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项目工程施工学习基础知识材料

电力项目工程施工学习基础知识材料
电力项目工程施工学习基础知识材料

电力工程施工基础知识

一、电力工程施工流程:

设立表箱

做工井

穿缆、接缆

总验收

申领停电

接火

二、施工程序

1、电力工程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根据图纸位置配合土建预埋管→配管至各设备及动力箱(柜) →动力配电箱(柜)安装→电缆敷设→管内穿线→检测绝缘电阻→配电箱(柜)内接线→设备接线→设备调试→试运行→竣工验收。

2、照明工程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进户管预埋→配合土建预埋暗配管→配电箱、户内箱、接线箱预埋壳体→开关盒、插座盒安装→总配电柜及电表箱安装→预分支电缆敷设→管内穿线→测试绝缘电阻→电气器具安装→配电箱安装接线→调试→竣工验收。3、变配电工程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配合土建预埋电缆保护管→在土建地沟、墙面基本完之后进行技术复核→变压器就位→高、低压柜安装→母线安装(插接母线) →室内接地母线安装→电缆敷设→电缆头制安→电气调试→竣工验收。

4、防雷接地工程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确定引下线轴线位置→根据土建进度逐层连接柱内二根主筋作为引下线→焊接均压环→竖井内进行接地线安装施工→竖井内管道与接地线连接→根据图纸要求的楼层防雷引下线与外墙门窗、栏杆作电气连接→柱内主筋引出屋面与屋面避雷带焊接→屋面避雷带施工→突出屋面的金属体与避雷带连接→接地电阻测试(如电阻值不符要求,另增接地极) →竣工验收。

5、弱电工程(有线电视、电话、对讲、综合布线、防盗对讲)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配合土建预埋管至盒、箱→盒、箱埋设安装→线槽安装→部分明管敷设→管内穿线→插座安装→排线架安装接线→调试→试运行→竣工验收。6、消防及火灾报警工程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根据图纸预埋管至探测器盒→预埋管至报警器盒及消防按钮盒→预埋管至火警信号复视盘及消防电话插座盒→管内穿线→检测绝缘电阻→设备及探测器、模块安装→各种设备就位→设备接线→单体调试→联动调试→竣工验

收。

三、具体施工方法和措施:

1、电气配管工程:

1)、配管及预埋前,必须熟悉施工图纸,除完全掌握图纸设计功能及敷设途径、方法外,还应与暖通、给排水等有关专业核对图纸,并与土建建筑图详细对照,如发现差错,应及时找设计更正。

2)、认真整理施工图纸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参加设计方的图纸会审及交底工作,力求将图中问题解决在施工以前。

3)、根据图纸及相关标准编制材料计划。管、箱、盒规格正确。

4)、做好施工班组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工作。

5)、做好管、箱、盒、材料进场验收工作,防止不合格品材料使用在工程中,电管除满足规范要求,还应无严重锈蚀,管内不得有尖锐棱角,箱、盒尺寸符合设计规定。

6)、敷设电线钢管时,应采用套管焊接,其套管长度为管直径的1.5~3倍,焊接处应刷防锈漆进行防腐。明敷时再外刷调合漆。

7)、KBG型双面镀锌电线管应采用丝口连接,并进行接地跨接,跨接焊接处应进行防腐明管敷设宜采用专用配件。

8)、暗配于混凝土内的钢管内部应刷防锈漆,暗配于土质地面内的钢管内部刷防锈漆,外部刷沥青漆,其余情况下的所有配管,内外部均应刷防锈漆,刷漆前应认真除锈。

9)、钢管应用机械切割机下料或钢锯下料,并应清除端口毛刺, 保证管口光滑,绝不允许气焊割口。

10)、在现浇混凝土板、墙、柱内配管时,除按位置埋设线盒, 还应做好固定工作,以防灌注混凝土震动时位置偏移, 管口应采取封堵措施,以免水泥浆流入堵塞管子,影响穿线。

11)、线管煨弯应保证足够的弯曲半径,暗配时弯曲半径≥6倍管子外径。

12)、钢管经过盒、箱、管箍处,应用∮6~∮8圆钢做接地跨接,盒、箱也应做好接地焊接,接地焊接长度≥30毫米。

13)、盒、箱定位应准确,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采用水平仪或用找平塑料软管逐一校正准确。同一室内的同规格箱、盒,误差应≤5毫米,相邻误差应≤1毫米。

14)、砖墙内配管,应在土建粉刷前敷设到位,箱、盒及配管应在粉刷前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固定,保护层厚度大于15mm。砖墙上开槽宜采用开槽机, 以保证砌体质量。

15)、土建拆模后应及时找出预埋在混凝土内的盒、箱,并用铁丝试通管路,做好管口及箱、盒的临时封堵保护工作。对于试不通的管子及早处理,进行修补,以免影响土建质量和总体进度。

16)、吊顶内配管,一般应在吊顶内其它专业管道施工以后进行,线管尽可能贴近龙骨敷设,敷设途径应合理、整齐、并用吊支架进行固定,焊管应进行油漆防腐、接地跨接可靠。

17)、埋于地坪内的暗配管要做好临时固定,浇灌砼时,不致使管子发生大的位移和挤压。

18)、PVC管连接采用套管粘接,套管长度≥2倍管外径,粘接剂要采用合格产品。

19)、直埋于地下或楼板内的PVC管,在穿出地面或楼板易受机械损伤的一段,应采取保护措施。

20)、PVC管敷设在楼板面上,板面整个垫层应不小于50毫米,且管表面应有20毫米厚水泥砂浆保护层。

21)、PVC塑料管的材质应具有阻燃、耐冲击性能,其氧指数不低于27%的阻燃指标,并有检定检验报告单和产品出厂合格证。

22)、普利卡金属套管与钢管直接连接时,可采取有螺纹混合连接法或无螺纹连接法,普利卡管在敷设时尽量避免弯曲。

23)、普利卡金属套管与盒、箱或线槽连接时,应采用专用的线箱连接器或组合线箱连接器进行连接。

24)、暗配管在施工过程中,应每层做质量评定及隐蔽验收,并有甲方代表或监理参与。

2、管内穿线和接线:

1)、导线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有产品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2)、管内穿线前应熟悉图纸,了解电气系统的原理、设备的控制及联锁、灯具的控制方式,并了解每根管内有几个回路数、几对导线以及导线的规格型号,始、终端在何处, 导线能不剪断的地方尽量不剪断,以免浪费导线和导线过多产生接头。

3)、照明和电力系统按规范对管内导线应有分色,相线和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一建筑物导线颜色选择统一; 配电箱电源线及所有三相电源的干线,相线A、B、C 为黄、绿、红三色,零线为淡蓝色, 保护接地线(PE)为黄绿相间双色线;照明支线、火线为红色;开关线为黄色;零线为淡蓝色;保护接地线为浅黄绿色; 其余设备的导线也应有明显的色泽区分。

4)、管内穿线前一定要清理干净管内积水和杂物,并在管口套好护圈。

5)、管内穿线时,应采用放线架人工放线,导线应顺直地穿入管中,在放线、穿线过程中,防止导线在管内扭绞,以免影响导线质量。

6)、所有管内导线不得有接头,所有接头应放在接线盒内或者在电气设备端子上进行。

7)、导线在与电气设备或器具连接时,应对敷设的全部线路进行接线及绝缘电阻值测试,要求1千伏以下的电气线路在500V 摇表测试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0.5兆欧,线路要求全部接通,且符合设计要求。

8)、导线在接线盒内连接宜采用压接帽,多股铜线在连接设备或接线端子时,必须使用接线鼻子。

3、电缆桥架安装:(含金属线槽安装)

1)、桥架施工前应在现场实测实量,根据平面尺寸确立直线段及弯头数量,以便订购、制作。

2)、桥架应防腐良好,连接螺栓应采用镀锌件。

3)、桥架安装前应先安装支架或吊架,支(吊)架应平直、牢固,安装支(吊)架前应先放线,水平桥架支架安装间距为1.5-3米,垂直安装的支架间距不大于2米,支架安装前应作防腐处理。

4)、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在全长范围内应有不少于2处与PE线干线相连接。

5)、桥架外壳每段应采用软铜绞线(≥4平方毫米)做接地跨接,并和PE线连

接。

6)、竖井内桥架过楼层应参照JSJT-155《电气竖井设备安装》做防火堵燃处理,堵料必须采用指定厂家合格产品。

4、插接母线安装:

1)、由于插接母线在竖井中占据位置较大,因此在施工前要核对图纸,正确安排,避免施工中与其它工程发生冲突。

2)、在施工前应请厂家到现场实测实量,根据层高及平面尺寸确立直线段、弯头、三通、始端箱及插接箱具体位置、相关尺寸及数量,厂家实量时应作好配合工作,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制作要求。

3)、插接母线应防腐良好,连接螺栓应采用镀锌件。

4)、插接母线安装前应先安装支架,支架应牢固、平直,安装支架前应先放线,竖井支架间距不大于1.5米。

5)、插接母线外壳每段应做接地跨接,并应和接地PE线连通。

6)、进入竖井内的插接母线过楼板的做法及防火处理应参照JSJT-155执行。并对每层做防火堵燃处理,堵料必须采用指定厂家合格产品封堵。

7)、竖井内插接箱的标高应符合图纸要求。

5、电缆敷设:

1)、电缆敷设前,应核对电缆规格、型号是否与图纸相符合,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

