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财政管理体制及启示

澳大利亚财政管理体制及启示
澳大利亚财政管理体制及启示

澳大利亚财政管理体制及启示

一、澳大利亚国情概况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土地面积768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六大面积国家,也是唯一一个领土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人口约2000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资源丰富,农牧业及服务业都很发达。它的领土划分为六个州和两个领地:分别是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昆士兰州、南澳大利亚洲、西澳大利亚洲、塔斯马尼亚洲和北领地、首领地(即首都堪培拉所在地,人口约32万)。

澳洲原为土著人居住,后成为英国殖民地,1901年形成澳大利亚联邦,只有100多年的建国史。由于上述历史渊源的因素,澳大利亚类似英美模式。其政治体制实际上是非完全意义的三权分立。议会是国家立法机构(包括参议院和众议院),负责制定法律,澳大利亚的法律体系很健全。宪法第83款规定,没有法律对拨款的授权,任何资金都不能从联邦中支出。由此看出国家财政资金是由议会控制的。总督是国家元首,由英国女王任命,负责签发议会通过的法案。总督一般没什么实权,但其能够任免总理。行政机关的总理和部长(即内阁)是议会的成员,而且总是从下议院多数派政党中选举出来的。这一点澳大利亚宪法遵循了英国的责任政府模式。这种模式不同于美国,美国总统由人民选举产生,而不是议会成员。同样,总统的部长也从议会外任命。由此看出,其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不是完全分离,特别是2005年7月1日后以霍华德为领袖的自由党多年来首次控制了参众两院,更削弱了两权的独立性。澳大利亚主要党派有自由党、工党、国民党和绿党。司法机构包括警察和各级法院,它们对于政府是独立的。

二、澳大利亚的财政管理体制

(一)澳大利亚政府间的事权划分明确

澳大利亚的公共行政管理系统主要沿袭英美模式。国家行政管理分为联邦、州(6个州和2个领地)和地方(约863个)三级。每个州有各自的体制,负责管理地方政府,都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与政府分级管理相适应,澳大利亚实行典型的分税、分级财政管理体制,并通过较为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尽可能使公民享受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各级政府间事权划分非常明确。

涉及全国的事物由联邦负责,主要有:国防、外交、宏观经济管理、全国性的税收、州际基础设施、电讯、移民、金融、社会保险;涉及州内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由州一级政府提供,主要有教育、警察、卫生、医疗保健、交通和州内的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地方政府只负责一些非常本地化的事物,如:社区服务、消费

者事务、社会治安、环境服务(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城市计划、建设和基础设施维护等。近些年的公共行政管理改革更着眼于为大众和社区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转移支付按照联邦宪法规定,凡不属于联邦政府管辖的权限均由州政府负责。

(二)澳大利亚的财政收入

澳大利亚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收费收入等,主要来源是税收收入。2003—2004财政年度(即2003年7月1日至2004年6月30日),澳大利亚全国财政收入1876亿澳元,其中税收收入为1751亿澳元占的93%。澳大利亚是一个高税收国家,联邦政府税务局负责税收管理。地方政府是由各州依法设立,财权很小。税收分联邦税、州税两种:

联邦税收包括:公司和个人所得税(约占联邦收入的75%)、员工福利税、商品服务税(GST)、预提税、退休基金保证金、关税、消费税等。

州税主要有:财产税、工薪税、土地税、印花税以及博彩税等。州政府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联邦转移支付(占40%—60%)和州税。

(三)澳大利亚的财政支出

澳大利亚各级政府支出主要依据明确的事权划分,联邦一级主要是行政、国防等本级支出,以及对州级政府的一般性转移支出和社会福利等专项转移支出,后两者支出约占联邦级支出的60%。州级政府主要是健康、教育、环境等支出。在澳大利亚,教育管理职能是通过对州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来实现的,具体的教育事务由州和地方政府负责。联邦政府负担了全国的大部分公共教育经费,目的是保证各级政府在公共教育方面的服务能达到同一水平。地方政府主要是社区服务等本地化支出。2003——2004财政年度,全国财政支出1812亿澳元,社会

保障支出约占40%左右。从支出结构可以看出,澳大利亚不仅是一个高税收国家,也是个高福利国家。

(四)澳大利亚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当联邦、州和地方政府财力与支出任务不协调而出现纵向财政失衡时,联邦政府要向州及地方政府进行纵向财政转移支付,转移支付的原则是横向财政均衡,即如果该州政府在征收收入方面达到了平均努力程度,在政府管理效率方面达到了平均水平,则该州政府有权利获得财政能力以提供全国平均公共服务水平。因为公民同样交纳了所得税就应该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水平。澳大利亚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主要是推动统一、有序的国内市场的形成,促进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这种转移支付就包括了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特定转移支付。在近几年财政总收入中,联邦收入占七成以上,州约占二成,地方政府则不足一成。在财政总支出中,联邦政府的支出约占总支出的70%, 其中用于联邦本级的支出一般只有30% 左右,其他40% 则主要用于全国的社会保险以及对州和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

1、转移支付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均不指定支出用途,州和地方政府可自主确定支出。

一是商品和服务税转移支付(GST—- Goods and Services Tax)。商品和服务税转移,约占转移支付总额的50%以上。1998年税制改革,推行商品服务税,对商品和服务加征10%的消费税,联邦按照均等化原则在各州间进行分配,以平衡各州收入差距,联邦一点不留。这是澳大利亚联邦与州之间财政关系的一次重要变革。这不但防止偷税、漏税,增加了政府税收,而且通过GST对各州的

转移支付,大大加强了联邦对各州的财政控制能力。2003——2004年度澳大利亚商品服务税实际转移款为332.2亿澳元。

二是政府预算平衡补助款、国家竞争政策款、特定收入补助款和支付给地方政府的地方政府财政补助款。2003——2004财政年度该类转移支付款为24.6亿澳元,大约占到10%左右。

2、特定转移支付

一是特定的工程或项目补助。为了保证州及地方政府教育、卫生等特定职能的实现,由联邦政府指定用途,用于特定的工程或项目补助。每年度大约占到全国财政收入的40%左右,该项转移支付一般要达到联邦或全国的某些目标,并按照项目逐项签订协议。澳大利亚宪法第96条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通过特定转移支付,联邦政府将其部分管理权限转移给州及地方政府。在2003-2004年度,特定转移支付款为229.4亿澳元。

二是转移支付机构及金额的确定。澳大利亚设有专门的转移支付机构,即联邦拨款委员会(Commonwealth Grants Commission),它是具有很高独立性的政府咨询部门。在联邦拨款委员会中有一整套考虑了众多因素的极其复杂的模型来计算各州应得的GST拨款数额。公式设计科学合理,操作公开透明,总的来说分配是非常公平的,因而也为各州所信任。计算每个财年各州地区的转移支付数额是以人均的条件计算每个州的标准支出和标准收入,即提供公共服务的平均水平和获得收入的平均努力程度作为基数。联邦拨款委员会每5年计算一次州人均财政收入水平和支出水平即相对财政能力,作为分配商品劳务税的依据。在收到财政补助后,一个州或地区若要达到标准化预算结果,就需要提供标准化的周期性、循环服务,按照标准化税率征收税收和收费,在提供服务和组织收入两个层面都产生平均化水平的效率。

(五)澳大利亚财政体制启示

1、进一步明确事权和转移支付目标

澳大利亚实施均等化为目标的转移支付,是缓解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保证落后地区的公共服务达到基本水准的重要手段。其各州在诸如人口特征、地理自然环境、经济结构等诸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但从人均收入水平的的地区比较来看,并没有贫富差距悬殊的现状,各个地区人民均可享受到水平相同或相近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如教育、卫生、社会治安等),这主要得益于一个有效的联邦转移支付制度。

