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主要指标统计计算

电厂主要指标统计计算
电厂主要指标统计计算

主要指标统计计算

1、发电量:日、月累计发电量。

2、供电煤耗:

1000×日入炉煤热值(兆焦/千克)×日入炉煤皮带秤来煤量(吨)×1000

日供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

29.271(兆焦/千克)×日供电量(千瓦时)

Σ日入炉煤热值(兆焦/千克)×日入炉煤皮带秤来煤量(吨)×1000计算期内入炉煤平均热值(兆焦/千克)=

Σ日入炉煤皮带秤来煤量(吨)×1000

1000×Σ日入炉煤热值(兆焦/千克)×日入炉煤皮带秤来煤量(吨)×103月供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

29.271(兆焦/千克)×月供电量(千瓦时)

Σ月供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月供电量(千瓦时)

累计供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

Σ月供电量(千瓦时)

供热标准煤量(吨)

3、供热标准煤耗率(千克/百万千焦)=×103

供热量(百万千焦)

Σ日供热标准煤量(吨)

月供热标准煤耗率(千克/百万千焦)=×103

Σ日供热量(百万千焦)

Σ月供热标准煤耗率(千克/百万千焦)×月供热量(百万千焦)

累计供热标准煤耗率(千克/百万千焦)=

Σ月供热电量(百万千焦)

4、发电厂用电率(%)

日发电厂用电量(万千瓦时)

日发电厂用电率(%)=×100%

日发电量(万千瓦时)

Σ日发电厂用电量(万千瓦时)

月发电厂用电率(%)=×100%

Σ日发电量(万千瓦时)

Σ月发电厂用电率×月发电厂电量(万千瓦时)

累计发电厂用电率(%)=×100%

Σ月发电量(万千瓦时)

5、供热厂用电率(%)

日供热厂用电量(千瓦时)

日供热厂用电率(千瓦时/百万千焦)=

日供热量(百万千焦)

Σ日供热厂用电率×日供热量(百万千焦)

月供热厂用电率(千瓦时/百万千焦)=

Σ日供热量(百万千焦)

Σ月供热厂用电率×月供热量(百万千焦)

累计供热厂用电率(千瓦时/百万千焦)=

Σ月供热量(百万千焦)

7、补水率

日除盐水量(吨)-非生产用除盐水量

日补水率(%)=×100%

日蒸发量(吨)

Σ日除盐水量(吨)

月补水率(%)=×100%

Σ日蒸发量(吨)

Σ月补水率×月蒸发量(吨)

累计补水率(%)=×100%

Σ月蒸发量(吨)

8、耗油量

按日、按月进行累计。

9、发电水耗

日取水量(吨)

日发电水耗(吨/千瓦时)=

日发电量(千瓦时)

Σ日取水量(吨)

月发电水耗(吨/千瓦时)=

Σ日发电量(千瓦时)

Σ月发电水耗×月发电量(千瓦时)

累计发电水耗(吨/千瓦时)=

Σ月发电量(千瓦时)

10、入厂、入炉煤热值差

日入厂煤平均热值(兆焦/千克)

日每列火车平均热值(兆焦/千克)×日每列火车来煤量(千克)+日小窑煤平均热值(兆焦/千克)×日小窑煤来煤量(千克)=

日火车来煤总量(千克)+日小窑煤来煤总量(千克)

Σ日入厂煤平均热值(兆焦/千克)×日来煤总量(千克)

月入厂煤平均热值(兆焦/千克)=

月来煤总量(千克)

Σ月入厂煤平均热值(兆焦/千克)×月来煤总量(千克)

累计入厂煤平均热值=

Σ月来煤总量(千克)

各班组入炉煤平均热值(兆焦/千克)×各班组入炉煤量(千克)

日入炉煤平均热值(兆焦/千克)=

日入炉煤总量(千克)

Σ日入炉煤平均热值(兆焦/千克)×日入炉煤总量(千克)

月入炉煤平均热值(兆焦/千克)=

月入炉煤总量(千克)

Σ月入炉煤平均热值(兆焦/千克)×月来煤总量(千克)累计入炉煤平均热值=

Σ月入炉煤总量(千克)

月入厂、入炉煤热值差=月入厂煤平均热值-月入炉煤平均热值

累计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累计入厂煤平均热值-累计入炉煤平均热值

11、主汽压力(Mpa)

日24小时现场抄表所得的每小时实际值累加起来

日主汽压力平均值=

24小时

Σ日主汽压力平均值

月主汽压力平均值=

月计算期内日历天数

Σ月主汽压力量平均值×月计算期内日历天数

累计主汽压力平均值=

Σ月计算期内日历天数

12、主汽温度(℃)

日24小时现场抄表所得的每小时实际值累加起来

日主汽温度平均值=

24小时

Σ日主汽温度平均值

月主汽温度平均值=

月计算期内日历天数

Σ月主汽温度平均值×月计算期内日历天数

累计主汽温度平均值=

Σ月计算期内日历天数

13、再热汽温度(℃)

日24小时现场抄表所得的每小时实际值累加起来

日再热蒸汽温度平均值=

24小时

Σ日再热蒸汽温度平均值

月再热蒸汽温度平均值=

月计算期内日历天数

Σ月再热汽温平均值×月计算期内日历天数

累计再热汽温平均值=

Σ月计算期内日历天数

14、排烟温度(℃)

日24小时现场抄表所得的每小时两侧实际值累加起来÷2

日排烟温度平均值=

24小时

Σ日排烟温度平均值

月排烟温度平均值=

月计算期内日历天数

Σ月排烟温度平均值×月计算期内日历天数

累计排烟温度平均值=

Σ月计算期内日历天数

15、给水温度(℃)

日24小时现场抄表所得的每小时实际值累加起来

日给水温度平均值=

24小时

Σ日给水温度平均值

月给水温度平均值=

月计算期内日历天数

Σ月给水温度平均值×月计算期内日历天数

累计给水温度平均值=

Σ月计算期内日历天数

16、真空度(%)

日24小时现场抄表所得的每小时真空实际值累加起来÷24

日真空度平均值=×100%

24小时当日当地大气压力平均值

Σ日真空度平均值

月真空度平均值=

月计算期内日历天数

Σ月真空度平均值×月计算期内日历天数

累计真空度平均值=

Σ月计算期内日历天数

17、凝汽器端差(℃)

日凝汽器端差平均值

=(日24小时现场抄表所得每小时汽轮机排汽温度实际值累加起来-日24小时现场抄表所得每小时循环水出口温度实际值累加起来)÷24 Σ日凝汽器端差平均值

月凝汽器端差平均值=

月计算期内日历天数

Σ月凝汽器端差平均值×月计算期内日历天数

累计凝汽器端差平均值=

Σ月计算期内日历天数

18、大渣含碳量(%)

日大渣平均含碳量=日每次取样化验所得的大渣含碳量算术平均

Σ日大渣平均含碳量

月大渣含碳量平均值=

月计算期内日历天数

Σ月大渣含碳量平均值×月计算期内日历天数

累计大渣含碳量平均值=

Σ月计算期内日历天数

19、飞灰含碳量(%)

日飞灰平均含碳量=日每次取样化验所得的飞灰含碳量算术平均

Σ日飞灰平均含碳量

月飞灰含碳量平均值=

月计算期内日历天数

Σ月飞灰含碳量平均值×月计算期内日历天数

累计飞灰含碳量平均值=

Σ月计算期内日历天数

20、高加投入率(%)

月高加运行时间

月高加投入率=×100%

月汽轮机运行时间

Σ月高加投入率×月汽轮机运行时间

累计高加投入率=

Σ月汽轮机运行时间

21、制水单耗(千瓦时/吨)

月制水耗电量(千瓦时)

月制水单耗=

月制水量(吨)

Σ月制水单耗×月制水量(吨)

累计制水单耗=

Σ月制水量(吨)

