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护海洋生态的作文

关于保护海洋生态的作文
关于保护海洋生态的作文

关于保护海洋生态的作文

我们美丽的地球只有一个,我们美好的家园只有一个。同样,我们的海洋也只有一个,让明天的海洋更加灿烂!我们一起携手保护海洋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保护海洋生态的作文,欢迎查阅!

关于保护海洋生态的作文1

一望无际的大海给我们快乐,给我们温暖的母爱。在我心目中,大海是我的妈妈。在小鱼的生命中,大海是它们的家园。大海妈妈孕育着许多自由自在的生命。大海是那么的迷人,那么的神秘啊!

可是如今,大海早已变了样。海水变得浑浊了,不再像以前那么清澈了。海水冲上岸的全是一堆又一堆的垃圾,不再是那些活泼又可爱的鱼儿了。你们一定很想问这是谁干的,其实全是我们人类干的。有些人在海边游玩时,吃完东西就随手把垃圾扔进了海里。更可恨的是,工厂毫无肆惮地把废水排放到海里,给蓝蓝的海水披上了一件污浊的外套。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如果有一天大海离开了我们,那世界将会变成怎样?如果大海变成了臭熏熏的污水,那我们怎么办?

如果是我,我是绝对不会让大海离开的。一有时间,我就会去海

边把海面上的垃圾捡起来,放入垃圾桶里;而且看到乱扔垃圾的人会提醒他们。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天蓝色的大海不再只是我们的梦想。

大海是鱼儿的家园,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应该保护它、爱护它,不让大海离开我们。

关于保护海洋生态的作文2

地球,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人类名副其实的母亲。地球孕育了我们,可我们呢?过量的废气排放,乱砍乱伐,使地球产生温室效应,使臭氧层损坏,造成地球水资源极度缺乏……我们的母亲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欢颜。

地球70%的面积是海洋。海洋培育出了我们的祖先,协助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类文明的发展。可我们却忘恩负义,把海洋变成了地球的废物间和血腥的猎杀场。

千万年前,海洋是平静、欢乐的地方,保持着自然的生态平衡,而千万年后,人类进入了海洋,打破了原有的平静。人们发现这里的资源和食物异常丰富,就开始肆意地捕杀海洋生物和开采石油等资源。然而,他们并没有发现,自己已经打破了生态平。迄今为止,每年平均被捕杀的鱼类和海豚等,就达百亿余只之多,这个惊人的数学已经持续了成百上千年。不过,人们终于发现了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残忍,于是有一部分人放弃了捕杀,可海洋

里面的血没并没有留完,疯狂的排放又开始了。随着工业的发展,许多废弃气体及液体被排放到江河中,又通过江河汇入海洋,使海洋的环境大幅下降。海洋生物死了很多,剩下的也被迫逃到深海。海洋已经快支撑不住了,而人类的恶劣行为仍在继续……

地球、海洋是我们的母亲,为了让我们伟大的母亲回复以往的平静、快乐,呼吁:保护地球,爱护环境、不要再破坏自己的家园了!

关于保护海洋生态的作文3

在地球刚刚形成时,最先见到是那蔚蓝的大海,生命在此繁殖,不停的演变。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成群结队的鱼,五彩斑斓的珊瑚,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鱼儿快乐的.游就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大海就是无与伦比的五线谱。

那无边无尽的大海是曾今所养育我们的摇篮,大海是地球的母亲,是生命的起源。里面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石油,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为人类体供鲜美无比的海鲜……

海里有珊瑚礁,有鲨鱼群,有企鹅,有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以前海洋是湛蓝湛蓝的。可现在海洋不在蓝了开始变黑了,开始变浑浊了。大海妈妈开始生气了,它渐渐的感到后悔,她亲手造就了一班来决定让它变得越来越黑,越来越浑浊的人类。使至今在它怀抱里的宝宝一个个离她远去。比如蓝鲸,根据资料的

显示,近年来不知道多少蓝鲸遭受人类的戳杀。为什么呢?就因为人类的贪婪金钱的欲望,人类的残暴。让无辜的蓝鲸遭受如此巨大危险。

捕鱼是可以进行的,人需要营养所以大海妈妈将自己的乳汁给了我们。它那些充满着营养的乳汁开始传到世界各地,每天都可以看见新鲜的鱼从港口运来。大海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得到了营养心里欣慰,但人类却恩将仇报,使海洋受到污染,使海洋里的生物难以生存。

现在的人为了金钱甚至会不惜代价。一些捕鱼的人开始滥捕,许多鱼在市场卖不出去。便被人们扔进了垃圾桶。此时,大海妈妈在那里不停的哭泣。而人类却一点也没体会到大海妈妈的伤心,不会设身处地的为大妈妈着想。

现在地球环境越来越差,人们开始不段排放有毒污水,让海里的鱼逐渐面临死亡。这种鱼一但被人类吃了,后果不堪设想。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自食其果。

垃圾越来越多,似乎人类把大海妈妈当作了世界上最大的垃圾桶。越来越多的垃圾沉积在海底,使大海妈妈越来越脏越来越黑。大海妈妈能不再一次伤心吗?

