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建筑与现代汉风建筑浅析

汉代建筑与现代汉风建筑浅析
汉代建筑与现代汉风建筑浅析

汉代建筑与现代汉风建筑浅析

汉代历史: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短暂的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与“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后世史学家亦称两汉。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其间曾有王莽篡汉自立的短暂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另外,部分学者亦将蜀汉列入汉朝的延续而将其归入汉朝的一部分,如此汉朝灭亡则是在263年,但大部分说法均将由蜀汉昭烈帝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归入三国史中。

长安都城,其实就是以未央宫为基础所建设出来的,长安都城以皇家的未央宫、长乐宫、桂宫、甘露宫、明光宫这五大宫为城市的核心所建筑,整个城市座北朝南,分内城和外城,内城是达官贵人居住地和皇宫及其中央各官府所在地,东北处是商贸集市,外城主要是民居所在地。西汉时期,长安的内城面积是35平方公里(见《中国建筑史》P36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如果加上外城的话,那么,就更加大了,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未央宫:

建筑位置:现今的陕西西安西北约3千米处,建于长安城西南角,为长安城地势最高之处的龙首原上。西汉时位于西汉都城长安城的西南部。因在长乐宫之西,汉时称西宫。

修建时间: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在秦章台基础上修建,同年自栎阳迁都长安。汉九年(前198年),未央宫基本建成。

建筑:其周回二十八里。前殿五十丈,深十五丈,高三十五丈。宫内有宣室、麒麟、金华、承明、武台、钩弋殿等,另外还有寿成、万岁、广明、椒房、清凉、永延、玉堂、寿安、平就、宣德、东明、岁羽、凤凰、通光、曲台、白虎、漪兰、无缘等殿阁。其殿台基础是用龙首山的土作成,殿基甚至高于长安城。未央宫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相当于将近7个故宫大小,央宫以香木为栋檬,以杏木作梁柱,门扉上有金色的花纹,门面有玉饰,椽端上以

璧为柱,窗为青色,殿阶为红色.殿前左为斜坡,以乘车上,右为台阶,供人拾级.黄金制作的壁带,间以珍奇的玉石,清风袭来,发出玲珑的声响。

长乐宫:

建筑位置:属于西汉皇家宫殿群。与未央宫、建章宫同为汉代三宫。汉高祖之后为太后居所。因其位于未央宫东,又称东宫。意为“长久快乐”,长乐宫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相当于约8个故宫大小。(故宫总面积为0.72平方公里)。

建筑:平面长方形,周长约一万米、城墙厚约二十米,房子为半地穴式,鹅卵石铺地后砂浆抹平地面,墙壁涂有白灰,并饰有夺目的彩绘壁画,通道和台阶铺有精美的印花砖,显示出独特的审美取向。

桂宫:

建筑位置:未央宫以北偏西

修建时间:此宫建于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元帝时居太子,后来居太后。桂宫为平面矩形,东西宽800米,南北长1800米,北接西市,东邻南北向之横门大街。

宫内有鸿宁殿、明光殿等,亦建阁道通未央宫。

椒房殿:

建筑位置:在西汉都城长安城内

建筑时间: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长乐宫建成

建筑:汉代出现了温室殿,殿内有各种防寒措施和设备,如用花椒和泥涂壁,因而叫“椒房殿”。椒房殿是西汉时期都城长安的皇后所居住的正殿。之所以命名为椒房殿是因为宫殿的墙壁上使用花椒树的花朵所制成的粉末进行粉刷。颜色呈粉色,具有芳香的味道且可以保护木质结构的宫殿,有防蛀虫的效果。又一说,是因为椒者,多籽。取其“多子”之意,故曰:“椒房殿”。椒房殿也是古代皇宫的取暖设备之一。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长乐宫建成,刘邦从临时都城栎阳搬到长安入住长乐宫,这时吕雉为皇后住在长乐宫的椒房殿;汉惠帝(前195年—前188年在位)即位后未央宫基本建成,从此皇后如张嫣、窦漪房、陈阿娇、卫子夫等之后的皇后居住在未央宫的椒房殿。

建章宫:

修建时间: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建造的宫苑

建筑:最大的一处离宫。分为东西两区,东区为宫殿,西区为园林。按布局来看,从正门圆阙、玉堂、建章前殿和天梁宫形成一条中轴线,其他宫室分布在左右,全部围以阁道。宫城内北部为太液池,筑有三神山,宫城西面为唐中庭、唐中池。中轴线上有多重门、阙,正门曰阊阖,也叫璧门,高二十五丈,是城关式建筑。后为玉堂,建台上。屋顶上有铜凤,高五尺,饰黄金,下有转枢,可随风转动。在璧门北,起圆阙,高二十五丈,其左有别凤阙,其右有井干楼。进圆阙门内二百步,最后到达建在高台上的建章前殿,气魄十分雄伟。宫城中还分布众多不同组合的殿堂建筑。璧门之西有神明,台高五十丈,为祭金人处,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承接雨露。

可见:汉朝的都城规模宏阔,宫殿苑囿巨大和华美。在工程技术方面,东汉建筑平面和外观复杂。

而近代在我国许多地方都建造了以特定历史为背景的古风建筑,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对古代建筑的理解。而综合来看有这样几个特点。首先是抓住建筑的风格特征来表现的文化特质。而建筑由于所处的空间环境和表现内容的不同,其形式表现也不尽相同。

例如曲阜的孔子研究院:

以浓重的汉风表现了儒家文化,加入古典的建筑语言,以达到无声的传递出古老文化的信息。其次在建筑形式的处理上,也不再是简单效仿,而力求总体把握,在建筑中融入现代的特征,用现代结构形式表现古代建筑的特征。

管仲纪念馆:

整体设计采用中轴对称与园林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整体建筑采用挺拔、简洁的仿汉代风格造型,使其具有传统美的同时,更赋予了现代建筑文化的气息,还有狮子山汉兵马俑博物馆、长沙大汉汉园、武汉汉街等。

所以,两汉时期可谓中国建筑青年时期,建筑事业活跃,史籍中关于建筑的记载颇丰,直接影响中国两千年来民族建筑的发展,直至今日的汉代风格建筑再原有的基础上更加追求建筑与环境的整体和谐。从室内到室外,从局部到整体,古典形式与现代构图穿插运用,互相对比。注重建筑的风格与所想表达的文化气质相一致,并与环境相谐调。有浓有淡,张弛有度,才能给人回昧和想象的空间。

参考书目

1.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中华书局1982 年版。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城工作队:《汉长安城武库遗址发掘的初步收获》,《考古》1978 年4 期。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城工作队:《汉长安城未央宫第3 号建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9 年1 期。

