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金融保险)商业银行业务

2020年(金融保险)商业银行业务
2020年(金融保险)商业银行业务

(金融保险)商业银行业务

第五章商业银行业务

[教学内容]:

壹、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及表外业务

四、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管理,掌握商业银行业务包括资产负债业务、中间业务、表外业务等的有关内容,掌握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有关内容,了解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有关内容。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商行运营的“三性”原则和贷款业务;

教学难点:存款货币的创造和商业银行管理理论。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练习

第壹节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指商行形成资金的来源:

壹、《巴塞尔协议》:

在1988年,由十国集团(比利时、加拿大、法国、西德、意大利、日本、荷兰、瑞典、瑞士、英国、美国)和卢森堡的中央银行的代表组成壹个委员会,称为巴塞尔银行业条例和监管委员会,其每年在瑞士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会晤。

该协议的主要内容是:

(壹)将资本定义及资本构成;

(二)将银行资产面临的风险数量化。

即:可计算风险加权资产

(三)规定资本充足率≥8%,核心资本率≥4%

二、资本构成:

亦称自有资本,是银行为正常运营而自行投入的资金。其包括俩部分: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核心资本包括股本和公开储备,股本指普通股和永久非累积优先股;而公开储备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上公开的盈余,如:股票发行溢价、未分配利润和公积金。

附属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但已反映在平时和其他表上)、重估储备(如房屋重估值、商誉的提高)、普通准备金(壹般是银行自设的,也可不设)、混合资本工具、长期附属债务。

三、存款类资金来源(存款类负债)

主要考察俩个帐户:壹是交易帐户,包括活期存款、可转让支付命令帐户(NOWS)、货币市场存款帐户(MMDA)、自动转帐制度(ATS);另壹个是储蓄帐户,包括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壹般占总资金来源的70%之上,因此吸收存款成为商业银行的最重要的负债业务。

(壹)活期存款

是指存款客户能够随时提取和支付的存款。存入这种存款账户的资金主要是用于交易和支付用途的款项。这种存款在支用时,壹般使用支票,因而又有支票

存款之称。企业、个人、政府机关、金融机构都能在银行开立活期存款账户。开立这种存款账户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银行进行各种支付结算,同时这也是银行用于贷款的重要资金来源。

(二)定期存款:

是指事先约定存款期限,到期才能提取的存款,如需提前支取,存户将蒙受利息损失。定期存款存入时,银行壹般向存户出具存单,也有采用存折形式的。由于定期存款的期限既定且壹般较长,所以银行要给予利息,其利率的高低和期限的长短成正比。

(三)储蓄存款:

主要是针对居民个人积蓄货币和取得利息收入之需而开办的壹种存款业务。储蓄存款的存户通常限于个人和非营利组织,这些年来,也有逐渐放宽到允许某些企业、X公司开立储蓄账户的。

四、非存款类资金的来源:

(壹)同业拆借:

在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不支付利息,因此,许多商行将钱放置于同业帐户以获利;而在我国,央行的存款准备须支付利息,因此,我国同业拆借的目的主要是补充准备金的不足和银行的流动性。

我国的同业拆借利率已市场化,也允许非银行金融机构介入。壹般来说,拆借方式有俩种,壹是隔夜拆借(即次日偿仍),壹是定期拆借(期限长、有书面协议)

(二)从央行的贴现:

包括中央银行的再贷款,这是央行调控经济的手段之壹。

(三)证券回购:

这也是壹种重要的融资方式,主要是针对国债而采取的回购,在我国,回购交易的期限壹般有8种,最长的为182天。

(四)国际金融市场融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商业银行尤其是大的商业银行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广泛地通过办理定期存款,发行大额定期存单,出售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及发行债券等筹集资金。

(五)发行中长期债券:

五、储蓄存款:

(壹)储蓄原则:

“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

(二)储蓄存款的种类:

包括活期储蓄、定期储蓄、定活俩便储蓄、保值储蓄等。

第二节资产业务(其实质为资金运用业务)

壹、现金资产业务

现金资产是壹级储备,壹般指银行的库存现金。现金资产是壹种无利或微利的资产,其收入和其持有成本而言小得多。现金资产的持有量须适度,持有过多则盈利性较差,安全性和流动性较好,持有过少则相反。

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由库存现金、法定准备金、在中央银行存款、存放同业资金和在途资金等项目组成。壹般情况下,现金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率为12%。

二、贴现业务

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按壹定的利率购进未到期票据的行为。

(壹)从另壹方面来考虑,这也是壹种特殊的贷款形式;

(二)贴现业务形式上是票据买卖,但实际上是信用业务;

(三)贴现息的计算:

某人于10月1日持有壹张商业汇票到银行贴现,票面价值为10万元,票面到期日为12月1日,银行的贴现率为12%,则问此人能从银行领取多少钱?答案:98000元

三、贷款业务: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是商行资产业务中最为重要的壹块,需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壹)商行贷款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

1、按贷款期限分为: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

2、按偿仍期限分为:活期贷款和定期贷款

3、按贷款的保障程度分为: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

4、按贷款偿仍方式分为:壹次性仍清贷款和分期偿仍贷款

5、按贷款对象分为:工商业贷款、农业贷款、不动产贷款、消费贷款(二)借款人的信用分析

即对借款人仍款能力的分析。

财务分析→现金流量分析→信用分析→非财务因素分析(意愿、系统性风险、运营方式等)

(三)贷款的定价

贷款定价三种方法:

①成本加成贷款定价法②价格领导模型③成本-收益定价法

对于成本-收益定价法须注意:若客户信用额度资金全用则银行资金能弥补成本,初始定价为贷款利率;若客户信用额度资金不全用则须通过收取补偿余额来弥补。

贷款定价举例:

某客户向银行申请期限为1年的1000万元信用额度。当时壹年期的存款利率为5%,银行其他运营成本和风险因素为1%,预期利润率为2%,考虑到客户不壹定全使用贷款,要求将贷款额度的20%作为补偿余额存入该行,且对补偿余额收取2%的承担费,则问该行的这笔贷款定价为多少?答案:10.5%

(四)贷款原则:

国际上通用的壹种评价借款人信誉状况的原则是:“6C”原则,即:

品质(品德)——character能力(才能)——capacity

现金——cash抵押——collateral

运营环境——conditions控制——control

有些教材上将“6C”原则表示为:

品德(character)、才能(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品(collateral)、运营环境(condition)、事业的连续性(continuity)

(五)贷款程序:

综合分析→确定贷款结构→提出贷款结构方案→和客户谈判→贷款能否满足银行和客户的需要→完成贷款文件→发放贷款

(六)问题贷款:

问题贷款是西方国家对银行不能按时或不能完全收回的贷款所作出的定义,在我国称为不良贷款。

1、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将贷款分为五类:

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壹般将后面四种视为问题贷款。

2、贷款呆帐准备金的提取:

目的是弥补贷款损失。

提取原则是:及时性和充足性

提取的方法:

先提普通呆帐准备金:按贷款组合余额的壹定比例提取;

再提专项准备金:按贷款五级分类的不同比例提取;

最后提特别准备金:按贷款组合的不同类别提取(此项可提可不提)。

四、证券投资业务

投资和贷款相比,具有较强的主动性、独立性,不像贷款那样有时迫于客观因素或认为因素的影响;而且由于投资证券的流动性较强,变现能力强,加上购买证券时,银行不是唯壹的债权人,所以风险较小。

(壹)证券包括有价证券和无价证券。

无价证券:如收据。

有价证券主要包括:实物证券:如提货单、运货单;货币证券:如债券、股票、基金

(二)目的:获取利益、分散风险、增强流动性

第三节商行的其他业务

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壹)定义:

指银行几乎不用或很少运用自有资财,以中间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或其

他委托事项,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且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壹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壹般是在该行资产业务发展速度较慢,特别是经济不景气时期,投资不顺,贷款无法收回时,运用的份量较大。

(二)种类: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很多,业务创新快,其主要有以下几种:

汇兑业务:包括电汇、信汇和票汇

结算业务:购销双方帐务的结清,特别是在同壹家银行开户的

这是各经济单位之间因商品交易、劳务供应、资金转移等原因所引起的货币收付行为。按结算方式不同分为同城结算和异地结算俩种。

信托业务:即信任委托,信托:使用权交归中间人;委托:中间人只起传送作用租赁业务:包括融资性租赁和运营性租赁

代理业务:此为典型的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客户指定的委托范围内代客户办理某些特定业务的壹种中间业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开展的代理业务主要有代理收付款、代为清理债权债务、代理保管等。

信用卡业务:是最近几年非常红火的壹种业务,但我国仍以借记卡为主。信用卡是银行发放消费信贷的壹种工具。发卡银行为消费者提供“先消费、后付款”的便利,且允许壹定的善意透支。

二、表外业务

(一)定义:

指商行从事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且对资产负债表内所记载项目不影响的运营活动。其产生是为了规避金融管理当局对资本金的要求和存款准备的要求。资本金:通过资本充足率来体现

存款准备金:由法定存款准备金、自留准备金决定。

(二)种类:

商行的表外业务壹般是指狭义上的表外业务。通常能够分为三类:担保和类似担保的或有负债、承诺、和利率或汇率有关的或有项目。具体业务种类有:

1、贸易融通类业务:

该业务主要有银行承兑业务和商业信用证业务。银行的承兑业务是由银行为客户开出的商业汇票提供承兑服务,即承若兑付;商业信用证即在国际贸易中由银行开出的壹种支付保证书,是结算业务的壹种。

2、金融保证类业务:

该类业务主要由备用信用证、贷款承诺、票据发行便利、保函业务以及贷款销售等构成。

备用信用证是银行应客户要求为其开立的信用保证书,属于壹种信用担保。当客户和其受益人达成某种协议,表明客户对受益人负有偿付义务,客户为确保自己的信誉,可要求银行为其开立备用信用证,保证客户无力支付时,由银行代客户向受益人进行偿付,银行为此支付的款项变成了向客户的贷款。

贷款承诺是指银行和借款客户达成的壹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正式契约,银行将在正式的有效期内,按照双方约定的金额、利率,随时准备应客户的要求提供贷款。

票据发行便利是指银行承诺帮助工商企业或政府发放短期票据融资,售不出去的部分将全部由银行按事先约定的价格买下。

保函业务是壹种较简单的担保业务,银行为客户的融资或其他活动出具保函,提供信用担保,且收取担保费,壹旦客户到期不能履约支付,银行具有连带

支付责任。

第四节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

壹、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原则

(壹)安全性原则:

“尽量避免运营风险,保证资金安全”。

安全性原则很重要,是因为:

1、银行的自身性质决定的。虽然银行自有资本不少,如注册资本会达到几亿人民币,但其和负债或总资产相比而言就太少了,且商行资产主要依靠外来资金,是个风险高度集中的行业。

2、商行运营环境特殊。商行以运营货币为对象,其运营的环境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商行必须保证其资金的安全,才会给广大群众壹个较好的信用。

3、商行面临的风险较多。

(二)流动性原则:

此原则包含俩方面:壹是资产的流动性;壹是负债的流动性。

资产:保证银行到期能收回投资和贷款,商行资产的流动性壹般有储备来保障:壹级储备:商行的速动资产,包括:现金资产、存放央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存放同业的款项;二级准备:流动性强的证券资产(特别是短期证券资产)及可随时收回的通知贷款。

商行负债的流动性则须考虑:存款结构和存款保障:向央行借款、同业拆借、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发行金融债券。

(三)盈利性原则

商行同壹般企业壹样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从商行的作用来说,其有协助央

行稳定社会的作用,有优化资源配制的作用,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商业银行能否起作用,其盈利水平很重要。

盈利水平高,则商行作用发挥越好。同时,盈利性也会对流动性和安全性有壹定的影响。

(四)商行“三性”原则的协调

1、“三性”原则之间有矛盾

安全性越高,则盈利性越差;

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矛盾

2、矛盾如何协调:

取决于商行的运营决策;

改变观念:且非收益率低就意味着盈利性差;

三者间从长期来见也有统壹和相互促进的壹面。

二、商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理论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大致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三个阶段。在此主要掌握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壹)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实践:

1、资产和负债的期限结构状况对银行资金的流动性有直接影响;

2、资产和负债的总量结构状况对银行的利率管理效果有直接影响;

3、资产和负债的内部结构是否合理对银行的资本管理效率有重要影响;

