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考试重点(人卫第8版)

卫生学考试重点(人卫第8版)
卫生学考试重点(人卫第8版)

1、卫生学是在“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以人群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阐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利用有益环境因素和控制有害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及预防对策的理论根据和实施原则,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2、预防疾病不仅是预防医学的目标,也是临床医学的目标。预防疾病既包括防止疾病发生也包括防止疾病的发展和组织伤残。

3、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指在疾病前期或无病期针对病因或危险因素采取综合综合性预防措施目标是防止或减少疾病发生。第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或三早预防,指在临床前期或疾病早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目标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对于传染病的二级预防除三早外,还应早隔离,早报告以便及早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流行蔓延。第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即在临床期或康复期,积极采取的治疗和康复措施,目标是防止伤残,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4、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包括自然环境(由理化,化学,生物学因素构成)和社会环境(由上层建筑,经济文化,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因素构成)自然环境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5、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自然系统称为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四大要素构成。

6、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生物学种群和数量,以及各种群数量之间的比例,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称为生态平衡。

7、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所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所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连锁关系称为食物链。

8、生物富集作用:环境污染物被生物体吸收后,通过酶的催化分解可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一些有毒金属和难分解的有机化学物则可在生物体内蓄积,使生物体内得浓度大大高于环境的浓度。

9、生物放大作用:环境中某些污染物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间转移并在生物体内浓度逐级增高,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

10、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环

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称之为环境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叫做公害。

11、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叫做环境污染物,从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理化性状没有发生改变的叫做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的一次污染物经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理化性状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称二次污染物。来源:生产性污染包括“废气,废水,废渣’工业三废生活性污染包括生活性三废’粪尿,污水,垃圾”

12、迁移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空间位置的相对移动过程。分为污染物在空气中迁移,污染物在水中迁移,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污染物在生物间迁移。

13、自净: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自然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或总量降低,该过程被称为环境污染物的自净。

14、环境污染物通过机体生物膜进入血液的过程称为吸收,存在与空气,水,土壤及食物的环境污染物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吸收。

15、环境污染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通过四种途径从机体排出:1经肾脏随尿排出2 经肝胆通过肠道随粪便排出3随各种分泌液如汗液,乳汁,唾液,月经及毛发指甲排出4气态,气溶胶蒸汽挥发性物质可经呼吸道排出。

16、毒性是指化学物质能够造成机体损害的能力,是化学物质引起有害生物学效应的固有特性。

17、毒物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较少剂量进入机体后就能引起机体病理性损害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18、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特点:1广泛性2多样性3复杂性4长期性。

19、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主要表现形式1急性危害指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

环境,致使暴露人群在较短时间内出现有害效应,急性中毒甚至死亡2慢性危害低浓度污染物长期反复对机体作用而引起的危害称慢性危害3致癌作用4遗传毒性指

环境中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引起的生物体细胞遗传物质和遗传过程的改

变。5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发育毒性作用是指外源性化学物能导致机体发育异常的有害作用。包括孕前孕期产后直至性成熟期暴露于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个体发育损害效应。6对免疫功能的影响7干扰内分泌功能。

20、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1公害病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区域性疾病2职业病是

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所引起的特定疾病。3传染病是由病原

微生物引起,可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一类疾病4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取食物而进入人体的多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或中毒性的一类疾病。

21、环境污染的防治一、组织措施1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执法2卫生监督和卫生管理二、规划措施1城乡建设和改造规划2工业企业规划和布局三、技术措施1改革工艺,综合利用,化害为利2净化处理3制定,完善卫生标准。

22、空气的物理性状1太阳辐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紫外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可视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红外线2空气离子化3气象因素4室内小气候室内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室内小气候主要由气温气湿气流和热辐射四个气象因素组成。

23、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使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混入大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对居民健康和生活条件造成危害,对动植物产生不良影响的空气状况。

24、主要来源工业企业,交通运输,生活炉灶,

25、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1急性中毒2慢性炎症3变态反应4致癌作用5机体免疫力下降间接危害1产生温室效应2形成酸雨3破坏平流层的臭氧层。常见空气污染物;1二氧化硫2氮氧化物3颗粒物4光化学烟雾主要由汽车尾气排出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所形成的一种刺激

性很强的浅蓝色的混合烟雾。5铅6多环芳烃7二恶英

26、室内污染物来源1燃料燃烧和烹饪2人类活动3建筑和装饰材料4家用化学品5室外大气污染物进入

27、空气污染的防护措施1合理安排工业布局2改革工艺3加强绿化4贯彻执行大气卫

生标准

28、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1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虫卵,以保证不发生和传播介水传染病2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发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3水的感官性状良好4应经消毒处理并符合出厂水消毒剂限值及出厂水和管网末端水消

毒剂余量的要求?

29、水体污染可分为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

30、介水传染病:生物性污染最严重的危害是引起介水传染病的流行,介水传染病指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或食用被这种水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疾病,又称水性传染病。

31、水源选择及卫生要求1水质良好2水量充足3便于防护4技术和经济上合理。31、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1加氯量和接触时间2水的PH值3水的温度4水的浑浊度5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宏量元素:碳,氢,氧,氮,硫,磷,钠,钾,钙,镁,氯十一种微量元素:铁铜锌锰钻铬钼镍锡碘。

33、必需微量元素是指那些具有明显营养作用及生理功能,维持生物生长发育生命活动及繁殖不可缺少的元素

34、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某地区地壳中元素分布不均衡,导致当地水,土壤,植物中某些微量元素过高或缺乏,使当地人和动物从外界环境中获得该元素的量不

能满足或超过机体正常需要而引起的疾病。

35、碘缺乏病是由于摄碘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包括在缺碘地区出现的相当数量的胎儿早产,死产,先天畸形,亚临床克汀病,智力发育障碍,单纯聋哑,甲状腺肿及克汀病。

36、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一定地区的外环境中氟元素过多而使生活在该环境中的居民长期摄入过量氟所引起的氟骨症和氟斑牙为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又称地方性氟病

37、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类型:饮水型,燃煤污染型,饮茶型

38、地方性砷中毒:是某些地区居民由于长期引用含砷过高的的水或暴露在燃用高砷煤的空气中而致的一种地方病

39、克山病:是一种以心肌坏死为主要病变的地区性流行病,病死率高,与缺硒有很大关系。痛痛病:镉在体内积蓄达到一定程度发病。

第三章

40、营养素:食物中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包括蛋白质、脂类、糖类、无机盐、维生素和水;主要功能有1供给机体基础代谢活动和劳动所需热能2构成机体组织成份3调节生理功能。

