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与当代社会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与当代社会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与当代社会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与当代社会

作者:李楠

[内容提要]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具有历史阶段性、二重性和阶级性的特点;研究当代社会的剩余价值理论问题要弄清其是否过时,以及与剥削的关系这两大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最伟大的两个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和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根据,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主要集中在《资本论》中。《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主线,既逻辑严密、又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对立的经济基础,阐明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恩格斯在评论《资本论》时指出:剩余价值问题的解决,“是马克思著作的划时代的功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8页)。列宁高度评价说:“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2页)然而,剩余价值理论自从诞生之日起,就遭到资产阶级学派和其他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学派的诋毁和攻击。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迄今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和影响最深远的新的科技革命的产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同时,社会主义的中国现已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于是,国内外一些反马克思主义流派,不约而同地宣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已经“过时了”。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和考察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它与当代社会的关系问题。

一、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他所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考察和研究逐步建立起来的。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9世纪40年代为萌芽阶段;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为基本形成阶段;19世纪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为全面确立阶段。

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研究,是从考察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开始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马克思认为“资本,即对他人劳动产品的私有权”,“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62页),并进而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整个社会分裂为有产者和无产者两个阶级,此时“工人降低为商品,而且是最贱的商品”(同上书,第89页)。在这部著作中,

马克思不仅考察了私有制下劳动和资本的对立关系,而且还指出劳动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结果是使劳动成为商品,即“异化了的劳动”。尽管这部著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成熟的提法,但他当时事实上已经开始研究资本主义雇佣劳动。1845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公开出版了他们合作的第一个成果《神圣家族》,在这部“奠定了革命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基础”(《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页)的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首次提出了雇佣劳动这个范畴,而且还阐明了:“无产阶级执行着雇佣劳动因替别人生产财富、替自己生产贫困而给自己做出的判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4页)。从1845年9月到1846年5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详细地考察了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是怎样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逐步发展起来的,特别是第一次使用了“劳动力”这个术语,尽管此时他们还没有把这一概念固定下来,还没有把劳动力和劳动严格地区分开来,但已经包含有这一区分的萌芽。1847年7月,马克思出版了《哲学的贫困》一书,这是马克思出版的第一本政治经济学著作。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第一次对剩余价值问题作了科学的表述。马克思在驳斥蒲鲁东认为强制实行等价交换就能够在资产阶级范围内消灭资本主义剥削时,批判了蒲鲁东把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劳动商品”的价值相混同、把生产商品的

劳动和“劳动商品”相混同等谬论,阐述了他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独特见解:“等量的劳动时间的交换并没有改变生产者的相互地位,正如工人和工厂主的相互关系没有任何改变一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95页)他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正是建立在“劳动本身就是商品”(同上书,第94页)的基础上,即资本家对雇佣工人进行剥削的基础之上,“由于劳动被进行买卖,所以它本身就是商品。为什么人们要买它呢?…由于人们认为劳动中隐含着价值?。”(同上书,第101页)他指出,正是“劳动产品在直接劳动者与积累劳动占有者之间的不平等分配”(同上书,第95页),使得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要比“劳动”本身的价值要大,其中的差额(实际上是剩余价值)即以利润形式为资本家阶级所占有。后来,马克思对此评价说:“我们见解中有决定意义的论点,在我的1847年出版的为反对蒲鲁东而写的著作《哲学的贫困》中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虽然只是论战性的概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页)1847年底,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德意志工人协会上作了《雇佣劳动与资本》的著名演讲,更全面地分析了“劳动商品”,第一次把剩余价值理论问题公布于世。在演讲中,马克思不仅说明了“劳动”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才能成为商品,而且还揭示了资本增殖的秘密就在于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交换后面。马克思指出:“工人拿自己的劳动换到生活

资料,而资本家拿归他所有的生活资料换到劳动,即工人的生产活动,亦即创造力量。这种力量不仅能补偿工人所消费的东西,并且还使积累起来的劳动具有比以前更大的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489页)恩格斯后来分析指出:上述两部著作可以证明,19世纪40年代末的马克思“不仅已经非常清楚地知道…资本家的剩余价值?是从哪里…产生?的,而且已经非常清楚地知道它是怎样…产生?的。”(《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2页)可见,尽管当时马克思还未将劳动和劳动力区分开来,也还未将剩余价值从它的各种具体形态中抽象出来,但是,他已为彻底地解决剩余价值理论的这两个问题铺平了道路,从而为他建立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打下了基础。

从1857年11月至1858年8月,马克思完成了篇幅巨大、内容丰富的《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的写作,这是一份专题论文形式的手稿。在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自己关于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基本要点。马克思详细地考察了商品价值和货币,研究了由简单商品生产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发展过程,分析了货币到资本的转化,进而分析了雇佣劳动市场的形成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比较严格地区分了劳动力与劳动,创立了劳动力商品的原理。马克思指出:劳动者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工人同资本进行交换的,是他例如在二十年内可以耗尽的全

部劳动能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50页),结果资本家占有了劳动者本身,“对于工人来说,他的劳动的生产性成了他人的权力,总之,他的劳动如果不是能力,而是运动,是实际的劳动,就会是这样的;相反,资本是通过占有他人劳动而使自己的价值增殖。”(同上书,第267页)显然,马克思此时已深入地揭示了剩余价值的实质。在这份手稿里,马克思不仅已经把资本主义剥削的各种具体形态即利润、地租和利息等抽象为剩余价值,而且还第一次使用了剩余价值这一术语并正确地界定了它的涵义。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总是超过等价物的价值”(同上书,第286页),它“按照交换价值的一般概念来说,表示物化在产品中的劳动时间即劳动量……大于资本原有各组成部分所包含的劳动量。而这种情况只有当物化在劳动价值中的劳动小于用这种物化劳动所购买的活劳动时间时才是可能的。”(同上书,第282页)马克思首次使用剩余价值这一术语并正确地阐明了它的科学含义,对于全面确立他的剩余价值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总之,到19世纪50年代末,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已经基本形成。

19世纪60年代,马克思初步完成了对剩余价值的研究。他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主体部分《剩余价值学说》中,在吸收了古典政治经济学有关剩余价值的合理因素的同时,还尖锐地指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由于受资产