2)、电缆穿管前要清除管内杂物,电缆弯曲R倍数要符合规范规定,电缆敷设前要对电缆进行绝缘检测,合格后方能进行施工。

3)、了解电缆敷设的途径,起端和终端一定要弄清楚,以免造成浪费。控制电缆敷设途径也要按原理图仔细核对,避免差错。

4)、电缆在桥架内敷设,应在首端、末端及拐弯分支处装设标志牌,标志牌上注明线路编号。桥架上电缆每隔2米应加以固定。

6、电缆敷设(预分支电缆施工):

1)、电缆穿管前要清除管内杂物,电缆弯曲R倍数要符合规范规定,电缆敷设前要对电缆进行绝缘检测,合格后方能进行施工。

2)、了解电缆敷设的途径,起端和终端一定要弄清楚,以免造成浪费。控制电

缆敷设途径也要按原理图仔细核对,避免差错。

3)、预分支电缆施工前,一定要配合土建在配电小间楼地板按电缆规格预留孔洞。

4)、预分支电缆订货前要给厂家提供楼层高度、分支接头离地面高度及进楼层配电箱为上进线还是下进线,并提出主干电缆规格、分支电缆规格及电缆进线箱至配电小间距离。

5)、预分支电缆订货前要制定电缆敷设方法(地面拉起法、楼顶放下法),以便厂家包装、运输。

6)、预分支电缆敷设前预埋好横担、吊钩及线夹。

7、配电箱、柜及电气器具安装:

1)、所有照明柜、箱应安装牢固,垂直偏差不得大于规范及设计要求。

2)、所有配电箱、控制柜的型号及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垂直偏差不得大于规范要求;箱体开孔必须采用开孔器,严禁用气焊割孔;墙上明装箱体用膨胀螺丝固定;墙上暗装箱体应用水泥砂浆固定, 面板四周紧贴墙面,配管进箱内应整齐,并不大于5毫米。

3)、所有配电箱、柜均应分别设置零线和保护地线(PE)端子,明管敷设至箱体应采用锁母,并焊好保护地线(PE)。

4)、箱内接线排列整齐,并有明显回路编号,各开关启闭灵活,多股铜线应用压线鼻,凡有电气元件的箱、柜,门扇均应接PE线。

5)、电气器具等配件均应齐全,无机械损伤,导线进入器具绝缘保护应良好。

6)、照明灯具安装应牢固,多股软线应搪锡;螺口灯头,零线必须接在灯头螺纹的端子上。

7)、成排灯具安装前应先放线定灯位,避免安装时偏差过大,吊链荧光灯双链应平行。

8)、开关、插座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开关控制相线,单相三孔插座,接线严格按左零右火,上线为接地线连接。

9)、暗装箱、盒均需采用专用接线盒,接线盒四周不应有空隙, 安装后板面端正,紧贴墙面。

10)、安装在同一建筑内的开关、插座,宜采用同一系列产品, 且操作灵活,接

触可靠。开关的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 开关边缘距门的距离为0.15~0.2米。

8、变配电系统安装:

(1)变压器、高低压柜等设备安装前,变配电室土建工作应结束,门窗应封闭。对地沟尺寸应进行复核。

(2)变压器、高低压柜等设备到货后,应认真做好开箱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填写设备开箱检查记录。

(3)土建预埋基础槽钢时,应做好配合检查工作,水平度、平直度以及位置尺寸的误差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而且面板槽钢应比后边槽钢高2-3mm,使盘柜就位找平时,垫铁放在后边。

(4)基础槽钢采用立放,与配电柜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5)柜子应可靠接地,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接地应良好。

(6)盘柜安装就位后应及时调整,误差应符合规范GB50171-92要求。

(7)配电柜二次回路接线应依据设计单位或厂家的原理图和接线图进行,电缆、电线编号、标志应清晰、可靠。

(8)母线搭接螺丝应外露2-3扣,螺孔比螺丝大1mm,连接面涂电力复合脂,用力矩扳手紧固,力矩值应符合要求。

(9)盘柜内母线应按GBJ149-90的规定进行刷漆。

9、防雷接地工程安装:

1)、接地极利用基础主筋,在土建施工基础钢筋时将基础钢筋沿水平焊接一圈(不少于二根钢筋),并与引下线钢筋连接。

2)、钢筋焊接应两边焊接,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6倍且焊缝不得有夹渣、气孔,扁钢搭接长度为扁钢宽度2倍且三个棱边焊接。

3)、引下线的具体位置要按设计规定施工,并在图中规定的柱子上引出接地电阻测试点。

4)、凡焊接均压环的楼层,均需与外墙金属体(门、窗、栏杆)作电气连接,具体做法参照JSJT-36《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

5)、接地极采用镀锌角钢50×50×5,长度2500mm,顶部埋深距地坪0.8米。

6)、接地干线采用镀锌扁钢-40×4,所有连接部分采用焊接,搭接长度为扁钢

宽度的2倍且三个棱边焊接,焊缝不得有夹渣、气孔。

7)、明敷设引下线必须调直后方可进行敷设。引下线路径尽可能短而直。引下线的接头处应错开支持卡子。

8)、敷设在屋面女儿墙上的避雷线在施工前必须拉直,并预先埋设支持件,搭接长度≥圆钢外径6倍,且焊缝饱满无夹渣。

9)、突出屋面所有金属体,如管道、风机座等均需与避雷线连接,焊接处补刷防锈漆及银粉漆。

10)、避雷线支架高度一般为100-150,其转弯处支架应距转弯中点0.25-0.5米,直线段支架水平间距为1-1.5米,垂直间距为1.5-2米,且支架间距应平均分布。

11)、避雷带安装好应平直、牢固。不应有高低起伏和弯曲现象,平直度每2米检查段允许偏差不宜大于3/1000,全长不宜超过10mm。

12)、避雷带在转角处应随建筑造型弯曲,一般不宜小于90°,弯曲半径不宜小于圆钢直径的10倍,或扁钢宽度的6倍,绝对不能弯成直角。

13)、避雷带焊接处焊缝应饱满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夹渣、咬肉、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的药皮敲净后,应刷红丹防锈漆和银粉漆做防腐处理。

14)、各电气竖井内管道及桥架、母线槽外壳均与接地线(PE)可靠连接。

15)、凡进出建筑物的所有金属管道预留洞处均需埋设不少于二块100×100×10钢板,以便与管道作接地连接。

16)、竖井内安装接地扁钢前应吊线垂直,安装完后用金属卡子加以固定,焊接部位需进行防腐处理。

17)、配合土建按设计图纸要求在各建筑内敷设等电位接线端子箱。

18)、将各建筑内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及其它金属管道、支架等可导电部分与等电位接线端子内导线接通。

19)、配合土建按设计图纸在各卫生间敷设管线及接线盒。

20)、将卫生间内所有金属部件与等电位接线盒内导线连通。

10、弱电工程(有线电视、电话、对讲、综合布线、防盗对讲系统)安装:(1)弱电部分配管以前首先应熟悉图纸,必须对整个系统原理有所了解,才能进

行配管。

(2)配管具体措施方法及要点参照电气部分。

(3)熟悉施工规范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ECS89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并认真对班组进行质量技术和安全交底。

(4)根据设计图纸和现行规范编制设备、材料计划,计划中除说明规格、型号外,还应规定信息插座的颜色。

(5)认真进行材料进场检验工作,对缆线器材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进行检查,接线排和信息插座及其它插接件的塑料材质应具有阻燃性。

(6)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表明起止位置,标签书写清楚、正确。

(7)连接线盒两端的焊管必须跨接地线。

(8)弱电管线接线盒不得与强电管线接线盒合用。

(9)管内穿线前要检查所穿导线是否与设计相符合。

(10)弱电线槽安装基本方法同电缆桥架安装。

11、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工程安装:

(1)配管前首先应熟悉图纸,必须对整个系统原理有所了解,才能进行配管。

(2)配管具体措施方法及要点参照电气部分。

(3)紧密配合土建进度,墙、柱内配管时一定要查对平面位置,特别是消防报警部分中模块盒及各设备的具体位置,必须查对通风专业及水暖专业图纸,以免造成线盒位置偏移。

(4)熟悉施工规范GB50166-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并认真对班组进行质量技术和安全交底。

(5)根据设计图纸和现行规范编制设备、材料计划,认真进行材料进场检验工作,对缆线器材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进行检查。

(6)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表明起止位置,标签书写清楚、正确。

(7)待土建装修工程开始后,安装各编址模块、探头、声光报警器等,施工组长负责把好第一关,施工工长总把关,质量员复检,确保安装接线准确无误。(8)安装调试前对每一控制机构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通过微机进行逐一调试,最后填写调试报告。

12、变配电系统调试:

(1)高压系统(高压柜、高压开关、高压电缆、变压器等):

1)、调试前必须熟悉图纸(原理图及接线图),除完全掌握图纸设计原理及功能外,还应对开关柜中各原器件、变压器上各瓷质原件等外观检查,看是否有损坏,损坏程度等做好记录,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在调试出现问题后有参考价值。2)、调试中应做好记录,并记录调试中每天的天气情况,有要求的必须在调试前、调试后相应做好环境温度和湿度等资料,以便在出示报告时加以换算。

