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梁的作用1

连梁的作用1
连梁的作用1

剪力墙中连梁的作用

一、连梁定义

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连接墙肢与墙肢,墙肢与框架柱的梁称为连梁。连梁一般具有跨度小、截面大,与连梁相连的墙体刚度又很大等特点。

二、连梁的破坏机制及作用

高层建筑联肢墙在水平力作用下的破坏分为脆性破坏(即剪切破坏)和延性破坏(即弯曲破坏)两种。

1)当连梁的刚度及抗弯承载力大大小于墙肢的刚度和抗弯承载力,且连梁具有足够的延性时,则塑性铰先在连梁的端部出现,然后才在墙肢底部出现。数量众多的连梁端部塑性铰在形成过程中可以吸收地震能量,又能继续传递弯矩与剪力,对墙肢形成的约束弯矩使剪力墙保持足够的刚度与承载力,墙肢底部的塑性铰亦具有延性。这样的联肢剪力墙最好。

2)当连梁的刚度及抗弯承载力很大时,连梁会不屈服,这时联肢剪力墙与整体悬臂墙类似,要靠底层出现塑性铰,然后才能破坏。只要墙肢不过早剪坏,则这种破坏仍然属于有延性的弯曲破坏,但是与第一种相比,耗能集中在底层少数几个铰上。这样的破坏远不如前面的多铰机构抗震性能好。

3)当连梁的抗剪承载力很小、首先剪切破坏时,会使墙肢失去约束而形成单独墙肢。与连梁不破坏的墙相比,墙肢中轴力减小,弯矩加大,墙的侧向刚度大大降低,变形加大,并且进一步增加P-△效应(竖向荷载由于水平位移而产生的附加弯矩),并最终可能导致结构的倒塌。抗震规范里规定了连梁截面的剪压比限值和抗震等级为一、二级时连梁端部剪力设计值的调整系数,也是为了防止连梁早于弯曲破坏发生剪切破坏。

但是,如果能保持墙肢处于良好工作状态,那么结构仍可继续承载,直到墙肢截面屈服才会形成机构。只要墙肢塑性铰具有延性,这种破坏也是属于延性的弯曲破坏。

4)当连梁的刚度和屈服弯矩较大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墙肢内的轴力很大,造成两个墙肢轴力相差悬殊,在受拉墙肢出现水平裂缝或屈服以后,塑性内力重分配的结果会使受压墙肢担负大部分剪力,造成墙肢剪坏,它是一种脆性破坏,如果设计时未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将会造成该墙肢过早剪坏,延性减小。所以这是设计应该绝对避免的。

抗震规范里规定了抗震墙截面的剪压比限值和抗震等级为一、二级时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剪力设计值的放大系数,就是为了防止剪力墙早于弯曲破坏而发生剪切破坏。

一般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作用下,连梁的内力往往很大。此外,高层建筑中,由于连梁两端墙肢的不均匀压缩,会引起连梁两端的竖向位移差,这也将在连梁内产生内力。在设计时,即使采取降低连梁内力的各种措施,如:增大剪力墙的洞口宽度;在连梁中部开水平缝;在计算内力和位移时对连梁刚度进行折减;对局部内力过大层的连梁进行调整等仍难使连梁的设计符合要求。

因此,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要使连梁满足强剪弱弯的原则,保证连梁较高的延性,又要有合理的承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连梁刚度的折减。应该认为,之所以考虑对连梁的刚度进行折减,是由于连梁跨高比小,与之相连的墙肢刚度大等原因,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内力往往很大,连梁屈服时表现为梁端出现裂缝,刚度减弱,内力重分布。因此在开始进行结构整体计算时,就需对连梁刚度进行折减。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第5·2·1条规定:“在内力与位移计算中,所有构件均可采用弹性刚度,连梁的刚度可予以折减,但折减系数不应小于0.55。”一般在实际设计中我们在0.55—1之间取值,以符合截面设计的要求。

(2)加大连梁跨度或减少截面高度。在连梁设计中,刚度折减后,仍可能发生连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或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不够的情况。这时可以增加洞口的宽度或洞口的高度,也可以沿连梁中部开水平缝,将截面较大的连梁分成上下两根截面较小的连梁,以减少连梁刚度。减少了结构的整体刚度,也就减少了地震作用的影响,使连梁的承载力有可能不超限。如果只是部分连梁超筋或超限,则可采取调整连梁内力来解决,调整的幅度不宜大于20%,且连梁必须满足“强剪弱弯”的要求。

(3)增加连梁截面的宽度。当建筑允许时,可以在洞口两侧设置构造柱,加大连梁截面的宽度,提高连梁的抗剪承载力。由于剪力墙厚度并无增加,结构整体刚度加大很小,地震作用产生的内力基本不变,使连梁的抗剪承载力有可能不超限。并且加大连梁截面宽度对其抗弯承载力提高不显著,而抗剪承载力显著提高,更容易满足“强剪弱弯”的要求。