4.刘庆柱:《汉长安城布局结构辨析——与杨宽先生商榷》,《考古》1987 年10 期。

5.杨宽:《西汉长安布局结构的再探讨》,《考古》1989 年4 期。

6.唐金裕:《西安西郊汉代建筑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 年2 期。

7.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城发掘队:《汉长安城南郊礼制建筑遗址群发掘简报》,《考古》1960 年7 期。

8.黄展岳:《汉长安城南郊礼制建筑的位置及其有关问题》,《考古》1960 年9 期。

9.黄展岳:《关于王莽九庙的问题——汉长安城南郊一组礼制建筑的定名》,《考古》1989 年3 期。

10.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汉魏洛阳城初步勘查》,《考古》1973 年4 期。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汉魏洛阳城南郊的灵台遗址》,《考古》1978 年1 期。

12.段鹏琦:《汉魏洛阳城的调查与发掘》,《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第516—521 页,文物出版社1984 年版。

国内著名汉代建筑景区案例-旅游线路

国内著名汉代建筑景区案例 1、无锡三国城——东汉 无锡三国城坐落在葱茏苍翠的军嶂山麓、风景秀丽的太湖之滨,是中央电视台为拍摄八十四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而兴建的大型影视文化景区,占地35公顷,是中视股份继唐城景区之后推出的又一座集影视拍摄、旅游功能于一体的影视城。三国城景点内建造了具有影视文化特色和具有浓郁汉代风格的“吴王宫”、“甘露寺”、“曹营水旱寨”、“吴营”、“七星坛”、“跑马场”、“点将台”等几十处大型景点,建筑面积达8.5万平方米。后因发展需要,又陆续添置了“桃园”、“九宫八卦阵”、“火烧赤壁特技场”、“竞技场”、“赤壁古栈道”等景点,丰富、充实了景区文化内容,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 特色餐饮:唐城景区的“唐街酒家”,三国水浒景区的“孙尚香酒家”、“御香楼酒家”和“快活林酒家”均有快餐(10元起)和炒菜供应。三国水浒景区新推出了“湖上冷餐”,乘水浒官船,观太湖夕阳,尝太湖湖鲜。 2、徐州汉文化景区——两汉建筑(西汉、东汉都有) 徐州汉文化景区由原狮子山楚王陵和汉兵马俑博物馆整合扩建而成,位于徐州市区东部,东起三环路,南至陇海线,西接津浦线,北迄骆驼山,总占地面积1400亩。是以汉文化为特色的全国最大的主题公园,占地1400亩,囊括了被称为“汉代三绝”的汉墓、汉兵马俑和汉画像石,集中展现了两汉文化精髓,它是徐州区域内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两汉遗风最浓郁的汉文化保护基地。景区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设计,总体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为及历史博览、园林景观、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汉文化保护基地和精品旅游景区。

3、商丘芒砀山汉文化景区——西汉 芒砀山文物旅游区文化内函厚重,人文景观遍布,不同时代的文物古迹几乎涵盖了中国历史演变的全过程。汉高祖刘邦在此斩蛇起义后成就大汉四百年帝业留下的众多遗迹,如高祖庙、刘邦斩蛇处,御龙泉、紫气岩、皇藏峪、赤帝峰等,更有甚着为纪念高祖刘邦斩蛇起义而立的石碑夜晚用灯光直射即可看到高祖的灵光幻影,被誉为“天下奇观”,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是21座西汉梁国王陵墓群,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价值之高、分布之集中,可谓世界罕见,全国独一无二。其中柿园汉墓中出土的“四神壁画”被中外专家、学者赞誉为“敦煌前之敦煌”,西汉梁孝王刘武之妻李王后陵以其庞大的规模及非凡的价值,被誉为“天下石室第一陵”。该陵墓群199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06 年9月,被评为国家级“AAAA”级旅游景区。 考察线路建议 杭州宋城——无锡三国城——徐州汉文化景区——北京圆明园、前门大街——西安大唐芙蓉园———开封清明上河园——返程

湖北所有施工企业名单

湖北施工企业 中国建筑三局工程总承包公司 淮南煤矿建筑安装总公司 荆州市星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黄冈市保安工业第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十堰市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十堰市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恒升建筑科技开发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汉森钢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十堰市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德源工程劳务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德源工程劳务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市民用建筑应用技术开发公司 江汉油田科瑞德实业有限公司 武汉黄鹤特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市黄陂区宏伟电力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湖北友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四达岩土工程公司 武汉城开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仙桃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阳新县宏发建筑有限公司 武汉表面工程成套技术开发公司 湖北康泰电力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洪湖市新堤建筑工程公司 大悟县联合建筑工程公司 宜昌市伍家岗区峡江水电安装公司 湖北省孝感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 武汉市鑫野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宜昌民兴水电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宜昌民兴水电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亚太欧光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巴东县兴东建设总公司 湖北省港路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大别山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成兴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黄梅县独山建筑工程公司 湖北省房县交通建设工程公司 湖北新地建设有限公司 武昌区中南振兴设备水电安装工程队 鄂州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武汉国方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市琦光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中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襄樊市伊科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大冶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天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湖北天凯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公安县荆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鄂州实达自动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建筑工程公司 荆州市长江永兴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武汉市明洪水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孝感市恒北建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均益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辉水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宜昌华力机械化施工有限责任公司 丹江口市富民海磊水电安装有限公司 湖北洲天建筑有限公司 湖北德盛结构工程加固有限公司 武汉大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荆州市平安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武汉市民用建筑应用技术开发公司 武汉市汛源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宜昌市宏宇工程劳务有限公司 孝感市双德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中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一冶建筑企业材料加工厂 大悟县建筑工程总公司 湖北泰兴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宜昌市信达建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市明源水电安装有限公司 武汉云台建设劳务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作舟固结补强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荆州市隆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梁子湖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汉川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十九冶武汉办事处建筑安装工程队 武汉瑞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宏兴建安劳务有限公司 武汉城乡建设工程公司 襄樊市华正暖通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铁金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宏扬建设劳务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国方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利航交通开发公司 黄石市恒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汉朝服饰文化及其特点

汉朝服饰 春秋时期各国衣冠服饰面目不一的状况,在秦汉时期有了改观,而完整的服饰制度则在汉朝得到了确立。历经秦朝的严苟政治,刘邦以平民得天下,力求予民休息,一般制度多无太大改变,冠服制度,也大都承袭秦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汉朝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人们追求奢靡生活的欲望日益强烈,加上与邻国在经济上和文化上交流的增强,汉代服饰也更为丰富多彩起来。直至东汉明帝永平二年,才算有正式完备的服饰制度。 汉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汉朝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也有长袍,裙子的样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1.汉代服饰的特点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无扣系带,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 2.汉服形式: ①上衣下赏(衣裳制),其中的冕服为帝王最隆重正式的礼服。 ②衣裳相连(深衣制):上下缝合在一起,是最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款式,有直裾衣和曲裾两种形式,大约在公元前九世纪出现,后世以礼服形式存在。 ③襦裙制,襦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 3.汉衣款式 ①深衣

