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内酰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己内酰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己内酰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泓域咨询-领先的投资信息咨询服务机构https://www.360docs.net/doc/2a9349072.html,

XXX有限公司

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承办单位:XXX有限公司

报告编制日期: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论 (7)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7)

二、项目拟建地址及负责人 (7)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7)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 (8)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8)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8)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9)

六、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0)

七、项目总投资估算 (10)

八、投资项目备案数据 (10)

项目备案数据一览表 (11)

九、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11)

十、项目建设期限 (11)

十一、研究结论 (11)

第二章项目产品介绍 (14)

一、项目法人 (14)

二、项目产品概况 (14)

第三章项目产品市场需求预测及发展前景 (18)

第四章建设规模与生产方案 (24)

一、建设规模的确定原则 (24)

二、项目建设规模 (24)

三、项目生产纲领 (25)

第五章项目建设地科学性分析 (26)

一、建设地选择原则 (26)

二、项目建地概况 (27)

三、项目地选择方案 (30)

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31)

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31)

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31)

六、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33)

(一)项目概况 (33)

(二)建筑结构设计 (34)

(三)标准化厂房设计 (36)

七、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39)

第六章原材料及能源需求情况 (41)

原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41)

第七章技术生产方案 (43)

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43)

二、产品工艺流程 (44)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45)

三、设备的选择 (46)

(一)设备配臵原则 (46)

(二)设备配臵方案 (47)

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47)

第八章环境保护 (48)

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48)

二、污染物的来源 (49)

(一)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49)

(二)项目运营期污染源 (49)

三、污染物的治理 (50)

(一)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及治理措施 (50)

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贡献值一览表 (57)

(二)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60)

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一览表 (62)

四、环境保护分析 (64)

五、厂区绿化工程 (65)

六、环境保护结论 (66)

第九章劳动保护安全卫生及消防 (67)

一、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 (67)

(一)设计标准及规定 (67)

(二)主要不安全因素及职业危害因素 (68)

(三)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 (68)

二、安全生产措施 (71)

三、项目消防 (74)

(一)设计原则 (74)

(二)主要防范措施 (74)

第十章项目节能分析 (76)

一、项目建设的节能原则 (76)

二、设计依据及用能标准 (76)

(一)节能政策依据 (76)

(二)国家及省、市节能目标 (77)

(三)行业标准、规范、技术规定和技术指导 (78)

三、项目节能背景分析 (78)

四、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80)

(一)主要耗能装臵及能耗种类和数量 (80)

项目主要能源和含耗能工质年需量测算表 (81)

(二)单位产品能耗指标测算 (81)

单位能耗估算一览表 (82)

五、项目用能品种选择的可靠性分析 (83)

六、工艺设备节能措施 (83)

七、电力节能措施 (84)

八、节水措施 (85)

九、运营期节能原则 (85)

十、运营期主要节能措施 (86)

十一、能源管理 (87)

(一)管理组织和制度 (87)

(二)能源计量管理 (88)

十二、节能建议及效果分析 (89)

(一)节能建议 (89)

(二)节能效果分析 (89)

第十一章项目实施管理和劳动定员 (90)

一、项目建设期管理组织 (90)

二、项目建设期管理 (90)

三、工作制度 (90)

劳动定员一览表 (91)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92)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93)

一、投资估算依据和说明 (93)

(一)总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93)

(二)投资费用分析 (95)

(三)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 (95)

(四)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96)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96)

(五)流动资金估算 (97)

流动资金估算一览表 (97)

(六)项目总投资估算 (98)

总投资构成分析一览表 (98)

二、资金筹措和借款偿还方案 (99)

(一)资金筹措方案 (99)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表 (99)

三、投资使用方案 (100)

(一)建设投资使用计划 (100)

(二)流动资金使用计划 (100)

资金使用计划与运用表 (100)

第十四章经济评价 (102)

一、经济评价的依据和范围 (102)

二、费用估算与财务效益 (102)

(一)销售收入估算 (102)

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一览表 (102)

(二)综合总成本估算 (103)

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03)

(三)利润总额估算 (104)

(四)所得税及税后利润 (104)

(五)项目投资收益率测算 (104)

项目综合损益表 (105)

三、财务分析 (105)

(一)全部投资财务分析 (105)

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106)

(二)固定资产投资财务分析 (107)

财务现金流量表(固定投资) (108)

四、盈亏平衡分析 (109)

盈亏平衡分析表 (110)

五、敏感性分析 (110)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 (111)

第十五章综合评价 (112)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项目名称: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

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3、项目承办单位:XXX有限公司

4、法定代表人:XXX

5、联系方式:139XXXXXXXXXA

二、项目拟建地址及负责人

1、项目建设地址:重庆市XX区XXX园区

2、项目负责人:XXX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该项目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例如:资源条件、原辅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供应、交通运输条件、建设规模、投资规模、生产工艺和设备选型、产品类别、项目节能技术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和劳动卫生保障等,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通过分析比较方案,并对项目建成后可能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进行预测,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作为该项目进行下一步环境评价及工程设计的基础文件。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具体论述该项目的设立在经济上的必要

性、合理性、现实性;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财务上的盈利性、合法性;环境影响和劳动卫生保障上的可行性;建设上的可行性以及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项目法人和备案机关决策、审批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准确可靠,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各项计算科学合理。对项目的建设、生产和经营进行风险分析留有一定的余地。对于不能落实的问题如实反映,并能够提出确实可行的有效解决措施。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5、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6、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己内酰胺生产项目建议书》;

7、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企业资产及相关技术文件和有关数据;

8、国家、省、部关于己内酰胺生产技术规范和规定等;

9、国家现行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等。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深度依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的要求进行,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有关部门的行业发展规划以及项目承办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项目的建设要求,对项目的实施在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研究、分析和预测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与建设规模,并提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项目能否实施做出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十个方面:

1、确定项目建设总平面布臵方案。

2、确定己内酰胺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方案。

3、确定建设条件与项目选址。

4、确定原材料、燃料及动力的供应。

5、确定公用工程设施建设方案及供水、供电方案。

6、确定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7、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8、确定环境保护及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措施。

9、分析技术、经济、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情况。

10、预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国民经济评价。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根据项目承办单位的委托和有关技术资料,我们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项目进行调查研究,重点对项目内容、己内酰

胺生产方案、生产工艺、总图布臵、安全环保、工业卫生、经济效益等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核算、讨论。并对生产实际进行考察了解,根据企业提供的有关数据,进行综合详细的分析论证,提出了如下要求:

1、在基建施工和设备选购、安装中,必须严格执行各相关标准和规定,使工程项目有一个科学、规范、完整的高起点。

2、本工程项目为己内酰胺生产项目,因此从项目的开始就必须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贯穿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按照规范配备相应的安全生产设施,对新入厂的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将“安全生产”贯穿到项目的各个方面,落实到每个环节,确保“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

六、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该己内酰胺生产建设项目,预计年产200000吨己内酰胺,实现年产值40亿元销售规模。

七、项目总投资估算

1、项目工程建设投资:76157.1万元人民币。

2、流动资金:29189.4万元人民币。

3、项目总投资预算额为105346.5万元人民币。

八、投资项目备案数据

本建设项目备案登记需要的有关数据,详见下表所示。

项目备案数据一览表

单位:万元/公顷、万元、平方米

项目名称地址投资情况

拟建项目名称年产40000吨YYY制造项目

项目拟建地址河北省沧州市青县经济开发区

项目总投资项目

用汇

资金来源

合计固定资产投资铺底流资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其它投资105346.5 76157.1 29189.4 —105346.5 0.0 0.0

固定资产投资占地

设备及技术投资48065.0 —项目占地面积133400.0 土建工程投资20708.2 —新增建筑面积128578.4 建设期利息0.0 —固定资产投资强度5708.9 设备安装费及其他费用7383.9 —占地产出效益2000.0

经济效益

项目销售收入年利润额年纳税总额年利税额400000.0 37189.3 28280.0 65469.3

九、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本方案依照“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原则,经过调研分

