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来因材施教

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来因材施教
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来因材施教

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来因材施教人的行为都是受心理支配的,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差,觉悟不高,厌学、自卑、焦虑、感情脆弱,偏执、早恋、逆反等心理,其成因多种多样,除先天因素外,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学校、家庭的教育失误都可能造成学生的异常心理,这些心理矛盾得不到正确的解决和引导,将会对他们的一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有的还会波及到他人和社会。

一、在几年的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异常心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厌学心理。厌学者有的是由错误的价值观(认为知识无用)造成的,认为只要有钱,不用掌握太多的知识,就能心想事成,“前程、前程,有钱就成”,有的学生的初衷不是不想学习,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当,使他们觉得学习是一种痛苦的事情,是一种让人疲倦,使人厌烦的事,在一节英语课后,英语老师找到我,给我反映我班的一名同学上课砸桌子、跺门,不只是一次这样,不愿意学习英语,我当时很吃惊,这名同学英语成绩不错,我立刻找到他问明情况,原来那节英语课学习的是英文歌曲《昨日重现》,这首歌他在初中就会唱了,英语老师不准在他的课上做其它的课目,只能跟他同步,就出现了抵对情绪,我跟英语老师沟通一下,希望他的方法灵活一下,把握学生

的个性,因材施教,实践证明效果不错。

2、逞能心理。在部分独生子女中,由于家庭的教养不当,对他们娇生惯养,百般溺爱,久而久之养成了他们任性、自私、冷漠、唯我独尊等不良心理品质,一旦遇到老师的严格管理、班干部的批评就可能诱发抵触情绪和报复念头。故意喧哗、闹事,违反校规校纪,还自视为“英雄”的表现。还有的学生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故意闹事、逞能。有个叫李旭的同学,在集体场合或我的课上,故意尖叫、违纪等,我深入了解后知道,他特别想当班干部,就因自控力差,没有用他,我列出几项他的违纪内容,说,只要你在一个月内把这几项做好,你想当班干部我来帮助你,没用一个月他都出色完成,我让他如愿做了体育委员,干得非常出色,成为我手下的一员猛将。

3、自卑心理。形成自卑心理的原因可能是家庭关系不和睦,或父母离异,经济状况不佳,家长的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老师的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表现为性格内向,明明有能力担当的工作不敢担当,怀疑自己的能力,总以为处处不如别人,自己是失败者,智力不高,别人不喜欢我,前途渺茫,于是整天恢心丧气,没有自信心。

4、青春期心理。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的激荡,有时表露、有时内隐。一个微笑可以使他们情绪飞扬,一句赏识的话语可以使他们积极向上,他们有秘密

想与别人倾吐,有时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或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焦虑、抑郁、烦燥等,这一时期另一个突出的矛盾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再加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

二、针对学生的异常心理,应采取的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综合人才,不仅注重学生的智力、品德、身体诸方面的开发与养成,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爱因斯坦说过“只教人一种知识、技术是不行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的人格”,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全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帮助学生面对现实,以安宁平静的心态迎接和适应自己的生活、学习,调整态,维护心理健康,战胜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

2、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对校长及教师的培训学习,提高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自觉地依据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项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教师要有爱心和恒心,把握学生个性心理,以身垂范,树立榜样;开展丰富多彩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学校心理健康教

育上一点一滴地深入实处。

3、加强家庭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个孩子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都有家庭的成因,几年前,浙江金华发生了一起震,惊社会的惨痛事件,某中学高二学生徐力,用铁榔头打死他的母亲,被判故意杀人罪有期徒刑12年。悲剧的根源是家庭的不当教育,导制了徐利的异常心理,情绪失控,酿成悲剧。

4、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离不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各界应联手共创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周围不设网吧、游戏厅、歌厅,不准向未成年人出售不健康书刊、香烟、不合法药品,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过滤社会有害物质,还青少年一个洁净的蓝天。

三、把握学生的异常心理,促其发展的具体方法。

1、说服教育法。说服教育法就是通过摆实事,讲道理,使受教育者自觉地接受正确观点和放弃错误的观点,教师不要以权威者自居、训斥、讽刺学生,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致使学生不愿意和老师交流,不愿听从老师的观点,教师应以平等、大度的态度跟学生交流,老师应该做学生的好朋友,是

