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红枣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

陕北红枣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
陕北红枣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

陕北红枣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

摘要:本文介绍了陕北红枣的现状和发展优势,分析了红枣产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促进陕北红枣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红枣;产业;问题;对策

一.现状:枣树是我国最具民族代表性的果树之一,早在远古时代它就与桃、杏、李、栗并称为我国的“五果”。目前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的开展,作为陕北地区特殊资源优势的红枣产业出现了迅猛发展的新势头,红枣产业从面积、产量、栽培管理、果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等方面已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系统,红枣主要集中在陕北黄河沿岸,年产约20万吨,居全国第五位,近年红枣产业发展前景看好。

二.发展优势:1,栽培历史长,品种多。

陕北黄河沿岸河谷地带是中国枣的起源中心,距今已有两三千年的红枣栽培历史。陕西省佳县朱家洼乡泥河沟村至今仍保存有1300 多年的枣树群。20 世纪80 年代枣资源调查表明,陕西共有138 个品种,5 个变种,而陕北就有100 多个品种,其中鲜食品种和蜜枣品种主要有世川狗头枣、牛奶脆枣、高园团枣、梨枣、脆枣等,制干品种主要有佳县油枣、大木枣、方木枣、长条枣等,抗裂果品种主要有陕北白枣,还有极具观赏价值的磨盘枣、羊奶枣等。近年来,陕北地区又相继从外地引进、筛选出一批优良品种并具备了一定栽植规模,如西农1 号,赞皇大枣、骏枣、晋枣、梨枣等,特别是经过多年选育已通过陕西省审定的晚熟制干枣新品种“佳县长枣”,长势旺、抗旱、耐病薄,早熟、丰产、个大、色红、肉厚、味甜,熟期可避开雨季,发展前景看好。长期以来,枣区群众采用根乐苗建园,自然变异类型很高,丰富的枣品种资源为陕北红枣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自然条件好,栽培面积大。

陕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为暖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地广阔,年降雨量490 mm,年日照时数2700 h,生长期昼夜温差15 ℃以上,人均耕地0.2 hm2 以上,属于枣的优生区和主产区。近十年红枣产业发展迅猛,2008年栽培面积11.88 万 hm2,年产鲜枣约34.9 万吨。生产的干枣具有个大、色红、肉厚、核小、糖量高、品质佳、无污染、耐贮运等特点,驰名中外。1.3 产业化体系正在形成,发展前景广阔自陕北红枣基地(百万亩)建设及产业化开发项目实施以来,鲜枣年产量迅速上升,加工量持续增加,以企业为龙头的产供销体系正在形成。据统计,陕北已成立红枣加工企业60 多个,年加工能力约8 万吨。加工品主要是烘烤干枣,其次有蜜枣、酒枣、熏枣、枣酱、枣酒、枣泥、枣醋、枣汁、枣露、速溶固体饮料、高维C 香脆枣片等产品。红枣产区建立了3 0 多个批发市场,以南方和东北市场为重点,全国大中城市设有干枣及其加工品销售网点,枣产业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3,企业建设已显成效,发展前景广。

枣区政府注重枣产品的深层加工与开发,鼓励国有、集体、个体、股份、合资等多种形式发展红枣加工。同时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满足广大消费者多样的需求,枣区开始建起大批红枣烤炉,且少数红枣在包装上改变了过去大麻袋式的传统习惯。自有“中国红枣之乡”的清涧县和延川县,涌现出了巨鹰集团公司、兰花花枣业公司、北方饮料公司、红海枣业有限公司、巨金枣业食品责任有限公司、永州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益康农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红枣经销加工企业,促进了陕北红枣产业的快速发展。

4,效益高,市场前景看好。

红枣是陕北继苹果、猕猴桃之后,市场经济和生态效益均看好的优势果树树种。目前,我国红枣及其加工品年出口量约1 万吨,其中8% 销往东南亚国家,2% 销往欧美市场,在红枣出口贸易中我国占有绝对优势和主导地位。当前,在国内市场对红枣及其加工品需求增长和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支持下,红枣产业强势发展,面积、产量持续增加,产业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前景看好。

三.存在的问题

1,枣区干旱缺水,基础设施落后。

陕北地区干旱少雨,尤为春旱发生频率高,建园栽植成活率难以提高,长期徘徊在30%~50%,需2~3 年补植才能成园。大多数枣园没有健全的生产道路,且缺乏灌溉设施设备,严重制约了大量肥、水的投入和产品的外运,额外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将近90%以上的枣园没有灌溉条件,制约了新品种、高密度、集约化管理的枣园建设,同时也影响了老枣园的产量和质量,仅此制约因素使红枣产量降低约30%[6],枣区年均减少收入上亿元。

2,品种多而杂,良种比较少。

经过几年调查初步查明,陕北枣区现有品种56个,占陕西省枣树品种的45%,其中佳县45 个,清涧县18 个,延川县20 个,在主产县中不少重点村枣树品种也在10个以上,加上长期应用根乐苗建园、自然变异多,良莠不齐和品种退化现象严重,地方品种选优和更新尚未引起各方面的足够重视。综合性状表现好的方木枣和品质优良的狗头枣、牛奶脆枣仅在部分主产县的个别乡镇有小规模栽植。同时对引进的优良品种和专用加工品种缺乏研究和开发。

3,科技水平低,枣树抗御灾害能力差。

防疫困难春季病虫为害,夏季落花落果,秋季遇雨裂果霉烂是红枣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严重制约着红枣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其中又以枣疯病、红枣缩果病、裂果病和绿盲椿蟓、食心虫等难以防治的重大病虫害的危害地区越来越广,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致使红枣丰产不丰收、减产甚至绝收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挫伤农民种枣的积极性,严重影响红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重发展,轻管理,单产水平低。