22、输煤单耗(千瓦时/吨)

月输煤设备耗电量(千瓦时)

月输煤单耗=

月上煤量(吨)

Σ月输煤设备单耗×月上煤量(吨)

累计输煤单耗=

Σ月上煤量(吨)

23、除灰单耗(千瓦时/吨汽)

月除灰设备耗电量(千瓦时)

月输煤单耗=

月蒸发量(吨汽)

Σ月除灰设备单耗×月蒸发量(吨汽)

累计输煤单耗=

Σ月蒸发量(吨汽)

24、给水泵单耗(千瓦时/吨汽)

月给水泵耗电量(千瓦时)

月给水泵单耗=

月蒸发量(吨汽)

Σ月给水泵单耗×月蒸发量(吨汽)

累计给水泵单耗=

Σ月蒸发量(吨汽)

25、循环水泵耗电率(%)

月循环水泵耗电量(万千瓦时)

月循环水泵耗电率=×100%

月发电量(万千瓦时)

Σ月循环水泵耗电率×月发电量(万千瓦时)

累计循环水泵耗电率=×100%

Σ月发电量(万千瓦时)

26、制粉单耗(千瓦时/吨原煤)

月制粉设备耗电量(千瓦时)

月制粉单耗=

月制粉设备磨制原煤量(吨原煤)

Σ月制粉设备单耗×月制粉设备磨制原煤量(吨原煤)

累计制粉单耗=

Σ月制粉设备磨制原煤量(吨原煤)

27、送风机单耗(千瓦时/吨汽)

月送风机耗电量(千瓦时)

月送风机单耗=

月蒸发量(吨汽)

Σ月送风机单耗×月蒸发量(吨汽)

累计送风机单耗=

Σ月蒸发量(吨汽)

28、引风机单耗(千瓦时/吨汽)

月引风机耗电量(千瓦时)

月引风机单耗=

月蒸发量(吨汽)

Σ月引风机单耗×月蒸发量(吨汽)

累计引风机单耗=

Σ月蒸发量(吨汽)

29、锅炉漏风率(%)

锅炉漏风率一般指锅炉本体漏风率和烟道漏风率、空气预热器漏风率。锅炉本体漏风率厂内做不了。

某段烟道或空气预热器出口氧量-某段烟道或空气预热器入口氧量

某段烟道或空气预热器漏风率=0.9××100%

某段烟道或空气预热器入口氧量

锅炉漏风率(某段烟道或空气预热器)是每月进行一次测试所得,没有累计值。

30、吹灰器投入率(%)

日实际投入台数

日吹灰器投入率=×100%

日应投入台数

Σ日实际投入台数

月吹灰器投入率=×100%

Σ日应投入台数

月吹灰器投入率×月应投入台数

累计吹灰器投入率=

Σ月应投入台数

31、锅炉正平衡效率(%)

月锅炉总产热量(千焦)

月锅炉正平衡效率=×100%

月燃料消耗量(千克)×月燃料应用基平均低位发热量(千焦/千克)

Σ月锅炉正平衡效率×月蒸发总量

累计锅炉正平衡效率=

Σ月蒸发总量

32、汽机效率(%)

3600

月汽机效率=×100%汽轮机汽耗率(千克/千瓦时)×【汽轮机入口主蒸汽焓(千焦/千克)-高加出口给水焓(千焦/千克)】

Σ月汽机效率×月发电量

累计汽机效率=

Σ月发电量

33、胶球投入率(%)

月胶球装置实际投入台数

月胶球装置投入率=×100%

月胶球装置应投入台数

Σ月胶球装置投入率×月胶球装置应投入台数

累计胶球装置投入率=

Σ月胶球装置应投入台数

34、胶球装置收球率(%)

月胶球装置实际收球数

月胶球装置收球率=×100%

月胶球装置投球总数

月胶球装置收球率×月胶球装置投球总数

累计胶球装置收球率=

Σ月胶球装置投球总数

35、汽水品质合格率(%)

单项指标合格次数

单项指标合格率=×100%

单项指标化验总数

月各项指标合格率之和

月汽水品质合格率=

月各项指标项数

Σ月汽水品质合格率×月各项指标项数

累计汽水品质合格率=

Σ月各项指标项数

36、AGC投入率(%)

月AGC实际投入小时数

月AGC投入率=×100%

月调度要求投入小时数

Σ月AGC投入率×月调度要求投入小时数

累计AGC投入率=×100%

Σ月调度要求投入小时数

37、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率(%)

月继电保护正确动作次数

月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率=×100%

月继电保护动作总次数

Σ月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率×月继电保护动作总次数

累计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率=×100%

Σ月继电保护动作总次数

38、热工保护正确动作率(%)

月热工保护正确动作次数

月热工保护正确动作率=×100%

月热工保护动作总次数

Σ月热工保护正确动作率×月热工保护动作总次数

累计热工保护正确动作率=×100%

Σ月热工保护动作总次数

39、自动装置投入率(%)

月自动装置实际投入套数

月自动装置投入率=×100%

月自动装置应投入套数

Σ月自动装置投入率×月自动装置应投入套数

累计自动装置投入率=×100%

Σ月自动装置应投入套数

40、仪表合格率(%)

月仪表合格台数

月仪表合格率=×100%

月仪表投入台数

Σ月仪表合格率×月仪表投入台数

累计仪表合格率=×100%

Σ月仪表投入台数

可靠性指标计算法

一、利用小时:

单机日发电量(万千瓦时)

单台机组日利用小时=

单机铭牌容量(万千瓦时)

Σ单机日发电量(万千瓦时)

单台机组月利用小时=

单机铭牌容量(万千瓦时)

Σ单机月发电量(万千瓦时)

单台机组年利用小时=

单机铭牌容量(万千瓦时)

Σ全厂机组日发电量(万千瓦时)

全厂机组日利用小时=

Σ全厂机组铭牌容量(万千瓦时)

Σ全厂机组月发电量(万千瓦时)

全厂机组月利用小时=

Σ全厂机组铭牌容量(万千瓦时)

Σ全厂机组年发电量(万千瓦时)

全厂机组年利用小时=

Σ全厂机组铭牌容量(万千瓦时)

二、运行小时:

运行小时是指计算期间设备处于运行状态的小时数,不考虑各种因素的降出力。

Σ单机运行小时×单机容量

全厂机组运行小时=

Σ全厂机组容量

三、备用小时:

备用分为全出力备用、计划及各类非计划降出力备用。具体情况如下:

1、电网调度要求停机备用的时间为备用小时。

2、机组计划或非计划检修,检修工作提前结束,请示电网调度同意,从检修工作结束时间至调度批准的检修结束时间的这一段时间为备用小时;如果到调度批准检修结束的时间而调度不允许启动,至机组启动并网的时间均为备用小时。

3、机组在大小修调度批准停机时间之前,提前停机的时间调度同意,可计入备用时间。

4、一台机组处于备用状态,另一台机组存在缺陷,需要倒机,如果调度同意,可计入备用小时。

四、计划停运:

1、计划停运小时:

计划停运是指设备处于计划停运状态的小时数。

Σ单机计划停运小时×单机容量

全厂计划停运小时=

Σ全厂机组容量

2、计划停运次数:

Σ单机计划停运次数×单机容量

全厂计划停运次数=

Σ全厂机组容量

3、计划停运系数:

计划停运小时

单台机组计划停运系数(%)=×100%

计算期日历小时

Σ单机计划停运系数×单机容量

全厂机组计划停运系数(%)=×100%

计算期日历小时

五、非计划停运:

第一类非停,是指机组需立即停运或被迫不能按规定立即投入运行状态(如机组启动失败)。

第二类非停,是指机组虽不需立即停运,但需在6小时内停运。

第三类非停,是指机组可延迟至6小时之后,但需在72小时之内停运。

1、非计划停运小时:

