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

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
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

合肥学院旅游系

实习报告

学号:0914021045

姓名:尤超

实习时间:2011年11月23号

实习地点:合肥市吴山固体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

实习内容:参观学习吴山固体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的固体废弃物处理的过程及方法。

2011年11月23日,我们09资环的全体同学在茆老师的带领下去了合肥市吴山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参观学习。期间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固体废物处置的知识,,回来之后,通过网上搜索相关资料,细致全面的学习一下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固体废物处理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方法,使固体废物适于运输、贮存、资源化利用,以及最终处置的过程。固体废物的物理处理法包括破碎、分选、沉淀、过滤、离心分离等处理方式;化学处理包括热解、固化等处理方式;生物处理包括厌氧发酵、堆肥处理等方式。固体废物处置是指固废的最终处理,目的在于给予固体废物一个最终的归宿。例如:焚烧、综合利用、卫生填埋、安全填埋等。

一、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

1、物理处理法

1.1固体废物破碎

固体废物的最大特点是体积庞大,成分复杂且不均匀,因此为达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的,对固体废物进行破碎处理显得极为重要。破碎是通过人力或机械等外力的作用,破坏物体内部的凝聚力和分子问作用力而使物体破裂变碎的操作过程。若再进一步的加工,将小块固体废物颗粒分裂成细粉状的过程称之为磨碎。破碎是固体废物处理技术中最常用的预处理工艺。(1)

1.2固体废物的分选

固体废物的分选简称废物分选,是废物处理的一个操作单元,其目的是将废物中可回收利用的或对后续处理与处置有害的成分分选出来。废物分选是根据废物物料的性质如分选物料的粒度,密度,电性,磁性,光电性,摩擦性,弹性以及表面润湿性的差异来进行分离;分选方法包括筛分,重力分选,磁选,电选,光电选,浮选,及最简单最原始的人工分选。

2、化学处理法

2.1固体废物的热解

热解是利用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对之进行加热蒸馏,使有机物产生热裂解,生成小分子物质(燃料气、燃料油)和固体残渣的不可逆的过程。通过对其进行热解处理,可以把固体废物的消极处理转变为积极的回收利用,从而把当今各国发展所遇到的两个共同难题——固体废物产量大和能源不足有机地协调起来。因而,热解处理可视为一种有发展前景的固体废物处理方法。(2)

2.2固化/稳定化

固化/稳定化技术是处理重金属废物和其他非金属危险废物的重要手段,是

危险废物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在区域性集中管理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他固体废物经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后,亦需要经过固化/稳定化处理,才能进行最终处置或加以利用。固化/稳定化技术作为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预处理技术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3、生物处理法

3.1厌氧发酵

厌氧发酵(或称厌氧消化)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微生物过程。凡是在有有机物和一定水分存在的地方,只要供氧条件不好或有机物含量多,都会发生厌

氧发酵现象,使有机物经厌氧分解而产生H

2、CH

4

、C0

2

和H

2

S等气体。

厌氧发酵在微生物生理学中的定义是:在没有外加氧化剂的条件下,被分解的有机物作为还原剂被氧化,而另一部分有机物作为氧化剂被还原的生物学程。现代工业则把利用微生物生产菌体、酶或各种代谢产物的过程都称为发酵(或消化)。从环境污染治理的角度来说,发酵技术是指以废水或固体废弃物中的有机污染物为营养源,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环境,利用微生物的异化分解和同化合成的生理功能,使得这些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物质和自身的细胞物质,从而达到消除污染、净化环境的目的。(3)

3.2堆肥化

堆肥化就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以及由人工培养的工程菌等,在一定的人工条件下,有控制地促进来源于生物的有机垃固体废物生生物稳定作用,使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生物化学过程。固体废物经过堆肥化处理,制得的成品叫做堆肥。它是一类呈深褐色、质地疏松、有泥土气味的物质,形同泥炭,腐殖质含量很高,故也称为“腐殖土”,是一种具有一定肥效的土壤改良剂和调节剂

二、固体废物的处置方法

1、卫生填埋与可持续填埋

填埋技术作为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方法,目前仍然是中国大都数城市解决固体废物出路的主要方法。根据环保措施(如场底防渗、分层压实、每天覆盖、填埋气排导、渗滤液处理、虫害防治等)是否齐全、环保标准是否满足来判断,我国的固体废物填埋场可分为三个等级。

1.1卫生填埋

根据填埋场中固废降解的机理,填埋场可分为好氧、准好氧、厌氧三种类型。好氧填埋场是在固废填埋体内布设通风管网,用鼓风机向填埋体内送入空气。填埋场内有充足的氧气,使好氧分解加速,固废性质较快稳定,堆体迅速沉降。准

好氧填埋场结构的集水井末端敞开,利用自然通风,空气通过集水管向填埋层中流通。填埋层中的有机废弃物和空气接触,由于好氧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气体经排气设施或立渠放出。厌氧填埋场在垃圾填埋体内无须供氧,基本上处于厌氧分解状态。由于无须强制鼓风供氧,简化结构,降低了电耗,使投资和运营费大为减少,管理变得简单,同时,不受气候条件、垃圾成份和填埋高度限制,适应性广。(4)

