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银翘片中维生素C的测定

维C银翘片中维生素C的测定
维C银翘片中维生素C的测定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2009 级应用化工及生产技术专业

题目:维C银翘片中维生素C的测定

毕业时间:2012年6月

学生姓名:沈佩佩

指导教师:郭文婷

班级:2009应化(3)班

2011 年6月20日

1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2012 届各专业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

说明:1、以上各栏必须按要求逐项填写.。2、此表附于毕业论文(设计)封面之后。

摘要

本文主要是对维C银翘片的化学性质以及维C银翘片中维生素C的测定进行了研究,由于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对光敏感,氧化后的产物称为脱氢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仍然具有生理活性。进一步水解则生成2,3-二酮古洛糖酸,并失去生理活性。食品中的维生素C主要以前2种形式存在,通常以二者的总量表示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紫外测定法是维生素C快速测定的方法,操作简单,不受其它还原性物质等成分的干扰。其原理是根据维生素C具有对紫外光产生吸收、对碱不稳定的特性,在243nm处测定样品液与碱处理样品液两者吸光度值之差,并通过标准曲线,即可计算出维生素C的含量。

关键词:维C银翘片,维生素C,紫外分光光度计,化合物的电子光谱

一、绪论

(一)维C银翘片的成份

金银花、连翘、荆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薄荷油、芦根、淡竹叶、甘草、维生素C、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13味。辅料为淀粉、氧化镁、硬脂酸镁、蔗糖、滑石粉、明胶、柠檬黄、亮蓝。

本品性状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灰褐色,略带有少许白色斑点;气微、味微苦。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维C银翘片是由13味药制成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其中含有维生素C、马来酸氯苯那敏(又称扑尔敏)、对乙酰氨基酚(又称扑热息痛)3种化药成分。维C银翘片为非处方药,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作用,患者可以自行购药。

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维C银翘片的病例报告数共计1885例,严重病例报告共计48例,无死亡报告。严重病例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全身发疹型皮疹伴瘙痒、严重荨麻疹、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肝功能异常[1];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昏厥;间质性肾炎;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等。

病例报告数据库信息分析显示,维C银翘片的安全性问题与其所含的相关成分有一定关联性。分析还显示,维C银翘片的使用存在超说明书使用现象,表现为未按照说明书推荐的用法用量使用,同时合并使用与维C银翘片成分相似的其他药品以及对维C银翘片所含成分过敏者用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建议医生处方或药店售药时,应提示患者维C银翘片为中西药复方制剂,含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及维生素C。对本品所含成分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患者应严格按说明书用药,避免超剂量、长期连续用药。用药后应密切观察,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等早期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处理或立即就诊。出现食欲不振、尿黄、皮肤黄染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监测肝功能,及时就诊。

与此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要求生产企业完善产品说明书和包装、标签,增加相关安全性信息,并加强上市后安全性研究,确保产品的安全性信息及时传达给医生和患者。

近日曾报道维C银翘片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在第32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证实,如果未按照说明书推荐的用法用量使用,同时合并使用与维C银翘片成分相似的其他药品,或者对维C银翘片所含成分过敏者用药,可能引发药品不良反应。两种西药成分引起“不良反应”

作为中西药复方制剂,维C银翘片由金银花、连翘、荆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薄荷油、芦根、淡竹叶、甘草、维生素C、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13味药制成。

维C银翘片不良反应病例分析显示,其药品不良反应多为所含化学成分已知的不良反应,如对乙酰氨基酚(又称“扑热息痛”)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荨麻疹、药热、肝肾功能损害以及严重过敏反应等;马来酸氯苯那敏(又称“扑尔敏”)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困倦、虚弱感、嗜睡、口干、咽喉痛、心悸等。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翁维良告诉记者,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是指这两种西药成分,而这样的类似反应在其他感冒药中也不同程度存在,并非维C银翘片药品本身有什么质量问题。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此次通报维C银翘片的不良反应问题,事实上也给广大百姓使用非处方药提了个醒——在服用不同药品之前,务必看清说明书,也要对自身的药物过敏情况有所了解。

维C银翘片说明书明确提示:本品不能同时服用与本品成分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药。翁维良告诉记者:“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对同一种药,并非所有人都能发生不良反应。患者要了解自己对哪些药有过敏反应并在购药时说明情况,请专业人士给予帮助。”

(三)维C银翘片现在的使用

“事实上,只要是大品牌的厂家生产的药品,质量还是有保障的。毕竟不良反

应并不等同于药物有质量问题。”在翁维良看来,相比于其他纯中药制剂,中西药复方制剂的特点是见效快,价格也相对便宜。

翁维良表示,我国维C银翘片的生产厂家一直以来都按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大厂的药品质量是有保证的。为降低用药风险,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在维C银翘片安全性提醒中建议:医生处方或药店售药时,应提示患者维C银翘片为中西药复方制剂。对本品所含成分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患者在使用维C银翘片等感冒制剂时,应严格按说明书用药,避免超剂量用药。

(四)药物作用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流行性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五)药物规格

每片含维生素C49.5mg、对乙酰氨基酚105mg、马来酸氯苯那敏1.05mg

(六)不良反应

可见困倦、嗜睡、口渴、虚弱感;偶见皮疹、荨麻疹、药热及粒细胞减少;长期大量用药会导致肝肾功能异常。

严重不良反应表现为:呼吸困难;全身发疹型皮疹伴瘙痒、严重荨麻疹、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肝功能异常;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昏厥;间质性肾炎;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等。

(七)药物相互作用

1.与其他解热镇痛药并用,有增加肾毒性的危险。

2.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八)每片药中成分的含量

金银花180g 连翘180g 荆芥72g 淡豆豉90g 淡竹叶72g 牛蒡子108g 芦根108g 桔梗108g 甘草90g 马来酸氯苯那敏 1.05g 对乙酰氨基酚105g 维生素C 49.5g 薄荷油1.08ml

二、实验部分

(一)实验原料及仪器药品

1. 实验原料

实验原料:维C银翘片

采集时间:2011年 5 月27 日

采集地点: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医务室

2. 主要仪器

表1主要仪器及材料

3. 主要试剂

表2主要试剂列表

4. 实验目的

建立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维C银翘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均匀度的方法。方法利用马来酸氯苯那敏在酸性水溶液中与锌试剂形成1:1络合物的光谱特征,选择533nm为测定波长。结果马来酸氯苯那敏在7~28μg/ml的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100.81%,RSD=0.79%。该方法快速、简单,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维C银翘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均匀度。

(二)实验过程

1. 方法

(1)试剂与对照品溶液的配制①pH=4.5醋酸盐缓冲液:称取无水醋酸钠11g,置1000ml量瓶中,加冰醋酸10ml,再加蒸馏水适量,振摇使溶解,然后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②锌试剂试液:称取锌试剂35mg,置50ml量瓶中,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5ml,振摇使溶解,然后加水至刻度,摇匀。③马来酸氯苯那敏对照品溶液:取105℃干燥至恒重的马来酸氯苯那敏7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精密量取5ml,置50ml量瓶中,加丙酮20ml,用pH 4.5醋酸盐缓冲液稀释至刻度。

(2)最大吸收波长选择精密量取马来酸氯苯那敏对照品溶液2ml,置100ml 分液漏斗中,加pH4.5醋酸盐缓冲液5ml,锌试剂试液2ml,再加水3ml,然后精密加入二氯甲烷10ml,振摇5min,放置20min;分取二氯甲烷层,置1cm吸收池中,以二氯甲烷为空白,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400~600nm波长范围扫描得吸收图谱,结果示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33nm,确定为测定波长。