(4)对于框架柱与剪力墙之间的连梁。此类连梁往往跨度较大,

竖向荷载较大,与普通的联肢墙连梁有较大的区别,宜按框架梁设计,不应按普通的连梁对其刚度进行较大折减。由于连梁两端支座竖向变位相差较大,设计中常遇连梁与剪力墙相连端的负筋超限,这时应按模拟施工加载法计算位移和内力,如仍超限,可以将该支座负弯矩进行调幅,使连梁内力重新分布,但应保证连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抗弯和抗剪承载力,调幅也不宜过大。

(5)提高混凝土等级。混凝土等级提高后,结构的地震作用影响增加的比例远小于混凝土受剪承载力提高的比例,有可能使连梁的受剪承载力不超限。

(6)地震区高层建筑的剪力墙连梁,经上述调整后,仍可能不符合承载力要求时,可取连梁截面最大剪压比限值确定剪力。然后按“强剪弱弯”的要求,配置相应纵向钢筋。如果不能保证连梁在大震时的延性要求,应重新计算整个结构,必要时调整结构布置,使连梁承载力符合要求。

上述各种措施中,在能满足整体刚度的情况下,应先采用刚度折减,如仍超限可采用其余各种措施。

圈梁规范[1]

墙休高度超过四米应设置中圈梁,墙体长度超过五米应设置构造柱。这 是出于抗震要求 圈梁作用 ①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 ②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而使墙体开裂 ③减少振动作用对房屋产生的不利影响 ④与构造柱配合有助于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一、圈梁的设置 1.对空旷的单层房屋,如车间、仓库、食堂等,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圈梁: (1)砖砌体房屋,当檐口标高为5~8m时,应设置圈梁一道;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宜适当增设。(2)砌块及料石砌体房屋,当檐口标高为4~5m时;应设置圈梁一道;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宜适当增设。 (3)对有电动桥式吊车或较大振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或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宜在吊车梁标高处或其他适当位置增设。 2.对多层砌体民用房屋,如住宅、宿舍、办公楼等建筑,当房屋层数为3~4层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当层数超过4层时,应从底层开始在包括顶层在内的所有纵横墙上隔层设置圈梁。3.对多层砌体工业房屋,宜每层设置现浇混凝土圈梁,对有较大振动设备的多层房屋,应每层设置现浇圈梁。 4.对设置墙梁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为保证使用安全,应在托梁和墙梁顶面、每层楼面标高和檐口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二、圈梁的构造要求

①圈梁宜连续地设在同水平面上,沿纵横墙方向应形成封闭状。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中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m。 ②圈梁在纵横墙交接处应有可靠的连接,在房屋转角及丁字交叉处的常用连接构造见图7-26。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保证与屋架、大梁等构件的可靠连接。 ③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h≥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2h/3 。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20mm。纵向钢筋不宜少于4φ1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箍筋间距不宜大于3 00mm。现浇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④圈梁兼作过梁时,过梁部分的钢筋应按计算用量另行增配。 ⑤采用现浇楼(屋)盖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当层数超过5层,在按相关标准隔层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时应将梁板和圈梁一起现浇。未设置圈梁的楼面板嵌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 ,其厚度宜根据所采用的块体模数而确定,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1 圈梁 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1圈梁的作用 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1.2圈梁的设置 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1.2.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1.2.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1.3圈梁的构造 1.3.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 1.3.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1.3.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毫米时,圈梁的宽度不易小于2/3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并不小于120毫米;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质上的基础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毫米。 1.3.4现浇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毫米,并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 1.3.5内走廊房屋沿横向设置的圈梁,均应穿过走廊拉通,并隔一定距离(七度时:15米;八度时:11米;九度时:7米)将穿过走廊部分的圈梁局部加强,其最小高度一般不小于300毫米。 1.4圈梁的最小纵筋不应小于4φ10,箍筋最大间距不应大于

次结构构造柱及圈梁的要求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 1 圈梁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圈梁的作用 圈梁的构造 毫米,并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 φ10,箍筋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0mm. 2 构造柱 构造柱的作用 构造柱的设置构造柱应当设置在地震时震害较重,连接构造比较薄弱和易于应力集中的部位。(详见下表)注: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砖房,应按房屋层数增加一层后,根据下表要求设置构造柱,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应按外墙处理;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下表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的构造 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1米或伸至洞口边。 ×180毫米,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尺寸,施工时应先砌墙后浇柱,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毫米,并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纵向钢筋应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6层,8度时超过5层,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圈梁和构造柱的交接处,圈梁钢筋应放在构造柱钢筋的内侧,即把构造柱当作圈梁的支座,这样对结构有利。 构造柱的配筋 φ12,对于边柱、角柱不宜少于4φ14。七度时超过6层,8度时超过5层.9度时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也不宜小于16mm。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应在基础梁和楼层圈梁中锚固,并应符合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 φ6,间距不宜大于250mm,柱上、下端大于等于h/6(h为层高)及大于等于450mm范围内箍筋间距加密至100mm。 植筋深度表 混凝土强度等级 C15 C20 C25 ≥C30 I级钢筋植筋深度 20d 18d 16d 14d II级钢筋植筋深度 22d 20d 18d 16d 注:①d为钢筋直径。 ②当植入钢筋密度较大时,宜适当增加植筋深度。 ③当新增构件为其他结构构件时,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 ④当新增构件为悬挑结构构件时,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5。

