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婴幼儿睡眠的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婴幼儿睡眠的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婴幼儿睡眠的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婴幼儿睡眠的良好习惯

睡眠在人的一生中和饮食、空气、阳光一样重要,儿童时期的睡眠更为重要。它不仅是身体发育,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且是个性和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而良好的习惯,不仅可以促进小儿的正常发育,而且对一生的健康也起很大的作用。儿童良好的习惯需要在成人的帮助和指导下,在点滴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条件反射的形成,从

小逐渐培养起来的。

足够的睡眠是保证婴幼儿童健康生长的先决条件之一。有人用狗做了一个实验,两条大小差不多的小狗。一条光给喝水不让吃东西但可睡眠;另一条给东西吃,但整天整夜不让其睡眠,结果那条让吃东西不让睡觉的小狗,活了五天就死掉了,而光喝水不让吃东西的小狗,过二十五天仍然活着。足可见睡眠的重要。如果睡眠不足,小儿就会烦躁、易怒、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肌肉松弛。儿童时期,由于大脑发育还不成熟,比较脆弱、敏感、既易于疲劳,又易于兴奋,出生后就开始训练,使其养成有规律的,不需要严格条件而能立刻入睡的习惯。婴幼

儿童所需睡眠时间差距很大,一般月龄越小,所而睡眠时间越长。新生儿一昼夜需睡20小时,直到2-3个月时,每天除去哺乳、大小使后睡醒外,大部分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3-6个月时,白天睡3次,每次2个小时左右;6个月后,每天睡两次,每次也在2 小时左右。每天的睡眠上午可以长些,下午短些,为样可以使晚上睡得更好些。

为使儿童睡得好,睡得足,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定时睡眠:按照儿童的生理特点,养成定时的睡眠习惯,形成时间性条件反射,使孩子一到睡眠时间就自动

入睡。这就需要严格遵守睡眠时间,不能轻更改睡眠时间,即使不能立即入睡,也要上床休息不能更改。2岁前,晚上可以从下午7点左右开始睡眠;2岁后,晚上可以从下午8点左右开始。

作好睡前准备:睡前不要吃得太饱和渴水太多,也不要讲兴奋的故事,洗好手脸,排好大小便。

创造合适的睡眠环境:室温宜稍低,光线宜暗而不漆黑,环境安静避免吵闹之声。床垫要干燥软净。被子不要过

厚过重,枕头不宜太高,更不能蒙头睡眠。开窗睡眠较好,但冷风不宜直吹小儿,不要在室内吸烟。

养成独自睡眠习惯:小儿最好单睡一张小床,至少也要与父母分开被窝睡。不要养成让大人抱他、拍他、摇

他或搂着睡,也不要让孩子含着奶头、手指或糖块入睡。更不能用恐吓方法使孩子入睡。唱催眠曲、开灯等使孩

子入睡也是不可取的。

良好的睡眠姿势:睡眠姿势要经常更换,可采用仰卧,侧卧,但不要长时期偏向一侧,以免出现“偏头”、“歪头”。

详解宝宝睡眠障碍

详解宝宝睡眠障碍 宝宝在睡眠时,有时可能会发生一些令妈咪紧张不堪的现象,医生把这些现象称为睡眠障碍。儿童的睡眠障碍有很多表现,例如夜间频频醒来、睡不安稳、恐惧黑暗、遗尿、呓语、梦游、睡觉中摇动身体、抓挠皮肤等等。 原因有很多,归结起来大约有三大类:一是精神刺激;二是疾病;三是用药的影响。一般来说,消除儿童睡眠障碍无须用药,特别是镇静催眠药不宜给儿童口服。防治的关键重在精神与心理调整,大多数可随孩子年龄的增长自然减轻乃至消除症状。 宝宝打呼噜是否正常 正常孩子的呼吸系统是十分顺畅的,睡觉时根本不可能打鼾,否则就是患了睡眠呼吸疾病。睡眠呼吸障碍的常见表现有:睡眠时打呼噜,出现憋气、张口呼吸、呼吸暂停、夜间辗转不安、出大汗,还有肌肉的痉挛抽搐、遗尿等等。专家提醒家长,晚上仔细听,如果在一周中有两三个晚上都能听到孩子的呼噜声,就是病态睡眠了。 打呼噜原因:除了遗传基因、亚洲人平短的面部结构、巨舌症影响外,还有四种因素会导致儿童睡眠呼吸障碍:扁桃腺反复发炎、呼吸道感染、哮喘和肥胖。扁桃腺发炎后,肿大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鼾声,干扰睡眠。肥胖儿童的呼吸道周围被脂肪填塞,使呼吸无法顺畅,当软腭与咽喉壁之间的振动频率超过30赫兹时,就会出现鼾声。 打呼噜对策:(1)家长要仔细观察,如果孩子有炎症、呼吸道感染和哮喘症状,尽快请医生诊治。(2)肥胖儿童除需要减肥外,饮食上要注意尽量清淡。(3)加强锻炼,但运动不要过于剧烈,特别是晚上和睡前,要让孩子安静。(4)不要乱吃安眠药,因为安眠药起的是镇静作用,有的孩子睡觉打鼾,会在憋气中惊醒,孩子服了安眠药后根本不可能在憋气中惊醒,会迅速导致死亡。 宝宝磨牙的原因与对策 磨牙原因:产生磨牙的原因很多,除了大家熟知的肠道寄生虫以外,上呼吸道感染发炎、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白天精神异常兴奋和消化功能紊乱也会导致孩子夜间磨牙。 磨牙对策:(1)要根据孩子的体质及时控制炎症。心脾气虚的孩子要多食用养心健脾的药物或食物,心胃火盛的孩子要多食用清心安神、清胃消积的药物或食物。(2)活动不要过于剧烈,尽可能使孩子睡前心态平静。(3)不要盲目采用驱虫疗法,要在医生指导下有针对性地用药。(4)适当选用中药,以改善孩子的消化功能。(5)从孕乳期开始,加强孩子的牙齿保健,注意补钙,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宝宝梦魇的原因与对策

