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方法指导

中考物理复习方法指导
中考物理复习方法指导

中考物理复习方法指导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中考物理复习策略

中考物理总复习是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对整个初中物理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认识过程。总复习所涉及的内容多,时间短,要在短时间内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深入研究与探索。在认真分析近几年物理中考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浅谈自己的一些复习策略及方法。

一、贯彻、学习、理解教学大纲和中考说明、明确要求、提高学生复习主动性、积极性。

中考的考试性质属于目标参照性考试,是初中升学的依据,在复习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和中考说明的要求来指导学生:

1、学习教学大纲和中考说明明确考试目标,了解试卷结构和试题内容分布,清楚知道考试的内容范围,初步了解对各知识点的要求水平。

2、根据教学大纲和中考说明的要求归纳出:(1),要掌握的物理概念、物理定律;(2),要记忆的物理常数;(3),会使用的测量工具、仪器;(4),要掌握原理的仪器;(5),要掌握的物理实验等,使学生心中有数。

3、要求学生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复习进度走在老师前面,做好预习工作,认真听好每一节课。

4、要求学生做好每一道题,注意做后及时归纳同类型题目的解法和技巧,并巩固相应的知识。培养学生规范解题的能力和习惯。

5、要求学生做好每一次测试的分析,及时找出缺漏,并主动找同学、老师补缺补漏。

6、要重视课本,放弃课本抓课外,这会得不偿失。重视教材内容和教材功能的挖掘,注意教材每幅插图、图表所蕴涵的物理意义,近几年中考常出现用课后小实验、课后典型练习改编的问题、课本各类图表和图形渗透来实现物理知识的考查,值得重视。

二、精心制定复习策略,分阶段进行总复习。

1、第一阶段:在全面了解学生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和中考说明的要求,按照课本安排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复习。重点抓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的理解和记忆,抓基本功训练。

2、第二阶段:按中考的考题形式作专题训练,尤其是选择题的专题训练,重点抓综合能力,应试能力的提高。

3、第三阶段:进行全面的补缺补漏和学生自己复习,教师全天候答疑解惑,重点抓考前心理调整。

三、强化方法的指导,突出能力的培养。

在总复习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有效的复习方法,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我们在复习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以下的方法:

1、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课本、指导书和复习资料,提倡复习期间自学的方法。在复习每一章时,把本章的重要概念,规律或者打印,或者板书在黑板上,并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在复习时,有的放矢,避免了眉毛胡子一起抓,节省时间,事半功倍。

2、指导学生做好知识归类,形成学生个体的物理知识网络。我们要求学生在复习中对每一部分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做出正确的自己能理解的知识结构图,真正把书读“薄”,使学生感到物理并不复杂,使他们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根据所研究的物理现象,能迅速地反应联想、找出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解题后及时做好归纳同类题目的解法和知识的运用。

总复习中应坚持知识和能力并重,知识是能力产生和发展的前提,能力以知识为载体,而方法是能力的具体体现。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有潜力,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的程度,不然,那也是空中楼阁,经不起风雨。在总复习中我们做到:帮助学生正确运用知识,在复习过程强调以“概念”、“规律”为基础。

例如:在学生对于“为什么不能说某物体含有“热量”,物体吸收热量温度是否一定升高”这一类热学的概念问题搞不清时,我们及时上了一个“温度、内能、热量的联系与区别”的课,学生理解好概念之后,原来存在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们体会到复习中抓好“概念”、“规律”的理解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和提高解题速度的关键。

四、追求实效、贯彻精讲精练的原则,提升复习质量。

初三下学期,复习任务较重,把复习搞好,这就要求教师想办法设计最佳的教学程序,争取最理想的效果。我们觉得这就需要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对于教师,有时总以为在复习多讲一些,多搞些“题海”学生就是成绩提不上去也问心无愧。这样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的。在总复习中我们采取了精讲、精练,“讲”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练”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辅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教师要精讲,就是要突出重点、难点,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复习课所讲的内容一定要紧凑,题目难易适中,有代表性,教师讲的越精,越少,学生记忆越深刻。

