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内容一览表

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内容一览表
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内容一览表

政治体制改革核心内容一览表

【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纲要及内容】政治体制改革共涵盖三部分(八至十部分)

1

2

3

4

5

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一)

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一) 摘要: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一要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二要必须理顺所有制关系,坚持多种所有制并存,采用多种经营方式;三要加强经济理论研究,防止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片面化、教条化;四要注意清除小生产思想的影响,代之以崭新的现代化思想、观念和习惯。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回顾;反思 新中国成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以毛泽东为核心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规划、实施了体制改革的第一冲击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开创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局面。纵观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一、要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主要特点是出现集权和分权的反复。因此,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要准确把握中央和地方分权的原则,必须适度地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责权限。经验表明:集权有利于国家自觉的组织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有效地实行计划经济。只有适当集权,才能统一,才能保证重点建设,才能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别,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分权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但是,集权过多或分散过头,都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在集权和分权、中央和地方关系问题上,虽经多次反复,但不是集中过多,影响了地方的积极性,就是分散过头,削弱了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集中统一。现在,我们应当吸取以往改革的教训,避免走两个极端。在这个问题上,既不允许存在损害国家全局利益的地方利益。也不允许存在损害国家全局利益的部门利益。在新形势下,必须更好地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方针。总的原则应当是:既要有体现全局利益的统一性,又要有统一指导下兼顾局部利益的灵活性;既要有维护国家调控权的集中,又要有在集中指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必须加强中央的统一领导,维护中央权威。宏观调控权必须集中在中央,中央在制订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地方合理的利益和要求,地方要自觉服从和顾全大局,正确运用国家赋予的必要权力,调节好本地区的经济活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处理集权和分权关系问题上,往往只注意到中央和地方行政权力的划分,而没有处理好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国家把应该由企业管的事情包了起来,既管不了,也管不好,反而把自己陷于繁锁的事务之中。企业本身在产供销、人财物方面无权做出决策,只是各级行政机关的附属,这就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处理中央和地方、集权和分权关系上,首要的问题是扩大企业自主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经济实体。 二、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采用多种经营方式 新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的历史证明:追求所有制和经营形式的单一化和高级化,并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果,只能是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相反,只要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市场就会活跃起来,经济就会得到迅速发展。 “一·五”计划时期,经过土地改革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公私合营经济和个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有益的必要的补充。调整时期,通过改革农村生产关系,改革农村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又开始多样化。结果,经济发展,市场活跃,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大跃进”时期,急于追求“一大二公”,搞“升级”、“过渡”,企图尽快实现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国家经济和国家经营。农村掀起“人民公社运动,”把小社并