海洋环境论文

海洋学导论论文作者:________卢贵耿__________ 学院:____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_______ 班级:________F1203005__________ 主题:_____海洋环境问题与对策________ 2012 年12 月16 号于上海交通大学

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中文摘要: 大海是生命的故乡,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海洋占地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点八,它从太阳吸收热量,又将热量释到大气,从而调节气候,因此,沿海地区气候适宜,环境幽美,自古就是人口密集之地,目前全世界有百分之四十的人居住在沿海地区。美国海洋学家西尔斯亚.厄尔说;我们这个星球的特点是受海洋主宰点的,天气和气候也是受海洋控制的海洋汇集的生物种类之多冠与全球,如果海洋发生变化,地球的特点也将发生变化。环境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发展的大问题,在已经面临很多环境问题的情况下,人类要发展,就需要一种指导思想来避免造成对环境更难挽回的伤害,这个就是可持续发展思想. 英文翻译: The sea is life, th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humans. marine in the area of 百分之七十点八,which absorbs heat from the sun heat, and will be released to the atmosphere, which regulates climate, therefore, the coastal area the weather is suitable environment beautiful, since it was a dense worldwide, at present there are 40 per cent of people living in coastal areas. the united states oceanographer the sears, earl; this planet eart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sea, the weather and climate are also under the sea 关键词:海洋污染海洋灾害海洋工程与海洋环境相互作用生态破坏 引言: 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复合体,它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技术或急于求成或忽略情况下引起的生态问题,包括各方各面。如今在科技进步和全球一体化,陆地资源加速枯竭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海洋,但由于各方面原因,蓝色经济在创造巨大效益的同时,却引发了一系列海洋环境

2020-2021年高中地理第3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整合提升鲁教版选修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3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2节海洋污染和生态 破坏整合提升鲁教版选修 1.运用资料,说明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危害。 2.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危害。 [基础·初探] 一、海洋主要污染物 1.来源:海洋污染物来源于陆地污染物排放,以及海洋上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垃圾。世界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陆地。 1.为什么海洋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陆地? 【提示】目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等活动主要集中在陆地上。 2.主要污染类型 (1)石油污染:主要是由于油船事故、海上井喷事故、输油管道漏油,沿海工矿企业、城市和船舶排放含油污水等造成的,目前这类污染已成为严重的世界性海洋污染。 (2)有机质和营养盐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海水中的无机氮和无机磷大量增加,使总氮和总磷含量严重超标,导致海水富营养化。 (3)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矿企业的废水、化学农药以及含铅汽油等。 (4)放射性污染、海洋热污染:核废料入海可造成放射性污染,电力、冶金、化学等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冷却尾水,是海洋热污染的来源。

2.石油污染主要分布在那些海区? 【提示】结合石油污染的来源,石油污染主要集中在海上石油运输线路上,海上石油钻井平台集中海域,沿海工业城市附近等海域。 二、海洋污染的危害 1.对海洋生物的危害:大量营养盐进入海洋,使海水富营养化,引起某些藻类快速繁殖,消耗水里的溶解氧,使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2.对人类的危害:生物体内累积或腐化产生的毒素可通过食物链而威胁人类健康。 3.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非正常竞争导致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 4.对海洋旅游的影响:破坏旅游区的环境质量。 3.为什么赤潮主要发出在中低纬度海域? 【提示】中低纬度阳光强烈、水温高,便于赤潮生物的生长,另外,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对这些海域的影响大,海水富营养化严重。 三、海洋生态破坏 1.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1) 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类型:主要包括海岸滨海、河口、湿地、海岛、红树林、珊瑚礁、上升流以及大洋区等生态系统。 (2)破坏原因:海洋污染物过量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 2.海洋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使珍稀、濒危物种灭绝 (1)生物多样性的作用:保持生物多样性不仅可为人类提供食物、药品原料和能源,

海洋环境保护论文

海洋环境保护 中文摘要: 大海是生命的故乡,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海洋占地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点八,它从太阳吸收热量,又将热量释到大气,从而调节气候,因此,沿海地区气候适宜,环境幽美,自古就是人口密集之地,目前全世界有百分之四十的人居住在沿海地区。美国海洋学家西尔斯亚.厄尔说;我们这个星球的特点是受海洋主宰点的,天气和气候也是受海洋控制的海洋汇集的生物种类之多冠与全球,如果海洋发生变化,地球的特点也将发生变化。环境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发展的大问题,在已经面临很多环境问题的情况下,人类要发展,就需要一种指导思想来避免造成对环境更难挽回的伤害,这个就是可持续发展思想. 引言: 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复合体,在这里有限的篇幅中很难把它们完全理清楚。它主要分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在环境问题中还有另外一些较为突出的方面,如能源和资源问题、海洋污染问题、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城市环境问题、水资源危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等。以下仅就海洋污染问题作一介绍。 海洋环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海洋污染,即污染物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二是海洋生态破坏,即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1海洋污染 海洋污染物绝大部分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海岸活动,例如倾倒废物和港口工程建设等,也向沿岸海域排入污染物。污染物进入海洋,污染海洋环境,危害海洋生物,甚至危及人类的健康。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它们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1953-1970年,日本九州岛水俣湾发生的汞污染事件,就