析,在技术工艺的选择和生产装备的选型上,综合考虑达到目前国内较先进的水平,接近并达到国际21世纪初的先进水平。

十、项目建设期限

XXX有限公司年产200000吨己内酰胺生产项目,已经完成工程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市场调研、建设规模、项目地址、资金来源的确定,现正在办理项目立项工作。

预计从项目报告的编制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36个月的时间。

十一、研究结论

1、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市场上对己内酰胺的需要量不断增加。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产业政策,符合己内酰胺制造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重点支持发展的产品方向领域的要求,己内酰胺将在国内市场上有广阔的畅销空间,发展前景良好市场潜力巨大,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2、本项目原材料、产成品和重要生产工艺的设备未列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禁止和限制类之列,因此,本项目己内酰胺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当地发展规划。项目选择本着增加企业利润、提升企业产品加工工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宗旨进行;这将大幅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企业占有市场的能力,己内酰胺市场前景广阔,也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适应国内市场需求,新建己内酰胺生产项目,该项目的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社会创造850个就业机会,有力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当地财政收入做出应有的贡献,由此可见,该项目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4、项目拟建设在重庆市XX区XXX园区,拟建工程选址符合XXX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土资源部门已经出具用地说明文件,可保证项目用地要求,而且项目建设区域交通运输便利,可利用公用工程设施,水、电、汽等能源供应有保障。

从建设条件方面来看,项目选择合理,主要客户渠道稳定可靠,己内酰胺销售市场潜力巨大,工艺设备选择先进,能够在国内市场保持领先,配套设施齐全,建设条件较好。

5、本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生产设备、环境保护设备及产品质量检测控制设备,对项目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生产己内酰胺均可得到有力的支撑,成熟的生产工艺技术及先进的生产设备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力的保障。

6、本工程所采用的工艺方案(路线)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经济合理。物料消耗低、投资规模较小,国内市场对原辅材料的供应充裕。

7、本项目建设地周围大气、土壤、植物等自然环境状况良好,无水源地、自然保护区、文物景观等环境敏感点,项目承办单位对建设期和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三废”进行综合治理达标后排放,对环境影响程度较小,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措施有保障。

8、拟建工程总投资额为105346.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6157.1万元,流动资金为29189.4万元。项目建成投产后达产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00000.0万元,年利税65469.3万元,其中:年利润为37189.3万元,纳税总额为28280.0万元。

9、根据测算,该项目税后平均投资利润率为34.1%,税后平均投资利税率为60.3%,全部投资回报率为45.5%,项目全部

投资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总收益率31.6%,财务净现值120394.2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为5.80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为5.11年,项目盈亏平衡点为40.6%,因此该项目经营很安全,说明该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综上所述,本项目技术先进、设计合理、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项目生产对促进XX区己内酰胺制造发展及扩大当地就业机会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项目建成后可为当地带来较高的利税收入,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有着重大的社会效益。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要求,己内酰胺市场广阔而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抗风险能力强。因此,该项目建设无论在经济上还是社会效益上都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产品介绍

一、项目法人

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由XXX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公司资金力量雄厚,有一批知识丰富、经营管理经验精湛的专业化员工队伍,为研开发、生产销售己内酰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项目产品概况

己内酰胺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用途是通过聚合生成聚酰胺切片(通常叫尼龙-6切片,或锦纶-6切片),可

进一步加工成锦纶纤维、工程塑料、塑料薄膜。尼龙-6切片随着质量和指标的不同,有不同的侧重应用领域。

1943年,德国法本公司通过环己酮-羟胺合成(现在简称为肟法),首先实现了己内酰胺工业生产。随着合成纤维工业发展,对己内酰胺需要量增加,又有不少新生产方法问世(图1)。先后出现了甲苯法(又称斯尼亚法);光亚硝化法(又称PNC法);己内酯法(又称UCC法);环己烷硝化法和环己酮硝化法。新近正在开发的环己酮氨化氧化法,由于生产过程中无需采用羟胺进行环己酮肟化,且流程简单,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已工业化的己内酰胺各生产方法中,肟法仍是80年代工业应用最广的方法,其产量占己内酰胺产量中的绝大部分。甲苯法由于甲苯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具有一定的发展前途。其他各种生产方法,鉴于种种原因,至今仍未能推广。如以环己烷为原料的方法中,PNC法具有流程短、原料价廉等优点;但耗电多、设备腐蚀严重。

己内酰胺为白色粉末或者白色片状固体,手触有润滑感,工业品有微弱叔胺气味。纯己内酰胺的凝固点为69.2℃,在760mmHg时沸点为268.5℃,具有吸水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氯仿和苯等有机溶剂中,其70%水溶液的比重为1.05,在20℃水中溶解度为100g水溶解82g己内酰胺。受热时起聚合反应。

己内酰胺主要用于制造尼龙—6纤维和尼龙—6工程塑料,也用作医药原料及制备聚己内酰胺树脂等。

己内酰胺的生产方法很多,常用的生产方法简述如下:

(1)苯酚法:苯酚在镍铅合金催化剂存在下加氢转化为环己醇。精馏分离出环己醇,以锌铁或铜为催化剂脱氢转化为环己酮。精馏得到环己酮,与硫酸羟胺和氨发生肟化反应生成环己酮肟,同时还生成副产品硫酸铵。分离出的环己酮肟在过量发烟硫酸存在下经贝克曼转位反应生成己内酰胺。反应生成物中的硫酸用氨中和得到副产品硫酸铵。分离出来的粗己内酰胺,经提纯精制得到己内酰胺的成品。

(2)环己烷氧化法:苯在三氧化二铝为载体的镍催化剂存在下,经气相加氢反应得到环己烷。环己烷以钴为催化剂经液相氧化生成环己醇和环己酮。环己醇按上法脱氢转化成环己酮,以下的生产过程同上。

(3)环己烷光亚硝化法:氨与空气在钯催化剂存在下燃烧生成三氧化二氮,三氧化二氮与硫酸反应生成亚硝基硫酸。亚硝基硫酸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亚硝酰。环己烷与氯化亚硝酰在加有碘化铊的高压汞灯照射下生成环己酮肟盐酸盐,以下生成过程同上。

己内酰胺的包装常见有以下几种,有的为内衬一层热合封口的聚己烯袋外套3层或4层牛皮纸袋,每袋净重25kg,有的

为装于一层热合封口的聚乙烯袋外套一个编织聚丙烯与牛皮纸粘合袋及一层牛皮纸袋,每袋净重25kg。

该商品易吸潮。应贮存于干燥清洁的库房中,不得露天堆放和受潮,以防受潮结块变质。

第三章项目产品市场需求预测及发展前景

己内酰胺(CPL)是一种传统的、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PA6(尼龙6)纤维和工程塑料。PA6纤维广泛应用于纺织、帘子布、地毯等行业;PA6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包装薄膜等行业。此外,己内酰胺还可用于生产抗血小板药物6-氨基己酸、月桂氮卓酮等,用途十分广泛。在我国合成纤维中,锦纶(尼龙纤维)是仅次于涤纶的大品种。作为工程塑料中发展最早的品种尼龙6,目前世界产量仍占首位。尼龙6的许多性能,如机械强度、电气性能等均优于其他许多工程塑料,而且随着高分子技术的进展,通过共聚、共混等手段,使其新的应用领域不断得以开拓,更具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尼龙6在工业和民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己内酰胺作为其生产的单体,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从总体上看,世界己内酰胺总体供需平衡,但各个地区的发展不平衡,主要生产集中在北美、西欧等地区,主要消费地区在亚洲、北美和西欧地区。亚洲(不含日本)是己内酰胺消费量最大的地区,其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的55%以上,而其总生产能力仅占全球己内酰胺总生产能力的38.39%。

2010年,世界己内酰胺的生产能力超过498万吨,比2009年的475万吨增长4.84%。其中,北美、西欧、中东、欧亚洲地区的生产能力分别为150万吨、100万吨、120万吨、120万吨,

