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要心理学流派及原理

现代主要心理学流派及原理
现代主要心理学流派及原理

现代主要心理学流派及原理

NO.1 构造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冯特(奠基人)、铁钦纳、费希纳

基本主张:心理学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

激情三种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由这些元素构成。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知觉时有感觉、观念是由意向、情绪由激情构成的。

研究方法:强调内省方法。(依靠被试自我观察)

评价:1、冯特创建了第一个从哲学分化出来的心理学学派,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

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是心理学脱离哲学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

2、推动了其他心理学派的产生,促进心理学的发展。

3、研究内容过于狭窄且脱离实际。

4、把心理分解为元素,割裂其整体性。

NO.2 机能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詹姆斯(奠基人),杜威,安吉尔。

基本主张:也主张研究意识,但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他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研

究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或意识功能,而不是像构造主义只分析意识的元素。他们认为意识并非是元素的组和,而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其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机能主义推动心理学向实际生活发展。

评价:促进了美国心理学向实际发展,促使其广泛应用于教育、工业、临床等领域。NO.3 行为主义心理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表人物:华生(《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斯金纳,班杜拉。

基本主张:1、反对研究意识,完全不同意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将意识作为心理学

研究的主题,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2、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实验法,对行为进行研究。

评价:强调研究可观察的客观行为,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的道路有积极作用,但

其过分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意识的重要性,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研究:

1、程序学习: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提出的基于自我学习的程序学习系统。是20

世纪(60)第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教学改革运动,深刻影响当时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教学实践。

简单的说,程序教学是通过教学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它将一门课程学习的总目标分为几个单元,再把单元分成许多小步。学生在学完每一步骤的课程后会马上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即得到及时强化,然后按照顺序进入下一步的学习,直到学完一个个单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自定学习步调,自主进行反应,逐步达到总目标。

2、行为治疗。将行为主义理论应用于具有心理障碍的儿童或成人的临床环境,帮助人们改变或消除不需要的行为或不适应行为,代之以需要的或适应性行为。系统脱敏法是行为治疗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3、生物反馈通过训练让个体自行控制自己的身体过程。通常借助生物反馈仪进行。

其他如观察学习也是利用行为主义理论。

NO.4 格式塔心理学:(魏1912在法兰克福大学创立)

代表人物:魏特海默,柯勒,考夫卡,温勒。

基本主张:格式塔在德文中的意思是“整体”,主张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完

型。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也反对行为主义的集多个反应而成整体行为的观念。认为人的知觉是有组织的,集知觉而成的意识多加了一层心理组织,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应用:重视心理学实验,在知觉、学习、思维等方面的研究很重要。提出知觉组织原则、认知学习理论等。

评价: 优:强调整体;缺:欠考虑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NO.5 :精神分析心理学:1896年创立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艾里克森、克莱恩。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强调心理学研究无意识现象。理论体系:潜意识论泛性论人格论基本主张:人类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和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表现在人的外部行为中。

研究方法:自由联想:揭示无意识内容,使病人恢复童年记忆和情绪状态

释梦:揭示无意识伪装,了解象征符号真正含义

评价:1、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的研究,但过分强调无意识作用,并把其与意识对立。

2、早期理论具“泛性欲主义”,过分夸大性欲作用。

3、虽遭到众多反对,但在全世界都具深远影响。尤其是精神治疗、文学艺术、宗教法律领域。

NO.6 :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50年代创建):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

基本主张:他们与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分道扬镳。1、反对将人的心理低

俗化,动物化倾向,主张人是有自由意志、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他们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地社会目标。2、反对行为主义只研究刺激、反应,他们认为正是人们的思想、欲望、情感这些内部过程使之成为不同的个体。3、他们主张心理学应以正常人、“健康人”为研究对象,研究的目的应是了解人性潜能,以追求自我实现。他们重视人格,强调人的本质是好的,强调充分发展个人潜能并获得最高个人成就过程,即自我实现。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应有这种潜能,人本主义的目标就是帮助人找到发挥这种潜能的方法。

特点及意义:1、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研究人性。

2、冲淡了心理学纯科学的色彩——近年来发展趋势之一。NO.7 :认知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

代表人物:皮亚杰,奈塞尔——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U.Neisser)《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现,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基本主张:强调心理因素中的内外因相互作用,人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人脑中对外

来刺激进行着积极地信息加工过程。认知过程就是人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知识的过程。即获得外部信息,对其进行编码、储存,转化为自身经验结构,然后运用这种结构指导自己行为。这种作用导致了心理特征不断发生量变和质变。

研究方法:采取“抽象的分析法”。主要是反应时纪录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等。计算机模拟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特殊研究方法,研究者把关于人的认知过程的一些设想编制成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验证。

司马贺、纽维尔在计算机与心理学的结合上做出了贡献。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推动了认知心理学的发展。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认知科学+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阐明认知活动的脑机制。(人类大脑如何调动各层次的组件来实现各种认知活动)。

发展心理学理论

NO.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20C20S产生,20C50S成熟)理论核心:发生认识论。主张研究人的认识。

以生物学、逻辑学的观点分别解释儿童智力和思维的起源和发展。生物学、逻辑学、心理学是他认识论和智力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强调心理因素中的内外因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导致了心理特征不断发生量变和质变。

1、心理发展的原因

心理因素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与本质。

动作的本质即适应,适应的本质即有机体和环境的平衡,并且通过同化、顺应两种形式完成。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顺应: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顺应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个体就通过这两种形式达到有机体和环境的平衡,不断的平衡—不平衡—平衡...过程即适应过程,也即心理发展过程。

2、心理发展的因素及结构

支配心理发展的原因有成熟、物理条件、社会环境、平衡。

心理发展的结构: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其中图式为核心概念。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图式最先来自遗传,之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改变和丰富,经过同化、顺应、平衡演变成新图式。平衡:同化与顺应导致的适应,是机体暂时达到平衡,但这只是下一个较高水平平衡运动的开始。平衡既是发展中的因素,又是心理结构。心理发展过程即不断发展平衡的状态。

皮亚杰认为,思维结构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整体性指结构具有内部的融惯性,各成分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转换性是指在一些内在规律控制下,结构在运动和发展,而不是静止的。自调性指在结构中,平衡对图式的调节作用。

3、心理发展的阶段: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人的动作图式经过不断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形成了本质不同的心理结构,也就是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只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动,接触外界时能利用或形成低级行为图式。前运算思维阶段2-7:表象和内化了的感知或动作在儿童心理上其重要作用,词的功能开始出现,儿童能用表象和语言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从而使得儿童生活和心理范围得到扩大。但此时儿童只能从自我考虑问题,限制他们掌握逻辑概念的能力。

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开始出现“守恒”。表明儿童思维已经能够服从逻辑规则,达到运算水平。此时儿童能独立组织各种方法进行正确的逻辑运算,但这种运算还不能离开具体事物或者形象帮助。

形式运算阶段12-15:青少年据假设对各种命题进行逻辑推理能力不断发展,思维水平已经接近成人。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在组织过程。具有阶段性,即各阶段有自己独特的结构;阶段但先后次序固定;阶段之间在可以有交叉;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和结构的基础。

NO.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维果斯基,苏联心理学家。主要研究儿童和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与言语、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他创立了心理发展“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形成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他和鲁利亚、列昂节夫一起从20C20S开始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发生问题,因此该学派被称为“维列鲁”学派。

1、用“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和动物不同的高级心理机能

他认为,工具的使用引入了新的适应方式,即物质生产间接方式,人类便区别于动物,以物质生产的间接方式适应自然,导致人类心理上出现了精神生产的工具,即人类社会特有的语言和符号。生产工具指向外部,引起客体的变化,而符号语言指向内部,影响人的行为。控制自然和控制行为是相互联系的,人在改造自然时也就改变了自身的性质。

2、探讨心理发展的实质,提出文化历史发展观

心理发展的实质:一个人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心理发展的原因:心理发展的高级机能是人类物质产生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质变的结果。

具体原因有三:①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社会规律的制约。

②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使其在低级的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

③高级心理机能是经验不断的内化的结果。

心理发展的标志: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四方面表现:

①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

②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

③各种心理机能不断变化组织,形成间接的、以符号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④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3、心理发展与教学,特别是教学与智力的发展关系:

①最近发展区思想

人的心理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独立解决问题可以达到的水平,即现有水平。一种是借助别人帮助可能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差即最近发展区。他认为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由教学决定。儿童需要在成人的帮助下,消除这种差异。

②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维果茨基对教学与发展问题最主要的理论

教学在内容、水平、特点和速度上决定着智力的发展,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儿童发展。

