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醚市场分析

二甲醚市场分析
二甲醚市场分析

二甲醚DME(Dimethyl Ether),简称甲醚。分子式:CH3OCH3,分子量46.07。二甲醚与液化石油气(LPG)的物理性质很相似,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轻微的醚香味,无腐蚀性、无致癌性,室温下蒸汽压力约为0.5 MPa,常压下致冷到-25℃或在常温下加压到0.5~0.6MPa,即被液化。沸点为-24℃,凝固点为-140℃。100mL水中可溶解3700mL二甲醚气体,二甲醚也易溶于汽油、四氯化碳、丙酮、氯苯和乙酸甲酯等多种有机溶剂。常温下二甲醚难以活化。

传统的二甲醚生产工艺称为两步法。该工艺先将合成气(CO和H2)转化为甲醇,采用的催化剂为铜基催化剂,分离提纯后的甲醇再在酸催化剂的作用下脱水生成二甲醚。近年来提出和开发的一步法工艺是指将上述两步反应集中在一个反应器中进行,此时,第一步反应生成的甲醇等产物不经过分离,直接原位转化为二甲醚。与两步法相比,一步法工艺流程简单,运行成本低,但缺点是初次投入高,且会产生大量的CO2废气,因此工业应用受到限制。目前二甲醚的工业生产绝大部分采用传统的两步法。

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工艺近年来逐渐兴起,该技术合并两步反应为一步,缩短了生产工序,减少了设备,因而使二甲醚生产成本大为降低。目前拥有该项技术的企业主要有丹麦Topsoe、美国空气产品公司、日本NKK、中国清华大学等。

目前国内二甲醚的主要用途是替代LPG,用作民用燃气,其次是地台柴油用作汽车燃料。此外,二甲醚还可应用于气雾剂、制冷剂、发泡剂;或者用于化工原料,生产硫酸二甲酯、碳酸二甲酯、烷基卤化物等。

据统计,2007年我国一共有二甲醚生产企业30家,产能合计261万吨/年,产量约130吨。其中需外购甲醇的工23家,产能合计170.5万吨/年;自配甲醇装置的工7家,产能合计90.5万吨/年。2008年我国新增二甲醚产能147.5万吨/年,总产能达到408.5万吨/年。其中自配甲醇装置的项目有2个,产能合计16万吨/吨;需要外购甲醇的项目有6个,产能合计131.5万吨/年。

2009-2010年,我国计划投产的二甲醚项目工14个,产能合计395万吨/年。预计2010年我国二甲醚产能将达到803.5万吨/年,其中需要外购甲醇的产能为572.0万吨/年。若开工率按90%计算,则这部分二甲醚的产量为514.9万吨,至少需要从市场采购甲醇772.4万吨。

二甲醚在我国民用燃气领域和替代燃料领域都潜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2007年,我国LPG 表观消费量为2300万吨,柴油表观消费量为1.25亿吨,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内市场对于LPG和柴油的需求量都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2010年,国内LPG和柴油的市场需求量将分别达到2600万吨和1.4亿吨。如果按照LPG替代10%、柴油替代3%计算,2010年二甲醚的市场需求量将达到680万吨。

然而市场的培育需要一定的过程,需求量不会在断气内骤然放大。虽然二甲醚作为民用燃气的标准已经颁布,但是国内相关的配套设施仍不完善,给而加密的应用带来一定的困难。此外,二甲醚如果不能保持一定的价格优势,就将在与LPG的竞争中落于下风,导致二甲醚市场需求的萎缩。

在替代柴油用作汽车燃料方面,由于相关标准上位出台,二甲醚尚没有替代燃料的合法身份,二甲醚公交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只能处于试运行阶段。二甲醚汽车从研发到试运行,再到大范围推广必然经过一个比较漫长而且曲折的过程。

目前,国内二甲醚企业的扩能积极性很高,部分煤炭企业的甲醇企业则做好了进入该领域的准备。但是,在配套条件尚不晚上、下游需求增长缓慢的情况下,急于上马二甲醚项目是不明智的。盲目的扩张不但会行业产能过剩,而且也会导致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加剧,而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化工在线周刊》(Chemsino Weekly),

2.2国外市场分析

2.2.1世界二甲醚供需现状及预测

全世界DME消费领域集中在气雾剂、有机化工产品中间体、燃料及溶剂等方面。其中气雾剂占DME总消费量的50%以上,在欧洲这一比率超过60%。美国和欧洲有25%的气雾剂是用DME作为推进剂的。若每瓶气雾剂需100g DME,全球平均25%的气雾剂使用DME,则100亿瓶需DME25万t,与现有能力持平。

2.2.2国外发展动向

近几年来由于受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影响和推动,国外建设二甲醚的热情高涨,不少大型公司提出了建设大型工业化二甲醚装置的计划。如日本东洋工程公司(TEC)完成了建设单系列250万t/a二甲醚装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采用天然气生产甲醇再转化成二甲醚的二步法路线,以中东低价天然气为原料,生产二甲醚的成本为90~100美元/t,这意味着二甲醚作为清洁燃料可与LPG相竞争。TEC的流程组合MFR—Z甲醇工艺和采用专利铝基催化剂的脱水新技术。装置设计为10000t/d甲醇设施,可以提供 7000~8000 t/d二甲醚反应器进料,总费用约 6.6亿美元,比单独建设甲醇装置仅高约10%,计划于2006年建成。

BP公司、印度天然气管理局、印度石油公司合作投资6亿美元(各持股50%、24%、24%)计划建设商业规模的二甲醚生产厂,于2002年开始建设,拟采用托普索公司二甲醚合成技术,利用24亿m3/a天然气,生产二甲醚180万t/a,用以替代石脑油、柴油和LPG。该工程定于2004年投产,2005年向外供应二甲醚。