(整理)地梁种类

从结构分析角度来说,基础梁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作用于建筑结构上的荷载和结构物自重,通过柱和墙传递到基础,基础又将其传递到地基土。基础对地基土产生了作用力,同时地基土对基础产生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工程界称其为地基反力。凡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我们称其为基础梁。基础梁受地基反力的作用,在跨中无墙区域,产生向上隆起的变形趋势。与上部结构的腾空梁在受到竖向荷载向下作用后向下弯曲变形恰恰相反,所以在过去没有电脑、没有AutoCAD的年代,习惯上把基础梁视作“倒梁楼盖”体系,就是这么一个原因,与基础梁相反,不受地基反力作用,或者地基反力仅仅是地下梁及其覆土的自重产生,不是由上部荷载的作用说产生,这样的地下梁,就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基础拉梁”、“基础连梁”,或者是地下框架梁。 地下框架梁DKL 顺便提一句,单层工业厂房,杯形基础的杯口上方,紧靠柱放置在杯口上的预制“基础梁”,它是用来托墙的,是将其上墙体的重力荷载传递到杯形基础,这梁本身不受地基反力的作用,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俄语翻译不懂专业而翻错的一个前苏联的专业名词,将错就错,错到现在。若这梁的上表面与基础(承台)顶面持平或者低于基础(承台)顶面,这梁是JLL,其纵向钢筋必须锚入基础,不是锚入柱子,因为在施工JLL时,KZ还仅仅只有插筋,没有形成柱子,所以不存在锚入柱子的说法;若某梁的下表面与基础(承台)顶面持平或者高于基础(承台)顶面,这梁是DKL,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第38页第2节第5.2.1条中阐述得明白:地下框架梁系指设置在基础顶面以上且低于建筑标高±0.000(室内地面)并以框架柱为支座的梁。其纵向钢筋必须按照上部框架梁的相关要求锚入柱子。因为此种情形,DKL梁与基础顶面存在一个≥0的广义空间,梁必须锚入柱子。再看(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69页DKL和JLL的构造要求,在右上图图名线下方的括号中,有“梁上部纵筋也可以在跨中1/3范围内连接”的告知,这就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这个JLL是随上部梁的要求进行连接和锚固,不是像“基础梁”那样上部纵筋在支座左右l0/4的范围实施连接(见(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51页“基础梁JL纵向钢筋与箍筋构造”)。此外从(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68页、69页的DKL和JLL“图形语言”我们可以看到,基础地基持力层的顶面与DKL、JLL的底面之间存在“空档”,没有“紧密接触”,因此,这种地下梁没有承受结构意义上的地基反力一根地下梁,两端锚入基础或桩基承台,其上仅仅只承受底层墙体的荷载,如果这根地下梁的下面有宽度≥700mm的“条形基础”,那么,它就是基础梁和基础拉梁两梁合一;如果这根梁地下未设置宽度≥700mm的“条形基础”,仅仅只有宽出梁两侧各25~50mm的纯混凝土垫层,那么,墙体的荷载还是通过这个地下梁传递到地下梁两端的基础或承台。一个直观的体认,房屋建筑基础与地基之间只能是“面接触”,不能是“线接触”。面接触是地基托起了基础及其上部结构;线接触是像刀片那样在切割地基土,嵌入或切入地基土壤,这是显然不行的。===========================源自一丁老师的“平法看图与钢筋常见问题解析” 1)基础梁:是作为上部建筑的基础,将上部荷载传至地基,起到承重和抗弯功能。一般是基础梁的基础结构中,无承台,上部有框架柱,箍筋在基础梁上(即使是柱位置)都是

梁内钢筋分类及作用

钢筋的相关分类及用途受力筋: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 分布筋: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与受力钢筋垂直。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属于构造钢筋。 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内钢箍的位置,构成梁内的钢筋骨架 构造筋:钢筋混凝土构件内考虑各种难以计量的因素而设置的钢筋。分为:1分布钢筋2嵌入在墙内板的附加钢筋3周边支撑在钢筋混凝土梁上,墙上,板边的构造钢筋4与梁垂直的构造钢筋 附加箍筋【箍筋】,附加吊筋【吊筋】:次梁与主梁的相交处,由于次梁的集中荷载作用,有可能使主梁的下部断裂,因此在主梁与次梁的交界处应设置附加的横向钢筋,以承担次梁的集中荷载,防止局部破坏。附加横向钢筋有附加箍筋及附加吊筋两种。箍筋:箍筋: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是梁和柱抵抗剪力配置的环形(当然有圆形的和矩形的)钢筋,是口字形的,将上部和下部的钢筋固定起来,同时抵抗剪力。形状为:吊筋:吊筋是将作用于混凝土梁式构件底部的集中力传递至顶部,是提高梁承受集中荷载抗剪能力的一种钢筋,形状如元宝,又称为元宝筋。形状为: ̄╲__╱ ̄