阶级立场的局限,没有把剩余价值同它的各种具体形式区分开,斯密尤其是李嘉图在研究中的诸多缺点和错误均源于此。马克思还阐明了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含义和区别:剩余价值是物化在商品中的劳动超过有酬劳动的金额,它仅是从可变资本来考察的,而利润则是从整个预付资本考察的。他还指出等价交换同资本和雇佣劳动间的交换之所以产生“矛盾”,“是由于劳动能力本身成了商品,作为这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因而同它的交换价值毫无关系)是一种创造交换价值的能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人民出版社1972版,第67页)马克思还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他说:“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不是生产商品,而是生产剩余价值或利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624页)。可见,马克思当时已经初步完成了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第一次公开发表剩余价值理论是1865年6月在第一国际总委员会上所做的《工资、价格和利润》的报告中。在报告中,马克思精辟地论述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要点,深刻地阐述了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的源泉,而资本家之所以能无偿地占有剩余价值就是因为存在着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等价交换。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最终完成是在19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其标志就是《资本论》的发表。1867年9月,由马克思亲自编辑

的《资本论》第一卷胜利出版了,之后马克思又继续改写和补写了二、三卷的手稿,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1883年)后,又分别于1885年、1894年编辑出版了《资本论》第二、三卷。第一卷以剩余价值的生产为研究的中心,通过对剩余价值的起源、实质、后果和历史趋势的分析,揭示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产生和发展的根源,最终得出私有制必然灭亡的革命结论;第二卷考察的是产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研究了剩余价值如何实现为利润;第三卷考察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研究了剩余价值在实现为利润后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又最后如何分割为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其中,《资本论》第一卷在整部《资本论》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所分析的“资本的生产过程”是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和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的基础,它所揭示的剩余价值的起源和本质理论是《资本论》的核心,而它所得出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31-832页)的科学结论是整部《资本论》的主题。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不仅透彻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深刻地揭露了剩余价值生产的本质,而且还把剩余价值的生产看作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从而彻底全面地阐述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马克思还通过运用大量的历史材料全面、系统地揭示

了剩余价值规律运动的后果,并通过周密、严谨的论证得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日益尖锐化使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胜利的结论。

二、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特征

从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难看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具有以下特征:

1.历史阶段性。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运动规律。剩余价值不是天然就有的,也不是人类社会一产生就形成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剩余价值的产生既有其特定的自然基础,又有其必要的社会历史条件。首先,剩余价值的产生有其客观的自然基础。马克思说:可以说剩余价值有一个自然基础,但这只是从最一般的意义来说。这个自然基础就是剩余劳动,其物质形式就是剩余产品。“剩余劳动”不是马克思发现的,在马克思之前的许多经济学家都曾对剩余劳动进行过探讨。其中,重农学派首先提出能够提供剩余产品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而只有农业劳动才能够提供这种剩余产品,所以农业劳动是唯一的生产劳动。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停留在重农学派的观点上,他不仅发现了剩余价值,而且还科学地揭示了劳动生产率、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他说:“一切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而一切资本的发展,按自然基础来说,实际上都是建立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的。如

果人在一个工作日内,不能生产出比每个劳动者再生产自身所需的生活资料更多的生活资料,在最狭窄的意义上说,也就是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如果他全部劳动力每日的耗费只够再生产他满足个人需要所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那就根本谈不上剩余产品,也谈不上剩余价值。”(《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85页)后来,他还进一步补充说:“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的可能性要以一定的劳动生产率为条件,这个生产率使劳动能力能够创造出超过本身价值的新价值,能够生产比维持生活过程所必需的更多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页)可见,只有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在劳动生产率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劳动者才能在满足必要劳动和必要劳动产品之外,提供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所以,当劳动生产率发展到能产生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时,人类社会就具备了产生剩余价值的自然历史前提。其次,剩余价值的产生还必须具备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人类社会发展到出现了能够产生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只是为剩余价值的产生提供了自然前提,只是一种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必须要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曾经明确地指出:“虽然任何剩余价值都表现为某种剩余产品,但是剩余产品本身不代表剩余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08页)后来,马克

思还进一步指出:“地租(正如重农学派根据回忆所理解的那样)在历史上(在亚洲各民族中还是在最大范围内)表现为剩余劳动的普遍形式,……与资本主义关系不同,在这里,对这种剩余劳动的占有不是以交换为中介,而是以社会的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统治为基础。(由此而来的还有直接的奴隶制、农奴制或政治的依附关系)”(同上书,第440页)。在这里,马克思明确地将“以交换为中介”而占有剩余劳动的形式与“以社会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统治为基础”而占有剩余劳动的形式区别开来,指出前者为剩余价值,后者为非剩余价值。前者中的“交换”是有特定涵义的,是指以作为资本的货币和以作为劳动力的商品之间的交换,当然这种交换必然发生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已成为在全社会范围内普遍联系的经济形式的时期。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上,马克思第一次提出劳动力商品这个范畴,并且论证了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劳动力才成为商品,从而从根本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即:“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的价值增殖,是两个不同的量。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正是看中了这个价值差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19页)剩余价值就是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的差额。对此,恩格斯曾多次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马克思“研究了货币向资本的转化,并证明这种转化是以劳动力的买卖为基础的。他以劳动力这一

创造价值的属性代替了劳动,因而一下子就解决了使李嘉图学派破产的一个难题,也就是解决了资本和劳动的相互交换与李嘉图的劳动决定价值这一规律无法相容这个难题。”(《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页)2.二重性。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深刻地揭示了剩余价值的二重性问题。正如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二重性一样,剩余价值也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的二重性。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七篇第四十八章“三位一体的公式”中,反复交错剖析剩余价值的特殊性和一般性。他先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特殊性,他说:“资本--而资本家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在生产过程中只是作为资本的承担者执行职能--会在与它相适应的社会生产过程中,从直接生产者即工人身上榨取一定量的剩余劳动,这种剩余劳动是资本未付等价物而得到的,并且按它的本质来说,总是强制劳动,尽管它看起来非常象是自由协商同意的结果。这种剩余劳动体现为剩余价值,而这个剩余价值存在于剩余产品中。”接着他阐明剩余价值的一般性:“一般剩余劳动,作为超过一定的需要量的劳动,必须始终存在。”然后他又继续分析剩余价值的特殊性:“只不过它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象在奴隶制度等等下一样,具有对抗的形式,并且是以社会上的一部分人完全游手好闲作为补充。”然后他又进一步补充说明剩余价值的一般性:“为了