日本财团(三菱瓦斯化学公司、日挥公司、三菱重工公司和伊藤忠商事务持股25%)成立的合资公司将在澳大利亚建设大规模二甲醚装置,生产二甲醚140~240万t/a,已于2006年投产。产品销往日本和东南亚各国。

日本NKK公司与其他公司组成联合体,拟从不同烃类,包括煤气和天然气,通过合成气一步法直接生产二甲醚的工艺推向工业化。该工艺因使用低价的烃类和无需甲醇合成,生产费用将低于其他方法。该联合体将此工艺2006年实现工业化生产,规模为80万~150万t/a。

2.3国内市场分析

2.3.1国内二甲醚的工业现状

国内二甲醚生产基本上以甲醇脱水的两步法为主,也有少量试验规模的合成气一步法生产装置,表2-7列出了国内已建的一些较有代表性的生产装置。

表2-7 国内主要二甲醚生产装置产能和技术情况

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长期处于高位,LPG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目前国内以代替LPG为目的在建的二甲醚装置已超过二十个,规模从数千吨到二十万吨不等。还规划了若干几十万吨至百万吨级的大装置。

2.3.2国内二甲醚的的消费情况

2000年我国气雾剂消费的DME不到2.0万t,预测2006年和2010年气雾剂使用量将分别达到9.1亿瓶和12.1亿瓶,对高纯气雾剂级二甲醚需求量分别为2.28万t和3.0万t。

替代柴油作为汽车燃料是DME的最大潜在市场,2004年我国柴油消费量10162万t,预计2010年柴油消费量将达到12830万t。在DME价格能降到可与柴油相竞争的水平时,若按2004年有5%的柴油被DME所取代,按1.2t二甲醚替代1t柴油,则需求燃料级DME610万t;若按2010年有10%的柴油被DME所取代,则需求燃料级DME1540万t。巨大的柴油市场需求,是二甲醚最具有潜力的市场。

2003年我国进口液化石油气458.4万t,2006年进口量达600万t以上,若以二甲醚代用50%,则年需二甲醚300万t。以煤为原料生产甲醇二甲醚,其成本约3000~3500元/t,市场销售情况很好,主要是作为燃料使用,代替液化石油气和柴油。

二甲醚的生产工艺

二甲醚及生产工艺 摘要:综述了二甲醚的性质、用途、生产方法及使用二甲醚时候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二甲醚化工产品合成气一步法甲醇液相法甲醇气相法 一、产品说明 1、二甲醚的基本概况 二甲醚别名:甲醚 英文名称:methyl ether;dimethyl ether;DME CAS编号:115-10-6 分子式:C2H6O 结构式:CH3—O—CH3 二甲醚又称甲醚,简称DME。二甲醚在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或压缩液体,具有轻微醚香味。相对密度(20℃)0.666,熔点-14 1.5℃,沸点-24.9℃,室温下蒸气压约为0.5MPa,与石油液化气(LPG)相似。溶于水及醇、乙醚、丙酮、氯仿等多种有机溶剂。易燃,在燃烧时火焰略带光亮,燃烧热(气态)为1455kJ/mol。常温下DME具有惰性,不易自动氧化,无腐蚀、无致癌性,但在辐射或加热条件下可分解成甲烷、乙烷、甲醛等。 二甲醚是醚的同系物,但与用作麻醉剂的乙醚不一样,毒性极低;能溶解各种化学物质;由于其具有易压缩、冷凝、气化及与许多极性或非极性溶剂互溶特性,广泛用于气雾制品喷射

剂、氟利昂替代制冷剂、溶剂等,另外也可用于化学品合成,用途比较广泛。 2 生产原理 2.1 生产方法简介 目前国外二甲醚生产方法主要有合成气一步法和甲醇法。甲醇法又分为甲醇气相法和甲醇液相法。合成气一步法的工业化技术尚未成熟,理由是: ①现有的技术未经装置检验; ②即使按现有技术,其生产成本也高于甲醇气相法 2.2 反应方程式 合成气一步法以合成气(CO + H2 )为原料,合 成甲醇反应和甲醇脱水反应在一个反应器中完成, 同时伴随CO的变换反应。其反应式如下。 2CO + 4H2 = 2CH3OH CO +H2O =CO2 +H2 2CH3OH =CH3OCH3 +H2O 总反应: 3CO + 3H2 =H3COCH3 +CO2 甲醇液相法: 甲醇脱水反应在液相、常压或微正压、130 ~130 ℃下进行。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2CH3OH =H3COCH3 +H2O 甲醇气相法:

二甲醚测定方法

应用:近期,社会上部分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在液化石油气中掺混二甲醚销售,液化石油气中掺混二甲醚,即损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同时对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构成隐患。二甲醚又叫甲醚,虽可燃烧但热值低于液化石油气,对装气钢瓶的橡胶密封圈有溶胀作用。长期充装掺杂二甲醚的液化石油气可能导致钢瓶阀门漏气,产生爆炸等安全隐患。为此相关部门建立和推进实施3项监管制度:一是进货验收制度。液化石油气批发、充装单位必须对购进的液化石油气中是否含有二甲醚进行检验,对产品质量控制。二是产品购销台账制度。二甲醚生产企业要建立产品销售台账,如实记录销量和流向;液化石油气批发、充装单位及二甲醚批发单位要建立产品购销台账,如实记录每一批产品的进货来源、数量、销售渠道。液化气销售企业想知道购进的液化气各组分百分含量是多少?液化气中有没有二甲醚?有多少二甲醚?液化气中想掺混二甲醚,掺混后含量是多少?购进的液化气中的二甲醚纯度是多少吗?作为液化气销售企业,如果这些都不知道的话,不仅会在经济、信誉上受损失,而且会给客户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如果被质量检查部门发现还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要求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对每一批次都要做二甲醚含量测定。 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保护液化石油气用户的权益经济利益不受侵害,同时确保世博会期间的安全确保用户人身财产安全,遵照国家质检总局《关于气瓶充装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严格执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程,对辖区内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严格要求,必须做到对每一批次液化气都要做到及时测定。这就要求各液化气充装单位必须配置气相色谱仪,做到实时监测。质监局也要发挥检查监督管理作用,不定期对各充装站抽样检测,对违反规定的单位,要严肃查处。 液化气中二甲醚检测专用气相色谱仪成套配置 方法原理 液化石油气分析包括液化气组分分析和液化气中二甲醚检测分析,用上海灵华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带有热导检测器的液化气专用气相色谱仪,可以很方便地作出各组分百分含量。 仪器及配件 1.气相色谱:GC-9890A+热导检测器(TCD) 气源:高纯氢气,氢气纯度≥99.995%(氢气发生器) 2.数据处理:SD-2020色谱工作站 3.进样器:六通进样阀,定量管1ml 4.色谱柱:液化气中二甲醚分析专用柱 5.取样: 2L的双阀采样袋 液化气中二甲醚分析谱图:

国内外汽车节能发展现状

国内外汽车节油概况随着能源的日渐紧张和对环境保护的日益迫切,汽车节油工作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许多国家都把节能作为一项国策。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汽车用油在石油消费总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汽车节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研究降低汽车油耗的技术,美国各大汽车公司均拔出大量研究经费。美国汽车制造厂在减轻汽车重量、改善空气阻力、提高传动效率、减少附件功率损耗,发展小排量汽车、汽车柴油机化,发展电动汽车,开发醇类燃料等方面取得较大发展。与此同时,美国国家还对建设公路和养路进行了大量投资,以期降低油耗。 欧盟国家非常重视汽车节油政策的调节作用,制定和实施了一整套积极有效的燃油税收政策,同时比较注重生物燃料的研发。英国政府仅在1980年就提供了600万英镑作为研究节能问题的资金,其中400万英镑用于研制发动机、变速器与微机处理器,200万英镑用于研制电动汽车及蓄电池。法国政府于1974年就成立了国家能源机构。1975年由中央计划委员会制定了法国的“能源政策”。1991年,法国政府投资2.3亿法郎给标志-雪铁龙联合公司和雷诺公司共同生产电动轿车。 日本是没有石油的国家,所需石油全部依靠进口,这就迫使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起就高度重视发展节能型汽车。日本汽车保有量逐年大幅度增目前节能引起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中央政府把节能减排列为国家经济工作的八大任务之一和考核政府领导的重要指标,以此来推动全社会节能降耗,缓解能源瓶颈制约。随着我国进入“汽车社会”,汽车耗能在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大,并成为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我国在传统内燃机节油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国外研究的复合火花点火技术、缸内直喷技术、增压技术、低压缩高膨胀循环、可变气门相位及升程、可变压缩比、可变排量、减速时部分汽缸休眠、双火花塞顺序点火以及集成的起动发电机等技术在我国均有所发展。清华大学承担国家"973"重点项目“新一代内燃机燃烧理论与石油替代的基础研究”,在发动机新型燃烧机理的研究上取得了进展;天津大学开展稀薄燃烧技术的研究,燃油消耗率可降低15%;吉林大学、湖南大学、长安大学等一批高校都在开展汽车动力系统优化节油的研究。 第1章 2.汽车轻量化节油 不锈钢与强度较高的碳钢相比,表现出不少优点。一汽轿车、奇瑞汽车公司在轿车车身上进行了高强度钢板的初步应用实验;上海交大、湖南大学、重庆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在镁合金的强韧化、耐蚀性、阻燃性和抗高温蠕变性等方面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在轻量化结构设计方面,结构优化和零部件的模块化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如采用前轮驱动、高刚性结构和超轻悬架结构等来达到轻量化的目的,计算机辅助集成技术和结构分析等技术也有所发展。湖南大学与上汽通用五菱在薄板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理论方面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发了CAD系统CAXA,并已经开展了客车轻量化技术的研究,利用有限元法和优化设计方法进行结构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以减少车身骨架、发动机和车身蒙皮的重量等替代燃料节油是解决我国目前严峻石油能源形势的一种有效途径。我国的替代能源发展已纳入“十一五”发展规划,按照“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方针,实行直接替代(以发展车用替代燃料为主)与间接替代(以节能、替代工业原料与燃料用油为主)一起抓。 针对我国“富煤少油缺气”的国情和现有技术基础,适宜我国目前发展的替代能源主要为:煤基替代燃料、生物质替代燃料、天然气替代燃料和氢能。煤基替代燃料中,M15比例甲醇汽

年产20万吨甲醇制二甲醚生产工艺初步设计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化工设计》课程设计讲明书 年产20万吨甲醇制二甲醚生产工艺初步设计

学生学号:2009002273 学生姓名:武晓佩 专业班级:化工工艺0904 指导教师:郑家军 起止日期: 2012.11.26~2012.12.21

化工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摘要 作为LPG和石油类的替代燃料,目前二甲醚(DME)倍受注目。DME 是具有与LPG的物理性质相类似的化学品,在燃烧时可不能产生破坏环境的气体,能廉价而大量地生产。与甲烷一样,被期望成为21世纪的能源之一。目前生产的二甲醚差不多上由甲醇脱水制得,即先合成甲醇,然后经甲醇脱水制成二甲醚。甲醇脱水制二甲醚分为液相法和气相法两种工艺,本设计采纳气相法制备二甲醚工艺。将甲醇加热蒸发,甲醇蒸气通过γ-AL2O3催化剂床层,气相甲醇脱水制得二甲醚。气相法的工艺过程要紧由甲醇加热、蒸发、甲醇脱水、二甲醚冷凝及精馏等组成。要紧完成以下工作: 1)精馏用到的二甲醚分离塔和甲醇回收塔的塔高、塔径、塔板布置等的设计; 2)所需换热器、泵的计算及选型; 关键词:二甲醚,甲醇,工艺设计。