设备处于非计划停运状态的小时数。

Σ单机非计划停运小时×单机容量

全厂机组非计划停运小时=

Σ全厂机组容量

【注】:自停运至调度批准前记作非计划停运;从调度批准时起至机组交付调度(运行或备用)止,为计划停运。

2、非计划停运次数:

Σ单机非计划停运次数×单机容量

全厂非计划停运次数=

Σ全厂机组容量

3、非计划停运系数:

非计划停运小时

单台机组非计划停运系数(%)=×100%

计算期日历小时

Σ单机非计划停运系数×单机容量

全厂机组非计划停运系数(%)=×100%

Σ全厂机组容量

六、非计划停运率:

非计划停运率是指计算期内非计划停运小时与计算期内非计划停运小时、运行小时二者之和的比率。

非计划停运小时

单台机组非计划停运率(%)=×100%

非计划停运小时+运行小时

Σ单机非计划停运率×单机容量

全厂机组非计划停运率(%)=×100%

Σ全厂机组容量

七、等效强迫停运率:

1、强迫停运小时:是指机组非计划停运中的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非计划停运小时数。

2、毛最大容量:是指一台机组在某一定期间内,能够连续承载的最大容量。

3、非计划降低出力:

第一类非计划降低出力:指机组需要立即降低出力者。

第二类非计划降低出力:指机组虽不需要立即降低出力,但需在6小时以内降低出力者。

第三类非计划降低出力:指机组可以延至6小时以后,但需在72小时以内降低出力者。

4、非计划降出力等效停运小时:是指机组非计划降低出力小时数折合成按毛最大容量计算的满负荷停运小时数。如:某厂1号机组容量100MW,由于某种原因非计划降出力50MW,共6小时,则:

50MW×6小时

1号机组降出力等效小时==3小时

100MW

强迫停运小时+第1、2、3类非计划降出力等效停运小时之和

单台机组等效强迫停运率(%)=

运行小时+强迫停运小时+第1、2、3类非计划降出力等效停运小时之和

Σ单机等效强迫停运率×单机容量

全厂机组等效强迫停运率(%)=

Σ全厂机组容量

八、平均连续可用小时:

可用小时:

单台机组可用小时=运行小时+备用小时

Σ单台机组可用小时×单机容量

全厂机组可用小时=

Σ全厂机组容量

单机可用小时

单台机组平均连续可用小时=

单机计划停运次数+单机非计划停运次数

Σ单台机组平均连续可用小时×单机容量

全厂机组平均连续可用小时=

Σ全厂机组容量

旅游统计基本概念和主要指标解释

旅游统计基本概念和主要指标解释

旅游统计基本概念和主要指标解释 1.游客:指任何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住国(或常住地)到其他国家(或地方),其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或其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 游客不包括因工作或学习在两地有规律往返的人。 游客按出游地分国际游客(即海外游客)和国内游客。按出游时间分旅游者(过夜游客)和一日游游客(不过夜游客)。 2.常住国:指一个人在近一年的大部分时间所居住的国家(或地区)或在这个国家(或地区)只居住了较短的时间,但在12个月内仍将返回的这个国家(或地区)。 3.常住地:指一个常住国的居民,在近一年的大部分时间所居住的城镇或在这个城镇只居住了较短的时期,但在12个月内仍将返回的这个城镇。判定一个游客是国际游客还是国内游

15.出境旅游者:指我国大陆居民出境旅游,并在境外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住宿设施至少停留一夜的游客。 16.出境一日游游客:指我国大陆居民出境旅游,在境外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并未在境外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游客。 17.旅游收入:游客(海外游客和国内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由游客或游客的代表为游客)支付的一切旅游支出就是国家(省、区、市)的旅游收入。旅游支出应包括(过夜)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在整个游程中行、游、住、食、购、娱,以及为亲友、家人购买纪念品、礼品等方面的旅游支出,不包括为商业目的购物、购买房、地、车、船等资本性或交易性的投资、馈赠亲友的现金及给公共机构的捐赠。旅游收入包括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海外旅游者在中国(大陆)境内旅行、游览过程中用于交通、参观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全部花费。 国内旅游收入:指国内旅游者在国内旅行、

热电厂主要能耗指标计算

、热电厂主要能耗指标计算 绍兴热电专委会陈耀东、热电厂能耗计算公式符号说明 、能耗热值单位换算

1 吉焦、千卡、千瓦时(GJ kcal、kwh) -3 -6 1kcal=4.1868KJ=4.1868 X 10 MJ=4.1868 X 10 GJ 3 1kwh=3600KJ=3.6MJ=3.6 X 10- GJ 2、标准煤、原煤与低位热值: 1kg原煤完全燃烧产生热量扣去生成水份带走热量,即为原煤低位热值。 Q y= 5000kcal/kg = 20934KJ/kg 1kg 标准煤热值7000kcal/kg = 29.3 X 103KJ= 0.0293GJ/kg 当原煤热值为5000大卡时,1T原煤=0.714吨标煤,则仃标煤=1.4T原煤 3、每GJ蒸汽需要多少标煤: b r = B/Q= 1/Q y n = 1/0.0293 n = 34.12/ n 其中:n = n W X n §=锅炉效率X管道效率 当n 吟 0.89 , n g= 0.958 时,供热蒸汽标煤耗率b r = 34.12/0.89 X 0.958 = 40kg/GJ 当n 心 0.80 , n g= 0.994 时,供热蒸汽标煤耗率b r = 34.12/0.80 X 0.994 = 42.9kg/GJ 二、热电厂热电比和总热效率计算 绍兴热电专委会骆稽坤 一、热电比(R): 1、根据DB33《热电联产能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2.2定义:热电比为“统计期内供热量与供电量所表征的热量之比”。 R=供热量/供电量X 100% 2、根据热、能单位换算表:

3、统一计量单位后的热电比计算公式为: R=( Q/E g X 36)x 100% 式中: Q r ---------- 供热量 GJ E g ----- 供电量万 kwh 4、示例: 某热电厂当月供电量 634万kwh,供热量16万GJ,其热电比为: R=( 16X 107634 X 36)X 100%= 701 % 二、综合热效率(n 0) 1、根据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定义,综合热效率为“统计期内供热量与供电量所表征的热量 之和与总标准煤耗量的热量之比” n 0=(供热量+供电量)/ (供热标煤量+供电标煤量) 2、根据热、能单位换算表 1 万 kwh= 36GJ 1kcal = 4.1868KJ 1kg 标煤热值= 7000kcal 33 1kg 标煤热值= 7X 103X 4.1868 =29.3 X 103KJ= 0.0293GJ 3、统一计量单位后的综合热效率计算公式为 n 0=[( Q r+36E g) /(B X 29.3 ) ] X 100% 式中:Q ---- 供热量GJ Eg -- 供电量万 kwh B --- 总标煤耗量 t 4、示例: 某热电厂当月供电量 634万kwh,供热量16万GJ,供热耗标煤6442吨,供电耗标煤2596 吨,该厂总热效率为: 4 n 0=[(16 X 104+36X 634)/ (6442+2596)X 29.3] X 100%= 69%