由此,联系到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我国地区间的财政能力差异十分明显,但我们目前的转移支付在缩小地区差异上作用不大。仅以北京市延庆县作说明。延庆县位于北京市西北部,环境因素对首都发展和全市人民生活有着重大影响,在北京市规划中将作为全国生态示范县发展。为涵养生态,不但很多有商机的合作项目不能落户,而且需要将有限的财力投入到环保事业,加之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即使县政府的努力程度是相同的,与其他区县的财力差距还是很大。这就需要财政体制明确转移支付目标,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达到全民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水平。澳大利亚近几年不断加大环保投入,财政杠杆不以经济片面增长为导向,强调经济发展与增长必须限定在生态承受力内,相应要求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与生态平衡相关联的转移支出,这方面的做法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2、澳大利亚财转移支付制度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澳大利亚的财政均等化转移支付有专门的机构(联邦拨款委员会)操作,有健全的法律体系加以保障,过程程序化,金额公式化,科学的补助方式是澳大利

亚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的核心。使用客观变量(如人口、环境等)的公式可以减少或避免转移支付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加了透明度。联邦拨款委员会每5年调整测算标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利于地方政府制定较为长期的计划。以上很值得我们在转移支付体制改革中借鉴。

三、澳大利亚财政预算改革——绩效预算

(一)预算改革概述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澳大利亚是“支出式”预算,不太重视绩效。在80年代到90年代,澳大利亚通过引入支出审议委员会程序,发布四年预算展望,提高了预算透明度和问责度;通过引进权责发生制会计制度,实行财政管理改善计划及业务评估计划,将绩效评价结果融入预算决策;通过制订《预算诚实宪章》和《财政管理及问责法案》等预算法律和财政管理法规,将财政管理责任移交各机构。在1999年到2004年,澳大利亚通过引入机构财政,进一步下放权限,并在各机构引入预算评价绩效目标制度,完成了从支出预算到绩效预算的转变。

(二)财政管理组织机构

1976年以后,为了避免权利过于集中和加强相互制约,由两个部门负责联邦财政管理:一个是国库部,一个是财政和管理部。国库部具体负责经济预测分析、财政收入预算编制、税收政策、税收征管、国债发行、制定财政政策等。财政和管理部主要负责财政预算执行的日常工作,包括预算支出、制定定额、财政资金拨付,并相应提供详细准确的财政资金支付使用信息(决算)及有关建议。澳大利亚公共财务管理的特点是具有独立于各部门的审计监督部门。联邦审计总署独立于其他部门,总审计长由联邦总督直接任命,审计结果直接向议会的公共核算与审计联合委员会报告。澳大利亚就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独立,彼此牵制,

以达到权力均衡、互相监督的目的。我国审计部门也在探索财政支出绩效审计,但由于其隶属于政府,难以保持完全独立、公正的地位,所以导致监督力度不够。

(三)预算编制程序

澳大利亚的预算年度实行跨年制,从每年的7月1日起至次年6月30日止。预算编制从每年10月正式开始至次年5月国会批准,历时约为8个月时间,如加上前期准备的时间,则长达11个月。其预算编制的主要程序为:

7、8、9月:国库部对下年度经济形势进行预测,确定年度财政收入总规模。各部门对上年预算情况进行审核,并为下年度预算编制做准备。

10月:由财政和行政管理部根据国库部测算的财政收入总规模,提出编制年度预算的原则和设想报告联邦总理,然后由联邦总理下发各部门征求意见,各部门就此结合本部门的发展计划编制部门预算(主要是对本部门提供的产出(outputs), 包括新的产出项目、变化的产出项目以及延性的产出项目等,提出预算建议,包括一般支出预算、资本项目预算以及今后三年的预算设想及备选项目库,然后提交财政和行政管理部;

11-12 月:各部门预算建议及财政部汇编的政府支出预算报送支出审查委员会(ERC)。同时,高级部长审查委员会(SMR) 召开会议,确定财政战略和预算优先顺序,审议各部门预算建议,讨论协商各部门的主要目标成果(outcomes)。

1-2 月:总理会同财政部门研究确定产出和目标成果框架(Outcomes and Outputs Framework) 、绩效评价指标(Performance Measurement) 、新政策提案(New Policy Proposals,NPPs) 等,形成政府支出预算草案(Budget Draft)。

3-4 月:支出审查委员会(ERC) 研究审核各部门预算建议及财政部汇编的政府支出预算,审议绩效评价指标以及为达到目标成果而对政府资源的分配,形成绿色预算报告摘要(Green Briefs) 。同时,国库部将收入预算及支出审查委员会通过的政府支出预算一并交内阁审查。

5 月:内阁将政府预算文件( 包括各类预算文案报告、部门预算报表及预算拨款法案等材料) 呈送国会审议。

国会在 6 月30 日以前正式批准下年度预算。

在预算执行中期,为了应付收入形势的变化和年初没有考虑到的支出因素,以及一些突发性事件必须新增支出等情况,将在每年11月份向国会提交补充预算草案(Additional Estimate Bills),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在审议过程中的所有会议,社会公众可以参加旁听。议会审议通过后即成为预算执行调整的一项重要依据。

从上述预算编制程序可以看出,澳大利亚作为联邦制国家,议会在其政府管理中处于中心位置,在预算管理体制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国库部和财政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则分别有不同的职能,起到了相互制约的作用,体现出预算编制的透明性和公正性。另外,澳大利亚预算编制实行5年滚动制,十分强调年度财政收支计划与中长期财政经济计划的有机结合,既注重财政收入分析,更重视产出与最终目标成果的评估,由此也反映出绩效理念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

预算

内阁

议会(特别是参议院)

协调机构

-总理办公室

- 国库部

- 财政部

支出审核

委员会

政府代理机构

(四)绩效预算改革的启示

1、绩效预算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进一步加强公共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有效性的客观选择。绩效预算不仅是预算方法的一种创新,而且是政府管理理念的一次革命。绩效预算将政府预算建立在可衡量的绩效基础上,强调的是“结果导向”,或者说强调的是责任和效率,增强了预算资源分配与政府部门绩效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提高财政支出的有效性。对于政府部门,公众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成本的关注,有助于促进政府决策程序规范化和民主化;绩效目标的确立,绩效考评的执行及绩效评价结果的公开,有助于强化政府部门的责任;绩效预算赋予了部门更大的预算执行权,有助于促使政府部门按照成本效能原则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财政资金的有效性。对于财政部

门,绩效预算改革有助于促使财政管理方式创新与变革,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有效性。

2、绩效预算的核心是建立起一套能够反映政府公共活动效能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计量方法。在衡量财政支出绩效时,既要考虑支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要考虑支出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为此,必须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台,统一性指标与专业性指标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绩效评价体系,并以大量的有效样本为基础,测算出评价指标的标准样本,按照科学的计量方法,对预算绩效结果进行衡量和评价。在制订绩效指标体系时,要充分听取各方面专家和社会公众的意见,要避免出现绩效指标对被评估者产生逆向激励效应。

3 、澳大利亚的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与预算改革,真实、完整、全面地反映政府绩效。权责发生制的政府会计制度,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一些长期项目和或有债务的信息,有助于增加预算信息的完整性、可信度和透明度,加强预算成本计量与政府业绩考核。目前,新西兰及英国、瑞典、美国等国家也已经在政府预算会计中使用权责发生制,或部分采用权责发生制。为了真实、完整地反映政府活动的成本和绩效,应在政府会计及预算中引进权责发生制,更为准确、全面地反映政府部门的真实绩效。