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饰。另外,汉代窄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折转,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深衣穿着时包裹身体行动不便,慢慢地被直裾所取代了。 汉代男子曲裾深衣 汉代妇女宽袖绕颈曲裾深衣

大冶市楚风园林苗木基地项目建议书

大冶市楚风园林苗木基地项目建议书

楚风园林苗木花卉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湖北楚风园林古建筑有限公司 2014年5月

目录 一、项目概要 (1) 二、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 三、市场预测 (4) 四、项目实施计划 (5) 五、劳动组合、管理与运行维护 (5) 六、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 七、效益分析 (7) 八、项目管理及保障措施 (8) 九、初步结论和建议 (9)

一、项目概要 1、项目名称:楚风园林苗木花卉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2、项目建设地点:大冶市殷祖镇五庄村。 3、项目建设单位:湖北楚风园林古建筑有限公司。 4、项目建设规模:拟建2000亩绿化苗木花卉种植基地。 5、产品规模:除基础设施建设以外,按照林业苗木花卉基地统一规划进行布局,用于种植绿化苗木及花卉,根据田地条件和苗木生物学特性相适应原则进行栽植。主要树种有红叶石楠、美国火红箭紫薇、桂花、石榴、樱花、榔榆、红枫、罗汉松、鸡爪戚、大叶黄杨、金叶女贞、龟甲冬青、樱桃、碧桃、银杏、大叶黄杨、等30多个品种。 6、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新建林木育苗基地2000亩。主要分两大区:苗木繁育区1500亩(杨树类300亩,香樟类800亩,槐树类100亩,松树类100亩,灌木类100亩,经济林类100亩);苗木移植区200亩(阔叶大苗100亩,针叶大苗100亩); 新建育花卉育苗基地50亩。其中:新建苗木花卉展示大棚一座,新建花卉生产大棚20座; 新建灌溉管道4000米;购置园林机械10台(套)、灌溉设备20台(套)及其他设备零部件及其安装。 苗木检验室100平方米,仓库200平方米等办公及公用

设计说明范文一

设计说明范文一 《潇湘会馆设计案例欣赏慰藉乡愁》 物以稀为贵,金色的装潢,象征着稀有金属,它也象征着一种尊宠,对于此种装饰语汇,自然会让人体验到唯我独尊的情感。统驭经典元素,集成空间优势,就成了能够满足一些会所设计要求之至尊至上体验要求的最好诠释。在金碧辉煌的装饰笔墨下,观者通常联想到一些庄重正式的会晤印象。 此案,可谓将黄金色泽的装饰运用到极致的典范,通过整体以黄金色调为主题的渲染,光线的烘托,让整个环境中始终萦绕着一股享受不尽的贵气。 井字天花吊顶,配合木衣绨绣、土被朱紫的墙面地面铺装,符合传统中式审美以黄色为至尊无上的审美习惯。同时气势恢宏的板壁绘画,在空间中开掘出更多艺术享受,拉伸视觉上的空间进深的延伸体验。妥善布局以符合中式空间规划要求的形式带给人们不一样的中式体验是此案的一大设计优势。 萧县会馆设计,根据与当地文化,寻根溯源。从艺术上洞彻并扬弃地汲取以当年楚国章华台等离宫别苑的设计,来丰富此案的装饰表现,同时也撷取楚风建筑中较为普遍的设计特色融入潇湘会馆的设计语汇中,并形成主题。文化上承袭了当地特色,装饰细节上较为妥善地保留了宫廷建筑的辉煌气势。 不同的大堂,具有不同的艺术倾向,从完全金碧辉煌,到融合仙风道骨的清逸古雅的粉墙灰砖的主题,在装饰上给整体设计体验带来层次感。 观者通过会馆不同房间的观赏体验,充分感受到浓郁的楚风文蕴与古典宫廷建筑金碧辉煌的华丽组合,进而构成一枝独秀独领风骚的潇湘主题会馆设计,让人们得意感受遵从与艺术交织的会所中式设计细腻刻划,从细枝末节到宏观利益,无不体现了四合茗苑中式设计的独具匠心的笔墨,它在承袭古典的同时注重扬弃地承袭设计笔触,与时俱进的空间,总能轻易慰藉那颗满怀乡愁的初心。 文/四合茗苑

汉代建筑特色

作者:于亚洲 指导老师:王孪琤 学校:太湖学院学号:1346045 摘要:汉代建筑风格之特征:古拙粗犷、结构简单、风格大气。汉代建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汉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以至建筑方面的第一个高潮。 关键字:重大突破、新的发展 正文 汉代建筑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短暂的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汉朝分为两个时期:东汉、西汉。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各地文化的交流,使建筑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首先是开始运用中轴线的手法对宫殿建筑群、礼制建筑群以及院落空间的组合进行布局,这种手法由于可以显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势,一直被其后的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直至明清两代以北京城为代表达到颠峰。 一、阙 汉代建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阙,汉代阙广泛运用在宫殿建筑、园林及陵墓建筑中。外观大体分为阙座、阙身与阙檐三部分。阙身依数量有单出、双出与三出(仅天子可用三出),古时“缺”字和“阙”字通用,两阙之间空缺作为道路。阙的用途表示大门,城阙还可以登临瞭望,因此也有把“阙”称为“观”的。有时在两阙之间联以短檐,以强调其出入口的效果。文献中有关阙的记载颇多,汉宫中有关长乐、未央、建章诸宫阙之叙述更是早已为人所尽知。另外在画像砖、画像石、建筑明器中的形象也有不少。未央宫便是代表作。 二、木构楼阁 木构楼阁是木构建筑成熟的标志之一,在明器中常有三四层的方形阁楼(如绿釉三层陶望楼),每层有斗拱承托的挑檐,其上置平坐阳台,满足遮阳、避雨和远眺的要求,造型凹凸有致,虚实相生,成为一种特殊建筑风格历史,黄金,佛学,股票,港股,恒指,外汇,诗词,古玩,楹联对联,门阙是表示威仪等第的建物,用於墓前和祠庙前,现存东汉石阙30座,以四川的高颐墓阙最精美,也是仿木构建成的,雕刻楼面也有平坐木枋与挑檐斗拱。 中国多高山大川,石头是绝不缺少的,中国的木材也不会比气候与地理条件都更适合树木生长的欧洲多。而“技术决定说”,也难成立。中国人在建筑中使用石质材料的历史并不比欧洲人晚,原始时代的巨石建筑遗存就是一个例子。这就要说到几个原因了。 1.建筑目的。中国古代的主流建筑是为现世的人建造的,如帝王的宫殿、苑囿,政府衙署与各种不同等级的住宅,这是中国建筑的主流部分。中国也有宗教