火力发电厂燃料统计与核算

火力发电厂燃料统计与核算 目录 一、燃料统计与核算的目的和意义 (1) 二、燃料统计指标 (1) 三、交货方式对统计核算的影响 (2) 四、数量指标 (3) 五、几个数量口径的应用 (4) 六、入厂煤数量审核 (5) 七、计算运损和盈亏吨 (6) 八、运损对燃料成本的影响 (7) 九、入厂煤水分的影响 (8) 十、运费 (9) 十一、煤价的不同口径与应用 (10) 十二、入厂煤质量验收统计 (11) 十三、索赔 (11) 十四、拒付 (12) 十五、耗用 (13) 十六、热值差 (16) 十七、库存盘点 (17) 1.煤场盘点规定 (17) 2.集团所发盘煤报告格式的填报说明 (18) 十八、计提场损 (18) 十九、盘点盈亏处理 (19) 二十、厂内费管理 (21) 1.厂内费的项目 (21) 2.厂内费用的预算管理 (24) 3.厂内费的计提均摊 (24) 二十一、标煤单价因素分析 (24) 二十二、燃料核算——一般规定 (24) 1.燃料核算的主要工作 (25) 2.燃料核算一般规定 (25) 3.燃料核算科目设臵 (25) 二十三、燃料核算——购入成本核算 (27) 1.燃料购入成本 (28) 2.燃料入库验收 (28) 3.燃料暂估 (29) 4.严格控制预付款(预结算款) (30) 5.财务部门应加强对电煤估收、结算资料的审核 (30) 二十四、燃料核算——耗用成本核算 (31) 1.燃料耗用范围 (31) 2.燃料耗用的计量及计价 (32)

3.燃料成本在各种产品之间合理分配 (32) 二十五、燃料核算——盘点和库存成本核算 (33) 二十六、燃料核算——账务处理 (33) 二十七、燃料核算——实务操作 (35) 1.燃料费核算的流程 (35) 2.财务的核算工作 (35) 3.标煤单价是如何算出来的 (36) 二十八、关于规范燃料成本核算的要求 (38) 二十九、库存煤热值是多少 (38) 三十、入厂标煤单价与入炉标煤单价的比较 (39) 三十一、入炉热值变动的影响 (39) 三十二、调整出库结构的影响 (40) 三十三、暂估对燃料成本的影响 (41) 三十四、无法支付的燃料应付账款如何处理 (41) 三十五、统计指标的基本方法 (42) 1.指标对比法 (42) 2.比率分析法 (42) 3.连环替代法 (42) 4.连环替代法在标煤单价分析中的应用 (44) 三十六、燃料 MIS (45)

主要指标解释及数据来源和企业综合评价得分计算方法

主要指标解释及数据来源和企业综合评价得分计算方法 一、单位用地税收(单位:万元/亩) 单位用地税收=税收实际贡献/用地面积 税收实际贡献:指企业实际入库(不含查补以前年度税款)主要税费合计数额,具体包括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用地面积:指企业实际用地面积,包括企业通过政府出让、土地二级市场获得的自有土地使用权土地,通过租赁方式实际占用的土地,以及其他实际占用的土地等。 二、单位能耗销售收入(单位:万元/吨标准煤) 单位能耗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总能耗 销售收入:指企业在税务纳税申报系统中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 总能耗:指企业生产和非生产活动消耗的能源总量。工业生产活动消耗能源包括作为燃料、动力、原料、辅助材料使用的能源,以及生产工艺中使用的能源。 三、单位污染物排放销售收入(单位:万元/当量吨) 单位污染物排放销售收入=销售收入/主要污染物排放总当量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当量:指企业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类指标的排放当量之和。 四、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单位:%)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支出/销售收入 研发经费支出:指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内部经费支出。

五、全员劳动生产率(单位:万元/人)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总产值(现价)/年平均职工人数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根据产品的价值量指标计算的平均每一个从业人员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等于企业的工业总产值除以年平均职工人数。 六、税收增幅(单位:%) 税收增幅=(当年税收实际贡献/上年税收实际贡献-1)×100% 七、销售收入增幅(单位:%) 销售收入增幅=(当年销售收入/上年销售收入-1)×100% 八、研发经费投入增幅(单位:%) 研发经费投入增幅=(当年研发经费支出/上年研发经费支出-1)×100% 九、亩均投资额(单位:万元/亩) 亩均投资额=投资额/用地面积 投资额:即企业当年固定资产投资额,指企业当年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厂房、设备和地价款)的资金总量。 十、有关数据来源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名单、所在区市统计用区划代码、所属行业分类代码(《2017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小类代码)由统计部门提供。 (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名单、所在区市统计用区划代码、所属行业分类代码由区市税务、市场监管、统计等部门通过企业纳税、市场主体登记、行业分类等有关信息筛选确定。

能源统计主要指标解释

能源顾名思义,能源就是能量的来源或源泉,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 能源 是可以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具有能量的物质,如煤炭、石油、核燃料、水、风、生物体等, 或者从这些物质中再加工制造出的新生物, 如焦炭、煤气、液化气、煤油、汽油、柴油、电、 沼气等。因此可以说,能源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 即能产生机械能、热能、光能、 电磁能、化学能的各种能量的资源。 当量热值又称理论热值或者实际发热值,是指某种能源一个度量单位本身所含的热 量。当量热值 的计算可根据试样在充氧的弹筒中 (放有浸没氧弹的水的容器) 完全燃烧所放 出的热量(用燃烧后水温升高计算出来的)进行实测。对固体燃料来说,通常把其应用基底 位发热量作为当量热值,如汽油的当量热值是 10300千卡/公斤,天然气的当量热值是 9310 千卡/公斤,等等。 等价热值是指加工转换产出的某种二次能源与相应投入的一次能源的当量, 即获得一 个度量单位的某种二次能源所消耗的, 以热值表示的一次能源量。也就是消耗一个度量单位 的某种二次能源,就等价于消耗了以热值表示的一次能源量。 因此,等价热值是一个变动值, 随着能源加工转换工艺的提高和能源管理工作的加强, 转换损失逐渐减少,等价热值会不断 降低。等价热值是对二次能源及消耗工质 (工质指生产过程中的媒介物或能量交换中的载能 体,如水;耗能工质,即有些工质的获得需要消耗一定的能源,如自来水要耗电能)而言, 因一次能源 不存在折算问题,因此也无所谓等价热值。 能源折算标准 就是将各种能源折算成标准燃料,标准燃料是计算能源总量的一种模拟 的综合计算单位,在能源使用中主要利用它的热能,因此,习惯上都采用热量来作为那样的 共同换算标准。由于煤、油、气等各种燃料质量不同,所含热量不同,为了便于对各种能源 进行计算、对比和分析,必须统一折算成标准燃料,标准燃料可分为标准电、标准油、标准 煤等,国际上一般采用标准油、标准煤较多,世界各国都按本国的用能特点确定自己的能源 标准量,西欧有些国家以用电为主,采用标准电(法国、比利时) ,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以用 油为主,采用标准油(美国、加拿大) ,我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以用煤为主,采用标准煤为 计算基准,即将各种能源按其发热量折算为标准煤。 标准煤又称煤当量,国际制单位为焦耳, 1千克标准煤的热值,中国、俄罗斯、日本均按 7000千卡计算,联合国按 6880千卡计算。 我国的折算方法是:7000千卡去度量各种燃料、动力能源。 能源折标准煤的折标系数 =某种能源每千克实际热值/每千克标准煤热值( 7000千卡)。 购进量 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性质划分,购进量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能源经销企业(批发、 零售企业)用于销售的能源购进数量,另一种是能源使用企业用于消费的能源购进数量,这 两种源购进量分别在不同表式中统计。 能源经销企业能源购进量, 指能源经销企业在报告期内购入的、 用于销售的各种一次能 源和二次能源。能源经销企业能源购进量由能源经销企业 (批发、零售企业)填报。《能源统 计报表制度》中需要填报这一指标的报表是 P403表。 能源使用企业能源购进量, 指能源使用单位在报告期内外购的、 用于本企业消费的各种 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能源使用企业能源购进量由能源使用企业填报。 购进量的核算原则是: (1)计算购进量的能源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已实际到达本单位; 等价热值 二次能源所具有的热量 转换效率