贯通筋: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 拉结筋:在无法同时施工的两个或多个构件之间预留的起拉结作用的钢筋就是拉结筋。是加强框架填充墙与柱连结的受力钢筋,提高了填充墙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腰筋:腹筋,他的得名是因为他的位置一般位于梁两侧中间部位而得来的,是梁中部构造钢筋,主要是因为有的梁太高,需要在箍筋中部加条连接筋(梁侧的纵向构造钢筋实际中又称为腰筋),分为箍筋和弯起钢筋。 通长筋(表示受力钢筋的状态),元宝筋(弯起或受纽),加强筋(一般在梁支座位置)也可以叫支座负筋(抵抗负弯距)。 和板有关的,受力筋,分布筋。就钢筋的状态布置还有放射筋(转角筋),上部筋,下部筋,支座负筋,马镫(双层钢筋撑脚)。

圈梁设置规范

圈梁设置规范 圈梁作用 ①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 ②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而使墙体开裂 ③减少振动作用对房屋产生的不利影响 ④与构造柱配合有助于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一、圈梁的设置 1.对空旷的单层房屋,如车间、仓库、食堂等,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圈梁: (1)砖砌体房屋,当檐口标高为5~8m时,应设置圈梁一道;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宜适当增设。 (2)砌块及料石砌体房屋,当檐口标高为4~5m时;应设置圈梁一道;当檐口标高大于5m 时,宜适当增设。 (3)对有电动桥式吊车或较大振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或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宜在吊车梁标高处或其他适当位置增设。 2.对多层砌体民用房屋,如住宅、宿舍、办公楼等建筑,当房屋层数为3~4层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当层数超过4层时,应从底层开始在包括顶层在内的所有纵横墙上隔层设置圈梁。 3.对多层砌体工业房屋,宜每层设置现浇混凝土圈梁,对有较大振动设备的多层房屋,应每层设置现浇圈梁。 4.对设置墙梁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为保证使用安全,应在托梁和墙梁顶面、每层楼面标高和檐口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二、圈梁的构造要求 ①圈梁宜连续地设在同水平面上,沿纵横墙方向应形成封闭状。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中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m。 ②圈梁在纵横墙交接处应有可靠的连接,在房屋转角及丁字交叉处的常用连接构造见图7-26。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保证与屋架、大梁等构件的可靠连接。 ③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h≥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2h/3 。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20mm。纵向钢筋不宜少于4φ1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箍筋间距不宜大于300mm。现浇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④圈梁兼作过梁时,过梁部分的钢筋应按计算用量另行增配。

梁的定义及分类汇总

1、连梁和框架梁: 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具体条文详见“高规”第7.1.8条);框架梁是指两端与框架柱相连的梁,或者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 两者相同之处在于:一方面从概念设计的角度来说,在抗震时都希望首先在框架梁或连梁上出现塑性铰而不是在框架柱或剪力墙上,即所谓“强柱弱梁”或“强墙弱连梁”;另一方面从构造的角度来说,两者都必须满足抗震的构造要求,具体说来框架梁和连梁的纵向钢筋(包括梁底和梁顶的钢筋)在锚入支座时都必须满足抗震的锚固长度的要求,对应于相同的抗震等级框架梁和连梁箍筋的直径和加密区间距的要求是一样的。 两者不相同之处在于,在抗震设计时,允许连梁的刚度有大幅度的降低,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让其退出工作,但是框架梁的刚度只允许有限度的降低,且不允许其退出工作,所以规范规定次梁是不宜搭在连梁上的,但是次梁是可以搭在框架梁上的。一般说来连梁的跨高比较小(小于5),以传递剪力为主,所以规范对连梁在构造上作了一些与框架梁不同的规定,一是要求连梁的箍筋是全长加密而框架梁可以分为加密区和非加密区,二是对连梁的腰筋作了明确的规定即“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范围内拉通连续配置;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其两侧面沿梁高

范围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对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3%”且将其纳入了强条的规定,而框架梁的腰筋只要满足“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且不是强条的规定。 2、框架梁和次梁: 一般情况下,次梁是指两端搭在框架梁上的梁。这类梁是没有抗震要求的,因此在构造上它与框架梁有以下不同,现以国标图集<03G101-1>为例加以说明: (1)次梁梁顶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为受拉锚固长度la,而框架梁的梁顶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为抗震锚固长度laE。 (2)次梁梁底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一般情况下为12d,而框架梁的梁底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为抗震锚固长度laE。(3)次梁的箍筋没有最小直径的要求、没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要求,只需满足计算要求即可。而框架梁根据不同的抗震等级对箍筋的直径和间距有不同的要求,不但要满足计算要求,还要满足构造要求。 (4)在平面表示法中,框架梁的编号为KL,次梁的编号为L。