2005-2008 年,陕西全省红枣每667 m2 平均产量304 kg,而佳县仅为264 kg,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远低于河北、山东、河南等省一些主产县800 kg 的产量水平。究其原因:一是栽植密度小、土地空间利用率低,原有枣园一般每667 m2 栽30 株左右,新建枣园多在40 株左右,加之土壤贫瘠、枣树生长慢、树冠覆盖率低,导致土地空间利用率低。二是多数没有科学规划,随意建园,尤其是山地枣园,栽培前未整修梯田,栽植时也未按等高线成行定植,直接影响枣树的生长发育,并给以后的规范管理带来很多困难。三是施肥量偏少,肥料种类单一。目前施肥仍以尿素为主,农家肥和钾肥使用量很少,叶面喷肥多数枣园年均1~2 次,多在花期和幼果发育期进行,难以满足枣树生长和结果对肥料的需求。四是生产性投资偏少,与技术规范要求相差很大。据对近几年全县枣树生产投资统计,每667 m2 年均投入78.45 元,其中肥料投入40.81 元,而佳县、清涧县等多数枣园的投入均在35 元左右。

5,产业化,加工技术水平低。

从产业化来看,一是产地批发市场数量少、档次低、利用率低,国际市场开拓力度不够,出口量小,货值较低。二是流通体系不健全,直接经销人员少,市场信息不灵,丰年价跌,欠年价涨,枣价波动大,枣农和加工企业增产不增收现象越来越明显。三是由于产地从县域角度考虑的多,而从区域经济角度考虑的少,对眼前市场和效益看得重,而对长远市场和效益看的轻,导致枣果加工“小而全”,低档次重复建设普遍,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和名牌效应。四是当前干制红枣普遍含水量偏大,致使贮运销售过程中烂果较高,加之主产区缺少龙头企

业和名牌企业,直接影响陕北红枣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陕北红枣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

四,陕北红枣产业发展的对策

1,发挥区位优势,因地制宜。

合理布局陕北区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许多宜枣荒山坡均需采取工程措施才能达到高标准建园要求。要继续推广蓄水保墒的工程措施,坡洼地栽植枣树要修成水平梯田或水平带,土石山区要垒石造田,平川上要深翻改土,以有利于采收,有利于水土保持和枣树生长。其一,根据不同枣树品种生长发育特性和特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选择适宜的品种,搞好跨县域布局。枣树生长周期较长,在分区过程中,要注重其宏观结构的合理性。其二,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加工能力等,对红枣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突出名、特、优、新品种。城市近郊、交通便利、肥水条件较好的地方以发展鲜食品种为主;丘陵、山区、盐碱地和沙漠地应以干制品种为主;居民庭院可发展观赏品种。其三,稳定农民土地使用权,调动农民发展红枣的积极性,要对林地权属已经清楚的枣园发放林权证,真正做到定林权,稳人心,谁栽谁拥有,谁经营谁享受的措施。

2,全面推广科技种树,培养优质红枣。

首先把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指导思想,切实把红枣产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培育优质枣苗上。把新园建设与低产劣质老枣园改造结合起来,因树制宜,采取改土肥田、加密补稀、高接换头、整形修剪、保花保果、品种改良、施专用肥、科学防治病虫害等综合管理技术措施。二是坚持开展品种资源调查和选优,同时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名优品种,建立母本园,做好良种贮备。三是有关市县和科教单位应联手开展科技攻关,对单产偏低、品质下降、裂果、枣疯病等难题进行立项研究,尽快解决生产问题。四是各枣区应建立良种苗木繁育基地,为当地品种改良提供苗木和接穗,对老枣园采取高接换头,改良品种,对新建枣园应当根据不同用途和土地条件,选择适生、抗性强,高产优质。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带动下,强化优质高产红枣无公害产品,大力发展有机红枣种植,瞄准市场销售前

景好的品种,在发展优良晚熟制干枣品种的同时,引进培育鲜食、制干鲜食兼用品种。

3,扩大企业规模,大力扶持龙头企业。

应该完善红枣流通机制大力扶持红枣龙头企业,普及初级加工以工业化发展的思路引领红枣产业化经济,使红枣产业从以农业形态为主转变为以工业形态为主。各级党政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扶持政策,调动全社会参与红枣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为企业搭建一个健康发展的平台。注重总结近几年各地创造的好经验、好办法,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投身到红枣产业发展上来,为红枣产业的大发展奠定基础。实行名企联合入股组建陕北红枣有限责任公司,将分散运作的红枣种植业、采收处理与储藏加工业、相关的科技服务和营销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化红枣资源,合理配置技术、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整合红枣品牌。在跨区域发展中通过组建跨区域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推动公司一体化,一方面有利于发挥红枣产业分工深化和规模经济的优势,另一方面有利于有效的打破条块分割,进一步推动资源、生产要素在地区间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消除地区间、行业间企业联合的障碍。企业集团通过跨地区收购、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实现规模扩张,逐步形成红枣产业规模

经济,增强综合经济能力,提升产品科技含量,着力提高优果率、转化率、出口率和交易诚信度。同时疏通红枣流通渠道,通过红枣“绿色通道”快速办理各种流通手续,减少流通障碍,为红枣的外运提供一个快捷、安全的流通环境。

4,加强红枣多元化加工和深加工。

深加工链条是一个增值链条,这个链条越长,产品增值可能性越大。陕北地区有着上千年的红枣栽培历史,红枣的吃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今后应在不断挖掘红枣传统加工工艺的同时,依靠现代科技不断研发新产品,实

现红枣产品的差异化,瞄准大市场,打造红枣食用、药用、营养、保健一体化产品。好的产品需要有好的包装,这样可以无形中提升产品的档次。我们应当改变红枣产品过去采用“粗放型”包装甚至没有包装的状况,生产出方便、安全、卫生、易于保鲜的新包装产品。另外,产品的包装不仅具有保持产品品质的作用,

更是产品、企业甚至产地的特色文化符号,因此陕北红枣的包装上应注重体现陕北的特色文化,做到在包装上宣传产品。

5,创建网络服务平台,树立品牌意识。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把网络信息服务渗透到红枣产业的各个环节和相关领域,搭建起生产者与消费者,生产基地与市场之间、区域内与区域外相对的“信息桥”,从而使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步入现代信息化轨道,促进红枣产业现化进程,通过网上展销等活动的推荐,搞好企业宣传,增强信息交流,提升品牌知名度。品牌是商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应该切实帮助枣农树立正确的营销观点,枣品销售要严格分级,全面打造红枣产品的内在品质,使生产出符合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年龄消费群体需求的新产品,在标准化基础上树立大品牌,创民族品牌,国际品牌以开拓国内外市场。发挥陕北独特的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红枣生产基地的改造、建设与升级,实现产业优化,不断建立一支红枣产品经济人才队伍,做到把客商引进陕北,把市场引进陕北,真正使陕北的红枣产品走向全国、全世界,成为中国红枣产业中的领头军。

参考文献:

[1]高学田,郑粉莉.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水土保

持研究,2004,(04).

