口or出口),不利于__________(进口or出口)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 2.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没有价值。() 3.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4.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5.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但不能由一个人同时拥有。() 6.金银天然就是货币。() 7.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 8.只要是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9.通货膨胀发生时,人们的存款储蓄的意愿显著增强。() 10.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上升。()

(完整版)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一课练习题.docx

石家庄精英中学限时训练- 清北编号:ZZST-必修1-1 1.1 货币的本质、职能(一课时) Ⅰ卷 一、选择题 ( 共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 1.【葛兰兰错题回顾】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关于宣誓的性质 和效力等进行司法解释 , 被视为是中央对“港独”行径的明确表态。全国人大常委会这一“释 法”() ①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具有同等效力 ②是维护“一国两制”和香港法治的必要之举 ③是尊重民意和完善香港特区法律的根本途径 ④凸显基本法对香港社会繁荣发展的推动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葛兰兰原创】商品和货币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在历史上() A.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早,因为有了货币才能购买商品 B.商品的出现比货币早,因为在货币出现以前就有物物交换 C.商品和货币是同时出现,因为它们是孪生兄弟,难分彼此 D.商品和货币在历史上出现的顺序要作具体分析,很难确定 3.【葛兰兰课本原创】早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牲畜、布帛、贝壳、象牙等,但历史上后 来选择由贵金属固定充当是因为() ①商品交换的发展使金银成为一般等价物②金银的体积小,价值大 ③金银具有不易磨损、易分割、易保存和易携带的特点④人们乐于接受金银,它是交换媒介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 【母欣欣原创】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表明() ①金银最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②金银不是唯一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③作为一般等价物,金银和贝壳的本质是相同的 ④金银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成为货币的 A.①② B .②③C.①③D.①④ 5.【葛兰兰】马克思说,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是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这是商品的惊 险的跳跃。不能实现“这一跳跃”意味着 ( ) A.摔坏 的一定是商品,因为会造成商品的积压B.摔坏的一 定是货币,因为生产者无法得到货币C.摔坏的一定 是商品所有者,因为商品价值无法实现D.摔坏的一 定是消费者,因为无法实现使用价值 6.【葛兰兰虚框】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 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 ) A.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B.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使用时间:2018-9-6编制:王者静审核人:政治组 7.【葛兰兰原创】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 品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是因为 ( ) ①商品的使用价值很容易被耗损 ②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③商品 的价值只能在商品交换中得以实现④生产者的劳动能否得 到社会认可是能否成功跳跃的关键 A.①② B .①③C.②④D.③④ 8.【葛兰兰原创】《荷马史诗》中提到,长发的希腊人卖酒,有的人用青铜去换,有的人用铁 去换,有的人用牛或牛皮去换,有的人用奴隶去换。但是,这种物物交换往往不能成功,因为 卖酒的人并不需要对方的商品。因此,在物物交换的长期实践中() A. 货币就产生了 B.等价物就产生了 C. 一般等价物就产生了 D. 充当交换媒介的贝壳、布帛就出现了 9. 【母欣欣高考】小夏使用信用卡在北京透支8000 元购买了一台外国品牌笔记本电脑,在免息 期内通过银行偿还了该笔消费款。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 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B.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C.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价值尺度和世界货币 10.【母欣欣】预付款消费目前在很多行业广泛存在。预付款消费是经营者以先从消费者处收取预 付费的方式从事经营活动,通过约定期限分期分次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在这种消费方式中, 货币主要执行 () A.价值尺度的职能B .流通手段的职能 C.支付手段的职能 D .贮藏手段的职能 11.【葛兰兰提纲改编】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持续加大对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净 化了市场环境,维护了市场秩序。下面对假冒伪劣产品表述正确的是 ( ) A.是劳动 产品,因为它具有使用价值 B.可以成为商品,因为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C.不能成为商品,因为它不是用于交换的 D.不应成为商品,因为它不具备应有的使用价值 12.【安媛媛读背】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主流“虚拟货币”有十几种,如腾讯的 Q币。据估计,国内互联网每年有几十亿元的“虚拟货币”市场规模,并以每年 15%至 20%的速度增长。这些“虚 拟货币” () A.是货币,因为它们是通过交换得来的 B.不是货币,因为它们没有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C.不是货币,因为它们不是一般等价物 D.是货币,因为它们是消费者用人民币购买来的 13.【母欣欣】蝗虫毁农,蝗虫也可入食。一次偶然机会,某青年农民从中看到了商机,返乡创 业,从事蝗虫养殖并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从商品的基本属性的角度分析,蝗虫之所以能够 让农民致富,是因为 () ①蝗虫养殖改变了其自身属性②蝗虫成为了一般等价物