1.2可持续填埋

固体废物在填埋场内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物降解和物理化学转化。固体废物的成分、压实密度、填埋年龄及填埋深度、填埋场地理位置、水文气象条件等均均与垃圾的降解速度和填埋场稳定化进程有关。如果将填埋场看作一个巨大的生物反应器,其潜在的资源利用价值就不会被忽视。可持续填埋技术就是将填埋场看做生物反应器,并在这个生物反应器反应结束后,开采和利用其中价值巨大的矿化垃圾,开采后的填埋场可以腾出空间作为新的生活垃圾填埋空间,从而极大地延长填埋场的使用寿命。通过生活垃圾填埋一填埋场稳定化一矿化垃圾形成与开采利用一生活垃圾在填埋的循环,增扩了传统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库容和填埋年限,实现了矿化垃圾、填埋气体及渗滤液的回收利用。

2、矿化垃圾床处理渗滤液技术

渗滤液营养元素失衡以及大的水质波动使得常规的生物处理方式并不合适其达标处理。而高浓度的溶解性固体物质,特别是一些阳离子物质使得渗滤液在流动过程中易在管道中沉积。渗滤液的高毒性、高水质波动性要求处理工艺具有相当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因此渗滤液的处理需减少其在管道中的运送距离,并通过长时间的驯化使微生物适应渗滤液的毒性,同时还需充分利用渗滤液高含微生物特征,采用强化生物处理技术。来自填埋场的矿化垃圾能有效克服常规渗滤液生物处理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填埋场中长时间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自然驯化作用,利用其亲合性特征,通过较高的固液比,有效解决渗滤液处理问题。

三、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1、废纸的回收利用

废纸的回收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回收废纸的主要步骤有:收集、分类、净化、加工等。废纸出自印刷、企业、机关、商店及家庭等处,品种较多,性能和质量差别很大,应对收集的废纸进行详细的分类、分级和净化,以便有针对性地合理利用。

2、废橡胶资源化

我国废橡胶的利用率约为50%,低于工业发达国家水平。目前废橡胶的回收利用项目已列入《中国2l世纪议程》方案中。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橡

胶工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快,与此同时,废橡胶利用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轮胎翻新、再生胶、胶粉。(5)

3、焚烧炉渣资源化利用

炉渣主要含有中性成分(如硅酸盐和铝酸盐等,含量占30%以上),且物理化学和工程性质与轻质的天然骨料(石英砂和粘土等)相似,因而是很好的建筑原材料。最常见的一种做法是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水、水泥及其它骨料按一定比例制成混凝土砖。焚烧炉渣的资源化利用也是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一个可行办法。

吴山固体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采取的主要是焚烧掩埋的方法,处置危险废物能力为2.11万吨/年,其中年焚烧处置6000吨,年物化处理3400吨,年填埋处置11800吨。在运行系统上,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分为收运系统、贮存系统、理化分析系统、物化系统、固化系统、焚烧系统、烟气处理系统、烟气在线监测系统、余热回收系统、填埋系统、污水处理、环境监测、计算机控制及后勤保障等配套齐全的多个系统。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崇明县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 班级:55388799 学号:05793346 学生姓名:XXX 设计时间:2011.11.5-2011.11.14 指导教师:XX XXX

目录 一■前言------------------------------------------------------ P 1-2 1.1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 1.2固体废物的危害 1.3固体废物处理的方法 二■工程概况--------------------------------------------------- P 2-3 2.1项目背景 22课程设计目的 2.3设计要求 2.4项目设计原始资料 三■设计计算-------------------------------------------------- P 4-7 3.1填埋场容积计算 3.2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3.3填埋气体产生量的计算 四■卫生填满场的设计------------------------------------------ P 7-8 4.1处理对象 4.2填埋场的选址 五. 填埋场的防渗 ---------------------------------------------- P 8-12 5.1防渗方式 5.2防渗材料 5.3防渗结构 六. ------------------------------------------------------------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 P 12-13 6.1渗滤液的特点 6.2渗滤液的收集 6.3渗滤液的处理 七. ------------------------------------------------------------ 填埋气体的产生与收集处理-------------------------------------------- P 13-14 7.1填埋气的组成 7.2填埋气的收集系统 7.3填埋场气的导排 八■终场覆盖-------------------------------------------------- P 14 8.1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 8.2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

固体废物处理两种方法

固体废物处理两种方法 固体废物处理是指最终处置或安全处置,是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末端环节,是解决固体废物的归宿问题。一些固体废物经过处理和利用,总还会有部分残渣存在,而且很难再加以利用,这些残渣可能又富集了大量有毒有害成分;还有些固体废物,尚无法利用,它们都将长期地保留在环境中,是一种潜在的污染源。下面小编介绍下固体废物处理的方法。 固体废物处置方法包括海洋处置和陆地处置两大类。 海洋处置 海洋处置主要分海洋倾倒与远洋焚烧两种方法。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生态重要性认识的加深和总体环境意识的提高,海洋处置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 陆地处置 陆地处置包括土地耕作、工程库或贮留池贮存、土地填埋以及深井灌注几种。其中土地填埋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1)农用:即利用表层土壤的离子交换、吸附、微生物降解以及渗滤水浸出、降解产物的挥发等综合作用机制处置固体废物的一种方法。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费用适宜、设备易于维护、对环境影响很小、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长肥效等优点,主要用于处置含盐量低、不含毒物、可生物降解的固体废物。 如污泥和粉煤灰施用于农田作为一种处理方法已引起重视。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工作证明,施污泥、粉煤灰于农田可以肥田,起到改良土壤和增产的作用。 (2)土地填埋处置:它是从传统的堆放和填埋处置发展起来的一项最终处置技术。因其工艺简单、 成本较低、适于处置多种类型的废物,已成为一种处置固体废物的主要方法。 土地填埋处置种类很多,采用的名称也不尽相同。按填埋地形特征可分为山间填埋、平地填埋、废矿坑填埋;按填埋场的状态可分为厌氧填埋、好氧填埋、准好氧填埋;按法律可分为卫生填埋和安全填埋等。随填埋种类的不同其填埋场

