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教学案例

劳动经济学教学案例
劳动经济学教学案例

劳动经济学教学案例

劳动力供给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年2月发布的《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称,2006年我国劳动力资源增量有1700多万人,预计全年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约2500万人(新生劳动力约900万人,失业人员就业约840万人,下岗人员再就业460万人,其他就业人员约300万人)。从需求情况看,如果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保持近年水平,2006年可增加就业岗位800万个左右,加上自然减员提供的就业岗位,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这样,2006年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量达到峰值,劳动力供大于求将比2005年增加100万人,达到1400万人。资料来源:《新京报》 2006年2月14日。

点评:当前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这一状态将延续到2015年左右,在今后一个内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罗寅以50万元的代价(机会成本)置换职业兴趣。罗寅来自河北邯郸市,2001年考取全国重点大学中南大学学习自动化专业,2005年大学毕业后,被上海中意通讯公司录用,月薪7000元。罗寅告诉扬子晚报的记者:“学计算机自动化,一直没有归属感,我不喜欢所学的专业,干的这份工作也提不起兴趣,我从小就喜欢医学,当医生是我的梦想”。2007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扬州大学医学院。记者帮罗寅算了一笔“经济账”,7000元的月薪,以年收入8万元计,小罗本科阶段5年收入损失40万元,加上5年中学费、生活费等的开支,保守计算,罗寅辞职学医,直接损失为50万元左右。

点评:这个案例说明了职业价值观对个人劳动力供给的影响。职业志向或职业兴趣是无价的,实现个人的职业价值观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是金钱无法衡量的。“罗寅事件”与“农民造飞机”、“歌星出家当尼姑”一样,都是价值取向在起作用。

劳动力需求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到了恐怖袭击,随后美国的航空业、旅游业、交通业、餐饮业等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减少了,如2003年9月,航空公司的员工人数由2001年9月581000人减少到464000人,旅馆和汽车旅馆的就业人数也由原来的1508000人下降至1426000人。这起事件甚至也波及喷气客机对原材料及装配工人的需求。波音公司已解雇了其装配厂的30000名工人。恐怖袭击还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并且减少了消费支出,结果使许多行业的劳动需求都下降了。但是恐怖袭击后美国采取的系列反恐战争行为也增加了对某些工人的需求,例如安全人员、国防工业的人以及翻译等。资源来源:摘自坎贝·R·麦克南等著,《当代劳动经济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6页。

点评:劳动力需求受多种因素,这个案例说明了突发事件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

根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的调查,我国2005年第二季度有75.7%的用人需求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89.8%的用人需求对劳动者的年龄都有所要求,其中16–34岁之间的劳动者构成单位用人需求的主体,占总体需求的69.7%;90%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有要求;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的51.3%。

点评:这一案例说明,现实中的劳动力市场是存在着年龄歧视的,影响劳动力市场分割有着文化程度和技术等级的因素。

汉默米希(Hamemesh)和比德尔(Biddle)通过对三个劳动力市场有关相貌问题的调查提出,相貌差的人要比普通相貌的人少收入5%~10%。而相貌出众将比普通相貌的人多收入5%。埃夫里克特(Averect)和科伦曼(Korenman)认为,过于肥胖的妇女家庭收入会比身材匀称的妇女少得多。就像汉米希和比德尔研究的哪样,其他条件相同,过分肥胖的妇女平均收入较低。资料来源:资料来源:转引自坎贝尔.R.麦克南等著,《当代劳动经济学》,人

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第296页。

点评:这一案例说明,劳动力市场存在着相貌和体态上的歧视。

根据蔡定剑(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领衔的反就业歧视课题研究组所作《反就业歧视综合研究报告》显示,有62.6%的雇主对学历有要求,对健康有要求的是47.7%,对外貌提出要求的有36.7%,此外还有对年龄、户口、性别、身高等方面的要求。―这些基本上可以判断是构成歧视的。‖他说。据了解,在课题组调查的人群中,有85.5%的人认为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存在歧视,有50.8%的人认为歧视相当严重和较为严重。在调查中,有54.9%的人认为他们都受到过不同的歧视。―而且在中国目前的歧视是相当公开的,有51%的雇主会告诉你这些歧视的原因。‖博天人才网,2007-04-10 。

点评:这一案例说明,现实中的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多样性和普遍性。

2006年12月底,泰金宝光电(苏州)有限公司的22名职工在公司进行的年度体检中被查出携带乙肝病毒(即通常所称的―小三阳‖),不久之后,这22名职工即被企业集体解聘。2007年1月10日,在民间机构和法律人士的支持下,张华向公司索赔6个月的医疗补偿金和3个月的经济补偿金,获得了1.8万元的赔偿。王成于2005年9月进入泰金宝工作,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聘用期限为两年。2006年年底,他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员工体检,不久后,公司即通知他被查出携带乙肝病毒,要求其自动离职。王成与公司反复交涉未果,于当年12月7日被迫离职。王成认为,公司解聘―小三阳‖职工的做法违反了宪法和相关法律中有关公民享有平等就业权以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规定,要求劳动仲裁部门裁定公司强迫自己离职的行为违法,并赔偿误工费和精神抚慰金。https://www.360docs.net/doc/2c16299791.html, 2007年02月07日10:51 公益时报

点评:这一案例说明,现实中的劳动力市场歧视的严重性和雇员合法权益保护的紧迫性。

劳动力流动

在2000年3月,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致信朱镕基总理反映,“开春以来,我们这儿的农民快跑光了。连续二十多天来,东风大卡车(坐不起客车)没日没夜的满载着外出打工的农民奔向祖国四面八方的城市。我们乡有40000人,其中劳力18000人。现在外出25000人,其中劳力15000多人。‖(《世纪中国》https://www.360docs.net/doc/2c16299791.html,, 2001年7月25日)。

点评:这一案例说明,农民工流动的强劲势头,也说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06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05年末,中国人民银行选择农民工输出较多的河南、江西、安徽、四川、贵州五省,围绕农民工务工收入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涉及农户1999户,共回收有效问卷1999份。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务工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各自省内,从事的主要行业是制造业、建筑业、住宿餐饮业、运输业、采掘业等。近两年来,农民工务工收入水平有所提高。2005年上半年农民工务工月均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8.3%。分地区看,环渤海地区的农民工收入相对较高,达到985元;长三角和珠三角分别为979元、958元;在本省务工收入相对较低,仅为934元,比环渤海地区低51元。2005年上半年,农民工选择在珠三角打工的人数最多,占33%,其次是长三角,占30%。分行业看,从事制造业和采掘业的农民工工资水平最高,为990元左右;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最多,占比接近40%,其次为建筑业。https://www.360docs.net/doc/2c16299791.html, 2006年05月31日 19:00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点评:这一案例说明,农民工流动的输出地和流入地聚焦特点和行业收入的差别。

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发布的《2006年春季城镇居民生活调查研究报告》结果显示:城市和小城镇高学历人群的职业现状表现出“工作满意度最高,将来跳槽最活跃”的特点。该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于今年2月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沈阳4个城市和浙江绍兴诸暨、福建福州长乐、辽宁锦州北宁3个小城镇的1645名18~60岁常住居民进行入户访