分别占世界己内酰胺总生产能力的24.10%、30.12%、20.08%、24.10%。世界生产能力主要集中(文章来源环球聚氨酯网)在德国巴斯夫(BASF)、荷兰帝斯曼(DSM)、美国霍尼韦尔、日本宇部兴产、中国台湾石油发展、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以及韩国Capro 等公司。2010年上述公司的生产能力合计达到314.5万吨,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63.15%。

在需求方面,近年来,全球己内酰胺供应滞后于需求增长,新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据了解,2010年中国投产了30万吨以上的PA6聚合装臵,日本宇部兴产在泰国将建成5万吨/年聚合装臵、中国台湾力鹏的10万吨/年装臵、中国台湾化学纤维在越南的装臵也将建成投产,因此以亚洲为中心的需求持续不断地增长,但由于其供应能力有限,所以今后的亚洲己内酰胺市场将更加紧张。

各地区己内酰胺的消费结构有所不同。2010年,全球己内酰胺的需求量为403万吨。亚洲地区己内酰胺消费量中以PA6纤维为主,占该地区总消费量的69.27%,而PA6工程塑料对己内酰胺的消费量只占总消费量的27.40%;而北美地区的PA6纤维仅占该地区己内酰胺总消费量的36.80%;西欧地区PA6工程塑料对己内酰胺消费量占该地区己内酰胺总消费量的71.62%,PA6纤维对己内酰胺的消费量约占该地区总消费量的24.92%。

中东欧地区由于PA6树脂及塑料需求的增长,对己内酰胺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 ε-己内酰胺(简称己内酰胺,CP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作生产聚酰胺6工程塑料和聚酰胺6纤维的原料。聚酰胺6工程塑料主要用作汽车、船舶、电子电器、工业机械和日用消费晶的构件和组件等,聚酰胺6纤维可制成纺织品、工业丝和地毯用丝等,此外,己内酰胺还可用于生产抗血小板药物6-氨基己酸,生产月桂氮卓酮等,用途十分广泛。 1 己内酰胺的生产工艺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己内酰胺的生产有多种技术和原料路线,按技术方法分主要有环己酮-羟胺法、甲苯法、环己烷光亚硝化法等,按原料路线方法分主要有苯法和甲苯法两种。 1.1 HSO工艺(苯法) 1943年,德国I.C.Fanben公司(BASF公司的前身)最早实现了以苯酚为原料的己内酰胺工业化生产,该工艺称为拉西法(Raschig),又名环己酮-羟胺(HSO)工艺。生产工艺流程为:苯酚加氢制得环己醇,环己醇脱氢制得环己酮。由于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价廉的苯,采用苯为原料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工艺,苯加氢制得环己烷,环己烷氧化制得环己酮。氨与空气催化氧化制NO,用(NH)PN 吸收NO得24342NHNO,用NHNO吸收NH及SO生产羟胺二磺酸盐,水解得硫酸羟胺。环己酮和硫酸羟胺反应生成424232 环己酮肟,环己酮肟在发烟HSO催化作用下经贝克曼Beckmann重排得己内酰胺,再用NH?HO中和2432多余的发烟HSO而生成(NH)SO。 24424 -1 日本宇部兴产公司是采用HSO工艺技术的最大己内酰胺生产商,现生产能力为365kt?a,占世界己内酰胺总生产能力的6.84%,生产装置分布在日本、西班

牙和泰国。该工艺技术成熟,投资小,操作简单,催化剂价廉易得,安全性好。但主要缺点是:(1)原料液NH?HO和HSO消耗量大,在羟胺制备、环己3224 酮肟化反应和贝克曼重排反应过程中均副产大量经济价值较低的(NH)SO,每生产1t己内酰胺大约会副产4.5t(NH)SO,副产(NH)SO最多;(2)能耗(水、电、蒸汽)高,环境污染大,设备腐蚀严重,三废排放量大。特别是(NH)SO副产高限制了HSO 工艺的发展。 1.2 SNIA工艺(甲苯法) 意大利SNIA公司开发的SNIA工艺是唯一以甲苯为主要原料的己内酰胺生产工艺。该工艺又称为甲苯法,是将甲苯氧化制得苯甲酸,加氢制得苯甲酸,接着与亚硝酰硫酸反应生成己内酰胺硫酸盐,己内酰胺硫酸盐再经水解得到己内酰胺。工艺路线见图1。图(略) 在SNIA工艺制备己内酰胺中,含己内酰胺60%左右的酰胺油先经NH?HO苛化,然后经甲苯萃取、水萃取制成30%的己内酰胺水溶液。己内酰胺水溶液经KMnO氧化和过滤、三效蒸发、脱水浓缩、预蒸馏、NaOH处理和蒸馏、轻副产物蒸馏和精馏、重副产物蒸馏和精馏等精制过程,才能得到符合标准的纤维级己内酰胺成品。 1999年,中国石化石家庄化纤责任有限公司采用意大利SNIA公司甲苯法生产技术,耗资35亿元,建成1套生产能力为50kt?a的己内酰胺生产装置,2002年与中国石化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发并应用非晶态镍催化剂引入苯甲酸加氢反应系统部分取代Pd/C催化剂以及己内酰胺水溶液加氢取代KMnO工艺技术,将生产能力扩建到70kt?a。 尽管SNIA工艺为己内酰胺生产提供了新的原料路线,采用甲苯为原料,不经过环己酮肟直接生产己内酰胺,但酰胺化反应过程条件苛刻,收率较低,生成的副产物成分复杂,每生产1t己内酰胺副产3.8t(NH)SO。而且工艺精制过程存在流程长、工艺控制复杂、能耗大、产品质量不稳定、优级品率低的问题,投资大,生产

己内酰胺市场分析

(上)己内酰胺市场分析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网 2010年10月12日 己内酰胺(CPL)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尼龙6纤维、树脂和薄膜,在纺织、汽车、电子、机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尼龙6工程塑料主要用作汽车、船舶、电子电器、工业机械和日用消费品的构件和组件等,尼龙6纤维可制成纺织品、工业丝和地毯用丝等,此外,己内酰胺还可用于生产抗血小板药物6-氨基己酸,生产月桂氮卓酮等,用途十分广泛。 1 世界市场 1.1 生产能力 近年来,世界己内酰胺的生产能力稳步增长。2008年全世界己内酰胺的总生产能力为465.0万t/a,2009年增加到475.4万t/a,同比增长2.24%,其中北美地区的生产能力为101.0万t/a.占世界己内酰胺总生产能力的21:24%:中南美地区的生产能力为9.2万t/a,占总生产能力的1.94%:西欧地区的生产能力为11-1.0万t/a.占总生产能力的23.35%;中东欧地区的生产能力为71.7万t/a.占总生产能力的15.08%:亚洲地区的生产能力为182.5万t/a,占总生产能力的38.39%。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巴斯夫、DSM、霍尼韦尔、宇部工业、中国台湾石油发展、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以及韩国Capro等7大公司之中,2009年这7大公司的生产能力合计达到302.5万t/a,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63.63%。其中巴斯夫(BASF)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厂家,生产能力达到74.0万t/a,古世界己内酰胺总生产能力的15.57%,在美国、比利时和德国建有生产严家:其次是DSM公司,生产能力为61.5万t/a.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12.94%,在我国大陆、荷兰和美国建有生产装置。 目前,世界上生产己内酰胺的原料主要有环己烷、苯酚以及甲苯等,2009年采用环己烷为原料的己内酰胺生产能力为378.8万t/a,占世界己内酰胺总生产能力的79.68%。采用苯酚为原料的生产能力为80.5万t/a,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16.93%:采用甲苯为原料的生产能力为16.1万t/a.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3.39%。2009年世界己内酰胺的主要生产厂统计(不含中国大陆)见表1。