[2].原双进,王新栓.陕西省黄河沿岸红枣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陕西林

业科技,2005,(01)

[3]于海礁.榆林红枣产业发展前景探析[J].科技资讯,2007,(36)

[4]沈新元,李鸿德,薛维堂,陈国欣,寇艳玲.陕北黄河沿岸红枣产业化发

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15)

[5]曹生勇.陕北红枣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2010,(25)

[6]张晓红1,郭民主2.陕北红枣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思路与对策,2011,(3)

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 --论文格式

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 【摘要】: 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是一项新兴而古老的事业。它成为中国现代能源生产的一个重要工业部门,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事情,而中国发现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技术的历史却可追蒴到两千年以前,并且在技术上曾经创造过光辉的成就。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萌芽于十九世纪中叶,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历程,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它的基础仍然极其薄弱。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将有利于认识当代中国石油工业的崛起。 【关键词】:中国石油历史 一、中国石油事业的恢复与发展 玉门油矿解放后,军代表康世恩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恢复和发展生产。刚刚获得解放的石油工人以主人翁的姿态,迅速投入战斗。在生产建设中,被称为“冬青树”的钻井队长郭孟和,屡建功勋,是老一辈石油工人的优秀代表。为创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1952年8月,毛泽东主席命令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转业为石油工程第一师。以师长张复振,政委张文彬为首的全体指战员从此成为石油产业的一支生力军,为建设一支具有严格组织纪律,高度献身精神的石油产业大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东北地区的几个人造油厂在设备,材料,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依靠技术人员和老工人,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就恢复了抚顺,桦甸,锦州等几个主要人造油厂的生产。 经过三年恢复,到1952年底,全国原油产量达到43.5万吨,为1949年的3.6倍,为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1.3倍。其中天然油19.54万吨,占原油总产量的45%,人造油24万吨,占55%。生产汽,煤,柴,润四大类油品25.9万吨,比1949年提高6倍多。玉门油矿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石油工业建设的重点。为了加强勘探,广泛采用“五一”型地震仪和“重钻压,大排量”钻井等新技术,先后发现了石油沟,白杨河,鸭儿峡油田。老君庙油田也开始扩大了含油面积,并开始按科学程序进行全面开发,采取注水和一系列井下作业等措施。到1959年玉门油矿已建成一个包括地质,钻井,开发,炼油,机械,科研,教育等在内的初具规模的天然气石油工业基地。当年生产原油140.5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50.9%。玉门油田

世界石油工业发展与现状

世界石油工业发展与现状 1.石油起源与世界石油工业诞生 石油多生成于浅海的沉积岩中,见于内陆湖盆之沉积层甚少。其起源是由于海中含有大量微细浮游生物及海藻等类有机物,死亡之后埋藏在水底的厚层沉积物中,逐渐受到埋藏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使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有机质分解转变而成。 人类在数千年前就已经知道石油,3000多年前的我国古书《易经》就记载了有关石油和天然气的情况,其中有“泽中有火”之说。到后汉时期,我国已开始使用石油。据后汉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记载,在今陕西北部延安、延长一带发现有石油,当地人民把它用作燃料和润滑剂。宋朝时期,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沈括在其名著《梦溪笔谈》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石油”这一名称。也就在这一时期,我国已开始对石油进行加工使用。我国最早的石油加工厂一一“猛火油作” 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它已能炼制出称之为“猛火油”的石油产品。这期间我国已能用沥青作为控制火药燃烧速度的原料,并能用石油制作炭黑。明代,我国已能从石油中提炼灯油,在四川等地还发现了凝析油井进行有组织的开采和利用。 PETROLEUM & NATURAL GAS FORMATION 11世纪末,我国已在陕北的延安、延川和宜君等地钻了第一 批采油井,它比1859年美国正式大规模开采石油要早700多年。虽然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发现并使用石油,但是就世界范围来说,这些发现和使用只不过是人们一时一地的偶然所得,即使已进行了有组织Tiny we 护宙nd died and buried on the oceAn floor Ov^r itm^ they covered by layers of sand jtnd 审毗 禺縣莎耶 Plant & Animal Remains Over mill I ions of yriirs B the rrmrnin% were buried deeper and dee*p?r F The enormotn ^nd pre^ture turned them into oil and Today, we drill down through layer% o-f znd# 口九.ind rock the rock fc-FmaKioni that can旧爪eil gaf depotiu.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摘要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环节。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创新能力差、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税负过重和成本增加、缺乏国际品牌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从中国制造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参考国外成功的发展经验,为中国制造业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采取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为重点,降低税负水平和成本,打造中国制造国际品牌,使中国制造业又好又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自主品牌

The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bstract Manufacturing is a national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rehensive streng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not only for the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Manufacturing in China at present stage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cluding the poor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enterprise tax burden is overweight, and the cost increase,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international brands.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erence of foreign successful experience, put forwar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as the foundation, take the right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the key point, reduce the tax burden level and cost, create international brand made in China, make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nice and fa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self-ownsdbrand

我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发展油茶产业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推动山区综合开发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和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油茶产业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我国油茶资源分布、种质资源、经营模式、加工利用、经济效益等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指导我国油荼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油茶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有20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与乌桕、油桐和核桃并称为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油茶产业是个古老而新兴的产业,一直处于起伏不定的发展过程,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油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油茶的价值得到了重新认识,带来了油茶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机遇。2006年,国家林业局专文下发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鼓励扶持发展油茶产业。2009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2009--2020)》(以下简称《规划》)出台后,油茶产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1油茶产业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后,通过科技进步和大力发展生产力, 中国已在很大程