③学习最佳期限

学习任何知识或机能都有一个最佳年龄,为了最大限度发挥教学作用而不造成发展障碍,要让儿童在最佳年龄学习对应的知识。开始一种教学必须以成熟、发展为前提,更重要的是教学必须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必须建立正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基础上。

4、分析智力形成过程,提出“内化”学说

其内化学说的基础是工具理论,人类的精神生产工具为各种符号,运用符号使心理活动根本改造。学生只有掌握了语言工具才将“直接的和不随意的、低级的、自然的”心理活动形式转化为“间接的随意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技能。新的高级的社会历史心理活动首先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形成,以后才内化转为内部活动默默在头脑中进行。掌握语言和符号是内化的关键。

评价:他的理论与其教学实践密不可分,深深打上了教育对人类发展的烙印。与行为主义理论比,高级心理机能被凸显,恰恰反映了研究者对人类发展本质的认识开始发生“回归”。

NO.3.行为主义心理发展观

机械论,他们通常认为儿童行为是由刺激输入和行为输出所建立的联结组成,儿童是被动的环境接受者。发展过程是连续的,不存在质变。强调后天因素作用,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榜样示范作用的学习原则决定发展。

1、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华生对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进行进一步发展,突出观点为环境决定论:

①否认遗传的作用,行为发生遵守刺激—反应公式,行为由刺激引起;

②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教育万能论,“给我十个正常婴儿,我能把它们培养成医生、律师、人妻、蓝鲸、寺庙、化肥、奇点、童话、高压电、反物质”;学习发生就是条件反射的建立,不管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控制外部刺激而形成。

评价:偏激,只能解释一些较低级的心理过程,而把高级心理机能排除在外,窄化心理学研究范围。严格的科学取向,推动了心理学研究中更多的使用实验法,提高研究的客观性。

2、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斯金纳发明了“Skinner box”箱内装一个操纵杆,操纵杆连接着一个供应食丸的装置。将饥饿的白鼠置于箱内,在这种缺乏明显的无条件食物刺激环境中,白鼠偶然踏上操纵杆,供丸装置则自动送落一粒食丸。白鼠经过几次尝试后,就会不断按压杠杆,直至吃饱。

实验中,白鼠由偶然经验学会了按压杠杆而获取食物的反应,把强化(食物)与操作性反应练习起来,形成了操作性条件作用。按压杆变成了获取食物的手段或者工具,因此这又是也叫工具性条件作用。

A、在斯金纳的理论体系中,与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区分出应答性和操作性行为,并由此区分出应答性条件反射(经典)与反应性条件反射(操作)。

应答性行为:由已知刺激引起,强调刺激对引起所期望的反应得重要性,如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无条件反应,行为的后果对学习不起作用,因为刺激带来了所希望的反应,刺激本身就是强化;操作性行为:由机体自发,不取决于事先刺激,强调行为反应及其结果控制;

使反应加强的不是S-R联结,而是相同行为发生的频率;

B、斯金纳区分了积极和消极两种强化,并建议以消退取代惩罚。

积极强化: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的,立即呈现愉快刺激(阳性强化物),从则使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增加;消极强化: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后,立即排除或避免了某种不愉快刺激(阴性强化物),从而使此类反应在以后发生的概率增加。

消退:当有机体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以后,不对其施与任何强化,从而使该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降低;惩罚:当有机体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以后,随即呈现一个讨厌刺激或不愉快情境,以期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

他的强化控制原理具体表现为:

①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儿童偶然的行为,强化的次数越多,概率越大,以后就会形成这种行为习惯。②行为不被强化就会消退。③强化不及时是不利于行为发展的。

C、关于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

提出“育儿箱”,设计思想是尽可能避免外界一切不良刺激,创造适宜儿童发展的行为环境,养育身心健康儿童。

发明了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一定程度上弥补教育的不足

评价:操作行为原理在行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消退原理,应用于儿童自伤、攻击性行为;教育上他发明的教育机器和教学程序,紧密联系实际,提升了心理学的应用价值。但,企图用操作性条件原理解释所有领域有很大局限性。

3、班杜拉发展心理学理论

(1)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而进行学习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注意、保持、复现、动机

①注意过程: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景的各个方面。受三方面影响:

a. 榜样行为特征:独特而简单的行为、越流行越易被模仿、敌对、攻击性行为较亲社会行为易受模仿、行为被奖励比被惩罚更能引起模仿。

b.观察者特点:信息加工能力强,情绪唤醒水平高的个体;过去形成的知觉定势影响模仿的特征;有依赖性、自身概念水平低或缺乏自信的观察者更容易模仿行为;强化的可能性或外在的期望影响个体决定观察谁的什么行为。

c.榜样特征:与观察者年龄、性别、兴趣、社会背景相似或者受人尊敬、地位高、能力强的个体。

②保持过程: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他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及储存

③复现过程: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景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为外显行为a.反应的认知组织b.反应发起监控c.信息反馈基础上的精炼行为。

④动机过程:决定了那种由观察习得的行为得以表现。观察学习的强化可以是三种

a.直接强化——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

b.替代强化——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的倾向;

c.自我强化——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从而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2)社会学习理论

人的行为变化,既不是由内在因素,也不是由外在因素所单独决定的,而是两者互相作用的结果。人通过其行为创造环境条件并产生经验,被创造的环境条件和作为个人内在因素的经验反过来影响以后的行为。

他重点研究了社会学习对儿童三方面行为发展的作用:

a.攻击性行为:攻击性是一种操作性条件作用,符合强化规律,并可通过观察学习

b.性的作用:男女儿童各自的性别品质和行为的发展较多是通过社会强化过程和模仿来获得的

c.亲社会行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可以通过呈现适当的模式加以影响和促进。

评价: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人类学习和社会化的一般特点,具一定的理论与实际价值。但其思想仍然没有对认知因素进行充分探讨,只是做了简单功能上的论述,缺乏必要的实验依据因此具有局限性。

NO.4.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发展观

强调心理学研究无意识现象。认为人类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和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表现在人的外部行为中。

理论体系:潜意识论泛性论人格论

1、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

A、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

弗洛伊德修订了自己早期把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和无意识的二分法而引入了自我、本我、超我的人格结构。

①本我

本我是人格中最难接近而又最有力的部分,完全由先天的本能、原始的欲望组成。是人格的基础,自我超我的根源,为自我超我提供能量。本我的机能是求的本能冲动和被压抑的欲望的满足。遵循快乐原则。

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不断扩大与外界的接触,以满足自身日益增长的需要和欲望。在个体和外界的接触中,自我逐渐在本我中发展起来。

②自我

作为无意识结构的本我,不能直接接触现实世界,自我是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本我与现实世界的中介,是意识结构部分。自我的机能之一就是很好的了解现实,使人对环境的反应合理化。它一方面接受现实的要求,一方面祈祷是个人欲望最大限度的与现实相一致的调整作用。遵循现实原则。

随着儿童长大,他们发现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要考虑后果和现实经验,这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是自我。

③超我

是在自我形成以后,将父母的教育和社会的要求吸取到自我中,并使其内化而形成的。它使儿童接纳父母和教师的态度、意见和判断。儿童一边受到赞扬或惩罚,一边使自己的行为想法朝着社会肯定的方向发展。超我的机能有两个:第一是禁止本我的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和攻击冲动,一旦表露就会遭到社会严厉斥责的冲动。第二是使自我机能从现实向道德方向发展。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前者是朝我中惩罚性、消极性和批判性的部分,告诉个体不能违背良心;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理想构成的,是抽象的东西,使个体为之奋斗。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遵守“道德原则”。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

超我和自我都是人格的控制系统,但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的盲目的激情以保持机体免受损害;而超我则有是非标准,它不仅力图使本我延迟得到满足,而且可能使本我完全不能获得满足。超我与本我有其对立的一面。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健康的人格状态是自我为精神的主体,一边使本我的欲望适应超我和现实的要求,一边又满足这种欲望。

B、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

阶段年龄性敏感区行为特点

口唇期0~1 口、舌、唇里比多从嘴开始,吮吸产生快感

肛门期1~3 肛门以排泄和玩粪便为乐

前生殖器期3~6 生殖器俄狄浦斯情结

潜伏期6~11 无特定区域性发展停滞或退化,相当平静的时期

青春期12~18 生殖器从父母或成人中摆脱,产生性冲动

评价:弗洛伊德建立了整套的精神分析理论,在当时是需要勇气和精神的。敢于将生物冲动提到突出的位置是对科学的一大贡献。弗洛伊德理论建立在对成年人的研究基础上,并

没有直接观察儿童而是要求病人回答幼年经历并作出理论推测,而这些回忆有时甚至是歪曲的,因此科学性不足。

2、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师承于安娜·弗洛伊德的艾里克森,其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在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及每阶段任务,认为每个阶段都要面对一种特有的心理社会困境,成功解决会使个人和社会间产生新的平衡从而健康发展。