对仍然事故提供保险,为了保证必要的、同需要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增长相适应的累进的扩大再生产(从资本主义观点来说叫作积累),就需要一定量的剩余劳动。”(《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5页)马克思的这段话明确告诉我们:剩余价值具有社会经济形式(特殊性)和一般劳动程度(一般性)二重性的特点。一方面,马克思把剩余价值看作是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即把剩余价值看作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马克思首先以逻辑过程和历史过程相统一的方法,研究了货币到资本的转化。他说:“这个过程的完整形式是G-W-G'。其中的G'=G+△G,即等于原预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额。我把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可见,原预付价值不仅在流通中保存下来,而且在流通中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加上了一个剩余价值,或者说增殖了。正是这种运动使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72页)马克思接着阐明了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马克思发现,劳动力作为商品同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属性,但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又具有其特殊性。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包含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其自身的价值即剩余价值的源泉。不仅如此,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剩余价值的特殊性。而所谓

剩余价值的特殊性,就是指“剩余价值体现为剩余产品或体现为所生产的商品中由无酬劳动物化成的相应部分”(《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72页),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属性。而资本的特殊性就是指资本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即:“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作为直接生产者的财产,不是资本。它们只有在同时还充当剥削和统治工人的手段的条件下,才成为资本。”(《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34、835页)另一方面,马克思又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具有反映一般劳动程度的经济范畴。他不仅指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具有一般性,即:“一切剩余价值,不仅相对剩余价值,而且绝对剩余价值,都是以一定的劳动生产率为基础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页)而且还论证了剩余价值质的规定性也具有一般性,他指出:“把价值看作只是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劳动,这对于认识价值本身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样,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剩余劳动,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43-244页);他还一言以蔽之地阐明了剩余价值的一般性:“如果我们把工资和剩余价值,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独特的资本主义性质去掉,那末,剩下的就不再是这几种形式,而只

是它们的为一切社会生产方式所共有的基础。”(《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0页)关于剩余价值的二重性特征的认识,我国理论界长期存在着分歧,主要表现在: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只注意到剩余价值的特殊性,而忽视了甚至否认剩余价值的一般性;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承认剩余价值具有特殊性和一般性二重性的人越来越多。可是,也有少数人却走向了另一面,他们只承认剩余价值的一般性而否认剩余价值的特殊性。

3.阶级性。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在劳动价值论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彻底揭示资本和劳动的剥削关系,揭露资产阶级如何剥削工人阶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在政治经济学史上,许多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对剥削问题都曾作过专门的研究,但他们只注意研究剩余价值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利润、利息和地租等,而未能从这些具体形式中抽象出作为一般经济范畴的剩余价值来。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使得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不可能认真地、深入地研究剩余价值的起源问题,因而他们把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是永恒的制度,把剩余价值看作是永恒的范畴。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在《资本论》中通过分析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精辟地分析了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特征和必要条件,创立了劳动力商品理论,即雇佣劳动理

论,恩格斯说,资本和劳动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他还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深刻地揭露了剩余价值的实质。他不仅透彻地说明了价值增殖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目的和特征,而且还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79页)在资本主义社会,对资本主义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起决定作用的是剩余价值规律;同样,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总过程的矛盾性质、发展阶段和必然趋势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剩余价值规律。由于生产剩余价值或榨取剩余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定内容和目的,所以,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使用。同时,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不仅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而且还指导了无产阶级,使无产阶级明白了自己在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的真正原因,并向他们指出了他们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以此来唤醒、武装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拿起批判的武器起来革命。恩格斯在论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时说:“这样也就证明了,现代资本家,也像奴隶主或剥削摇役劳动的封建主一样,是靠占有他人无酬劳动发财致富的,而所有

这些剥削形式彼此不同的地方只在于占有这种元酬劳动的方式有所不同罢了。这样一来,有产阶级胡说现代社会制度盛行公道、正义、权利平等、义务平等和利益普遍和谐这一类虚伪的空话,就失去了最后的立足之地,而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就像以前的各种社会一样真相大白:它也是微不足道的并且不断缩减的少数人剥削绝大多数人的庞大机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8页)

三、研究当代社会的剩余价值理论问题要重点回答的几个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深广发展,高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发挥的巨大作用使当代社会显现出一些新现象、新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充满了疑虑: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是否真的与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状不符?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价值理论能否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指导作用?要解决人们的上述疑虑,必须先重点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剩余价值理论在知识经济时代是否已经过时

所谓知识经济是指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知识或信息的积累和有效利用,而不是像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社会那样靠土地、资本与硬件技术的规模扩大、数量增加来实现的经济

类型。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直接依赖于以下三个因素:一是知识的大量增长;二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三是软件产业的蓬勃兴起,因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致使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科技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比我们这样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高得多,似乎资产阶级所获得的剩余价值更多的是靠科学、技术和知识,而不是靠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于是,一些人提出疑问:知识经济时代,剩余价值理论是否已经过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几乎所有的马克思主义学者都是否定的。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认为,价值和剩余价值都是由劳动者的活劳动创造的,人的活劳动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生产要素都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资本家通过大量采用自动化设备,把现代科学技术大规模地应用于劳动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其结果,资本家在少雇佣或不雇佣直接操纵机器的工人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这一事实并没有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在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资本家获得的巨额剩余价值仍然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生产自动化既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剩余价值的源泉。其原因如下:其一,自动化生产条件下,价值和