全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常见问题解答

全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 常见问题解答 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管理中心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

目录 1、关于浏览器要求 (1) 2、关于企业注册时的“注册申请码” (1) 3、关于系统中的电话号、传真、手机、组织机构代码等内容的填写 (1) 4、关于系统填写一半关掉页面后如何继续操作 (1) 5、关于查询条件的使用 (1) 6、关于固体废物产生源系统基本情况管理 (1) 7、关于固体废物产生源申报登记填写 (2) 8、关于固体废物产生源申报登记业务流程(不包括省管县和直辖市) (2) 9、关于产生源申报登记审核不通过的几种情况分析(不包括省管县和直辖市) (3) 10、关于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申报事项及审批流程 (4) 11、关于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批过程中不通过的情况分析 (5) 12、关于危险废物许可证编号 (5) 13、关于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子系统的核心业务规则 (5) 14、关于危险废物转移计划流程 (6) 15、关于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流程 (6) 16、关于省管县和直辖市的操作说明 (6) 17、关于废物进口业务管理子系统的核心业务规则 (7) 18、关于市直管单位的管理 (7) 附:各省系统登录地址 (8)

1、关于浏览器要求 本系统不需要安装客户端,可直接打开IE浏览器,输入相应网址后进行系统操作,本系统支持的浏览器包括:IE6、IE7、IE8。如果是IE9浏览器需开启兼容模式,在浏览器中地址栏后点击“”按钮,或在浏览器页面点击键盘中的“F12”按钮,在弹出的页面中点击“浏览器模式:IE9”后选择“Internet Explorer 8”。 2、关于企业注册时的“注册申请码” 企业注册本系统时,可向所在区县或市级、省级环保部门领取注册申请码,注册申请码只能使用一次,注册成功后自动失效。如企业注册成功后想修改注册信息,则需要向所在区县或市级、省级环保部门领取变更申请码。 3、关于系统中的电话号、传真、手机、组织机构代码等内容的填写 全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中,如无特殊说明,“电话号”均指固定电话。其中“电话号”、“传真”要输入区域号和本地电话号(危险废物出口子系统中的境外电话可不按此要求),区域号和本地电话号之间用“-”隔开;“手机”要输入11位数字;“组织机构代码”要输入9位数字或者字母,前8位与第9位之间不能输入“-”。 4、关于系统填写一半关掉页面后如何继续操作 全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中,“保存”、“上一页”、“下一页”按钮均具有保存功能,点击上述按钮后,之前填写的内容均可保存在系统中。在系统填写过程中,如填写一半后就关闭填写页面,此时本信息处于“暂存”状态,可以点击列表中的“修改”按钮,在弹出的页面继续填写。 5、关于查询条件的使用 各填写、审核或查询页面上方均有查询条件,用于查找已经填写到系统中的数据。输入查询条件后,系统会根据查询条件过滤;如不输入查询条件,系统会过滤出所有该模块的数据;如想清空查询条件,可点击“清空条件”按钮。6、关于固体废物产生源系统基本情况管理 固体废物产生源系统包括危险废物产生源管理、医疗废物产生源管理、一般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必看重点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一章绪论 1、▲固体废物(SW):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固体废物的固有特征:“废物”和“资源”的相对性;污染“源头”和富集“终态”的双重性;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危害的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 固体废物分类: 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农业固体废物 2、▲工业固体废物(ISW):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 5085)认定其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又称为工业废物或工业垃圾。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为Ⅰ类和Ⅱ类两类。 Ⅰ类: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 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污染物的浓度均未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且pH值在6-9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Ⅱ类: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 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污染物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最高排放浓度,或pH值在6-9之外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3、▲危险废物(HW):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HW鉴别标准和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HW的特性: HW通常具有腐蚀性、毒(害)性、易燃性、反应性、感染性等特性。 HW常用的处理处置方法主要有:--固化--焚烧--安全填埋) 4、▲城市固体废物: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5、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最大限度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②综合利用废物资源;③对残余固体废物进行最终处置。 6、▲固体废物的处理:通常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等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 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热处理、固化处理 物理处理:压实、破碎、分选、固化等。 化学处理:氧化、还原、中和、化学沉淀、化学溶出等。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给出的定义,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2、固体废物处理:通常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 3、固体废物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或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他危害成分的活动;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者设施并不再回取的活动。 4、城市生活垃圾: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5、危险废物:危险废物是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被国家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和鉴定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2、固体废物的“三化”原则:指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3、破碎:指利用外力克服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分裂成小块的过程。 4、“全过程管理”:指从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处理到最终处置的整个过程及各个环节都实行控制管理和开展污染防治,包括固体废物产生的管理、收集系统管理、运输管理、贮存管理、处理与处置管理。 5、分选:固体废物的分选简称废物分选,目的是将其中可回收利用的或不利于后续处理、处置工艺要求的物料分离出来。废物分选是根据物质的粒度、密度、磁性、电性、光电性、摩擦性、弹性以及表面润湿性的不同而进行分选的。 6、压实:压实又称压缩,用机械方法增加固体废物聚集程度,增大容重和减少固体废物表观体积,是提高运输与管理效率的一种操作技术。 固体废物经压实处理一方面可增大容重减少固体废物体积,以便于装卸和运输,确保运输安全与卫生,降低运输成本;另—方面可制取高密度惰性块料,便于贮存、填埋或作为建筑材料使用;第三方面可降低污染物量,减轻环境污染。 7、固体废物固化: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有害废物掺合并包容在密实的惰性基材中,使其达到稳定化的一种过程。 10、固体废物热值:指单位质量固体废物完全燃烧释放出来的热量,以kJ/kg(或kcal/kg)计。热值有两种表示法,高位热值(粗热值)和低位热值(净热值)。两者意义相同,只是产物水的状态不同,前者水是气态,后者水是液态。所以,二者之差,就是水的气化潜热。 11、危险废物: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毒害性、易燃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传染性和放射性的废物。 12、浮选:是根据不同物质被水润湿程度的差异而对其进行分离的过程。其原理是在固体废物与水调制的料浆中,加入浮选药剂,并通入空气形成无数细小气泡,使欲选物质颗粒粘附在气泡上,随气泡上浮于料浆表面成为泡末层,然后刮出回收;不浮的颗粒仍留在料浆内,通过适当处理后废弃。 13、热解:是将有机化合物在缺氧或绝氧的条件下利用热能使化合物的化合键断裂,由大分子量的有机物转化成小分子量的燃料气、液状物(油、油脂等)及焦炭等固体残渣的过程。 14、浸出:溶剂浸出是采用适当的溶剂与废物作用使物料中有关的组分有选择性的溶解的物理化学过程。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后标准答案