如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如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检验改革理论与方案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是改革实践 近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增长业绩:经济规模大幅度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国家财力与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广大民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这些,无疑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但是,也应该承认,由于改革的不平衡性、信息的不对称性、改革方案的不成熟、不完整性等方面的因素,经济体制改革也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金融资源还不能按照市场化的规则加以配置;政府主导经济的力量不断增大,政企关系、政资、政事关系还未理顺;“改革尚未过大关”,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远未完成;由于一些改革措施不配套、操作不规范、缺乏约束性、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一些改革措施没有造成资源在市场化中合理流动与重组,反而导致行政权力介入市场,助长了剥夺消费者利益的短期行为,造成不少民众对改革的怨言、不满、恐慌、抵触情绪,甚至在一定范围内恶化了改革环境。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可以得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整体成功,局部失误”的结论。成功的经济体制改革,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带来行业的有序增长,促进了民众利益的增加;而失误较多的经济体制改革,都或多或少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能实现行业的持久性发展,一些领域的改革甚至损害了广大民众的基本利益。 分领域看,改革的成效差别较大。总体而言,利益链条较短的行业改革成功的可能性较大,利益链条较长的行业改革问题较多;增量改革成功率高,而存量改革矛盾较多;行政权力干预较少的领域改革的成功率高,而行政权力介入较多的领域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较多。 某些领域的改革成为组织者“改价增费”、“革你利我”的自利性行为。这种现象,在房地产行业表现得最为明显。 在房地产行业,组织者既包括地方政府,还包括开发商。由于从土地征用到出让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利益,政府部门存在着压低征用价格和提高出让价格以便最大化财政收入的冲动,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还表明一个地方房地产行业在经济总量中贡献的增加、开发商利润的增加和税收贡献的增加。在以GDP和财政收入为追求方向的状况下,地方政府与开发商在推高房地产价格方面存在着一致性的利益取向。人们看到,一些城市尽管在房地产价格上从来不考虑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基本需求,但在统计中将外来务工人员及家属作为人口总基数,以证明本地人均住房面积并不多,说明供求关系仍处于卖方市场;一些城市尽管房地产价格远远超过居民收入的承受能力,但政府部门依然强调房地产并不热、没有泡沫,具有投资价值;在一些重点区域重点城市,政府官员甚至或明或暗地发表与宏观调控政策不一致的言论,为本已失衡的房地产市场推波助澜。 但是,价格不断抬高的房地产业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楼盘的价格上涨虽然表现为GDP数量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和企业利润增加,但并没有带来国民财富的实质性提高,表现出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典型特征;房地产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增加了购房者的经济负担,对购房者的其他消费需求产生挤出效应,制约了以扩大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实现,并造成政府、房地产商与广大居民利益的严重对立,也使许多消费者购买能力降低甚至出现群体抵制购房的趋势;房地产价格上涨、空置率上升,造成资金沉淀突出、市场投机严重、市场风险不断加大,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由易而难、由外围向核心推进,利益冲突、利益摩擦在不断增加,改革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改革中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趋于复杂化,也更需要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牢固树立与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与方向看,既要以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来保障社会公平,维护企业的自由竞争与公平竞争权,防止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经济现象发生,并形成扶贫、扶弱的社会救济与社会援助制度,要在改革中充分保障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经济利益,使改革成果为广大民众所共享。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国民经济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12通信技术:李壮壮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问题尤其突出。在我国确 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成为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经过60年的不断摸索,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着小康社会迈进。 在这60年间,我们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即使在当今的次贷金融危机下也能稳步前进。 虽说现在的结果是十分美满的,但这60年间我们走过的道路却是十分崎岖的。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改革 建国之前,我国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掌握在少部分的军阀手中,广大普通群众生活潦倒,生产水平极其低下。建国后,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大改造,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人们吃大锅饭,是情有可原。但与此同时,这种经济制度确实没有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于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逐步确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表明,一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二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不可或缺,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两方面内容缺一不可。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根据"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一切符合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应当大胆地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所用。 这是在我们当今生产力水平下的必然趋势。等我们实现了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实行公有制,生产资料全社会占有,达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人力物力的合 理分配,社会欣欣向荣,人们和谐相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建国之初,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当初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它的主客观条件。主观上,当时我们理论上都普遍把计划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客观上,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国民经济实力薄弱,现代工业少。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的集中全国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而且当时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取得的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确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比较迅速的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特别是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管的过死,权利过于集中,分配中平均主义过重,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它也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以至于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2017部编版)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高 【问题2】如果你是当时上述情况的农民,整天混日子、饿肚子,你想一直这样下去吗?你有何想法呢?安徽凤阳的农民又是如何做的呢?效果如何?请阅读教 材第38页《相关史事》。 【问题3】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作用?请阅读 教材第39页。 【问题4】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哪几次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结合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说明生产关系变 革应遵循什么规律? 【过渡】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生:思考问题,结合教材,了解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作用。 师总结: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份文书成为中国第一份农村改革的宣言书,也成为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小岗村的成功尝试得到中央的肯定,并逐步在全国推开,并正式定名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教师指出:农村的经济改革,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及时总结农民的创造,因势利导,加以推动,是党指导社会改革的一个成功范例。 师:出示问题,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 作交流。 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结合投影讲解。 师:出示问题,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生:自主合作交流 师点拨: 应遵循原则: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把握住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事件核心内容意义 土地改革 (1950-1952) 地主私有 农民私有 解放生产力开辟 农业发展道路 农业合作社 (1953) 私有制 公有制 进一步解放生产 力 人民公社化 (1958) 一大二公挫伤积极性 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1978) 土地公有 包产到户 自主经营 调动积极性 农业大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 一、解释下列概念 1、要素市场 ① 是“生产要素市场”的简称。是指能形成生产能力的各种基本要素的交换场所及其交换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金融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和产权市场等。 ② 生产要素市场由以下市场构成: 1、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货币、外汇、贵金属以及有价证券的交易场所和一定空间内货币资金融通的总和。 2、劳动力市场。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劳动力的供给、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力的价格。 3、房地产市场。它由三个组成要素:交易的主体、交易的客体和交易的行为。 4、信息市场。信息产业部门与信息需求者双方进行有偿转让交易的活动场所和信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称之为信息市场。 5、技术市场。就是指买卖技术技术商品的场所,是以技术商品交换为核心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7年名解,2分) ① 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② 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6点: 1、规范的现代化企业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要以充满活力和规范的微观主体为基础,必须以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 2、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3、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4、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和发挥积极性有重大的作用。 5、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保持社会稳定,有重大意义。 6、与以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内容相配套,还必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教育体制和完备的法律体系。从而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什么?(04年简答) 04简答:市场经济的特点(注意不是我国,答共性)