剩余价值是由在生产现场直接操纵机器的工人,参与发明、设计、制造自动化装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在内的总体工人共同劳动创造的;其二,随着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整个资产阶级因此而获得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其三,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巨大发展和应用都极大地改变了生产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力”。科学、技术、知识和自动化设备等生产要素都是劳动产品,具有价值,都属于生产资料,都属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马克思从来就没有否定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在论述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问题时,其前提条件就是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到生产的各种要素并使之结合起来,生产资料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它和劳动一样是使用价值的源泉,但不是价值的源泉。

可见,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尽管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人类进一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但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既不可能改变剩余价值的来源,也不可能改变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所以,知识经济时代剩余价值理论并没有过时。

2.如何理解剩余价值与剥削的关系

所谓剥削就是“社会上一部分人或某一社会集团,凭借私有的生产资料或货币资本,无偿地攫取另一部分人或其他社

会集团的劳动成果。”(《辞海》上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433页)这一定义鲜明地揭示出了剥削的本质属性是“无偿占有”,但是,“无偿占有”他人或社会集团的劳动成果,并非只有凭借私有的生产资料或货币资本,比如通过暴力、权力或武力征服同样可以达到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目的。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由于受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影响,我国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无一例外地将剩余价值定义为雇佣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其中,最具权威性的当数由许涤新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该书将剩余价值定义为“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它体现着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政治经济学辞典》,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09页)显然,我国过去对剩余价值的界定是把“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与“无偿占有”以及资本主义剥削揉合在一起的,即只要存在剩余价值,就必然存在着剥削性。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与人们教条主义地理解马克思的有关定义有关。因为马克思曾经说过:剩余价值,或者商品全部价值中体现着工人剩余劳动或无偿劳动的那一部分,我称之为利润。在这里,马克思将剩余劳动与无偿劳动相等同,却并未将它与剥削必然地联系在一起。后人在这个问题上错误地理解马克思的原意并非只此一处,比如有人曾提出:根据马克思的观点,资本家的全部收入都是剥削雇佣工人的剩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 ——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温州问题 学习了大半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通过老师的介绍以及自己平时的了解,明白了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书本上的介绍内容包括: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直在想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到底有什么作用,它与我们当代社会有什么关系呢?说到这想起了在20世纪末的1999年,英国BBC广播公司曾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这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人月,汇集全球投票结果是:马克思居第一,爱因斯坦居第二。这当然主要是反映西方知识界的判断和评价。然而马克斯就是西方人,马克思主义也是由西方传进来的。体现了它在西方的影响很大,那么与我们中国又有多大的联系,对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又有多大促进作用呢? 之前学习近代史纲要以及毛概,知道了第一个较成功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我们中国,并与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现结合的是毛泽东,他提出了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回到现代当下我们的生活,那他对于我们又有什么作用呢? 下面就结合当下的温州问题他欧诺一下马克思主义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近一段时间,有传闻浙江温州市多家民营企业的掌门人因资金断链不约而同地选择“跑路”。日前,记者前往温州调查,发现目前尚无证据证明温州中小企业普遍进入困难期。不过在多数中小企业背后,高利贷暗流涌动,令其发展如履薄冰。温州市发改委政策研究人士表示,当前的温州,一方面是产业底子薄弱,呈现“低、小、散”的局面,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融资难、利润率不高的困境;另一方面却有大量民间资本找不到投资方向。在投资资源性商品、房地产受阻后,近段时间在温州掀起了私募基金投资热。温州市政府亦希望能够引导民间资本通过股权投资等形式来推动温州市“十二五”期间的产业升级,形成几方共赢的局面。从4月份开始,温州市接连曝出三旗集团等多家企业资金断链而停业,企业老板因身负巨债选择“跑路”,引起一片哗然。上述企业在温州当地均颇有名气,其一夜关门引发了社会对中小企业生存状况的担忧。来自温州市发改委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温州企业订单、出口数量情况较为乐观。绝大部分企业运作正常。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一种与生俱来、敢于创新和敢于吃苦的精神崛起的温州民企,在新一轮经济发展起点上,有部分企业在逐渐失去原先的价值目标,有的干脆偏离主营业务,把企业资金转向炒房,甚至做房产开发商等等偏门上,而现在在国家对房产调控的大背景下,房地产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从本质上分析这也从温州问题反映了整个中国中小型企业在改革开放后发展中说面临的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但又是十分艰巨的事业。马克思主义指出,共产主义不是脱离实际的学说而是运动,使用实际手段来追求实际目标的最实际的运动。那么其实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就应该意识到或者是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的邓小平也明白再走下去的路上必然会遇到许多的问题。 作为商学院的学生,我们都知道一个常识,在经济调控领域,分为“看不见的手”(市场经济自身的调控机能)和“看得见的手”(多指政府的干预)。那么在

试析马克思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试析马克思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摘要:马克思的“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是构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最高价值追求。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的终极目标,同时又是一个历史的、现实的过程。本文在重点阐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具体措施,希望对社会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论文关键词: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群体本位;个体本位;人类本位 一、“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发展的最高形态,是人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中获得解放而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丰富和完善。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明确宣布,“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人的联合体”是马克思为之奋斗一生的共产主义理想的最高追求和价值目标,正确理解这一思想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每个人”是这一思想的基本着眼点和出发点,也是这一思想的一大亮点。首先,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是以每一个个体为着眼点的,而不是一群人或人类社会整体。从马恩的经典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全面发展”、“自由发展”或“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时,都在前面冠以“个人”一词。例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表述:共产主义是“个人的独创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惟一的社会”,“个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不可避免的共产主义革命本身就是个人自由发展的共同条件”。其次,“每个人”又体现了这一思想的伟大光辉点。马克思、恩格斯所追求的人的发展程度已经超出了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所能到达的发展水平——“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而不是某个人、某些人或某个群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历史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因此,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必将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及社会关系基础。 (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相对于以往社会的个人发展的不自由而言的。自由,作为人性的一项本质需求,成为人类的一个永恒价值追求。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已被消灭的条件下,在公共占有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之时,人们才有可能从事真正自由的劳动,从而利用“自由时间”使自己发展成为真正“自由的人”,自己的一切活动都跟随自由意志而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这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任何阶段都是没有做到的。 (三)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以往社会的个人的片面发展而言的。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Chinese Marxism and Contemporary 编号:D002 开课单位:社科部 开课时间:第一学期总学时数:36 学分:2 主讲教师:熊絮茸 【教学目的】 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能力。注重政治性和学术性、思想性和知识性的有机统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开启历史和现实、中国和世界的比较视野,努力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战略思维能力。注重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及要求】 导论 导论分析了20 世纪人类社会的成就和问题、进入21 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理论内涵以及如何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来分析中国和世界,并系统阐述了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本讲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当代人类社会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2)总体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主要观点。(3)学习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第一讲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第一讲分析了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的主要变化,为认识当代人类面临的问题,明确中国的定位提供了基本背景。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基本特征,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面对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世界上各种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中国如何更好地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应对其带来的挑战,形势严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论文详解