第1章绪论 1.概念解释: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 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质。 固体废物处理:将固体废物转化为便于运输、贮存、利用或最终处置的过程。 固体废物处置:将已无回收价值或确定不能再利用的固体废物长期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设施而不再取回,从而与生物圈相隔离的技术措施。 城市生活垃圾:指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 务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视作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 1 / 16

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主要特征有: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反应性、易燃易爆性。 资源化:指采取各种管理和技术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和能源,作为新的原料或者能源投入使用。 无害化:指通过适当的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使其不对环境产生污染,不致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减量化:指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减少固体废物的容积。其中,前者的实施主要在于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从生产源头控制固体废物的产生;后者则包括分选、压缩、焚烧等方法,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和利用,从而达到减少固体废物容量的目的。 巴塞尔公约:正式名称为《控制危险废料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1989年3月22日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瑞士巴塞尔召开的世界环境保护会议上通过,1992年5月正式生效。由序言、29项条款和6个附件组成,旨在遏止越境转移危险废料,特别是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和转移危险废料。 2.略述固体废物分类方法。 按照《固体法》中的相关划定,通常将固体废物分为以下三大类。 ①工业固体废物:指来自各工业生产部门的生产和加工过程及 流通中所产生的废渣、粉尘、污泥、废屑等。 2 / 16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必看重点

)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一章 绪论 1、▲固体废物(SW ):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 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固体废物的固有特征:“废物”和“资源”的相对性;污染“源头”和富集“终态”的双重性;成 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危害的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 固体废物分类: 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农业固体废物 2、▲工业固体废物(ISW ):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 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 5085)认定其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又称为工业废物或工业垃圾。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为Ⅰ类和Ⅱ类两类。 Ⅰ类: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 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 出液中,任何一种污染物的浓度均未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最高 允许排放浓度,且 pH 值在 6-9 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Ⅱ类: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 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 出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污染物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 最高排放浓度,或 pH 值在 6-9 之外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3、▲危险废物(HW ):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 HW 鉴别标准和方 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HW 的特性: HW 通常具有腐蚀性、毒(害)性、易燃性、反应性、感染性等特性。 HW 常用的处理处置方法主要有: --固化 --焚烧 --安全填埋 ) 4、▲城市固体废物: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5、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最大限度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②综合利用废物资源;③对残余固体废物进行最终处置。 6、▲固体废物的处理:通常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等方法把固体废物转 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 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热处理、固化处理 物理处理:压实、破碎、分选、固化等。 化学处理:氧化、还原、中和、化学沉淀、化学溶出等。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后标准答案

第1章绪论 1.概念解释: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质。 固体废物处理:将固体废物转化为便于运输、贮存、利用或最终处置的过程。 固体废物处置:将已无回收价值或确定不能再利用的固体废物长期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设施而不再取回,从而与生物圈相隔离的技术措施。 城市生活垃圾:指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视作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

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主要特征有: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反应性、易燃易爆性。 资源化:指采取各种管理和技术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和能源,作为新的原料或者能源投入使用。 无害化:指通过适当的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使其不对环境产生污染,不致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减量化:指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减少固体废物的容积。其中,前者的实施主要在于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从生产源头控制固体废物的产生;后者则包括分选、压缩、焚烧等方法,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和利用,从而达到减少固体废物容量的目的。 巴塞尔公约:正式名称为《控制危险废料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1989年3月22日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瑞士巴塞尔召开的世界环境保护会议上通过,1992年5月正式生效。由序言、29项条款和6个附件组成,旨在遏止越境转移危险废料,特别是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和转移危险废料。 2.略述固体废物分类方法。 按照《固体法》中的相关划定,通常将固体废物分为以下三大类。 ①工业固体废物:指来自各工业生产部门的生产和加工过程及