中国市场经济制度改革理论与实践

中国市场经济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极大突破和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大地解放了我国推进计划经济体制以来束缚已久的生产力,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迸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我国的经济在三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优势与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高效活力相互配合,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劳动积极性、创造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得到了释放,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迅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中国的影响开始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市场机制活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情况为进一步思考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兼容等问题提供了实践基础。与此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体制创新也日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不断变革的伟大历史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一.引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正在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已经延伸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实践为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提供了现实依据。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高效活力,也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得到了释放,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迅速。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伟大历史进程和深刻内涵,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是其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经历了一个由探索到形成、再到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共中央历届领导集体对此进行了长时期艰辛的实践,并取得了开创性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历史唯物主义称之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其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结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一规律表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始终是决定的因素;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变化,生产关系的变革及其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只有运用这一规律我们才能够深刻地认识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第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基本适合我国生产力的状况的,因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存在着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某些因素和环节。因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须对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别是经济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进行深入的改革,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从总体上看我国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仍然不高,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程度参差不齐。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这种低水平、多层次和不平衡的特点将长期存在。这种多层次的生产力,不同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就决定了我国的生产关系具有多种层次和多种形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以往在脱离生产力盲目变革生产关系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经济体制上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坚持与生产力状况和所有制结构相适应,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我国经济优化结构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是在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全面深化改革中 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的巨 大作用 “改革”,当今中国的“关键词”。2014年,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今年5月,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对今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作出部署。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效如何?走向何方?受到海内外各方关注。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行政体制改革、价格体制改革、外贸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正发挥着巨大的牵引作用。 把握一个核心: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不久前在上海自贸区注册了一家公司的陈竺没想到,过去需要29天才能走完的流程,现在4个半工作日就办完了。 “只要在电子政务平台下载表格填写即可预约受理,再也不用在部门之间来回跑了。”他高兴地说。

陈竺只是上海自贸区行政审批手续改革以来受益的千万人之一。自去年9月底挂牌以来,上海自贸区已成为多项制度改革创新的“试验田”。一年多来,区内累计新增企业逾1.2万家,平均每天诞生100多家。上海自贸区综合服务大厅注册官黄敏告诉记者,原先1天只用发90个号,现在发200个号都不够。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保持全年经济平稳发展,尤其需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解放微观主体生产力。”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为政府自我革命的“先手棋”和宏观调控的“当头炮”,简政放权不断向纵深推进,企业得以松绑,经济活力得以迸发。 一年多来,国务院取消下放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需报国务院部门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减少60%左右;减少、整合财政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从改革前的220个减少到150个左右;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每年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约100亿元…… “今年是进一步改善民间投资环境。这项改革的重点,一方面是加快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另一方面”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孔泾源说。

