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处方分析范文

中药药剂学-处方分析范文
中药药剂学-处方分析范文

中药药剂学

阿拉伯胶(乳化剂)白凡士林(调节稠度)淀粉(填充剂崩解剂)淀粉浆(粘合剂)糊精(填充剂粘合剂)滑石粉(助流剂)酒石酸(络合剂稳定剂)尼泊金乙(防腐剂)轻质液体石蜡(润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乳化剂)十六十八醇混合物(油相)糖精钠(矫味剂)碳酸氢钠(pH 调节剂)吐温80(乳化剂)西黄薯胶(增稠剂)硬脂酸甘油酯(辅助剂乳化剂)乙醇(润湿剂)硬脂酸镁(润滑剂)亚硫酸氢钠(抗氧剂)依地酸二钠(金属离子络合剂)注射用水(溶媒)

散剂

痱子粉

【处方】薄荷脑;樟脑;氧化锌;硼酸(药物);滑石粉(稀释剂)

【制法】取樟脑、薄荷脑研磨至液化,加适量滑石粉研匀,依次加氧化锌、硼酸研磨。最后按等量递增法加入剩余的滑石粉研匀,过七号筛即得。

益元散

【处方】滑石(稀释剂);甘草(药物);朱砂(药物)g

【制法】朱砂水飞成极细粉,滑石、甘草各粉碎成细粉(过六号筛)。取少量滑石粉置于研钵内先行研磨,以饱和研钵的表面能,再将朱砂置研钵中,以等量递增法与滑石粉混合均匀,倾出。取甘草置研钵中,以等量递增法加入上述粉末,研匀,即得。

硫酸阿托品散

用途:用于胃肠痉挛疼痛。

【处方】硫酸阿托品(药物);乳糖(稀释剂);胭脂红乳糖(着色剂)

【制法】研磨乳糖使研钵饱和后倾出,将硫酸阿托品与胭脂红乳糖置研钵中研合均匀,再以等量递增法逐渐加入乳糖,研匀,待色泽一致后,分装,每包0.1g。

浸出制剂

渗漉法制取流浸膏剂的工艺流程为:药材粉碎→润湿→装筒→排气→浸渍→渗漉→浓缩→调整含量。

远志流浸膏

【处方】远志(药物);60%乙醇(溶剂);浓氨试液(PH调节剂)

【制法】取远志粉碎为中粉,按渗漉法,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1mL~3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35mL,另器保存,继续收集续漉液120mL,在60℃以下浓缩至稠膏状,加入初漉液,混匀后滴加浓氨试液适量使微显碱性,并有氨臭,用60%乙醇调整体积使成40mL,静置,待澄清,滤过

远志酊(性状:棕色液体)

功治:祛痰,用于咳痰不爽。

【处方】远志流浸膏(药物);60%乙醇(溶剂)

【制法】取远志流浸膏,加60%乙醇使成25mL,混匀后,静置,滤过,即得。

远志糖浆

【处方】远志流浸膏(药物);浓氨溶液(PH调节剂);苯甲酸钠(防腐剂);单糖浆(矫味剂)

【制法】将浓氨溶液稀释成10%稀氨水,与远志流浸膏混合均匀,静置1天~2天备用,再将单糖浆在60℃以下加入远志流浸膏中至规定体积,混合均匀。

益母草膏

性状:棕黑色稠厚的半流体,气微,味苦、甜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用于经闭、痛经及产后淤血腹痛。

【处方】益母草(药物);红糖(药物、辅料)

【制法】取益母草加水煎煮两次,第一煎沸后1小时,第二煎沸后30分钟,用纱布过滤,挤压残渣,滤液合并,浓缩,不断捞去泡沫,浓缩成清膏(比重为1.21~1.25,80~85℃热测),通常浓缩至1:1〈mL:g〉)。另将红糖置小烧杯中,加入1/2量的开水,加热至全溶,用纱布滤过,置蒸发皿中,继续用文火炼至糖成深红色时,停止加热,慢慢将清膏加入其中,搅拌均匀,继续用文火加热收膏,待取少许能平拉成丝,或滴于纸上不见水迹,即得。

液体药剂

碘酊

【处方】碘(药物);碘化钾(助溶剂);乙醇(溶剂);水(溶剂)适量

【制法】取碘化钾,加水约1mL溶解后,加碘及乙醇,搅拌使溶解,再加水适量使成50mL,搅匀,即得。

复方硼酸钠溶液

【处方】硼酸钠(药物);碳酸氢钠(PH调节剂);液化酚(药物、抗氧剂);甘油(保湿剂、溶剂);水

【制法】取硼酸钠加热水约50mL溶解后,放冷,加入碳酸氢钠溶解。另取液化酚加入甘油中搅匀,将该混合液缓缓加入硼酸钠、碳酸氢钠的混合液中,随加随搅拌,静置片刻至气泡不再发生为止,过滤,于滤器上添加水使成100mL。

鱼肝油乳。O/W

【处方】鱼肝油(主药,O);阿拉伯胶粉(乳化剂);西黄蓍胶粉(增稠剂);糖精钠(矫味剂);尼泊金乙脂(防腐剂);蒸馏水(W)

【制法】取水约6.2 mL与阿拉伯胶置干燥乳钵中,研匀后,缓缓逐滴加入鱼肝油,迅速向同一方向研磨,直至产生的油相被撕裂成油球而乳化的劈裂声,继续研磨至少一分钟,制成稠厚的初乳。然后加入西黄蓍胶浆(取西黄蓍胶置干燥的乳钵中,加乙醇几滴润湿后,一次加入水5mL,研磨均匀)与适量水,使成25mL,搅匀,即得。

炉甘石洗剂

【处方】炉甘石(药物)4.0g;氧化锌(药物)4.0g;甘油(助悬剂)1.0mL;氢氧化钙溶液(溶剂)适量

【制法】取炉甘石、氧化锌混合过120目筛,置乳钵中,加少量氢氧化钙溶液,研成糊状后,加甘油研匀,再添加适量氢氧化钙溶液使成50mL,搅匀,即得。

复方硫洗剂

【处方】沉降硫磺(药物)1.2g;硫酸锌(反絮凝剂)1.2g;樟脑醑(芳香剂)10mL;甘油(助悬剂)4mL;吐温-80(增溶剂)0.1mL;水(溶剂)适量

【制法】取沉降硫磺,置乳钵中,研磨,加甘油及吐温-80研匀,缓缓加入硫酸锌溶液研磨,加入适量水,研磨均匀,然后缓缓加入樟脑醑,边加边研,最后加入适量水使成全量,搅匀,即得。

口服液的制备

黄芪精口服液:黄芪(主药);蜂蜜(矫味剂,药物);尼泊金乙(防腐剂);香精(矫味剂)

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流程为:中药材→提取→精制→过滤→分装→灭菌。

中药注射剂的制备

中药注射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为:原、辅料的准备→药料的提取、精制→配液→滤过→灌注→熔封→灭菌→质量检查→印字包装→成品。

柴胡注射液

【处方】柴胡(药物)1000g;氯化钠9g;聚山梨酯80(增溶剂)5m1;注射用水适量

【制法】取处方量的1/2。柴胡500g,洗净,粉碎成粗粉,用水蒸气蒸馏法蒸馏,收集馏液1000m1。所得馏液重蒸馏,收集重蒸馏液475 ml。加入氯化钠4.5g、聚山梨酯-80 2.5ml,搅拌溶解,用G4垂熔玻璃漏斗滤过至澄明,灌封,100℃, 30分钟灭菌即得

软膏剂的制备

1、软膏剂中基质的净化与灭菌:油脂性基质应先加热熔融,趁热滤过,除去杂质,再加热到150℃约1h 灭菌并除去水分。

2、软膏剂的制法:研和法、熔合法、乳化法

黄芩素油膏

【处方】黄芩素粉(100目);凡士林(油相);羊毛脂(半固体)

