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侧窗风振特性研究及控制

汽车侧窗风振特性研究及控制
汽车侧窗风振特性研究及控制

燃烧控制系统的设计(DOC)

目录 一绪论...................................................................................................................................... 二燃烧控制系统的设计 2.1燃烧过程控制任务 2.2燃烧过程调节量 2.3燃烧过程控制特点 三燃料控制系统 ........................................................................................................................ 3.1燃料调节系统...................................................................................................................... 3.2燃料调节——测量系统...................................................................................................... 3.3给煤机指令.......................................................................................................................... 四600MW火电机组DCS系统设计 4.1 电源部分 4.2 通信部分 4.3 系统接地 4.4 软件部分 五结论................................................................................................................................... 参考文献...................................................................................................................................

ITCC与CCS控制系统

ITCC与CCS控制系统 一、ITCC综合控制系统 ITCC综合控制系统应用于透平驱动压缩机的控制系统,要求具有三个基本控制功能: 透平控制(SIC) 压缩机性能控制(PIC) 压缩机控制(UIC) 压缩机运行控制和过程控制 ITCC 能实现压缩机性能控制或入口压力控制和喘振时的解耦控 制。罐体液位控制回路和其它过程控制回路也是ITCC 的组成部分。它 们同时具备过程和反喘振控制间的解耦功能。 压缩机/汽轮机附属系统保护 ITCC 为压缩机/汽轮机附属系统提供持久监测和保护功能,并且输 出报警或停机和关机。 顺序控制和起机停机 ITCC 包含几个程序,都用来辅助起动压缩机、汽轮机。其中一个 程序使汽轮机自动升速到暖机速度, 到达暖机速度后,将根据压缩机 工况使汽轮机速度增长到额定转速。另一个程序可使汽轮机组冲过临 界转速区。这种起动过程可以为操作者做其它重要工作嬴得更多的时 间。 二、CCS系统主要应用于锅炉和汽轮机行业,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标准格式,一般是各个分散控制系统制造厂家根据各自的习惯和特点来设计,在具体实现相同的控制功能方法上可能会有不同,通过实现以下功能多少可以了解CCS系统功能和组成 CCS系统的组成 ?机炉协调控制系统 ?燃料控制---给煤机转速控制系统 ?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系统 ?磨煤机风量控制系统 ?燃油压力控制系统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 ?一次风母管压力控制系统 ?汽包水位控制系统 ?送风控制系统 ?甲(乙)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 ?摆动火嘴控制系统 甲(乙)再热器喷水控制系统 ?空预器冷端温度控制系统 ?凝汽器水位控制系统 ?5~8号低加水位控制系统 ?1~3号高加水位控制系统

2015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风板控制

摘要 本系统包括电源部分和单片机部分,由升压模块、稳流模块、单片机操作模块及驱动模块组成。该系统采用把3/3.6V电压升压至12V(采用LM2596电压可调芯片),再由12V控制恒流输出,以此来驱动LED灯。本系统采用STC12C5A60S2单片机作为核心元件,通过高低电平控制绝缘栅场效应管的打开和关断,接通会选择不同的采样电阻从而获得不同的电流值,把测得的电阻值显示在显示屏上。这种通过单片机给定不同的电平来实现操作的方法简单又方便。 关键词:LM2596芯片STC12C5A60S2芯片绝缘栅场效应管 Abstract This system includes a power supply part and the MCU part, by boosting module, constant current module, MCU operation and display modules. The system uses the 3/3.6V voltage boost to 12V (using LM2596 voltage adjustable chip), and then by the 12V control constant current output, in order to drive LED lights. The system uses STC12C5A60S2 microcontroller as the core component, through the high and low level control of the insulation gate field effect tube open and close, on the choice of different sampling resistor to obtain different current value, the measured resistance values displayed on the display screen. This method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to achieve the operation by using a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given different levels. Key words: STC12C5A60S2chip LM2596chip insulated gatefield effect tube