2021年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第一课第一框神奇的货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21年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一课第一框神奇的货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商品、一般等价物和货币的定义,货币的职能、纸币 理解:理解商品交换经过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四个阶段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和纸币 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善于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货币知识,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货币,要对学生进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传统教育,增强学生抵制拜金主义思潮影响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商品;纸币 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纸币和货币的区别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火爆车展场面。各类车型,多个价位。李先生要买一辆五十万左右标致车,如何付款?生:(列举常见的付款方式)略 师:一提到买东西,同学们马上想到的就是“钱”“人民币”“货币”……(出示几种货币)有人说,钱能上买天,下买地,中间买空气。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这一张张印刷精美色彩斑斓的纸片为什么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呢?我们应当如何理性地认识和对待它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神奇的货币的神秘面纱吧! 新课教学:

一、货币的本质 场景再现:如果李先生生活在古代,他能享用的交通工具不可能是汽车,可能是马、车、轿子等,如何得到? 学生活动:1发挥想象力思考(引导:自己饲养制作,交易市场交换得到) 2.描述古代的买卖场景。(影视剧、小说中的描述也可) 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到农贸市场购买粮食、蔬菜、水果,到超市购买油、盐、酱、醋、服装、鞋帽、文化用品,这些需要购买的物品都是商品。 提问:1、刚才提到的不同种类的商品有什么共同特征? 2、母亲亲手为你编织的毛衣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师:我们是不是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东西在一种情况下是商品,在另一种情况下却不是商品?比如:水是河水时不需要钱买,但你们家中的自来水却要钱买,为什么?(有用性、凝结劳动、用于交换) 结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阅读p5第二自然段,体悟商品的基本属性 2.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故事表演:《李先生在非洲原始丛林的尴尬遭遇》 李先生到非洲原始丛林旅游,看到水天一色,便想租用部落的独木舟泛游于湖上。当他拿出人民币去租船时,船的主人拒绝了,提出要用象牙交换。李先生于是来到另外一个有象牙的部落用人民币购买象牙,不料又遭到拒绝,主人提出要用纱布交换。于是他又来到一个有纱布的部落,用人民币购买纱布,不想也遭到拒绝,主人提出要用针来交换。他猛然想起帽子上别了几根针,于是他用针换回了纱布,又用纱布换回了象牙。当他拿着象牙来找船主时,船主已经回家了。李先生沮丧而归。 (独木舟—象牙—纱布—针)

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框体味文化教案设计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更具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本课导言告诉我们,“文化”虽然是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词汇,但我们却不一定真正懂得“文化”的真正内涵。比如,有人认为文化是知识,有人认为文化是艺术。本课就此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是“文化”?要求我们从“文化”的内涵(即什么是文化)与文化的力量(即文化的作用)两个方面去探究。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文化“万花筒” 文化的形式和现象(PPT图片展示) 总结:①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②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③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都呈现出各自独有的色彩。 2、文化是什么 讨论:引导学生对文化的理解 (1)文化的含义 广义的文化:对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统称。与“文明”的含义相近。 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内容:①文化实质上是精神现象,不同于经济和政治。②文化包括意识形态部分和非意识形态部分。 补充:什么是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2)文化的特征 (事例引入)特点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A、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 B、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C、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图片引入)特点二:文化又是一种文化素养 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社会实践特别是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讨论引入)特点三: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高考试题汇编练习及答案解析