【制法】称取凡士林,加入羊毛脂,水浴加热熔融后加入黄芩素粉,搅匀,继续搅拌至冷,即得。

黄芩素乳膏

【处方】黄芩素粉(100目);硬脂酸(油相);硬脂酸甘油酯(油相);甘油(保湿剂);蓖麻油(乳化剂,O);尼泊金乙酯(防腐剂);三乙醇胺(水相);蒸馏水

【制法】(1)将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蓖麻油、尼泊金乙酯共置于干燥烧杯内,水浴加热至70oC~80oC使全熔,得油性药液(2)将甘油、黄芩素、蒸馏水置另一烧杯中,加热至50℃~60℃,边搅拌边加入三乙醇胺,使黄芩素全溶,得水性药液。(3)将油性药液逐渐加入水性药液中,边加边搅拌均匀,直至冷却至室温,即得

黄芩素水膏

【处方】黄芩素粉(100目);甘油(保湿剂);甲基纤维素(水溶性基质);苯甲酸钠(防腐剂);蒸馏水

【制法】将黄芩素、甘油、苯甲酸钠置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水浴加热使溶解,放冷,加入甲基纤维素,边加边搅拌至均匀,放置至凝胶状。

紫草软膏

【处方】紫草、白芷、忍冬藤、冰片(药物);麻油(油相);蜂蜡(油脂性基质)

【制法】将白芷、忍冬藤用麻油浸泡24小时,文火炸至白芷表面金黄色,去渣。紫草用清水润湿,置锅中炸至油呈紫红色,去渣,滤过。加入蜂蜡适量(每油10g加蜂蜡2~4g),搅拌至全熔,冷至70℃左右,加入研细的冰片,搅匀,即得。

栓剂的制备

热熔法工艺流程:基质熔化→与药物混匀→注模→冷却→削去溢出部分→脱模→质检→包装。(搓捏法、冷压法)

紫花地丁甘油明胶栓

【处方】紫花地丁浓缩液(药物);甘油、明胶(水溶性基质)

【制法】(1)甘油明胶基质的制备取明胶6g,加适量蒸馏水浸泡,去除多余的水,置于已称定重量的容器内,加6g甘油,于水浴上加热至明胶溶解,继续蒸发水分至重量为12g,备用。(2)紫花地丁浓缩液的制备取紫花地丁20g,加水煎煮二次,药液浓缩至1:3(mL:g),备用。(3)混合制栓按处方量,将紫花地丁浓缩液加入甘油明胶基质中,水浴上加热搅匀,倾入已涂有润滑剂的肛门栓模中,冷却,切除多余部分,取出,包装,即得。

硬胶囊剂(同片剂)

硬胶囊的制备工艺流程为:空胶囊的制备→药物处理→药物填充→胶囊的封口→除粉和磨光→质检→包装。

盐酸黄连素硬胶囊剂

【处方】盐酸小檗碱(药物);淀粉(填充剂);淀粉浆(黏合剂);硬酯酸镁(润滑剂)

【制法】取盐酸小檗碱粉碎,过80目筛,与淀粉混匀,加入淀粉浆适量,拌和制成软材,压过80~100目筛制粒,于60℃~70℃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均匀,装入胶囊,即得。

盐酸小檗碱片:盐酸小檗碱+淀粉混合均匀,+淀粉煮浆混合,制成软材,干燥,整粒,+适量硬酯酸镁混合,压片。

丸剂

工艺流程为:原、辅料的准备→起模→成型→盖面→干燥→选丸→质量检查→包装。

膜剂的制备

膜剂的制备工艺流程(涂膜法)为:配制成膜材料浆液→加入药物及附加剂→脱气泡→涂膜→干燥→脱膜→(分剂量)→包装

养阴生肌膜

【处方】养阴生肌散(药物);PVA(17-88)(成膜材料);甘油(增塑剂);聚山梨酯-80(表面活性剂);蒸馏水

【制法】(1)取PVA加入85%乙醇浸泡过夜,滤过,沥干,重复处理一次,倾出乙醇,将PVA于60℃烘干,备用。称取上述PVA 10g,置三角瓶中,加蒸馏水50mL,水浴上加热,使之熔化成胶液,补足水分,备用。(2)称取养阴生肌散(过七号筛)2g,于研钵中研细,加甘油1mL,聚山梨酯-80 5滴,继续研细,缓缓将PVA胶液加入,研匀,静置脱气泡后,供涂膜用。(3)取玻璃板(5cm×20cm)5块,洗净,干燥,用75%乙醇揩擦消毒,再涂擦少许液状石蜡。用吸管吸取上述药液10ml,倒于玻璃板上,摊匀,水平晾至半干,于60℃烘干。小心揭下药膜,封装于塑料袋中,即得。

穿心莲片

穿心莲片40.0g,穿心莲粉16.0g,滑石粉适量。取穿心莲饮片40g,加水煎煮两次,每次30min,用纱布加六号筛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约得膏15g)。稍冷加入穿心莲粉(过六号筛)16g,拌匀,制成软材,用一号筛(14目)挤出制粒,湿颗粒摊于盘内,于60~70℃烘干,加3%滑石粉,混匀,用一号筛(14目)整粒,压片,每片相当于药材1g。作片重差异、崩解时限、硬度检查,符合规定后,包装。

1.影响湿热灭菌因素微生物种类与数量;药物与介质性质;蒸汽性质;灭菌时间

2.起昙现象与原因起昙现象是指含聚氧乙烯基的表面活性剂其水溶液加热至一定温度是,溶液突然浑浊,冷后又澄清。原因是其亲水基与水呈氢键结合,开始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而温度到达昙点后,氢键受到破坏,分子水化力降低,溶解度急剧下降,故而出现混浊或沉淀。

3.Stokes方程说明影响混悬液沉淀速度因素

V=2r2(ρ1-ρ2)g/9η,V(粒子沉降速度);r(粒子半径);ρ1与ρ2(分别是粒子与分散媒的密度);g(重力加速度);η(分散介质粘度)

因素:沉降速度与粒子半径平方成正比;密度差与沉降速度成正比,加助悬剂;增大介质粘度,则沉降速度下降。

4.外用膏剂透皮吸收途径:透过完整表皮;透过毛囊、皮脂腺;透过汗腺

5.蜂蜜炼制种类?特点?

嫩蜜:加热至105~115℃,含水量17~20%,密度1.35,色不变,稍黏。适用于含油脂、黏液质、胶质糖、淀粉、动物组织等黏性较强的中药制丸。

中蜜:加热至116~118℃,含水量14~16%,密度1.37,色浅黄有光均匀气泡,黏。适用于黏性中等的中药制丸

老蜜:加热至119~122℃,含水量10%以下,密度1.4,色红棕有光大气泡,甚黏,长白丝。适用于黏性差的矿物性和纤维性中药制丸。冬用嫩蜜,夏用老

6.复凝聚发制备微囊原理利用两种具有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作囊材,将囊心物分散在囊材水溶液中,一定条件下,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互相交联后,溶解度降低,自溶液中凝聚析出成囊。明胶与阿拉伯胶:当PH调到4时,处于明胶等电点以下,因此明胶电荷正电,而负电胶体阿拉伯胶带有充分负电荷,而这中和形成复合物,以致胶体溶液溶解度下降,从而凝聚成囊

7.常用浸提方法煎煮;浸渍;渗漉;回流;水蒸气蒸馏;超临界液体提取;半仿生提取;微波提取;超声波提取

8.影响透皮吸收的皮肤因素

皮肤部位(不同部位吸收速度不同);皮肤状况(病变皮肤吸收加快,应注意用量);皮肤的温度与湿度(温度上升有利于吸收);皮肤洁净度(吸收通畅)

9.混悬液的稳定剂有哪些润湿剂(表面活性剂或高分子亲水胶体);助悬剂(高分子物质如树胶类、低分子物质如甘油糖浆、硅酸类、触变胶);絮凝剂【降低等电位】与反絮凝剂【增加等电位】(同一电解质用量不同可起絮凝或反絮凝作用,如枸橼酸盐)