其次,学生要精练,精练的前提是教师要精编、精选练习。我们精编的依据是根据考纲,(1)体现考纲中对各单元知识点的能力要求;(2)符合本级学生水平,一步一个阶梯地组织题目,不急于一步到位。(3)在练习考试、测验中出错多的知识点作补缺补漏工作。这样在精练的过程发现问题,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多练,可以达到减少学生畏难情绪的目的。在练习的时候,我们不要奢望通过一个题或者一套题,学生就能学会学好,特别是做整套题时,有一部分学生迟迟做不完,那么,就不要等,不然就会耽误大多数同学的进步,往往一个比较难的知识点,一个问题,只有少部分学在

第一时间能掌握,大多数学生的掌握得需要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

为了提高“练”的质量,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发散思维”的辅导,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教学,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学会知识的迁移,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复习课采用精讲多练,能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做学习的有心人,学生努力从老师对例题的分析中提练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快地掌握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了学物理的兴趣,激励学生要拿好成绩的欲望。

五、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分层次辅导,全面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针对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个别辅导的工作是大量的。如果光是靠课堂的整体复习,是不可能达到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中考成绩的整体提高。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我们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次辅导。

第一层次的对象是在分数比较低,学习品质和能力较差的学生,我们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按中考大纲的要求,从最基础起,力争使他们每一堂课,每一套题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第二层次的对象是分数较高,成绩较好的学生,对他们进行重点难点知识的辅导,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作更严格的训练。为他们在物理学习中能更上一层楼成绩达到优秀以上的水平,提供帮助。

第三层次的对象是学习尖子。让这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难度比较大的强化训练,在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上,进行加深扩展。为尖子学生提供更深入学习物理的机会,培养这些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夺取高分。

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

201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基础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气态、液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 3、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4、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5、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 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 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 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6、温度计的使用: ⑴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不再变化时再读数, ⑵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⑶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⑷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7、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8、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9、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即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变软、变稀变为液体。如:沥青、松香、玻璃 10、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1、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12、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13、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 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14、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5、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16、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高原地区普通锅里煮不熟鸡蛋,就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 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液面气压,提高液体沸点的原理制成的。

中考物理选择专题复习(含解析) (12)

2019年中考物理选择专题复习——电流和电路选择题(一) 答案解析 1.(2018?张家界)下列生活用品常温下可以导电的是() A.牙刷B.玻璃杯C.瓷碗D.铅笔芯 【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玻璃、橡胶、油等;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解答】解: A、牙刷的材料是塑料,属于绝缘体;故A错误; B、玻璃杯的材料是玻璃,是绝缘体;故B错误; C、瓷碗的材料是陶瓷,属于绝缘体;故C错误; D、铅笔芯的材料是碳,属于导体;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实例;生活中哪些物体为导体,哪些物体为绝缘体,属于识记的内容,比较简单。 2.(2018?乌鲁木齐)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说明摩擦过程中橡胶棒() A.得到电子B.失去电子C.得到正电荷D.失去正电荷 【分析】当两个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得到电子,因电子比质子数量多而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失去电子,因电子比质子数量少而带正电。 【解答】解:摩擦起电过程是得到和失去电子的过程,因此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当一个物体失去电子时,物体的电子比质子少,带正电;当得到电子时,物体的电子比质子多,带负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说明橡胶棒得到电子。 故选:A。 【点评】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子的转移,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一个物体失去多少电子,另一个物体一定得到了多少电子,两个物体所带的电荷多少是相同的,电性是相反的。 3.(2018?温州)下列实物连接与电路图相符合的是(水果电池的铜片为正极、锌片为负极)()

中考物理选择题分类解析

中考物理选择题分类解析 选择题是的考试中最为常用的一种题型,它分为单项选择和不定项选择。从中考命题的趋势来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的认识、判断、辨析、理解和应用等。 【一】估测判断型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一些物理量。例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力、速度、电功率、电流、电压等。估测题题型灵活,知识覆盖面广。估测并不是盲目的猜测,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通过观察,直接从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和规律推出正确结果,作出判断,确定正确的选项。 1.某中学生的信息档案中,错误的信息是〔〕 A、身高1.68m B、质量50kg C、体温36.5℃ D、步行速度10m/s 2.以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台灯的额定功率约为500 W B、手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0A C、人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0×l03kg/m3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8×108km/s