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高考试题汇编练习 一、选择题 1.(09江苏卷18)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09福建卷31)20XX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封。《海峡西安建设》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了海峡两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由此可见 A.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B文化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C.邮票成为展示文化款实力的载体 D.发行邮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3.(09天津卷9)某校开展了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 ①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④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09山东卷20)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 ①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④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①②③ D ②③④ 5.(08海南卷17)某地利用当地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业:以民族文化为内容,以民族村寨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亮点,建立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B) ①原生态文化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②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③文化与经 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④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6.(08广东卷21)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等。这启示我们() A.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 B.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C.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文化掠夺 D.应该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 7.(08江苏卷20)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③ 8.(07北京卷25)“十一五”期间,北京将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与制造业相结合的产物,奥运吉祥物“福娃”受到市场的普遍欢迎。据估计,它会创造数十亿元的商业价值,其经济效益远远超过普通玩具。这说明 ①文化创意的融入可以提高商品的价值②非物质生产要素可以取代物质生产要素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课测试题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课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是商品的有: ①阳光、空气②开发前的矿泉水③开发后的矿泉水④送给别人的礼物⑤自家菜地的蔬菜,供自己吃⑥捐往灾区的药品、帐篷⑦医院里供病人使用的氧气 A①③B②⑤C④⑥D③⑦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 C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D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 3.人们经常说“物美价廉”,其中“物美”是指商品的() A价值B交换价值C使用价值D价格 4.公司发给小王1万元工资,他用了3000元从网上购买了一台电脑,请问,该过程体现了货币的什么职能: A世界货币、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D贮藏手段、支付手段 5.关于纸币发行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可以任意规定纸币的发行量

B纸币发行越多越好 C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D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6.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有利于: ①人民生活安定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③世界金融稳定④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主导作用 A②③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20XX年1月4日,100美元兑人民币628.97元,20XX年12月11日100美元兑人民币617.28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一变化表明: A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B我国居民出国旅游留学人数可能会增加 C直接导致物价全面上涨 D美国企业对我国国内市场的投资会增加 8.当通货膨胀的压力严重影响到经济的健康发展时,国家应如何应对: A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B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 C控制纸币的发行量,尽量少发行纸币,越少越好 D增加财政支出,加大投资力度 9.小张一家打算去海南旅游,较理想的选择是随身携带: A信用卡B大量现金C支票D汇票