浅议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浅议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键词:经济体制;改革;回顾;反 新中成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划为两个阶段。以毛泽东为核心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划、实施了体制改革的第一冲波。十一届三中全后,以邓小平为核的第二代领导人开创了中国经济体改革的新局面。纵观这一波澜壮阔历史进程,既积累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教训。 一、要正确处理权和分权的关系 十届三中全会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容就是处理集权和分的关系,主要特点出现集权和分权的反。因此,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验,集中到一点,是要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系。 准确把握中央和地方分权的原则必须适度地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责限。经验表明:集权有利于家自觉的组织国民经济的综平衡,有效地实行计经济。只有适当集权,才能统一才能保证重点建设,才能缩小地之间的差别,实现各族的共同繁荣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富;分权在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极性,提高生产效率。是,集权过多或分过头,都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十一三中全会前的经济体制革,在集权和分权、中和地方关系问题上,虽经多反复,但不是集中多,影响了地方的积极性就是分散过头,削弱了社会主义济必要的集中统一。现在我们应当吸取以往改革的教训避免走两个极端。在这问题上,既不允许存在损害家全局利益的地方益。也不允许存在损国家全局利益的部门利益。新形势下,必须更好地坚持挥中央和地方两个极性的方针。总的原则应当是:既有体现全

局利益的统一性,又有统一指导下兼顾局部利益的灵性;既要有维护国家调控权的中,又要有在集中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必加强中央的统一领导,护中央权威。宏观调控权必须集在中央,中央在制订政策要充分考虑地方合理的利益和求,地方要自觉服从和顾全局,正确运用国家赋予的必要权力调节好本地区的经济活。 十一届三中全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处理集和分权关系问题上,往往注意到中央和地方行政权的划分,而没有处理好国家和业的关系。国家把该由企业管的事情包了起来,既不了,也管不好,反而把自己陷于锁的事务之中。企业本身在供销、人财物方面无权出决策,只是各级行政机关的附,这就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展。因此,进行经济体改革,在处理中央和地方、权和分权关系上,首要的问题是扩企业自主权,使企业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济实体。 二、必须坚持多种有制形式并存,采用多种经营方 新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变的历史证明:追求所有制经营形式的单一化和高级化,并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果只能是阻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相反,只要允许多所有制并存,采用种经营方式,市场就会活跃起来经济就会得到迅速发展。 “一·五”计划时期,过土地改革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建立了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集所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义经济,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公合营经济和个体经济,作公有制经济有益的必要的充。调整时期,通过改革农村产关系,改革农村管体制和管理制度,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综述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24个年头。按照胡绳提出并得到党史界多数人赞同的中共党史历史时期划分,这个时期无疑是中共党史研究中分量既重而研究又比较薄弱的部分。由于关于这个时期的研究论著很多,涉及面非常广(多数不是史学论著,而是从现实需要出发的研究论著,但对历史又有所涉及),加上这24年毕竟离我们太近,有些事情还看不清楚。因此,本文仅就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作一点介绍,遗漏和错误恐怕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一、研究概况 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多从实证的角度,描述改革的过程,并解释为什么会是这样;二是外国,多从比较角度,探索中国的改革。 (一)国内研究方面,又可分为两种研究,一是搞研究的学者型论著;二是参与决策的官员型回顾和描述。 第一类的代表作有:学者方面的有林毅夫等人的《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樊纲的《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张宇燕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盛洪主编的《中国的过渡经济学》;吴敬琏的《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汤应武的《抉择——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的历程》;苏东斌主编的《中国经济特区史略》等。第二类的代表作有:《薛暮桥回忆录》、朱佳木的《我所知道的三中全会》以及许多国家领导人的文集等。 “九五”期间,受纪念改革开放20年和建国50年的推动,国内的研究出现了一个热潮,出版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例如: 张卓元等主编的《20年经济改革回顾与展望》(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樊纲的《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张军的《“双轨制”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1978-1992)》(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张宇的《过渡之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王辉的《渐进革命--震荡世界的中国改革之路》(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专家组的《透过历史的表象--中国改革20年回顾、反思与展望》(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宋承先的《过渡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张军的《中国过渡经济导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邹东涛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20年基本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在丛书方面,则有:中宣部理论局组织著名学者或部门领导编写的20年经济改革和发展丛书(作者有桂世镛、龙永图、王梦奎等,学习出版社,1998);国家体改委研究所和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编写的“中国改革开放20年丛书”(16卷,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其中属于经济类的有:《中国农村改革20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20年》、《中国所有制改革20年》、《中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20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20年》、《中国就业体制改革20年》、《中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20年》、《中国财政改革20年》、《中国金融体制改革20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改革20年》、《中国对外开放20年》;伍柏麟主编的“中国经济改革20年系列研究丛书”(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10种:伍柏麟的《中国市场化改革理论20年》、张军的《中国经济改革的回顾与分析》、李慧中的《中国价格改革的逻辑》、石磊的《中国农业组织的结构性变迁》、张晖明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袁志刚、方颍的《中国就业制度的变迁》、张杰的《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华民的《转型经济中的政府》、尹翔硕的《中国对外贸易改革的进程和效果》、陆德明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因分析》。 此外,还有:杜润生主编的《中国农村改革决策纪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高尚全主编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20年基本经验总结》(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韩志国等主编的《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制度效应》(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周振华的《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中国经验与范式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王全火等主编的《跨越贫困--改革开放20年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胡耀苏、陆学艺主编的《中国经济开放与社会结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江瑞平等著的《国有企业的改革