电厂经济指标计算公式

电厂经济指标计算公式 1.正平衡供电煤耗: 供电煤耗=标煤量/供电量 =标煤量/(发电量-厂用电量) 标煤量=原煤量×(入炉低位热值/标煤热值) 反平衡供电煤耗 供电煤耗=热耗率/(×锅炉效率×管道效率)/(1-厂用电率) 2、生产厂用电率 生产厂用电率是指发电厂为发电所耗用的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 3、综合厂用电率 综合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 4.锅炉效率 % 锅炉总有效利用热量占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燃料的输入热量的百分比。分正反平衡两种计算方法,一般火电厂采用反平衡计算法,我厂#9、10机组设计锅炉效率%,实际运行在91%左右,锅炉效率1个百分点影响机组煤耗约3.5 g/ 5.排烟温度℃ 一般情况下排烟温度升高约5℃影响煤耗1g/ 6.空气预热器漏风率 % α分别为空气预热器出口、进口处烟气过量空气系数 过量空气系数计算方法:21/(21-该处的氧量) 空预器漏风对锅炉效率影响较小,它主要影响吸、送风机电耗 7.飞灰可燃物 % 飞灰1个百分点影响煤耗1.3 g/

8.制粉单耗(kWh/吨原煤) 指制粉系统(磨煤机、排粉机、一次风机、给煤机、给粉机等)每磨制1吨原煤所 消耗的电量。 制粉单耗=制粉系统耗电量/入炉原煤量 9.制粉耗电率 % 指统计期内制粉系统消耗的电量占机组发电量的百分比 10、送、引风机单耗(kWh/吨汽) 指锅炉产生每吨蒸汽送、引风机消耗的电量。 送、引风机单耗=送、引风机耗电量/∑锅炉增发量 送、引风机耗电率=送、引风机耗电量/∑发电量×100 11、一次风机单耗(kWh/吨煤) 一次风机单耗=一次风机耗电量/∑入炉煤量 12、汽轮发电机组热耗率 kj/kWh 是指汽轮发电机组每发一千瓦时电量耗用的热量。它反映汽轮发电机组热力循环的完善程度,是考核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一次中间再热汽轮机的热耗率计算公式: 13、真空度 % 真空度降低1个百分点大约影响热耗率的1%,约3 g/ 14、凝汽器端差℃ 端差增大1℃约影响真空,煤耗1 g/。 15.凝结水过冷度℃ 凝结水过冷使循环水带走过多的热量,反而使机组的经济性降低。正常运行时过冷度 一般为-1 ℃ 过冷度=排汽温度-凝结水温 16、循环水温升℃

火力发电厂生产统计指标管理

火力发电厂生产统计指标管理 二〇〇六年七月

火力发电厂生产统计指标管理 本次讲课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火力发电厂生产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主要围绕“火力发电厂生产指标完成情况”月报中涉及的主要指标内容,进行分类后,逐一讲解,其目的是统一认识、统一口径,达到报表准确。 第二部分是火力发电厂生产指标统计分析。主要针对影响火力发电厂产量、能耗指标进行因素分析,给出分析提纲及相关分析数据。 第一部分火力发电厂主要生产统计指标 “火力发电厂生产指标完成情况”月报中的主要指标分为四大类: 1、产品产量统计指标 2、能源消耗统计指标 3、发电设备生产能力统计指标 4、发电负荷统计指标 第一章产品产量指标统计 1、发电量:电厂在报告期内生产的电能量。发电量是根据发电机端的电能表计量的,在统计过程中要注意电度表

的精度等级。 计算发电量时注意以下几点: ①包括供应本厂厂用电发电机组的发电量,但不包括励磁机的发电量. ②新装发电机组或改进、大修后,试运转期间所发电量,凡已被本厂或用户利用的,均应计入该厂发电量中. ③发电机组临时作调相时,发电机组电量. 2、上网电量:电厂在报告期内生产和购入的电能产品中,用于输送给电网的电量。即厂、网协议确定的电厂并网点各计量关口表抄见电量,电厂关口表一般在主变高压侧,也有在电厂配出线上装表的。现在是按照产权分界处计量上网电量。 电厂电气一次系统示意图

发电厂电力平衡: ∑发电机端输出电量=上网电量+发电厂用电量+供热厂用电量+电厂主变损耗及其它耗用电量+供厂区用户电量(自办企业、非生产)-电厂外购电量 3、供热量:电厂在发电的同时,对外出售蒸汽或热水的总热量。 ①供热方式 a、生蒸汽经减温减压器供热 b、抽汽供热 (8—13公斤/厘米2、1.2—2.5公斤/厘 米2) c、抽汽加热循环水供热 d、低真空循环水供热 供热方式示意图

乡镇统计报表报主要指标解释

综合年定报表主要指标解释 一、年报一套表 (一)农村组织情况和从业人员情况 1、乡村户数: 指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住户,还包括居住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农村住户。户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居住一年及以上的住户也包括在本地农村住户内;有本地户口,但举家外出谋生一年以上的住户,无论是否保留承包耕地都不包括在本地农村住户范围内。不包括乡村地区内的国有经济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的集体户。 2、乡村人口: 指乡村地区常住居民户数中的常住人口数,即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个月以上,而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体的人口。外出从业人员在外居住时间虽然在6个月以上,但收入主要带回家中,经济与本户连为一体,仍视为家庭常住人口;在家居住,生活和本户连成一体的国家职工、退休人员也为家庭常住人口。但是现役军人、中专及以上(走读生除外)的在校学生、以及常年在外(不包括探亲、看病等)且已有稳定的职业与居住场所的外出从业人员,不应当作家庭常住人口。 3、乡村劳动力资源数:指乡村人口中劳动年龄以上(16周岁)能够参加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乡村劳动力资源数=劳动年龄内的人口数-劳动年龄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数+超过劳动年龄而实际参加劳动的人口。 4、劳动年龄内的人口数:指在乡村劳动年龄内的人口总数,即男性年龄在16-59岁之间,女性年龄在16-54岁之间的全部人口数。包括在校学习的学生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但不包括现役军人、在押犯人、户口在农村但领取国家工资的职工人口。资料来源可从农村人口统计报表中该年龄组内人口减去户口在农村但领取国家职工工资的人口。 5、劳动年龄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数:指在劳动年龄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有残疾(五种残疾标准,见国家统计局90年9月农村经济基本情况调查方案23页至24页)但能参加劳动的人不包括在内。 6、超过劳动年龄而实际参加劳动的人数:指男在59岁以上、女在54岁以上而实际经常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数。 7、乡村实有从业人员:指乡村人口中实际参加各种行业劳动并取得实物或货币收入的劳动力人数。包括劳动年龄内实际参加劳动的人口和超过劳动年龄实际参加劳动的人口数。 8、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是指直接参加农林牧渔业生产的从业人员以及直接从事采集、捕猎劳动的从业人员。 9、工业从业人员:是指主要从事工业生产、服务、管理的从业人员。工业生产活动包括下列两个方面:(1)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如采矿、晒盐、森林采伐等,

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报表各项指标解释说明

附件1 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报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08年12月

目录 一、总说明 二、报表目录 三、报表表式 1.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总表 2.石油石化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汇总表 3.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汇总表 4.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汇总表 5.煤炭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汇总表 6.发电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汇总表 7.电网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汇总表 8.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汇总表 9.建材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汇总表 10.机械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汇总表 11.其他工业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汇总表 12.建筑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汇总表 13.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汇总表 14.非工业其他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汇总表 四、主要指标解释 五、参考附件 1.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2.历年来各行业价格指数 3.非工业企业增加值(收入法)计算表