汽车噪声控制方法研究

2006(6)总202轻型汽车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给世界带来了现代物质文明,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噪声污染等社会问题。至此汽车噪声控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近几年来,作为汽车乘坐舒适性的重要指标,汽车噪声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生产厂家的设计水平及工艺水平,噪声水平成为衡量汽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控制汽车噪声到最低水平也是追求的方向。汽车噪声通过声辐射的方式传到车外、车内,为了达到国家规定的噪声标准,需要控制车辆外部噪声;随着现代汽车对乘坐的舒适性和行使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降低车辆内部的噪声。车内噪声过大会影响汽车的舒适性、语言清晰度,甚至影响驾驶员和乘客的心理、生理健康,如果驾驶员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容易引起疲劳造成交通事故和生命危险;车外噪声过大会影响路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只有掌握车辆噪声产生机理采取对症下药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1车辆噪声分类和产生机理 车辆噪声主要是发动机噪声,按其产生的机理可以分为结构振动噪声和空气动力噪声。 1.1空气动力噪声 凡是由于气体扰动以及气体和其他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噪声称为空气动力噪声,它包括进气噪声、排气噪声、风扇噪声。进气噪声的主要成分通常包括:周期性压力脉动噪声、涡流噪声、气缸的亥姆霍兹共振噪声和进气管的气柱共振噪声;排气噪声是汽车及其发动机中能量最大的最主要的噪声源,它的噪声往往比发动机整机噪声高10 ̄15dB(A),因此降低排气噪声是主要的;风扇噪声在空气动力噪声中,一般小于进、排气噪声,特别是近几年来,一些车辆装设车内空调系统及排气净化装置等原因,使发动机罩内温度上升,风扇负荷加大,噪声变得更加严重。 1.2结构振动噪声 发动机的每一个零件在激振力的作用下发生振动而辐射的噪声,根据激振力的不同可以分为燃烧噪声、机械噪声、液体动力噪声三类。燃烧噪声是指气缸燃烧压力通过活塞、连杆、曲轴、缸体等途径向外辐射产生的噪声;机械噪声是发动机的零部件作往复的运动和旋转运动产生的周期力、冲击力和撞击力对发动机结构激振产生的噪声;液体动力噪声是发动机中液体流动产生的力对发动机结构激振产生的噪声。此外,由于机械撞击、摩擦和机械载荷的作用,车内装备的运动部件也会产生振动和车内噪声。 综上所述,噪声源是由多方面引起的,它与车身结构的固有频率、振型、阻尼等模态参数有着密切的关系。 2噪声控制 由车辆噪声产生的机理可知,几乎所有的噪声源都对车辆噪声有贡献,汽车本身也有可能放大和产生噪声,因此控制车辆噪声就成为亟待解决的工作。 汽车噪声控制方法研究 戴建营刘晓玲师春燕 (西华大学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 摘要 本文重点分析了汽车噪声产生机理,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对主动降噪方法和被动 降噪方法进行对比,论证了各自的优缺点。 关键词:汽车噪声与振动控制 技术纵横17

2015年-电子设计大赛-风板控制系统

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风板控制装置(I题) 【高职高专组】

摘要 本系统以MSP43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PID算法,实现了对风板的控制。系统主要由电源模块、角度测量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显示模块、键盘模块和声光模块等构成。通过PID反馈输出PWM来改变直流风机风力大小,使风板转角根据需求变化。加速度传感器MPU6050检测风板位置的变化,并将风板角度在LCD 液晶器上显示,同时单片机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实时调整PWM输出,通过驱动芯片L298N控制风机风速,使风板达到稳定的状态,并带有相应的声光提醒功能,使系统人性化,经过反复测试,达到了设计要求。 关键词:MSP430;PID;PWM;直流风机;MPU6050

目录

1 系统方案 本系统主要由主控模块、角度检测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显示模块、电源模块组成,下面分别论证这几个模块的选择。 1.1主控模块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采用传统8位的51单片机作为该系统的控制核心。经典51单片机具有价格低廉,使用简单等特点,但其存在外设I/O端口较少,运算速度低,功能单一,不稳定等缺点。 方案二:采用 TI 公司所生产的 MSP430F149 单片机为主控制芯片,运算速度快,超低功耗,有非常丰富的片内资源,性价比高。 综合比较以上两个方案,选择TI公司生产的430芯片,在低功耗方面有显著的优势,处理数据快,且其片内资源丰富,满足系统设计需求。 1.2角度检测模块方案论证 方案一:采用模拟三轴加速度计MMA7260, MMA7260QT是检测物件运动和方向的传感器,它根据物件运动和方向改变输出信号的电压值。通过A/D转换器读取输出信号,检测其运动和方向。 方案二:采用mpu6050传感器可准确追踪快速与慢速动作,并且可调整感测范围,可快速、直接将检测信号给控制器。 控制帆板角度是个快速处理的过程,方案一还需采集电路对AD进行采集转化为数字量,综合考虑选择方案二。 1.3电机驱动模块 本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控制风机的转速,因此电机驱动模块是必不可少,其方案有以下两种。 方案一:采用大功率晶体管组合电路构成驱动电路,这种方法结构简单,成本低、易实现,但由于在驱动电路中采用了大量的晶体管相互连接,使得电路复杂、抗干扰能力差、可靠性下降,我们知道在实际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可靠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此中方案不宜采用。 方案二:采用专用的电机驱动芯片,例如L298N、L297N等电机驱动芯片,由于它内部已经考虑到了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安全、可靠行,所以我们在应用时只需考虑到芯片的硬件连接、驱动能力等问题就可以了,所以此种方案的电路设计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好。设计者不需要对硬件电路设计考虑很多,可将重点放在算法实现和软件设计中,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和实际情况,电机驱动模块选用方案二。 1.4显示模块方案 1

