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标识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绿色食品标识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绿色食品标识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绿色食品标识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指导教师:

2014 年6 月

摘要

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绿色食品逐渐成为了人们食品使用的主流,现在人们在购物选择时关注多的是食品包装上是否存在绿色环境标识,而弱化了对价格等方面的追求,所以企业在外观包装其他方面的努力有时起效不大,没有绿色食品标识成为了食品企业提升的绊脚石。

本文首先介绍了绿色食品标识的基本理论概念并且分析了现在国内对于绿色食品标识的消费者认知,然后通过有无绿色食品标识和企业规模大小两个因素以假设检验的实验对消费者购买意愿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是否收到这两个因素的控制,针对实验得出的结论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企业提出管理启示,希望对企业有帮助。

关键词:绿色食品标识;消费者;购买意愿

THE INFLUENCE OF GREEN LOGO FOR

CONSUMER WILLINGNESS TO BUY

ABSTRACT

In today's increasingly high standard of living, green food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people use now when people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numerous shopping options is whether the presence of green environmental labeling on food packaging, and the weakening of the price and other terms of the pursuit, Therefore, the appearance of the packaging business efforts in other areas and sometimes the onset is not, there is no green logo has become a stumbling block to enhance food companies.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etical concepts and analysis of the green logo green logo for now the domestic consumer awareness, and then whether the green logo and business size are two factors to hypothesis testing experiments on consumer purchase intention analyzed to draw consumers' willingness to buy whether the received control of these two factors, the conclusion for the experiment to analyze and manage enterprise revelation made for different issues, and I hope to help businesses.

Key words: Green logo; Consumers; Purchase Intention

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的背景 (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2)

1.4国内外研究现状 (2)

2 国内外对于消费者绿色标识认知的研究 (3)

2.1我国绿色食品产生的原因 (3)

2.2 影响绿消费者色食品的认知水平的因素 (3)

3 文献回顾 (5)

4 研究设计 (7)

3.1假设研究 (7)

3.2 实验设计 (7)

3.2.1 实验刺激材料的开发 (8)

3.2.2 量表的设计 (9)

3.4 问卷回收和统计 (10)

5 研究结果分析 (13)

4.1绿色食品标识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分析 (13)

4.2企业大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分析 (13)

4.3 交互效应分析 (14)

6 结论和管理建议 (16)

5.1 研究结论 (16)

5.2 管理建议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附录 (19)

调查问卷A (19)

调查问卷B (20)

调查问卷C (21)

调查问卷D (22)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众所周知,绿色环保是现在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国家、地区及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食品及用品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现阶段人们在食品方面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正处于消费结构转型和升级阶段,生存方面的食物消费比例下降,营养方面的消费比例上升,绿色食品正在快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问题也越来越关心,在吃饱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吃好。

2014年是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的第23年,绿色食品在中国保持持续平稳增长,全国具有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数量和绿色产品的产品数量都有所增长。以2013年的统计数据为例,绿色食品产品结构中以农林及其加工产品比例最大,约为75%,其次是蓄禽类产品、饮品类和水产类等。因此,绿色食品中以我们平时接触最多的日常食品比重较大。据中国绿色食品网记载,截止到2013年,全国已经创建的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为586个,而且绿色食品现在基本按照全程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生产和规范性的管理方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基本可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准。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食品将作为放心的食品引领着我们的消费方式。然而在过去的几年中国食品危机频出,多起食品危机事件的发生使得消费者对于中国食品的消费环境失去了信心,人们更多的去购买港澳地区和国外的带有绿色食品标识的产品,即便是价格很高。面对这样的困境,绿色食品作为健康的值得信赖的食品就必将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研究和分析绿色食品购买者的特征及对绿色食品标识的认知程度,进而探索对绿色购买行为的影响,为绿色食品产业和绿色食品市场的发展提供研究数据和对策建议,对促进消费者购买绿色食品具有应用价值。

从观念上来说,现在绿色食品标识已成为了食品企业的信赖象征,消费者首选的理由,绿色食品标识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和发展,现在绿色食品标识也不是唯一的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

因素了,还有其他各方面因素,例如企业规模的大小,食品类型等等。[互联网]鉴于以上种种因素,形成了关于绿色标识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调查分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运用问卷调研,探讨消费者对于绿色标识对消费者意愿的影响及企业大小对消费者购买因素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为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等机构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研究意义:从理论层次来讲,在食品绿色标识对消费者的影响因素方面,我国的学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大部分是研究价格、购买习惯以及质量对消费者产生的影响,在企业大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方面就更少,而且国外在这方面研究也处于一个真空状态。从实践层次上来说,现在我国亟需这方面的调研数据和结果分析,便于管理部门做出正确的对策来应对食品安全问题。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研究思路: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了解长沙大学生的绿色标识认知现状入手,分析绿色标识和企业大小这两个因素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并找到影响消费者认知水平的因素,最后对于政府监管部门和食品行业协会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研究方法:参考了国内外许多关于食品安全以及绿色标识的文献和了解我国食品安全的新闻报道之后,要了解消费者认知水平,问卷调查是必不可少的。由于能力有限,仅以长沙市大学生的消费者对于绿色标识的认知为研究核心,通过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份有效问卷,并运用SPSS软件来进行实证分析,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来得出是何因素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结论。在结论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管理部门,给予他们参考意见。

1.4国内外研究现状

综合文献和实例,国内外对于消费者绿色标识认知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绿色食品标识本身是否对于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影响;第二是消费者所处的环境,周边因素和人群的思维观念对消费者的影响;第三是消费者自身受教育程度的影响;第四是家庭因素对消费者绿色标识认知的影响。

2 国内外对于消费者绿色标识认知的研究

2.1我国绿色食品产生的原因

(1)我国的食品市场处于逐渐规范的状态,食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不断提升。生产者一方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消费者一方追求效益最大化,政府方面要求企业做到承担社会责任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使得绿色食品的流行和推广得到了通行证。

(2)公共政策不断完善,由于政府的积极引导,政府对食品行业的宏观调节和市场的资源配置得到了有机结合,市场会根据政府政策的制定及时跟上市场的变化得到有效的调节。总之,我们处于市场经济建设的完善期,因此绿色食品的出现会变得更加普遍化。

(3)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认知不断提高,从以前的追求价格实惠、味道鲜美等逐渐向健康的方向转变,对食品安全也越来越看重,而绿色食品标识就是食品的绿卡,同时也是消费者购买食品时的首选。

(4)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日益繁荣为消费者的购买力得到了有力的保障,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小康初级阶段,正向下一步迈进,家庭的收入也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物的支出可以更加多样化。

