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剂车间设计

制剂车间设计
制剂车间设计

口服固体制剂车间设计Word

口服固体制剂车间设计 口服固体制剂车间GMP设计原则 固体制剂车间GMP设计原则及技术要求工艺设计在固体制剂车间设计中起到核心作用,直接关系到药品生产企业的GMP验证和认证。 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 1、根据GMP及其《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 50073—2001)和国家关于建筑、消防、环保、能源等方面的规范设计。 2、固体制剂车间在厂区中布置应合理,应使车间人流、物流出人口尽量与厂区人流、物流道路相吻合,交通运输方便。由于固体制剂发尘量较大其总图位置应不影响洁净级别较高的生产车间如大输液车间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容易污染环境的废弃物的专用出口,避免对原辅料和内包材造成污染。 3、若无特殊要求,生产内别为丙类,耐火等级二级。洁净度300000级、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 4、充分利用建设单位现有的技术、装备、场地、设施。要根据生产和投资规模合理选用生产工艺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设备布置便于操作,辅助区布置适宜。为避免外来因素对药品产生污染,洁净生产区只设置与生产有关的设备、设施和物料存放间。空压站、除尘间、空调系统、配电等公用辅助设施,均应布置在一般生产区。 5、粉碎机、旋振筛、整粒机、压片机、混合制粒机需设置除尘装置。热风循环烘箱、高效包衣机的配液需排热排湿。各工具清洗间墙壁、地面、吊顶要求防霉且耐清洗。 相关工序的特殊要求(见图 A B)

备料室的设置 综合固体制剂车间原辅料的处理量大,应设置备料室,并布置在仓库附近,便于实现定额定量、加工和称量的集中管理。生产区用料时由专人登记发放,司确保原辅料领用。车间 与仓库在一起,可减少或避免人员的误操作所 造成的损失。仓库布置了备料中心,原辅料在 此备料,直接供车间使用。车间内不必再考虑 备料工序,可减少生产中的交叉污染。 固体制剂车间产尘的处理 固体制剂车间特点是产尘的工序多,班次 不一。发尘量大的粉碎、过筛、制粒、干燥、 整粒、总混、压片、充填等岗位,需设计必要 的捕尘、除尘装置(见左图) 产尘室内同时设置回风及排风,排风系统 均与相应的送风系统连锁,即排风系统只有在迭风系统运行后才能开启,避免不正确的操作,以保证洁净区相对室外正压(见图)。

固体制剂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固体制剂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1设计依据及设计围 1.1设计依据 1.1.1设计任务 课题名称:布洛芬剂车间工艺设计 生产规模:年产片剂(奥美沙坦酯)6.5亿片 1.1.2设计规和标准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2010年修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 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实施指南(2010年版,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 3.医药工业厂房洁净设计规,GB50457-2008 4.洁净厂房设计规,GB 50073-2001 5.建筑设计防火规,GB/T50016-2006(2006年版) 6.设计规和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GB/T50016-2006(2006年版) 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GB50058-1992 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 1.2设计围 本设计参照《医药建筑项目初步设计容及深度的规定》、《车间装置设计》;及校本科生毕业小设计总体要求。 此次设计的围限于片剂车间围的工艺设计及对辅助设施、公用工程等提出设计条件,包括相关的生产设备、车间布置设计、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设计,同时对空调通风、

照明、洁净设施、生产制度、生产方式、土建、环保等在的一些非工艺工程提出要求。

2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 2.1设计原则 2.1.1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 1.工艺布局应按生产流程的要求,做到布置合理,紧凑,有利生产操作,并能保证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2.工艺布局要防止人流、物流之间的混杂和交叉污染,并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a分别设置人员和物料进出生产区的通道,极易造成污染的物料(如部分原辅料,生产中废弃物等),必要时可设置专用入口,洁净厂房的物料传递路线尽量要短。 b人员和物料进入洁净生产区应有各自的净化用室和设施。净化用室的设置要求与生产区的空气洁净度级别相适应。 c生产操作区应只设置必要的工艺设备和设施。用于生产、贮存的区域不得用作非本区域工作人员的通道。 3.在满足工艺条件的前提下,为了提高净化效果,节约能源,有空气洁净度要求按下列要求布置: a空气洁净度高的房间或区域宜布置在人员最少达到的地方,并宜靠近空调机房。 b不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房间或区域宜按空气洁净度级别高低有及外布置。 c空气洁净度相同的房间或区域宜相对集中。 d不同空气洁净度房间之间相互联系应有防止污染措施,如气闸室或传递窗(柜)等。 4.洁净厂房应设置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存放区域,且尽可能靠近与其相联系的生产区域,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混杂与污染。存放区域应安排试验区,