圈梁施工工艺

圈梁施工工艺 一、圈梁的作用 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二、圈梁的构造: 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 1 米。 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 毫米时,圈梁的宽度不易小于2/3 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并不小于120 毫米;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质上的基础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 毫米。 4)现浇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 ,钢筋级别一般为1 级钢,混凝土保护层 厚度为20毫米,并不得小于15 毫米,也不宜大于25 毫米。 5)内走廊房屋沿横向设置的圈梁,均应穿过走廊拉通,并隔一定距离(七度时:15 米;八度时:11 米;九度时:7 米)将穿过走廊部分的圈梁局部加强,其最小高度一般不小于300 毫米。 6)圈梁的最小纵筋不应小于4『0,箍筋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0mm. 三、圈梁施工工艺 1. 钢筋的绑扎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

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98ZG003中同时说明----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 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 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 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 1,墙体转角; 2,砌体丁字接关处; 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 1 圈梁 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1圈梁的作用 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1.3圈梁的构造

1.3.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 1.3.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1.3.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毫米时,圈梁的宽度不易小于2/3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并不小于120毫米;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质上的基础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毫米。 1.3.4现浇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毫米,并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 1.3.5内走廊房屋沿横向设置的圈梁,均应穿过走廊拉通,并隔一定距离(七度时:15米;八度时:11米;九度时:7米)将穿过走廊部分的圈梁局部加强,其最小高度一般不小于300毫米。 1.4圈梁的最小纵筋不应小于4φ10,箍筋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0mm. 2 构造柱 2.1构造柱的作用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

7.3.1 墙梁包括简支墙梁、连续墙梁和框支墙梁。可划分为承重墙梁和自承重墙梁。 7.3.2 采用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和配筋砌体的墙梁设计应符合表7.3.2的规定。墙梁计算高度范围内每跨允许设置一个洞口;洞口边至支座中心的距离αi,距边支座不应小于0.15l oi,距中支座不应小于0.07l oi。对多层房屋的墙梁,各层洞口宜设置在相同位置,并宜上、下对齐。 表7.3.2 墙梁的一般规定 注:1 采用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的墙梁可参照使用; 2 墙体总高度指托梁顶面到檐口的高度,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1/2高度处; 3 对自承重墙梁,洞口至边支座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0.1l0i,门窗洞上口至墙顶的距离不应小于0.5m; 4 h w—墙体计算高度,按本规范第7.3.3条取用; h b—托梁截面高度; l0i—墙梁计算跨度,按本规范第7.3.3条取用;

b h—洞口宽度; h h—洞口高度,对窗洞顶至托梁顶面距离。 7.3.3 墙梁的计算简图应按图7.3.3采用。各计算参数应按下列规定取用: 1) 墙梁计算跨度l0(l oi),对简支墙梁和连续墙梁取1.1l n(1.1l ni)或l c(l ci)两者的较小值;l n(l ni)为净跨,l c(l ci)为支座中心线距离。对框支墙梁,取框架柱中心线间的距离l c(l ci); 2) 墙体计算高度hw,取托梁顶面上一层墙体高度,当h w>l0时,取h w=l0(对连续墙梁和多跨框支墙梁,l0取各跨的平均值); 3) 墙梁跨中截面计算高度H0,取H0=h w+0.5h b; 4) 翼墙计算宽度b f,取窗间墙宽度或横墙间距的2/3,且每边不大于3.5h(h为墙体厚度)和l0/6; 5) 框架柱计算高度H c,取H c=H cn+0.5h b;H cn为框架柱的净高,取基础顶面至托梁底面的距离。

过梁、圈梁

过梁 GL表示放在门、窗、或预留洞口等等洞口上有一根横梁,称作“过梁” 当墙体上开设门窗洞口时,为了支撑洞口上部砌体所传来的各种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窗间墙,常在门窗洞口上设置横梁,该梁称为过梁。 分类: 过梁的形式有钢筋砖过梁、砌砖平拱、砖砌弧拱和钢筋混凝土过梁四种。 钢筋砖过梁:故名思义,即正常砌筑砖墙时中间夹钢筋(一般钢筋直径6-8毫米,夹两到三根),根据设计需要、有砌一层砖夹一层钢筋,也可砌两层砖夹一层钢筋。一般用于荷载不大、跨度较小的门、窗、设备洞口等过梁之用,(优点是简单方便快捷,不需要象钢筋混凝土过梁那样立模板)。 破坏形式: 钢筋砖过梁受弯矩和剪力作用。当过梁受拉区的拉应力超过砖砌体的抗拉强度时,则在跨中受拉区会出现垂直裂缝;当支座处斜截面的主拉应力超过砖砌体沿齿缝的抗拉强度时,在靠近支座处会出现斜裂缝,在砌体材料中表现为阶梯形斜裂缝。 砖砌平拱和弧拱过梁在跨中开裂后,会出现水平推力。此水平推力由两端支座处的墙体承受。当此墙体的灰缝抗剪强度不足时,会导致支座滑动而破坏,这种破坏在房屋端部的墙体处较易发生。 钢筋混凝土过梁的破坏形式同一般受弯构件,即受弯及受剪破坏,有时要考虑两端支承处砌体的局部受压破坏。 讲解 举例:如GL-4122,表示:洞口为1.2米,过梁宽为0.24米,过梁钢筋和混凝土等级按照2级施工。 即是GL-ABCD,GL表示过梁的简称代号,A表示墙厚,以2、4、7分别表示120、240、370墙;BC一般何用,表示洞口的净宽,如12就表示洞口宽度为1200毫米,一般用Ln 表示;D表示外加荷载等级以1、2、3、4分别表示0、15、30、45KN/m;有的地方如GLP-ABCD 在GL后有P表示墙体为多孔材料。 另外,现目前使用的过梁支座处(也称搁置长度)的考虑为250毫米。故在过梁施工制作时要考虑洞口长度+两个支座的长度即为一个构件的标准长度,一般用L表示。