大致年龄发展任务

0~2婴儿期满足生理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2~4儿童早期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愧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4~7学前期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7~12学龄期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12~18青年期建立同一感避免角色混乱,体验忠实的实现

18~25成年早期亲密/孤独,体验爱情的实现

25~50成年中期繁殖感/停滞,体验关怀的实现

50~成年晚期完善感/失望厌倦,体验智慧的实现

合法延缓期:青年期时自觉没有能力持久承担义务,感到做出决断太多太快,于是在做出最后决断前进入暂停时期以延缓承担义务,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结。

评价:把人的发展中心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扩展到意识过程,重视社会文化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是一大进步。强调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强调人在发展中形成的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三方统一体,把儿童看成一个整体,从情绪、道德、人际关系整体发展过程来研究发展,并提出人格发展中每个年龄阶段的特定任务,将任务解决视为一种正反两方的对立斗争过程,个体在这个过程中依次向下一个阶段过渡。发展任务解决即形成积极品质,反之消极品质,这一观点充满辩证法思想。

埃里克森的精神分析理论虽然对弗洛伊德理论作了重大修改并且强调儿童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但总体来看仍保持了心理分析的方向,未摆脱弗洛伊德的本能论。

NO.5.生态系统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把正在成长中的个体看成是受他周围环境多种水平影响的复杂关系系统。把环境看成是互相关联的从内向外的一层包一层的结构系统,每一层环境与人的关系都是双向的和交互作用的,都对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把环境分为4层次:1、微观系统micro-system

环境最内层,是个体直接接触的环境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模式,包括家庭、托儿所、幼儿园或学校班级等。

2、中介系统第二层次。促使儿童发展的各种微观环境之间的联系。如学校和家庭对于儿童教育的一致程度。

3、外层系统指儿童生活的社会环境,如邻里社区、医疗保险、父母职业、亲戚朋友等

4、宏观系统最外层。指社会文化价值观、风俗、法律及别的文化资源。不直接满足儿童需要但对较内层的各个环境系统提供支持。

生态系统认为环境不是以统一的方式影响人们的静止的力量,是动态不断变化的,是“动力变化系统”。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的生态系统也在不断变化。个体发展既不是被动的受环境影响,也不是单独取决于人的内部力量。人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其创造者。

学习理论

NO.1.学习联结理论

该类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与反应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和练习在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经典性条件反射

1、巴甫洛夫(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人)的经典实验

将狗放在严格控制的隔音实验室,食物通过遥控装置送到面前盘中,仪器可以随时记录狗的唾液分泌量。实验中,如果将肉末放在一条狗狗口中或嘴附近,肉末可自动引起狗的唾液分泌反应。肉末被称为无条件刺激(UCS),食物引起的狗唾液分泌反应无需任何训练和经验而自动出现,被称为无条件反应(UCR)。如果给狗呈现其他刺激如铃声,狗不会产生唾液分泌反应,铃声被称做中性刺激(NS)。如果将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反复多次配对呈现,中型刺激就能成为条件刺激(CS),铃声和唾液间建立新的联结,即条件反应(CR)。

他发现,如果反复随同食物呈现一个中性刺激,狗会逐渐“学会”在铃响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即一个原是中性刺激与一个原来能引起反应的刺激结合能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

2、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

①条件反射的获得与消退

A、一般情况下,中性刺激先于或同时和无条件刺激呈现,时间间隔太久不利于建立条件作用;中性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称为强化,强化次数越多,条件反射越巩固。

B、消退现象:经典性条件作用形成后,如果反复呈现条件刺激,却不呈现无条件刺激,反映强度会逐渐降低以致消失;

②泛化和分化

A、泛化:经典条件作用一旦形成,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作出条件反应

B、分化:如果只强化条件刺激,不强化与其相似的其他刺激,就导致对非常特定的刺激反应。即经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有机体能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之相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

③高级(二级)条件作用

中性刺激一旦成为条件刺激,就可以作为无条件刺激与另一个中性刺激结合,形成新的条件作用,即建立新的条件反射。

以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叫做第一信号系统;

以语言符号为中介作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叫第二信号系统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

1、桑代克(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创始人)的联络—试误说

(1)学习的实质是在一定的情境和一定的反应之间建立联结,即刺激—反应联结,知识和机能的获得必须通过尝试-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过程。通过环境的反馈,个体放弃错误尝试而保留正确的尝试,从而建立正确的联结。学习即试误。行为的后果是影响学习最关键因素。行为得到强化则保留,否则放弃。

(2)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率;

①效果律:学习过程中,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会被加强,带来烦恼的行为则被减弱甚至淘汰。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后来他取消了其中消极令人烦恼的部分。因他发现惩罚并不一定会削弱联结,惩罚的效果并非与奖励相对。

②练习律:联结的练习会增强联结的力量,不练习则导致联结的减弱甚至淘汰,后来有所修改,因为他发现无奖励的联系无效。

③准备律:学习者有准备给予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不活动或无准备强制活动都会烦恼。

2、斯金纳的经典实验及行为分类

斯金纳发明了“Skinner box”箱内装一个操纵杆,操纵杆连接着一个供应食丸的装置。将饥饿的白鼠置于箱内,在这种缺乏明显的无条件食物刺激环境中,白鼠偶然踏上操纵杆,供丸装置则自动送落一粒食丸。白鼠经过几次尝试后,就会不断按压杠杆,直至吃饱。

实验中,白鼠由偶然经验学会了按压杠杆而获取食物的反应,把强化(食物)与操作性反应练习起来,形成了操作性条件作用。按压杆变成了获取食物的手段或者工具,因此这又是也叫工具性条件作用。

(1)他认为,有机体做出反应与其随后出现的刺激条件之间关系对行为起控制作用,他

能影响以后发生的概率。即学习是一种反应概率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在斯金纳的理论体系中,与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区分出应答性和操作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由已知刺激引起,强调刺激对引起所期望的反应得重要性,如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无条件反应,行为的后果对学习不起作用,因为刺激带来了所希望的反应,刺激本身就是强化;

操作性行为:由机体自发,不取决于事先刺激,强调行为反应及其结果控制;

使反应加强的不是S-R联结,而是相同行为发生的频率;

(2)并由此将行为分类:应答性条件反射(经典)与反应性条件反射(操作)。

补充:程序学习: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提出的基于自我学习的程序学习系统。是20世纪(60)第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教学改革运动,深刻影响当时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教学实践。

简单的说,程序教学是通过教学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它将一门课程学习的总目标分为几个单元,再把单元分成许多小步。学生在学完每一步骤的课程后会马上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即得到及时强化,然后按照顺序进入下一步的学习,直到学完一个个单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自定学习步调,自主进行反应,逐步达到总目标。

行为治疗。将行为主义理论应用于具有心理障碍的儿童或成人的临床环境,帮助人们改变或消除不需要的行为或不适应行为,代之以需要的或适应性行为。系统脱敏法是行为治疗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3、操作性条件作用主要规律

斯金纳区分了积极和消极两种强化,并建议以消退取代惩罚。

积极强化: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的,立即呈现愉快刺激(阳性强化物),从则使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增加;

消极强化: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后,立即排除或避免了某种不愉快刺激(阴性强化物),从而使此类反应在以后发生的概率增加。

消退:当有机体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以后,不对其施与任何强化,从而使该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降低;

惩罚:当有机体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以后,随即呈现一个讨厌刺激或不愉快情境,以期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

逃避条件作用:当延误刺激或不愉快情景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的概率便增加;消极强化的条件作用类型,揭示有机体是如何学会摆脱痛苦的。

回避条件作用:在预示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即将出现时,有机体自发的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类似的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也增加;在逃避条件作用的基础上建立。

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大部分学习不是行为结果的塑造过程,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承认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

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而进行学习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注意、保持、复现、动机

①注意过程: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景的各个方面。受三方面影响:

a. 榜样行为特征:独特而简单的行为、越流行越易被模仿、敌对、攻击性行为较亲社会行为易受模仿、行为被奖励比被惩罚更能引起模仿。

b.观察者特点:信息加工能力强,情绪唤醒水平高的个体;过去形成的知觉定势影响模仿的特征;有依赖性、自身概念水平低或缺乏自信的观察者更容易模仿行为;强化的可能性或外在的期望影响个体决定观察谁的什么行为。

c.榜样特征:与观察者年龄、性别、兴趣、社会背景相似或者受人尊敬、地位高、能力强的个体。

②保持过程: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他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及储存