学生遇到困惑时的倾诉者,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有机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及心理变化,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尊重学生,营造和谐、民主、宽松的气氛,老师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影响学生,让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改变学生,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善于利用各种关键时机教育学生。教师要学会抓住引起他们情绪波动的事件进行诱导,这种经历往往在他们心灵上留下深刻印象,成为他们心灵的转折点。在我的课上,发现一名男生画了一幅性器官的漫画,在同学们的传看中被我发现,当时气氛很敏感,我抓住这一契机,向学生讲了一些有关中学生性知识,告诉学生,性器官跟人体的其它器官一样,负责着人体的部分功能,没有什么神密的,要开启它的功能要等到你们在生理、心理都成熟了准备好的情况下,这样才会有一个圆满美好的人生,不会让自己留下终生的遗憾。

3、抓住学生闪光点,帮助他们寻找成功,树立信心。学生有很强的可塑性,每个人渴望成功,得到别人的赏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紧紧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老师抓住他们某一方面的特长或偶尔的闪光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某种期望,对表现加以肯定和表扬,使他们看到希望,找到成功的感觉。我班的王雷是一个不爱学习,爱出风头又臭美,但字写的比较好,我让他抄黑板报、班报,他都非常积极能干,还在学校的钢笔书写比赛中获得优异成

绩;我班的仲静,是一个很不自信内向的女孩子,但她唱歌不错,我让她在班级活动时教同学样唱积极向上又时下流行的歌曲,帮她寻找成功的体验,慢慢变得活泼开朗。对他们的表现及时肯定表扬,他们看到希望,找到了成功,这样就树立了信心,目标明确坚定地走下去,并促进了其他方面的进步,并用健康的心理去迎接一次次的挑战。

在现代教育观的要求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和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因人而异的方法,因材施教,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也是今后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研究推行的内容。

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个体差异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学生的个体差异每当老师在教学中会发现,有一些学生学得又快又好,而有的同学学得既慢又没有掌握,有的学习积极、听课认真、而有的同学不爱学习而表现迟缓。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与学生的个别差异有关。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按照教学对象的不同提供教学方法和内容,是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 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它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性格异指心理生理特点的不同及行为方式上的不同,量的差异指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一般来说,人的心理活动或行为特点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全面”的差异性,才使得人与人之间各有千秋,千差万别。但另一方面,个体差异又是有限的,人与人之间,特别是教育教学情景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只是在部分心理特征上有明显的或根本的差异。 个别差异也可以由学生的心理个别差异造成。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教师说,这个学生会聪明,那个学生比较迟钝;这个学生有音乐才能,那个学生绘画很出色,你们这个学生活泼好动,善于交际,那个学生沉默寡言,喜欢深思。其实这就是人们之间表现出来的心理上的个别差异。其主要的差异表现在:

一、学生的智力差异。智力水平差异指的是个体之间或个体内部智力水平高低不同的程度。智力的成熟有早晚之分,有些人早慧,有些人智力发展的较晚,幼年时期显得平庸或笨拙,但成年以后开始显露才能。例如:在小学甚至到初中女孩的成绩一般会好于男生,但是高中后女孩成绩会落差很大而男孩的成绩突飞猛进,因为男孩的智力发育趋于成熟。这是由智力差异导致。 二、学生的人格差异。个人与社会有关的完整而稳固的行为倾向的总和。研究表明,人格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人际关系及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其中存在学优生与学差生的人格差异,乐学与厌学学生的人格差异,创造型与非创造型学生的人格差异。包括冲动型和沉思型, 三、学生认知方式差异。认知风格与学生的性格相关,而且与学生的情感和动机特征相关。不同人对问题的思考速度存在着非常显着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冲动型与沉思型 的区别。 冲动型与沉思型是两种特点迥然不同的认知风格。沉思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慢,但精确性高。这种学生总是把问题考虑周全以后,再作反应,他们看重的是解决问题的质量,而不是速度。但是当他们回答熟悉的比较简单的问题时,反应也是比较快的。在回答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沉思型的特点表现得更得为明显。沉思型学生的信息加工策略多采用细节性加工方式,所以他们在完成需要对细节做分析的学习任务时,学习成绩会更好些。但是,对于那些反应既慢准确性又