10.蜂蜜炼制目的除去杂质,如蜂体、蜡质、淀粉;降低水分含量,增加黏合性;破坏酶类,杀死微生物,防霉变腐败,增强稳定性

11.抗坏血酸注射液防药物氧化措施加入抗氧剂;加入金属离子络合剂;调节最稳定ph值

12.简述热原的含义及其基本性质热原指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它包括细菌性热原、内源性高分子热原、内源性低分子热原及化学热原等。具有水溶性、耐热性、滤过性、不挥发性、其他性质(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破坏)。

13.片剂制颗粒目的增加物料的流动性;减少细粉吸附和容存的空气以减少药片的松裂;避免粉末分层;避免细粉飞扬

14.增溶原理及中药药剂学中的应用

增溶指药物在水中因加入表面活性剂而溶解度增加的现象。其原理是表面活性水溶液达到临界胶束浓度后,其疏水部分会相互吸引、缔合在一起形成胶束,被增溶的物质以不同方式与胶束相结合。应用:增加难溶性成分的溶解度;用于中药提取的辅助剂

15.注射剂特点优点:药效迅速,作用可靠;适用于不宜口服给药的药物;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可使药物发挥定位定向的局部作用。

缺点:质量要求搞,制备过程需特定条件与设备,生产费用较大,价格高;使用不便,注射时疼痛;一旦注入集体,其对集体的作用难以逆转,若使用不当,易发生危险。

16.混合的目的及混合操作在生产中意义

目的:使多组分物质含量均匀一致

意义:应用广泛,意义重大,结果直接关系到制剂的外观及内在质量,如散剂片剂生产中,会出现色斑,崩解时限不及格,影响药效。特别是毒性药物,给疗效带来影响,甚至带来危险

17.增溶和助溶区别

定义上:增溶是药物在水中因加入表面活性剂而溶解度增加的现象;助溶是一些难溶于水的药物由于加入第二种物质(助溶剂)而增加其在水中溶解度的现象

机理上:增溶:被增溶物质以不同方式与胶束相结合;助溶:助溶剂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络合物、有机分子复合物或通过复分解反应形成可溶性盐类,而起到增加溶解度的作用

18.胶囊剂特点

整洁、美观、容易吞服;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可提高药物稳定性;可定时定位释放药物;可弥补其他剂型不足;可使着色、外壁印字,利于识别

19.表面活性剂要药剂中的应用

增溶剂:可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主要在液体药剂中应用,应用于固体制剂可增加药物的溶出

乳化剂:可根据给药途径及乳剂型选择适合乳化剂

润湿剂:混悬剂的疏水性药物采用表面活性剂可增加药物与分散介质的润湿性,提高制剂稳定性

起泡剂与消泡剂;杀菌剂;去污剂

20.药材的浸出过程及影响浸出因素

一般药材浸出过程:浸润与渗透过程(浸出溶液润湿药材粉粒并通过毛细管和细胞间隙进入细胞组织中);解吸。溶解过程(浸出溶剂溶解有效成分形成溶液);扩散过程(药物依靠浓度差由细胞内向周围主体溶液扩散);置换过程(用新鲜溶剂或系溶剂置换药材周围的浓浸出液,以提高进推动力)

影响因素:中药粒度;中药成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浓度梯度;溶剂ph;浸提压力

21.缓释制剂,控释制剂主要特点

缓释制剂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一级速度过程)。其特点有:减少服药次数,减少用药总剂量;保持平稳的血药浓度,避免峰谷现象。控释制剂指药物能在预定的时间内自动以预定的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的制剂(以零级或接近零级速率)。其特点有:恒速释药,减少服药次数;保持稳态血药浓度,避免峰谷现象;可避免某些药物引起中毒。22.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无菌;热源与细菌内毒素;澄明度;ph值;渗透压;安全性;稳定性;其他

23影响药物经皮吸收因素

生理因素:皮肤水合作用,角质层厚度,皮肤的结合作用与代谢作用

剂型与药物性质:药物剂量和药物浓度,分子的大小及脂溶性,ph与pka、TSSD中药浓度,药物的熔点与热力学活度

24.释控原理通过渗透泵片实现,由药物、半透膜材料、渗透压活性物质和推动剂、释药孔组成。渗透泵片中的药物由片芯渗透压活性物质和推动剂的作用下,通过释药孔以零级动力学速度释放药物

处方分析题与答案

处方分析题答案 1.分析下列软膏基质的处方并写出制备方法。 处方:硬脂醇250g 油相,同时起辅助乳化及稳定作用 白凡士林250g 油相,同时防止水分蒸发并留下油膜,利于角质层水合而产生润滑作用 十二烷基硫酸钠10g 乳化剂 丙二醇120g 保湿剂 尼泊金甲酯0.25g 防腐剂 尼泊金丙酯0.15g 防腐剂 蒸馏水加至1000g 制备:取硬脂醇和白凡士林在水浴上融化,加热至75℃,加入预先溶在水中并加热至75℃的其他成分,搅拌至冷凝即得。 2.写出10%Vc注射液(抗坏血酸)的处方组成并分析? 维生素C 104g 主药 碳酸氢钠49g pH调节剂 亚硫酸氢钠0.05g 抗氧剂 依地酸二钠2g 金属络合剂 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溶剂 3. 分析下列处方并写出下列软膏基质的制备方法。 处方:硬脂酸甘油酯35g 油相 硬脂酸120g 油相 液体石蜡60g 油相,调节稠度 白凡士林10g 油相 羊毛脂50g 油相,调节吸湿性 三乙醇胺4g 水相,部分与硬脂酸形成有机皂其乳化作用 尼泊金乙酯1g 防腐剂 蒸馏水加之1000g 将油相成分(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液体石蜡,白凡士林,羊毛脂)与水相成分(三乙醇胺,尼泊金乙酯溶于蒸馏水中)分别加热至80℃,将熔融的油相加入水中,搅拌,制成O/W型乳剂基质。 4.处方分析,并写出制备小体积注射剂的工艺流程 肾上腺素1g 主药 依地酸二钠0.3g 金属络合剂 盐酸pH调节剂 氯化钠8g 渗透压调节剂 焦亚硫酸钠1g 抗氧剂 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溶剂 工艺流程:主药+附加剂+注射用溶剂配液滤过 灌封灭菌 安瓿洗涤干燥(灭菌) 成品包装印字质量检查检漏 5.分析处方,并指出采用何种方法制片?并简要写出其制备方法。

我院门诊用药处方分析

我院门诊用药处方分析 作者单位:343000 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黎新云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抗精神病用药处方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本院2011年1~3月门诊西药口服处方,对其中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的处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药处方5673张,对药物利用频率、联合用药情况及使用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中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共13种,常用抗精神处方占门诊处方量的62.84%,占总金额的55.86%。结论根据DUI值,本院抗精神病用药使用基本合理,基本符合目前抗精神病药治疗原则,但联合用药频度过高。 标签:抗精神病药物;DUI;联合用药 本文通过对本院2011年1~3月门诊抗精神病处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医院门诊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处方情况、用药数量、金额所占的比例。 1 方法 1.1 统计2011年1~3 月所有抗精神病用药处方5673张,对患者年龄、性别、用药名称、用法及联合用药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1.2 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值作为药物使用测量单位,DDDS 该药销售总量/该药的DDD值,DDDS越大,说明该药用药频度高,用药强度大,对该药的选择倾向大,DUI药物利用指数是以DDDS除以患者实际用药天数,可作为判别临床用药是否合理的标准。若DUI大于 1.0,说明医生日剂量大于DDD,用药不合理[1,2]。 2 结果 本次调查抗精神病用药处方5673张,占统计处方的62.84%,占用药金额的55.86%。处方中,患者年龄最小15 岁,最大83 岁,平均35.78岁。其中女性2888例,占50.9%,男性2785例,占49.1%。抗精神病药物在处方中出现总频数为6201次。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应用处方517 张,三种联用处方11张。具体见表1、表2。 表1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频率和排序 注:相同化学成分不同厂家或不同剂型视为同种药品 表2 13种精神药物的DDD值和DUI值

