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分析

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分析
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分析

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抗菌藥物联合运用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头孢曲松钠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7d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头孢曲松钠和左氧氟沙星对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进行联合治疗,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标签:头孢曲松钠;肺炎链球菌;左氧氟沙星;治疗效果

肺炎链球菌感染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较高,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其中儿童和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差,往往容易出现肺炎链球菌感染,临床表现以寒战、咳嗽、肺部湿罗音以及高热等症状为主,并且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1]。本文重点探讨抗菌药物联合运用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中20例为女性,35例为男性,年龄5~78岁,平均年龄为(39.5±10.45)岁,体重11~64kg,平均体重为(3

2.1±5.03)kg,病程11~33d,平均病程为(16.2±5.3)d;观察组中22例为女性,33例为男性,年龄6~79岁,平均年龄为(39.6±10.52)岁,体重10~66kg,平均体重为(32.2±5.21)kg,病程12~34d,平均病程为(16.4±5.5)d。两组患者的体重、病程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临床上主要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即将100mg/(kg.d)头孢曲松钠加入500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摇匀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d,1个疗程为7d。观察组则运用头孢曲松钠和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即50mg/(kg.d)头孢曲松钠加入250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摇匀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d,同时再运用0.2g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2次/d,1个疗程为7d。

1.3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治疗后,患者的寒战、咳嗽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肺部湿罗音消失,且经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肺部炎症完全吸收;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寒战、咳嗽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肺部湿罗音减少,且经胸部X 线片检查,结果显示肺部炎症部分吸收;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寒战、咳嗽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肺部湿罗音减少,且经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肺部炎症有所吸收;无效。治疗后,患者的寒战、咳嗽等临床症状没有出现任何变化,且经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肺部炎症无改变[2]。

肺炎链球菌肺炎课件

肺炎链球菌肺炎课件 肺炎链球菌肺炎课件 肺炎链球菌大家顾名思义也可知它是一种和肺炎有关系的细菌。但是具体的情况是怎样的想必大家都不清楚,那么肺炎链球菌是什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肺炎链球菌肺炎课件,欢迎阅读。 一、肺炎链球菌性肺炎有什么症状 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在小孩中很常见,该病易传染,和普通的感冒不同,感染上肺炎链球菌性肺炎需要输一周乃至一个月的液,有时也病不好转,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它的一些病症。 潜伏期1~2天。起病前多数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也可发生在健康的青壮年,但常有受寒、淋雨史。骤起剧烈寒战、发热、剧烈的胸部刺痛或刀割样疼痛,常随咳嗽及呼吸加重,以致患者好卧向患侧,限制该侧胸廓运动以减轻胸痛。 严重者延及膈面胸膜,则胸痛牵涉下胸、上腹或肩部。有刺激性干咳,可有少量黏痰,带血或呈铁锈色。病变广泛则有气急及发绀。重症常伴有呕吐、腹胀、黄疸、肌痛、衰弱,少数可见血压下降及休克。

胸部体征病初可不明显,实变期可有叩诊浊音、听诊支气管呼吸音、语颤增强、湿性啰音;胸膜发炎,则有胸膜摩擦音及局部胸壁压痛。如见器官移位则提示肺不张(移向患侧)或胸腔积液(移向健侧)。 如见颈静脉怒张,肝大,则提示合并心力衰竭。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常增至(20~30)×109/l,中性粒细胞达80%,伴核左移及中毒颗粒。老弱患者白细胞计数可不增多。 二、肺炎链球菌 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球菌或称肺炎链球菌所引起,占院外感染肺炎中的半数以上。肺段或肺叶呈急性炎性实变,患者有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和血痰等症状。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临床上轻症或不典型病较为多见。 [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 肺炎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常成对(肺炎双球菌)或呈链状排列(肺炎链球菌),菌体外有荚膜,荚膜多糖体具有特异抗原性,根据血清试验现已知有86个亚型。成人致病菌多属1-9及12型,以第3型毒力最强,而儿童中为6、14、19、及23型。这些细菌为上呼吸道正常菌群,只有当免疫力降低时方始致病。少部分发生菌血症或感染性休克,若未及时恰当治疗,可导致死亡。