硫酸铵市场报告

硫酸铵 市 场 报 告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硫酸铵性能概述 (5) 1.1 基本概念 (5) 1.2 肥料特性 (6) 1.3 中国硫酸铵发展历程 (6) 第二章中国氮肥现状和发展趋势 (7) 2.1 总量变化 (7) 2.2 产品结构 (7) 2.3 地区平衡分析 (9) 2.4 中国硫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9) 第三章国际硫酸铵市场及中国进出口分析 (10) 3.1 国际硫酸铵市场分析 (10) 3.2 中国硫酸铵出口分析 (11) 第四章中国硫酸铵生产情况分析 (16) 4.1硫酸铵来源及生产工艺简述 (16) 4.2 硫酸铵产量变化分析 (16) 4.3 2009年中国硫酸铵主要企业产能及产量情况 (17) 4.4 重点硫酸铵企业简介及产品销售策略 (18) 4.5 硫酸铵产能增长趋势预测 (20) 第五章中国硫酸铵消费结构分析 (21) 5.1硫酸铵消费结构 (21) 5.2 农业硫酸铵的消费结构分析 (23) 5.3 工业硫酸铵的消费结构分析 (23) 5.4 硫酸铵的销售特征 (23) 5.5 不同来源硫酸铵产品质量及用户对其质量的认可情况 (24) 第六章硫酸铵和其他氮肥品种的竞争力比较 (25) 6.1 硫酸铵的优点和缺点 (25) 6.2 硫酸铵和其他氮肥品种的相互替换因素分析 (25) 6.3 部分地区施肥禁氯等政策对硫酸铵的影响 (26) 6.4 硫酸铵相关产业政策影响分析 (26) 第七章硫酸铵市场潜力分析 (26) 第八章硫酸铵价格分析 (27) 8.1 随化肥市场波动而波动 (27) 8.2 不同地区硫酸铵价格差异分析 (29) 8.3 硫酸铵出口价格与国内销售价格差异分析 (30) 8.4 硫酸铵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31) 第九章2011年上半年硫酸铵市场走势分析 (32) 附件一2009年中国硫酸铵主要企业产能产量 (35)

己内酰胺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己内酰胺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随着合成纤维工业的发展,己内酰胺合成工艺先后出现了肟法、甲苯法(ANIA 法),光亚硝化法(PNC法),己内酯法(UCC法)、环己烷硝化法和环己酮硝化法。新近正在开发的环己酮氨化氧化法,由于生产过程中不需采用羟胺进行环己酮肟化,且流程简单,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图2.1 己内酰胺的主要生产工艺路线图 经过多年的发展,己内酰胺的生产有多种技术和原料路线,按技术方法分主要有环己酮-羟胺法、甲苯法、环己烷光亚硝化法等,按原料路线方法分主要有苯法和甲苯法两种。根据是否用环己酮作为中间产物,其可粗分为环己酮法和非环己酮法。

2.1 环己酮法 己内酰胺生产从环己酮合成开始,原料为苯酚或环己烷。环己烷是优选原料,可生产KA油。氧化过程通常采用硼酸或钴催化剂。…… 2.1.1 环己酮的生产工艺 2.1.1.1 苯酚法 苯酚法(属苯法)是苯酚在镍催化剂作用下加氢生成环己醇,环己醇再进行提纯脱氢反应生成粗环己酮。…… 2.1.1.2 环己烷法 环己烷法(属苯法)首先是苯加氢制环己烷,加氢过程分以Ni为催化剂的常压加氢和以Pt为催化剂的加压加氢,然后环己烷氧化制环己醇、……. 2.1.1.3 环己烯法 环己烯法(属苯法)第一步是苯部分加氢生成环己烯,然后环己烯水合得环己醇,环己醇再进行脱氢反应生成环己酮。…… 2.1.2 环己酮肟的生产工艺 环己酮肟是生产己内酰胺的重要中间产物,其可以由羟胺与环己酮反应制得,也可以由其它方法制得。 1943年,德国法本公司通过环己酮-羟胺合成(现在简称为肟法),…… 2.1.2.1 拉西法 1887年拉西(Raschig)用亚硝酸盐和亚硫酸盐反应经水解制取羟胺获得成功,……

己内酰胺市场前景看好2011-2-24

己内酰胺市场前景看好 世界消费增长看亚太 2009年世界己内酰胺总产能达到475.4万t/a,同比增长2.23%,主要集中在巴斯夫、帝斯曼、霍尼韦尔、 宇部工业、中国台湾石油发展、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以及韩国Capro等七大公司之中,2009年这七大公司的产能合计302.5万t/a,占世界总产能的63.63%。2009年世界主要己内酰胺生产厂家及产能统计见表1。 目前,世界上生产己内酰胺的原料主要有环己烷、苯酚以及甲苯等,2009年以环己烷为原料的己内酰胺装置能力为378.8万t/a,占总能力的79.7%;苯酚为原料的产能为80.5万t/a,占16.9%;以甲苯为原料16.1万t/a,占3.4%。 预计2014年世界己内酰胺总产能将超过600万t/a,其中亚洲地区扩能是拉动全球能力增长的主要因素,新 增产能将超过100万t/a,今后世界己内酰胺的发展将转向以亚洲为中心。俄罗斯、韩国、泰国、印度等国家己 内酰胺产量不断增加,促使原来出口到这些地区的己内酰胺转向中国和其他亚洲市场,亚洲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北美及西欧地区因为受下游需求增长迟缓的影响,产能增长缓慢。 2009年世界己内酰胺的总消费量为381.0万t,同比增长0.6%。消费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和亚洲地区, 其中北美地区占16.5%;欧洲(包括西欧和中东欧)地区占22.3%;亚洲地区(包括中东地区,不包括日本)占 54.9%;日本占4.2%。预计今后几年,世界己内酰胺的消费量将以年均1.9%的速度增长,到2014年将达到420 万t,其中增长主要来源于亚洲除日本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世界各个地区己内酰胺的消费结构有所不同。亚洲地区以生产尼龙6纤维为主,占该地区总消费量的69.3%,尼龙6工程塑料和薄膜占27.4%;北美地区的尼龙6纤维是消耗己内酰胺的主力,占60.5%,尼龙6工程塑料和薄膜占36.8%;西欧地区尼龙6工程塑料占71.6%,尼龙6纤维占24.9%。亚洲地区由于尼龙6纤维产量的增长,将导致己内酰胺的需求量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中东欧由于尼龙6树脂及塑料需求强劲增长,其对己内酰胺的需求量将以年均4.6%的速度增长。 国内生产消费齐头并进 2009年石家庄化纤一套10.0万t/a己内酰胺装置投产,2010年3月南京帝斯曼己内酰胺产能由16.0万t/a 扩建到20.0万t/a,近两年我国己内酰胺产能稳步增长,2010年已达到51.5万t/a,同比增长8.4%,除石家庄 化纤原有一套6.0万t/a装置采用甲苯法外,其余装置均采用苯法为原料的生产工艺路线。2010年我国己内酰胺 主要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见表2。 随着产能的不断增加,我国己内酰胺产量也逐年增长,2004年为22.77万t,2007年达到30.18万t。2008 年由于南京帝斯曼装置扩能改造,加上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需求低迷,导致装置开工率整体有所下降,产量减少到28.97万t,同比减少4.01%。2009年我国己内酰胺产量大幅增长17.4%,达到34.02万t。

丙烯酰胺生产技术及市场行情研究报告

丙烯酰胺生产技术及市场行情研究报告 出版日期:2013-9-5 目录 第一部分:有机化工行业概述 (1) 第一节:有机化工行业范围、基本原料和用途介绍 (1) 第二节:化工市场跌宕起伏,有机化工产品表现上佳 (2)