婴幼儿营养与保育作业1-4

(一) 儿童骨骼成分有什么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组织儿童活动时应注意什么? 答:(1)骨骼的特点:①. 骨骼在生长,需要较多的钙和维生素D(药物补充或多晒太阳); ②. 腕骨没有完全钙化,不可拎太重的东西;③. 骨盆还没长结实,蹦跳时注意安全;④. 骨头较软,骨头的无机盐与有机物各占二分之一,韧性强,硬度小,易变形,容易出现“青枝骨折”,即折而不断的现象;⑤. 不良姿势易导致脊柱变形,要注意体姿。(2)在组织儿童活动时,要注意安全,不要让儿童负重,以及提拎太重的东西,从小培养儿童是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保护脊柱,预防脊柱变形。 3.儿童声带有什么特点?怎样保护嗓音? 答:(1)儿童声带还不够坚韧,如果经常哭喊或扯着嗓子唱歌等,不注意保护,则声带充血肿胀、变厚,就成了“哑嗓子”,发音时失去圆润、清亮的音质。(2)要注意保护小儿的嗓音,不宜唱大人的歌;唱歌的场所要空气新鲜,避免尘土飞扬;冬天不要顶着寒风喊叫、唱歌;夏天刚玩得挺热,也不要停下来马上就吃冷食;得了伤风感冒,要多喝水,少说话,因为这时最易哑嗓子。 乳牙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答:(1)乳牙的功用之一是咀嚼食物、帮助消化。出牙以前,小儿靠唇、颊的动作来吸吮乳汁或流质食物;出牙以后,食物的品种就可以逐渐增加,营养也更加丰富。(2)与儿童的音容笑貌有关。3岁以前正是小儿颌面部迅速发育的阶段,在牙齿和颌骨的衬托下,使面容端正、和谐、自然。(3)有助学习口头语言。乳牙正常萌出、不过早缺失,有助于正常发音,使儿童口齿伶俐。(4)另外,乳牙齐整对恒牙顺利萌出有重要作用,若乳牙过早缺失,邻近的牙向空隙倾倒,恒牙就不能在正常位臵萌出,导致牙列不齐。 5.为什么要特别注意保护六零齿?答:6岁左右,最先萌出的恒牙是第一恒磨牙,又称六龄齿,终生没有替换。六龄齿之所以重要,取决于它的形态、位臵和功能。(1)六龄齿刚萌出时其牙体硬组织很薄、合面窝沟发育不健全,钙化差,龋坏机会多,易被误认为是乳牙。(2)六龄齿萌出后,它的前后相继萌出的恒牙,都是根据它的位臵依次排列。六龄齿位臵如果不正常或早失,可造成永久性缺牙,则不能保持颌骨的正常发育。(3)六龄齿是在咀嚼食物时发挥作用最集中的牙齿,也是担负咀嚼压力最大的牙齿。破坏咬平衡,容易导致牙颔畸形,降低咀嚼功能,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很不利的影响。 6.情绪对消化功能有什么影响?答:人体胃肠道功能受神经、内分泌系统协同支配、调节,其所拥有的神经细胞数量仅次于中枢神经,对外界刺激十分敏感。胃肠道是人类最大的“情绪器官”,人的消化功能会随着情绪波动而出现“情绪化”的反应。众多能够影响自主神经功能的异常刺激,如心理压力过大、过度劳累、情绪紧张、焦虑、抑郁等,都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下降、上腹不适、饱胀、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从而导致功能性胃肠病。 7.儿童皮肤有哪些特点?怎样护理?答:小儿皮肤有如下3个特点:(1)皮肤的保护功能差:小儿皮肤薄嫩,易受损伤。(2)皮肤调节体温的功能差:小儿皮肤的散热和保温功能都不及成人。(3)皮肤的渗透作用强:小儿皮肤薄透,渗透作用强。针对以上三个特点的护理方法:(1)常洗澡,洗头,勤剪指甲。选购质地柔软、吸水性强、不掉色的衣料做内衣;不要用化妆品遮盖小儿天然健美的肌肤;勿给小儿戴各种金属饰物。(2)经常带小儿在户外活动,充分利用空气、阳光和水锻炼小儿的适应能力。锻炼可以增强机体

婴幼儿良好睡眠习惯

良好的睡眠习惯应该包括:按时定点睡眠,晚上8点钟即能独立、自动入睡,早晨能自动醒来,每天中午睡1~2小时。 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重要的是有效地引导好孩子,需要有足够的耐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关键是要使孩子逐渐熟悉并习惯于睡觉前的一些准备活动,如: 告诉孩子几点了,到了该睡觉的时间了。 睡前要洗漱,上厕所,更换睡衣。 拉好窗帘;使室内灯光变暗。 天天如此,小儿便会渐渐地养成习惯,每当进行这些活动的时候孩子就会自然的想到:噢!我该上床睡觉了。同时,睡前父母一定不要忘了:让孩子感受到您对他的爱,父母应以轻柔爱抚的动作,用温柔体贴的话语,鼓励小儿很快入睡。 这样孩子的睡眠就比较充足了,妈妈们可以通过一些观察来发现。比如: 清晨自动醒来,精神状态好。 白天一整天精力充沛,活泼好动。 食欲正常。 体重、身长按正常的生长速率增长。 1.首先检查小宝有没有固定的睡眠习惯,这个是让小娃好好睡觉的前提。大人应该首先给小宝养成固定习惯,例如:晚上8点到早上7点睡觉,中午1点到3点午觉。晚上不能由着小宝玩到很晚不睡,白天也不是什么时候想睡就睡,什么时候想玩就玩,要定时睡觉。一开始的时候,即使晚上没有睡够,也不能白天补觉。这是原则。 2。在养成小宝的定时睡觉的生物钟的同时,让小宝有一定规律可循,例如:晚饭、散步、洗澡、讲故事、睡觉。 这就叫规律,没有意外情况基本上按这样的流程遵守。小宝就能知道到什么点该干什么事情。 3。在小宝的生物钟规律形成的基础上进行睡眠训练(前提是小宝身体好,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例如进幼儿园、搬家、带她的人刚换掉等等): 第一天:比小宝平时睡觉时间晚半小时到一小时让她上床,保证足够困。告诉小宝要自己睡觉,关灯关窗帘大人走掉,小宝开始哭。。。。。。过两分钟进去看一下,待在里面的时间少于1分钟,简单安慰下小宝,跟她说说话,不要抱,不要试图哄她睡觉。大人又走掉,小宝继续哭,之后以2、5、7、10分钟为间隔进去看小宝,最好能不同的大人轮流进去。第一天晚上最长时间间隔只能保持10分钟,也就是说达到10分钟之后,每10分钟看一次。在外面听到小宝从大哭转成呻吟,试图自己睡觉后,就不要再进去了。结果就是小宝累得睡着了。。。。。 晚上如果小宝醒来,用同样的方法处理。 第二天:中午午睡同样。到晚上,时间间隔变成5、7、10、15,也就是说时间间隔拉长,最长到达15分钟。 第三天:中午午睡同第二天晚上。晚上时间间隔继续拉长到7、10、15、20分钟。。。。 以此类推,直到小宝学会自己睡觉。一般也不会很长时间的呵呵,都是第一天晚上比较困难,也许会哭一两个小时,后来就好了,一般第二天可能就只用半小时了,第三天就哼哼几声就睡着了呵呵。。。。问题的关键是