正压送风余压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附件五、3正压送风余压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1、设计依据 跟据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2015 年6 月1 号实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 GJBT-1257 里面《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与2015 年发行的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规中明确指出: 8.3.1不具备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和使用前室,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措施。 8.3.7:机械加压送风机的全压,除计算最不利环管道压头损失外,尚应有余压。其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8.3.7.1:防烟楼梯间为40Pa 至50Pa。 8.3.7.2: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为25Pa 至30Pa。 2、系统组成 正压送风系统通常有正压送风机、通风管道、旁通泄压阀、旁通管道、旁通泄压阀控制箱、压差控制器、连接线等组成,其中压差控制器、泄压阀控制箱、连接线等是本次施工围。本公司采用浩捷PTJ601压差控制系统。

3、产品特点 压差控制器的安装采用壁挂式,简单方便。采用四线制连接,安装时将每个单元中压差控制器并联在四根总线上(其中二根电源线,二根信号线)通过四根总线接入旁通泄压阀控制箱中,再通过控制箱控制旁通泄压阀打开或关闭进行泄压。在该系统中压差控制器均为独立工作,压差值正常时压差控制器亮绿色巡检灯,当压差控制器所在楼层压差超过设定值后,压差控制器红色指示灯亮同时发出蜂鸣报警声。压差控制器在整个巡检和报警过程中均为独立工作方式,任一处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其他设备运行。 压差控制器特点: ◆带一个绿色巡检指示灯,一个红色报警指示灯; ◆直接输出开关控制信号; ◆供电及信号输出采用总线制传输; ◆系统采用总线制连接(四线制),单机独立工作方式,任意一台故障不影

1 控制系统概述

第一章协调控制系统(CCS)概述 引言 CCS是一种连续的调节系统(Continuious Control System),被控的变量是模拟量。 电站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电网负荷要求,要靠锅炉和汽轮发电机共同配合,由于两者特性有较大差异,所以为了既满足电网需求,又能使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协调锅炉和汽轮机之间的运行,所以需要一种负荷协调控制系统(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 这种系统往往是将被控量与设定值进行比较,经调节器运算后输出控制信号,使被控量发生变化,最终使被控量等于或接近设定值,系统是一个闭合的回路。所以又称其为闭环控制系统(Closed loop Control System)。 所以CCS术语有三种来源,但本质上并无很大区别。狭义上讲,CCS只是指负荷协调控制系统,广义上讲,单元机组上所有的连续调节系统都属于CCS。 电厂生产过程采用自动化技术已有较长历史,相对于其它工业部门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而且仍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促使这种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随着大容量、高参数汽轮发电机组的出现,要求监控的参数越来越多。因此,自动控制系统已成为锅炉、汽轮发电机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保证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对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以及对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电子技术的发展也为自动化提供了越来越完备的仪表和设备。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微机分散控制系统(DCS)以其功能全面、组态灵活、安全可靠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火电厂的自动控制。 1 基础知识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及术语 被控对象――被控制的生产过程或设备,也称为调节对象或简称对象。例如汽包水位控制系统中的汽包。 被控量――控制系统所要控制的参数,又称为被调量,例如汽包水位。 设定值――被控量所要达到或保持的数值。例如汽包水位定值。 扰动量――破坏被控量与设定值相一致的一切作用,例如汽包水位控制系统中的蒸汽流量、给水量。 调节器――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控制装置或具有相似作用的软件。例如P、PI、PID 调节器。 控制指令――或称调节指令。一般是调节器的输出信号,也可是运行人员手动给出的控制信号,该信号被送往执行机构。 执行机构――接受控制指令、对被控对象施加作用的机构。也称为执行元件、执行器。例如,机械执行机构、电动执行机构、液压执行机构。 控制机构――其动作可以改变进入对象的质量或能量的装置,例如给水阀门、空气挡板。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实际生产过程中采用的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设定值变化的规律来分,有恒值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和随动控制系统。恒值控制系统是指设定值不随时间而变化。例如电厂锅炉水位、汽温控制系统,属于这一类型 (2)按系统的结构来分,有闭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和复合控制系统。