3.以下说法中,与实际生活相符的是〔〕 A、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5dm B、家庭电路的电压为36V C、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20℃ D、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二】现象判断型 这是选择题中低水平的能力考查题型,主要用于考查考生的再认能力、判断是非能力和比较能力。 4.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冷藏的饮料,过一会儿瓶的外壁会〝出汗〞,这是〔〕 A、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B、水蒸气的凝固现象 C、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D、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5.以下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的是〔〕A、细雨濛濛 B、桂花拣香 C、雪花飞舞 D、树叶飘落 6.以下关于〝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在阳光照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 B、皮影戏中的〝手影〞 C、立竿见〝影〞 D、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 【三】概念辨析型 此类型试题考查我们的双基掌握程度,更突出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考察。解概念型选择题的方法:概念理解必须透彻,内涵分析是否到位是解题关键。

中考物理复习策略与方法指导

中考物理复习策略与方法指导 为了进一步推进新一轮物理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我市中考物理命题加强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考查,物理命题不断地呈现出新特点,中考物理命题在面向全体学生、严格落实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重视学生“双基”考查的同时,更突出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述能力、数理推理能力的检测,从而有力的推动了各地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物理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针对以上情况,我们九年级物理备课组根据本校实际,制订如下复习方法: 一、重视基本概念和规律来源:对任何复杂或简单的题目的解答,都离不开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正确认识、理解和应用。只有了解了基本概念,掌握好基本规律,才能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和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面对我校实际学情,重视如下几点: 1、要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建立过程的理解。通过分析各地中考试题后,我们不难发现,物理中考试题越来越重视和突出对物理概念建立过程的考查。比如鉴别物质的密度;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压强;比较做功快慢的功率;热量与物质关系的比热容;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电阻等等。 2、设法纠正学生从生活经验获得的一些片面的、不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譬如认为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当用水平力拉物体时物体没有被拉动,认为拉力小于静摩擦力;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不受浮力作用;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等等。 3、对比较抽象的概念和规律的复习,要引导学生注意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并充分利用实验,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辅助必要的练习来夯实学生的基础。如: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不容易到位,常认为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有关,不能认识到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在研究电阻时常认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不能认识到电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详解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中考物理复习方法指导

中考物理复习方法指导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中考物理复习策略 中考物理总复习是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对整个初中物理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认识过程。总复习所涉及的内容多,时间短,要在短时间内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深入研究与探索。在认真分析近几年物理中考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浅谈自己的一些复习策略及方法。 一、贯彻、学习、理解教学大纲和中考说明、明确要求、提高学生复习主动性、积极性。 中考的考试性质属于目标参照性考试,是初中升学的依据,在复习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和中考说明的要求来指导学生: 1、学习教学大纲和中考说明明确考试目标,了解试卷结构和试题内容分布,清楚知道考试的内容范围,初步了解对各知识点的要求水平。 2、根据教学大纲和中考说明的要求归纳出:(1),要掌握的物理概念、物理定律;(2),要记忆的物理常数;(3),会使用的测量工具、仪器;(4),要掌握原理的仪器;(5),要掌握的物理实验等,使学生心中有数。 3、要求学生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复习进度走在老师前面,做好预习工作,认真听好每一节课。 4、要求学生做好每一道题,注意做后及时归纳同类型题目的解法和技巧,并巩固相应的知识。培养学生规范解题的能力和习惯。 5、要求学生做好每一次测试的分析,及时找出缺漏,并主动找同学、老师补缺补漏。 6、要重视课本,放弃课本抓课外,这会得不偿失。重视教材内容和教材功能的挖掘,注意教材每幅插图、图表所蕴涵的物理意义,近几年中考常出现用课后小实验、课后典型练习改编的问题、课本各类图表和图形渗透来实现物理知识的考查,值得重视。