Abstract: As LPG and oil alternative fuel, DME has drawn attentions at present. Physical properties of DME is similar for LPG, and don’t produce combustion gas to damage the environment, so, It can be produced largely. Like methane, DME is expected to become 21st century energy resources., DME is prepared by methanol dehydration, namely, synthetic methanol first and then methanol dehydration to dimethyl etherby methanol dehydration. Methanol dehydration to DME is divided into two kinds of liquid phase and gas-phase process. This design uses a process gas of dimethyl ether prepared by dimethyl. Heating methanol to evaporation, methanol vapor through the γ-AL2O3catalyst bed, vapor methanol dehydration to dimethyl etherby. This process is made of methanol process heating, evaporation, dehydration of methanol, dimethyl ether condensation and distillation etc. Completed for the following work: 1) Distillation tower used in separation of dimethyl ether and methanol recovery , column height of tower ,diameter, arrangement of column plate etc; 2) The calculation and selection of heat exchanger, pump;

二甲醚燃烧效率分析

二甲醚燃烧效率分析 二甲醚用作燃料替代液化石油气被市场看好,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新能源”。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能源价格飙升下二甲醚的价格优势,而另一方面则是其燃烧效率高和燃烧产物排放洁净的显著特点。 将清洁能源二甲醚用作替代能源,是我国抑制高油价影响的重要措施之一。二甲醚的主要性质与液化石油气相类似,可以替代液化石油气用作城镇燃气。二甲醚自身含氧,具有燃烧效率高的特点,从二甲醚的燃烧机理研究中发现,同等热量条件下,与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相比,二甲醚燃烧效率提高5%左右,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二甲醚的特性 二甲醚(DME)分子式为C2H60,分子量46.07,二甲醚是一种比较惰性的非腐蚀性有机物,其主要的理化性质见表1。在常温、常压下二甲醚是一种无色易燃有轻微醚香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为400×10-6。它具有与液化石油气(LPG)相似的特性。二甲醚具有一般醚类的性质,二甲醚对金属无腐蚀性,不刺激人体皮肤,不致癌,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在对流层中易于降解,长期暴露于空气中,不会形成过氧化物。所以,二甲醚是一种优良的绿色化工产品。 在同等温度条件下,二甲醚的饱和蒸气压低于液化石油气,其存储、运输、使用等均比液化石油气安全。二甲醚在空气中的爆炸下限比液化石油气高一倍,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二甲醚作为燃料比液化石油气安全。虽然二甲醚的热值比液化石油气低,但由于二甲醚自身含氧,在燃烧过程中所需空气量远低于液化石油气,从而使得二甲醚的预混气热值和理论燃烧温度都高于液化石油气。 二甲醚具有优良的混溶性,可以同大多数极性和非极性的有机溶剂混溶,例如汽油、四氯化碳、丙酮、氯苯和乙酸乙酯。较易溶于丁

乙二醇甲醚

乙二醇甲醚(2-Methoxyethanol),结构式HOCH2CH2OCH3,有毒(T),无色、具醚气味液体,密度 0.965 g/cm3 ,熔点 -85 °C 沸点 124-125 °C ,混溶于水。又称为乙二醇单甲醚、羟乙基甲基醚、EGME。CAS号: 109-86-4 。SMILES:COCCO 。 基本信息 国标编号: 33569 CAS: 109-86-4 中文名称: 乙二醇甲醚 英文名称: ethylene glycol monomethylether;2-methoxyethanol 别名: 2-甲氧基乙醇;羟乙基甲醚 分子式: C3H8O2;CH3OCH2CH2OH 分子量: 76.09 熔点: -86.5℃ 沸点:124.5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97; 蒸汽压: 39℃ 溶解性: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醇、酮、烃类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略有气味 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14(有毒品) 用途: 用作溶剂 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引起无力、失眠头痛、胃肠功能紊乱、夜尿、体重减轻、眼烧灼感、反应迟钝、嗜睡。误服可致死。 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征、大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减少;严重者呈中毒性脑病和脑萎缩。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2460mg/kg(大鼠经口);2000mg/kg(兔经皮); LC504665mg/m3,7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家兔经口,0.1mL/(kg·天),7天,见暂时性血尿。加大量剂量,可致衰竭、震颤、蛋白尿和血尿。尸检见严重肾损害。大鼠暴露于1.05g/m3,7小时/天,每周5天,1月后见血液中幼稚白细胞增加。 致突变性:显性致死试验:大鼠经口500mg/kg。精子形态学:大鼠经口500mg/kg。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175mg/kg(孕7~13天),致心血管(循环)系统发育异常。小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250mg/kg(1天,雄性),影响精子生成(包括遗传物质、精子形态、活动力、计数)。 危险特性:易燃,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实验室监测方法: 空气中:样品用活性炭吸附后,用甲醇-氯甲烷溶液洗脱,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NIOSH法) 环境标准: 美国车间卫生标准 25ppm 空气中嗅觉阈浓度 0.22ppm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不含过氧化物的废液经浓缩后,控制一定的速度燃烧。含过氧化物的废料经浓缩后,在安全距离外敞口燃烧。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高浓度环境中,佩戴自给式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新能源汽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压力下,寻找替代石油的新能源车成了必然的选择。本文对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定义、分类及特点进行了总结,综述了各类新能源汽车最新技术进展及其性能,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应用现状,指出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需解决的问题,对各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技术,现状,应用前景。 1 前言 1.1寻求新动力源的背景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和环保问题日益突出,汽车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石油资源短缺,汽车是油耗大户,且目前内燃机的热效率较低,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大约只有35%—40%用于实际汽车行驶,节节攀升的汽车保有量加剧了这一矛盾;另一方面,汽车的大量使用加剧了环境污染,城市大气中CO的82%、NOx的48%、HC 加剧了温室效应,汽车的58%和微粒的8%来自汽车尾气,此外,汽车排放的大量CO 2 噪声是环境噪声污染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作为石油进口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大国,污染严重,世行认定的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有16个在中国。国内汽车产品水平与国外差距很大,平均油耗高出10%—30%,排放约为15—20倍,汽车工业面临的压力更大。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已于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规则》强调说明: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 1.2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意义 (1)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国用于汽车能源的石油资源是有限的,在几十年后必然会出现枯竭,要大量依赖从