(3)空白干扰试验称取按生产工艺制成的空白样(约相当于1片量),置100ml分液漏斗中,加水30ml,用0.1mol/L氢氧化钠液调pH值至10,二氯甲烷提取四次(15,15,15,10ml),分取二氯甲烷层,置100ml量瓶中,加二氯甲烷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100ml分液漏斗中,按2.2项操作,在533nm 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干扰极小。

(4)标准曲线测定及稳定性试验精密量取马来酸氯苯那敏对照品溶液1.0、

1.5、

2.0、2.5、

3.0、3.5、

4.0ml,分别置100ml分液漏斗中,照2.2项操作,在533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马来酸氯苯那敏浓度(mg/ml)为横坐标,以吸收度为纵坐标计算,回归方程为:x=0.03333y+0.001863 r=0.9994 (n=7) 经30、60、120min复测,吸收度值无明显变化。

(5)回收率试验取空白样品5份(约相当于1片量),分别置100ml分液漏斗中,分别精密加马来酸氯苯那敏对照品溶液(0.2mg/ml)2.5、3.0、3.5、4.0、4.5ml,加水30ml溶解,用0.1mol/L氢氧化钠液调pH值至10,用二氯甲烷提取4次(25,25,25,20ml),加二氯甲烷至100ml,精密量取10ml置分液漏斗中,按2.2项操作,在533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见表1。表1 回收率测定结果。

(6)样品测定取样品1片,除去糖衣,研细,用水30ml分3次移置100ml 分液漏斗中,用0.1mol/L氢氧化钠液调pH值至10,用二氯甲烷提取4次(25,25,25,20ml),加二氯甲烷至100ml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分液漏斗中,按2.2项操作,在533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2. 鉴别

方法一:取维生素C含量测定项下的续滤液适量,用氨试液调节pH至中性,加入适量活性炭(每30ml续滤液中加约0. 5g活性炭),加热至沸,滤过。取二氯靛酚钠试液数滴置点滴板上,滴加滤液数滴,试液的蓝色即消褪。

方法二:取本品6片,除去糖衣,研细,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用10ml水分次溶解,并加于已处理好的氧化铝大孔树脂柱[内径1cm,下层:D<[101]>型(60 ~80目)大孔树脂,高7cm,上层氧化铝(100~150目),高3cm。两层之间铺少许棉花使隔开]上,先用水20ml 洗脱,弃去洗液,然后用20%乙醇50ml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置水浴中蒸干,残渣用甲醇1ml 溶解,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金银花对照药材1g,加水20ml,置水浴中浸渍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同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

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4m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丁酯-甲酸-水(2:1: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加热数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方法三:取本品6片,除去糖衣,研细,加水25ml,小火煎煮30分钟,滤过,用盐酸溶液(1→2)调节pH 值至2,用乙醚提取2次(30、30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连翘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二种溶液各2~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醋酸(20: 6: 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方法四:取本品2片,除去糖衣,研细,加氯仿1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1ml 氯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马来酸氯苯那敏对照品、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 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浓氨试液(15:1: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熏以碘蒸气。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 含量测定

取本品10片,除去糖衣,精密称定,研细,混匀,充分研磨,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C 0. 2g),置100ml量瓶中,加新煮沸的冷开水10ml、稀醋酸10ml,振摇使充分溶解,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0ml,加淀粉指示液3ml,用碘滴定液(0.1mol/L) 滴定至终点(溶液显蓝色并在30秒钟内不褪),即得。每1ml碘滴定液(0.1mol/L) 相当于8.806mg C6H8O6。本品每片含维生素C(C6H8O6)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对乙酰氨基酚精密称取维生素C含量测定项下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

对乙酰氨基酚50mg),置100ml 量瓶中,加适量无水乙醇,超声处理5分钟,使充分溶解,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滤液1ml,置100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对乙酰氨基酚5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分光光度法,在249nm 和289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分别求出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在两个波长处的吸收度差值△A<[供试品]>、△A<[对照品]>。△A=A<[249]>-A<[289]> 按下式计算每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值:△A<[供试品]>×对照品浓度×平均片重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值=×100% △A<[对照品]>×取样量×稀释体积比×每片标示量,本品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C8H9NO2)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另外,在服用药物时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不适用于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明显,无汗,头痛身酸,鼻塞流清涕。本品含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不能同时服用与本品成份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药;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膀胱颈梗阻、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光眼、高血压和前列腺肥大者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服药期间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服药3天后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如胸闷、心悸等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三、结果与讨论

(一)分离方法的选取

薄层色谱法通常指以吸附剂为固定相的一种液相色谱法,即将吸附剂在光洁的表面,如玻璃、金属或塑料等表面上均匀地铺成薄层,而后在薄层板上点样品,

以流动相展开。继而组分不断的被吸附剂吸附,又被流动相溶解,解附而向前运动。由于吸附剂对不同组分有不同的吸附能力,流动相也有不同的解析能力,因此在流动相向前流动的过程中,不同组分移动不同的距离,使不同物质得到分离。这种分离的机制是吸附力的强弱差别,所以一般薄层色属于吸附色谱法的范畴。

薄层色谱可应用于判断两个化合物是否相同(同一展开条件下是否有相同的移动值);也可用于确定混合物中含有的组分数;还常用于为柱色谱选择合适的展开剂,监视柱色谱分离状况和效果;还可应用于检测反应过程。

薄层色谱法的基本操作,包括点样、展开、显点定位等步骤,先分别概述如下:

(二)薄层色谱(TLG)

1. 点样

(1)点样量

点样量的多少与薄层的性能、厚薄及显色剂的灵敏度有关,和具体样品的浓度也有关。点样量对组份的分离结果有很大的影响,点样量太少,可能斑点模糊或完全不显出斑点。单点样量太多时,展开后往往出现斑点过大或拖尾等情况,从而使R f指相近的斑点连接起来,达不到分离的效果。适宜的样品量,主要是根据显色定位的灵敏度考虑。在进行含量测定时则根据最后测定方法的灵敏度而定。一般说来,常用量为几至几十微克,这也与具体样品的浓度有关。总之点样量随分离目的和具体情况而定。

(2)点样方式

点样时要求严格、准确和小心操作,尤其是在定量时只有准确点样才能重现真实的实验结果。一般用管口平整的毛细管吸取试样在硅胶板上已划好的线上的圆点轻轻点几下。样点直径一般不大于 3 mm,否则会影响展板效果。

2. 展开

展开就是使流动相即溶剂沿薄层板从点有样品的一端向另一端流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样品中的组分被流动相带动向前移动,并由于与固定相的亲和力不

同而得到分离。在对具体样品进行展开时,需根据样品的极性大小选择其展开剂的比例,使R f值保持在0.15~0.75 之间,否则应该调整展开剂的极性。当R f小于0.15 说明展开剂的极性太小,试样中的各个组分在原点附近无法分开。当R f 大于0.75,说明展开剂的极性太大,试样中的组分都会随着展开剂展到硅胶板的前沿附近,这样多种成分会混在一起,未得到有效的分离。比移值(R f值) 是表示色谱图上斑点位置的数值,可按下式计算:

R f = a / b

式中:a—溶质的最高浓度中心至样点中心的距离

b—溶剂前沿至样点中心的距离

3. 显色定位

经上诉展开至溶剂前沿到达薄层板的另一端时,即可将薄层板取出,待展开剂挥发干后即可显色,确定组分斑点的位置,薄层色谱法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用多种方法显示斑点位置。若被分离的化合物有颜色,则很容易识别出其上的样点。但多数情况下化合物都没有颜色,要识别样点,必须使样点显色。一般多用碘显,也可以使用紫外线显色、硫酸显色等。其中碘蒸气显色就是将展好的薄层板,待展开剂挥发干后,放在盛有碘晶体的封闭容器中,升华的碘蒸气能与有机物分子形成有色的缔合物,即完成了显色。而紫外线显色就是用紫外分析仪照射已展好的干燥薄层板,板上的有机物会吸收紫外线,在板上出现相应的色点,就可被观察到了,再用铅笔做标记,方便以后的研究。