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体味文化:①文化形式各种各样。②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③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1、文化的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特点: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②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形式:①静态: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②动态: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 4、社会作用: 1)文化的实质/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也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影响+交融): (1)相互影响: 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相互交融: A、与经济相互交融: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 重要。②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 质越来越重要。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 越来越突出。 B、与政治相互交融:①(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提高文化素 养)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 更高的文化素养。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 斗争的重要内容。②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 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 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 因素。(文化是构成并影响民族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是民族 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保证,文化是重要的软 实力。) ②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安全 和利益的重要精神武器。 5)启示: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 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 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补充: 1、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2、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 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响 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①潜移默化;②深远持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的,是在长期的生活 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 果。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 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4、作用: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人 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②增 强人的精神力量;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表现 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 面提高)。 ☆问题补充: 1、建设“书香社会”的文化生活依据。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建设“书 香社会”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创造力,提高文化软 实力;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建设“书香社 会”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举措,有利于社 会的和谐稳定;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 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 竞争的重要因素。建设“书香社会”有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增 强综合国力;④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书香社会”有利 于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修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人教版必修一)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人教版必修一) 一、教材分析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和纸币等知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 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难点:纸币。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有一定的生活感知,教学中有些问题可以略而不讲,重点放在难点知识的突破上,可运用先学后教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初步把握本节主要知识。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讨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金钱,提出问题:金钱就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本节课将从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等方面去了解货币,从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框《体味文化》讲稿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第一框体味文化 导课 探究:1.你经常欣赏哪些文化艺术节目? 2.你会采用什么方式欣赏自己喜欢的文化艺术活动? 3.有人认为,文化就是音乐、戏剧等艺术。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 第一部分:知识点一—文化现象 多媒体展示:文化“万花筒” (1)文化现象:时间上:无处不在 (图片展示公元前4000多年前苏美尔人楔形文字、龙图腾、摩岩石刻中国印、奥运标志)(2)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图片展示音乐、舞蹈、小品、影视) (3)空间上:无处不有(图片展示家庭文化、社区文化、班级文化、校园文化) (4)文化特色: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中国长城、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 一、感受文化现象 1.时间:文化无时不在 2.空间:文化不处不有 3.地域:文化各具特色 4.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思想、理论、信念、道德、科学、文学、艺术等(静态);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 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动态)。 知识点巩固练习: 在都市,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开展各种生动活泼 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特有的乡土气息。这说明(D) A. 不同区域在文化上毫无相通之处 B.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相同的文化环境 C.不同文化环境的差异是可以完全消除 D.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第二部分:知识点二—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多媒体展示:文化是什么 钱钟书语录: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时候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引导思考:从身边的活动现象激发学生的思考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2.3.5.6.7) (1)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2)参加学校运动会(3)参加演讲会、辩论会(4)购买蔬菜 水果(5)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6)合唱团、舞蹈队、时装表演队(7)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8)某国议员竞选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作业1经济生活第一课复习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轮复习导学案 一、考试范围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3.纸币的含义和流通规律 4.信用卡的功能 5.外汇和汇率 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二、考点的梳理与记忆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1)商品是用于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和。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中的无差别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的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3)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生产者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质量),有利于实现商品的价值(利润)。 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1)货币的含义: (2)货币的本质。 (3)货币的基本职能 基本职能:和。 价值尺度是指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尺度。因为货币本身有价值。货币执行该职能时,只需要的货币表示就可以。流通手段,指充当商品交换

的职能。货币执行该职能时必须用

的货币。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公式:商品————。 3、纸币的含义和流通规律 (1)纸币指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符号。 (2)纸币的流通规律: 4.信用卡的功能 ①是具有、、、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其中,银行信用卡是银行对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②作用:集、取款、、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增强,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5、外汇和汇率 (1)外汇是用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比率。(3)外汇汇率的升高与跌落。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

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第一课教案

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第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文化的概念 ◇理解: (1)文化的内涵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分析 (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2)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3)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生产力 (4)文化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及对公民政治素质和权利意识的作用 (5)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能力目标 (1)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增强培养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参与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2)感受文化的力量,体会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任务的重要性,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文化内涵的理解 2.文化对人的素质形成的作用

3.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4.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三、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序: 1.文科学习的基本要求 (1)上课听的同时必须要参与活动,文科的学习在理解,只有参与才能体会,特别是文化生活的学习,尤其如此。我期末在评价各位的成绩时会加入课堂参与分(10分)。 (2)多积累一些社会关注与我们生活相联系的新闻,特别是对所有公民都有启发意义或是教育意义的现象,请准备一本本子记录,并留有适当的空间作分析记录,要求一个星期记录2个事例。 (3)知识的记忆是基本条件。政治课的学习必须注意平时加强对课本知识的记忆,这是学习和运用的基础。 (4)练习是必须的,基本要求是同步完成《学习与评价》,并自己准备一本同步的框题练习册,保证足够的练习量。 2.《文化生活》教材的体系结构 《文化生活》的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文化与生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分别对应了课程标准的四个主题,按照“是什么:文化的概念”、“为什么:文化的发展”、“怎么看:民族精神”、“怎么办:文化建设”的逻辑顺序来展开。四个单元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构成了《文化生活》教材的有机整体。 一、情境导入 学生活动:视频播放“福娃”动画片。你知道“福娃”的设计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特色? 鱼(贝贝)、熊猫(晶晶)、奥运圣火(欢欢)、藏羚羊(迎迎)、京燕(妮妮)以拟人化的形象出现,被昵称为“五福娃”。五个“福娃”中,头顶波涛文样的鱼娃“贝贝”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因为水在中国传统中象征着积聚”,传递的祝福是盛世繁荣;熊猫“晶晶”来自广袤的森林,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火娃“欢欢”象征着奥林匹克圣火,洋溢着北京2008对世界的热情;藏羚羊“迎迎”是中国青藏高原特有的保护动物,它身手