肺炎治疗的主要药物

肺炎治疗的主要药物 一、青霉素类 青霉素G类氨基青霉素类耐酶青霉素广谱青霉素(指绿脓杆菌青霉素) 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甲氧苯青霉素羧苄青霉素 青霉素V 羟氢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替卡西林 氧哌嗪青霉素 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第一代(1962年)奈啶酸仅用于尿路感染。 第二代(1970年)吡哌酸可用于尿路、肠道感染。 第三代(1980年)氟喹诺酮类可用于各系统感染的治疗。 新氟喹诺酮类,可用于厌氧菌治疗。 临床如何选择抗菌药物主要根据 1、病变部位 2、病原菌的药敏 3、病情的轻重 (一)横隔以上的感染: 主要为G+球菌,首选青霉素G,严重感染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金葡菌首选苯唑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美唑MRSA:首选万古霉素 (二)横隔以下的感染: “ 可选哌拉西林,第3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加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腹腔感染:要考虑厌氧菌感染,加用甲硝唑 胆道感染:可选哌拉西林,头孢哌酮; 泌尿道感染: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消化道感染: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1) 青壮年、无基础疾病患者: 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等。 抗菌药物选择: - 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第1或2代头孢菌素,新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2) 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患者: 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需氧G-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等。 抗菌药物选择: - 第2代头孢菌素-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联合大环内酯类; - 新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3) 需要住院患者: 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复合菌(包括厌氧菌),需氧G-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衣原体,呼吸道病毒等。 抗菌药物选择: (1)第2代头孢菌素单用或联合大环内酯类; (2)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单用或联合大环内酯类。 (3)新喹诺酮类或新大环内酯类; (4)青霉素或第1代头孢菌素,联合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

肺炎链球菌感染疾病中易被忽视的问题及相应处理方法

肺炎链球菌感染疾病 中易被忽视的问题及相应处理方法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的最重要致病菌, 同时也是引起中耳炎、副鼻窦炎、脑膜炎的主要致病菌。 肺炎链球菌通常寄居于正常人的鼻咽腔,多数不致病,只有少数有毒力。已知有80多个血清型,其主要致病物质为荚膜和溶血素。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肺炎链球菌常可侵入机体导致患者发病。肺炎链球菌性肺炎旧称大叶性肺炎。 每年肺炎链球菌感染导致10万~13.5万人因患肺炎而住院、600万例中耳炎和超过6万例侵袭性病例(包括3300例脑膜炎)。贫困地区的发病率有着不同的地理分布,每10万人口中出现21例到33例不等。 作为被人类最早战胜的病原体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医务工作者最熟悉的细菌,许多人对其并不重视。相信多数医生都曾听过这样一句话:“现在抗菌药物使用较普遍的情况下,典型的大叶性肺炎越来越少了”。这句话其实没有错,最起码从影像学的角度讲是正确的。但这种正确的认识却容易使人对肺炎链球菌感染产生轻视的心理,曾经不止一次有人对我们说“你们呼吸科能治的就是肺炎了吧,用点儿抗生素就好了”。 但就是在这个抗菌药物满天飞的时代,全球每年仍有有超过100万名儿童因感染肺炎链球菌而死亡。

肺炎链球菌感染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或者说是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大致包括耐药问题,初始治疗的选用,并发症的治疗和疫苗的使用。 肺炎链球菌耐药问题:肺炎链球菌作为CAP最重要的致病原之一,自1967年首次报告了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PRSP)以来,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的增加已成为全球趋势而倍受国内外学者关注。PRSP的发生率在不同国家甚至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都有显著差异。美国20世纪80年代肺炎链球菌的总青霉素耐药率(耐药+中介)低于5%,均为低水平耐药,90年代初迅速升到17%,目前已经超过30%。最近的ANSORP研究结果显示,亚洲地区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总耐药率已经高达51.7%,其中,我国周边地区包括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均超过了60%,个别国家甚至高达90%。1997年至2000年,我国文献报告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不敏感(PNSP)[包括青霉素中介(PISP)和PRSP]率仅为8.8%-22.5%。但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PNSP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已超过40%,并主要以PISP增加为主。2005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显示,PNSP 约占61%。2005-2006年我国9家教学医院分离的417株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分析显示,PNSP发生率为47.5% (PRSP 24.5%, PISP 23%)。儿童患者的PNSP发生率明显高于成人。最新的成人CAP流调结果显示,PNSP仅20.3%,其中高水平耐药菌株只有2.9%.。比较而言,我国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近年虽有增高趋势,但整体上尚处于较低水平。 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研究显示,迄今为止,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仍低于30%,而且其耐药主要由mefA基因介导,M型耐药表型较

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分析

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抗菌藥物联合运用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头孢曲松钠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7d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头孢曲松钠和左氧氟沙星对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进行联合治疗,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标签:头孢曲松钠;肺炎链球菌;左氧氟沙星;治疗效果 肺炎链球菌感染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较高,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其中儿童和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差,往往容易出现肺炎链球菌感染,临床表现以寒战、咳嗽、肺部湿罗音以及高热等症状为主,并且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1]。本文重点探讨抗菌药物联合运用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中20例为女性,35例为男性,年龄5~78岁,平均年龄为(39.5±10.45)岁,体重11~64kg,平均体重为(3 2.1±5.03)kg,病程11~33d,平均病程为(16.2±5.3)d;观察组中22例为女性,33例为男性,年龄6~79岁,平均年龄为(39.6±10.52)岁,体重10~66kg,平均体重为(32.2±5.21)kg,病程12~34d,平均病程为(16.4±5.5)d。两组患者的体重、病程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临床上主要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即将100mg/(kg.d)头孢曲松钠加入500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摇匀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d,1个疗程为7d。观察组则运用头孢曲松钠和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即50mg/(kg.d)头孢曲松钠加入250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摇匀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d,同时再运用0.2g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2次/d,1个疗程为7d。 1.3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治疗后,患者的寒战、咳嗽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肺部湿罗音消失,且经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肺部炎症完全吸收;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寒战、咳嗽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肺部湿罗音减少,且经胸部X 线片检查,结果显示肺部炎症部分吸收;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寒战、咳嗽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肺部湿罗音减少,且经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肺部炎症有所吸收;无效。治疗后,患者的寒战、咳嗽等临床症状没有出现任何变化,且经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肺部炎症无改变[2]。