鲁教版成长训练高中地理学科地理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二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 主动成长 夯基达标 1.海洋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A.海洋环境污染和海平面上升 B.石油污染和赤潮 C.海洋环境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 D.赤潮和海平面上升 解析:明确海洋环境问题的基本内涵。 答案:C 2.1953~1970年,日本的“水俣病”产生的原因是() A.汞污染 B.食物中毒 C.海水富营养化 D.镉污染 解析:1953~1970年,日本九州岛水俣湾发生的汞污染事件,是因为工厂在生产有机产品过程中,排出含汞废物。这些有害物质流入海洋后,逐渐在鱼和贝类体内富集。最后导致100多人严重中毒,并先后死亡。患者具有明显神经症状如突发性惊吓、两眼斜视、吞咽困难、阵发性抽搐、口腔张开而不能说话,有的小孩眯着眼睛发出狂笑,不能自已。症状严重的,可出现痉挛、麻痹、意识障碍等急性发作,并很快死亡。除人体受害外,动物如猫的中毒表现也引人注目,主要是集体向大海狂奔,即所谓狂猫跳海。 3.全球第一个受海平面上升而举国搬迁的国家是() A.新加坡 B.图瓦卢 C.马尔代夫 D.荷兰 解析:图瓦卢,26平方千米,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2000年2月18日,该国的大部分地区被海水淹没,首都的机场及部分房屋都泡在了汪洋大海之中。该国的海平面于2月19日下午5时左右上升至3.2米,2月20日下午5时44分海潮才缓慢退却。由于这个由9个环形小珊瑚岛组成的国家最高海拔也不过4.5米,所以低洼地方的房屋全部没顶。由于人类不注意保护地球环境,由此造成的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1.1万国民面临灭顶之灾。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全国大搬迁,永远离开这块他们世世代代居住、生活的土地。 答案:B 读“我国渤海海域轮廓示意图”,回答问题。4~6题。 4.渤海渔业资源比较丰富,除了这里全部是大陆架浅海,还有下列原因中的() A.海水中植物光合作用弱 B.河流携带营养盐类注入海洋 C.水温适合鱼类生长 D.海底水生植物丰富 5.目前,人类在大陆架开发的主要矿产资源是_________。 6.渤海赤潮时空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河流入海处 B.封闭性海湾 C.冬半年 D.夏半年 4~6.解析:该海域是我国著名的渔场之一,也是海上石油、天然气开发的重点海域。但因渤海属于封闭性海湾,和外海海水交换能力差,每当夏季时,因水温较高,加之人类向海洋过多排放废水,导致海水的富营养化,形成赤潮。 答案:4.BC 5.石油(天然气)8.BD

关于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提案

关于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第0190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由:关于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海洋局会同农业部,中央编办,环境保护部办理 提案人:致公党中央 主题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容: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高度重视沿海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明确指出生态环境是沿海地区的生命线,先后制定完善了海洋环境保护地方法规和生态建设规划,为沿海开发划定了“红线”。但是,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渔业生物资源衰退的趋势没有发生根本性扭转,海洋沙漠化发展的趋势没有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海洋法制意识、生态意识不强。各地、各级政府为了片面地追求发展速度,忽略了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顾海域审批程序、不顾海洋使用论证、不顾海洋环境评价,在没有取得海域使用权的情况下,违法用海的现象常有发生,更不谈其对海洋生态环境应负的责任。 2.对海洋的过度无序开发。各地掀起的港口建设、临港产业区建设、化工园区和滩涂围垦等热潮,都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和不同程度的破坏。沿海很多地方都在建港口或规划建港口,化工园区更是遍布沿海各地,其对海洋生态影响巨大。更有甚者,一些化工企业只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对排放的工业污水不予深入处理、净化,甚至偷排现象时有发生。大面积的围垦,使沿海滩涂湿地迅速缩减,而消失的滩涂湿地,使绝大部分的鱼、虾、蟹等的幼体无法生长发育,成长为成鱼。加之工业的污染,近海沙漠化已不可避免。 3.海洋生态异象频发。山东青岛连续多年浒苔大面积爆发,去年江苏海域的水母爆发、以及一年胜似一年赤潮等。无不警示我们,海洋生态环境已经脆弱到多么严重的程度。甚至连今年的梭子蟹、鮸鱼“丰收”都不一定是好现象,它是海洋渔业资源剧烈动荡的象征。生态异象不仅会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危及到沿海地区人们的生存状态。 4.沿岸径流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据有关报道,长江、淮河等大小河流的径流对海洋的污染占海洋总污染的70%以上,而这部分的污染目前还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制造业大国”给我们的海洋经济带来的“恩惠”短期内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5.渔业生产与管理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沿海渔民急功近利式的捕捞方式也是导致海洋生态环境失衡的直接推手,加之渔业管理方式陈旧,任何渔业资源的兴起都经不住如此巨大的生产能力,由此形成了渔业资源的此起彼伏,动荡不定。 6.跨界、跨流域污染成了治理难点。在苏鲁交界处的海州湾沿岸,兴建许多的化工、冶炼企业,而这些企业大部分是重污染企业,平时看不到什么污水排放,但一到雨水季节,大量的带有重金属污染的污水就随洪水顺流而下,在苏北沿岸流的带动下严重地污染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文章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2a16322091.html,/Content-3970.htm免费发布法律问题咨询请点击https://www.360docs.net/doc/2a16322091.html,/tiwen.htm 律师在线解答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1982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根据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修正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海洋环境监督管理 第三章海洋生态保护 第四章防治陆源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第五章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第六章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第七章防治倾倒废弃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第八章防治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第九章法律责任 第十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从事航行、勘探、开发、生产、旅游、科学研究及其他活动,或者在沿海陆域内从事影响海洋环境活动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以外,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的,也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家建立并实施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确定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指标,并对主要污染源分配排放控制数量。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_初