课程设计综合制剂车间设计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药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固体综合制剂车间工艺设计 专业:制药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5年9月8日—— 2015年10月9日

要求与说明 一、学生采用本报告完成课程设计总结。 二、设计说明书要求用钢笔填写或者在电脑上填写后打印。所附图纸用计算机绘图画出。 三、表框不够可根据需要自行添加,但应排版整齐美观。 四、本报告填写完成后,交指导老师批阅,并由学院统一存档。

一、设计任务书 二、设计方案简介

概述 阿司匹林的概述 1、药品名称 别名:乙酰水杨酸 化学名:2-(乙酰氧基)苯甲酸 英文名称:Aspirin Tablets 性质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9H8O4 分子量:: 外观:本品为白色片 用途: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药理作用 ①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能使痛觉对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敏感的物质(如缓激肽、组胺)的合成属于外周性镇痛药。 ②抗炎作用;由于本品作用于炎症组织,通过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能引起炎性反应的物质(如组胺)的合成而起抗炎作用。 ③解热作用:通过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加而起解热作用。此种中枢性作用可能与前列腺素在下视丘的合成受到抑制有关。 ④抗风湿作用:本品抗风湿的机制,除解热、镇痛作用外主要在于抗炎作用。 ⑤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而起作用。药代动力学 阿司匹林口服后经胃肠道完全吸收。阿司匹林吸收后迅速降解为主要代谢产物水杨酸。阿司匹林和水杨酸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分别为10-20分钟和小时。由于阿司匹林肠溶片具有抗酸性,所以在酸性胃液不溶解而在碱性肠液溶解。阿司匹林肠溶片相对普通片来说其吸收延迟3-6小时。 阿司匹林和水杨酸均和血浆蛋白紧密结合并迅速分布于全身。水杨酸能进入乳汁和穿过胎盘。 水杨酸主要经肝脏代谢,代谢物为水杨酰尿酸、水杨酚葡糖苷酸、水杨酰葡糖苷酸、龙胆酸、龙胆尿酸。 由于肝酶代谢能力有限,水杨酸的清除为剂量依赖性。因此清除半衰期可从低剂量的2-3小时到高剂量的15小时。水杨酸及其代谢产物主要从肾脏排泄。 适应症 ①中风的二级预防 ②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

固体制剂综合车间GMP设计

广西科技大学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固体制剂综合车间GMP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固体制剂综合车间GMP设计指导教师:廖兰 组别:第三组 小组成员及学号:韦炳生(2) 徐孔兰(2) 吴俊良(2) 覃桂芳(2) 梁翠娟(2) 梁晓斌(2) 日期:2016年11月22日

制药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第三组) 设计题目固体制剂综合车间GMP设计(片剂5亿片/年,胶囊剂5 亿粒/年) 一、设计内容和要求 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 2. 每位组员详细叙述一个固体制剂工艺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关于此设备国内外的现状、研究前沿。 3. 物料衡算、设备选型。 计算基础数据。 年工作日:250天。生产班别:2班生产,每班8h,班有效工作时间6~7h。 生产方式:间歇生产。 假设片剂平均片重为0.3g/片,胶囊平均粒重为0.3g/粒;要求生产工艺流程中有两种或三种制粒方式,包装方式有铝塑包装和瓶装两种方式。(其它未给出的工艺参数,请参考文献自定) 4. 紧扣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图。 5. 编写设计说明书。 二、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工艺概述、工艺流程示意图、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每位学生的设备详细综述。 2.车间平面布置图一张(1:100)(A1,CAD制图)。 (注:加粗部分每位学生单独完成上交,其余部分以小组为单位上交)