营养素的三大功能:a.供给机体基础代谢活动和劳动所需热能;b.构成机体组织成分;

c.调节生理功能。

营养素的生理需要量:是指能保持人体健康,达到应有发育水平和能充分发挥效率的完成各项体力和脑力活动的人体所需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必须量。

41、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在推荐的膳食营养素供给量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4类营养素摄入量,即估计平均

需要量(EAI)、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I)。

1g糖产生16.8KJ (4kcal )能量,1g脂肪产生37.8KJ (9kcal )能量,1g蛋白质产生16.8KJ (4kcal )能量

42、能量供给:糖类占55%^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 14%

正常人体重的16%-19%是蛋白质,氮平衡是衡量机体蛋白质营养的重要指标。氮平衡=摄入氮一(尿氮+粪氮+经皮肤排出的氮)

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的三个方面: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消化率,蛋白质利用率衡量蛋白质利用率最常用的是生物学价值,又称生物价。蛋白质生物价的高低取决于必须氨基酸的含量和比值。

必需氨基酸指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不足,必须每日由膳食供给才能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氨基酸。

8种必需氨基酸:缬,亮,异亮,苏,苯丙,色,蛋,赖。对婴幼儿而言,组氨酸亦为必需氨基酸。

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不能合成而又不可缺少,必需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包括① —6系的亚油酸,3—3系的a—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膳食纤维的主要生理作用:a.通便防癌b.降低血清胆固醇c.降低餐后血糖,辅助防治糖尿病d.吸附化学物质。

能量消耗包括基础代谢,劳动和活动需要,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三方面。生长期还有生长发育所需能量。

1g糖类产热16,8KJ (4Kcal),1g脂肪产热37.8KJ(9Kcal) ,1g蛋白质产热

16.8KJ(9Kcal)。

43、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富含某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与缺乏该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互相搭配而混合食用,使混合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成分更接近合适比值,从而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

44、膳食纤维:指不能被消化道分泌的消化酶消化,也不能被吸收利用的非淀粉多糖和木质素;生理作用:1通便防癌2降低血清胆固醇3降低餐后血糖,辅助防治糖尿病4吸附化学物质

45、血糖生成指数(GI):可以用作衡量食物糖类升高血糖速度和能力的指标,受试者食用3 3含50g糖类试验食物后的血葡萄糖曲线下面积与等量糖类参比食物的血

葡萄糖曲线下面积之比,乘以100所得的值,即该试验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

46、基础代谢率:单位时间内人体基础代谢所消耗的能量( BMR;影响因素:1体型和机体构成2年龄3性别4内分泌5应激状态

大于无机盐总量的0.01%称常量因素,小于0.01%称微量因素基础代谢:指维持人体最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消耗。

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a.体型和机体构成b.年龄c.性别d.内分泌e.应激状态。

47、缺钙:a.影响骨骼发育,结构,表现为婴儿的佝偻病和成年人的骨质软化症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钙的过量:增加肾结石的危险性,发生奶碱综合征。钙的来源:奶和奶制品。

铁的缺乏:导致缺铁性贫血(三期:铁储存减少期,红细胞生成缺铁期,缺铁性贫血期)铁的过量:引起肝中铁的异常蓄积,含铁血黄素沉积。铁的来源:动物肝脏,全血,肉类,木耳。

铜的来源:牡蛎,动物肝脏,肾脏,龙虾,坚果类。硒的来源:动物肝脏,肾脏,海产品,大蒜,肉类。

48、碘的缺乏: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呆小症(婴幼儿期缺乏导致)。碘过量:甲状腺机能亢进碘的来源是海产品。

49、含铁血黄素沉积症是一种铁储存过多的状况,如果伴有组织损伤,则称之为血红蛋白沉着症

50、锌的吸收在小肠,缺锌的临床表现:食欲减退,生长发育迟滞,性发育迟缓,

味嗅觉下降,伤口愈合不良等。孕妇缺锌,胎儿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锌过量:急性的会引起胃部不适,眩晕,恶心,慢性,损害免疫器官免疫的功能。动物性食物是锌的主要来源,锌的生物利用率: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

铜的缺乏: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骨骼生成障碍,骨质疏松,心血管受损。铜的过

量:引起铜中毒。

硒含量在肝脏,肾脏中最高,在十二指肠吸收。硒的缺乏:免疫功能下降,克山病,

大骨节病,儿童恶性营养不良。过量:引起中毒,症状为头发,指甲脱落,皮肤损伤,神经系统异常。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镁的重要组分。

51、维生素A作用:1参与视网膜内视紫质的合成与再生以维持视力2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发育及分化3调节机体免疫功能4.促进生长发育并维持正常的生殖能力。缺乏:1可致暗适应能力降低,甚至夜盲2结膜干燥,出现毕脱氏斑,角膜软化穿孔而致失明3毛囊角化,皮肤干燥如鱼鳞4儿童发育迟缓,易呼吸道感染。过量:厌食,恶心,呕吐,过度激动,毛发稀少,肝大。

lug (RE =1ug视黄醇=12mgp -胡萝卜素=3.33IU维A活性

5000IU 维A=1500ug( RE =1500ug视黄醇

52、维生素A主要来源动物性食物:肝脏、鸡蛋、鱼肝油、牛奶

胡萝卜素主要来源为植物性食品:胡萝卜、红薯及雪里红、菠菜等深绿或红黄蔬菜水果维生素D由麦角固醇和下脱氢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转变而成。缺乏:影响牙齿钙化,延缓牙齿萌出,严重缺乏时儿童可患佝偻病,成人患骨质软化症,促进或加剧骨质疏松。53、硫胺素VB1:主要作用于糖代谢,缺乏时发生脚气病,干性脚气病有多发性神经炎症状:湿性脚气病因血管通透性增加而有水肿,急性恶性者以循环系统症状为

主。主要来源:谷类、豆类、干果、酵母、绿色蔬菜、动物内脏及瘦肉、蛋类。营养状况评价方法:尿负荷试验一对所有水溶性维生素都适用。

54、核黄素VB2缺乏时引起代谢障碍和皮肤炎症,包括口腔和生殖等部位炎症:口腔炎、舌炎、唇炎、脂溢性皮炎、阴囊炎、眼部症状。来源:动物性食物和肝脏,肾脏和心脏,奶类及蛋类。