风力发电控制系统

贝加莱风力发电控制系统 2009-05-18 09:24 1、蓬勃发展的风电技术 风力发电正在中国蓬勃发展,即使在金融危机的大形势下,风力发电行业仍然不断的加大投资。在2008年,风力发电仍然保持着30%以上的强劲增长势头,包括Vestas、Gemsa、GE、国内的金风科技、华锐、运达工程等其订单交付已经到2011年后。 国内的风力发电控制技术起步较晚,目前的控制系统均是由欧洲专用控制方案提供商提供的专用系统,价格高昂且交货周期较长。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控制系统必须要提上日程,一方面,由于缺乏差异化而使得未来竞争中的透明度过高,而造成陷入激烈的价格竞争,另一方面,寻找合适的平台开发自主的风电控制系统将使得制造商在未来激烈竞争中获得先手。 然而,风电控制系统必须满足风电行业特殊的需求和苛刻的指标要求,这一切都对风力发电的控制系统平台提出了要求,而B&R的控制系统,在软硬件上均提供了适应于风力发电行业需求的设计,在本文我们将介绍因何这些控制器能够满足风力发电的苛刻要求。 2、风力发电对控制系统的需求 2.1高级语言编程能力 由于功率控制涉及到风速变化、最佳叶尖速比的获取、机组输出功率、相位和功率因素,发电机组的转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它包含了复杂的控制算法设计需求,而这些,对于控制器的高级语言编程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B&R PCC产品提供了高级语言编程能力,不仅仅是这些,还包括了以下一些关键技术: 2.1.1复杂控制算法设计能力 传统的机器控制多为顺序逻辑控制,而随着传感器技术、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复杂控制将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机器,而机器控制本身即是融合了逻辑、运动、传感器、高速计数、安全、液压等一系列复杂控制的应用,PCC的设计者们很早就注意到这个发展方向而设计了PCC 产品来满足这一未来的需求。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PCC设计为基于Automation Runtime的实时操作系统(OS)上,支持高级语言编程,对于风力发电而言,变桨、主控逻辑、功率控制单元等的算法非常复杂,这需要一个强大的控制器来实现对其高效的程序设计,并且,代码安全必须事先考虑,以维护在研发领域的投资安全。 2.1.2功能块调用 PCC支持PLCopen Motion、PLCopen Safety和PLCopenHydraulic库

汽车空调控制系统及配风方式模板

汽车空调控制系统及配风方式

第六章汽车空调控制系统及配风方式 6.1 手动调节的汽车空调系统 当前, 大多数中级轿车都采用手动调节的汽车空调系统。该系统是依靠驾驶员拨动控制板上的各种功能键实现对温度、通风机构和风向、风速的控制。下面以国产BJ202l型汽车为例介绍手动调节的汽车空调系统。 6.1.1空调控制板 空调控制板安装在驾驶室前壁, 由驾驶员操纵。板面布局如图5-1所示。 空调控制板上设有三个控制开关, 分别是风机开关、空调方式选择开关和温度选择开关。 1.风机开关

风机开关设有四个不同的转速挡位, 以控制风机四种不同的转速。风机为一直流电动机, 其转速的改变是经过调整串入风机电路的电阻来实现的。 风机调速电阻安装在风机罩的左前方, 裸露在风道内, 与它串联的还有一个限温开关, 当温度超过某一值时, 开关断开。风机调速电阻如图5-2所示。 风机除在停用状态不工作外, 在制冷、取暖及通风状态下均可工作。 2.空调方式选择开关 空调方式选择开关用于确定空调系统的功能, 即要求空调是制冷、取暖、通风还是除霜。经过驾驶员拨动开关可处在七 个不同的位置: 0FF-停止位置; MAX-最冷位置; NORM-中冷位置; BILEVEL-微冷位置; HEA T-取暖位置; VENT-通风位置; -除霜位置。另外, 在控制板的后面, 设有真空控制开关。当驾驶员操纵空调方式选择开关时, 真空控制开关随之联动, 经过改变真空通路控制真空驱动器来调节各风门的状态及热水阀的开度。 3.温度选择开关 温度选择开关是控制温度门的开关, 用钢丝和温度门连接。温度选择当开关处于左半区(称之为冷风区)时, 温度门关死通向加热器的风道, 出来的空气是未经加热的空气。当开关处于右半区(称之为热风区)时, 温度门打开通向加热器的风道, 送入车内的空气是经

汽车噪声的控制措施及控制技术

汽车噪音的控制措施及控制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给世界带来了现代物质文明,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噪声污染等社会问题。至此汽车噪声控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近几年来,作为汽车乘坐舒适性的重要指标,汽车噪声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生产厂家的设计水平及工艺水平,噪声水平成为衡量汽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控制汽车噪声到最低水平也是追求的方向.汽车噪声通过声辐射的方式传到车外、车内,为了达到国家规定的噪声标准,需要控制车辆外部噪声;随着现代汽车对乘坐的舒适性和行使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降低车辆内部的噪声。车内噪声过大会影响汽车的舒适性、语言清晰度,甚至影响驾驶员和乘客的心理、生理健康,如果驾驶员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容易引起疲劳造成交通事故和生命危险;车外噪声过大会影响路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只有掌握车辆噪声产生机理采取对症下药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1.噪声的产生机理 车辆噪声主要是发动机噪声,按其产生的机理可以分为结构振动噪声和空气动力噪声。 1.1空气动力噪声 凡是由于气体扰动以及气体和其他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噪声称为空气动力噪声,它包括进气噪声、排气噪声、风扇噪声。进气噪声的主要成分通常包括:周期性压力脉动噪声、涡流噪声、气缸的亥姆霍兹共振噪声和进气管的气柱共振噪声;排气噪声是