谈谈对“因材施教”的理解

谈谈“因材施教”的理解 因材施教是指针对学习者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语出《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就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因材施教是中国几千年教育家所推崇的教育方式,也是如今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探索、坚持的教学方式之一。今天“因材施教”已化成了成语,《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 由于教学背景的变化,现代所谓“因材施教”无论在概念上还是在操作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除仍在观念上包含上述意义外,有了更新的、更丰富的含义。它是指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别设计针对不同个性特点学生成才的最优方案运用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实施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彻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贯彻这一原则要求首先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教师要经常了解和研究学生,既掌握学生的一般特点,又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如记忆、兴趣、爱好、注意理解能力、知识的储备和努力的程度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师要处理好一般与个别、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教学中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班集体教学上,同时应善于在集体教学中兼顾个别学生。 其次面向学生大多数,使学习的深度、进度是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所能接受的。教学必须从大多数学生出发,对学生的进度,既不能估计太低,降低要求,放慢速度,影响培养规格;也不能估计过高,内容过难分量过多,进度过快,完不成教学任务。 第三注意个别差异,注意培养学生特长。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创造条件,如组织各种校外活动、课外小组活动、开设选修课,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得以发挥。针对学生的个别特点提出不同要求。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性格特点,是影响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应针对不同特点提出不同要求。 总之,因材施教教师首先应该成为一名智者,在教学过程中细心观察,分析学生的特点。针对全体学生,教师对他们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有一个清晰的整体层次。针对个体,教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注意、记忆、理解能力、知识储备,努力程

小学生个体差异(认知差异、性格差异等)与教育

小学生个体差异(认知差异、性格差异等)与教育 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下,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应当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进行差异教学就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什么是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个体差异的表现形式。 (一)什么是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人尽管有着大体相同的心理特点,但由于先天素质、后天生活环境及受教育的不同,在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里带上了个人色彩。所谓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质就是说:学生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由于遗传以及后天环境交互作用的影响,在身心特征上会表现出与他人相异的特点。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两个人不会生活得完全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然天赋。” (二)学生个体差异的表现形式 1.学生的智力差异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评价:某个学生聪明,某个学生迟钝;某个学生记忆力好,某个学生记忆力差;某个学生擅长逻辑思维,某个学生擅长形象思维,这些评价和描述都是学生在智力方面的个体差异表现。学生的智力类型差异主要是指学生在知觉、记忆、言语和思维方面所表现的差异。 1)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知觉类型,有的学生对事物的概括性和整体性强,而分析能力差;有的学生分析能力强,对事物的细节能够清晰地感知,但对事物的整体知觉却差;也有些学生兼有上述两种特点。 (2)记忆类型差异有四种:一是视觉识记效果好,如达.芬奇十几岁就能墨画。二是听觉识记效果好,对音乐有良好的感知能力。三是运动觉识记效果好,即在运动技能记忆方面有良好表现,如邓亚萍对乒乓球的落点位置有超人的记忆能力;四是混合型,只有运用多种表象时才能有好的识记效果。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行新课程教学的今天。提出了“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这一全新的课程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面向全体学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要求之一。面向全体学生的含义是指学校、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所有学生,无论他们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家庭出身如何;不管他们生在农村是城市、是否残疾;也不管他们对各项学科是否有兴趣。教师都应该赋予他们同等学习的机会。那在教学中怎样来面对学生呢?一、要更新教育观念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 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位个体差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他们通过学习,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 二、改进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由于个性个体的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在要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特别要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充分考虑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在保证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要注意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从而达到把群体目标同每个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目标统一起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分层备课,精简讲授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学、观察、操作、思考、表达、交流、

表现的机会。教师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努力为学生创设宽容、理解、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思维而不是让学生沿着教师的思路思考,通过讨论和交流,让每个学生加深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对错误进行自我纠正,从而构建全新的认知体系。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这样可以给教师创造性地教和学生创造性学留有充分的空间。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各得其所;使每个学生都能体现成功的喜悦。 三、还要在教学中注意张扬每个学生的个性 面向全体学生,要改变过去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被动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学起于思,思缘于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学生,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思考、进行练习;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要鼓励学生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促进互动学习,分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分工合作和相互帮助,教师要让小组角色不断轮换,指导每个学生积极承担职责,通过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师要客观公正评价每一个学生

