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三课教案0001

2015—2016学年度

刚才我们看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很多表现形式,那么我们可以着重从哪两

个方面,看到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呢?

2、世界文化多姿多彩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教师展示图片: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外国的民族传统节日。

比较春节和圣诞节的各项活动

春节:

扫尘

贴春联、挂红灯笼

倒贴福”字、贴窗花

祭灶、祭祖

吃年夜饭

守岁

放烟花爆竹、舞狮、龙

拜年

压岁钱

圣诞节

圣诞树和圣诞装饰

庆祝耶稣诞生

圣诞聚会

圣诞大餐

圣诞老人送圣诞礼物

互送圣诞卡

唱颂歌和报佳音”

在这些民族节日中,无论是中华民族节日,还是西方国家的节日,我们都可以看出: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

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1 )民族节日

①形成: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教师提问:庆祝民族节日可以表达什么

②作用: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教师提问:从民族节日中,大家可以领略到什么?

③功能:是领略不同民族文化韵味的平台。

世界文化多样性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之二:文化遗产。

教师展示图片:开平碉楼。(学生读相关资料)

教师提问:1、什么是文化遗产?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2、你知道我国有

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吗?其他国家的呢?

(2 )文化遗产

①地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人类共冋的文化财富。

②意义: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问:世界对于文化遗产是怎样保护的?

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决定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以保护。

问:世界遗产分为哪几类?(教师展示图片)

答: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双重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历届奥运会会徽的设计把各自民族的文化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会徽可

以表现出什么?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

1、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界定:不冋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2)文化多样性的作用(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展示“合作探究”):阿富汗塔利班的“灭佛”行动。

位于阿富汗境内的两尊巴米扬大佛,是世界上最高的古代佛像。一尊造于公

兀五世纪,咼55米;一尊凿于公兀一世纪,咼38米。是世界者名文化遗产。

2001年2月27日,当时的阿富汗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以把阿富汗建成真正

的伊斯兰国家”为由。下令摧毁阿富汗境内的所有佛像,其中包括两尊巴米

扬大佛。消息传出,这一行径立即遭到了全世界的强烈抗议。联合国派人前去劝阻,没有成功。最终,塔利班动用了坦克和迫击炮等重型武器,把两座古老巨佛变为一堆炮灰。

(展示“合作探究”):阿富汗塔利班的“灭佛”行动。

教师提问:大家看了之后有什么感想呢?

教师提出:(议一议)议一议:塔利班政权炸毁本国佛像,为何会遭到全

世界的反对?

2、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

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不冋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文化是世界的)一一文化的统一性(共性)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

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文化是民族的)文化的差异性(个性)

(展示资料):2005年5月,据当时美国《新闻周刊》披露,关塔那摩美军为了惩治穆斯林囚犯,把《古兰经》放进厕所,甚至将书籍冲入便池。此事立即引起阿富汗穆斯林的强烈愤慨,纷纷走上街头抗议,后来抗议活动波

及整个伊斯兰世界,参加人数达一亿多人。

问题一:美军的行为错在什么地方?

问题二: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既要认冋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冋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冋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

要求。(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处理世界文化多样性应遵循的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4、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冋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提问: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针对文化多样性指出: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观点说明的是什么道理?

第3、4课时

教学过程: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应该尊重各民族的

文化特点,互相交流、共同发展。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多种多样的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相互交流。文化的交流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由此可见,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很重要的。这一框我们进一步探究文化

的交流、传播问题。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在我们的生活中,文化传播的现象无处不在。请同学们列举具体事例说明文化传播现象。

课堂探究(P34)提示:

(1)这些现象都属于文化传播,通过这些活动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等。生活中朋友聚会、参加娱乐活动、在家上网看电视等,都属于文化传播。(2)文化传播主要方式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

师:那么,文化传播是什么呢?

1?文化传播的含义

P34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那么何为文化传播?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生活中文化传播普遍存在,那么,文化传播途径主要有哪几种呢?