评分 注:1、无评卷人签名试卷无效。 2、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阅卷,使用红色。用铅笔阅卷无效。

科学技术进步与马克思主义发展 xxx a,xxx b (a.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xxxx,武汉430063; (b.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武汉430063)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主要动力。科学技术革命深刻地改变了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成为二十世纪以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思想、两种制度反复较量中最深刻的影响因素。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以来,人类的社会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迁,人类生活的世界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对于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制度变迁中发挥的这种巨大作用,特别是对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我们却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比、借鉴,论证了资本主义在回应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矛盾和局限性,反映了社会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制度优势,也为社会主义未来发展找到了借鉴。与此相对应的,资本主义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对科学技术革命所做的积极回应,特别是市场制度在促进技术创新方面的巨大成功,也给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科学,技术,马克思主义,发展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表现为人类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科学技术对物质文明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推动物质生产的进步和改善人们的社会生活这两个方面来体现的。物质文明的发展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而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①科学和技术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科学的基本含义是对自然界规律的认识活动,而技术则是这种认识成果的运用,我们今天把两者连在一起合称的科学技术革命,不过是说明了在现代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条件下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 在马克思之前,事实上还没有人提出这种观点,即把科学和科学技术进步看成是由社会经济因素直接决定的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把科学技术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带动一个主要因素。马克思说明了科学是“总的历史发展过程的产物,是其精髓的抽象的反映”,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的道理。②根据科学和技术涵义上的不同,本文认为,完整意义上的科学革命历史上只发生了两次,第一次科学革命导致了牛顿力学为标志的经典科学体系的建立;第二次科学革命是指上世纪初发生的以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现代物理学以及现代化学、生物学等的科学体系的形成。从关键性的技术创新将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的视角来看,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本质含义是一样的,这样的革命在历史上已经发生了四次。第一次的蒸汽机技术革命,科学还没有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规模和深度参与到技术革命之中,从第二次电力技术革命开始,科学才开始在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发挥其关键性作用。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第四次科技革命(20世纪后期)依据曾 ①袁银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42页。 ②Ю·А·奥夫钦尼科夫:《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科学技术进步》,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4,16页。

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思考

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思考 胡楠无21 2012011244 【摘要】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是资本家阶级不付任何等价物就占有的价值额的一般形式。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即是攫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创立的。该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这对工人认清自己的地位,提高阶级觉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剩余价值生产方式劳动力价值价值增值劳动生产率 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一是历史唯物主义,二是剩余价值理论。由于剩余价值理论的确立,人们就可以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从而为社会主义运动奠定理论基础。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马克思科学地揭示剩余价值的起源和本质,关键在于把“劳动力”与“劳动”区分开来,并且依据价值规律阐明了劳动力这个商品的特殊性质。马克思系统地分析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即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是“自由的劳动者”。正是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了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货币才真正转化成为资本,货币所有者才成为资本家。由此可见,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资本家购买到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后,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生产。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的过程。所以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能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能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实现了价值增殖,这样资本家才有利可图。由于剩余价值是价值,价值在质上是无差别的,因而资本追逐剩余价值是不会有限度的,多多益善。无限度地追逐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的本性。他活着就要攫取剩余价值,这种本性是不会改变的。 剩余价值无非是由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而剩余价值率,即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之比,揭示了劳动力受资本的剥削程度

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我们所学的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经典体现,是与马克思社会生产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紧密相联的有机体。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不仅包括了对东、西方社会不同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道路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动力以及社会形态依次更迭的理论,而且也包括了对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具体社会形态所进行的研究(如对英国、德国、法国、俄国、中国等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并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著名论点。它涉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的社会行动、社会结构、社会形态与社会演进、阶级斗争学说以及权力、统治、官僚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行的经济与社会分析,其内涵丰富、体系完整。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具体内容: 1、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科学基础。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最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一生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唯物史观为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分析奠定了深厚的科学基础,为其对社会发展理论的具体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我们认识社会发展理论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2、社会形态与社会演进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各种社会发展理论所依据的一种理论范式。社会形态是由历史上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

