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重氮化、烷基化、磺化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重氮化、烷基化、磺化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重氮化、烷基化、磺化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重氮化

重氮化

重氮化是使芳伯胺变为重氮盐的反应。通常是把含芳胺的有机化合物在酸性介质中与亚硝酸钠作用,使其中的胺基(-NH2)转变为重氮基(-N=N-)的化学反应。如二硝基重氮酚的制取等。

重氮化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1)重氮化反应的主要火灾危险性在于所产生的重氮盐,如重氮盐酸盐(C6H5N2Cl)、重氮硫酸盐(C6H5N2H504),特别是含有硝基的重氮盐,如重氮二硝基苯酚[(NO2)2N2C6H2OH]等,它们在温度稍高或光的作用下,即易分解,有的甚至在室温时亦能分解。一般每升高10℃,分解速度加快两倍。在干燥状态下,有些重氮盐不稳定,活力大,受热或摩擦、撞击能分解爆炸。含重氮盐的溶液若洒落在地上、蒸汽管道上,干燥后亦能引起着火或爆炸。在酸性介质中,有些金属如铁、铜、锌等能促使重氮化合物激烈地分解,甚至引起爆炸。

(2)作为重氮剂的芳胺化合物都是可燃有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也有着火和爆炸的危险。

(3)重氮化生产过程所使用的亚硝酸钠是无机氧化剂,于175℃时分解能与有机物反应发生着火或爆炸。亚硝酸钠并非氧化剂,所以当遇到比其氧化性强的氧化剂时,又具有还原性,故遇到氯酸钾、高锰酸钾、硝酸铵等强氧化剂时,有发生着火或爆炸的可能。

(4)在重氮化的生产过程中,若反应温度过高、亚硝酸钠的投料过快或过量,均会增加亚硝酸的浓度,加速物料的分解,产生大量的氧化氮气体,有引起着火爆炸的危险。

烷基化

烷基化(亦称烃化),是在有机化合物中的氮、氧、碳等原子上引入烷基R—的化学反应。引入的烷基有甲基(-CH3)、乙基(-C2H5)、丙基(-C3H7)、丁基(-C4H9)等。

烷基化常用烯烃、卤化烃、醇等能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氧、氮等原子上引入烷基的物质作烷基化剂。如苯胺和甲醇作用制取二甲基苯胺。

烷基化的火灾危险性:

(1)被烷基化的物质大都具有着火爆炸危险。如苯是甲类液体,闪点-11℃,爆炸极限1.5%~9.5%;苯胺是丙类液体,闪点71℃,爆炸极限1.3%~4.2%。

(2)烷基化剂一般比被烷基化物质的火灾危险性要大。如丙烯是易燃气体,爆炸极限2%~11%;甲醇是甲类液体,闪点7℃,爆炸极限6%~36.5%;十二烯是乙类液体,闪点35℃,自燃点220℃。

(3)烷基化过程所用的催化剂反应活性强。如三氯化铝是忌湿物品,有强烈的腐蚀性,遇水或水蒸汽分解放热,放出氯化氢气体,有时能引起爆炸,若接触可燃物,则易着火;三氯化磷是腐蚀性忌湿液体,遇水或乙醇剧烈分解,放出大量的热和氯化氢气体,有极强的腐蚀性和刺激性,有毒,遇水及酸(主要是硝酸、醋酸)发热、冒烟,有发生起火爆炸的危险。

(4)烷基化反应都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如果原料、催化剂、烷基化剂等加料次序颠倒、速度过快或者搅拌中断停止,就会发生剧烈反应,引起跑料,造成着火或爆炸事故。

(5)烷基化的产品亦有一定的火灾危险。如异丙苯是乙类液体,闪点35.5℃,自燃点434℃,爆炸极限0.68%~4.2%;二甲基苯胺是丙类液体,闪点61℃,自燃点371℃;烷基苯是丙类液体,闪点127℃。

磺化

磺化是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磺(酸)基(-SO3H)的反应。常用的磺化剂有发烟硫酸、亚硫酸钠、亚硫酸钾、三氧化硫等。如用硝基苯与发烟硫酸生产间氨基苯磺酸钠,卤代烷与亚硫酸钠在高温加压条件下生成磺酸盐等均属磺化反应。

磺化过程危险性分析:

(1)三氧化硫是氧化剂,遇比硝基苯易燃的物质时会很快引起着火;另外,三氧化硫的腐蚀性很弱,但遇水则生成硫酸,同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反应温度升高,不仅会造成沸溢或使磺化反应导致燃烧反应而起火或爆炸,还会因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增加了对设备的腐蚀破坏。

(2)由于生产所用原料苯、硝基苯、氯苯等都是可燃物,而磺化剂浓硫酸、发烟硫酸(三氧化硫)、氯磺酸都是氧化性物质,且有的是强氧化剂,所以二者相互作用的条件下进行磺化反应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已经具备了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放热反应的燃烧条件。这种磺化反应若投料顺序颠倒、投料速度过快、搅拌不良、冷却效果不佳等,都有可能造成反应温度升高,使磺化反应变为燃烧反应,引起着火或爆炸事故。

