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防疫体系与防疫管理

牧场防疫体系与防疫管理
牧场防疫体系与防疫管理

牧场防疫体系与防疫管理(上)

2013-08-22 07:00 荷斯坦奶农俱乐部网访问量:12 [ 字号:大中小 ]

针对近年来频发的动物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及食品污染事件,需要对养殖业主加强法制学习,强化法制观念,呼吁行业自律,建立企业诚信;加强牧场日常防疫管理;执行严密科学的奶牛免、检疫程序;建立牧场疫情应急机制,依法防控等,着重阐述牧场的防疫体系的建立和防疫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畜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从物质贫乏到供应充足。可是,由于畜禽养殖总量的不断上升,人员与物流速度加快,病毒的变异、政策法规执行不到位等因素;近10年来频繁出现动物疫情和与养殖业相关的公共卫士事件。从2003年的SARS病毒传播的恐慌到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及2013年H1N9禽流感等对人类的威胁;从2005年四川出现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死亡病例到多起人感染布氏杆菌病的报道;从2009年的武汉奶牛A型口蹄疫的爆发到2012年广东奶牛流行热的流行及各地的散发动物疫情;从瘦肉精事件到奶粉三聚氰胺及牛奶黄曲霉毒素超标等食品污染事件;从出售病死猪

肉及制品到2013年的黄浦江死猪事件等病害动物处理问题;这些频发的动物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及食品污染事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成本低造成的。养殖业主不懂法、不守法、不依规,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规划;养殖企业没有一套科学的防疫体系和严格的防疫管理制度。

作为畜牧业养殖的重要组成——奶牛养殖场,怎样能够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做到不危害自己、不危害别人、不被别人危害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课题。即建立牧场的防疫体系和防疫管理问题?

广州珠江牛奶有限公司是广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口食品生产备案企业,承担鲜牛奶供港的责任和荣耀;三聚氰胺事件以后,农业部门和商检部门对鲜奶供港牧场的监管更加严格,同时促进了牧场在饲料原料的选购、防疫体系的建立和管理、兽药及添加剂的规范使用、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进一步规范提高。下面就我国目前养殖业防疫现状和公共卫生情况,结合珠江奶牛场的做法谈谈如何建立牧场防疫体系与防疫管理。

一、加强法制学习、强化法制观念、加强行业自律、建立企业诚信是养殖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根本

我们国家近10年来相继出台了不少的畜牧、防疫、食品卫生等法律法规。其中有《畜牧法》,《动物防疫法》、《食品卫生法》等大法,有与之配套的农业部出台的《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动物疫病强

制免疫计划》、《兽药管理条例》、《执业兽医管理办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畜禽养殖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等等,这些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是约束养殖企业的行为的重要法律依据,同时也是保证养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其目的就是为了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从业者如果能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做到自律;监管执法者如能依法监管,监管到位,做到违法必究;我想绝大多数的动物疫病的流行和公共卫生事件及食品污染事件是可以避免的。

可事实上,从业者特别是牧场负责人,对这些法律、标准、规范很少有人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笔者了解到一些奶牛场不注重自身防疫条件、不注重环境消毒、没有完整周到的防疫和质量控制制度、没有执行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引进奶牛不经检疫隔离、从业人员不执行操作规范、病死畜禽随意处理等。这样没有科学严密的防疫控制体系,就很容易发生动物疫情;从业人员健康和公众健康也受到威胁。一旦发生疫情,又不主动向当地动物防疫部门上报,而病源扩散又对周围养殖安全形成很大威胁。据了解,我国近几年口蹄疫在不同地区有局部流行或散发,其根本原因就是一些养殖户,平时不严格执行口蹄疫的免疫程序,存在侥幸心理,一旦发生疫情,损失非常惨重。

国家实行执业兽医管理制度,赋予执业兽医相应的权利义务;但是很多牧场连有执业兽医资格的技术人员都没有,谈何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的贯彻执行。

养殖企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要保证从业人员的健康安全,生产出安全合格的畜禽产品,保证维护公共卫生安全。首先,保证原料、饲料选用必须安全、新鲜并合理储存;其次,兽药、添加剂选用必须合规;病害动物处理要依法依规,粪便排泄物废水处理要达标排放;再次,从业者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操作标准规范等,避免受到感染和伤害。养殖企业必须要肩负社会责任,从我做起,倡导行业自律,企业的利润要有道德的成分,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企业诚信。养殖场负责人要加强法制学习强化法制观念,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只有这样,养殖业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牧场日常防疫管理是牧场防疫的基础

1.满足和完善动物防疫条件要求

新建奶牛场选址要满足国家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米以上,距离种畜禽场1000米以上,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厂、动物及动物产品集贸市场、动物饲养场500米以上,距离城镇居民区、主要公路铁路交通干线500米以上等条件。

场布内局要求:场区周围有围墙;场区出入口设置有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分开;生产区入口设置更衣消毒室,各牛舍出入口设置消毒垫;

生产区清洁道与污染道分设。

施设制度要求: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污水处理设施设备;有胎衣等病料的无害化化制处理池;有相对独立的患病动物隔离舍;配备相应的消毒、疫苗冷冻冷藏设备;配备相应的执业兽医技术人员;按规定建立免疫、用药、检疫、疫情报告、消毒、无害化处理、奶牛标识、养殖档等案制度。

老的奶牛场最初选址可能符合要求,随着地方政府发展规划的变化,外部防疫条件也随之变化。如果周围比较近的地方增加了工业厂区和居民,有必要增加围墙高度,同时围墙边增加绿化带屏蔽,技术人员和设施设备要跟上要求,废水做到达标排放。