(五)创新预算编制方法与编制过程,逐步引入绩效评价内容,建立起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紧密结合的预算约束机制。建立这种新的预算分配和考评机制,首先,要建立起体现部门战略规划的滚动预算制度,增强预算的前瞻性和连续性,为编制部门年度预算和实施绩效考评创造条件。其次,建立体现部门年度绩效计划的部门年度预算制度,提出明确的绩效目标,并将年度预算置于滚动预算的约束之下,真正形成滚动预算计划的分年度实施预算。最后,运用绩效指标对年度预算进行绩效评价,并根据考评结果,安排和调整下一年度预算,强

化绩效评价结果对预算的约束。此外,推进绩效预算改革,还需要在法律制度、专业人员、会计基础与技术上进行充分的准备。

四、澳大利亚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澳大利亚的社会保障概况

澳大利亚是高税收、高福利的国家,它是世界上实行社会福利制度最早的的国家之一(早在1910年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开始建立),也是世界上社会福利最好的国家之一,一个相当完善的社会福利网覆盖全国各地。社会保障内容包括养老保障、医疗保障、救济救助、对家庭有关的补贴等,涵盖方方面面,从孩提时期到老年,生老病死的整个生命过程都受到福利制度的关照。社会保障项目主要有三种形式:年金(pension)、补贴(allowance)、津贴(benifit)。具体有:一是生育补贴,鼓励生育政策,生育子女的所有费用都由财政承担,每生一个孩子还一次性奖励1000澳币;

二是孩子助养费,一个有孩子的家庭年收入不超过65,000澳元便可以领取,每两周约50—300澳元/人,金额取决于孩子的年龄、数量及家庭的总收入和财产。

三是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上公立学校的教育都是免费的。到了大学时,澳大利亚公民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无息信贷款,毕业后再还贷款。

四是失业救济金,每两周约330澳元/人,可以保证失业者及家属的生活。条件是需要进行收入和资产评估(单身低于2500澳元,已婚低于5000澳元)。当然,政府的社保部门会经常根据失业者的情况和技能,推荐新的工作岗位。

五是养老金,享受养老金的男性至少满65岁,妇女至少满60岁。养老金领取的多少将根据个人收入、资产而定,并要满足居住条件的要求。

六是很好的医疗保障,全民享有公立医院的免费治疗,通常情况下,开业医生和医院与政府实行统一结帐,病人只需刷卡而不需要付费。

此外,还有学习津贴、疾病和伤残津贴、灾难津贴、边远地区津贴、寡妇津贴、看护津贴、配偶津贴、电话津贴、房租津贴、交通津贴、托儿津贴等。

(二)澳大利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情况

在全球老龄化趋势下,传统的公共养老金计划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澳大利亚同样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1986年,澳大利亚是7个在职人员养活一个退休人员,目前这个比例已经下降到6∶1,2020年将下降到3∶1。如果不建立其他的资金渠道,澳大利亚政府越来越不堪重负,于是,养老保障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职业年金制度的确立,大大缓和了这方面的矛盾。通过十多年的改革探索,澳大利亚初步建立起以三个支柱为基本特征的国家统一立法、政府行政监督、专门机构监管、基金市场运营、社区综合服务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目前看来,这项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已为多数人所接受,新制度运行基本平稳。改革呈现以下特点:

1、从独脚拐棍转向三个支柱

1986年以前,澳大利亚养老保险实行政府年金制度,靠税收筹集资金,主要用于支付政府雇员、大公司管理者的退休金和低收入者老年救济。大多数劳动者基本没有养老保险。这种覆盖面窄、现收现付、独脚拐棍式的养老保险制度,因老年人口迅速增长和筹资渠道单一,致使政府负担日益加重而难以为继。

澳大利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强制雇主为其雇员提供一定比例的职业养老金,并由私营机构运营,具有高度市场化的特点。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澳大利亚已初步建立起以“三支柱”为基本特征的养老保险制度,明确了各方的职责。第一支柱是最低社会安全网。由联邦财政出钱,“低水平、广覆盖”的政府养老金。可领取年龄为男65岁,女61岁(今后将逐步统一为65岁);替代率为男性周工资的25%;每两周支付一次(约400澳元);这一支柱是该国传统养老保险制度的继续。第二支柱为职业年金。这是1986年以后逐渐完善起来的、以个人帐户为基础的强制储蓄型职业年金即由雇主按一定比例强制性缴费的制度(1992年《超级年金保证费法案》规定了雇主应为其雇员向合格职业养老金基金缴纳费用的最低标准,目前是雇员工资的9%)。同时还采取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对雇主主动为雇员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可获得一定比例的减税优惠。职业年金覆盖了澳大利亚绝大部分工作人口,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支柱。第三支柱为自愿性储蓄。政府鼓励雇员自愿缴费,为未来而储蓄投资,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力量保障退休后的生活。这样澳大利亚人退休后也能得到相当于社会平均工资60—65%的养老金,加上老年人享有的各种社会福利待遇,可以维持一种有尊严的生活。

2、从政府责任转向社会责任

由一支柱转向三支柱,不仅是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转换,而且也体现了政府责任向社会责任的转变,特别是个人的责任增大了。过去,机构和个人作为纳税人,只要照章纳税就行了,养老保险是政府的事。在澳大利亚,长期实行高税收、高福利的社会经济政策,人们没有储蓄的习惯。工资收入除纳税外,几乎全部用于即时消费,甚至超前消费。实行超年金计划,实际上是强制人们为未来储蓄,同时,采用个人帐户、税收优惠、鼓励投资等措施,把养老保险从单纯政府责任逐步转向社会责任,大大增加了个人对自己老年保障的关注。

3、从行政管理转向社区服务

是政府出资澳大利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为了加强社会化服务,1997年成立了“中央联接机构”(可简称“中联”,英文名称为Centre Link,设立的非赢利性事业机构),澳方人士称之为“政府与百姓之间服务的桥梁”。该机构与政府各部门保持联系,承担委托的各种服务项目,受家庭与社区服务部委托发放养老金是其主要任务之一。每年由该机构支付的金额高达600亿澳元。中联机构在全澳各地社区有1000多个服务网点,22000多名雇员,使政府从繁杂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形成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从社区到家庭方便、快捷、高效的社会服务网络体系。

(三)对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启示

澳大利亚是一个经济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着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成熟的金融资本市场。作为一种典型模式,澳大利亚的养老体系在制度构建、运行机制、监管安排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能给我们提供许多启示。

1、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维系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条件。

澳大利亚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其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在依法进行管理的基础上,有法可依,管理规范。澳大利亚之所以能够在不长时间内建立如此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与完备的立法分不开的。澳大利亚联邦制定的《社会保障法》,对养老、失业及其他最基本的社会保障问题作出规定。相比而言,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工作相当滞后,许多方面还存在着法律空白。因此,需要尽快出台《社会保障法》,加快我国社会保障立法进程。

2、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确保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的“稳定器”,世界上各国政府都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并从财力上和政策上加以引导。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财政也应以预算形式管理社会保障资金。澳大利亚联邦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约为40%,多数发达国家这一比重大都在30%以上,而我国则不足10%。这说明我们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任重道远。我们应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把属于社会公共需要的社会保障支出部分由财政承担起来。

3、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对比澳大利亚,中国的养老问题更加突出和尖锐。第一,我国老龄化的速度快,程度高。老年保障问题本身就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结构在短期内发生巨大变化,使得老龄化的来势更加迅猛。第二,中国的老龄化是在经济向现代工业化转变过程中发生的,像澳大利亚这样的发达国家是“先富后老”,而我们是“未富先老”,因而矛盾更为尖锐与突出。第三,中国的老龄化与经济体制转轨同步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迅速解体,新制度的建立也更为紧迫。传统现收现付体系内生的隐性债务与艰巨的企业改革交织在一起,导致高昂的转轨成本,政府在养老方面面临严重的资金压力,财务负担越来越大。如何构建一个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健康、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成为决定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和谐发展、市场化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澳大利亚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是世界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除政府提供的养老保障外,应该给予特别支持和重点发展的是作为第二支柱的职业年金制度。首先在法律保障上有《超级年金保证费法案》;在税收方面,通过在缴费、投资、领取等环节的税收安排鼓励职业养老金的发展。以上做法均值得我们借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个人收入水平显