一个现代简约风格软装设计案例分析

客厅里一系列单色系的布置中添加一点 具有色彩感的软饰,比如加入一些绿色元素,一面经典的背景墙,一块草绿色的地毯,一些细微而别致的装饰品,白色与绿的浪漫搭配,使其成为一个客厅白色系中的焦点。

以阔叶植物为主题的壁纸,不仅让墙面,也让整个空间焕发出勃勃生机。有了这般抢眼的主题背景墙设计,即使家里的家具或者配饰简单而纯粹,也能演绎出一派恬静的空间感觉。 厨房天花板上的暖光吊灯、灰白相间的条纹块毯,还有绿色的马赛克背景墙和白色厨柜,让厨房一改冰冷面貌,转变为清新。

一字型的厨柜安排在整个房间的最里面,整体本白色的基调让厨房空间显得明亮而整洁。厨房电器与家具的相融合的套嵌手法为料理台面节省出不少空间。

休憩区里白色和银色的组合,是一种高雅而又方便的室内色彩处理手法。微妙的图案与光影变化,给人带来丰富而细腻的审美感受。 为了中和小户型空间带来的压抑感,卧室的家居布置力求简约,采用了极具亲和力的浅色调,没有过分花哨的装饰,令视觉空间显得更宽阔。

儿童房里通透的视觉感,给生活其中的孩子带来更多开放、自由的思想和创造力。这间给大孩子使用卧室,为他设立了单独的衣柜,安装带有柜门的大型壁柜,可以将不必要的杂物隔离在视线之外。

婴儿房的布置具有丰富的层次感,采用了较为清新、明亮的基调,这对孩子的心态有重要的影响,既能给孩子增添很多乐趣,也能启发孩子的智力成长。阳光充足的住房自然更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 浴间整体线条简单利落,单纯的色调保证了空间的纯净感,简练而实用的家具布置让空间显得开阔而鲜明。靠近如厕区单独开辟的洗衣空间,使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2021年汉代建筑风格

汉代建筑风格浅谈

汉代建筑浅谈 摘要: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个高峰。此时高台建筑减少,多屋楼阁大量增加,庭院式的布局已基本定型,并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法、礼制等制度密切结合,足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中国建筑体系已大致形成。 关键词:城市建设汉代木构建筑组合式建筑楼阁陵墓 经过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华夏大地又重现了往日的安宁与欢笑——中国自此进入了一个相对长的繁荣时期。因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此时科技文化得到迅速发展,《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的编著,造纸术、地动仪的发明,以及天文、历法、医学等一系列的成就奠定了当时中国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汉朝疆域也是扩张到空前的辽阔,势力甚至也伸展至中亚;汉朝与周围许多国家有着广泛的交往,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引进了乐器、舞蹈、杂技、雕刻、佛教、良马和农作物,而汉朝的丝绸、漆器、铸铁术、凿井术、农业灌溉技术也传到了西域。汉朝的空前的强盛,使中国人几乎和汉人划上了等号,从此"汉字,汉族"的称谓就沿用至今;汉朝的辉煌,足可以和伟大的唐朝相比,故现今人们常以“汉唐盛世”并称。

两汉时期可谓中国建筑青年时 期,建筑事业极为活跃,史籍中 关于建筑之记载颇丰,建筑组合 和结构处理上日臻完善,并直接 影响了中国两千年来民族建筑的 发展。然而由于年代久远,至今 没有发现一座汉代木构建筑。但 这时期建筑形象的资料却非常丰 富,汉代屋墓的外廊或是庙堂、 外门、墓内庞大的石往、斗拱、 都是对木构建筑局部的真实模 拟,寺庙和陵墓前的石阙都是忠 实于木构建筑外形雕刻的,它们表示出木结构的一些构造细节。但这些“准实例”唯一的不足之处是无法显示室内或内部构造。但大量的汉代画像砖,画像石和明器,对真实建筑的形象、室内布置、以及建筑组群布局等方面都作出形象具体的补充。根据这些,人们对汉代建筑的认识才充实丰富起来。(明器,即冥器。活着的人相信死去的人灵魂不灭,将在另一个世界重生,因而把他生前用过或喜欢的东西仿制出来埋在墓里。) 西汉仍盛行高台建筑,很少发现西汉时期的陶楼,故西汉时期时期的高层建筑还未大量兴起。东汉时期各地建高楼,中国木结构体系已初步形成。 一.汉代城市建设 汉长安城遗址位于西安龙首塬北坡的渭河南岸汉城乡一带,距今西安城西北约5公里。其作为都城的历史近350年,实际使用年代近800 年,是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都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市。公元前202年,高祖刘邦在秦兴乐宫的基础上营建长乐宫,揭开了长安城建设的序幕。公元前199年,丞相萧何提出“非壮丽无以重

现代简约家具风格赏析

经典家居风格赏析 班级:建筑112 姓名:孔婵云 学号:201106124206

现代简约家居风格赏析 简约就是简单而有品位。这种品位体现在设计上的细节的把握, 每一个细小的局部和装饰,都要深思熟虑。在施工上更要求精工细作。是一种不容易达到的效果。 简约不代表简单,简约风格家居的设计,虽以简洁、利落的线条,较少装饰为特征,但并不等于简单。不能为了风格而抛弃生活,忽略生活的本质需求与内涵而过分强调形式就是“伪简约”。其实,简约反而更强调精粹的凝结,是一种透着东方意韵的,滤去城市喧嚣与浮躁的明快而悠扬的表达。 在欣赏和了解了众多风格的家居后,我对现代简约风格的家居情有独钟。近几年,现代简约风格是许多人们所钟爱的一种家居设计风格,主要原因是因为人们装修时总希望在经济、实用、舒适的同时,体现一定的文化品味。而简约风格不仅注重居室的实用性,而且还体现出了工业化社会生活的精致与个性,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品位。 需要明确的是,简约并不是简单,简洁是优良品质经不断组合并筛选出来的精华,是将物体形态的通俗表象,提升凝练为一种高度浓缩、高度概括的抽象形式。简练出的新概念,摒弃传统的陈俗与浮华,它多半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手法,与人们的新思想、新观念相统一,达到以人为本的境界。 在简约家居装饰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便是简约风格的家居。家居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设计风格及生活质量的高低,简约的室内设计,其家居与室内整体环境也非常协调,总的特征是造型简单但不失优雅,常常用黑、白或灰的色彩计划,很少有装饰图案,显得含蓄而大方。