值得思考的是,近年来我国新建的奶牛场动撤几千头甚至上万头的规模,这对今后的防疫和粪污处理上会有相当的压力,我国现行有些主要动物疫病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如此大规模集约化养殖防疫风险相当大。

2.完善防疫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分工,保证防疫工作的落实

中等以上的牧场建议以原组织架构为基础成立奶牛防疫领导小组(小的牧场可参照),明确组长(场长)、副组长(技术场长)、成员(兽医主管、部门主管等)在防疫工作中的职责和分工,其职责范围是:

组长:对牧场防疫工作负总责;负责审批<<防疫制度>>,<<奶牛免疫程序>>;掌握省内外及周边地区的动物疫情,发布本单位防疫应急响应和奶牛疫情信息。

副组长:对奶牛防疫工作的技术和组织措施负责;负责策划制订本单位奶牛防疫免疫检疫工作计划,负责制订<防疫制度>>、<<奶牛免疫程序>>等;疫苗的计划和组织;检查督促日常防疫工作和奶牛免疫程序执行情况,负责疫情应急的各项工作的组织落实;负责与地方动防部门业务联系。

兽医主管:对防疫工作的组织落实负责;负责日常防疫消毒工作的安排落实;按照奶牛免疫程序落实具体的疫苗接种;疫情应急状态下的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

其他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班组)人员参加公司防疫、检疫工作及配合免疫接种工作。负责本部门人员对公司防疫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到位。负责在防疫过程中物资、车辆、资金的安排调度。

3.人员与车辆控制

(1)入场登记制度:所有外来人员、车辆必须经领导同意后,经门卫履行登记手续才能放行入场。

(2)人员车辆消毒制度:人车各行其道,入场车辆出入必须经过消毒池,车身经喷洒消毒后方能入场并按照指定位置停放;车上人员必须下车经人行消毒通道入场。

所有员工出入场区,必须下车步行通过人行消毒通道消毒。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员工摩托车、自行车不能行走牛舍通道并按要求停放在指定位置。

因参观、学习、指导工作的非本场员工要进入生产区时,必须经消毒更衣后,由本场领导或技术人员陪同方可进入生产区。

(3)禁止装载其他牲畜和危险品车辆入场,出售处理淘汰牛时,运牛车辆必须经过严格消毒车身车厢后方可进入指定区域装牛,司机不得在牧场逗留。(未完待续)

企业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

综合实验说明书 指导教师:成绩: 完成日期:2010 年月日

目录 功能说明 (2) 1 系统分析 (3) 1.1需求分析 (3) 1.2功能分析 (4) 1.3开发工具简介 (5) 1.3.1 https://www.360docs.net/doc/2d14079001.html,语言概述 (5) 1.3.2 SQL Server2000概述 (5) 2 系统总体设计 (6) 2.1系统逻辑组成结构 (6) 2.2系统概念结构 (10) 2.3功能模块图 (10) 3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12) 3.1系统登陆模块 (12) 3.2日常管理模块设计 (12) 3.2.1收文管理模块设计 (12) 3.2.2会议管理模块设计 (13) 3.2.3个人办公管理模块设计 (14) 3.2.4人事管理模块设计 (16) 3.3业务管理模块设计 (17) 3.3.1生产报表管理模块设计 (17) 3.3.2 指标情况管理模块设计 (17) 3.4用户管理模块设计 (18) 3.4.1用户添加模块设计 (18) 3.4.2用户修改模块设计 (18) 3.4.3用户注销模块设计 (19) 结论 (20)

功能说明 本项目主要实现了对企业办公日常繁杂的信息处理,她将崭新的办公理念与先进的信息技术完美结合,本系统避免了传统办公自动化的种种弊端。您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上网条件就可以利用企业办公管理系统,及时有效地对各种文件、报告进行处理,同时也将彻底摆脱桌面上沉沉繁杂的纸张文件,使得繁重的工作变得轻松自如,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国际一体化,市场的多变性、竞争的残酷性、企业运作的艰难性,使企业主们越来越体会到办好一个企业的艰辛。对于一个大的企业,可能遇到的问题是设备陈旧、负担过重、体制僵化、管理混乱,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每况愈下。ERP的出现,就是针对解决这一类问题而来的。ERP是什么?值得单位花那么多的钱、时间、精力来实施。其实ERP就是一套思想,一套以企业系统成本最低、利润最高为目标的,适应新经济运作特征的流程化的管理思想,它能使企业耳聪目明,虑事周密、运作流畅,决策科学。它的实体就是一套满足以上诸多条件的软件。 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数据库开发应用程序,由日常管理模块、业务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组成,规划系统功能模块如下: ●日常管理模块 该模块包括收文管理模块、发文管理模块、批示管理模块、会议管理模块、公共信息管理模块、个人办公管理模块、人事管理模块7部分。 ●业务管理模块 该模块包括生产报表模块、采购计划模块、库存管理模块、指标情况模块4部分。 ●用户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主要包括超级用户、普通用户两种登录情况。超级用户包括用户添加、用户修改(所有用户)、用户注销3部分;普通用户包括用户修改(个人信息进行修改)、用户注销2部分。

牧场安全管理制度

目录牧场现场安全文明生产细则 牧场安全生产确认制度 牧场场长跟班作业制度 牧场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牧场场长安全管理职责 牧场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牧场交接班制度 牧场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牧场安全绩效考核制度