感染相关英文词汇-4.1 肺炎链球菌

感染相关英文词汇小结G+(1肺炎球菌感染) 1.Gram-Positive Bacteria 革兰阳性菌 2.micrococci 微球菌 3.LouisPasteur 路易斯,巴斯德 4.etiology of pneumonia 肺炎的病因学 5.Etiologic agent 病因学微生物 6.Streptococcus 链球菌 7.cell division occurs along asingle axis 细胞分裂沿单一轴进行 8.grow in chains or pairs 成链或成对生长 9.hemolyticproperties 溶血特性 10. S. pneumoniae(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肺炎链球菌 11.α-hemolytic group α溶血组 12.blood agar 血培养皿 13.characteristically produces a greenish color 特征绿色14.reduction of iron in hemoglobin 还原血红蛋白中的铁 15.fastidious 苛养(菌) 16.mucoid(smooth/shiny) colonies 粘液状克隆(光滑/金属色) 17.Pneumococci without a capsule 无夹膜的肺炎球菌 18.colonies with a rough surface 克隆表面粗糙 19.optochin (ethylhydrocuprein hydrochloride) 奥普托欣试验() 20.bile soluble 在胆汁中溶解 21.a polysaccharide capsule 多糖夹膜 22. serogroups/serotypes 血清群/血清型 23.rabbit polyclonal antisera 兔多克隆抗血清 24.theQuellung reaction Quellung反应:在特定抗血清处理下,夹膜肿胀 25.phagocytosis 吞噬作用 26.determinant of pneumococcal virulence

肺炎链球菌性肺炎

疾病名:肺炎链球菌性肺炎 英文名:streptococcus pneumonia 缩写: 别名:肺炎球菌肺炎;链球菌性肺炎;streptococcal pneumonia;化脓性链球菌肺炎 ICD号:J15.4 分类:呼吸科 概述:链球菌(streptococcus)是化脓性球菌中的一大类常见细菌,为链状或者成双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人类的上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及生殖道中。其种类繁多,且大多不致病。但致病者可引起各种化脓性炎症,常见的如猩红热、丹毒等,以及链球菌感染后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链球菌中的致病菌主要为A族,亦称化脓性链球菌(pyogenic streptococcus),可引起人类肺炎。 流行病学:肺炎链球菌性肺炎散发于世界各地,迄今未见到国内外有关发病率的报道。一般少有真正的流行,但1918年流感大流行后继发的链球菌肺炎呈小流行,死亡率高达30%~35%。多为内源性感染,传染源为带菌者本身,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吸入上呼吸道含菌的分泌物而发病。儿童和老年体弱者易患本病。病因:链球菌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3种: 1.根据溶血现象分类可分为3类 (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α-hemolytic streptococcus):这类链球菌亦称为草绿色链球菌(streptococcus vividans),是人类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只有在受损的心瓣膜、脑膜上或泌尿生殖道中能引起疾病,为条件致病菌。 (2)乙型溶血性链球菌(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此类链球菌亦称为溶血性链球菌(hemolytic stretococcus)。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致病力强,常引起C D D C D D C D D C D D

呼吸系统感染抗菌药物治疗

呼吸系统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 一、呼吸系统感染的种类和病原微生物 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胸膜及胸膜腔等。呼吸系统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感染,气管以上部位的感染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及其以下部位的感染可统称为下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习惯上也称为肺部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按感染途径可分为流行性、吸入性和血源性;按病变的解剖部位可分为咽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肺炎又可进一步分为大叶性、小叶性和间质性;按获得感染的场所又可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细菌是造成呼吸系统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也是常见的病原体,其次是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和真菌等。 2003年11月至2004年12月,刘又宁教授等对665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学作调查。共7个城市,12个中心。病原体检测阳性率53.1%(324例),其中最常见的细菌为肺炎链球菌(肺双)占10.7%(69株),流感嗜血杆菌9.2%(59株)。非典型病原体检出率31.3%,其中肺炎支原体为20.7%(126例),肺炎衣原体6.6%(40例),嗜肺军团菌5.1%(31例)。有否抗生素应用对流感嗜血杆菌分离率有显著影响,曾用抗生素为17.2%,无用抗生素仅2.9%。但对肺双检出则无影响。69株肺双对阿奇霉素耐药达75.4%(52株)。耐青霉素肺双(PRP)为20.3%。对新喹诺酮类(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在4.3%~5.8%。2种以上的病原体混合感染占一定比例11.6%。 2003年由中国呼吸学会感染学组进行为期14个月的成人CAP病原谱和预后流调,共有22个城市36所医院参加。致病菌分离阳性率为52.1%(327例),最常见的细菌为肺双27.5%(90株),流感嗜血杆菌22.9%(75株),副流感嗜血杆菌14.1%(46株),肺炎克雷伯杆菌(肺克)10.4%(34例)。非典型病原体:肺支38.9%,肺衣11.3%,军团菌4.0%。PRP30.7%。耐红霉素占64.8%。氟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敏感率≥80%。CAP病死率1.1%(6例)。