浅谈教师如何因材施教

【摘要】“因材施教”这个概念是宋代朱熹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出来的。孔子一生的教学实践都贯穿着这个教学原则。这一理论发展为今天的个性教育和个性教学,是一种有创意的教育方法,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从因材施教的概念、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的要求等几方面加以分析,粗浅地论述了教师应该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施行因材施教。 【关键词】教师施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又照顾到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材施教原则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古之所谓“材”是对一个人的整体概括,所谓“因材施教”是在认识某人适合于成为某种之“材”的前提下,用相应的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促使学生向某个方向发展,以求人尽其“材”。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作为理论指南,在教育实践中“教人各因其材”,教授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同样学习诗书礼乐、文行忠信,但程度不同,能力各异;有的“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有的“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有的“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同样身通六艺,却各有特长。史实表明,正是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和实践造就了门下诸多栋梁之材。 由于教学背景的变化,现代所谓“因材施教”无论在概念上还是在操作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除仍在观念上包含上述意义外,有了更新的、更丰富的含义。“材”增加了“才”的内涵,变成“因‘才’施教”,这个“才”主要有两层意思:第一,学生的发展水平在纵向上有高低之分;第二,学生的认知模式存在横向差异。两相比较,古代“因材施教”是以不同之教法使学生成为不同之“材”,而现代“因材施教”是以不同之教法使学生具有相同之“才”。 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在不同的学习场合中,不同类型,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学习表现是极为复杂的,需要教师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智能灵活的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 一、因材施教的原则 1.教师要留意观察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 学生在出现问题时的表现尤其是值得分析的迹象,从中可能发现他们独特的认知特征和动机倾向。教师要多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感到困惑,卡在哪里了?为什么老是出现同样类型的错?为什么会出现反常现象?学生学习中明显的顺利也是值得关注分析的。从中可以发现学生擅长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和学习的动力所在,分析学生在什么情况下特别顺利,在思维和理解方面有什么特点,等等。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学生的特性。 2.对待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作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因材有的学生因为思维水平较低,有的学生因为学习风格的限制,有的学生因为动机的障碍,导致了学习成绩差。在实际情景中,动机因素和能力、风格的因素是交杂在一起的,相互作用的,因此,必须从动机的激发、维持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多方面入手。采取不同的措施使学生在自尊自信下学习,对于能力水平

如何面对学生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如何面对学生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园林三小张艳文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亦如此.我们知道,即使在同一个班级内的学生,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贫富差距和家庭社区的差异、文化背景不同所形成的差异,学生性别差异,学生自己本身个体发展差异等等。但是一直以来,教育部门对基础教育的要求都采取一刀切的标准。在大班教学的情况下,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设计、统一的评价标准抹杀了学生在不同才能方面的展示和约束了他们的发展。一刀切的标准也使班级在老师的领导下整体划一的朝着一个方向走。优异的学生没有更大的机会向前迈进,难以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学习困难的学生没有适合其“最近发展区”的活动,在班集体里蹒跚往前挪。日积月累的发展下去,优秀的学生的菱角被磨平,学习困难的学生与大集体更加拉开了距离。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实施差异教学,使不同的学生能够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只有认识到主体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才能真正做好“因材施教",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了解学生的差异,是做好因材施教工作的必要前提,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有的放矢,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去分析研究教材,确定教学计划,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我们面对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基础、不同的学习风格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

特点,正视学生的差异,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设计。教师的职责在于正确地引导,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了解学生是件细致、长期的工作,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必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看作一个具有独立认知的个体来看待,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科学地设计教学活动。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活动。在教师所设计的各项“任务”活动中,学生能不断地获得语言运用能力,而不是仅仅掌握现成的语言知识点。通过这种模式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学会主动思考、主动合作、主动探究,以实现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此外,学生间的合作交流、竞争选择、共生共存,让他们在相互帮助中共同提高,这不仅有助于个体优势的发展,也促进了整个群体的丰富与协调发展。教学活动的形式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个别操作、分组互动、全班交流;二是游戏、讨论、竞赛和表演等。 3.据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动态”的评价模式 “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内容的多样化、过程的动态化,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策略及文化意识。 4.进行互动有效的英语课堂提问。