牧场现场安全文明生产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居佳牧场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文明生产,消除不安全因素,创建安全文明的生产作业环境,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依据《居佳乳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和责任区域划分,生产现场实行牧场岗位分级责任管理。 第三条场长对牧场生产现场的安全文明生产负监督职责。 第二章安全管理 第一条通用管理 (一)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二)严格执行“岗前五项准入确认制度”。 (三)新员工上岗前必须有专人带领指导,不得独立操作。 (四)非本工种人员或非本机人员不准操作设备。 (五)消防器材每周检查一次,确保器材的有效性。 (六)禁止封闭、堵塞生产场所的安全通道。 第二条安全检查 (一)严格执行“牧场日检、岗位班检”的规定。 (二)各岗位员工必须对照本岗位隐患排查标准对生产区域的安全情况进行自查。

(三)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必须定人、定时、定措施,及时进行整改,做好书面记录。 第三条新上岗员工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未经安全教育和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第三章设备机具管理 第一条严格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第二条设备要指定专人管理,并保持安全装置齐全可靠。 第三条按规定进行设备检查,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正式工作。 第四条设备运行中要勤检查,发现异常要立即停车,并通知维修人员检查、处理。 第五条设备检修后操作人员要做好检查﹑验收﹑试车,确认完好方可运行。 第六条设备操作者负责设备的一级维护保养,维修责任人负责二、三级维护保养,并对一级保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管理人员负责对各级维护保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七条保持设备清洁,严格执行设备事故报告制度。 第四章文明生产 第一条安全警示 (一)生产现场应使用人性化安全警示用语牌。 (二)警示用语牌应在生产现场的作业区、加工区等醒目位置设置。 (三)警示用语牌要统一规范,数量要满足警示要求,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六版

第一篇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 二:管理的必要性 三:管理的概念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一: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二:管理的自然属性 三:管理的社会属性 第三节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 一: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二:管理者的职能 罗伯特卡次的研究,管理者必须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机能)第四节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归纳法(二)试验法(三)演绎法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一:中国传统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 第二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 1: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英国) 2:查理巴贝奇(英国) 3:罗伯特。欧文(英国的空想主义家)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 亨利。甘特:布雷斯及他的妻子: (二)对“泰罗制”的评价 (三)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第三节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行为科学学派 霍桑试验: 1: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 2: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 3:X、Y理论 4:Z理论——威廉。大内 二:“管理科学”学派 三:“决策理论”学派 四: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 五:新经济时代管理思想的变革

(一)管理思想的创新 (二)管理原则的创新 (三)经营目标创新 (四)经营战略创新 (五)生产系统创新 (六)企业组织创新 第三节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官僚资本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的管理 (二)我国革命根据地公营企业的管理 (三)全面学习西方的管理模式 (四)探索中国现在管理模式 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一)由国内管理向国际化管理转化 (二)由科学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化 (三)由首长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化 (四)由政府管理向民营化管理转化 (五)由封闭式实体管理向开放式虚拟管理转化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第一节管理原理的特征 第五章一: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第六章二: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 第七章第二节系统原理 第八章一:系统的概念 第九章二:系统的特征 第十章三:系统原理要点 第十一章第三节人本原理 第十二章一:职工是企业的主体 第十三章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 第十四章三: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第十五章四: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第十六章第四节责任原理 第十七章一: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第十八章二:职位设计和权限委任要合理 第十九章三: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第二十章第五节效益原理 第二十一章一:效益的概念 第二十二章二:效益的评价 第二十三章三:效益的追求 第四章信息化管理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化 一、信息的含义 二、信息化的内涵 三、信息化的影响

企业OA办公管理系统方案书

办公管理系统 设计方案书 南宁网原创业电脑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4月

目录 一.前言 1.1 系统需求 1.2 系统简介 1.3 系统特点 二.系统功能 2.1功能模块结构图 2.2功能简述 三.系统设计 3.1登录企业办公管理系统 3.2系统设置 3.2.1 职位设置 3.2.2 角色设置 3.2.3 人员管理 3.3 内部交流论坛 3.3.1 论坛管理 3.3.2 贴子的使用和管理 3.4 客户管理 3.4.1用户视角和权限 3.4.2 添加客户 3.4.3 添加客户接触记录 3.4.4我的协同客户 3.4.5客户查询 3.5 我的联系人 3.5.1 添加联系人(员工联系人、客户联系人) 3.5.2 添加联系人(自定义联系人) 3.5.3 删除联系人

3.5.4 修改联系人 3.6我的任务 3.6.1概念 3.6.2 查看任务 3.6.3 新建任务 3.6.4 查看其他人员的任务 3.7 我的邮件 3.7.1 收件箱 3.7.2 发件箱 3.7.3 废件箱 3.7.4 撰写新邮件 3.8 短信管理 3.8.1 我的消息 3.8.2 已发送消息 3.8.3 写新消息 3.8.4 短消息设置 3.9 我的文档 3.10项目管理 3.10.1撰写邮件 3.10.2 投递文档 3.10.3 项目管理 3.10.4 显示组员 3.10.5 权限管理 3.10.6 目录管理 3.10.7 订阅项目 3.10.8 项目移动 3.11全文检索 3.12 系统权限说明 四.开发报价与时间五.售后服务