4、资产收益和负债成本是否协调对银行的利润最大化目标能否实现有直接影响。

(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主要方法:

1、缺口管理法

2、比例管理法

(三)资本管理

(四)财务管理:

作为现代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核心,财务管理是对银行资金筹集、运作、分配及和之相关的成本、费用、质量、收益等指标进行计划、组织、调节和控制等工作的总称。

(五)内部控制:

是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为实现运营目标、防范风险,保证资产安全、会计数据准确、真实,而对内部机构、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运营活动和业务行为进行规范、控制、牵制而采取的相应方法、措施和手段。

(六)风险管理:

是指在商业银行运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而使银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七)人力资源管理:

是对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的取得、培训、保持和利用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活动

(八)信息管理

进入信息时代,银行信息在银行的运营决策、管理行为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银行信息的管理,也成为了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重要内容。

第五章作业和练习见课件

商业银行有哪些业务

商业银行有哪些业务 商业银行的业务,按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将其业务划分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三类。 1. 什么是负债业务? 银行的负债业务是形成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银行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存款、借入款和银行资本等。 2. 什么是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是指银行运用其吸收的资金,从事各种信用活动,以获取利润的行为。主要包括放款业务和投资业务两大类。 3. 什么是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在经营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同时,还利用其在机构、技术、资金、信誉和住处等方面的优势,提供一些服务性的业务与之配合。如:结算业务,信托业务等。 (一)保险的基本职能 保险的基本职能是保险原始与固有的职能。关于保险基本职能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保险的基本职能是分摊损失和补偿损失或给付保险金;另一种观点认为保险的基本职能是经济补偿和保险金给付职能。 经济补偿职能是在发生保险事故、造成损失后根据保险合同按所保标的的实际损失数额给予赔偿,这是财产保险的基本职能; 保险金给付职能是在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双方当事人根据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金额进行给付,这是人身保险的职能。 (二)保险的派生职能 保险的派生职能是在基本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职能。保险的派生职能是融资职能、防灾防损职能。 防灾防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保险防灾防损工作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积极主动地参与、配合其他防灾防损主管部门扩展防灾防损工作。保险防灾防损工作体现于:从承保到理赔履行社会责任;增加保险经营的收益;促进投保人的风险管理意识,从而促使其加强防灾防损工作。 保险的融资职能是保险人参与社会资金融通的职能。其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具有筹资职能;另一方面通过购买有价证券、购买不动产等投资方式体现投资职能。 (三)保险的宏观作用 保险的宏观作用是保险对全社会和国民经济总体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复习提纲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1、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是()。 A、金融资产和负债 B、一般商品 C、商业资本 D、货币资本 答案:D 2、现代商业银行的最初形式是()。 A、股份制银行 B、资本主义商业银行 C、高利贷性质银行 D、封建主义银行 答案:C 3、1897年在上海成立的()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的产生。A.交通银行 B、浙江兴业银行 C、中国通商银行 D、北洋银行 答案:C 4、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负债是()。 A、借款 B、发行债券 C、各项存款 D、资本 答案:C 5、商业银行的()是整个银行体系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 A、资产 B、负债品 C、所有者权益 D、资本 答案:B 6、银行的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有()。

A、库存现金 B、托收中的款项 C、存放同业款项 D、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 答案:A 7、商业银行获取短期资金最简单的办法是()。 A、同业拆借 B、向央行再贴现 C、证券回购 D、国际金融市场融资 答案:B 8、对银行选择盈利资产具有最重要意义的成本概念是()。 A、利息成本 B、资金成本 C、其他成本 D、可用资金成本 答案:A 9、商业银行首先必须坚持的经营原则是()。 A、流动性 B、安全性 C、盈利性 D、效益性 答案:B 10、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 A、存款业务的变化 B、存贷款业务的变化 C、租赁业务的变化 D、代理业务的变化 答案:A 1、下列英文缩写错误的是(、)。 A、银行一揽子保险(BBC) B、错误与遗漏保险(E&O) C、经理与高级职员责任险(D&O)

D、商业综合责任保险(CGL) 答案:A 2、中国人民银行于(、)公布了我国第一份《反洗钱报告》。 A、2003年1月 B、2005年7月 C、2006年3月 D、2007年8月 答案:B 13、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个月。 A、1 B、2 C、3 D、6 答案:D 14、保证人资产负债率不得超过()。 A、60% B、70% C、80% D、90% 答案:B 15、出口保理融资的期限原则上不超过应收账款到期日后()。 A、70天 B、80天 C、90天 D、100天 答案:C 6、不属于电子银行业务操作风险特点的是()。 A、呈高发态势 B、作案手段明显

银行从业基础知识总结归纳

银行从业基础知识 一.中国银行体系概况 1.中国人民银行概况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1948 年 1984 年1 月1 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1995 年3 月18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被确定。 2003 年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责由新设立的中国银监会 行使 2.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 2003 年12 月27 日,修订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条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 的职能: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 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3.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 ⑴发布与履行其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 ⑵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⑶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⑷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 ⑸实施外汇管理,监督管理银行间外汇市场 ⑹监督管理黄金市场 ⑺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⑻经理国库 ⑼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⑽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监测 ⑾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 ⑿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 ⒀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4.监管机构——历史沿革与监管对象 中国银行业监管机构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于2003 年 4 月。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二条规定: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银 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果冻监督管理的工作。本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 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 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经国务院银行 业家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使用本法对银行业金融 机构监督管理的规定。 5.监管机构——监管职责 ⑴制定并发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规章、规则 ⑵审查批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 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任职资格和管理 ⑷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制定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规则