问,其中城市居民1083人、小城镇居民562人。在本次调查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程度的群体定义为高学历群体,而把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程度的群体看作中等学历群体,将初中及以下学历程度的群体作为低学历群体。值得关注的是,工作满意度最高的高学历群体跳槽的可能性也是最大的,其跳槽可能性比例达到了84.3%,即平均每5个高学历者,就有4个准备跳槽到一家更好的公司去。而中等学历群体的跳槽可能性仅为67.1%,低学历群体的跳槽可能性更低,只有57.1%。人力资源专家分析,之所以高学历群体会出现满意度最高同时又最容易跳槽的现象,与宏观职业环境的变化和高学历群体自身的特点紧密相关。首先,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越来越市场化,人员在不同企业中的流动越来越自由和频繁,这就为高学历群体的跳槽提供了可能性;其次,高学历人群相比其他人群文化资本多、经济收入高、社会声望好,因此相对于其他学历群体关于当前工作的满意度要高。但是,根据社会心理学中的“参照群体理论”,人们比较的群体有时并不一定就是自己身边的群体。高学历群体在考虑是否跳槽时,其参照群体是跟他们处于同一学历的群体。同时,高满意度群体本身是单位中的高竞争能力群体,他们为外部竞争者注意和搜猎的可能性也更大,机会更多,因此如果在现有满意度基础上没有对应的滞留措施,反而很快会出现流动的现象。https://www.360docs.net/doc/2c16299791.html, 2006年9月4日。

点评:这一案例说明,工作满意度、学历群体与劳动力流动关系。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

据联合国统计,投资生产回报率1:1;投资金融回报率1:5;投资科技回报率1:7;投资教育回报率1:10;当前世界500强企业多数已进驻我国,其管理人员,十年前90%国外派,十年后90%是在我国国内招聘(吴德贵,2006)。

点评:这一案例说明,不同投资的回报率的差异,从而强调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意义。

根据两位劳动经济学家埃森费尔特(C.Ashenfelter)和克鲁格(B.Krueger)对大约500对18岁以上的双胞胎的调查发现,在具有相同教育水平的同卵子双胞胎中,哪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双胞胎往往比缺乏教育的双胞胎收入水平更高,同样,双胞胎中受过更多教育的个人要比其双胞胎兄弟或姐妹收入水平更高,据他们估计,平均每增加一年的学习时间将增加16%的工资。资料来源:转引自坎贝尔.R.麦克南等著,《当代劳动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第82~83页。

点评:这一案例说明,对同质人员的不同人力资本投资的收入差异,从而强调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

全球范围内以摩托罗拉为品牌的移动电话拥有高达40%的占有率。摩托罗拉公司在1985年时发现60%的雇员达不到美国7年级的数学水平,大约从那时开始,当时的董事长罗伯特·加尔文下令将工资额的1.5%用于培训,后来这一比例,逐步上升为4%。1993年摩托罗拉公司成立了摩托罗拉大学(全球有14个分校),加大了对培训人力和财力的投入。近年来每年用约两亿美元为其14万多名员工中的每一位提供至少40小时的培训。摩托罗拉领导层认为,在培训上每投入1亿美元,就有30亿美元的回报。摩托罗拉计划在今后5年里把教育方面的努力增加一倍,每个员工一年将学习80-100小时,这将使公司的培训预算上升到4亿美元左右。

点评:这一案例从微观上说明了教育和培训,对公司和雇员收入增加的意义。

为引进人才,一些国家纷纷制定有利于人才流入本国的制度:美国制定了《加强21世纪竞争力法》并不断修改《移民法》;日本制定人才综合培养计划和聘任外国科技人才制度,外籍科研人员拟达到科研人员总数的30%以上。德国始实行技术人才“绿卡制度”,结束了25年不引进外籍人才的历史,吸引人才的主要目标是中国和印度;英国放宽永久居留许可条件,实行技术移民许可证制度,并决定把外国留学生的比例提高到占学生总数的25%以上;澳大利亚向企业大量发放临时签证,用于引进外国高级人才;俄罗斯出台高福利政策吸引人

才保障国家安全。印度允许印裔“海归人才”保留双重国籍;芬兰把外籍科技人才的税率降到本国人员的58%。资料来源:吴德贵的学术报告,“当前我国人才领域几个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2006年。

点评:一些国家纷纷制定有利于人才流入本国的制度目的在于智力引进,为的是增加本国的人力资本,使本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工资

据北京胸科医院周院长介绍,在平常时期,医院招聘的临时护理工月工资大概在350元左右,而在“非典”期间,医院考虑到护理工工作的强度和危险性,把招聘医院护理工工资提高到了3000~4000元的标准,但是仍然招不到足够的人。资料来源:张晓娟、张迪,“北京非典定点医院缺少护工—月薪四千少人问津”,北京娱乐报,2003年5月5日。

点评:这一案例说明,在突发事件的特殊时期,劳动力供给缺乏对工资收入的影响(使工资成倍增加)。

当前农民工的月工资平均不足1000元(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2005年上半年,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农民工的月工资分别为985元、979元、958元。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06年05月31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月工资大约在800~1500元之间。据观测,2006年在上海,具有技师等级的锅炉检修工年收入将超过了10万元,具有技师级的吊桥司机的年收入将突破了12万元(新华网上海2006年5月8日电记者高路)。

点评:这一案例说明,技能人才与普通体力劳动者或理论型人才的收入差别,从而说明,改革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技能人才培养的意义。

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Henry Ford)在1914年1月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提高到一天5美元,是当时一般工资的2倍以上。高工资提高了工人士气,工人们为了争抢工作岗位几乎发生骚乱。在1913年3月到1914年3月之间,福特公司雇员的辞职率下降了87%,解雇率下降了90%。类似地,1913年10月至1914年10月之间,缺勤率也下降了75%。高工资带来了高生产率,福特的汽车价格比对手便宜得多,汽车销售量从1909年的58000辆直线上升至1916年的730000辆,巨额利润也随之滚滚而来。

点评:这一案例说明,效率工资的激励作用。

企业家与知识员工的薪酬与激励

美国有过一些著名企业家只象征性地拿1美元年薪,比如,苹果电脑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多年的年薪只有1美元,Google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及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从2005年开始,领取1美元年薪。据海外媒体的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2006年6月2日发布的公共报告显示,雅虎首席执行官特里·塞梅尔从2006年至2008年,每年将领取1美元的年薪。而塞梅尔2005年获得报酬超过5680万美元。另据《旧金山纪事报》2006年报导,2005年美国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平均年收入在1000万美元至1500万美元之间。新华网,2006年06月03日。

点评:这一案例说明,在企业家的薪酬中,主要的是激励收入。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的《2004经理人薪酬调查报告》(调查者所在企业的职位为部门经理或以上)显示:(1)经理人的平均月薪达到了6045元,上海经理人平均月薪居全国十大城市之首,北京居第二。上海经理人以8278元的平均月薪高居十城市之首,与其GDP 排名完全吻合,苏州经理人平均月薪5780元排在十城市的最后一位,而北京经理人则以平均月薪7888元屈居第二。第三名到第九名依次为:深圳经理人平均月薪7275元、重庆经理人平均月薪6722元、杭州经理人平均月薪6432元、广州经理人平均月薪6322元、成都经理人平均月薪6145元、天津经理人平均月薪5942元和无锡经理人平均月薪5902元。(2)在中国经理人收入最高的十大行业中,石油行业名列榜首。石油化工行业‖的经理人以7949元的平均月薪高居各行业之首。其后依次为:―金融行业‖经理人月薪7457元、―运输物流行