婴幼儿睡眠问题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婴幼儿睡眠问题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红赞, 廖少玲, 蔡宏亚, LI Hong-zan, LIAO Shao-ling, CAI Hong-ya 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护理学院,湛江,523808 刊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URSING 年,卷(期):2009,25(15) 参考文献(9条) 1.江帆.颜崇淮.吴胜虎1~23个月儿童睡眠问题的流行病学研究[期刊论文]-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3(06) 2.Hiscock H.Wake M Infant sleep problems and postnatal depression:a community -based study[外文期刊] 2001(06) 3.崔焱儿科护理学 2002 4.江帆.金星明.蒋樾廉婴幼儿睡眠启动相关问题治疗方法探讨[期刊论文]-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5(09) 5.Rona RJ.Li L.Gulliford MC Disturbed sleep:effects of sociocultural factors and illness[外文期刊] 1998(01) 6.Woike D.Sohne B.Riegel K An epidemiologic longitudinal study of sleeping problems and feeding experience of preterm and term children in Southern Finland:comparison with a southern German population sample 1998(02) 7.Benhemou I Sleep disorders of early childhood:a review 2000(03) 8.PiniUa T.Birch LL Help me make it through the night behavioral entrainment of breast-fed infants' sleep patterns 1993(06) 9.王惠珊.黄小娜.蒋竟雄中国城市0~5岁儿童睡眠时间流行病学调查[期刊论文]-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6(04)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2d10474963.html,/Periodical_syhlzz200915004.aspx

儿童常见睡眠障碍的诊断及治疗

儿童常见睡眠障碍的诊断及治疗 睡眠是身体保存能量、恢复精力的过程,对儿童神经认知功能的 发育至关重要,与儿童的发展、学习和健康息息相关。流行病学研究 显示,高达50%的儿童有睡眠问题1,其中4%曾被确诊为明确的睡眠障碍2。即使如此,儿童睡眠问题也通常被父母或初级诊疗机构所忽视,因为对孩子来说,理想的睡眠时间具有争议,可能是临睡过程、睡眠 时间比睡眠本身对健康和行为结果的影响更大3。睡眠不足导致最重要的后果是白天的困倦,儿童的困倦通常表现为易怒、行为问题、学业 不佳等4。准确地识别睡眠障碍富有挑战性,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儿童的睡眠行为、方式随着生理、病理、心理的变化而改变,给疾病的诊断、治疗也带来一定的困难。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 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紊乱的表现5。与成年人一样,儿童通过快速眼动(REM)睡眠和非REM睡眠度过夜晚,不同 的是儿童的REM睡眠比成人多,所以经常被称为“不安分的”睡眠者6。儿童一旦进入睡眠状态,在进入REM睡眠之前会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然后进入REM睡眠状态,随之进入非REM睡眠状态。这种模式在夜间 循环重复,每个周期在婴儿中持续40min,所以新生儿往往表现支离破碎的睡眠模式,而成年人则会增加2~90min7。儿童睡眠障碍不但影响了儿童的日常作息,可能也增加了儿童神经、心血管和代谢并发症等 疾病的发病率,所以检测儿童的睡眠问题非常重要8。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儿童睡眠障碍的病因分类、诊断及治疗相关研究进展实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儿童睡眠障碍的识别及干预做出建议。 1病因分类

对于儿童睡眠障碍的病因分类尚有争论,有学者认为应该分类为 呼吸系统和非呼吸系统疾病所致,但根据年龄不同,疾病的易感因素 也在持续变化9。也有学者认为,绝大多数儿童睡眠问题都是由行为引起的,应该归类为疾病或行为起源导致10。考虑到药物对于儿童睡眠 问题并不是一个适当的解决办法,所以为有利于临床操作,本文按后 一种分类方式实行综述。 1.1常见与儿童睡眠障碍相关的疾病 1.1.1睡眠呼吸障碍(SDB) SDB在儿童睡眠障碍中较为普遍,估计有8%~12%的儿童睡眠时 经历过习惯性打鼾,其中,大约1.2%~5.7%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低通气综合征(OSAHS)11。后者指患儿部分或完全的上呼吸道阻塞,睡 眠呼吸时上呼吸道阻力增加,最终导致间歇性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睡眠不宁、觉醒次数增加等睡眠问题。通常在学龄前时期达到顶峰, 2~8岁为淋巴组织的发育高峰(扁桃体和腺样体在此时最大),导致气 道软组织过多,上呼吸道体积减小12。肥胖也是普遍的风险因素,据 估计,肥胖儿童睡眠障碍的患病率最高可达60%。其他与儿童OSAHS相关的易感因素包括罹患神经肌肉疾病、特定种族的解剖特征(亚洲和非 裔美国人)、早产、21三体综合征、皮埃尔罗宾综合征(PRS)、颅面综

宝宝睡眠手册

0-1岁宝宝的睡眠手册 熟睡中的孩子,睡容安详宁静,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一个情景。对于大多数初为人父人母的你来说,这也是很多时候求之不得的一个情景。谈到睡眠和小宝宝,父母们会有太多的问题要问。 每一个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和不同的环境中所需要的睡眠时间都是不同的。有些宝宝会一次睡很久,有些宝宝则喜欢不时地打一个瞌睡;有些宝宝睡眠十分规律,有些宝宝的睡眠则没有任何规律可循。 新生儿 刚刚出生的小宝宝没有白天和晚上的概念。他需要一天24小时睡觉和吃奶,这样才能正常发育和成长;因此白天和晚上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总的说来,新生儿每24小时大约会睡16-18小时;他通常会一口气睡上2-4小时,然后饥肠辘辘地醒来。刚开始的时候,他会不分昼夜地吃奶,但是他逐渐就会在晚上睡得稍微比白天的时候时间长一些。 你可以开始教你的宝宝白天和夜晚是不同的,你应该在不同的时间段里不同的表现来让你的小宝贝懂得区分这两个时间段。在白天,当你给孩子喂奶的时候,要多同他说话,要让整个气氛轻松愉快。而到了晚上,尽量将声音放低或保持安静。将灯光调低;最终他会开始明白并在晚上的时候睡得更多的。 记住,如果你是母乳喂养的话,你体内的激素会重新调整你的睡眠模式以适应小宝宝的生活规律。如果你顺从这一变化的话,这些激素会让你不会有睡眠不足的问题。白天当孩子睡觉的时候你也应该小睡片刻。用配方奶粉喂养的孩子睡眠时间会稍微长一点,因为配方奶粉会在他们的小胃里停留的时间稍微久一点。不过总的来说,吃配方奶粉的孩子和母乳喂养的孩子睡眠模式大同小异。 小提示: 当你的小宝宝还在你子宫里的时候,你走路时候产生的运动感会让他安静下来并很快入睡。所以新生儿仍然喜欢轻轻的摇晃和摆动,这一点也不奇怪。把他包裹在包被里,同样也可以让他产生又“回家”了的感觉。不少的婴儿还会从音乐声中找到平静。但是要记住:应该一天24小时每