层建筑等全部社会要素组成的统一的完整的社会体系,是按照本身特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活的有机体。一个社会形态都有其特殊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有其生产、发展和消亡的历史,一个较低的社会形态必然被另一个较高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社会的发展和演化是多线条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社会形态划分为社会经济形态、社会主体形态、社会交换形态、社会技术形态等,但其中以经济基础为划分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准。 3、“现代社会”的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思想。马克思深入研究了现代资本主义大工业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对推动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巨大威力和作用,指出了人类历史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进程中的基础条件、基本途径和主要动力。马克思的“现代社会”的理论体现了现代化思想。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形态和阶段的多角度的考察与划分及其现代化思想,对当今我国的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与指导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过程 通过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对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所谓中国式社会主义,就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根据中国实际建立和发展的社会主义。为什么我们要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原因是由于各个国家的国情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想让祖国人民富裕起来必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中国曾经是个长期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生产力落后,经济文化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经过长期的探索,我们认识到:照搬外国的模式我们并没有进步,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信息时代的社会思潮与舆论传播特点 及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B101020徐文杰(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 回顾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一路充满了艰辛和曲折。从最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始,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经过不断对中国现状和世界局势分析和探索,摆脱了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思潮的影响,到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此后,其并四处奔波讲授,由此才拉开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的第一页。而如今,在网络环境下,信息和知识的共享、传播和交流显得如此方便轻松。诸葛亮之“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在今天看来已经不再让人惊讶。诚然,信息时代大大方便了社会思潮和舆论的传播,但于此同时也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知识更新加快,舆论观点满天飞,对个人来说会增加处理这些信息的工作,同时对于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会产生影响。特别是对于未接触社会的高校学生。对于种种社会思潮,采取如何的态度面对,如何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人生观,如何面对各方面的压力等都值得进一步探索。 高校学生具有充足的基础知识储备,对当今社会思潮具有一定的评价能力。但由于长期在校,远离社会,对一些特定的社会思潮的认识也只有肤浅的认识。同时,社会思潮对其精神世界具有相当大的引导作用,高校学生处于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嬗变和形成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影响和干扰。正因如此,对信息时代的社会思潮的影响要给予重视,能够正确分析和评价当今众多社会思潮和社会舆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信息时代的社会思潮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全面分析和掌握其产生、传播和影响的特性,进而有助于分析其对高校学生的具体影响。 一、信息时代社会思潮和舆论的主要特点 社会思潮是指某一时期内在某一阶级或阶层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它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以相应的意识形态为理论核心,并与某种社会心理发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作用[1]。社会舆论则显得形式上比较随意,通常是一部分人,一个阶层的人对某一关系社会民生或是阶层利益的问题的讨论和意见。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乃至政治体制都已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巨大的社会变迁自然也反映到中国人的精神领域,对中国人尤其是对年轻一代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社会思潮的主要新特点为[2]: (1)来源复杂多元性。信息工具帮助人们开拓了视野,对世界不同国家的变化都能及时报告。同时,也提供了一种观点表达的工具。人们希望能从不同观点、不同视角、全面系统的认识同一个问题,同时将自己的观点让跟多的人所了解。由于不同国家、民族和不同阶层的人们思想的碰撞,导致不同社会思潮层出不穷,社会思潮因此异常复杂多元。舆论的形成,有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一是来源于群众自发,二是来源于有目的引导。信息时代有目的的引导方式导致的舆论增多。 (2)传播手段多样化。信息化时代的传播除了书籍、报纸、大学讲坛等传统渠道,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等现代科技手段也被得到广泛应用。传播的范围也基本覆盖各个地方,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入理解 一、概述 1865年6月在第一国际总委员会上,马克思通过《工资、价格和利润》报 告首次公开发表剩余价值理论,也即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理论。在报告中,马克思指出,资本家通过一系列的方式和手段,迫使工人进行合约工资以外的超额劳动,并无偿地占有这部分劳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完成资本的增殖。通过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揭露了工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表现为‘劳动的价值’的假象,论证了劳动者的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的源泉,而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又是以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等价交换为基础的。”1 可以说,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划时代的功绩,“它使得明亮的阳光照进了经济学领域,而在这个领域中,从前社会主义者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样曾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此为起点,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2 二、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几点理解 1.从剩余价值理论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差别 从剩余价值规律中,我们不难看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殊意义在于,它不仅仅是使用价值的生产,而且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一方面,生产资料转移了自身的价值,即工人生产出的商品具有着一定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活的劳动创造了新价值,即剩余价值的生产。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产品的总价值。于是,存在资本与劳动相交换的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价值增殖过程。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不难发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包含着生产关系,它使劳动者无法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生产力发展受到阻碍。而社会主义生产又如何呢?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而我国的公有资本主要是掌握在国家和与人民集体的手里,资本增殖后带来的剩余价值也是公有剩余价值,占社会总收入中的主体地位,并主要由国家或集体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来掌握和支配。这部分公有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很大一部分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例如如,剩余价值中约有一半作为税金上缴国家,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主要用于经济建设事业、科教文卫事业、社会福利事业、国防和行政管理费用等;另一半作为税后利润留给企业,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而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由于这些企业的投资者不是国家和集体而是个人,由这些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当然归资本所有者占有,这就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私人剩余价值,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剩余价值是一样的。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生产建立了与现代社会化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把最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让他们能够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破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阻 1剩余价值理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余陶生,(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心得体会

学习科学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有人曾说“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在人们享受科学成果的同时也要承担科学发展带来的弊端。”这样的说法我并不否认,科学发展是人类进步、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凡事都有两面性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所以人类要进步、人类文明要发展,就必然要承担进步与 发展带来的结果。 学习《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这门课程后,对科学的继承与发展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一方面,科学的图景常常都是集猜想、反驳、经验、验证四位一体的“杂合体”,就像是Windows的ta的补丁们,不断纠错交结在一起;另一方面科学又像是一个“问题小孩”,其继承与发展都存在很多问题,好的坏的、简单的困难的、清撤的含混的、肯定的纠结的?? 我们在继承科学前辈们留下的技术与经验时,会对其提出质疑和进行反复验证,直至其理论与实践都是客观存在贴合实际的。这就是科学的继承,是反复验证而不是盲目接受。同样的,科学的发展也是在科学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发展也需要反复提出质疑、进行验证、投入实践。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世界观都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跟当代始终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 就如《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中关于当代科学技术部分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科学和技术的讨论在当代得到了有用印证,科学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引发了技术革命,带动了产业革命,促使整个世- 1 - 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代,综合国力的竞争越发激动,而且科学技术在其中占据着十分严重的地位,这就迫使我们必须要不断强化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创建一个具备创新性与科学性的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各行各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价值目标以及社会评价越来越受重视与关注,但在继承与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要注意区别于科学主义,在这里我们就要尤为重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 在当代,科学是文化的集中体现,求真的同时不能忽略科学“为善”的价值,在继承与发展科学技术时必须要有道德与责任的担当。同时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节约型社会建设等理念的提出在科学层面上也都获得了必要性论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究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究 [摘要]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加深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分析它是否与当代的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资本、土地和劳动共同创造了价值,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入理解和认识,因为它不仅揭示了剥削的秘密,而且对指导如何消灭剥削在当代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以及探究其对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运行是否依然有指导价值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来源现实意义 马克思围绕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核心问题即剩余价值理论,系统地研究了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50年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史,详细地分析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各派的理论观点,肯定了他们在科学理论上的贡献,批判了他们的谬误,公正地评价了他们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透彻地阐明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庸俗化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庸俗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论》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有关政治经济学史的经典著作。马克思分析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史所运用的方法论,以及评价各个学派、各个代表人物的原则和依据,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概述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最伟大的两个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和核心,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他所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考察和研究逐步建立起来的。19世纪的资本主义正处于早期的成长阶段,社会经济还不是很发达,企业经营规模也不是很大。当时的生产主要依靠工人体力来完成,资本家想获得高额的利润只有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这样工人的反抗情绪很激烈,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马克思提