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

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 我国《商业银行法》第三条规定了商业银行的13种业务,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下列部分或者全部业务: 1、吸收公众存款 商业银行吸收公众的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为传统的业务,这项业务的特点在于:第一,向公众吸收存款。公众包括本地的居民存款,也包括在本地的外国人的存款。“公众”一词不仅指众多的个人客户组成的公众,也包括企业和事业单位组成的“公众”客户。法律在这里使用的“公众”一词,不是指在银行开户的特定客户,而是成千上万的普通客户。第二,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是特指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是除了商业银行可以吸收,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可以吸收的存款。例如,信托公司可以吸收定期的信托存款。一些海外的接受存款公司也不是商业银行,但可以接受一定条件下的定期存款。所以,单在定期存款方面,还难以将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区别开来。 2、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 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中以短期和中期的贷款业务为主,在历史上长期贷款业务在传统上是储蓄银行的业务,其原因在于历史上的储蓄银行吸收公众存款可以计复利,并且储蓄银行可以发放金融债券。由于吸收的债务是长期和稳定的,所以,适合作长期的贷款。 我国的商业银行是综合性业务银行,综合了商业银行和储蓄银行的功能,不另设储蓄银行。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前,我国的长期贷款即国家基本项目贷款,主要是由中国建设银行承办,中短期贷款原行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办理,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以后,中短期贷款由中国工商银行承担。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专业银行之间的业务划分开始融合,20世纪80年代以后设立的商业银行在业务上没有限制,所以,我国的商业银行可以作任何期限的贷款业务,也包括长期贷款业务。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特点之一。 3、办理国内外结算

中国商业银行业务分类

中国商业银行业务分类 来看看银行都干了些什么,也就是他们的业务细分。 最通用的分类是:负债业务(商业银行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资产业务(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业务),中间业务(银行不需运用自己的资金,代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一、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 1、贷款(放款)业务--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 1) 信用贷款: 信用贷款,指单凭借款人的信誉,而不需提供任何抵押品的贷款,是一种资本贷款。 ●普通借款限额: 企业与银行订立一种非正式协议,以确定一个贷款,在限额内,企业可随时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限额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90天。普通贷款限额内的贷款,利率是浮动的,与银行的优惠利率挂钩。 ●透支贷款: 银行通过允许客户在其帐户上透支的方式向客户提供贷款。提供这种便利被视为银行对客户所承担的合同之外的“附加义务”。 ●备用贷款承诺: 备用贷款承诺,是一种比较正式和具有法律约束的协议。银行与企业签订正式合同,在合同中银行承诺在指定期限和限额内向企业提供相应贷款,企业要为银行的承诺提供费用。 ●消费者贷款: 消费者贷款是对消费个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或支付其他费用的贷款,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这种贷款时,要进行多方面的审查。 ●票据贴现贷款: 票据贴现贷款,是顾客将未到期的票据提交银行,由银行扣除自贴现日起至到期日止的利息而取得现款。 2)抵押贷款: 抵押贷款有以下几种类型 ●存货贷款 存货贷款也称商品贷款,是一种以企业的存贷或商品作为抵押品的短期贷款。 ●客帐贷款 银行发放的以应收帐款作为抵押的短期贷款,称为“客帐贷款”。这种贷款一般都为一种持续性的信贷协定。 ●证券贷款 银行发放的企业借款,除以应收款和存货作为抵押外,也有不少是用各种证券特别是公司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债券作押的。这类贷款称为“证券贷款”。 ●不动产抵押贷款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构建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构建 当今世界充斥着恐怖袭击、黑客、电脑病毒、自然灾害、罢工、环境污染等各类风险,近年来发生的“9.11”、“SARS”事件、印度洋海啸,以及2008年发生的大范围雪灾、汶川地震等,给国家和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在金融领域,重大灾害事故亦不鲜见,2005年11月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由于系统故障,所有股票、可转换公司债、信托投资等共计2,520个品种暂停交易,整个上午无法进行主要交易;2006年4月,银联全国跨行交易系统瘫痪6小时,国内大部分商户的POS机无法刷卡,所有银行的ATM终端无法跨行操作,造成了重大社会影响。 世界各国的案例表明,传统的业务管理方法及流程,在遭遇灾害事件时常常不堪一击。越来越多的危机事件的影响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构建真正有效应对危机事件的管理体系,使管理科学化、手段现代化,才能保证业务的连续运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业务持续管理(BusinessContinuityManagement 简称BCM)应运而生。时至今日,BCM的重要性显著增加,在英国,拥有行之有效的业务持续计划,已成为企业上市的基本要求;美国企业法对业务持续管理的具体措施也有明确要求;新加坡已拥有多个保证业务连续性的标准流程和管理规范,其金融局已经制定了业务持续管理的指导规范和管理标准。 一、我国金融机构业务连续性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在IT系统的连续性计划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不少机构投入大量资源建立灾难备份中心,制定了IT系统业务连续性计划,在技术层面上开展灾备演练,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从总体上看,我国金融机构业务连续性管理主要

工作仍停留在IT系统灾难恢复的技术层面,仍未建立以全面业务恢复为目标的全面业务连续性管理的需求规划、应急响应策略、流程和持续维护等机制。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情况引起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中国银监会加强了银行业全面业务连续性管理监控,监管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初,银监会将“业务连续性计划的监管控制”作为一个独立的评价部分,要求各家银行进行自我评估。2007年10月,银监会召开专门会议对评估情况进行了通报和分析,表示将把业务连续性规划纳入银行风险的监管体系之中,并将组织人员对各家银行的整改情况组织现场检查。根据监管要求及内部管理需要,部分商业银行已着手开展业务连续性规划设计工作,但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对国内银行业而言是全新领域,目前,国内金融机构此项工作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各机构资源投入、开展情况各不相同。 二、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构建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应涵盖业务经营、运营支持、后勤保障等所有业务板块,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等全程管理,构建完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 (一)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目标及构建思路 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商业银行抵御危机事件的能力,有效消除或抵御潜在的风险,迅速处置,阻止或抵消不确定事件造成的威胁,并对存在的薄弱环节持续改进完善,确保商业银行日常业务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XX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

XX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信息系统与信息科技是保障业务持续运营的重要基础。为降低或消除因信息系统服务异常导致重要业务运营中断的影响,快速恢复被中断业务,维护公众信心和银行业正常运营秩序,提高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业务连续性管理是指为有效应对重要业务运营中断事件,建设应急响应、恢复机制和管理能力框架,保障重要业务持续运营的一整套管理过程,包括策略、组织架构、方法、标准和程序。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重要业务是指面向客户、涉及账务处理、时效性要求较高的银行业务,其运营服务中断会对产生较大经济损失或声誉影响,或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的业务。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重要业务运营中断事件(以下简称运营中断事件)是指因下述原因导致信息系统服务异常、重要业务停止运营的事件。主要包括: (一)信息技术故障:信息系统技术故障、配套设施故障; (二)外部服务中断:第三方无法合作或提供服务等; (三)人为破坏:黑客攻击、恐怖袭击等; (四)自然灾害:火灾、雷击、海啸、地震、重大疫情等。 第五条将业务连续性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与本行

