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节能技术研究

机电设备节能技术研究
机电设备节能技术研究

机电设备节能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9-10-12T11:29:58.69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8期作者:任二罗

[导读] 从电力变压器、风机、水泵以及压缩机等几种机电设备方面对其相应的节能技术进行介绍和研究,以供参考。

准能集团公司大准铁路公司综合服务段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013000

摘要:文章在分析目前我国节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现状之后,从电力变压器、风机、水泵以及压缩机等几种机电设备方面对其相应的节能技术进行介绍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机电设备;节能技术;应用

1引言

当前,在铁路工程建设施工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机电设备也表现出具有较高的电能消耗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目前我国的通用型机电设备的用电量已经占到我国工业用电总量的70%左右,因此,在此领域中也表现出巨大的节能潜力。在目前我国针对各个行业都提出节能减排策略的同时,也需要针对铁路工程建设中所应用的机电设备来采取相应的节能技术,推动铁路工程建设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节能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现状

我国进入本世纪以来,经济得以飞速发展,同时工业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与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但是在工业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建设不断推进的同时,也表现出我国社会的能源消耗持续增加的趋势,给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针对目前我国能源利用率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的现状,以及此现状限制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的问题,我国也提出了要加快节能工作发展的策略。这就需要工业企业在生产和发展过程中应该响应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对内部节能潜力的深入挖掘以及持续不断和有序开展节能工作来提高民族竞争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

3几种机电设备节能技术分析

3.1电力变压器节能技术分析

在我国进入本世纪以来国民经济在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电力装机不断增长的发展需求,但是同时也暴露出我国能源资源的不足以及结构的不合理问题,表现出我国电能能源供需矛盾依然比较尖锐的现状,这也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泥塑之一。这就需要在对新型能源进行探索和开发利用的同时,也需要对节能技术进行应用来实现对能源的节约。

通常对变压器的数量、类型以及容量进行科学选择。为了实现电力变压器损耗的降低,在企业选择变压器数量和类型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的运营情况和长远发展需求来确定变压器的台数和类型。针对数量来说,通常对于一级和二级电力负荷较多的企业,由于需要两个电源供电,因此需要安装两台变压器。而如果企业中的三级负荷比较多,则可以装设一台来节省能源消耗。而针对后者来说,则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具有较低能耗和较高效率的节能型变压器,尽量对其空载时的运行能耗进行降低。此外在对变压器的容量进行选择时,虽然变压器的最大效率就是平均负荷率,通常为额定容量的50~75%,但是由于变压器具有本身的负载和功率因数不断波动变化的特点,因此不需要按照最大效率来进行容量的选择。避免选择的变压器容量过小而增大变压器的负载甚至出现过负荷的问题,并且会导致出现变压器的负载损耗增加的问题。而如果容量过大也会导致空载损耗的着增加。其次对变压器功率因数进行提升。由于变压器的运行效率与其负载功率因数成正比,而其损耗却与之成反比。这主要是在用电设备消耗有功功率的同时也消耗一定的无功功率,这就会降低整个电网的功率因数。因此可以通过移相电容器的应用来对配变电设备和电网中的实际电流进行降低,同时也对无功电流起到补偿的作用,实现了对负载功率因数的改善,在抑制无功功率的同时,也实现了变压器的合理利用以及耗能的有效降低。

一、在通常状况下,电力变压器运作的负荷在60~70%Ru左右处在理想化情况,这时变压器损耗较小,运作花费较低。

二、电力变压器的泄漏电流每超出8℃,使用寿命将降低一大半。要是它的运作溫度超出变电器绕阻绝缘层容许的范畴,绝缘层快速脆化,以至于使绕阻热击穿,损坏变电器。因此要减少电力变压器运作溫度建立环保节能。

三、电力变压器三相不平衡,负序电流量较大不可以超出正序电流量的5%。要是变电器绕阻YO布线,在中心线穿过的电流量不可超出变电器的额定电压的20%。不然耗损将增加。

四、在供电系统中各种各样高次谐波会导致电磁能耗损,针对电力变压器要降低或清除配电线路的高次谐波。

五、有效分派电力变压器的负荷,要是分派不善,重载有功耗损增加,轻载无功耗损增加,功率因素越差。

3.2风机、水泵节能技术分析

在目前我国的工业生产中应用风机和水泵的数量在不断增多,但是同时也表现出其具有较高能耗和资源浪费的问题。而在目前风机和水泵节能技术的应用中,也表现出由于人为选择风机类型时出现误差问题而增加能量损耗以及在风机运行中所采用的调节手段较为落后,导致出现风机效率较低以及能源浪费等问题。同时还存在由于管网布置不合理以及技术水平较低而引起的能耗增加的问题。因此可以总结出目前风机和水泵应用中主要存在选用和使用不够合理,以及人为主观方面的问题,阻碍了其运行效率的提高以及节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因此就需要采取以下节能技术来进行改善。

针对风机来说,采用节能技术的主要措施就是要降低其电能损耗,因此就需要对风机机组的运行效率进行提升,主要采用的节能技术就是直联传动技术,重点就是要降低传动损耗。此外还可以通过风压的降低来实现管道运输效率的提升,同样也可以降低管理压力所造成的损失问题。不仅如此,还要合理选择风机类型,并且针对不同运行工况来对风机运行状态进行及时调整来实现节能的目的。

针对水泵来说,重点就是从其自身、系统以及运行等方面开展节能技术的应用。首先是针对水泵自身,重点就是要选择具有较低能耗、较高效率的水泵,确保其效率在行业规定的标准之内。其次是针对系统来说,就是确保系统中各个组成环节达到最佳的匹配度来实现节能的目的。最后就是针对水泵运行来说,重点就是结合工艺流程来动态调整其运行参数和状态,并且加强对水泵的运行检修与维护,确保其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3.3压缩机节能技术分析