(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仪器名称

(1)原理

物质的吸收光谱本质上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

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这就是分光光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分光光度分析就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基础是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即物质在一定浓度的吸光度与它的吸收介质的厚度呈正比

(2)实验仪器的应用

检定物质:根据吸收光谱图上的一些特征吸收,特别是最大吸收波长虽ax和摩尔吸收系数是检定物质的常用物理参数。这在药物分析上就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在国内外的药典中,已将众多的药物紫外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和吸收系数载入其中,为药物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手段。

(3)与标准物及标准图谱对照

将分析样品和标准样品以相同浓度配制在同一溶剂中,在同一条件下分别测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若两者是同一物质,则两者的光谱图应完全一致。如果没有标样,也可以和现成的标准谱图对照进行比较。这种方法要求仪器准确,精密度高,且测定条件要相同。

(4)比较最大吸收波长吸收系数的一致性

(5)纯度检验

(6)推测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7)氢键强度的测定

实验证明,不同的极性溶剂产生氢键的强度也不同,这可以利用紫外光谱来判断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氢键强度,以确定选择哪一种溶剂。

(8)络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9)反应动力学研究

(10)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

有机分析是一门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分离、鉴别及组成结构测定的科学,它是在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学科。

2.分光光度计数据采集原理

(1)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原理

分光光度计利用的基本原理是郎伯特一比尔(Larnbert一Beer)定律,即溶液的吸光度Abs与溶液的吸收系数a,浓度C,液层的厚度L成正比。

即:Abs=-Lg;T=Lg;I0/I1=aCL

式中:T为透过率,I0为人射光强,I1为透过光强。每种物质都有特定的吸收光谱曲线,通过测量不同波长处待测物质的吸光度或透过率值得到其吸收谱线,与已知谱线比较即可鉴别该物质或测定该物质的浓度。常用分光光度计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由光源、单色仪、样品池、探测器、放大器、记录仪6部分组成。

图1 分光光度计基本结构框图

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光路结构如图2所示。由钨灯和氛灯分别提供可见光和紫外光的连续光源。单色仪将光束分为单色光后通过一个快速转动的扇形旋转镜将光一分为二分别打到样品池和参照池上,以此消除光源变化带来的误差(因此称为双光束式分光光度计),用同一个探测器(光电倍增管PMT)交替接收透过的光强信号。

(2)分光光度计信号特征

透过样品池光束I和参考池光束Io,通过旋转镜M交替打到光电倍增管上,其输出信号经运放IC,放大成to -F L,再经与旋转镜M同步的开关so,si将信号分离为i。和i。参考信号io与标准电压E之差通过运放ICz放大后控制PMT(打拿极)电压,使得i。与E保持一致。在参考信号连续控制PMT的负电压下测量样品信号可以消除电压及光源的波动影响,提高测量精度。此时样品信号i输出为与样品池的透过率成正比的电压信号,也可再经对数运算电路得到与吸光度值成正比的连续变化的模拟电压信号。此电压信号变化速率主要由波长扫描速度和记录仪

走纸速度决定,为低频信号。数量级为0-100mv的模拟电压信号输出到记录仪经放大后驱动描记电路,使电信号转换为记录笔的机械动作从而画出吸收(或透射)光谱曲线。由上可知分光光度计输出信号是与所测参数成线性关系的电压模拟量信号,易于利用数字电路处理。

(四)结果与讨论

维生素C在 2 6 0nm处的吸光度值最大。检测灵敏度为0 0 2 μg/ml、线性为0~80 μg/ml。日内CV <3 8%、日间CV <4 6 %。回收率97 8%~10 3 1%。与Lau氏法相比较,Y =0 92 1X- 1 4 2 6 ,γ =0 9982 ,n =6 4。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VitC银翘片中VitC含量,其操作简便、快速,结果重复性好、准确度高,适合于质量监控。

参考文献

[1]余兴群,张树强.蚌埠市2005年135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类分析[J].安徽医药,2006,10:12-15.

[2] 黄邹琴,李活霞,王嘉丽,万颂国.泰索帝联合阿霉素治疗乳腺癌对心电图的影响[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05:20-25.

[3] 任玉芹.新辅料在皮肤外用制剂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2001,01:88.

[4] 潘浩,许晔.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J].海峡药学,2004, 02:13-29.

[5] 张恩户,侯建平,赵子剑,王国权.中药及其制剂质量的生物检定法[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06:36-38.

[6] 杨式友.中药注射剂的热源性质及去除方法[J].时珍国医国药,1997,06:33-41.

[7] 李建凯,赵莉莉,段淑英,米春玲,郝智彬.臭氧对塑料药瓶消毒效果的考察[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997, 05:42-46.

[8] 卢良华,沈兴法,聂晶.尼莫地平片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998, 03:99-101.

[9] 宋钟娟,童如镜,耿晓芳,章正绪.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方法的探讨[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5, 03:11-12.

[10] 张宪钧,张国荣.药物剂量与简易体表面积计算法[J].医师进修杂志,1994,04:16-18.

致谢

通过这一阶段的毕业设计,我受益匪浅,不仅锻炼了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弃而不舍的求学精神和严谨作风。回顾此次毕业设计,是大学三年所学知识很好的总结。

此次编制招标文件不仅重温了过去所学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新的内容。相信这次毕业设计对我今后的工作会有一定的帮助。所以,我很用心的把它完成。在设计中体味艰辛,在艰辛中体味快乐。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郭文婷老师,她对我的毕业设计进行了多次的修改,我的毕业设计才得以顺利完成。同样我也要衷心的感谢教育过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感谢给予我帮助的朋友们,谨献上我最真挚的祝福。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实验十一、维生素C 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碘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与标定原理。 2、掌握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 的原理、方法及其操作。 二、实验原理 用I 2标准溶液可以直接测定维生素C 等一些还原性的物质。维生素C 分子中含有还原性的二烯醇基,能被I 2定量氧化成二酮基,反应式如下: C O C C C C CH 2OH O OH OH H OH H + I 2C O C C C C CH 2OH O OH H H O O + 2HI 由于反应速率较快,可以直接用I 2标准溶液滴定。通过消耗I 2溶液的体积及其浓度即可计算试样中维生素C 的含量。直接碘量法可测定药片、注射液、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 的含量。 等物质的量关系:n(Vc )==n(I 2) 即:3 10)(176 %(2 -?=?I C cV V m 试样) ∴ Vc %= 试样) ()(176.02 m cV I 三、仪器和试剂 (1)仪器 分析天平,250ml 锥形瓶,100ml 量筒,10ml 量筒,酸式滴定管,滴定基管架,25ml 移液管。 (2)试剂 医药维生素C 药片,HAc(2 mol/L ),淀粉(0.5%),Na 2S 2O 3标准溶液(0.1 mol/L ),I 2标准溶液(0.1 mol/L )。

三、实验步骤 1. 0.05 mol·L -1 I 2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将3.3g I 2与5g KI 置于研钵中,在通风柜中加入少量水(切不可多加!)研磨,待I 2全部溶解后,将溶液转入棕色瓶中,加水稀释至250mL ,摇匀。 用移液管移取25.00mL Na 2S 2O 3 标准溶液于250mL 锥形瓶中,加50mL 水、5mL0.5%淀粉溶液,用I 2标准溶液滴定至稳定的蓝色,30s 内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标定三次。 2. 维生素C 含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约0.2g 维生素C 片(研成粉末即用),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入新煮沸过并冷却的蒸馏水100mL 、10mL 2mol·L-1 HAc 和5mL0.5%淀粉指定剂,立即用I 2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显稳定的蓝色, 30s 内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滴定3次,计算维生素C 的含量。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试样1 试样2 试样3 维生素C 的质量/g 滴定前液面读数/ml 滴定后液面读数/ml 滴定消耗I 2溶液的体积/ml 维生素C 的含量% 维生素C 的平均含量% 计算公式: %1001000 )()()()(68668622??= O H C O H C I I W M V c C 维生素 式中c——I 2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滴定时所用I 2标准溶液的体积(ml); M(C6H8O6)——维生素C的摩尔质量(g/mol); W(C6H8O6)——称取维生素C的质量(g)。