2.2 影响绿消费者色食品的认知水平的因素

影响因素可分正向因素和反向因素。正向因素有食品安全问题的经历、对食品问题的关注程度、信息搜寻频率和选购时间等。反向因素有性别、年龄及家庭购买频率等。学历较高和收入较高的消费者往往认知水平更高,对食品质量的要求更高,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也更加关心,因此偏好有标志的认证食品来降低自己的购买风险。对绿色食品关注程高的消费者认知水平比较高,更加倾向于主动了解绿色食品方面的知识,也喜欢购买有绿色标识认证的产品。另外搜寻频率和选购时间长短也会影响认知水平。以上都是成正方向的,水平的和付出的成正比。在反向因素中,女性消费者认知水平比男性高,年轻人比老年人的认知水平要高,经常购买食品的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水平比较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想减少

自己的健康风险的缘故。另外收入水平高的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水平高,因为他们倾向于购买有绿色食品标识的食品,关心品牌,品质,因而对于绿色食品标识非常重视。

3 文献回顾

韩沛新(2002)在“绿色食品标志体系”中介绍了绿色食品标志的区分作用、提示作用、承诺作用三大作用并解释了绿色食品标志的法律地位,为绿色食品标志的发展提供了法律理论基础[1]。

程容宁(2003)在“绿色食品出口营销策略”中分积极发展我国绿色食品出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发展我国绿色食品出口的策略,将绿色食品发展纳入“大经贸发展战略”体系中来,大型外贸展业公司可结合国际化,集团化,事业化的发展战略,投资、合资、合作兴办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作为实现贸工、贸农、贸技结合的重要方式,为绿色食品出口提供了丰富的选择途径[2]。

李瑞华(2005)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绿色食品营销的关键-消费者绿色食品消费意识的唤起”中指出我国绿色食品经过14年的发展已进入向社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全面推进的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们越来越感受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给我国绿色食品营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挑战,目前中国绿色食品营销的关键是进一步换气消费者的绿色食品消费意识[3]。

王芳等人(2008)在“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购买行为及地区差异的实证研究”中通过Logistic计量模型分析得出不同地区影响消费者购买绿色食品的因素有所不同,说明绿色食品的发展也要根据地区发展的差异和消费习惯开拓一些符合本地区的产品,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区的特色产品,此发展趋势必将势不可挡[4]。

王兆峰和俞红(2008)在“消费者绿色食品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中指出绿色食品具有外部性,即社会公益性,政府应制定相关补贴政策,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扶持绿色食品的生产。[5]

左仁淑等人(2009) 在“产品类别调节作用下顾客价值对品牌忠诚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分析指出当分别以手机和洗发水为考察对象,研究耐用品和日用品作用下顾客价值对品牌忠诚的影响。通过针对不同产品的分组多元回归可以发现,在顾客价值对行为忠诚和态度忠诚的影响中,耐用品和日用品存在显著不同。对

于耐用品而言,功能性价值、精神性价值、成本性价值对行为忠诚和态度忠诚均有直接正向影响;对于日用品而言,功能性价值和成本性价值先后对行为忠诚产生影响,而对态度忠诚先后产生影响的则是功能性价值和精神性价值[6]。

金成哲和金龙勋(2011)在“消费者食品安全性意识与认证食品的支付意愿”中指出,消费者对认证食品的支付意愿还是比一般食品要高,消费者即便多支付价格也愿意购买高品质安全食品,这也证明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可度的的坚定态度,鼓励绿色食品的发展,并得到消费者认可[7]。

高玲(2011)在“绿色食品品牌权益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以湖南为例”中提出,湖南省处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关键时期,要想突破现在的局面,完成农业强省的目标,必须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以保障食品安全,并积极促成绿色食品向品牌化方向转化,以品牌作为食品安全的保证,成为“绿色通道”,实现农民和消费者的双赢,这为湖南省绿色食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8]。

杜红梅和罗琳艳(2011)在“湖南省绿色食品认知和购买行为研究”中指出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度和过买行为特点,发现大多数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度仅停留在了解但不能正确识别标识的层面;另外对绿色食品购买者、购买地点和能接受的价格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影响消费者绿色食品购买行为的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研究和具有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9]。

王丽华(2011)在“三品一标认证企业推介绿色食品认证助推品牌发展”中分析了湖南省食用菜籽油的发展历程,以点带面,用过基地示范效应,促进菜籽油产业化发展,建立健全绿色食品管理体系,提升工艺技术管理与质量管理水平,为食用油行业建立了标杆,为绿色食用油的发展提供了经验[10]。

周旭平等人(2011)在“绿色食品认知与购买行为调查”中对北京市居民的绿色食品的认知情况和消费者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绿色食品有所了解,但是认知的程度和消费情况都有所不同,提出了加强宣传,提高消费者的绿色环保意识、强化生产管理,提高绿色食品竞争力、加强绿色食品相关制度和监督机制的建设和完善[11]。

韦婷(2013)在“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和购买”中调查了消费者对于绿色食品和普通食品的区别得出了进一步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规范绿色食品市场、绿色食品产业是世界食品产业的发展方向的结论,揭示绿色食品光明的前景[12]。

4 研究设计

3.1假设研究

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简单地说,即研究问题的暂时答案。本论文中选取2×2双因素模型,即有无绿色食品标识和企业规模大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进行研究。提出假设一:有绿色标识的食品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会产生正向影响;张德鹏(2007)在零售企业自有品牌顾客购买意向、感知质量及外部影响因素关系研究中提及随企业规模的扩大将会影响顾客的忠诚以及相关文献理论,以企业规模大小作为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调节变量,提出假设二:规模较大的企业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会产生正向影响。根据以上假设,故设计研究模型3.1如下:

图 3.1研究模型

3.2 实验设计

本次调查研究的框架如图3.2,首先选定长沙市大一至大四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知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定量分析方法和搜集绿色食品标识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文献的资料,获取绿色标志和企业大小对消费者购意愿买产生的影响,并且发放调查问卷对大学生进行调研,然后总结调研所反

映的信息,对这些原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上得出结论,最后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3.2.1 实验刺激材料的开发

(1)企业规模

由于绿色食品行业属于批发和零售行业,根据我国《中小型企业标准暂行规定》批发和零售业,零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5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1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批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具体到本论文中界定大型企业的标准为员工超过一万人且销售额超过十亿元,界定小型企业的标准为员工低于100人且销售额不足一亿元。

(2)绿色食品标识

绿色食品标志是由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正式注册的质量证明标志。它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A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绿色,底色为白色,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白色,底色为绿色。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媚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具体到本论文中界定绿色食品的标准为食品上是否拥有A级绿色食品标识。

本论文中选取了4个实验刺激材料,选用了文本和图形结合的方式,如下:(1)A企业是一家拥有数万员工的大型知名食品企业,每年销售额数十亿元,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公司产品除了经过生产许可认证、质量体系认证外,因其产品具备绿色食品生产的环境条件和技术条件,且在种养殖过程和生产过程中未添加任何有毒、有害和转基因原材料及添加剂,所以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权威认证,获准在其产品上使用绿色食品标识,方便消费者识别和选购。