业‖经理人月薪7269元、―通讯/电信行业‖经理人月薪7246元、―能源电力行业‖经理人月薪7141元、―家电行业‖经理人月薪6922元、―建筑房地产行业‖经理人月薪6500元、―计算机行业‖经理人月薪6367元、―医疗生物行业‖经理人月薪6359元、―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经理人月薪6012元。其他受调查的行业经理人薪酬情况为:―(微)电子技术行业‖经理人月薪5963元、―快速消费品行业‖经理人月薪5930元、―汽车行业‖经理人月薪5727元。(3)经理人越―老‖越吃香。现在无论是企业招聘,还是职场晋升,―工作经验‖是大家很看重的一点。职业经理人也是如此,职业经验的多少直接影响收入高低。调查显示,刚工作不到一年的经理人,平均月薪4704元。一年之后,平均月薪能涨到5325元。直到经理人拥有了5年的经验时,平均月薪也突破6000元大关,涨到6417元。而当经理人拥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成为资深经理人后,月薪将稳定在8000元以上,其中10年到15年平均月薪为8150元,16年以上为8355元。(4)MBA经理人收入依然坚挺。学历对经理人薪酬的影响较大。学历为―博士‖的经理人平均月薪最高,为16542元。MBA历来是所有硕士学历中最受关注的一个,调查显示MBA依然是职场中的―不倒翁‖,在职业经理人方面薪酬依旧坚挺,在此次调查中,MBA以9931元的平均月薪略胜其他硕士一筹,非MBA硕士平均月薪为9077。石油业薪情最高2007年经理人薪酬调查报告,转引自https://www.360docs.net/doc/2c16299791.html,,2007年9月23日。

点评:这一案例说明了,我国经理人薪酬的地区、行业、学位类别的差别,其中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行政和资源垄断的行业与企业)。

根据专业调查公司太和顾问的《2006年中国薪酬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本次薪酬调研涉及房地产、金融、高科技、医药、服务业等百余个行业,收集到13万条薪酬数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2006年中国整体薪酬增长为8.1%。(2)高科技行业管理层新酬北京地区最高。北京地区高科技公司高管平均年度现金总收入为60万元,比上海、深圳同等职位高管高出近10万元。报告显示,北京高科技行业平均薪酬增长率为9.3%,其中软件领域的薪酬增长出现新亮点,远超于高科技行业整体薪酬增长,达到12%。这是基于北京软件业日益重要的地位(凭借清华、北大等知名院校及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内优秀高科技人才及技术优势,北京地区高科技发展迅猛),2006年北京软件出口呈现高速复合增长,占全国软件出口业务的33%。调查结果还显示,北京地区高科技行业,一般员工层年度现金总收入略低于上海、广州。但是管理层以上完全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层级越高,竞争力越强,薪酬差异越明显。(3)通讯业核心员工年薪超过50万,较之往年略有提高。与之对比的是互联网行业整体薪酬水平有明显提高,薪酬水平随职位等级变化的幅度更为明显,核心员工平均薪酬水平在54万左右。(4)房地产业薪酬涨幅最猛。2006年北京地产行业薪酬总体涨幅11.9%,在太和顾问进行薪酬调研的四个一类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中,北京房地产行业涨幅居于首位。相反,上海成为全国极少数几个房价持续下降的城市,虽然受前两年地产行业爆炸式发展的影响,行业薪资水平仍居于高位,但上海地产寒冬的气息已经大大影响了开发商的信心,以至于其薪酬增长速度也开始放缓。在房地产业中,基本销售、设计、市场、项目等部门的岗位占据了地产高收入人群的主体,如设计类经理层平均年薪已经超过20万。(5)垄断行业高薪靠补贴。―一个电力行业的抄表工年薪可以达到10万元‖;―某银行平均工资8.8万元,是城市社会平均收入的近5倍。‖(6)证券业薪水整体上扬。从2006年的市场整体状态来看,受证券市场从―熊市‖转向―牛市‖的影响,各类金融企业都是收益较好的状态。以证券行业为例,大多数营业部的业绩达成率超出指标5至10倍,按此计算,其绩效奖金也将随之至少比2005年翻番,甚至两番。太和顾问调研发现,证券业市场对于一般员工岗位的薪酬定位介于3.1至11.6万元之间,对于业绩表现良好的员工,年度现金收入总额可以达到14万元以上。对于企业基层、中层管理岗位,市场薪酬水平介于13.6至34.5万元,而对于行业中一些核心稀缺岗位,员工现金收入水平可以达到40万元。对于

决定企业发展的高层管理、战略决策岗位,市场整体对此类岗位的薪酬定位在54~130万元之间,而对于能够为企业创造巨大利润价值的岗位,市场定位在130~160万元之间。(7)医药行业增长趋缓。2006年该行业结束了20多年来的效益高增长态势,行业整体开始步入平稳期。2006年医药行业薪酬增长率为9.2%,去除物价影响,实际增长约为8%,较2005年的整体增长率8.8%有小幅上涨,但薪酬增长率上涨的速度明显趋缓。今年,整个医药行业受包括―反商业贿赂风暴‖、取消―一药多名‖等多种政策组合影响正在发生着变化,医药业整体利润下滑也是薪水出现拐点的一个原因。同时,医药行业不同企业间的薪酬差距也正在随着企业业绩和效益的差距不断扩大而增大。这些变化可以从不同医药企业各层级间的薪酬差异范围进行分析,两年间不同企业的高管层的薪酬差异增加了近14%,而经营管理层增加了7%,执行层增加了9%,医药企业间的薪酬差距明显增大了。2006年中国薪酬调查报告出炉,中国商业论坛(https://www.360docs.net/doc/2c16299791.html,),2007年2月20日。

点评:这一案例说明了,我国职员薪酬的总体与行业分布情况,其影响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形势和竞争程度等。

就业

青年失业问题是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2003年,全球青年失业人数达到8820万,占总人数的47%,青年失业率比总体失业率高出两倍多。我国有3亿多青少年,是世界青年人口大国。据统计,我国1400万待业的城市人口中,35岁以下的青年人占30%左右;每年新增城镇劳动力1000万,绝大多数是青年;农村有1.5亿至2亿富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大多数也是青年。劳动力人口数量庞大对就业造成了巨大压力。慧聪网 2005年5月23日。

点评:青年失业问题是带有全局性,长期性的问题,扩大青年人就业是我国长期应该坚持的一项政策。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于2005年6月下旬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大规模问卷调查,并与 2 0 03年曾经进行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简单对比。本次调查包括东、中、西部地区16个省份的34所高校: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山东和江苏;中部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安徽、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和陕西。其中,―211‖重点高校9所、一般本科院校20所、专科及高职院校5所。每所高校根据毕业生学科和学历层次按一定比例发放大约1000份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120份。在有效样本中,专科和高职毕业生占16.6%,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分别占78.5%、4.1%和0.7%;男、女毕业生比例分别为5 6.7%和 4 3.3%。本次调查将毕业生被调查时的状况分为11类,2005年和2003年,每一类毕业生所占的比例分别如下:(1)已经签约33.7%和31.9%;(2)已确定单位,等待签约为 13.5%和 8.8%;(3)虽有接受单位,但自己不想去为5.0%和2.9%;(4)等待接受单位的最后答复为4.1%和5.6%;(5)尚未找到接收单位为 13.3%和 27.3%;(6)准备从事自由职业或自主创业为3.6%和4.0%;(7)2005年保送研究生为4.8%;(8)考取研究生(已经获得录取通知)为12.0%;(9)准备出国2.3%和15.1%;(10)申请不就业(包括准备考研)为4.8%和1.7%;(11)其他3.0%和2.7%。由上述统计可见,毕业生毕业时真正签约者虽然只有33.7%,但比2003年同期上升了1.8个百分点。如果将上述第1、2、6、7、8、9、10项均视为―确定去向‖,则毕业生毕业时的―落实率‖达到了 74.5%,比2003年同期上升了 12.9个百分点。需要说明的是,2005年的调查数据中专科生的比例明显少于2003年。黎津平:“2005年中国大学毕业生毕业时真正签约者只有33.7%”中国面试网,2007年9月29日。

点评:大学生就业是近些年来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一案例说明了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严重性,大学生就业与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改革有关,同时也说明了高等教育的规模要与社