一、总说明 (一)报表构成。 报表由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总表(以下简称《统计监测总表》)、工业企业附表(参照国家标准GB/T13234-91《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和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依据《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和〈中央企业任期节能减排管理目标〉的通知》(国资发考核[2007]194号)要求分石油石化、钢铁、有色金属、煤炭、发电、电网、化工、建材、机械、其他工业行业、非工业企业附表(参照国家标准GB/T13234-91《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和北京市统计局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依据国资发考核[2007]194号文要求分建筑、交通运输、其他非工业行业企业)构成。 (二)填报范围。 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在汇总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内所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包括工业企业集团中独立核算的非工业企业及非工业企业集团中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能源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后填报。 (三)报送时间。 重点类企业:《统计监测总表》、《工业行业附表》为季报,报送时间为当年的4月20日、7月20日、10月20日和次年的1月31日;非工业行业附表为半年报,报送时间为当年的7月20日和次年的1月31日。国航、东航、南航、中国远洋和中国海运的非工业行业附表要求每季度报送。 关注类企业:《统计监测总表》、《工业行业附表》和《非工业行业附表》均为半年报,报送时间为当年的7月20日和次年的1月31日。

热电厂主要能耗指标计算

一、热电厂主要能耗指标计算 热电专委会耀东一、热电厂能耗计算公式符号说明

二、能耗热值单位换算 1、吉焦、千卡、千瓦时(GJ、kcal、kwh) 1kcal=4.1868KJ=4.1868×10-3MJ=4.1868×10-6GJ 1kwh=3600KJ=3.6MJ=3.6×10-3GJ 2、标准煤、原煤与低位热值: 1kg原煤完全燃烧产生热量扣去生成水份带走热量,即为原煤低位热值。 Q y=5000kcal/kg=20934KJ/kg 1kg标准煤热值Q y=7000kcal/kg=29.3×103KJ=0.0293GJ/kg 当原煤热值为5000大卡时,1T原煤=0.714吨标煤,则1T标煤=1.4T原煤 3、每GJ蒸汽需要多少标煤: b r=B/Q=1/Q yη=1/0.0293η=34.12/η 其中:η=ηW×ηg=锅炉效率×管道效率 当ηW=0.89,ηg=0.958时,供热蒸汽标煤耗率b r=34.12/0.89×0.958=40kg/GJ 当ηW=0.80,ηg=0.994时,供热蒸汽标煤耗率b r=34.12/0.80×0.994=42.9kg/GJ 二、热电厂热电比和总热效率计算 热电专委会骆稽坤 一、热电比(R): 1、根据DB33《热电联产能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2.2定义:热电比为“统计期供热量与供电量所表征的热量之比”。 R=供热量/供电量×100% 2、根据热、能单位换算表:

1kwh=3600KJ(千焦) 1万kwh=3600×104KJ=36GJ(吉焦) 3、统一计量单位后的热电比计算公式为: R=(Q r/E g×36)×100% 式中: Q r——供热量GJ E g——供电量万kwh 4、示例: 某热电厂当月供电量634万kwh,供热量16万GJ,其热电比为: R=(16×104/634×36)×100%=701% 二、综合热效率(η0) 1、根据省地方标准DB33定义,综合热效率为“统计期供热量与供电量所表征的热量之和与总标准煤耗量的热量之比” η0=(供热量+供电量)/(供热标煤量+供电标煤量) 2、根据热、能单位换算表 1万kwh=36GJ 1kcal=4.1868KJ 1kg标煤热值=7000kcal 1kg标煤热值=7×103×4.1868=29.3×103KJ=0.0293GJ 3、统一计量单位后的综合热效率计算公式为 η0=[(Q r+36E g)/(B×29.3)]×100% 式中:Q r——供热量GJ E g——供电量万kwh B——总标煤耗量t 4、示例: 某热电厂当月供电量634万kwh,供热量16万GJ,供热耗标煤6442吨,供电耗标煤2596吨,该厂总热效率为: η0=[(16×104+36×634)/(6442+2596)×29.3]×100%=69%

电厂主要指标计算公式

主要指标统计计算 1、发电量:日、月累计发电量。 2、供电煤耗: 日供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 1111×日入炉煤热值(兆焦/千克)×日入炉煤皮带秤来煤量(吨)×1111 11.111(兆焦/千克)×日供电量(千瓦时) 计算期入炉煤平均热值(兆焦/千克)=1日入炉煤热值(兆焦/千克)×日入炉煤皮带秤来煤量(吨)×1111 1日入炉煤皮带秤来煤量(吨)×1111) 月供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1111×1日入炉煤热值(兆焦/千克)×日入炉煤皮带秤来煤量(吨)×111 11.111(兆焦/千克)×月供电量(千瓦时) 累计供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1月供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月供电量(千瓦时) 1月供电量(千瓦时) 3、供热标准煤耗率(千克/百万千焦)=供热标准煤量(吨) 供热量(百万千焦) ×111 月供热标准煤耗率(千克/百万千焦)=1日供热标准煤量(吨) 1日供热量(百万千焦) ×111 累计供热标准煤耗率(千克/百万千焦)=1月供热标准煤耗率(千克/百万千焦)×月供热量(百万千焦) 1月供热电量(百万千焦) 4、发电厂用电率(%) 日发电厂用电率(%)=日发电厂用电量(万千瓦时) 日发电量(万千瓦时) ×111% 月发电厂用电率(%)=1日发电厂用电量(万千瓦时) 1日发电量(万千瓦时) ×111% 累计发电厂用电率(%)=1月发电厂用电率×月发电厂电量(万千瓦时) 1月发电量(万千瓦时) ×111% 5、供热厂用电率(%) 日供热厂用电率(千瓦时/百万千焦)=日供热厂用电量(千瓦时) 日供热量(百万千焦) 月供热厂用电率(千瓦时/百万千焦)=1日供热厂用电率×日供热量(百万千焦) 1日供热量(百万千焦) 累计供热厂用电率(千瓦时/百万千焦)=1月供热厂用电率×月供热量(百万千焦) 1月供热量(百万千焦) 7、补水率 日补水率(%)=日除盐水量(吨)-非生产用除盐水量 日蒸发量(吨) ×111% 月补水率(%)=1日除盐水量(吨) 1日蒸发量(吨) ×111%

妇女发展纲要统计监测指标解释

妇女发展纲要统计监测指标解释 一、妇女与健康 (一)主要指标 1.妇女人均预期寿命 2.孕产妇死亡率 3.妇女常见病筛查率 4.宫颈癌死亡率 5.乳腺癌死亡率 6.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率 7.妇女梅毒年报告发病率 8.孕产期中、重度贫血患病率 9.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率 10.妇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 11.人工流产率 (二)指标解释 妇女人均预期寿命 1.定义: 又称平均寿命,指在某一死亡水平下,已活到×岁年龄的人口平均还有可能继续生存的岁数。它能摆脱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综合反映全体人口的死亡水平,对于人口分析和人口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平均预期寿命也可以分性别进行计算,现在各国都分别计算男性、女性和总人口三种平均寿命。一般来说,女性平均寿命高于男性。 2.计算方法: 平均预期寿命是通过编制生命表来计算的。计算方法是将×年龄以上累计生存人数Tx除以该年龄尚存人数Lx,即平均预期寿命Ex=Tx/Lx。在各年龄的平均预期寿命中,0岁组(出生时)的平均预期寿命可以表示一批人出生后平均一生可能存活的寿命数,具有特殊意义,通常所说的平均预期寿命即指0岁时平均寿命预期寿命,记作Eo/Lo,其中Lo为假定的同批人数,To需从最高年龄Tw、…、T2、T1累计而来,因此,Eo是生命表的最终结果。 3.计算单位:岁