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新课标要求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呢? 第一、我们要正确看待学生的个体差异。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五个手指头还不一样长呢。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会存在个体差异,人们的自尊心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教师应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数学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水平。在教学中要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共同切磋,提高思维水平。在学习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全面的表现自己,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给与表扬,不断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第二、我们你要注意数学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两个方面。 现在的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发育阶段,个性差异变化较快,我们想彻底全面地分析掌握每一个学生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了解学生的差异。对于同意问题的不同解法,都要给与肯定和表扬,使学生倍感成功的喜悦,推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第三、数学课同上我们要准许学生犯错误。善待别人就是更好的善待自己。 我们在上课时,面对的学生中有比尔盖茨式的人、同时也有华罗庚式的数学家。对于学生的错误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要积极帮助他

们找出错误的原因,决不能一棒子打死,全盘否定、讽刺、打击、挖苦他们。一定要铭记“一句好话三分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最伤害人的不是刀子,而是比刀子更厉害的武器------语言”。我们教师不经意间的一个眼神、一个举动,都能造就一个成功的人才啊! 第四、教学中我们“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 教学中,师生互动用我们的热情和诚恳,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激情使他们全身心的参与到我们教育教学中去,发展学生的优势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小学班主任面对6、7岁--11、12岁的儿童,工作更加繁重。我相信,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胜任这项工作并把自己从繁重中尽量解脱出来,那么,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就至关重要。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 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 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那么,你的教育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 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其一,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三、以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学生的常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等诸多方面。训练可以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四、拟定集体与个人的远、近期目标。 有目标才有动力。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拟定全班与小组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远、近期目标,让每一个学生明确我们全班和小组正在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什么,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然后,要对每一个学生拟定切实的个人远、近期目标,将集体的动力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帮助和鼓励每一个人进步,使每个人都在明显而又易于承受的压力下自觉要求自己。 目标的制定不是目的,如何通过努力去实现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才是目的。因此,鉴于小学生年龄

浅谈教师如何教书育人

浅谈教师如何教书育人 所谓教育,即教书育人。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知道如何教书,更要明确如何在教书 的过程中达到育人的目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迅速发展的形势,正在引领着现行教育体系进行一场巨大而深刻的变革,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人格。教师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工作,学会如何合作,以及学会如何生存。这就对作为教师的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1.明确新的教育理念。现代教育共有十大理念,分别从各个方面阐述了教育的意义,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了要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关注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开发和挖掘自身的潜能,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全面发展的理念关注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己任由专业性教育向通识教育转变;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教育过程中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过 程,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主张能力与素质比知识更重要;创造性理念提出了认得创造力潜能是最具有价值的不竭资源,要充分挖掘和培养人的创造性,加强创新教育,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个性化理念认为丰富的个性发展是创造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源泉,要在教育实践中创设和营造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展示与发展提供平等机会和

条件,因材施教;开放性理念是在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它包括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过程的开放性、教育目标和资源的开放性等等,开放性理念认为,民族教育要广泛吸取世界一切优秀的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我所用,要打破单一的文本考试的教育评价模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多样化理念要求教育呈现需求多样化、标准多样化、目标多样化等;生态和谐理念和系统性理念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的教育体系。这些教育理念虽然角度不同,当互不冲突,作为教师需要深层次的进行理解,从中提取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理论,并应用于实践中,在不断积累经验、改正方法的过程中,理解新理念。 2.以真诚平等的方式对待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作出这样精辟的论述:“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的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与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学生对教师的讲授、影响是有选择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爱是影响学生认识众多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感受到热烈而积极的期望时,他就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往往能激励起学生对教师的信心和乐趣。除了真诚的关爱学生,还

浅议学生的个性差异及差异教学

浅议学生的个性差异及差异教学 摘要:学生个性差异问题的研究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需要。本文试图在分析学生个性差异的现实性基础上论证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学生在智力、个性 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差异具有多元性,具有发展动态性,要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学生差异问题。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这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个性差异差异教学 Summary: Stude nts study the problem of in dividual differe nces is the n eed for deepe ning the reform of educati 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 alyze the reality of in dividual differe nces of stude nts on the basis of dem on strated differences in students' ability to learn, students in intellectual, personality and other differences is an objective reality, the difference with diversity, with the developme nt of dyn amic, from a positive perspective stude nt differe nces. There are differe nces in the face of differe nces of teach ing stude nts to impleme nt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 nt of differe nces, not only quality educati on but also of the teacher's own professi onal developme nt. Keywords: in dividual differe nces in teach ing the differe nce