肺炎常用抗菌药物

肺炎常用抗菌药物 药物种类名称注意事项不良反应青霉素类 阿莫西林肾功能严重损害需调整剂量: CrCI10~30mI/min,0.25~0.5g,q12h, CrCI<10ml/min,0.25~0.5g q24h; 过敏反应 氨苄西林CrCI<50ml/min需延长给药间隔过敏反应 青霉素G CrCI<50ml/min需延长给药间隔过敏反应、青霉素脑病 青霉素V钾CrCI<10ml/min需延长给药间隔过敏反应 抗假单胞菌的青霉素 哌拉西林CrCI<40ml/min 时减量过敏、注射局部疼痛、静脉炎 单酰胺环类抗生素 氨曲南口服不吸收;CrCI<30ml/min时减量注射局部疼痛、静脉炎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厄他培南CrCI<30ml/min减量,静滴>30min 消化道反应、静脉炎、头疼、癫痫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CrCI<70ml/min减量 胃肠道反应、伪膜性肠炎、白细胞减少、 癫痫 美罗培南CrCI<50ml/min减量、延长给药间隔,与氨基糖苷类有 协同作用 过敏、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症状、出 血 青霉素/酶抑制剂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CrCI<30ml/min 延长给药间隔, q12h或qd 过敏 氨苄西林/舒巴坦CrCI<30ml/min 延长给药间隔 注射部位疼痛、过敏 抗假单胞菌的青霉素/酶抑制剂 哌拉西林/他巴唑坦CrCI<40ml/min, 减量,延长给药间隔 过敏反应、贫血、出血 第一代头孢菌素 头孢羟 氨苄 CrCI<50ml/min减量,延长给药间隔胃肠道反应 头孢唑林CrCI<50ml/min减量,延长给药间隔;原型肾排出,对泌 尿系统感染效果好 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反应、肾功能减退应用高 剂量时可出现脑病 头孢氨 苄 CrCI<40ml/min减量,可出现coombs试验阳性过敏、罕见溶血性贫血头孢拉对肾功能影响轻,CrCI<20ml/min 减量、延长给药间隔胃肠道反应