建筑构造柱和圈梁的作用

建筑构造柱和圈梁的作用 构造柱是砖混结构建筑中重要的砼构件.圈梁是在房屋的檐口、窗顶、楼层、吊车梁顶或基础顶面标高处,沿砌体墙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状的按构造配筋的混凝土梁式构件. 砌体墙斜剪破坏模式示意图 如上图所示,砌体墙肢受水平力斜剪破坏,在双向剪力H 作用下产生斜裂缝,同时承受弯矩M作用,在受压一侧失稳散落. 早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工程师已经知道在砌体结构中设置构造柱提高结构整体性. 1975年唐山地震后,通过震害调查发现:在高烈度区设置构造柱对于防止砌体结构突然坍塌作用显著.

唐山市在遭遇10度(当时的宏观烈度,相当于今天的地面加速度0.8g)情况下,有几栋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多层砖房,在邻近建筑遭受严重破坏或者大多数都坍塌的情况下,这些建筑均未坍塌. 此后国内的试验研究表明:在砖砌体中间设置构造柱,抗侧力能力可比无柱砌体提高50~60%,刚度略有增加,延性系数可达3.24以上,裂缝首先在砖砌体内出现,然后延伸到柱边,严重时可能将柱切断. 弱框架—砌体墙结构 砌体墙肢的受力特征本质上就是“剪力墙”,因此在墙肢端部均宜设置构造柱.汶川地震后甘肃省建设科技专家委员会即提出:“砌体建筑的门窗洞口两侧均应设置约束构造柱”.当墙段长度超过4m时,可在中部设置构造柱.为提高墙肢抗剪

强度,可在砌体水平缝中搁置小直径钢筋,形成“带水平筋砌体墙”.将构造柱与圈梁拉结成整体,就形成了弱框架—砌体墙结构 为了保障弱框架体系的整体性,在承重墙顶均宜设置圈梁.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与墙体有可靠连接的房屋,应允许不另设圈梁,但楼板沿抗震墙体周边均应加强配筋并应与相应的构造柱钢筋可靠连接. 弱框架—砌体墙结构体系中,承重砌体墙斜剪破坏后,裂缝开展受到构造柱和圈梁体系的约束,从而达到“裂而不倒”的效果. 砌体结构的整体性是概念设计的重要内容.楼板应尽量现浇;确实需要采用预制板时,应采用装配整体式的楼板;雨棚应通过雨棚梁与楼板或者两侧构造柱可靠拉结;女儿墙应设置压顶梁与构造柱可靠拉结,这些都是实现整体性的构造措施. 最后要强调的是,材料质量的施工控制对砌体结构抗震能力有极大影响.

梁的定义及分类汇总

梁的定义及分类汇总 1、连梁和框架梁: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 的梁(具体条文详见“高规”第7.1.8 条);框架梁是指两端与框架柱相连的梁,或者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 的梁。两者相同之处在于:一方面从概念设计的角度来说,在抗震时都希望首先在框架梁或连梁上出现塑性铰而不是在框架柱或剪力墙上,即所谓“强柱弱梁”或“强墙弱连梁”;另一方面从构造的角度来说,两者都必须满足抗震的构造要求,具体说来框架梁和连梁的纵向钢筋(包括梁底和梁顶的钢筋)在锚入支座时都必须满足抗震的锚固长度的要求,对应于相同的抗震等级框架梁和连梁箍筋的直径和加密区间距的要求是一样的。两者不相同之处在于,在抗震设计时,允许连梁的刚度有大幅度的降低,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让其退出工作,但是框架梁的刚度只允许有限度的降低,且不允许其退出工作,所以规范规定次梁是不宜搭在连梁上的,但是次梁是可以搭在框架梁上的。一般说来连梁的跨高比较小(小于5),以传 递剪力为主,所以规范对连梁在构造上作了一些与框架梁不同的规定,一

是要求连梁的箍筋是全长加密而框架梁可以分为加密区和非加密区,二是对连梁的腰筋作了明确的规定即“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范围内拉通连续配置;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OOmm0寸,其两侧面沿梁高范围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 距不应大于200mm对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3%”且将其纳入了强条的规定,而框架梁的腰筋只要满足“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且 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且不是强条的规定。 2、框架梁和次梁:一般情况下,次梁是指两端搭在框架梁上的梁。这类梁是没有抗震要求的,因此在构造上它与框架梁有以下不同,现以 国标图集<03G101-1>为例加以说明: (1)次梁梁顶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为受拉锚固长度la ,而框架梁的梁顶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为抗震锚固长度laE 。 (2)次梁梁底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一般情况下为12d,而框 架梁的梁底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为抗震锚固长度laE 。(3)次梁的箍筋没有最小直径的要求、没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要求,只需满足计算要求即可。而框架梁根据不同的抗震等级对箍筋的直径和间距有不同的要求,不但要满足计算要求,还要满足构造要求。 (4)在平面表示法中,框架梁的编号为KL,次梁的编号为L