一、前言 1.1 系统需求 企业办公管理系统,可应用于基础建设工程、软件开发等项目及常规事务性项目的组织管理中。它具有项目任务管理、计划管理、进度管理的基本功能,具有自动编排计划及灵活统计的能力。它也是目前计划编排技术领先的项目管理软件。更多的它不同于常规软件,不需要您进行硬件上的投资,不需要安装。只要能上网,就可以使用。 当您的项目任务非常多、任务关系复杂、资源也非常多,因而项目管理变得异常复杂时,本系统可以为您编排项目计划(任务在资源、时间上的分配);也可以先确定部分关键任务的计划,然后由自动编排剩余任务的计划;在项目进行到任意阶段,随时可以由系统对尚未完工的任务重新进行计划编排。 1.2 系统简介 企业办公管理系统基于领先的微软技术开发而成。除了具有传统的邮件、工作、文档等功能外,还引进了项目管理和知识管理的思想,更加注重工作任务的分解、协同和监督;知识的积累、沉淀和分享,多条件跳转的分支流更为特色,有效为企业构筑协同工作平台。企业办公管理系统不仅仅是一套简单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其蕴涵的管理理念和协同管理模式是真正值得企业借鉴和系统的价值所在。 企业办公管理系统可实现: ●项目树的灵活创建,实现文档与项目归档的一体化,使知识和经验有序地沉淀。 ●通过邮件、公告、论坛、消息等信息平台将沟通成本降到最低,建立快速反应机 制。 ●事务流转的自动化,审批的电子化,提高工作效率。 ●任务的发起、协同和确认,创造协同工作的氛围。 ●全文检索引擎,方便搜索信息和资料。 ●与产品的结合,支持远程办公、分布式办公与移动办公。

牧场管理操作流程汇总

犊牛护理及饲养操作程序 (一)新生犊牛护理 1、清除口腔、鼻孔内的粘液。 2、人工擦干新生犊牛体表的黏液,冬季应注意保温。 3、脐带剪断及消毒:犊牛出生后检查脐带长度(脐带长度3-5cm),然后立即用5%-10%(自配)的碘酊消毒,30分钟后再消毒一次,此后连续消毒7天 4、打双耳标:犊牛出生后打耳标并填写产犊记录。 5、称重:以上工作完成后进行称重并记录 (二)喂奶 1、饲喂初乳 ①犊牛出生后12小时以内必须饲喂6L初乳。保证犊牛在抗体吸收关闭时间内获得足 够的免疫球蛋白。 ②初乳灌服标准:犊牛出生1小时内一次灌服4L初乳,(初生重<35kg犊牛灌服3L)2小时内严禁驱使犊牛或转运犊牛。 ③出生12小时内再饲喂2L初乳; ④初乳温度:39-40℃; ⑤必须灌服优质初乳。(初乳免疫球蛋白≥70g/L,以保证免疫球蛋白的摄入量)。 ⑥初乳解冻水温:50℃ 2、饲喂常乳(8千克/天) 出生24小时后饲喂常乳,温度39-40℃ 常乳喂量标准: ①犊牛第2天-10天饲喂4L/天常乳; ②第11天-18天饲喂5L/天常乳; ③第19天-55天饲喂6L/天常乳; ④第56天-59天内早晨一次3L/天常乳; ⑤第60天断奶。 (三)饮水 犊牛出生后24小时开始供给饮水。必须保持水槽的洁净,水必须清洁,冬季必须给 温水。

(四)喂饲料 犊牛出生后第4天开始喂犊牛料。 要求:必须保证自第4天起精料桶里24小时有精料(少给勤添)。犊牛采食的精料量达到1.5㎏/天时断奶。 (五)其他 1、去角和去副乳头 犊牛出生后2-3周内去角,用电烙或腐蚀法;犊牛出生后2-3周时剪掉副乳头,断奶时再检查一次,如果发现副乳头及时剪除,并消毒。 2、疾病治疗 工作人员每天观察犊牛的精神、粪便、采食、呼吸等状况,如有异常必须立刻进行诊治。 3、犊牛舍的清理 勤换褥草,始终保持犊牛舍整洁、干燥、空气新鲜、环境良好。 4、奶桶、精料桶的洁净 每天喂完牛奶后及时洗刷饲喂用具,先用清水洗刷一次,然后用60℃以上热碱水浸泡10分钟后用清水(热)冲洗干净。 5、0到60日龄犊牛,只饲喂常乳,犊牛料,饮水,不饲喂任何粗饲料 (六)61天到6个月犊牛饲喂与护理 1、断奶时犊牛称重,并记录, 2、根据体重,体高转群,并填写专群单 3、自由饮水,自由采食犊牛料,自由采食苜蓿草,不得断水,断草,断料 4、每天观察犊牛的精神、粪便、采食、呼吸等状况,如有异常必须立刻进行诊治。 5、始终保持犊牛舍整洁、干燥、空气新鲜、环境良好。 6、6月龄犊牛称重,并记录。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_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管理是任何组织集体劳动所必需的活动,因此任何社会的管理性质都是相同的。 ()2、泰罗是科学管理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 ()3、我们将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幅度大的组织结构称作直式结构,它可以密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4、根据菲德勒的权变理论,在情境较好的情况下,采用高LPC领导,效果较好。 ()5、计划工作之所以是一项普遍的工作,是因为一个组织无论大小,它的管理过程都是完整的。 ()6、根据公平理论,当获得相同结果时,员工会感到他们是被公平对待的。 ()7、当重要细节必须被传递时,非语言沟通是最适宜的方式。 ()8、衡量绩效是控制活动的最终目的。 答案:1、×2、√3、×4、×5、√6、×7、×8、× 1、()科学管理对人性的假设是“社会人”的假设。 2、()经验管理学派认为学生和管理者通过研究各种成功与失败的管理案例,就能理解管理问题,但并不能因此学会有效地进行管理。 3、()目标并不决定未来,但它们是动员企业中各种资源和力量去创造未来的手段。 4、()在计划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所制定的计划越实际,越能保证得到切实完成。 5、()决策就是要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去实现组织的目标。