55、烟酸VB5( VPP尼克酸)在体内以盐酸氨形式参与辅酶1和辅酶2构成。缺乏时出现癞皮病,表现为腹泻,皮肤炎和神经性痴呆(3D症状)。在玉米面中加碱使其中结合型烟酸释放出来以利吸收。

56、抗坏血酸(VC缺乏引起坏血病,主要来源是新鲜水果和蔬菜。主要临床表现:毛细血管脆性增强,牙龈肿胀,出血,萎缩,鼻出血,月经过多,便血,骨钙化不正常,伤口愈合慢。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由于各种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值不同,故可将富含某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与缺乏该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互相搭配而混合使用,使混合蛋白质的的必需氨基酸成分更接近合适比值,从而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

57、合理营养: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即每日膳食中各种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相互间比例恰当。

58、合理营养基本要求:a.摄取的食物应供给适量的营养素和能量,保证机体正常

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和健康,预防疾病,增强体质。b.摄取的食物应保持各种营养素的平衡,包括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和消耗量以及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平衡,某种营养素过多或过少,可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c,食物应通过合理的加工烹调,以减少营养素的损失,提高消化吸收率,并具有良好的色香味,引起食欲。d,食物应对人体无害,不应有微生物污染及腐败变质,无农药或其他化学物污染,加入的食品添加剂应符合规定要求。

食物的营养价值:指其所含营养素和热能可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而言,包括营养素种类是否齐全,含量多少及相互比例是否合适,是否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

59、营养调查包括:膳食调查,体格测量,营养缺乏病临床检查及营养状况实验室检测。

60、膳食调查方法:24小时回顾法,记账法,称重法,食物频率法。

61、膳食结构也称食物结构,是指消费的食物种类及其数量的相对构成,他表示在

膳食中各种食物的组成关系。西方“三高”膳食: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膳食。东方型膳食以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代表。日本为代表,既保留了东方膳食的特点又吸取了西方膳食的一些长处,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消费

比较均衡。地中海膳食结构主要食用油是橄榄油,特点是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低,蔬菜和水果摄入量高。

体格测量:身长,体重,皮下脂肪厚度。

体重指数:BMI#重(Kg)除以身高(m2 18.5 —23.9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1.油25g-30g盐6g 2.奶类及奶制品300g大豆类及坚果

30g-50g 3.畜禽肉类50g-100g蛋类25g-30g 4.蔬菜类300g-500g水果类200g-400g 5.谷类薯类及杂豆250g-400g 水1200ml

母乳喂养的优点:1.母乳蛋白质中乳蛋占70%在胃内可形成较稀凝乳,因而易于消化吸收2.母乳脂肪球较小,且含脂酶,使脂肪易于消化吸收,母乳含不饱和脂肪酸3.母乳的糖类大部分是乳糖,除提供能量外,乳糖在小肠转变成乳酸,后者降低肠道酸碱度,有利于抑制致病菌生长和有利于钙吸收。4.母乳不含细菌而且很新鲜

5. 母乳含多种抗菌感染因子和大量免疫物质

6.母乳是婴儿食物中最不易发生过敏反应的

7.母乳喂养能促进母婴亲密接触,增加母婴感情

8.母乳喂养可预防儿童超重或肥胖9/母乳喂养能预防母亲患乳腺癌。

62、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取食物而使各种致病因子进入人体,从而引起具有感染成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食源性疾病的基本特征:1.食物是食源性疾病爆发或流行过程中传播病原体的媒介2.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病原体是食物中含有的致病因子 3.摄入含致病因子的食

药理学人卫八版

一、序言 药物: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以用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互相作用及作用机制的学科 药动学: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新药研究过程: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上市后调研 二、药物代动力学 离子障:分子型的药物可自由穿透,而离子型药物被限制在生物膜的一侧,称为离子障 意义: 首过消除:药物通过胃肠壁和肝脏时可被代、失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以口服途径给药最为常见 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后对药物的影响:药理活性暂时消失,不能跨膜转运 药物与血浆结合特点:可逆性、非特异性、差异性、饱和性、竞争性 体过程:药物的吸收、分布、代和排泄的总称,又叫药物的处置 消除:代和排泄的总称,是药物作用消失的主要原因 肝肠循环:有些药物在肝细胞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通过胆汁排入小肠,在小肠被水解,部分药物可被再吸收重新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肝肠循环。 肝药酶:存在肝细胞质网中,促进药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主要是C色素P450 酶诱导剂(酶促剂):能使肝药酶合成增加或活性增强的药物.如苯巴比妥、利福平 酶抑制剂(酶抑剂):能使肝药酶合成减少或活性减弱的药物.如西咪替丁、异烟肼 酶促剂意义:使药物代加速,药效降低,常需增加剂量才能维持疗效。一旦停用药酶诱导剂,可是同服的药物浓度过高,药效增强,甚至中毒,是停药敏化现象的原因之一;还可加速自身代,是药物产生耐受性的原 因之一;利用药酶诱导剂的酶促作用,可诱导新生儿肝药酶活性,促进血中游离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 结合,经胆汁排出,用于预防新生儿脑核性黄疸 半衰期: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意义:确定给药时间;估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Css所需时间;估计停药后药物体消除所需时间;按半衰期时间的长短对药物分类;反映药物消除快慢程度。 表观分布容积:按血浆药物浓度C来计算进入体药物总量A应占有的血浆容积,其计算式为Vd=A/C,Vd值大说明药物分布广泛 生物利用度:经肝脏首过消除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A占给药量D的百分率F,F=A/D×100% 清除率:单位时间有多少毫升血浆含药物被清除 三、药物效应动力学 局部作用:药物吸收入血之前,在用药部位产生的作用 吸收作用(全身作用):药物吸收入血之后,分布到全身各部发生的作用 直接作用:药物对机体先产生的作用