度上实现并保障了粮食安全,但反差很大的是,食用油供需矛盾突出,始终无法实现自给自足。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口国, 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占国内总需求60%多的食用油以弥补缺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油供求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人口越来越多,城镇人口快速增加,直接推动了粮油需求总量的刚性增长;耕地越来越少,到2007年底已降为1.2亿hm2,遏制耕地减少趋势的压力十分巨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由过去主要吃粮向吃更多的肉蛋奶、由吃普通油向吃高档油的方向转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很大;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比较效益不断降低,提高农民发展粮油生产的积极性面临新的困难。从国际上看,随着石油价格的变动和粮食需求的增长,粮食危机的困局在持续演化,粮食安全面临的不确定性在增加。这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构成极大威胁,维护粮食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 自我国加入WTO后,国内许多食用油品不同程度地受到市场冲击,但茶油产业却迎来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中国耕地资源刚性短缺,扩大草本油料植物种植必然会与粮争地,进而危及我国粮食安全。发展木本粮油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不仅不占用耕地,还可以腾出更多的耕地资源来种植其他农作物,从而大大缓解耕地的压力。同时, 发展油茶生产,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分流农村剩余劳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2油茶产业现状

崂山风景区民宿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旅游管理论文】

仲伟 一、民宿概述 民宿一词由来已久,除了人们常见的酒店、旅社外,其他可以为游客提供住宿的地方,如民舍、农庄、牧场等,都可以归纳为民宿。现如今,民宿多是指经营者利用闲置的房屋,或者自己住宅的空闲房间,结合当地自然景观、地域风情、文化传统及农林渔牧等生产活动,为游客提供本土生活的住所。世界各地都可见到类似性质的服务,只是民宿因地域环境和文化生活的不同而略有差异。欧洲民宿以英国、法国为代表,一般民宿中能够接触田园环境,体验农庄生活;亚洲民宿以我国台湾地区、日本为典型,部分民宿可以提供餐饮和导游服务,游客在休闲中能够感受到家的温馨;北美地区中美国的民宿发展相对成熟,多为青年旅舍和家庭旅馆,不刻意布置,价格相比酒店要便宜。我国民宿最近十余年才兴起和发展,丽江、阳朔、成都等地区的民宿数量较多,增长迅速,品质相对较高。 游客之所以选择民宿,是因为游客不再满足于简单传统的住宿形式,更注重旅游目的地的生活体验。在选择民宿时,除了注重舒适的居住环境外,游客对民宿的主题文化、服务态度、休闲体验也十分看重。首先,民宿不同于传统酒店,一般不讲求高级奢华,但能让游客融入到当地生活中,接触当地文化,体验本土风情。其次,民宿是主人分享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的平台,热情好客的主人可以带给游客愉快的居住体验。最后,民宿能够使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的生活方式,在与当地人的交往互动中习得一些知识和技能,通过参与各种体验活动,将住宿与旅游、休闲、健身等内容结合起来。二、崂山风景区民宿现状 山东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是我国重要的海岸山岳风景胜地,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文化,但民宿行业发展相对较晚。从年起崂山风景区联合当地社区展开主题民宿的探索,以应对景区住宿难的状况。年崂山仰口景区的“微澜山庄”主题民宿投入运营,该民宿由一套别墅装修而成,共十间客房。之后,崂山旅游集团继续采取与社区合作的方式,由中央美院的专家进行统一设计装修,将东麦窑村村民手中的闲置民宅改造成12座“仙居崂山”主题民宿,每座民宿可接待2到6个家庭,民宿内舒适整洁、布置精美,家具质朴简约,生活用品一应俱全。通过民宿负责人了解到,由于经营理念、营销推广等方面的问题,民宿的经营建设还在继续优化,相关服务人员的数量需进一步增加,服务质量总体水平需继续提高,民宿尚未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山水资源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优势,游客到崂山主要是登山游览,其他吸引游客的地方并不多,民宿还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魅力。三、崂山风景区民宿发展的对策 本文以国内发展较为成熟的民宿为借鉴,结合崂山风景区主题民宿的现状进行了深入思考。要使主题民宿在崂山风景区得以更好地发展,需要在文化特色、服务理念、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一)开展民俗文化活动,突出文化特色 地域特色与文化是民宿的根基。民宿除了作为一种商业形式外,更是文化传递的一种载体,它可以向游客展示当地的特色文化。因此,可以立足市场需求,结合本土特色,丰富民宿文化生活和游客活动体验,开展出海捕鱼、篝火晚会等特色活动。同时,崂山历史悠久,是道教发祥地之一,也可以通过开展道教文化等主题活动,提高体验层次。

我国红枣产业发展现状

眼下正是红枣采摘季节,青绿的红枣挂满枝头,饱满多汁;采摘后的鲜枣渐渐变红变软,口味更甜。面对丰收的景象,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新疆农业大学等其他红枣研究机构和人士认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枣树生产国和唯一的枣产品出口国,红枣及其加工品在国内消费和外贸出口方面将迎来黄金期。 尽管专家预测未来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将远远高于国内枣产量的增长,但是令专家不无忧虑的是:我国红枣产业仍以销售干红枣为主,枣产品加工企业仍处在初级阶段,没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迄今为止我国枣企业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针对国际市场进行开发。 红枣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 中国是枣的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枣生产国,2006年枣树种植面积达到2250万亩,年产量250万吨,占世界枣树种植面积和产量的98%以上,国际贸易的枣几乎100%来自中国。 据《中国农业年鉴》统计资料:1979年至2005年的27年间,我国红枣总产量由33.89万吨上升到230万吨,增长了6.78倍,其中自1994年以来,红枣年均增长幅度超过11%.红枣种植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五省(以种植面积排序),新疆近年发展势头迅猛。 新疆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李疆调查认为:国内红枣价格相对稳定,稳中有升是大趋势,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红枣价格增长约10倍,但迄今尚未出现大规模积压,售价稳中有升。 中国红枣及其加工品同时外销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到国际红枣产品贸易额的98%以上,年出口量稳定在1万吨以上,约占全国红枣总产的0?5%,其中红枣(主要为干枣)和红枣加工品各占一半左右,以河北红枣出口量最大,占60%.出口目的地主要为港澳、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占出品总量的80%-90%,此外为欧美及澳洲等地华人居住区。 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理事长刘孟军教授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药补不如食补”的观念和做法正深入人心并日益流行,枣是药食同源的绝佳食品。枣类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大力研究开发适宜于鲜食、初加工、深加工等不同用途的品种,无疑将丰富人们的膳食种类,给枣类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李疆等专家通过运用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口数预测,得出2010年前后红枣的需求年均增长8%.2007年红枣的需求量为266万吨、2008年为288万吨、2009年为311万吨、2010年为340万吨。国外由于没有枣原料,虽然有深入的研究,但难以出现与枣相关的产品开发企业和产品。因此,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红枣产品几无任何竞争的威胁。