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根据专家预测, 2005至2020年我国青年就业有三大难题,这决定了我国在今后十多年里解决青年人失业问题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难题之一是新增劳动人口数量居高不下,就业市场长期供大于求,青年人失业问题突出。从2005至2020年新增劳动人口每年仍然保持在1500- 2200万之间。难题之二是“待业”大学生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彻底解决。今后我国将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将不断凸现,2005年约45万名大学生待业,待业率在15%左右,大大高于城镇登记失业率。由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刚性、大学生就业观念及职业技能的缺陷、就业市场自身的不完善等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显然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难题之三是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遭遇“障碍”。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是与户籍制度的改革、城市化速度、产业结构调整的速率、农村青年教育和培训密切联系一起的,这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资料来源:《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点评:当前我国青年就业有三大难题,我们应该关注青年三大群体的就业问题,在教育培训、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户籍制度改革上下功夫。

失业

据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布伦纳的调查,美国失业率每上升1%,监狱里的囚犯便增加4%;被谋杀的人增加5.7%;自杀的人增加4.1%;到精神病院看病的男子增加4.3%、妇女增加1%;死于心脏病、肝硬化和其它疾病的人增加1.9%。事实表明,失业给失业者带来严重的心灵创伤和极大苦难,也给在业工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

点评:失业是影响社会稳定和劳动力健康的重要因素。

根据国际上的经验,国民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应该带来0.5%的就业增长率。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增速高达9%左右,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确在下降。―九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长8.6%,年均增加就业人数804万人,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0.13,即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带动就业增长0.13个百分点;―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长9.5%,年均增加就业人数只有748万人,比―九五‖时期少56万人,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下降到0.11。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增加量,由―九五‖时期的94万人,减少到―十五‖时期的80万人。其中,2005年就业弹性系数仅为0.08,即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增加量只有63万人。资料来源:记者赵承、刘铮:“国家统计局负责人答高增长为何未带来高就业”,新华网,2006年08月28日。

点评:我国的就业增长落后于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系数不断下降,我们必须实现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

1989-2000年,美国共有81000个银行出纳丢掉了饭碗;估计到2008年,现有的就业人员中还将有28000人失去工作。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三个:首先,银行用自动柜员机来代替传统的银行出纳;其次,新的技术使雇客能够用电话或个人电脑办理存支业务;最后,工资支票和退休金支票等直接存支的增长也进一步减少了对银行出纳的需求。资料来源:摘引自坎贝尔.R.麦克南等著,《当代劳动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第135页。

点评:知识的进展、技术的进步即能形成新的产业,扩大就业,也会造成传统产业的萎缩,和失业人员的增多。

社会保障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农民工参保率普遍偏低———在―五大社会保险‖中,除工伤保险已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参加外,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仅为15%,医疗保险的平均参保率为10%左右,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目前仍与绝大多数农民工无缘(中国网, 2005 年08 月11 日)。

点评:我国农民工作为一个庞大的流动和城市边缘化的群体,其社会保障处于盲区,我

们应当关注流动人员,解决其社会保障问题。

2005年底,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开展了一次为农民工免费体检的爱心活动,结果发现40%左右的农民工带病上岗,许多农民工是“小病拖一拖,大病扛一扛,实在不行上药房”。(https://www.360docs.net/doc/2c16299791.html, A918保健网2006-03-24 )

点评:农民工带病上岗,无钱看病问题较为普遍,农民工的医疗社会保障应该得到解决。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从2003年正式开始,进展比较顺利,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合作医疗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已基本形成;二是参合农民的卫生服务的利用水平提高,抵御大病经济风险的能力得到增强;三是合作医疗的制度运行比较平稳,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截至2006年3月底,合作医疗已覆盖我国农村4.7亿人口。这些人口,占全国农业人口的53.44%;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口3.7亿人,占全国农业人口的42.25%,参合率是79.06%。

点评: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近些年来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发展迅速,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看病难,和看不起病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只覆盖城镇职工,只是近年才开始以不同方式向农民工延伸,总体看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没有覆盖农民工。据农业部2005年的调查,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仅占总数的12.9%,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仅占10.0%,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仅占13.8%。只有9.6%的用人单位为农民工购买了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与农民工关联最密切,但参保率低,伤残得不到经济赔偿和治疗;养老保险参保率低,参保不能受益,退保率高。目前不仅农民工养老参保率低,而且已参保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能跨地区转移。根据现行规定,农民工工作变动时可以退保,但只退个人交费部分,企业给农民工交的保费不退,留在城市。此外,在低保和社会救助方面,农民工由于没有在输入地落户,虽然与当地人同样为输入地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却享受不到同样的保障,在因失业、意外伤害生活陷入困境时,往往孤立无助。

点评:在我国城镇职工与农民工存在着不同的社会保障,如何实现城市工人保障的一元化,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1960-2002年间美国医疗保健部门发生了四个明显的变化:一是医疗支出占GDP的份额不断上升。60年代初,医疗支出约占GDP的5%,到2002年已超过15%。二是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大大扩大。1960年,由医疗保险支付的医疗支出不足半数,到2000年,80%的医疗支出由保险支付。三是技术进步,尤其是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上有了长足的进展。四是健康状况改善,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1960至2000年间,65岁时的预期寿命增加了3.5岁。第七届―CCER-NBER中国与世界经济‖年会简报之五(2005年6月),赵洪春、卢锋整理。

点评: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能够在医疗保障上不断惠及全民,提高预期寿命,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也应该不断加强社会医疗保障,使民众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劳动经济学随堂练习

劳动经济学随堂练习题 总论 判断题 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劳动力市场及其运行结果。 2.劳动力资源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和区域的人的总和。 3.未达到劳动年龄而实际参加工作的人不算作劳动力资源。 4.在不考虑非经济因素的条件下,劳动力供求决定工资,工资变动又影响劳动 力供求。 5.劳动力市场配置的基本机制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但不包括竞争机制。 答案: 1.√ 2.× 3.× 4.√ 5.× 第一章劳动力需求 判断题 1.只要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大于其边际成本,企业就会增加雇佣劳动力。 2.所谓劳动力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雇佣的劳动力数 量。 3.劳动力需生产活动需要引发的需求,是由于对物质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而引发 的派生性需求。 4.从考察时间来看,劳动力需求分长期需求与短期需求。其中,短期一般是指 劳动投入量低于一年的时期。

5.劳动力长期需指企业的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时期。 6.需求曲线来表示的是劳动力需求价格和劳动力需求数量之间的关系。 7.在技术水平变化的情况下,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仍然成立。 8.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增加引起的产量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 中,第一阶段是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继续增加阶段。 9.企业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决定最佳的劳动需求量。一般根据边际收入等 于边际成本的点决定。 10.完全竞争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的边际成本大于工资。 11.完全竞争条件下,当工资、产品价格变化时,边际收入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 的交点位置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劳动力的需求数量。 12.在长期劳动力需求中,企业可以选择节约资本、多雇佣劳动力的生产方法, 或者是节约劳动力、多使用资本的生产方法来达到既定产量的生产目标。 13.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劳动投入与资本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即等成本线的斜率。 14.短期里,决定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原则是劳动力的边际产量与工资率之比等于 资本的边际产量与资本价格之比。 15.工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产生的替代效应是指工资上升引起生产成本上升,导 致产品价格上涨,产品需求下降,最终形成劳动力需求减少的效应。 16.劳动力需求弹性越大,意味着劳动力需求对工资率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越高。 17.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越靠近劳动力需求曲线的上端, 劳动力需求弹性越小。 18.如果两类劳动的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为负值,说明这两类劳动存在互补 关系。 19.劳动投入与其它生产因素之间的可替代性替代性越强,需求弹性越小。 20.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劳动力的需求弹性越大。 21.劳动力成本在生产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劳动力的需求弹性越大。 22.当工资率提高时,长期与短期相比,劳动力需求下降得更少。 23.政府对特定劳动者的工资补贴一方面可以使接受者的劳动力成本下降,另一 方面也容易引起与这些劳动者有竞争关系的劳动者的工资上升。 24.假定某国政府为了提高改过妇女的就业水平,要求相关企业必须按政府规定