汽车及其发动机中能量最大的最主要的噪声源,它的噪声往往比发动机整机噪声高10~15dB(A),因此降低排气噪声是主要的;风扇噪声在空气动力噪声中,一般小于进、排气噪声,特别是近几年来,一些车辆装设车内空调系统及排气净化装置等原因,使发动机罩内温度上升,风扇负荷加大,噪声变得更加严重。 1.2结构振动噪声 发动机的每一个零件在激振力的作用下发生振动而辐射的噪声,根据激振力的不同可以分为燃烧噪声、机械噪声、液体动力噪声三类。燃烧噪声是指气缸燃烧压力通过活塞、连杆、曲轴、缸体等途径向外辐射产生的噪声;机械噪声是发动机的零部件作往复的运动和旋转运动产生的周期力、冲击力和撞击力对发动机结构激振产生的噪声;液体动力噪声是发动机中液体流动产生的力对发动机结构激振产生的噪声。此外,由于机械撞击、摩擦和机械载荷的作用,车内装备的运动部件也会产生振动和车内噪声。 综上所述,噪声源是由多方面引起的,它与车身结构的固有频率、振型、阻尼等模态参数有着密切的关系。 2.噪声的控制措施 在汽车发动机中,柴油机的燃烧噪声在总噪声中占有很大比例。目前所研究的降噪措施主要有: (1)采用隔热活塞以提高燃烧室壁温度,缩短滞燃期,降低空间雾化燃油系统的直喷式柴油机的燃烧噪声。如尼莫尼克镍基合

风电综合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

风电综合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 1 项目概述 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电力生产也越来越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电能使用效率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我国资源的严峻形势,发展可持续资源是长久之计,风能是一种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最理想的能源,可以不受能源短缺的影响,但也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如需要有水力、风力、太阳能资源,而且最主要的是投资和维护费用高、效率低,所以发出的电成本高。现在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寻找提高利用可再生能源效率的方法,相信随着地球资源的短缺,可再生能源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为了加强对各个风电场的管理,使风电集团能够直观、动态、综合地掌握下属各风电场生产一线的情况,杜绝风电机组运行和生产经营数据的错报、迟报、漏报,同时便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及提供技术支持,力控科技为许继许昌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在总部建设一套风电场生产数据采集、监测、储存、分析、展现系统,以便风电集团能及时获取风电场生产及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的信息,为集中监测、故障分析、技术支持、经营决策等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基础。 2 系统整体拓扑结构介绍 2.1 集团调度中心系统建设 2.1.1 调度中心系统平台 调度中心信息化平台由实时服务器、历史服务器、关系数据库服务器、报警服务器、GIS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器、WEB服务器以及各种辅助系统组成。 1) 实时服务器 实时数据服务器主要为系统提供实时数据管理支撑,主要负责处理、存储、管理电站采集传送来的实时数据,并为网络中的其它服务器和工作站提供实时数据。实时数据存放在

新风控制系统

新风(空调)自动控制系统

↑简介 所谓新风(空调)自动控制系统,是以充分利用室外空气的自然冷却能力,有效降低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为目的的节能控制系统。它不仅适用于室内人数变化大,即高峰时室内人员特别密集,而低谷时室内人数比较稀少的大、中型商场、餐厅及舞厅等娱乐场所。更适用于室内空调冷负荷特别大,全年都需要进行制冷的生产场所(其中包括食用菌人工栽培车间)等。 在空调系统中,新风负荷一般要占整个空调负荷的20%~40%,有的甚至更大。在进行空调系统的设计时,冬、夏取用的最小新风量是根据人体卫生条件,用来冲洗有害物、补偿局部排风、保证空调房间一定正压值而确定的。为了保证空调系统在室内最大新风负荷,即室内人数最集中时,仍能满足根据人体卫生条件所确定的新风量指标,该参数通常选得比较大。而当室内人员相对较少时,如果仍然按照最大新风量输入新风,则会导致能源的白白浪费。由此引出需要根据室内的实际新风需求量,自动调节新风引入装置的设计理念。 以一座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的百货大楼为例,将采用固定式新风输入量与采用以室内CO2浓度为控制对象的自动新风调控系统相比较,夏季时,系统的冷负荷后者比前者减少了24.9%;冬季,系统热负荷则减少了67.6%。 同时,对于全年要求室内温度保持在22~24℃,室内冷负荷特别大,全年都需要进行制冷运行的生产场所而言,以上海及周边地区为例,自每年的10月中旬左右起,室外的环境温度开始降至22℃以下,室外空气逐渐具备自然冷却的能力。随着季节的变化,室外气温进一步下降,相对湿度也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反映空气中所含的显热和潜热的综合参数的焓值相对较低,所引入的室外空气所具备的自然冷却能力可以逐步取代由制冷机组所产生的人工冷源,最终当新风温度等同于空调系统的送风温度时,制冷机组可以完全停止制冷运行。与固定式新风输送方式相比,采用全新风自动控制装置的空调系统全年将节能20~40%。