(2)B企业是一家只有数十员工的小型食品企业,每年销售额数千万元,产品销往省内。公司产品除了经过生产许可认证、质量体系认证外,因其产品具备

绿色食品生产的环境条件和技术条件,且在种养殖过程和生产过程中未添加任何有毒、有害和转基因原材料及添加剂,所以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权威认证,获准在其产品上使用绿色食品标识,方便消费者识别和选购。

(3)C企业是一家拥有数万员工的大型知名食品企业,每年销售额数十亿元,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公司产品已经过生产许可证、质量体系认证。如果要获准使用绿色标识,必须具备绿色食品生产的环境条件和技术条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C企业还没有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4)D企业是一家只拥有数十员工的小型食品企业,每年销售额数千万元,产品销往省内。公司产品已经过生产许可证、质量体系认证。如果要获准使用绿色标识,必须具备绿色食品生产的环境条件和技术条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D 企业还没有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3.2.2 量表的设计

经过大量的走访调查,最终给量表设置了七个问项。问项一:我愿意购买企业的产品;问项二:我会优先购买企业的产品;问项三:我会推荐他人购买企业的产品;问项四:即使企业的产品价格高点我也愿意购买;问项五:我要是购买企业的产品主要看中企业规模的大小;问项六:我要是购买企业的产品主要是看中其通过质量体系认证;问项七:我要是购买企业的产品主要看中其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效度检验:量表设计参考了高玲(2011)“绿色食品品牌权益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以湖南为例[8]”中的量表,其量表的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潜在的变量(公共因子)对量表所测项目方差解释量大于0.5,所以表明此量表的收敛性较好,并且在老师和若干研究生的帮助下再次进行了效度分析,由于量表设计相似,结果效度较高且合理。

信度检验:问卷的信度也就是问卷的可靠性,指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也就是反映实际情况的程度。信度指标多以相关系数表示,大致可分为三类:稳定系数(跨时间的一致性),等值系数(跨形式的一致性)和内在一致性系数(跨项目的一致性)。信度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四种:重测信度法、复本信度法、折半信度法以及α信度系数法。

在本论文中,量表使用了α信度系数法对购买意愿问项进行了信度分析,如下表3.2.2-1:

表3.2.2-1

购买意愿问项的值为0.909,信度较高远大于临界值0.7,所以量表可行度高。

3.4 问卷回收和统计

本研究于2014年4月至6月期间在长沙理工大学采取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实地发放,当场实地回收的方式获得数据,共发放24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37份,回收率为98.8%,剔除填写不完整,不认真作答问卷,最终有效问卷231份,有效率为96.3%。问卷数据统计如下:

在愿意购买企业产品一表中,很不赞同的人数为5人,不赞同人数为30人,稍不赞同人数为12人,说不好人数为51人,稍赞同人数为42人,赞同人数为72人,很赞同人数为19人,共计231人。

在优先购买企业产品一表中,很不赞同的人数为18人,不赞同人数为33人,稍不赞同人数为36人,说不好人数为62人,稍赞同人数为35人,赞同人数为34人,很赞同人数为13人,共计231人。

在推荐他人购买企业产品一表中,很不赞同的人数为15人,不赞同人数为36人,稍不赞同人数为32人,说不好人数为75人,稍赞同人数为36人,赞同人数为31人,很赞同人数为6人,共计231人。

在即使企业产品价格高点也愿意购买一表中,很不赞同的人数为23人,不赞同人数为41人,稍不赞同人数为45人,说不好人数为50人,稍赞同人数为48人,赞同人数为24人,很赞同人数为3人,共计231人。

5 研究结果分析

4.1绿色食品标识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分析

为了检测绿色食品标识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在此部分运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愿意购买企业产品、优先购买企业产品、推荐他人购买企业产品以及即使企业产品价格高点也愿意购买进行计算变量平均化得到购买意愿均值,然后以有无绿色食品标识对消费者意愿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

从结果看,,绿色产品标识F=100.577远远大于3,且sig值小于0.05,表明绿色食品标识对消费者意愿影响显著。

4.2企业大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分析

为了检测企业大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在此部分运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愿意购买企业产品、优先购买企业产品、推荐他人购买企业产品以及即使企业产品价格高点也愿意购买进行计算变量平均化得到购买意愿均值,然后以自变量为企业规模大小对消费者意愿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

从结果看,,企业规模F=1.211小于3,且sig值大于0.05,表明企业规模对消费者意愿影响不显著。

4.3 交互效应分析

本论文为了确定绿色食品标识和企业规模大小何者为主效应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显著影响,设置2*2双因子实验。运用SPSS软件建立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对愿意购买企业产品、优先购买企业产品、推荐他人购买企业产品以及即使企业产品价格高点也愿意购买进行计算变量平均化得到购买意愿均值,然后导入绿色食品标识和企业规模大小两个自变量进行试验检测,结果如下:

从结果上看,绿色食品标识的主效应显著F(1)=101.072,sig值为0,小于0.05;企业规模的效应不显著F(1)=1.555,sig值为0.214,大于0.05;从

交互效应来看企业规模*绿色食品标识F(1)=0.25,sig值为0.875,大于0.05,所以绿色食品标识与企业规模交互作用不显著。

图4.3-1

图4.3-1

从图表中看,绿色食品标识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显著。虽然从企业规模大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实验检测和绿色食品标识与企业规模交互检验模型中得出企业规模大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不是很显著,但是从图表中我们可以得出企业规模越大消费者购买意愿越高,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报告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报告 姓名:刘渝红 班级:经济学C123班 学号:128175 时间:2013年10月22日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报告 顾客行为观察——舒蕾洗发水的购买 摘要:生活中的每个人,特别是女人,不论她从事着什么工作,总是有一根情感线始终贯穿着她的人生。这也许是亲情,也许是友情,也许是爱情,也许是…… 总之越是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是人际关系的复杂,越是商业氛围的浓烈,人们越需要情感上的滋润和心灵上的抚慰。 于是,人们对外表形象日益重视,拥有健康亮泽的秀发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继联合利华1986年进入中国市场生产力士洗发水后,1988年宝洁公司进入中国后敏锐把握住了中国消费者的认知缺口,仅用不到4个月的时间便退出了国内第一支去屑洗发水“海飞丝”。由于巨大的市场容量与利润间,中国洗发水市场不断吸引新的进入者,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洗发水市场的面貌。 21世纪初,中国洗发水又进一步的走向成熟。在中国洗发水市场演进过程中始终面临一元与多元的对立,不同的市场目标与市场地位所导致的竞争策略多元化将长期推动中国洗发水市场的发展与演进。

目录1、背景分析 1.1 我国洗发水的行业背景 1.2 舒蕾洗发水的基本情况 2、环境分析 2.1 我国洗发水的行业环境 2.2 舒蕾洗发水的竞争分析 3.舒蕾洗发水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3.1.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特点 3.2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4、舒蕾洗发水营销的优化策略 4.1着力消费市场的调研 4.2探寻恰当的市场定位