计量经济学教学日历.薛明皋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日历 一、课程名称 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 二、课程编码 三、学时与学分48/3 四、先修课程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基本经济理论 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微积分 五、课程教学目标 计量经济学是在对社会经济现象作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运用统计模型方法来定量描述具有随机性特征的经济变量关系的应用经济分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学会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实际经济问题进行实证分析。该课程在学生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是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统计学、数学等学科的关系。(2)熟练掌握单方程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的基本估计理论和检验方法,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3)熟练掌握EViews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使用该软件选择模型,进行经济预测、政策评价、实证研究等经济分析。(4)了解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熟悉构造理论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方法,以及计量经济模型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5)具备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基础和能力。 六、适用学科专业 管理学院各专业 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引言(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计量经济学的三要素,研究对象,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 第二节、计量经济模型:模型,经济模型,计量经济模型及其特点。 第三节、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的步骤:建立模型,估计参数,模型检验,模型应用。(散点图。先验信息。几种常见的数据类型。计量经济模型检验包括的几个方面。) 第1篇:单一方程回归模型(共9章)(24学时) 教学内容: 第1章:回归分析的性质 第2章:双变量回归分析:一些基本概念。 第3章:双变量回归模型:估计问题。 第4章:经典正态线性回归模型。

00974统计学原理2018年

2017 年 1 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 00974 )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统计信息的总体性特征说明统计信息反映的是 2. 运用统计方法要对所研究对象的总体事实做出叙述说明的方面是 A. 数量 B .品质 C. 规模 D .结构 3. 能够把总体中所有个体按照某种性质划分为若干部分的统计方法是 A.归纳推断 B .统计分组 C 4. 次数分布中各组频率(以百分数表示)的总和应该 A.大于 100% B .小于 100% C 5.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整体规模和水平的指标叫做 6. 基本计算方法是各项数据之和与数据个数之比的集中趋势值是 A.算术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D ?几何平均数 7. 抽样调查中,为了使样本的统计分布尽量等同于总体的统计分布,抽样时须遵循的原则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4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1. “统计”一词的三种不同涵义是 A.个体的特征 B .群体的特征 C .部分的特征 D .事物的特征 抽样调查 D. 相关分析 不等于 100% D .等于 100% A.时期指标 B .时点指标 C .绝对指标 D .相对指标 A.客观 B .可比 C 8. 回归分析中, 判别一个回归模型是否准确的基本标准是 A . 最小平方法 B .剩余法 C 9. 计算季节指数时,较常用的方法是 A . 移动平均法 B .按月平均法 C 均等 D .随机 移动平均法 D .归纳推断法 几何平均法 D .算术平均法 A.总指数 B .综合指数 .质量指标指数 D .个体指数 10.指数按所反映指标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

《财务管理学》(第二版)

《财务管理学》(第二版)2014年11月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财务管理原则 解答: 财务管理的原则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准则,它是从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经验中概括出来的、体现理财活动规律性的行为规范,是对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 2. 趋势分析法 解答: 就是运用若干期的会计报表资料,对比有关项目各期的增减方向和幅度,揭示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变化及其趋势的方法。观察研究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比单看一期的会计报表了解的情况更多,对企业财务状况分析更准确。 3. 每股利润分析法 解答: 是利用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来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方法。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是指两种筹资方式下普通股每股利润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点,根据每股利润无差别点,可以分析判断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债务筹资来安排和调整资本结构。 4. 营业杠杆 解答: 是指由于固定生产经营成本的存在所产生的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现象。企业利用营业杠杆,有时可以获得一定的营业杠杆利益,有时也承受着相应的营业风险即遭受损失。

5. 净现金流量 解答: 又称现金净流量,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由每年现金流入量与同年现金流出量之间的差额所形成的序列指标。 6. 投资利润率 解答: 又称投资报酬率(记作ROI),是指达产期正常年度利润或年均利润占投资总额的百分比。 7. 现金浮游量 解答: 是指企业账户上存款余额与银行账户上所示的存款余额之间的差额。 8. 固定成本 解答: 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通常又细分为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 9. 变动成本法 解答: 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上,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的变动性部分,而不包括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被视为期间成本而从相应期间的收入中全部扣除。 10. 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解答: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题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思考题 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二、思考题 1.如何理解劳动经济学的价值? (1)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经济问题。例如,民工荒、政府要求增加最低工资、劳动生产率下降、农民工工资急剧上升、工资增长不均等、工作培训、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高工资受到质疑、收入分配不平、农村移民增加、劳动力市场全球化扩大等等。 (2)数量上的重要性。在西方经济中,大部分国民收入并不是来源于资本收入(利润、租金和利息),而是来源于工资。绝大多数居民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提供劳务。从数量上看,劳动才是我们最重要的经济资源。 (3)独有的特性。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完全不同于产品市场的交易。劳动力市场是一个极有意义和复杂的场所。劳动力市场的复杂性意味着供给和需求概念在应用于劳动力市场时必须做出重大的修改和调整。在供给方面,劳动者“出售”给雇主的劳务与该劳动者不可分离。除了货币报酬,工人还关注工作的健康和安全性、工作难度、就业稳定性、培训和晋升机会等,这类非货币因素也许与直接收入同样重要。这样,工人的供给决策要比产品市场的供给概念复杂得多。 (4)收益的广泛性。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可以从劳动经济学中得到许多启示和教益。从劳动经济学得到的信息和分析工具有助于人们做出与劳动力市场有关的决策。从个人角度看。大量内容将直接与我们有关,如工作搜寻、失业、歧视、工资、劳动力流动等。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从对劳动经济学的理解中所得到的知识背景和分析方法,对做出有关雇用、解雇、培训和工人报酬等方面的管理决策也应该是十分有用的。从社会角度看,了解劳动经济学将使人们成为更有知识、更理智的公民。 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首先要明确劳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劳动经济学的假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如同商品和资本是稀缺的一样,劳动力资源也是有限的。时间、个人收入和社会资源的稀缺性构成了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前提。 (2)效用最大化。由于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人类社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必须研究劳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它们都有自己的目标,都力争实现各自的效用最大化。当然,并不是说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每一种经济选择和经济决策行为都达到了效用最大化的目标,而是说主体的行为可以用效用最大化的观点加以分析和预测。 (3)行为的有目的性。稀缺性这一假设所隐含的重要命题是,人们对资源的使用存在着供求问题,存在着成本,特别是机会成本的问题。劳动力资源也是稀缺的。对劳动者个人而言,选择一种职业必须有所放弃,其本身不仅具有直接的成本和收益,还有因个人劳动力的有限而引起的放弃另外其它选择的成本和收益问题。用人单位的情况也是一样,招聘张三,也面临着放弃对王五的雇用。 (4)行为的适应性。认为劳动力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是理性的,并不是说他们总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信息的不完全或信息传递的不完全、无法预料事件的发生和其他人的选择都会影响我们选择的结果,但即使我们后来认为是“较差”的选择,也被认为是基于净收益的预期而做出的。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式主要有两个:

《劳动经济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劳动经济学》练习题库及答案本科 1. 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 2. 工资刚性货币工资水平一般没有向下浮动的可能性。 3. 自然失业率劳动力市场既不存在过多的供给,也不存在过多的需求时的失业率。 4. 就业弹性就业率与国民经济增长率变动百分比。 5. 工资指导线政府提出的关于工资增长比重的权威性建议。 6. 统计性歧视因统计标志的缺陷而使部分劳动力承受不公平的失业比重。 7. 家庭生产函数说明市场劳动时间、家务劳动时间、消费结构及余暇时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式。 8. 理性经济人市场经济下以自利为原则同时又在一定规则下行为的经济主体。 9. 劳动力生产费用指从母亲怀孕起到把子女培养成为劳动力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10. 内部劳动力市场 指企业中工作岗位上的劳动力供求不通过外部市场,而是通过企业内部原有人员之间进行调剂而实现的一种调整机制。 11. 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在短期分析中,其他生产要素不变,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当等量增加单位劳动投入时,最初会使产量增加,超过一定量时产量开始递减。 12. 劳动力参与率反映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参加市场性劳动程度的相对数。 13. 余暇时间劳动者在单位时间(24小时)内从事市场性劳动以外的全部剩余时间。 14. 非均衡分析 指在市场不完全竞争、主体非自愿、供求不相等的情况下而又研究市场的大致趋向和稳定状态的分析方法。 15. 职业流动率指某两年中改变职业的就业人数与总就业人数与之比。 16. 补偿性工资差别 对某些职业必须支付较高的工资以补偿不同职业间的非货币差异从而形成的一种职业间的工资差别。 17. 就业结构 指社会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各领域的分布、构成和联系。 18. 磨擦性失业 指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的失业现象。 19. 最低社会保障制度 指以国家和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而发生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基本生活的制度。 20.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增加劳动时间可能不会增加工作量,也不会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时间可能不会减少工作量,也不会降低工作效率。换句话说,劳动时间的增长和产量的增加并不总是成正比,而呈现单峰形曲线,增加劳动时间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产量反而会下降,这一规律被称为“帕金森定律”。 二. 判断题 1. 劳动力交换是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结合。正确 2. 失业是价值规律调节劳动力供求的必然现象。正确 3.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组织原理是源于价格或经济关系。错误 4. 人均收入最大化目标的企业存在着让劳动力流动的倾向。错误 5. 从劳动力供给的意愿性看,劳动力供给量即劳动力资源数量不等同于劳动力的实际使用量。正确 6. 道格拉斯——有泽法则认为丈夫的收入越高,妻子的劳动参与率越低。正确 7. 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既有选择性又有流动性,而雇工只有选择性而没有流动性。错误 8. 福利按人而论,所以与劳动者的个人劳动量相关。错误 9. 计划经济假定人具有很高的觉悟,而市场经济假定人是合乎理性的经济人。正确 10. 我国所有的经济资源都是稀缺性的,惟有劳动力资源是相对过剩的。正确 11. 对劳动力市场的一般分析,是劳动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正确 12. 劳动力的生产费用即人力投资的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之和。正确 13. 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式是其供给主体和供给客体分属于不同的劳动者。错误 14. 劳动力价格等于人力资源成本。错误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 1)需求函数 Q d f P 线性需求函数 Q d P 供给函数 Q s f P 线性供给函数 Q s P 弧弹性公式 e y / x y x y x x y 点弹性公式 e dy / dx dy x y x dx y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 2)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 Q / Q (Q 2 Q 1)/Q (Q 2 Q 1) / Q 1 Q 2 e d 2 P / P (P 2 P 1)/P P 1 P 2 ( P 2 P 1) / 2 ( 3)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e dQ / dP dQ P d Q P dP Q ( 4)需求弹性的几何意义(以线性函数为例,如右图 dQ P GB CG GB CB FO e d Q CG OG OG AC AF dP ( 1)供给的价格弹性 点弹性: dQ dP dQ P e / s Q P dP Q 弧弹性: Q (Q 2 Q 1 Q 2 Q Q 1) / e s 2 P P (P 2 1 P 1)/ P P 2 ( 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2 dQ x dP y dQ x P y e xy e xy Q x / P y dP y Q x ( 3)需求的收入弹性 : Q M dQ dM dQ M e M M Q Q / M 第dM 三章Q 效用论 ( 1)边际效用的表达式 Q 2 Q 1 . P 1 P 2 P 2 P 1 Q 1 Q 2 1) Q x Q x P y P y 1

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统计学原理作业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 统计学原理 》作业 1、某快餐店某天随机抽取49名顾客对其的平均花费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为:平均花费8.6元,标准差2.8 元。试以95.45%的置信度估计: (1)该快餐店顾客总体平均花费的置信区间及这天营业额的置信区间(假定当天顾客有2000人); 解: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8.6-0.8,8.6+0.8)即(7.8,9.4)元 营业总额的置信区间:(2000*7.8,2000*9.4)即(15600,18800)元 (2)若其他条件不变,要将置信度提高到99.73%,至少应该抽取多少顾客进行调查? (提示: 69 .10455.0=z ,2 2/0455.0=z ;3 2/0027.0=z , 78 .20027.0=z ) 解:必要的样本容量: n=9*2.82/0.82=110.25=111 2、一所大学准备采取一项学生在宿舍上网收费的措施,为了解男女学生对这一措施 男学生 女学生 合计 赞成 45 42 87 反对 105 78 183 合计 150 120 270 请检验男女学生对上网收费的看法是否相同。已知:显著性水平a=0.05, 487 .9)4(,992.5)2(,842.3)1(205.0205.0205.0===χχχ。 解:H0:π1 = π2 H1: π1π2不相等 = 0.05 Df=(2-1)(2-1)=1 ΣΣ =0.6176 决策: 在 =0.05的水平上不能拒绝HO 结论: 可以认为男女学生对上网收费的看法相同 3、一家管理咨询公司为不同的客户举办人力资源管理讲座。每次讲座的内容基本上 r е ?=1 ?=1 t = ??? ˉe ?? e ??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曾湘泉

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劳动: 根据劳动经济学对“劳动”概念的实际运用情况来分析,在有些情况下,劳动是就劳动 的主体而言的,即它指的是劳动力。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他可能指的是劳动过程或一种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动。 2.劳动力: 是人的劳动能力,即人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在现代劳动经济学体系中,劳动力又特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要求。愿意参加付酬性的市场性劳动的全部人口。没有就业意愿或就业要求的人口不属于劳动力范畴。 3.劳动力市场: 并非我们常规理解的产品买卖的场所,而是一种劳动力“租借”使用的市场。 4.人口经济学: 人口经济学研究的是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问题。人口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发展过程 中人口与经济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人口运动和经济运动的对立统一运动,构成了人口经济运动及相应的人口经济关系,人口经济学的任务就是揭示人口经济关系 运动的规律性。人口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主要是考察人口变动对经济增长 或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般来说,人口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 5.劳动经济学: 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6.人力资源管理: 是依据组织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对组织中的人力这一特殊的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的机制、制度、流程、技术和方法的总和。 7.派生需求: 是由阿弗里德?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的经济概念,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又称“引致需求” 对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派生自)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其中该生产要素对这一最 终产品会作贡献,如对轮胎的需求派生自对汽车运输的需求。 8.劳动的边际成本:使用一单位量劳动力所耗费的成本。即工资。

劳动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劳动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 B )的。 A.向前弯曲 B.向后弯曲 C.从左下向右上倾斜 D.从左上向右下倾斜 2. 家务劳动的存在对劳动参与( B )影响。 A.有正向 B.有负向 C.没有 D.不确定 3. 等成本线的斜率等于( C ) A.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品之比 B.劳动和资本的数量之比 C.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比 D.工资率 4. 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需求曲线的弹性和形状( B ) A.大,陡峭 B.大,平缓 C.小,陡峭 D.小,平缓 5. 下列关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B ) A.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 B.边际技术替代率数值为正 C.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等产量线的斜率 D.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产品之比 6. 边际劳动产量最终都要下降,这是因为( C ) A.新增加的劳动力本身技术较差 B.新增加的工人工资较高 C.资本变得相对稀缺 D.资本变得相对过剩 7. 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对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的影响为( C ) A.减少,减少 B.减少,增加 C.增加,减少 D.增加,增加 8. 一般培训的成本通常由( B )来支付。 A.企业 B.员工 C.政府 D.社会 9. 实际工资与物价指数( B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不确定 10. 技术进步对( C )的就业影响较大。 A.熟练工 B.非熟练工 C.技工 D.女工 11.规范分析方法首先使用什么基准来解决评价问题?( B ) A.“互益”基准 B.“互惠”基准 C.“互助”基准 D.“互利”基准 12.下列哪一项属于劳动力的生产间接费用?( D )