用药指导 ▎解热镇痛药不合理用药处方解析

用药指导▎解热镇痛药不合理用药处方解析 解热镇痛药中以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氨基比林、双氯芬酸等解热作用较好;对炎症导致的疼痛,以吲哚美辛、双氯芬酸、氯芬那酸较好;对抗风湿,以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吲哚美辛较强。另外,解热镇痛药常与抗组胺药、中枢镇静药、镇咳药、抗病毒药等组成复方制剂,用于感冒的对症治疗。解热镇痛药还具有中等程度的镇痛作用,对慢性钝痛如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及月经痛等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而对创伤性剧痛和内脏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绞痛几乎无效。为避免解热镇痛药对胃肠道的刺激,应在餐后服药,不宜空腹服药。高龄、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症、有出血倾向、消化性溃疡以及有上消化道出血和(或)穿孔病史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本类药物。对有特异性体质者,使用后可能发生皮疹、血管性水肿、哮喘等反应,应当慎用。如患者对解热镇痛药或其中成分之一有过敏史时,不宜再使用其他同类解热镇痛药,因为这类药物中大多数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 与地塞米松合用例1:患者,男,37岁。因“双膝关节痛5周”就诊。诊断:风湿性关节炎。处方:吲哚美辛片25 mg,3次/d,口服;地塞米松片0.75 mg,3次/d,口服。解析两药合用可加强对消化道的刺激作用。地塞米松能促进蛋白质

分解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并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降低胃与十二指肠黏膜组织对胃酸的抵抗力,阻碍组织修复,使溃疡愈合迟缓,对活动性溃疡病患者忌用。吲哚美辛的解热消炎作用较强,但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多,易产生溃疡,还能引起胃出血和穿孔,故两药合用,对胃的刺激作用相加。建议吲哚美辛不宜与地塞米松合用。与溴丙胺太林合用例2:患者,女,17岁。因“头痛1周”就诊。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3个月。诊断:①紧张性头痛;②慢性胃炎。处方:对乙酰氨基酚片0.5 g,3次/d,口服;溴丙胺太林片15 mg,3次/d,口服。解析对乙酰氨基酚为弱酸性药物,在胃及肠液中大部分呈非离子型,而药物吸收速度直接与胃排空速度有关;溴丙胺太林能延迟胃排空速度,使对乙酰氨基酚的吸收少而慢,血药浓度低,达不到治疗浓度,因此疗效差。建议对乙酰氨基酚与溴丙胺太林不宜合用,可用硫糖铝代替溴丙胺太林。与制酸药合用例3:患者,女,46岁。因“双膝关节痛3个月”就诊。诊断:风湿性关节炎。处方:吲哚美辛片25 mg,3次/d,口服;氢氧化铝凝胶20 mL,3次/d,口服。 解析 吲哚美辛对胃肠道刺激发生率较高,合用氢氧化铝凝胶,以保护胃壁。但氢氧化铝凝胶呈碱性。吲哚美辛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且能被氢氧化铝凝胶吸附,使吲哚美辛吸收降低

中药药剂学A卷(带答案)

《中药药剂学》模拟卷(A) 一、名词解释: 1.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 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剂。 3.浸出制剂:用适当的浸出溶剂和方法,从动植物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经适当精制与浓缩 得到的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 4.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尸体,是一种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性物质。 5.胶剂:是指用动物皮、骨、甲、角等为原料,用水煎取胶质,浓缩成干胶状的内服制剂。 二、单项选择题: 1. 制备含有毒性药材的散剂,剂量为0.05g,一般应配成多少比例的散剂?A A、1:10 B、1:100 C、1:5 D、1:1000 2. 二相气雾剂为:A A、溶液型气雾剂 B、O/W乳剂型气雾剂 C、W/O乳剂型气雾剂 D、混悬型气雾剂 E、吸入粉雾剂 3. 不宜制成软胶囊的药物是B A、维生素E油液 B、维生素AD乳状液 C、牡荆油 D、复合维生素油混悬液 E、维生素A油液 4. 制备胶剂时,加入明矾的目的是:B A、沉淀胶液中的胶原蛋白 B、沉淀胶液中的泥沙等杂质 C、便于凝结 D、 增加黏度E、调节口味 5.红丹的主要成分为( A )。 A.Pb3O4 B. PbO C.KNO3 D.HgSO4 E. HgO 6. 单冲压片机增加片重的方法为:A A、调节下冲下降的位置 B、调节下冲上升的高度 C、调节上冲下降的位置 D、调节上冲上升的高度 E、调节饲粉器的位置 7. 下列关于栓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 A、栓剂是由药物与基质混合制成的供腔道给药的半固体制剂 B、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纳入人体腔道后,在体温条件下能迅速软化、熔融 或溶解于分泌液中 C、栓剂既可用于局部治疗,也可以发挥全身治疗作用 D、栓剂基质有油脂性和水溶性基质两种 E、肛门栓一般为圆锥形、圆柱形、鱼雷型,阴道栓一般为球形、卵形、鸭嘴 形。

黑龙江大学2011级药剂学实验思考题及处方分析

药剂学实验二思考题 1、乳剂的制备方法有几种?实验室常用哪种方法?优点是什么?鱼肝油乳剂制备属于哪 类制备方法? 解:乳剂的制备方法有干胶法、湿胶法和机械法。实验室常用干胶法和湿胶法。优点是适宜小剂量制备。干胶法系先将胶粉与油混合,应注意容器的干燥。湿胶法则是胶粉先与水进行混合。鱼肝油乳剂属于干胶法。 2、为什么制备乳剂是经常要将阿拉伯胶和西黄蓍胶合用?为什么含有阿拉伯胶的乳剂不 宜作外用制剂? 解:阿拉伯胶单独使用往往会使形成的乳剂分层,所以常与西黄蓍胶等合用,有利于乳剂的稳定。因为阿拉伯胶黏度较大,附着在皮肤上会形成一层膜而导致不适感,所以不宜作外用制剂。 3、石灰搽剂的制备类型及形成乳剂的类型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解:石油搽剂的制备类型是新生皂法,形成乳剂的类型是油包水型乳剂。原因是氢氧化钙与油中的游离脂肪酸等反应生成钙肥皂,由于是二价皂,所以形成的是油包水乳剂。 4、测定植物油乳化时所需HLB值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解:对于评价和选择恰当适合的乳化剂和稳定效果有着重要意义,也可以指导生产实践。 5、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解:乳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相体系,由于分散体系及外界条件的影响,常常导致乳剂分层、絮凝、转相、破裂或酸败。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1.乳化剂的性质 2.乳化剂的用量3.分散相的浓度4.分散介质的黏度5.乳化及贮藏时的温度6.制备方法及乳化器械7.其他微生物的污染等 6、有哪些方法可判断乳剂类型? 解:稀释法和染色法。 药剂学实验一思考题 1、通过本实验总结制备比较稳定的混悬型液体药剂所需条件及可采取的措施。 解:1.尽量减少微粒半径,将药物粉碎得愈细愈好。2.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以减少固体微粒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向混悬剂中加入高分子助悬剂。 2、分析处方中各组分的作用。 解:炉甘石(主药)氧化锌(主药)甘油(润湿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助悬剂)三氯化铝(絮凝剂)吐温-80(稳定剂,形成电性保护膜)枸橼酸钠(反絮凝剂)水(溶媒) 药剂学实验六思考题 1、乙酰水杨酸片处方中为何要加入酒石酸? 解:因为乙酰水杨酸遇湿热不稳定,湿法制粒可加入酒石酸,以防乙酰水杨酸水解。 2、湿法制粒历史悠久,为什么至今还在应用? 解:湿法制成的颗粒经过表面润湿,具有颗粒质量好,外形美观、耐磨性较强、压缩成型性好等优点,故虽历史悠久仍在应用。 3、制备中药浸膏片与制备化学药片有什么不同? 解:一般中药的剂量比较大,所以中药片的大小比化学药片大。中药通常容易吸潮,压片时会粘冲,所以加的辅料中需要增加一些改善流动性的辅料。中药由于成片后不容易崩解,所以辅料还有增加崩解剂。中药外观不好看,或味苦,需要包衣。主要是成分上不一样,中药片剂多是复方,成分复杂,不像一般化学药品成分明确且单一。 4、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影响片剂质量的主要因素? 解:影响片剂质量的主要因素:1、原材料特性的符合性 2、药用赋形剂的使用比例,辅料的不一致性 3、不合理的配方关系4、不合理的混合工艺,制粒工艺 5、压片时使用的模具