第三节:生物基有机化工产业正在兴起 (3) 第二部分:丙烯酰胺生产技术及市场行情研究报告目录 (5) 第三部分: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编写资质 (9) 第一部分:有机化工行业概述 第一节:有机化工行业范围、基本原料和用途介绍 有机化工是有机化学工业的简称,又称有机合成工业。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为基础原料,主要生产各种有机原料的工业。 基本有机化工的直接原料包括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乙烯、乙炔、丙烯、碳四以上脂肪烃、苯、丙烯酰胺、丙烯酰胺、乙苯等。从原油、石油馏分或低碳烷烃的裂解气、炼厂气以及煤气,经过分离处理,可以制成用于不同目的的脂肪烃原料;从催化重整的重整汽油、烃类裂解的裂解汽油以及煤干馏的煤焦油中,可以分离出芳烃原料;适当的石油馏分也可直接用作某些产品的原料;由湿性天然气可以分离出甲烷以外的其他低碳烷烃;从煤气化和天然气、炼厂气、石油馏分或原油的蒸气转化或部分氧化可以制成合成气;由焦炭制得的碳化钙,或由天然气、石脑油裂解均能制得乙炔。此外,还可从农林副产品获得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产品的品种繁多,按化学组成可分类如表。这种划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很多物质含有两种以上的特定元素或两种以上的基团,它们常又按其主要特点划入某一类。 基本有机化工产品也可按所用原料分类: ①合成气系产品(见合成气)。 ②甲烷系产品(见甲烷)。 ③乙烯系产品(见乙烯)。 ④丙烯系产品(见丙烯)。 ⑤C4以上脂肪烃系产品(见碳四馏分;碳五馏分)。 ⑥乙炔系产品(见乙炔)。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比较 1 己内酰胺发展历程 , 1899年,德国学者S.Gabriel和T.A.Mass首次加热ε-氨基己酸获得了己内酰胺。未工业应用。 , 1900年,O.Wallach利用贝克曼(Beckmann)重排转位反应,在硫酸中加热环己酮肟获得己内酰胺。 , 1937年,德国I.G.Farben公司P.Schlack开创了己内酰胺生产和应用的新纪元,以氨基己酸盐为催化剂,使己内酰胺开环聚合,聚合体纺得纤维的商品名为Perlon. , 二次大战期间,德国建设了一些工业装置,生产聚酰胺6纤维,主要用在军事工业上。(采用苯酚为原料加氢制的环己醇,再脱氢 得环己酮,再和羟胺硫酸盐反应生成环己酮肟,转位生成己内酰胺) , 二次大战后,I.G.Farben公司公开技术,各国的公司纷纷建设己内酰胺装置,到1960年,世界己内酰胺产量达到180kt。 , 50年代后期,陆续开发了多种己内酰胺生产工艺。随着石油苯的快速发展以苯为原料,加氢制得环己烷,氧化得环己醇、环己酮 的工艺成为生产己内酰胺的主要方法。 2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 己内酰胺生产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4类: (1) 苯加氢制环己烷,环己烷氧化制环己酮,再与羟胺肟化生成环己酮肟,经Beckmann重排得己内酰胺。 (2) 苯酚加氢制环己酮,经肟化、重排得己内酰胺。 (3) 甲苯氧化制苯甲酸,加氢的环己烷羧酸,与亚硝酰硫酸反应生成己内酰胺。

(4) 环己烷与亚硝酰氯发生光亚硝化反应生成环己酮肟,经Beckmann重排得 己内酰胺。 其具体生产工艺如下表所示: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生产原理厂家优势劣势苯酚法(传统法) 苯酚加氢制得环己醇, 环己醇脱氢成环德国I.G.Farben公司在副产经济价值较低的硫铵,大约己酮每生产1t己内酰胺副产4.4t硫铵。 硫酸羟胺法氨氧化制氧化氮,氨水依次吸收二氧化美国霍尼韦尔技术成熟、 运转稳定,易操氨消耗大,副产硫铵多,1t己内酰环己酮羟(HSO) 氮、氧化氮得 到羟胺二磺酸盐,经加热日本宇部兴产公司作;不需要贵重金属催化剂胺同时副 产4.4t硫铵; 胺法(根水解即得硫酸羟胺。衢州巨化环境污染大,设备腐蚀严重,三废据羟胺生排放量大产工艺可磷酸羟胺法氨氧化制得NO和NO2,被磷酸、 硫荷兰DSM 输出技术荷兰DSM公司开发的工艺(1)工艺路线长,设备投资大; 分为 三(HPO) 铵及硝酸铵的混合液吸收,生产硝酸,占88.6%。技术经济性较佳。 (2) 羟胺制备、环己酮肟化反应中种) 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氢制的磷酸羟胺。南京东方 和巴陵石化不副产硫酸铵,仅在贝克曼重排过 程中1 t己内酰胺副产1.8t硫酸铵 一氧化氮还用贵金属进行氨氧化反应,生成NO;西德BASF 氨、氢的总耗量比 较低使用贵金属生产成本高; 原法(NO) NO在贵金属催化剂Pt作用下,在稀硫输出技术占27% 副产硫铵 2.32吨/吨 酸中用H2还原制取硫酸羟胺,再结合 苯加氢制取环己烷、环己烷氧化、环己 酮肟化和贝克曼重排等配套技术。

己内酰胺的原料与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己内酰胺的原料与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7.1 己内酰胺的原料供应与市场概况 己内酰胺的制法主要有:①以苯酚为原料,经环己醇、环己酮、环己酮肟而制得;②以环己烷为原料,用空气氧化法或光亚硝化法转化成环己酮肟,经重排而制得;③以甲苯为原料,用SNIA(斯尼亚)法合成。此外,也可以糠醛或乙炔为原料合成。在制造过程中,环己酮是主要的关键性中间原料,此关键性原料可藉由环己烷氢化或苯酚氢化得到,这两种制程相当类似,不同点仅在于触媒的使用和操作条件的不同而已。…… 7.1.1 苯供应现状与市场概况 目前世界上纯苯生产主要来自于石油馏分催化重整生成油和裂解汽油,少部分来自煤焦油。 我国纯苯行业经历了近些年的长足发展,不仅从产量、技术等方面得到大幅提升,而且产业链发展迅速,涉及上万种产品,并且国际地位也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目前,我国纯苯产量主要由4部分组成,乙烯装置联产、炼油厂重整芳烃抽提、对二甲苯装置甲苯歧化和煤焦油抽提。过去国内煤焦油抽提制纯苯的精制过程以酸洗法为主,制的苯纯度低,污染严重,被淘汰。自2006年国内开发的焦化苯加氢工艺工业化后,国内新建了多套这类装置,其产品质量基本可以满足下游化工装置的需求,规模以5万吨/年或8万吨/年为主。…… 7.1.2 苯酚供应现状与市场概况 苯酚(俗称石炭酸)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丙烯的重要衍生物之一,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

的重要原料。也是一种电解质。 苯酚用途广泛,产量大,工业上主要由异丙苯制得。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苯酚的唯一来源是从煤焦油中提取。目前绝大部分是通过合成方法得到。有磺化法、氯苯法、异丙苯法等方法。 目前(2011年),世界苯酚总生产能力约为…… 7.1.3 环已烷供应现状与市场概况 环己烷是生产环己酮、己内酰胺的中间体,又可用作溶剂、萃取剂、漆类去除剂、聚合反应的稀释等。其后衍产品极多,是多种化工产品、精细化学品的重要原料。随着采油、炼制和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资源扩大了其应用的领域。特别是合成新型高分子及SBS热塑性弹性体的溶剂,以及合成纤维工业,充分显示出了环己烷应用潜力巨大,从而己引起人们的关注。…… 7.1.4 环已酮供应现状与市场概况 环已酮是一种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的重要化工原料,具有薄荷及丙酮气味的无色无味透明液体,微溶于水,能溶于乙醚、酒精等多种有机溶剂,主要用作己内酰胺与己二酸及其盐的中间体。由于其具有溶解能力强、低毒及相对较低的价格等特点,被广泛用作各种涂料、油漆、油墨及树脂的溶剂和稀释剂,皮革加工的抛光剂和稀释剂,感光和磁性记录材料涂布用溶剂等。同时还可制备一些下游衍生物,如环己酮-甲醛树脂、过氧环己酮、邻甲基苯酚、防老剂4010等。 早期,国外市场上环己酮只是己内酰胺的中间产品,厂家的环己酮生产能力与己内酰胺装置相匹配,作为商品流通的环己酮数量不多,作为邻苯基苯酚的生产原料或树脂添加剂等。 我国的环己酮是伴随着己内酰胺行业的成长而发展起来的。在早期,环己酮只是己内酰胺和聚酰胺66的中间产物,各生产厂家的产品主要是自用,并无商品量形成。随着己内酰胺产品结构的调整和非酰胺应用领域的扩大,才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商品量和环己酮行业。2009年我国环己酮生产能力达到......

