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美学角度看中国古代诗歌翻译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中国古代诗歌翻译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中国古代诗歌翻译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中国古代诗歌翻译

范慧萍

【期刊名称】《首都教育学报》

【年(卷),期】2012(000)012

【摘要】接受美学认为,作品总是为读者而创作,文学的对象是读者。文学作品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读者在文学阅读过程中举足轻重,是作品接受的能动力量,读者的“期待视野”,指引着作者的创作,也指引着译者的译作。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是原文读者,然后才是译者,译者对原文的期待视野影响着译文的生成,不同的译者因期待视野的差异会生成不同的译文。

【总页数】2页(147-147,150)

【关键词】接受美学;诗歌翻译;期待视野

【作者】范慧萍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38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

【相关文献】

1.从接受美学角度看英语诗歌的翻译--以丁尼生《橡树》为例 [J], 白宇镜

2.接受美学视角下的《红楼梦》诗歌翻译——诗歌初级审美阅读视野下“偈语”翻译个案分析 [J], 李文凤

3.从接受美学理论到诗歌翻译中的接受者 [J], 管振彬

4.诗歌翻译中接受美学——从接受美学角度评《春晓》的英译[J], 龚琪峰; 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