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发表时间:2013-06-24T17:11:12.9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7期供稿作者:刘宁何苗刘海燕付海涛[导读] 并发症的处理经抗菌药物治疗后,体温常在24h或数日内逐渐下降。 刘宁何苗刘海燕付海涛(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154101)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7-0156-02 1 病因与发病机制 肺炎链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为圆形、卵圆形或柳叶刀形,多成对或短链排列。在血琼脂培养基中生长,可出现α-溶血。该菌的荚膜决定其致病力,无荚膜者通常不致病,荚膜多糖体具有特异抗原性,并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目前已有86个亚型,成人致病菌多为1~9型和12型,第3型毒力最强。有20%~40%(春季可高达40%~70%)的正常人鼻咽部分可分离出呼吸道定植菌——肺炎链球菌。当人体呼吸道防御机能降低时,细菌则可越过上气道及支气管的黏液纤毛清除屏障进入肺泡,并在肺泡内繁殖,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充血扩张,引起黏液性水肿及多形核白细胞及少量红细胞渗出,渗出液中含有细菌,并经肺泡Cohn孔向邻近肺组织蔓延,累及整个肺叶或肺段。由于病变发生始于外周,故叶间分界清晰,有5%~10%的病变可波及胸膜,引起渗出性胸膜炎。老年及婴儿也可由支气管播散,而形成支气管肺炎。因肺炎链球菌不产生任何毒素,故不会引起原发性肺组织坏死而形成空洞。 2 临床表现 2.1 症状 2.1.1 病史发病前常有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等诱因,多有由病毒感染引发的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 2.1.2 典型表现①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突起寒战、高热(体温在39~40℃,呈稽留热)、多汗、心悸、呼吸困难、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头痛、头昏、全身肌肉酸痛;②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少痰,开始咳出少量黏液性或带血丝痰,24~48h后咳出黏稠脓性铁锈色痰(与肺泡渗出与出血有关)。75%患者有明显的患侧胸痛,咳嗽或深呼吸时加剧,可使其取患侧卧位。 2.2 体征 2.2.1 一般状态检查急性病容,面颊绯红,鼻翼扇动,呼吸急速,脉搏增快,皮肤灼热、干燥,口角及鼻周有单纯疱疹。严重感染者可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点,巩膜黄染。严重感染时可并发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表现为神志模糊、烦躁、混合性呼吸困难、发绀、嗜睡、谵妄、昏迷等。 2.2.2 肺部检查①视诊:患侧呼吸运动幅度减小;②触诊:双侧胸廓扩张度不对称,肺实变部位触觉语颤增强,累及胸膜时有胸膜摩擦感;③叩诊:肺实变部位呈浊音或实音;④听诊:在肺实变部位,早期呼吸音减低,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消散期可闻及湿啰音,累及胸膜时有胸膜摩擦音。 2.2.3 其他检查严重感染者可并发心律失常、肠胀气、上腹部压痛(由于炎症累及膈胸膜),累及脑膜时有颈抵抗及出现病理反射。 在发病5~10天后,体温可自行骤降或逐渐恢复正常;使用了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体温可在1~3天内恢复正常,其他的症状与体征亦随之逐渐消失。本病的自然病程为1~2周。 3 治疗 3.1 治疗原则 3.1.1 早期、足量、足疗程地选择使用有效抗菌药物和给药途径。 3.1.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有效的支持治疗、对症治疗和处理并发症。 3.2 治疗措施 3.2.1 抗菌药物治疗首选青霉素G:①轻者:每日青霉素G 240万U,分3次肌内注射,或用普鲁卡因青霉素每日60万U,每12 h肌内注射一次;②稍重者:青霉素G每日240万~480万U,分次静脉滴注,每6~8h 1次;③重症及并发脑膜炎者:每日青霉素G 1000万~3000万U,分4次静脉滴注。 对青霉素过敏、耐青霉素或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者,可用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等药物治疗,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者还可选用万古霉素。 抗菌药物治疗的标准疗程通常为14天,或在退热后3天停药或由静脉给药改为口服,维持数日。 3.2.2 支持疗法①休息:卧床休息;②饮食:注意补充足够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每日饮水量最好在1~2L,不愿大量饮水和有失水者可静脉输液;③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定期测量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对危重者还应密切观察神志变化,记录24 h出入液量。 3.2.3 对症治疗①高热: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为主,尽量避免使用解热药;②呼吸困难、发绀:给氧;③剧烈胸痛:可待因15mg 口服;④烦躁不安、谵妄、失眠:地西泮5mg或水合氯醛1~1.5g口服;⑤麻痹性肠梗阻或胃扩张:应暂时禁食、禁饮和胃肠减压,直至肠蠕动恢复。 3.2.4 并发症的处理经抗菌药物治疗后,体温常在24h或数日内逐渐下降。若体温降而复升或3天后仍不降者,应考虑:①肺炎链球菌的肺外感染(如脓胸、心包炎等);②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感染;③混合细菌感染;④药物热或并存其他疾病(肺癌)等。应针对这些原因,重新制订有效的治疗原则和措施。 参考文献 [1]张秀珍,胡云建,赵敏,倪语星,许淑珍,黄心宏.2001~2003年社区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动态[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年07期. [2]鲜墨,吴忠道.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及毒力因子研究进展[J].热带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3]丁晶晶,施毅.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的研究进展[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年01期.

肺炎的分类

肺炎的分类 肺炎是指不同病原体或其它因素(如吸入羊水、油类或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性中、细湿罗音。重症患者可累及循环、神经及消化系统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中毒性脑病及中毒性麻痹等。 肺炎为婴儿时期重要的常见病,是我国住院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严重威胁小儿健康,被卫生部列为小儿四病防治之一,固加强对本病的防治十分重要。 目前尚无统一的肺炎分类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病理分类:按病理累及的部分分为: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以支气管肺炎最为多见。 2、病因分类 (1)病毒性肺炎:国外RSV占首位,我国曾以腺病毒(ADV)为主,现已转为RSV占首位。其次为ADV3、7、11、21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2、3、型,巨细胞病毒和肠道病毒等。 (2)细菌性肺炎:肺炎链球菌、金黄的葡萄球菌、肺炎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军团菌等。 (3)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所致。 (4)支原体肺炎:由沙眼衣原体(CT)、肺炎衣原体(CP)和鹦鹉热衣原体引起,以CT多见。 (5)原虫性肺炎:卡氏肺囊虫(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免疫缺陷病患者为易感人群。 (6)真菌性肺炎:由白色念珠菌、肺曲菌、组织包浆菌、毛霉菌、球孢子菌等引起的肺炎。对监狱免疫缺陷病及长期使用抗生素者。 (7)肺感染病因引起的肺炎:如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嗜酸细胞性肺炎等(过敏性肺炎)。 3、病程分类 ①急性肺炎:病程<1个月; ②迁延性肺炎:病程1~3个月; ③慢性肺炎:病程>3个月。