己内酰胺项目概述

50kt/a己内酰胺项目简介 一、己内酰胺的理化性质及主要用途 己内酰胺caprolactam (简称CPL) 分子式:C6H11NO 分子量:133.16 结构式: 己内酰胺是ε-氨基己酸H2N(CH2)5COOH分子内缩水而成的内酰胺,又称ε-己内酰胺,它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生产尼龙—6纤维(即锦纶)和尼龙—6工程塑料的单体,可生产尼龙塑料、纤维、及L-赖氨酸等下游产品。它常温下为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熔点(CH2)5CONH69~71℃,沸点139℃(12毫米汞柱)、122~124℃(665Pa)、130℃(1599Pa)、165~167℃(2247Pa)。比重:1.05(70%水溶液),熔化热:121.8J/g,蒸发热:487.2J/g。纯己内酰胺的凝固点为69.2℃,在760mmHg时沸点为268.5℃,85℃下密度1010kg/m3。在20℃水中溶解度为100g水溶解82g己内酰胺。受热时起聚合反应,遇火能燃烧。 常温下容易吸湿,有微弱的胺类刺激气味,手触有润滑感,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乙醚、石油烃、环己烯、氯仿和苯等溶剂。受热时易发生聚合反应。 己内酰胺(CPL)主要用于生产聚己内酰胺纤维树脂,广泛应用在纺织、汽车、电子、机械等领域。

二、市场分析 己内酰胺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用途是通过聚合生成聚酰胺切片(通常叫尼龙-6切片,或锦纶-6切片),可进一步加工成锦纶纤维、工程塑料、塑料薄膜。尼龙-6切片随着质量和指标的不同,有不同的侧重应用领域。世界己内酰胺的消费结构为:工程塑料和食品包装膜占总消费量的25%,尼龙6纤维占总消费量的75%。在尼龙6纤维的消费量中,民用丝(包括运动服、休闲衣、袜子等)的消费量占47%,地毯的消费量占30%,工业丝(包括帘子布、渔网丝等)占23%。在我国,尼龙6纤维己内酰胺总消费量的86.2%以上,尼龙6工程塑料占12.2%以上,其它方面的消费量不大,约占1.6%。 近年来,世界己内酰胺的生产能力稳步增长。根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底,全世界己内酰胺的总生产能力达到487.2万吨,巴斯夫、帝斯曼和霍尼韦尔是目前世界上的三大己内酰胺生产厂家,生产能力分别占全球总能力的15.1%、12.6%和7.7%。 我国己内酰胺的工业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但直到1994年我国引进的两套大型己内酰胺装置建成投产,才使国内己内酰胺的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目前我国有中石化巴陵分公司、南京帝斯曼(DSM)东方化工有限公司、石家庄化纤责任有限公司以及浙江巨化集团公司4家企业生产己内酰胺,总生产能力为48.7万吨/年。除了中石化石家庄化纤有限责任公司的装置采用甲苯法外,其余装置均采用苯法生产工艺。

己内酰胺的生产工艺

己内酰胺的生产工艺 己内酰胺的三种工业化技术: 液相Beckmann重排法4 苯 ® 环己烷 ® 环己酮 ® 环己酮肟 ® 粗己内酰胺® 产品 羧酸酰胺化法4 甲苯® 苯甲酸® 环己烷羧酸 ® 粗己内酰胺®产品 光亚硝化法4 苯 ® 环己烷 ® 粗己内酰胺 ® 产品 甲苯氧化: 苯甲酸加氢 制备亚硝基硫酸 己内酰胺caprolactam (简称CPL) 分子式:C6H11NO 分子量:133.16 结构式: 己内酰胺是ε-氨基己酸H2N(CH2)5COOH分子内缩水而成的内酰胺,又称ε-己内酰胺,它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生产尼龙—6纤维(即锦纶)和尼龙—6工程塑料的单体,可生产尼龙塑料、纤维、及L-赖氨酸等下游产品。它常温下为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熔点

(CH2)5CONH69~71℃,沸点139℃(12毫米汞柱)、122~124℃(665Pa)、130℃(1599Pa)、165~167℃(2247Pa)。比重:1.05(70%水溶液),熔化热:121.8J/g,蒸发热:487.2J/g。纯己内酰胺的凝固点为69.2℃,在760mmHg时沸点为268.5℃,85℃下密度1010kg/m3。在20℃水中溶解度为100g水溶解82g己内酰胺。受热时起聚合反应,遇火能燃烧。常温下容易吸湿,有微弱的胺类刺激气味,手触有润滑感,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乙醚、石油烃、环己烯、氯仿和苯等溶剂。受热时易发生聚合反应。 己内酰胺的制法主要有:①以苯酚为原料,经环己醇、环己酮、环己酮肟而制得;②以环己烷为原料,用空气氧化法或光亚硝化法转化成环己酮肟,经重排而制得;③以甲苯为原料,用斯尼亚法合成。此外,也可以糠醛或乙炔为原料合成。在制造过程中,环己酮(cyclohexanone)是主要的关键性中间原料,此关键性原料可藉由环己烷氢化或苯酚氢化得到,这两种制程相当类似,不同点仅在于触媒的使用和操作条件的不同而已。 不同制程方法比较 1.传统制程: 本制程是由环己酮与(NH2OH)2-H2SO4和氨水反应得环己酮圬(cyclohexanone oxime)后,再经贝克曼重排反应(Beckmann rearrangement)而制成CPL。传统法的理论产率约70%(以环己烷为基准),即每消耗1公斤的环己烷可生成0.94公斤的CPL;若以苯酚为基准,理论产率达92%,即每消耗1公斤苯酚可至得1.11公斤CPL。

国内己内酰胺尼龙6生产现状

己内酰胺生产现状及尼龙6产能、投资、市场情况调查 一、国内己内酰胺生产现状 1、目前国内现有产能 从2008年开始,国内各地陆续规划建设己内酰胺装置,到目前为止已有山东海力、山东东巨、浙江恒逸等多家企业的己内酰胺装置投产,到2012年底国内己内酰胺产能达到111万吨/年。 2、正在建设项目厂家 目前在建或已经开始基础设计的己内酰胺项目,将在2013-2015年陆续投产,规划产能达到190万吨。

3、规划拟建厂家 目前规划建设或有投资意向的己内酰胺项目总产能达到460万吨。规划建设的己内酰胺项目见下表: 4、己内酰胺市场情况调查 世界范围内的己内酰胺产能缓步提升,2012年世界的己内酰胺产能在550万吨左右,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亚洲,尤其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是世界最大的己内酰胺进口国和地区,供应缺口较大,近年新建或拟建项目较多。其他地区则呈现缓慢增长甚至负增长。 世界整体己内酰胺产销平衡,但地区产销分布却不平衡。占世界产量3/4的欧美以及日本地区,需求不足,产量盈余;约1/4的产量出口至需求量占近半数的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地区。 中国己内酰胺产量不断提升,2011年产量53.5万吨,比2001年增长252%,进口依存度逐步下降。与此同时,中国的己内酰胺需求量保持较快速度增长,2011年净进口量仍然高达62.4万吨,比2001年增长111%。2011年中国己内酰胺表观消费量为115.9万吨,比2001年增长159%。