针对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压缩机来说,首先就是要合理选择节能型压缩机,保证其性能满足使用工况的要求,确保要所及额定值在实际

建筑工程暖通空调节能技术探讨

建筑工程暖通空调节能技术探讨 摘要 近年来我国整体发展良好,社会各行业发展中所用技术与理念得到一定完善、优化与创新。在现代建筑工程之中,暖通空调正常运转需要耗费大量能源,能源逐渐稀缺的趋势下,节能技 近年来我国整体发展良好,社会各行业发展中所用技术与理念得到一定完善、优化与创新。在现代建筑工程之中,暖通空调正常运转需要耗费大量能源,能源逐渐稀缺的趋势下,节能技术研究更加受到重视。现代城市建筑的暖通空调需要消耗50%左右的能源,这就需要建筑行业在设计暖通空调时灵活运用节能技术,从而在真正意义上促使建筑工程中的暖通空调达成节能环保目标。 1暖通空调节能技术概 我国整体发展加快的趋势促使各大城市纷纷开始投入到城市化建设之中,大部分地区都涌现出诸多建筑工程。在建筑工程之中,暖通空调逐渐变成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主要是因为在一座城市所有的能源消耗总量之中,建筑工程所消耗的实际能源大约是一座城市能源消耗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暖通空调在完成设计与安装后运行时,所消耗的实际能源大约是一座城市能源消耗总量的五分之一,面对这种能源消耗速度与情况,我国能源开始出现缺乏征兆。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属于战略物资,我国在能源方面的主要来源是煤矿,但由于很多矿石都不具备再生功能,一旦所掌握的能源总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会限制未来发展规划的落实,甚至可能在根本上动摇我国发展根基。如果能够在建筑工程暖通空调之中适当运用节能技术,便可促使暖通空调不再消耗大量能源,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可以确保建筑内部的温度、湿度、空气流动度及洁净度等诸多参数,在与相关部门对暖通空调所提标准完全相符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增加暖通空调对能源的利用率[1]。通过一系列有效技术与落实措施加强暖通空调对城市环境的保护效果,对于建筑行业、社会发展及人民大众来讲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2暖通空调技术在建筑中的运用原则 在建筑工程之中设计暖通空调时,为了切实保证暖通空调在完工后的节能效果与效率,实际运用节能技术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运用原则。其一,回收原则。在建筑工程暖通空调内部之中,有很多零件或部件自身都具备或可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对这种自身作用较大的零件或部件,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回收,并于回收之后,可以通过重新加工与调整实现循环利用的目的。在实际回收暖通空调中重要零件与部件时,一定要明确区分回收和回用之间的差别,所以这种回收原则并非是没有任何基础与底线,十分随意且规模较大地回收暖通空

基于配电网节能降损的技术措施探究

基于配电网节能降损的技术措施探究 发表时间:2016-08-22T16:26:28.447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1期作者:潘福荣刘沛立[导读] 线损是电力企业的重要经营指标,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潘福荣刘沛立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315000)摘要:线损率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它的高低反应了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线损率成了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阐述了配电网线损的产生和危害,提出了配电网节能降耗的技术措施,并对目前电力公司节能改造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改进意见。 关键词:配电网;节能降损;技术措施 线损是电力企业的重要经营指标,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电力系统运行损耗中,配电网的损耗占了绝大部分。配电网的覆盖范围广,情况复杂,有着巨大的节能潜力。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来对配电网进行节能改造成为了工作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配电网线损的产生按照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工业生产统计规定,线损电量是用供电量与售电量相减计算得到的结果,为:ΔE=E-E′。式中,ΔE为线损电量;E为供电量;E′为售电量。一般,线损电量通常包括两部分,分别是技术线损电量和管理线损电量,本文主要对技术线损及其降损措施进行讨论。技术线损电量主要分为两部分,如表1所示。 二、配电网线损的危害 2.1发热是线损造成的最突出问题电流流过会使电器元件发热。发热不仅会造成电能的损失,还会导致导体温度升高,加速绝缘材料的老化,缩短使用寿命。例如,变压器的绝缘材料在140℃时的寿命降低率是常规工作温度98℃时的128倍,且发热容易出现热击穿,引发配电系统事故,尤其当线路容量不够时,发热通常是造成电气火灾的直接原因。 2.2造成能源大量浪费线损的电量不仅没转化成有用的有功功率,而且还需要通风、制冷等方式来散发热量。根据统计数据,一般配电网的线损率在3%以上,严重时可达到10%,甚至更高。这不仅意味着电能的损失,更会导致一次能源的大量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量损失也会越来越大。 三、配电网节能降损的技术措施由于线损会造成巨大的危害,所以应对配电网进行节能改造。配电网节能降损的技术措施较多。下面将分别对各技术措施作简要介绍。 3.1线路改造 线路损耗在整个配电的损耗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在设计配电线路时,传统的方法是按允许电压降、导线机械强度和导线长期允许安全载流量等因素确定。从节约能源的角度出发,应将“电能损耗”作为配电线路选择导线截面的依据之一,即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适当增大导线截面积,减少配电线路的电能损耗。 3.2无功补偿 无功补偿应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进行,目前往往分为集中补偿、分散补偿和随器补偿三类。 3.2.1集中补偿 集中补偿主要安装在变电站的低压侧,用于补偿主变压器本身的无功损耗,并减少变电所以上输电线路的无功,从而降低供电网络的无功损耗。在变电站进行补偿主要采用的是电容器组,其投资一般较大,具体要求是保持变电所二次母线的功率因数在0.9~1之间。 3.2.2分散补偿 分散补偿主要针对的是10kV线路。这种补偿方式的节能效果与补偿地点和补偿容量有关。其安装容量和安装位置如表2所示。 3.2.3随器补偿 随器补偿主要安装于10kV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母线,用于补偿配电变压器空载损耗和感性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损耗。根据实地调研,随器补偿在很多地区都普遍存在,是当地无功补偿的主要手段。 3.3使用单相变压器单相变压器比同容量的三相变压器铁损小5%~10%,且单相配电变压器体积小、质量轻、安装方便,可以最大限度地深入负荷中心,缩短低压网络供电半径,减少因三相负荷不平衡带来的配变和线路的有功损耗。它的推广和使用是实现“小容量、短半径、密布点”,达到降损节能的重要措施。目前,单相变压器已在南京等地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降损效果。 3.4采用节能型变压器