③复现过程: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景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为外显行为a.反应的认知组织b.反应发起监控c.信息反馈基础上的精炼行为。

④动机过程:决定了那种由观察习得的行为得以表现。观察学习的强化可以是三种

a.直接强化——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

b.替代强化——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的倾向;

c.自我强化——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从而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补充:观察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

①教学内容中的新技能由教师带头示范

②教师的无处不在的榜样作用

③学生习得行为的表现需要教师示范才能表现出来

④教师学习的热情和态度

NO.2.学习认知理论

该类理论认为,刺激与反应间不是简单的直接联结过程,而是经过了个体的认知加工。

一、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1、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

该学派的心理学家主要对知觉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兴趣。他们认为,学习到的东西只是知觉组织的结果,并取决于知觉组织规律;个体所表现的行为取决于解决当前问题时心智对当前情境结构的分析,依赖于过去经验的利用。

内容:(1)学习的过程即顿悟过程

学习是个体利用自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学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这种知觉经验变化的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顿悟的。之所以产生顿悟,一方面由于分析当前问题情景的整体结构(手段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由于思维能利用过去经验,而且思维本身具有组织力,能够填补情景的缺口或缺陷。

(2)学习的实质是主体内部构造完形。人在认知活动中需要把感知的信息组织成有机整体,在头脑中构建组织格式塔。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即S-O-R过程;

2、托尔曼(受格式塔学派影响的新行为主义者)的认知—目的说

托尔曼通过白鼠走迷津的三个实验提出理论:

①学习是有目的的行为,而非盲目的。期待是其学习理论核心。是个体依据已有的经验建立的一种内部准备状态。是一种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关于目标的认知观念。绝非简单的运动,而是学习“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代表意义。

②学习是对“符号-完形”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一幅“认知地图”。所谓认知地图就是现代心理学中所说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现代教育的关键核心。

③S—R S—O—R,O代表机体的内部变化。

④潜伏学习的实验认为,不强化也会出现学习,只是没有表现出来。

提示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任务具体要求,使其对未来学习产生积极期待。教师还应该加强学生良好的认知地图建构。

3、早期认知学习理论的启示

(1)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强调心里具有组织功能,重视认知活动在学习中的作用。(2)学习是要在主体内部形成一种结构

格式塔学习理论强调整体观和知识经验的组织作用,关切知觉和认知过程。这对S-R联结说而言是一种挑战,启迪了后来的认知派学习理论家。

但是将知觉经验的重组归于脑的先验本能,则带有严重的唯心主义和神秘色彩。

二、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他强调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长期研究知觉和思维方面的认知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自己的教学理论。1960年出版了《教学过程》

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将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习者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反对以强化为主的程序教学

1、认知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是学习者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的建构其知识体系的过程;学习具有:

(a)主动性:学习是学生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

(b)建构性:学习是要把获得的新知识同主体已有的知识结构发生联系

(c)发现性:学生要通过“发现”的方式来进行学习

(2)学习过程包括,获得,转化,评价三个阶段;

转化:超越给定的信息运用各种方法将他们变成另外的形式,以适应新任务并获得更多知识。评价:对转化的检查,包括对知识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2、结构教学观

A、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科的基本结构不仅包括基本原理、概念还包括学习的方法态度,有四条基本原则:

(1)动机原则:内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求知欲、成功的欲望、人与人和睦相处的需要)

(2)结构原则:教师要采用最佳的知识结构进行传授,以方便学生理解

(3)程序原则:教师要根据情况用适当的程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有条理的陈述问题或知识结构,提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化、迁移能力。

(4)强化原则:教师要选择适当时间反馈

他非常强调学科的结构,将其放在设计课程编写教材的中心地位。他认为教师应该:

首先全面分析教材,明确学科本身概念原理及相互关系;

使教学活动具有新异性,难度适当,以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应根据学生的经验水平、年龄特点和材料性质,灵活地选择教学程序;

及时提供有助于学生矫正和提高的反馈信息,并教育学生进行自我反馈。

3、发现学习

是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最好的方法;

发现法:不仅限于发现人类未曾知晓的事物的行为,还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知识。(1)发现学习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2)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能够进行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发现法的步骤:

(1)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2)使学生对问题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

(4)协助学生搜集和组织可用于得出结论的资料;

(5)组织学生审核有关材料,并得出相应结论;

(6)引导学生应用分析思维的方法去验证结论,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教师在发现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1)鼓励学生有发现的自信心;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起积极性;

帮助学生寻找新问题和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

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总之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材料,让学生亲自发现应得出的结论,使学生成为发现者。

4、对布鲁斯认知发现的评价

优势:利于学生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不足:歪曲了接受学习的本质:发现学习浪费时间,效率低,水平不能保证,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无视学生特点,且对发现学习的界定缺乏科学性、严密性。

三、奥苏伯的有意义接受说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1)意义学习的实质:将材料所代表的新知识与个体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点发生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2)意义学习的条件:

首先外部条件:学习的材料要具有逻辑意义;

其次内部条件:学习者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已有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最后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旧知识得到改造;

2、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策略

认知同化理论:有意义学习主要是通过同化过程实现的;在奥苏伯尔看来,同化理论的核心即学生能否习得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之人结构中已有的观念。同化既包括把新的信息纳入或归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也包括改变已有认知结构以容纳新的信息。

先行组织策略:在学习任务之前,先学习一种被称为“先行组织者”的引导材料,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迁移。

《补: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

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新旧知识的意义同化,具体存在三种认知同化机制:

(1)下位关系:新学习的内容类书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包摄性较广的观念,有两种形式:

派生类属:新内容可由已有内容直接派生,或仅仅是命题的例证

相关类属:新内容扩展、锈蚀或限定已有命题,使其精确化

(2)上位关系:学习了一种可把一系列已有观念类属其下的广义新命题

(3)组合关系:同级别的内容互相影响,在相似性中寻求共同的模式》

先行组织者: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他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设计组织者的目的,就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增强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性,促进类属性的学习;

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有陈述性和比较性两种;

陈述性: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提供最适当的类属者,与新学习产生上位关系

比较性:比较新材料与认知结构中相类似的材料。

3、评价

优点:接受学习确实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对反对布鲁纳的观点有一定意义

不足:对接受学习有所夸大,不理解接受学习的本质

四、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成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都需要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让教学的阶段和学习的阶段完全吻合。教学的艺术就在于与学习阶段的精确吻合。

(1)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信息流:信息按照我们一般认知加工的方式进行流动。外界刺激经过感受器在神经系统进行

登记,经过感觉记忆编码(以映像流的形式)进入短时记忆再编码(以语义形式)、复述进入长时记忆中储存。

期望事项:学生期望达到的目标。反馈所以有效,是因为反馈能肯定学生的希望;

执行控制:决定过程中信息选择和加工方式及操作/认知策略;

(2)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每一阶段,信息以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知道学习者用作业的方式做出反应为止。教学程序必须依照学习基本原理进行。

教师据学生内部学习条件,尝试安排适当外部竞争,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以实现与其教学目标。

NO.3.学习人本主义理论

罗杰斯是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出发,以“机体潜能说”和“自我实现理论”思想基础,提出“自由学习”“学生中心”等学习与教育观

1、罗杰斯认为,

人的学习以自主学习的潜能的发挥为基础:人类有机体有一种自我——主动学习的天然倾向。学习过程就是求知或学习的潜能自主发挥的过程。按照罗杰斯的说法,人有自主学习的潜能和倾向,人的学习不用督促,不用指导也不用传授,便能自主而自发地进行。

学习的目的是学会自由和自我实现,学习的内容是学习者自己认为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知识和经验:他主张要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充分自由。他提倡要根据学习者的兴趣去选择学习的内容。罗杰斯认为,对学习者感兴趣和自认为重要的内容,能唤起学习者自我――主动得学习,而且学习的效率高、效果好。反之凡是可以传授的只是相对来说都是无用的,能够影响个体的知识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发现和选择学习材料,并亲身体验到学习的结果的知识,因此:

(1)为了让学生进行自我――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学会自由、学会学习、学会适应变化的目的。罗杰斯认为,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宽松、自由、无外加压力、无讥讽的良好学习条件。首先,要使学生面临真正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学生自主选择的,并认为是有价值的。而不要把教师选择的知识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其次,要让学生选择他自己的学习方式,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2)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学习。促进学习的心理气氛有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尊重、接纳、移情性理解、教师是促进者、协作者、伙伴,学生才是中心,学习过程就是学习目的之一。