【精品】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2012中考物理指导:初中物理69个易错点汇总 1.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 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4. 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5. 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 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 惯性是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 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 1Kg≠9.8N。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 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 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 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 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 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 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18. 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19. 动力最小,力臂应该最大。力臂最大做法: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基本概念、规律、公式要点背诵 一、机械运动 1、长度的测量: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长度单位:长度的主单位是 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 (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关系:1 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 2.时间的测量:秒表,停表。 单位:国际单位s,常见单位小时(h),分钟(min) 1h=60min,1mmiin=60s 3.参照物:作为标准的物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4.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v=s t 单位:m/s 1m/s=3.6km/h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改变5.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二、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的传播需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声音传播的速度:”声速在固体中比液体中快,在气体中最慢。 4.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声音的粗细。频率越快,音调越高。频率是指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声音的大小。物体的振幅的越大,产生的响度越大。另外,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5.超声波与次声波:大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 ,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分贝的符号为dB 。 6.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7.声的利用:(1)、声能传递信息。(2)、声能传递能量。 三、物态变化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它的原理是利用了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016中考物理双项选择题训练

初中物理专题练习之——双项选择题 1、坐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公共汽车上的乘客,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A、这辆公共汽车的车箱 B、路边的树木 C、坐在椅子上的其他乘客 D、地面 2、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不正确 ...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读数时可从任意角度读数 C、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D、记录结果时,必须注明单位 3、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自行车行驶速度大约为4m/s B、钢笔的长度约1.1m C、课本每张纸的厚度大约是0.75mm D、公共汽车的行驶速度是60km/h 4、下列现象中,不能 ..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是() A、正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关闭了油门后还可前进一段距离 B、从山上滚下来的石头 C、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 D、从玩具枪里射出去的子弹,仍能在空气中飞行 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在空中静止的物体是不受外力作用的 6、下列情况下,使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能 ...发生改变的是() A、潜艇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 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合力为零 C、物体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 D、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自然落下 7、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哪个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磨擦的() A、在机器转动部分加润滑油 B、自行车在刹车时用力捏闸 C、搬动沉重物体时在物体下面放一些圆铁棒 D、在北方下雪时,常在路面上撒一些煤渣 8、下列现象中,利用物体惯性的是() A、运动员跳远时要助跑一段距离 B、足球在地面上滚动 C、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记几下 D、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 9、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由实验得出来的 B、直接由才想得出来的 C、在前人的实验基础上推理出来的 D、在大量经验事实基础上概括出来的 10、航天飞机关闭发动机后正在太空飞行。如果科学家要在其中进行实验,下列哪些操作是可以进行的() A、用温度计测量体温 B、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B、用天平测质量D、用电子表测时间 11、下列措施中,属于增大摩擦力的是( ) A、自行车轮胎表面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B、将物体的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C、将缝纫机上的传动皮带拉紧一点

中考物理“解题方法”大全

力学部分 1、常考的密度测量 (1)液体的密度测量一般步骤 A、先用天平测出被测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m1; B、把烧杯中的液体往量筒内倒一些,并测出其体积V; C、再用天平测出烧杯中剩余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m2; D、则被测液体的密度:ρ液=(m1-m2)/V。 特别注意:若用天平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然后往烧杯中倒入一些待测液体,并测出烧杯与待测液体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的待测液体倒入量筒测其体积,因烧杯上会沾有一部分液体,造成所测的体积偏小,密度值偏大。 (2)固体密度的一般测量步骤 A、先用天平测出待测固体的质量m; B、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测出其体积V1; C、用细线系住待测物体放入量筒的水中,并测出水与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 D、则被测固体的密度:ρ固=m/V2-V1 特别注意:对于密度小于水的固体密度测量时,应在第三步的“用细线系住待测物体放入量筒的水中”后面加上“用细铁棒把待测物体压入水中” 2、天平使用中的几种特殊情况 (1)砝码磨损,则测量值偏大;砝码生锈,则测量值偏小;