2020年执业药师【消化系统疾病用药】

2020年执业药师 PART04 消化系统疾病用药 1.关于质子泵抑制剂(PPI)药理作用与机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PPI为前体药物 B.PPI对质子泵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 C.PPI在壁细胞微管中转换为活性形式 D.PPI阻断了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 E.PPI对基础胃酸分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答案】 2.不易导致便秘或腹泻不良反应的药物是 A.氢氧化铝 B.三硅酸镁 C.碳酸钙 D.铝碳酸镁 E.硫糖铝 【答案】 3.吉法酯的药理作用与机制不包括 A.促进溃疡修复愈合 B.防止黏膜电位差低下 C.促进可溶性黏液分泌 D.增加可视黏液层厚度 E.收缩胃黏膜微循环 【答案】 4.以下PPI中,主要代谢酶是CYP3A4的是 A.奥美拉唑 B.兰索拉唑 C.雷贝拉唑 D.泮托拉唑 E.艾司奥美拉唑 【答案】 5.对氯吡格雷作用影响最小的PPI是 A.奥美拉唑 B.艾司奥美拉唑 C.右兰索拉唑 D.兰索拉唑 E.泮托拉唑 【答案】 6.钾离子竞争性酸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是 A.通过竞争胃壁细胞膜腔面的钾离子来发挥作用 B.竞争性拮抗组胺与胃壁细胞上的H2受体结合 C.通过二硫键与质子泵的硫基呈不可逆性的结合 D.抑制乙酰胆碱M受体 E.抑制胃泌素受体 【答案】

7.对于中至高度致吐性化疗药物引起的急性呕吐,治疗方案的基础药物包括 A.抗胆碱能药 B.多巴胺受体阻断剂 C.5-羟色胺受体3(5-HT3)阻断剂 D.神经激肽(NK-1)受体阻断剂 E.苯二氮?类 【答案】 8.熊去氧胆酸的禁忌证不包括 A.哺乳期妇女 B.严重肝功能不全者 C.高血压患者 D.胆道完全梗阻 E.急性胆囊炎 【答案】 9.利福昔明若有极少量被吸收时,尿液会变成 A.淡蓝色 B.淡绿色 C.深黄色 D.粉红色 E.棕色 【答案】 【10~12】 A.甘油(开塞露) B.聚卡波非钙 C.乳果糖 D.酚酞 E.硫酸镁 10.属于刺激性泻药的是 11.属于润滑性泻药的是 12.属于容积性泻药的是 【答案】 【13~16】 A.甲氧氯普胺 B.多潘立酮 C.西沙必利 D.莫沙必利 E.伊托必利 13.具有中枢和周围抗多巴胺双重作用的是 14.作用于靶器官的多巴胺受体,神经系统副作用罕见的是 15.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心律失常的副作用罕见的是 16.主要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反应的是 【答案】 综合分析选择题 【17-19题共用题干】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分析

中国药事2010年第24卷第2期185?临床药学?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分析 李祥春,邓利华。(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广安638001) 摘要:目的对我院2007年8月~2008年7月门诊处方进行抽样分析,了解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门诊用药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每月抽查10名门诊医师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并按《处方管理办法》进行审查。结果处方书写质量有较大提高,处方用药品种数、抗茵药物使用率和平均处方费用有所下降。结论应进一步重视处方规范化书写,加强合理用药。 关键词:处方调查;用药分析;门诊处方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777(2010)02—0185—03 Out-patientPrescriptionCommentsandAnalysisofDmgUse LiXiangchunandDengLihua。(Guang'anPeople"Hospital,SichuanProvince,Guang'an638001) ABSTRACT:ObjectiveFromAugust2007toJuly2008out—patientprescriptionsweresampledandanalyzed,inordertOunderstandthebasicsituationofthequalityofoutpatientprescriptionwrittingandout-patientdrugsandexistingproblemsinGuangeanPeople'Hospital.MethodsRetrospectiveanalysiswasused.10out—patientphysician'sprescriptions per monthwerestatisticaIanalysis.andreviewedaccordingto”PrescriptionsManagementApproach”.ResultsThequalityofprescriptionwritinghasgreatlyimproved,thenumberofvarietiesofprescriptionmedication,anti—bacterialprescriptiondrugutilizationratesandaveragecostsdeclined.ConclusionPrescriptionwritingshouldbefurtheremphasizedonstandardization,andrationaldruguseshouldbestrengthened. KEYWORDS:prescriptioninvestigation;analysisofdruguse;Out—patientprescription 处方是医师为患者治疗的文字凭证,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意义,同时也反映了医疗机构的用药水平和医疗质量。《处方管理办法》[1](简称《办法》)自2007-05-01施行。《办法》从处方书写、调配、审核等多个环节规范医疗机构的用药行为,旨在确保合理用药。其中“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填写处方评价表”是一个重点。我院组织全院临床医师学习《办法》,进行了微机系统中药品通用名维护,编写了医院药品通用名目录,成立了合理用药督导办公室,负责指导医生合理用药。按照《办法》中的规定,我院临床药学人员每月抽查lO名门诊医师开具的各50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1方法 抽查我院2007年8月,---,2008年7月门诊处方,共计6000张,并对处方各项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处方基本指标比较,见表1。 2.2不合格处方分析,见表2。 2.3不合理用药情况,见表3。 裘1处方基本指标比较 通讯作者:邓利华,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Tel:013688269541;E-mailtxiayu052703@126.colIl万方数据

药剂学处方分析

药剂学处方分析 1、复方碘溶液 【处方】 碘 50g 碘化钾 100g 蒸馏水适量 共制成1000ml 【制法】取碘化钾,加蒸馏水100ml溶解后,加入碘搅拌使之溶解,再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成1000ml即得。 2、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 【处方】 浓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25%)100ml 蒸馏水适量 共制成1000ml 【制法】取浓过氧化氢溶液100ml,加蒸馏水至1000ml搅匀即得。 本品为无色澄清液体,无臭或有类似臭氧的臭气。相对密度1.01(25°C),过氧化物遇还原物迅速分解并产生泡沫,遇光更易分解,配制所用器具应充分洗净。 浓的过氧化氢有强腐蚀性,接触后皮肤变白,并有剧烈痛感,操作过程中应避免直接接触。过氧化氢溶液有消毒防腐作用。 3、浓薄荷水 【处方】 薄荷油 20ml 95%乙醇 600ml 蒸馏水适量 共制成1000ml。 【制法】先将薄荷油溶于乙醇,分次加入蒸馏水至足量(每次加入水后用力振摇),再加入50g滑石粉,充分振摇,放置适当时间后进行过滤,自滤器上添加适量蒸馏水至全量。本品为薄荷水的40倍浓溶液,(薄荷油于水中溶解度(体积分数)为0.05%)加入的滑石粉为分散剂,其作用是使挥发油吸附于滑石粉颗粒表面,以增大油在水中的分散度,改善溶解速度,同时由于滑石粉吸附过量的油,有利于通过过滤将油除去。但滑石粉不宜过细,以免通过滤纸,使溶液浑浊。 4、单糖浆 【处方】 蔗糖 850g 蒸馏水适量共制成1000ml 【制法】 取蒸馏水煮沸,加入蔗糖搅拌溶解后继续加热至100 O C,趁热保温过滤,并自滤器上添加适量热蒸馏水,使之成1000ml搅拌均匀即得。糖浆浓度通过相对密度控制,故煮沸过 程中应随时抽样测定相对密度。热糖浆在90 O C以上,其相对密度在1.280时为合格,冷却 至25 O C时,相对密度应为1.313。 5、枸橼酸哌嗪糖浆