2、意义学习的涵义

罗杰斯认为学习有两种类型,认知学习(无意义学习)和经验学习(有意义学习)。他的有意义学习是以人的自主学习潜能的发挥为基础,以学会自由和自我实现为目的,以自主选择的自认为有生活和实践意义的知识经验为内容,以“自我――主动学习”为特征,以毫无外界压力为条件的完全自主的、自由的学习。他认为这种学习过程不仅包括认识过程,也包括情意过程,还涉及学习者个性的发展。这种学习的特点是全神贯注、自动自发、全面发展、自我评估。

要注意区别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和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前者强调与个人情感的关系,后者只涉及新旧知识经验的联系,只涉及理智而不涉及个人意义。

补充:人本主义学习观的局限性

宣传脱离社会的人性发展,提倡脱离社会需要的“自我实现”。它反对社会对人的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反对社会和教育过程对人的塑造,这是极端错误的。主张学习的绝对的自由,与自主,学习的效果是不需评价的。过分地强调学习潜能的自主发挥,这是缺乏科学依据的。脱离社会、脱离教育本质作用的教学观,是一种空想、反教学的教学观

罗杰斯所提倡和试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作为一种普遍的常规的教学模式。只能作为一种尝试,穿插在常规教学中,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观也有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结合我国的一些教育现状,有以下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关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问题

从恢复高考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学习成绩一直是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由此

大部分中学生只注重知识学习和考试成绩的提高,忽视了其它方面的发展。在这种局面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政府和有识之士提出了“素质教育”口号。近几年来,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还需进一步探索。有的人把素质教育与人本主义的学习观混为一谈,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它将会导致另一极端――放任自流。

2.--尊重学生的个性

尊重学生的个性就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特长,使其成为专业领域的专门人才;就是要给学生提供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爱好选择学习的专业方向;给学生选择教师和教材的自由。这就要求我们要给学生更多的表现自己才能和才干的机会,给发展学生的业余爱好提供更多的场所和条件,给学生设置更多的选修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考书和课外读物。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才能,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要耐心教育,更不能讽刺、嘲笑、打击、打骂和体罚学生。

总之,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并不是人本主义所说的“自由教育

医学心理学重点内容

第一章绪论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1.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2.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机制; 3.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4.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5.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学科性质: 医学心理学一方面是涉及多学科知识的一门交叉学科;另一方面,从基础和应用的角度来看,它既是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临床应用学科。 1.交叉学科 2.基础学科 3.应用学科 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 1.人类疾病谱发生变化,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意外死亡等已取代传染病成为主要死亡原因。 2.证明心理、社会、行为因素与目前导致人类主要死亡的疾病有关。 3.对心理社会因素与躯体疾病的中介机制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4.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激烈,压力对人健康的影响越趋明显。 5.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医学心理学的量化方法 1.描述 2.序量化 3.间接定量 4.直接定量 观察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探讨心理行为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体验。 情绪的功能 1.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2.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 3.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 4.情绪是人际交往的手段 情绪状态的分类 1.心境 2.激情 3.应激 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 2.理智感 3.美感 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1.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 2.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 3.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 4.情绪的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两极 表情: 人的外显行为主要指面部可动部位的变化、身体的姿态和手势,以及言语器官的活动等等,这些与情绪情感有关联的行为特征称为表情。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与共同性 2.社会性与生物性 3.稳定性与可塑性 4.整体性 人格心理结构 1.人格倾向性 2.人格心理特征 3.自我调节系统 需要:是个体对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的反映,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一般把需要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一.心理学的含义: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三.心理学流派: 1.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2构造主义:构造主义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冯特的学生铁钦纳。构造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应研究人们的意识,即人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3机能主义: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在20世纪初创立,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 4格式塔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认为人的知觉经验虽然起源与分离零散的外在刺激,但人所得到的知觉却是有组织的。 5认知心理学: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将当时各种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写出了《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6.行为主义: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详见书P11\12\14) 7.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8.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 第三章 行为动力 一.需要的含义: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详见书P68) 三.动机的含义: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具体说,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四.动机冲突的主要种类(详见书P78) 五.动机与行为效果(详见书P78) 六.归因理论主要内容(P83) 第四章 认知过程 一.注意的特征:稳定性(时间特征)、广度(注意范围)、分配(指向不同对象)、转移(根据新的任务转移注意) 二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后像: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的后像。 三.知觉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四.记忆的过程: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识记(前提、输入)、保持(中间环节)、再认或回忆(提取、恢复)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五.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详见书P126) 环境→感觉记忆(输入、暂时存储)→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 ↓ 信息丧失 信息丧失 复述 提取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

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2、医学心理学: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研究心理行为因素在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过程中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3、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交叉学科 基础学科 应用学科 ?研究范围 ? 1 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 2 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 ? 3 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 4 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 5 研究医患关系 ? 6 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恩格尔(Engel EL) ?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教授 ?1977年《科学》发表 《需要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 ?医学模式转变的背景 疾病谱的改变 心理社会因素成为重要的致病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与病情变化有关

心身调节有助于缓解疾病 对心理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所有疾病都具有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成分. 每个个体都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构成. 4、健康与疾病的理论新观点(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①系统整体观 ②心身统一观 ③人与环境的密切联系观 ④主动调节和适应观 三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1、神灵主义时期(10000BC-1100BC) 神灵主宰万物的一切 2、自然哲学时期(1100BC-1879AD) 心身统一治病先治人天人合一 3、科学心理学时期(1879AD之后) 1879年冯特(Wundt W)在德国莱比锡大学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实验室作为标志 医学心理学的诞生 (1)1852年德国的洛采(Lotze BH)出版了第一本《医学心理学》著作 (2) 1896年冯特的学生魏特曼(Witmer L)在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心理门诊 情绪与情感 1、心理的本质:心理是人脑的功能,是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的反映。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掌握) 2、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与否的反映。 3、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情绪 ①原始的与生理需要满足相联系 ②发展在先 ③短暂、冲动、不稳定 ④明显的外部表现 情感 ①高级的心理活动、与社会和精神需要相联系 ②体验在后 ③稳定、深刻、持久 ④内在体验、含蓄情绪的表达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通用的,不同文化民族的人们解释和定义表情是类似的. 4、情绪状态的分类(强度时间) ①心境:一种比较微弱、平静、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特点的情绪状态。人逢喜事精神爽 ②激情:是一种迅速、时间短暂,爆发性的情绪状态。通常是由个体生活中受到意想

心理学各种理论流派

*心理学派别的基本情况:

*智力的理论: 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他认为,人的智力是由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构成。 2、瑟斯顿的“群因素论”。 3、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认为智力应从内容、操作和产物三个维度来考虑。 4、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他提出的七种智力是:逻辑——数学智力、语言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 5、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即成分智力、背景智力、经验智力。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1、卢相说 19世纪德国医生、解剖学家加尔首先提出,之后他的弟子施普茨海姆采用了卢相说一词。他认为:颅骨的外部形状和内部脑的结构有关,并相信心理特征与颅骨形状之间有一定的相关。 2、定位说认为:大脑的不同部位或区域各司其职。

3、整体说:法国生理学家弗卢龙是最重要的代表,发现了机能的统一性和差别性,强调脑功能的整体性,以反对卢相说和定位说。20世纪初,美国拉什利通过实验发现:大脑损伤的动物的习惯形成会出现很大障碍,这种障碍与脑损伤的部位无关,却与脑损伤的面积有很大关系。 4、机能系统说,由苏联神经心理学家鲁利亚提出,他认为:脑是一个动态结构,是一个复杂的机能系统。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也是动态和系统的。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个机能系统批次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同时每个机能系统又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5、模块说和泛脑网络论是关于脑功能研究的最新成果。模块说是1976年美国生理学家查尼加提出的。

*从情绪控制角度分析的情绪的理论: *人格的形成: 1、艾森克认为,人格的个体差异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双生子研究证明遗传对人的性格有影响。

现代主要心理学流派及原理

现代主要心理学流派及原理 NO.1 构造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冯特(奠基人)、铁钦纳、费希纳 基本主张:心理学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 激情三种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由这些元素构成。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知觉时有感觉、观念是由意向、情绪由激情构成的。 研究方法:强调内省方法。(依靠被试自我观察) 评价:1、冯特创建了第一个从哲学分化出来的心理学学派,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 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是心理学脱离哲学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 2、推动了其他心理学派的产生,促进心理学的发展。 3、研究内容过于狭窄且脱离实际。 4、把心理分解为元素,割裂其整体性。 NO.2 机能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詹姆斯(奠基人),杜威,安吉尔。 基本主张:也主张研究意识,但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他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研 究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或意识功能,而不是像构造主义只分析意识的元素。他们认为意识并非是元素的组和,而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其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机能主义推动心理学向实际生活发展。 评价:促进了美国心理学向实际发展,促使其广泛应用于教育、工业、临床等领域。NO.3 行为主义心理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表人物:华生(《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斯金纳,班杜拉。 基本主张:1、反对研究意识,完全不同意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将意识作为心理学 研究的主题,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2、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实验法,对行为进行研究。 评价:强调研究可观察的客观行为,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的道路有积极作用,但 其过分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意识的重要性,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研究: 1、程序学习: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提出的基于自我学习的程序学习系统。是20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 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 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 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 变化。 8、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2)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0、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了可逆思维 1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敢对内疚感(4-5)勤奋敢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8、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3岁)到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21、学生间的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 22、世界上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3、性格: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性与顺存性)。 25、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6、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1)人类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