目录 目录 (3) 1.布洛芬简介 (5) 2.性质与产品概况 (6) 2.1布洛芬胶囊的作用与特点 (6) 2.1.1胶囊剂的作用 (6) 2.1.2胶囊剂的特点 (6) 2.1.3胶囊剂产品概况 (6) 2.2布洛芬片剂 (7) 3.原辅料及质量要求 (9) 3.1 制备 (9) 3.1.1处方 (9) 3.1.2制法 (9) 3.3.3处方分析 (10) 3.2辅料的选用原则 (10) 3.3产品的质量标准 (10) 3.4工艺路线流程 (12) 3.4.1胶囊工艺路线流程 (13) 3.4.2片剂工艺路线流程 (14) 4.工艺路线的设计 (15) 4.1制备流程 (15) 4.1.1粉碎 (15) 4.1.2筛分 (15) 4.1.3混合 (15) 4.1.4制粒 (16) 4.1.5干燥 (16) 4.1.6整粒,总混 (16) 4.1.7填充、压片 (16) 4.1.8包装 (16) 5.物料衡算 (18) 5.1物料衡算基础 (18) 5.2物料衡算条件 (18) 5.3原辅料物料衡算 (18) 6.工艺的设备选型及说明 (23) 6.1工艺设备设计与选型的步骤 (23) 6.1.1工艺设备设计与选型概述 (23) 6.1.2工艺设备设计与选型的任务 (23) 6.1.3工艺设备设计与选型的原则 (23) 6.1.4主要设备选型与计算 (24)

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工艺流程

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工艺流程 口服固体制剂车间主要是进行药剂压片包装、散剂包装和胶囊填充包装等加工。车间工艺布置避免人流、物流混杂,洁净区和非洁净区严格区分。为保护车间良好的卫生环境,设有器具清洗。存放及洁具清洗、存放的位置。人流入口设换鞋间、经更衣洗手后进入车间生产区域。进入D级洁净区的人员要求经脱外衣、洗手、穿洁净衣、手消毒后方可进入。该车间是合成药车间和中药车间的后续工段,主要原辅料是来自于合成药和中药提取生产线上的产品。 固体制剂原料由企业其他车间生产或者直接外购原料经过粉碎过筛后与经处理的淀粉蔗糖等辅料浓缩液混合制膏,经过干燥、粉碎后进行制粒再干燥、整粒、总混工序。然后再根据剂型要求进行压片、胶囊填充内包装等工序最终生产出符合要求的片剂、胶囊和散剂。该生产线工艺流程图见图1-10。

图10-10 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工艺流程图 制膏:各车间生产的原料药和外购的原料药经配料后进行粉碎过筛处理,细药剂粉末备用,叫粗药剂粉末返回重新进行粉碎处理。蔗糖淀粉等制粒原辅料浆经提取过滤后制成浓缩液与处理好的细药剂粉末混合均匀制成膏状; 干燥:对制好的膏状药进行烘干处理,以去除大部分水制 膏 表示D 级洁净区 配 料 粉碎 过筛 干 燥 粉碎 过筛 制 粒 提 取 净 料 干 燥 内包装 整粒 总混 胶囊充填 压 片 内包装 抛光、检囊 过 滤 入 库 入 库 内包装 外包装 外包装 外包装 外包装标签 浓缩液 微量粉末 微量粉末

分; 粉碎、过筛:对烘干后的块状药,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后进行过筛处理,符合要求细药粉进入制粒工段,粒径较大的粉末再进行粉碎处理; 制粒:制成的细粉末与原料药细粉末按一定的比例再进行混合,在制粒机中制成小颗粒状的药剂; 干燥:对颗粒药剂进行再干燥,以进一步去除药剂中的水分; 整粒、总混:对成型的药剂进行整粒处理,使药剂粒径大小均匀,再进行充分混合,供下一工段使用,整粒后有三种剂型制作工艺,根据不同产品选用不同工艺; 散剂包装:对颗粒状的药剂直接进行定量内包装分装; 片剂包装:对颗粒状的药剂进行压片处理,使药剂成为一定规格形状的密实药片,再进行铝塑膜或者分瓶封装; 胶囊:处理好的颗粒状药剂通过自动胶囊充填设备进行充填,完成后进行胶囊表面抛光处理,再进行检验,合格后进行铝塑膜或者分瓶封装;

固体制剂综合车间GMP设计

XX科技大学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固体制剂综合车间GMP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固体制剂综合车间GMP设计 指导教师:廖兰 组别:第三组 小组成员及学号:韦炳生(5) 徐孔兰(6) 吴俊良(7) 覃桂芳(8) 梁翠娟(9) 梁晓斌(0) 日期:2016年11月22日 制药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第三组) 设计题目固体制剂综合车间GMP设计(片剂5亿片/年,胶囊剂5