(2)游码没有归零,则测量值偏大; (3)天平没有调节平衡,指针偏右时:则测量值偏小;指针偏左时,则测量值偏大。 3、天平使用技巧 (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或水平桌面上。 (2)拨: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零刻度处。 (3)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位置平衡。 a、调节原则是:左偏右移、右偏左移。 b、判断横梁平衡的方法:指针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线上;指针运动时,看它在分度盘中央线两端摆动幅度是否一样。 (4)测:被测物体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向天平右盘加减砝码(加减砝码原则:先大后小)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 (5)读: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 注意:当左码右物时,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 (6)收:称完后,把被测物体取下,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砝码盒。 4、判断空、实心球的方法(以铁球为例) (1)比较密度法: 具体做法是:根据题中已知条件,求出球的密度。ρ球=m球/V 球,若ρ球=ρ铁,则该球是实心;若ρ球<ρ铁,则该球是空心。

初中物理中考历届选择专题

初中物理选择专题 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2.噪声污染已成为危害人们生活的三大污染之一,控制噪声污染应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方面着手,下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3.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雷雨天气,先看到远处的闪电,稍后听到雷声 B.击鼓的力量越大,响度越大 C.声波具有传递能量的性质 4..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5.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的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6.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沿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 7.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 A.倒立的 B.放大的 C.等大的 D.缩小的 8.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9.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B.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 C.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折射现象 D .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吸收各种色光 10.从水面上看斜插入水中的筷子,水下部分向上弯折了。这是 A .光的反射现象 B .光的折射现象 C .光的直线传播 D .平面镜成像 11.从岸 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 12.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开启、关闭及频道转换,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电视机的光是( ) A .红光 B .红外线 C .紫光 D .紫外线 13.魔术师把手伸进一锅沸腾“油”,1分钟2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魔术师由特异功能 B.是因为“油”的沸点低 C .“油”在沸腾时的温度不断升高 D.是因为手上沾由水吸收了“油”的热 1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 C.秋天,早晨草木上露珠的形成 D.冬天,湖面的水结成冰 15.下列事例中,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A .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扫开 B .将盘子中的水倒入瓶中 C .把湿衣服上的水挤掉一些 D .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16.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17.下列几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阳光下形成的树荫 B .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C .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D .从岸边看游泳池内水的深度变浅 18.利用“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可以节约居民楼里楼道灯的用电。其中“光控开关”能在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声控开关”能在有声音时自动闭合,无声音时自动断开。下列电路图中合理的是( )

河南省中考物理题型解题技巧

2010年河南省中考物理题型解题技巧 物理中考试卷结构(试卷分值:70分) 一、填空题:14分 二、选择题:16分 三、作图题:4分 四、实验探究题:18分 五、综合应用题:18分 其中力学约占40%,电学约占40%,热学、光学、声学约占20%。 难度系数:~,其中易、中、难所占分数的比例控制在4︰4︰2左右。 一、填空题 1、填空题不要求书写思考过程或计算过程,但需要有较高的判断能力和准确的计算能力。 2、一般有这几种类型: ⑴直接记忆型填空(概念、规律、常数、单位等) ⑵分析型填空(根据生活、实验现象、数据的分析,物理规律的分析,物理图形、函数图像的分析等) ⑶计算型填空(实际是计算题,需要填的只是计算的答案。注意答案要按题目要求填写) ⑷开放型填空(根据所给现象做出合理猜想并说明猜想的依据,根据给出的现象提出探究性问题) 3、解答填空题应注意: 对概念性和规律性的问题回答要求用词简练、到位,要用科学、规范的物理术语表述。 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数字的位数、单位、正负号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 二、选择题 1、物理选择题的特点是概念性强、针对性强,具有一定的多样性、迷惑性。选择题能考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记忆与理解、判断与推理、分析与比较、鉴别与评估等多种能力,所以它是考查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常用方法。 2、选择题的题型一般有: 概念辨析类、规律理解类、联系实际类、求比值类、图像分析类、电路故障类、对物理方法的理解类、估值类等。 ⑴概念辨析 所谓的概念辨析法是指用物理概念作为标准去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辨别正误,从而判断获取正确结果的解题方法。 解答这类题主要对物理概念要准确记忆和正确理解,对相关的不同概念的区分及对某些重要概念的内涵要分析到位。 ⑵规律理解 主要考查对物理过程中物理规律的辨别能力。 解答的关键是对题干中描述的物理过程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分析,然后找准其对应的物理规律,再利用物理规律对选项的内容逐一进行分析,最后做出选择。 ⑶联系实际 这类题主要考查物理规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解答的关键是对生产、生活或事例的分析,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剖析事例或