己内酰胺98%以上都用于生产聚酰胺6(尼龙6),只有极少量用于热熔胶、精细化学品和制药。尼龙6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用途是己内酰胺通过聚合生成聚酰胺切片(通常叫尼龙-6切片,或锦纶-6切片),可进一步加工成锦纶纤维、工程塑料、塑料薄膜。尼龙-6切片随着质量和指标的不同,有不同的侧重应用领域。 中国聚酰胺6(尼龙6)产能近年来增长迅速,从2008年的123万吨,至2011年底已达到192万吨/年左右,增长近70万吨。 国内己内酰胺生产企业产品主要为中低端市场,生产技术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西欧品牌产品多立足于高端市场。产品的价格差较大。因此己内酰胺的产品定位应用于高端市场是非常必要的。二、尼龙6生产现状 截止2011年我国聚酰胺装置总产能为192万吨,预计至2015年新增产能30万吨。 尼龙6生产厂家及生产能力:

己内酰胺生产技术的比较及发展趋势

己内酰胺生产技术的比较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8-05-18T10:39:52.7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期作者:宁春花 [导读] 应加快实现采用新技术改造现有装置、扩大生产能力的步伐,以满足市场需求,并实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推广。 浙江巴陵恒逸己内酰胺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杭州 311225 摘要:己内酰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其下游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工业塑料、军事等各方面,且其下游产品发展趋势更是倾向于高端科技产品。目前,己内酰胺生产企业中大多建设有配套的硫酸、双氧水等原料生产装置,其主要的生产工序为环己酮肟化工序和环己酮肟重排及己内酰胺精制工序,现根据作者多年的行业从事经验,简要的分析了双氧水、环己酮肟化、环己酮肟重排及己内酰胺精制工序的生产稳定及产品质量影响因素。 关键词:己内酰胺;生产技术;比较;发展趋势 作为工程塑料、化学纤维行业以及塑料制品行业不可缺少的原材料之一,己内酸胺在国内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内酸胺作为一种高效的有机化工原料,预计在几年后将会迎来新一轮的暴发增长,面对这种情况,提高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才能促进我国己内酸胺的可持续发展二就目前来说,世界范围内的已内酸胺工业生产方法中主要包括环己酮一经胺法、光化学亚硝化技术、氨肪化技术等,而受到技术、设备等落后原因,甲苯法等技术逐渐被淘汰。 1双氧水生产工序影响因素 本装置主要的控制点为氢化工序和萃取工序,氢化工序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产量和生产稳定情况,其中在操作控制指标稳定的情况下主要的工序影响因素为钯触媒催化剂的活性。影响钯触媒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有:氢气纯度:氢气中杂质的存在会优先占据催化剂活性中心,致使催化剂起不到催化剂氢化反应的作用;工作液中溶剂:工作液中不可避免含有硫元素,硫在一定条件下会与钯反应生成硫化钯,进而导致催化剂的活性降低,因此在购买原料芳烃和磷酸三辛酯时要严格控制其中硫含量;工作液碱度:碱度主要会破坏催化剂载体Al2O3的结构,进而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工作液清洁度:主要是其中杂质含量较高时会造成催化剂活性中心的堵塞,使催化剂失活;氢效:氢效较高会使氢蒽醌快速析出,包裹催化剂,造成催化剂的失活。另外,操作方面温度、压力、物料的流量、工作液的含水量等也都能影响反应效果,因此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操作条件的控制和加强中间物料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工况,保证生产的安全稳定长期运行。 2环己酮肟生产工序影响因素 本装置中肟化反应为核心工序,肟化反应直接影响生产的稳定性和生产负荷的大小,影响肟化反应的主要因素有:原料的质量、物料的配比、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催化剂活性和浓度、停留时间等。其中原料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因为环己酮中轻组分在氨肟化装置循环叔丁醇中的积累会造成反应系统的污染,环己酮中的酸度、己醛和[2]庚酮含量会影响到成品CPL挥发性碱指标,必须严格限制;双氧水中的总碳指标是指双氧水中有机杂质含量,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少量工作液带入到双氧水中而产生的,一般均是高沸点类的重芳香烃化合物,这些物质因为沸点高,水溶性差,进入CPL生产工艺后会增加CPL精制难度,影响成品质量,需严格控制;氨中的杂质限制主要是针对油含量和铁含量,油含量会导致钛硅催化剂的堵孔失活,同时也会影响最终CPL产品质量,铁含量会导致双氧水的分解和在催化剂上沉积,影响催化剂活性和再生性能。甲苯肟精制工序要严格控制系统真空度及第二精馏塔温度,真空度下降或第二精馏塔釜温度下降会造成成品肟的纯度下降和色度上升,进而影响己内酰胺成品的消光值和碱度;废水汽提塔釜温度低则造成甲苯的流失。 3当前己内酸胺主要生产技术的对比 3.1氨肪化技术 氨肪化法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主流生产方式,也是国内相对来说较为先进的工艺技术。此种生产技术是一种较现代的生产技术,出现干上世纪七十年代,由日本和意大利两家化学公司联合推出的一种生产技术,其以环己烷为原料,采用钦硅酸盐催化剂、与氨和过氧化氢反应、直接得到环己酮肪,从而在甲醇的催化作用下得到己内酸胺。此种生产技术的特点是由于使用原材料很少,所以使得投资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副产品的数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而可以大大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但是另一方面这种生产技术因为氧化氢费用昂贵,所以价格优势并不明显。 3.2环己酮一经胺法 相对而言,环己酮一经胺法是比较传统的生产技术,此种生产技术要先分别得到经胺和环己酮,然后由两者合成之后得到环己酮肪,这是关键的一步,此后便根据贝克曼重排法制得己内酸胺。此种方法其中存在两个变量,即环己酮和经胺,环己酮作为原料可以从苯加氢制得环己烷之后再氧化得到,虽然步骤较为复杂,但是质量效率却比较高,而另一种原料经胺,因为其制备过程的多样性大致可以分为拉西法、硝酸根离子还原法和一氧化氮还原法。 3.3光化学亚硝化技术 相比较于前两种生产技术,光化学亚硝化技术的化学反应过程最短,而且副产品较少。它是直接以环己烷为原料,这就使得化学反应的过程极为快速,同时也避免了其余杂质的多重干扰。因此,该生产技术不仅降低了生产费用,而且节省了更多的化学原材料。然而,此种生产技术却也存在着耗电大、发热量高等缺点,最为严重的是,试验过后的残渣存留较多,严重影响生产器材的使用寿命,因此这种生产技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4其他技术 己内酸胺的生产技术已经愈发成熟,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最严重的一个工艺缺点就是采用有毒的经胺及腐蚀性强的浓硫酸而引起的严重的环境保护问题,而且在生产过程当中,仍有严重的硫酸按副产品产出。因此,己内酸胺的技术人员已经把技术改进的重点放在了减少副产品同时有效处理催化剂的方向上。针对这一难点的技术攻关,目前已经有以下新工艺: 第一,DSM公司和壳牌化学公司联合开发了基于C4的Altam工艺。这种工艺与常规技术相比,通过丁二烯与水或醇反应的方式,不仅减少了副产品的产出,更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第二,罗地亚公司开发己二睛工艺,即丁二烯氢氰化制己内酸胺工艺。这种工艺由丁二烯和HCN合成己二睛,并采用催化剂二氧化钦,从而生产出高品质的己内酸胺,并且转化率高达93%,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的问题。第三,基于专有的N一经基酞酸亚胺氧化催化剂的合成新路线。在此种新工艺当中,环己酮和环乙醇在醋酸乙醋溶液当中氧化,从而与氨反应转化成CPL。因为这种工艺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所以目前处于技术试验阶段,但是因为其高效污染小的特点,未来将

己内酰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泓域咨询-领先的投资信息咨询服务机构https://www.360docs.net/doc/2a9349072.html, XXX有限公司 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承办单位:XXX有限公司 报告编制日期: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论 (7)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7) 二、项目拟建地址及负责人 (7)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7)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 (8)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8)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8)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9) 六、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0) 七、项目总投资估算 (10) 八、投资项目备案数据 (10) 项目备案数据一览表 (11) 九、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11) 十、项目建设期限 (11) 十一、研究结论 (11) 第二章项目产品介绍 (14) 一、项目法人 (14) 二、项目产品概况 (14) 第三章项目产品市场需求预测及发展前景 (18) 第四章建设规模与生产方案 (24) 一、建设规模的确定原则 (24) 二、项目建设规模 (24) 三、项目生产纲领 (25) 第五章项目建设地科学性分析 (26) 一、建设地选择原则 (26)