亿粒/年) 一、设计内容和要求 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 2. 每位组员详细叙述一个固体制剂工艺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关于此设备国内外的现状、研究前沿。 3. 物料衡算、设备选型。 计算基础数据。 年工作日:250天。生产班别:2班生产,每班8h,班有效工作时间6~7h。 生产方式:间歇生产。 假设片剂平均片重为0.3g/片,胶囊平均粒重为0.3g/粒;要求生产工艺流程中有两种或三种制粒方式,包装方式有铝塑包装和瓶装两种方式。(其它未给出的工艺参数,请参考文献自定) 4. 紧扣GMP规X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图。 5. 编写设计说明书。 二、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工艺概述、工艺流程示意图、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每位学生的设备详细综述。 2.车间平面布置图一X(1:100)(A1,CAD制图)。 (注:加粗部分每位学生单独完成上交,其余部分以小组为单位上交) 目录 目录2 1.布洛芬简介4 2.性质与产品概况5 2.1布洛芬胶囊的作用与特点5 2.1.1胶囊剂的作用5 2.1.2胶囊剂的特点5 2.1.3胶囊剂产品概况5 2.2布洛芬片剂6 3.原辅料及质量要求8 3.1 制备8 3.1.1处方8

(完整word版)中药滴丸制剂工艺

中药滴丸剂工艺质量及发展现状 中药滴丸剂以其基本能符合现代制剂 “三效”(高效、速效、长效)、 “三小”(毒性小、反应小、用量小)、 “五方便”(生产、运输、使用、携带、保管)的发展方向,故发展非常迅速并在医药及食品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近年来中药滴丸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概述 滴丸剂系指药材提取物与基质用适宜方法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制剂。滴丸剂的制备具有设备简单,易操作,生产周期短,生产过程简单,成本低,无粉尘污染,节约原材料和辅料等许多优点;其质量稳定,均一一致;含量准确;溶出快,高效速效;生物利用度高,局部给药有长效作用;可减少药物的挥发,增加药物稳定性;便于携带,贮存,服用。 滴丸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有用聚乙二醇4000为基质,以植物油为冷凝剂制备苯巴比妥钠滴丸的报道,1958年国内有人用滴制法制备了地锑钾滴丸[1],1968年我国芸香油滴丸的试制成功揭开了中药滴丸的序幕[2]。近年来,随着中药剂型的不断发展,滴丸在中药剂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引人注目,成为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中药新剂型。滴丸剂是采用滴制法制成的丸剂,过程实际上是将固体分散体制成滴丸。上海医药工研院等单位对苏和香丸进行研究,其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EG与药物形成固体分散体系,药物主要呈胶体、分子、或微晶状态分散于基质中,使药物总表面积增大,从而溶出速率加快,吸收完全,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因剂量小,起效快,可发挥高效、速效作用。主药在基质中分散均匀,剂量准确,药物稳定性高,不易水解、氧化。又因滴丸剂既可口服给药又可舌下含服,这就克服了一些同类口服剂型,如片剂、冲剂、胶囊等起效慢,肝首过效应和胃肠反应等缺点,也避免了注射剂在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急性中毒反应、过敏反应,使其成为稳定性好、易于储藏携带、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安全、高效、速效为一体的现代新制剂。 中药滴丸可用于全身用药也可用于局部治疗。可分为两种:一是油性成分分散于基质中,滴制法制备,如芸香滴丸;一是将不溶于水,溶出速度慢,吸收不好的中药成分或有效部位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速效滴丸,后者一直是研究热点。如孙载明等[3]将黄芪夹竹桃仁提得的混合物制备成强心灵滴丸;王海波等[4]以PEG4000,硬脂酸,石蜡为基质,将雷公藤乙酸乙酯提取物制备成肠溶滴丸,可减少胃肠刺激。口服和用于舌下者较多见,耳用滴丸是90年代发表的新剂型,它与液体制剂相比有局部浓度高,便于携带,作用持久等特点,如乔艳等用聚乙二醇6000为基质制成的复方黄芩耳用滴丸[5]。此外,滴丸用于眼部和牙科的报道也有。 2. 发展现状 近年来已上市和已批准临床研究的中药滴丸品种中,多数为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各种