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2、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谈谈你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答:我们所学的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经典体现,是与马克思社会生产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紧密相联的有机体。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不仅包括了对东、西方社会不同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道路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动力以及社会形态依次更迭的理论,而且也包括了对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具体社会形态所进行的研究(如对英国、德国、法国、俄国、中国等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并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著名论点。它涉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的社会行动、社会结构、社会形态与社会演进、阶级斗争学说以及权力、统治、官僚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行的经济与社会分析,其内涵丰富、体系完整。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具体内容: 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科学基础。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最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一生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唯物史观为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分析奠定了深厚的科学基础,

为其对社会发展理论的具体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我们认识社会发展理论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二、社会形态与社会演进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各种社会发展理论所依据的一种理论范式。社会形态是由历史上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全部社会要素组成的统一的完整的社会体系,是按照本身特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活的有机体。一个社会形态都有其特殊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有其生产、发展和消亡的历史,一个较低的社会形态必然被另一个较高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社会的发展和演化是多线条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社会形态划分为社会经济形态、社会主体形态、社会交换形态、社会技术形态等,但其中以经济基础为划分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准。 三、“现代社会”的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思想。马克思深入研究了现代资本主义大工业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对推动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巨大威力和作用,指出了人类历史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进程中的基础条件、基本途径和主要动力。马克思的“现代社会”的理论体现了现代化思想。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形态和阶段的多角度的考察与划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起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是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它包含的基本原理都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对我国文化建设中的各种具体问题的解决有指导意义。 首先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把无处无时不起指导作用的思想方法,称为思想路线。由于世界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最高的地位,因而我们在谈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时,首先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或思想路线的指导。 其次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简称唯物史观。只有以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为指导,才能正确认识文化的起源、实质,文化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文化对其他社会现象的作用,文化的传承,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三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各种哲学的文化观各不相同,有多少哲学就有多少文化观。作为文化整体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的文化观,即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还在形成中。但无论如何,认识一种文化现象、处理一个文化问题,任何人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观指导。 第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新理论概括。这种指导保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避免“左”或右的偏向。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文化问题 正确的指导包含对指导思想的分析,对客观对象的分析和概括,最后得出结论,这种结论的真理性才是可靠的,才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文化究竟包括哪些具体内容?这是今天还没有充分解决的理论问题。文化不是一类感性事物,无法根据其感性特征而把文化从其他事物中区别出来。我们对文化的界说大体上有一共识,即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诚然,作为精神产品,必有物质载体,但物质载体不等于文化,物质载体虽然是感性的,载于其上的文化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究竟文化包括哪些内容,有必要认真研究。文化是三大社会领域之一,要弄清楚它的内容问题应该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一,当然会起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样,我们就可以循着作为社会存在之精神反映及其成果把文化因素区别出来。例如,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关系区别出技术、自然科学、经济理论,从人们之间的交往和关系区别出语言、文字等。对政治领域的精神活动和文化领域本身的精神活动,也是如此进行具体分析。这样,我们就能比较充分地解决这个问题了。 总之,指导不仅是在指导思想中进行逻辑演绎的过程,也是在指导思想下深入实际,对实际材料进行分析综合的过程。 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建设和发展当代中国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下面,就其中几个重要问题略陈己见。 第一,建设和发展科学的文化哲学问题。至今,还没有大家都认同的科学文化观,即文化哲学,因此建设和发展科学的文化哲学成为我国文化建设中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这个任务,必须以科学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来指导才有可能完成。科学的文化哲学之所以难于形成,是由于人们对其对象的理解各式各样。应该采取多数人在理论研究中的理解。在理论研究中,各家各派、东西方往往把经济、政治和文化并列为人类社会三大类活动和现象,把文化界定为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也就是一种可以与经济、政治比较清楚地区分开来的东西。有了比较明确的对象之后,我们就可以对它作进一步研究。进一步研究应该包括,对它的环境的研究和对它本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 论文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 摘要:发展是人类面临的永恒主题,自从我们有生命以来就是如此。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也在不断发展创新,并且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多方面的表现。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推动着科学理论的发展。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进步也是我国促进人民群众学习、掌握和运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的表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当代;创新;中国 马克思主义是国际无产阶级领袖和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以19世纪工人运动为实践基础而创立的理论体系,是19世纪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 马克思主义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产生的科学真理,来自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在现在社会,不能仅仅是用“宏观”“微观”和“中观”来界定每件事情,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已经不同于过去,越来越广泛的人类实践活动已经突破了过去那种仅限的地域[1]。比如,一个实验课题,可以让多国的科学家们参与这个全球性的活动。一个震撼人心的事件,可以使全球人类的目光聚焦在这里。谁也不能否认,人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全新的方方面面有联系的社会,而且变化发展的也非常快。人们观念的更新,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这些变化的速度之快,已经让人们越想都想不到。越来越多讲述未来的电影,都讲述了人类对于这个社会发展的幻想,莱昂纳多先生的《盗梦空间》,曾经在电影院中看得时候真的是心情澎湃,曾经看到许多报道,讲述了对这部电影中技术可能性进行估测和肯定。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马克思主义不只是帮助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而且让人类学会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许多过去被认为千古不变的真理,在现在社会的发展中,已经被证实为谬论。当代社会遇到了很多问题,如战争、自然灾害、经济问题等,都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找到原因和解决的方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一直会发展下去的原因。世界和平,人民合作,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这就是当今时代的潮流。根据当代发展的主题,马克思主义也在创新中寻求着理论领域的突破。在各国之间紧密的联系和合作中,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已经全然成为了新时代的新理论和新观点。贸易全球化和世界各种组织的建立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所以马克思主义也在实践领域寻求着在世界主题的情况下开拓社会主义发展新道路。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也发生了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改变[3]。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讲述的是晏智杰先生以今日中国经济学指导思想只能是当代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由,认为经典马克思主义是不可能作为指导思想[2]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凯尔纳认为:“同那些宣称马克思主义在现时代已经逐渐过时的人相反,我认为马克思主义仍然在为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的当代发展提供理论来源,并且包含着仍然能够帮助我们争取改造当代资本主义的政治来源”①其实我认为无论是经典马克思主义还是当代马克思主义,都是中国的指导思想。