婴儿睡眠的重要性

婴儿睡眠的重要性 常听人说“睡眠充足的孩子长得高”,这是完全正确的科学事实。睡眠对婴儿的生长发育作用重大。对婴儿长高最重要的激素就是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在入睡初期的深度睡眠时分泌最多,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达到最高峰。如果睡眠受到干扰,减短睡眠时间的话,生长激素的分泌就会减少,身高的增长也有可能受到影响。另外,到了晚上,婴儿平躺在床上,下肢从纵向的重力作用中得到解脱,骨骼就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因此睡眠很重要。而站立的时候,上半身的分量全部压在了下半身上。生长激素也是平躺时的分泌量大于站立时。如果把身体的长高说成是睡觉时生长也并不过分. 在婴儿的生长发育中,夜间睡眠缺乏还会扰乱生长激素和其它激素的正常分泌,使得身体的免疫系统受损、内分泌失调,代谢出现问题。婴儿长时间睡眠不足,同样会像成年人那样,引发失眠症,从而导致各种慢性生理疾病的发生。而且临床还证实,婴儿的生长激素分泌,是在睡眠中完成的,如果婴儿睡眠不足,还会影响生长发育,给健康埋下隐患。学龄前的婴儿,科学的睡眠时间应该是10-12小时,家长要充分重视婴儿的睡眠时间与质量,适当地给他们“减负”,因为这也是衡量婴儿健康的一个指标。

科学研究发现,婴儿在熟睡之后,脑血流量明显增加,因此睡眠还可以促进脑蛋白质的合成及婴儿智力的发育。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婴儿每天睡眠充足与否,与学习成绩的优劣呈正相关。如果睡眠不足,大脑疲劳长时间得不到恢复,将会导致反应迟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理解力下降。 多父母都认为,婴儿睡得愈多,愈容易肥胖。殊不知实情却正好相反。德国一个医疗小组最近公布了对7000名年龄5至6岁婴儿的调查结果,结果发现睡眠不足10.5小时的婴儿,有14%出现超重的情况,比睡足11小时的婴儿高出两倍。研究人员指出,睡眠的时间愈长,体内就会产生愈多的荷尔蒙,而荷尔蒙则有燃烧脂肪的作用。 睡眠与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关。人类的生长发育依赖于脑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而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其特定的节律。生长激素只有在睡眠时分泌最多。医学研究认为,人体睡眠时分泌的生长激素为醒时的3倍多。刚出生的婴儿,一天24小时都有生长激素分泌,但从婴儿期开始,只有在睡眠时,体内才分泌生长激素。研究还表明,生长激素的分泌在人体深睡一小时以后逐渐进入高峰,一般在晚上10时至凌晨1时为分泌的高峰期。

儿童睡眠障碍的表现和处理儿保科

儿童睡眠障碍(儿保科)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 睡眠障碍就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的异常 表现。 睡眠就是由非快速眼动(non-rapid eye movement, NREM) 与快速眼动(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两个阶段构成。NREM 睡眠根据脑电波形划分为四个阶段。睡眠的深度就是从第一阶段开始逐步加深,到第四阶段达到最深的程度。第一阶段为浅睡眠,第二阶段为中度睡眠,第三、第四阶段为深度睡眠,又称慢波睡眠。儿童在NREM睡眠第三、第四期,即慢波睡眠末期交替至其它浅的睡眠阶段时会产生三种可能的状态:一、自然地转入其它睡眠阶段而开始下一个睡眠周期;二、持续觉醒直至完全情醒;三、不能从深睡眠中完全出来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也不能完全清醒,即表现为部分觉醒状态,为觉醒性异态睡眠。觉醒性异态睡眠在

儿童中十分普遍,包括梦游、觉醒紊乱与夜惊,这类临床表现可单独存在或几种并存,亦可伴随其它睡眠障碍。 (一)病因 1、遗传因素遗传与发育因素就是决定觉醒性异态睡眠的最重要的体质因素。梦游、觉醒紊乱、夜惊都有明显的家族倾向,但其遗传方式、基因基础至今尚未明了。 2、睡眠因素睡眠剥夺与睡眠-觉醒周期紊乱均影响与觉醒性异态睡眠相关的慢波睡眠的深度、持续时间与统一性。在睡眠剥夺的恢复过程中,慢波睡眠发生反跳性加深、延长,使儿童睡眠阶段的交替更加困难,从而导致觉醒性异态睡眠的出现。睡眠- 觉醒节律不规则,使儿童在从慢波睡眠转入下一个睡眠周期时, 睡眠周期的时间标记与生理需要持续慢波睡眠之间出现不同步,从而发生觉醒性异态睡眠。 3、心理因素许多精神疾患,如焦虑、抑郁等都会使睡眠结构发生变化,出现较多的觉醒性异态睡眠;心理因素可能就是年 长儿与成人夜惊的主要原因,如孩子与父母分离、父母离异等。 4、诱发因素一些药物,如安眠药、镇静剂、酒精、抗组胺药等能使慢波睡眠加深与延长,从而加重或引发觉醒性异态睡眠;睡眠中的外在刺激,尤其就是在慢波睡眠向其它浅睡眠状态过渡时的外在刺激,会使存在体质因素的儿童发生觉醒紊乱、梦游; 发热、睡眠的周期性肢体活动等直接干扰了慢波睡眠,同时这些疾病本身发作过程中也产生较多的部分觉醒状态,因此容易诱发觉醒性异态睡眠。

婴幼儿睡眠问卷

母亲-儿童睡眠问卷 儿童姓名:;性别:①男②女 出生日期:▁▁▁年▁▁▁月▁▁▁日填表日期:▁▁▁年▁▁月▁▁▁日 在回答问卷过程中,请根据孩子最近两周的睡眠状况进行回答。3岁及以上儿童请家长回答所有问题,3岁以下儿童家长17-26题可以不填写。谢谢。 1.您的孩子大部分时间睡在哪? ①在他/她自己的房间里②在父母的房间里③在兄弟或姐妹房间里或其他房间里 ④在屋子的其他房间里(比如起居室)⑤其他 2.在以下选项中,您的孩子大部分时间睡在? ①婴儿床/小床②自己的床(无论大小)③父母的床(无论大小)④其他(例如摇篮车) 3 .一般情况下,一周中您的孩子有几次固定的就寝习惯? ①从不②一周1-2晚③一周3-4晚④一周5-6晚⑤每晚 4.您的孩子在晚上几点上床睡觉(关灯的时间)?点分 5.一般情况下您的孩子需要多长时间入睡?_________ 分钟(例如:你在8:15pm的时候把孩子放在床上,孩子在8:30pm时睡着,那么你的孩子需要15 分钟入睡) 6.一般情况下,对您的孩子来说上床睡觉有多难(例如,他/她哭闹,拒绝待在床上或协商)? ①非常容易②有些容易③一般④有些困难⑤非常困难 7.在一般情况下,一晚上,您的孩子夜间会醒来多少次?_________次/每晚 8.在一般情况下,一晚上,您的孩子有多长时间是醒着的?_________ 小时_________ 分钟(例如:如果您的孩子夜间醒来两次,每次清醒的时间持续15分钟,那么您的孩子夜间总清醒时间就是30分钟。如果总共90分钟,就写1小时30分钟) 9.您的孩子睡眠中是否有打鼾现象? ①从不(或仅在生病或感冒的时候有)②偶尔③一周少于三次④一周三次或更多 10.您的孩子一般在早上几点醒来?点分 11.您的孩子在夜间的总的睡眠时间是多少(睡着时间)?_________ 小时_________ 分钟 12.一般情况下,您的孩子白天会睡几次觉?________次数 13.一般情况下,您的孩子白天的总睡眠时间是多少?_________小时_________分钟 (例如:如果您的孩子一天睡两次觉,每次持续1个小时,那么你孩子在白天的总睡眠时间就是2小时)