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1

简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宏观调控 摘要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改革权力国语集中的经济体制,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人生“三十而立”,社会与国家也如此。改革开放已走过了三十三个年头,不管是国家面貌还是人民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改革的深度加深,改革中的种种问题突显出来。本文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宏观调控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三大手段的表现,结合欧美国家在控经济过程中所得的经验进行分析,提出个人关于政府职能转变和完善宏观调控过程中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宏观调控,政府职能转变。 一、什么是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的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由于市场不是万能的,本身存在着盲目性,自发性,以及滞后性等弱点和缺陷,这都让单一的市场调节无法使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这就必须在市场调节的过程中加入适当的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以此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实践证明,政府对经济的积极干预是当今不同体制国家的共同选择。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总统胡佛和他的继任者富兰克林 罗斯福所采取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政策:胡佛奉行自由放任主义,让经济进行“自我治疗”,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拒绝稳定股市的建议,否决国会的救济方案,他只要求工商界和劳工自愿组织起来,共同维持生产和投资,稳定工资和物价,并削减个人和公司所得税,以鼓励企业投资。而罗斯福入主白宫后,对内积极推行以救济、改革和复兴为主要内容的“罗斯福新政”。他抛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领域的干预,实行赤字财政,大力发展公共事业来刺激经济,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经济高速发展。由此可见,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必要的。 三、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目的和手段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主要通过三大手段,即“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保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2016年3月25日国发〔2016〕21号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 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发〔2016〕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6年3月25日(本文有删减) 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