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这个蓝色星空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是人类可持续利用的财富,是21世纪高新技术的内向拓展,是拥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新兴领域。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溃乏、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的挑战。 中国是海洋大国,海洋面积有354万km2,跨越了温带、亚热带、热带三个气候带,水体营养丰富,有利生物资源的开发,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指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及能力,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海洋资源开发体系;通过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来维护海洋资源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海洋资源与海洋经济、海洋环境的协调发展,确保海洋资源生态环境的永续发展。 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包含3个特征:(1)持续性。在海洋生态过程的可持续与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两个方面。海洋生态过程的可持续建立在海洋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基础之上,要求海洋生态系统构造完整和功能齐全。人类对海洋资源的无限需求与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都直接关系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就要求一方面要正确解决资源质量、可利用量及其潜在影响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要注意保护资源种群多多样性;(2)协调性。海洋资源的利用应与海洋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保持协调与和谐,以维护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公平性。即当代人之间与世代人之间对海洋环境资源选择机会的公平性。当代人之间的公平性要求任何海洋开发活动不应带来或造成环境资源破坏,不应对后代人对海洋资源和环境的利用造成不良影响。 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达到以下目标:(1)在保证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强化开发深度和广度,提高开发的科技含量;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利用新技术发现新资源,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海洋是可再生资源,尽可能多地对其进行利用,又要保持生态系统有较强的恢复能力和维持其持续再生产能力;(3)海陆一体化开发,统筹制定沿海陆地区域和海洋区域的国土开发规划,逐步形成临海经济带和海洋经济区,推动沿海地区的进一步繁荣发展;(4)开发与保护协调。制定海洋开发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规划,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执法管理;(5)完善海洋综合管理体系,制定协调的海洋开发政策,建立有利于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法规。