两个月的宝宝睡眠少

两个月的宝宝睡眠少 宝贝每天睡眠时间&特点 1岁左右的宝贝开始学会走路了,活动范围逐渐增大,活动量也随之增加了许多,身体需要充分地得到休息。但宝贝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善,容易兴奋,也容易疲劳,所以睡眠对于宝贝来讲仍然非常重要,这样才能使脑细胞恢复功能,醒来后情绪良好,食欲旺盛,身体长得快。这个大的小宝贝,一般每天需要13-14个小时的睡眠,每天睡1-2次,每次1-1.5个小时,夜里至少保持睡梦10个小时。 宝宝睡前妈咪护理2要诀: 1.注意作好睡前准备 这个年龄的宝贝活动量大,为了晚上睡得好,身体充分得到休息,一定要作好睡前准备,比如不要在睡前剧烈活动,不讲新故事或看新书,以免兴奋过度而影响睡眠质量;洗一个热水澡,时间不要太长,10分钟即可;为了尽快入睡,要嘱咐宝贝睡前排空膀胱。 2.给宝贝换件大袍或睡衣 这样,不仅可以让宝贝感到宽松、舒服,同时大袍或睡衣会成为晚上睡觉的标志物,对促进宝贝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好处。 宝宝安睡小贴士:妈咪注意哦! 如果父母夜里爱翻身或起夜,最好让宝贝独自在自己的小床上睡觉,以免干扰宝贝。为了照料方便,最好把小床摆在大床的旁边。 宝宝睡眠问题一:小飞鱼宝贝——我夜里醒来想吃奶呦! 虽然我都1岁半了,可每天夜里醒了我还想吃奶,不然好寂寞呀!我先把妈咪吵醒,再看着她给我热奶,然后我悠哉游哉地抱着奶瓶,一边吃一边和妈咪亲热,心里别提舒服多了! 宝宝睡眠问题专家解析:宝贝为何夜里总断不了奶 不少宝贝都存在这个问题,1-2岁的宝贝,有些已经以吃饭为主了,可夜里仍不能断奶。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宝贝真正需要的不是奶本身,而是与喂奶相伴的妈咪的细心照料,因为宝贝更需要的是心理满足。 专家建议: 如果宝贝已经形成夜间吃奶的习惯,也可慢慢纠正。宝贝入睡后,第一次醒来时,可能正处于浅睡眠状态,不要马上给喂奶,可抱起来用亲切的语言和他讲话;可给宝贝哼唱他喜欢听的儿歌;轻轻抚摸的宝贝背部或揉揉腹部等。安抚一段时间后,宝贝可能仍然哭叫,让他哭1~2分钟再进行安抚;宝贝如果仍哭叫,让他等候更长一点的时间再安抚,但这期间不可给他吃奶。第二天,仍然如此做,甚至等待更长时间,这样就可让宝贝慢慢就夜间不吃奶了。 富有经验的小铁妈说:白天让宝贝玩得累一些 宝贝都喜欢户外活动,如果白天让他练练走路,玩捡球等游戏,不仅增加宝贝的进食量,而且容易使宝贝疲劳,也有利于夜间睡眠哦! 新研究!夜里经常中断睡眠不利于宝贝的智力发展呦 中国睡眠研究会历时两年,对1000多名中国宝贝进行了6800多次家访后发现,除了保证婴儿的睡眠时间外,持续睡眠时间也非常重要。夜间睡眠中断次数较多,或睡眠中断时间较长的宝贝,对学习过的东西记忆会较模糊,或很难察觉周围环境的变化。 宝宝睡眠问题二:小牛宝贝——我夜里总是睡不安稳呦! 我夜里一躺下就浑身不舒服,一会儿听见外面的汽车喇叭响,一会儿听见爸爸的打鼾声……反正我总是睡不安稳呦!

如何培养宝宝良好睡眠习惯

如何培养宝宝良好睡眠习惯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鲍秀兰建议家长,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要注意以下几点: 让宝宝习惯独自睡眠 鲍秀兰认为“独自睡眠对宝宝的独立性培养非常有利。六个月以后孩子开始有了依恋,但还是要让孩子锻炼自己入睡的习惯。”据了解,让宝宝养成独自睡眠的办法是“宝宝哭两分钟以后去安慰一下,反复这样做,一直到宝宝入睡为止。”“父母要注意,不要因为心软而经常去查看宝宝的睡眠情况,或者宝宝一哭就又哄又抱的。” 帮助宝宝定时入睡 很多宝宝每天晚上都要玩得很晚才入睡,或不肯入睡,折腾得大人也没有办法好好休息,该怎么办呢?专家认为,“这是一个习惯的问题,要养成自己按时入睡的习惯。”专家建议家长在宝宝晚上睡前的三四小时不要让宝宝睡觉,睡前也不要和宝宝玩得太疯,可以给宝宝洗洗澡,做做全身按摩,再给他吃奶,然后放在小床上跟他说:“宝宝要自己睡觉了。”然后将灯光调暗。在宝宝的枕头边可以放上一个有妈妈气味的物品,养成一个睡前的仪式,每天坚持这样做,宝宝就会定时入睡了。 让宝宝自己入睡 在一两个月时,家长一般是只要宝宝一哭就抱着他,所以宝宝就以为在妈妈的怀里睡觉才是最安全的,这样今后一旦放入小床的话就会哭。专家建议在宝宝两三个月后就要孩子形成一个自我入睡的良好习惯。据了解,宝宝从一个月后正是形成孩子自我安慰的阶段,简单来说,就是当宝宝要入睡时,能够自己躺在小床上,或者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下自己入睡。如果夜里没有饥饿或排便等现象出现,那本身就应该在醒来时再安静入睡。“在这个时候我们家长对孩子的哭闹和要求,如何反应是很重要的,不能一哭就抱,要不就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了,也培养不了良好的自我安慰的能力。” 怎样一觉到天亮

正确的婴儿睡眠时间

婴儿睡眠时间 新生儿期 新生儿期每天平均睡眠时间需要18小时(范围16~20 小时),每个睡眠周期约45分钟,在一个睡眠周期中浅睡和深睡时间约各占一半。新生儿大多数时间是在睡觉,由一个睡眠周期进人另一个,每2~4小时醒来要吃奶,并睁开眼觉醒数分钟到1小时,昼夜节律尚未建立。 1~3个月 1~3个月小儿1天应睡16小时左右,白天应睡4次,每次1.5~2小时,夜间要睡10~11小时。这就是说,除了吃奶、换尿布、玩一会儿,大部分时间就是睡觉。 4~6个月 4~6个月的婴儿每天睡眠时间应保证在14小时左右。但是,决定婴儿一天生活的睡眠方式应由婴儿的睡眠状况来决定。把正在鼾睡的婴儿叫醒,增加断奶食品是愚蠢的,硬要改变婴儿睡眠这一基本生命节律,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如果硬是这样做,婴儿的情绪会变坏。何况在这个时期里,只要遵循婴儿睡眠的自然规律,就不会出现什么毛病。爱运动的婴儿睡眠时间较短,白天醒的时间较长,对这类婴儿就要想办法在他醒着的时间里,让他快乐。安静的婴儿白天爱睡觉,晚上也睡得很早。只是随着婴儿对周围世界活动欲求的迅速发展,白天的睡眠时间才开始逐渐减少。一般是上午睡1~2小时,下午睡2~3小时。由于白天运动量增加,稍有疲劳的婴儿夜里就睡得很香。 7~12个月 7~12个月的婴儿睡眠时间和睡觉的香甜程度因人而异。一般是上午睡1次,每次睡1~2个小时。下午睡1~2次,每次各睡1~2个小时,夜里的睡眠情况也不尽相同。一般夜间睡