1、背景分析 1.1 我国洗发水的行业背景 (1)市场萌芽阶段 60-70年代,洗发水产品只有简单的功能和定位:清洁头发。药物型和药草型是这个时期的普遍功效定位。70年代末,中国诞生了第一瓶洗发露——蜂花牌洗发露; 80年代采用简单中国药草配方的香波开始流行,并采用传统的功能定位,例如黑发型、防脱发型、止痒型等。同时,蜂花推出了中国的第一瓶护发素。1988年以前中国洗发水市场以海欧、蜂花、美加净等国内洗发水品牌为主,产品包装较为粗糙,价格低廉,洗发、护发产品分开,除了洁净能力外,没有其它显著的功能差异。由于此时国内经济尚处于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并存阶段,市场化程度不高,呈现出缺乏市场竞争,对顾客需求关注不够等前市场化特征。 (2)市场培育与发展阶段 1988年底,以宝洁公司进入中国并推出“海飞丝”洗发水为标志,中国洗发水市场开始进入市场化演进阶段,宝洁、联合利华、花王、汉高等一大批跨国公司与众多国内公司一道共同开拓中国洗发水市场。 1.2 舒蕾洗发水的基本情况 舒蕾是丝宝集团旗下知名的洗发水品牌,历经9年的发展,舒蕾已成为今天中国洗发水市场的主导品牌之一。舒蕾品牌从诞生之日起就提倡“头皮头发双重护理”的科学护发理念,并在此理念引导下为大众提供着优质的洗护发产品,在装扮美丽动人外表的同时,更希望大家能拥有一个平衡、和谐、身心健康的生活状态,这才是美的根本。因此舒蕾所倡导并不断构筑的品牌文化“健康来自平衡,美丽源于和谐”就是希望我们的品牌能带给大家的除了美丽的秀发外,还有和谐健康快乐的生活理念。 在舒蕾的推广中,丝宝集团避开和宝洁正面交锋,采取了不同的模式。《商界》曾对此做了详细的分析,那就是坚决放弃总代理制,花大力气自建网络。1997—1998年,舒蕾先从终端入手,在人员宣传、产品陈列、柜台促销上大做文章。舒蕾利用丽花丝宝积累的网络资源,采取“先两极,后中间”的渠道拓展原则,重点抓大卖场和零售店的铺货,从而带动中型店的开发。另外,舒蕾还在各大商场设立了1000多个专柜,不惜一切代价,让舒蕾的堆码、灯箱、POP海报占据卖场最显眼的位置。同时还组建销售小分队,随时为居民区的杂货店、小超市、发廊补货。据悉,目前舒蕾的网络已遍及全国30多个城市,几乎每个二级、

关于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因素的问卷调查

关于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因素的 问卷调查 关于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因素的问卷调查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我是渤海大学的学生,正在进行一次关于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的调查。 本套问卷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您的个人资料。您填写的资料仅为学术研究之用,资料绝对保密,请放心填写。第二部分是影响消费者网络购买行为的因素调查。 谢谢您的合作! 第一部分:个人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是:( ) A.男 B.女 2、您的年龄段:( ) A.18岁以下 B.18-25岁 C.26-35 D.36以上 3、您的职业是:( ) A.学生B.教师C.管理人员D.工人E.一般普通职员F.家庭主妇G.其它 4、您目前的月收入是:( ) A.还没有收入B.2000元以下C.2001-2500元D.2501-3500元E.3501-5000元F.5001-8000元G.8001以上 5、您正在攻读或已获得的最高学历是:( ) A.高中或以下B.大专C.大学本科D.硕士研究生或以上 6.您的消费观是以下哪一种? A.能省就省,不提前消费 B. 事前做好消费计划再消费 C.没有消费计划,想花就花,不介意向朋友借钱或者刷信用卡 D.其它请详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对于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各种因素的探讨 7. 您认为父母的消费方式和购买行为对您有什么程度的影响? A.绝对的影响 B.较强的影响 C.较弱的影响 D.没有影响 8.当家里要添置物品时,是否询问您的意见或者考虑您的喜好?(如家具、食品、日常用品等等) A.肯定 B.常常 C.偶尔 D.完全不 9. 您的购买行为易受他人影响么? A.容易 B.一般 C.较难 D.不会

广告诉求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广告诉求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摘要:广告诉求俗称“卖点”,总是力争强调某一产品或服务的亮点。诉求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随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换不同的形式.有时候因为不同类型的消费群体,有时候满足人们不同消费心理的的需要,有时候又要结合很多原因。它体现了整个广告的宣传策略,是广告宣传的着重点,经常是广告成败关键所在。正确理解广告诉求对人们购买意愿的影响,激发消费欲望,促进产品销售,消费者购买行为就近在眼前了。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参考法,案例研究法,归纳分析法来研究广告诉求中研究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不同类型的消费人群中,面对不同的消费心理如何采取合适的诉求方式,最大限度的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完成消费行为。研究证明,不同消费心理,不同消费结构的人们对广告诉求点取舍点不同。不同的消费心理不同的消费群体能采用适合的诉求方式,可以促进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发展,让消费者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最大化满足。 Advertising appeal commonly known as selling points,it is always emphasized the window of a product or service .Appeals is not invariable ,And the tansformation of the need to flexibly according to actual condition at any time different forms. Occasionally,for different consumer groups in order to meet people is psychological needs ,sometimes combines with a lot of reasons. It embodies the whole advertising propaganda way ,is the key of the advertisement ,often is the key to a succeddful advertisement.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influence of advertising appeal to people purchase intention,stimulate consumption desire ,promote product sales,consumer buying behavior is just aroud the corner.This paper mainly adopts the literature reference method, case method, inductive analysis method to study advertising appeal to the most pressing problem: in different types of consumers, in the face of different consumption psychology how to take appropriate way of appeal, maximum limit arouse consumers' desire to consume, to complete the consumer behavior. Research proves that different consumption psychology, people of different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advertising appeal point cut-off point is different. The consumption psychology of different consumers fitness using suitable law approach,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eople's material and cultural life, make consumers maximize meet the material and cultural life. 关键词:广告诉求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消费群体结构消费心理 导论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广告诉求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目的 消费者本身就是一个千差万别的群体,不同结构的消费人群有着不同的消费