中药药剂学课程标准

《中药药剂学》课程标准 学院医药学系刘丽宁 一、前言 (一)课程定位 中药药剂学是高职中药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核心专业课。本课程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 理念:以“够用实用”为原则,以“淡化理论强化技能”为出发点,以“技能培养”为重点,以构建“岗位人、职业人、社会人”需要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为准则,加强与医药行业企业进行合作,聘请行业技术骨干进校讲学。注重理实相结合,力求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职业型、实践性、开放性。 2.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应以“体现高职特色,强化技能操作”为要务。做到:掌握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等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中药调剂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现代中药药剂学的有关理论与技术;熟悉中药药剂新技术、新辅料、新工艺、新剂型,专用设备的基本构造与使用方法及保养方法等内容;了解国外制药学的发展。 教学内容模块整合,主要有四大模块:基本知识模块、技能知识模块、拓展知识模块、技能训练模块。各模块之间环环相扣,互为基础,又相互 — 1 —

独立。每一模块中包含多个教学情景,每一教学情景又是一个独立的教学模块,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结合实验室产品制作(教、学、做)、观看实际生产过程录像片;同时加大了企业现场观摩教学(理实一体)、生产车间参观(见习);毕业顶岗实习等多元化的模式与手段等。增强本课程的企业行业的参与度,聘请医药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岗位熟练工等讲解实践性强的环节。充分体现本课程的职业特色与技能培养的主线。 二、课程总标准 表1:课程总标准 — 2 —

药剂学7处方分析题

题目编号: 0201 第2章2节 页码 难度系数: C (A B C 三级,A 简 单,C 最难) 题目:处方分析:复方乙酰水杨酸片( 1000片)的制备 处方 乙酰水杨酸 268g 对乙酰氨基酚 136g 咖啡因 33.4g 淀粉 266g 淀粉浆(17%) q.s 滑石粉 15g 轻质液状石蜡 0.25g 制法:①将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与约 1/3淀粉混匀,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② 将晶型乙酰水杨酸与上述颗粒混合,加入剩余的淀粉(预干燥) ,混匀;③将吸附有液状石 蜡的滑石粉与上述混合物混匀,过 12目筛,压片即得。 (1) 分析处方,说明处方中各成份的作用。 (2) 参照本处方,写出湿法制粒压片的生产工艺流程。 (3) 说明本处方的三主药为什么要分别制粒? (4) 说明本处方中崩解剂的加入方法。 (5) 为什么滑石粉中要喷入液状石蜡? 解题过程与步骤: 主药 主药 主药 填充剂和崩解剂 黏合剂 润滑剂 润滑剂 加润滑剂和崩解剂 整粒 混合T 压片T (包衣)T 质量检查T 包装 (3) 三主药混合制粒易产生低共熔现象,且可避免乙酰水杨酸与水直接接触防止水 解。 (4) 内外加法 (5) 滑石粉在压片时易因振动而脱落,加入液状石蜡可使滑石粉更易于黏附在颗粒 的表面,防止脱落。 (1)乙酰水杨酸 268g 对乙酰氨基酚 136g 咖啡因 33.4g 淀粉 266g 淀粉浆(17%) 适量 滑石粉 15g 轻质液状石蜡 0.25g (2)药物、辅料 T 粉碎、过筛 加辅料混合T 制软材T 制湿颗粒T 湿粒干燥T

单,C 最难) 题目:分析鱼肝油乳的制备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 处方 鱼肝油 368ml 吐温80 12.5g 西黄蓍胶 9g 甘油 19g 苯甲酸 1.5g 糖精 0.3g 杏仁油香精 2.8g 香蕉油香精 0.9g 纯化水 共制1000ml 解题过程与步骤: 处方中鱼肝油为主药,吐温 80为12.5g 乳化剂,西黄蓍胶为辅助乳化剂,甘油为稳定 剂,苯甲酸为防腐剂,糖精为甜味剂,杏仁油香精、香蕉油香精为芳香矫味剂。 题目编号: 0302 第3章_6节 页码 单,C 最难) 题目:复方硫洗剂 处方 沉降硫 硫酸锌 樟脑醑 甘油 聚山梨酯80 纯化水 加至 根据处方回答问题: (1) 本品属于哪种分散系统?制备要点是什么? (2) 为提高本品稳定性可采取哪些措施? 解题过程与步骤: (1) 本品系混悬剂。制备 要点:取沉降硫置乳钵中加甘油和聚山梨酯 80研匀,缓缓 加入 硫酸锌水溶液,研匀,然后缓缓加入樟脑醑,边加边研,最后加适量纯化水至全量, 研匀即得。 (2) 提高稳定性措施:硫有升华硫、精制硫和沉降硫三种,以沉降硫的颗粒最细, 为减慢沉降速度,选用沉降硫; 硫为典型的疏水性药物, 不被水润湿但能被甘油润湿, 故 先加入甘油及表面活性剂吐温 80作润湿剂使之充分分散,便于与其他药物混悬均匀;若 加入适量高分子化合物如羧甲基纤维素钠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其助悬作用, 制剂会更稳定 些。 难度系数: C (A B C 三级,A 简 30g 30g 250ml 100ml 2.5ml 1000ml

消化系统疾病的不合理医嘱与处方分析

消化系统疾病的不合理医嘱与处方分析 何子祥(广东省中山市南朗医院,广东中山528451) 摘要目的:为了纠正消化系统疾病的不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疗效。方法:对在业务查房和处方质量检查工作中,发现并记录的不合理用药医嘱和处方,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有:03服药间隔时间不合理,剂量过大;②同时选用同类药物;③合用后毒副作用增加;④理化配伍禁忌;⑤药理作用拮抗;⑥配伍后影响吸收、作用抵消,疗效降低;⑦用药未注意婴儿特点。结论:消化系统疾病的不合理用药不可忽视。应提高医生临床药学的理论与用药水平;三级查房要重视用药情况及药师参与查房;才能做到合理用药。 关键词消化系统疾病;不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一011l(2005)05—0274~02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临床并不少见,现从临床药学角度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认识,做到合理用药,提高疗效,避免不良反应。 1资料与方法 在业务查房和处方质量检查工作中,抽查了本院2005年1月~3月期间的住院医嘱209份;门诊处方2026张。不合理用药医嘱有14份,占6.6%;处方有57张,占2.8%。其中消化系统疾病不合理用药的医嘱有5份(占2.4%);处方26张(占1.3%)。针对这些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以临床药学为依据进行分析与讨论。 2结果与分析 2.1服药间隔时间不合理、剂量过大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处方中,有雷尼替丁0.15tid;以及0.3bid。正确用法是0.15bid,一次口服可维持12h,无须3次给药,也不用加大剂量。剂量过大不但不能增加疗效,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如头昏、过敏性哮喘、脱发、精神异常、泌乳、急性肾炎、肝功能损害、血小板减少等。 2.2同时应用同类药物在治疗急性胃炎的病人,同时使用甲氧氯普胺和吗丁啉,这两种药都属于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类,作用机制基本相似,两者均能刺激催乳素分泌,合用可加重不良反应。 2.3合用后毒副作用增加治疗急性胃肠炎时,西咪替丁、地西泮与庆大霉素合用,可使神经一肌肉阻滞作用加强并导致呼吸抑制或呼吸停止。1o,对药理作用了解不够。在治疗食管炎并哮喘的病人,合用 作者简介:何子祥(1953一),男,内科主任医师西咪替丁与氨茶碱,西咪替丁为肝脏微粒体酶的抑制剂,而氨茶碱的80%~90%由体内肝药酶代谢,两药合用时,西咪替丁可抑制氨茶碱的去甲基代谢,使氨茶碱的清除率降低20%~30%,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升高,因此两药合用,必须注意调整氨茶碱的给药剂量,并监测其血药浓度。2]。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失眠和其他情况的病人,奥美拉唑与安定、双香豆素、苯妥英钠等合用,前者具有酶抑制作用,后三者是经肝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的药物,其半衰期可因合用本药而延长。故合用时,应注意调整这些药物的剂量,以防中毒。 2.4理化配伍禁忌在治疗急性胃肠炎与慢性支气管炎并存的病人时,庆大霉素与氨茶碱伍用,前者pH4.0~6.0呈酸性,后者pH9.0左右呈碱性,两者合用属酸碱配伍禁忌,毒性会相应增加担o。治疗消化性溃疡,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H:受体拮抗剂与威地美合用,威地美主要成分是铝碳酸镁。因为H:受体拮抗剂的化学结构与组胺相似,通过选择性阻断外源性或内源性组胺作用于胃腺体壁细胞的H:受体。而抑制胃酸分泌的铝碳酸镁的作用是中和胃酸,并在溃疡表面形成凝酸性保护膜起机械保护作用。两者联用,后者减少前者吸收20%~30%,使H,受体拮抗剂的血药浓度下降而降低疗效’3。。2.5药理作用拮抗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伴有腹痛、腹胀时,654—2与吗丁啉合用,前者有对抗乙酰胆碱的作用,从而松弛胃肠平滑肌的作用;后者增强胃动力,可选择性地促进胃肠肌层神经丛节后的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增强胃的运动;两者合用因作用拮抗而相互抵消。还有西咪替丁与乳酶生合用,前者是抑制胃酸分泌;而后者为活乳酸菌干制剂,在肠内分解糖类而产生乳酸;一个减低酸度,一个增高酸  万方数据