战略目标相适应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确保重要业务在运营中断事件发生后快速恢复,降低或消除因重要业务运营中断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保障业务持续运营。 第六条根据本行业务发展的总体目标、经营规模以及风险控制的基本策略和风险偏好,确定适当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战略。 第七条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组织架构,确定重要业务及其恢复目标,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配置必要的资源,有效处置运营中断事件,并积极开展演练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评估改进。 第八条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一)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保护客户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 (二)坚持预防为主,建立预防、预警机制,将日常管理与应急处置有效结合; (三)坚持以人为本,重点保障人员安全;实施差异化管理,保障重要业务有序恢复;兼顾业务连续性管理成本与效益; (四)坚持联动协作,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应对运营中断事件的整体有效机制。 第九条将业务连续性管理融入到企业文化中,使其成为银行机构日常运营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章业务连续性组织架构 第一节日常管理组织架构 第十条董(理)事会是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决策机构,对业务连续性管理承担最终责任。主要职责包括: (一)审核和批准业务连续性管理战略、政策和程序; (二)审批高级管理层业务连续性管理职责,定期听取高级管理层

全国自学考试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试卷及答案

全国自学考试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试卷及答案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试题 课程代码:0007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早期银行的萌芽起源于(B)1-44 A.英国B.意大利 C.美国D.中国 2.下列关于商业银行总分行制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C)2-65 A.分支机构众多 B.规模较大,易于采用现代化设备 C.业务集中于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 D.银行内部实行高度分工,以提高效率 3.某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为2%,杠杆比率为4,则该银行的资本收益率为(D)3-89、4-113 A.2% B.4%

C.6% D.8% 4.被称为支票存款的是(B)5-129 A.储蓄存款B.活期存款 C.定期存款D.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 5.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核心是(C)6-148() A.以最低的流动性准备维持高收益 B.以充足的流动性准备应付各种支出 C.以最小的成本及时获得所需资金 D.准确预测下的最低流动性准备 6.被称为公债的债券是(B)8-182 A.短期国家债券B.中长期国家债券 C.企业债券D.金融债券 7.下列允许商业银行投资工商企业股票的国家是(A)8-() A.德国B.中国 C.美国D.法国 8.由于通货膨胀而使商业银行的投资受损被称为(D)12-274 A.信用风险B.利率风险 C.市场风险D.购买力风险 9.我国商业银行对最大客户的贷款余额通常不超过银行资本金的(C)7-164 A.5% B.8% C.10% D.15% 10.资产证券化起源于(C)7-178 A.英国B.德国 C.美国D.日本 11.下列业务能形成商业银行或有负债的是(C)9-212

商业银行业务分类讲解

商业银行业务分类大全 来看看银行都干了些什么,也就是他们的业务细分。 最通用的分类是:负债业务(商业银行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资产业务(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业务),中间业务(银行不需运用自己的资金,代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一、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 1、贷款(放款)业务--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 1)信用贷款:信用贷款,指单凭借款人的信誉,而不需提供任何抵押品的贷款,是一种资本贷款。(1)普通借款限额:企业与银行订立一种非正式协议,以确定一个贷款,在限额,企业可随时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限额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90天。普通贷款限额的贷款,利率是浮动的,与银行的优惠利率挂钩。(2)透支贷款:银行通过允许客户在其上透支的方式向客户提供贷款。提供这种便利被视为银行对客户所承担的合同之外的“附加义务”。(3)备用贷款承诺:备用贷款承诺,是一种比较正式和具有法律约束的协议。银行与企业签订正式合同,在合同中银行承诺在指定期限和限额向企业提供相应贷款,企业要为银行的承诺提供费用。(4)消费者贷款:消费者贷款是对消费个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或支付其他费用的贷款,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这种贷款时,要进行多方面的审查。(5)票据贴现贷款:票据贴现贷款,是顾客将未到期的票据提交银行,由银行扣除自贴现日起至到期日止的利息而取得现款。 2)抵押贷款:抵押贷款有以下几种类型(1)存货贷款。存货贷款也称商品贷款,是一种以企业的存贷或商品作为抵押品的短期贷款。(2)客帐贷款。银行发放的以应收帐款作为抵押的短期贷款,称为“客帐贷款”。这种贷款一般都为一种持续性的信贷协定。(3)证券贷款。银行发放的企业借款,除以应收款和存货作为抵押外,也有不少是用各种证券特别是公司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债券作押的。这类贷款称为“证券贷款”。(4)不动产抵押贷款。通常是指以房地产或企业设备抵押品的贷款。 3)保证书担保贷款:保证书担保贷款,是指由经第三者出具保证书担保的贷款。保证书是保证为借款人作贷款担保,与银行的契约性文件,其中规定了银行和保证人的权利和义务。银行只要取得经保证人签字的银行拟定的标准格式保证书,即可向借款人发放贷款。所以,保证书是银行可以接受的最简单的担保形式。 4)贷款证券化:贷款证券化是指商业银行通过一定程序将贷款转化为证券发行的总理资过程。具体做法是:商业银行将所持有的各种流动性较差的贷款,组合成若干个资产库(Assets Pool),出售给专业性的融资公司(Special Purpose Corporation),