基于线索利用理论的消费者购买意愿研究

基于线索利用理论的消费者购买意愿研究 摘要:由于服务行业产品的特殊性,没有实体产品,提供的是无形的服务,所以对于它的测量和研究就会有难度,并且许多学者都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研究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评价并进行量化研究,但是很少有从消费者角度来研究,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利用线索利用理论对感知质量的研究线索因素进行梳理,利用线索利用理论对感知质量及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线索利用理论;购买意愿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持久的竞争力,除了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来提高产品质量外,更重要的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了解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评价,而这个评价是由消费者感知的,进而熟悉需要在哪方面做努力可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产品更新速度如此之快,关于产品的知识变得越来越复杂,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在选择产品时由于精力,时间的限制,不可能获得产品的所有的信息,消费者也就不能对产品质量做出客观的判断,所以消费者多数情况下是利用外部线索来判断产品质量,国内学者对于利用线索利用理论对感知质量的研究不是很深入,研究的范围也很狭窄,仅限于一些实体的产品,对于像快递业这样的服务行业研究还是空白,所以利用线索利用理论对快递业的质量感知以及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研究还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总结出国内消费者对购买快递业产品时对服务质量评价的线索构建本文的理论模型。 1 购买意愿的相关研究 1.1 购买意愿的含义 购买意愿是指消费者对商家的一种忠诚的表现,是对商家商品的持续购买的意愿。消费者的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愿三个成分组成的。学者们研究购买意愿,主要集中于争论购买意愿能否预测消费者未来的购买行为。Dodds,Monroe,Grewal(1991)经过分析研究,给出了购买意愿的定义,即消费者购买某一产品的主观可能性。Fishbein和Ajzen(1995)认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对某一特定产品或品牌的主观倾向,并且已经被证实消费者购买意愿可以作为预测消费者行为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以下的几个特点:一是购买意愿具有主观性,是消费者内心的活动,并且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品牌形象,口碑,价格等,最后结合自身内部因素最终决定购买意愿。二是购买意愿导致购买行为,购买意愿是购买行为的前置因素,即购买意愿最终决定购买行为。 各个学者对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表达不同,但是都一致的认为消费者购买意愿就是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的概率和可能性,购买意愿被用来预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完整版)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分析

本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首次将国内通常对消费者购买模式描述中的“认识需要”进一步细分为“内外刺激”、“不足之感(感到需要)”、“求足之愿(产生购买动机)”三个阶段,这就将消费者的购买动机的产生过程描述得更加清晰,使营销人员更容易把握刺激消费者产生购买动机的操作思路。 2.特别指出了对消费者的刺激除了有内、外刺激,还有主动刺激和被动刺激两种,这不仅有助于营销人员更好地找到刺激消费需求的刺激点,而且有助于营销人员树立以所发布信息是否能吸引消费者无意注意、实现对其良好被动刺激为标准来评价企业信息发布工作效果的观念,从而使企业信息发布工作能起到更好的宣传、促销效果。 3.明确提出了“购买决策(yes)”+其他条件(如:资金)→“购买行为”这一路径,这有助于营销人员树立一个营销理念:消费者即使作出了购买决策也不一定能发生购买行为,因为可能受其他条件(如资金不足)限制而最终不能执行购买决策,即不能产生相应的购买行为。如果能帮助消费者解决好阻碍其购买行为发生的其他条件,则有助于消费者最终产生购买行为。如,房地产开发商发售商品房时与银行合作,为购房者提供银行按揭即是帮助消费者解决了资金问题,才促进了消费者购房行为的发生。 4.率先将“获得消费体验”作为一个独立阶段予以强调。明确指出了“获得消费体验”与“购后评价”、“购后行为”之间的关系,这有助于营销人员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购后评价”、“购后行为”产生的缘由,真正关心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5.进一步强调了购后行为是消费者购买行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率先将“产品处置”也纳入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中。这拓展了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范围,有助于营销人员牢固树立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推动企业的营销工作。 6.本模式更符合中国消费者发生购买行为的逻辑思维习惯和心理活动规律,其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完整、细致和具体,因而更易为中国的营销人员理解,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把握消费者购买行为规律。 总之,该模式有更强的应用性,对营销实践有更强的指导性。 二、中国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各阶段的内容及特点 (一)“刺激”阶段。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都是由刺激引起的,刺激具体可分为外部刺激与内部刺激、主动刺激与被动刺激。 外部刺激:指由消费者自身以外的因素对消费者产生的刺激。外部可对消费者产生刺激的因素有许多,如:产品的款式、质量、价格、服务、广告、社会的政治经济情况、科技水平、地域特点、文化因素、家庭结构、居住条件、职业、收入、社会阶层、相关群体等。其中主要因素是:产品本身情况、广告、收入、相关群体等。 内部刺激:指由消费者自身内部的因素对消费者产生的刺激。内部可对消费者产生刺激的因素也有许多,如:生理需要、心理需要、个性、态度、性格、气质、观点、习惯、情绪、情感、感觉、知觉等。其中主要因素是:生理需要、心理需要、个性、习惯、感觉等。 主动刺激:指消费者在有意注意状态下受到的刺激。 被动刺激:指消费者在无意注意状态下受到的刺激。 该阶段的特点是:消费者所受刺激既可能是由外部因素产生的,也可能是由内部因素产生的;既可以是主动刺激,也可以是被动刺激。主动刺激、被动刺激主要反映消费者受刺激时的状态,它揭示了刺激消费者的途径;而外部刺激、内部刺激揭示了刺激消费者的许多具体刺激点,实际上它们均有可能成为消费者产生不足之感的决定因素,只是对于不同的消费者具体情况有所不同而已。 (二)“不足之感”阶段。不足之感指消费者在受到刺激之后,产生了缺少什么并由此需要此物(商品或劳务)的感觉。此时,消费者产生了消费需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消费者的不足之感既可以是生理上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还可以是二者兼而有之的。消费者的不足之

在线客户评价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

在线客户评价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 摘要 1 绪论 在线口碑的产生源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当消费者通过网络来搜寻和交流信息成为主流,在线口碑也成为学者和市场营销者关注的焦点。在线口碑是指消费者通过一系列的网络信息技术如电子邮件、在线论坛、新闻组、即时通信工具、讨论区等进行的所有在线交流沟通,可以运用文字、图片、声音、音乐、录影、Flash等数字化的传播形式,交流的内容是关于产品或服务的使用体验、功能等特性和供应商的各种信息的。 相比于传统的线下口碑,在线口碑具有的众多突出优点极大地放大了口碑对消费者的影响力。企业若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口碑营销,控制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力并使之趋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要想控制在线口碑的影响力,首先必须了解在线口碑的哪些特点会对消费者产生影响以及是如何影响的。这样才能在营销工作中有的放矢,取得最好的营销效果。 本文研究的是在线口碑的一种主要形式——在线客户评论,考察在线客户评论本身的各种特征是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构建并通过实验法验证了在线客户评论本身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模型。 在本文绪论部分,我们将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提出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然后进一步说明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最后将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结构和研究流程。1.1 研究背景 口碑是一种非正式群体影响,是两个或多个人之间关于某个品牌、产品或服务的非商业的口头沟通。口碑一直以来都发挥着较大的影响力,互联网的发展又催生了在线口碑这一新的口碑传播形式,互联网将口碑影响力无限放大,使得在线口碑对消费者的影响力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因此,作为在线口碑的一种主要形式的在线客户评论更是企业应该重点关注的方面。 1.1.1 口碑传播的巨大影响 或许每个市场营销人员都意识到口碑对市场是有影响力的,但是很少有人会理解这种影响力到底有多大。传统营销方式的影响可能不及口碑营销的千分之一,这是一个事实。试想,平均一个人每天接触200~1000条的营销沟通,包括电视广告、报刊广告、交通广播,公交、地铁、马路、建筑上的广告牌,营销人员,营销邮件,网络广告等等。但是大多数人并不会关注这些,偶尔关注某一条信息可能仅仅是因为好奇,并不一定会导致购买。但是,如果一个朋友向你推荐了一本书、一部电影或其他产品,你可能会采纳他的建议。 口碑传播独有的特征决定了其巨大的影响: (1)高相关性和完整性 口碑信息来自于其他消费者的亲身体验,所以与消费者具有更高的关联性;而且与卖方提供的信息不一样的是,口碑信息会全面的反映产品的相关信息,不仅包括产品自身的属性,还包括体验、使用经验等,更重要的是正面与负面的信息都会有。所以,消费者都更关注口碑信息,因为它具有高的相关性和完整性。 (2)传播媒介是最可信的 在消费者心目中,相同的消费者是与自己同一阵营的,而广告和营销人员都是站在公司利益角度的,他们所传达的信息在消费者看来并不值得信赖。而不论是线下的还是在线的口碑信息,都是与公司独立的消费者发布的,他们的描述和评论会比较客观。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沟通更加流畅与公开,消费者可以很容易对商品评论进行大范围的搜索,以便得到更加公正和完整的信息。因此,口碑可以说是可信度最高的传播媒介。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精品资料 XXXXX学院 科目名称:市场营销学 题目:浅析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学院:专业: 学号:姓名: 指导教师: 2015 年12 月8 日