我院 2015 年门诊处方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反馈

精心整理 我院 2015 年门诊处方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反馈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进一步深化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 2015年三个月的门、急诊处方及相关资料各100份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 年版,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进行处方点评。结果:我院门诊药品配置1000 种,其中国家基本药物品种数量330 种,占 33 .0 %。我院2015年门诊、急诊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分别为56.72%、77.62。我院2015年门诊、急诊未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处方比例分别是35.66%、12.67%。结论: 我院门诊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符合国家要求,仍存在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情况,提示 年版, 其 : 处 国家基本药物品 100 175 102 157 80 130 94 154 种数 国家基本药物使 60.98 80.80 57.25 76.21 51.95 75.85 56.72 77.62 用率(﹪) 2.3 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处方情况。 表2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处方情况 评价指标二月份八月份十二月份平均

门诊急诊门诊急诊门诊急诊门诊急诊 未首选国家基本 31 10 36 13 40 15 35.66 12.67 药物的处方比例 (﹪) 3讨论 3.1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院,我院门诊药品配置 1000 种,其中国家基本药物品种数量330种,占33.0 %,符合三级医疗机构国家基本药物配备使用要达到 30% 以上的要求。 3.2 处方点评是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的重要手段。其中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反映医疗机构在医疗实践中贯彻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程度。《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基本药物制度, 中、 为 [3]。 3.3 是 [5] ;缺 4 “ 意义。 的绩效工资挂钩,进而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率。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用药行为进行监管,强化和发挥药学人员在处方审核或点评等临床药学工作服务的作用;将高比例的使用基本药物变成医院的基本政策,这样既保证患者的治疗需求,又促进合理用药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符合国际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安全、有效、经济、恰当”。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2012版[S].2015。[2]李川,李素华,杨悦. WHO 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执业药师,2011,8( 12):37-39。 [3] WHO. How to investigate drug use in health facilities: Selected druguse in dicators [R]. Geneva: WHO Publications,1993: 12-24. [4]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S].2015。

药剂学7处方分析题

处方分析:复方乙酰水杨酸片(1000片)的制备 (1)乙酰水杨酸 268g 主药 对乙酰氨基酚 136g 主药 咖啡因 33.4g 主药 淀粉 266g 填充剂和崩解剂 淀粉浆(17%) 适量黏合剂 滑石粉 15g 润滑剂 轻质液状石蜡 0.25g 润滑剂 制法:①将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与约1/3淀粉混匀,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②将晶型乙酰水杨酸与上述颗粒混合,加入剩余的淀粉(预干燥),混匀;③将吸附有液状石蜡的滑石粉与上述混合物混匀,过12目筛,压片即得。 湿法制粒压片的生产工艺流程(2)药物、辅料 →粉碎、过筛混合→制软材→制湿颗粒→湿粒干燥→整粒混合→压片→(包衣)→质量检查→包装 (3)三主药混合制粒易产生低共熔现象,且可避免乙酰水杨酸与水直接接触防止水解。 (4)崩解剂的加入方法:内外加法 (5)为什么滑石粉中要喷入液状石蜡? 滑石粉在压片时易因振动而脱落,加入液状石蜡可使滑石粉更易于黏附在颗粒的表面,防止脱落。 分析鱼肝油乳的制备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 解题过程与步骤: 处方中鱼肝油为主药,吐温80为12.5g乳化剂,西黄蓍胶为辅助乳化剂,甘油为稳定剂,苯甲酸为防腐剂,糖精为甜味剂,杏仁油香精、香蕉油香精为芳香矫味剂。 题目:复方硫洗剂 处方沉降硫 30g 硫酸锌 30g 樟脑醑 250ml 甘油 100ml 聚山梨酯80 2.5ml 纯化水加至 1000ml 根据处方回答问题: (1)本品属于哪种分散系统?制备要点是什么? (2)为提高本品稳定性可采取哪些措施?

解题过程与步骤: (1)本品系混悬剂。制备要点:取沉降硫置乳钵中加甘油和聚山梨酯80研匀,缓缓加入硫酸锌水溶液,研匀,然后缓缓加入樟脑醑,边加边研,最后加适量纯化水至全量,研匀即得。 (2)提高稳定性措施:硫有升华硫、精制硫和沉降硫三种,以沉降硫的颗粒最细,为减慢沉降速度,选用沉降硫;硫为典型的疏水性药物,不被水润湿但能被甘油润湿,故先加入甘油及表面活性剂吐温80作润湿剂使之充分分散,便于与其他药物混悬均匀;若加入适量高分子化合物如羧甲基纤维素钠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其助悬作用,制剂会更稳定些。 题目:分析下列处方,指出下列处方中各成分作用,制成何种剂型。解题过程与步骤: 1.各成分的主要作用: 硝酸甘油主药单硬脂酸甘油酯油相 月桂醇硫酸钠乳化剂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防腐剂 硬脂酸油相白凡士林油相 甘油微保湿剂蒸馏水加至水相 2.可制成乳膏剂 题目:以有机铵皂为乳化剂的乳剂基质制备以下乳膏剂 处方 硬脂酸 120g 羊毛脂 50g 甘油 50g 单硬脂酸甘油酯 35g 液状石蜡 60g 三乙醇胺 4g 凡士林 10g 羟苯乙酯 5g 纯化水 加至 1000g 分析本处方操作要点及乳膏类型。

胃肠道疾病药品市场研究报告

胃肠道疾病药品市场研究报告 一、胃肠道疾病发病情况 随着社会发展、环境变迁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等原因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现代人由于快节奏的生活以及强大的工作压力,大部分人的胃都处于亚健康状态。据相关资料报道,我国肠胃疾病发病率约占人口的10—12%,其中约有40%患者长期受到肠胃病的困扰。 《201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统计“居民前十种慢性疾病患病率(‰)”,胃肠道疾病居第二位,仅次于高血压。胃肠炎的两周发病率由2003年的 10.5‰上升至2008年的13.6‰,随着发病率的上升,胃肠道药品零售市 场规模也在加速扩大,2009~2011年复合增长率在15%左右。 二、胃肠道药品市场规模及前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格局发生的变化,加之消费者自我药疗意识不断的增强。大病到医院,小病到社区,常用药品到药店,由此推动了非处方胃肠道药品(OTC)品种的不断壮大。