实验四果蔬维生素C(抗坏血酸)的测定(荧光法)

实验四果蔬维生素 C (抗坏血酸)的测定(荧光法) 抗坏血酸溶于水,稍溶于丙酮与低级醇类。结晶抗坏血酸稳定,水溶液易氧化,遇空气中氧、热、光、碱性物质,特别是在有氧化酶及痕量铜、铁等重金属离子存在时,可促进其氧化破坏进程。酸性、冷藏、隔氧,可延缓食品中抗坏血酸的破坏。 国内外用于食物中维生素 C含量测定的主要方法有三种,即荧光法、 2,4 二硝基苯肼法、 2,6 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2, 6 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只能测定食物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由于脱氢型抗坏血酸在人体内与还原型抗坏血酸具有同样的生理功能。在一般情况下,测定食物中总抗坏血酸。 2,4 二硝基苯肼法和荧光法都是测定食物中总抗坏血酸含量的方法。 2,4 二硝基苯肼法是比色法,易受杂质干扰,灵敏度较低,而荧光法的灵敏度高于比色法 2~3 个数量级。另外,2,4 二硝基苯肼法采用85%的浓硫酸作溶剂,实验时不易操作。荧光法利用硼酸对脱氢抗坏血酸的掩蔽作用可测出杂质的荧光值,从而提高方法的专一性。因此,荧光法具有灵敏度较高、选择性好、易于操作等优点,但此方法易受仪器条件的限制,所以国标方法中选用荧光法为测定食物中维生素C含量的 第一标准方法,而将 2, 4 二硝基苯肼法作为第二法。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 理解食物中维生素 C 的分布规律以及维生素 C 的理化特性。 2 学会用常规的比色法测定食物中维生素 C 的操作技巧。 3 理解测定维生素 C 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 1 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成脱氢型抗坏血酸后,与邻苯二胺 ( OPDA)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喹喔啉( quinoxaline),其荧光强度与脱氢抗坏血酸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成正比,以此测定食物中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量。 2 脱氢抗坏血酸与硼酸可形成复合物而不与 OPDA反应,以此排除样品中荧光杂质所产生的干扰。本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 0.22g/ml。 3 适用范围根据 GB12392—1990 进行检测,本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

维生素C不同的测定方法及各种方法优缺点比较

维生素C不同的测定方法及各种方法优缺点比较 目前研究维生素C测定方法的报道较多,有关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如荧光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2,4-二硝基苯肼法、光度分析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分析法及色谱法等,各种方法对实际样品的测定均有满意的效果. 为了解国内VC含量测定方法及其应用方面的现状及发展态势.方法以"维生素C 或抗坏血酸和测定"为检索词对1994~2002年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的理工A、B和医药卫生专辑进行篇名检索,对所得有关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文献数据分别以年代、作者区域、载刊等级、样品类型、测定方法等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核心期刊载刊文献占文献总量的45.06%,其中光度法占65.69%,电化法占18.63%,色谱法占12.75%;复杂被测样品文献占文献总量的45.06%,其中光度法占60.92%,色谱法占19.54%,电化法占10.34%.结论目前国内维生素C含量测定仍以光度法为主流,但近年来色谱法,特别是HPLC法上升趋势尤为明显. 一.荧光法 1.原理 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成脱氢型抗坏血酸后,与邻苯二胺(OPDA)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喹喔啉(quinoxaline),其荧光强度与脱氢抗坏血酸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成正比,以此测定食物中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量。 脱氢抗坏血酸与硼酸可形成复合物而不与OPDA反应,以此排除样品中荧光杂质所产生的干扰。本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0.022 g/ml。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 3. 注意事项 3.1 大多数植物组织内含有一种能破坏抗坏血酸的氧化酶,因此,抗坏血酸的测定应采用新鲜样品并尽快用偏磷酸-醋酸提取液将样品制成匀浆以保存维生C。 3.2 某些果胶含量高的样品不易过滤,可采用抽滤的方法,也可先离心,再取上清液过滤。 3.3活性炭可将抗坏血酸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但它也有吸附抗坏血酸的作用,故活性炭用量应适当与准确,所以,应用天平称量。我们的实验结果证明,用2g活性炭能使测定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完全氧化为脱氢型,其吸附影响不明显。 二、2,6-二氯靛酚滴定法(还原型VC)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 测定几种常见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摘要:利用维生素C对紫外产生吸收和对碱不稳定的特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5种常见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最大吸收波长为243nm,标准曲线方程为A=0.00537c,相关系数为R^2=0.99539。9种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mg·(100g)-1]分别为:青尖椒111.8、上海青104.2、韭菜82.5、小白菜78.9、西芹59.70、胡萝卜49.8、西兰花28、茄子26.4、山药14.9。该方法简单、快速,结果令人满意。 1.前言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能预防牙龈出血及萎缩、提高人体免疫力,对坏血病、动脉硬化、贫血等有一定疗效。天然存在的抗坏血酸有L型和D型2种,后者无生物活性。维生素C 是呈无色无臭的片状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在酸性环境中稳定,遇空气中氧、热、光、碱性物质,特别是由氧化酶及痕量铜、铁等金属离子存在时,可促进其氧化破坏。氧化酶一般在蔬菜中含量较多,故蔬菜储存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流失。但在某些果实中含有的生物类黄酮,能保护其稳定性。 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钼蓝比色法、原子吸收法、碘量法、电位滴定法、荧光光度法、毛细管电泳法、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2-12]等。其中原子吸收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光度法仪器相对昂贵;碘量法和电位滴定法操作步骤较繁琐,而且受其它还原性物质、样品色素颜色和测定时间的影响;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维生素C对紫外产生吸收和对碱不稳定的特性,于243nm处测定样品液与碱处理样品液两者吸光度之差,通过标准曲线方程,即可计算样品中维

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_于晓萍

2009年11月第6卷第2期Nov. 2009 No.2 vol.6 - 16 -工程技术与应用 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于晓萍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扬州 225127 摘要:维生素C在食品中能起抗氧化剂作用,即它在一定时间内能防止油脂变酪。维生素C是水溶性的,为此,笔者首先通过吸收光谱曲线法确定维生素C的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67nm,进而通过工作曲线法快速测定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本方法与常规方法比较,具有快速、准确、简便、试剂易得等优点。方法的RSD为0.75%~0.84%,回收率为99.7%~100.1%。 关键词:蔬菜;水果;维生素C;快速测定 中图分类号:D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9)-02-016-03 Quick Determination of Vitamin C Content in Vegetables and Fruits by Spectrophotometry Yu Xiaoping Yang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Yangzhou 225127, Jiangsu Abstract: Vitamin C plays an antioxidant role in food, namely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it can prevent fats and oils from changing into cheese. Given the reason that vitamin C is water-soluble, the author first determine that Vitamin C water-soluble fluid biggest absorption wave length is 267nm through the absorption spectrum curve method, then with the working curve method, the vitamin C content in vegetables and fruits can be tested quickly. The results of testing indicate that the method has the merits of being quick, simple, accurate and facile reagent etc in comparison to conventional ones. RSD of the method is 0.75%~0.84% and the recovery is 99.7%~100.1%. Key word: vegetable; fruit; Vitamin C; quick determination 引言 维生素C(Vc)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中,它具有保持肌肤润滑、防止衰老、抗坏血酸等作用,是人体必需的主要维生素之一[1][2]。Vc在水果中主要以还原型(ASA)存在。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能溶于水、乙醇和甲醇,而不溶于其他有机溶剂,具有酸味和还原性,有4 种异构体,即L-抗坏血酸,D-抗坏血酸,L-异抗坏血酸,D-异抗坏血酸。天然抗坏血酸主要以L-抗坏血酸为主,其效力最高,也是通常所指的抗坏血酸。抗坏血酸在合适的条件下,可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脱氢后的L-脱氢抗坏血酸在生物体内可还原为L-抗坏血酸,且这种变化是可逆的,故仍有生物活性。脱氢抗坏血酸可进一步被氧化,生成二酮古洛糖酸,而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在许多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C主要以还原型抗坏血酸存在。维生素C的固体较稳定,水溶液最容易受氧化,所以测定维生素C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析技术。 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一般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碘量法、2,4-二硝基苯肼法和萤光分光光度法等[3],这些方法都有所用试剂不稳、操作程序复杂、费时等缺点,为此,笔者首先通过吸收光谱曲线法确定维生素C的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67nm,进而通过工作曲线法快速测定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本方法与常规方法比较,具有准确、快速、稳定、试剂易得等优点。 收稿日期:2009-9-25 作者简介:于晓萍(1970-),女,江苏扬州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仪器分析。