压缩机节能技术存在问题及措施分析

压缩机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空调、冷库、石油工业、化工工业都离不开压缩机。但是压缩机同样也是耗电大户,其在生产生活中的运行会造成大量的电力消耗,研究压缩机节能技术十分必要。 压缩机运行节能 1压缩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1出力低,能耗高。很多工业用压缩机出于节能考虑,限制压缩机功率,导致压缩机压缩能力低于设计值,尤其是夏季载荷升高时输送量将明显下降,由于散热能力有限,使得生产线其它设备不能满荷运行,降低了生产效率。 压缩机双机并联的运行模式运行效率不高,稳定性欠佳,两台压缩机并联工作,虽然能够明显增加总流量,但是单台压缩机的工作流量要比单机工作时低,因此每台压缩机的工作效率都下降了。双机并联的总压缩流量要比独立工作的流量小,而且并联之后流量增加,管道阻力损失将随之增大,机组的安全性也受到影响。 1.2机组运行状态不佳。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压缩机运行周期难以满足设计要求、夏季运行不稳定、故障多发等方面,一些压缩机设备长期运行,机械、电气和仪表等构件故障多发,采用事后维修的方式难以实现机组长时间无故障稳定运行,容易出现故障,导致压缩机停车,影响生产安全。 1.3运行维护费用偏高。旧压缩机维护费用很高,两机并行时,两组压缩机都要备用一套故障多发件,双备份成本,同时也造成了一些备用件的冗余和浪费。 2压缩机能量调节与能耗 压缩机一般根据设计工况冷量实际需求选型,一般情况下压缩机都是全年工作,横跨冬夏极

端天气,所以面临着相对复杂的外部环境,而且实际工况和设计方案之间难免存在一定偏差,所以压缩机功率要有适当富余。 现阶段,压缩机能量调节主要有间歇控制运行、吸气调节、气缸卸载、旁通调节和无极变速调节等类型。其中压缩机间歇运行是比较常见的运行方式,环境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压缩机将启动运行,环境温度下降到设定温度以下,压缩机将停止工作。这样的工作方式适用于环境温度比较稳定、负载不大的情况,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并非任何时刻环境温度都趋于稳定。极端天气和复杂工作环境下,各种生产活动都会造成冷量负载变化,温度变化频繁,发动机频繁启停,会造成较大的能量浪费。而发电机瞬时电流会污染电网,增加电网波动,压缩机的寿命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变频技术在压缩机中也得到了更多的应用。 3压缩机变频节能 工况一定的情况下,压缩机制冷量和质量流量成正比,变频调节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改变压缩机电机转速来调整质量流量,从而改变总机组制冷量。 系统功耗和表征调节方式有关,同时也受制冷装置制冷量影响,制冷系统热负荷减少,冷库控制系统将通过变频器降低压缩机转速,从而降低制冷剂质量流量,降低制冷剂冷凝温度,升高蒸发温度,从而降低总冷量。而且变频电机转速下降,压缩机摩擦功减小,绝热效率也随之升高,对降低K值也有帮助。部分负荷状态下,压缩机电机转速下降,KQ减少,能够大幅度降低系统功耗。 压缩机节能技术 1压缩机控制工艺参数优化 1.1吸入压力调整。选择合适的吸入压力能够有效降低压缩机功耗。一般情况下,吸入压力越低,能耗将越大,特别是压缩机一段的吸入压力。因此,可适当提高压缩机的吸入压力,在一段吸入中增加高效旋风入口分离器,进一步消除进气管网的阻力,在保证充足处理气量的同时获得更高的吸入压力。 1.2压缩机段间压降降低。压缩机段间压降同样也是压缩机功耗的重要原因。为了降低段间压降,可用高效换热器代替级间冷却器,减少不必要的管路设备和弯头,同时改善操作条件,降低冷却器结垢程度。 2压缩机结构设计优化 2.1三元流叶轮。三元流叶轮是专为气体流动设计的叶轮结构形式,大型压缩机一般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现有叶轮也可以通过适当的改造使之具有三元流叶轮的特点,显着改善叶轮的性能。相关理论研究和试运行证明三元流叶轮的使用能够提高叶轮运行效率最高10%左右,对原有压缩机叶轮的改造成本较低。但是,能够明显提高设备生产能力,改善经济效益,压缩机的节能性能也将明显提高。