(3)磺化反应是放热反应,若在反应过程中得不到有效地冷却和良好的搅拌,都有可能引起反应温度超高,以至发生燃烧反应,造成爆炸或起火事故。

危险性生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520 危险性生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通用 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危险性生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通 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领域都依赖于化学物质的存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也与化学物质密不可分。目前,人们生产、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化学物质就有700万种,在市场上流通的超过10万种。如此品种繁多、数目巨大的化学物质,作为基本原料、基本能源、医药成品、农药成品等支撑着社会的各个行业,极大地改善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大部分化学物质具有反应性,在生产及储存运输过程中,由于对一些化学反应的危险特性认识不充分,考虑不周或疏忽,使一些化学反应引起了火灾、爆炸、中毒章故,不仅造成员工和公众的严重伤亡,而且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对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对危险性化学反应进行分析研究,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和警惕,减少事故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 一、危险性化学反应发生的行业和场所 危险性化学反应事故并不仅仅发生在化工行业,也发生在使用大量化学品的其他行业。据有关资料统计,危险

重氮化与重氮盐的转化

第十三章 重氮化与重氮盐的转化 第一节 概述 一、重氮化反应及其特点 1. 重氮化合物定义: 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氮原子相连的基团,而这个基团只有一端与碳原子相连,而另一端则不与C 原子相连。(与偶氮化合物相区别) 2. 重氮化反应定义: 将芳伯胺等胺基化合物在低温下及强酸(其中盐酸及硫酸最为常用)水溶液中,与亚硝酸作用生成重氮盐的反应,称为重氮化反应。 Ar N H 2+NaN O 2+2HX Ar N + 2X +O H 22+NaX 3. ★重氮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用来合成与亲电取代反应相悖的化合物,尤其是各种偶氮染料、有机颜料的重要的基本的方法,在精细有机合成中被广泛应用。 如:间氯甲苯的合成。 4.脂肪胺与芳胺的重氮化反应特点: 由脂肪伯胺得到的重氮化合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醇类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上没有多少价值。 由芳伯胺制得的重氮化合物性质稳定,可用来制备许多重要的中间体。在精细化学品的合成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重氮盐的结构与性质 1.重氮盐的结构 重氮盐的结构为: 重氮盐的反应一般是在强酸性到弱碱性介质中进行的。其pH 值的高低与目的反应有关。 2.★重氮盐的性质 (1)重氮盐具有类似铵盐的性质,一般可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重氮化后溶液是否澄清可作为反应正常与否的标志。 (2)干燥的重氮盐极不稳定,受热爆炸。 (3)重氮盐在低温水溶液中比稳定且具有高反应活性。生产中常不必分离出重氮盐结晶,而用其水溶液进行下一步反应。 (4)重氮盐可发生两类反应:一类是重氮基转化为偶氮基(偶合)或肼基(还原),非脱落氮原子的反应;另一类是重氮基被其他取代基所置换,同时脱落两个氮原子放出氮气的反应。 (5)重氮盐性质活泼,本身价值不高,但通过上述两类重氮盐的反应,可制得一系列重要的有机中间体。 A r N N Cl A r N N Cl A r N N C l ++ +

浙江省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 2 章知识要点:一、空气1、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2、空气的组成:(体积比)氮气:78% 二氧化碳:0.03% 3、空气的利用。(1)氮气的用途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液态氮可作冷冻剂(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氧气的用途: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3)用途二、氧气和氧化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1)硫在氧气中燃烧: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2)S + O2 ===SO2 (3)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 Fe 3O4 色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 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 4、氧气的制取(1)①实验室制取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制作保护气制成各种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2H 2O2 ====2H2O +O2 2KMnO4====K2MnO4 + MnO2 +O2 2KClO3 =======2KCl +3O2 ②③收集方法(2) 5、催化剂。一变: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度二不变:本身质量本身化学性质 6、灭火和火灾自救(1)可燃物燃烧条件(2)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灭火方法三、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1、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1)化合反应:A+B 2、质量守恒定律(1)(2)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原子种类没有变化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①原子种类④物质总质量3、化学方程式。(1)(2)(3)(4)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骤。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②表示反应的条件④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②元素种类③原子数目(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 C (2)分解反应:A B+C 跟氧气隔绝(3)火灾自救