著提高,但资产结构却不够合理,养老资金明显不足。如果政府能够合理引导各单位将用来发放给职工的各种福利和补贴中的一部分以养老金的形式存入职工个人账户,并给予税收方面的减免,不仅可以减缓工资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而且对资本市场我国和经济稳定增长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如果我们将企业年金视为整个养老体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柱来发展,一定的激励措施就是非常必要的,在目前自愿性的企业年金制度模式下尤其如此。

4、结合我国国情,积极探索新型农村社会保障。我国人口多,经济基础较薄弱,农村人口占全部人口比重较大的国情来看,是不可能照搬澳大利亚的做法的。我国社会保障及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必须从实际国情出发,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障,坚持城乡有别,低水平覆盖,保障基本生活的基本原则,必须要与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澳大利亚公务员制度

澳大利亚公务员制度 一、澳大利亚公务员制度的起源 澳大利亚原为英国的殖民地,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风情深受母国影响。澳大利亚的政治制度与英国血脉相成,因此它的公务员制度也自然起源脱胎于英国的现代文官制度。 二、澳大利亚公务员制度的发展阶段澳大利亚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殖民地时期和联邦政府时期。 (一)殖民地时期: 自19世纪五、六十年代,澳大利亚各殖民区经英国议会批准成立负责政府,每个殖民区都在发展各自的政府文职人员。当时的文官制度极为混乱,政府官员忙于争权夺利,贪污腐化成风,行政效率低下。 1883年,维多利亚殖民区首先通过了《文职人员条例》,成为其他各殖民区公务员制度的先驱。 新南威尔士于1895年通过的《文职人员条例》规定成立一个独立委员会,全面掌握政府文职人员的有关事宜。该委员会负责为政府所有文职人员评定级别和薪金;规定职业分类、编制人数、录用条件;负责考核、晋升及调查违纪行为;制定退休制度,等等。[1] (二)联邦政府时期: 1901年澳大利亚独立,成立了联邦政府,1902年联邦政府即采用新南威尔士的文职人员管理制度,稍作修改,主体制度沿用至今。[1] 澳大利亚的公务员制度的最新改革,是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酝酿,九十年代末最终完成立法程序从而开始实施的,目前改革政策仍处于推行之中。澳大利亚行政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外包”,即把政府的一些辅助性、服务性职能,以承包的形式转交给私营企业,政府只保留政策制定、合同管理等核心职能。这样,公务员的人数也相应减少。1999年,新颁布的《公务员法》,只将政府核心职能机构的雇员作为公务员,废除了有关公务员管理方面的许多具体规定,突出了公务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强调了公务员委员会对各机构公务员管理的监督,更强调功绩制保护委员会的作用[3]。 三、澳大利亚公务员制度的现况 (一)公务员立法及适用范围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有关公务员管理的立法,按照适用范围的不同可划分为三个层次:1、适用于包括公务员在内的所有社会就业人员的法律。主要有《劳资关系法》(1996年)、《平等就业法》(1987年)、《妇女公平就业法》(1999年)、《职业健康和安全法》(1991年)等。 2、适用于包括公务员在内的所有公职人员的法律。主要的有《公共部门就业法修正案》(1999年)、《行政申诉法》(1975年)、《退休金法》(1990年)、《长工龄休假法》、《产假法》等。 3、只适用于包括公务员的法律:《公务员法》。该法颁布于1999年12月5日,共11章79条,只适用于政府核心职能机构的雇员和公务员,对其他公职人员不适用。[3] (二)公务员的范围界定 根据联邦于1999年颁布的《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指政府核心职能机构的雇员,政府核心职能机构包括联邦政府的部委、执行机构和法定机构。[3] (三)公务员的管理机构 1、承担部分相关职能的内各部委主要有: (1) 劳动部,负责雇佣人员工资的原则政策。 (2) 财政部,负责预算的制定

阜新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与县区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

阜新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与县区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阜政发[2009]20号 【发布部门】阜新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9.04.13 【实施日期】2009.01.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阜新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与县区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 (阜政发[2009]20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中省直各单位: 为促进全市经济的协调发展,稳定各级财政收入来源,按照国家和省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要求,市政府决定对我市现行市与县(区)财政管理体制进行调整。 一、完善市县(区)财政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1994年国家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来,我市在下放县(区)部分企业的情况下,基本维持了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市本级与县(区)收入的财政管理体制,保证了各级财政的既得利益,对市县(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企业产权制度的不断完善,其体制弊端不断显现。一是我市现行的财政管

理体制是全省唯一未实行分税制的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的公平竞争,给税收的混库、串库和抢拉税源行为创造了条件,影响了各级政府财政收入来源的稳定。二是影响了市本级与县(区)收入的均衡增长,不利于城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政策效益未达到最大化。三是与国家和省现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不一致,不利于各级财政政策的贯彻执行。因此,在继续贯彻执行国家、省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对我市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十分必要。其具体作用是: 1.有利于调动县(区)培植财源的积极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分企制”调整为“分税制”,把市本级绝大多数企业下放到县(区),有利于增大县(区)政府培植财源的空间,激活县(区)政府发展经济的动力,促进县(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严格按属地纳税,使市县(区)共同关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共同培植税源,共享企业税收增量,有利于调动各级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 2.有利于深化企业改革 按税种划分收入,有利于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结构的兼并、重组、联合,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为企业改革提供有利环境。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利于民营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及企业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合理流动。 3.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合资、联营、股份制企业相互交叉,经济成分日益复杂,企业隶属关系模糊,市与区之间,区与区之间混库、串库、争拉税源现象不断发生,扰乱了税收秩序。建立较为完善的财政管理体制,有利于规范税收秩序,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二、调整范围

澳洲体系的亲子游泳课程,你是否从未体验过--澳洲教育体系

澳洲体系的亲子游泳课程,你是否从未体验过?:澳洲教育体系 金色的九月渐行渐远,盛情的十月款款而来,中秋节的喜悦气氛还没散去,国庆节又承载着大家的期盼到来啦。在这个双节同庆之际,小编不得不在这里真诚建议一下,这个时节,迎着凉爽的秋风,感受着舒适的温度,趁着假日的空闲,正是各位宝爸宝妈带着孩子参与亲子互动的大好时光啊。 说到亲子互动,现在好多宝爸宝妈工作忙碌,拼命努力,不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优质的生活环境,给孩子一个有保障的美好未来吗?但实际上,比起好的生活条件和水平,对于孩子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健康成长,以及和父母之间亲近的情感交流。 而能够同时满足这两点的,绝对要数亲子游泳课程啦!尤其是澳洲体系的亲子游泳课程,更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极大的帮助,同时对培养亲子关系和形成良性亲子互动方面,也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其实,从很多国内宝爸宝妈选择澳洲体系的亲子游泳课程就可以看出,澳洲体系的亲子游泳课程有它的独特之处,这是其他体系的亲子游泳课程无法比拟的,于是,好多国内的宝爸宝妈们都发愁了,因为他们不可能带着孩子去澳洲参加亲子游泳课程啊。 小编在这里想对这些宝爸宝妈们说,你们不用去澳洲,澳洲体系的亲子游泳课程自己来到你们身边啦!酷游儿童游泳俱乐部就是采用了澳洲先进的课程体系,结合中国孩子的特点,为你们量身定制亲子游泳课程,课程涵盖0-12岁的孩子,让你们的烦恼统统消失! 澳洲体系的亲子游泳课程,注重孩子们的安全性,绝对为各位宝爸宝妈和你们的宝贝提供安全整洁的游泳场地,不仅让宝妈们和宝宝们回到宝贝还在子宫时的亲密自然环境当中,还会在专业人员的指导,通过水中游泳运动,刺激宝宝们的脑后敏感区域,从而加速对宝宝大脑的发育。 最重要的是,在酷游亲子游泳俱乐部,家长和孩子都可以直接接触到最专业的指导团队和人员,让家长们在指导下学会更好地与孩子互动,让孩子在指导下能够更好地锻炼身体的柔韧性,以及促进肌肉的建立和肺活量的增加,极大地有助于孩子心肺功能的发育。 所以啊,趁着天气舒适,趁着时光正好,加入酷游亲子游泳俱乐部吧,带着你的宝贝,去体验澳洲体系的亲子游泳课程,这将会是你们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广告】 感谢您的阅读!