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剖析

*****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衡量地区综合竞争力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滨城区立足市辖区优势,充分发挥服务业在城市经济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以膨胀规模总量、提升能级水平、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突出项目载体带动,大力培育产业集聚区,促进城区服务业实现园区化布局、集约化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积极加快全域城市化建设,服务业发展呈现了总量大、速度快、质量好的态势。当前,正是滨城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服务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服务业发展在规模、总量、质量上仍需进一步提升,要创新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措施,完善发展规划,全力推进服务业优化升级。 一、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总量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以来,全区服务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服务业总量不断膨胀, 2013年达到**亿元,是2009年的***倍;服务业对于转方式调结构成效显著,服务业比重从2009年的**上升到2013年的***%,年均提升**个百分点;服务业促进消费的作用明显,201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是2009年的1.96倍,服务业已成为我区推动经济增长、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主导产业。 (二)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产业贡献稳步加大。服务业素质稳步提升,逐步成为全区财税增长的重要支撑。2013年,实现地方税收***亿元,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达***%,对地税增长的贡献率

**%,拉动经济增长***个百分点。吸纳劳动力作用突出。2009-2013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万人,第三产业不仅吸收了大量新增劳动力,而且吸收了部分农业和第二产业转移的劳动力,从而使2013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达到***万人 (三)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以金融保险、旅游业、现代物流、社区服务业、楼宇经济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服务业呈现出从传统向现代演变,从低端向高端挺进的良好态势。一是金融担保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我区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金融体系,辖区内共有各类金融、保险机构56家,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良好,德州银行滨州分行试营业,全区引进市外股份制银行达到7家;众成担保、银泰小额贷款等担保、投资公司快速成长。二是物流业快速膨胀。陆港物流园区达成框架协议;外环线周围物流企业集聚,银河物流、宇航物流发展成行业龙头企业;侨昌农药物流、金龙水泥物流等专业物流运营良好;顺丰、韵达等快递公司发展迅速。三是文化旅游业品牌化发展。中海风景区已成为市民假日休闲的旅游乐园;休闲小街、禾家风尚、绿色生态基地,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杜受田故居、三河湖等旅游景区影响力不断提升。四是社区服务业日臻完善。社区服务业网络逐步建全,“12343”民生综合服务平台启动运营,逐步搭建起居民日常生活服务项目配送体系。五是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崭露头角。滨州国际大厦、众城大厦企业集聚,国际金融中心、铂金时代加快建设。有“中国黄金首饰第一品牌”之称的老凤祥(山东)公司落户,成为我区引进的第一个中国五百强企业区域总部。 (四)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发展后劲持续增强。项目带动投资、投资拉动发展的良性格局初步形成,服务业发展后劲进一步

2021年县林业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县地处湖北西部、长江西陵峡畔,随着三峡工程一期工程结束,首批机组发电,永久船闸通航,二期工程全面展开,实施库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高效库区林业产业经济已成为全县林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一、发展现状 近几年,为适应三峡工程带来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妥善安置库区移民,有效地保护库区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全县根据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态势,紧紧抓住国家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西部开发两大历史机遇,以项目为依托,以工程为载体,开展了以林业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建设,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路子。 一是库区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以林业为主体的农林网络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地力减退、森林过伐、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森林植被逐步恢复,林分质量不断提高,林业用地面积增大,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44%提高到44%,增长了2个百分点,水土流失得到遏制,年输沙量减少75%,流域径流时间延长了7-1天,中强度水土流失由75%下降到3%,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受害率逐年降低。

二是林业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生态环境项目的建设实施,使全县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以立体产业为导向的新型林业经济结构完全取代了以林业为导向的传统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向林果种植业、畜业化以及二、三产业过渡,尤其是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成为全县经济中最活跃的板块,由此带动了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行业的蓬勃兴起。**的自然风光,**的漂流探险,**的滑雪滑草都是以森林资源为载体,以秀水青山为切入点而发展起来的。 三是生产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利用库区气候垂直分布的特点,变平面生产模式为立体生态生产模式,按照“山下粮菜,山上银行”的思路,具体建设模式为山顶戴帽—大于25度的坡耕地退耕建水保生态林,把住水土流失源头;山腰种果—小于25度的山腰地带修建水土保持工程和等腰梯田,在梯上建设以柑桔、板栗为主的林果业高效经济林,为农民开拓致富项目;山下粮菜—即在河谷冲积地带改造低产田,沟、渠、林、路网络配套建设,发展粮油、蔬菜等多经作物。 四、移民安置容量发生了重大变化。近几年,我们紧紧抓住三峡库区开发性移民这一历史性机遇,以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建设为龙头,以经济林为载体,应用生态农业的技术措施进行开发移民,拓展了库区移民的生存空间和就业门路,增加了安置容量,解决了库区农民的生存状况,基本实现了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发展目标。