浅析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XXX 专业班级学号 摘要:当前,人们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消费需求也日益旺盛,消费者每天都会做出大量的决策。在21世纪谈消费者与营销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认识消费者的思维方式,这就要求厂家和销售人员应当努力掌握消费者心里的秘密,知道影响他们购买商品的决定因素到底有哪些,才能真正的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目前买方市场的情况下,消费什么、消费多少、如何消费完全是个人自主选择的一种个体行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然而消费者不可能在真空里做出自己的购买决策,其购买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社会、个人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本篇论文让我们浅析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关键词: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因素 前言 随着“消费者向导”的企业理念在市场营销中的不断深入,对消费者购买行为进行分析是顺应时代的产物。通过研究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分析可以更好的把握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和消费行为特征,更好地选择营销方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定义是:指人们为满足需要和欲望而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价及处置产品、服务时介入的过程活

动,包括消费者的主观心理活动和客观物质活动两个方面。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由一系列环节、要素构成的完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购买决策居于核心地位;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购买行为的发生方式、指向及效用大小。因此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意义十分重要,此外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还在于:1.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能力;2.有利于正确引导消费需求;3.有利于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与法律;4.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有消费者自身因素、社会因素、企业和产品因素等。 正文 第一章自身因素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到文化、社会、个人和心理因素的强烈影响,如图1-1所以。营销者对这些因素无法控制,但是必须把它们列入考虑的范围。 第一节文化

(2020)消费信心消费意愿调查报告

消费信心消费意愿调查报 告

一、序言 1、研究背景与目的 本次调查的研究背景: 回顾2004年来的居民消费信心,城市居民的消费信心度指数也总体上处于稳定提升状态,由2004年的62.6升至2007年的65.3。然而进入2008年之后,受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方位的金融危机并波及全球,同时信贷紧缩、出口减少,以及居民预期收入降低的影响,9月份城市居民的消费信心度开始下降,至12月跌至2004年以来的最低点。 附图2004-2008年城市居民消费信心度指数对比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预示2009年,扩大内需是中国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根本途径,但增加消费需求,需要首先清晰城市居民的消费信心和消费意愿。

深入分析影响居民消费信心的三个指标发现,2004-2007年期间,城市居民对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表现的评价始终在70分左右。进入2008年之后,城市居民消费信心指数的三个衡量方面都有所下降,其中居民对消费时机认同度的下降幅度最大,由2007年的59.7下降为2008年12月的50.8,累计仅有19.0%的受访者对“现在是花钱消费的好时机”表示比较认同或非常认同。 附图2004-2008年中国城市居民消费信心度指数三项指标对比 金融危机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为了了解当前的经济形势是否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如何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具有不同群体特征的消费者如何调整和改变自己消费策略?网易于2009年3月展开了本次2009年消费预期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的研究目的: 网易作为一家新闻、体育、娱乐、女性、旅游、文化、论坛、短信、数码、汽车、手机、财经、科技、专业报道的门户网站,积极关注民生民事,网易进行的汽车消费调查、手机消费调查、房地产消费调查等多项调查,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风向标作用;网易于2009年3月展开了本次网易2009年消费预期调查研究,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作业:自学《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的内容完成小论文。 要求:字数不限,但不能缺失内容; 具体内容按下列提纲撰写; 两个人一组,自由组合; 格式:正文宋体、小四,段前、段后为0,行间距20。 杨老师邮箱:yyanling73@https://www.360docs.net/doc/294229336.html,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消费者市场上不同的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不同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市场营销专家总结了四方面的因素。 一、文化因素 文化、亚文化和社会阶层等文化因素,对消费者的行为具有最广泛和最深远的影响。 (一)文化 何为文化? 举例说明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二)亚文化 何为亚文化?包括哪几类? 举例说明亚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三)社会阶层 什么是社会阶层?依据什么来划分? 我国对社会阶层研究状况?把我国社会划分为几个阶层? 不同的社会阶层在消费者行为上表现出哪些方面的不同? 二、社会因素 消费者购买行为也受到诸如参照群体、家庭、社会角色与地位等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影响。 (一)参照群体 什么是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的分类?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影响方式有哪些? 参照群体在营销中的如何运用? (二)家庭 家庭决策的类型有哪些? 家庭中五种不同的角色? (三)社会角色与地位

社会角色与地位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举例说明。 三、心理因素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和动机、感觉和知觉、信念和态度、学习。 (一)需要和动机 不需要做答,课题已讲授。 (二)感觉和知觉 什么是感觉和知觉? 知觉的三个特性或知觉的过程? 营销人员如何利用知觉的三个特性或知觉的过程? (三)学习 学习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对企业营销来说,学习理论的实际价值是什么?或者说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过程中如何利用消费者的学习理论? (四)信念和态度 什么是信念和态度?它们对消费者购买行为有什么影响? 四、个人因素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会受到个人外在特征的影响,特别是受其年龄和家庭生命周期、职业、经济能力、生活方式、个性及自我概念的影响。 (一)年龄 不同年龄的消费者购买行为有什么不同? (二)家庭生命周期 什么是家庭生命周期? 典型的家庭生命周期通常包括几个阶段?不同阶段购买行为有什么特点? (三)职业 不同职业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什么区别或特点? (四)经济能力或经济收入 不同经济能力对于购买行为有什么影响? (五)生活方式 不同生活方式的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什么区别?或者说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中国消费者生活方式有何变化?(了解社会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族”,内容可以不写在论文里。) (六)个性