3)、所有标准仪器(表)(0.5级、0.2级)要经过省计量鉴定所鉴定合格的标准仪器(表)才能对系统进行调试。

4)、继电保护系统应对每个继电器进行全刻度校验,校验合格后再进行整定,整定值必须做三次取平均值,对指示仪表应做不少于五档的校对,对不合格的要进行更换。

5)、对高压开关应进行吃刀量和拉开距离调整,调整时应注意安全,以防机构损伤他人,使之同步一致。

6)、对高压设备的耐压试验,应认真查阅图纸与实物是否一致,查实后按实物进行试验,试验时应注意安全。注意是否有放电现象出现,如有应及时降压放电。放电后再加以处理,如因施工问题处理不了应及时返工直到合格。

7)、对所有一次回路、二次回路进行检查应符合原理图要求,接线正确、紧固。一次回路应做交流耐压试验,二次回路用500V兆欧表试验应大于0.5MΩ后,可通电试验,试验情况应和原理图相一致。

(2)低压配电系统:

1)、调试前应熟悉图纸,了解图纸设计要点及系统原理、各柜间控制方法,对开关柜各原器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2)、调试中应做好原始记录,并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和相应的温度、湿度等资料,以便在出示报告时可作为换算的根据。

3)、所有鉴定用仪器(表)(0.5级、0.2级)要经省计量鉴定所鉴定,才能对系统进行调试。

4)、对指示仪表应做不少于五档的校对,对感应式(0.2级)电能表应做不少于2000个脉冲放射校对,对互感器进行不少于三档的校对,如不合格加以更换。

5)、对低压刀闸进行吃刀量和拉开距离调整,使之同步一致。对空气开关进行试验,使动作可靠、接触良好,二次线路接线正确、动作可靠。

6)、对电力电容器进行容量测量,2.5千伏直流耐压试验,对功率因数控制器进行设定,检查一次、二次线路是否正确,确认和原理图一致后,用500V兆欧表测定所有二次线路绝缘电阻,应大于0.5MΩ方可送电,送电后检查各开关柜动作是否和原理图相同,如有不同检查更正。

7)、对所有一次回路、二次回路进行检查、紧固,测定一次和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一次、二次回路用500V兆欧表检测均应大于0.5MΩ方可送电进行通电试验,看所有开关柜是否和原理图相符,如有不符须加以更正。

13、配电装置及馈电线路试验:

(1)熟悉图纸、了解系统原理及图纸要求。

(2)对馈电线路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其绝缘电阻必须大于0.5MΩ,如达不到,查明原因后加以处理。

(3)对配电装置中的电气元件进行单体试验,指示仪表必须不少于五档的校对,对电流互感器应不少于三档的校对,对所有断路器进行试验,如有不合格者加以更换。

14、交流电动机单体及系统试验:

(1)静态检查电动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是否低于1.2,如测后低于1.2则要进行干燥处理。

(2)测量电动机直流电阻值,其相互差别不应超过其最小值的1%。

(3)检查定子线组极性和连接的正确性,测定电机空载电流和满载电流值。

(4)按系统控制原理图检查控制柜中线路是否和原理图一致,并测定控制柜一次、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值,应符合GB50150-91中第22、0、1条中的规定,将控制柜中过载保护调整到电机满载时的电流值。

15、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调试:

(1)调试前应熟悉图纸,了解设计要求和注意事项,应按设计要求查验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备品备件等。

(2)调试前系统应具备GB50166-92中第2.1.2和2.1.3条所列条件。

(3)检查系统线路,对于错线、开路、虚焊和短路等应进行处理。

(4)系统调试应先分别对探测器、区域报警器、集中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装置和消防控制设备等逐个进行单机通电检查,正常后方可进行系统调试。

(5)系统通电后,按GB4717的有关要求对控制器进行功能检查。检查项目有火灾报警自检功能、消声复位功能、故障报警功能、火灾优先功能、报警记忆功能、电源自动转换和备用电源的自动充电功能、备用电源的欠压和过压报警功能。(6)检查系统主电源,其容量应分别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在备用电源连续充放电三次后,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应能自动转换。

(7)采用单点测试仪对探测器逐个进行试验,功能应准确无误。主电源和备用电源控制功能和连动功能应正常。

(8)在连续运行120小时无故障后,填写调试报告。

16、有线电视系统调试:

(1)检查干线放大器输入、输出端电平是否和产品说明书一致(测定值应为高、中、低频道的电平值)。

(2)检查上一级放大器输送到该放大器的电平值是否和设计图一致,如不一致应向当地电视台询问,并加以解决。

(3)检查各用户端(终端)电缆接头是否按要求做好,如不符合规范要求加以更正。

(4)按设计图要求检查各用户终端和各分支器、分配器是否和设计图一致。

(5)按设计图要求测定各用户终端高、中、低三频道的电平值是否和设计图一致,设计无要求时按照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中第2、3、5条的要求测定,测定后做好原始记录。

17、综合布线网络系统调试:

(1)熟悉图纸、了解网络系统原理,看是否能达到TIA/EIATSB67标准要求。

(2)检查系统线路,对信息插座进行全部检查,看是否有错线开路和短路等,如有应进行处理。

(3)按TIA/EIATSB67标准要求对线路进行测试长度、衰减、近端串扰、特性阻抗、衰减对串扰比、环境噪声干扰强度、传播延时、回波损耗、直流环路电阻等电气性能测试,测试不合格者查出原因加以理。

四、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

1、电气设备、材料质量控制:

(1)、主要电气设备、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场检验结论应有记录,建立设备、材料入、出库的复验制度,确认合格后,才能在施工中使用。

(2)、主要电气设备、材料的内外包装标识、产品合格证、有关技术资料、说明书等实物应与设计图和装箱单吻合,对高压开关、变压器、电容器、蓄电池、高压配电柜、电缆等电气设备或材料须具有泄漏电流试验、耐压试验、绝缘电阻测试等检验合格的报告。

(3)、高压聚乙稀半硬塑料管及槽盒附件等应符合防火要求,氧指数不低于27%,用火烧阻燃,不出现燃烧火焰为合格。

(4)、大批量的设备、材料事前对生产厂家进行资质调研,对其产品质量、检测能力、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审核。

(5)、进口电气设备、器具和材料应有提供商检证明和中文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及中文的安装使用、维修等技术文件。

(6)、变压器、箱式变电所、高压电器及电瓷制品应有铭牌,附件齐全、绝缘件无损伤、无裂纹、充油部分不渗漏,充气高压设备气压指示正常,涂层完整,并检查随带技术文件及出厂试验记录。

(7)、高低压成套配电柜、蓄电池柜、不间断电源柜、控制屏(柜、台)及动力、照明配电箱的铭牌应符合图纸或设计要求,柜(箱)内元器件无损坏丢失,接线无脱落脱焊现象,蓄电池柜内电池壳体无碎裂、无漏液,外观油漆涂层完整,无明显碰撞凹陷,并检查随带技术文件及出厂试验记录,不间断电源柜检查、试验等项参数符合技术规定的要求。

(8)、柴油发电机组安装前核对铭牌技术参数,随机附件、技术文件、合格证及出厂试运行记录,发电机及控制柜的出厂试验报告齐全,机组无缺损器件,外观油漆涂层完整。

(9)、电动机、电加热器、电动执行机构和低压开关设备等铭牌、附件齐全,电气接线端子完好,安全认证标志明确,设备器件无缺损,油漆涂层完整。(10)、照明灯具应检查合格证,新型气体放电灯具带有技术文件,成套灯具的绝缘电阻测试值大于2MΩ,防爆灯具铭牌上的防爆标志等标注明确,普通灯具须有安全认证标志,灯具外观油漆涂层完整,无损伤,附件齐全。

(11)、开关、插座、接线盒和风扇的合格证、电工产品安全认证标志齐全,开关、插座的面板及接线盒盒体完整、元碎裂,零件齐全,电气和机械性能符合规范要求,风扇无损坏,油漆涂层完整,调速器开关等附件适配,对塑料材质的开关、插座、接线盒及其面板应具有阻燃性。

(12)、电线、电缆的合格证、电工产品安全认证标志齐全,线芯直径、绝缘电阻值符合规范标准,绝缘层完整无损,厚度均匀,电缆无压扁、扭曲,铠装不松卷,耐热、阻燃的电线、电缆外护层上标识明显导电性能和阻燃性能符合要求。(13)、电气导管的材质证明书齐全,管径、壁厚及均匀度抽检合格,钢导管无压扁,内壁光滑,非镀锌钢管无严重锈蚀,镀锌钢导管镀层覆盖完整,表面无锈斑,绝缘导管及配件无碎裂,且具有阻燃性。

(14)、型钢材质证明书应齐全,表面无严重锈蚀,无过度扭曲、弯折变形,镀锌制品(支架、横担、接地极、避雷用引下线及接闪器等)应有镀锌质量证明书,且镀锌层覆盖完整,表面无锈斑,用于防雷及接地系统的镀锌材料应为热镀锌产品。

(15)、电缆桥架、线槽的合格证应齐全,表面平直光滑,无变形,连接部件、配件完整、齐全,钢制桥架油漆涂层完好,无锈蚀,铝合金桥架涂层完好,无扭曲变形,表面无划伤。

(16)、封闭母线、插接母线的合格证应齐全,防潮密封良好,各段编号标志清晰,附件齐全,外壳无变形,母线螺栓搭接面平整,镀层覆盖完好,无起皮和麻面,插接母线上的静触头无损伤,表面光滑,镀层完整无划伤。

2、配管工程质量控制:

(1)、审核施工图时,重点抓管道多的部位或交叉作业的部位,如厨房、卫生间、吊顶内及有关关键部位,对各专业的安装尺寸进行核实,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施工中对关键部位进行样板施工,尽量避免因设计考虑不周,造成电器配管与水暖、消防、通风、煤气等管道相碰的现象发生。

(2)、现浇砼结构施工中,配管与土建钢筋绑扎应同步施工,配管经自检、隐蔽验收合格后,再配合土建进行砼浇注。

(3)、在砖结构施工中,及时配合砌体进行暗配管和预埋盒、箱的安装,注意配管的防腐措施。

(4)、开关盒、插座盒安装位置标高控制在规范允许偏差范围之内,稳牢盒口与墙面平齐,盒口平整方正。

(5)、配管中应严格控制配管弯曲半径及埋入深度,其保护层应>15mm,重点控制踢脚与地面接合处,圈梁与顶板接合处等,以保证穿线顺利进行和导线的安全。

(6)配管进入盒、箱控制在5mm之内为宜,管进盒箱应使用锁紧螺母固定平直,盒、箱四周用水泥沙浆填实、抹平,管进配电箱应一孔一管排列整齐,配管管口在二层板后面,严禁用气焊开孔,废孔应堵死抹平。

(7)、钢管连接时,焊接部位应按规范严格控制,阻燃型塑料管两管对接应平齐,套管应使用配套产品,其套管两端或两管接头处不允许用黑胶布缠绕。(8)、吊顶内配管走向、连接、吊(支)架、固定安装方式等应符合有关防火规定。

(9)管口毛刺应用圆锉挫光滑,配管时管口应作临时封堵,以免掉进东西影响穿线,对于管路较长者,再将铁丝穿入管中。

(10)、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镀锌和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金属导管必须可靠接地或接零。

(11)、配管在穿过建筑物变形缝处时应设补偿装置,管子敷设的长度超过规范允许值时,中间应增设过路箱、盒。

(12)、钢管明配时,应用丝口连接,并用圆钢进行接地跨接,焊接处刷防锈漆,明配的导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安装牢固。

(13)、绝缘导管在砌体上剔槽埋设时,应在土建粉刷前敷设到位,箱、盒及配管应在粉刷前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层厚度大于15mm。砖墙上开槽宜采用开槽机,以保证砌体质量。

(14)、直埋于地下或楼板内的PVC电线导管,在穿出地面或楼板易受机械损伤的一段,应有保护措施,防止折断或弯扁管子根部。

(15)、PVC电线导管连接应采用套管插入粘接法,套管长度≥2倍管外径。

3、配线工程质量控制:

(1)、导线连接应采用绝缘压接帽新工艺,多股铜线需搪锡。严禁接头处虚接或未用绝缘带包扎只用黑胶布缠绕做法。

采用铝导线加强型绝缘钢壳螺旋接线钮时,按导线芯线直径或根数选用,防止造成导线连接不牢,线芯裁剪后预留过长外露,严格按线钮施工工艺要求施工。母线的接触面应采用电力复合脂,螺栓紧固时,应采用力矩搬手紧固。

(2)、插座、螺口灯头、零线、相线的接线时应注意采用左零右火和左零右火上接地的作法。用试电笔或测试插头进行检验。不允许出现零线与相线接反。4、灯具、箱(柜)安装质量控制:

(1)、灯具安装:

严禁在公共场所采用铝制品瓜子链吊装灯具。低于2m以下的灯具及电器按规范要求安装PE保护地线。灯具超过3Kg时,要采用吊杆生根固定牢固。

(2)、对柜、箱、盘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或柜体、箱体、二层板等处,应按有关规范要求,选择相应截面的裸铜软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或接地线可靠连接。一般一根导线压在一个紧固点上,禁止多根导线叠加压接在同一个紧固点上,如需多根导线同时压在一个紧固点上,可采用接线鼻子后压接。

(3)、接地保护线应按规定选择导线截面,注意线色,并按规定选择接地螺栓和螺母,压接时应加弹簧垫、平光垫、紧固牢靠。

(4)、土建喷浆时,对已经安装完毕的灯具开关等应加保护措施;安装灯具开关等施工时,注意保护墙面整洁。

(5)、箱体暗敷设时,暗敷箱体大于30cm必须在顶端设置预制过梁板(轻质隔墙除外),在砌筑墙体前应提前预制好。暗敷箱体应注意不能突出粉刷层,该

部分是易出问题的地方,必须预先控制好,以免等粉刷完毕再返工,影响土建工程质量。

(6)、箱(柜)金属框架与基础型钢必须接地或接零可靠,装有电器的可开启门,门和框架的接地端子间应用裸编织铜线连接,且有标识。接地线必须直接与地排连接。

(7)、三相四线制重复接地处零排与地排必须用双色线连通。该部分往往被忽视。重复接地扁钢必须直接进入箱体,用双色线与地排直接相连,连接线两端平垫片与防松垫圈齐全,且接线紧密。

(8)、接地线干线截面积应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表6.1.2的规定。该部分也易被忽视。

(9)、箱内进线:必须根据进箱内电缆管的规格数量用开孔机开孔,进箱内线管50cm以下的必须用纳子固定,且进箱2~3丝扣。禁止用电、气焊热开孔和切割机随意开孔,虽然不影响使用,但影响观感,且对箱体的防腐造成破坏;箱内进管只能从顶端和底端进入,严禁侧面和背面进入。金属管的管接地必须引自箱、柜接地排。

环网柜及电缆分支箱安装工艺流程

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点

材料科学基础 第零章材料概论 该课程以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为对象,从材料的电子、原子尺度入手,介绍了材料科学理论及纳观、微观尺度组织、细观尺度断裂机制及宏观性能。核心是介绍材料的成分、微观结构、制备工艺及性能之间的关系。 主要内容包括:材料的原子排列、晶体结构与缺陷、相结构和相图、晶体及非晶体的凝固、扩散与固态相变、塑性变形及强韧化、材料概论、复合材料及界面,并简要介绍材料科学理论新发展及高性能材料研究新成果。 材料是指:能够满足指定工作条件下使用要求的,就有一定形态和物理化学性状的物质。 按基本组成分为:金属、陶瓷、高分子、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是由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通过冶炼方法制成的一类晶体材料,如Fe、

Cu、Ni等。原子之间的键合方式是金属键。陶瓷材料是由非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经烧结或合成而制成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它可以是晶体、非晶体或混合晶体。原子之间的键合方式是离子键,共价键。 聚合物是用聚合工艺合成的、原子之间以共价键连接的、由长分子链组成的髙分子材料。它主要是非晶体或晶体与非晶体的混合物。原子的键合方式通常是共价键。 复合材料是由二种或二种以上不同的材料组成的、通过特殊加工工艺制成的一类面向应用的新材料。其原子间的键合方式是混合键。 材料选择: 密度 弹性模量: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 强度:是指零件承受载荷后抵抗发生破坏的能力。 韧性:表征材料阻止裂纹扩展的能力功能成本

结构(Structure) 性质(Properties) 加工(Processing) 使用性能(Performance) 在四要素中,基本的是结构和性能的关系,而“材料科学”这门课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能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宏观结构←显微镜下的结构←晶体结构←原子、电子结构 重点讨论材料中原子的排列方式(晶体结构)和显微镜下的微观结构(显微组织)的关系。以及有哪些主要因素能够影响和改变结构,实现控制结构和性能的目的。 第一章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 1.引言 材料的组成不同,性质就不同。 同种材料因制备方法不同,其性能也不同。这是与材料的内部结构有关:原子结构、原子键合、原子排列、显微组织。 原子结构 主量子数n