医学免疫学人卫版第七版重点

医学免疫学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1.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亦称为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阑尾等。Lymphocyte homing 2.Lymphocyte homing 淋巴细胞归巢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 3.Lymphocyte recirculation 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有利于传递免疫信息,动员各种免疫细胞迁移至病灶。 第三章~ 第八章 1.Antigen 抗原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 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一般具有免疫原形和抗原性两个重要特性。 2.Epitope 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称为~,又称为抗原决定 簇。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可分为顺序表位和构象表位。 3.Cross-reaction 交叉反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和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 应,称为~。 4.Superantigen(SAg) 超抗原某些物质只需要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激活2%~20%T 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这类抗原被称为~。主要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类,化学性质主要为细菌外毒素、逆转录病毒蛋白等。 5.Adjuvant 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 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物质,称为~。如卡介苗。 6.Mitogen 丝裂原可与淋巴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刺激静止的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 细胞和有丝分裂,激活一类淋巴细胞全部克隆,被认为是一种非特异性淋巴细胞多克隆激活剂。广泛应用于体外集体免疫功能检测。 7.Antibody 抗体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 于血清等体液中,通过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8.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 攻膜复合物由C5b6789n组成的复合物,可插入细胞 膜,通过破坏局部磷脂双层而形成“渗漏斑”,或形成穿膜的亲水性孔道,最终导致细胞崩解。 9.Interferon(IFN) 干扰素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具有干扰病毒的感染和复制的功能。可分 为Ⅰ型(包括INF-α,INF-β等)和Ⅱ型(INF-γ)。 10.CD分子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 一分化抗原归为同一个分化群,简称CD。 11.cell adhension molecules(CAM) 细胞黏附分子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 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黏附分子以受体-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使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发生黏附,参与细胞识别,细胞活化和信号转导,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的伸展与移动。可分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和素家族、选择素家族等。 12.MHC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其主要功能是以其产物提呈抗原肽进而激活T淋巴细胞, 在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其结构十分复杂,显示多基因性和多态性,传统上分为Ⅰ、Ⅱ、Ⅲ类。Ⅰ、Ⅱ类主要参与调控适应性免疫应答,Ⅲ类主要参与调控固有免疫应答。 13.linkage disequilibrium 连锁不平衡指分属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同时出

药理学重点(人卫第3版)

1.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为临床合理用药、 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提供基本理论依据。(1)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规律(2)药物代动力学(药动学):研究药物在体的过程即机体对药物处理的规律(3)药物: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物质。 2.选择题药物作用的1方式:兴奋、抑制2治疗效果:治疗作用、不良反应--1)副反 应:如氯苯那敏(扑尔敏)治疗皮肤过敏时可引起中枢抑制。2)毒性反应:如尼可刹米过量可引起惊厥,甲氨蝶呤可引起畸胎3)后遗效应:如苯巴比妥治疗失眠,引起次日的中枢抑制4)停药反应:长期应用某些药物,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如抗癫痫药突然停药可使癫痫复发,甚至可导致癫痫持续状态5)变态反应:如青霉素G可引起过敏性休克6)特异质反应:少数红细胞缺乏G-6-PD的特异体质病人使用伯氨喹后可以引起溶血性贫血或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3.药物1)效应:是指药物与机体组织间相互作用而引起机体在功能或形态上的改变2) 最大效能:是指在量效曲线上,随药物浓度或剂量的增加,效应强度也增加,直至达到最大效应(即为最大效能) 3)效应强度:是指在量效曲线上达到一定效应水平时所需的剂量(等效剂量)大小 4.药物安全性的评价能够引起50%动物产生效应或引起50%最大效应的剂量称为 ED50;引起一半动物死亡的剂量称为LD50。药物的安全性可用治疗指数(TI)来表示: TI= LD50/ ED50。用TI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并不完全可靠 5.1)激动药: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的药物。它们与受体既有亲和力又有 在活性2)拮抗药: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在活性的药物。它们本身不产生作用,但可拮抗激动药的效应。(3)部分激动药:与受体既有亲和力也有在活性,但是在活性较弱的药物。它们能激动受体并产生较弱的激动效应,与激动药并用时

医学免疫学人卫第版题库

精心整理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免疫是指·······························································() A、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和杀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C、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组织细胞的功能 D 2 A C 3 A 4 A 5 A 6 A C 7 A C 8 A C 9.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获得性 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 C、有免疫记忆 D、特异性 10.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 B、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C、有免疫记忆 D、特异性 11.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获得性 B、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C、无免疫记忆 D、特异性 12.属于固有免疫应答的细胞是···············································()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NK细胞 D、上皮细胞 13.属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是·············································() A、单核-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NK细胞 D、T、B淋巴细胞 二、填空题 1.最早接种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2.免疫系统由、和组成。 3 4 5 6 7 免疫 1 2 1 A C 2.T A C 3 A、肝脏 B、扁桃体 C、肠系膜淋巴结 D、脾脏 4.既可来源于髓样干细胞,又可来源于淋巴样干细胞的免疫细胞是() A、单核-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NK细胞 D、树突状细胞5.淋巴结的胸腺依赖区是····················································() A、皮质区 B、髓质区 C、浅皮质区 D、深皮质区 6.脾脏的胸腺依赖区是······················································() A、红髓 B、白髓 C、脾小结 D、PALS

医学免疫学人卫第8版题库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免疫是指·······························································() A、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和杀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C、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组织细胞的功能 D、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 2.免疫对机体是····························································() A、有害的 B、有利的 C、有利也有害 D、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 3.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4.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5.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正常成分耐受,清除衰老、损伤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6.关于固有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 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 C、无免疫记忆 D、特异性 7.关于固有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 B、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C、无免疫记忆 D、非特异性 8.关于固有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 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 C、有免疫记忆 D、非特异性 9.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获得性 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 C、有免疫记忆 D、特异性 10.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 B、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C、有免疫记忆 D、特异性 11.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获得性 B、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C、无免疫记忆 D、特异性 12.属于固有免疫应答的细胞是···············································()