归纳中考物理复习知识指导

归纳2019 年中考物理复习知识指导 一、考试策略 1、认真审题: (1) 最简单的题目可以看一遍,一般的题目至少看两遍。如果通过对文字及插图的阅读觉得此题是熟悉的,肯定了此题会做,这时一定要重新读一遍再去解答,千万不要凭着经验和旧的思维定势,在没有完全看清题目的情况下仓促解答。因为同样的内容或同样的插图,并不意味着有同样的设问,问题的性质甚至可以截然不同。 (2) 对生题的审查要耐心地读几遍。所谓的生题就是平时没有见过的题目或擦身而过没有深入研究的题目,它可能是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与生活及生产实际中相关联的问题。遇到这种生疏的题,心理上首先不要畏难,由于生题第一次出现,它包括的内容及能力要求可能难度并不大,只要通过几遍阅读看清题意,再联系学过的知识,大部分题目是不难解决的。 (3) 审题过程中要边阅读边分辨出已知量和待求量。已知的条件及待求的内容以题目的叙述为准。不要仅仅以某些插图为准,有时图中给出的符号不一定是已知量,另外,凡是能画草图的题,应该边审题边作出物理草图,这样可以建立起直观的物理图景,帮助进行记忆和分析问题。 2、对题目的应答要准确: (1) 单项选择题的应答:①直接判断法:利用概念、规律和 事实直接看准某一选项是完全肯定的,其他选项是不正确的。

②排除法:如果不能完全肯定某一选项正确,也可以肯定哪些选项一定不正确,先把它们排除掉,在余下的选项中做认真的分析与比较,最后确定一个选项。单项选择题一定不要缺答。 (2) 填空题的应答:由于填空题不要求书写思考过程,需要有较高的判断能力和准确的计算能力。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 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符号、单位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 (3) 作图题的应答:对定性的作图也要认真对待,不要潦草对定量性的作图一定要准确,比如力的图示法解题、透镜中焦点的确定等。(4) 实验题的应答:通常有四类:①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的使用;②做过的验证性实验和测量性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③课堂上做过的演示实验或课内外的小实验④设计性实验。应答时要严格按要求作答。 (5) 阅读探究题的应答:在探究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思维顺序,掌握在完成探究要素时所用到的一些具体的常用的方法,如归纳、推断、控制变量等方法。 (6) 计算与应用题的应答:在解题过程中必须通过分析与综合,推理与运算才能较好地解出答案。能画图的一定要作图辅佐解题,数字与单位要统一。 3、对题目的书写要清晰、规范:解题要稳、准、快,要写得规范,符合解题的要求。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2011年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及使用条件 速度公式: t s v =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v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合力公式: F = F 1 + F 2 F = F 1 - F 2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密度公式: V m = ρ 浮力公式: F 浮=G – F F 浮= G 排=m 排g F 浮=ρ水gV 排 F 浮=G 压强公式: p =S F 液体压强公式:p =ρgh 帕斯卡原理:∵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或写成:1 2 2 1 L L F F = 滑轮组: F = n 1 G总 s =nh 对于定滑轮而言:∵n=1 ∴F = G 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n=2 ∴F = 2 1 G s =2 h 机械功公式: W=F s 功率公式: P =t W 机械效率: 总 有用 W W = η ×100% 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t (保证△t >0) 燃料燃烧时放热 Q放= mq ★电流定义式:

t Q I = 欧姆定律: R U I = 电功公式: W = U I t W = U I t 结合 W = U I t 结合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电功率公式: P = W /t P = I U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 =I 1=I 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 =U 1+U 2 分压原理:21 2 1R R U U =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2 1 2 1R R P P =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 =I 1+I 2 分流原理:12 2 1R R I I =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 =U 1=U 2 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12 2 1R R P P = ---------------------------------------------------- 补充公式