6、()当组织处于不稳定的环境之中,较宽的管理幅度能确保更有效的管理。 7、()赫茨伯格认为企业政策、工资水平、人际关系都属于保健因素。 答案:1、×2、√3、√4、√5、×6、√7、√ 1.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2.管理者权力比权威更重要。() 3.未来企业竞争将主要是企业文化的竞争。() 4.霍桑实验证明:人是“经济人”,不是“社会人”。() 5.管理效益原理认为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6.管理原理和管理原则基本没什么区别,可以等同。() 7.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可将决策分为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8.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和哥顿法属于集体决策方法。() 9.运用期望值法进行决策时,期望值大的方案较优。() 10.经济批量模型中库存费用与订货费用是成反比的。() 1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12.边际分析法是制订计划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13.力求维持最少部门是部门划分的原则之一。() 14.领导者不一定是管理者,但管理者一定是领导者。() 答案:1~5√×√××6~10××√×√11~14√×√× 1.管理的双重性是指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2.管理者权力比权威更重要。()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733-77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指组织内部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是组织的自我检查与评判。内审的过程应有程序控制,定期开展。内审应判断对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预定安排,是否符合ISO14001标准要求。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了正确实施和保持,并将审核结果向管理者汇报。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对象是环境管理体系,一次完整的内审应全面完整地覆盖组织的所有现场及活动,覆盖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所有要素,并包括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受控情况,目标批标的实现程度等内容。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应保证其客观性、系统性和文件化的要求,应按审核程序执行。内审的程序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规定:

A、审核的范围,可包括审核的地理区域、部门或体系要素; B、审核的频次,应根据组织自身的管理状况和外部机构要求确定; C、审核的方法,一般可包括检查文件及记录,观察现场及*作,与相关人员面谈等; D、审核组的要求和职责,如审核组长及组员的能力与职责等; E、审核报告及结果的要求和报送办法等。在开展每次审核前应制定审核计划(方案),包括人员与时间的安排。审核的内容应立足于所涉及活动的环境重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 环境管理体系简称EMS,我国新版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标准是:GB/T 24001:2004 等同于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企业数据管理系统平台

企业数据管理系统平台 企业数据管理系统平台,当今很多企业的管理多为分散、独立的系统,信息组织缺乏规范化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个个“信息孤岛”;在过往的发展过程中,对企业而言,员工多利用Excel或单一SaaS软件进行数据管理,故对于企业的数据化分析及应用有效性判断有一定影响。 在互联网思维变革的浪潮下,很多传统行业都加速了互联网化的转型,但是有些企业的转型依然反应出较慢的速度。 如何高效得做好管理工作,如何能够让企业更好的运转。接下来,我们带你了解一款企业数据化管理平台——数企BDSaaS: 一、数企是什么: 数企BDSaaS是一站式数据化管理云平台。只需要一个账号,就能够解决各类企业的办公问题;一个数据中心,解决数据分散,易丢失问题;一个APP解决内部信息孤岛,打破企业系统数据的孤岛现象,利用多维度企业数据化分析,为企业发展提供数据化指导。 二、企业数据管理系统平台,数企能解决什么: 1、四大管理维度,让中国4600万中小企业实现数据化管理变革: a、销售管理云平台,建立企业全渠道营销互动平台,360°标签化目标客户群体,打造企业专属新零售体系; b、内部管理云平台,依托互联网+全新管理思想,打造企业专属全新协同办公环境,大幅度提升企业办公效率; c、生产管理云平台,打造产品全生命周期、全制造流程数字化管理,实现集研产销于一体的生产基础数据统一管理;

d、BI效果分析,通过将企业各模块全渠道的有效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企业在当下、未来发展的仪表盘。 2、五大数据中心: 利用PMCOO模式,将企业的产品、营销、客户、订单以及办公等数据,统一在一个平台中,构建企业的大数据管理平台。 3、上百款企业应用 包括工作日志、公司制度、快速审批、云签到、人力资源管理、会议管理、渠道管理、分销系统、生产管理、小程序、客户管理等上百款企业应用,方便企业办公等各种需求。 三、产品详细介绍: 数企包含了企业内部管理云平台、销售管理云平台、生产管理云平台、BI效果分析等产品模块,将企业数据全线打通,为企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彻底解决企业数据孤岛问题。 1、内部管理系统:包含智能办公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企业审批系统等产品模块;实现内部移动数据管理; 2、销售管理云平台:包含智能CRM系统、渠道管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企业定制中心等服务;依托全方位定制化管理,助力销售成功之路; 3、生产管理云平台:包含设备管理、场地管理、物料管理、系统配置、系统配置、生产计划实施、生产流程工艺、生产计划配置服务,为企业建立生产设备登记管理系统,对生产设备进行统一管理。 4、BI效果分析:将企业各模块全渠道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清晰洞察企业运转效率,为企业在当下、未来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5、另外配置PC端总控,手机端app,方便企业使用,企业数据化管理及分析,提供切实可靠的数据保障。 企业数据管理系统平台,深圳市八度云计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公司专注于云计算SaaS管理软件的研发、测试与维护等服务领域,专业从事于企业管理软件的研发、测试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学习心得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学习心得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学习心得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学习心得1 ——对管理学的认识和学习管理学的重要性 一、对管理学的认识: 通过对《管理学原理》的学习,使我充分认识到:管理是社会中存在的最普遍的社会现象。从个人、家庭、企事业单位乃至其他社会组织,从农村、城市、国家乃至世界都需要管理,都存在管理活动。凡是有人群活动的地方或领域,都存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 管理是在一定环境中、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组织之中,组织是管理的载体,是人类集体协作的产物。其管理的基本含义大致包括以下几点: (1)、管理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任何一个组织都有一定的生存环境,包括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管理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之中。能否适应环境的变化,是决定管理成败的重要因素。 (2)、管理是在一定的组织中进行的。由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有共同目标的组织,就像一个乐队要演奏出动人心弦的乐