一、现代简约风格的起源 简约主义源于20世纪初期的西方现代主义。西方现代主义源于包豪斯学派,包豪斯学院始创于1919年德国魏玛,创始人是格罗皮乌斯,包豪斯学派提倡功能第一的原则,提出适合流水线生产的家居造型,在建筑装饰上提倡简约,简约风格的特色是将设计的元素、色彩、照明、原材料简化到最少的程度,但对色彩、材料的质感要求很高。因此,简约的空间设计通常非常含蓄,往往能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 以简洁的表现形式来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那种感性的、本能的和理性的需求,这是当今国际社会流行的设计风格——简洁明快的简约主义。而现代人快节奏、高频率、满负荷,已让人到了无可复加的接受地步。人们在这日趋繁忙的生活中,渴望得到一种能彻底放松、以简洁和纯净来调节转换精神的空间,这是人们在互补意识支配下,所产生的亟欲摆脱繁琐、复杂、追求简单和自然的心理。 炫目的色彩,夸张的造型,精巧利落的线条,多种材质的混搭,这都是简约风格家居的标签。简约风格的家居设计,尤其是以意大利家居为流行的风向指标。简约主义的精神主要源自于二十世纪初期的西方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建设大师Mics VandcrRohe的名言:“lessismore(少即是多)”高度概括了简约主义的中心思想。此风格的特点是,其设计的元素、材料都很单一,但色彩的形成非常费工,而且使用的材料质感很高,也很昂贵。因而简约主义的家居空间较含蓄,但非常强调质感。德国包浩斯学院对简约风格的家居的基本设计理念,包浩斯试图采用科学方法,将艺术分解成不同的元素,然后又系统的加以运用、创作,并坚信金属、夹板、塑胶、玻璃等新式材料,及有工业制作过程,能大量的生产兼具美学与经济实用的家居。随着工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简约风格家居的设计更专注于人体工学的研究和新式材料的开发。无论是造型独特的椅子,或是强调舒适感的沙发,其功能性与装饰性恰到好处的结合,以及注重环保性能的家居更受人们的喜爱。 二、现代简约风格家居的特征 现代简约家居风格有如下的特点:(1)强调功能性设计,线条简约流畅,色彩对比强烈,这是现代风格家居风格的特点。(2)大量使用钢化玻璃,不锈钢等新型材料作为辅料,也是现代风格家居的装饰手法,能给人带来前卫、不受约束

浅析汉代建筑艺术的设计思想和风格

文章编号:1673-1387(2007)01-0019-05 浅析汉代建筑艺术的设计思想和风格 孙 王君1,2 (1.淮阴师范学院美术系,江苏淮安223001;2.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摘 要:摘要:从对汉代文明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儒家思想、阴阳五行宇宙观和齐、楚文化因子 说起,分析了其在汉代建筑艺术中的充分体现和运用,并总结了受其影响所形成的设计思想和艺术风格,旨在为全面把握汉代艺术设计和当代建筑艺术设计提供有益参考。关键词:儒家思想;阴阳五行;齐、楚文化;汉代建筑;设计思想;艺术风格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在汉代文明的宝库中,建筑艺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汉建筑与秦建筑奠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对后世建筑以及汉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影响广博而深远,汉建筑所蕴涵的设计思想和表现出的艺术风貌,无疑在汉代艺术设计中具有典型意义。在汉代社会广阔的舞台上,儒家思想、阴阳五行宇宙观和齐、楚文化因子等扮演了重要角色,包括汉代建筑在内的艺术设计也带有其深深的烙印。因此,通过对汉代建筑艺术设计思想、艺术风格的梳理和总结,无疑能为全面把握汉代艺术设计和当代建筑艺术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一、影响汉代建筑艺术的主要思想及文化 1.独尊地位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学术中创立最早、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之后,儒家思想便成为汉代国统之学。“儒家思想与学术的基本取向是在对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探讨,儒家思想考虑的往往不在物质利益,而是首先从社会安定,以及人的思想意识着眼,对造物成器的形式和内容 进行规范和渗透。”[1] 可以说,儒家思想虽然没有对美学、设计艺术学做出更多更直接的贡献,但是它强调的“仁义”、“礼乐”、“伦理道德”的思想, 以及提倡以义制利的价值观,为建筑设计提供了一个完全理性的理论基础。汉武帝时期所独尊的儒家思想,是一个已经经过整合了各种思想并且包含着神性思想的儒家思想了,汉武时期的儒家思想具有极大的包容性,这恰恰为汉代大气磅礴的艺术风貌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2.阴阳五行的宇宙观 阴阳五行说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种颇具影响力的学说。“中国古代试图解释宇宙的结构和起源的思想中有两条路线,一条见于阴阳家的著作,一条见于儒家的无名作者的‘易传’。前者传有《洪范》和《月令》,强调五行而不提阴阳,‘易传’则强调阴阳,对五行只字未提。到了西汉史学家司马谈的时代,这两条思想路线已经相互混合了,所以《史记》把他们合在一起称为阴阳 家。”[2]阴阳五行成了汉代人的宇宙观。在汉代人看来,整个宇宙可以从整体上把握为一,又可以从基质上把握为二(阴阳),还可以把握为四(四时、四象)、五(五行)、扩展为八(八卦),为十(十端),衍展为六十四(六十四卦),为万物。整 个宇宙构成了一个有秩序、逻辑、层次又可伸缩、 加减、互通、互动的整体。不同事物既有竖向的联系,又有横向的互通,在此基础上构成了生理与心理的、情感与道德的互渗,色、声、味的趋同,自然与社会的互动,时空的合一,抽象与具体的 收稿日期:2006206217 作者简介:孙 王君(1965-),女,江苏淮安人,讲师,硕士研究生。 2007年1月第9卷第1期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S ocial Science )Jan.2007 V ol.9,N o.1