(完整版)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填空题 1、输电线路的网络参数是指(电阻)、(电抗)、(电纳)、(电导)。 2、所谓“电压降落”是指输电线首端和末端电压的(相量)之差。“电压偏移”是指输电线某点的实际电压和额定 电压的(数值)的差。 3、由无限大的电源供电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时,其短路电流包含(强制/周期)分量和(自由/非周期)分量,短路 电流的最大瞬时的值又叫(短路冲击电流),他出现在短路后约(半)个周波左右,当频率等于50HZ时,这个时间应为(0.01)秒左右。 4、标么值是指(有名值/实际值)和(基准值)的比值。 5、所谓“短路”是指(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以外的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之间的连接),在三相系统中短路的基本 形式有(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短路接地),(两相短路接地)。 6、电力系统中的有功功率电源是(各类发电厂的发电机),无功功率电源是(发电机),(电容器和调相机),(并联 电抗器),(静止补偿器和静止调相机)。 7、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有(直接接地)(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 8、电力网的接线方式通常按供电可靠性分为(无备用)接线和(有备用)接线。 9、架空线是由(导线)(避雷线)(杆塔)(绝缘子)(金具)构成。 10、电力系统的调压措施有(改变发电机端电压)、(改变变压器变比)、(借并联补偿设备调压)、(改变输电线路参 数)。 11、某变压器铭牌上标么电压为220±2*2.5%,他共有(5)个接头,各分接头电压分别为(220KV)(214.5KV)(209KV) (225.5KV)(231KV)。 二:思考题 1.电力网,电力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定义是什么?(p2) 答: 电力系统:由发电机、发电厂、输电、变电、配电以及负荷组成的系统。 电力网:由变压器、电力线路、等变换、输送、分配电能的设备组成的部分。 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和动力部分的总和。 2.电力系统的电气接线图和地理接线图有何区别?(p4-5) 答:电力系统的地理接线图主要显示该系统中发电厂、变电所的地理位置,电力线路的路径以及它们相互间的连接。但难以表示各主要电机电器间的联系。 电力系统的电气接线图主要显示该系统中发电机、变压器、母线、断路器、电力线路等主要电机电器、线路之间的电气结线。但难以反映各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线路的相对位置。 3.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和要求是什么?(p5) 答:特点:(1)电能与国民经济各部门联系密切。(2)电能不能大量储存。(3)生产、输送、消费电能各环节所组成的统一整体不可分割。(4)电能生产、输送、消费工况的改变十分迅速。(5)对电能质量的要求颇为严格。 要求:(1)保证可靠的持续供电。(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3)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4.电网互联的优缺点是什么?(p7) 答:可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减少为防止设备事故引起供电中断而设置的备用容量;可更合理的调配用电,降低联合系统的最大负荷,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联合系统中发电设备的总容量;可更合理的利用系统中各类发电厂提高运行经济性。同时,由于个别负荷在系统中所占比重减小,其波动对系统电能质量影响也减小。联合电力系统容量很大,个别机组的开停甚至故障,对系统的影响将减小,从而可采用大容高效率的机组。 5.我国电力网的额定电压等级有哪些?与之对应的平均额定电压是多少?系统各元件的额定电压如何确定? (p8-9) 答:额定电压等级有(kv):3、6、10、35、110、220、330、500 平均额定电压有(kv):3.15、6.3、10.5、37、115、230、345、525 系统各元件的额定电压如何确定:发电机母线比额定电压高5%。变压器接电源侧为额定电压,接负荷侧比额定电压高10%,变压器如果直接接负荷,则这一侧比额定电压高5%。 6.电力系统为什么不采用一个统一的电压等级,而要设置多级电压?(p8) S 。当功率一定时电压越高电流越小,导线答:三相功率S和线电压U、线电流I之间的固定关系为

东北大学学期考试《工程材料学基础》考核作业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工程材料学基础试卷(作业考核线上2) A 卷(共 3 页)总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得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位错是(线)缺陷、晶界是(面)缺陷。 2.碳在-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它具有( BCC(或体心 立方))晶体结构。 3.材料在受外力时表现的性能叫做(力学性能),又叫(机械性能)。 4.铝合金的时效方法可分为(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两种。 5.固态物质按照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方式,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6.多数材料没有明显的屈服点,因此规定拉伸时产生(0.2%)残余变形所对应的 应力为(屈服强度)。 7.BCC晶格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是(110 ),原子密度最大的晶向是 ( <111> )。 8.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的高温分解转变产物为(),中温分解转变产物为 ()。 9.-Fe和-Fe的晶体结构分别为()和()。 10.含碳量为0.0218%~2.11%称为(),大于2.11%的称为()。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所有金属材料都有明显的屈服现象。()

2.伸长率的测值与试样长短有关。() 3.凡是由液体转变为固体的过程都是结晶过程。()。 4.材料的强度与塑性只要化学成分一定,就不变了。() 5.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 6.结晶的驱动力是过冷度。() 7.珠光体的形成过程,是通过碳的扩散生成低碳的渗碳体和高碳的铁素体的过程。() 8.铸铁在浇注后快速冷却,不利于石墨化,容易得到白口。() 9.材料愈易产生弹性变形其刚度愈小。() 10.各种硬度值之间可以进行互换。()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与(d )。 (a)含碳量;(b)冷却介质;(c)冷却方法;(d)合金元素。 2.二元合金在发生L→+共晶转变时,其相组成是( c )。 (a) 液相;(b)单一固相;(c)三相共存;(d)两相共存 3.在面心立方晶格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是( c )。 (a)(100)(b)(110);(c)(111);(d)(121) 4.材料刚度与( a )有关。 (a)弹性模量;(b)屈服点;(c)抗拉强度;(d)伸长率 5.晶体中的位错属于( c )。 (a)体缺陷;(b)面缺陷;(c)线缺陷;(d)点缺陷 6.珠光体是(a )。 (a)二相机械混合物;(b)单相固溶体;(c)金属化合物; 7.45钢是(b )。

模拟电路基础知识大全

模拟电路基础知识大全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PN结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所以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2、漂移电流是(反向)电流,它由(少数)载流子形成,其大小与(温度)有关,而与外加电压(无关)。 3、所谓理想二极管,就是当其正偏时,结电阻为(零),等效成一条直线;当其反偏时,结电阻为(无穷大),等效成断开; 4、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 5、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外部电压条件是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6、当温度升高时,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增大),发射结压降(减小)。 7、三极管放大电路共有三种组态分别是(共集电极)、(共发射极)、(共基极)放大电路。 8、为了稳定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采用(直流)负反馈,为了稳定交流输出电流采用(交流)负反馈。 9、负反馈放大电路和放大倍数AF=(A/1+AF),对于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F= (1/F )。 10、带有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带宽度BWF=(1+AF)BW,其中BW=(fh-fl ), (1+AF )称为反馈深度。

11、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端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两个信号,称为(共模)信号,而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个信号,称为(差模)信号。 12、为了消除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输出波形的(交越)失真,而采用(甲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 13、OCL电路是(双)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OTL电路是(单)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14、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放大倍数(近似于1 ),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等特点,所以常用在输入级,输出级或缓冲级。 15、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抑制(零点)漂移,也称(温度)漂移,所以它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中。 16、用待传输的低频信号去改变高频信号的幅度称为(调波),未被调制的高频信号是运载信息的工具,称为(载流信号)。 17、模拟乘法器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式是U0=(KUxUy ) 1、1、P型半导体中空穴为(多数)载流子,自由电子为(少数)载流子。 2、PN结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所以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3、反向电流是由(少数)载流子形成,其大小与(温度)有关,而与外加电压(无关)。 4、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 5、当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等电极电流I(增大),发射结压降UBE(减小)。

服装材料学服装基础知识

服装材料学--服装基础知识 引言 不同服装材料其性能表现各不一样,带来服装应用范围和最终用途也会大相径庭。因此,认识和掌握服装材料的各种性能,对正确地选用材料,合理地设计服装,满意地穿着服装会大有帮助,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服装材料的性能包括物理机械性能、化学性能、外观性能以及卫生保健性能和缝纫加工性能等服用性能。 第一节服装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一、定义 织物在外力作用下引起的应力与变形间的关系所反映的性能叫做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它包含强度、伸长、弹性及耐磨性等方面的性能。 二、强度性能 1.织物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 织物在服用过程中,受到较大的拉伸力作用时,会产生拉伸断裂。将织物受力断裂破坏时的拉伸力称为断裂强度;在拉伸断裂时所产生的变形与原长的百分率,称为断裂伸长率。织物的拉伸断裂性能决定于纤维的性质、纱线的结构、织物的组织以及染整后加工等因素。 ⑴纤维的性质:纤维的性质是织物拉伸断裂性能的决定因素。纤维的断裂强度是指单位细度的纤维能承受的最大拉伸力,单位:CN/dtex。在天然纤维中,麻纤维的断裂强度最高,其次是蚕丝和棉,羊毛最差。化纤中,锦纶的强度最高,并且居所有纤维之首,其次是涤纶、丙纶、维纶、腈纶、氯纶、富强纤维和粘胶纤维。其中,粘胶纤维强度虽低,但略高于羊毛,在湿态下,其强力下降很多,几乎湿强仅为干强的40~50%。除粘胶纤维外,羊毛、蚕丝、维纶、富强纤维的湿强也有所下降,但棉、麻纤维例外,其湿强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高。涤纶、丙纶、氯纶、锦纶、腈纶等则因吸湿小,而使其干、湿态强度相差无几。至于断裂伸长率,则属麻纤维最小,只有2%左右,其次为棉,只有 3~7%,蚕丝15~25%,而羊毛属天然纤维之首,可达25~35%。化纤中,以维纶和粘胶纤维的断裂伸长率最低,在25%左右,其它合纤均在40%以上。 因此,各类纺织纤维的拉伸性能是不同的:棉麻类属高强低伸型,羊毛属低强高伸型,而锦纶、涤纶、腈纶等属高强高伸型,此外,还有维纶和蚕丝属中强中伸型。一般细而长的纤维织成的织物比粗而短的纤维织物拉伸性能好。 ⑵纱线结构:一般情况下,纱线越粗,其拉伸性能越好;捻度增加,有利于拉伸性能提高;捻向的配置一致时,织物强度有所增加;股线织物的强度高于单纱织物。 ⑶织物的组织结构: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一定长度内纱线的交错次数越多,浮长越短,织物的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越大。因此,三原组织中以平纹的拉伸性能为最好,斜纹次之,缎纹织物最差。 ⑷后染整加工:织物的后整理对拉伸性能的影响,应视具备情况而定,有利有弊。 织物拉伸性能可用断裂强力、断裂伸长、断裂长度、断裂伸长率、断裂功等指标来表达。国际上通用经纬向断裂功之和作为织物的坚韧性指标。 2.织物的撕裂强度 在服装穿着过程中织物上的纱线会被异物钩住而发生断裂,或是织物局部被夹持受拉而被撕成两半。织物的这种损坏现象称为撕裂或撕破。目前,我国在经树脂整理的棉型织

电路基础知识总结(精华版)