日本海洋环境保护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海洋环境保护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周雅静(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000) 【摘要】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沿海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战略举措,但也随之带来了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虽然,在开发海洋的同时,我国也加大了海洋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强了海洋环境立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不小差距,本文通过对日本现行海洋环境保护立法和海洋综合管理、海洋行政执法等模式及经验的研究,对比发现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立法、执法及海洋综合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在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政策制定、行政管理体制建立、海上执法队伍设立、各部门之间协调、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海洋环境;立法;海洋管理 【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17)35-0320-02 近年来,随着海洋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海洋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虽然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同时初步建立了一套海洋环境保护管理政策制度,在引导、规范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海洋强国建设及“一带一路”推进,海洋环境保护立法及管理方面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现行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管理体制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与日本等海洋大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通过对日本的海洋环境保护立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有很多先进成熟的理念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日本现行的主要海洋环境保护法律1.1日本海洋环境保护立法背景及现状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海洋密切关联,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日本将复兴经济摆在优先位置,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而付出的沉重代价是资源过度开发导致海洋环境严重污染、海洋生态失衡,反过来影响制约了日本经济的发展[1]94。为治理上述问题,日本先后出台了《濑户内海环境保护特别措施法》、《环境基本法》、《海洋污染防止法》、《公共水域水质保全法》、《工厂排污规制法》,《公害罪法》等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为治理海洋环境问题打下了良好的法律基础。随着相关法令的制定、管理体制的完善,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海洋污染问题基本趋于解决,到20世纪80年代已得到有效控制[2]9。2007年4月,日本通过《海洋基本法》,确立了一系列日本今后在海洋事务中遵循的基本理念、基本政策和具体措施。 1.2日本现行的主要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日本的主要法律有:《海洋基本法》—— —该法是统揽日本海洋发展的根本大法,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日本的国内化及海洋战略的确立。此法强化了日本海洋政策的六项基本理念,包括确保海洋开发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的协调、确保海洋安全、充实海洋科学知识、促进海洋产业的健康发展、实施海洋综合管理、促进海洋事务的国际协调和担负国际海洋事务领导性职责等,以法律的形式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加以规范,并对国民进行增加海洋的理解教育[3]128。《环境基本法》—— —是日本环境法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表达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政策方向及策略,包括基本计划、指导方针、年度报告等。该法明确了环境保护的基本理念,即倡导可持续发展、构建低环境负荷的“环境优先型社会”、强调预防原则、积极参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阐明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事业者及国民对环境保护中应尽的责任义务,明确了环境保护资金机制,强调国际环境合作。法律不仅严谨同时可操作性强[4]86。《濑户内海环境保护特别措施法》—— —针对二战后,排放到濑户内海的富含铜、铅、汞等重金属工业废水,致使污染日甚一日,赤潮泛滥,鱼虾绝迹,严重威胁健康而出台的一部法律。该法规定了从陆源方面控制和削减污染物的排放总量,特定设施设置的批准标准、特定设施的过渡措施、特定设施构造的变更与继承以及与《水质污染防治法》的使用关系等基本方针,该法不仅针对性极强,而且条文规定十分具体,可操作性很强,成功地将濑户内海从“濒死”的边缘挽救回来[5]140。1.3日本海洋环境保护立法的综合管理制度2001年以前,日本没有专门负责海洋事务管理的政府机构,2001年以后,日本政府将海洋有关的省厅经过重组合并后,海洋事务主要由内阁官房、国土交通省、文部科学省、农林水产省等8个行政部门承担。2007年7月,日本正式实施《海洋基本法》,明确“海洋管理与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上交通、海洋安全等诸多问题具有密切联系,有必要对海洋事务进行综合讨论研究,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保护等实行统一管理。”成立以首相安倍晋三为本部长的海洋政策本部。该部由国土交通省、经济产业省等8个省厅的工作人员组成,具体负责策划、拟定、调查、审议、推进日本的中长期海洋政策和海洋基本计划,并协调与各省厅与海洋有关的行政事务。海洋政策总部的设立,一改原来分权式海洋管理模式为统筹管理格局,将此前分化到多个部门的海洋主管职能,统一至单一机构,依据《海洋基本法》的相关规定构建出了一个综合性的海洋管理体系。2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逐渐得到完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制定的一系列海洋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如《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海洋倾废管理条例》等,还有沿海地方一级人大和政府制订的法规规章,二者构成了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的框架体系。但是和日本等先进海洋大国的海洋环保工作相比,我国的海洋环保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2.1海洋立法不够完善,某些环节立法空白 我国海洋立法不够完善,法律法规普遍缺少具体的执行标准和配套的实施细则,某些环节存在着立法空白现象。《海洋环境保护法》是目前保护和改善我国海洋环境,防治污染损 320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作文:美人鱼的自述_作文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作文:美人鱼的自述 人类啊救救我们吧作文600字 我是一只深居于海底的美人鱼。白天,我和其他鱼儿们一起在珊瑚丛中嬉戏;傍晚,我便会游到水面上去欣赏美丽的夕阳。 在傍晚时分的海中,我优雅自在地游着泳。夕阳把海和天相接的地方染成了暖暖的橘黄色,蔚蓝色的海在橘黄天空的映衬下也变得橙黄。波光粼粼的海面把夕阳的余晖折射成璀璨的钻石光芒,耀眼极了!宁静的空中偶尔有几只海鸥飞过,一切是如此的宁静祥和。此时此景之下,我那时而露出水面的尾巴流溢着五彩光华,熠熠生辉,灼人眼目。 我以为我可以天天如此,知道我生命终结,在精灵蚌中化作一颗洁白圆润的珍珠,可是…… 那一天傍晚,我像往常一样到海面上游玩。可是,还没游出海面,就被一股酸臭的水波“击中”,头晕、恶心、想吐的感觉一下子涌了上来,更糟糕的是,我的皮肤一下子瘙痒无比,还起了大片大片的红疹,我赶忙冲出了那层水波,带着全身的难受游回了海底。 回到家之后,我身上的红疹不但没退,反而越来越痒,而且一碰就疼。无奈之下,妈妈只能带着我去章鱼诊所找章鱼医生。我们刚来到诊所门口,就听到里面哀怨声此起彼伏。而此时,我也诧异地发现里面来就医的叔叔阿姨几乎都和我一样,全身都是红疹子。有的一边往墙上蹭,一边还发出痛苦的呻吟声;有的急得直甩尾巴,在诊所里不停地转来转去;还有的小朋友难受得哇

哇大哭起来。这下,可把章鱼叔叔给忙坏了。 从他们的交谈中,我终于明白了这一切的原因。原来,这一切都是那个叫人类的种族造成,他们把大量的生活垃圾倒入海中,污水、废水也一并排入海里。由于海水的净化没有他们的污染快,导致上面层的海水水质严重恶化,变得恶臭不堪。 从那之后,我再也没有到过海面,再也没有领略过夕阳西下的壮丽景观。我只能天天躲在海底,向上天祈祷:人类啊,救救我们吧!