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模版

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银行风险管理,提高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降低或消除因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技术故障等原因造成重要业务运营中断所产生的影响,快速恢复被中断业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因下述原因,导致银行重要业务异常或中断,产生不良影响或资金损失的事件,包括: (一)信息系统各类技术故障和配套设施故障; (二)自然灾害(如火灾、雷击、海啸等); (三)外部影响(如发生黑客攻击、第三方无法提供合作或服务等)。 第二章组织架构 第三条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组织架构包括董事会、业务连续性管理主管部门、执行部门和保障部门。 第四条董事会是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对业务连续性管理负最终责任。主要职责包括: (一)制定与银行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战略目标相一致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总体战略; (二)审批执行部门在业务连续性管理过程中的职责、权限及报告制度,审查执行部门在业务连续性管理过程中的履职情况; (三)审批保障部门为业务连续性管理制订的人员、资金、重要设施等资源的总体配备方案; (四)审核业务连续性管理主管部门撰写的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评估报告、内部审计部门撰写的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审计报告。 第五条风险管理部作为业务连续性管理的主管部门(简称业务连续性管理主管部门),组织、协调全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日常工作。主要职责包括:(一)制订和维护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 (二)制定风险分析、业务影响分析的方法与流程; (三)制订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工作计划与评估报告; (四)制订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演练计划与总结报告; (五)组织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演练、评估、总结与改进; (六)组织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培训; (七)指导和监督执行部门进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活动。 第六条执行部门包括业务部门和信息技术部,负责业务连续性管理相关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七条业务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拟定需要恢复的重要业务及其恢复目标和恢复策略;负责风险评估、业务影响分析,撰写风险评估报告和业务影响分析报告; (二)负责业务部门的业务连续性计划的制订;参与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整体演练;负责本部门业务连续性计划的具体演练、评估、总结与改进; (三)参与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培训; (四)负责对本部门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定期评估、改进。 第八条信息技术部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保障信息系统的高可用性;根据业务恢复策略,配置信息系统资源;

关于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BCM)架构体系的研究

关于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BCM)架构体系的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支撑全球经济活动的金融服务尤为重要, 金融服务的持续性和金融秩序的稳定性已经成为影响经济活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随着银行业务对信息系统的高度依赖,以及银行数据大集中、业务集中处理等业务模式和系统架构的变化,使得银行数据中心成为支撑金融服务聚焦点,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导致数据中心的IT系统瘫痪,将会造成银行金融服务的全面 中断。因此加强银行的风险防范意识,建立银行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已成为金融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高管的首要任务。商业银行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建立银行数据中心和信息系统的高可用技术平台,而且更需要建立覆盖银行所有业务的持续性管理体系。 论文将从银行的管理模式、业务需求和资源建设等多个视角全面理解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建设的深层次需求,并基于成熟、先进的SOA(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体系架构提供一种清晰、简洁、高效、可扩展的业务连续性规划建设方法,这种方法具有以下优势:●需求调研无死角、无盲点由于银行的业务连续性管理需求来自于银行的管理层、业务层和IT层等多个层面,包括管理体系建设、业务恢复流程、业务数据保护、信息系统灾难恢复体系建设等。为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上述各个层面的需求,本文将采取建立分类需求标签的方法,标识所有与业务连续 性管理相关的需求点,确保需求无死角、无盲点。●服务的精细化与定制化论文采用了原子服务的设计理念,精细、准确地描述了满足各类需求的服务资源,同时结合本人多年在大型商业银行灾备系统建设及维护的管理经验,制定了一套标准、规范的服务匹配、编排和组合方法,实现对各类需求的服务定制。●业务变化的快速适应能力银行的业务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而传统的灾备建设模式往往不能适应业务发展所带来的系统规模扩展和系统架构的变化,为此论文采用的服务定制化方法建立了业务需求、服务以及资源的对应关系,并解决了资源投入无法与业务变化相匹配的问题,同时通过服务的定制化快速地适应了业务的变化。 论文包括了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全面阐述项目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通过对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监管要求的解读及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 体系现状的分析,提出本项目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业务连续性管理规划方法,通过对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需求的分析,提出业务连续性管理规划方法。第三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程教学大纲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Business and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s课程属性:必修课 学时:48学分:2 先修课程:货币银行学、银行会计、金融市场学适用专业:金融学 一、课程简介 1.知识掌握:商业银行经营学是研究货币信用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营运机制及业务发展规律的科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货币信用经济也日益发展。由于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商业银行经营学作为金融学专业主干课程,要求学生学生掌握货币信用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营运机制及业务发展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商业银行经营中的相关问题,评价银行经营效果,达到金融学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为我国迎接国际金融业挑战、培养适应 21 世纪金融业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具有主要意义。 2.能力培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商业银行的基本经营理论、管理理论和主要业务的实际操作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从而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从事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基本需要。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将讨论、答疑、等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要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联系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实际进行比较研究,以使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3.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教学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单元:导论(建议学时数: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职能、经营特点和经营原则,把握商业银行的设立与机构设置,了解商业银行的发展与改革,从而为学好以后各章奠定基础。 2.能力培养: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把握商业银行的本质属性、经营特征、基本作用以及商业银行发展的趋势。 3.教学方法:在本章教学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规定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规定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降低或消除因信息系统服务异常导致重要业务运营中断的影响,快速恢复被中断业务,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和《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业务连续性管理是指农信社为有效应对重要业务运营中断事件,建设应急响应、恢复机制和管理能力框架,保障重要业务持续运营的一整套管理过程,包括策略、组织架构、方法、标准和程序。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重要业务是指面向客户、涉及账务处理、时效性要求较高的银行业务,其运营服务中断会对农信社产生较大经济损失或声誉影响,或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的业务。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重要业务运营中断事件(以下简称运营中断事件)是指因下述原因导致信息系统服务异常、重要业务停止运营的事件。主要包括: (一)信息技术故障:信息系统技术故障、配套设施故

障; (二)外部服务中断:第三方无法合作或提供服务等; (三)人为破坏:黑客攻击、恐怖袭击等; (四)自然灾害:火灾、雷击、海啸、地震、重大疫情等。 第五条农信社应将业务连续性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 体系,建立与本机构战略目标相适应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确保重要业务在运营中断事件发生后快速恢复,降低或消除因重要业务运营中断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保障业务持续运营。 第六条农信社应根据业务发展的总体目标、经营规模 以及风险控制的基本策略和风险偏好,确定适当的业务 连续性管理战略。 第七条农信社应确定重要业务及其恢复目标,制定业 务连续性计划,配置必要的资源,有效处置运营中断事件,并积极开展演练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评估改进。 第八条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一)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保护客户合法权益、维护 金融秩序; (二)坚持预防为主,建立预防、预警机制,将日常 管理与应急处置有效结合; (三)坚持以人为本,重点保障人员安全;实施差异 化管理,保障重要业务有序恢复;兼顾业务连续性管理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重点