对因材施教的理解(1)

在词典中对因材施教的解释是这样的: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水平等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教育。因材施教也就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实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水平,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材施教不但是我国古代教学经验的结晶,还是现代教学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它具有非常丰富的现代价值。实行因材施教, 对培养适合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材施教原则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有利于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有利于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快出人才。传统的教育在很大的水准上是一种单一、机械的模式化教育,面对兴趣爱好、知识基础、认知结构、水平水平千差万别的学生,他们忽视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对学生制定统一的目标,用同样的方法,做同样的练习,要求同样的步伐,从而导致差生吃不饱,而优等生却消化不了,天才的学生不能脱颖而出。学生犹如被填充的容器,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原有的个性,这显然不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这种教学容易扼杀孩子的创新水平,导致学生因为别扭、困难而厌学,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丧失了原有的灵性。 那么教师如何因材施教呢? (1)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水平、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都要充分了解,以便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教学。 (2)教学中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班集体教学上,又要善于兼顾个别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对应的发展。 (3)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别设计不同个性特点学生成才的最优方案 其实因材施教的真正含义也就应该是让孩子自由的发挥所长。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 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发展为本成为教育的主题,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在遵循教育规律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必须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传统做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其实,应试教育中的“差生”绝大部分不仅与其他同学无差异,甚至还可能具备更多尚未被发掘的潜能。教师要正视、关注学生的智力类型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从而促进学生有差异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1.根据学生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 我国著名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的一幅名为《教育》的漫画,画面上是一个身着围裙的作坊工人在案板上用模子做泥人,已经做好的一大堆泥人都是面貌相同的死板的土偶,且千偶一面,毫无生气。画中含蓄而意味深长地指出:蔑视、束缚个性的专制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只能培养出一群没有趣味、没有活力、没有特色、机械呆板的“泥人”式的学生。这种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因为同一年龄段或同一班级的学生虽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有差异的。所以作为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点”,更要十分关注、研究学生的“个性化”,并根据这一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与教学方法,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教学准备要充分,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水平,充分预想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寻找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以学导教,以教促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使得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平等地享受参与和成功的喜悦。 2.根据学生差异组织课堂教学 尊重学生独立思考,就是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方法。传统教学中那种“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往往只注重了对学生的共同要求,而抹杀了学生的差异性,抑制了他们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是教育上的一个普遍规律,它历来为教育学家们所重视。早在两千多年前,教育的开山鼻祖孔子就采用了因材施教的办法。他对每个学生的性格、才能、志趣和特长等都了如指掌,并据此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不同学生提出的同一问题也常有不同的回答。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平等对话、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中教师不能固守“师道尊严”,高高在上,应当与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其次,要认同学生的各种想法,不能随便或过早作出结论。认识和理解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允许学生用适当的方式理解问题,用自己的方式探究和解决问题。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有的方法在教师看来是最好的,但不同的学生却会有不同的感受。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让学生有自主选择适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本学期我担任一(7)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这个学期里,为了搞好本班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素质,我主要做了下面几点工作: 一、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纪律涣散。我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课上进行趣味教学,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好学生的纪律。利用班队会课、自习课学习学校规章制度,提醒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工作,并且在课后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根据学生的表现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养成认真听课、认真作业、下课好好休息、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1)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在学校,纪律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本学期,我结合学校的班风量化评比,经常利用班会课和自习课,教育学生怎样遵守课堂纪律。平时上课经常进行小组评比,发现某些同学或者某个小组做得好及时表扬,在班中树榜样,发现不良现象及时纠正。 (2)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即要求学生做到仪表美、语言美、心灵美。强化要求学生执行学校的学生行为规范,衣着整洁,佩戴好校牌和绿领巾,不赤脚、不穿拖鞋上学,由班干部督促检查,结合评比制度,促使学生自觉自悟,现在同学们都已经养成了这个良好习惯。在语言行动上,同学们懂得讲文明礼貌,无论在校内、校外,他们见到老师都很有礼貌地叫声“老师好!”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拾到东西交公的好人好事不断涌现,本学期我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不计其数,光拾金不昧的就三十多件。从他们的行动已经可以看到:在他们小小的心灵里已经发出美的幼芽。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如通过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录音,幻灯投影,教学课件,实际动手操作或亲身体验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关心爱护每个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我爱班上的优等生,更爱班级的后进生。