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哪

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哪些 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由于海水中生活条件的特殊,海洋中生物种类的成分与陆地成分迥然不同。就植物而言,陆地植物以种子植物占绝对优势,而海洋植物中却以孢子植物占优势。海洋中的孢子植物主要是各种藻类。由于水生环境的均一性,海洋植物的生态类型比较单纯,群落结构也比较简单。多数海洋植物是浮游的或漂浮的。但有一些固着于水底,或是附生的。 海洋植物区系的地理分布也服从地带性规律。与陆地植物区系不同的是寒冷的海域区系成分较为丰富,热带海洋中种属反而比较贫乏,这一点与陆地植物区系恰好相反。 海洋生物群落也像湖泊群落一样分为若干带: 1.潮间带(intertidal) 或沿岸带(1ittoralzone) 即与陆地相接的地区。虽然该带内的生物几乎都是海洋生物,但那里实际上是海陆之间的群落交错区,其特点是有周期性的潮汐。生活在潮间带的生物除要防止海浪冲击外,还要经受温度和水淹与暴露的急剧变化,发展出许多有趣的形态和生理适应。潮间带的底栖生物又因底质为沙质、岩石和淤泥分化为不同类型。 2.浅海带或亚沿岸带(neritic 或sublittoralzone) 包括从几米深到200米左右的大陆架范围,世界主要经济渔场几乎都位于大陆架和大陆架附近,这里具有丰富多样的鱼类。 3.浅海带以下沿大陆坡之上为半深海带(bathylzone) ,而海洋底部的大部分地区为深海带(abyssalzone) 深海带的环境条件稳定,无光,温度在0~4℃左右,海水的化学组成也比较稳定,底土是软的和粘泥的,压力很大(水深每增10m,压力即增加101.325kPa) 。食物条件苛刻,全靠上层的食物颗粒下沉,因为深海中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由于无光,深海动物视觉器官多退化,或者具发光的器官,也有的眼极大,位于长柄末端,对微弱的光有感觉能力。适应高压的特征如薄而透孔的皮肤,没

【开题报告】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研究

开题报告 行政管理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研究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国内研究动态: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域海水污染不断加重,海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海岸带湿地生态的破坏严重,海洋物种急剧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全国政协委员赵金铎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全国政协委员陆健健和邹逸麟提交了有关《加强我国海岸带湿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的提案,来自国家海洋局的两位全国政协委员也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尽快建立我国海洋基本法的建议》。目前, 国内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立法。杨守晶的《浅论我国海洋环境现状与防治的法律对策》中论述我国海洋环境立法在某些领域还存在空白,应改变我国海洋环境立法具有的明显滞后性,及时弥补立法空白。同时改变单一凭借《海洋环境保护法》作为保护海洋环境的制度模式,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尽管《海洋环境保护法》还有一系列法规办法辅佐,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海域使用管理法》和《海洋倾废管理条例》等,但可操作性依旧不强,尤其缺乏统一的、具体的标准。盖玉泉、马兆虎、迟守峰的《如何加大海洋环境保护的力度》中论述完善法规, 提高法律效能,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向友权的《我国海洋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中论述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是在80 年代初制定的, 由于历史条件和环保经验的限制,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局限, 部分条款已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环保形势。它单纯地规定了防止几大类海洋污染损害的内容, 而对如何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方面没有规定。随着沿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海洋环境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趋于多元化, 非污染性人为活动对海洋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更加严重,急需用法律加以规范和管理。同时海洋环境监测缺乏法律规范, 影响了海洋环境管理的有效性。王斌的《中国海洋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中论述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能力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海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宏观政策 2.加强部门协调,严格执法。向友权的《我国海洋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中论述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由于实施分部门监督污染源, 污染物排放总量难以控制。现行海洋环境保护法规中有关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的规定中缺乏“总量控制”的内容, 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陆海

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王诗成

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王诗成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为加强海洋资源节约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生态文明的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树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观,把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培育和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人类消极地回归自然,而是积极地与自然实现和谐,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利益。 一、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必须倡导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人类发展至今,已经深深意识到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严重的生存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另一方面,人类自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由内而外地体

现在人类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教育、法律、制度、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行为方式中。 众所周知,尽管我国幅员辽阔、物藏丰富,但我国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均拥有耕地、草原、淡水、森林等资源数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1/3、1/4、1/8。目前我国人均石油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0左右,海洋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美国、英国以及相邻的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 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求,增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海洋如何定位,已显得十分关键。这就要求在发展海洋事业的过程中,要积极倡导海洋生态文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周密策划,统筹兼顾海洋环保工作。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海洋生态优先的理念,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中心,以节能减排为重点,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的长效机制,真正掀起倡导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新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1、海洋生态环境的现状 你知道吗?——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整个地球上的海洋是 连成一体的,巨大的生态系统。 你知道吗?——海洋中的生物与陆地上的生物大不相同,有 个体很小但数量极多的浮游植物,有单细胞的原生动物,也有哺 乳动物中最大的蓝鲸。 你知道吗?——海洋在调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且蕴藏着 丰富的资源。所以,海洋未来将成为人类获取能量,营养,原料 的重要来源。 让我们一起走向海洋,走进海洋生态,让我们好好的爱着人 类未来的安生家园吧! 2、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暑假里,我读了不少的课外书,如百万英镑,地球的故事, 海洋生态揭秘等。其中海洋生态揭秘这本书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 印象。 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很多知识:如海洋占地球表面面积的百 分之七十一,整个地球上的海洋是连成一体的、巨大的生态系统;海洋中的生物与陆地上的生物不大一样,有个体极小但数量极多 的浮游植物,有单细胞的原生动物,也有哺乳动物中最大的蓝鲸;海洋在调节全球气候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蕴藏着丰富的资