水泵节能技术方案

水泵节能技术方案 李树森 [摘要]基于煤矿井下水泵排水用电量大,耗电量占煤炭生产总耗电量18%-40.9%这一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弹力驱动器驱动水泵排水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过取消电动机来减少排水用电量的技术方案,方法是水泵通过联轴器与升速器连接,升速器与弹力驱动器内、外齿轮配合连接,利用弹力驱动器中的弹簧对远离回转轴的滚轮和滚轴施加弹力,形成驱动主轴转动的力矩,依靠滚轮在滚轮内环轨道中滚动,滚轴在滚轴内环轨道中滚动所形成的行程差,带动主轴连续转动,并通过升速器带动水泵运转,将井内的存水排到地面。 [关键词]矿山水泵排水弹力驱动器驱动节电制动器 引言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矿用排水用电量占总耗电量的18%-40.9%[1],由于耗电量占比大,水泵节电技术成为科技人员关注的课题,众多研究成果表明,影响水泵排水系统效率的因素为:排水系统的有效扬程与水泵实际扬程之比,水泵效率、电动机效率,为解决这些问题,科研人员作了诸多改进,己接近提升的极值,但收效有限,[2]为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推出一种用弹力驱动器驱动水泵排水的解决方案,这一方案的实施,可以取消泵房到地面之间的输电线路,降低线路投入成本,减少电缆放炮、漏电等不安全隐患,还可以取消电动机的采购,免去电动机购买资金,相应降低排水成本,减少采煤用电量。 1.减少排水用电量技术方案的具体措施 就是利用弹力驱动器替代电动机驱动水泵运转排水,弹力驱动器[3]是一种可以提供旋转运动的发动机,将这种旋转运动传递到水泵上,就可以带动水泵转动并向地面排水,由于弹力驱动器自身的转速达不到电动机的转速,这样,就在弹力驱动器3与水泵9之间设置了一台升速器5,形成了水泵9-联轴器8-升速器5-弹力驱动器3-皮带2-发电机1这么一种连接方式,并且,在水泵9与升速器5之间的联轴器8上的刹车盘7部位设置了制动器6,如附图1所示,设置制动器的目的,是在不需要排水时,用制动器形成的制动力矩迫使弹力驱动器停止转动,这是根据弹力驱动器工作特征决定的,弹力驱动器的工作方式比较特殊,即常态是转动,停止运转需制动器工作,当继续排水时,只要松开制动器,弹力驱动器就可以继续转动并通过升速器带动水泵转动排水了,设置

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现状及节能降耗技术措施研究 刘曲茂

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现状及节能降耗技术措施研究刘曲茂 发表时间:2018-12-27T10:33:20.25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3期作者:刘曲茂 [导读] 摘要:随着人们用电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为供电企业带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万载县供电分公司江西省宜春市 336100) 摘要:随着人们用电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为供电企业带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在绿色、环保发展理念下,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全面降低10kV配电网线损,引入节能降耗技术,推动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从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现状入手,同时阐述了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节能降耗技术应用措施,最后总结了全文,旨在为改善供电电能质量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现状;节能降耗技术;应用措施 随着10kV配电网线损率、电压合格率的不断增加,社会对电能运营、供电质量、供电服务水平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只有强化配电网技术改造,明确各类影响因素,才可全面降低10kV配电网线损[1]。本文主要研究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现状及节能降耗技术措施,详细阐述如下。 1 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现状 参照相关资料,当前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还存在着很多的不合理性,主要包括:线路量化考核、线损漏电现象,线损漏电现象现状主要如下。 1.1线路量化考核 基于线损定义基础上,配电网在某一时刻内,供电量与实际用电量差值与线路供电量的商。当前10kV配电网线路量化考核问题主要包括:1.统计时间段模糊不确定,无法保障电能数据在时间上完全匹配,工程研究不够深入。2.统计范围模糊,不同分配电线路线损混为一谈,难以统计出不同线路的线路数值[2]。 1.2线损漏电现象 在大量案例与实践中,10kV配电网线损率不断提升,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是10kV配电系统漏电、偷电现象普遍存在,导致电能资源浪费。加10kV配电网线路配置不合理,三相电压不平衡,进而导致10kV配电网线损现象出现。 2 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节能降耗技术应用措施 基于上述对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现状的分析,电网企业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切实降低电网线损率,应当强化线损管理,积极引入各类先进的技术,合理应用节能降耗技术,以此保障10kV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参照相关资料,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节能降耗技术应用措施主要如下。 2.1维护三相均衡 10kV配电网企业,需要严格遵循供配电设计,就10kV配电网变压器出口处电流不均衡度需控制在10.0%以内,干线、分支线手段不均衡度需要控制在20.0%以内,中性线电流需要控制到额定电流的25.0%内[3]。就实际情况而言,只有确保三相均衡运行,才可全面降低线路损耗、降低配电变压器损耗。不仅如此,10kV配电网企业还需要依据配电网实际运行情况,合理应用三相平衡化监控设备,引入分相无功补偿装置,确保配电网系统三相运行平衡,以此实现节能降耗,最大程度实现各项资源的有效应用。 2.2合理选择变压器 缩短10kV配电网线与配电台区之间的供电路径,参照供电区域内的负荷量,依据负荷类型,合理划分用电时段,科学规划变压电台区布设,合理分析高压电网、低压电网规划,最大程度避免“近电远供”现象的存在,从源头降低线损问题[4]。 比如:笔者依据工程特点,将10kV配电网中压线路经济供电半径控制在15.0km范围内,就低压线(0.40kV)供电半径需控制在700m 内。合理选择配电变压器,笔者企业一般选用S11、S13系列的非晶合节能变压器,将电网内S7、S9配电变压器系统全部更换,投入使用后应用效果显著。 2.3合理选择导线截面 合理应用配电网节能技术,依据工程地形、地貌等特性,科学规划10kV配电网线路路径,优化线路运行,采取直线输电的形式,全面提升高压传输距离,最大程度减少10kV配电网线路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随着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剧,数码电子产品数量的增加,用户用电量也不断增加,且呈稳定增长趋势,在特定时间内用电会发生呈集中性变化。只有实现线路截面的提升,才可实现10kV配电网线损。在线路截面选取过程中,应当结合区域经济,综合考虑电力价格、发展速度、物价等因素,合理选择电缆截面尺寸,尽量选择大截面导线,及时选取小截面导线。最大程度降低线路电阻与线路损耗,全面提升10kV配电网技术,以此确保10kV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维护其经济效益[5]。就大负荷、大电流用户,需将电压偏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通过调节变压器分接开关,提升运行电压。就配电变压器台数较多、负载率较低、高能耗的变压器线路,需要及时改进,通过过应用分接开关,适当控制线路运行电压,在保障供电质量与供电水平的基础上,全面降低10kV配电网线损。 2.4优化10kV配网无功装置 (动态)无功补偿可有效降低10kV配电网线损,实际应用效果显著,如下图1所示。工作人员只需依据负荷特性,采取分散、集中结合管控的方式,结合无功补偿方案,以此确保线损管控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关于往复式压缩机节能降耗途径的研究(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关于往复式压缩机节能降耗途 径的研究(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关于往复式压缩机节能降耗途径的研究 (最新版) 通过对往复式压缩机压缩过程进行理论分析,结合生产实践中用到的节能技术,对往复式压缩机节能降耗途径进行探索,并作出总结。 某加气母站共六台D型水冷往复式压缩机,均为四级压缩,主要用于将低压的净化天然气压缩到25MPa高压天然气。为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减少压缩机能耗损失,提高设备工作效率,现就往复式压缩机压缩原理进行理论分析,根据生产运行中的事故案例,结合实践中常用的节能技术,提出节能措施,为场站压缩机技术改进提供可靠依据。 压缩过程理论分析 往复式压缩机将低压气体压缩为高压气体,由吸气、压缩、排