GMP车间设计

GMP车间设计 GMP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for Drug " :指从负责指导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的人员和生产操作者的素质,到生产厂房,设施,建筑,设备,仓储,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工艺卫生,包装材料与标签,直至成品的贮存与销售 的一整套保证药品质量的管理体系. GMP的基本点是为了要保证药品质量,必须做到防止生产中药品的混批,混杂污染和交叉污染,以确保药品的 质量. GMP基本内容涉及到人员,厂房,设备,卫生条件,起始原料,生产操作,包装和贴签,质量控制系统,自我检查,销售记表,用户意见和不良反应报告等方面.在硬件方面要有符合要求的环境,厂房,设备;在软件方面要有可靠的生 产工艺,严格的管理制度,完善的验证系统. 1 、车间GMP设计 车间设计任务中的车间布置设计是关键,要求以工艺为主导,并在其他专业如总图,土建,设备,安装,电力,暖风, 外管等密切配合下完成车间工艺布置: (1)生产区应有足够的平面和空间,要有足够的地方合理安放设备和材料,防止不同药品的中间体之间发生混 杂,防止由其他药品或其他物质带来的交叉污染. ①存放待检原料,半成品的面积;②中间体化验室面积;③设备清洗面积;④清洁工具间面积; ⑤原辅料的加工,处理面积; ⑥存放待处理的不合格时原材料,半成品的面积,以免错误投产. (2)有相应措施来保证不同操作不在同一区域同时进行; (3)相互联系的洁净级别不同的房间之间要有防污染措施; (4)在布置上要有与洁净级别相适应的净化设施与房间; (5)原辅料,半成品和成品以及包装材料的存贮区域应明显,待验品,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应有足够区域存放并严 格分开,存放区与生产区的距离要尽量缩短; (6)全车间的人流,物流应简单,合理,避免人流,物流混杂; (7)不同生产工序的生产区最好按工序先后次序合理连接; (8)应有足够宽的过道,结合处注以标志以防混药; (9)应有无菌服装(特别是生产或分装青霉素类药物) 的洗涤,干燥室,并符合相应的空气洁净度要求; (10)应有设备及容器具洗涤区. 在满足工艺条件的前提下,有洁净级别要求的房间按下列要求布置: ①洁净级别高的洁净室(区)宜布置在人员最少到达的地方,并宜靠近空调机房; ②不同洁净度等级的洁净室(区)宜按洁净度等级的高低由里及外布置; ③空气洁净度等级相同的洁净室(区)宜相对集中; ④不同空气洁净度等级房间之间人员及物料的出入应有防止污染措施,如设置更衣间,缓冲间,传递窗等; ⑤洁净室(区)的净化空气如何循环使用,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洁净室(区)内安装的水池,地漏不得对药品产生污染;100级洁净室(区)内不得设置地漏,操作人员不应裸手操作,当不可避免时,手部应及时消毒;10000级洁净室(区)使用的传输设备不得穿越较低级别区域;100 000级以上区域的洁净工作服应在洁净室(区)内洗涤,干燥,整理,必要时应按要求灭菌. 质量部门的设计要求: ①检验室,中药标本室,留样观察室以及其他各类实验室应与药品生产区分开; ②生物检定室,微生物检定室,放射性同位素检定室应分别设置; ③有特殊要求的仪器应设专门仪器室; ④对精密仪器室,需恒温的样品留样室需设置恒温恒湿装置. 2、原料药生产车间GMP设计

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首次备案工作指南(征求意见稿)

广东省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首次备案工作指南(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对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实施备案管理的公告》(2018年第19号,下称《公告》),特制定本工作指南。 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下称传统中药制剂)备案,是指医疗机构依照法定程序、条件和要求,将表明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制剂的安全性、有效性、科学性、合理性、必要性和质量可控性的材料提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存档、公开、备查的过程。 1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国家总局《公告》中规定的传统中药制剂备案工作。 1.1由中药饮片经粉碎或仅经水或油提取制成的丸剂、散剂、丹剂、锭剂、煎膏剂(膏滋)、膏药、汤剂等传统剂型; 1.2由中药饮片经水提取制成的颗粒剂以及由中药饮片经粉碎后制成的胶囊剂; 1.3由中药饮片用传统方法提取制成的酒剂、酊剂。 2备案主体