电路知识总结(精简) 1.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指定,分析时: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i>0,反之i<0。 电压的参考方向也可以任意指定,分析时: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u>0反之u<0。?2. 功率平衡 一个实际的电路中,电源发出的功率总是等于负载消耗的功率。?3.全电路欧姆定律:U=E-RI 4. 负载大小的意义: 电路的电流越大,负载越大。 电路的电阻越大,负载越小。 5. 电路的断路与短路 电路的断路处:I=0,U≠0?电路的短路处:U=0,I≠0 二. 基尔霍夫定律 1.几个概念: 支路:是电路的一个分支。?结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联接点称为结点。 回路:由支路构成的闭合路径称为回路。?网孔:电路中无其他支路穿过的回路称为网孔。?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 定义:任一时刻,流入一个结点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或者说:流入的电流等于流出的电流。?(2) 表达式:i进总和=0 或: i进=i出?(3)可以推广到一个闭合面。 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 定义:经过任何一个闭合的路径,电压的升等于电压的降。?或者说: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或者说: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电阻上的电压降之和等于电源的电动势之和。 (2) 表达式:1?或: 2?或: 3 (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以推广到一个非闭合回路?三. 电位的概念?(1)定义:某点的电位等于该点到电路参考点的电压。 (2)规定参考点的电位为零。称为接地。?(3) 电压用符号U表示,电位用符号V表示 (4) 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点的电位的差。 (5)注意电源的简化画法。?四.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 1.理想电压源?(1)不论负载电阻的大小,不论输出电流的大小,理想电压源的输出电压不变。理想电压源的输出功率可达无穷大。?(2) 理想电压源不允许短路。?2. 理想电流源?(1) 不论负载电阻的大小,不论输出电压的大小,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不变。理想电流源的输出功率可达无穷大。?(2)理想电流源不允许开路。 3.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的串并联 (1)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串联时,电路中的电流等于电流源的电流,电流源起作用。 (2)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并联时,电源两端的电压等于电压源的电压,电压源起作用。?4. 理想电源与电阻的串并联?(1)理想电压源与电阻并联,可将电阻去掉(断开),不影响对其它电路的分析。 (2) 理想电流源与电阻串联,可将电阻去掉(短路),不影响对其它电路的分析。?5. 实际的电压源可由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内电阻的串联来表示。 实际的电流源可由一个理想电流源和一个内电阻的并联来表示。 五. 支路电流法 1.意义:用支路电流作为未知量,列方程求解的方法。?2. 列方程的方法:?(1)电路中有b条支路,共需列出b个方程。?(2)若电路中有n个结点,首先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n-1个电流方程。 (3)然后选b-(n-1)个独立的回路,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回路的电压方程。?3. 注意问题:?若电路中某条支路包含电流源,则该支路的电流为已知,可少列一个方程(少列一个回路的电压方程)。?六. 叠加原理 1. 意义:在线性电路中,各处的电压和电流是由多个电源单独作用相叠加的结果。 2. 求解方法:考虑某一电源单独作用时,应将其它电源去掉,把其它电压源短路、电流源断开。?3.注意问题:最后叠加时,应考虑各电源单独作用产生的电流与总电流的方向问题。 叠加原理只适合于线性电路,不适合于非线性电路;只适合于电压与电流的计算,不适合于功率的计算。 七.戴维宁定理 1.意义:把一个复杂的含源二端网络,用一个电阻和电压源来等效。 2.等效电源电压的求法: 把负载电阻断开,求出电路的开路电压UOC。等效电源电压UeS等于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 3. 等效电源内电阻的求法:?(1) 把负载电阻断开,把二端网络内的电源去掉(电压源短路,电流源断路),从负载两端看进去的电阻,即等效电源的内电阻R0。?(2)把负载电阻断开,求出电路的开路电压UOC。然后,把负载电阻短路,求出电路的短路电流ISC,则等效电源的内电阻等于UOC/ISC。 八.诺顿定理 1.意义:?把一个复杂的含源二端网络,用一个电阻和电流源的并联电路来等效。 2.等效电流源电流IeS的求法:?把负载电阻短路,求出电路的短路电流ISC。则等效电流源的电流IeS等于电路的短路电流ISC。?3.等效电源内电阻的求法: 同戴维宁定理中内电阻的求法。 本章介绍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的分析计算方法,必须很好地理解掌握。其中,戴维宁定理是必考内容,即使在本章的题目中没有出现戴维宁定理的内容,在第2章<<电路的瞬态分析>>的题目中也会用到。?第2章电路的瞬态分析?一. 换路定则:?1.换路原则是: 换路时:电容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Uc(o+) =Uc(o-)。 电感上的电流保持不变, Ic(o+)= Ic(o-)。?原因是:电容的储能与电容两端的电压有关,电感的储能与通过的电流有关。 2. 换路时,对电感和电容的处理?(1)换路前,电容无储能时,Uc(o+)=0。换路后,Uc(o-)=0,电容两端电压等于零,可以把电容看作短路。 (2)换路前,电容有储能时,Uc(o+)=U。换路后,Uc(o-)=U,电容两端电压不变,可以把电容看作是一个电压源。

工程材料学基础复习题

工程材料学基础复习题 一、填空 1. 位错是(线)缺陷、晶界是(面)缺陷。 2. 碳在-Fe 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它具有(BCC(或体心立方))晶体结构。 3. 材料在受外力时表现的性能叫做(力学性能),又叫(机械性能)。 4. 铝合金的时效方法可分为(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两种。 5. 固态物质按照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方式,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6. 多数材料没有明显的屈服点,因此规定拉伸时产生(0.2% )残余变形所对应的应力为(屈服强 度)。 7. BCC 晶格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是((110 )),原子密度最大的晶向是 (<111> )。 二、判断题 1. 所有金属材料都有明显的屈服现象。() 2. 伸长率的测值与试样长短有关。() 3. 凡是由液体转变为固体的过程都是结晶过程。()。 4. 材料的强度与塑性只要化学成分一定,就不变了。() 5. 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 6. 结晶的驱动力是过冷度。() 7. 珠光体的形成过程,是通过碳的扩散生成低碳的渗碳体和高碳的铁素体的过程。()三、选择题1. 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与(D )。 (a)含碳量;(b)冷却介质;(c)冷却方法;(d)合金元素。 2. 二兀合金在发生L T +共晶转变时,其相组成是(C )。 (a)液相;(b)单一固相;(c)三相共存;(d)两相共存 3. 在面心立方晶格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是(C )。 (a)(100)(b)(110);(c)(111);(d)(121) 4. 材料刚度与(A )有关。 (a)弹性模量;(b)屈服点;(c)抗拉强度;(d)伸长率 5. 晶体中的位错属于(C )。 (a)体缺陷;(b)面缺陷;(c)线缺陷;(d)点缺陷 6. 珠光体是(A )。 (a)二相机械混合物;(b)单相固溶体;(c)金属化合物; 7. 45 钢是(B ) (a)碳素结构钢;(b)优质碳素结构钢;(c)碳素工具钢;(d )碳素铸钢 四、名词解释 同素异构:有些物质在固态下其晶格类型会随温度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同素异构。 晶体缺陷:陷。断裂韧 实际应用的材料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原子偏离规则排列,叫做晶体缺材料抵抗内部裂纹失稳扩展的能力。 时效:固溶处理获得过饱和固溶体在室温或一定加热条件下放置一定时间,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降低,叫做时效。 塑性:材料受力破坏前承受最大塑性变形的能力。 五、计算题

电路基础知识点大全

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填写以下电路图符号: 二、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四、电压 1 电压的作用 1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 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 连通的。 、认识电路 1. 电路的基本组成: 将其他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导线——起连接作用,传输电能 2. 电源 开关 灯泡 变阻器 电流表 电压表 3. 电路的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 1.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如:常见金属、 酸碱盐的水溶液、人体、大地、石墨等。 容易导电的原因:有大量的自由电荷。 具体情况:金属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酸碱 盐的水溶液中有大量的自由离子) 2.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油、酸碱盐的晶体、陶瓷、橡胶、纯水、空气等。 不容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3. 良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理想的电工材料,导体和绝缘体没有明显的界限。 三、电流 1.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金属导体中,能够做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 子;在酸 碱盐溶液中,能够做定向移动的是正离子和负离子) 2. 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按照这个规定, 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 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3. 电流用字母 I 表示,国际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 A 。 比安小的单位还有毫安(mA 和微安(卩A ): 1A=10 mA 1 mA=10 3 卩 A 4. 实验室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 0.6A (分度值0.02A ); 0—3A (分度值 0.1A )