汉代建筑特点——木构架

汉代建筑木构架初探 包欢辉 1.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 710072 摘要 /汉代后世所常见的抬梁式、穿斗式、穿斗式以及井干式木构架已经出现,在我国的多处考古发现,汉代画像砖、画像石、以及明器陶楼中都有着重要体现。本文结合古今文献以考古发现做以参考,对我国汉代建筑木构架做以 介绍和研究。 关键词 / 汉代建筑考古木构架 一、正文 1.汉代建筑总体概况 在汉代的历史发展中,西汉初期国家刚刚统一,建筑形式与技术多沿袭秦代,大型建筑为了体现宏伟、高耸,只能依靠夯土高台来增加建筑高度。此种做法起源很早,《国语·楚语》中记载:“故先王之为台榭也,榭不过讲军实,台不过望氛祥。故榭度于大卒之居,台度于临观之高。”反映了台的最初功能,其后又在上面建造简单的木结构房屋,名为榭。榭逐渐演变成建于水边或花畔的开敞小楼,供人们游憩。“秦代高台建筑宏伟、庞大,为了连接建在高台上的各个单独宫殿,出现了阁,当时的阁就是阁道,是将高台上的宫室殿屋连接起来的高架道路” , 1 由梁和柱组成。后世的阁便是在这种阁道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得来的。西汉鼎盛之时,建筑技术也随着经济发展向前推进了,人们渴望登高的愿望终于使得民间建筑中出现了独立的楼阁。依靠自身结构搭建起来的楼阁建筑是汉代木构架进步的 最突出贡献,楼阁建筑的发展首 先是受“仙人好楼居”思想的影 响;其次是由于 汉代社会稳定,生产进步,人口 剧增,而城市规模却不能无限制 的扩大,为了安 置迅速增长的人口,解决他们的 居住问题,节省建筑的占地面积, 楼阁建筑出现 是必然趋势;最后一点木构架建 筑结构已不能满足于高台的局 限,对新技术的渴望和不断探索, 使得汉代独立的楼阁建筑变成 现实。此后,汉代的建筑技术突 飞猛进,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第图1.1汉明堂辟雍复原图一个高峰期,不仅形成了后世一 直承传的传统木构架体系,砖石建筑也兴盛起来。现今遗留下来的汉代建筑均为砖石材质,可见砖石技术在汉代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组合式建筑-明堂辟雍(图 1.1),它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

汉代建筑与现代汉风建筑浅析

汉代建筑与现代汉风建筑浅析 汉代历史: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短暂的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与“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后世史学家亦称两汉。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其间曾有王莽篡汉自立的短暂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另外,部分学者亦将蜀汉列入汉朝的延续而将其归入汉朝的一部分,如此汉朝灭亡则是在263年,但大部分说法均将由蜀汉昭烈帝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归入三国史中。 长安都城,其实就是以未央宫为基础所建设出来的,长安都城以皇家的未央宫、长乐宫、桂宫、甘露宫、明光宫这五大宫为城市的核心所建筑,整个城市座北朝南,分内城和外城,内城是达官贵人居住地和皇宫及其中央各官府所在地,东北处是商贸集市,外城主要是民居所在地。西汉时期,长安的内城面积是35平方公里(见《中国建筑史》P36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如果加上外城的话,那么,就更加大了,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未央宫: 建筑位置:现今的陕西西安西北约3千米处,建于长安城西南角,为长安城地势最高之处的龙首原上。西汉时位于西汉都城长安城的西南部。因在长乐宫之西,汉时称西宫。 修建时间: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在秦章台基础上修建,同年自栎阳迁都长安。汉九年(前198年),未央宫基本建成。 建筑:其周回二十八里。前殿五十丈,深十五丈,高三十五丈。宫内有宣室、麒麟、金华、承明、武台、钩弋殿等,另外还有寿成、万岁、广明、椒房、清凉、永延、玉堂、寿安、平就、宣德、东明、岁羽、凤凰、通光、曲台、白虎、漪兰、无缘等殿阁。其殿台基础是用龙首山的土作成,殿基甚至高于长安城。未央宫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相当于将近7个故宫大小,央宫以香木为栋檬,以杏木作梁柱,门扉上有金色的花纹,门面有玉饰,椽端上以

从现存汉代建筑遗物分析两汉建筑的风格特征

从现存汉代建筑遗物分析两汉建筑的风格特征 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了汉王朝,汉代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诸方面都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中国古代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建筑方面的第一个高潮时期。 1.蓬勃发展的汉代建筑艺术概况: 两汉是中国古代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强大而稳定的王朝。西汉王朝建立伊始,秦都咸阳已被项羽付之一炬,成为废墟。乃于咸阳东南,渭水之南岸另营新都,先在秦兴乐宫的旧址上建“长乐宫”,在龙首原上见“未央宫”,继而修“桂宫”、“北宫”、“明光宫”,宫殿建筑成为汉长安城的核心建筑,总面积占了全城的三分之二。都城长安还建造了大规模的宫殿、坛庙、陵墓、苑囿,其规模之大,建筑物之多,辉煌壮丽之盛,都是空前的。城内开辟8条大街,160个居住的里坊、9府、3庙、9市,人口约50万。汉武帝在位(前140—前87)期间,西汉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空前壮大,经济繁荣,加上武帝以泱泱大国炫耀于世,于是皇家造园活动达到极盛。 西汉首都长安面积达36平方公里,是公元前世界罕见的大城市。建于东汉末年的曹魏邺城,则以明确的功能分区和规则的严整布局,开创了都城规划的新格局。两汉时期是中国建筑发展的第一个高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形成xx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 包括宫殿、陵墓、苑囿等皇家建筑,明堂、辟雍、宗庙等礼制建筑,坞壁、第宅、中小住宅等居住建筑,在东汉末期还出现了佛教寺庙建筑; ②木构架的两种主要形式——抬粱式、穿斗式都已出现;斗拱的悬挑机能正在迅速发展,多种多样的斗拱形式表明斗拱正处于未定型的活跃探索期; ③多层重楼的兴起和盛行,标志着木构架结构整体性的重大进展,盛行于春秋、战国的台榭建筑到东汉时期,已被独立的、大型多层的木构楼阁所取代;

楚建筑特征

武汉建筑文化 楚文化与楚建筑 楚建筑特征 ●城市内部结构—间,群,巷街 由单”变”合”的概念 楚建筑以“间”为基本单位,形成单体,再由单体围合成“群”,“群”是中国建筑的基础, “间”和“群”是体现和谐之美的所在。这些间、群与自然山水、水面结合,丰富了山水城市的内涵。 建筑以间为单位,形成以木架构为主的结构体系,并以砖,石、土材相配合,形成一种特有的风格。 ●建筑理念 山水城市,天人合一 楚辞中提到的“游目”、“流观”意指建筑空间,也即“空灵”,这是楚建筑艺术最重要的构图法则之一。 楚国的宫城通过廷、门、院、巷来达到充分的空间渗透的目的。这种似有若无,似静而动的的渗透性空间。使其建筑形式获得更为完整、深广、多变的意境。楚建筑将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用“有限”的物象寄托“无限”的意境,追求天人合一的宇宙空间。 环境是人们视觉中的具有审美情趣的一种空间景态。楚地多山多水,在楚人看来,环境就是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从室内到室外,从室外到室内,这种相向延伸,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流变。向内,则是大自然的内向凝聚,向外,则是视野空间成扇形以至全方面的扩展,以至于无限。