尽管市场潜力巨大,但由于医药市场上流通的胃肠道类药品品种繁多,并且药品质量参差不齐,同质化的问题严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消费者对该类药品的信赖。同时,针对大众宣传趋于单一化,多以药品功能诉求为主,使得消费者对胃肠道药品品牌的辨别增加难度。因此,在胃肠道药品营销过程中,仅考虑药品本身的市场细分是不够的,更多的还要考虑人口变量特征、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及他们的媒体接受习惯和信息传播形式,才能让营销之剑更精细和准确。所以说,任何品牌都不是在真空中获得市场份额,需要精耕细作、合理布局,完成品牌定位和推广工作。 三、胃肠道药品市场主要品牌分析 1、销售特点 气温骤然变化,人体受到刺激后,抵抗力亦会随之降低,因此夏季的炎热或者冬季的寒冷都容易导致胃肠道疾病发病率上升。一般来说,夏、秋、冬季都是胃肠道药品销售的旺季,因此胃肠道药品的销售期比较长。 2、品种分析 胃肠药品主要由抗溃疡及抗酸类、助消化类、胃动力类、止泻类等几大类药物组成。当今生活节奏加快,导致饮食的改变,因此引起胃肠道疾病的机率较高,且复发率很高,据相关资料显示,5年复发率为50%~90%。 许多消费者为免去排队挂号的时间,更多的选择在零售药店购买药物。 抗溃疡类药物主要的品牌包括:修正药业斯达舒胶囊、拜耳达喜片、阿斯利康洛赛克片和葵花胃康灵胶囊四个品牌。多年来斯达舒、达喜、胃康灵通过大量的广告投放,已基本稳固市场,消费者认知度较高。而洛赛克片却与众不同,其运作模式为处方带动零售,在胃肠道类药品销售市场上也有不错的表现,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从目前消化不良用药市场竞争格局看,只有江中健胃消食片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每年以15亿元左右的销量在单品牌销售中遥遥领先。其他如消化酶(酵母片、乳酶生)整体品种销量虽然非常大,但却没有明显的强大品

对我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的调查分析

对我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的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本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解本院门诊患者处方用药的基本情况,为门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查本院2013年的门诊处方8000张,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对发展中国家制定的药物合理应用评判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注射剂使用率为40.12%,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2.07%,处方合格率为96.09%,通用名使用率94.60%,平均每张处方金额69.89元平均用药品种数2.43种。结论调查分析本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发现了医院门诊合理用药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合理用药水平。 关键词门诊处方用药;调查分析;合理用药 处方是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由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在诊治过程中开具,并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核对、审核及调配[1]。为准确评估临床用药现状,促进药物的科学、合理使用,全面调查分析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必不可少,进而避免滥用药物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发生。为此,随机抽查了2013年本院门诊处方8000张,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处方管理办法》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随机抽查本院2013年本院门诊处方8000张,占全年门诊的15%,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 2 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处方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药品使用规定及相关文献[2],对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通用名使用率、合格率、平均每张处方金额及平均用药品种数等基本指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此外,将门诊不合理处方情况进行分类,包括处方书写不规范、药物配伍不合理、用法、用量含糊不清、重复用药、溶媒剂型选择不当、无适应证用药等情况。 2 结果 2. 1 处方基本指标情况随机抽取的8000张处方中,平均用药品种数2.43种,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发展中国家医疗机构门诊药品合理利用标准 1.6~2.8相一致;注射剂的使用率为40.12%,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1 3.4%~2 4.1%;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2.07%,不符合《卫生部抗菌药物的专项整治》中规定的门诊使用抗菌药物应不超过20%的要求;处方合格率为96.09%,符合国家大于95%的要求;通用名使用率94.60%,平均每张处方金额69.89元,低于有关文献报道的门诊处方费用。

药剂学处方分析

处方分析及工艺设计 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分析处方) [处方] 肾上腺素 1g 主药 依地酸二钠 0.3g 金属离子络合剂 1mol/L盐酸适量 pH调节剂 氯化钠 8g 等渗调节剂 焦亚硫酸钠 1g 抗氧剂 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溶剂 制法:将氯化钠、焦亚硫酸钠、依地酸二钠溶于通二氧化碳或氮气饱和的适量注射用水中。另取少量注射用水用二氧化碳或氮气饱和,加盐酸搅匀后,加肾上腺素搅拌使完全溶解。将两液合并,以水用二氧化碳或氮气饱和的注射用水加至全量。用盐酸(1mol/L)或氢氧化钠(1mol/L)调整pH值至3.0-3.2。在二氧化碳或氮气流下过滤,分装于安瓿中,安瓿空间填充二氧化碳或氮气,封口。以100℃流通蒸汽灭菌15分钟即得。 2.布洛芬片剂:(每片) [处方] 布洛芬 0.2g 乳糖 0.1g PVP Q.S 乙醇(70%) Q.S 低取代羟丙甲纤维素 0.02g 硬脂酸镁 0.004g 制法:将布洛芬、乳糖、低取代羟丙甲纤维素混合均匀,另将PVP溶解于适量乙醇中作粘合剂,将该粘合剂与前述混合物搅拌均匀制备软材,过筛,制颗粒,干燥,整粒,将硬脂酸镁加入干颗粒中,混合均匀后,压片,即得。 3.指出下列处方制成的制品属于什么类型的软膏基质,分析处方中 各组分的作用,设计一种制备方法。 处方:①单硬脂酸甘油酯 120g 油相 ②硬脂酸 200g 油相,与三乙醇胺反应生成三乙醇胺硬脂酸皂, 做乳化剂 ③白凡士林 200g 油相 ④液体石蜡 250g 油相 ⑤甘油 100g 保湿剂,水相 ⑥十二烷基硫酸钠 1g 乳化剂 ⑦三乙醇胺 5g 与硬脂酸反应生成三乙醇胺硬脂酸皂,做乳化剂 ⑧羟苯乙酯 0.5g 防腐剂 ⑨蒸馏水加至 2000g 水相 制法:将①②③④混合后,加热至80℃,另将⑤⑥⑦⑧⑨混合后,加热至80℃,将以上两种混合液在80℃左右混合,搅拌均匀后,冷却至室温,即得。 4、处方分析:复方乙酰水杨酸片(1000片)的制备 处方乙酰水杨酸 268g 对乙酰氨基酚 136g 咖啡因 33.4g 淀粉 266g

处方分析

实例1 [患者病情简介] 女性患者,29岁,患泌尿系统感染、腹泻。 [处方] 诺氟沙星片0.2g tid*7 双八面体蒙脱石3g tid*7 [用药分析] 1.诺氟沙星为酸碱两性化合物,在水中微溶,在胃液酸性介质中可成盐,溶解度增加,药物离子化程度提高,表现为阳离子特征。 2.双八面体蒙脱石,粉末粒度高达1~3微米,具有吸附阳离子的特性,诺氟沙星与酸成盐后,在pH2~6溶液中,双八面体蒙脱石对其有强烈吸附,吸附率高达98.7%,显著影响其吸收,因此服用诺氟沙星欲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发挥其治疗泌尿系感染时,应避免两者配伍使用,或者采用饭后服用诺氟沙星片,间隔至少1个小时后服用双八面体蒙脱石的方法避免双八面体蒙脱石对诺氟沙星的影响。 实例2 [患者病情简介] 男性患者,45岁,患急性肠炎、腹泻。 [处方] 诺氟沙星片0.2g tid*7 双八面体蒙脱石3g tid*7 [用药分析] 1.诺氟沙星为氟喹诺酮类,用于肠道感染。 2.双八面体蒙脱石,粉末粒度细,在肠道内可吸附毒素及病原体用于止泻。 3双八面体蒙脱石对诺氟沙星在胃酸条件下的吸附率高达98.7%,吸附于双八面体蒙脱石中的诺氟沙星对大肠杆菌仍有很强的抑菌作用。两者配伍合用,双八面体蒙脱石吸附病菌、毒素。同时吸附诺氟沙星,使其内部的诺氟沙星浓度远高出胃肠道浓度。因而有利于杀灭已吸附于双八面体蒙脱石中的细菌,而且因其吸附氟诺氟沙星,影响在肠道的吸收,使诺氟沙星在肠道内长时间保持较高浓度,因此,两者配伍在治疗侵袭性细菌性腹泻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实例3 [患者病情简介] 女性患者,38岁,患皮肤化脓性感染。 [处方] 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200mg bid*7 利福平片 300mg bid*7 [用药分析] 1.皮肤及软组织化脓性感染,其致病菌多为金葡菌。金葡菌中90%以上为多药耐药菌。 2.社区相关性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分离株的药敏试验,都显示对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敏感。 3.细菌耐药性在研究中显示:喹诺酮类可选择出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左氧氟沙星不应用于皮肤化脓性感染的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