气三个过程组成。 典型的压缩过程有等温压缩、绝热压缩和多变压缩三种,其中等温压缩和绝热压缩属于理想情况,压缩过程中状态参数都有明显变化。 等温压缩功为Wdb,由面积c-a-db-d-c表示,同理,绝热压缩功为Wjb,多变压缩功为Wbb。有图可以Wdb

中央空调节能改造可行性方案

筑 龙 网 w w w . z h u l o n g . c o m 中央空调节能改造可行性方案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央空调已进入宾馆、饭店、工矿企业、办公楼等各领域。常规中央空调系统是按照最大冷热负荷进行选型设计。而全年最热及最冷的天气只有几天,因而中央空调大多数时间是在低于机组额定负荷即部分负荷状态下运行,造成了电能极大的浪费,随着科技的发展,变频器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其价格便宜,技术成熟,特别是对风机、水泵的节能改造目前已在工业领域中广泛推广,其平均节电在30%以上。 一、中央空调节能最佳方法 由于中央空调主要设备是风机水泵,所以节能最佳方法就是采用变频器。目前大多数中间空调还采用以往旧的控制方式,即:通过改变压缩机机组、水泵、风机启停台数,以达到调节温度的目的。 该调节方式缺点集中表现为如下几点: ● 设备长时间全开或全闭,轮流运行,浪费电能惊人。 ● 电机直接工频启动,冲击电流大,严重影响设备使用寿命。 ● 温控效果不佳。当环境或冷热负荷发生变化时,只能通过增减冷热水泵的数量或使用挡风板来调节室内温度,温度波动大,舒适感差。 中央空调采用变频器后有如下优点: ● 变频器可软启动电机,大大减小冲击电流,降低电机轴承磨损,延长轴承寿命。 ● 调节水泵风机流量、压力可直接通过更改变频器的运行频率来完 成,可减少或取消挡板、阀门。 ● 系统耗电大大下降,噪声减小。 ● 若采用温度闭环控制方式,系统可通过检测环境温度,自动调节风量,随天气、热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温度变化小,调节迅速。 ● 系统可通过现场总线与中央控制室联网,实现集中远程监控。 二、供水系统变频节能改造 无论是溴化锂机组或电制冷(氟利昂)机组的中央空调系统,主机自身的能量消耗有机组控制,机外的电力消耗组不能控制,而这部分的成本是相当高的,却通常被人忽视了。尤其是溴化锂机组,在额定状态制冷运用行时,机外水泵、冷却塔的电机耗电量约占总体能源消耗成本的30%(以每公斤油2元、每度电1元计算)。无论从环境保护角度还是用户切身利益角度,都应将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成最节能的系统。采用变频器来控制机外水泵电机、冷却塔电机是最简单、最有效的节能措施。一般情况节电20%~50%,每年可节省机组及系统总运行费用的12%~20%,十分惊人。