经济生活第一课第一框精题演练(附解析)

经济生活第一课第一框精题演练 礼 一、单项选择题 1.2008年4月12日,“爱心助盲”大型公益活动启动。王宝强等演艺明星戴上眼罩体验盲人生活,并与盲人孩子一起手工制作纸花、比赛乒乓球等。本次活动通过组织全国听众、观众捐款以及社会捐赠,将为中国盲人协会捐赠数万台收音机以方便盲人朋友收听奥运会和残奥会报道。这里的“收音机” 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是商品,因为它是供人们消费的【解析】本题通过背景设置,旨在考查对商品判定的理解,考核根据从题目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相关知识作出必要判断的能力。收音机是劳动产品,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有使用价值,但并没有用于交换,因此不是商品。C判断正确,但原因解释不合理。 【答案】D 【能力提升】对于商品的判定,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一、从含义上看,必须同时具备“是劳动产品”和“用于交换”这两个条件,“用于交换”是指进入流通领域,处于其中的劳动产品一定是商品。一旦退出则成为待用消费品。二、从基本属性上看,必须同时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鉴于二者的关系,只要具有价值,就一定是商品。而有价值与用于交换是统一的,因此,这两个方面在判定上是一致的。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这表明 ①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已不再是商品了②货币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③货币是财富的象征④货币可以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对货币本质的理解,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而一般等价物是可以和一切商品交换,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是商品,是财富的象征.从货币的定义上看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因此,货币是商品.【答案】D 【能力提升】组合型选择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解答此种题,比较适合采用排除法,前提条件是对排除项或应选项有十足的把握。本题中,依据货币的含义即可排除含①的选项,从而降低选择的难度。 (2008年淄博模拟)奥运会徽、吉祥物和接力火炬由于其实物性和不可复制性,加上历史赋予的特殊含义,往往为收藏家们所追捧,也就构成了奥运收藏的核心元素。据专家预测,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销售利润可能会突破25亿元,大大超过悉尼奥运会吉祥物利润2.13亿美元和雅典奥运会的2.01亿美元。据此回答3~4题。 3.奥运会徽、吉祥物被视为具有商业属性的知识产权予以保护,这说明知识产权 ①是商品,用于交换且有使用价值②不是商品,因为不是有形的实物③其使用价值与价值不能同时被占有④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解析】知识产权是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如果转让,就成为商品,故①正确;是否有形不是判定商品的条件,②错误;作为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转让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消费者要想得到使用价值,必须付出价值,故③正确;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所有商品都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④正确。故选B. 【答案】B 4.08年奥运会会徽、吉祥物产品可以在网上进行购买。对网上购物认识正确的是 A.意味着电子货币已经代替纸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 B.可以节省流通中需要的纸币量和货币量,从而节约社会劳动 C.有利于消费者,不利于银行业务的运作和企业经营 D.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解析】目前,电子货币没有取代纸币,A项错误;C项中不利于银行的观点是错误的;