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6年工作要点》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现就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紧推动有利于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的体制创新,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着力抓好已出台改革方案的落地实施,推动形成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更加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深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矫正要素配置扭曲,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企业家精神,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 更加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针对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点,围绕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结构性矛盾凸显、风险隐患增多等突出困难和问题加大改革力度,促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课标要求: 考试要求: 考点梳理: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 1. 基本内容 (1)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 2. 历史意义 (1)伟大转折:开始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 (2)标志:①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的正式开辟。②标志着正式拉开改革开放序幕。③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④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转折。 二、改革开放 1. 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A.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前提: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②特点:包产到户。③过程:小岗村自发包产到户——安徽、四川试行——全国推广。④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废除人民公社(第一个:四川广汉) (3)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时间: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3)内容 ①管理体制: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②所有制:由单一的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转变。 ③分配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制度。 (4)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 (5)方向:建立以股份制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 2.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过程:对外开放首先是从设立经济特区开始的,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1. 历史性的跨越 背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过程 (1)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中共十四大:①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历经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阶段(1978-1984年)、改革全面探索阶段(1984-1992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2000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0年至今),至今已走过28年的历程。 改革前,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都由计划决定,是指令性计划在维系着国民经济运转。在所有制方面,追求的是“一大二公”。在分配领域,强调要实行按劳分配,推行的却是平均主义“大锅饭”。30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变动活跃,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自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扣除物价因素)增长了近14倍。我国已提前完成现代化“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前两步,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密不可分。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对外开放也在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我国已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开放的发展格局。从1978年到2007年,对外贸易额从109亿美元增加到21738亿美元,增长约200倍。对外贸易额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也由第27位逐步攀升到第3位(2006年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国际贸易组织规则来协调、解决贸易争端,还可以通过参与制订世界贸易规则,更好地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十一五规划纲要对今后五年经济体制改革作了全面阐述和总体部署。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下一步要积极推进如下一些方面的改革: 第一,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原则,合理界定政府职责范围,加强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同时,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继续完善政府管理方式。二是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调整政府机构设置,加强和完善从事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机构,减少或撤并那些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和社会事务的机构。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的权责,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三是健全政府决策机制。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以及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推行政务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行综合执法,推行政府问责制。四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逐步缩小政府对投资项目的核准范围。改进和完善决策规则和程序,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制和完善投资调控体系。 第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一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继续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着力完善股本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加大国有独资企业和垄断行业的改革力度,放宽市场准入,推进投资主体和产权多样化。推进集体企业制度创新,发展各种形式集体经济。二是继续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认真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金融、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第三,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一是完善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二是完善税收制度。推进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改革,调整和完善资源税,研究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 第四,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一是深化金融企业改革。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合理确定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稳步发展多种所有制中小金融企业,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加快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步伐,深化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二是加快发展直接融资。积极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建立多层的资本次市场体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以及今后的抉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以及今后的抉择 经济体制改革是指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集中表现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些环节和方面又都集中在经济体制上,因此,我们改革经济体制,就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种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为了大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首先,实现了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其次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再次,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最后,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现在我国的改革面临比较复杂的形势:一方面,国内发展和国际形势对经济体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社会经济发展仍然有许多体制性障碍,迫切要求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虽然取得了诸多的成就,但是在改革中也暴露出来很多的问题和矛盾。 一、贫富差距拉大。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平均主义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居民收人分配差距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中国已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国家。贫富差距在我国的表现如下: 1、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 2、除了城乡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 3、区域间贫富差距扩大。 二、就业形势严峻。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大众化趋势也就不可避免,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式也必然走向大众化,在中国这个转变过程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就业人口高峰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格外突出。我国就业形势的现状: 1、新增就业劳动力不断增加。 2、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失业率不断攀升。 3、农村就业问题更加突出。 4、人力资源开发不足。 三、环境恶化。人口的压力,构成了对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威胁,人们迫于生存,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乱伐,破坏植被。中国的工业化起步晚,起点低,而且面临快速发展的形势,容易使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经济而忽视生态,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我国当前主要面临的环境问题: 1. 水土流失严重; 2. 沙漠化迅速扩展;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 王小广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 三、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三个关键点 第三个关键点就是新四化和关系。刚才我已经提到现在国家有一个新的四化的提法,这个新的四化的突出特点我个人认为是强调城镇化对未来经济增长更强大的拉动作用和它的一种连接作用,就是城镇化前段时间各学者研究社会舆论上都在讲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经济发展的引擎是城镇化,因为城镇化有空间,我们的城镇化现在已经民意上的城镇化,按照常住人口统计的城镇化是刚刚突破50%,按照户籍只有35%左右,就是我们的城镇化以后还要70、80,这个空间很大,但工业化从份额上空间就比较小,但是它有一个质量提升的问题,所以这一部分就是这种经济发展总体思路部分有一段不是很长,就是专门讲到四个化,而且这四化的关系。 这个四化也就是四环,也就是经济发展的四位一体,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就是我们要靠这四个方面,经济发展要靠这四个方面来继续推进,协调推进我们的经济增长可以上一个新的台阶,特别强调一个城镇化,因为金融危机之后有一种说法,学者们有一种说法就是讲未来增长靠城镇化,过去工业化是创造供给,所以中国的供给能力特别是我们的资金供给,我们的投资的增加我们是没有问题的,我们要增加某一种产能这个很快就能做到,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力量,也可以借助国际的全球化的力量,我们很快能做到,但是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搞这么多投资最后卖给谁,就出现了这么一个问题,就是需求问题, 我刚才提到需求问题,需求问题的解决最最核心的是要靠需求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这个发展,所以我把城镇化放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我认为这也是我们的十八大报告里面一个亮点,就是这种关系怎么表述呢?我记得10年前十六大报告的时候,一共讲了八点任务,其中第一条就是提出了新型工业化,相应的就提出了下面就是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加快城镇化,城镇化处在一个跟农村发展,农业“三农”问题放在一块的这么一个框架,就是城镇化的作用没有像现在这样凸现出来,但工业化我们的基础,是个核心,是最终的最原始的驱动力,但是到了一定阶段以后它更多是要解决需求问题,那就是要加快或者将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城镇化里面。十六大的时候还有一个工业化要加快,要新型,同时把信息化跟工业化,就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