填充墙构造柱圈梁设置方案

填充墙构造柱圈梁设置方案 (1)填充墙沿柱(包括框架柱、混凝土墙、构造柱)高度每隔500配置2Φ6墙体拉筋,拉筋锚固长度为250。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详见图3.1.2-34。 图3.1.2-35 墙体拉筋与构造柱 (2)除建筑图纸上注明位置的构造柱外,构造柱的位置还要符合以下要求:墙肢长度大于5米时,其截面及配筋如下图;如墙长小于300mm,则将其改为构造柱,其配筋为:主筋4φ12;箍筋:φ6@200 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在填充墙中部位置以及两端无钢筋混凝土柱(墙)处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大于5.0米,长度超过2.5米的独立墙体的端部设置构造柱,宽度超过2米的洞口两侧设置构造柱,窗间墙宽度小于600而其后无隔墙时,整个窗间墙全部设置为构造柱。 (3)构造柱截面为墙宽×200,纵筋4Φ12,箍筋Φ6@200。 (4)填充墙拐角处未设柱时,按下图设置墙体加强筋。

图3.1.2-36 拐角处墙体拉筋 (5)墙高超过4米(100厚墙无门窗洞者高度超过3米,有洞口者超过2.5米)时,在墙体高度中部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圈梁),圈梁的主筋为4Φ8,箍筋为Φ6@200,截面高度h为120mm;自由端的墙体顶部,设在压顶圈梁,圈梁截面为墙宽×200,纵筋4Φ12,箍筋Φ6@200。 (6)墙上有门窗洞口,圈梁位置与门窗洞口上方的过梁同一高度且连续,当圈梁被洞口截断时,在洞口上方按圈梁要求增设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小于2H(H为圈梁与附加圈梁的垂直距离),且不小于1米。 (7)砌体洞口顶部过梁的设置 砌体洞口净宽度不大于600且洞口上部砌体高度不小于300时,可采用配筋带过梁;配筋带采用厚度30mm,M7.5水泥砂浆内配3Φ8。 洞口净宽度大于600mm时,采用如下钢筋混凝土过梁: 图3.1.2-37 过梁图

在建筑结构中构造柱和圈梁的作用是什么

在建筑结构中构造柱和圈梁的作用是什么? 构造柱是种在墙体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的混凝土柱,用于砌体结构或框架结构填充墙中,只承受竖向力不承受水平力或弯矩。其主要作用一是和圈梁增强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二是减少、控制墙体的裂缝产生,另外还能增强砌体的强度,按构造配筋,并设置拉结筋。 圈梁一般设置在砖混结构的房屋中比较普遍,主要是为了抗震而设,在结构上和构造柱子拉结提高房屋的整体性,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还可以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或较大的振动荷载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 民用建筑的房屋其圈梁按楼层设置,一层一道圈梁,通常设置在门窗顶部,主要为了节省门窗上部过梁的设置,如果房屋楼层过高要增设一道(圈梁上部墙体到上层楼面高度超过下部高度时) 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内如果超过4米高度要增加一道圈梁,常见的一般只要在墙下无其他梁处都要设圈梁。 什么是构造柱和墙柱? 基础构造柱上面连接的梁叫什么梁?地梁还是地圈梁? 最佳答案 构造柱是种构造配筋的柱,用于砌体结构或框架结构填充墙中,只承受竖向力不承受水平力或弯矩。其主要作用一是和圈梁增强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二是减少、控制墙体的裂缝产生,另外还能增强砌体的强度,按构造配筋,并设置拉结筋。墙柱就是和墙融为一体的柱子,由梁板传来的屋盖、楼盖上的活、恒荷载,它可以通过墙柱基础传到地基。柱子凸出的部分为阳角,凹进的为阴角。可以解决局部荷载大的问题,防止墙体开裂。 如果你房子下面是扩展条基础,就叫地圈梁,和圈梁作用一样,但截面和配筋都要大。通常设置在正负零处。 如果你下面是筏形基础,桩基础等,就是叫地梁,也叫基础梁了,这就要计算了,可以起到拉结作用还可以承受上面的荷载,还可以协调地震时各基础的变形,使基础能共同协调工作,基础梁最好设在基础顶面处。 框架结构有圈梁吗?有构造柱吗? 最佳答案 构造柱和圈梁主要起一个抗震作用,维持砌体结构的稳定性,虽然框架结构中一般都是填充墙,但是在框架结构中,为了加强墙体的稳定,防止墙体开裂等情况,在一些情况下还是有要设置圈梁和构造柱的: 1、设计要求说明部位该设置圈梁、构造柱 2、墙体横跨度超过4米(一般情况),墙中间要设置构造柱。其次,砖砌体端部没有框架柱或剪力墙时,一般也会设置构造柱。