怎样完善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怎样完善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就是对企单位金运动所实施的计划、组织、指导、协调的过程,并处理单位同各方面的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在单位的经营与管理中,财务管理制度是控制和管理的核心,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提高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我国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后,经济全球化及我国“与国际接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重大比例日趋协调,决策环境日益复杂,经营风险日益加大,我国要在世界经济浪潮中上占有一席之地,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效益最大化,就必须要加强财务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控制,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那么,怎样才能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一点见解。 一、我国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规章制度执行力不强,缺乏严肃性 首先,财经法规、纪律、制度的执行力不强,有部分地区存在法制意识不强,纪律观念淡薄,处理财会问题不讲程序、流程、手续,财经纪律松驰、违规违纪现象突出,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处理问题仅凭习惯经验。其次,财务工作存在不稳定性和随意性,缺乏严肃性,经常有“主管领导调走,财会人员调整”,造成了清理不完的乱账等现象。最后,有个别部门对发票、支票、收据、工时记录等专项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不按规定办理财政票据的核销手续,管理不善。诸多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完整性,往往流于形式。 2、资产管理不规范,存在隐患 (1)货币资金内部管理存在漏洞,存在安全隐患。 在现实的管理中,有些部门没有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有的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互串岗位和干私活等,财务监督小组监督工作不到位,力度不足。大额支出或超预算开支没有办理相关手续,公款私存现象较为突出,设立“小金库”或账外账,这种现象成因复杂,且有蔓延的势头。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 当前,存在财务分析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脱节,账务管理与固定资产管理脱节,致使资产存量不实,虚增收入和利润,虚盈实亏,普遍存在“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现象,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调拨、处置,以及对外出租出借等手续不全,未按时进行自查、项目手册应办未办,并造成资产管理混乱无章。 3、预算管理工作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预算编制工作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导致这些资金都没有发挥相应的功能。部分人员认为抓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作茧自缚”,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工作人员对编制采购预算的重要程度不够,编制工作重视不够,因而采取逃避和退缩的态度,形成了在实际过程中遇到的

财务管理体制.doc

财务管理体制 一、财务管理主要原则 1.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或企业利润最大化)。国有独资企业组建的公司,则是国有资产的最大增值化。 2.企业运营资金总成本最小化,促进企业内外资金充分合理流动,提高奖金使用效益、效率。 3.企业财务管理实行撏骋涣斓肌⒎旨斗止す芾頂体制。 4.企业财务管理,体现行业、区域、所有制特征,遵循国家财税、会计法律法规,也要注意吸引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并与国际财务惯例逐步接轨。 5.企业财务具有可控性,促进财务管理与企业总体战略和规划目标相吻合,通过必要的财务手段鼓励、支持、扶植、限制、禁止下属企业财务行为,使其运作在预定的发展轨道上。 二、财务机构设置 1.母公司级 (1)设立与财务活动有关的部门,如财务部、审计部、融资部、投资部、财务结算中心、内部银行、财务公司。 (2 中心。 (3)财务机构由公司财务副总经理统一分管负责。 2.子公司级 (1)子公司一般仅设置财务部。对较大规模的子公司还可增设审计、地区性结算中心。 (2)对规模较小的子公司不单独设立财务机构,仅设立不少于2名的财务岗位,附设于公司行政部(秘书处)。 3.分公司、工厂级 (1)分支机构可以设立财务部,主要侧重核算和成本控制。 (2)分支机构亦可由上级公司总部财务部单独立帐,进行内部核算。 4.关联企业、协作企业 参照核心企业财务规章制度设置财务机构。 三、财务人员任用 1.母公司财会人员,尤其高级财务主管,必须由资深财务专家担任,精通管理会计、责任会计、成本会计、投融资运作、资本市场等。 2.母公司财务部长为高级管理人员,由董事会任免。 3.对下属企业实行会计委派制。 (1)企业群体内分公司、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的财务主管和高级财会人员均由其上级母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人员推荐、审查,由人事部门审批并办理有关手续; (2)会计人员的工资、人事关系和岗位职务任免级划归母公司,由母公司派遣和考核,负责对全体财务人员的培训、业务指导; (3)会计人员定期向上级财务部门述职;

工业园区管理方案计划体制和运作机制

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缙云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的研究课题组组长:课题组组长:陈积康牵头单位:牵头单位:经贸局责任单位:缙云工业园区、责任单位:缙云工业园区、新碧镇当前的缙云工业正处于一个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推进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园区开发步伐,是建设“四型缙云”,加快撤县建市进程的有效举措。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县的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特别是体制机制上的缺陷,已成为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的一个制约因素。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近期组织有关人员就进一步完善缙云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一、工业园区发展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缙云工业园区是我县最具区位地理优势的发展平台,也是我县承载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阵地。(一)、发展基本情况缙云工业园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2000 年 6 月至 2003 年 3 月,属新碧镇镇管园区,规划面积 530 亩;第二阶段是 2003 年 3 月至 2006 年 3 月,提升为县级工业园区,成立新碧工业园区管委会,专门负责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规划面积包括新碧镇、新建镇、城北乡两镇一乡六个区块共 24.97 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 16.2 平方公里;第三阶段是 2006 年 3 月开始,被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规划面积 4.16 平方公里。 2005 年底,

到缙云工业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2.9 亿元,完成开发 1.94 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 1.75 平方公里。共有协议入园企业 87 家,开工 87 家,投产 79 家。工业总产值从 2002 年 3.5 亿元上升到 2005 年的 20.4 亿元,年均增长 79.96%,税收从 2002 年的 960 万元上升到2005 年的 4256 万元,年均增长 64.28%,初步形成了以五金机械、摩托配件(电子仪表)、建材制品、灯管等为主的主导产业。2006 年预计可实现工业总产值 30 亿元,实现税收 6000 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 46.7%和 41%。(二)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工业园区开发的不断推进,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显现,尤其是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已对工业园区的发展造成了束缚,影响到园区的正常开发、建设和管理。目前,新碧工业园区现已开发范围内共有两个平行的行政主体,即工业园区管委会和新碧镇政府,在当前的体制下,存在管理“两张皮”和权责不清的现象。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城镇建设职能不清。目前园区的规划几乎包括整个新碧镇范围,理应承担所在范围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但从行政角度讲,新碧镇的城镇建设主体是镇政府。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就必然会产生冲突,导致事实上的主体缺位,双方都难以承担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同时由于工业园区与乡镇的定位不同,相互缺乏有效衔接,规划上存在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如工业园区范围内的乡村康庄工程建设与园区路网建设,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有可能造成重复建设等问题。