中国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装备现状与发展方向

中国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装备现状与发展方向 董保澍 固体废物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数量巨大,是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其危害程度已不亚于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的程度。由于我国对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起步较晚,虽然在固体废物的处理利用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并出现了一些适合我国目前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固体废物处置技术和装置,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水平还很低,处理处置技术和装备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装备现状 1.生活垃圾收运 近几年我国生活垃圾收运机械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机械总数达32635辆,占环卫机械总数81%。但从整体来看,我国城市垃圾机械化收运率比较低,不仅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大,手工操作较多,而且机具不足,设备性能差。全国大约有40%的环卫清运车辆已经老化需要更新,每年约有1000万吨的城市生活垃圾不能及时运往处理场地,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还很低。 2.生活垃圾分选技术和装备 生活垃圾分选是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过程中的一个工艺环节。我国目前主要是通过人工分选回收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物资。机械分选主要用于机械化生活垃圾堆肥厂、焚烧厂和其它生活垃圾资源化工厂。 我国应用的机械分选设备主要有滚筒筛、永磁滚筒。滚筒筛主要用于堆肥及处理熟堆肥的筛分过程,而堆肥的前处理过程应用较少。磁选滚筒一般用于分选生活垃圾中的铁磁性金属。静电分选法、光选法等我国还很少应用。 3.生活垃圾的填埋技术和装备 近几年来我国陆续兴建了一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一些大、中型城市建成了垃圾卫生填埋场。但是,大部分城市目前仍采用堆放或简单填埋方式处置城市垃圾。由于没有建造能达到环境保护目的的渗滤液衬层收集系统,不能对渗滤液进行收集和集中净化处理,已导致水资源和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由于没有很好的压实机械,填埋场未达使用年限就填满封场;对填埋场气体未加收排,引发的爆炸事故常有发生。 现有卫生填埋场的设计建造标准不高,只有少数城市建成达到或基本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的卫生填埋场。除少数填埋场底部铺有防渗层外,其余卫生填埋场几乎都是采用粘土防渗。目前真正能满足卫生填埋标准的填埋场并不多。 填埋场的专用机具研制与开发有待发展。生活垃圾压实机是根据生活垃圾特性设计,是专门用于填埋作业的机具。目前我国用于填埋场的生活垃圾压实机还处在试制阶段,许多生活垃圾填埋场主要使用推土机进行填埋作业。用于填埋场的其它机具如推土机、装载机也需要根据生活垃圾的特性做一些改造,使得其更适合于填埋作业并提高作业效率。此外,填埋气体回收利用成套设备、新型填埋覆盖材料也急需开发。 4.生活垃圾堆肥处理技术和装备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 课程名称及代码: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13130105 课程英文名称:Solid Wast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课程所属单位: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教研室 课程面向专业:环境工程本科专业 教师姓名:梅运军 教师职称:讲师 所用教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宁平主编 本课程总学时数:60 本学期总学时数:60 讲课:54 课程设计:6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武汉工业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专业课,是环境工程专业主要课程之一。主要讲授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及综合处理系统等基本知识;并以城市垃圾为中心讲述固体废物的收集、清运、处理以及处置;各种处理和处置方法以及设备。固体废物的处理及其资源化是本课程的重点。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参与工程设计的实践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了解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污染控制、处理利用方法分类、管理及相关技术政策。 第二章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 本章要求了解固体废物主流城市的分类、特性,进一步熟悉城市垃圾的收集,运输工艺,对收运系统有初步的认识。 第三章固体废物的预处理 本章要求了解固体废物的预处理(压实、破碎、分选、固体废物的脱水)的目的和使用场合,掌握各类预处理方法的原理及工艺,熟悉常用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 第四章固体废物的物化处理 本章主要要求了解浮选、浸出、固体废物的稳定化/固化处理的基本原理,工艺及设备要求。 第五章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 本章要求掌握好氧堆肥的原理、工艺、设备及评价指标;厌氧消化(沼气)的原理、工艺、设备等;微生物浸出机理、工艺及其他生物处理技术。 第六章固体废物的热处理

固体废物综合监管解决方案

固体废物综合监管解决方案 一、解决方案简介 固体废物综合监管解决方案建立对固体废物从产生、申报、审批、运输、处理、销毁全生命周期监管。运输是固废废物处理过程中重点监控、监管部分。 本方案采用、、技术,实现监管中心对车辆的运输路线、运行状态、运行时 间等实时在线监控、跟踪,不仅保障车辆在运输过程中能够在环保局监控状态下 进行,也能够保障固体废物中心能够在运输车辆出现突发事件时第一时间内确定 车辆地点。 通过网络申报、审批、处理、销毁等流程信息,建立了固体废物全生命周期 档案。固体废物档案的建立实现固体废物去向有据可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及时了解当前产生固废废物数量、需要转移数量,辅助环保局监管人员合理的部署运输车辆。实现固废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有序化。 二、解决方案特点 采用、、技术,实现了固体废弃物运输全程监控 多种监控措施保障运输车辆安全运输 固体废物全生命周期档案建立 监控过程无需人工干预 自动预警功能,保障运输车辆的安全运行。 三、解决方案内容 固体废弃物综合监管包含固体废物申报信息系统、固体废物转移控制系统、 固体废物处置保障系统、固体废物综合分析系统、固体废物应急指挥系统、固体