实验九-重氮盐的制备及其反应知识分享

实验九-重氮盐的制备 及其反应

实验九 重氮盐的制备及其反应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重氮化反应的原理和重氮盐的制备方法 2.掌握放氮反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3.掌握偶合反应的原理及偶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 重氮盐通常是伯芳胺在过量无机酸(常用盐酸和硫酸)的水溶液中与亚硝酸钠在低温作用而制得: ArNH 2NaNO 2HX ArN 2+X -H 2O NaX 低温 ++2+2+ 在制备重氮盐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⑴ 严格控制在低温。重氮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同时大多数重氮盐极不稳定,在室温时易分解,所以重氮化反应一般都保持在0~5℃进行。但芳环上有强的间位取代基的伯芳胺,如对硝基苯胺,其重氮盐比较稳定,往往可以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重氮化反应。 ⑵ 反应介质要有足够的酸度。重氮盐在强酸性溶液重比较不活泼;过量的酸能避免副产物重氮化合物等的生成。通常使用的酸量要比理论量多25%左右。 ⑶ 避免过量的亚硝酸。过量的亚硝酸会促进重氮盐的分解,会很容易和进行下一步反应所加入的化合物(例如叔芳胺)起作用,还会使反应终点难于检验。加入适量的亚硝酸钠溶液后,要及时用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反应终点。过量的亚硝酸可以加入尿素来除去。 ⑷ 反应时应不断搅拌。反应要均匀地进行,避免局部过热,以减少副产物。 制得的重氮盐水溶液不易放置过久,要及时地用于下一步的合成中。

最常见的重氮盐的化学反应有下列两种类型: ⑴ 作用时放出氮气的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重氮基能被氢原子、羟基、氰基、卤原子等所置换,同时放出氮气。例如,桑德迈耳(Sandmeyer )反应: ArN 2+Cl -CuCl 过量浓盐酸ArCl +N 2 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将先制备的、冷的重氮盐溶液慢慢地加到冷的氯化亚铜的浓氢卤酸溶液中去,先生成深红色悬浮的复盐。然后,缓缓加热,使复盐分解,放出氮气,生成卤代芳烃。 ⑵ 作用时保留氮的反应,其中最重要的是偶合反应。例如重氮盐与酚或叔芳胺在低温时作用,生成具有Ar —N=N —Ar '结构的稳定的有色偶氮化合物。重氮盐与酚的偶合,一般在碱性溶液中进行,而重氮盐与叔芳胺的偶合,一般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 偶合反应也要控制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要不断地搅拌,还要控制反应介质的酸碱度。 1.重氮化反应 ArNH 2NaNO 2HCl(或H 2SO 4)ArN 2+X -NaX H 2O ++++低温 重氮盐的制备方法有两种:反法和正法。 反法: NaNO 2H 2SO 4H 2O(冰)+ 例如,对氨基苯磺酸的重氮化反应为反法。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电和磁 1、简单的磁现象: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只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 、北极N 。磁极间存在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2、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 体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 N 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物理学家用磁感线来形象地描述空间磁场分布的情况。磁体周围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 N 极出来,回到磁体 S 极。 3、地磁场:地球的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叫地磁场。磁针指南北就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地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拟,地磁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之间的夹角叫磁偏角。 4、电流的磁场: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也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跟电流方向的关系可用安培定则来判断: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是: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 5、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叫电磁铁。电磁铁的优点是:(1)磁性的有无可由通断电来控制;(2)磁性的强弱可由电流的大小来控制;(3)磁的极性可由电流的方向来控制。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应用:电铃、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电磁继电器、电话等. 6、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 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电动机就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它把电能转化成为机械能。直流电动机中换向器的作用:当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从而使线圈沿原方向继续转动,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向的方法:改变电流方向。直流电动机模型通电后不能转动的原因可能是:_在平衡位置(还有很多可能)_____. 7、电磁感应:闭合电路里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闭合电路、2、一部分导体、3、切割磁感线运动。若电路不闭合,则无感应电流,但有感应电压。这种现象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切割磁感线方向和磁场方向方向有关。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发电机就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发电机线圈中产生的电流是交流电。我国交流电周期0.02秒,频率:50赫兹一个周期内电流方向改变两次,1秒内电流方向改变100次。大型发电机包括转子和定子两部分。一般采用线圈不动,磁极转动的方式。 8、家庭电路:火线与零线间的电压是 220 , V,分辨火线、零线的工具是测电笔 电能表的作用:测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220V 10(20)A ”的意 义:。

聚合工艺危险性分析

编号:SM-ZD-28969 聚合工艺危险性分析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聚合工艺危险性分析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 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 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固有危险性 固有危险性是指聚合反应中的原料、产品、中间产品等本身具有的危险有害特性。 1.1火灾危险性 参加聚合反应介质的自聚和燃爆危险性: 单烯烃聚合单体包括液态的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都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易燃液体。二烯聚合所指的单体主要包括丁二烯、双环戊二烯、苯乙烯、丙烯腈、乙烯、丙烯等都是易燃物质,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有些单体的储存温度低于沸点,所以需要在氮气保护下储存。有些单体是在压力下储存,在向储罐投单体前,应彻底用氮气置换。除乙烯、丙烯外其他单体都有自聚的特性,生成聚合物后容易堵塞输送管道。二烯烃(丁二烯、双环戊二烯)不仅能自聚,而且还能生成过氧化物,这是一种有爆炸危险的不稳定物质。