源,海洋未来将成为人类获取能量、营养、原料的重要来源。 海洋里有五颜六色的珊瑚,可爱的鱼类,硕大的鲸鱼,五彩 的贝壳,奇形怪状的海星等。人类在向海洋索取丰富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破坏,反过来也受到了海洋的报复---台风、海啸、地震、赤潮等。 海洋主要分为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海洋中面积最大、深度最深、边缘岛屿海岛最多的大洋;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有点像s型;印度洋是第三大洋最大深度 达七千四百五十米,自然资产相当丰富;北冰洋位于地球最北面 以北极为中心。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许多的知识,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海洋生 态平衡,合理采集海洋资源。

海洋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海洋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1 海洋生态环境调查内容及方法 现状调查内容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包括鱼卵及仔稚鱼)、底栖生物和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群体组成、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特征等各项目调查方法均按《海洋监测规范》进行。 ①浮游植物调查:采用浅水III型浮游生物网从底至表层垂直拖网获取和采水器采集表、底层水样500ml(水深>10m时,采表层和底层;水深≤10m时,只采表层样),现场 用5%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在实验室进行种类鉴定及按个体计数法进行计数、统计和分析,浮游植物丰度,网样单位:个/m3,水样单位:个/L。 ②浮游动物调查:采用浅水Ⅰ型和Ⅱ型浮游生物网从底至表层垂直拖网获取,所获标本均经5%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带回实验室进行称重、分类、鉴定和计数。浮游动物生物量为湿重,单位:mg/m3,密度单位:个/m3。 ③底栖生物调查:用采泥器(0.025 m2)进行采集,每站采集4次,取4次平均值为该站的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底栖动物样品在船上用5%福尔马林溶液固定保存后带回实验室称重(软体动物带壳称重)、分析,计数,鉴定到种,并换算成单位面积的生物量(mg/m2)和栖息密度(个/m2)。依据《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调查简明规程》,用网口宽度为1.5米的阿氏拖网(Agassis trawl)进行拖曳,拖速为1.00 nmi-1,拖网时间为10分钟,采集底栖生物定性样品。 ④游泳动物调查: 用底层拖网和变水层拖网,每站拖网时间为1小时,拖网速度1kn。采集后进行分类、计数、称重和群体组成分析。 2 海洋生态环境评价方法 2.1优势度(Y)及计算 优势种的概念有两个方面,即一方面占有广泛的生态环境,可以利用较高的资源,有着广泛的适应性,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空间出现频率(f i)较高,另一方面,表现为个体数量(n i)庞大,密度n i/N较高。 设:f i为第i个种在各样方中出现频率;n i为群落中第i个种在空间中的个体数量;N为群落中所有种的个体数总和。 综合优势种概念的两个方面,得出优势种优势度(Y)的计算公式: Y=n i/N×f i 2.2种类丰富度(d)、均匀度指数(J′) 群落多样性的高低,除了受取样大小、数量的分布外,主要依赖于群落中种类数多少及个体分布是否均匀。丰富度(d)和均匀度指数(J′)计算公式如下: d=(S-1)/log2N 上2式中,为种类数,为第种的丰度,为总丰度,为实测Shannon-Weaver 多样性指数,。 2.3多样性指数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环境质量报告书(水质生物学评价部分)》的有关

海洋与环境论文

浅谈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存在问题和对策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管1143班罗贤达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促进了海洋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20世纪末为例,1990 年我国海洋经济总产值为 447. 4 亿元,1995年则达2463.9 亿元,到2000年又达到了4133.5 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大体上10年翻了三番。九五期间海洋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0.9%,快于同期世界总体发展速度,也快于同期我国GDP的增长速度。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包括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低效及环境污染等,不利于海洋经济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占地球面积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因此,正确认识海洋资源的特点,分析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海洋资源概述 根据海洋的开发利用情况,可以将海洋资源可以分为六大类:海水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的能资源、海洋可再生能资源、海洋生物和基因资源、海洋空间资源。 海水中淡水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其中97%以上是淡水,如果我们能从中把淡水提出来,可以解决人类社会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海水中除了淡水资源外,还有丰富的矿物资源,如食盐、钾、碘、溴、镁、铀,都可以从海水里面提取。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目前已发现的多个海底油气田,几乎遍及全球每个大陆的边缘区,产值仅次于石油的是海滨砂矿,其中包括主要的贵重金属及宝石砂矿,如金、铂族