废物信息发布系统。能够从固体废弃物的从产生、申报、审批、运输、处理、销 毁进行全生命周期监督管理。 1. 固体废物申报信息系统 企业可以通过网上申报的方式将企业的固体废物信息进行上报。在节省人员 工作量的同时,能够方便对固体废物申报信息进行统计。能够完成中心人员对企业上报情况的统计与管理,及时的反映出企业固体废弃物产量,为宏观减排目标提供数据支撑。 2. 固体废物转移控制系统 根据各企业上报的固体废弃物数量,按照企业处置方案、转移过程方案进行 全程跟踪控制。通过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完成车辆运输过程中的实施监控。在运输过程中通过给车辆安装车辆黑盒子,保障监管中心对车辆的运输全程监控。对于车辆车异常情况,即车辆超速、车辆紧急刹车、车辆未按照预定路线 行驶等进行报警处理。及时通知监管人员和运输车辆司机保障运输的安全。 3. 固体废物处置保障系统 在固体废物处置过程中需要遵守国家相关标准;在处置过程中需要行业专家 指导;在运输过程中参照运输的方案等信息资料。固体废物处置保障系统是提供相关标准、相关法律、专家、处置方案等综合保障信息。 4. 固体废物综合分析系统 固体废物综合分析系统对固体废弃物产生、贮存、运输、销毁等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固体废物数据分析,使管理人员能够掌握固体废物物处理信息、生产信息。为后续的管理提供支撑信息。 5. 固体废物应急指挥系统 当固体废物在贮存、运输过程中、销毁过程中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快速的调 出应急方案、根据历史数据追查事件根源。由其是在运输过程中能够对车辆发生情况前进行信息回溯。在信息方面系统能够根据突发事件的种类快速形成所用信 息资源,例如:处置标准、处置方法、专家信息、资源需求等辅助管理人员的远 程指挥。 6. 固体废物信息发布系统 固体废物生产信息和需求信息能够通过信息发布网站对社会进行发布,系统

8固体废弃物和废气的生物处理详解

8 固体废弃物和废气的生物处理 8.1固废、废气污染的来源和种类 8.1.1固废污染的来源和种类 1、定义 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气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统称为固体废弃物。 2、分类 多种分类方法,最常用的是: 1)城市垃圾 是指来自居民的生活消费、商业活动、市政建设和维护、机关办公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城建渣土、商业固体废物、粪便等。 2)工业固体废物 是指在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渣、粉尘、碎屑、污泥,以及在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尾砂等。 3)农业垃圾 主要包括作物秸秆、树木茎叶等,主要含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3、危害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侵占土地 固体废物不加利用时,需占地堆放,堆积量越大,占地越多。据估算,每堆积1万吨废物,占地约需1亩。根据对北京市高空远红外探测的结果显示,北京市区几乎被环状的垃圾堆群所包围。 2)污染土壤 废物堆放和没有采取适当防渗措施的垃圾填埋,经过风化、雨雪淋溶、地表径流的侵蚀,其中的有害成分很容易产生高温和有毒液体并渗入土壤,杀灭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微生物与周围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甚至导致草木不生。其有害成分若渗流入水体,则可能进一步危害人的健康。 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内蒙古包头市的某矿尾砂堆积如山,造成尾砂坝下游的大片土地被污染,一个乡的居民被迫搬迁。 3)污染水体

固体废物若随天然降水或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随风飘迁落入水体,则使地面水受到污染;若随渗沥水进入土壤,则使地下水受到污染;若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则会造成更大的水体污染——不仅减少水体面积,而且还妨害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 例如,德国莱茵河地区的地下水因受废渣渗沥水污染,导致当地自来水厂有的关闭,有的减产。 4)污染大气 固体废物一般通过如下途径污染大气: (1)堆积、运输过程中,以细粒状存在的废渣和垃圾,在大风吹动下会产生有害的气体和粉尘随风扩散。 (2)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会被微生物分解,释放出有害气体; (3)固体废物本身以及在对其处理(如焚烧)时散发的毒气和臭气等。 5)影响环境卫生 城市的生活垃圾、粪便等若清运不及时,就会产生堆存,严重影响人们居住环境的卫生状况,对人们的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 8.1.2废气污染的来源和种类 1、分类 天然污染物 人为污染物:来源于燃料燃烧、大规模的工矿企业的废气和汽车尾气、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产生的臭气等。 8.2固废的生物处理 8.2.1堆肥法 8.2.1.1概述 1、定义 堆肥法:就是利用传统的积肥方法,把污染土壤与有机废物等混合起来,在有控制的条件下,使有机废弃物在微生物(主要为细菌)作用下,发生降解,并同时使有机物发生生物稳定作用的过程。 2、堆肥的优点 ①有机废物分解并达到稳定化