危险性生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

危险性生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 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领域都依赖于化学物质的存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也与化学物质密不可分。目前,人们生产、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化学物质就有700万种,在市场上流通的超过10万种。如此品种繁多、数目巨大的化学物质,作为基本原料、基本能源、医药成品、农药成品等支撑着社会的各个行业,极大地改善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大部分化学物质具有反应性,在生产及储存运输过程中,由于对一些化学反应的危险特性认识不充分,考虑不周或疏忽,使一些化学反应引起了火灾、爆炸、中毒章故,不仅造成员工和公众的严重伤亡,而且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对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对危险性化学反应进行分析研究,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和警惕,减少事故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 一、危险性化学反应发生的行业和场所 危险性化学反应事故并不仅仅发生在化工行业,也发生在使用大量化学品的其他行业。据有关资料统计,危险性化学反应发生在化学加工业占66%,散装储存占27%,废物处理占3%,石油炼制占2%,-储存占1%,未知占1%。 危险性化学反应事故不仅发生在指定的化学反应工序,而且发生在非化学反应工序。一般可能在3种过程中发生:化学品的生产工艺过程中,如批次或连续反应化学品制造过程;储存、搬运与重新包装过程中,如仓库或储槽的储存;混合与物理处理过程中,如压碎、混合、筛选、干燥、蒸馏、吸收或加热等。 二、危险性化学反应涉及的设备

用来储存、处理、加工和运输化学品的多数设备都有可能会发生危险性化学反应事故,据有关资料统计,危险性化学反应事故发生在与反应器有关的设备占25%;储存设备占22%;散装储料桶事故占10%;其他过程设备,如接受器、混合器和干燥器占22%;分离设备占5%;转换设备占5%:废物设备占3%;事故无法确定其具体设备的占8%。 三、危险性化学反应的特点 危险性化学反应大部分是放热反应和(或)放出可燃气体的反应,当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和气态副产品无法被周围的环境安全地吸收,就会存在反应危险。如果热量释放的速度过快又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可燃气在局部高温环境中与氧结合发生自燃;如果放出的热较少,使局部温度达不到该种可燃气的自燃点,则不会发生自燃,但因有大量可燃气的放出,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则会发生爆炸。 化学反应从化学物品本身特性来说分为化学物品自反应和化学物品之间互相反应。聚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可以定为自反应,因为这两种反应一般只涉及到一种化学物品。但是。为了促进这些反应的进行,通常需要其他物质如催化剂或杂质的参与。化学物品之间互相反应需要有两种或多种物质接触,如相互接触自燃的反应。如果化学反应释放的热量和能量足以引发另外一个不必要的化学反应,反应危险情况将会更复杂。因此,化学反应并不一定是某一化学物品的固有特性。 危险性化学反应危险的严重程度受反应过程中不同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运行温度、压力、处理物料的量、化学品的浓度、催化

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知识点

第2章知识要点: 一、空气 1、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2、空气的组成:(体积比) 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3、空气的利用。 (1)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 氮气的用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 液态氮可作冷冻剂 (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氧气的用途: 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 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 (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 制作保护气 用途制成各种电光源 用于激光技术 二、氧气和氧化 1、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1)硫在氧气中燃烧: (2)S + O2 ===SO2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3)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 ==== Fe 3O4 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 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 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 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 4、氧气的制取 (1)实验室制取 ①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分别为: 2H 2O2 ====2H2O +O2

危险化学品知识及工艺危险性分析.

对本建设项目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主要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1987年11月5日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等法规、标准的规定。 3.1 危险有害物质的识别和确认分析结果 3.1.1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理化性能指标 本建设项目原料:乙醇、甲酸、乙二醛、硝酸、硫酸、氢氧化钠等。 产品:甲酸乙酯、乙醛酸。副产品:乙二酸、硝酸钠、亚硝酸钠 中间产物:一氧化氮,为有毒气体。 辅助材料:氨,制冷介质,为有毒气体。 本建设项目中主要物质的危险特性见 3.0.0-1、3.0.0-2。