汽车噪声声音品质主观评价及控制

汽车噪声声音品质主观评价及控制 第一章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对高质量生活的不断追求,人们对车辆乘坐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车内噪声不仅降低了乘坐的舒适性,还增加了驾驶员的疲劳感,容易使人烦躁,甚至危及行车安全。除此之外,也影响到人们对汽车质量的评价,进一步影响到汽车的销售。因此,如何控制和改善车内噪声就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噪声控制,只强调噪声量级的大小,认为噪声级越低越好。为了得到舒适的车内环境,以前主要采取降低车内噪声的声压级的办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传统的声压级不足以描述汽车噪声的全部特征,单纯地降低声压级并不能改善汽车乘坐的舒适性。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声品质(Sound Quality):声品质是在特定的技术目标或任务内涵中声音的适宜性。汽车声品质就是在满足人和环境的要求下,寻求符合汽车特性的产品声音。声品质的研究实际上提出了现代噪声控制的理念,即噪声控制不仅仅是消极被动地降低噪声的声压级,而是能够根据顾客的

主观评价,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使特定产品的噪声听上去不仅仅安静,而且尽可能的悦耳,甚至调节噪声至理想状态,并使不同的产品有各自独特的声音特性。除了频率及强度两大因素外,声品质的研究更强调心理声学及非声学因素等的直接影响。 1.2 汽车NVH 研究汽车噪声就要谈到NVH技术,汽车NVH是指汽车的Noise(噪声)、Vibration(振动)和Harshness(舒适性),主要是研究汽车噪声振动对整车性能及舒适性的影响。 Noise(噪声)是指引起人烦躁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汽车噪声不但增加驾驶员和乘员的疲劳从而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而且对环境造成噪声污染。噪声常用声压级评价,其频率范围在20Hz-20kHz。汽车噪声主要包括结构噪声(车身壁板振动产生的噪声)、辐射噪声(如发动机、排气系统、制动器等辐射的噪声)、空气动力噪声(风噪、空气摩擦车身形成的噪声)等。 Vibration(振动)描述的是系统状态的参量(如位移)在其基准值上下交替变化的过程。汽车低频振动危害驾驶员和乘员的身体健康,同时不良的振动会给汽车零部件带来损坏,影响零部件的寿命。振动是噪声产生的原因,因此,振动和噪声的研究是密不可分的。

(完整word版)燃烧控制系统(中英对照翻译)

燃烧控制系统 Combustion Control System 1.燃烧控制系统的结构 1. Combustion control system structure 燃烧控制系统为了满足机组负荷变化的需求和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按照协调控制的原则,燃料、送风和引风等子控制系统应根据燃料主控信号(来自燃料主控制系统)进行协调控制。其总体结构如图4—2所示。 The combustion control system is intended to meet the changing needs of unit load and ensure safe and economic operation of the boile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coordinated control, sub-control systems for fuel, air supply and induced air should be subject to coordination and control according to the fuel master signal (from the fuel master control system). The overall structure is as shown in Figure 4-2. 图4—3燃烧控制系统的总体示意图 Figure 4-3 Overall Schematic Map of Combustion Control System 机炉主控制器将送出锅炉主控信号(燃烧率信号),再分别下达到燃料、送风、引风子系统中去。对于直吹式制粉方式,通过调节给煤机转速和一次风流量来改变锅炉的燃料量,通过调节送风量和引风量来保证锅安全和经济燃烧。 The boiler master controller will issue a boiler master control signal (combustion rate signal) and send it to the fuel, air supply and induced air sub-systems. In view of the direct-fired pulverizing method, the boiler fuel flow is changed by adjusting the coal feeder speed and the primary air flow, while the boiler safety and economic combustion is ensured by adjusting the air output and air input.

风电机组控制系统

风电机组控制系统 摘要:风电机组控制系统作为风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论述。本文主要介绍风电机组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和风电机组在运行时不同区域的基本控制策略,以及不同厂家在风电机组主要系统的实现上对软硬件采用情况。 关键词:风电机组 控制系统 构成 一、风电机组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 从实现功能的角度可以将控制系统分为:主控系统、变流控制系统、变桨距控制系统、偏航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及安全链保护。这些控制系统通常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主控制器只有一个,且位于地面的塔筒柜里,而从控制器有好几个,这些从控制器之间是通过光纤、工业以太网、profibus 、CANbus 等进行通信的。为了能够更直观更清晰地了解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以下将展示其结构图,具体如图1: 主控制器运行监控机组起停远程通信故障监测及保护动作电网、风况检测 人机界面 输入用户命令、变更参数 显示系统运行状态、统计 数据和故障 变桨距控制柜 桨距角调整 转速控制功率控制系统安全链系统紧急停机保护 偏航控制系统自动调向控制解缆控制液压站控制刹车机构压力控制机械刹车控制变流控制柜 交流励磁控制 并网控制 图1 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图 二、风电机组在运行时不同区域的基本控制策略 根据风速情况以及风力机功率特性,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可以划分成很多区域,分别为:待机区、启动并网区、最大风能追踪区、转速限制区、功率限制区、切出保护区。 (1)待机区:控制系统的带电工作,保证所有执行机构和信号均处于正常状态。 (2)启动并网区:当风速达到切入风速时,风电机组起动,通过变桨距机