经济学毕业论文《消费者体验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

消费者体验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 摘要: 经济的发展导致消费环境的变化,并直接引发消费者消费结构、内容、形式、价值目标等方面的变革,形成全新的消费方式。当今新经济的时代,消费者的需求也开始朝着更高层次发展,企业抓住消费者的心成为企业主要思考的战略。体验式营销的提出顺应了这种趋势的发展,成为许多企业的营销利器,它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差异化产品的需求,成功帮助企业吸引住了消费者的目光,弥补传统营销的不足,培养了更多的忠实顾客,更好地树立了企业文化,帮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了市场份额。那么到底什么是体验、什么是消费者体验、消费者体验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又是怎样的?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公司客户采用问卷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消费者体验有助于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结论。 关键词:体验;体验营销;消费者购买决策;**公司 导言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1970)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出“正是这种汇合了的压力—来自消费者的压力和希望经济上升的人的压力—将推动技术社会朝着未来体验生产的方向发展”,之后战略地平线LLP顾问公司的创始人派恩和吉尔摩 (1998)在《哈佛商业评论》中将这种方向进一步阐明为“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与此同时,企业界也很快对这种变化做出了反应,比如惠普公司开展TEC(全面客户体验),微软引入XP(体验),国内的联想集团也提出类似的经营理念等等。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进入二十一世纪,由于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质文明不断进步,消费者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产品和服务日益同质化与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与个性化的矛盾。“体验营销”由于其经济提供物—“体验”因素的融入使得产品增值,“体验”也因而成了新的价值源泉。体验营销是一种为体验所驱动的全新的营销方式,通过为顾客创造美好的、值得回味的顾客体验,满足了顾客的精神需求,为顾客创造了新的价值。同时,营销环境的演变、行业竞争的加剧、顾客行为的变化使顾客价值又有了新的内容,加之体验成为顾客价值的重要驱动因素,体验营销便作为新的价值营销模式登上舞台。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因素的分析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引言 消费者购买行为是指最终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所谓最终消费者是指以消费为目的的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个人或家庭。所有这些最终消费者构成了消费者市场。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受一系列相关因素影响的连续行为,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非常复杂,多种多样。这些因素有时独立地,有时又相互交织地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由于消费者行为的对象是干变万化的人的行为,不可能有通用的最佳模式,那么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 二.影响因素 市场营销刺激因素由四“P”组成: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其他刺激因素主要存在于购买环境之中,包括:经济、技术、政治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者行为既受到个人需要、认知、学习、态度等心理因素和年龄、生活方式、自我形象、个性等个人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家庭、社会阶层、参照群体和文化因素等影响。

(一)文化因素 文化是人类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美学、习俗、语言文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的总称。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一种历史现象的沉淀;同时,文化又是动态的,处于不断的发生变化之中。包括: 1.文化 文化是引发人类愿望和行为的最根本原因。 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购物行为明显存在差距,青少年一般购物在于求新求奇,但他们也会更多的参考一下价格,他们更多喜欢在专卖店够买衣物(价格不算贵但衣服比较时尚,展示个性),中年人一般在职场更多的会选择职业装,或比较显示地位的休闲装,老人更多的会比较想穿出"青春活力"会在挑选衣物时更细心,仔细. 2.亚文化

亚文化包括民族、宗教、种族和地域等。亚文化为其成员带来更明确的认同感和集体感。许多亚文化构成了重要的细分市场。 3.社会阶层 社会阶层是在一个社会中具有相对的同质性和稳定性的群体,他们按等级排列,每个阶层成员具有类似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行为方式。社会阶层不仅受收入影响,也受其他因素如职业、教育和财产等的影响。在一些社会系统中,各阶层具有特定的作用和特定的社会地位。 (二)社会因素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同样也受到诸如小群体、家庭以及社会角色与地位等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影响。 1.群体 一个人的消费行为受到许多参考群体的影响。直接影响的群体称为会员群体,包括家庭、朋友、邻居、同事等主要群体和宗教组织、专业组织和同业工会等次级群体。崇拜群体是另一种参考群体。

消费者购买意愿文献综述

消费者购买意愿文献综述 引言 购买意愿(Purchase Intent)是指消费者购买某个产品的主观概率或可能性,所以购买意愿体现了消费者看待商品的主观性态度,也反映了消费者对某种商品做出购买决策的概率大小。Ajzen 认为,意愿是行为发生的前提,是准备发生行为的决定。购买意愿是购买行为发生的前提,是购买商品之前的决定,因此,可以通过衡量购买意愿预测消费者购买决策。购买意愿分为正向意愿和负向意愿,正向行为意愿表示消费者对某个商品的购买可能性较大,反之,购买的可能性就较小。对于消费者而言,其要先产生消费者购买意愿,才能够产生消费者购买行为,因而,全面探索研究消费者购买意愿,全面把握进一步提升消费者购意愿的途径,才能够进一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促进产品或者服务的市场营销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因而,全面探索研究消费者购买意愿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一、消费者意愿的理论依据 意愿是预测个体行为的重要因子之一,Eagly 和Chaiken(2016)认为“意愿是一种不同于个体态度的主观倾向,是个体实施某一行为之前有意识的动机”。Fishbein 和Ajzen(2015)指出,态度和意愿不同,预测个体是否会实施某一行为,不能根据个体支持或否定的态度,而是由他是否有采取行为的意愿决定,因此要预测消费者行为,必须要了解消费者的意愿——企业需要了解消费者如何做出购买决策,以及如何利用市场营销和操作工具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消费者购买意愿可以被用来预测消费者消费量,代表消费者购买的可能性。

二、网络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研究现状 陈毅文,马继伟(2016)认为,与传统购物模式相比,网络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同样是指消费者购买某个产品的主观概率或可能性。但是由于网络消费者的购物环境和方式均产生了变化,网络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也有其自身的特质。网络消费者主要是通过浏览网店和与卖家交流等虚拟渠道获取商品或服务的信息,很多虚拟因素会影响网络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因此,网络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是指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某个商品或者服务的可能性。 三、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梳理 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全面研究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基础上,发现在购物环境下,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活以下两个方面: (一)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卖家因素研究 Arun (2016)发现研究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因素不仅包括卖家提供的产品属性(商品的质量和价格),卖家的服务质量也会显著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他指出,可以从信息可靠性、相应及时性以及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这几个方面评家店家的服务质量,较高的服务质量可以帮助消费者提高购买效率,并且使消费者没有后顾之忧,交易成本降低。因此,他认为,店铺提供的服务质量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刘洪研究消费者满意时,发现服务质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较大影响,服务质量主要表现在交互及时性、订购便利性、配送快捷性和网页合理性等方面,并将上述四个因素作为四个变量,研究结果表明,配送速度、网页合理性会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 孙若凡(2016)研究消费者网购意愿的影响因素时,从网站和网站卖家两个方面建立模型进行研究,发现在C2C环境下,消费者对网站方面的感知风险直