《医学免疫学》人卫第9版教材--高清彩色_41-80

第四章抗体31 解,产生不同的水解片段(见水解片段部分)。不同类或亚类的Ab絞链区不尽相同,例如IgGl、IgG2、 IgG4和IgA的絞链区较短,而IgG3和IgD的絞链区较长。IgM和IgE无皎链区。 二、抗体的辅助成分 除上述基本结构外,某些类别的Ab还含有其他辅助成分,如J链和分泌片。 (—)J 链 J链(joining chain)是由124个氨基酸组成,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糖蛋白(图4-3),分子量约15kD, 由浆细胞合成,主要功能是将单体Ab分子连接为二聚体或多聚体。2个IgA单体由J链连接形成二 聚体,5个IgM单体由二硫键相互连接,并通过二硫键与J链连接形成五聚体。IgGJgD和IgE常为单 体,无J链。 IgM 分泌型IgA 图4-3抗体分子的J链和分泌片 分泌型IgA(SIgA)二聚体和IgM五聚体均由J链将其单体Ab分子连接为二聚体或五聚体。分泌片(SP,图中橙色球 组成的肽链)为一含糖肽链,是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lgR)的胞外段,其作用是辅助SIgA由黏膜固有层,经黏膜上 皮细胞转运,分泌到黏膜表面,并保护S I g A皎链区免遭蛋白水解酶降解 (二)分泌片 分泌片(secretory piece, SP)又称分泌成分(secretory component, SC )(图4-3),是分泌型IgA 分 子上的辅助成分,分子量约为75kD,为含糖的肽链,由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并结合于IgA二聚 体上,使其成为分泌型IgA(SIgA)。分泌片具有保护SIgA.的饺链区免受蛋白水解酶降解的作用,并 介导SIgA二聚体从黏膜下通过黏膜上皮细胞转运到黏膜表面。 三、抗体分子的水解片段 在一定条件下,抗体分子肽链的某些部分易被蛋白酶水解为各种片段(图 4.4)。木瓜蛋白酶(papain)和胃蛋白酶(pepsin)是最常用的两种蛋白水解酶,借此可研究Ab的结构和功能,分离和纯 化特定的Ab多肽片段。 (一)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 木瓜蛋白酶从钗链区的近N端,将Ab水解为2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片段(fragment of antigen binding,Fab)和1 个可结晶片段(fragment crystallizable,Fc)(图4-4)。Fab 由V L^C L和V H^C H 1 结构域 组成,只与单个抗原表位结合(单价)o Fc由一对C/和C H3结构域组成,无抗原结合活性,是Ab与 效应分子或细胞表面Fc受体相互作用的部位。 (二)胃蛋白酶水解片段 胃蛋白酶在絞链区的近C端将Ab水解为1个F(ab>片段和一些小片段pFc,(图4-4)o

药理学重点(人卫第七版)

一名词解释 1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机制的科学。 2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包括药物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3 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包括药物在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 4 半衰期:指血药浓度下降到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5肝肠循环:是指某些药物经肝脏转化为极性较大的代谢产物并自胆汁排出后,又在小肠中被相应的水解酶转化成原型药物,再被小肠重新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6 生物利用度:指血管外给药时,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数量。 7亲和力:是指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8内在活性(效应力):是药物本身内在固有的,与受体结合后可引起受体激动产生效应的能力,是药物最大效应或作用性质的决定因素。 9 不良反应:指不适合用药目的而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0 耐药性: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等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 11 耐受性: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强度递减,增加剂量才可以保持药效不减。 12二重感染:长期大剂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被抑制,破坏了体内正常菌群生态平衡,致使一些抗药菌和真菌乘机繁殖,造成的再次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 13 肝药酶诱导剂:能诱导肝药酶的活性,加速自身或其它药物的代谢,便药物效应减弱。 14 肝药酶抑制剂:能抑制肝药酶的活性,降低其它药物的代谢,使药物的效应增强,甚至引起毒性反应。 15 药物效应:药物作用的结果,机体反应的表现,对不同脏器有选择性。 16 首关效应:指口服给药后,部分药物在胃肠道,肠粘膜和肝脏被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17成瘾性:病人对麻醉药品产生了生理、心理的依赖,一旦停药后,出现严重的生理机能混乱,如停药吗啡后病人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 18 受体激动剂: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有较强的内在活性物质。 19 受体拮抗剂: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20 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给药后迅速出现明显的升压作用,而后出现微弱的降压作用。若事先给有α受体阻滞作用的药物(若氯丙嗪)再给肾上腺素,此时由于β2受体作用占优势,使升压转为降压。 21 抗菌谱: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22 抗菌活性: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 23 化学治疗:是指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的病原体微生物、寄生虫及恶性肿瘤细胞的治疗手段。 24抗病原微生物:是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的总称。 25抗菌药: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防治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包括由一些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等)所产生的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合成、半合成药物。 26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质,对另一些微生物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27杀菌药:不仅能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而且能杀灭病原菌的药物 28抑菌药:能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的药物 29最低抑菌浓度:(MIC)体外抗菌实验中,抑制供试细菌生长的抗菌药物的最低浓度。 30最低杀菌浓度:(MBC)体外抗菌实验中,杀灭供试细菌生长的抗菌药物的最低浓度。 31抗菌后效应:(PAE)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后,在抗菌药物被清除情况下细菌生长仍受抑制的现象。 32化疗指数:是衡量化疗药物安全性的评价参数,一般可用感染药物的LD50/ED50或LD5/ED95表示。 33灰婴综合征:由于新生儿和早产儿肝功能发育不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含量和活性转低,解毒功能差和肾脏功能发育不全,排泄功能低下,而引起氯霉素蓄积中毒 34 治疗量(常用量):介于阈值与极量之间,临床使用时对大多数患者有效,而又不会出现中毒的剂量。 35 强度:又称效价强度,是指药物产生一定效应所需的剂量或浓度。 36 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量时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37 毒性反应:指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 38反跳现象:长期使用受体阻断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疾病的恶化或复发,可能是受体向上调节所致。 39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物效应。 40疫苗;激活一种或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 41安全范围:指药物的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距离。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考试习题完整版

1、怎么理解免疫的现代概念? 识别和清除异物抗原、耐受/发生免疫应答、有利,也可能有害 2、免疫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免疫器官(中枢,外周),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模型,分泌型) 3、免疫系统三大功能?为什么说免疫是一把双刃剑? 4、比较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特点?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记忆性;作用快而弱。 特异性免疫,后天获得;有特异性;有记忆性;作用慢而强。 1.解释名词 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结合的物质。 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免疫反应性:抗原能够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抗原决定簇: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半抗原:仅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由B细胞表位(半抗原)和T细胞表位(载体)组成,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此类。 TI-Ag: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由多个重复B细胞表位组成,可分为TI-1Ag和TI-2Ag。 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又称Forssman抗原 交叉反应:由共同表位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以和两种以上的抗原结合发生反应。存在于不同抗原物质上的相同或相似的表位称为共同表位。 交叉抗原(共同抗原):带有共同表位的抗原 2.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有哪些?