构调节桨距角使风力机升速,达到并网转速时,执行并网程序,使发电机组顺利切入电网,并带上初负荷。待发电机出口三相电压的电网电压满足同期条件时,接触器合闸,发电机并入电网。 (3)最大风能追踪区: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在额定风速以下时,发电机输出功率未达到额定功率,此时控制目标为保持最佳叶尖速比,快速稳定的电机变速控制,尽可能将风能转化为输出的电能,实现风能最大捕获。 (4)转速恒定区:这一区域内发电机转速达到最大值,并保持恒定,风速逐步增大,机组功率因为发电机扭矩的增大而增加。而这个阶段,为了保护机组的安全运行,不再进行最大风能追踪,该区域的转速限制主要是通过调节发电机的电磁转矩实现的,功率曲线也较前一阶段平滑。 (5)功率恒定区:如果风速继续增大,发电机和变流器将达到其功率额定值,此时,只能减小风轮吸收的能量才能保障机组的安全,于是加入变桨距控制,增大桨距角,继续减小风能利用系数Cp,以维持机组的输出功率稳定在额定值。 (6)切出保护区:当风速继续增大,超过切出风速时,从保护机组的角度出发要将风力机叶片调至顺桨状态,风力发电机组切出电网,实现安全停机。 三、不同厂家在风电机组主要系统的实现上对软硬件采用情况 (1)关于主控系统 主控制器是电控系统的核心,要完成对机组运行参数和状态的检测和监控,同时要建立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和远程通讯的功能。 在主控系统的硬件上,几乎所有的厂家都选择PLC作为主控制器PLC系统因为构成灵活,扩展容易,以开关量控制为其特长,也能进行连续过程的PID回路控制,并能与上位机构成复杂的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综合自动化;使用方便,编程简单,开发周期短,现场调试容易;能适应风电场恶劣的运行环境,可靠性强,所以完全适用于风电领域。 (2)关于变桨系统 变桨距是指风电机组安装在轮毂上的叶片借助控制技术和动力系统改变桨距角的大小从而改变叶片气动特性,使桨叶和整机的受力情况大为改善。 作为变桨系统,主要有两大技术路线,如下: 1.电动变桨方式:几乎所有的国内风机制造商以及GE、Enercon、Suzlon、Siemens都是采用该种变桨方式,驱动电机有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之分,传动方式有齿轮齿圈传动和齿形皮带传动(仅有金风一家)之分。 2.液压变桨方式:以Vestas和Gamesa两大国际风机巨头为代表。 两种变桨方式各有优缺点,两种系统在基本功能方面几乎是一致的,而在细节方面各有利弊,目前在电动型应用领域更为广泛。 (3)关于变流系统

风板控制系统

风板控制装置 摘要 以STM3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帆板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STM32单片机控制模块、按键切换模块、5110液晶显示模块、导电塑料电位器模块、MOS 驱动电机模块和直流稳压电源组成。STM32系列单片机内部自带12位精度AD 和PWM,运算速度较快,适用于抗干扰和要求速度较高的场合。以PWM开环和PID闭环实现对该系统的控制,减小了系统误差和抖动。经测试,各项功能指标均达到要求,且稳定。 关键词:STM32单片机 PID PWM Abstract With STM32 list slice machine is control core design the Fan plank control system, the system mainly from STM32 list slice machine control the mold piece, key cut over mold piece, 5110 LCDs to show a mold piece and conduct electricity the plastics electric potential machine mold piece, MOS to drive mold piece and direct current steady press the power to constitute. The STM32 series list slice machine inner part from take 12 accuracy ADs and PWM, operate speed more quick, be applicable to strong interference and request the speed higher situation. The control that opens wreath and PID to shut a wreath realization to the system by PWM lets up a system error margin and trembles. Through test, each function index sign all attains a request, and stabilizes.