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方案

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方案 固体废弃物按其性状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或固体废物和泥状废物;按其来源可分为矿业废物、工业废物、城市垃圾、污水处理厂污泥、农业废弃物和放射性废物等。本节简述城市垃圾、污水处理厂污泥和农业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问题。 近年来,城市垃圾数量猛增,但几乎95%的垃圾未经处理,一般堆积于城郊或倒入江河。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年产生的干污泥约20×104t,以湿污泥计约为380×104t~500×104t,并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 农业废弃物主要包括作物桔杆、树木茎叶、人畜粪便等等,主要指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废弃物。 以上三大类固体废弃物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通过微生物的活动,可以使之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其主要的处理方法有卫生填埋、堆肥、沼气发酵和纤维素废物的糖化、蛋白质化、产乙醇等等。 一、堆肥 堆肥化就是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有控制地促进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堆肥化的产物称为堆肥。根据处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对氧气要求的不同,堆肥可分为好氧堆肥法(高温堆肥)和厌氧堆肥二种。 1.好氧堆肥法 好氧堆肥法是在有氧的条件下,通过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使有机废弃物达到稳定化、转变为有利于作物吸收生长的有机物的方法。堆肥的微生物学过程如下: (1)发热阶段 堆肥堆制初期,主要由中温好氧的细菌和真菌,利用堆肥中容易分解的有机物,如淀粉、糖类等迅速增殖,释放出热量,使堆肥温度不断升高。 (2)高温阶段 堆肥温度上升到50℃以上,进入了高温阶段。由于温度上升和易分解的物质的减少,好热性的纤维素分解菌逐渐代替了中温微生物,这时堆肥中除残留的或新形成的可溶性有机物继续被分解转化外,一些复杂的有机物如纤维素、半纤维素等也开始迅速分解。 由于各种好热性微生物的最适温度互不相同,因此随着堆温的变化,好热性微生物的种类、数量也逐渐发生着变化。在50℃左右,主要是嗜热性真菌和放线菌,如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嗜热褐色放线菌(Actinomyces thermofuscus)、普通小单胞菌(Mi-cromonospora vulgaris)等。温度升至60℃时,真菌几乎完全停止活动,仅有嗜热性放线菌与细菌在继续活动,分解着有机物。温度升至70℃时,大多数嗜热性微生物已不适应,相继大量死亡,或进入休眠状态。 高温对于堆肥的快速腐熟起到重要作用,在此阶段中堆肥内开始了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并开始出现能溶解于弱 碱的黑色物质。同时,高温对于杀死病原性生物也是极其重要的,一般认为,堆温在50℃~60℃,持续6d~7d,可达到较好的杀死虫卵和病原菌的效果。 (3)降温和腐熟保肥阶段当高温持续一段时间以后,易于分解或较易分解的有机物(包括纤维素等)已大部分分解,剩下的是木质素等较难分解的有机物以及新形成的腐殖质。这时,好热性微生物活动减弱,产热量减少,温度逐渐下降,中温性微生物又渐渐成为优势菌群,残余物质进一步分解,腐殖质继续不断地积累,堆肥进入了腐熟阶段。为了保存腐殖质和氮素等植物养料,可采取压实肥堆的措施,造成其厌氧状态,使有机质矿化作用减弱,以免损失肥效。 堆肥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往往因堆肥的原料来源不同而有很大不同。 对于农业废弃物,以一年生植物残体为主要原料的堆肥中,常见到以下微生物相变化特征:细菌、真菌→纤维分解菌→放线菌→能分解木质素的菌类。 在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的堆肥中,可见如表7-2所示的微生物相变化。堆肥堆制前的脱水污泥中占优

固体废物处理系统

秦山二扩固体废物处理系统(TES) 1 功能 1.1 功能固体废物处理系统为两台机组公用。固体废物处理系统的主要功 能:——收集由两台机组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将废物暂存,并进行可能的放射性衰变;——压缩可压缩的固体废物;——将废物封装在混凝土容器或金属桶中。本系统处理下列几种类型的废物:——废树脂;——浓缩液和化学废液;——废过滤器芯子;——杂项固体废物(纸、抹布、乙烯塑料等)。废树脂由下列系统的除盐器产生: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RCV )、 硼回收系统(TEP)、反应堆换料水池和乏燃料水池冷却和处理系统(PTR)、废液处理系统(TEU )、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APG )。 浓缩液主要由TEU 系统蒸发器产生,在特殊情况下也由TEP 系统的蒸发器产生。 化学废液由放射性污水回收系统(SRE产生。 废过滤器芯子由RCV、TEP、PTR、TEU、APG系统的过滤器产生。通风系统的过滤器芯子不在固体废物处理系统封装。 本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废物处理站(在核辅助厂房NX 内);——废物处理辅助厂房(QS 厂房,位于现场会议室西北侧。),由于二期的QS 厂房设备能力足以处理四个机组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因此本扩建工程不再另建QS厂房而共享二期的QS厂房。 1.2 安全功能 TES 系统不属于与安全有关的系统。 然而本系统设有屏蔽,使运行人员和公众所受的辐照剂量率不超过允许限值,并对各种放射性物质进行密封包装,防止散入环境。 2设计 2.1设计基准和安全准则 本系统设计所采用的标准规范: a)HAF102-2004《核动力厂设计安全规定》; b)HAD102/12-1990《核电厂辐射防护设计》; c)GB9134-1998《轻水堆核电厂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系统技术规定》;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名词解释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固体废物特性 a“资源”和“废物”的相对性 b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c危害的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 d污染“源头”和富集“终态”的双重性 2. 城市生活垃圾定义: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视作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特点:增长速度快,产生量不均匀;成分复杂、多变,有机物含量高;主要成分为碳,其次为氧、氢、氮、硫等;处理处置方式目前仍以填埋为主。 3.工业固体废物定义: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产生方式:连续产生;定期批量产生;一次性产生;事故性产生或排放。 贮存方式:件装容器贮存;散装堆积贮存;池、塘、坑贮存。 排放方式:连续排放;定期清运排放;集中一次排放。 特点:产生源相对集中;种类复杂;产生量、成分、性质与工业结构和生产工艺、原料等因素有关 4. 危险废物定义:是指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危险特性: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反应性,浸出性,毒性,易燃性,易爆等特性 固体废物的污染危害: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体、影响环境卫生 5.固物废物处理:是指通过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热解处理、焚烧处理、固化处理等不同的方法,使固体废物转变成为适于运输、贮存、资源化利用以及最终处置的一种过程。 目的: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6 .固体废物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和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清除其危险成分的活动。目的:是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末端环节,是解决固体废物的归宿问题 固体废物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三化”原则,即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三化”原则:我国对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从“无害化”走向“资源化”“资源化”是以“无害化”为前提的,“无害化”和“减量化”则应以“资源化”为条件。“三化”的关系是:以减量化为前提,以无害化为核心,以资源化为归宿。 A. 减量化:就是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固体废物数量、体积,并尽可能地减少固体废物的种类、降低危险废物的有害成分浓度、减轻或清除其危险特性等,从“源头”上直接减少或减轻固体废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与能源。 基本任务: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和体积。是防治固废污染环境的优先措施。 具体控制措施: ①选用合适的生产原料;②采用无废或低废的生产工艺;③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④废物的综合利用。 B. 无害化:指对已产生又无法或暂时尚不能资源化利用的固体废物,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对环境无害或低危害的安全处理、处置,达到废物的消毒、解毒或稳定化,以防止并减少固体废物的污染危害。