液相甲醇合成二甲醚工艺流程

液相甲醇合成二甲醚工艺流程 作者/来源:日期:2008-4-18 1、甲醇罐区 原料甲醇由甲醇罐区用泵经管道送至生产区甲醇储槽贮存,然后由甲醇输送泵经流量计计量后送往二甲醚反应工序作为反应物料。 2、二甲醚反应 由甲醇计量泵计量后经反应预热器加热至60℃左右后,由二甲醚反应釜底部进入温度为150℃左右的液相催化剂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脱水生成二甲醚。该反应为微放热反应,为保证反应的连续进行,需用加热泵循环打酸,混酸在釜外的反应加热器中与低压蒸汽间接换热获得热量。从反应釜顶部出来的气体为二甲醚、水蒸汽和少部分甲醇混合气,温度150℃左右,气体经过甲醇冷凝器降温至55℃,气液混合物进入净化槽中进行气液分离。气相二甲醚经过甲醇冷凝器进一步冷凝,其中含有甲醇,进入分离槽再进行气液分离,净化槽中的甲醇、二甲醚水溶液(二甲醚为溶解其中)同时也溢流至分离槽。在分离槽中气相二甲醚送往二甲醚压缩工段,液相的甲醇水溶液则由塔前甲醇泵送往精馏塔,并经塔前预热器预热到60℃左右。 在精馏塔塔底重沸器中,甲醇、二甲醚水溶液在低压蒸汽的加热下变为气相进入精馏塔中,经过逐段分离,甲醇、二甲醚气体由塔顶进入塔顶冷凝器中,甲醇冷凝为液体进入液封槽,二甲醚气体则由液封槽顶部并入二甲醚管道送往二甲醚压缩工段。甲醇液体由回流泵加压后一部分经计量后送到塔顶作回流液,其余部分由甲醇冷却器冷却至38℃左右循环送至甲醇中间槽进一步反应。塔底的残液通过液位调节排至废水槽,经废水泵排入污水系统。 反应式为: CH3OH+H2SO4—→CH3HSO4+H2O CH3OH+H3PO4—→CH3H2PO4+H2O CH3OH+ CH3HSO4—→CH3OCH3+H2SO4 CH3OH +CH3H2PO4—→CH3OCH3+ H3PO4 反应温度控制在135-155℃左右,甲醇单程转化率约88%左右。 其具体工艺流程见附图。 3、二甲醚压缩工段 从二甲醚反应工段来的二甲醚气体先进入二甲醚冷却器降温至-10℃左右,然后进入二甲醚气液分离器分离出少量的甲醇残液,残液溢流至甲醇回流槽,由回流泵送至二甲醚反应工段的分离槽中进行精馏回收。气相二甲醚冷却所用的冷媒为压缩后的液相二甲醚,液相二甲醚在二甲醚冷却器壳程中常压下蒸发为气相,将产品二甲醚冷却至-10℃左右,二甲醚则经制冷二甲醚气液分离器分离后进入制冷二甲醚压缩机压缩至1.0MPa 左右,进入制冷二甲醚冷凝器,与循环冷却水换热降温至40℃左右,液相流入制冷二甲醚储罐,形成一个制冷循环。 经冷却分离后的产品二甲醚进入二甲醚压缩机经两级压缩加压至1.0MPa,然后进入二甲醚冷凝器与循环冷却水换热后降温至40℃时冷凝为液相,二甲醚液体由二甲醚冷却器继续冷却至10℃左右送往二甲醚罐区贮存。 4、二甲醚罐区 由压缩工段送来的二甲醚成品储存在二甲醚球罐内。

二甲醚生产流程

二甲醚的生产方法最早是由高压甲醇生产中的副产品 精馏后制得,随着低压合成甲醇技术的广泛应用,副反应大大减少,二甲醚的工业生产技术很快发展到甲醇脱水或合成气直接合成工艺。甲醇脱水法包括液相甲醇法和气相甲醇法,前者的反应在液相中进行,甲醇经浓硫酸脱水而制得,但因该法存在装置规模小、设备易腐蚀、环境污染、操作条件恶劣等问题,逐步被淘汰。近年来,二甲醚的需求量增长较大,各国又相继开发投资省、操作条件好、无污染的新工艺,主要包括二步法和一步法。 二步法先由合成气制取甲醇,然后将甲醇在催化剂下脱水制取二甲醚。以前主要采用硫酸作催化剂,现在大多采用由γ-Al2O3/SiO2制成的ZSM-5分子筛作催化剂,性能优良,选择性好,故能制备出高纯的二甲醚,还能避免污染。 一步法由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包括合成气进入反应器内同时完成甲醇合成与甲醇脱水两个反应和水-煤气变换反应,产物为甲醇与二甲醚的混合物,混合物经蒸馏分离得二甲醚,未反应的甲醇返回反应器。一步法多采用双功能催化剂,一般由两类催化剂混合而成,其中一类为合成甲醇催化剂,另一类为甲醇脱水催化剂。合成甲醇催化剂包括Cu-Zn-Al (O)基催化剂,如BASF、S3-85和I-CI-512等。甲醇脱水催化剂有氧化铝、多孔SiO2-Al2O3、Y型分子筛、ZSM-5分子筛、丝光沸石等。一步法根据反应器类型分为固定床和浆