表3.0.0-1 物质的理化特性表 序号名称外观与形状 熔点 (-℃) 沸点(-℃) 饱和蒸气压 (kPa) 相对密度(水=1) 溶解性备注 1 乙醇无色液体,有酒香-114.1 78.3 5.33 0.79 混溶于水,可溶于氯仿、甘油、醚多种有机溶剂 2 甲酸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强 烈刺激性酸味 8.2 100.8 0.67 1.23 与水混溶,不溶于烃类,可混溶 于乙醇 3 乙二醛淡黄色液体,微有臭味15 50.5 29.3 1.1 4 溶于水、醇、醚 4 硝酸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酸味-42 86 4.4 1.50 5 硫酸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嗅10.5 330 0.13 1.083 与水混溶 6 甲酸乙酯无色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79 54.3 13.33 0.92 微溶于水,溶于苯、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7 乙醛酸淡黄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 味 98 111 1mmHg 1.42 溶于水,微溶于苯、乙醇、乙醚等 多数有机溶剂 8 氢氧化钠溶液纯品为无色液体无资料无资料无资料无资料与水混溶 9 乙二酸无色透明结晶体189.5 100℃升 华 1.90 易溶于乙醇,溶于水,微溶于乙 醚,不溶于苯和氯仿。 10 硝酸钠 无色透明或白微带黄色的菱 形结晶,味微苦,易潮解。306.8 无资料无资料 2.26水=1 易溶于水、液氨,微溶于乙醇、 甘油。 11 亚硝酸钠 白色或淡黄色细结晶,无臭, 略有咸味,易潮解271 320(分 解) 无资料 2.17水=1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甲醇、 乙醚。 12 氨无色有刺激性气体-77.7 -33.5 506.62(4.7 ℃) 0.6空气=1 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13 一氧化氮无色气体-163.6-151无资料无资料微溶于水 2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及 基本安全技术 Written by Peter at 2021 in January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在化工生产中不同的化学反应有不同的工艺条件,不同的化工过程有不同的操作规程。评价一套化工生产装置的危险性,不要单看它所加工的介质、中间产品、产品的性质和数量,还要看它所包含的化学反应类型及化工过程和设备的操作特点。因此,化工安全技术与化工工艺是密不可分的。作为基础,本节首先讨论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及其相关基本安全技术。 一、氧化反应 绝大多数氧化反应都是放热反应。这些反应很多是易燃易爆物质(如甲烷、乙烯、甲醇、氨等)与空气或氧气参加,其物料配比接近爆炸下限。倘若配比及反应温度控制失掉,既能发生爆炸燃烧。某些氧化反应能生成危险性更大的过氧化物,它们化学稳定性极差,受高温、摩擦或撞击便会分解,引燃或爆炸。 有些参加氧化反应物料的本身就是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氯酸钾、铬酸酐、过氧化氢,它们的危险性极大,在与酸、有机物等作用时危险性就更大了。

因此,在氧化反应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氧化剂的投料量(即适当的投料比例),氧化剂的加料速度也不易郭凯。要有料号的搅拌和冷却装置,防止温升过快、过高。此外,要防止由于设备、物料含有的杂质而引起的不良副翻译你干,例如有些氧化剂遇金属杂质会引起分解。使用空气是一定要净化,除掉空气中的灰尘、水分和油污。 当氧化反应过程以空气和氧为氧化剂是,反应物料配比应严格控制在爆炸范围以外。如乙炔氧化制环氧乙烷,乙烯在氧气中的爆炸下限为91%,及含氧量9%。反应系统中氧含量要严格控制在9%以下。其产物环氧乙烷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范围很宽,为3%--100%。其次,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增加了反应体系的温度。在高温下,由乙烯、氧和环氧乙烷组成的循环气体具有更大的爆炸危险性。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工业上采用加入惰性气体(氮气、二氧化碳或甲烷等)的方法,来改变循环气的成分,缩小混合气的爆炸极限,增加反应系统的安全性;其次,这些惰性气体具有较高的热熔,能效地带走部分反应热,增加反应系统的稳定性。 这些惰性气体叫做致稳气体,致稳气体在反应中不消耗,可以循环使用。 二、还原反应

典型危险化学反应分析

1 氧化 如氨氧化制硝酸、甲苯氧化制苯甲酸、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等。 (1)氧化的火灾危险性 ①氧化反应需要加热,但反应过程又是放热反应,特别是催化气相反应,一般都是在250~600℃的高温下进行,这些反应热如不及时移去,将会使温度迅速升高甚至发生爆炸。 ②有的氧化,如氨、乙烯和甲醇蒸气在空中的氧化,其物料配比接近于爆炸下限,倘若配比失调,温度控制不当,极易爆炸起火。 ③被氧化的物质大部分是易燃易爆物质。如乙烯氧化制取环氧乙烷中,乙烯是易燃气体,爆炸极限为2.7%~34%,自燃点为450℃;甲苯氧化制取苯甲酸中,甲苯是易燃液体,其蒸气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1.2%~7%;甲醇氧化制取甲醛中,甲醇是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的爆炸极限是6%~36.5%。 ④氧化剂具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如氯酸钾,高锰酸钾、铬酸酐等都属于氧化剂,如遇高温或受撞击、摩擦以及与有机物、酸类接触,皆能引起着火爆炸;有机过氧化物不仅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而且大部分是易燃物质,有的对温度特别敏感,遇高温则爆炸。 ⑤氧化产品有些也具有火灾危险性。如环氧乙烷是可燃气体;硝酸虽是腐蚀性物品,但也是强氧化剂;含36.7%的甲醛水溶液是易燃液体,其蒸气的爆炸极限为7.7%~73%。另外,某些氧化过程中还可能生成危险性较大的过氧化物,如乙醛氧化生产醋酸的过程中有过醋酸生成,过醋酸是有机过氧化物,性质极度不稳定,受高温、摩擦或撞击便会分解或燃烧。 (2)氧化过程的防火措施