10小时左右。在这个月龄的婴儿中,很少有一觉睡到天亮而不醒的。一般都要醒来2~3次解小便。这时既有换掉尿布后又马上入睡的婴儿,也有吃足母乳后方能安睡的婴儿,还有不吃80~100毫升左右牛奶就不能入睡的婴儿。总之这个时期的婴儿一昼夜睡眠时间应在14~15小时。睡眠时间过少,可影响婴儿身体发育;睡眠时间过长,影响活动时间,使婴儿动作发展迟缓。 温馨提醒 睡眠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实际上是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为在每个睡眠周期里面,比如生长激素是在睡眠周期里面以脉冲形式分泌出来的,家长老话也说,宝宝睡一觉长一点,这是有道理的,所以睡眠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特别直接的作用。 另外,从日常生活中大家感到,睡不好的宝宝吃不好、玩不好,特别难带,所以有的宝宝睡眠质量特别差和睡眠特别不规律的宝宝,身高和体重都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因此直接影响到宝宝的生长生育。 睡眠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脑的发育,有一个明显的益智作用。另外还有一个很好的储能作用,为了白天更好的活动、更好的认知、更好的智力的发展, 所以睡眠相当重要。

不同月龄的婴儿睡眠时间表 不看真不知道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不同月龄的婴儿睡眠时间表不看真不知道 导语:随着新生婴儿的月龄增长,他们的睡眠时间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那不同月龄的婴儿睡眠时间表是怎样的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婴儿在一天天的长大,他们的睡眠时间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那婴儿的睡眠时间究竟多长才是正常的呢?每一个宝宝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和不同的环境中所需要的睡眠时间都是不同的。有些宝宝会一次睡很久,有些宝宝则喜欢不时地打一个瞌睡;有些宝宝睡眠十分规律,有些宝宝的睡眠则没有任何规律可循。其实,这是每个父母都应该知道的事情,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详细的不同月龄的婴儿睡眠时间表吧! 1、新生儿期 在婴儿睡眠时间表中,新生儿时期的睡眠时间是最长的,他们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达到了18个小时(范围16~20 小时),每个睡眠周期约45分钟,在一个睡眠周期中浅睡和深睡时间约各占一半。新生儿大多数时间是在睡觉,由一个睡眠周期进人另一个,每2~4小时醒来要吃奶,并睁开眼觉醒数分钟到1小时,昼夜节律尚未建立。 2、1~3个月 睡眠婴儿月龄的增长,他们的睡眠时间会渐渐缩短,对于1——3个月的婴儿来说,他们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该在16小时左右,白天应睡4次,每次1.5~2小时,夜间要睡10~11小时。这就是说,除了吃奶、换尿布、玩一会儿,大部分时间就是睡觉。 3、4~6个月 针对4——6个月的婴儿来说,他们每天的睡眠时间至少应该保持在14个小时左右。父母一定要记住,决定婴儿一天生活的睡眠方式应由婴儿的睡眠状况来决定。把正在鼾睡的婴儿叫醒,增加断奶食品是愚蠢的,硬要改变婴儿睡眠这一基本生命节律,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如 生活常识分享

解读宝宝健康睡眠的重要性

解读宝宝健康睡眠的重要性 睡眠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婴幼儿,睡眠时间的长短与质量的好坏,都直接影响到宝宝的身体发育和心智发展。良好的睡眠,可以促进宝宝的生理发育,增强宝宝的智力和体力。因此作为家长,需要细心关注宝宝睡眠,给宝宝香甜安稳的美觉。 Part1 睡眠的奥秘 睡眠的生理机制 睡眠有快动眼睡眠和非快动眼睡眠之分,婴儿睡眠发展变化和大脑发育有密切关系。l 岁以内宝宝大脑发育最快,睡眠发展变化也最明显。睡眠变化表现为每天总的睡眠时间缩短,睡眠周期逐渐延长,浅睡时间相对减少,昼夜节律形成等。 快动眼睡眠 在这个睡眠期会出现主动做梦,这个时期宝宝的眼睛在闭合的眼睑下运动,好像他在观察正在做的梦,他看起来似乎很吃惊,面部抽动手脚乱动。上述描述都是快动眼睡眠的正常体征。 非快动眼睡眠 由4个阶段构成——嗜睡、浅睡、深睡和极深睡眠。在由嗜睡向深睡过渡期间,宝宝的活动越来越少、呼吸慢而平静,在最深的睡眠时,他甚至完全不动。在非快动眼睡眠期间,即使有梦,也非常少。 第1个月时,新生儿每天睡18个小时左右,平均间隔2~4个小时喂奶一次。第一段睡眠时期包括时间上大体相等的快动眼和非快动眼睡眠,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嗜睡、快动眼睡眠、浅睡、深睡、极深睡。 2~3个月以后睡眠顺序将发生改变,随着宝宝的成长,他在进入快动眼睡眠之前,周期性地经过非快动眼睡眠,这种方式将一直持续到进入成年期。随着宝宝的不断长大,快动眼睡眠时间缩短,睡眠将更加平静。在3岁之前,快动眼睡眠时间只有总睡眠时间的1/3 或更少。 身体发育的催化剂 睡眠是一种生理性保护,由于新生儿视觉、听觉神经均发育不完善,对外界的各种声光刺激容易产生疲劳,所以睡眠时间长。随年龄的增长,各系统发育逐渐完善,接受外界事物的能力和兴趣也越强,睡眠时间也逐渐缩短。 婴幼儿充足的睡眠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育。宝宝身高和生长激素有一定关系,而生长激素是在睡眠中由脑垂体分泌出来的,故生长激素分泌量和儿童睡眠质量有直接关系。睡眠充足,则生长素分泌量多,作用时效长。一般生长激素在22时到凌晨1时为分泌高峰,占总分泌量的20%~40%。 现代试验表明,当人在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旺盛,这种生长激素正是使小儿得以发育、功能得到完善的重要因素。所以说婴幼儿时代,多睡对生长发育有极大的好处。但人与人之间都存在在个体差异,不能强求一致,相同年龄的宝宝,每日睡眠时间可能会相差2~3个小时。有些宝宝虽然睡觉少,但精力旺盛,食欲良好,没有一丝困倦的表现,那就不必担心。 婴儿期睡眠时间应该是多少? 新生儿期 新生儿期每天平均睡眠时间需要18小时(范围16~20 小时),每个睡眠周期约45分钟,在一个睡眠周期中浅睡和深睡时间约各占一半。新生儿大多数时间是在睡觉,由一个睡眠周期进人另一个,每2~4小时醒来要吃奶,并睁开眼觉醒数分钟到1小时,昼夜节律尚未建立。