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

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1) 在测定维生素C的国标方法中,荧光法为测定食物中维生素C含量的第一标准方法,2、4-二硝基苯肼法作为第二法。 一、荧光法 1.原理 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成脱氢型抗坏血酸后,与邻苯二胺(OPDA)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喹喔啉(quinoxaline),其荧光强度与脱氢抗坏血酸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成正比,以此测定食物中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量。 脱氢抗坏血酸与硼酸可形成复合物而不与OPDA反应,以此排除样品中荧光杂质所产生的干扰。本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0.022 g/ml。 2.适用范围 GB12392-90 本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 3.仪器 3.1.实验室常用设备。 3.2.荧光分光光度计或具有350nm及430nm波长的荧光计。 3.3.打碎机。 4.试剂 本实验用水均为蒸馏水,试剂不加说明均为分析纯试剂。 (1)偏磷酸-乙酸液:称取15g偏磷酸,加入40ml冰乙酸及250ml水,搅拌,放置过夜使之逐渐溶解,加水至500ml。4℃冰箱可保存7~10天。 (2)0.15 mol/L硫酸:取10ml硫酸,小心加入水中,再加水稀释至1200ml。 (3)偏磷酸-乙酸-硫酸液:以0.15mol/L硫酸液为稀释液,其余同4.1.配制。 (4)50%乙酸钠溶液:称取500g乙酸钠(CH3COONa·3H2O),加水至1000ml。 (5)硼酸-乙酸钠溶液:称取3g硼酸,溶于100ml乙酸钠溶液(4.4)中。临用前配制。(6)邻苯二胺溶液:称取20mg邻苯二胺,于临用前用水稀释至100ml。 (7) 0.04%百里酚蓝指示剂溶液:称取0.1g百里酚蓝,加0.02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玻璃研钵中研磨至溶解,氢氧化钠的用量约为10.75ml,磨溶后用水稀释至250ml。 变色范围:pH=1.2 红色 pH=2.8 黄色 pH>4.0 兰色 (8)活性炭的活化:加200g炭粉于1L 1+9盐酸中,加热回流1~2h,过滤,用水洗至滤液中无铁离子为止,置于110~120℃烘箱中干燥,备用。 (9)标准 抗坏血酸标准溶液(1mg/ml):准确称取50mg抗坏血酸,用溶液(4.1)溶于5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 抗坏血酸标准使用液(100μg/ml): 取10ml抗坏血酸标准液,用偏磷酸-乙酸溶液稀释至100ml。定容前试pH值,如其pH>2.2时,则应用溶液(4.3)稀释。 标准曲线的制备:取下述"标准"溶液(抗坏血酸含量10μg/ml)0.5、1.0、1.5和2.0ml 标准系列,取双份分别置于10ml带盖试管中,再用水补充至2.0ml。 5.操作步骤 5.1 样品制备 全部实验过程应避光。 称取100g鲜样,加100g偏磷酸-乙酸溶液,倒入打碎机内打成匀浆,用百里酚蓝指示剂调试匀浆酸碱度。如呈红色,即可用偏磷酸-乙酸溶液稀释,若呈黄色或兰色,则用偏磷

蔬菜中维生素C的测定

蔬菜中维生素C的测定设计实验 设计者:张茹佳(0113号) 祝玲(0112号) 邓楠(0130号) 李厦(0132号) 组长:张茹佳 班级:09化学一班 实验日期:2013年4月20日

蔬菜中维生素C的测定设计实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测定黄瓜中Vc的含量来了解果蔬中Vc含量情况;(2):学习和掌握测定Vc的原理和方法,来掌握正确的设计实验方法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维生素C测定中的滴定方法; 难点: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原理及方法; 三:教学用具 药品:醋酸缓冲溶液、10%KI溶液、淀粉、碘酸钾、硫酸、 仪器:酸式滴定管、烧杯、离心机、榨汁机、胶头滴管 四:实验原理 测量果蔬及其制品中Vc含量的方法有很多种,各有特点,本实验采取间接碘量法来对红尖辣椒中VC的含量进行测定,维生素C的结构中有—C = C—基团,又具有烯醇式结构,还原性强,水溶液中可解离成氧化型抗坏血酸。因此具有还原性,又称为还原性抗坏血酸。

维生素C能还原KIO3中的碘,还原性抗坏血酸还原碘后,本身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在没有杂质干扰时,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KIO3的量与样品中所含抗坏血酸量成正比(1:3)。 当KIO3刚刚加入时,IO3-离子会与溶液中的I-离子迅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 IO3-+ 5I-+6H+=3I2+3H2O 然后生成的I2会与VC发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I2 + C6H8O6 = 2HI + C6H6O6 生成的I2被迅速消耗,当溶液中的Vc全部反应完后,会生成多余的I2 所以可以用淀粉作指示剂,通过淀粉作指示剂可迅速判断终点,当有多余碘存在时,淀粉呈蓝色,即可指示终点。 由于维生素C具在较强的还原性,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成而成黄色,尤其在碱性条件下更甚,所以在搅拌和测定时加入HAC缓冲溶液,以减少维生素的副反应。 并且应当注意的是应该在终点附近加入淀粉,因为淀粉是大分子物质,会吸附溶液中的分子和离子,过早加入淀粉生成的物质会吸附在淀粉上,影响反应终点的判断,所以应该在终点附近加入淀粉。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