汽车噪音与控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c14127986.html, 汽车噪音与控制 作者:戴凡皓 来源:《新丝路(下旬)》2018年第09期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经济迅猛发展.汽车工业也进入了强盛的发展势头. 汽车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让我们可以以车代步,无论出行还是上班都方便无忧,汽车工业的发展还为很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汽车数量以井喷之势增长着,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了汽车。随着汽车工业及经济的发展,城市机动车辆数目剧增,伴随而来的交通污染也日益严重,其中汽车“噪音污染”被称为“城市新公害”。专家指出:“汽车对环保造成的最大危害之一是噪音污染,这一问题必须引起特殊关注”。 40分贝是正常的环境声音,在此以上就是环境噪音。人们长期处在噪音的环境中,除了 损伤听力外,还可引起心绪不宁、心情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增高,甚至导致神经衰弱和脑神经机能不全等,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据调查,在所有噪音中,交通噪音约占各种声源的70%左右。因此,如何降低汽车噪音一直是世界汽车工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汽车噪音,即汽车行驶在道路上时,发动机、轮胎、空气、制动等都发出大量的人类不喜欢的声音。专家认为,汽车对环保最大的危害是噪音污染。 一、汽车噪音产生原因 1.发动机噪音 发动机噪音主要是发动机运转时,由燃烧室中混合气燃烧引起燃烧噪音、机械运转产生的机械噪音以及空气高速经过进排气系统产生的气动噪音。在没有进排气消声器时,排气噪声是发动机最大噪音源。 2.轮胎噪音 汽车行驶时,空气在轮胎花纹槽内被挤压排出,引起压力变化,产生空气噪音。凸凹不平整的道路会引起汽车轮胎的弹性振动,产生振动噪音,另外还有路面不平造成的路面噪音。其中,振动噪音和路面噪音与路面的平整度有关,路面的不平度越大,胎面与地面构成的有效洞穴体积也就越大,汽车轮胎噪音就会越大。 3.空气噪音 汽车行驶时,车身周围气流遇阻力分离,导致压力发生变化而产生风噪,如果行驶的过程中迎面而来的风的压力超过车门的密封阻力,就会进入车内,产生风漏噪音。同时,车体类似

风力发电系统电气控制设计风电-毕设论文

毕业论文 风力发电系统电气控制设计 摘要 风力发电系统电气控制技术是风力发电在控制领域的关键技术。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工作的安全可靠性已成为风力发电系统能否发挥作用,甚至成为风电场长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大问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尤其是一般风力发电机组控制与检测系统中,控制系统满足用户提出的功能上的要求是不困难的。往往不是控制系统功能而是它的可靠性直接影响风力发电机组的声誉。有的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功能很强,但由于工作不可靠,经常出故障,而出现故障后对一般用户来说维修又十分困难,于是这样一套控制系统可能发挥不了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对于一个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使用者来说,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必须认真加以考虑,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们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控制系统的设计,采取必要的手段使我们的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出故障或少出故障,并且在出故障之后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修复系统,使之恢复正常工作。 关键词: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风力发电机的基础理论;风力发电控制系统;风轮机的气动特性;变桨距控制系统。

1绪论 1.1国内外风力发电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的特点。人类面临的能源、环境两大紧迫问题使风能的利用日益受到重视。我国的风能资源丰富,可利用的潜能很大,大力发展风、水电是我国长期的能源政策。而其中风电是可再生能源中最具发展潜力和商业开发价值的能源方式。从20世纪80年代问世的现代并网风力发电机组,只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世界上已有近50个国家开发建设了风电场(是前期总数的3倍),2002年底,风电场总装机容量约31128兆瓦(是前期总数的300倍)。 2005年以来,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年平均增长率为27.3%,新增装机容量年平均增长率为36.1%,保持着世界增长最快能源的地位。2010年全球装机容量达196630MW,新装机容量37642MW,比去年同期增长23.6%。 目前,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三国的风电机组的装机容量约占到欧洲总量的65%。近年来,在欧洲大力发展风电产业的国家还有法国、英国、葡萄牙、丹麦、荷兰、奥地利、瑞典、爱尔兰。欧洲之外,发展风电的主要国家有美国、中国、印度、加拿大和日本。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82个国家在积极开发和应用风能资源。 海上风力资源条件优于陆地,将风电场从陆地向近海发展在欧洲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有人把风电的发展规划为3步曲,陆上风电技术(当前技术)一近海风电技术(正研发技术)一海上风电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2010年北美的装机容量有显著下降,美国年度装机容量首度不及中国;多数西欧国家风能发展处于饱和阶段,但风能产业在东欧国家得到显著发展;非洲风能发展主要集中在北非。 随着海上风电的迅速发展,单机容量为3 -6MW的风电机组已经开始进行商业化运行。美国7MW风电机组已经研制成功,正在研制10MW机组;英国10MW机组也正在进行设计,挪威正在研制14MW的机组,欧盟正在考虑研制20MW的风电机组,全球各主要风电机组制造厂家都在为未来更大规模的海上风电场建设做前期开发。 1.1.1世界上风力发电的现状 近年来,世界风电发展持续升温,速度加快。现主要以德国、西班牙、丹麦和美国的一些公司为代表,大规模地促进了风电产业化和风机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经过四、五年时间的整合,国际上风机制造业大约有十几家比较好的大企业。2003年底,全世界风电是3800万千瓦左右,而2003年一年就增加了400多万千瓦,仅德国到2003年底的装机容量就有1600万千瓦,其次是西班牙、美国、丹麦等国。国外风电的发展趋势,一是发展速度加快,二是风机机组从小型化向大型化发展,海上风电厂是下一步发展的主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