态床两种。 一步法制二甲醚的反应可分为以下几步: CO+H2—>CH3OH -ΔH=90.7kJ/mol (1) 2CH3OH—>CH3OCH3+H2O -ΔH=23.5kJ/mol (2) CO+H2O—>CO2+H2 -ΔH=41.2kJ/mol (3) 总反应式:3CO+3H2—>CH3OCH3+CO2 -ΔH=246.1kJ/mo l (4) 一步法与二步法相比较,各有优势。一步法中CO的转化率远高于二步法,但在一步法中,由于三个反应必须同时发生,且三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这就要求所用的催化剂有很好的耐热性,在高温下具有高选择性。一步法生产的二甲醚一般用作醇醚燃料,若想生产高纯度,还需进一步分离提纯。二步法的转化率虽然不如一步法高,但是它具有生产工艺成熟,装置适应性广,后处理简单等特点,既可直接建在甲醇生产厂,也可建在其它公用设施好的非甲醇生产厂。与一步法相比,二步法合成流程稍长,但两类催化剂装在不同反应器,互不干扰。从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一步法具有流程短、设备效率高、操作压力低和CO单程转化率高等特点,使得设备投资费用和操作费用大大减少,合成二甲醚的生产成本较两步法大幅度降低。因此,一步法经济上更加合理,市场上更具竞争力,总体上来说更具技术优势。 根据反应过程的相态和工艺特点来分,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

二甲醚分析

液化气中二甲醚谱图出峰顺序 气相色谱仪简介液化气分析包括液化气组分分析和液化气中二甲醚,甲醇分析,不包括炔烃,用带有热导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由色谱柱将试样中各组分分离,面积归一法或校正面积归一法,外标法定量各组分百分含量。 液化气中二甲醚分析仪器及材料 1.气相色谱: 热导检测器(TCD) 气源:氢气作载气,氢气纯度

≥99.9%(氢气发生器) 2.数据处理:N2000工作站及电脑 3.进样器:双六通阀,定量管1ml 4.色谱柱:¢3*6米液化气中二甲醚分析柱5.取样器:采样袋2L 液化气中二甲醚分析气相色谱仪主要特点: 1、全新集成数字电子电路,控制精度高,性能稳定可靠,温控精度可达0.01℃. 2、独特的进样口设计解决进样歧视;双柱补偿功能不仅解决升温带来的程序漂移,而且减去背景噪音的影响,可以得到更低的最小的检测限。 3、全兼容惠普HP5890II气相色谱仪,可直接接驳HP5890微型单丝热导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及相关检测器控制板.仪器技术指标、性能,检测器灵敏度可与HP5890相媲美! 4、可同时安装两种进样系统:填充柱、毛细管分流/不分流进样系统(具有隔膜清扫功能);可同时安装两种相同或不同的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热导检测器(TCD).可选配自动/手动气体六通进样阀进样器、 顶空进样器、热解析进样器、甲烷转化炉. 5、柱箱容积大,智能后开门系统无级可变进出风量,

缩短了程序升/降温后系统稳定平衡时间;加热炉系统:(温度范围)环境温度7℃~400℃.三阶程序升温,升温速率0-50℃/min;增量0.1℃/min可以由用户重新校正炉温,并随意设定最高温度。由用户决定加热炉温度平衡时间

甲醚生产工艺

二甲醚及生产工艺 1、二甲醚的基本概况 二甲醚别名:甲醚 英文名称:methyl ether;dimethyl ether;DME CAS编号:115-10-6 分子式:C2H6O 结构式:CH3—O—CH3 二甲醚又称甲醚,简称DME。二甲醚在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或压缩液体,具有轻微醚香味。相对密度(20℃)0.666,熔点 -141.5℃,沸点-24.9℃,室温下蒸气压约为0.5MPa,与石油液化气(LPG)相似。溶于水及醇、乙醚、丙酮、氯仿等多种有机溶剂。易燃,在燃烧时火焰略带光亮,燃烧热(气态)为1455kJ/mol。常温下DME具有惰性,不易自动氧化,无腐蚀、无致癌性,但在辐射或加热条件下可分解成甲烷、乙烷、甲醛等。 二甲醚是醚的同系物,但与用作麻醉剂的乙醚不一样,毒性极低;能溶解各种化学物质;由于其具有易压缩、冷凝、气化及与许多极性或非极性溶剂互溶特性,广泛用于气雾制品喷射剂、氟利昂替代制冷剂、溶剂等,另外也可用于化学品合成,用途比较广泛。 2 生产原理 生产方法简介

目前国内外二甲醚生产方法主要有合成气一步法和甲醇法。甲醇法又分为甲醇气相法和甲醇液相法。合成气一步法的工业化技术尚未成熟,理由是: ①现有的技术未经装置检验; ②即使按现有技术,其生产成本也高于甲醇气相法 反应方程式 合成气一步法以合成气(CO + H2 )为原料,合 成甲醇反应和甲醇脱水反应在一个反应器中完成, 同时伴随CO的变换反应。其反应式如下。 2CO + 4H2 = 2CH3OH CO +H2O =CO2 +H2 2CH3OH =CH3OCH3 +H2O 总反应: 3CO + 3H2 =H3COCH3 +CO2 甲醇液相法: 甲醇脱水反应在液相、常压或微正压、130 ~130 ℃下进行。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2CH3OH =H3COCH3 +H2O 甲醇气相法: 催化剂为ZSM分子筛、磷酸铝或γ2Al2O3。 甲醇脱水反应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主反应: 2CH3OH =H3COCH3 +H2O