章,就需要指挥使演奏不同乐器的人员分工协作。指挥就是管理。管理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因素。 (3)、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所谓管理主体,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具有主动支配和影响作用的要素。一切管理职能都要通过管理主体去发挥作用。要成为一名管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技能。 (4)、管理的客体是组织中的各种资源。所谓管理客体也就是管理的对象,指的是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所作用的对象。在一个组织中,管理客体主要是指人、财、物、信息、技术和时间等一切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是对人的管理。 (5)、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是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管理职能的过程,这四个管理职能构成了管理过程。 (6)、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本身并不是目的,管理是围绕组织目标进行的,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没有目标就是一种盲目的行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目标的管理,也不可能实现无管理的目标。即管理的目的是协助企业组织实现宗旨,完成任务,达到目标。 (7)、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在这个环境里能积极主动、热情高效并愉快地工作,使组织有效地完成任务。 另外,管理学的产生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史无前例的。在当今社会,管理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到国家、政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培训班参考试卷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培训班参考试卷 年月日 一、单项选择题(请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并把它的标号填写在括号内。每题分,共 分) 1.废水处理监测记录没有规定保存期限,违反ISO 14001中的()条规定。 a) b) c) d) 空压机房开动时声音太响,工厂周边居民一直抱怨,对此厂方没有反应,违反ISO 14001中()条规定。 a) b) c) d) 当废气排放没有达到规定要求时应()。 a)停止生产b)当场处置 c)报告或通知d)执行不合格控制程序 4.第一方审核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内部改进 b)符合标准要求 c)符合文件规定 d)为了认证注册

5.在下列回收废品中,如果没有回收,对环境造成危险最大的是()。 a)废纸 b)废玻璃 c)废铁 d)废电池 6.受审核方建设项目是否能正式生产的环保依据是() a)环境监测站的竣工验收监测报告 b)受审核方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c)环保局对竣工验收的批复 d)环保专家的验收意见 7.以下哪种情况可构成不合格项() a)宾馆餐厅没有处理泔水的作业指导书 b)两位管理者之间提供不出内部交流的记录 c)生产现场某过程没有该过程的安全规程 d)两位管理者之间没有按照规定作内部信息交流的记录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在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及以上是正确的,将 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写在提后括号内) 1.绿色购物,我们应该选择够买() a)大包装的商品b)小包装的商品 c)一次性用品d)附带广告宣传材料的商品

2.文件控制包括() a)管理性文件b)环境法规、标准 c)文件复制d)计算机存储文件 3.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核心准则包括() a)独立性b)有效性c)客观性d)系统方法 4.审核证据可以是() a)分析的结果b)存在的客观事实 c)被访问人员的陈述d)现有的文件 5.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基本步骤(按顺序排列)是()a)审核实施b)审核策划c)跟踪审核d)审核报告 6.审核用工作文件主要包括() a)检查表b)不合格项报告 c)现场审核记录d)审核准则 7.可以作为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证据的是() a)审核员看见污水站的操作工人没有按照作业指导书添加铝碱 b)操作工人告诉审核员,机加工车间噪声太大,很多工人的听力都下降了

办公室日常信息管理系统 数据库实现(DOC)

第一章系统概述 (3) 1. 1办公室日常管理系统产生的背景 (4) 1.2 办公室日常管理系统设计的目的 (4) 1.3 办公室日常管理系统设计任务 (5) 第二章需求分析 (6) 2.1 业务流程分析 (6) 2.1.1文件信息管理 (6) 2.1.2考勤信息管理 (6) 2.1.3会议记录管理 (6) 2.1.4用户管理 (7) 2.2 功能分析 (7) 2.3 数据流图 (8) 2.3.1用户需求 (8) 2.3.2 项目规划 (8) 2.3.3 顶层数据流图 (8) 2.3.4 第一层数据流图 (9) 2.3.5 第二层数据流图 (9) 2.4数据字典 (10) 2.4.1数据项描述 (10) 2.4.2数据流 (20) 2.4.3数据存储 (26) 2.4.4数据结构描述 (27) 2.4.5处理过程描述 (28) 第三章概念结构设计 (32) 3.1 CDM (32) 3.2 E-R图 (33) 第四章逻辑结构设计 (34) 4.1 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化 (34)

第五章物理结构设计 (35) 第六章数据库实施 (36) 6.1 PDM生成数据库 (36) 6.2 管理员表的数据操作 (38) 6.2.1 管理员表的插入 (38) 6.2.2 管理员表的修改 (39) 6.2.3 管理员表的删除 (39) 6.2.2 管理员表的查询 (40) 6.3考勤表的数据操作 (40) 6.3.1 考勤表的插入操作 (40) 6.3.2 考勤表的修改操作 (41) 6.3.3 查询考勤表 (42) 6.3.4 考勤表的删除操作 (42) 6.4 会议记录表的数据操作 (43) 6.4.1 会议记录表的插入操作 (43) 6.4.2会议记录表的修改操作 (44) 6.4.3会议记录表的删除操作 (45) 6.4.4会议记录表的查询操作 (45) 6.5 文件表的数据操作 (46) 6.5.1文件表的插入操作 (46) 6.5.2文件表的修改操作 (47) 6.5.3文件表的查询操作 (47) 6.5.4.文件表的删除操作 (48) 6.6 职工表的数据操作 (48) 6.6.1职工表的插入操作 (48) 6.6.2职工表的修改操作 (49) 6.6.3职工表的删除操作 (50) 6.6.4职工表的查询操作 (50)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教程.doc