环境保护法 论文

环境保护法论文 水工103 3100611104 霍星宇 中国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即使早已有之,而其积极的环境保护立法也并不落后于人,究竟为什么还是会遭到种种自然灾患的遗害,环境破坏问题接连不断甚至有所加重呢?探其原因,关键一点在于大量的环境立法并没有得到有力地实施,中国的环境法律尚待通过更有效的机制使之真正发挥预期的作用,而将环境法律的经济机制引进环境保护的立法中就显得尤为关键和必要。 立法的目的,在于通过国家强制力的形式,将对统治阶级有利的事实和行为确定为合法,以最大限度的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在一系列的立法过程之中,目的的设定是第一重要的,它体现着立法的价值观,这种目的理念支撑着立法的指导思想以及法律原则和制度的建立。环境法的目的无疑就是立法者通过制定法律,对一定社会关系进行调整所要达到的价值目标。我国环境法的立法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里体现了我国环境立法目的的二元性,也就是既注意维护人类本身的健康,又不放弃对未来环境的保护和为后代人的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契机,把当代人的发展建立在不危及后代人的需求之上。这一理念也是一项贯穿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始终的基本原则。然而,目前的环境现状,正亦步亦趋地与我们的环境立法目的走向反面。而综观我国的环境立法,通过大量的行政性质的硬性手段治理环境,既没有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类的健康与安全,亦没能充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因此从环境立法根本目的的角度出发,引入环境法律的经济机制已是环境立法的一种内在要求。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环境资源这一特殊的社会财富并不具有“外部经济性”,从而使得环境的利用主体在不同层次的生产、投资、消费等活动中,很少考虑到由此产生的对财产、人身、生产活动、环境的舒适性以及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害,并将其折算到有关的产品成本或收益当中,而往往只考虑到自身的成本和收益。这种视环境价值为零的思想一直左右着人们的经营理念,并因此也给人类带来了牺牲环境以获得经济效益的惨痛代价,造成了环境的深度污染和破坏。针对诸此情形,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理念应运而生。环境成本内部化,就是指根据“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将环境与资源费用计算到产品成本中去,从而根本上反映产品的真正价值,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成本内部化理念渊源20世纪中期产生的环境经济学。它的施行并不能完全依赖于原有的环境行政管理手段,而是需要进一步地确立环境法律的经济手段,来确保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实施。从而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结构,增加技术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合理有效利用社会资源,达到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一切社会关系……归根结底是一种经济关系”,环境资源虽然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大自然无偿赋予给人们的财富,但当人们开始向它索取各种利益之时,它亦给人们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灾难性破坏,这着实让人类承受了致命一击,使之将其从自然环境中索取的利益又以另一种方式(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改善费用)还归回去。这也就印证了一点,即使环境资源不属于任何个人,但当它一旦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一定的关系,那么它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经济价值,从而有必要也必须引入经济的法律手段对于一切与环境资源发生社会关系的行为加以约束和调整。

海洋与生态系统保护

海洋与生态系统保护 绿色和平组织发表谈话非正式协商进程7 - 2006年6月15日 联合国,纽约 海洋赋予了我们这颗星球生命。但是,作为回报我们却在不断捕尽海洋里的鱼类。同时,它们也因为污染而死亡。我们把几乎是鱼类捕获量3倍的垃圾倒入了大海,再加上气候的变化,海洋的物种分布、珊瑚礁、极地地区都已经开始受到了影响。 想象一下,当大海里的水全部被抽走,以致你不再能够分辨出陆地和海洋。此时,再来看看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你也许会发现,你会把山地大猩猩描述成非洲热带雨林的鲸鱼;你会把狼描述成美国大草原的金枪鱼。这说明存在于地球上的生命正在逐渐消失,而这种消失速度日趋凸显。如今物种灭绝的速度几乎比前人类时代物种灭绝速度快1000倍。据估计到2050年,物种灭绝的速度将会是现在物种灭绝速度的1000倍。生物多样性的却失阻碍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运作,并威胁着数以十亿人的基本生活。超过10亿人生活在沿海地区,其中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他们主要依靠鱼类为食。所以,我们认为这同样关乎于食物安全问题。 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必须去保护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保护地球的生态系统,反对那些具有破坏性和不可持续发展的人类活动。如果我们继续以目前的速度捕杀大型食肉鱼类以及其他鱼类,那么用不了多久唯一在当地鱼铺供应的只会是炒海蜇丝了。如果炒海蜇丝被留在了纽约、伦敦或者东京的餐厅的菜单上,没有什么

好奇怪的,同样它们也会是我前面提到的那些沿海地区的人们以后会吃的食物。 在海洋环境保护中,今年二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特设无成员名额限制的工作组在公海的执法行为被认可。破坏性捕捞和非法捕捞是海洋生命的最大威胁,这些行为必须立刻处理。 去年11月,绿色和平组织展开了有史以来最耗资耗时的海上考察活动,希望之船——“埃斯佩兰萨”号将会在14个月的航行中穿过地球的所有大洋。“埃斯佩兰萨”号的航行将会照亮海洋生命的富足与美好,以及我们对这个星球的深蓝色心脏的破坏。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埃斯佩兰萨”号和她的船员们以及在南大洋鲸鱼保护区内营救了鲸鱼,并揭发了远洋船队的私自捕捞行为。“埃斯佩兰萨”号行驶于西非富饶的沿岸水域,并悄悄地把沿海地区生产的鱼类带入了欧洲的高级餐厅。然后,她有继续探索加纳利群岛海洋保护区和亚速尔群岛深海生命的奇迹。当我们现在在说这些的时候,“埃斯佩兰萨”号正在地中海,在那里她一直在跟踪捕捞金枪鱼的船只的活动,因为金枪鱼养殖直接关系到地中海的环境。“埃斯佩兰萨”号刚刚参与了我们的舰队——彩虹勇士。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她会参与我们的工作,一起保护地中海。 我们的三号船北极日出号,自从国际捕鲸委员会会议开始就被拒绝进入港口,现在只能抛锚在圣基茨岛和威尼斯水域外围。自从考察开始,我们的船队已经有超过70000人参与进来,他们来自世界各个角落,成为大海的捍卫者以表达他们对海洋生命受到威胁的关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