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南海广播电视大学

成人学院《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 统计学原理是为成人学院会计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重要的基础课,也是经济管理工作者和经济研究人员所必备的一门知识。它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数据,并通过统计所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表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作用,描述社会经济现象数量之间的联系关系和变动规律,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 该课程的开出在政治经济学、经济数学基础、基础会计学课程之后。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学习专业统计和计量经济课程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学习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后继课程和进行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提供数量分析方法。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考虑到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把本课做为基础课开设,本课的内容既包括统计方法,也包括必要的社会经济指标核算的基本知识。使学生能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能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有关经济问题,为国民经济的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字资料,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因此,在教学上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统计指标的核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数量分析能力。 在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教学中,对统计知识的需求不一样,因此有的内容对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要求,具体的要求将在各章的教学内容中加以说明。 在各章的教学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内容按"了解、一般理解、重点理解"三个层次要求;有关指标的基本公式、计算方法及数量分析方法等内容按"会、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三、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和学分 1、学时:课内学时90课时(电视学时29课时、教学辅导学时45课时、自学及作业16课时) 2、学分:5学分 (二)教材 本课程教材是由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和其他教材等多种媒体组成的一体化教材,要求学生能正确使用。 1、文字教材

财务管理学笔记整理(完整版)

第一章、总论 1.1财务管理的概念 1、财务管理: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的经济管理工作。 1.1.1企业财务活动 1、企业财务活动:以现金收支为主的企业资金收支活动的总称 (1)、企业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 筹资活动: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投资和资金营运的需要,筹集所需资金的行为。 收入: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吸收直接投资等方式筹集资金 支出:企业偿还借款,支付利息和股利以及付出各种筹资费用等 注意:筹资活动不光只是资金的流入还有流出,与筹资活动相关流入、流出都属于筹资活动。 权益资本: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 负债资本:申请借款、发行公司债券 关键问题:选择什么样的筹资工具?权益资金与债务资金比例如何搭配? (2)、企业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 投资活动:投资是指企业根据项目资金需要投出资金的行为 对内投资:企业把筹集到的资金用于购置自身经营所需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对外投资:企业把筹集到的资金投资于其他企业的股票、债券,与其他企业联营进行投资以及收购另一个企业等 关键问题:如何评估投资方案? (3)、企业经营引起的财务活动 采购材料或商品、支付工资、销售商品…… 为满足企业日常营业活动的需要而垫支的资金,称为营运资金,因企业日常活动经营而引起的财务活动,也称为资金的营运活动(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例、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资金营运活动的有()AB A、采购原材料 B、销售商品 C、购买国库券 D、支付利息 (4)、企业分配引起的财务活动 股东收益利润留存 关键问题:利润这块饼子如何切? 1.1.2企业财务关系 企业财务关系: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各有关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 1、企业同其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主要指企业的所有者向企业犹如资金,企业向其所有者支付投资报酬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2、企业同其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指企业向债权人借入资金,并按借款合同的规定按时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劳动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劳动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单项选择题 1.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 A. 向前弯曲 C. 从左下向右上倾斜( B ) 的。 B. 向后弯曲D. 从左上向右下倾斜 2. 家务劳动的存在对劳动参与( B ) 影响。 A. 有正向C. 没有 B. 有负向D. 不确定 3. 等成本线的斜率等于( C ) A. 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品之比 B. 劳动和资本的数量之比 4. 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需求曲线的弹性和形状( B ) A. 大,陡峭 B. 大,平缓 C. 小,陡峭 D. 小,平缓 5. 下列关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B ) A.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 B. 边际技术替代率数值为正 C.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等产量线的斜率 D. 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产品之比 6. 边际劳动产量最终都要下降,这是因为( C ) A. 新增加的劳动力本身技术较差 B. 新增加的工人工资较高 C. 资本变得相对稀缺 D. 资本变得相对过剩 7. 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对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的影响为( C ) A. 减少,减少 B.减少,增加 C. 增加,减少 D.增加,增加 8. 一般培训的成本通常由( B ) 来支付。 A. 企业 B. 员工 C. 政府 D.社会 9. 实际工资与物价指数( B )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不相关 D.不确定 10. 技术进步对( C )的就业影响较大。 A. 熟练工 B.非熟练工 C. 技工 D.女工 11. 规范分析方法首先使用什么基准来解决评价问题?( B ) A. “互益”基准 B. “互惠”基准 C. “互助”基准 D. “互利”基准 12. 下列哪一项属于劳动力的生产间接费用?( D ) C. 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比 D. 工资率

本科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XX学院 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XX 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 课程负责人: XX 制(修)订时间: XX 专业负责人审核: 专业建设委员会审核: XX年 X月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微观经济学执笔人: XX 适用学期:第三学期审核人: XX 学时: 48 制(修)订时间:XX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和经济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理论课。它以个量分 析法为基础,分析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阐述价格机制的形成以及如何引导 市场经济主体实现稀缺资源有效配置,并说明市场失灵时,政府的作用。微观经 济学内容,主要包括:供求原理和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 理论,厂商均衡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和政府 的作用。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旨在让经济与经济类的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 本概念和理论,认识这一学科的基本构架和分析逻辑,掌握实例分析、简单的数 学模型分析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经济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基本原 理,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比较简单和典型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初步了解 本学科最新发展,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基本的经济分析能力,为 学习其他专业课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逻辑性强,又与现实经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 因而,在教学中,首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抽 象的经济学理论,将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到对经济活动实践的探讨和认识之中,

劳动经济学复习题

1、决定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原则是( A ) A劳动的边际产量与工资率之比等于资本的边际产量和资本价格之比 B 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与工资率之比等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和资本价格之比 C劳动的边际产量与资本价格之比等于资本的边际产量和工资率之比 D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与资本价格之比等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和工资率之比 2、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则均衡就业量( A )。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不确定 3、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对个人劳动供给影响是( B ) A.正向 B.负向 C.没有 D.不确定 4、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 B )的。 A.向前弯曲 B.向后弯曲 C.从左下向右上倾斜 D.从左上向右下倾斜 5、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对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的影响为( C ) A.减少,减少 B.减少,增加 C.增加,减少 D.增加,增加 6、技术进步对( C )的就业影响较大。 A.熟练工 B.非熟练工 C.技工 D.女工 7、实行计件工资制,工人低生产率的风险主要由( B )承担。 A.企业 B.工人 C.政府 D.社会 8、长期劳动力需求行为不同于短期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在于( A )。 A.企业可以调整其资本数量 B.企业可以调整其劳动力数量 C.企业不可以调整其资本数量 D.企业不可以调整其劳动力数量 9.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需求曲线的弹性和形状( B ) A.大,陡峭 B.大,平缓 C.小,陡峭 D.小,平缓 10.一般培训的成本通常由( B )来支付。 A.企业 B.员工 C.政府 D.社会 11.向右上倾斜且较为平缓的劳动供给曲线的弹性( B )。 A.等于零 B.较大 C.较小 D.等于1 12.在水平形状的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下,( D )