4、病情分类 ①轻症:出呼吸系统外,其它系统仅轻微受累,无全身中毒症状。 ②重症:除呼吸系统外,其他系统亦受累,出现其它系统表现,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发生生命体征危险,甚至发生生命体征危象。 5、临床表现典型与否分类 ①典型性肺炎:肺炎链球菌、金黄的葡萄球菌(金葡菌)、肺炎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肺炎。 ②非典型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病毒性肺炎等。2002年冬季和2003年春季在我国发生一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初步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以肺间质病变为主,传染性强,病死率较高。儿童患者临床表现叫成年人轻,病死率亦较低。 6、发生肺炎的地区进行分类 ①社区获得性肺炎:指无明显免疫抑制的的患儿在院外或住院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 ②院内获得性肺炎:指住院48小时候发生的肺炎。 临床上如果病原体明确,则按病因分类,有助于指导治疗。否则按病理分类。 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是小而使其最常见的肺炎,2岁以内儿童多发。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北方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室内居住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致病微生物较多,已发生肺炎。此外有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并存症及低出生体重儿、免疫缺陷者均易发生本病。 病因:最常为细菌和病毒,也可由病毒、细菌“混合感染”。发达国家中小儿肺炎病原以病毒为主,主要有RSV、ADV、流感及副流感病毒等。则以细菌为主,细菌感染仍以肺炎链球菌多见,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和流感嗜血杆菌有增加趋势。 病原体常由呼吸道入侵,少数经血行入肺。 病理:肺炎的病理变化以肺组织充血、水肿、炎性细胞侵润为主。肺泡内充满渗出物,经肺泡壁通道(孔)向周围组织蔓延,成点片状炎症灶。若病变