海南省民宿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海南省民宿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民宿广泛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国内民宿起步较晚,海南更是落于人后。随着居民旅游深度和频次增加,居民对于民宿产品需求将迅速扩大。本文针对海南省民宿产品展开研究,具体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响应发展策略,认为民宿发展应提高信息化程度,注重个性发展,融合当地文化。 标签:民宿;海南省;发展现状;对策研究 民宿最早起源于英国,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家庭式的住宿含餐招待成为最早的民宿类型。民宿广泛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当地居民自发将闲置的房屋出租给游客歇脚或暂住,民宿产业便应运兴起[1]。 中国国内的民宿实际上到现在只有20年左右的历史,最初的形态就是农民腾出闲置的房间资源进行招待旅游消费者。国家旅游局将民宿定义为:利用当地闲置资源,民宿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体验当地自然、文化、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2]。海南真正的民宿都是在2009 年以后开始出现,但至今未形成产业[3]。 一、海南民宿发展现状 (一)民宿数量与入住状况 根据在Booking网站上的搜索数据的不完全统计,海南省内住宿类型分为酒店、公寓、度假村、旅舍、旅馆、民宿及别墅七个类型,其中酒店以51%占比遥遥领先其他类型住宿,之后依次为公寓28%、度假村6%、旅舍6%、旅馆4%、民宿2%以及别墅同样占比2%。数据显示,民宿在海南总体住宿类型中占比较小,与别墅类型同居最末。 (二)民宿类型与典型代表 1. 面朝大海的民宿——南洋兄弟 南洋兄弟之家位于文昌市龙楼航天城,民宿面朝广阔无垠的南海,环抱天然礁石港湾,可西观铜鼓岭,东望航天发射塔,零距离无限度地玩海,体验永远玩不完的海。民宿主人毛哥是土生土长的文昌仔,也是户外爱好者哦。 2. 山里人家的民宿——黎家民宿 黎家民宿位于保亭县三道镇布隆赛乡村文化旅游区14号别墅,离呀诺达热带雨林仅3公里,离槟榔谷景区也仅5公里,离悠然帐篷营地仅1公里,交通非常方便,生活配套也较齐全。主人维维是一位非常亲切可爱的黎族阿妹,黎家民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转载)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海洋石油事业发端于南海,早在1957年,有关部门即开始在海南岛南面莺歌海岸外组织作业,追索海面油苗显示,后由于60年代越美战事终止。1958年,则在渤海湾荣城至大沽口一段沿海地带调查油气苗;1959年,开展并完成了渤海海域及其邻近陆地的小比例尺航空磁测,资料初步揭示渤海是华北拗陷区的一个组成部分。1960年5月,开展海上地震、重力、电法的物探试验;随后完成了渤海全海区的地震概查和安排了远景较好的辽东湾海域的普查和重力调查。资料进一步证实,渤海是陆地各拗陷向海域延伸的部分。这期间,也在渤海进行了地质观测、测量海底地形,底质取样以及部分海底重力工作。

从渊源上讲,在石油企业改革之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各大油田均归口石油部管辖,改革后中石油占有了大部分的油田,中石化则包揽大多数炼厂,中海油则在石油需求强劲的背景下逐渐崛起。中国陆上油田基本被中石油,中石化包揽,同样海上的有利区块也都被中海油注册,虽然也有关于中海油上陆,中石化,中石油下海的说法,但中石油、中石化与中海油依然缺乏互动。而经过40多年的开发,中国陆上石油资源,尤其是东部油田油气资源已成日益递减状态,海上石油的发展将有力缓和这一状况。在几年内渤海油田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二大油气产地,中海油也将超越中石化成为中国第二大油气生产商。 1961年、1964年分别对黄海海域进行地震初查,以了解南黄海与苏北盆地的地质构造关系,并着手对其含油前景的摸底工作。海上油气勘查的逐步展开渤海油气勘查取得了突破,发现了海上油田。1967年6月,海1井试获日产30t的原油,成为我国海域第一口出油井。 南海北部湾油气勘查的突破。从60年代安排了区域性调查后。直到1973年初,美、越签订《巴黎协定》结束越南战争,南海海域恢复平静之后,中国燃料工业部才再一次成立了南海石油勘探筹备处,恢复南海石油勘探。到1973年,基本完成了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预测北部湾是一个有良好前景的含油气拗陷。此后几年,由于国内又出现其它原因,南海海域的石油勘探开发一直处于停滞状态。1977年8月,石油、地质两部技术人员共同分析地震成果资料,选定的涠西南一号构造带湾1井,1977年9月试获日产原油20t,天然气9 490m3。 开辟珠江口盆地勘查。1974年,区域研究工作认为,珠江口外海域是值得注意的地区,建议作为今后油气勘查的主要战场。1975年进行的区域概查和综合性地球物理普查,证实珠江口外存在一个沉积厚度大、由几个拗陷组成、面积约15万km2的沉积盆地。1975年12月,确定为石油普查重点工区。1977年开始钻探。 评价、探索南黄海。1967年6月~1970年,在浅水部分地球物理试验基础上,对南黄海进行了地震大剖面测量。从1974年开始,利用我国自行设计、改装的双体钻井船,施工钻井7口,取得了重要的地质资料,但未能获得工业油气的发现。 改革开放后,根据国务院确定的开发海洋石油采取对外合作与自营相结合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1979~1980年,采用双边谈判方式与外国公司签订南海、黄海的南部地球物理勘探协议和渤海、北部湾石油勘探开发合同。1979年8月,南海珠江口盆地珠5井首次突破工业油流关,引起中外各方的关注。1982年1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1982年2月15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负责对外合作业务,享有合作海区内进行勘探、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专营权。

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目录 一、绪论 (1)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1) (二)相关概念 (1) 1.家族企业的概念 (1) 2.家族企业的特点 (2) 二、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3) (一)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3) 1.家族企业的优势 (3) 2.家族企业的劣势 (4) (二)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分析 (4) 1.家族制管理模式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 (4) 2.家族制管理模式是社会文化自然选择的结果 (4) 3.家族制管理模式当前管理问题突出。 (4) (三)国外家族企业发展与我国的对比分析 (5) 1.中美家族式企业对比 (5) 2.中外家族式企业差距的根源 (5) 三、我国家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分析 (5) (一)我国家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5) 1.资金筹集机制过于封闭和狭窄 (6) 2.企业产权封闭不易于社会化 (6) 3.管理方式排外面临瓶颈制约 (6) 4.组织结构名不符实不利于企业规运行 (7) 5.代际传承机制建立不可疏忽 (7) 6.思想观念严重滞后 (7)

7.企业家素质低下不利于企业壮大 (7) 8.企业文化缺失使企业发展没有文化支撑 (7) 9.法律意识淡薄 (8) 10.外部社会环境问题 (8) (二)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9) 1.文化传统---影响家族企业的深层次原因 (9) 2.遗产税开征将带来家族企业传承的新问题 (9) 3.法规不完善导致职业经理人选择的高成本 (9) 四、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9) (一)建立现代企业的规管理体系 (9) (二)建立现代企业的战略规划系统 (9) (三)建立有效的集体决策模型系统 (9) (四)建立完全的现代企业制度 (9) (五)维持模式 (10) 五、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陕北红枣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

