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大学生礼仪缺失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

教育广角教育广角
浅析当前大学生礼仪缺失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


◎胡永红
(黄冈师范学院化学与应用化学学院湖北·黄冈
438000)

摘要列举了当前大学生礼仪行为缺失现象的种种表现,分析了导致大学生礼仪行为缺失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加
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缺失原因对策
文章编号:
1671-0703(2009)08-273-01

知书达理、待人以理应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然而,目前
许多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礼仪缺失的现象,
已经严重损坏了大学生的形象,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因
此,全面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深入探索提升大学生礼仪
素养的有效措施,具有及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礼仪行为缺失现象的种种表现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当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和准则,它渗透在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大学
生仪表礼仪、举止礼仪、谈吐礼仪、社交礼仪等方面的问卷调
查和个别访谈,我们发现大学生中不懂礼、不守礼、不尚礼的
现象比比皆是,比较严重。目前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主要有
如下表现:

课堂礼仪:上课迟到早退,旷课心安理得,无视课堂秩序,
随便说话,看无关杂志书刊,接发手机短信,玩游戏,公然吃东
西,甚至呼呼大睡,等等。

图书馆礼仪:无视馆内安静秩序,大声喧哗,随便接打手
机,在读者自修室和阅览室呼呼大睡,任意污损书刊,甚至归
为己有。

食堂礼仪:就餐时任意插队,就餐后餐桌上、餐椅上、地面
上一片狼藉,缺乏应有的待客就餐礼仪常识。

宿舍礼仪:宿舍卫生状况令人头疼,起床后不叠被,晚上
熄灯后大声喧哗,任意浪费水电。

还有开会、打电话、师生交往、同学交往、男女交往等等许
多场合和情景存在的礼仪缺失,如不尊敬师长,有的同学路遇
老师视而不见,也不让路,横冲直撞;到老师办公室,有的同学
不请自进,不知道如何打招呼。另外还有穿着方面的问题,有
些学生不分场合,自以为张扬个性,穿着奇装异服,仪容仪表
不整洁,不得体。

从种种表现可以看出,当今学生礼仪规范和公德常识的
缺失,这些事情虽小,却也折射出校园文明风气状况。

二、导致大学生礼仪行为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和礼仪教育的欠缺

现在,随着独生子女比例的增加,家庭中存在更多的是父
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溺爱,造成孩子心中无别人,心中无别
人,就没有了礼仪的内在根基。同时,有的家长对孩子

的礼仪
教育不够,本身不注意礼仪,示
范不好。

(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空洞无力

多年来.我国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一直停留在一本教材、
一个讲台、一种理论的政治说教阶段,思想道德教育异化为政
治的工具,与丰富的社会现实生活及学生的行为、意识、情感
严重脱节;对学生思想道德的评价过于狭窄。只限于学校里
的考试成绩,不仅不能客观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反而
助长了虚假浮华之风,使学生养成说一套、做一套的恶劣习
气。

(三)大学生人格“单面化”与礼仪规范“多面性”的冲突

新世纪大学生对待学习刻苫努力,勤于思考,注重效率。
但是.正是由于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获得,一切以为将来消费
作投入准备。这些为了功利的目的对专业知识的过分追求,
对实用化价值取向的过分强调,恰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人
格上是理性因素的过分膨胀.从而导致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单
面化”趋势严重。然而,礼仪规范所体现的是:遵守、自律、敬
人、宽容、平等、真诚和适度等“多面性”原则,它强调“礼之用.
和为贵”。功利化的目的使大学生们只有一种追求,那就是为
了升学、为了将来的谋职而将自己的关注点过多地集中于智
力性教育。道德教育、理想教育、人格教育则不同程度地受到

大学生忽视和冷落。这样.势必造成受教育者科学知识的掌
握与道德品质的养成、礼仪规范的领略与人文素养的获得之
间的无情脱节。

三、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强化礼仪意识

环境熏陶及良好的心理环境对人的培养具有深远影响。
家庭的教育至关重要,家庭礼仪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
是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首先,为人父母者要从自己日常生
活的一言一行做起,切实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努力践行规范
的文明礼仪,扮演好孩子人生道路的引路人的角色。其次,家
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营造一定的氛围,制造一定的舆论,
以感情的变化促进礼仪活动的开展。

(二)教师言传身教

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和风度仪表,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对学生有润物细无声的陶冶作用。因此,教师要从自身职业
的特殊要求出发,以身作则,以自身的仪表美、形象美和语言
美,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生动的礼仪示范教育。

(三)高校开设礼仪课程,设立专门的礼仪咨询与培训部


礼仪课,应该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必修课程,而且,它会比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更受学生欢迎,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高
校可以根

据学校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就业方向设立专门的礼
仪咨询与培训部门,针对大学
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要开设
不同层次的礼仪训练课程,如设立初、中、高级礼仪培训班。
初级班的内容是以提高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培养健康心
态为内容的系列讲座;中级班进行基本的礼仪知识训练,包括
形象仪容礼仪、着装礼仪、举止表情礼仪、文明语言使用的礼
仪等等;高级班主要针对公司、企业、政府等实际工作需要.可
开设办公接待礼仪、会展礼仪、商务礼仪、国际交往礼仪、宗教
民俗礼仪等。通过这种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与训练。大学
生将会较为系统的掌握礼仪知识、提高礼仪修养,并为未来的
就业及所从事的事业增加有力砝码。

(四)将礼仪文化融入校园生活,形成良好的氛围

当今,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发展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
健康的学习榜样,对大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行为,形
成良好行为习惯,逐步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团委、学生会可以通过广播、宣传栏等介绍名人礼貌处世、严
谨修身的轶事,发动全校师生查找不文明现象,以辩论、演讲、
小品表演等形式弘扬文明礼貌之风,构建良好的文化氛围。
除此之外,还可举办多种形式的礼仪讲座,开展多种内容的训
练,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礼仪的效用。学生会也可组织礼仪训
练、承办礼仪服务、公开展示礼仪学习的成效等活动。

礼仪教育修养代表着一个人的品性和文明修养的程度。
当代大学生理应深刻理解和掌握礼仪的内涵和基本规范要
求,不断提高自我的修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自己的要
求。

参考文献:


[1]李灵萍等.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缺憾及对策.高教论坛,
2007(1).
[2]赵昆.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中国农业教育,
2005(9).
[3]李君,王维新.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南京医科大学学
报,
2006(3).
2009年第
安徽文学

8期

2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