实验3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一、实验原理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染料2,6-二氯酚靛酚钠盐,本身则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2,6-二氯酚靛酚的钠盐水溶液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玫瑰红色,当其被还原时就变为无色,因此,可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样品中的还原型抗坏血酸。当抗坏血酸完全被氧化后,稍多加一点染料,使滴定液呈淡红色,即为终点。如无其他杂质干扰,样品提取液所还原的标准染料量与样品中所含的还原型抗坏血酸量成正比。 二、试剂和器材 偏磷酸醋酸溶液:取15g(用时研细)溶于40mL醋酸及20mL水的混合液中,然后用水稀释至500mL,过滤后储入试剂瓶中。 标准2,6-二氯酚靛酚溶液:取0.25g2,6-二氯酚靛酚溶于700mL蒸馏水中(用力 搅动),加入300mL磷酸缓冲液(预先配制9.078g/L KH 2PO 4 -11.867g/L Na 2HPO 4 ·2H 2 O水溶液,用时以KH 2 PO 4 :Na 2 HPO 4 ·2H 2 O=4:6的比率将其混合,pH 值为6.9-7.0),翌日过滤,滤液储于棕色瓶中,临用时,以抗坏血酸溶液标定。 标准维生素C溶液:以少量偏磷酸醋酸溶液溶解0.1g维生素C于100mL容量瓶中,再以该液稀释至刻度。 2,6-二氯酚靛酚液的标定:在3个100mL锥形瓶中,各置5mL偏磷酸醋酸液,再各加2mL标准维生素C溶液,摇匀。用上面所制的标准2,6-二氯酚靛酚液滴定,呈玫瑰红色保持30s不褪色为止。记下所用2,6-二氯酚靛酚溶液体积平均值,再以同样方法做一空白实验,取7mL偏磷酸醋酸液加水若干毫升(相当于以上所用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低定量),仍用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将第一次滴定的量减去空白实验的量,即为标准维生素的反应量,求出1mL 2,6-二氯酚靛酚对应于维生素C的质量(mg)。 研钵、容量瓶、剪刀、锥形瓶、微量滴定管 三、实验步骤 1、用自来水冲洗果蔬样品,再以蒸馏水清洗,用纱布或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然后

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

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 在测定维生素C的国标方法中,荧光法为测定食物中维生素C含量的第一标准方法,2、4-二硝基苯肼法作为第二法。 一、荧光法 1.原理 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成脱氢型抗坏血酸后,与邻苯二胺(OPDA)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喹喔啉(quinoxaline),其荧光强度与脱氢抗坏血酸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成正比,以此测定食物中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量。 脱氢抗坏血酸与硼酸可形成复合物而不与OPDA反应,以此排除样品中荧光杂质所产生的干扰。本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0.022 g/ml。 2.适用范围 GB12392-90 本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 3.仪器 3.1.实验室常用设备。 3.2.荧光分光光度计或具有350nm及430nm波长的荧光计。 3.3.打碎机。 4.试剂 本实验用水均为蒸馏水,试剂不加说明均为分析纯试剂。 (1)偏磷酸-乙酸液:称取15g偏磷酸,加入40ml冰乙酸及250ml水,搅拌,放置过夜使之逐渐溶解,加水至500ml。4℃冰箱可保存7~10天。 (2)0.15 mol/L硫酸:取10ml硫酸,小心加入水中,再加水稀释至1200ml。 (3)偏磷酸-乙酸-硫酸液:以0.15mol/L硫酸液为稀释液,其余同4.1.配制。 (4)50%乙酸钠溶液:称取500g乙酸钠(CH3COONa·3H2O),加水至1000ml。 (5)硼酸-乙酸钠溶液:称取3g硼酸,溶于100ml乙酸钠溶液(4.4)中。临用前配制。(6)邻苯二胺溶液:称取20mg邻苯二胺,于临用前用水稀释至100ml。 (7) 0.04%百里酚蓝指示剂溶液:称取0.1g百里酚蓝,加0.02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玻璃研钵中研磨至溶解,氢氧化钠的用量约为10.75ml,磨溶后用水稀释至250ml。 变色范围:pH=1.2 红色 pH=2.8 黄色 pH>4.0 兰色 (8)活性炭的活化:加200g炭粉于1L 1+9盐酸中,加热回流1~2h,过滤,用水洗至滤液

果蔬中vc含量的测定

果汁中Vc含量的测定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很多,如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滴定分析法、钼蓝比色法、碘量法等,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要求样品的纯度较高,还需要有昂贵的仪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操作麻烦,耗时较长;2,6-二氯靛酚法操作简便且应用最普遍,但是药品价格昂贵,而且多数果汁样品溶液都有颜色,使滴定终点不易判定,使用脱色剂也很难脱色完全,且造成VC的损失。相比之下,碘量法只需标定碘液,其后续操作方便简单,易操作,故本次试验采用碘量法测定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 关键字:维生素C 碘量法碘溶液可溶性淀粉滴定 一、实验部分 (一)、实验原理 维生素C属水溶性维生素,分子式C6H8O6。分子中的烯二醇基具有还原性,能被I2定量地氧化成二酮基,因而可用I2标准溶液直接测定。 C6H8O6+I2= C6H6O6+2HI 使用淀粉作为指示剂,用直接碘量法可测定药片、注射液、饮料、汁菜、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由于Vc的还原性很强,较容易被溶液和空气中的氧氧化,在碱性介质中这种氧化作用更强,因此滴定宜在酸性介质中进行,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考虑到 I -在强酸性中也易被氧化,故一般选在pH为3~4的弱酸性溶液中进行滴定。 (二)、实验仪器及药品 材料:果汁。 仪器:烧杯多个、量筒、玻璃棒、滴管、容量瓶多个(250mL)、酸式滴定管、滤纸、锥形瓶等。 药品:0.02mol /L碘溶液、2% 可溶性淀粉溶液、2% HC l溶液。 (三)、试验步骤 1、购买市场上现成的果汁; 2、滴定果汁中vc的含量; (1)、移取50ml果汁注入250 ml锥形瓶中,三份,分别向三个锥形瓶中加人3m l淀粉溶液,再滴加10ml醋酸,将PH 值调至3左右; (2)、用0.02mol /L碘溶液滴定果汁,在滴定过程中,边滴边晃动锥形瓶,直到提取液呈现蓝色,且在30 秒不褪色;

实验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片中的VC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C片中的V C含量2、掌握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及紫外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与分析条件的选择。 二、实验原理 维生素C是人体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它影响胶元蛋白的形成,参与人体多种氧化-还原反应,并且有解毒作用。人体不能自身制造Vc,所以人体必须不断地从食物中摄入Vc,通常还需储藏能维持一个月左右的Vc。缺乏时会产生坏血病,故又称抗坏血酸。 维生素C属水溶性维生素,分子式C 6H 8O 6。分子结构中具有二烯醇结构,其结构如下:它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或乙醚。分子中的二烯醇基具极强的还原性,性质活泼,易被氧化为二酮基而成为脱氢抗坏血酸。维生素C分子结构中有共轭双键,固在紫外光区有较强的吸收。 根据维生素C在稀盐酸溶液中,Vc吸收曲线比较稳定,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其吸收值A的大小与维生素C的浓度c的大小成正比,符合郎伯—比尔定律: A=εbc 其中A为吸收度;c为试样中维生素C的浓度,mol·L-1;b为吸收池厚度,cm;ε为摩尔吸收系数,L·mol-1·cm-1。若在最大吸收波长下,首先绘制出维生素C在最大吸收波长下的标准曲线,然后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出吸光度A,由测得的吸光度A在标准曲线上查得浓度,换算为药品中含量(mg/片)。。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1.仪器TU181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1台,研钵1个,50mL容量瓶7只和500mL容量瓶1只,10mL移液管2支,100mL、1000mL烧杯2只。 2.试剂维生素C标准品(抗坏血酸),市售维生素C含片(100mg/片),冰醋酸,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 1.配制维生素C标准贮备液500mL(浓度约为1.5×10-4mol/L): 称取约0.0132g维生素C标准品于100mL的烧杯中,用超声波助溶后定容于500mL容量瓶中,摇匀,配成贮备液。 2.配制标准系列: 分别吸取上述贮备液1.00、2.00、4.00、8.00、16.00mL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4.绘制标准曲线 以蒸馏水为参比,用上述标准系列溶液在 max处分别测出吸光度,并绘制标准曲线。 5.样品测定 取3片Vc片剂研细,准确称取0.02g于100mL烧杯中,以去离子水稀释至500mL。移取样品溶液 5.00mL于50mL容量瓶中,定容。在 max处测吸光度。 五、实验结果和讨论 1.绘制吸收曲线,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2.以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图。