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运用研究 任立铭

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运用研究任立铭 发表时间:2019-08-23T09:51:39.33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作者:任立铭 [导读] 人们对建筑暖通空调运行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暖通空调节能降耗技术分析研究意义重大。 济南四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济南 250031 摘要:实现现代建筑重要分部暖通空调的节能目标,对推进建设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空调系统节能降耗技术应用研究,不断推动现代建筑节能、环保、绿色方向开发以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进一步实现节能降耗。基于此,本文讨论了建筑暖通空调节能降耗技术,以促进暖通节能降耗技术的应用水平提高,实现建筑绿色发展。 关键词:建筑;暖通空调;节能降耗;技术 引言 暖通空调是现代建筑的重要分部工程,同时也是建筑使用的主要能耗系统之一,因此节能技术的使用可以满足现代建筑对暖通空调系统完全开发的需要。通过实施和实施暖通空调节能降耗技术,建筑行业真正向绿色发展。 1、绿色节能暖通空调技术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温度化进程逐渐加速,同时在全球范围出现了很多异常天气,这些异常天气的出现周期逐渐缩短,出现频率逐渐升高。这是地球的环境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的信号,因此人们必须重视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绿色建筑的提出,能够有效保证我国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做到保护环境,为人们营造舒心、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 2、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的原则 (1)节约原则;能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节约能源也是全人类要关注的课题。设计空调节能系统时,也要实践节约意识,以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效果。强调节能、节约材料不仅实践环保理念,与环境保护的大趋势相匹配,还显示了企业降低成本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利润。(2)重复使用原则;在绿色思想中,实现资源回收是一个重要方面。建筑空调节能设计中实施环保概念的重要迹象之一是零部件可拆卸。换句话说,空调出现故障时,可以更换或修理有问题的部件,以确保空调的其他部分正常运转。此外,对于超过使用期限的建筑暖通空调,可以拆卸低回收成本的零件,然后在专业处理后再回收资源以回收资源。(3)环境保护原则;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保持生态平衡成为衡量各种生产活动的基本指标之一。在建筑设计领域,环保原则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应该坚持这一原则,考虑到碳排放减少、资源节约等一系列环境指标,在具体的生产和设计工作中引入环保概念。 3、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的方法 充分利用能源资源:目前,我国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绿色环保是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话题,所以在建筑行业中,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范围在逐渐扩大。在应用节能设计方案时,要坚持绿色设计理念,一方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控制不可再生能源的频繁使用。另一方面能够在能源设计的过程中强化对资源消耗结构的管理,从而实现能源消耗的有效控制。加强环境保护:在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系统的应用性能与建筑空间的舒适度有直接关系,还与资源环境有一定的关联。在绿色理念的影像下,设计该系统时,首先要了解建筑周围的环境,对各项环境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其对建筑的作用,以及建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并在设计的过程中,合理控制自然和环境因素,避免外界环境影响系统的安装和使用质量,加强系统和环境条件的配合,建立有效的循环模式,进而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4、暖通空调节能降耗技术分析 (1)自然通风技术;我们知道风压技术和热压技术对提高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有很大的好处,能耗较低,根据原理,风压或热压技术原理可以充分利用暖通空调特定设计来实现自然通风,这就是在建筑暖通空调中应用自然通风技术和节能的重要技术。(2)太阳能技术;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资源,具有清洁无污染的特性,始终以研究利用为重点,因此如果充分利用太阳能并且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则可以运行相当一部分的暖通空调系统来节约能源。对于目前的研究利用率,太阳能在建筑暖通空调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采暖的太阳能加热系统设计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然后通过热传导系统将其处理并传输到热传输中心进行利用。(3)地源热泵技术;地源热泵技术应用于供暖具有良好的节能和经济效益,因此应用于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建筑采暖问题,而且对系统冷却也有很大的好处。地源热泵技术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无污染等逐渐成为现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研究的理想应用技术,热释放和热释放都实现了对环境的较低影响。现在可以认为地源热泵技术比较成熟,在北方地区主要增设供暖辅助设备,将太阳热与平行或串行地源热泵结合使用以供暖。像南方这样的温度较高的地区也可以使用冷却塔进行冷却,通过与地热热泵同列运行共享冷却负担,夜间减去土壤的过剩热量,达到冷却目的。 5、建筑暖通空调节能降耗技术应用举措 5.1科学设计暖通空调系统 主要是从技术运用层面来看,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运行系统较为复杂,因此针对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对其整体性能的影响非常明显。而要想保障暖通空调实现最大的节能降耗目标,就要求应当科学设计空调系统。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要求必须严格依据最高标准来完成,所以在实际的设计工作当中,需要以各个运行部分达到满负荷运行状态为标准来进行设计,由此才能促使各部运行荷载真正符合暖通空调低能耗运行的要求。 5.2切实提升暖通空调控制系统水平 空调控制系统的控制水平对暖通空调的整体运行功能造成影响,甚至在此基础上提高空调系统能源消耗情况及热能输出情况等。因此这就必须大力提升暖通空调控制系统的运行效率,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空调碳排放,同时还要求其应当在符合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和控制水泵耗电情况,由此才能最终达成其节能降耗的目标。近年来,我国建筑暖通空调的发展水平随之不断攀升,其运行当中的温湿度、冷热量等也将变得更为准确和到位,其可靠稳定性最终将获得持续攀升。这就需要采取针对性的举措,对建筑暖通空调设备实施相应的维护管理工作,促使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始终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由此达成节能降耗的目标。 5.3结合建筑情况规划布局 通常建筑暖通空调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往往伴随着对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的利用。而要想更加有效的利用此类资源,就必须结合建筑本身的实际情况来对暖通空调实施布局。在此过程中,对设计人员要求较高,其应当切实强化与建筑设计人员的沟通交流。具体要