*抗原的异物性 *理化性状 *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 *机体方面的因素 3.TD-Ag和TI-Ag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有何不同? 特点TD-Ag TI-Ag Th 细胞+ - 体液免疫+ + 细胞免疫+ - 回忆应答+ - 产生抗体类型IgG为主IgM 举例细菌病毒等脂多糖,荚膜多糖等 蛋白质抗原 4.异嗜性抗原有何临床意义。 5.如何理解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应答及与应答产物发生反应所显示的专一性。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又称表位(epitope)。是抗原与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名词解释: 补体: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清、组织液中及细胞膜上的一组不耐热、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可介导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的蛋白质,包括30余种成分,称为补体系统。补体的固有成分,调节蛋白,补体受体 MAC(攻膜复合体):c5b与c6 c7 c8 c9 结合形成的c5b6789n 免疫黏附:C3b与免疫复合物(IC)共价结合并与红细胞、血小板表面CR1结合, IC被运送至肝、脾清除的作用。 1、试比较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异同点。

《医学免疫学》人卫第9版教材--高清彩色_161-200

第十八章超敏反应151促IgE类别转换、嗜酸性粒细胞存活和肥大细胞增殖的基因群,包括编码多种细胞因子的基因。其中编码IL.4 启动子区的基因变异,使IL?4分泌增多,导致IgE大量产生。②位于11Q12-13的编码高亲和性Fc.R ip亚单 位的基因,其多态性同哮喘和湿疹的发生密切相关。 (二)环境因素 特应性个体易于发生哮喘和湿疹等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但实际发生频率仅为特应性个体的10% -30% o易 感性因素分析表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在哮喘的发生危险中各占50%。增加超敏反应概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儿童早期接触病原体、暴露于动物和土壤微生物及建立肠道正常菌群不足。因此卫生假说(hygiene hypothesis)认 为:儿童早期接触相对卫生较差的环境,特别是易于引起感染的环境,有助于防止变态反应性哮喘的发生。其机 制主要是由于儿童早期接触微生物,易于激活Thl应答及Thl细胞因子的产生,同时诱导Treg的产生抑制H12 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产生,阻断IgE抗体的产生。 四、临床常见疾病 (―)全身过敏性反应 1.药物过敏性休克青霉素过敏最为常见,头抱菌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等也可引起过敏性休克。青霉素 本身无免疫原性,但其降解产物青霉嚏哩醛酸或青霉烯酸,与体内组织蛋白共价结合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 IgE,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致敏。当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时,青霉嚏哩醛酸或青霉烯酸蛋白可通过交联结 合靶细胞表面IgE而触发过敏反应,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青霉素制剂在弱碱性溶液中易形成青霉 烯酸,因此使用青霉素时应临用前配制,放置2小时后不宜使用。临床发现少数人在初次注射青霉素时也可发 生过敏性休克,这可能与其曾经使用过被青霉素污染的医疗器械或吸入空气中青霉菌砲子而使机体处于致敏状 态有关。 2.血清过敏性休克临床应用动物免疫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进行治疗或紧急预防时,有些患 者可因曾经注射过相同血清制剂已被致敏而发生过敏性休克,重者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局部过敏反应 1.呼吸道过敏反应因吸入花粉、尘瞒、真菌和毛屑等变应原或呼吸道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临床常见过 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过敏性哮喘有速发相和迟发相反应两种类型,以局部岀现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浸润的炎症反应为特征。 2.消化道过敏反应少数人进食鱼、虾、蟹、蛋、奶等食物后可发生过敏性胃肠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 和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也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患者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天然免疫耐受被打破、胃肠道黏膜表面 分泌型IgA含量明显减少和蛋白水解酶缺乏与消化道过敏反应发生有关。 3.皮肤过敏反应主要包括尊麻疹、特应性皮炎(湿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可由药物、食物、肠道寄生虫 或冷热刺激等引起。口服青霉素对已被青霉素致敏的患者也可引发湿疹。临床上可见一种慢性尊麻疹,是由体 内产生的抗F CE RI a链的IgG类抗体引起,为II型超敏反应。 五、防治原则 (-)查明变应原,避免接触 通过询问过敏史和皮肤试验查明变应原、避免与之接触是预防I型超敏反应的最有效方法。皮肤试验通常 是将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生物制品或其他变应原稀释后,在受试者前臂内侧做皮内注射,15?20分钟后观 察结果。若局部皮肤出现风团直径>lcm为皮试阳性,提示为过敏原。 (-)脱敏治疗 脱敏治疗是一种过敏性疾病特异性的免疫防治方法。 1.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抗毒素皮试阳性但又必须使用者,可采用小剂量、短间隔(20?30分钟)多次 注射抗毒素血清的方法进行脱敏治疗。其机制是小剂量多次注射抗毒素血清可使体内致敏靶细胞分期分批脱敏, 以致最终全部解除致敏状态。再次大剂量注射抗毒素血清就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但此种脱敏是暂时的,经一定

【精品】药理学重点(人卫第七版)

【精品】药理学重点(人卫第七版)