肺炎球菌肺炎患者的治疗

肺炎球菌肺炎患者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3-04-08T16:07:28.1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期供稿作者:董楠林红宋丽君范晓宇姜大勇肖丹丹[导读] 补液过多过速或伴有中毒性心肌炎时易出现心功能不全,应及时减慢输液,酌用毒毛花甙K静脉注射。 董楠林红宋丽君范晓宇姜大勇肖丹丹(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 158100) 【中图分类号】R378.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205-02【摘要】目的讨论肺炎球菌肺炎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一经诊断应给抗生素治疗,不必等待细菌培养结果。 【关键词】肺炎球菌肺炎治疗 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球菌或称肺炎链球菌所引起,约占院外感染肺炎的半数。肺段或肺叶呈急性炎性实变,临床以高热、寒战、咳嗽、血痰及胸痛为特征,起病通常急骤。近年来因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致使症状及起病方式均不典型。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9月收治肺炎球菌肺炎患者8例,经过治疗患者痊愈,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32~58岁。 2 治疗 2.1抗菌药治疗一经诊断应给抗生素治疗,不必等待细菌培养结果。肺炎球菌首选青霉素G,用药途径及剂量视病情轻重及有无并发症而定:对于成年轻症患者,可用240万U/d,分3次肌肉注射,或用普鲁卡因青霉素每12小时肌肉注射60万U。病情稍重者,宜用青霉素G240万~480万U/d,静脉滴注,每6~8小时1次;重症者及并发脑膜炎者,每日剂量可增至1000万~3000万U/d,分4次静脉滴注。滴注时每次量尽可能在1小时内滴完,以维持有效血浓度。对青霉素过敏者,轻者可用红霉素,每日2g,分4次口服,或每日1.5 g静脉滴注;亦可用林可霉素每日2g口服、肌注或静脉滴注。重症患者亦可改用其他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吩钠(先锋1),每日2~4g,分3次静脉滴注,头孢唑啉钠(先锋霉素V)每日2~4g,分2次静脉滴注。氟喹诺酮类药物口服或静脉滴注,亦可用于对青霉素过敏者或耐青霉素菌株感染者。抗菌药物疗程通常为5~7天,或在退热后3天停药或由静脉用药改为口服,维持数日。 2.2支持疗法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补充足够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监测病情包括神志、呼吸、脉搏、血压、尿量等,注意防止休克。剧烈胸痛者,可酌用少量镇痛药,如可待因15mg。慎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药,以免过度出汗、脱水、干扰真实的热型,引起临床判断错误。鼓励饮水每日1~2L,轻症患者不需要常规静脉输液,确有失水应输液,保持尿比重在1.020以下,血清钠保持在145mmol/L以下。因发热使水分及盐类缺失较多,故常用不着1/4~1/2生理盐水加入5%葡萄糖水。中等或重症患者(PaO2<60mgHg或有发绀)应给氧。腹胀、鼓肠可用腹部热敷及肛管排气。若有明显麻痹性肠梗阻或胃扩张,应暂时禁食、禁饮、胃肠减压,直至恢复肠蠕动。烦躁不安、谵妄、失眠者酌用地西泮(安定)5mg或水合氯醛1~1.5g,禁用抑制呼吸的镇静药。 2.3并发症的处理经抗菌药治疗后,高热常在24小时内消退,或数日内逐渐下降。若体温降而复升或3天后仍不降者,应考虑肺炎球菌的肺外感染,如脓胸、心包炎或关节炎等。持续发热的其他原因尚有混合细菌感染、药物热或并存其他疾病。约 10%~20%肺炎链球菌伴发胸腔积液,应酌情取胸液检查以确定其性质。肺炎治疗不当,约5%并发脓胸,应积极排脓引流并局部加用青霉素。慢性包裹性脓胸可考虑肋间切开水封瓶闭式引流。 2.4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2.4.1补充血容量一般先给右旋糖酐 (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平衡盐液,以维持有效血容量,减低血液粘滞度,防止弥漫血管内凝血;有明显酸中毒者,应予以5%碳酸氢钠20ml静脉滴注。血压、尿量、尿比量、血细胞比容及患者的全身情况,可作为调整输液量指标,并监测中心静脉压。 2.4.2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在输液同时,可加用诸如多巴胺、异丙肾上腺素、阿拉明等血管活性药物以帮助恢复血压,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使收缩压维持在90~100mmHg。在补充血容量的情况下,亦可应用血管扩张药,以改善微循环。若合并心、肾衰竭,酌给正性肌力药或利尿药。 2.4.3控制感染诊断明确者,可加大青霉素剂量,每日400万~1000万U静脉滴注;或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对病因不明的严重感染,可合并头孢他啶或头孢哌酮 (先锋必)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兼顾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待病原菌明确以后再适当调整。 2.4.4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病情危重、全身毒血症严重的患者,可短期(3~5天)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100~200mg或地塞米松5~10mg。 2.4.5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输液不宜过快,以免发生心力衰竭与肺水肿。监测和纠正钾、钠及氯紊乱及酸、碱中毒。若血容量已补足而24小时尿量仍<400ml、比重<1.018时,应考虑合并急性肾衰竭。 2.4.6补液过多过速或伴有中毒性心肌炎时易出现心功能不全,应及时减慢输液,酌用毒毛花甙K静脉注射。参考文献 [1]张秀珍,胡云建,赵敏,倪语星,许淑珍,黄心宏.2001~2003年社区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动态[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年07期. [2]鲜墨,吴忠道.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及毒力因子研究进展[J].热带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摘要: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简称肺炎球菌(pneumococcus)。1881年首次由巴斯德(Louis Pasteur)及G. M. Sternberg分别在法国及美国从患者痰液中分离出。肺炎链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常生活在正常人的鼻腔中,多数不致病或致病力很弱,少数致病力较强。为革兰染色阳性,菌体似矛头状,成双或成短链状排列的双球菌,有毒株菌体外有化学成分为多糖的荚膜。在化脓性球菌中,肺炎链球菌的致病力仅次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同的是,到目前为止,肺炎链球菌极少对青霉素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S.pneumoniae)属链球菌科,链球菌属。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呈矛尖状,成双排列,标本或液体培养中可连成链状。有荚膜,无鞭毛,不形成芽胞。 典型的肺炎链球菌为革兰染色阳性球菌,直径约1μm。常呈双排列。菌体成矛头状,宽端相对,尖端向外。在痰、脓液标本中可呈单个或短链状。有毒株在体内形成荚膜。普通染色时荚膜不着色,表现为菌体周围透明环。无鞭毛。不形成芽胞。菌体衰老时,或由于自溶酶(autolysin)的产生将细菌裂解后,可呈现革兰染色阴性。 本菌营养要求较高,需在含血液或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小圆形、隆起、表面光滑、湿润的菌落。培养初期菌落隆起呈穹窿形,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细菌产生的自溶酶裂解细菌,使菌落中央凹陷,边缘隆起成“脐状”。表面活性剂如胆汁或脱氧胆酸盐可激活自溶酶,加速菌体自溶。 营养要求及在血平板上菌落特征基本同甲型链球菌,培养时间稍久菌落中央下陷呈脐窝状。在血清肉汤中培养稍久亦因细菌自溶而使混浊的培养液渐变澄清,自溶酶可被胆汁或胆盐等物质活化,加速细菌溶解,故可用胆汁溶菌试验与甲型链球菌相区别;肺炎链球菌能分解菊糖这点也可作为与甲型链球菌相区别的依据。本菌营养要求较高,需在含血液或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兼性厌氧,C02 5-10%生长最好,且生成的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若于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4h,呈均匀混浊,后期可因产生自溶而变得澄清。