现行财政体制对区经济的影响

现行财政体制对区经济的影响

浅析省以下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行财政体制对桥东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财政体制是指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政管理职责与权限的原则和形式。由于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人们通常把预算管理体制习惯地称之为财政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制定是与当时地方经济的发展相适宜的,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市对区财政体制,在保基层政权运转、保社会稳定、保公教人员工资发放、支持地方事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成绩是实实在在的。但是,随着时序的变迁,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财政管理体制也与时俱进和变化的新经济形势谐拍共鸣,相应作了多次调整和完善。研究财政管理体制,特别是完善和规范市对区财政管理体制,努力缓解区财政实际困难,是目前财政部门需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现行财政体制运行情况 根据《邢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区财政体制的通知》(办字[2008]82号)和《关于邢台县、市区财政体制调整后有关预算管理问题的通知》(邢市财预〔2008〕42号),目前市对区实行“统一征收、比例分享、超额奖励、小税留区”的财政体制。按照该体制规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教育费附加收入仍执行原体制,即“统一征收、比例分享”。一般营业税下划到区,按属地征收分别缴入区金库,省分享10%,区分享90%;金融营业税缴入区国库,仍作为省级专享收入。一般营业税区分享部

分增量实行分段分成。当年增幅10%以内部分,市与区按基期年比重分成;增幅10%-20%之间部分,提高区分成比重20个百分点;增幅20%以上部分全部留区,环比计算。市应分成部分通过年终结算由区上解市财政。小税种超基数部分,市与区实行定比分成办法,市级与桥东区分成比例为4︰6。市分成增量财力,由区财政通过财政结算上解市财政。 二、现行体制下存在的问题 (一)县(市、区)域财政收入的增长受到县(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制约 近年来,在多数县(市、区),主要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工商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能力增长艰难,成为其财政增 收难的重要原因。1.市场格局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县(市、区)域企业的发展难度增加,从而制约了县(市、区)域企业对县级财政收入贡献能力的增长。2.在县(市、区)域范围内,税收贡献能力比较强的中央和省属国有企业比较少,即使有若干这样的国有企业, 县级财政也很少能够参与其税收分享。就桥东区而言,区位劣势制约桥东经济发展,直接导致税收流失和经济增长乏力。具有邢台“牛城”之称的桥东,具备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优裕的企业经济资源。但近年来受历史因素、宏观政策、产业结构等影响,桥东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渐被边缘化,桥东区的经济发展也长期受此掣肘。一是发展空间受制约。桥东区辖区面积仅有33.87平方公里,占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研究论文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研究 【摘要】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确立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财务管理活动是企业的资金管理;保证企业正常运作的是合理的资金流动。因此,财务管理尤其是资金的管理成为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报告为信息用户的决策提供较强相关性的信息,因此我国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在财务体制管理中占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研究笔者对目前我国学术界存在的几种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并对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提出了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主体发展的思路及财务报告体系改革思路。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现实选择;财务报告体系 Enterprise financial control system research Abstracts: The financial control goal is the enterprise manages finances the activity to hope the realization the result, is appraises the enterprise to manage finances moves whether reasonable primary standard. Establishes the reasonable financial control goal, all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in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The financial control activity is enterprise's fund management; Guaranteed the enterprise normal operation is the reasonable resource flow. Therefore, financial control in particular fund management into business management activity important constituent; The financial report provides the strong relevant for the information user's decision-making information, therefore our country financial report system reform hold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management. Through to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control research author several kinds which exists to the present our country academic circles about the financial control goal viewpoint proposed own view, thought the enterprise value maximization is Our country Enterprise financial control goal reality

澳大利亚教育改革

澳大利亚教育改革 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制度十分完善,中小学教育非常普及。基础教育从本国实际出发,致力于教育与社会发展进步相适应,注重实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办学体制方面,公立学校面临着危机,到私立名校就读的学生与日俱增,公立学校的生源在大量流失。在经费方面,联邦政府与各州和领地政府一直在执行一项双方达成的协议。 近年来,澳大利亚呈现出公立学校人数不断减少的趋势,在课程设置方面,课程如何开设,课程教学怎样进行,是否兼顾移民儿童的特点,这种兼顾在各学校、各年级如何分配,仍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澳大利亚中小学遇到的另一棘手问题是师资短缺、素质不高,能够胜任教学的教师更是供不应求。频繁的考试也是澳大利亚中小学的传统特征。针对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澳大利亚政府制定了相应的基础教育改革策略。 一、申明基础教育的宗旨 培养面向21世纪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是当今澳大利亚教育的基本目标。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教育部出版的《澳大利亚基础教育国家报告》,在显要位置上申明澳大利亚基础教育的十大宗旨,充分体现了澳大利亚关于发展基础教育事业的国家意志。基础教育十项宗旨包括: 1、为所有年轻人提供优质教育,发挥他们的天才和潜能,以适应社会、文化和经济的需求。 2、使所有学生获得高水平的学识、自信、乐观、高度自尊,完善个人美德。 3、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满足特殊群体接受特殊教育的需求。 4、适应国家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及社会需求,为学生提供未来就业和其他生活方面最具灵活性和适应性的技能。 5、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继续教育和培养打基础,尊重并以积极态度对待终身教育。 6、使学生在如下10个方面得到发展,它们是:英语识字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能力),计算能力(包括其他数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处理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对现实社会科学技术作用的理解能力,对澳大利亚历史和地理的系统了解及评鉴能力,英语以外的其他语言能力,欣赏、理解以至参与艺术创作的自信心,对道德、伦理和社会正负面事件的识别能力。 7、使学生形成有助于积极参与澳大利亚社会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 8、使学生能理解和尊重澳大利亚的文化遗产,包括土著人和少数民族群体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9、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创造性地利用闲暇时间。 10、提供恰如其分的就业教育和工作领域的知识培训,包括对大自然和社会工作环境的熟知。这些宗旨应随时间的进程而不断更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澳大利亚社会需求。 (1)提倡平等教育 澳大利亚提倡平等的教育,对不同背景和有某些特殊困难的学生一视同仁,政府为6类学生提供特别的帮助和援助。这6类学生为:有各种残疾的学生以及在学习、情感或行为方面有障碍和困难的学生;面临失学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低下或贫穷的学生;土著学生;来自非英语背景国家的学生,这些学生需要在学习英语上给予特别的帮助;位于偏远地区的学生。政府还采取具体措施,让这些学生能够和其他学生一样得到同等水平的教育。 (2)设立“校长专业考核”制度

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工业园区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 缙云工业园区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得研究课题组组长: 课题组组长:陈积康牵头单位: 牵头单位:经贸局责任单位:缙云工业园区、责任单位:缙云工业园区、新碧镇当前得缙云工业正处于一个加快发展得关键阶段。推进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园区开发步伐, 就是建设“四型缙云”,加快撤县建市进程得有效举措。通过几年得努力,我县得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得成绩,但存在得问题也比较突出,特别就是体制机制上得缺陷,已成为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与招商引资工作得一个制约因素。根据县委、县政府得部署要求,近期组织有关人员就进一步完善缙云工业园区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一、工业园区发展基本情况及存在得问题缙云工业园区就是我县最具区位地理优势得发展平台, 也就是我县承载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实现跨越式发展得主阵地。 (一)、发展基本情况缙云工业园区得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 2000 年 6 月至2003 年 3 月,属新碧镇镇管园区,规划面积 530 亩;第二 阶段就是 2003 年 3 月至 2006 年 3 月,提升为县级工业园区,成立新碧工业园区管委会,专门负责工业园区得开发、建设与管理,规划面积包括新碧镇、新建镇、城北乡两镇一乡六个区块共 24、97 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 16、2 平方公里; 第三阶段就是 2006 年 3 月开始, 被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 规划面积 4、16 平方公里。 2005 年底, 到