①氧化过程中如以空气或氧气作氧化剂时,反应物料的配比(可燃气体和空气的混合比例)应严格控制在爆炸范围之外。空气进入反应器之前,应经过气体净化装置,消除空气中的灰尘、水汽、油污以及可使催化剂活性降低或中毒的杂质,以保持催化剂的活性,减少着火和爆炸的危险。 ②氧化反应接触器有卧式和立式两种,内部填装有催化剂。一般多采用立式,因为这种形式催化剂装卸方便,而且安全。在催化氧化过程中,对于放热反应,应控制适宜的温度、流量,防止超温、超压和混合气处于爆炸范围之内。 ③为了防止接触器在万一发生爆炸或着火时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在反应器前和管道上应安装阻火器,以阻止火焰蔓延,防止回火,使着火不致影响其他系统。为了防止接触器发生爆炸,接触器应有泄压装置,并尽可能采用自动控制或调节以及报警联锁装置。 ④使用硝酸、高锰酸钾等氧化剂时,要严格控制加料速度,防止多加、错加,固体氧化剂应粉碎后使用,最好呈溶液状态使用,反应中要不间断搅拌,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决不许超过被氧化物质的自燃点。 ⑤使用氧化剂氧化无机物时,如使用氯酸钾氧化生成铁蓝颜料,应控制产品烘干温度不超过其着火点,在烘干之前应用清水洗涤产品,将氧化剂彻底除净,以防止未完全反应的氯酸钾引起已烘干的物料起火。有些有机化合物的氧化,特别是在高温下的氧化,在设备及管道内可能产生焦状物,应及时清除,以防自燃。 ⑥氧化反应使用的原料及产品,应按有关危险品的管理规定,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如隔离存放、远离火源、避免高温和日晒、防止摩擦和撞击等。如是电介质的易燃液体或气体,应安装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⑦在设备系统中宜设置氮气、水蒸气灭火装置,以便能及时扑灭火灾。 2 还原 如硝基苯在盐酸溶液中被铁粉还原成苯胺、邻硝基苯甲醚在碱性溶液中被锌粉还原成邻氨基苯甲醚、使用保险粉、硼氢化钾、氢化锂铝等还原剂进行还原等。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及测试题

第2章 知识要点: 一、空气 1、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2、空气的组成:(体积比) 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空气的利用。 (1)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 氮气的用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 液态氮可作冷冻剂 (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氧气的用途: 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 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 (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 制作保护气 用途制成各种电光源 用于激光技术 二、氧气和氧化 1、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1)硫在氧气中燃烧: (2)S + O2 ===SO2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 焰)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3Fe+2O2 ==== Fe 3O4 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 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 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 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 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 4、氧气的制取

(1)实验室制取 ①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 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H 2O2 ====2H2O +O2 2KMnO4====K2MnO4 + MnO2 +O2 2KClO3 =======2KCl +3O2 ②实验室装置图课本45和46页 ③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2)工业制法:分离空气发(属于物理变化的过程) 5、催化剂。 一变: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度 二不变:本身质量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本身化学性质 6、灭火和火灾自救 (1)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 可燃物燃烧条件跟氧气充分接触 (2) 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 灭火方法跟氧气隔绝 (3)火灾自救及措施(看课本) 三、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 1、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A+B C (2)分解反应:A B+C 2、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 原子种类没有变化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①原子种类②元素种类③原子数目 ④物质总质量 3、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一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工艺危险性分析报告

山东天泰钢塑有限公司 工艺危险性分析报告 一、产品及工艺简介 1)1、3、4号线生产工艺:将硫磺块放入燃硫炉内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气体,经引风机引入旋风除尘器进行净化,再进入风冷器和水冷器降温冷却,然后进入吸收塔,自吸收塔塔顶喷淋氨水或循环液进行二氧化硫的吸收。该项目吸收采用三级吸收,一级吸收塔吸收约85%,可得到成品液,二级吸收塔吸收约12%,三级吸收塔吸收约3%,经调和后,制得成品亚硫酸铵溶液。 2)2号线生产工艺:将硫磺块放入溶硫池中,再经泵打入焚硫炉内,同时鼓风机向焚硫炉内鼓入空气,液体硫磺与空气在焚硫炉内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吹入旋风除尘器进行净化,再进入余热锅炉、水冷器降温冷却,然后进入吸收塔,自吸收塔塔顶喷淋氨水或循环液进行二氧化硫的吸收。该项目吸收采用三级吸收,一级吸收塔吸收约85%,可得到成品液,二级吸收塔吸收约12%,三级吸收塔吸收约3%,经调和后,制得成品亚硫酸铵溶液。本生产线在焚硫炉后设置的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输送回粗硫池和精馏池熔化硫磺,可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3)5号线生产工艺:将硫磺块放入粗硫池内用蒸汽熔化,经过过滤器滤去杂质,打入精硫池中,再经泵打入焚硫炉内,同时鼓风机向焚硫炉内鼓入空气,液体硫磺与空气在焚硫炉内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吹入旋风除尘器进行净化,再进入余热锅炉、水冷器降温冷却,然后进入吸收塔,自吸收塔塔顶喷淋氨水或循环液进行二氧化硫