蔬菜中维生素c的测定

蔬菜中维生素c的测定 制作人:薛钦时间:2016年5月20日 一、实验背景 ●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食物中的维生素 C被人体小肠上段吸收。一旦吸收,就分布到体内所有的水溶性结构中,正常成人体内的维生素C代谢活性池中约有1500mg维生素C,最高储存峰值为3000mg维生素C。正常情况下,维生素C 绝大部分在体内经代谢分解成草酸或与硫酸结合生成抗坏血酸 -2-硫酸由尿排出;另一部分可直接由尿排出体外。 维生素C的作用: ●1、促进骨胶原的生物合成。利于组织创伤口的更快愈合。 ●2、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肌体寿命。 ●3、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利用。 ●4、改善脂肪和类脂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预防心血管病。 ●5、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防止牙床出血,防止关节痛、腰腿痛。 ●6、增强肌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 ●7、水溶性强抗氧化剂,主要作用在体内水溶液中。 二、实验目的 ● 1.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缺乏时引起坏血病。 ● 2.维生素C含量可作为植物抗衰老和抗逆境的重要生理指标,也

可作为果品质量、选育良种的鉴别指标。 ● 3.水果、蔬菜保鲜贮藏必须测定维生素C含量,了解果蔬品质量 的高低。 ● 4.了解和掌握2,6-二氯酚靛酚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三、实验原理 ●2,6—二氯靛酚是一种染料,其颜色反应表现为两种特性。一是 取决于氧化还原状态,氧化态为深蓝色,还原态为无色;二是受其介质酸度的影响,在碱性介质中呈深蓝色,在酸性溶液介质中呈浅红色。 ●用蓝色的碱性染料标准液,滴定含VC的酸性浸出液,染料被还原 为无色,到达终点时,微过量的2、6—二氯靛酚染料在酸性溶液中呈浅红色即为终点。从染料消耗量即可计算出试样中还原型抗坏血酸量。 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维生素C: 强的还原性 ●将染料2.6-D 还原成无色的2.6-二氯酚靛酚 ● 2.6-二氯酚靛酚:强的氧化性 ●中性/碱性: 蓝色酸性:红色

保健食品中9种脂溶性维生素的测定BJS201717

附件5 保健食品中9种脂溶性维生素的测定 BJS 201717 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营养素补充剂类保健食品中维生素A、维生素A醋酸酯、维生素D2、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E醋酸酯、维生素K1、维生素K2、β-胡萝卜素含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营养素补充剂类保健食品中维生素A、维生素A醋酸酯、维生素D2、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E醋酸酯、维生素K1、维生素K2、β-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2原理 试样经混合溶液(异丙醇:二氯甲烷:甲醇=10:10:80,v:v:v)提取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规定,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 试剂 3.1.1甲醇:质谱级。 3.1.2乙腈:质谱级。 3.1.3异丙醇:色谱纯。 3.1.4丙酮。 3.1.5二氯甲烷。 3.1.6提取溶液(异丙醇:二氯甲烷:甲醇=10:10:80,v:v:v):取异丙醇50mL、二氯甲烷50mL,用甲醇稀释至500 mL,混匀。 3.1.7 0.1%甲酸水溶液:取甲酸1 mL用水稀释至1 000 mL,用滤膜(3.4)过滤后备用。 3.1.8 0.1%甲酸甲醇溶液:取甲酸1 mL用甲醇稀释至1000mL,用滤膜(3.4)过滤后备用。 3.2标准品 维生素A、维生素A醋酸酯、维生素D2、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E醋酸酯、维生素K1、维生素K2、β-胡萝卜素标准品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见附录A表A.1,纯度≥98%。 3.3标准溶液配制 3.3.1标准储备液(100μg/mL) —41 —

果蔬维生素C含量测定及其分析

果蔬维生素C 含量测定及其分析 摘要 本次实验我们测定了橘子中的维生素c 含量,试验中,通过2,6-二氯酚靛酚对维生素C 的滴定从而测定了橘子所含的维生素C 含量,我们测得橘子的维C 的含量是20.46mg/100g ,相对较低。经查阅资料,讨论后发现维生素C 在空气中易氧化,而且不同成熟程度、品种、新鲜程度、生长地、测定温度等客观因素也会对其有很大的影响。 一、前言 实验目的: 测定橘子中的维生素c 含量,从而进行分析。 实验原理: 维生素C 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缺少它时会产生坏血病,因此又称为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它对物质代谢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发现它还有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并具有化学致癌物的阻断作用。 维生素C 主要存在于新鲜水果及蔬菜中。水果中以猕猴桃含量最多,在柠檬、桔子和橙子中含量也非常丰富;蔬菜以辣椒中的含量最丰富,在番茄、甘蓝、萝卜、青菜中含量也十分丰富,野生植物以刺梨中的含量最丰富,每100克中含2800毫克,有“维生素C 王”之称。维生素C 为无色晶体,味酸,溶于水及乙醇,不耐热,在碱性溶液中极不稳定,日光照射后易被氧化破坏,有微量铜、铁等重金属离子存在时更易氧化分解,干燥条件下较为稳定。故维生素C 制剂应放在干燥、低温和避光处保存;在烹调蔬菜时,不宜烧煮过度并应避免接触碱和铜器。 C C C C C C HO H HO HO O H OH O 2 N OH Cl Cl O +C C C C C C O H O HO O H OH O 2 N OH Cl Cl O + O H (蓝色) 还原型抗坏血酸 氧化型脱氢抗坏血酸 2,6-二氯酚靛酚还原型2,6-二氯酚靛酚(红 色)H OH + (无色) N Cl Cl O H H 维生素C 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它可分为还原性和脱氢型。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染料

维生素c测定方法

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 郑世豪 {摘要}: 维生素C亦称抗坏血酸,具有氧化还原功能,广泛参与细胞间质的合成及解毒过程等作用,它能帮助减低臭氧、二氧化碳等空气污染毒性抑制膳食中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的合成,还具有降低血铅浓度的作用,既能保持皮肤弹性,延缓衰老,又有助于消除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之一,故许多人把它作为防病治病的灵丹妙药,殊不知应用合理与否,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关键词}:维生素C 测定原理、检测方法 引言 维生素C是可溶于水的无色结晶,是一种分子结构最简单的维生素。维生素C有防治坏血病的功能,所以在医药上常把它叫做抗坏血酸。维生素C 在水溶液中易被氧化,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在弱酸条件中较稳定,维生素C开始氧化为脱氢型抗坏血酸(有生理作用)。维生素C能保持巯基酶的活性和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起解毒作用等。其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新鲜的水果、蔬菜,特别是枣、辣椒、苦瓜、柿子叶、猕猴桃、柑橘等食品中含量尤为丰富。准确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对饮食健康、医疗保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近年来的文献报道维生素C测定方法主要有滴定法、荧光法、光度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 1.1测定原理 2,6一二氯靛酚法和碘量法是较常见的滴定测定维生素C的方法。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染料2,6一二氯靛酚,该染料在酸性中呈红色,被还原后红色消失。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2,6一二氯靛酚后,本身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在没有杂质干扰时,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2,6-二氯靛酚的量与样品中所含维生素C的量成正比。 碘量法的原理:维生素C包括氧化型、还原型和二酮古乐糖酸三种,当用碘滴定维生素C时,所滴定的碘被维生素C还原为碘离子,随着滴定过程中维生素C全被氧化,所滴入的碘将以碘分子形式出现。碘分子可以使含指示剂(淀粉)的溶液产生蓝色,即为滴定终点。 1.2测定操作 2,6一二氯靛酚法:取适量的样品可食部,加入100 mL 2%草酸溶液,制成匀浆。取同一样品匀浆10g,加入1%草酸溶液20 mL,摇匀,用滤纸过滤,取5mL过滤液于锥形瓶中,用2,6一二氯靛酚钠盐溶液滴定(1 mL≈0.02 mgVitC),以淡红色存在30 s内不褪色为滴定终点。记录2,6-二氯酚靛酚钠盐溶液的消耗量,根据结果计算出样品中维生素C含量(mg/100 g)。 碘量法的原理:维生素C包括氧化型、还原型和二酮古乐糖酸三种,当用碘滴定维生素C时,所滴定的碘被维生素C还原为碘离子,随着滴定过程中维生素C全被氧化,所滴入的碘将以碘分子形式出现。碘分子可以使含指示剂(淀粉)的溶液产生蓝色,即为滴定终点。 荧光法测定维生素C 1.1测定原理: Deutsch和Weeks曾经报道过一种检测维生素C的荧光分析法(OPDA),并被指定为维生素C的经典荧光分析法。在该方法中,维生素C先被活性炭(Norit)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DHAA),DHAA再与荧光底物邻苯二胺(OPDA)结合生成荧光产物,通过对该荧光产物的检测实现对维生素C的定量分析。孙振艳等[1]提出了一种新的测定维生素C的荧光分析方法。基于维生素C被Cu2+氧化为DHAA,DHAA进一步与苯甲酸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产生荧光协同增敏作用,通过对体系荧光强度的测定进行维生素C的定量分析。 1.2测定操作: 荧光分析法(OPDA)的测定方法:称取一定量样品,研磨后用水浸泡,取清液加入适量1%草酸溶液,振摇约3min,加入0.2g已处理好的活性炭再充分振摇约3min后过滤,滤液加于两个25mL比色管再加入5.0mL缓冲溶液,,其中一管加入 2.0mL硼酸溶液(即空白)摇匀,放置15min后,两管均加入邻苯二胺溶液10mL,避光放置30min待测。样品荧光强度减去空白荧光强度值即为样品相对荧光强度值。 孙振艳等的荧光分析法:在25 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0. 6 mL CuSO4溶液,2. 0 m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2. 0 mL苯甲酸溶液,一定体积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5. 0 mLNaOH-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溶液,用蒸馏水定容,摇匀。在35℃恒温水浴中加热30 min,将溶液流水冷却至室温,激发波长为308 nm,在发射波长408nm处,测量荧光强度F,以不含维生素C的试剂空白为F0,计算ΔF=F-F。