2?文化传播的途径(板书)

(1)商业活动有效途径(板书)

P34 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

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从世界文化交流史看,印度文化传播到东南亚,在很大程度上靠印度商人;古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古希腊商人功不可没。

课堂探究(P35)女口“阿拉伯数字1、2、3、4……”,其实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由阿拉伯商人带到西方(欧洲),西方人认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其实这是文化的错位,这也是商人的一大贡献。由此可见,商人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探究提示:(1)商业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文化传播就是其重要的功能。

(2)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不但保留

了原有的文化传播功能,而且在文化传播方面增添了新的内容,有利于推动

当今社会文化交流与传播。

(3)我们以广告为例说明当今世界商业活动具有的重要文化传播功能。

广告是文化,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在介绍商品知识的冋时,向人们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广告是桥梁,它连接生产和消费,辅佐企业开拓市场,又引导人们适时消费;广告是信息,它像潮水般向人们涌来。电视连续不断在播映,报刊连篇累牍在刊登,广播络绎不绝在放送,网络铺天盖地在显示……假如,

现实生活中没有广告,人们的生活和企业的生

产是很难的。因为生产的发展,社会的时尚,生活的消费,临时的急需,等等,统统失去了向导。况且,没有广告及赞助商,就会没有出色的新闻,没有感人的连续剧,没有精彩的体育竞赛,生活就显得没有色彩。广告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的广告标版,成为国内商家的必争之

地,就可想而知了。须知,广告是一种导向,它以瞬息万变的节奏和无所不包的信息引导人们感受现代气息,拓宽人们的生活视野;广告潜移默化地改

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使人们不断创新生活文化观。

师:文化传播还有哪些途径呢?

(2)人口迁徙一一重要途径之一(板书)

自有人类以来,人类的迁徙活动就没有停止过。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说,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课堂探究(P35)提示:

中国古代,由于天灾人祸不断,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两晋之际,由于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山东、山西沦为主战场。永嘉之乱后的人口流动,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咼潮。中原人口南迁的

第二高潮发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乱以后,大批北方人涌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

区。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随着大批北人南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以风俗习惯为例,南迁的北人给南方带去了很多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风

俗的融合,如南宋都城临安,即使是南方本地人开的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方人吃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方风尘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

学,去了皮才吃。总之,人口的迁徙,对文化的融合和文化的变迁起了重要作用。

以上我们共冋探究商人的贸易活动和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十分重视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教育又一重要途径(板书)

师:我们如何认识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

P35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①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②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牛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举例:中国青年报北京2007年5月28日电。据统计,截至2006年12 月31日,2006年全年共有来自184个国家和地区的162695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19所高等学校和其他教学、科研机构学习。韩国、日本、美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是来华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前五位的国家。

中新网2007年3月6日电:教育部日前在其官方网站公布2006年度,有关留学数据。2006年度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3.4万人,其中:国家

公派5580人,单位公派7542人,自费留学12.1万人。从1978年到2006 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06.7万人。

(备用例子):唐、宋、元、明时期,朝鲜曾派遣大批学生来中国留学。仅公元840年一年之内,从唐朝回国的留学生就达105人。很多朝鲜留学生在中国考试及第,长期居留,最著名的有崔致远等。从明代起,中俄两国正式开始交往。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之后,俄国派遣的来华留学生和来华传教士以及中国旅居俄罗斯的华侨和留学生,成为中国文化

传入俄国以及中俄文化交流的媒介。唐朝时,日本共派遣唐使近20次,最

大规模时一次派遣约650人,最少时也有120人。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的经学、佛学、医学、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建筑、手工艺术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文化交流达到了顶峰,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日本社会的全面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外留学生更是对传播各自民族的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育与文化传播是两个相互交融、密不可分的范畴,尤其是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活动越来越多地借助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实现跨时空

的学与教,从而与信息时代的文化传播更加难舍难分地融为一体。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

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6- 37页内容,并思考文化传播手段是如何变化发展的?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P36 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

看到,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1 ?传媒及其发展

学生阅读教材36- 37页内容,并思考文化传播手段是如何变化发展

的?

所谓传媒,就是传播媒介。

发展: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

(1) 口语阶段:主要是通过手势动作、民间歌谣、街头巷议等方式来传递

某种意向或情感。

(2)文字阶段:主要是以祖先创造的文字来传承知识和经验。

(3)印刷阶段:主要是以我国发明的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德国人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机来传播知识。

(4 )电子和网络阶段:主要是借助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杂志、书籍、手机、电子读物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即使同一种传媒手段,也有很大的变化,甚至出现了质的飞跃,如印刷术一一P36相关链接(文字与图片),

2 ?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板书)

师:p36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课堂探究(P36)提示:

(备用例子):电视是人类20世纪的一项伟大的发明,电视已经成为一种利用最广泛、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传播工具。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播资讯。它作为大众传媒,快的速度播报新闻、预报天气、播放广告以及进行现场直播,为人们获得信息提供了快捷方式,人们从此可以坐在家里了解

多姿多彩、瞬息万变的世界。电视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包括美术和音乐作品)展示给世人。电视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美术品可以走下圣殿,音乐会可以步入家庭。从此,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P37 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

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思考: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传播的手段有何区别?