缙云工业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2、9 亿元,完成开发1、94 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 1、75 平方公里。共有协议入园企业 87 家, 开工 87 家, 投产 79 家。工业总产值从 2002 年 3、5 亿元上升到 2005 年得 20、4 亿元, 年均增长 79、96%, 税收从 2002 年得 960 万元上升到 2005 年得 4256 万元,年均增长 64、28%,初步形成了以五金机械、摩托配件(电子仪表)、建材制品、灯管等为主得主导产业。2006 年预计可实现工业总产值 30 亿元,实现税收6000 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 46、7%与 41%。 (二)存在得主要问题随着工业园区开发得不断推进,一些深层次得问 题逐渐显现,尤其就是管理体制等方面得问题,已对工业园 区得发展造成了束缚,影响到园区得正常开发、建设与管理。目前,新碧工业园区现已开发范围内共有两个平行得行政主体,即工业园区管委会与新碧镇政府,在当前得体制下,存在管理“两张皮”与权责不清得现象。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就是城镇建设职能不清。目前园区得规划几乎包括整个新碧镇范围,理应承担所在范围得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但从行政角度讲,新碧镇得城镇建设主体就是镇政府。因此,在具体得实施过程中,就必然会产生冲突,导致事实上得主体缺位,双方都难以承担城镇基础设施得建设 任务。同时由于工业园区与乡镇得定位不同,相互缺乏有效衔接, 规划上存在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得浪费, 如工业园区范围内得乡村康庄工程建设与园区路网建设,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有可能造成重复建设等问题。二就是土

澳洲教育系统

澳洲教育篇: 学制12年 Public school 6 secondary school 6 学校分类: 收费学校: (1)私立学校(一般被称为Independent School 或者Private School) 由宗教团体或者其私人机构独立运作,私校为此需要遵循其特定的宗教信仰或其独立的教育理念。学制一般为12年。 学费举例: 悉尼著名的女子私校Pymble Ladies College在2009年的学费情况 Kindergarten $11,750 per annum Y ear 1 and 2 $12,250 per annum Y ears 3 and 4 $14,400 per annum Y ears 5 and 6 $15,450 per annum Y ears 7, 8 and 9 $19,200 per annum Y ears 10, 11 and 12 $20,250 per annum 入学条件:钱,排队,面试 (2)天主教会学校(Catholic School) 其实这个也是Independent School里的一种。由11个独立的天主教区学校系统组成(Catholic Education Commission NSW)。学费比上面说的那些私校类型便宜些,每年可能从5000刀到20000刀不等。上教会学校最重要的条件是,你得是个信(天主教)教的家庭,一般来说很多教会学校会有5%的名额是给非信教的家庭的,但是具体我也不是很清楚。教会学校在academic上不一定比上面说的私校成绩好,但是对孩子的礼仪品德方面要求非常严格 免费学校: 公立学校(Public School)。 公立学校是最体现澳洲资本主义好的一个方面,主要是因为它们不要钱- 没有学费。当然这不是说你一分钱也用不着花了,学校每年会以各种名目来向你收钱,但是这每年几百刀到一二千刀的费用和私校的动辄五位数的学费来比,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 好学校的判断标准,基本原则看两方面,学生人数和校长能力。

澳洲高考制度简介

澳洲高考制度简介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到澳大利亚接受中学教育。国际学生和当地学生一样,在完成各州规定的高中课程后,在12年级,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参加州政府组织的毕业考试,通过考试的学生便获得各州颁发的高中毕业证书,以下是各州对毕业考试证书的称呼。 新南威尔士州(NSW):高中毕业证书(HSC)(Higher School Certificate) 澳大利亚首都地区(ACT):ACT12年级证书(ACT Year 12 Certificate) 维多利亚州(VIC):维多利亚州高中毕业证书(VCE)(Victorian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北部地区(NT):北部地区教育证书(NTCE)(Northern territory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昆士兰州(QLD):高中毕业证书(Senior Certificate) 南澳大利亚州(SA):南澳大利亚州高中毕业证书(SACE)(South Australian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塔斯马尼亚州(TAS):塔斯马尼亚州高中毕业证书(TCE)(Tasmanian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西澳大利亚州(W A):西澳大利亚州高中毕业证书(WA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虽然称呼不同,但功能是相同的,性质相当于中国的高考。在澳大利亚,除了昆士兰州以外,考试成绩通常为百分等级Percentile Ranking, 满分为100,中间间隔0.05。各州对于成绩排名的称呼也不同,比如, 新南威尔士和首都领地称UAI-University Admission Index; 维多利亚州称为ENTER -Equivalent National Tertiary Entrance Rank 西澳,南澳,北领地和塔斯马尼亚称为TER-Tertiary Entrance Rank; 昆士兰州的排名以称为OP-Overall Position 虽然叫法不一样,但反映的学生水平是相同的,即UAl95相当于ENTER95和TER95的水平。如果一个学生的TER为75.00,表明他的成绩相当于或略优于75%的12年级应届生的成绩。每年各大学录取学生时,都会划出最低分数线,达到最低线的学生就有机会被所申请的大学录取。有的专业有预备课程的要求,有的专业会划出专业课程的最低线,而各专业也会在最低线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方式如问卷、面试等挑选考生。达到了所有的选拔条件之后,考生方可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 和中国不同的是,高考成绩并不是决定高中毕业生升学的唯一标准,通常,这一成绩只占总成绩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成绩来自于学生的平时成绩,主要是11年级和12年级的成绩。 各州高考评分比例 地区平时成绩州会考 新州50% 50% 维州30% 70% 南澳州50% 50% 昆士兰州100% 0% 首都地区100% 0% 塔斯马尼亚州100% 0% 澳大利亚的学校课程依据全国统一的课程大纲设定,高中课程设置灵活多样,学生选择面广。所有科目大致可划分为8个主要学习范畴,包括:英语、数学、科学、健康与体育、技术、社会及环境学、英语以外其他语言、艺术。在这8个范畴之下有一系列科目供学生选择。不同学校可供选择的科目略有不同,而英语则属必修科目。每年各州划定毕业考试科目的范围之后,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特长选课,每所高中都有几十门甚至上百门课程可供选择,从最基本的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到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编程等,这些课程都可以作为高考科目,学生们可以在考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并且为大学专业课程的选择及将来职业道路的选择奠定基础;而无论选哪几门,分值都是相同的,比如音乐、戏剧与经济学、数学都是一样的。由于高考科目是任由学生根据其兴趣及长项来选,所以高考负担也就不重了。兴趣广、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了与高考无关的科目还会增加被大学录取的机会。除此之外,在科目内容程度和高考时问上,学生也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如果一个学生在11年级就选了12年级的数学和外语,并提前一年通过高考的话,那么他在12年级再选几门功课,不仅多学到了知识,而且对最后的录取也就更有把握了。 与此种高考制度紧密联系的高中教学是生动活泼的,在澳大利亚,学生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小组活动及个别研习等方式学习。教师的教学以学生为本,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主动性及思考分析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素质,包括学术能力及与人际交往能力和融入社会的能力等。学习成绩评定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单元作业完成情况,二是水平测试。作业形式多种多样,如做模型、画宣传画、绘图表、写实验报告和论文等。水平测试是对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检测、评估,一般一学年三至四次。各学校选学的课程相同、测试内容也相同,便于统一评分标准。不同课程有不同的测试内容。如理科有的科目可写研究报告、设计图表;文科有的科目可演奏乐曲、表演舞蹈、戏剧等。这