中考物理解题方法及应试技巧

物理:中考物理解题方法及应试技巧 这几年来中考物理试题难度相对比较稳定(8:1:1),试题注重在真实,生动的生活情景中考查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出死记硬背和偏题、怪题,试卷难度合学生实际,减少考试压力,增强学生学好知识的信心。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应懂得注意解题方法及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 选择题对考查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的准确性有较强的监别作用,也便于评卷适于标准化的考试,在中考试卷占着相当的比例(约24%)。几个选择题对学生选答有迷惑,干扰作用,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此类题解答不好,常因考虑不周而致错,所以要答好选择题除了平时对物理概念掌握清楚牢固外,还要懂得在选答时应用选择性推理的方法来判断答案的正确与否。 总之,对于选择题应注意审题,平时在学习中要养成对一个问题多进行反思,都必须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只有对其批驳得全面,深刻,才能对所学知识全面掌握和透彻理解。 二、填空题 填空题是物理命题考试中最常采用的一种形式,在去年中考试卷中约占24%,常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直接填空题 这类填空题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因为它可以根据自己对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熟记程度直接填题。 2、推理填空题 这类填空题比直接填空题难。它必须根据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经过分析,判断才能填题。 3、计算填空 这类填空题在这几年中考试卷中,在填空题出现都比较容易。 4、用图题 填空题覆盖面广,它涉及物理知识的各个领域, 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应懂得归纳二年来所学物理基本知识,规律使之系统化,(这在老师的帮助下),平时应注意培养自己的理解能力,提高自身的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做好备考复习工作,提高复习效率,争取在中考上考出较好的成绩。 三、简答题 随着课改的深入,简答题要求学生进行对物理问题的全面表述少了,本题题目主要来源于考生身边较为熟悉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相关问题。让学生从学物理的角度对物理现象或物理知识进行分析,此类题目往往较为简单,考生不要放弃。题目中用到的知识一定是平时已学过的知识,平时多留意我们身边的一些物理问题,多思考。 四、实验、探究题 本大题在整张试卷中占的比例是最重的之一,考生应该给于足够的重视。主要考查实验内容和实验探究能力,其题目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强。 此类题目考查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是课本中有过的物理实验。都是老师们上课或复习时实过或探究过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在复习时,不能丢开课本,特别是课本的实验应重新进行详细的复习。丢开课本进行复习是极不明智的。 综上所述,同学们在复习时应重视课本中出现进的每个实验以及实验的各个细节。 五、计算题 计算题是物理中考五大题型中的最后一题。它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公式的掌握及理解和应用能力。其实,在其它四个题型中也要涉及到对公式的理解和运用。只不过与计算题不同的是,它们只要得出最终结果即可,而计算题更注重解题的过程以及相应的文字说明(注明所运用的知识)。要求较为详细。下列是本人对计算题归纳、分析的几点拙劣的见解。

最新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响度单位分贝dB,正常说话60dB) 5.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6.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7.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热力学温度(T)也称绝对温度:符号T,单位开尔文,简称开(k)。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换算:T=t+273。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温度计使用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量程。2.温度计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壁。3读数时要等示数稳定再度;读数过程玻璃瓶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与液体凸处平行。 4.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5.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其中晶体熔化需要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6.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7.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如海波,冰,食盐,石墨,金属)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如石蜡,松香,玻璃,沥青)没有熔点。 10.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1.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2.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其中,液体表面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液体沸腾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13.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4.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5.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第三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5.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

中考物理选择题十大答题技巧

中考物理选择题十大答题技巧 方法1:直接判断法 根据所学的概念、规律等直接判断,得出正确的答案。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基本不需要推理的常识性试题,这些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识记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程度。 方法2:特殊赋值法 试题选项有不同的计算结果,需要考生对结果的正确性进行判断。有些试题如果考生采用全程计算的方法会发现计算过程烦琐,甚至有些试题超出运算能力所及的范围,这时可采用特殊值代入的方法进行判断。方法3:特例反驳法 特例反驳法是在解选择题时,当碰到一些似是而非并且迷惑性极强的选项时,直接运用教材中有关概念往往难以辨清是非,而借助已掌握的一些特例或列举反面特例进行反驳,逐一消除干扰项,从而快速获取正确答案的一种方法。 方法4:选项分组法 有一类选择题,可以通过合理想象,巧妙分组进行解答。这类选择题的题干中有“分别”“依次”等强调顺序的词语出现。先找出最有把握判断的叙述项,并把它们的位置固定,再与供选项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答案。这种解法既可避免多选、漏选,又能提高答题速度。 方法5:巧用推论法 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了大量的推论,这些推论在计算题中一般不可直接应用,但运用其解答选择题时优势就显而易见了,可大大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方法6:筛选法