国家开放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国家开放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统计学原理》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管理类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有关统计知识方面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应达到的总体目标是: 1.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各种统计方法,并理解各种统计方法中所包含的统计思想。 2.使学生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不同特点、应用条件及适用场合。 3.使学生熟练使用Excel进行各种统计计算,并对计算机输出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统计作为数据分析的一种通用语言,为使用者提供了一套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原则和方法。 本课程内容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常用的一些统计方法等。描述统计部分主要介绍统计数据的基本描述方法,如图表展示技术、用统计量描述数据等。推断统计部分包括概率分布的基本知识、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实际中常用的一些统计方法包括相关与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指数等。 二、课程教学方法和要求 1.本课程在讲解时需要结合使用Excel软件,并在教学过程中实时进行演示,实现教学和学习的计算机化。 2.强调统计方法的思想和应用,避免概念化教学。 3.避免手工计算,强调与统计软件的结合。 4.避免要求学生记忆公式,要求以理解为主。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课程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本课程共包括9章内容。各章节的目录如下: 第1章数据与统计学............................................................... () 1.1 统计学及其应用............................................................................ () 1.1.1 什么是统计学 ..................................................................... () 1.1.2 统计学的应用 ..................................................................... () 1.2 数据及其来源 ............................................................................... () 1.2.1 变量与数据......................................................................... ()

劳动经济学练习题

一、填空 1.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研究(劳动的人)的学问。 1.一般来说,人口总量增多,则劳动力资源(增加)。 2.对劳动力拥有不可动摇的所有权的是(劳动者)。 3.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 决定就业量和工资)。 14.工资率的变化能带来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4.当工资率上升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工人愿意工作的时间将(增加)。4.当工资率增加所产生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个体的工作时间为(减少)。 2、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工资总额不变而劳动时间缩短,则劳动供给(增加) 3.与横轴平行的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劳动力供给弹性为(无穷大)。 6.向右上方倾斜且较为平缓的劳动供给曲线的弹性(较大)。 7.工资率变动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包括(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8.劳动需求曲线向左下方向移动,说明劳动力需求(减少)。 20.劳动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向移动,说明劳动力需求(增加)。 A.增加B.减少 C.不变D.难以判定 9.两种劳动力间为总互补关系时,其交叉工资弹性为(负)。 10.两种劳动力间为总替代关系时,其交叉工资弹性为(正)。 11.劳动力需求增加,劳动力供给减少时,则均衡工资率( 增加)。 17.封闭型蛛网的条件是( 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 12.劳动力市场均衡时,工资率等于(边际产品价值)。 7.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 8.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农业剩余)。 13.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 14.人力资源配置就是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机制科学合理地调配人力资源的(管理)行为。 15.一般培训的成本通常由(员工)来支付。 10.特殊培训的成本通常由(企业)来支付。 16.实行计件工资制,工人低生产率的风险主要由(工人)承担。 17如果货币工资不变,物价上涨,实际工资(下降) 18.我国实行的最低工资制度是(按地区规定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 19.集体谈判的双方为(雇主和工会)。 A.雇主和员工B.雇主和工会C.雇主和政府D.政府和工会 20.反映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关系的曲线是(菲利浦斯曲线)。 1.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是: 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第四,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 ; . 2.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基本类型有哪几种? 需求无弹性, 需求有无限弹性,单位需求弹性,需求富有弹性,需求缺乏弹性 2.据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产量的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边际产量递增阶 段。第二,边际产量递减阶段。第三,总产量绝对减少。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17224教学提纲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17224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1)需求函数 线性需求函数 供给函数 线性供给函数 弧弹性公式 点弹性公式 (2)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 212112122 1 122 1121212.2 /)(2/ )(/)(/)(//e Q Q P P P P Q Q P P P P Q Q Q Q P P P Q Q Q P P Q Q d ++--=+-+-=--=??= (3)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Q P dP dQ P dP Q dQ d e ?-=-=/ (4)需求弹性的几何意义(以线性函数为例,如右图1) AF FO AC CB OG GB OG CG CG GB Q P dP dQ e d ===?=?- = (1)供给的价格弹性 点弹性: 弧弹性: P Q s γδ+-=()P f Q d =P Q d βα-=()P f Q =s y x x y x x y y e ???=??= /y x dx dy x dx y dy e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Q P dP dQ P dP Q dQ s e ?==//)(2/ )(2 11 22 112P P P P Q Q Q Q P P Q Q e s +-+-=??=

(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3)需求的收入弹性: 第三章 效用论 (1)边际效用的表达式 (2)消费者均衡条件 (3)消费者剩余 (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 (5)预算线( budget line ) (6)均衡的条件 第五章 成本论 x y y x y y x x Q P dP dQ P dP Q dQ xy e ?==/y y x x xy P P Q Q e ??= Q M dM dQ M dM Q dQ Q M M Q M e ?==???=/()dQ dTU Q Q TU MU Q =??=→?lim I X P X P X P n n =+++ 2211λ====n n p MU P MU P MU 22 11()0 00 0Q P dQ Q f CS Q -=? dx dy x y MRS x xy = ??-=→?0lim 2 121 22112P I X P P X X P X P I +- =+=2 112P P MRS =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整理

第一章导言 1、劳动、劳动力、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人口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如何理解。劳动:在有些情况下,劳动是指“劳动力” 。而在其他情况下,它可能指劳动过程或一种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动。劳动在劳动经济学中的含义更多的是涉及劳动力。劳动力:传统或者早期的概念是指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工” ,即“工人阶级”或产业工人。马克思理论把劳动力划分为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和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知识经济时代脑力与体力劳动者的差别已不表现在劳动的本质特征上。“员工”这一范畴被企业以及各类组织广泛使用。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劳动关系:,除吸收劳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之外,借鉴社会学、法学、组织行为学和政治科学等学科领域成果,成为了一个跨学科训练的领域。人口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研究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问题。自然人口增长的经济规律,特别是人口对物质资源消费的影响是其集中要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它更多地将人作为消费者来看待。 人力资源管理: 2、谈谈你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表述的理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特点: 劳动经济学与普通经济学有所不同,前者将问题的注意力投向了人们工作的范围,后者主要是将人从消费者的角度加以观察和认识的。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是对产品的需求所派生和导引出的一种需求。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波动变化将影响劳动力市场。因此,在研究劳动经济问题时,不能摆脱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孤立进行劳动经济的分析和研究,即所谓不能就劳动来谈劳动,不能就劳动力来谈劳动力。 劳动经济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1)应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2)应结合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研究和处理劳动力市场的问题。 (3)不能脱离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制度和全球化及网络经济发展的背景。 (4)注意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相结合。如运用经济学的工具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变化与企业兼并和收购带来的人力资源问题。 3、举例说明运用规范经济学或实证经济学研究现实劳动经济问题的价值。实证研究方法(实证分析) 认识客观现象,说明现象是什么。 两个基本前提:稀缺性;人是有理性的规范研究方法(规范分析) 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现象应该是什么。 实证分析方法预测人们的行为选择规范研究方法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一) 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具体分四个过程进行:1.确定所研究的对象,分析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搜集资料并把相关事实资料进行分类。 2. 设定假设条件。所假设的条件虽然可能有一些是不现实的,但没有这些假设条件则无法进行科学研究。 3.提出理论假说。假说是对现象进行客观研究所得出的暂时性结论,也就是未经证明的理论。 4.验证。在不同的条件和不同时间对假说进行检验,用事实检验其正确与否。举例:流动率与工资率的关系提出假说:如果所有工作,除工资之外的其他工作特征都相同,由于受资源稀缺的约束,工人将愿意从事报酬高的工作。因此,如果他们认为自己可以胜任高工资工作,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他们会辞去低工资工作,而去从事高工资的工作。 如果其他条件相同,低流动率与高工资相联系,而高流动率与低工资相联系。如果上述假说经过验证,就变成了理论。 举例:教材,P24,附录1-1 (二)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的价值判断是指互惠的交换。互惠是从社会的角度看没有人遭受损失的交换,互惠包括三种情况(帕累托最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