农村配电网节能改造技术研究 刘凤爽

农村配电网节能改造技术研究刘凤爽 发表时间:2019-07-05T11:46:48.993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作者:刘凤爽 [导读] 摘要:农村配电网在目前的整个配电系统中比重很大,但由于其网络结构、供电设备、负荷性质、负荷分布等具体情况,在其产生的线损同样也是比重较大的,这给供电企业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兴安供电公司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 137400) 摘要:农村配电网在目前的整个配电系统中比重很大,但由于其网络结构、供电设备、负荷性质、负荷分布等具体情况,在其产生的线损同样也是比重较大的,这给供电企业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建设和改造,农村电网在节能降损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因此,本文对农村配电网节能改造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农村配电网;节能改造;技术措施 农村地区配电网建设整体性能堪忧,一些区域变压器设备性能老化、中低压配网结构不合理,线路设置不合理,导致线损过大,成为制约农村电力发展的主要瓶颈。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农村地区配电网损耗达到20%。为此,引入节能技术,对农村配电网进行改造,以提升配电网运行节能性、经济性水平。 1农村配电网的运行现状 农村电网的网络结构比较分散,供电半径一般比较长,用户用电性质比较单一,加上农村用户也开始大量使用日光灯、电视机、微波炉、电冰箱、空调等对无功需求量较大的家庭电器,线路上的无功损耗较高,导致功率变低、消耗变大。无功功率还一直得不到及时的补偿,长此以往更造成对农网线路的损害。 农村用电的特点是用电时间段比较集中,主要是生产、生活用电,平时的用电负荷不太高,但在农忙、夏季以及春节等高峰时段,农网线路却呈现满载状态。在用电高峰期,许多供电设施由于长期满负荷、超负荷工作而故障或烧坏,特别在夏季高温时的降温负荷如电风扇、空调、冰箱等持续,造成变压器负载率高,即使供电企业采取割接负荷、加大线径甚至改造配变等措施,但农网设备仍发生过载跳闸停电,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2农村配电网节能改造技术措施 2.1合理规划农村电网结构 合理规划电网结构,能够提高农村电网抵御大风、暴雨等恶劣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电网运行安全水平的提升,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在规划农村电网结构时,应始终坚持与农村整体建设规划相结合的原则。首先,对农村地区未来发展情况进行准确评估,通过科学论证提高线路布局和设备选择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在预留发展空间的同时,避免出现浪费。同时还应突破过去的区域限制,统筹城乡电网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其次,在农村电网变电站建设中始终牢记“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避免线路迂回。最后,在主接线上可采用单母线分段接法,若部分变电站承受的供电负荷较重,可适当增加旁路母线,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2.2优化配电网无功补偿的技术措施 在配电网节能改造技术中,对无功补偿的调整,通常设置补偿点于改造线路的2/3处,对前段线路,由变电站进行补偿;对后段线路,由补偿电容器来调整。该方法的应用可以实现对配电网不同区域的规划,还能有效降低配网损耗。当然,从提高配网无功补偿效能上,还应在配电网设置监测台及中央监测台,以满足对不同区域电网运行状态的有效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故障和隐患,提高配网运行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 2.3优化配电网变压器的技术措施 变压器是配电网节能改造的重点,为了提高节能性能,专门购置新型节能变压器,化解农村地区变压器损耗过大问题。但是,考虑到农村地区用电负荷变化较大的问题,特别是昼夜用电差异性突出,由此带来的负荷波动问题,也会增加电网损耗。为此,引入卷铁芯变压器来提高变压器的节能效果。另外,在变压器容量与负荷优化配比选择上,结合不同农村地区用电负荷实际,通过计算方式来获得变压器的负载率,来优化变压器的空载损耗、线路损耗。同时,确定某一容量变压器,还要对其容量利用率进行调控,来降低损耗。在变压器分接头选择上,可以通过调整分接头来降低配电网损耗。通常,变压器在运行时,电压的变化对配电网损耗影响最大,电压升高5%,损耗增加15%。而电压继续提高,损耗则进一步扩大。对于变压器参数的参数,可以根据电网并联来获得节能降耗目标。如调整功率因数,当功率因数较低时,节能效果较好;可以在变压器二次侧无功功率补偿中,设置功率因数来降低损耗;动态调整电网运行负荷,根据负荷曲线的变化,波动小则电网经济性越好。因此,可以调整变压器负载率方式,来优化负荷曲线的波动幅度,获得节能效果。另外,在变压器布点与设置上,以箱式变压器换掉过去立柱式方案,增加安全性;在人群密集、供电负荷密集的农村地区,要对变压器设置安全警示牌,确保电网改造安全。 2.4确保配变经济运行和三相平衡 通过优化运行方式、合理调整负载及改善运行条件等措施,使配电变压器保持在损耗较低的状态下运行就能最大限度地节能。同时,还要让变压器的三相平衡运行,因为在相同负载下,当三相负荷最大不平衡度达时,变压器的功率损耗、无功功率是三相平衡时的3倍。三相负荷不平衡运行时会产生零序电流,增加磁滞和涡流损耗,致使变压器局部金属件温度升高,严重时将导致变压器运行事故发生。因此,我们要加强配电网结构的改造,定期检查三相负荷是否平衡,及时调整相间负荷,确保三相负荷平衡分配;还要加强负荷侧管理,定期测试三相电流平衡度,运用负荷终端管理系统等信息技术手段长期关注配变的平衡运行,对配电站出线干线和大电力用户,应在回路安装三相短线保护,即使任何一相导线断开时,也可及时切断三相负荷。 3农村配电网节能建设与改造技术发展方向 3.1自动化建设 积极采用计算机系统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农村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安全。推广应用变电所遥视系统,有效解决变电所现场可视化及环境监控问题。积极探索农村电网经济适用的通信技术,重点解决农村电网偏远变电所、配网自动化、低压集中抄表中的通信问题。在自动化系统推广公共通信网络的应用模式,完善公共通信网络在自动化系统应用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3.2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方面,重点研究与推广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企业管理的数据信息流,建立统一的数据规范,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资源

关于往复式压缩机节能降耗途径的研究参考文本

关于往复式压缩机节能降耗途径的研究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关于往复式压缩机节能降耗途径的研究 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通过对往复式压缩机压缩过程进行理论分析,结合生 产实践中用到的节能技术,对往复式压缩机节能降耗途径 进行探索,并作出总结。 某加气母站共六台D型水冷往复式压缩机,均为四级 压缩,主要用于将低压的净化天然气压缩到25MPa高压天 然气。为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减少压缩机能耗损失, 提高设备工作效率,现就往复式压缩机压缩原理进行理论 分析,根据生产运行中的事故案例,结合实践中常用的节 能技术,提出节能措施,为场站压缩机技术改进提供可靠 依据。 压缩过程理论分析

往复式压缩机将低压气体压缩为高压气体,由吸气、压缩、排气三个过程组成。 典型的压缩过程有等温压缩、绝热压缩和多变压缩三种,其中等温压缩和绝热压缩属于理想情况,压缩过程中状态参数都有明显变化。 等温压缩功为Wdb,由面积c-a-db-d-c表示,同理,绝热压缩功为Wjb,多变压缩功为Wbb。有图可以Wdb