的吸收。该项目吸收采用三级吸收,一级吸收塔吸收约85%,可得到成品液,二级吸收塔吸收约12%,三级吸收塔吸收约3%,经调和后,制得成品亚硫酸铵溶液。本生产线在焚硫炉后设置的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输送回粗硫池和精馏池熔化硫磺,可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反应方程式为: S+O 2=SO 2 2NH 3·H 2 O+SO 2 =(NH 4 ) 2 SO 3 +H 2 O 3)生产工流程简图如下图所示。 二、工艺的危险性分析及处置措施 1生产装置 1.1生产过程危险因素分析 ①管路输送物料过程中,系统密封不严,发生物料泄漏,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事故。 ②设备、设施防静电设施不合格,物料流速过快,有可能产生静电火花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③设备、法兰、管道密封不严或锈蚀穿孔,发生高温物料喷溅,可能发生中毒、灼烫事故。 ④作业场所通风不良,可能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 ⑤操作人员劳动防护用品穿戴不齐或失效,也可能发生意外事故。 ⑥开停车前后,检修过程系统没有整体置换或置换不完全,系统内物料和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火花有引发火灾爆炸的

危险性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

危险性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 2008年4月18日 0:00:00 【字号大中小】 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领域都依赖于化学物质的存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也与化学物质密不可分。目前,人们生产、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化学物质就有700万种,在市场上流通的超过10万种。如此品种繁多、数目巨大的化学物质,作为基本原料、基本能源、医药成品、农药成品等支撑着社会的各个行业,极大地改善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大部分化学物质具有反应性,在生产及储存运输过程中,由于对一些化学反应的危险特性认识不充分,考虑不周或疏忽,使一些化学反应引起了火灾、爆炸、中毒章故,不仅造成员工和公众的严重伤亡,而且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对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对危险性化学反应进行分析研究,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和警惕,减少事故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 一、危险性化学反应发生的行业和场所 危险性化学反应事故并不仅仅发生在化工行业,也发生在使用大量化学品的其他行业。据有关资料统计,危险性化学反应发生在化学加工业占66%,散装储存占27%,废物处理占3%,石油炼制占2%,-储存占1%,未知占1%。 危险性化学反应事故不仅发生在指定的化学反应工序,而且发生在非化学反应工序。一般可能在3种过程中发生:化学品的生产工艺过程中,如批次或连续反应化学品制造过程;储存、搬运与重新包装过程中,如仓库或储槽的储存;混合与物理处理过程中,如压碎、混合、筛选、干燥、蒸馏、吸收或加热等。

二、危险性化学反应涉及的设备 用来储存、处理、加工和运输化学品的多数设备都有可能会发生危险性化学反应事故,据有关资料统计,危险性化学反应事故发生在与反应器有关的设备占25%;储存设备占22%;散装储料桶事故占10%;其他过程设备,如接受器、混合器和干燥器占22%;分离设备占5%;转换设备占5%:废物设备占3%;事故无法确定其具体设备的占8%。 三、危险性化学反应的特点 危险性化学反应大部分是放热反应和(或)放出可燃气体的反应,当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和气态副产品无法被周围的环境安全地吸收,就会存在反应危险。如果热量释放的速度过快又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可燃气在局部高温环境中与氧结合发生自燃;如果放出的热较少,使局部温度达不到该种可燃气的自燃点,则不会发生自燃,但因有大量可燃气的放出,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则会发生爆炸。 化学反应从化学物品本身特性来说分为化学物品自反应和化学物品之间互相反应。聚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可以定为自反应,因为这两种反应一般只涉及到一种化学物品。但是。为了促进这些反应的进行,通常需要其他物质如催化剂或杂质的参与。化学物品之间互相反应需要有两种或多种物质接触,如相互接触自燃的反应。如果化学反应释放的热量和能量足以引发另外一个不必要的化学反应,反应危险情况将会更复杂。因此,化学反应并不一定是某一化学物品的固有特 性。 危险性化学反应危险的严重程度受反应过程中不同因素的影响,这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实用版

YF-ED-J628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及基本安 全技术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在化工生产中不同的化学反应有不同的工 艺条件,不同的化工过程有不同的操作规程。 评价一套化工生产装置的危险性,不要单看它 所加工的介质、中间产品、产品的性质和数 量,还要看它所包含的化学反应类型及化工过 程和设备的操作特点。因此,化工安全技术与 化工工艺是密不可分的。作为基础,本节首先 讨论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及其相关基本安全 技术。 一、氧化反应