筛选法是根据已经掌握的概念、原理、规律,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通过寻找不合理因素(不正确的选项),将其逐一排除,从而获得正确答案的一种方法。 方法7:比较分析法 如果涉及一个图像,可以对图像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仔细观察。如果涉及几个图像,可以分别比较不同条件下的相似处和相同条件下的不同处。比较分析法是确定事物之间同异关系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 请方法8:等效思维法 等效思维法就是要在保持效果或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对复杂的研究对象、背景条件、过程进行有目的的分解、重组、变换或替代,使它们转换为我们所熟知的、更简单的理想化模型,从而达到简化问题的目的。 方法9:信息特征法 信息特征法是根据试题提供的各种信息特征(如结构特征、位置特征、性质特征、组成特征、现象特征、数值特征等),进行大跨度、粗线条的分析,推理或联想的一种方法,可以做到去表象、抓实质,融会贯通,快速求解。 方法10:计算推理法 计算法是根据命题给出的数据,运用公式推导或计算其结果并与备选选项对照,作出正确的选择,这种方法多用于涉及的量较多,难度较大的题目。

中考物理答题技巧

中考物理答题技巧 一、审题注意事项 1、浏览全卷,立足全局;明确关键词语,避免答非所问。 在动笔答题之前,一般应将试题浏览一遍,明确卷首或题首的提示或答题要求,按规范要求答题,杜绝不应有的失分。试题中的关键词语常使用下划线,以引起考生的注意。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等,在此提醒大家注意。 2、最简单的题目可以看一遍,一般的题目至少要看两遍。如果通过对文字及插图的阅读觉得此题是熟悉的,肯定此题会做,这时一定要重新读一遍再去解答,千万不要凭着经验和旧的思维定势,在没有完全看清题目的情况下仓促解答。因为同样的内容或同样的插图,并不意味着有相同的设问。对“生题”的审查要耐心地读几遍。所谓的“生题”就是平时没有见过的题目或擦身而过没有深入研究的题目,它可能是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与生活及生产实际相关联的问题。遇到这种生疏的题,从心理上先不要觉得很难,由于生题第一次出现,它包括的内容及能力要求可能难度并不大,只要通过几遍阅读看清题意,及时剔除无用的信息,化繁为简,提炼出有用信息,再联系学过的知识,大部分题目是不难解决的。凡是能画草图的题,应该边审题、边做图、边思考,这样可以建立起直观的图景,帮助理解和分析问题。 二、中考物理答题策略 总体来讲应本着“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的原则去做。答题的策略一般包括:合理安排每道题的答题时间;注意挖掘试题的隐含条件,充分利用已知解决未知;采取先易后难的答题策略等。除以上几点外,还应注意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方法:(一)、单项选择题解答有两种主要方式: (1)直接判断法:利用概念、规律和事实直接看准某一选项是完全肯定的,其他选项是不正确的,这时将惟一的正确选项答出; (2)排除法:如果不能完全肯定某一选项正确,也可以肯定哪些选项一定不正确,先把它们排除掉,在余下的选项中做认真的分析与比较,最后确定一个选项。单项选择题一定不要缺答。 (二)、填空题的解答要求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数字的位数、单位、正负号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 (1). 回忆法:根据需熟记的物理知识,直接填出正确答案。主要考查我们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掌握程度。 (2)观察法:物理意义明显的,紧扣物理定理和规律的或技巧性的填写题,通过观察思考可以确定正确的答案。 (4)分析法:根据题给结论和要求,通过分析来确定正确的答案。 (5)对比法:即通过比较两个现象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找出相互关系得出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