心理学各理论流派的比较

心理学各流派的比较 一、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 古希腊哲学思想中有两个主要的问题,一个是世界的本原,一个是认识论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对世界本原的认识经历了:泰勒士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数学及其关系;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恩培多克勒认为万物是由土、水、火、空气组成的;德谟克利特则继承并发展了留基伯的原子论,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可见,人们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不断深化,从具体的物体发展到无法看到的物质。而随着人们对世界本原的思考,哲学家开始从注意自然问题转到关心人事问题上来了,尤其是认识和道德问题,而在德谟克利特之前的哲学家大多认为唯有有智慧的人才能认识万物的规律,承认理性的真实性,否认感觉的可靠性,这是理性主义的开始。从德谟克利特之后,普罗泰哥拉是古希腊第一位“智者”,他主张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认为没有不变的、持久的真理,没有神认可的法律,没有永恒的价值法规。事物的尺度不是上帝或抽象的科学真理,而是人类的需要和对幸福的探求,这种观点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是重要的。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是人的理性中所固有的,教育的作用是把知识引出来,并根据此提出了产婆术,苏格拉底的这种观点被柏拉图发展为理念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柏拉图认为世界本体是由理念构成的,世界万物都是理念派生出来的,只有理念是唯一真实可靠的东西。柏拉图把人分为三个等级,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把心理分为理性、意气和情欲。理性是最高级的灵魂,相当于哲学王的灵魂;意气指向赢得荣誉和光荣,位于胸部,相当于武士的灵魂而情欲与肉体的快乐位于腹部,相当于劳动者的灵魂。这是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情意的心理现象三分法。他提出理念回忆说,认为学习是为了回忆已有的知识,并提出联想的观点促进学习。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认为一切事物都有质料和形式构成,质料是具有可能性的原料,必须取得一定的形式,其可能性才能实现,这种质料形式论是唯物论的思想,但是亚里士多德认为质料是被动的,形式是积极的,这是唯心论的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除了认识功能,还具有动求功能。古希腊和古罗马是西方心理学思想产生的故乡,是现代心理学形成的源头。这一时期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灵魂是什么,把灵魂及其活动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围绕这个问题,思想家们引申出心身关系、心理过程等一系列不同问题的争论,同时奠定了中世纪的灵魂官能心理学的基础。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思想受到宗教的影响,哲学成为了神学的婢女,以灵魂的官能心理学为主要特征。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和阿圭那。奥古斯丁认为记忆、理智和意志三者是灵魂的主要官能,但他强调意志的作用,三者在经验上形成了统一体。这一思

教育心理学:各个流派的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描述或说明人类和动物学习的类型、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的学说。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它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 一、概述 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规律,学习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的?近百年来,教育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围绕着这些问题,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了各种研究,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也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诞生于20世纪初,它是在反对结构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班杜拉等。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可以用公式S—R来表示,其中S表示来自于外界的刺激,R表示个体接受刺激后的行为反应。他们认为个体在不断接受特定的外界刺激后,就可能形成与这种刺激相适应的行为表现,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S—R联结的学习行为,即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建立了联系。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视与有机体生存有关的行为的研究,注意有机体在环境中的适应行为,重视环境的作用”。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通过用狗作为实验对象,提出了广为人知的条件反射。 (1)保持与消退。巴甫洛夫发现,在动物建立条件反射后继续让铃声与无条件刺激(食物)同时呈现,狗的条件反射行为(唾液分泌)会持续地保持下去。但当多次伴随条件刺激物(铃声)的出现而没有相应的食物时,则狗的唾液分泌量会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而自行减少,这便是反应的消退。教学中,有时教师及时的表扬会促进学生暂时形成某一良好的行为,但如果过了一些时候,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没有再得到教师的表扬,这一行为很有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 (2)分化与泛化。在一定的条件反射形成之后,有机体对与条件反射物相类似的其他刺激也作出一定的反应的现象叫做泛化。比如,刚开始学汉字的孩子不能很好地区分“未”跟“末”,或“日”跟“曰”。而分化则是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物的反应进一步精确化,那就是对目标刺激物加强保持,而对非条件刺激物进行消退。比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辨别动作到位和不到位时的肌肉感觉,从而使动作流畅、有力。 2.桑代克的联结学说 美国实证主义心理学家桑代克用科学实验的方式来研究学习的规律,提出了著名的联结学说。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以及其主要的观点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以及其主要的观点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八个:构造心理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皮亚杰心理学派、机能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心理学。下面将分别介绍各派及其主要观点。 ㈠构造心理学派 构造心理学堪称是科学心理学派的第一学派,其奠基人是冯特。构造心理学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经验的科学,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经验,包含感觉.意象.情感三种状态。感觉是知觉的要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而情感是情绪的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这些元素构成的。研究方法上,倡导心理学的实验研究的方法,强调实验内省法。在他们看来心理学是研究的意识经验是与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对立的。直接经验,要了解它只有依靠实验者,对自己的经验的观察的描述,因而该学派有被称为“元素主义”。 ㈡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的,简称行为主义。其根本的特点是排斥意识,反对传统意识心理学的内省的方法研究主观的意识行为主义大致分为三个间断:(1) 早期的行为主义主张放弃意识而改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研究对象,抛弃内省法而改以客观法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法。其特征是客观主义,以刺激和反映的术语解释行为,强调联接学习,环境决定论。(2)新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强调刺激与反映之间的中介变量,用语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对行为主义的内部动因进行推测,以操作主义观点结实中介变量。(3)新的新行为主义新的新行为主义认为给予思维.认知等心理因素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以足够的重视,把认知,思维等心理因素看作积极主动的过程,强调研究方法的客观性。 ㈢皮亚杰心理学派 皮亚杰心理学派是西方心理学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心理学理论流派。他从生物角度出发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并着力探索智慧的性质及其结构和机能。认为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而适应应该以来于有机体的同化与顺应两种机能的协调,使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这就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的发展的逻辑它勾画了一副完整的而动的认知发展蓝图,对而动思维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㈣机能主义 它起源于美国.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是机能主义的先驱,他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以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原理为基础,认为人就是认识社会中成长,所以主张心理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要把心理分解为一些元素,而是应当研究人在适应环境中心理的机能作用。其在1890年发表的《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机能主义概念,他反对把意识分割为元素,认为意识是个整体,是一套连续不断的意识流。 其继承者杜威和安吉尔于20世纪处在芝加哥大学速立起了机能主义学派也称芝加哥学派这一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成为一门“有所为”的科学。以有目的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认为心理活动的研究在于获得,保持,组织和评价人的经验,以指导行动.这一学派主张应对注意,学习,智能等对人的适应行为有用的心理过程进行研究。 ㈤人本主义心理学

现代管理心理学_(word版)

. 一、教材框架 程正方先生主编的《现代管理心理学》,包括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及发展简史、个体行为与管理、团体行为与管理、组织行为与管理、领导行为与管理、职工心理卫生与保健等内容,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规律,协调人际关系,满足职工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效能,具有较强理论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专业书籍。 全书共分十一章,第一至第三章为总论部分,主要介绍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和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学术界的不同观点。第四章至第七章,主要讲述个体心理与管理之间的关联性; 第八章至第十章,分别阐述团体、组织、领导行为与管理的关联性;第十一章着重讲员工心理卫生与健康。全书的核心部分在第四至第十章。二、学习要求、重点、难点学习要求: 在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体系、理论构架的基础上,理解在一个企业中个体、团体、组织和领导等要素在其人际关系系统中的联系与相互作用,深刻认识管理心理学在管理实践中运用的意义,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运用管理心理学理论、方法与技能,分析与处理企业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 1、理解个体心理与管理的关系,核心是认识需要、动机和激励的关系,掌握重要的激励理论和在管理中的运用; 2、理解团体心理与管理的关系,掌握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与运用; 3、理解组织心理与管理的关系,掌握组织结构、组织设计和组织变