绝大多数氧化反应都是放热反应。这些反应很多是易燃易爆物质(如甲烷、乙烯、甲醇、氨等)与空气或氧气参加,其物料配比接近爆炸下限。倘若配比及反应温度控制失掉,既能发生爆炸燃烧。某些氧化反应能生成危险性更大的过氧化物,它们化学稳定性极差,受高温、摩擦或撞击便会分解,引燃或爆炸。 有些参加氧化反应物料的本身就是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氯酸钾、铬酸酐、过氧化氢,它们的危险性极大,在与酸、有机物等作用时危险性就更大了。 因此,在氧化反应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氧化剂的投料量(即适当的投料比例),氧化剂的加料速度也不易郭凯。要有料号的搅拌和冷却装置,防止温升过快、过高。此外,要防止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新)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2.1大气层 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 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0-8Km),赤道厚度大(0-17Km)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 护作用。 2.2气温 1、天气是什么?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 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 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1)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2)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0C 炎热;35℃寒冷:0℃ 2.3大气的压强 1.大气压强的存在 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具体事例:(1)* 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 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答题模式)(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 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2.大气压强的大小: A、(在海平面的大气压)即 B、大气压的大小常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进行测量 C、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所以,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越小; D、人体内也有压强,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 3.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具体事例:(1)当火车高速行驶时,人不能离铁轨太近,为什么? 原因:流速大,压强小,离铁轨较远处大气压强大于铁轨附近大气压强,会被大气压向铁轨处,非常危险。(2)两船平行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3)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对者漏斗吹气,乒乓球不会掉下来;(4)飞机飞行时,其机翼上侧的气流速度比下侧快,,所以机翼上侧的气压比下侧小,就会有个向上的升力

气站安全管理及工艺操作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

气站安全管理及工艺操作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 分析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某气站安全管理及工艺操作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1)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漠,工作期间存在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2)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的不完善或制度完善,但执行不到位有章不遵。 (3)操作人员没有经过相应岗位的技术和安全培训,或者经培训但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上岗作业,因其操作能力及事故处理能力差,极易造成操作失误,而引发事故。 (4)采购不合格设备、材料及用品,极易引发事故。 (5)没有制定操作人员巡检制度,操作人员没有对自己管辖的设备进行定期巡检,不易发现事故隐患,从而导致事故扩大化。 (6)操作人员不能坚守岗位,存在串岗、睡岗等不良现象,不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7)由于操作人员大意或失误,操作人员向已经装满液化气的储罐继续充装,储罐在未安装高低液位报警仪及安全阀失灵不能及时卸压情况下,会导致储罐超压爆炸事故。

(8)液化石油气储罐安装的高低液位报警仪失灵或未安装高低液位报警仪以及操作人员未及时观察储罐的液位情况下,储罐的充装量超过了最高安全限度,在高温天气,液化气会大量气化,罐内的压力随之升高,在没有安装喷淋设施或喷淋设施没有及时投用,加之安全阀失灵,会造成储罐超压爆炸。 (9)在向钢瓶充装液化石油气时,操作人员脱离岗位,造成钢瓶超装,又没有检称情况下易造成钢瓶超压爆裂。 (10)操作人员穿普通衣物,尤其是化纤衣物,因产生静电,产生火花;穿钉子鞋,与地面碰撞产生火花,使用易产生静电或火花的设备或工具,很可能引起爆炸。 (11)雷雨天进行操作,很容易受到雷击,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12)充装前,未按规定进行检瓶,使用不合格的气瓶充装了液化气,可能造成钢瓶泄漏或爆裂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13)卸车时,未接气相平衡管,或无高液位自动回流装置,或无高液位报警装置,可能使储罐充装过量,易造成储罐超压而导致储罐超压爆裂,造成火灾事故的发生。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12页word文档

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分析 1 氧化 如氨氧化制硝酸、甲苯氧化制苯甲酸、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等。 (1)氧化的火灾危险性 ①氧化反应需要加热,但反应过程又是放热反应,特别是催化气相反应,一般都是在25 0~600℃的高温下进行,这些反应热如不及时移去,将会使温度迅速升高甚至发生爆炸。 ②有的氧化,如氨、乙烯和甲醇蒸气在空中的氧化,其物料配比接近于爆炸下限,倘若配比失调,温度控制不当,极易爆炸起火。 ③被氧化的物质大部分是易燃易爆物质。如乙烯氧化制取环氧乙烷中,乙烯是易燃气体,爆炸极限为2.7%~34%,自燃点为450℃;甲苯氧化制取苯甲酸中,甲苯是易燃液体,其蒸气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1.2%~7%;甲醇氧化制取甲醛中,甲醇是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的爆炸极限是6%~36.5%。 ④氧化剂具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如氯酸钾,高锰酸钾、铬酸酐等都属于氧化剂,如遇高温或受撞击、摩擦以及与有机物、酸类接触,皆能引起着火爆炸;有机过氧化物不仅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而且大部分是易燃物质,有的对温度特别敏感,遇高温则爆炸。 ⑤氧化产品有些也具有火灾危险性。如环氧乙烷是可燃气体;硝酸虽是腐蚀性物品,但也是强氧化剂;含36.7%的甲醛水溶液是易燃液体,其蒸气的爆炸极限为7.7%~73%。另外,某些氧化过程中还可能生成危险性较大的过氧化物,如乙醛氧化生产醋酸的过程中有过醋酸生成,过醋酸是有机过氧化物,性质极度不稳定,受高温、摩擦或撞击便会分解或燃烧。 (2)氧化过程的防火措施 ①氧化过程中如以空气或氧气作氧化剂时,反应物料的配比(可燃气体和空气的混合比例)应严格控制在爆炸范围之外。空气进入反应器之前,应经过气体净化装置,消除空气中的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