圈梁与构造柱设置要求及规范

圈梁与构造柱设置要求及规范 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 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 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 1,墙体转角; 2,砌体丁字接关处; 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 关于圈梁、构造柱的设置要求和规范_1 一、圈梁的设置 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 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 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 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 设置数量。 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 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二、圈梁的构造 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 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 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 构件可靠连接。

构造柱及圈梁设置要求

构造柱及圈梁设置要求 构造柱及圈梁设置要求 建筑认证 构造柱及圈梁设置要求提要: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可采用240×180毫米,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尺寸,施工时应先砌墙后浇柱 源自物业管理资料 构造柱及圈梁设置要求 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宜有钢筋拉接;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 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 1、墙体转角; 2、砌体丁字接关处; 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 一、圈梁 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1圈梁的作用 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1.2圈梁的设置

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1.2.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1.2.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1.3圈梁的构造 1.3.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 1.3.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1.3.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毫米时,圈梁的宽度不易小于2/3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并不小于120毫米;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质上的基础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毫米。 1.3.4现浇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毫米,并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1.3.5内走廊房屋沿横向设置的圈梁,均应穿过走廊拉通,并隔一定距离将穿过走廊部分的圈梁局部加强,其最小高度一般不小于300毫米。 1.4圈梁的最小纵筋不应小于4φ10,箍筋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0. 2 构造柱 2.1构造柱的作用 2.1.1构造柱能够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10%~30%左右,提高幅度与砌体高宽比、竖向压力和开洞情况有关。

梁板结构—概述——梁板结构类型(课件)

1 梁板结构 1.1 概述——梁板结构类型 混凝土梁板结构,是由板和梁组成的结构体系,其支承结构体系可为柱或墙体。 按施工方法,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可分为 ●(现浇)整体式梁板结构 ●装配式梁板结构 ●装配整体式梁板结构 1.1.1 (现浇)整体式梁板结构 1、整体式梁板结构的性能及适用条件 优点:整体性好,防水性好,抗震性强,施工技术简单; 缺点:施工现场工作量较大,模板用量较多,施工周期较长。

一般适用于下列情况: ●楼面荷载较大、平面形状复杂或布置上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 ●对防渗、防漏或抗震要求较高的建筑物; ●有震动荷载的楼面; ●高层建筑 2、整体式梁板结构的结构分类及应用 按结构组成,整体式梁板结构可分为: ●梁板结构(或肋梁楼盖):有板有梁,图1.1.1。 ●板柱结构(或无梁楼盖):有板无梁,图1.1.2。 按楼板的传力方式和支撑条件,整体式梁板结构分为 ●单向板梁板结构(单向板肋梁楼盖)

●双向板梁板结构(双向板肋梁楼盖) ●密肋梁板结构(密肋楼盖) ●井式梁板结构(井式楼盖)

无梁楼盖 3、整体式梁板结构的板与梁 整体式梁板结构中的板,通常为承受均布荷载的四边支承矩形板(大板中的一个单元),短边的长度为1l ,长边的长度为2l ,计算简图见图1.1.3。

在板的中央部位,取出两个单位宽度的正交板带,将作用在板上的均布荷载 q ,分解到正交板带上,分别为1q 和2q 。 两个方向的板带所承受的分配荷载1q 和2q ,与各个方向板带长度的对应关系 挠度:41111q l v EI a =、4 2222q l v EI a = 荷载分配:4 221441122l q q l l a a a =+、4 11244 1122 l q q l l a a a =+ 4 4 21111222 q l l q l l a a 骣骣骣鼢?珑?鼢?=?珑?鼢?珑?鼢?桫 桫桫 其中,125 384 a a == (板带支承条件和板厚相同) 上述公式表明,两个方向板带所分配的荷载1q 、2q ,仅与板带的跨度比12 l l 骣÷?÷?÷?÷桫 有关,或者,仅与其线刚度比21i i 骣÷ ?÷?÷?÷桫 相关(11EI i l =,22EI i l =)。 当 2 1 3l l =时,198.78%q q =,2 1.22%q q =。 于是,得到如下结论: ● 当板的长边与短边的长度之比大于3时,即,当 2 1 3l l >时,作用于板上的荷载,主要由短向板带承受,长向板带分配的荷载很小,可忽略不计。于是,我们将荷载由短向板带承受的四边支承板,称为单向板,由单向板组成的梁板结构,称为单向板梁板结构。 ● 当板的长边与短边的长度之比小于或等于3时,即,当 2 1 3l l £时,作用于板上的荷载q ,虽然仍然主要由短向板带承受,但长向板带分配的荷载虽小,却不能忽略不计。于是,我们将荷载由两个方向板带共同承受的四边支承板,称为双向板,由双向板组成的梁板结构,称为双向板梁 板结构。 ● 设计时,四边支承板的单向板和双向板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为了结 构设计的方便,《规》规定: ◆ 2 1 3l l 3时,按单向板设计; ◆ 2 1 2l l £时,按双向板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