在学习中,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如我班巴音胡同学,经常上课发呆,不肯做作业,还说让我不要管他。还有我班的马哈吾亚同学,上课小动作不断,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但是我没有放弃他们,而是手把手的教他们,利用具体的教学情境教他们如何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时间的认识。抓住他们的点滴进步,不断鼓励,在学生面前夸奖他们是聪明的孩子,在六一儿童节时为了表扬马哈吾亚的进步,经过全体同学的表决,决定推选马哈吾亚同学为少先队员。渐渐的,他们不但能完成作业,而且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生活上,我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个学生,帮他们削铅笔、提醒学生按时吃药、帮学生点眼药水,甚至学生呕吐、摔伤,我都尽心帮助他们,帮他们弄干净或及时送往医务室包扎救治。有一次正在做广播操时,我班虎智敏同学癫痫病突发,为了防止他咬到自己的舌头,我一边掐他的人中一边把自己的手塞进他的嘴里。所以到我们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 哈医大附属逸夫学校陶叶佩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是我从教多年一直坚持的育人原则。由于受到先天遗传、后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一个班级之内的学生之间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时就需要教师敏锐地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缺点,因势利导,促使其扬长避短。 根据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是教育上的一个普遍规律,它历来为教育学家们所重视。早在两千多年前,教育的开山鼻祖孔子就采用了因材施教的办法。他对每个学生的性格、才能、志趣和特长等都了如指掌,并据此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不同学生提出的同一问题也常有不同的回答。有一次,仲由(即子路)和冉求都问孔子听到道理之后是否就要实行,孔子对子路说:“你有父兄在前,怎么可以听到就去做呢?”而对冉求说:“听到后就应该去做。”公西华见到这种情况有些疑惑,就向孔子请教。孔子回答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人。”(意思是冉求平日遇事退缩,所以我给他壮胆;仲由胆大好胜,所以我要压阻他。)孔子的因材施教的主张,是一条宝贵的教育经验。 世界各国一直在探讨个性差异和个别施教的问题。随着教学技术的现代化,尤其是电化教学的开展,一方面教学摆脱了课堂空间的限制,对象在扩大;另一方面在一般教学中如何适应个别差异的问题也更加突出,研究因材施教的问题仍然是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处于中等水平,能够跟随教师的思路接受训练,从而达到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的要求,而且有一部分较突出的孩子,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这时就需要教师对这些孩子提出更高一点的要求,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提出问题,让他们都做到“跳一跳可以摘到果子”。然而,确实有一少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跟不上教学大纲的进度,不能完全有效地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为此,在教学中我除了照顾大多数学生以外,还非常重视观察和研究学困生学习成绩不良的心理原因,并加以校正。 1、学习态度不端正。 形成对学习马马虎虎漠不关心的态度的原因,有的是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长远动机;有的是因为有某种特殊爱好,迷恋着某种活动;有的是兴趣分散,不专心学习;有的是由于学习或生活方面的一时不顺利,改变了对待学习的积极态度。这后一类学生多半由于有强烈荣誉感和自尊心,对学习上的失败特别敏感,由于条件不利,遭遇困难,就常以“不在乎”的表现掩饰自己的失败,久而久之,形成不正确对待学习的习惯。 对于这些学生,应当针对不同原因采取适当措施,帮助他们端正态度。 针对第一种学生,我引导他们认识学习目的并树立远大理想;对于因迷恋游戏机、上网等荒废学业的学生则通过积极诱导,把他的特殊爱好与学习结合起来;而对第三种学生我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以学习为中心发展其他兴趣;至于最后一种学生,则需要培养他们对待困难或失败的正确态度,并积极帮助他们迅速摆脱这种不利的情况。 2.缺乏某些良好的性格特点 有的学生成绩不良是由于学习信心的不足或丧失;有的则是没有坚强的意志,如缺乏足够的坚忍性、自制力等。造成学生学习信心不足或丧失的客观原因可能是:由于缺课或教师工作的疏忽,使学生对课程中某些知识或技能掌握不完全或不巩固,跟不上班级的共同作业。久而久之,学生不仅对学习丧失信心,并且可能形成自信心不足的稳固的性格特点。另外,成人对学生的态度常常影响他们对自己的态度,因此家长或教师对学生的学习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因材施教”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因材施教” 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心理上的个别差异而进行因材施教是教育上的一个普遍规律,它历来为教育学家们所重视。早在两千多年前,教育的开山鼻祖孔子先生就采用了因材施教的办法。孔子一生的教学实践都贯穿着“因材施教”这个教学原则。先天禀赋、后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学生不一样的发展可能性和发展需求,学生之间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来自教师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的关怀与照顾,敏锐地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缺点,因势利导,促使其扬长避短,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又照顾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教育 世界各国一直在探讨个性差异和个别施教的问题。随着教学技术的现代化,尤其是电化教学的开展,一方面教学摆脱了课堂空间的限制,对象在扩大;另一方面在一般教学中如何适应个别差异的问题也更加突出,研究因材施教的问题仍然是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因材施教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要求。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处于中等水平,能够跟随教师的思路,从而达到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的要求,而有一部分较突出的孩子,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这时就需要教师对这些孩子提出更高一点的要求。然而,确实有一少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跟不上教学大纲的进度,不能完全有效地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为此,在教学中除了要照顾大多数学生以外,还应非常重视观察和研究学困生学习成绩不良的心理原因,并加以校正。 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在不同的学习场合中,不同类型,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学习表现是极为复杂的,需要教师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智能灵活的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 “承认差异,利用差异,发展差异”“教好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个家庭负责”,这应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动。尊重学生个性,就是要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充分认识个体价值,树立自信心。因此,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数学教学更是如此。在数学教学当中,我们坚决做到顾全每一个学生,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差生。因此,课堂教学转化“学困生”的能力与学业成绩是我们的教学中一个永恒的课题。 针对学困生数学基础差,对数学学习缺乏自信的特点,我们组交流、讨论、制订出补差方案,尝试用多种手段、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学习信心。 课堂、作业两手抓,课堂上尽量点名学困生;作业进行个别辅导,及时更正,不留后患。及时查漏补缺,使学困生树立能够学好数学的信心。 平时下课多与学困生交流、谈心,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愿意与老师交谈。与家长取得联系,常交流,共同关注后进生的学习进展。 针对卷面测试,抓最基础的知识,重点抓计算,每学一个新的计算,尽量使其完全掌握。 及时调整教学模式,针对性地补小面积的知识。 事实证明,从学生期末文化素质的检测情况来看,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研室安排的每次大型教研活动,参加的教师做到有记载,有点评,会后在组内分享活动过程,交流想法,总结经验。 2、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的,组织开展一系列有实效性的研讨活动。做到定时、定人、定内容,开展有新意,有意义的各种学习探讨活动,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力争形成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