革等的基本原理与运用。学习难点: 管理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其首要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学习中如何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理论真正运用到不同岗位的管理实践中,提高管理理论水平和实际管理能力,是学习本课程的最终目标,也是难点所在。三、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一)基本概念1、管理心理学: 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个体与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通过协调人际关系,满足员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与效益的科学。2、知觉: 是人们很熟悉的心理活动,它比感觉要复杂,并常和感觉交织在一起,被称为感知活动。3、角色知觉:是对某个人在社会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知和判断,以及对有关角色行为的社会标准的认知。4、社会知觉: 是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团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5、自我知觉: 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思想、感情、需要、欲望、动机、个性等的认识。 6、定势现象:在社会知觉中,人们常受以前经验模式的影响,产生一种不自觉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并在其头脑中形成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形象,就叫做定势现象,也叫社会刻板印象。 7

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流派--学习辅导 2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流派――学习辅导 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 本节主要内容: 精神分析学派是西方现代最重要的学术思潮之一,因为该学派的创始人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因此精神分析理论又叫弗洛伊德主义,它包括古典的弗洛伊德主义(或者叫弗洛伊德学说)和新弗洛伊德主义,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从自己的临床经验出发,对儿童的人格结构和心理发展阶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逐步发展为精神分析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个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人在出生时,人格的全部就是本我。其主要功能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与生俱来的生物本能,当新生儿饿了或尿湿了的时候,他们就会不顾一切地哭闹,直到有人来满足他们的需要为止。 自我是人格中有意识的、理性的部分,反映了儿童日益发展起来的感知、学习、记忆和推理能力。自我的功能就是寻求更为实际的、被社会允许的方式来满足本能的需求。所以,当一个学步期儿童想要喝奶时,他会找到妈妈说:“牛奶”,而非哭闹。随着自我的不断成熟,儿童逐渐能更好地控制住毫无理性的本我,独立寻找到可行的方法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然而,有些需要是不被人们接受的,如一个三岁的儿童在两餐之间去偷吃饼干,很快就会被妈妈发现并制止。在这个过程中,人格的第三个部分,超我,就会逐渐成熟。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良心”成分——三至六岁的儿童逐渐将父母的道德标准与价值观内化而形成了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标准。超我一旦形成,儿童就不再需要成人来指出他们表现的好坏了,他们已经能明了自己的好与不好,并会对自己所作所为感觉愧疚和羞耻。 (二)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论 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最重要的生命本能,人在不同的年龄,性的能量——力比多投向

现代心理学复习重点

1879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有,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教育性原则,三发展性原则。是系统性原则。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观察法。二实验法包括,自然实验2实验室实验。三调查调查法。谈话法,问卷法。三作品分析法。是心理测验法。五,个案法。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首先。感觉在人的心里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感觉是对内外刺激的反应。第三感觉反映的是个别属性。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知觉与感觉的关系。感觉与知觉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依赖于感觉是感觉的深入,感觉是对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对刺激物的整体反应,要形成知觉还必须依赖于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 运动知觉是指物体在空间的位移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运动知觉可分为真动知觉,似动知觉和诱动直觉,社会知觉效应1首因效应2晕轮效应3刻版效应4近因效应 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一种认识过程,这个过程要进行教材认知,知识理解,知识巩固,知识迁移,和应用等诸多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感知教材是起点,获得丰富,全面,正确和生动的感性知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因此,教学中可以运用直观的方式,根据感受性及自学的相关规律,提高教材感知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领会和运用以及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一遵循感觉规律,提高教学效果1根据感觉阙限与刺激强度的关系组织教学,2运用对象和背景差别的知觉规律组织教学3运用差别感受性规律组织教学4运用感觉的相互作用规律组织教学.二采用直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实物直观2模像直观3言语直观。三遵循知觉规律,提高教学质量1利用知觉的整体性规律组织教学2运用知觉的选择性规律组织教学3运用知觉的理解性规律组织教学。四、让学生多种感知觉协同活动,促进教学和学习1让学生多钟感知觉协同活动加深对形的概念的认识2让学生多种感知觉协同活动,弄清不同几何概念的内在联系和区别,3让学生多种感知觉协同活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知觉的特性,一选择性,二整体性,三理解性,是恒常性。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大基本特征,注意的类型: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注意的品质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记忆的内容划分为1动作记忆2形象记忆3语词-逻辑记忆4情绪记忆5情节记忆。根据记忆的理解情况划分为理解记忆和机械记忆。根据材料组织的性质分类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根据记忆的意识划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有意回忆是指有预订的回忆目的和任务自觉主动的进行的回忆,无意回忆是指没有明确的回应目的和意图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发生的回忆如浮想联翩触景生情, 影响长时记忆提取的因素1,对信息的组织2时间间隔3思维活动的积极性4情趣兴趣,记忆作为一种心理过程可以分为,识记,保持,再线三个阶段或三个环节。 复习策略:一、复习的时间安排1,及时复习2分散复习3计划复习4变化复习二,复习的次数安排,三,复习的具体方法。1尝试复习法2整记与分记相结合3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5联想法6谐音法7归类法8纲要法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规律性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概念,判断和推理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思维的特征是概括性,间接性,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发散思维的特点: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思维的种类:1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可以将其 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2根 据思维过程的依据,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 维3根据思维过程是否遵循明确的逻辑规 则,分为逻辑思维和分析思维4根据思维探 索目标的不同方向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 和发散思维5根据创新程度的不同可把思维 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解决问题的策略有算法策略和启发式策略。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1动机和情绪2 知识经验3原型启发4定势5功能固着6个 性特征 想象的内涵:是一种高级的负责。想象也是一 种高级的复杂的认识活动是大脑对已有表象 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的基础材料是记忆表象,想象的过程1 黏合2夸张3拟人化4典型化想象的种类1 无意想象,二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再造想 象,创造想象,幻想。 想象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培养创造 想象能力应该结合这些因素。社会实践要求 与人的创造性需要。知识经验与表象的储备。 思维的积极活动。原型启发。灵感的作用。 意志的概念:意志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有 意识的支配,调节个人的行为以及克服困难 的心理过程。意志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受意志 支配的行为称为意志行动 失控是指人在面里有危险性的情况而自己又 无力应付时就会觉得对事件失去控制力。失 控是意志行为遭受挫折的表现 失控的原因:外部因素。自然法环境和社会 环境对人的生命安全所造成的威胁。人世间 的生老病死以及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引起的失 败等。内部原因。指由人自身因素所造成的 困扰。失控后的反应1寻找信息2对困境反 应加剧3抗争4象征性复控失控后的应对1 合理认知,2改善情境3总结经验,4调节抱 负水平5寻求帮助。 意志品质的含义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 坚韧性。意志的培养针对不同类型采取不同 措施。明确目的增强责任感。参加实践获得 经验。从小事做起加强自我锻炼。融入集体 获得归属感。 情绪和认知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二者的相互影 响上一方面情绪总是伴随着一定的认识过程 而产产生的所以认识是情感的基础并引导情 感的发展。另一方面情绪反过来对认识过程 有着很大的影响,积极的情绪情感促进了我 们的认识活动从而能提高学习和工作的绩 效,消极的情绪情感妨碍了我们的认识活动 从而降低了活动效率。 情绪的种类1快乐2愤怒3恐惧4悲哀。 情绪状态的种类1心境,2激情,3应激。 工作效率与动机强度有密切联系,动机强度 的不断增加有机体的活动,就会更加高涨活 动效率也就越高。从业克斯多德森定律可以 发现学习效率与学习动机学习任务的复杂程 度之间的关系 克服不良情绪的具体方法1宣泄法2转移法 3幽默法4放松法 5暗示自我法马斯洛的需 要层次理论需要的层次:按照其强弱和出现 的次序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 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人生和审美需要、自 我实现的需要 动机的种类1根据动机的起源,可把动机区 分为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2 根据动机内容的性质,可把动机区分为高尚 的和卑劣的动机。3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 持续作用时间,可把动机区分为长远的、概 括的动机和短暂的、具体的动机。4、根据引 起动机的原因,动机可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 动机。内在动机在一定条件下同样也可以转 化为外在动机 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最佳水平因任务的 性质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 作效率有随动机提高而上升的趋势;而在比 较困难的任务中,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 的趋势 从价值观的表现形式来看,兴趣、信念、理 想等都可以说是价值观的表现形势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 相适应的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中具有核心意 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结构的心理学分析,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 理智特征,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第一,设置具体目标 及达到的方法。第二,设置榜样。第三,培 养对学习的兴趣。第四,利用原有动机的迁 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第五,注意学 生的归因倾向第六,坚持以内部动机为主, 外部动机为辅。第七,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 作用。第八,正确运用竞赛、考试与评比。 在培养学习兴趣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以生 动活泼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某一学科知识在实 际生活中的意义,引起他们进一步探讨的认 知需要。2使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学习活动。 3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学 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 性格的形成个体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 的,它是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 通过自身的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 般认为,性格的形成与发展,遗传、家庭、 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1遗传的作用, 人的神经系统类型在性格形成中有一定的作 用,人的气质影响着性格特征的外部表现。 但是性格作为人对现实的态度及行为方式的 系统,主要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是遗传对 性格的形成有某些影响但他不起主要作用2 家庭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和社会 生活中各种道德观念的集合点,也是儿童出 生后最先接触并长期生活的场所,因此家庭 被称为“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家庭的教 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儿童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家庭生活气氛和谐父 母的性格特征的儿童的性格也有明显的影 响,另外儿童在家庭中扮演什么角色处在什 么地位也影响着儿童性格的形成。3学校教 育作用。学校教育的适龄儿童性格形成具有 重要作用。学校的生活扩大了学生的生活范 围,丰富了他们的活动内容,对他们也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与更为实际的学习任务。教师 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在学生性格形成中起着积 极为重要的作用。学校中的集体组织集体活 动特别是班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 的对学生性格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具体影响。4 社会文化因素在性格形成中的应用,社会文 化因素包括文化背景经济地位等,他对儿童 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会产生深刻的影 响。就一般的文化背景而言,世界上有两百 多个国家,我国有50多个民族,这些国家和 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发展水平等方面都存在 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从小就影响,儿童的行 为举止与道德规范自然会影响儿童性格的形 成与发展。5社会实践活动与对性格的作用. 人的社会实践是指社会活动、生产劳动、科 学实验、文化艺术等活动。社会实践最终决 定人的性格的形成。人在社会实践中会根据 客观现实的要求改变自己的性格并且会形成 心的性格特征。6自我教育在性格形成中的 作用。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自我意识明显地 影响着性格的形成,他们把自己从客观环境 中区分出来的是性格形成的开始。可见,儿 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性格的形成几乎是同步 的。 性格的培养与塑造性格培养与塑造的天地是 广阔的,社会大舞台,学校大课堂,家庭小 天地,无处不是培养学生性格的场所,青少 年正处于一生中性格发展的关键阶段。应重 视对他们良好性格的培养与塑造1重视早期 性格习惯培养2充分发挥榜样作用3及时进 行个别指导4鼓励学生自我教育。 沃尔波特将人格特质分成两类的共同特质和 个人特质 气质和性格的区别1.气质是先天的,性格则 受,生活环境的制约。气质没有好坏之分,2 性格有积极的性格特征和消极的性格特征, 气质反映的是心理活动的动力动力特征与行 为内容无关而性格具有社会性反映的是个体 和社会环境的关系有好坏善恶之分。3气质 表现的范围较窄性格的表现范围较广。4气 质和性格都具有稳定性与可塑性的特点,气 质的变化慢,分性格的可塑性相对性大 四种气质类型的特征1胆汁质。胆汁质的人 以急躁、直率、热情、易于冲动、精力旺盛、 反应迅速为特征。整个心理过程带有突发性 和外向性特点。2多血质。多血质的人以活 泼好动、行动敏捷、善于交际、灵活多变为 特征。3粘液质。粘液质的人以安静稳重、 沉默寡言、反应迟缓、善于忍耐为特征, 具有内倾性。4抑郁质。抑郁质的人以感情 深刻稳定、细致敏感、缄默迟缓、善于忍耐 为特征,具有内倾性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心理学(66,69,p2) 知识(64,67,69,p191) 集体(59,64,66,67,68,69,p119) 心理发展(59,66,68,69,p17) 社会助长(68,p120) 成就动机(68,p72) 自我意识(66,67,p103) 最佳刺激水平理论 教学目标(64,p ) 意识(59,p103) 最佳刺激理论(59,67,p ) 简答题 成熟的自我意识有哪些表现(69,p105) 学习迁移的概念及其类型(69,p85-86)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66,67,69,p130)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64,69,p13) 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59,68,p152)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68,p40) 教师智慧与教师能力的关系(64,68,p ) 正迁移负迁移(举例)(66,68,p85) 教学测验的种类(59,67,p256) 高等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67,p170) 简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能力(59,67,p184-185) 群体对个体影响,(66,p120) 教学测量与评价(66,p268) 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59,64,p96) 情绪情感的分类(64,p) 第一章绪论 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 66闭,69闭名词解释)P4 是研究高等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 教师的教学心理规律。 4 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2.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教育 3.“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4.大学生品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5.大学生身心健康与审美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6.大学生的心理卫生与教育 7.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智力开发及测量 8.现代教育技术与个别化教学 9.大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 5客观性原则、发展 性原则、理论联合实际原则、教育性原则 6 69闭 1.观察法 2.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 3.问卷调查法 4.个案分析法 一个完整教学过程包括6环节: 1、明确教学目的 n 激发学习动机 n 树立行为目标 n 掌握学习内容 2、分析任务n 知识的准备 n 能力的要求 n 实现的步骤 3、确定学生原有水平 n 心理发展水平 n 知识能力水平 n 个体差异 n 需求差异 n 动机强弱 4、设计课程 n 合适的教材 n 适当的教法 n 理论讲授 n 实践环节 n 课外练习 n 考试要求 5、教学n 学生的学习 n 老师的教学 n 教学互动 n 教学相长 6、评价 n 心理学提供测量工具 n 心理学提供测量常模 n 心理学提供评价方法 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协调各个环节间的关系,从而使整个教学系统整体优化,提高教学系统的效率。n 举例分析 n 详见教材P2。 第二章高校学生的身心与认知发展 1P17(66闭,68闭,69闭)) 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就是心理活动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2 (1 )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方式 直接作用:身体变化与心理发展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间接作用:通过个人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折射而起作用 (2)体态变化的影响 (3)早熟与晚熟的影响 3P27 大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思维发展。所谓思维是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1)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见教材P27(大学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继续完善;大学生的辩 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成主要的思维形态。) 2)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显著发展; 3)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 4P28 1.--的波动性 2. --的延续性和心境化 3. --的丰富性与