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教案

《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教案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彭石娟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水果蔬菜中Vc的测定,通过组内成员间的交流和讨论,体验并共享实验结果。 2.知道设计实验的原则:单因子变量、对照。 3.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维生素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能合理膳食。 4.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了解生化相关职业。 【重点】 知道实验设计的原则,形成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难点】 利用已知标准量来换算被测品维生素C含量。 二、课前准备 1.教师实验准备: 【试剂】各种水果和蔬菜,0.5%淀粉溶液,0.1%碘液,稀盐酸、碘液 【仪器】烧杯,锥形瓶,量筒,铁架台,酸式滴定管,pH试纸,容量瓶,研钵,滤纸,漏斗,榨汁机,电子秤或天平。 2.学生准备 完成《维生素相关资料收集单》 三、实验原理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它是人体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之一。维生素C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人体胶原蛋白的形成、参与体液内多种氧化还原反应、具有解毒作用等。在蔬菜水果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维生素C。 维生素C是强还原性物质,在酸性溶液中,能把碘(I2)还原成碘离子(I-),而当碘液过量时,又会使被测溶液里的淀粉显蓝色,因此利用这一原理,可以用直接碘量法测定水果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 四、教学方法——PBL教学 PBL教学法是项目学习(problem based-learning),由美国教授Barrows于1969年首创,它是在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下,基于问题解决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自主和小组学习为主,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并学习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提出完整的解决方案,而教师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及时提供知识上的帮助和引导,为学生的活动进行提供保障。

维生素C含量测定

维生素C含量测定 1、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2、碘量法 3、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 碘量法 VC在水果中主要以还原型存在(还有氧化型及少量结合态),因此通常测定的是还原型VC J。VC属于不稳定维生素,尤其是在液态时,易被热、碱、氧和光破坏,氧化型VC更不稳定,在测定中易受杂质的干扰。采用二氯酶法测定VC极不稳定,易受到还原性杂质的干扰,所以测定VC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析技术。选择合适的提取剂可以延长VC的稳定时间,提高VC的提取效率。VC在酸性溶液中相对稳定,因此试验中采用2%的偏磷酸、2%草酸、10%三氯乙酸、2%草酸+10%盐酸溶液作为提取剂,分别对5种水果中的VC进行提取,并采用碘量法测定其含量。 1 试验原料与试剂 1.1 原料 草莓、鲜枣、香蕉、西瓜、桃:市售,长春本地产。 1.2 试剂 1%淀粉指示剂,0.01 mol/L的碘溶液,2%偏磷酸,2%草酸,10%三氯乙酸,2%草酸+10%盐酸。 2 工作原理 碘可将VC氧化,且2分子碘可氧化1分子VC,碘遇淀粉变蓝,

C2H8O6+2I2!=C2H4O6+4HI。在提取的水果样液中加人淀粉指示剂,用0.01mol/L碘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当样液变蓝且保持15 S不褪色时,记录所用碘液的体积,计算得VC的含量【。 3 步骤与方法 3.1 样品的制备 取各水果样品400 g清洗、沥干,将每份样品平均分成4份,即每份100 g,用破碎机破碎。在破碎的同时加人提取剂,以减少VC损失。之后,用榨汁机榨汁,然后每份样品分别用2%偏磷酸、2%草酸、10%三氯乙酸和2%草酸+10%盐酸提取。 3.2 VC含量的测定 在各份提取液中加人淀粉指示剂,用酸式滴定管装人碘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当溶液变蓝15 S不褪色时即为终点,记录碘液的体积. 4 计算结果 VC含量的计算公式为(176/2)×0.01×V ,将消耗I2标准溶液的体积代人上式,得VC含量。 5 结论 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 方法原理: 维生素C总量包括还原型Vc、脱氢型Vc和二酮古乐糖酸,将样品中的还原型抗坏血酸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进一步水解为二酮古乐糖

维生素C不同的测定方法

维生素C不同的测定方法 目前研究维生素C测定方法的报道较多,有关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如荧光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2,4-二硝基苯肼法、光度分析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分析法及色谱法等,各种方法对实际样品的测定均有满意的效果. 为了解国内VC含量测定方法及其应用方面的现状及发展态势.方法以"维生素C或抗坏血酸和测定"为检索词对1994~2002年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的理工A、B和医药卫生专辑进行篇名检索,对所得有关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文献数据分别以年代、作者区域、载刊等级、样品类型、测定方法等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核心期刊载刊文献占文献总量的45.06%,其中光度法占65.69%,电化法占18.63%,色谱法占12.75%;复杂被测样品文献占文献总量的45.06%,其中光度法占60.92%,色谱法占19.54%,电化法占10.34%.结论目前国内维生素C含量测定仍以光度法为主流,但近年来色谱法,特别是HPLC 法上升趋势尤为明显. 一.荧光法 1.原理

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成脱氢型抗坏血酸后,与邻苯二胺(OPDA)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喹喔啉(quinoxaline),其荧光强度与脱氢抗坏血酸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成正比,以此测定食物中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量。 脱氢抗坏血酸与硼酸可形成复合物而不与OPDA反应,以此排除样品中荧光杂质所产生的干扰。本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0.022 g/ml。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 3. 注意事项 3.1 大多数植物组织内含有一种能破坏抗坏血酸的氧化酶,因此,抗坏血酸的测定应采用新鲜样品并尽快用偏磷酸-醋酸提取液将样品制成匀浆以保存维生C。 3.2 某些果胶含量高的样品不易过滤,可采用抽滤的方法,也可先离心,再取上清液过滤。 3.3活性炭可将抗坏血酸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但它也有吸附抗坏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