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金属学与热处理总结 一、金属的晶体结构 重点内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金属晶体结构的配位数、致密度、原子半径,八面体、四面体间隙个数;晶向指数、晶面指数的标定;柏氏矢量具的特性、晶界具的特性。 基本内容:密排六方金属晶体结构的配位数、致密度、原子半径,密排面上原子的堆垛顺序、晶胞、晶格、金属键的概念。晶体的特征、晶体中的空间点阵。 晶胞:在晶格中选取一个能够完全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的几何单元,用来分析原子排列的规律性,这个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金属键:失去外层价电子的正离子与弥漫其间的自由电子的静电作用而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方式称为金属键。 位错:晶体中原子的排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有规律错动的一种特殊结构组态。 位错的柏氏矢量具有的一些特性: ①用位错的柏氏矢量可以判断位错的类型;②柏氏矢量的守恒性,即柏氏矢量与回路起点及回路途径无关;③位错的柏氏矢量个部分均相同。 刃型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螺型平行;混合型呈任意角度。 晶界具有的一些特性: ①晶界的能量较高,具有自发长大和使界面平直化,以减少晶界总面积的趋势;②原子在晶界上的扩散速度高于晶内,熔点较低;③相变时新相优先在晶界出形核;④晶界处易于发生杂质或溶质原子的富集或偏聚;⑤晶界易于腐蚀和氧化;⑥常温下晶界可以阻止位错的运动,提高材料的强度。 二、纯金属的结晶 重点内容:均匀形核时过冷度与临界晶核半径、临界形核功之间的关系;细化晶粒的方法,铸锭三晶区的形成机制。 基本内容:结晶过程、阻力、动力,过冷度、变质处理的概念。铸锭的缺陷;结晶的热力学条件和结构条件,非均匀形核的临界晶核半径、临界形核功。 相起伏:液态金属中,时聚时散,起伏不定,不断变化着的近程规则排列的原子集团。 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称为过冷度。 变质处理:在浇铸前往液态金属中加入形核剂,促使形成大量的非均匀晶核,以细化晶粒的方法。 过冷度与液态金属结晶的关系:液态金属结晶的过程是形核与晶核的长大过程。从热力学的角度上看,

电路基础知识总结精华版

电路知识总结(精简) 1、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指定,分析时: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i>0,反之i<0。 电压的参考方向也可以任意指定,分析时: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u>0反之u<0。 2. 功率平衡 一个实际的电路中,电源发出的功率总就是等于负载消耗的功率。 3. 全电路欧姆定律:U=E-RI 4. 负载大小的意义: 电路的电流越大,负载越大。 电路的电阻越大,负载越小。 5. 电路的断路与短路 电路的断路处:I=0,U≠0 电路的短路处:U=0,I≠0 二. 基尔霍夫定律 1. 几个概念: 支路:就是电路的一个分支。 结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联接点称为结点。 回路:由支路构成的闭合路径称为回路。 网孔:电路中无其她支路穿过的回路称为网孔。 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 定义:任一时刻,流入一个结点的电流的代数与为零。 或者说:流入的电流等于流出的电流。 (2) 表达式:i进总与=0 或: i进=i出 (3) 可以推广到一个闭合面。 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 定义:经过任何一个闭合的路径,电压的升等于电压的降。 或者说: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电压的代数与为零。 或者说: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电阻上的电压降之与等于电源的电动势之与。 (2) 表达式:1 或: 2 或: 3 (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以推广到一个非闭合回路 三. 电位的概念 (1) 定义:某点的电位等于该点到电路参考点的电压。 (2) 规定参考点的电位为零。称为接地。 (3) 电压用符号U表示,电位用符号V表示 (4) 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点的电位的差。 (5) 注意电源的简化画法。 四.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 1. 理想电压源 (1) 不论负载电阻的大小,不论输出电流的大小,理想电压源的输出电压不变。理想电压源的输出功率可达无穷大。 (2) 理想电压源不允许短路。 2. 理想电流源 (1) 不论负载电阻的大小,不论输出电压的大小,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不变。理想电流源的输出功率可达无穷大。 (2) 理想电流源不允许开路。 3.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的串并联 (1)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串联时,电路中的电流等于电流源的电流,电流源起作用。 (2)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并联时,电源两端的电压等于电压源的电压,电压源起作用。 4. 理想电源与电阻的串并联 (1) 理想电压源与电阻并联,可将电阻去掉(断开),不影响对其它电路的分析。 (2) 理想电流源与电阻串联,可将电阻去掉(短路),不影响对其它电路的分析。 5. 实际的电压源可由一个理想电压源与一个内电阻的串联来表示。 实际的电流源可由一个理想电流源与一个内电阻的并联来表示。 五. 支路电流法 1. 意义:用支路电流作为未知量,列方程求解的方法。 2. 列方程的方法: (1) 电路中有b条支路,共需列出b个方程。 (2) 若电路中有n个结点,首先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n-1个电流方程。 (3) 然后选b-(n-1)个独立的回路,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回路的电压方程。 3. 注意问题: 若电路中某条支路包含电流源,则该支路的电流为已知,可少列一个方程(少列一个回路的电压方程)。 六. 叠加原理 1. 意义:在线性电路中,各处的电压与电流就是由多个电源单独作用相叠加的结果。 2. 求解方法:考虑某一电源单独作用时,应将其它电源去掉,把其它电压源短路、电流源断开。

工程材料学习题集答案整理

页眉 工程材料习题集 钢的合金化基础第一章 1合金元素在钢中有哪四种存在形式?(马氏体),以溶质形式存在形成固溶体;、γ(奥氏体)、M①溶入α(铁素体)形成强化相:碳化物、金属间化合物;②形成非金属夹杂物;③。、以游离状态存在:CuAg④ 其中哪三个可无限溶解在奥氏体中?哪两个铁素体形成元素可写出六个奥氏体形成元素,2 无 限溶解在铁素体中?,其中(锰、钴、镍、铜、碳、氮)C、NCo、Ni、Cu、①奥氏体形成元素:Mn、(铜、碳、氮)为有限溶NC、、Co、Ni(锰、钴、镍)可无限溶解在奥氏体中,CuMn、解;(铬、钒)可无限溶解在铁素体中,其余为有限溶解。、V②Cr 写出钢中常见的五种非碳化物形成元素。3Co 、、Cu、Si、Al①非碳化物形成元素:Ni按碳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按由强到弱的顺序写出钢中常见的八种碳化物形成元素。4 写出钢中常见的四种碳化物的分子式。Fe Mn、Cr、(弱)、、V、(中强)W、MoNb①碳化物由强到弱排列:(强)Ti、C→MC→MFeC→MC②碳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63623容易加工硬化?奥氏体层而高锰奥氏体钢难于冷变形,5为什么高镍奥氏体钢易于冷变形,错能高和低时各形成什么形态的马氏体?越有层错能越低,镍是提高奥氏体层错能的元素,锰是降低奥氏体层错能的元素,①利于位错扩展而形成层错,使交滑移困难,加工硬化趋势增大。钢;奥氏体层错Cr18-Ni8 奥氏体层错能越低,形成板条马氏体,位错亚结构。如②合金。能越高,形成片状马氏体,孪晶亚结构。如Fe-Ni钢的强化机制的出发点是什么?钢中常用的四种强化方式是什么?其中哪一种方式在提6 高强度的同时还能改善韧性?钢中的第二相粒子主要有哪两个方面的作用?①强化机制的出发点是造成障碍,阻碍位错运动。、第二相强化、位错钢中常用的四种强化方式:固溶强化、晶界强化(细晶强化)②强化(加工硬化)。晶界强化(细晶强化)在提高强度的同时还能改善韧性。③沉淀强化。钢中的第二相粒子主要作用:细化晶粒、弥散④/ 钢中常用的韧性指标有哪三个?颈缩后的变形主要取决于什么?7韧性指标:冲击韧度①? TK、韧脆转变温度、平面应变断裂韧度。ICk k颈缩后的变形用?表示,主要取决于微孔坑或微裂纹形成的难易程度。②P钢中碳化物应保持什么形晶粒大小对极限塑性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为了改善钢的塑性,8 态?细化晶粒对改善均匀塑性(εu) 贡献不大,但对极限塑性(εT)却会有一定好处。因为① 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少,使应力集中减弱,推迟了微孔坑的形成。应为球状、钢中的碳化物(第二相)充分发挥弥散强化的作用,②为了改善钢的塑性,细小、均匀、弥散地分布。页脚 页眉 9改善延性断裂有哪三个途径?改善解理断裂有哪两种方法?引起晶界弱化的因素有哪两个? ①改善延性断裂有三个途径:(1)减少钢中第二相的数量:尽可能减少第二相数量,特别是夹杂物的数量。细化、球化第二相颗粒。(2)提高基体组织的塑性:宜减少基体组织中固溶强化 效果大的元素含量。(3)提高组织的均匀性:目的是防止塑性变形的不均匀性,以减少应力集中;碳化物强化相呈细小弥散分布,而不要沿晶界分布。 ②改善解理断裂有两种方法:(1)细化晶粒;(2)加入Ni元素降低钢的T。k③引起晶界弱化的因素有两个:(1)溶质原子(P、As、Sb、Sn)在晶界偏聚,晶界能r下降,裂纹易于沿晶界形成和扩展。(2)第二相质点(MnS、Fe3C)沿晶界分布,微裂纹g易于在晶界形成,主裂纹易于

电路基础知识点大全

一、认识电路 1. 电路的基本组成: 电源——将其他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导线——起连接作用,传输电能 2. 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填写以下电路图符号: 电源开关灯泡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 3. 电路的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 二、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1.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如:常见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人体、大地、石墨等。 容易导电的原因:有大量的自由电荷。(具体情况:金属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有大量的自由离子)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油、酸碱盐的晶体、陶瓷、橡胶、纯水、空气等。 不容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3.良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理想的电工材料,导体和绝缘体没有明显的界限。 三、电流 1.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金属导体中,能够做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 子;在酸碱盐溶液中,能够做定向移动的是正离子和负离子) 2. 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按照这个规定,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 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3. 电流用字母I表示,国际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A。 比安小的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1A=103 mA 1 mA=103μA 4. 实验室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分度值0.02A);0—3A(分度值0.1A) 四、电压 1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材料基础知识