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

概括: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容: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体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都是通过提高剩余价值率实现的;基本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重要标志. 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现实价值 马克思在定义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时说:“如果工人每天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平均代表6个物化劳动小时,那末,工人要生产这个价值,就必须平均每天劳动6小时。如果他不是为资本家劳动,而是独立地为自己劳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他平均一天同样要劳动这么多小时,才能生产出自己的劳动力的价值,从而获得维持或不断再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但是,工人在不为资本家劳动、“独立地为自己劳动”的情况下,“其他条件”怎么会“相同”呢? 本文将讨论马克思《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中一个严重的逻辑错误,并且证明使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概念来证明资本利润来自对劳动者的剥削是没有说服力的。 课题的意义 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仍然占据着经济理论的中心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引进市场经济后,出现了经济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的情况。例如,在市场经济中是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而根据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劳动价值决定商品价格;发展经济需要大量引进利用外资,但是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利润来自剥削。尽管如此,很多中国经济学界的重要人士,仍然顽固地坚持原有观点(1,2)。经过多年的政治宣传和理论教育,“资本家靠剥削发财”已经在中国劳动阶层的思想意识中根深蒂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是工人理论家激烈批判私有化改革理论的基本依据(3)。中国高等院校的经济学教科书仍然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主线,仅仅略微增加了一些有关市场经济的容。虽然有人发出了“改写政治经济学”的呼吁(4,5),但是至今未见行动迹象。对于在大学中讲授西方经济理论,有人提出仅仅“述而不批”或者“批而不透”是不行的,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入的评析”(6)。中国基本经济理论的滞后状态,可能成为阻碍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障碍,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时,甚至可能成为走回头路的推动力之一。 中国的经济学家现在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严重脱离实际,既不能解释各种经济现象,又不能指导制定经济政策;另一方面,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独特地位,无法把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放在一个客观的位置上,批判其中违背客观实际的部分,利用其科学成分。 由于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础,中国很多经济学家正试图通过修正劳动价值论,走出这一两难境地。例如,有人提出不仅活劳动(人的劳动),而且物化劳动(机器等)也能够创造价值,试图在不违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为资本利润的来源找到一种正当解释(7)。虽然他们小心地遵循着马克思的思想方法,但是仍然受到了激烈的反驳(8,9)。 笔者认为,尽管面对经济现实,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捉襟见肘,但是仍然占据着中国经济理论的主导位置,除了政治因素,还有三个重要原因: (一)劳动价值论无法在实践中进行验证。 根据劳动价值论,商品价格取决于其劳动价值。但是,马克思又说,同样时间不同种类的劳动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同的,而且商品价格可以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因此,在仅有的两个可以实际测量的参数——商品价格和劳动时间——之间,存在两个不确定的环节,即: 劳动时间和劳动价值之间的关系 商品价格和商品价值之间的关系

浅谈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再生产理论研究对象货币作用积累与消费经济结构论文摘要:社会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一到第三卷中逻辑缜密地提出了自己关于社会生产平衡的思想,对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学习有助于认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社会各部门保持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不管生产过程的形式怎样,它必须是连续不断的,或者说,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他也不能停止生产。因此,每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就是再生产过程。”马克思的这一段话揭示了再生产过程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本文就将在分析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其对于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协调比例均衡和社会三大产业关系的指导意义。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概述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把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当作个别的过程和再生产过程来分析,即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自身的生产。假定了资本在流通领域内所经过的形态变化,但未进一步考察它们。而这些未考察的内容,正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要研究的。 总之,在前面资本积累理论中考察的是个别资本,生产过程,这里考察的是社会资本,资本运动的全部过程;前面考察的重点是资本

积累与扩大再生产,这里考察的重点是资本简单再生产。社会资本亦称社会总资本,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互相交错、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单个资本与社会资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个体和总体的关系,或者说是微观和宏观的关系。马克思说:“各个单个资本的循环是互相交错的,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而且正是在这种交错中形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二)社会再生产的起点 “不管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怎样,它必须是连续不断的,或者说,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他也不能停止生产。因此,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就是再生产过程。”所以,再生产为一切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但是,再生产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式下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市场经济形态下,再生产的起点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个起点不是自给自足形态下和计划经济形态下的以多种必须的生产要素以实体 形式的直接集中,而首先以资本积累特别是货币资本的形式存在。 《资本论》对货币资本的作用、货币流通在交换中的媒介作用有专门的论述。马克思认为,货币的作用有二:第一,资本主义生产的是商品生产为统治地位的生产形式,货币形式的资本,即货币资本是整个生产过程的启动力,也是生产过程持续进行的动力,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流动资本上。全部预付资本价值,即资本的一切由商品构成的部分——劳动力、劳动资料和生产材料都必须用货币先去购买。第二,适应着生产资本的一定规模,必须要求有一定数量的与它并存的货币

学习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有哪些收获

学习了《xx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的收获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得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即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把马克思主义当代化结合起来,这是理论界的共见,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与当代走向,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为前提,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任务为关照。这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突出表现为时代性和实践性。 依据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不同内容和特点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相互承接的两大发展阶段,产生了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两大理论体系。在90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我们形成了三条基本经验,即: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实现这一基本原则,关键在于从时代要求和社会实际出发,把实践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坚持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探索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活力源泉,永葆这一活力源泉,关键在于全面把握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基本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特征,强固这一根本特征,关键在于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与创造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把握科学内涵、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基本规律,是为了更科学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和当代中国,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着重关注三大基本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