传统中药制剂备案人应当是本省省内医疗机构(下称申请人)。 3备案流程及要求 3.1获取备案信息平台登录帐号 申请人应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获取备案信息平台登录帐号的申请。申请登录帐号的具体方式沿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网上办事平台数字证书申请方式。 3.2产品备案信息填报、提交 申请人获得备案信息平台登录帐号后,通过省网上办事大厅(https://www.360docs.net/doc/2e12128414.html,/sites/szck/gdsspypjdglj/index.html)找到传统中药制剂备案事项,点击进入平台,认真阅读并按照相关要求逐项填写申请人及申请传统中药制剂备案品种相关信息,打印系统自动生成的备案申请表,连同其他备案材料,逐页在文字处加盖申请人公章。 申请人将所有备案纸质材料清晰扫描成彩色电子版(PDF格式)上传至备案平台,确认后提交。 申请人已取得批准文号的传统中药制剂,在该批准文号有效期届满后,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予再注册,符合备案要求的,进入备案平台后,可按规定进行备案(注册时已提供的材料,不需要重新提供);对此前已受理的此类制剂注册申请,申请人可选择申请撤回,改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中药制剂分析(参考答案)复习过程

1、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色谱分析。 2、中国药典中规定,水浴温度指:98~100℃。 3、中国药典中规定“恒重”是指供试品2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在多少范围内:0.3mg。 4、“精密称定”是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十万分之一。 5、乙醇未指明浓度时,均系指:95%乙醇。 6、无需过滤除药渣操作的是:连续回流提取法。 7、对水溶液样品中的挥发性被测成分进行净化的常用方法是:蒸馏法。 8、下列属于样品净化方法的是:固相萃取法。 9、进行中药制剂中重金属检查时,样品的处理方法应选:消化法。 10、关于牛黄解毒片的性状描述正确的是:本品为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黄色;有冰片香气,味微 苦,辛。 11、中药制剂的鉴别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方法是:薄层色谱法。 12、正确的描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的位置上,斑点颜色。 13、中药制剂的一般杂质检查包括:酸、碱、氯化物、重金属、砷盐。 14、在酸性溶液中检查重金属常用那种试剂作为显色剂:硫代乙酰胺。(碱性溶液中,用硫化钠)。 15、砷盐限量检查中,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除去H2S. 16、不属于特殊杂质检查的是:安宫牛黄丸中酸不溶性灰分的检查。 17、砷盐检查法中,制备砷斑所采用的滤纸是:溴化汞试纸。 18、不需要进行含乙醇量检查的机型是:糖浆剂。 19、现版中国药典中,含量测定应用最多的方法是:HPLC。 20、GC法或HPLC法用于中药制剂含量测定时,定量的依据是:峰面积。 21、采用HPLC法对中药中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时最常用的色谱柱是:ODS柱(C18反相柱) 22、化学分析法主要使用于测定中药制剂中:含量较高的一些成分和无机成分。 23、气相色谱法中用于中药制剂的定量分析主要适用于:含挥发油成分及其他挥发性组分的制剂。 24、中药制剂分析中,大多数组分均在可见、紫外区有吸收,这类组分通常采用:紫外检测器(UVD)。 25、含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累的中药的是:黄连(含小檗碱、黄连碱)。 26、分析中药制剂中生物碱成分时,常用的样品净化方法是:氧化铝柱。 27、常用于提取黄酮苷的溶剂是:甲醇-水或甲醇。 28、质量标准的制定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充分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此题 要剔除“稳定可靠”这个选项)。 判断题 1、中国药典由凡例、正文、附录、索引四部分组成。(对)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目前每5年审议改版一次。(对) 3、在薄层定性鉴别中,最常用的吸附剂是硅胶。(对)