七个月的宝宝睡眠

七个月的宝宝睡眠 大多数情况下婴儿平均每天大约有18~22小时是在睡眠中。但往往还有些新生儿睡眠睡得不安稳,在遇到新生儿睡眠不安时年轻的父母该怎么办呢?抓住三个重点就可迎刃而解。首先辨别发生的时间看小儿睡眠不安是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部分的新生儿白天睡觉很好,可是一到了夜晚就开始哭闹不休。若是这样,可让孩子白天少睡一些,使其疲劳,晚上睡眠自然好一些了。其次要仔细分析睡眠不安的原因分析了原因,就要对形成的原因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注意一下室内温度是否过高,是否给孩子包裹的太多,孩子因太热就可导致睡不安稳。这时孩子鼻尖上可能有汗珠,摸摸身上也会潮湿,需要降低室温,减少或松开包被,孩子感到舒适了自然就能入睡。如果摸一下孩子的小脚发凉,则表示孩子是由于保暖不好而睡不安,可加盖棉被或用温水袋在包被外保温。大、小便使尿布湿了,孩子不舒服也睡不踏实,应及时更换尿布。母乳不足,孩子没吃饱则会影响睡眠,就要勤喂几次,以促进乳汁分泌,让孩子吃饱。最后若怀疑为疾病及早诊治上述情况都不存在,而母亲在孕期有维生素D和钙剂摄入量不足的情况,新生儿可能有低钙血症,该病的早期也表现睡觉不踏实,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和葡萄糖酸钙以纠正。如果除睡眠不安还伴有发烧,不吃奶等其他症状时,应去医院请大夫检查诊治(1)如果婴儿健康时,是否黑白颠倒。有的婴儿白天睡得太多,夜间不睡觉、很精神,大人不哄不抱便啼哭不止。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白天成年人应多逗婴儿玩,使他逐渐形成白天醒、夜间睡的好习惯。(2)如果是病态:a。首先考虑是否婴儿患了佝偻病。由于生后没有及时添加鱼肝油制剂及辅助食物,单纯母乳喂养满足不了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小儿患了佝偻病,夜间就会啼哭。治疗方法是补充维生素D制剂并及时添加辅助食物和多晒太阳等。b。小儿是否患了肠道痉挛病。由于腹部大量积气,排不出气,引起腹痛。此病常于夜间发作,婴儿下肢卷曲剧烈啼哭。治疗方法是发作时让婴儿俯卧,腹部垫个枕头;为了减少肠内积气,喂奶后要把婴儿竖着抱起,轻拍背部让他打打嗝;再有,减少肠内积气,牛奶中的糖一定不要超过5~8%的比例,免得糖分过多引起发酵产生气体。c。是否患了蛲虫症。蛲虫寄生在人的肠道,并在夜间常常爬到肛门周围产卵,婴儿因肛门刺痒而哭闹。如果患了蛲虫症,要服驱虫药驱虫,同时要勤洗屁股和涂蛲虫膏,也要勤换裤衩,勤晒被褥等,力争周岁时穿满裆裤子为佳。d。如果由于喂养不当,奶量不足时,应及时增加奶量和辅助食品。如果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也应注意一下奶的质和量,比例是否合适等。有些宝宝专门“上夜班”,许多新爸爸和新妈妈烦恼万分,疲惫不堪。其实宝宝休息时间完全可以由爸爸妈妈调教,“夜哭郎”是有办法改变的。 白天快乐多多新妈妈和新爸爸要让宝宝白天的生活快乐。新妈妈可以多和宝宝说说话;拿一些色彩鲜艳的图片给宝宝看,给他们讲解;让宝宝接触不同质地的东西,如棉布、绒布、尼龙、丝绸、毛绒玩具、塑料和木头等。爸爸妈妈也可以适当多抱宝宝在家里或户外走走,让宝宝看看精彩的世界。新爸爸和新妈妈应帮助宝宝进行适当运动,消耗体力,如定时让宝宝趴着,这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能增强宝宝的肺活量和锻炼头颈部肌肉 也可以定时帮宝宝做被动体操。减少宝宝白天睡眠的时间,减少白天的哺乳量,一次不让宝宝吃得过饱,妈妈给宝宝喂完奶要多逗孩子玩,待宝宝玩累了再睡。宝宝白天睡觉时间不宜过长,以1~2个小时为好,超过2小时,就应叫醒宝宝,喂奶、玩耍。夜里营造梦乡夜幕降临,先给宝宝洗一个温水澡,再为宝宝进行按摩,能帮助宝宝安静下来。睡前让宝宝喝一些奶,有助于宝宝心满意足地入睡,但要注意千万不能让宝宝含着奶头入睡。睡前将宝宝用被单裹紧,会使宝宝有安全的感觉,利于宝宝入睡。妈妈可以轻轻地抚摸宝宝的头部,从头顶向前额方向,同时可小声哼唱催眠曲。为宝宝营造一个宁静、美好、和谐的入睡环境。 分辨哭闹属性如果宝宝夜间哭闹不止,先排除尿湿、饥饿、病痛等因素。属于情绪性哭闹时,爸爸妈妈可安抚宝宝,使其渐渐入睡;也可置之不理,宝宝哭闹累了,