一名词解释 1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机制的科学。 2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包括药物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3 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包括药物在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 4 半衰期:指血药浓度下降到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5肝肠循环:是指某些药物经肝脏转化为极性较大的代谢产物并自胆汁排出后,又在小肠中被相应的水解酶转化成原型药物,再被小肠重新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6 生物利用度:指血管外给药时,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数量。 7亲和力:是指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8内在活性(效应力):是药物本身内在固有的,与受体结合后可引起受体激动产生效应的能力,是药物最大效应或作用性质的决定因素。 9 不良反应:指不适合用药目的而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0 耐药性: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等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 11 耐受性: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强度递减,增加剂量才可以保持药效不减。 12二重感染:长期大剂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被抑制,破坏了体内正常菌群生态平衡,致使一些抗药菌和真菌乘机繁殖,造成的再次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 13 肝药酶诱导剂:能诱导肝药酶的活性,加速自身或其它药物的代谢,便药物效应减弱。 14 肝药酶抑制剂:能抑制肝药酶的活性,降低其它药物的代谢,使药物的效应增强,甚至引起毒性反应。 15 药物效应:药物作用的结果,机体反应的表现,对不同脏器有选择性。 16 首关效应:指口服给药后,部分药物在胃肠道,肠粘膜和肝脏被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17成瘾性:病人对麻醉药品产生了生理、心理的依赖,一旦停药后,出现严重的生理机能混乱,如停药吗啡后病人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 18 受体激动剂: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有较强的内在活性物质。 19 受体拮抗剂: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20 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给药后迅速出现明显的升压作用,而后出现微弱的降压作用。若事先给有α受体阻滞作用的药物(若氯丙嗪)再给肾上腺素,此时由于β2受体作用占优势,使升压转为降压。 21 抗菌谱: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22 抗菌活性: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 23 化学治疗:是指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的病原体微生物、寄生虫及恶性肿瘤细胞的治疗手段。 24抗病原微生物:是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的总称。 25抗菌药: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防治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包括由一些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等)所产生的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合成、半合成药物。 26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质,对另一些微生物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27杀菌药:不仅能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而且能杀灭病原菌的药物 28抑菌药:能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的药物 29最低抑菌浓度:(MIC)体外抗菌实验中,抑制供试细菌生长的抗菌药物的最低浓度。 30最低杀菌浓度:(MBC)体外抗菌实验中,杀灭供试细菌生长的抗菌药物的最低浓度。 31抗菌后效应:(PAE)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后,在抗菌药物被清除情况下细菌生长仍受抑制的现象。 32化疗指数:是衡量化疗药物安全性的评价参数,一般可用感染药物的LD50/ED50或LD5/ED95表示。 33灰婴综合征:由于新生儿和早产儿肝功能发育不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含量和活性转低,解毒功能差和肾脏功能发育不全,排泄功能低下,而引起氯霉素蓄积中毒 34 治疗量(常用量):介于阈值与极量之间,临床使用时对大多数患者有效,而又不会出现中毒的剂量。 35 强度:又称效价强度,是指药物产生一定效应所需的剂量或浓度。 36 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量时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37 毒性反应:指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 38反跳现象:长期使用受体阻断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疾病的恶化或复发,可能是受体向上调节所致。 39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物效应。

《医学免疫学》人卫第9版教材--高清彩色_81-120

第八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71 (-)单体型和连锁不平衡 MHC的单体型(haplotype)指同一染色体上紧密连锁的MHC等位基因的组合。MHC等位基因的 构成和分布还有两个特点。 1.等位基因的非随机性表达群体中各等位基因其实并不以相同的频率出现。如HLA-DRB1 和 HLA-DQB1座位的等位基因数分别是2122和1152(表8.1),其中两个等位基因DRB1 *09:01和DQB1 * 07 :01在群体中的频率,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应该是0. 047% (1/2122)和0. 087% (1/1152),然而, 在我国北方汉族人群中它们的频率分别高达15.6%和21.9%。在斯堪的纳维亚白种人中,DRB1 和DQB1 基因座位上高频率分布的等位基因是DRB1 *05:01和DQB1 *02:01。说明不同人种中优势表达的等 位基因及其组成的单体型可以不同。 2.连锁不平衡不仅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不均一,两个等位基因同时出现在一条染色体上的机 会,往往也不是随机的。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指分属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座位的等位基 因同时出现在一条染色体上的概率,高于随机出现的频率。例如上面提到北方汉族人中高频率表达 的等位基因DRB1 *09:01和DQB1 *07:01同时出现在一条染色体上的概率,按随机分配规律,应是 其频率的乘积为3.4% (0. 156x0. 219 = 0. 034),然而实际两者同时出现的频率是11. 3%,为理论值的 3. 3倍。 非随机表达的等位基因和构成连锁不平衡的等位基因组成,因人种和地理族群的不同而出现差 异,属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其意义在于,第一,可作为人种种群基因结构的一个特征,追溯和分析 人种的迁移和进化规律;第二,高频率表达的等位基因如果与种群抵抗特定疾病相关,可以此开展疾 病的诊断和防治;第三,有利于寻找HLA相匹配的移植物供者。 第二节HLA分子 经典的HLA I类分子和II类分子在组织分布、结构和功能上各有特点(表8-2)。 —、HLA分子的分布 I类分子由重链(a链)和白m组成,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表8.2)。 I[类分子由a链和B链组成,仅表达于淋巴组织中一些特定的细胞表面,如专职性抗原提呈细 胞(包括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胸腺上皮细胞和活化的T细胞等。 二、HLA分子的结构及其与抗原肽的相互作用 (一)HLA分子的结构 I类分子重链链)胞外段有3个结构域(al.a2.a3),远膜端的2个结构域al和a2构成抗原

《医学免疫学》人卫第9版教材--高清彩色_1-40_11-20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第一节医学免疫学简介 医学免疫学(medical immunology)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该学科重点阐明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和危险信号后发生免疫应答及其清除抗原的规律,探讨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疾病及其发生机制,为这些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 医学免疫学是免疫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由于免疫学的快速发展以及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免疫学已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和现代医学的支撑学科之一。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 2000多年前,人类就发现曾在瘟疫流行中患过某种传染病而康复的人,对这种疾病的再次感染具有抵抗力,称为免疫(immunity) o immunity这个词来自罗马时代的拉丁文"immunitas,,,原意为豁免徭役或兵役,后引申为对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的免疫力。 免疫力(即免疫功能)是由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执行的,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表1-1 )o本书的第二章至第十一章(除第三章抗原外)以及第十四章分别介绍了免疫组织和器官、重要的免疫分子和免疫细胞。 表1-1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中枢外周膜型分子分泌型分子 胸腺脾脏T淋巴细胞TCR免疫球蛋白 骨髓淋巴结B淋巴细胞BCR补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吞噬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CD分子细胞因子 皮肤相关淋巴组织树突状细胞黏附分子 NK细胞MHC分子 NKT细胞细胞因子受体 其他(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 免疫功能是机体识别和清除外来入侵抗原及体内突变或衰老细胞并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的总称。可以概括为:①免疫防御(immune defense):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等)及其他有害物质。免疫防御功能过低或缺如,可发生免疫缺陷病;但若应答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在清除病原体的同时,也可导致机体的组织损伤或功能异常,如发生超敏反应等。②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由基因突变而产生的肿瘤细胞以及衰老、死亡细胞等。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③免疫自稳(immune homeostasis):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一般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细胞不产生免疫应答,称为免疫耐受,赋予了免疫系统有区别“自己”和“非己”的能力。一旦免疫耐受被打破,免疫调节功能紊乱,会导致自身免疫病和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此外,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一起组成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在调节整个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中发挥重要