配电网节能降损优化研究综述

配电网节能降损优化研究综述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网的负荷也在不断的提升,配电网的 电能损耗也在逐渐的增加。怎样有效的减少电能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即节能降 损已成为配电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节能降损是当前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 也是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举措。这篇文章根据配电网中节能降损 和优化的措施进行探索,对配电网节能降损的现状和问题做出分析,提出了有效 的降损方式。 关键词:配电网;节能现状;存在问题;优化措施 引言 电网运输是电能传输的重要渠道,电网本身的节能降耗是我国节能工作中的 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当前电网配置比较弱,这是我国电网结构中急需解决的一个 问题。因为配电网点比较多,配电线路也比较繁复,电能损失比较大,大约占电 网损失的一半以上,所以说它可节能地方比较大。城镇之间的配电网是电力系统 的主要部分,该文章根据配电网对如何节能降耗进行研究探索,对节能降损的现 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当前节能降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措施[1]。 一、配电网节能降损的现状 现在我国对配电网节能降损的探究还处于比较独立的阶段,对部分地区的电 网线损进行计算,无功优化,变压器经济运转期,并且这些部分的技术都是由不 同的企业掌控,过于离散,缺少整合。各个系统之间的信息合成率过低,数据之 间的连接也不符合规定,运行员工没法及时的掌控配电网运行的现时情况,这会 导致工作繁复以及效率低的后果。而现在配电网中无功补偿节能设施和电力质量 处理装备分布面积还不够广,不仅没有数据上传和收集的单位,也没有设备的整 体调控单位,在设施的运转状态,故障以及节能成效和电力质量的治理成效也没 法知晓。所以,按照配电网的建设和发展需求,研发一种新型的配电网节能减损 和电力质量综合调控设备是非常重要的。利用先进技术逐渐推行电网的节能和提 升电力质量的工作。 电力降损系统的硬件装备的发展过程有:电网发展的初级阶段只是无功调节 和优化的要求,经过了由同步调相机到开关投切电容器到静止无功补偿的变化过程,他们的共有特征是用来调控无功功率从而达到降耗的目的。然而它们在不同 的方面也会出现一些弊端,比如说同步调相机的反应速度不高,噪声大,耗损多,技术老旧,所以属于过去式了。开关投切电容器反应较慢,而且连续控制能力比 较弱。而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器的压制能力弱,体积大,本身谐波污染就比较大。 二、配电网节能降损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无功补偿不足而造成的无功损耗问题 现在配电网应用的降损方式主要是电容的补偿,但是因为速度比较低,不能 动态调整,很易过量补偿的现象,所以说电网的损耗现象仍然很重[2]。 (二)能设备无法治理电能质量的问题 电网损耗以及电力质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电网的谐波波动、三相负载不平衡。引发的问题主要有:第一,谐波对供电变压器来说会产生额外的损耗,升高变压 器温度,降低了绝缘期限;第二,谐波对旋转电机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不仅 能产生额外的损耗,还能导致发生机械震动,产生噪音和谐波过电压等;第三,

水泵节能的主要措施

水泵节能的主要方法 水泵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每年消耗在水泵机组上的电能占全国总电耗的21%以上。水泵也是造纸企业必需的辅助生产设备,如用于制浆供水、碱炉给水、燃煤锅炉供水等,是造纸企业的主要耗能设备之一。当前,造纸企业的水泵效率普遍偏低;泵组选型过大、运行控制方式落后。多数企业仍然采用定速驱动,水泵的流量主要通过阀门调节。受季节、气候、工作负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水泵经常处于较低负载甚至节流50%以上运行,由于存在节流损失及偏离高效区运行,能量浪费非常严重。因此,探讨造纸企业水泵节能的技术和方法,提高水泵的工作效率,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提高系统的效率 水泵装置的效率可表示为 η=ηb. ηd. ηc. ηg (1) 式中:ηb—水泵效率,%;ηd —电动机功率,%;ηc—传动装置的效率,%;ηg—管路的效率,%。 由式(1)可见,水泵装置的效率受各个局部效率的直接影响,大小由他们共同决定。 1.1提高电机的效率 开发使用节能电机,降低铜、铁损耗,节能电机采用损耗低,导磁性较好的磁性材料,同时还改进了结构设计及制造工艺来降低杂散损耗。另一方面,注意选型的配套合理,做好运行中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这对提高电机的效率也很重要。 1.2提高传动装置的效率 水泵与电机之间多采用V带(三角胶带)传动。保证V带传动的效率主要是保证胶带具有一定的转动包角和保持胶带合适的松紧度。运行一段时间后胶带发生塑性变形而伸长,导致包角减小和张力降低,此时要及时通过中心距进行调节。另外,由于带轮的加工误差,或者新旧胶带混用容易造成各根胶带的松紧不一,受力不均,降低了传动效率。因此,应选择加工精度高、质量好的带轮和胶带,更换胶带要做到一次全部更换。对于直接采用联轴器联接的水泵,其传动效率明显高于V带传动,但只有保证水泵与电动机之间的同轴度精确、连接螺栓松紧固定,才能进一步提高传动装置的效率。 1.3提高管路的效率

酒店中央空调节能改造方案

酒店中央空调节能改造 方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深圳市碳战军团投资技术 有限公司 开平威尔逊 酒店 中央空调节能改 造方案 草稿完成日期: 二〇一〇年六月 十七日 文档编号:开平威尔逊酒店中 央空调节能改造方案1 作 者 : 卓 毅 目录 第1章中央空调系统概况............................................................................... .. (3) 第2章威尔逊酒店中央空调原系统分析............................................................................... .. (3) 第3章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的具体方案............................................................................... . (4) 3.1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参 数............................................................................ (4) 3.2空调水泵变频改造方 案............................................................................ (4) 3.2.1控制原 理....................................................................... ......................................................................... .. 4 3.2.2变频系统组 成.......................................................................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