中国消费者购买行为特征分析

中国消费者购买行为特征分析 由于互联网商务的出现,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者的地位正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互联网迅速的发展促进了消费者主权地位的提高;网络营销系统巨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为消费者挑选商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更加理性化。 (一)网络消费者的行为特征 网络用户是网络营销的主要个体消费者,他们的购买行为决定了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要做好网络市场营销工作,就必须对网络消费者的群体特征进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网络消费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随着21世纪的到来,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计算机网络交织的世界,消费品市场变得越来越丰富,消费者进行产品选择的范围全球化、产品的设计多样化,消费者开始制定自己的消费准则,整个市场营销又回到了个性化的基础之上。没有一个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一样的,每一个消费者都是一个细小的消费市场,个性化消费成为消费的主流。 2、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 不仅仅是消费者的个性消费使网络消费需求呈现出差异性;对于不同的网络消费者因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网络消费者,即便在同一需求层次上,他们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因为网络消费者来自世界各地,有不同的国别、民族、信仰和生活习惯,因而会产生明显的需求差异性。 3、消费的主动性增强 在社会化分工日益细化和专业化的趋势下,消费者对消费的风险感随着选择的增多而上升。在许多大额或高档的消费中,消费者往往会主动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比较。或许这种分析、比较不是很充分和合理,但消费者能从中得到心理的平衡以减轻风险感或减少购买后产生的后悔感,增加对产品的信任程度和心理上的满足感。 4、消费者与厂家、商家的互动意识增强 传统的商业流通渠道由生产者、商业机构和消费者组成,其中商业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生产者不能直接了解市场,消费者也不能直接向生产者表达自己的消费需求。而在网络环境下,消费者能直接参与到生产和流通中来,与生产者直接进行沟通,减少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5、追求方便的消费过程 在网上购物,除了能够完成实际的购物需求以外,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同时,还能得到许多信息,并得到在各种传统商店没有的乐趣。今天,人们对现实消费过程出现了两种追求的趋势:一部分工作压力较大、紧张程度高的消费者以方便性购买为目标,他们追求的是时间和劳动成本的尽量节省;而另一部分消费者,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由支配时间增多,他们希望通过消费来寻找生活的乐趣。今后,这两种相反的消费心理将会在较长的时间内并存。 6、消费者选择商品的理性化 网络营销系统巨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为消费者挑选商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消费者会利用在网上得到的信息对商品进行反复比较,以决定是否购买。对企事业单位的采购人员来说,可利用预先设计好的计算程序,迅速比较进货价格、运输费用、优惠、折扣、时间效率等综合指标,最终选择有利的进货渠道和途径。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摘要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成长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关注这一问题,基于阐述意愿与行为之间关系的理性行为理论,融合顾客感知质量,与企业声誉,本文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概念模型,并进行检验;探索企业社会责任,各维度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的影响程度,以及产品感知质量,企业声誉作为中介变量的合理性。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各维度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正向影响存在差异,产品感知质量与企业声誉在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理性行为理论在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购买机制研究中运用的合理性。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产品感知质量;企业声誉;消费者购买意愿

目录 一、引言 (3) 二、相关文献回顾和理论假设 (3) (一)相关文献回顾 (3) (二)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 (4) 三、量表设计与样本数据 (5) (一)量表设计 (5) (二)数据收集 (5) 四、数据分析及假设检验 (5) (一)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6) (二)相关分析 (6) (三)假设检验 (6) 五、结论与启示 (8) (一)结论 (8) (二)启示 (8) 六、参与文献 (9)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社会责任已经由一种理论研究转变成企业的现实行为。环境问题,贫富差距,毒奶粉,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一连串的社会问题,不能只0依靠政府,学者,公众来解决,企业不免被推向了风口浪尖,企业是否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当今时代已不再有选择的余地。 目前,国内外主要关注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影响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评价和购买意愿,研究表现,消费者的购买意向与企业不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是负相关关系,而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是正相关关系,并且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能够使得消费者一定程度上不变价格的影响而支持企业的产品。虽然,一般的研究都支持企业社会责任将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但有很多研究表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许多学者认为不能单从绝对承担或不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角度研究,而更应该关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对水平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常亚平(2008)等的研究证实消费者可能会抵制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并支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但当这种支持要付出代价时,其力度则会明显减弱,另外有很多学者的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购买意愿关系受到消费者信任度与支持度、消费者归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层次类型等方面的影响。 总之,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确实存在着显著影响,但是,对企业社会责任为什么和通过什么途径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各维度对消费者意愿的影响程度的研究仍十分有限。基于此,本文试图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理性行为理论,将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质量和企业声誉作为连结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和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的桥梁,且实证方法揭示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的内容,检验消费者视角的企业社会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系,以期为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效益提供指导和建议。 二、相关文献回顾和理论假设 (一)相关文献回顾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质在于说明企业是仅仅追求利润最大化。还是除此之外也包括其他责任需要承担。自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提出后,学者们进行一番争论,并且最终在理论上得出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目标的结论。但企业社会责任到底包括哪些内容,目前仍未统一。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三个中心圈”sethi(1975)将企业社会社会责任概括为社会约束、社会责任、社会响应的“三维模

影响消费者行为购买的主要因素

影响消费者行为购买的主要因素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有消费者自身因素、社会因素、企业和产品因素等。分析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对于企业正确把握消费者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消费者自身因素 消费者购买行为首先受其自身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一是消费者的经济状况,即消费者的收入、存款与资产、借贷能力等。 消费者的经济状况会强烈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范围,并决定着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和购买能力。消费者经济状况较好,就可能产生较高层次的需求,购买较高档次的商品,享受较为高级的消费。相反,消费者经济状况较差,通常只能优先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二是消费者的职业和地位。 不同职业的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需求与爱好往往不尽一致。一个从事教师职业的消费者,一般会较多地购买书报杂志等文化商品;而对于时装模特儿来说,漂亮的服饰和高雅的化妆品则更为需要。消费者的地位不同也影响着其对商品的购买。身在高位的消费者,将会购买能够显示其身份与地位的较高级的商品。

三是消费者的年龄与性别。 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相应需要各种不同的商品。如在幼年期,需要婴儿食品、玩具等;而在老年期,则更多需要保健和延年益寿产品。不同性别的消费者,其购买行为也有很大差异。烟酒类产品较多为男性消费者购买,而女性消费者则喜欢购买时装、首饰和化妆品等。 四是消费者的性格与自我观念。 性格是指一个人特有的心理素质,通常用刚强或懦弱、热情或孤僻、外向或内向、创意或保守等去描述。不同性格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购买行为。刚强的消费者在购买中表现出大胆自信,而懦弱的消费者在挑选商品中往往缩手缩脚。 2.社会因素 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因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将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 首先,社会文化因素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文化通常是指人类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以及其他行为准则和生活习俗。若不研究、不了解消费者所处的文化背景,往往会导致营销活动的失败。任何文化还都包含着一些较小的群体或所谓的亚文化群。它们以特定的认同感和影响力将各成员联系在一起,使之持有特定的价值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