二甲醚市场分析

二甲醚DME(Dimethyl Ether),简称甲醚。分子式:CH3OCH3,分子量46.07。二甲醚与液化石油气(LPG)的物理性质很相似,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轻微的醚香味,无腐蚀性、无致癌性,室温下蒸汽压力约为0.5 MPa,常压下致冷到-25℃或在常温下加压到0.5~0.6MPa,即被液化。沸点为-24℃,凝固点为-140℃。100mL水中可溶解3700mL二甲醚气体,二甲醚也易溶于汽油、四氯化碳、丙酮、氯苯和乙酸甲酯等多种有机溶剂。常温下二甲醚难以活化。 传统的二甲醚生产工艺称为两步法。该工艺先将合成气(CO和H2)转化为甲醇,采用的催化剂为铜基催化剂,分离提纯后的甲醇再在酸催化剂的作用下脱水生成二甲醚。近年来提出和开发的一步法工艺是指将上述两步反应集中在一个反应器中进行,此时,第一步反应生成的甲醇等产物不经过分离,直接原位转化为二甲醚。与两步法相比,一步法工艺流程简单,运行成本低,但缺点是初次投入高,且会产生大量的CO2废气,因此工业应用受到限制。目前二甲醚的工业生产绝大部分采用传统的两步法。 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工艺近年来逐渐兴起,该技术合并两步反应为一步,缩短了生产工序,减少了设备,因而使二甲醚生产成本大为降低。目前拥有该项技术的企业主要有丹麦Topsoe、美国空气产品公司、日本NKK、中国清华大学等。 目前国内二甲醚的主要用途是替代LPG,用作民用燃气,其次是地台柴油用作汽车燃料。此外,二甲醚还可应用于气雾剂、制冷剂、发泡剂;或者用于化工原料,生产硫酸二甲酯、碳酸二甲酯、烷基卤化物等。 据统计,2007年我国一共有二甲醚生产企业30家,产能合计261万吨/年,产量约130吨。其中需外购甲醇的工23家,产能合计170.5万吨/年;自配甲醇装置的工7家,产能合计90.5万吨/年。2008年我国新增二甲醚产能147.5万吨/年,总产能达到408.5万吨/年。其中自配甲醇装置的项目有2个,产能合计16万吨/吨;需要外购甲醇的项目有6个,产能合计131.5万吨/年。 2009-2010年,我国计划投产的二甲醚项目工14个,产能合计395万吨/年。预计2010年我国二甲醚产能将达到803.5万吨/年,其中需要外购甲醇的产能为572.0万吨/年。若开工率按90%计算,则这部分二甲醚的产量为514.9万吨,至少需要从市场采购甲醇772.4万吨。 二甲醚在我国民用燃气领域和替代燃料领域都潜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2007年,我国LPG 表观消费量为2300万吨,柴油表观消费量为1.25亿吨,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内市场对于LPG和柴油的需求量都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2010年,国内LPG和柴油的市场需求量将分别达到2600万吨和1.4亿吨。如果按照LPG替代10%、柴油替代3%计算,2010年二甲醚的市场需求量将达到680万吨。 然而市场的培育需要一定的过程,需求量不会在断气内骤然放大。虽然二甲醚作为民用燃气的标准已经颁布,但是国内相关的配套设施仍不完善,给而加密的应用带来一定的困难。此外,二甲醚如果不能保持一定的价格优势,就将在与LPG的竞争中落于下风,导致二甲醚市场需求的萎缩。 在替代柴油用作汽车燃料方面,由于相关标准上位出台,二甲醚尚没有替代燃料的合法身份,二甲醚公交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只能处于试运行阶段。二甲醚汽车从研发到试运行,再到大范围推广必然经过一个比较漫长而且曲折的过程。 目前,国内二甲醚企业的扩能积极性很高,部分煤炭企业的甲醇企业则做好了进入该领域的准备。但是,在配套条件尚不晚上、下游需求增长缓慢的情况下,急于上马二甲醚项目是不明智的。盲目的扩张不但会行业产能过剩,而且也会导致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加剧,而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聚乙二醇二甲醚

Polyethylene Glycol Dimethyl Ether (NHD) CAS: 24991-55-7 Synonym/Trade Name: NHD Desulfurizing and Decarbonating Solvent Chemical Formula: CH3O(CH2CH2O)nCH3,n=3-8 Application NHD is a new type high-effective desulfurizing and decarbonating solvent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 dimethyl ether as its main ingredient, light yellow liquid near neuter with better chemistry and heat stability. It is suitable for purification of synthetic gas. It can effectively desulfurize the vulcanized hydrogen out of mixture acid gas of natural gas, oil-fi eld gas, coal gas in factories or cities and lique fi ed petroleum gas. Specially, effectively desulfurize organic sulphur. Package: 200KGS/Iron Drum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Store in cool, dry well-ventilated location, transport as common chemicals.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调查报 告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者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其尾气排放小甚至是零排放的优点,能有效降低CO2的排放量,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 目前汽车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我国的石油资源却仅占世界石油资源的2%,人口数量却占世界总量的22%。汽车业发展给我国环境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废气、噪音时刻影响着城市的环境。近年来全球石油资源日趋紧张、价格屡创新高,以及严重的大气污染和地球温室效应的加剧,新的能源来代替对传统石油资源的依赖,特别是科技和电力驱动技术得到不断发展完善下,新能源汽车将作为未来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 基于汽车新能源市场的发展,以及对传统能源的改进,促进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节省能量源资源,有利于汽车新能源的进一步优化升级和产业结构的革新。未来将会实现新能源的广泛普及利用,而汽车是所有人都特别关注的焦点产业,大学生们也将会是未来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潜在大势群体,所以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关于新能源汽车的问卷调查。 调查目的: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对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建议和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科学意义。 对象一一大学生:调查方法:问卷针对性地调查在读大学生。 调查地点:在附近区域内的三所大学进行调查。 调查数据分析: 1.调查对象的性别构成:

国内外二甲醚场和生产工艺分析

国内外二甲醚市场和生产工艺分析 国内外二甲醚市场和生产工艺分析 目前二甲醚组成的合资公司将在澳大利亚建设140-240万吨/年的大规模二甲醚装置,定于2006年投产。 目前二甲醚的主要消费领域是作溶剂和气雾剂的推动剂,其它方面的消费不多。2002年

中国二甲醚产品进出口数据统计分析(上海环盟)