应力:应力(工程应力或名义应力)σ=P/A。式中,P为载荷;A。为试样的原始截面积 应变:应变(工程应变或名义应变)ε=(L-L。)/L。;L。为试样的原始标距长度一般是(20mm 25mm 50mm)引伸计;L为试样变形后的长度 拉伸的应力应变曲线斜率就是拉伸模量。拉伸模量大,拉伸性能好 拉伸模量:(Tensile Modulus)是指材料在拉伸时的弹性,其计算公式如下:拉伸模量(㎏/c㎡)=△f/△h(㎏/c㎡) 其中,△f表示单位面积两点之间的力变化,△h表示以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变化。更具体地说,△h=(L-L0)/L0,其中L0表示拉伸长前的长度,L表示拉伸长后的长度。 霍普金森压杆应变率:g.mm-3 强度: 模量: 模量=拉伸强度/应变应力应变曲线中最高的拉伸强度通常是最大的应力 力学性能表征量:拉压弯剪 ESEM 环境扫描电镜:environment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Infiltration 渗透渗透物 XRD:X-ray diffraction ,X射线衍射,通过对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其衍射图谱,分析材料的成分等 闪点(Flash point)是指可燃性液体挥发出的蒸汽在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混合物并达到一定浓度之后,遇火源时能够闪烁起火的最低温度。在这温度下燃烧无法持续,但如果温度继续攀升则可能引发大火。和着火点(Fire Point)不同的是,着火点是指可燃性混合物能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高于闪点。闪点的高低也是染液是否安全的重要指标。 剥离强度(peel strength):粘贴在一起的材料,从接触面进行单位宽度剥离时所需要的最大力。剥离时角度有90度或180度,单位为:牛顿/米(N/m)。它反应材料的粘结强度。如安全膜与玻璃。 MWK 多轴向径向编织复合材料Multi-axial warp knitted Threshold strain level 阈值应变水平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横向和纵向的 Through-thickness reinforcement of polymer laminates Changes in the interior 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response of composite materials may occur under such conditions内部结构的变化和复合材料的力学响应可能发生在这种情况下 tensile strength and modulus 拉伸强度和模量 specific strength 比强度;强度系数 specific modulus比模量

模拟电路基础知识大全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PN结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所以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2、漂移电流是(反向)电流,它由(少数)载流子形成,其大小与(温度)有关,而与外加电压(无关)。 3、所谓理想二极管,就是当其正偏时,结电阻为(零),等效成一条直线;当其反偏时,结电阻为(无穷大),等效成断开; 4、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 5、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外部电压条件是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6、当温度升高时,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增大),发射结压降(减小)。 7、三极管放大电路共有三种组态分别是(共集电极)、(共发射极)、(共基极)放大电路。 8、为了稳定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采用(直流)负反馈,为了稳定交流输出电流采用(交流)负反馈。 9、负反馈放大电路和放大倍数AF=(A/1+AF),对于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F= (1/F )。 10、带有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带宽度BWF=(1+AF)BW,其中BW=(fh-fl ), (1+AF )称为反馈深度。 11、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端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两个信号,称为(共模)信号,而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个信号,称为(差模)信号。

12、为了消除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输出波形的(交越)失真,而采用(甲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 13、OCL电路是(双)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OTL电路是(单)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14、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放大倍数(近似于1 ),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等特点,所以常用在输入级,输出级或缓冲级。 15、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抑制(零点)漂移,也称(温度)漂移,所以它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中。 16、用待传输的低频信号去改变高频信号的幅度称为(调波),未被调制的高频信号是运载信息的工具,称为(载流信号)。 17、模拟乘法器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式是U0=(KUxUy ) 1、1、P型半导体中空穴为(多数)载流子,自由电子为(少数)载流子。 2、PN结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所以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3、反向电流是由(少数)载流子形成,其大小与(温度)有关,而与外加电压(无关)。 4、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 5、当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等电极电流I(增大),发射结压降UBE(减小)。 6、晶体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7、三极管放大电路共有三种组态()、()、()放大电路。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知识点总结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目录 稳态部分 一.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填空题 简答题 二.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征和数学模型 填空题 简答题 三.简单电力网络的计算和分析 填空题 简答题 四.复杂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 简答题 五.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 1.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的平衡 2.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的最优分配 3.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 六.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频率调整 1.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平衡 2.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最优分布 3.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 暂态部分 一.短路的基本知识 1.什么叫短路 2.短路的类型 3.短路产生的原因 4.短路的危害 5.电力系统故障的分类 二.标幺制 1.数学表达式

2.基准值的选取 3.基准值改变时标幺值的换算 4.不同电压等级电网中各元件参数标幺值的计算三.无限大电源 1.特点 2.产生最大短路全电流的条件 3.短路冲击电流Im 4.短路电流有效值Ich 四.运算曲线法计算短路电流 1.基本原理 2.计算步骤 3.转移阻抗 4.计算电抗 五.对称分量法 1.正负零序分量 2.对称量和不对称量之间的线性变换关系 3. 电力系统主要元件的各序参数 六.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 1.单相接地短路 2.两相短路 3.两相接地短路 4.正序增广网络 七.非故障处电流电压的计算 1.电压分布规律 2.对称分量经变压器后的相位变化

稳态部分 一 一、填空题 1、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额定电压有3kV 、6kV、10kV、35kV 、110kV 、220kV 、330kV、500kV 。 2、电能质量包含电压质量、频率质量、波形质量三方面。 3、无备用结线包括单回路放射式、干线式、链式网络。 4、有备用界结线包括双回路放射式、干线式、链式,环式、两端供电网络。 5、我国的六大电网: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南、西北。 6、电网中性点对地运行方式有:直接接地、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三种,其中直接接地为大接地电流系统。 7、我国110kV及以上的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35kV及以下的系统中性点不接地。 二、简答题 1、电力网络是指在电力系统中由变压器、电力线路等变换、输送、分配电能设备所组成的部分。 2、电力系统是指由发电机、各类变电所和输电线路以及电力用户组成的整体。 3、总装机容量是指电力系统中实际安装的发电机组额定有功功率的总和。 4、电能生产,输送,消费的特点: (1)电能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都很密切 (2)电能不能大量储存 (3)生产,输送,消费电能各个环节所组成的统一整体不可分割 (4)电能生产,输送,消费工况的改变十分迅速 (5)对电能质量的要求颇为严格 5、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1)保证可靠的持续供电 (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 (3)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6、变压器额定电压的确定: 变压器的一次侧额定电压应等于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直接和发电机相连的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压应等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二次侧额定电压应较线路额定电压高10%。只有漏抗很小的、二次直接与用电设备相联的和电压特别高的变压器,其二次侧额定电压才可能较线路额定电压仅高5%。 7、所谓过补偿是指感性电流大于容性电流时的补偿方式,欠补偿正好相反,实践中,一般采用欠补偿。 二

板材材料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我国几种常用钢号 一、碳素结构钢:(也称作普通碳素钢或一般碳素钢)其现行标准为《GB700-88》这是我们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630(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结构钢编制的。而采用这一标准之前,使用的GB700-79标准是参照前苏联ГОСТ380(ГОСУДЛСТВеННμЙΟбЩеСОЮННЙСТаНаПТ)钢号的表示方法以及对各钢号所规定的技术要求都不相同。因为ISO标准中主要是以力学强度表示的钢号,所以我国参照此标准制订的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钢,耐候钢等均以力学强度表示。 标准式为:Q ××× O O 脱氧方法———④ 质量等级———③ 屈服点值———② 屈服强度———① ①Q是钢材屈服点汉语拼音的字头; ②×××是屈服点数值(也称最低屈服强度)以Mpa为单位,对碳素结构钢有以下五种:195、215、235、255和275; ③为质量等级:对于碳素结构钢分A、B、C、D四个等级,这些等级的规定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均以不低于27J的标准功,对材料做V型缺口冲击试验后认定的合格产品。 具体如下:若钢号中标示为A表示这种材料不要求做冲击试验; 若钢号中标示为B表示在20℃(常温下)做冲击试验; 若钢号中标示为C表示在0℃做冲击试验; 若钢号中标示为D表示在-20℃做冲击试验;

④脱氧方法:分为四种:F——沸腾钢;b——半镇静钢; Z——镇静钢;TZ—特殊镇静钢 如果在钢号中未标出脱氧方式符号的,则为镇静钢。 例1:我们经常接触的钢号:Q235B——则解译为屈服强度不低于235Mpa,质量等级为B级的镇静钢。 例2:Q235DTZ——解译为屈服强度不低于235Mpa,质量等级为D级的特殊镇静钢。 (※注意了解五种不同的б?与脱氧方式的关系。) 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现在采用的新标准【GB1591-94】是在旧标准【GB1591-88】叫做低合金结构钢基础上编制的。这一标准也是采用ISO以强度表示钢号特征的命名方法。与碳素结构钢的区别是有五个较高的强度(σ?)等级和五个质量等级(并以较大的冲击吸收功试验而确定的不同温度下的质量等级)。 以公式形式表述如下: 冲击试验条件冲击功 A —— B 20℃≧34J Q345 B C 0℃≧34J 质量等级分五种 D -20℃≧34J E -40℃≧27J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新旧标准:【GB1591-94】和【GB1591-88】均在使用。我们要注意到每一个新标准的屈服强度(σ?)等级的钢号,要代替几个旧标准的钢号。 新旧标准钢号对照及用途举例:(表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