婴儿睡眠时间表

熟睡中的宝宝安详宁静的睡容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一个情景。不过对于大多数初为人父的家长来说,这也是他们很多时候求之不得的一个情景。没有哪一个孩子可以“整晚不醒”,不过婴儿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在不时醒来后,的确会自己重新入睡的。谈到睡眠和他们的小宝宝,家长们会有太多的问题要问。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我的宝宝需要睡多久?下面是一些基本的数据。 不同的年龄阶段宝宝的睡眠时间表 每一个宝宝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和不同的环境中所需要的睡眠时间都是不同的。有些宝宝会一次睡很久,有些宝宝则喜欢不时地打一个瞌睡;有些宝宝睡眠十分规律,有些宝宝的睡眠则没有任何规律可循。 年龄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小时) 新生儿 16~20小时 3周 16~18小时 6周 15~16小时 4个月 13~18小时 6个月 14~16小时 9个月 13~16小时 1岁 12~15小时 1岁半 14~17小时 2岁 13~14小时 3岁 12~13小时 4~5岁 10~12小时 新生儿的睡眠时间 刚刚出生的小宝宝没有白天和晚上的概念。他需要一天24小时睡觉和吃奶,这样才能正常发育和成长;因此白天和晚上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总的说来,新生儿每24小时大约会睡16~18小时;他通常会一口气睡上2~4小时,然后饥肠辘辘地醒来。刚开始的时候,他会不分昼夜地吃奶,但是他逐渐就会在晚上睡得稍微比白天的时候时间长一些。 你可以开始教你的宝宝白天和夜晚是不同的,你应该在不同的时间段里不同的表现来让你的小宝贝懂得区分这两个时间段。在白天,当你给孩子喂奶的时候,要多同他说话,要让整个气氛轻松愉快。而到了晚上,尽量将声音放低或保持安静。将灯光调低;最终他会开始明白并在晚上的时候睡得更多的。 记住,如果你是母乳喂养的话,你体内的激素会重新调整你的睡眠模式以适应小宝宝的生活规律。如果你顺从这一变化的话,这些激素会让你不会有睡眠不足的问题。白天当孩子睡觉的时候你也应该小睡片刻。用配方奶粉喂养的孩子睡眠时间会稍微长一点,因为配方奶粉会在他们的小胃里停留的时间稍微久一点。不过总的来说,吃配方奶粉的孩子和母乳喂养的孩子睡眠模式大同小异。 小提示:当你的小宝宝还在你子宫里的时候,你走路时候产生的运动感会让他安静下来并很快入睡。所以新生儿仍然喜欢轻轻的摇晃和摆动,这一点也不奇怪。把他包裹在包被里,同样也可以让他产生又“回家”了的感觉。不少的婴儿还会从音乐声中找到平静。但是要记住:应该一天24小时每隔2~3小时就喂他一次。 出生三周的宝宝睡眠时间 虽然小家伙仍然会在晚上醒来要奶吃,他一次可以睡的时间已经明显延长了,有可能长达3~4小时。同时,他醒着的时间也变长了。 记住,如果你是母乳喂养的话,你体内的激素会重新调整你的睡眠模式以适应小宝宝的生活规律。如果你顺从这一变化的话,这些激素会让你不会有睡眠不足的问题。白天当孩子

0~12岁各阶段,正确的婴儿睡眠时间表!

0~12岁各阶段,正确的婴儿睡眠时 间表! 以下大概的估计了下你的孩子在各个阶段需要睡多长时间。不过要记住,所有的孩子都是不同的,有些孩子可能需要比其他人睡的多或少一点。 0-4个月 总睡眠:16小时 夜间睡眠:8 - 9小时 小睡:7 - 9小时(3 - 5个小时午睡) 4 - 12个月 总睡眠:12到16小时 夜间睡眠:9 - 10小时 小睡:4 - 5小时小睡(2 - 3个小时午睡) 1 - 2岁 总睡眠:11 - 14小时 夜间睡眠:11个小时 小睡:2 - 3小时(2个小时午睡) (更多你所不知道的育儿资讯,点右上角关注我们,即可获取!) 3 - 5岁 总睡眠:10 - 13小时

夜间睡眠:10 - 13小时 小睡:0 - 1小时(小睡通常到5岁停止) 6 - 12岁 总睡眠:9 - 12小时 夜间睡眠:10 - 11小时 0-2月睡眠技巧 · 新生儿每睡2 - 4小时,就会醒来并想要去吃。 · 这个年龄的婴儿经常会看起来亢奋和睡眠不安。因为这种反应是他们无法控制的,我们能经常看到他们抽动手臂和腿,微笑和作出吸吮的声音。 · 出生的新生儿不知道如何安抚自己睡觉,此时则需要妈妈使用一些技巧,例如,使用安抚奶嘴,襁褓,摇摆和母乳喂养。经常抱这孩子并帮助他睡着。 2 - 4月的睡眠建议 在这个年龄的孩子可能在晚上睡六小时,现在开始建立一组小睡的时间表。 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白天阳光充足时带孩子出去玩,天黑时,避免让孩子受到过度的刺激。 建立一个就寝前的睡眠习惯--比如洗澡、喂养、故事时间——这可以帮助宝宝做好晚上睡更长的时间的准备。(更多你所不知道的育儿资讯,点右上角关注

有关于睡眠及睡眠障碍的综述

有关于睡眠及睡眠障碍的综述 On an overview of sleep and sleep disorders 王阿妹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 摘要:睡眠是人类所不可缺少的,但睡眠障碍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睡眠障碍中婴幼儿、大学生和老年人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存在差异,而近年来人们所比较关注的帕金森病也与睡眠存在一定的联系,其症状与症状与治疗方法又与常见的睡眠障碍存在一定的差异。 Abstract: Sleep is the indispensable man, but the sleep disorder is a common phenomenon. Sleep disorders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elderly are different symptoms and treatments, and in recent years, people are also more concerned about Parkinson's disease and sleep there is a certain contact, symptoms and treatment of symptoms and another with a common sleep disorder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关键词:睡眠,睡眠障碍,治疗改善方法,神经机制 Keywords: Sleep, sleep disorders, ways,Neural mechanisms 引言:睡眠是没人每天都必须的。睡眠时,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敏感度降低、反射阈提高,人脑的一些高级机能如学习、记忆是为等不能有效地进行。人类学习和工作所产生的脑力和体力的消耗必须通过充足的睡眠才能得以恢复。据推算,人的一生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 良好的睡眠,醒后应有明显的全身舒适感,精力充沛,反应敏捷,无疲劳感;反之,睡眠不良者,醒后晕脑胀,眼睛发涩,萎靡不振。人的睡眠障碍是普遍存在的,其形式包括入睡困难、夜间觉醒、早醒、总睡眠时间不足、醒后感觉不清新等。美国的盖洛甫民意调查(1979)表明95%的美国成年人有过睡眠障碍,有 l4.3%的人存在长期的睡眠障碍情况。国内调查发现高校学生中的睡眠障碍比率在12.9%~25.6%不等。在我院女生中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调查发现有l3.5%的女生存在睡眠障碍。由于睡眠障碍会使人白天的警觉性精力、认知功能降低,行为和情绪恶化,从而降低生活质量、影响心境、增加躯体的不适感,导致学习、工作效率低下;这些问题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重睡眠障碍,进入恶性循环①。针对于不同的年龄段及不同的身体状况,各种睡眠障碍及应对方法是不同的。下面将介绍有关于睡眠神经机制和睡眠及睡眠障碍的知识。 一、婴幼儿常见睡眠障碍及治疗改善方法 1.婴幼儿睡眠状态概述 人的正常睡眠有两种状态,第一种是眼球的快速运动睡眠(眼快动睡眠)。新生儿的眼非快动睡眠分期不明显,2个月后才能分清。6个月后的睡眠是从觉醒状态到眼非快动睡眠,再到眼快动睡眠,两大时期循环交替进行,构成夜间整个睡眠。新生儿无明显昼夜节律,随着年龄增长,连续睡眠时间延长,但每日总量减少,到5~6个月时可连续不问断地睡7 h,1岁时每日睡眠时问约14 h,白天需2次小睡,2岁时每日约睡l2~l3 h,白天小睡1次,2~3岁时每日睡lI h。 2.婴幼儿常见睡眠障碍 儿童期常见的睡眠障碍有入睡相关障碍、昼夜节律紊乱、睡眠不安和夜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