中国二甲醚产品进出口数据统计分析

中国二甲醚产品进出口数据统计分析 (2) 第一节进口市场分析 (2) 一、进口地域格局 (2) 二、2012-2017年9月进口数量统计 (2) 三、2012-2017年9月进口金额统计 (3) 第二节出口市场分析 (3) 一、出口地域格局 (3) 二、2012-2017年9月出口数量统计 (4) 三、2012-2017年9月出口金额统计 (4) 第三节进出口政策分析 (6) 第四节未来二甲醚产品进出口趋势预测 (7) 一、2017-2021年中国二甲醚进口数量与金额预测 (7) 二、2017-2021年中国二甲醚出口数量与金额预测 (8) 2、出口金额 (8) 1

2 中国二甲醚产品进出口数据统计分析 第一节 进口市场分析 一、进口地域格局 图表- 1:2016年中国二甲醚进口地域格局分析 2016年中国二甲醚进口地域格局分析 国家或地区 数量占比 金额占比 新加坡 55.94% 51.41% 马来西亚 44.00% 47.89% 美国 0.05% 0.50%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二、2012-2017年9月进口数量统计 2012年我国二甲醚进口量达1.32吨,2016年为7158.60吨,同比2015年增长251963.38%。 图表- 2:2012-2017年9月中国二甲醚进口数量统计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3 三、2012-2017年9月进口金额统计 2012-2016年间,我国二甲醚进口金额最低为2013年的0.38万美元,最高为2016年的408.10 万美元。 图表- 3:2012-2017年9月中国二甲醚进口金额统计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第二节 出口市场分析 一、出口地域格局 图表- 4:2016年中国二甲醚出口地域格局分析 2016年中国二甲醚出口地域格局分析 国家或地区 数量占比 金额占比 印度 25.91% 35.03% 澳大利亚 29.98% 12.79% 巴西 1.95% 8.14% 马来西亚 10.92% 6.68% 日本 2.91% 5.43% 西班牙 1.17% 5.31% 英国 1.05% 4.51%

国内二甲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

国内二甲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 摘要:文章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国内二甲醚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了二甲醚在我国发展存在的优势和问题,对其市场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二甲醚发展现状市场前景 二甲醚是一种新兴的煤化工产品,具有燃烧热值高、污染小等优点。在国际原油价格高企的背景下,二甲醚部分替代石油产品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国内市场对于二甲醚的认同程度也渐渐提高。目前,国内二甲醚的主要用途是按一定比例(10%左右)添加到液化石油气中,作为民用燃气;其次,还可以替代柴油,作为汽车燃料。另外,二甲醚在医药、农药、金属焊接等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近年来,由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液化气生产成本增加。二甲醚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步开始在市场上推广。 1国内二甲醚生产现状 1.1 2007年国内二甲醚生产情况 据统计,2007年我国共有二甲醚生产企业30家,产能合计261.15万吨/年,产量约130万吨。其中,外购甲醇生产二甲醚的企业共23家,产能合计170.65万吨/年;自配甲醇装置的企业7家,产能合计90.5万吨/年。我国主要二甲醚生产企业情况见表1 1.2 2008年产能扩张情况 2008年我国有8个二甲醚项目投产,产能合计147.5万吨/吨。其中自配甲醇装置的项目有2个,产能合计16万吨/年。需要外购甲醇的项目共6个,产能合计131.5万吨/年。我国二甲醚总产能达到408.65万吨/年,其中自配甲醇的产能为106.5万吨/年,外购甲醇的产能为302.15万吨/年。2008年投产的部分二甲醚项目统计见表2。

1.3 2009~2010年产能扩张情况 2009年~2010年投产的二甲醚项目共14个,产能合计395万吨/年(见表2)。其中,自配甲醇的项目共7个,产能合计125万吨/年,需要外购甲醇厚的项目也有7个,产能合计270万吨/年。预计到2010年底,国内二甲醚产能将至少达到803.65万吨/年,其中需要外购甲醇的生产能力为572.15万吨/年,若开工率按90%计算,则这部分二甲醚产量为514.9万吨,至少需要市场采购甲醇772.4万吨。 2 我国发展二甲醚产业的优势 2.1 资源优势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发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工产品原料充足,有利于保障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符合我国“缺油富煤”的资源结构。国内拥有煤炭资源的企业发展二甲醚产业在保障原料来源的同时,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因此优势更加明显。从经济性考虑,建立在煤矿附近的甲醇生产企业可能有效降低甲醇生产成本,进而可以将二甲醚的生产成本相应控制在一定范围。 2.2市场优势 在两大应用领域——替代液化石油气领域和替代柴油领域,二甲醚都有广阔的市场前景。2007年我国液化石油气表现消费量为2300万吨,柴油表现消费量为1.25亿吨。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市场对于液化气石油气和柴油的需求量都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2010年,国内液化气石油气和柴油的市场需求量将分别达到2600万吨和1.4亿吨。但是,由于我国石油资源匮乏,原油和液化石油气的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因此,发展替代产品有利于缓解我国石油供需矛盾,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如果按照液化石油气替代10%,柴油替代3%计算,2010年二甲醚的市场需求量将会达到680万吨甚至更多。由此可见,只要二甲醚推广工作进展顺利、配套设施能够尽快完善,二甲醚的市场前景将会非常乐观。 2.3 政策优势 2007年8月,建设部发布了《城镇燃气用二甲醚》标准。该标准的实施表明,二甲醚作为液化气石油气的替代燃料已具有合法身份,可以正式进入城镇作为替代燃料。同时,该标准的实施也为二甲醚的大范围推广铺平了道路。除了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我国政府在二甲醚技术开发上也加大了投入。2006年12月,久泰化工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总额730万元的财政扶持资金。此外,政府还直接推动中央企业参与二甲醚生产。由中煤、中石化等5家企业联合组建的中天合创420万吨/年甲醇、300万吨/年二甲醚项目已经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签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