环境工程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固体废物处置系统工程

环境工程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固体废物处置系统工程 1、固体废物处置概述 (1)了解固体废物处置的概念 固体废物的处置按其处置地点的不同可分为陆地处置和海洋处置两大类。 A、陆地处置——①土地填埋(最常用),②土地耕作, ③永久储存等。陆地处置是基于土地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置。陆地处置可分为土地耕作、土地填埋、浅地层埋藏以及深井灌注处置等。 B、海洋处置(已被国际公约制止)——①深海投弃(远洋倾倒),②海上焚烧(远洋焚烧)。海洋处置是基于海洋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置的一种方法。海洋处置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海洋倾倒,一类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远洋焚烧。 *土地填埋处置的概念: 土地填埋处置是从传统的堆放和土地处置发展起来的一项最终处置技术,是一种按照工程理论和土工标准,对固

体废物进行有控管理的综合性科学工程方法。 操作方式:由堆、填、埋(覆盖)向包容、屏蔽隔离的工程储存方向发展。 土地填埋处置:科学选址→场地防护(如防渗)处理→填埋操作和封场→维护监管 (2)掌握处置基本要求 废物处置的基本要求: 废物体积尽量小; 废物无较大危害性; 处置场地适宜; 设施结构合理; 封场后定期维护监测。 (3)了解处置方法的分类 按填埋场地形特征可分为:山间填埋、峡谷填埋、平地填埋、废矿坑填埋

按填埋场的状态可分为:厌氧性填埋、好氧性填埋、准好氧性填埋 按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规可分为:一般固体废物填埋、工业固体废物填埋 按处置的废物种类分为:惰性废物填埋、卫生土地填埋、工业废物土地填埋、安全土地填埋、浅地层埋藏处置 *据废物种类及有害废物释出所需控制水平分类:一级填埋场:惰性废物填埋场或堆放场,是最简单的土地填埋处置方法; 二级填埋场:即矿业废物处置场。电厂的粉煤灰、类似于熔融状态的废物,其中的污染物质可导致水域有轻微的、暂时的影响的废物处置; 三级填埋场:用于处置一段时间内会对公众健康及环境安全造成危害的一般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对选址、工程设计、建造施工、运营管理、封场后监管等有严格要求,如要求衬里k<10-7cm/s;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后答案完整版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 后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第1章绪论1.概念解释: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质。 固体废物处理:将固体废物转化为便于运输、贮存、利用或最终处置的过程。 固体废物处置:将已无回收价值或确定不能再利用的固体废物长期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设施而不再取回,从而与生物圈相隔离的技术措施。 城市生活垃圾:指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视作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主要特征有: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反应性、易燃易爆性。 资源化:指采取各种管理和技术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和能源,作为新的原料或者能源投入使用。 无害化:指通过适当的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使其不对环境产生污染,不致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减量化:指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减少固体废物的容积。其中,前者的实

施主要在于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从生产源头控制固体废物的产生;后者则包括分选、压缩、焚烧等方法,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和利用,从而达到减少固体废物容量的目的。 巴塞尔公约:正式名称为《控制危险废料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1989年3月22日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瑞士巴塞尔召开的世界环境保护会议上通过,1992年5月正式生效。由序言、29项条款和6个附件组成,旨在遏止越境转移危险废料,特别是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和转移危险废料。 2.略述固体废物分类方法。 按照《固体法》中的相关划定,通常将固体废物分为以下三大类。 ①?工业固体废物:指来自各工业生产部门的生产和加工过程及流通中所产生的废渣、粉尘、污泥、废屑等。 ②?城市生活垃圾:也称城市固体废物,主要指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视作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③?危险废物: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所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简单来讲,就是含有高度持久性元素、化学品或化合物的废物,且该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具有及时的和潜在的危害。 目前,农村固体废物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以与以上三类废物并列,成为一大类,具体包括农林业生产和禽畜养殖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