固体制剂车间设计要点79

固体制剂车间设计要点 摘要:本文根据固体制剂产品生产特点,结合工程实践,通过分析其生产工艺 特点及工艺流程,总结出一些在工程设计中需要注意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固体制剂;工程设计,设计要点 1固体制剂简述 固体制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一种口服制剂产品。常见的固体剂型有颗粒剂、 片剂、胶囊剂、散剂、滴丸剂和膜剂。根据用途,片剂可细分为:口服用片剂、口腔用片剂、皮下给药片剂、外用片剂;根据剂型,片剂又可细分为:普通片、包衣片、泡腾片、咀嚼片、分散片、缓释片、多层片。 2 固体制剂的特点 固体制剂在药物制剂中约占70%。由于剂型品种最为丰富、临床用药最为方便,固体制 剂长期以来在国内外占据着用药主流剂型地位。在我国5000多家医药制剂生产企业中,有 固体制剂药物生产的厂家占到一半以上,可以说固体制剂是我国制药生产中的普遍剂型。 尽管固体制剂种类繁多但它们的共同点及特点表现为: (1)与液体制剂相比,物理、化学稳定性好,生产制造成本较低,服用与携带比较方便; (2)制备过程的前处理经历相同的单元操作,以保证药物的均匀混合与准确剂量,而且 剂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3)药物在体内首先溶解后才能透过生理膜,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中。 现阶段,受制于固体制剂生产工艺工序多、过程复杂等因素,国内外固体制剂生产很难 实现全过程自动化、在线连续化生产模式。各工艺生产工序自成单元。 3固体制剂生产的工艺流程 固体制剂剂型主要是片剂、胶囊剂和颗粒剂三种,它们生产前段工序相似:均需要经过 粉碎过筛称量、制粒、总混等工序,这些工序在各种固体制剂生产过程中均是属于必不可缺 的工序。固体制剂工艺流程的不同,在于制剂种类的不同和包装种类的不同。制剂种类的不 同体现在压片、胶囊填充及包衣工序上。包装种类的不同一方面体现在外包装选用的是铝塑、铝铝还是瓶包装。 固体制剂车间设计要点 (1)工艺布局理念 1)“U”型工艺布局 考虑到固体制剂车间的物料运输量较大,车间内物流宜按工艺流程顺序进行布置,以缩 短运输路线,避免物料在车间内部折返,避免前后工序物料的交叉污染。在车间布置中应使 得整个车间呈U字型布局,所有工序按照主工艺流程围绕着中间站进行布置,把制粒、总混、压片、包衣等不同工艺房间区分,各工序集中设置,形成工序单元。各集中工序单元围绕中 间站、按照工艺流程设置,人流从一侧进出,物流由另一侧进入车间。车间内物料单相运输,有效降低了交叉污染的风险。这种模块化的固体制剂工艺布局模式,可灵活的将多个工艺模 块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形成整体车间。此种工艺布局方式更适合多品种小产能的固体制剂车 间生产 2)垂直流工艺布局 与平面流对应的垂直流、多层布局模式等,物料利用重力传送,可有效节约人力和能耗;管道输送实现连续化生产,整个物流简捷,按照工艺流程单向流动,整个车间分设在一至三层,其中三层为称配投料区,二层为固体制剂生产的包装前工序,一层为集中包装区。物料 粉碎、过筛后,直接利用管道输送至二层固体制剂车间;固体制剂的包装前工序与包装工序 分别布置于二层和一层,半成品利用层间提升机转运;各层均采用直线型布局,使物料路径 最短。降低了固体制剂生产中大宗物料的运输路径。此种工艺布局方式更适合单品种大产能 的固体制剂车间生产。 3)结合仓储物流 为了缩短运输路线,可将固体制剂车间与仓库组合成一幢厂房设计,按不同防火分区考虑;并应根据全厂区人物流的方向,将车间与仓库南北方向或东西方向布置,车间通过货运