陕北红枣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 摘要:本文介绍了陕北红枣的现状和发展优势,分析了红枣产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促进陕北红枣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红枣;产业;问题;对策 一.现状:枣树是我国最具民族代表性的果树之一,早在远古时代它就与桃、杏、李、栗并称为我国的“五果”。目前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的开展,作为陕北地区特殊资源优势的红枣产业出现了迅猛发展的新势头,红枣产业从面积、产量、栽培管理、果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等方面已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系统,红枣主要集中在陕北黄河沿岸,年产约20万吨,居全国第五位,近年红枣产业发展前景看好。 二.发展优势:1,栽培历史长,品种多。 陕北黄河沿岸河谷地带是中国枣的起源中心,距今已有两三千年的红枣栽培历史。陕西省佳县朱家洼乡泥河沟村至今仍保存有1300 多年的枣树群。20 世纪80 年代枣资源调查表明,陕西共有138 个品种,5 个变种,而陕北就有100 多个品种,其中鲜食品种和蜜枣品种主要有世川狗头枣、牛奶脆枣、高园团枣、梨枣、脆枣等,制干品种主要有佳县油枣、大木枣、方木枣、长条枣等,抗裂果品种主要有陕北白枣,还有极具观赏价值的磨盘枣、羊奶枣等。近年来,陕北地区又相继从外地引进、筛选出一批优良品种并具备了一定栽植规模,如西农1 号,赞皇大枣、骏枣、晋枣、梨枣等,特别是经过多年选育已通过陕西省审定的晚熟制干枣新品种“佳县长枣”,长势旺、抗旱、耐病薄,早熟、丰产、个大、色红、肉厚、味甜,熟期可避开雨季,发展前景看好。长期以来,枣区群众采用根乐苗建园,自然变异类型很高,丰富的枣品种资源为陕北红枣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自然条件好,栽培面积大。 陕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为暖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地广阔,年降雨量490 mm,年日照时数2700 h,生长期昼夜温差15 ℃以上,人均耕地0.2 hm2 以上,属于枣的优生区和主产区。近十年红枣产业发展迅猛,2008年栽培面积11.88 万 hm2,年产鲜枣约34.9 万吨。生产的干枣具有个大、色红、肉厚、核小、糖量高、品质佳、无污染、耐贮运等特点,驰名中外。1.3 产业化体系正在形成,发展前景广阔自陕北红枣基地(百万亩)建设及产业化开发项目实施以来,鲜枣年产量迅速上升,加工量持续增加,以企业为龙头的产供销体系正在形成。据统计,陕北已成立红枣加工企业60 多个,年加工能力约8 万吨。加工品主要是烘烤干枣,其次有蜜枣、酒枣、熏枣、枣酱、枣酒、枣泥、枣醋、枣汁、枣露、速溶固体饮料、高维C 香脆枣片等产品。红枣产区建立了3 0 多个批发市场,以南方和东北市场为重点,全国大中城市设有干枣及其加工品销售网点,枣产业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中华老字号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现代企业管理学课程论文 中华老字号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姓名: 学号: 专业:

中华老字号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中华老字号面临着国际、国内的挑战。本文首先对中华老字号的发展现状进行论述,提出老字号在品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振兴中华老字号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华老字号、品牌、营销 一、引言: 中国商品有品牌的历史并不短暂,据学术界认可的资料,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的“白兔”针品牌。明清以后,中国随着市场的资本主义萌芽,一批批商品品牌诞生,几乎遍及各个商品门类和商品领域。经过历史的积淀,有三四百年历史的“同仁堂”、“雷允上”药号,“周虎臣”毛笔,“曹素功”墨锭等等,都仍是当代人耳熟能详的知名老字号品牌。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品牌进入国内市场和国产新品牌的诞生,给消费者带来了许多新产品、新观念、更多的选择机会,也给中华老字号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经营的困境。据统计,在1993 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1600 多家中华老字号中,现在勉强维持现状的占70%;长期亏损、面临倒闭、破产的占20%;生产经营有一定规模、效益好的只有10% 左右。 二、中华老字号发展现状 2006年, 我国商务部在中华老字号认定规范( 试行) 中, 给中华老字号下了一个科学而完整的定义: 中华老字号是“历史悠久, 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 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取得社会广泛认同, 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 2006年,龙抄手、赖汤圆、东来顺、荣宝斋等434字号,被商务部初步确认为“中华老字号”。此次获牌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涉及食品及加工、餐饮、住宿、医药、服务业、工艺美术、纺织、印刷等行业, 覆盖了全国27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这434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中, 北京67 家, 上海52 家, 天津30家, 哈尔滨8 家,武汉4 家等。2010年,商务部又对第二批中华老字号的名录进行公示。覆盖了全国28省,共345家,其中北京12家,天津15家,上海47家,辽宁15

果树产业现状及“十四五”发展对策

果树产业现状及“十四五” 发展对策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果树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年产值约1万亿元,从业人口1亿人左右,果树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人均果品占有量达195kg。目前,我国已成为果树产业第一大国,果品贸易在世界果品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对促进山区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持具有特别的意义。 当前,我国水果面积和产量居前6位的树种分别是柑橘、苹果、梨、桃、葡萄和香蕉,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种植业中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仅次于粮食、蔬菜,排在第3位。果业在保障食物安全、生态安全、人民健康、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产业现状 种植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增 据国家农业统计发布数据,2019年园林水果(不包括西瓜、甜瓜、草莓等瓜果类,核桃、板栗、榛等干果类)面积1227.67万hm2,年产量为1.90亿t,分别比2015年增长9.5%、17.5%。其中柑橘种植面积为261.73万hm2、产量为4584.54万t,分别比2015年增长17.4%、26.7%;苹果种植面积为197.81万hm2、产量为4242.54万t,种植面积比2015年下降0.2%,产量比2015年增长9.1%;梨种植面积为94.07万hm2、产量为1731.35万t,分别比2015年下降3.4%、4.8%;葡萄种植面积为72.62万hm2、产量为 1419.54万t,分别比2015年增长1.4%、7.8%;香蕉种植面积为33.03万hm2、产量为