第一章: 1、1694年,历史上第一家资本主义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出现。 2、我国第一家现代银行,是1897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盛宣怀主持创办 3、商业银行的性质: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主要经营对象,综合性、多功能金融企业,商业银行是企业。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 4、商业银行的职能作用:1、信用中心2、支付中心3、信用创造4、金融服务 5、商业银行经营原则:1.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2.依法独立自主经营的原则3.保护存款人利益原则4.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5.公平竞争的原则6.守法合规 6、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1、单一银行制:银行业务完全由一个独立银行机构经营,不设或不允许设立分支机构。优点:1)可以限制银行间的相互吞并,不易形成金融垄断;2)有利于协调银行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3)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业务经营灵活;4)管理层次少,调控机制传导较快; 弊端:1)不利于银行发展,尤其电子计算机普遍推广应用,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会受到较大限制;2)不利于经济的外向发展,人为地造成资本的迂回流动。3)规模较小,成本较高,不易取得规模经济效应。4)业务多集中于一个地区,某一行业,筹资不易,风险集中。 2、分行制(分支行制):法律允许除了总行以外,在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机构,所有分支机构统一由总行领导指挥。 优点:1)易于吸收各种社会存款,扩大经营规模,提高银行营运效率;2)便于银行使用现代化设备,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3)易于取得规模经济效益;4)分支行制应变能力和承担风险较强,易于调剂资金5)分支行制总行家数少,有利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6)其业务经营受地方政府干预较小。 弊端:1)容易加速垄断的形成;2)内部管理层次较多,总行宏观调控意图传导滞后。 3、银行控股公司:持有至少一家银行的权益股份而获得特许经营的公司 优点是能够有效地扩大资本总量,增强银行实力,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弥补单一银行制的不足;缺点是容易引起金融权力过度集中,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的经营活力。 7、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以股份制为例可分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 决策机构包括股东大会(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各种常设委员会,监事会,行长,总稽查,业务和职能部门,分支机构。 8、存款保险制度 作用:起到了保护银行体系稳定的作用 模式:1、政府设立的存款保险机构2、政府与银行合办的存款保险机构3、银行出资,自行成立的存款保险机构。 可能存在的问题:由于存款保险公司的存在,银行对于从事高风险投资的担忧在减少,甚至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商业一行进行高风险的投资。加剧了道德风险 我国对存款保险制度的探讨:存款保险制度是一国金融安全网三大防线之一,实践证明其对稳定金融秩序、保障存款人利益、维护民众信心、安定社会有重要的作用。 9、现代商业银行的特点 1、集中化(竞争激烈,信息技术发展) 2、全能化 3、电子化 4、国际化 5、社会化 第二章 1、银行资本的多种功能 (1)减震器,吸收经营亏损,减少银行风险 (2)银行注册、组建正常经营之前的启动资金

商业银行基础知识大全

商业银行基础知识大全

————————————————————————————————作者:————————————————————————————————日期:

商业银行基础知识大全 一、什么是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有别于“中央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业务为主要经营对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是能够提供存贷业务的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作为一家企业,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存贷利差、中间业务收费和自营资金业务等获取利润。 二、商业银行的经营受到哪些监管和制约? 我国的商业银行受到中国银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商业银行必须达到资本充足率、存贷比率、不良资产率等指标要求,以达到控制经营风险,保护存款人利益的要求。 三、商业银行可以为个人提供哪些服务? 1、储蓄业务:包括人民币、外币的储蓄业务。 2、汇款业务:包括同行、跨行、同城、异地(包括跨境)汇款 3、贷款业务:包括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教育助学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贷款等。 4、代理业务:包括代理基金销售、代理保险销售、第三方存管业务、个人黄金(1387.90,-1.40,-0.10%)买卖业务、个人外汇买卖业务、代销国债等。 5、理财业务:提供理财产品和相关服务。 6、银行卡业务:提供借记卡、信用卡产品服务、包括通过银行卡存款、取款、转账、消费等。 7、代理公共缴费业务:代理收缴电话费、水费、电费、煤气费、物业费等。 8、出国金融业务:提供签证资料代传递业务、开具外币携带证、外币境外汇款、外币兑换、旅行支票、出国留学保函、出国留学贷款等业务。 9、电子银行业务:提供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设备办理各项

YH32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文件 银监发〔2011〕104 号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业务 连续性监管指引的通知 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蓄银行,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为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高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促进商业银行有效履行社会责任,维护公众信心和银行业正常的运营秩序,银监会制定了《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请各银监局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内银监分局及银行业金融机构。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信息系统与信息科技是保障商业银行业务持续运营 的重要基础。为降低或消除因信息系统服务异常导致重要业务运营中断的影响,快速恢复被中断业务,维护公众信心和银行业正常运营秩序,提高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业务连续性管理是指商业银行为有效应 对重要业务运营中断事件,建设应急响应、恢复机制和管理能力框架,保障重要业务持续运营的一整套管理过程,包括策略、组织架构、方法、标准和程序。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重要业务是指面向客户、涉及账务处理、时效性要求较高的银行业务,其运营服务中断会对商业银行产生较大经济损失或声誉影响,或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的业务。 第四条本指引所称重要业务运营中断事件(以下简称运营中断事件)是指因下述原因导致信息系统服务异常、重要业务停止运营的事件。主要包括: (一)信息技术故障:信息系统技术故障、配套设施故障; (二)外部服务中断:第三方无法合作或提供服务等; (三)人为破坏:黑客攻击、恐怖袭击等;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论文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论文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期末论文 学院金融学院 班级14金融4班 学号 姓名马欢 题目我国商业银行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评成绩: ]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14级4班马欢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也随之对外开放,许多外资银行陆续在我国落户,这在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压力。我国商业银行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市场营销的重视。本文即是在阐述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内涵、特点及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此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向创新化、规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字:商业银行,营销,问题,对策

前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部分的外资银行进入了我国的银行市场,开始争抢市场份额,激烈的市场竞争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商业银行要想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则需要对市场营销渠道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创造出最大化的营销业绩。营销渠道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营销业绩和成本水平,同时商业银行营销组织的其他因素也会带来较大的制约,作为商业银行的战略策略,营销策略的制定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①。 一.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的含义及其特点 (一)商业银行营销的概念 银行营销是指银行业以金融市场为导向,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把金融产品和服务销售给客户,以满足客户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实现银行的发展及其盈利目标的一系列管理活动。银行营销作为市场环境中竞争优势的新要素为银行业所运用,成为当前银行业经营制胜的重要保证②。 (二)商业银行营销的特点 从银行最基本的业务来看,商业银行最基本的盈利模式也就是吸收存款后再发放贷款。其不像普通的工业企业,仅仅做好产品的宣传和营销就可以保证其盈利,银行一方面要做好存款的营销,吸引足够的存款来满足其自己来源;另一方面又要做好贷款产品的推广,吸纳更多的企业来成为自己的客户。正是银行的这种双重性质造成了其营销的繁杂与困难。因而,银行营销具有如下特点: 1.产品的无形性 ①赵蓉.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渠道的选择[J].市场营销,2014,(13) ②李惠萍.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开封大学学报,2013,(13)