4.数据来源:一般根据人口普查资料推算求得。 孕产妇死亡率 1.定义: 指某地区一年内,孕产妇死亡人数与该地区当年活产儿之比。孕产妇死亡率是评价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它的高低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孕产妇生活环境及卫生保健服务有直接关系。 孕产妇死亡:指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内死亡者,不论妊娠时间与部位,包括内外科原因、计划生育手术、宫外孕、葡萄胎死亡者,但不包括意外原因死亡者。 因此,界定孕产妇死亡有两个重要概念: ①时间:孕期、产期、产褥期(42天); ②孕产妇死亡包括直接产科原因和间接产科原因的死亡。 直接产科死亡原因:指因妊娠状态下(妊娠、分娩、产褥)的妊娠或产科并发症,操作干预,误诊或治疗不当等造成的死亡,例如妊高症、产后大出血、产褥感染、计划生育手术、宫外孕、葡萄胎死亡者。 间接产科原因:指由于妊娠期的生理变化影响而非直接产科原因,使以往疾病加重或妊娠期新生疾病(包括内、外科)造成的死亡。例如,以往有肝病、心脏病、肾病、妊娠后加重引起的死亡。 2.计算方法: 年内孕产妇死亡总人数 孕产妇死亡率 = ————————————×10万/10万 年内活产儿数 3.计算单位:1/10万 4.数据来源:卫生部监测点数据,每年6月份可以提供上年数据。 妇女常见病筛查率 1.定义: 指某地区统计年度内实际进行妇女常见病筛查的20~64岁户籍妇女人数(不包括因疾病到妇科门诊就诊的人数)与20~64岁妇女人数之比。 2.计算方法: 某地区统计年度内实查人数 妇女常见病筛查率 = ———————————————×100% 该地区当年20-64岁妇女人数

统计能源专业年鉴用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综合能源消费量指企业(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扣除能源加工转换和能源回收利用等重复因素)的总和。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时,需要将各种能源品种的消费量换算成按照标准计量单位(如:吨标准煤)计量的消费量。不同工业法人单位的计算方法见《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205-1表)的说明。 能源购进量指能源使用企业(单位)在报告期购进的各种能源数量。 购进量的核算原则是: 1.计算购进量的能源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已实际到达本单位; 二是经过验收、检验; 三是办理完入库手续。但是,在未办理完入库手续前,已经投入使用的或已经销售的,要计算在购进量中;使用多少,计算多少。 2.“谁购进,谁统计”。 凡属本单位实际购进的,符合上述原则,不论从何处购进,均应计算在内,包括作价的加工来料。 凡属本报告期实际购进的,办理完入库手续,即计算购进量;什么时间办理入库手续,什么时间计算购进量。 购自省外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外(包括进口)购进的能源产品数量。 能源消费量指能源使用企业(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数量。能源消费量分实物量和标准量两种。能源消费实物量是按照报表规定的、体现物质形态属性的计量单位(如:吨、立方米)计算的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标准量是按照能源标准计量单位(如:吨标准煤)计算的能源消费量。 工业生产能源消费指工业企业为进行工业生产活动所消费的能源。主要包括: 1.用于本企业产品生产、工业性作业的能源,包括用作原料、材料、燃料、动力;作为能源加工转换企业,还包括用作加工转换的能源(这部分能源不能理解为用作原材料,用作原材料的概念见后面的解释)。 2.产品生产过程中作为辅助材料使用的能源。 3.生产工艺过程使用的能源。 4.新技术研究、新产品试制、科学试验使用的能源。 5.为了工业生产活动而在进行的各种修理过程中使用的能源。 6.生产区内的劳动保护用能等。 非工业生产能源消费指在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中,除“工业生产能源消费”以外的能源消费,即非工业生产用能和工业企业附属的不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非独立核算单位用能。比如本企业施工单位进行技术更新改造、维修等过程用能,非生产区的劳动保护用能,科研单位、农场、车队、学校、医院、食堂、托儿所等单位用能。但是必须注意,上述单位如果是独立核算的,其用能既不能包括在“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中,亦不能包括在“非工业生产能源消费”中。 生产交通运输工具的企业(如造船厂、汽车制造厂),向成品轮船、汽车中添加动力用油,应算作企业的非工业生产消费。 运输工具能源消费量指在厂区内、外进行交通运输活动的交通运输工具所消费的能

电厂主要指标计算公式

主 要 指 标 统 计 计 算 1、 发电量:日、月累计发电量。 2、供电煤耗: 日供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 1000×日入炉煤热值(兆焦/千克)×日入炉煤皮带秤来煤量(吨)×1000 29.271(兆焦/千克)×日供电量(千瓦时) 计算期内入炉煤平均热值(兆焦/千克)=Σ日入炉煤热值(兆焦/千克)×日入炉煤皮带秤来煤量(吨)×1000 Σ日入炉煤皮带秤来煤量(吨)×1000) 月供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 1000×Σ日入炉煤热值(兆焦/千克)×日入炉煤皮带秤来煤量(吨)×103 29.271(兆焦/千克)×月供电量(千瓦时) 累计供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 = Σ月供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月供电量(千瓦时) Σ月供电量(千瓦时) 3、供热标准煤耗率(千克/百万千焦)=供热标准煤量(吨) 供热量(百万千焦)×103 月供热标准煤耗率(千克/百万千焦)=Σ日供热标准煤量(吨) Σ日供热量(百万千焦)×103 累计供热标准煤耗率(千克/百万千焦)= Σ月供热标准煤耗率(千克/百万千焦)×月供热量(百万千焦) Σ月供热电量(百万千焦) 4、发电厂用电率(%) 日发电厂用电率(%)=日发电厂用电量(万千瓦时)日发电量(万千瓦时) ×100% 月发电厂用电率(%)= Σ日发电厂用电量(万千瓦时) Σ日发电量(万千瓦时) ×100% 累计发电厂用电率(%)=Σ月发电厂用电率×月发电厂电量(万千瓦时) Σ月发电量(万千瓦时) ×100% 5、供热厂用电率(%) 日供热厂用电率(千瓦时/百万千焦)=日供热厂用电量(千瓦时)日供热量(百万千焦) 月供热厂用电率(千瓦时/百万千焦)= Σ日供热厂用电率×日供热量(百万千焦) Σ日供热量(百万千焦) 累计供热厂用电率(千瓦时/百万千焦)=Σ月供热厂用电率×月供热量(百万千焦) Σ月供热量(百万千焦) 7、补水率 日补水率(%)=日除盐水量(吨)-非生产用除盐水量 日蒸发量(吨) ×100% 月补水率(%)= Σ日除盐水量(吨)Σ日蒸发量(吨) ×100% 累计补水率(%)= Σ月补水率×月蒸发量(吨) Σ月蒸发量(吨) ×100%

热电厂主要技经指标统计详解

热电厂主要技经指标统计 一、统计概述 1、意义 ①电力统计是各级领导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②是生产管理和运行人员工作的信息来源; ③能为社会有关行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2、要求 准确性、及时性、权威性――错误的统计给人误导 3、范围 热电厂技术经济指标统计。简称“技经指标”统计。 编写:日报、旬报――反映当时重要情况 月报、季报――用来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年报――提供总结性资料,检查当年计划执行情况,以此来制订新的年度计划。 4、实质 统计――计算能源加工的转换效率,求投入和产出比值。 产出 η=——————×100% 投入 如C6-50/10的热流图: 100%=锅炉损失15%+管道损失3%+机械损失0.4%+凝结水回热2.5%+冷凝损失14%+电能有效热能11.4%+供热热能53.7% 如B6-50/10的热流图: 100%=锅炉损失15%+管道损失3%+机械损失0.5%+凝结水回热2.5%+冷凝损失0%+电能有效热能13%+供热热能66% 如N50MW纯凝机热流图: 100%=锅炉损失10%+汽水损失2%+机电损失1%+凝结水回热3%+冷凝损失54% +电能有效热能30% 如10t/h锅炉直供 100%=锅炉损失35%+汽水损失2%+供热热能63% 二、统计员基本条件 1、熟悉生产过程 火电厂/ 热电厂区别:能量转换相似,最后结果不同: 小火电/ 热电厂厂内各系统完全一样,只多了个热网系统。 根据供热机组的不同,有抽凝机组、背压机组、抽背机组、双抽机组之分。 锅炉有链条炉、抛煤链条炉、煤粉炉、循环硫化床锅炉之分。 化学能→热能→动能→电能(电网)