经济生活第一课测试题

《神奇的货币》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主流”网游虚拟货币有十几种,如腾讯公司的Q币、网易的POPO 币等。据估计,国内互联网每年有几十亿元的虚拟货币规模,并以每年15%至20%的速度增长。这些虚拟货币() A.是货币,因为它们是交换来的B.不是货币,因为它们没有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C.是货币,因为它们是消费者用人民币购买来的D.不是货币,因为它们不是一般等价物2.“性价比”是指商品的性能与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用来描述商品或服务的实际效用与所花的钱的关系。人们总是希望购买到高性价比的商品,即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商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A.高性价比是美好消费愿望,在市场交易中难以实现 B.高性价比的商品只有在该商品处于卖方市场时可以实现 C.消费者追求高性价比与商家追求优质优价是无法统一的 D.生产高性价比的商品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3.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与它出现以前的一般等价物的区别是() A.是否是商品B.是否由某种商品固定充当 C.是否具有衡量商品价值和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D.是否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4.向干旱灾区捐赠的饮用矿泉水( ) A.是商品因为有使用价值 B.不是商品因为不是劳动产品 C.是商品因为进行交换 D.不是商品因为不用于交换 5.在云南某些干旱灾区,一吨自来水可以卖120元,而在市场上销售的瓶装矿泉水价格约为1.5元/瓶(约500毫升),约折合3000元/吨。人们可以感受并计算出矿泉水比自来水的价格高,但是不购买却不需要支付现金,这是因为() A.自来水的价格是偶然出现的 B.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C.人们购买矿泉水和自来水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D.生产矿泉水和自来水只供生产者自己享用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将于5月1日~10月31日在上海举行。为此,中国人民银行专门发行了一套金银纪念币,该套金银纪念币共3枚。其中1/3盎司金币1枚,最大发行量50000枚;1盎司银币2枚,最大发行量70000×2枚。据此回答第3—4题。 6.对以上金银纪念币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与现行流通的人民币具有相同的职能②与相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 ③纪念币不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④其购买能力由中国人们银行决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据报道:上海世博会的门票价格,平日普通票价格为160元人民币、指定日普通票价格为200元人民币、指定日优惠票价格为120元人民币、平日优惠票价格为100元人民币、夜间票价格为90元人民币等不同档次。货币在上海世博会门票定价中并不意味着() ①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②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③是观念中的货币④是现实的货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2010年3月11日,《福布斯》杂志推出了全球十大富豪排行榜,墨西哥电信巨头卡洛斯·斯利姆·赫鲁以535亿美元的财富总额成为今年的全球首富。人们习惯用货币来衡量一个人拥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一课体味文化教案

第一课时体味文化 话题导入:我们常说中学生要做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其中之一就是“有文化”。那么我们是不是有文化的人? 究竟什么是“文化”?这就是我们本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我们将从“文化”的内涵(什么是文化)与文化的力量(文化的作用)两个方面去探究。 情景导入: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由于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电视等大众传媒的普及,人们都有机会欣赏到越来越多的各种艺术表演。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组镜头。(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插图画面)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文化“万花筒”,体味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板书课题: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第一课时体味文化 板书:一、文化“万花筒”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神会的“信息高速公路”,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例如:图一:古代仕女图,非洲狮面人。图二:巡逻兵飞行表演,雅尔音乐会,法国印象图画展,芭蕾舞团 问题探究 1.从空间上看,这几幅图片有何不同? 2.从时间上看,这几幅图片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自学,对比分析这几幅图片的特点并作初步思考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学生分析:从空间上看,有中国的和外国的、从时间上看,有古代的和现代的 教师提问:再来环顾我们的生活,同学们亲身参与过什么的文化生活? 学生回答: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文艺演出、演讲比赛、蓝球比赛、上课、自习、作业、上网、交友、聊天……

教师提问:我们湛江特有的红土文化,有哪些特色的文化活动? 学生回答:端午节赛龙舟。雷州歌和雷剧;北部地区的木偶戏、白戏、安铺八音、吴川“元宵三绝”(即飘色、泥塑、花桥)、东海的人龙舞。以寇准、李纲、苏东坡、汤显祖等为代表的著名古代政治家、文学家留下中原文化色彩的踪迹。雷州西湖名胜古迹众多,著名的有:十贤祠、浚元书院、寇公祠和苏公亭等。 红土文化:雷州半岛人民在这块红土地上劳动、生活,即创造了雷州半岛的物质文明,又创造了具有特色的精神文明一“红土文化”。 教师总结:通过这么多的例子,我们可以体味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文化。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生齐声说)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板书:1.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师:通过分析对比,同学们还能从这些例子中发现什么问题吗? 学生讨论并回答:文化艺术有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文化生活各具特色。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此点如学生不能顺利回答,教师要适当引导、启发) 板书:2.文化生活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练习: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bcef ) A个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b参加学校运动会c参加演讲会d购买蔬菜水果 e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时装表演队f浏览网站,领略各地风土人情g 某国议员竞选 解析: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文化活动,把握这一点再分类. (过渡)师:我们刚才谈论了不少关于文化生活方面的话题,那么,到底什