澳大利亚教育体制

澳大利亚的教育体制 The Australian Educational System 澳大利亚的教育质量具有世界一流水准,所有学校教育都是根据个体的需要、能力与兴趣而设,使得每个学生都得以发挥其个人各方面的潜能,并能运用于各行各业中。澳大利亚是个注重教育的国家,全国有42所大学及230多所专科技术学院。这些大学生和专科技术学院几乎都是政府立案的公立学校(两所私立大学),其教育体系各州略有差别,但基本上教育质量是由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控制管理,所以各校都能保持平均但同时又较高的教育质量。各学校的学历文凭,是被各州相互认同且全国通行的。澳大利亚的学历资格,被世界各国包括我国所广泛承认。 澳大利亚教育系统分为五大部分,它们是: 1.大学; 2.由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构成的职业培训系统; 3.为海外留学生提供英语补习课程的英语补习学校(ELICOS); 4.开设商业、饭店管理、航空学课程的私立学校; 5.小学和中学。 澳大利亚的教育体制大致承袭英国的系统,小学6年(即1-6年级);中学6年(7-12年级,即初中4年及高中2年);专科2-3年;大学3年。但是依据科系的不同,其修业年限也有差异,例如:文、商、理科3年,工科4年,法律4年或5年,医学6年。一般要进入专科以上学校进修者,必须完成12年教育。澳大利亚学生在12年级毕业后若想继续进修,可以有两种选择:第一,以实务课程为主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第二,具有学术理论性质的大学课程。申请资格以12年级的毕业会考成绩为依据。 各级教育 小学Primary School 在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澳大利亚首府行政区和塔斯马尼亚州,初级中学年限是从7年级到10年级,如同我国的初一到高一;而在西澳大利亚州、南澳大利亚州、昆士兰州和北领地初中年限则为8年级至10年级。澳大利亚的义务教育到此为止。在10年级以后,大部分的学生会进入高级中学11年级及12年级(相当于我国的高二或高三)。 在初级中学里除了必修的课程以外,各个学校还开设有广泛的专长或技术性的选修课程。在高级中学里,虽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学习英文和数学这两门课程,但是学校并没有设定必修的课程,学生是依据自己兴趣或将来自己可能选择的方向来选修课程的。现在,有的学校甚至设计一些课程,来满足一些不想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的需求,而这些课程皆是与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PE)密切合作而设计出来的。读完12年级后,学生结业评定是由学校内的测验成绩或校内连续考核加上最后一年的统考成绩组合决定的。这些评定过程虽然因州而异,但是都是衡量学生是否能进入大学或其他高等教育系统的必要条件。大部分的中等学校是综合性的男女合校制。有些学校专门帮助学生进入高等教育体系,这些学校也包括了某些TAFE学院。 大学预科班课程Foundation Program 澳大利亚的大学预科课程是为全自费的海外留学生设计的课程,为他们所报读的大学本

机械制造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

机械制造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 1 总则 本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实行总经理统一领导下,各级职能部门分级管理、权责明确、科学管理、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2 总经理在财务管理中的权责 2.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根据公司股东大会和公司董事会的决议和规定,领导审定公司发展规划和与之相适应的公司财务目标和预算方案,并为实现该目标和预算方案对公司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组织和管理,并确保公司资产的保值、增值。 2.2 根据公司的规划及生产经营需要,提请公司董事会批准确定公司财务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变更;提请聘任或解聘公司财务负责人。 2.3 按照国家《公司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股份制试点企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的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组织拟订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并报请公司董事会批准。 2.4 在执行国家政策、法令和公司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决议规定的前提下,按照正确处理国家、公司和职工(含股东)三者之间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投资者和被投资者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的原则,拟订职工报酬和利润分配方案。 2.5 支持公司监事会和公司审计机构对公司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财务监督。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和股东大会汇报公司财务运行状况,接受财政、税务、审计部门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和检查。 3 分管财务副总在财务管理中的权责 3.1 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各项财税法规和制度,审核公司的重要财务事项,使公司的各项财务活动在国家的有关规定和公司有关制度内进行。 3.2 建立、健全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使公司各项主要财务活动处于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错可究的规范之中。 3.3 协调、监督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各职能部门、基层部门、被投资企业与公司财务部门的关系;协调、监督采购、储备、生产、流通各环节资金的合理使用;协调、监督公司经济效益与国家各项经济政策、财政纪律在执行中的矛盾和问题,确保财务预算如期完成。

澳大利亚教育制度

澳大利亚教育制度 文化教育 澳大利亚中小学及职业学院由各州或领地的教育部负责管理,联邦政府拨款资助,大学则由联邦政府统一管理。凡澳大利亚的公民和永久居民,均享受免费的中小学教育。澳大利亚很注重教育,全国有42所大学及230多所专科技术学院。这些大学和学院几乎都是公立学校(私立大学只有两家),教育体系各州略有差别,但都由联邦政府控制管理,所以能保持平均也较高的教育质量。各学校的学历文凭各州相互认可,澳大利亚的学历资格被世界各国广泛承认。 澳大利亚的教育具有世界一流的水准。这个人口前几年才突破2000万的国家,已先后有六位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所有的澳大利亚学校教育都是根据个体的需要、能力与兴趣而设,使得每个学生都得以发挥其个人各方面的潜能,并能运用于各行各业。 澳大利亚教育系统可分为五大部分,分别是(一)中小学;(二)由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构成的职业培训系统;(三)为海外学生提供英语课程的英语补习学校(ELICOS);(四)开设商业、饭店管理、航空驾驶等职业课程的私立学校;(五)大学。 澳大利亚的教育体制大致承袭英国的系统,小学6年(即1-6年级);中学6年(7-12年级,不分初中高中);专科2-3年;大学3年。依据科系的不同,其修业年限也有差异,例如:文、商、理科3年,工科4年,法律4年或5年,医科6年。一般要进入专科以上学校进修者,必须完成12年教育。澳大利亚学生在12年级毕业后若想继续进修,可以有两种选择:第一,以实务课程为主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第二,具有学术理论性质的大学课程。申请资格以12年级的毕业会考成绩为依据。 各级教育 小学:澳大利亚的小学教育体制因州或领地而异,通常为六年制。在某些州,学生在上小学前还先上幼儿园或学前班。小学通常设有以下课程:英语、数学、社会研究、艺术(包括音乐、美术、手工和戏剧)与保健(包括体育和品质培养)。中学:澳大利亚大部分的中学是综合性的男女合校制。在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澳大利亚首府行政区和塔斯曼尼亚州,初级中学年限是从7年级到10年级,如同中国的初一到高一;而在西澳大利亚州、南澳大利亚州、昆士兰州和北领地初中年限则为8年级至10年级。澳大利亚的义务教育到此为止。在10年级以后,大部分的学生会进入高级中学11年级及12年级(相当于中国的高二或高三)。 大学预科班课程:澳大利亚的大学预科课程是为全海外留学生设计的课程,为他们所报读的大学本科学习作准备,本地居民是不需要进入预科班课程的。澳大利亚的大学预科班是为了帮助那些已经在自己国家完成12年级的高中教育,但是无法直接申请进入澳大利亚的大学的申请者,通常为期一年。 学生在大学预科班所修的课程与将来他们要进入大学所修的课程必须相关。大学预科班的特色,就是学生不参加统考,只需成功地完成此课程,就可以直接进入自己所报读并承认这项课程的大学。 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TAFE):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是全国性的职业培训教育体制,提供各种专业技能的训练课程,大部分课程都更具实用性。 TAFE学院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种类繁多,为澳大利亚的劳动大军提供所需技能训练,包括专业、半专业,高级技师、技师及操作员等不同层次。TAFE的很多课程是与工业团体共同开办的,以确保学生有实习的地方和最新的专业信息。TAFE是三级教育中最大的部门,是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和培训的主力军,70%的澳大利亚中学毕业生进入其间学习。很多澳大利亚国民即使离开了学校或者年纪大了的时候,仍会因各种需要而前往TAFE接受培训。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