二、项目建地概况 (27) 三、项目地选择方案 (30) 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31) 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31) 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31) 六、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33) (一)项目概况 (33) (二)建筑结构设计 (34) (三)标准化厂房设计 (36) 七、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39) 第六章原材料及能源需求情况 (41) 原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41) 第七章技术生产方案 (43) 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43) 二、产品工艺流程 (44)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45) 三、设备的选择 (46) (一)设备配臵原则 (46) (二)设备配臵方案 (47) 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47) 第八章环境保护 (48) 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48) 二、污染物的来源 (49) (一)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49) (二)项目运营期污染源 (49) 三、污染物的治理 (50) (一)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及治理措施 (50)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比较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比较 1 己内酰胺发展历程 1899年,德国学者S.Gabriel和T.A.Mass首次加热ε-氨基己酸获得了己内酰胺。未工业应用。 1900年,O.Wallach利用贝克曼(Beckmann)重排转位反应,在硫酸中加热环己酮肟获得己内酰胺。 1937年,德国I.G.Farben公司P.Schlack开创了己内酰胺生产和应用的新纪元,以氨基己酸盐为催化剂,使己内酰胺开环聚合,聚合体纺得纤维的商品名为Perlon. 二次大战期间,德国建设了一些工业装置,生产聚酰胺6纤维,主要用在军事工业上。(采用苯酚为原料加氢制的环己醇,再脱氢得环己酮,再和羟胺硫酸盐反应生成环己酮肟,转位生成己内酰胺) 二次大战后,I.G.Farben公司公开技术,各国的公司纷纷建设己内酰胺装置,到1960年,世界己内酰胺产量达到180kt。 50年代后期,陆续开发了多种己内酰胺生产工艺。随着石油苯的快速发展以苯为原料,加氢制得环己烷,氧化得环己醇、环己酮的工艺成为生产己内酰胺的主要方法。 2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 己内酰胺生产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4类: (1)苯加氢制环己烷,环己烷氧化制环己酮,再与羟胺肟化生成环己酮肟,经Beckmann重排得己内酰胺。 (2)苯酚加氢制环己酮,经肟化、重排得己内酰胺。 (3)甲苯氧化制苯甲酸,加氢的环己烷羧酸,与亚硝酰硫酸反应生成己内酰胺。

(4)环己烷与亚硝酰氯发生光亚硝化反应生成环己酮肟,经Beckmann重排得己内酰胺。其具体生产工艺如下表所示:

以上一系列工艺以降低原料消耗和能量消耗,降低或免除副产硫铵为目的。环己酮羟胺法是目前主要的生产工艺,占总生产规模的90%以上。其中,NO还原工艺、HPO法工艺是目前世界上己内酰胺成熟生产技术的代表,HPO法输出技术比重较大(约为88.6%),在全世界建有18套装置。 新兴的生产工艺有环己酮氨肟化法、丁二烯工艺、己二腈工艺等,其中丁二烯工艺、己二腈工艺等技术不成熟,仅建有一些实验装置,未工业化应用。而环己酮氨肟化法是新工艺中比较先进的成熟的生产技术代表,在日本住友和巴陵建有装置。

己内酰胺市场报告

己内酰胺市场调查报告 2011年3月

己内酰胺 1己内酰胺概述 1.1 己内酰胺性质 分子式:C6H11NO 分子量:113.16 性质:白色鳞片或熔融体。熔点69-71℃,沸点268.5℃(101.3kPa),70%水溶液相对密度1.05,折射率1.4935(40℃),熔化热121.8J/g,蒸发热487.2J/g,78℃时粘度9mPa·s。100℃时蒸气压399.9Pa,180℃时6.665kPa,268.5℃时101.3kPa。溶于水、氯化溶剂、石油烃、环己烯、苯、甲醇、乙醇、乙醚。具吸湿性。 1.2己内酰胺应用领域 己内酰胺(CP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尼龙6工程塑料和尼龙6纤维。己内酰胺最重要的化学性质,就是具有形成聚酰胺的能力,260-270℃下,在水存在下发生缩聚反应,形成线型聚酰胺(尼龙6)。由尼龙6可加工成:民用丝用于制作衬衫。套衫,睡衣,地毯,毛毯等;工业丝用于制作帐篷,汽车轮胎,电缆,渔网,绳索,绝缘材料等;工程塑料用于制作注射成型和挤压成型的贮器及用于食品的保鲜膜等薄膜类制品。此外,己内酰胺还可用于生

产抗血小板药物,生产月桂氮卓酮等,用途十分广泛。 2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现状及发展 1899年,S.Cabriel加热ε-氨基酸首次合成了己内酰胺,1943年德国I.G.FANBEN公司建成了总生产能力为3500t/a的己内酰胺装臵,当时大都采用苯酚为原料生产环己酮,以拉西法生产羟胺硫酸盐的环己酮-羟胺路线生产己内酰胺。1960年BASF公司首次采用以苯为原料的环己烷氧化法的工艺。1962年意大利Snia Viscose公司开发了以甲苯为原料,经六氢苯甲酸硝化得己内酰胺。1963年日本东丽公司开发了环己烷光亚硝化法的工艺路线。1971年荷兰DSM公司开发了HPO法生产技术。80年代以后,传统技术趋于稳定。90年代以后,己内酰胺新工艺的开发取得进展,并逐步取代传统工艺。 2.1己内酰胺技术现状 目前,生产CPL的主要原料是苯/环己烷(环己烷由苯加氢制),其次是苯酚和甲苯。世界上约有95%的CPL是通过源于拉西法的“酮-肟”工艺路线生产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经过环己酮和环己酮肟这两个中间产物:环己酮与羟胺反应,生成环己酮肟;环己酮肟再在发烟硫酸作用下,发生贝克曼重排反应,生成CPL。环己酮主要来源于苯和苯酚。在“酮-肟”主流工艺之外,还有日本东丽公司开发的光亚硝化法工艺、意大利SNIA公司开发的甲苯法工艺,但应用范围很小。 目前的生产技术及其特点如下:

己内酰胺生产技术

己内酰胺概况

己内酰胺简介 一、性质及用途 己内酰胺(CPL),分子量113.16,分子式C6H11ON。分子式CH2(CH2)4CONH。 己内酰胺(CPL)在液态下为无色,在固态下为白色(片状),手触有吸湿性,易溶于水和苯等,受热起聚合反应,与火能燃烧。熔点68℃~69℃,0.1MPa 下沸点为270℃,85℃下密度为1010kg/m3。 己内酰胺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用途是通过聚合生成聚酰胺切片,通常叫尼龙-6切片,或锦纶纤维、工程塑料、塑料薄膜。尼龙-6切片随着质量和指标的不同,有不同的侧重应用领域: ①高质量、粘度在2.4-2.45消光切片,主要用于民用高速纺行业、短纤纺丝,由于锦纶-6具优良的染色性能和耐磨性能,一直用在织高品质布和羊毛纺织上,这是尼龙-6切片最初的用途,也是目前-6切片的一个主要用途。 ②粘度在3.2以上的切片,主要用于帘子布纺丝,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对帘子线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是目前尼龙-6切片的另一个重要用途。 ③粘度在2.4-2.6的切片,主要应用于常规纺丝及部分质量要求不高的短纤纺丝,在这方面的使用,因纺丝工艺落后,替代品增加,需求量逐渐萎缩。 ④粘度在2.7-3.0的切片,主要用于地毯骨架丝、渔网丝,在这方面因下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对尼龙-6切片的质量要求也有很大差别。 ⑤工程塑料和塑料薄膜用切片,是目前尼龙-6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二、国内外己内酰胺生产状况 1、国外己内酰胺生产状况 近年来,全球己内酰胺的生产稳步发展,2006年总生产能达到493.7万吨/年,比2005年增加了16万吨/年,同比增长了3.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