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框练习

文化与生活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15·厦门期末]张大千创作的《庐山图》气势磅礴,青绿水墨淋漓,晖映交融,以艺术形式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这说明( ) A.自然美离不开人的艺术创作 B.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一种特有现象 C.文化通过艺术作品产生强大精神力量 D.艺术修养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了文化的特点。张大千创作的《庐山图》,体现了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一种特有现象,B正确;自然美是独立于人的,客观存在的,A错误;材料未体现文化是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未体现艺术修养的重要性,C、D排除。 2.[2015·青州三模]《回家吃饭》栏目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最新推出的一档生活服务类节目。厨房里的美食哲学,描摹出我们的民族性格,熏染着我们的文化品位,无论怎样的烹调和饮食,只要我们细细咀嚼,总能体味其中中华文化与人生的况味。这主要表明( ) ①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②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③文化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④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享用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从烹调和饮食中,能体味其中的中华文化与人生的况味,说明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①正确;人们通过烹饪美食产生了饮食文化,人在美食中又能体味文化,说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④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传统习俗,②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③排除。 3.[2015·临沂期中]餐桌礼仪,正是人类用餐和动物解决生理需要区分开来的关键。餐桌礼仪,包括怎么动筷子、使刀叉,衣着打扮是否得当、与宴会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谈、如何敬酒、正确的入座和离席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身世背景、家教、性格、喜好、人品。在西方,餐桌礼仪一直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可见( ) ①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③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④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高一经济生活第五课测试题及答案.doc

高一政治第五课小测 班级—————姓名—————座号———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形成() A .社会物资储备+生活消费 B .物质生产部门基金+非物质生产部门基金 C .国民纯收入+企业基金+劳动者个人收入 D .积累基金+消费基金 2、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从1999年11月1日起恢复对居民储蓄存款利息征税。这将有利于() (1)增加国民收入(2)增加财政收入(3)刺激消费,拉动内需(4)调节个人收入 A .(1)(2)(3) B. (2)(3)(4) C.(1)(3)(4) D. (1)(2)(4) 3、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有效地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财政收入包括() A.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和其他收入 B.税收收入、外债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C.债务收入、外汇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D.税收收入、外汇收入、债务收入 4、近年来,我国为了扩大内需,执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逐年增加,财政赤字也有所上升,下面关于财政赤字的正确认识是() A. 任何时候都不应出现财政赤字 B. 不需要对财政赤字加以控制 C. 发行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方法 D. 必须向中央银行透支来弥补财政赤字 5、2001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5800多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增速高于年初确定的7%的预期目标,我国坚持扩大内需的实质是() A.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B. 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思想 C. 稳健的货币政策 D. 立足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作为经济增长的立足点 6、江苏省地税部门采取卓有成效的征管手段,使全省个人所得税收入从1994年的2.8亿元上升到1997年的15.3亿元,1998年头10个月,全省又征收15亿元,达到去年全年的水平,个人所得税已占地方工商税收的14%,个人所得税的增长() (1)体现了税收的无偿性(2)体现了税收的国家性 (3)对调节个人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4)对财政收入的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A.(1)(2) B.(2)(3) C.(3)(4) D.(1)(4)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002年,我国税收突破17000亿元(包括农业税和关税),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回答7~10题 7、在我国,税收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2)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3)稳定货币的主要途径(4)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A. (1)(2)(3) B.(2)(3)(4) C. (1)(3)(4) D.(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