← ↓ →热能(热网) 2、懂得数据采集 ①抄表日志――总和、取平均值、积数 ②计量表――煤表、汽表、水表、电能表 ③电表――上网电表 3、会判断数据真实性 ●靠知识积累 ●了解行情――同类型厂的消耗指标 4、知道符号含义 MPa 、kPa 、Pa; g 、kg 、t ; h 、℃、%; J、kJ、GJ; W、kW、MW、GW; kWh、MWh。 代数符号:Q-热量、D-蒸汽量、B-标煤量、h-焓值、W-发电量、 E-厂用电量; η-效率、α-“发电比”、β-供热比、b-标煤耗、 e-厂用电率、ω-热电比 gl-锅炉、gr-供热、fd-发电、gd-供电、fg-发电供热、cq—产汽。 三、主要技经指标的计算 1、原煤耗量 投入(煤)量的准确与否会影响整个计算。因为煤量多少靠计量表的准确性,锅炉耗煤必须计量。每天有煤的消耗量才能计算生产指针。计量点越靠近炉前越好。如果在运输线上,进入煤仓的煤不一定就是当天消耗的煤,有中间储粉仓的锅炉更是如此。日报表一天不准确不要紧,但月报表必须准确。每天进入锅炉的煤允许适当调整,就是说,每天应适当扣除仓储煤量或加上利用仓储的煤量。使计算出来的锅炉效率大致在设计效率左右波动,这样不致于闹出锅炉效率超过理论效率100%,或煤粉炉效率不及工业炉效率的笑话。按日消耗量计算出来的供热、发电煤耗,只能作为及时了解生产部门的消耗趋势,不能反映企业管理方面的水平。注意,煤场月底或年底必须盘点,盈亏调整。由月底或年底盘点清仓计算出来的全月或全年煤耗指针,才能代表全部管理水平,当然,每天扣除的煤量和加上的煤量,最终必须抵销。所以,热电厂全月或全年的技经指针必须用期末调整以后的煤量来计算。有时指标很好,而煤场的煤反而亏了,显然,是不正常的现象。 《电力统计工作指南》要求: ●日耗用原煤量=计量测得的入炉原煤量±日末日初储煤差额 ●月耗用原煤量=月初库存+本月购入-月末库存-规定损耗-非发电用或拨出

卫生统计主要指标解释与计算公式

卫生统计主要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一、卫生资源 1.卫生机构: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从民政和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取得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社会提供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或从事医学科研和教育等工作的单位。包括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急救中心(站)、采供血机构、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监督机所(中心)、医学科研机构、医学在职培训机构、健康教育所(站)等其他卫生机构。 2.医疗机构: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包括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急救中心(站)和临床检验中心。 3.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指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设立运营的医疗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收入用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 4.营利性医疗机构:指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可用于弥补投资者经济回报的医疗机构。政府不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 5.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和护理院,不包括专科疾病防治院、妇幼保健院和疗养院。

6.中医医院:包括中医(综合)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不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 7.专科医院:包括口腔医院、眼科医院、耳鼻喉科医院、肿瘤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胸科医院、血液病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童医院、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皮肤病医院、结核病医院、麻风病医院、职业病医院、骨科医院、康复医院、整形外科医院、美容医院等其他专科医院,不包括中医专科医院、各类专科疾病防治院和妇幼保健院。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指为本社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的基层卫生机构。 9.卫生人员:指在医疗、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学科研和在职教育等卫生机构工作的职工,包括卫生技术人员、其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一般按支付年底工资的在岗职工统计,包括各类聘任人员及返聘本单位半年以上人员,不包括临时工、离退休人员、退职人员、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和返聘本单位不足半年人员。 10.卫生技术人员:包括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师(士)、检验技师、影像技师(士)、卫生监督员和见习医(药、护、技)师(士)等卫生专业人员。不包括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如院长、副院长、党委书记等)。 11.医生: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和医士。12.医师: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完整版)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行政区划和自然资源 行政区划--指国家对行政区域的划分。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3)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4)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5)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6)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的特别行政区。 国土--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 气候--指地球与大气之间长期能量交换与质量交换所形成的一种自然环境状态,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气候既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环境要素之一,又是供给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资源。气温、降水、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值是用来描述一个地区气候状况的主要参数,而各种气象要素某年、某月的平均值(或总量)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天气气候状况的重要特征。 自然资源--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资源。自然资源一般可以分成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两大类。可再生资源指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再生、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等。非再生资源指在使用后不能再生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和地热能源。 土地资源--土地指陆地的表层部分,它主要由岩石、岩石的风化物和土壤构成。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可以分为农用地、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地。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水面。建筑用地包括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未利用地指农用地和建筑用地以外的土地,包括滩涂、荒漠、戈壁、冰川和石山等。 耕地面积--指经过开垦用以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耘的土地面积。包括种有作物的土地面积、休闲地、新开荒地和抛荒未满三年的土地面积。 林业用地面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等林木的土地面积,包括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等。 草地面积--指牧区和农区用于放牧牲畜或割草,植被盖度在5%以上的草原、草坡、草山等面积。包括天然的和人工种植或改良的草地面积。 森林资源--指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林木指树木和竹子。森林指以乔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是集生的乔木及与共同作用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气候等的总体。 活立木总蓄积量--指一定范围内土地上全部树木蓄积的总量,包括森林蓄积、疏林蓄积、散生木蓄积和四旁树蓄积。 森林面积--指由乔木树种构成,郁闭度0.2以上(含0.2)的林地或冠幅宽度10米以上的林带的面积,即有林地面积。森林面积包括天然起源和人工起源的针叶林面积、阔叶林面积、针阔混交林面积和竹林面积,不包括灌木林地面积和疏林地面积。 森林蓄积量--指一定森林面积上存在着的林木树干部分的总材积。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总规模和水平的基本指标之一,也是反映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衡量森林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依据。 森林覆盖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森林覆盖率是反映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生态平衡状况的重要指标。在计算森林覆盖率时,森林面积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计算公式为: 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水资源--水在自然界中以固体、液体和气态三种聚集状态存在,分布于海洋、陆地(包括土壤)以及大气之中,通过水循环形成水资源。水资源包括经人类控制并直接可供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用途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等。水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 地表水和地下水--陆地上的水因空间分布不同,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指分别存在于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冰盖等水体中水分的总称,又称陆地水。地下水指储存在地面以下饱和岩土孔隙、裂隙及溶洞中的水。 内陆水域总面积--指江、河、湖泊、池塘、塘堰、水库等各种流水或蓄水的水面占地面积。 海洋--是海和洋的统称。洋为地球表面上相连接的广大咸水水体的主体部分。海为地球表面相连接的广大咸水水体被陆地、岛礁、半岛包围或分隔的边缘部分。 海水可养殖面积--指利用滩涂、浅海、港湾进行鱼、虾、蟹、贝、藻等海水经济动植物的人工养殖的水面面积。 径流--指陆地上接受降水后扣除损耗外,从地表和地下向流域出口断面汇集的水流。径流可分为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壤中流。地表径流指沿地表向河流、湖泊、沼泽、海洋等汇集的水流;地下径流指沿潜水层或隔水层间的含水层,向河流、湖泊、沼泽、海洋等汇集的地下水水流。 径流量--指在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用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计算公式为: 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矿产资源--矿产指由地质作用形成,富集于地壳中或出露于地表达到工农业利用要求的有用矿物。矿产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矿产基础储量--基础储量是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它能满足现行采矿和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是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或预可行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界经济的部分,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示。 流域--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干流和支流,干支流共同组成这条河流的水系。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集水区域,这个集水区域就称为该河流的流域。 外流河--指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供给外流河河水的区域称为外流区域。 内陆河--指在陆地内部干燥地区,河水沿途消失于沙漠或注入内陆湖泊的河流。供给内陆河河水的区域称为内陆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