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 内部审核员教程 第一章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第二章ISO14000的基本知识 第三章ISO1400标准条款介紹 第一章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一、环境 环境是一个极其广泛的概念。 《辞源》中对环境的解释是:周围的环境,周围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环境的概念是: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整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中环境的定义: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考察环境的几个方面 一般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环境: 三、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活动而使环境发生的不利于人类的变化。 环境问题按照形成原因,可以分为两类: 1.自然原因又叫第一(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异常变化,或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对人类和生物有 害的因素;如:火山、海啸、地震、台风、水旱灾害、流行病等; 2.人为原因又叫第二(次生)环境问题,或叫“公害”,就是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工农业的 发展带来的污染等。 我们所讨论的主要是第二(次生)环境问题,即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四、全球环境问题 当前人类面临的一些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这些重大环境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水、食物、能源等基本条件。现在,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项: 1.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 地球大气层能够吸收部分红外辐射能量而阻挡热量向宇宙扩散,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进入80年代以来一系列资料表明,全球变暖已成为事实。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因为大气中温室气体的 增加,并以二氧化碳(C02)为主。据预测,到下世纪,全球温度将上升2-5度,海平面将上升65cm 左右,直接威胁沿海地区和城市。全球变暖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对生态系统,尤其是对农业的影响, 物种的变化,植物带的推移,自然资源的变化都会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 2.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存在于地球上空 25-40公里大气平流层中,是地球的保护层,能阻止过量的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1958年人们发现高空臭氧层有减少趋势。1985年在南极上空首次观察到"臭氧空洞”。至今,北极也观测到同样现象。我国的青藏高原也出现季节性臭氧大幅度降低现象。研究表明,平流层臭氧浓度减少10%,地球表面的紫外线辐射强度将增加20%,人类的眼病和皮肤癌患者将增加,植物 受到危害,农林牧业将减产,整个水生生态系统,包括食用鱼类,都会受到影响。部分化合物质在高空紫外线的作用下能与臭氧反应,减少臭氧。这些物质主要包括:氧化亚氮、四氯化氮、甲烷和氯烷烃(CFCS)。我国于1992年提出2005年全面停止生产 CFCS类物质的计划。 3.酸雨 酸雨通常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包括雨、露、霜、雾、雹、雪等。大气中大部分硫和氮的化合物是人为活动产生的,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SO2和NOX排放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酸雨的危害

企业协同办公系统

企业协同办公 解 决 方 案

目录 1.前言 (4) 2.设计目标 (5) 3.系统架构 (6) 3.1.系统网络结构 (6) 3.2.协同管理系统的技术架构 (6) 3.3.完善的产品架构,独特的缓存技术 (7) 4.功能结构 (9) 5.企业日常管理应用 (10) 5.1.协同工作 (10) 5.2.表单定制 (10) 5.3.电子邮件 (11) 5.4.公文管理 (12) 5.5.文档管理 (13) 5.6.日程会议计划 (13) 5.7.公共信息 (14) 6.企业关联项目 (16) 7.企业知识关联 (17) 8.信息发布 (18) 9.系统管理设计 (20) 9.1.系统管理逻辑结构 (20) 10.企业集成扩展 (21) 10.1.应用集成 (21) 10.2.门户整合 (21) 10.3.数据交换 (21) 10.4.工作流接口 (21) 10.5.文档接口 (21) 10.6.邮件接口 (21) 10.7.统一资源接口 (21)

10.8.插件接口 (21) 10.9.XML标准 (22)

1.前言 现在企业组织机构庞大,包括诸多的职能部门和子公司,相应的管理与控制方面出现很多无法避免的问题,通过建设协同管理系统是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更好的协助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 提升执行管理能力。协同管理解决方案包含八大模块:协同工作、公文管理、文档管理、电子邮件、公共信息、关联项目、日程计划会议、表单应用等,并通过标准插件实现企业办公进一步应用扩展。

2.设计目标 通过实施协同管理系统,在依据实用性、可扩展性、先进性与兼容性、稳定性、安全性、集成性的原则基础上把日常业务、事物、协作等信息在企事业单位的部门、群组、个人之间进行及时高效、有序可控、全程共享的沟通处理。提供协同工作、公文管理、公共信息、日程/会议管理、常用工具以及系统管理等应用模块。从而达到管理高效全面的管理效果。 协同管理系统的总体目标是:"以先进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以实现企业关键办公应用为导向,搭建一个覆盖全单位的自动化办公信息平台。通过网络技术,实现本单位移动办公、资源共享、高效协同的事务处理机制,为本单位建立一个即时有效的信息交流管道,建立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网络,为领导提供一个方便有效的事件跟踪和监督手段,实现办公现代化、信息资源化、传输网络化和人性化管理。 ●实现单位管理向无纸化办公的转变。通过协同管理系统为单位内部的信息传递建立联系, 便于单位内部协同工作。规范使用者的管理从而实现信息集中式管理和分布式应用。搭建 起单位内高效协同的办公平台。 ●规范单位管理行为。通过协同管理系统的信息流程约束,规范管理过程,追求理想管理结 果。实现管理规范化,流程制度化。 ●提高效率、节约开支。通过协同管理系统的实施应用,可以使使用者的办公效率大大提高, 人员沟通时实快捷,任务传递高效清晰,可以及时了解任务、工作的进度。节约公司在日 常办公中的纸张、消耗品、通讯等费用,达到开源节支,增产增效的目的。