肺炎链球菌感染及耐药机制

肺炎链球菌感染及耐药机制 【论文关键词】青霉素结合蛋白青霉素耐药感受态内酰胺类耐药率红霉素 【论文摘要】肺炎链球菌存有于人的喉部和鼻子的后部,大约40%的人平时就携带这种病菌,能引发肺炎、菌血症和脑膜炎,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每年导致300万儿童死亡。更为严重的是,在过去用青霉素就能够杀死的肺炎链球菌,现在抵抗抗 肺炎链球菌存有于人的喉部和鼻子的后部,大约40%的人平时就携带这种病菌,能引发肺炎、菌血症和脑膜炎,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每年导致300万儿童死亡。更为严重的是,在过去用青霉素就能够杀死的肺炎链球菌,现在抵抗抗生素的水平越来越强。科学家则希望通过对肺炎链球菌的基因测序,更好地理解这种细菌并开发出新的抗生素。近年来肺炎链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并已出现多重耐药菌株,是临床感染控制中非常棘手的难题。 1耐药性的流行概况 在美国,上世纪80年代肺炎链球菌总的青霉素耐药率不到5%,而且均为低水平耐药(中介),到90年代初,总的青霉素耐药率迅速上升到17%,当前已经超过30%。Gordon等在1997年-2001年研究表明肺炎链球菌中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PRSP)检出率为16.7%,对复方磺胺甲唑的耐药率(R%)是25.0%。1997年-2000年,我国文献报道的肺炎链球菌耐药率(R+I)还仅在8.8%~22.5%之间,但在最近的调查中,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R+I)已高达42.7%,显示出快速上升的势头。还有一些最新调查显示,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超过了70%。当前,对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的数量报道不一,与地区分布相关1、2。广谱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氨噻)已成功用于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但对这些因子的抗药性也似乎有所增加。肺炎链球菌已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广泛耐药,包括β内

抗病毒Ⅰ号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抗病毒Ⅰ号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临床研 究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抗病毒Ⅰ号肺炎链球菌感染临床研究 2005年8月—2009年8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肺炎,即在使用抗生素同时加用抗病毒冲剂Ⅰ号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40 例,与单纯抗生素治疗40 例作对照,从症状改善及疗程上均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门诊、住院患者80 例,均经痰检查证实为肺炎链球菌感染,其中男43 例,女37 例,年龄19~84 岁,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与对照组(B组),治疗组40 例,男23 例,女17 例,年龄27~79 岁;对照组40 例,男27 例,女13 例,年龄19~84 岁,病情分为轻、中、重度,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按《社会获得性肺炎的诊治规范》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经验性或目标性使用抗生素联合抗病毒冲剂Ⅰ号治疗。抗生素以青霉素类、头孢二代为主;抗病毒Ⅰ号组方:黄芪20 g,白术10 g,防风10 g,甘草10 g,连翘15 g,太子参10 g,柴胡10 g,黄芩10 g,芦根20 g,板兰根15 g,苍术10 g等。部分病例随症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各服150 mL,疗程为14 d。治疗期间第3天末测体温,第3,7,10,14天送痰检、复查血细胞分析及胸片,观察体温、痰菌变化、血常规及炎症吸收情况。治疗前后复查肝肾功能,了解其安全性。 对照组: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药物治疗方案与A组相同,疗程为14 d,治疗期间检查同上。 1.4 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发热、咳嗽、咳痰、舌苔、脉象);热退时间;痰菌转阴时间;胸片吸收时间。 1.5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血细胞检查恢复正常,痰菌转阴,胸片完全吸收;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细胞检查较前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痰菌转阴,胸片基本吸收;有效:临床症状好转,血细胞检查及胸片较前好转;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2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注:与对照组比

治疗肺炎球菌肺炎感染性休克

治疗肺炎球菌肺炎感染性休克 治疗肺炎球菌肺炎感染性休克: (1)抗休克: 【京师杏林医学网出品】 ①补充血容量是首要的抢救措施:一般应掌握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晶体液,见尿补钾的补液原则。可首先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 500ml,在1小时内静脉输入,然后酌情给予等渗葡萄糖盐水,10%葡萄糖溶液等。24小时内输液总量约2500~3000ml左右,维持尿量在每小时 30ml以上,肢端皮肤 红润、温暖。或根据中心静脉压的测定,及时调整输液的量和速度,如中心静脉压低于0.49kPa(5cmH2O)时提示血容量不足,可快速补液,若达到0.98kPa(10cmH2O)时补液应慎重。 【京师杏林医学网出品】 ②纠正酸中毒:休克时组织缺氧,体内乳酸堆积,常伴代谢性酸中毒,使休克加重。因此,凡有严重 休克有明显酸中毒者,可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200~250ml,然后根据血液酸碱测定进行处理。 【京师杏林医学网出品】 ③经补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后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搜集整理,如末梢循环仍无改善或尿量不增加时,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在休克早期,血压很低,血容量一时难以补足时,可临时应用血管收缩药以升高 血压,维持脑、冠状动脉的血供。可用间羟胺20~4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内静脉滴注,或用其他血管收缩药,使收缩压维持在12.00~13.33kPa(90~100mmHg)左右,血压稳定30分钟后逐渐减量。 血管收缩药使用必须谨慎,因其会使血管强烈收缩,更加减少组织血液灌注,使休克难以逆转。在补充 血容量的基础上,应用血管扩张药,其特别适用于血容量补足,但四肢湿冷,末梢发绀、尿量不增的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