商业银行知识点总结(答案仅供参考)演示教学

商业银行知识点总结(答案仅供参考)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一.概念 1.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 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 2.战略: 就是设计用来开发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系列综合的、协调的约定和行动。 3.商业银行战略: 就是商业银行在全面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对自己的 人力、物力、财力、智力在全局范围内进行充分的调配和运用,使自己的发展符合行业的长期发展方向,实现自己的最大收益 4.头寸:指投资者拥有或借用的资金数量。 5.资金头寸: 指现金资产中可供商业银行直接自主运用的,同时有对外具有清偿功能的货币资 金,包括时点头寸和时期头寸两种。 6.基础头寸: 指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以及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加总。 7.活期存款:指可由存户随时存取和转让的存款,它没有确切的期限规定,银行也无权要求客 户取款时做事先的书面通知。 8.定期存款:是客户和银行预先约定存款期限的存款。 9.贷款:是指商业银行作为贷款人按照一定的贷款原则和政策,以还本付息为条件,将一定数 量的货币资金提供给借款人使用的一种借贷行为 10.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件,提供 给承租人使用,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交易。 11.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12.直接租赁:出租人在资金市场筹措到资金后,向制造商支付货款,购进设备后直接出租给承 租人的租赁业务,即购进租出。

13.转租赁:由出租人从一家租赁公司或制造商租进一件设备后转租给客户的租赁业务,即租进 租出。 14.回租租赁:设备所有者将自己拥有的设备资产卖给租赁公司以获得融资便利,然后再以支付 租金为代价将其从租赁公司租回的租赁业务。 二.简答或论述 1、商业银行的职能 (1).资金中介职能 资金中介职能是通过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集中到银行里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经济各部门。这也是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2).资源配置职能 是指商业银行运用有限的资源,调整和引导现有的资金的流向和流量,以达到资金的优化配置。 (3).信用创造职能 信用创造是商业银行的特殊功能,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可以吸收活期存款的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款或从事投资业务而衍生出更多存款,从而扩大社会货币供给量。 (4).风险管理职能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价、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理等环节,预防、回避、分散或转移经营中的风险,从而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保证经营资金安全的行为。 (5).金融服务职能:商业银行利用其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在提供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业务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信息,运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手段和工具,为客户提供的其他服务。 (6).调节经济职能 调节经济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其信用中介活动,调剂社会各部门的资金短缺,同时在央行货币政策和其他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实现经济结构,消费比例投资,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调整。此外,商业银行通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活动还可以调节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商业银行因其广泛的职能,使得它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十分显著,在整个金融体系乃至国民经济中位居特殊而重要的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现在的商业银行已经凸现了职能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2.商业银行资金运动规律:

国内商业银行主营业务

一.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 (一)放款业务——最主要的资产业务 1.信用放款 普通借款限额:企业与银行订立一种非正式协议,以确定一个贷款,在限额内,企业可随时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一般不超过90天,利率是浮动的 透支放款:银行通过允许客户在其帐户上透支的方式向客户提供贷款。 备用贷款承诺:比较正式和具有法律约束的协议,在合同中银行承诺在指定期限和限额内向企业提供相应贷款,企业要为银行的承诺提供费用。 消费者放款:对消费个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或支付其他费用的放款,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这种贷款时,要进行多方面的审查。 票据贴现放款:顾客将未到期的票据提交银行,由银行扣除自贴现日起至到期日止的利息而取得现款。 (二)抵押放款 存货放款:以企业的存贷或商品作为抵押品的短期贷款。 客账放款:银行发放的以应收帐款作为抵押的短期贷款,称为“客帐贷款”。这种贷款一般都为一种持续性的信贷协定。 证券放款:股票和债券作押的 不动产抵押:通常是指以房地产或企业设备抵押品的贷款。 (三)保证书担保放款:经第三者出具保证书担保的放款。保证书是保证为借款人作贷款担保,与银行的契约性文件,其中规定了银行和保证人的权利和义务。银行只要取得经保证人签字的银行拟定的标准格式保证书,即可向借款人发放贷款。保证书是银行可以接受的最简单的担保形式。 (四)贷款证券化:银行间的一些流动性较差、业绩较低的资产组成若干资产库,贷款给专业金融公司,由其担保发行抵押证券。 投资业务:购买有价证券的活动。重要的资产业务,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可分为国内证券投资和国际证券投资。国内证券投资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政府证券投资、地方政府证券投资和公司证券投资。 国家政府发行的证券,按照销售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叫作公开销售的证券,一种叫作不公开销售的证券。 商业银行购买的政府证券,包括国库券、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三种。 二.负债业务:是银行由于受信而承担的将以资产或资本偿付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债务。存款、派生存款是银行的主要负债,约占资金来源的80%以上,另外联行存款、同业存款、借入或拆入款项或发行债券等,也构成银行的负债。 1. 活期存款活期存款是相对于定期存款而言的,是不需预先通知可随时提取或支付的存款。活期存款构成了商业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也是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重要条件。但成本较高。商业银行只向客户免费或低费提供服务,一般不支付或较少支付利息。 2.定期存款定期存款是相对于活期存款而言的,是一种由存户预先约定期限的存款。定期存款占银行存款比重较高。因为定期存款固定而且比较长,从而为商业银行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对商业银行长期放款与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3.储蓄存款储蓄存款是个人为积蓄货币和取得利息收入而开立的存款帐户,储蓄存款又可分为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的活期存款,或者称为活期储蓄存款,存取无一定期期限,只凭存折便可提现。存折一般不能转让流通,存户不能透支款项。 4. 可转让定期存单可转让定期存单存款是定期存款的一种主要形式,但与前述定期存款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