《医学免疫学》人卫第9版教材--高清彩色_1-40_21-30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11 第一节中枢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central immune organ)或称初级淋巴器官(primary lymphoid organ),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 发育和成熟的场所。人和其他哺乳类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 —、骨髓 骨髓(bone marrow)是各类血细胞(包括免疫细胞)的发源地,也是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B细胞发育成熟的 场所。 (一)骨髓的結构和细胞组成 骨髓位于骨髓腔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具有活跃的造血功能,由造血组织和血窦构成。造血组 织主要由造血细胞和基质细胞组成。基质细胞包括网状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窦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等。由基 质细胞及其所分泌的多种造血生长因子(如IL-3、IL.4、IL-6、IL.7、SCF、GM.CSF 等)与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 了造血细胞赖以生存、生长发育和成熟的环境,称为造血诱导微环境(hematopoietic inductive microenvironment, HIM )。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是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能分化潜能的造血前体细 胞,体内血细胞均由其分化而来。血细胞在骨髓中生长、分裂及分化的过程称为造血(hematopoiesis) o人体内的 造血功能首现于2 ~3周胚龄的卵黄囊,在胚胎早期(第2?3个月)HSC从卵黄囊迁移至胎肝,继而入脾,肝和 脾成为胚胎第3?7个月的主要造血器官。随后,HSC又迁至骨髓,使骨髓成为胚胎末期直到出生后的造血器官。 HSC在造血组织中所占比例极低,形态学上难以与其他单个核细胞相区别,人HSC的主要表面标志为CD34和 CD117,不表达各种成熟血细胞谱系相关的表面标志。 (二)骨髓的功能 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在骨髓造血诱导微环境中,HSC最初分化为定向干细胞,包括髓 样干细胞(myeloid stem cell)和淋巴样干细胞(lymphoid stem cell) o髓样干细胞最终分化为粒细胞、单核细胞、红 细胞和血小板等。淋巴样干细胞分化为祖B细胞(pro-B cell)和祖T细胞(pro-T cell)。祖B细胞在骨髓中继续分化 为成熟B细胞;祖T细胞则经血液循环迁移至胸腺,在胸腺微环境诱导下进一步分化为成熟T细胞。成熟的B 细胞、T细胞离开骨髓或胸腺,经血循环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尚未接触过抗原的成熟T、B细胞被称 为初始淋巴细胞(naive lymphocyte) o树突状细胞来自髓样干细胞和淋巴样干细胞(图2-2)。 2.B细胞和NK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在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祖B细胞(pro-B)经历前B细胞(pre-B cell).未 成熟B细胞,最终发育为成熟B细胞。NK细胞也在骨髓中发育成熟。有关T、B细胞分化与发育详见第九章 和第十章。 3.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骨髓是发生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后产生抗体的主要部位。记忆B 细胞在外周免 疫器官受抗原再次刺激而被活化,随后经淋巴液和血液迁移至骨髓,在此分化为成熟浆细胞,持久地产生大量 抗体(主要是IgG,其次为IgA等)并释放至血液循环,成为血清抗体的主要来源。而在外周免疫器官发生的再次 免疫应答,其抗体产生速度快,但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骨髓功能缺陷时,不仅会严重损害机体的造血功能,而且导致严重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缺陷。如大 剂量放射线照射可使机体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同时受到抑制或丧失,这时只有植入正常骨髓才能重建造血和 免疫功能。将免疫功能正常个体的造血干细胞或淋巴干细胞移植给免疫缺陷个体,使后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 能全部或部分得到恢复,可治疗免疫缺陷病和白血病等。

医学免疫学人卫第版题库

医学免疫学人卫第版题 库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免疫是指·······························································() A、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和杀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C、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组织细胞的功能 D、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 2.免疫对机体是····························································() A、有害的 B、有利的 C、有利也有害 D、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 3.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4.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5.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正常成分耐受,清除衰老、损伤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6.关于固有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 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

C、无免疫记忆 D、特异性 7.关于固有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 B、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C、无免疫记忆 D、非特异性 8.关于固有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 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 C、有免疫记忆 D、非特异性 9.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获得性 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 C、有免疫记忆 D、特异性 10.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 B、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C、有免疫记忆 D、特异性 11.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获得性 B、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C、无免疫记忆 D、特异性 12.属于固有免疫应答的细胞是···············································()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NK细胞 D、上皮细胞 13.属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是·············································()

医学免疫学人卫版第七版重点

医学免疫学人卫版第七版 重点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医学免疫学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1.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亦称为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阑尾等。Lymphocyte homing 2.Lymphocyte homing 淋巴细胞归巢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 3.Lymphocyte recirculation 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有利于传递免疫信息,动员各种免疫细胞迁移至病灶。 第三章 ~ 第八章 1.Antigen 抗原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 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一般具有免疫原形和抗原性两个重要特性。 2.Epitope 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称为~,又称为抗原决 定簇。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可分为顺序表位和构象表位。 3.Cross-reaction 交叉反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和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 应,称为~。

4.Superantigen(SAg) 超抗原某些物质只需要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激活2%~20%T 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这类抗原被称为~。主要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类,化学性质主要为细菌外毒素、逆转录病毒蛋白等。 5.Adjuvant 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 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物质,称为~。如卡介苗。 6.Mitogen 丝裂原可与淋巴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刺激静止的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 母细胞和有丝分裂,激活一类淋巴细胞全部克隆,被认为是一种非特异性淋巴细胞多克隆激活剂。广泛应用于体外集体免疫功能检测。 7.Antibody 抗体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 于血清等体液中,通过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8.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 攻膜复合物由C5b6789n组成的复合物,可插入细胞 膜,通过破坏局部磷脂双层而形成“渗漏斑”,或形成穿膜的亲水性孔道,最终导致细胞崩解。 9.Interferon(IFN) 干扰素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具有干扰病毒的感染和复制的功能。 可分为Ⅰ型(包括INF-α,INF-β等)和Ⅱ型(INF-γ)。 10.CD分子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 的同一分化抗原归为同一个分化群,简称CD。 11.cell adhension molecules(CAM) 细胞黏附分子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 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黏附分子以受体-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使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发生黏附,参与细胞识别,细胞活化和信号转导,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的伸展与移动。可分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和素家族、选择素家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