心理学主要流派介绍

心理学主要流派介绍 一、构造主义 科学的心理学创始于十九世纪末,1879年是现代心理学创始的一年,心理学的创始者是德国的一位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1823~1920),他作为独立科学的心理学的创始人,建立了现代心理学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该学派从1879年开始,兴盛了二、三十年。 构造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现象是简单的“心理元素”构成的“心理复合体”,它致力于心理意识现象“构造”的研究;分析心理意识现象的“元素”,设想心理元素结合的方式。所以该学派又称为“元素主义心理学”。 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其学生铁钦纳(1867~1927)。冯特及其心理学体系的主要观点:(1)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2)元素分析与创造性综合;(3)实验内省法。铁钦纳一方面继承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修正和发展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冯特认为内省法只能用来研究简单的心理过程,而铁钦纳则把内省法用来研究思维、想象等高级的心理过程;冯特把心理元素分解为纯粹的感觉和简单的情感,铁钦纳则把意识经验分析为三种元素:感觉、意象和感情。感觉是知觉的基本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感情是情绪的元素。总之,铁钦纳把心理过程分析为感觉、意象、感情,并认为感觉、意象有四种属性,即性质、强度、持续性和清晰性。感情有前三种属性而缺乏清晰性,元素在时间和空间上混合形成知觉、观念、感觉、感情、情绪等心理过程。 二、行为主义 现代心理学的第二个派别是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出现在美国,在20世纪初自然科学飞速发展,一些年轻的心理学家对冯特学派不满意,认为心理学不能研究意识,认为心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处于同样的地位,应该象其他自然科学一样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东西,也就是行为。 行为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精神活动是不可捉摸的,是不可接近的,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行为。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心理学研究行为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以便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华生(1878~1958)和斯金纳(1904~)。华生的主要观点:(1)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2)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人的活动和行为的一个部门,要求心理学必须放弃与意识的一切关系,提出两点要求:第一、心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差异只是一些分工上的差异;第二、必须放弃心理学中那些不能被科学普遍术语加以说明的概念,如意识、心理状态、心理、意志、意象等等;(3)极力要求用行为主义的客观法去反对和代替内省法,认为客观方法有四种:第一、不借助仪器的自然观察法和借助于仪器的实验观察法;第二、口头报告法;第三、条件反射法;第四、测验法。斯金纳则属于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他只研究可观察的行为,试图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函数关系,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事件不是客观的东西,应予以排斥。斯金纳认为,可以在不放弃行为主义立场的前提下说明意识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