●建筑风格 质朴简洁随性 楚建筑布局自然而随意,并不追求对自然的理性驾驭。建筑与建筑的关系似乎是偶然的,而不是必然的;建筑空间随意组合,建筑体块直率碰撞。 ●建筑形式 干阑式建筑 高大墙体围合的大院缩小成狭窄的天井,堂屋,厢房的内部空间更加高,井深更加大,楼层增多。 在屈原的《九歌》中写到干栏式建筑,其特点为一楼架空,二楼居住,以竹木结构为主。干栏式建筑是楚国民间的主要建筑形式。这种民居建筑式样在我国南方的土家族、苗族中仍然沿用。 南方水乡,渔民多生活在水上,以船为屋,称为“船屋”。“船屋”在屈原《涉江》里提到,有屋宇、梁柱、轩版和窗棂等设施。 鄂西北民居以四合院式的会馆、宗祠居多,砖石用料粗大,风格粗犷,但雕刻细腻,自成体系。 鄂西南山区以土家族为主,具有靠近山水,诗情画意的生态居住景观,吊脚楼为其建筑特色,也即干栏式建筑。 鄂东南自古有“三吴之风”,民居穿斗和抬梁式居多,天井狭小,砖木结构,山墙为马头墙,外形优美朴实,砖石雕刻细致精美。

汉代建筑的特点与分析

汉代建筑的特点与分析 阶基 阶基为中国建筑三大部分之一。其在汉代,未央宫前殿,"疏龙首山以为殿台";"重轩三阶",文献可稽。川康诸阙亦有下以阶基承托,阶基四周刻作若干矮柱及斗者。画像石中,厅堂及阙下亦多有阶基,亦用矮柱以承阶面,柱与柱之间刻水平横线,殆以表示砖缝。直至唐五代,此法尚极通行。 柱及础 彭山崖墓中柱多八角形,间亦有方者,均肥短而收杀急。柱之高者,其高仅及柱下径之三点三六倍,短者仅一点四倍。柱上或施斗拱,或仅施大斗,柱下之础石多方形,雕琢均极粗鲁。孝堂山石室正中亦立一八角柱,高为径之三点一四倍,上下同径无收杀。其上施大斗一枚,其下以同形之斗覆置为础。出土汉墓砖中亦有上有斗下有斗形础之圆柱或八角柱,殆即此类柱之砖制者;但较为修长,其高可及径之五六倍。画像石中所见柱,难以判其为方为圆,柱下之础石,似有向上凸起而将柱底凹入,使相卯合者。汉代若果有此法,虽可使柱稳定,然若上面重量过大或重心偏倚,则易使柱破裂,故后代无用此法者。 门窗

门之实物存者唯墓门。彭山墓门门框均方头,其上及两侧均起线两层。石门扇亦有出土者,均极厚而短,盖材料使然也。门上刻铺首,作饕餮衔环图案,明器所示,则门框多极清晰,门扇亦有作铺首者。函谷关东门画石,则门之两侧,有腰枋及余塞板,门扉双合,扉各有铺首门环。明清所常见之门制,大体至汉代已形成矣。 窗之形状见于明器者,以长方形为多,间亦有三角,圆形或它种形状者。窗棂以斜方格为最普通,间有窗棂另作成如笼,扣于窗外者。彭山崖墓中有窗一处,为唯一之实例,其窗棂则为垂直密列之直棂。 平坐与栏干画像石与明器中之楼阁,均多有栏干,多设于平坐之上。而平坐之下,或用斗拱承托,或直接与腰檐承接。后世所通用之平坐,在汉代确已形成。栏干样式以矮柱及横木构成者最普通,亦有用连环,或其它几何形者。函谷关东门图所见,则已近乎后世之做法与权衡矣。 斗拱 汉斗拱实物,见于崖墓,石阙及石室。彭山崖墓墓室内八角柱上,多有斗拱。柱头上施栌斗(即大斗),其上安拱,两头各施散斗一;拱心之上,出一小方块,如枋头。斗下或有皿板,为唐以后所不见,而在云冈石窟及日本飞鸟时代实物中则尚见之。拱之形有两种,或简单向上弯起,为圆和之曲线,或为斜杀之直线以相联,殆即后世分瓣卷杀之初型,如魏唐以后通常所见;或

常见的10种建筑风格分析

常见的十种建筑风格 NO.1 地中海建筑风格(Mediterranean Style) 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是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地中海风格建筑,原来是特指沿欧洲地中海北岸沿线的建筑,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意大利、希腊这些国家南部沿海地区的住宅。这些地中海沿岸的建筑和当地乡村风格的建筑相结合,产生了诸如法国普罗旺斯、意大利托斯卡纳等地区的经典建筑风格。后来这种建筑风格融入欧洲其他地区的建筑特点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豪宅的符号。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的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的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长长的廊道,延伸至尽头然后垂直拐弯;半圆形高大的拱门,或数个连接或垂直交接;墙面通过穿凿或半穿凿形成镂空的景致。这是地中海建筑中最常见的三个元素。 地中海风格的建筑舍弃浮华的石材,用红瓦白墙营造出与自然合一的朴实质感。建筑外墙的涂料经过工匠们一层层、一遍遍的粉刷,颜色就渐渐的沉淀下来;岁月愈久,颜色愈白,味道愈浓,体现了一种传统的手艺精神。 地中海风格从建筑的形态上看,经常出现很多不对称的设计,尤其是西班牙风格的建筑,采用了很多圆弧形结构,包括墙体、护栏、门窗框架,乃至屋顶上使用的筒瓦。外立面颜色温润而醇和、材料粗朴而富有质感、建筑中包含众多的回廊、构架和观景平台。 地中海风格在细节的处理上特别细腻精巧,在西班牙建筑中,经常广泛运用螺旋形结构配件,包括阳台、窗间柱子等多用螺旋形铸铁花饰。此外,在地中海建筑中往往采用建筑圆角,让外立面更富动感,并配合以落地大窗和防锈锻铁为装饰的小窗,外墙局部用文化石河特别的涂料;露台上采用弧形栏杆等;而装饰性用的烟囱,则带有传统的英国风味。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多种多样的区域练习题(详解)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多种多样的 区域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区域划分依据相同的是 A. 珠江流域、长江三角洲、干旱地区 B. 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 中纬度、亚欧大陆、华北平原 D. 非洲、南京市、湿润地区 2.下列区域通常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A. 干旱区 B. 自然带 C. 气候带 D. 行政区 3.如图为我国部分干湿地区及农业生产区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半干旱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种植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经济的() A. 发展方向 B. 生活方式 C. 发展水平 D. 生活条件 4.如图为四个大洲不同海拔面积比例及纬度范围统计图。据此完成问题。 图中四个大洲的国家之间经济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的是() A. 甲与丙 B. 甲与丁 C. 乙与丙 D. 乙与丁 5.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署假期间,进行“探幽寻险祖国在我心中”研学活动,他们大