1165.57万t,种植面积比2015年下降7.1%,产量比2015年增长9.7%。 主要果树产业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 2002年及2008年国家实施苹果、柑橘和梨等优势区域发展规划以来,主要果树优势生产区域基本形成,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如苹果产业布局主要为环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两大优势区,两大产区2018年苹果种植面积分别占我国苹果总面积的26.9%、57.2%,产量分别占我国苹果总产量的36.0%、53.0%,生产集中度在85%以上;西南冷凉高地和新疆2个特色产区2018年苹果种植面积分别占我国苹果总面积的5.9%、3.4%,产量分别占我国苹果总产量的4.1%、4.2%。葡萄优势区域发展布局进一步显现,主要为西北及黄土高原传统优势葡萄产区、华北及环渤海湾传统优势葡萄产区、秦岭和淮河以南亚热带设施及避雨葡萄产区、云南高原及川西优质特色葡萄产区、东北冷凉山葡萄特色产区、湖南怀化刺葡萄特色产区、华南一年多收避雨栽培产区等。 品种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果品质量显著提高 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专项的长期稳定支持下,我国主要果树新品种的引进与选育推广工作成效显著,果树品种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适宜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品种结构明显改善。据统计,2017年5月1日《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仅苹果、柑橘、香蕉、梨、葡萄、桃6种果树列入第一批目录)正式实施以来,共有300多个果树品种获得农业农村部登记。 目前,苹果重点发展的优良品种有华硕、优系嘎拉、红露、红将

和田地区红枣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二稿-老师修改)

201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和田地区红枣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学 院:商学院 专业班级:经济学12-6班 学生姓名:阿迪莱·吐送 指导教师:赵凤莲 答辩日期:2016年5月8日 新疆师范大学教务处

目录 1 文献综述 (1) 2 和田地区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 2.1 地理区划与资源情况 (2) 2.2 和田地区红枣产业现状 (3) 3 和田地区红枣产业发展的潜在优势 (5) 3.1 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 (5) 3.2 宽松的土地资源优势 (5) 3.3 强大的政府政策支持 (6) 4 和田地区红枣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 4.1 红枣的贮藏与加工能力不足 (6) 4.2 红枣销售渠道单一 (6) 4.3 大型加工企业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 (7) 4.4 没有建立枣产业保险机制 (7) 5 和田地区红枣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7) 5.1 研发红枣的贮藏与加工等深加工技术,提高竞争力 (7) 5.2 加快市场建设、销售渠道、流通体系的建设 (8) 5.3 加快大型加工企业建设 (8) 5.4 加快建立枣产业保险机制 (8)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和田地区红枣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和田地区红枣产业发展现状,主要包括和田地区地理区划与资源情况、和田地区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和田地区红枣产业化经营模式现状,其次分析了和田地区红枣产业发展的潜在优势,最后提出了和田地区红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促进和田地区红枣产业化发展的一点建议。 关键词:和田地区;红枣;产业化发展

Date Industry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in Hotan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atus of jujub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Hotan analysis, including Hotan Prefecture Geographical Regionalization and resources, the status of jujube industry development Hotan Prefecture and Hotan Prefecture dates industrialized management mode in the status quo, then analyzes the potential advantages in Hotan jujube industry development, final proposed in Hotan jujube indust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some recommendations in Hotan jujube industry. Keywords: Hotan Prefecture;Dates;Industrialization

近代中医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近代中医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首先论述了中医的现状即--中医药是我国的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中医药发展至今已经得到了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然后论述了近代中医在发展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遇到了许多的艰辛:有些人说中医是伪科学,因为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原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越来越多的西方医药和“科学”的医疗方式融入内地,而且效果甚佳,这使得传统的传统的中医药成为了“伪科学”。这样重存废之争愈演愈烈;有些人说“中医根本无法和西医相提并论”;又有些人说“中医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弃之可惜”;还有些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西医副作用大,不到关键时刻不使用,平时就吃中药吧”。最后就近代中医发展所有的危机,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近代中医;现状;对策 有人很好的归纳了中医的现状:“舍弃有损失,继承有困难,保存有理由,发展有动力。”中医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有很多的潜力血药我们去开发和研究。它同任何一门科学一样,也必须不断的改革、不断的发展、与时俱进,才有生命力。 1现状 1.1中医自我实现的科学危机《荀子·劝学》讲过蒙鸠小鸟造窝的错误:蒙鸠用自己的羽毛编造鸟窝,还用毛发将它捆绑在芦苇茎秆上。可是,风一吹,苇杆就被折断,鸟蛋、鸟崽就被摔破摔死。鸟窝并非不完美,而是捆绑在不坚固的苇杆上才使它这样。不幸的是,中医正在重复蒙鸠鸟的错误。 我国的中医药资源极其的丰富,具体表现有:⑴庞大的中医药劳动群体;⑵卓越的中医药科学技术成就;⑶中医药原材料种类多,数量大;⑷中医药生产资料已经形成国家规模;⑸国内外中医药消费市场巨大;⑹大半个世纪以来,国家宪法保证中医药的发展,我国发展中医药经济的条件十分成熟。但是,近代以来,现代医药风靡世界和中国,在现代医药经济暴风中,中医丢失了国家医药主体地位,丢失了国际中药市场,中国甚至演变成中药净进口国家。近代中医陷入了科学危机之中。 1.2 中医发展缓慢中医理论是以“辩证论治”为核心,从古典医学中抽象出来的“辩证论治”认识对对象是疾病的“证候”。这套理论既忽略了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忽略了“未病”人体的医药需求,也忽略了中医“非辩证诊疗技术”。随着人类预防医学、免疫医学、手术和专方等非辩证诊疗技术的进步,“辩证论治”模式把中医导入越来越狭小的医学范畴。总之,中医发展缓慢既有内在因素:理论本身的欠缺及封闭、理论对科学技术的不兼容、理论难以通过实验方法得到提高、理论与临床不能形成好的机制、理论缺乏分化和综合的不断循环;也有外在因素:传统文化的制约、教育和社会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