牧场兽医部门操作规程

牧场兽医部门操作规程 牧场兽医部门操作规程 部门名称:兽医部 直接上级:牧场经理助理 直接管理人:部门主管 管理权限:牧场牛群疾病的防疫及治疗 一、总则 1、兽医是给动物疾病进行预防、诊断并治疗的专业人员。 2、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进行防疫消毒工作。 3、维护动物健康、保证畜牧安全、规范畜牧生产、保障食品安全,控制人 畜共患病、建立人类的动物模型。 二、部门生产目标 1、所有疾病的治疗记录做到全部利用软件,确保记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全年疾病淘汰率:成乳牛群﹤10%,青年牛群﹤2%,犊牛﹤2%。 3、全年牛群死淘率:成乳牛群﹤3.5%,青年牛群﹤1%,犊牛﹤2%。 4、乳房炎的全年发病率平均﹤2%,治愈率﹥90%。 5、全年病牛治愈率﹥85%。 6、年平均胎衣不下﹤5%,年平均子宫炎﹤8%,年平均DA﹤2%, 产后瘫﹤2%,酮病﹤2%。 7、年平均蹄病牛的发病率﹤2%。 8、必须严格预防传染病,布病、结核每年最少检疫两次,各种疫苗的免疫率达100%。

9、巡圈时的病牛鉴定率达100%。 10、每头泌乳牛每年至少2次保健修蹄。 三、部门岗位职责 1、主管岗位职责 1.1、按牧场要求制定适合本地区和本牧场的相关防疫检疫制度。负责组织 和实施牧场牛群防疫检疫执行计划,负责安排兽医组日常工作。 1.2、协助牧场总兽医官编写及完善奶牛疾病治疗程序,规范疾病治疗。 1.3、每日、每周、每月向牧场经理汇报疾病治疗情况和淘汰情况,遇有特 殊情况要及时汇报。 1.4、做好兽医组各项报表的制定和审核工作。 1.5、每月25号把部门下月的申购计划交给采购。 1.6、每月2日上午8点之前上交本部门月报、工作总结及下月工作计划。 1.7、考核兽医组员工工作情况。 1.8、检查落实兽医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1.9、每月做好药物器械的申购和产房药物管理工作。 1.10、制定牧场兽医岗位职责和岗位考核制度。 1.11、做好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工作。 2、主管助理岗位职责 2.1、协助主管完成本部门各项工作。 2.2、部门主管不在牧场期间,行使部门主管职责。 3、兽医防疫岗位职责 3.1、负责口蹄疫疫苗免疫工作。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五版)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五版) 总论 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 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目的性有效性协调性过程性)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管理的职能: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1:决策:所有管理者必须制定符合并支持组织的总体战略目标。(制定目标、行动) 2:组织:设计岗位,授权分工,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设计、授权) 3: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互相理解,统一思想和行动,激励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共同努力。(指导、沟通、激励) 4:控制: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衡量、纠偏) 5:创新:与其他职能结合中表现。 管理二重性:1、管理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2、管理的社会属性--反映社会关系 管理者的角色:明茨伯格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 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者三种技能:卡次 1: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2:人际技能,成功地与人打交道并与人沟通的能力。 3: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 1:宏观管理的治国学--(财政赋税、人口管理、货币管理、等) 2:微观管理的治生学--(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等) 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 西方早期思想产生的三个人物:亚当斯密巴贝奇罗伯特欧文 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 主要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方法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的改变提出的以下管理制度: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效率 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 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 评价:1:它冲破了传统地落后地经验管理办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创立了一套具体地科学管理方法 2:科学地管理方法和科学地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地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地发展。 3:由于管理职能于执行职能地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 4:泰罗把人看成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执行劳动,在体力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 第六版

第一篇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 二:管理的必要性 三:管理的概念 第二节? 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一: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二:管理的自然属性 三:管理的社会属性 第三节? ?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 一: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二:管理者的职能 罗伯特卡次的研究,管理者必须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机能)第四节? 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归纳法(二)试验法(三)演绎法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一:中国传统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 第二节? 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 1: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英国) 2:查理巴贝奇(英国) 3:罗伯特。欧文(英国的空想主义家)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 亨利。甘特:布雷斯及他的妻子: (二)对“泰罗制”的评价 (三)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第三节?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行为科学学派 霍桑试验: 1: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 2: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 3:X、Y理论 4:Z理论——威廉。大内 二:“管理科学”学派 三:“决策理论”学派 四: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 五:新经济时代管理思想的变革

(一)管理思想的创新 (二)管理原则的创新 (三)经营目标创新 (四)经营战略创新 (五)生产系统创新 (六)企业组织创新 第三节? ? ? ? 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官僚资本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的管理 (二)?我国革命根据地公营企业的管理 (三)?全面学习西方的管理模式 (四)?探索中国现在管理模式 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一)?由国内管理向国际化管理转化 (二)?由科学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化 (三)?由首长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化 (四)?由政府管理向民营化管理转化 (五)?由封闭式实体管理向开放式虚拟管理转化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第一节? ?管理原理的特征 第五章一: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第六章二: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 第七章第二节? ?系统原理 第八章一:系统的概念 第九章二:系统的特征 第十章三:系统原理要点 第十一章第三节人本原理 第十二章一:职工是企业的主体 第十三章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 第十四章三: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第十五章四: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第十六章第四节? 责任原理 第十七章一: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第十八章二:职位设计和权限委任要合理 第十九章三: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第二十章第五节? ?效益原理 第二十一章一:效益的概念 第二十二章二:效益的评价 第二十三章三:效益的追求 第四章信息化管理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化 一、信息的含义 二、信息化的内涵 三、信息化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