3、坚持传统特色,师徒、同伴同研究、互学习,提升工作质量。组织开展师徒结队工作,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同年级的教师多交流、沟通。利用课余时间及时的与同伴研究教学方案,探讨重难点的突破,课后沟通学生掌握情况,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及时的总结经验与开拓创新。在忙碌中我们找到了充实,在细微中我们理解了认真,在总结中我们得以反思,在反思中我们收获了经验。在我校的数学教研组,看到的是我们每位老师的那份善良与真诚,听到的是一个个指导性的建议,一句句温馨提示的话语,这都让我们的内心为之感动。正是这种融洽的教研氛围,使老师们在合作中建立了良好的同伴互助的人际关系,形成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的和谐群体。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质量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和效益的主要标志,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社会的要求、家长的希望和学校教师的立足之本。因此,数学教研组的工作指导思想是以市教育局的工作设想为指导,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全面推行课程改革,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教研组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促使我校数学教学工作再上台阶。英语组全组教师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注意团结,分工协作,努力把教研工作做得有声有色。2008年自新校创办以来我校积极开展创建“先进教研组”活动,我校外语组全体教师更是带头投入到创建工作中去,重教书,更重育人,努力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回顾一年的创建工作,根据我们英语学科的特点,以争创“先进教研组”为契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