读图回答问题。 研学成员关于①地景观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喀斯特地貌广布 B. 植物种类丰富多样 C. 地形平坦,地壳稳定 D. 多地下暗河发育 6.如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降水丰富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 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图中河流流向与当地大多数河流一致。 读图完成问题。 图示区域() A. P地坡度最陡 B. 河流流速总体由快变慢 C. Q地适宜发展果林业 D. 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 7.某科考队7、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沿半岛的山脉链分布着100多座 火山,其中29座活火山;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半岛人烟稀少,大部分地区尚未开发。经济以海洋渔业及加工、木材加工为主。如图是堪察加半岛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下列关于堪察加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部海岸线曲折,珊瑚礁发育好

汉代建筑风格

论汉代的装饰艺术特点 (63人评价)|1143人阅读|63次下载|举报文档 文化 . 汉代装饰艺术题材特点与内容分类 . 在造物层面就形成了工艺造物已由先秦时期 “ 事鬼 神 ” 走向为人服务 . 按照组合物可以分为 “ 云纹与文字组合 ” 纹 . 动物纹饰不论是 公元前 206 年一公元 200 年, 长达四百多年的两汉时期是中国经济、 文化、 艺术发展的第一 个高峰。封建社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汉文化深沉雄大、粗犷有力的总体风格。 在装饰艺术中, 汉代奢靡的生活方式、 厚葬之风的流行, 加上与楚文化的内在纠结, 使汉代 装饰艺术呈现出感性与理性、写实与浪漫相融合的特点。田自秉先生以 “ 质、动、紧、味 ”

归纳概括出汉代独具时代特色的装饰风格。 “ 质,它具有古拙、朴质的特点。但古拙而不呆 板,朴质而不简陋。动,流动的云气纹,使装饰面产生多样的变化 …… 紧,汉代的装饰是满 而不乱,多而不散。它是密中求疏,疏中有密 …… 紧凑而不是繁缛,填充而不是堆砌。味, 这里指的是装饰味。 汉代的纹样具有它独特的风格, 即样式化的装饰美。 这种装饰美耐人寻 味,富有韵味 ” 。① 总之,汉代装饰风格形成了 ” 古拙之中见深沉,飞动之中显宏大 ” ,在造 物艺术中表现出汉民族处于前进过程中的热情与活力。 一、汉代装饰艺术题材特点与内容分类 经过秦时期文化的统一, 南北方文化的交融成为汉代文化最为显著的特点。 交通工程论文南 方具有巫术精神的道家思想与北方具有现实主义的儒家思想融合, 在造物层面就形成了工艺 造物已由先秦时期 “ 事鬼神 ” 走向为人服务, 强调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结合, 同时由于受到 秦汉各朝帝王追求长生不死、羽化成仙的思想影响,再加上汉文化中楚文化强劲的生命力, 致使汉代附着于工艺造物之上的装饰题材具有了更为广泛的内容, 深刻的象征意义, 并能够 集现实性与想象性为一体。汉代装饰艺术题材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类:

民韵楚风,装备马厂沭阳县马厂新城总体规划(2013-2030)说明书

第四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第一节给水工程 一、现状概况 1、现状概况 马厂镇现有14座深井水厂,其中联村、乡镇水厂8座,村级水厂6座,总供水量约2900立方米/日,服务人口约7.1万人。城区有三座水厂,分别为厂北水厂、厂南水厂、中心水厂,主要为城区及周边村庄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城区给水干管沿主要道路敷设,管径为DN100~DN125毫米,其余道路敷设给水支管,管径为DN50~DN70毫米。 沂涛镇现有15座深井水厂,其中联村、乡镇水厂5座,村级水厂10座,总供水量约2990立方米/日,服务人口约7.5万人。城区有一座太平水厂,主要为城区及周边村庄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城区给水干管沿主要道路敷设,管径为DN100毫米,其余道路敷设给水支管,管径为DN50~DN70毫米。 周集乡现有10座深井水厂,均为村级水厂,总供水量约2350立方米/日,服务人口约3.0万人。集城区现有一座周集水厂,为集城区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 2、存在问题 (1)部分乡镇水厂的建设源于卫生改水,没有全面规范的工程建设管理,工程建设标准偏低。 (2)2008年以前农村供水工程所用管材基本是PVC管,经长期运行,管材破损严重,平均管道漏损率都在30%以上;2008年以后管材均选用PE管,降低了管道漏损率。 (3)部分深井水厂存在浊度、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含氟量等超标现象,水质安全难以保证。 (4)部分深井水厂供水量、供水压力不足,孤网运行,供水安全不能保证。 二、规划依据 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3、《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 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汉代建筑风格

汉代建筑风格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汉代建筑风格浅谈

汉代建筑浅谈 摘要: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个高峰。此时高台建筑减少,多屋楼阁大量增加,庭院式的布局已基本定型,并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法、礼制等制度密切结合,足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中国建筑体系已大致形成。 关键词:城市建设汉代木构建筑组合式建筑楼阁陵墓经过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华夏大地又重现了往日的安宁与欢笑——中国自此进入了一个相对长的繁荣时期。因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此时科技文化得到迅速发展,《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的编着,造纸术、地动仪的发明,以及天文、历法、医学等一系列的成就奠定了当时中国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汉朝疆域也是扩张到空前的辽阔,势力甚至也伸展至中亚;汉朝与周围许多国家有着广泛的交往,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引进了乐器、舞蹈、杂技、雕刻、佛教、良马和农作物,而汉朝的丝绸、漆器、铸铁术、凿井术、农业灌溉技术也传到了西域。汉朝的空前的强盛,使中国人几乎和汉人划上了等号,从此"汉字,汉族"的称谓就沿用至今;汉朝的辉煌,足可以和伟大的唐朝相比,故现今人们常以“汉唐盛世”并称。 两汉时期可谓中国建筑青年时期,建筑事业极为活跃,史籍中关于建筑之记载颇丰,建筑组合和结构处理上日臻完善,并直接影响了中国两千年来民族建筑的发展。然而由于年代久远,至今没有发现一座汉代木构建筑。但这时期建筑形象的资料却非常丰富,汉代屋墓的外廊或是庙堂、外门、墓内庞大的石往、斗拱、都是对木构建筑局部的真实模拟,寺庙和陵墓前的石阙都是忠实于木构建筑外形雕刻的,它们表示出木结构的一些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