途径就像所走的路子

手段就像所用的交通工具

(教师活动)过渡:文化多种多样,传播的途径也日益丰富,各国之间

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我们也不断吸取别国优秀的文化。今天我们每一位青年学生应该如何做呢?

二、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 ?作用: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灿烂辉煌。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发明了指南针;东汉时期发明了造纸术;唐、宋时分别发明了火药和印刷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不仅对中国文明历史

此外,还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评论家和艺术家,他们的影响至今犹存,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举世公认。中华文明曾彪炳寰宇,震烁古今,辐射亚洲,远播世界。

?课堂探究(P37)提示:

a ?张骞出使西域;b.晋朝法显南亚之行;c.唐朝玄奘西行;d.明代郑和下西洋;

e.1271年马可波罗旅行到中国,著《马可波罗行纪》,详细介绍中国;

f.2004 年中法文化年(结合P38相关链接简单介绍)。

(备用资料):5世纪,大和国统一了日本,积极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

7世纪初,日本遣使与隋通好。唐朝时,日本共派来遣唐使近20次,最大

规模时一次派遣约650人,最少时也有120人。赴日本的唐朝僧人鉴真和尚几经波折,终抵日本,带去了佛教、建筑、雕刻、绘画、医药及文学方面的知识。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的经学、佛学、医字、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建筑、手工业技术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文化交流达到了顶峰,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日本社会的全面发展。如大化改新,利用儒学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并以中国的政治机构为蓝本建立官僚制度,确立了以儒学为基调的律令政治。

二国时期,诸葛亮把汉族先进的农耕技术经西南边境少数民族,传入缅甸,诸曷亮因而受到缅甸人民的尊敬,缅甸境内还建有供奉诸曷亮的武侯庙。

在中国与意大利的文化交流中,传教士起了巨大作用。在众多传教士中,利玛窦是最突出的。利玛窦奉耶稣会之命来华,为了结交中国的学者和官吏,他苦心钻研儒学,易僧服,改作儒生打扮,并自称儒者。利玛窦在华共生活了28年,其中在北京住了10年,出版了《四书》的拉丁文译本,这是儒家经典最早译成西方文字的文本。孔予思想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于16世纪末

传入意大利,曾在意大利思想界和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

兀朝时,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达20年,回国后写出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成为有史以来西方人撰与的详细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者作。

总之:(作用):古代中华文明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到晋朝法显的南亚之行,从唐朝玄类西行到明代郑和下西洋,历代志士仁人、学者咼僧、工役商贾不远万里、不避艰险的文化之旅,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师: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位青年学生在世界文化交流方面应该如何做呢?列举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20 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现代网络生活的形成,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与交流着。每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没

有被遗忘,反而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交融中,在时代的发展中进一步丰富

和完善自己,获得了更为旺盛的生命力,取得了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发展。

因此,要求: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华文化交流的使者,是时代赋

予我们的使命。

(备用资料)如1: “感知中国”一巴西、阿根廷文化周。

2005 年11月在巴西、阿根廷举办“感知中国”一巴西、阿根廷文化周,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策划组织的一次面向拉美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动。这是中国与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间文化上的一次重要对话,在增进中国与巴西、阿根廷乃至拉美地区间的了解和友谊上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如2 :大型国际多边文化交流活动近几年来开展得有声有色,影响

日益明显。到目前为此,中国已与143个国家达成政府文化协议,签订年度

文化交流计划682个,每年经文化部批准的中外文化交流项目达2000起左右,涵盖60- 70个国家,达3万人次。

1998 年,中国民族乐团首次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了“春

节中国民族音乐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分别于1999年举办了“99巴黎?中国文化周”,2000年举办了“中华文化美国行” ,2001年举办了第三届柏林

“亚太周”中国主宾国活动。2002年,中国分别在埃及、墨西哥、巴拿马

和比利时举办了“中国文化周”活动,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世界遗产的保护情况等。同时,每年一度的上海国际艺术节和北京国际音乐节也成为吸引各国艺术家的大型国际文化活动。部分世界一流的艺术团近年来纷纷来华

访问演出。

课堂总结: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和手段,知道了文化在各种交往活动中传承、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文化的传承有重大作用,要推进全球文化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我们每一位青年学生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板书设计:

厂含义:

商业活动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Y

教育

厂传媒极其发展

、文化传播的手段Y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大众传媒及其作用

"文化交流的作用、做文化交流的使者Y

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