中药制药工艺与设计

1.有效成分:是主要药效的物质,一般指化学上的单体化合物,能用分子式和结 构式表示,并具有一定的理化性质。 2.辅助成分:系指本身无特殊疗效,但能增强或缓和有效成分的物质,或有利于 有效成分的浸出或增强制剂稳定性的物质。 3.无效成分:系指无生物活性,不起药效的物质。 4.超临界流体:物质处于其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以上的单一相态称 为超临界流体。 5.超临界萃取技术:是一种用超临界流体作为溶剂对中药材所含成分进行萃取和 分离的新技术。 6.吸附:是指流体与固体多孔物质接触时,流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传递到多孔 物质外表面和微孔内表面并附着在这些表面的过程称为吸附。、 7.分子蒸馏:又称短程蒸馏,是一种利用不同物质分子的平均自由程的差别,在 高真空下、在远低于其沸点的情况下进行分离精制的连续蒸馏过程的技术。8.夹带剂:为了增加CO2流体的溶解性,在CO2流体中加入少量的第二溶剂,可 大大增加溶解能力,这种第二溶剂称为携带剂或夹带剂。 9.薄膜浓缩:是利用液体形成薄膜而蒸发,具有极大的表面,热的传播且均匀, 能较好地避免药物的过热现象,总的受热时间有所缩短,所以膜式蒸发适用于蒸发处理热敏性物料。 10.结合水:当固体物料为晶体结构时,其中含有一定量的结晶水,结晶水以化学 里或物理化学力与物料结合。 11.非结合水:系指机械地附着与物料固体表面,存积于大孔隙内和颗粒堆积层中 的水分。 12.干燥曲线: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实测物料的湿含量x随着时间t变化所得曲线, 称为干燥曲线。 13.对流干燥:又称为直接加热干燥,干燥过程中必须有载热体存在。载热体降热 能以对流传热的方式传给与其直接接触的湿物料,供给湿物料中水分气化所必须的热量并将气化的水蒸气带走。干燥的介质通常为热空气。 14.木脂素类化合物是二分子苯丙烯衍生物通过侧链β位结合而成。 15.浸提原理分为浸润、溶解、扩散三个过程。 16.理想的提取溶剂应符合4个基本条件:①能最大量的提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 而不提取或极少量提取杂质;②性质稳定,不应与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③廉价易得,或可以回收;④使用方便,操作安全。 17.煎煮法适用于有效成分溶于水,且对湿、热均较稳定的药材。 18.渗漉筒中药粉量装的不易过多,一般装其容积的2/3. 19.理化鉴别:系指用化学与物理方法对提取物所含某些化学成分进行鉴别试验。 20.分离方法选择的基本依据是看分离对象是非均相体,而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 离两大类。 21.萃取法:是利用混合物种各成分在互不混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不同而分离的方 法。 22.沉淀法:将被分离物溶于某种溶剂中,再加入另外一种溶剂或试剂,使某种或 某些成分析出沉淀,而某些成分保留在溶剂中经过滤后达到分离的一种方法。 23.盐溶:在较低浓度的盐溶液中,酶和蛋白质的溶解度随盐浓度升高而增大,称 为盐溶。 24.分馏法:对于完全能过互溶的液体系统,可利用个成分沸点的不同而采用分馏 法。 25.结晶法:利用混合物中个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来达到分离的方法。 26.蒸馏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27.变温吸附:吸附通常在环境温度下进行,而解吸在直接或间接加热吸附剂的条 件下完成,利用温度的变化实现吸附与解吸附的再生循环操作。 28.变温吸附就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吸附,在较高温度下使吸附的组分解吸出来。 29.硅胶的再生温度为150℃。 30.大孔吸附树脂化学稳定,不溶于酸、碱及有机溶剂,对有机物有浓缩、分离作 用且不受无机盐类及强离子、低分子化合物的干扰。大孔吸附树脂具有化学稳定高、比表面积大吸附容量大、选择性好、吸附速度快、解吸条件温和、再生处理方便、使用周期长、宜于构成闭路循环、节省费用等诸多优点。 31.膜分离技术原理:膜分离过程一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当膜两侧存在某种 推动力时,原料侧组分选择性地透过膜,以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32.超滤过程:在静压差为推动力的作用下,原料液中溶剂和小溶质粒子,从高压 的料液侧透过膜到低压侧一般称为滤出液或透过液。UF同反渗透(RO)纳滤(NF)微滤(MF)一样,均属于压力驱动型膜分离技术。 33.色谱过程是基于样品组分在互不相容的两相中,由于分配系数的差异达到分离。 34. ? ? ? - - 液色谱法 液 固色谱法 液 液相色谱法 ? ? ? - - 液色谱法 气 固色谱法 气 气相色谱法 35.分配色谱法:固定相为液态。利用样品组分早固定相与流动相中的溶解度不同 造成分配系数差别而分离。 36.色谱硅胶多为一多孔性物质,可用通式O xH SiO 2 2 ?表示。 37.氧化铝一般在200℃左右加温4~6h活化。

中药制剂废水处理设计方案

中药制剂废水处理设计方案1概述 项目生产废水主要含一定量的悬浮物和天然有机物,主要成份为糖类、氨基酸类、苷类、有机酸类、本质素、蛋白质、淀粉以及其它水解产物等,不含有毒、有害物质。本项目污水排放量60t/d,根据污水处理厂的相关设计手册,以污水的日平均排放量来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本项目拟建一座日处理量为60t 的污水处理站。 我方按贵方提供的废水水量、水质资料,借鉴相关工程实际运行经验,本着投资省、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的原则,编制了该设计方案,供贵方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2.1设计规范与标准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1997年修订) GBJ14-87 3、《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89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5、《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7、《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9、《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 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1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 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5、《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 16、《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1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2001版 18、《建筑中水设计规范》CECS30-1991 19、《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2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2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2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94 23、《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2-92 24、《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92 2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26、《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27、《自动化仪表选型规定》 HG 20507-92 28、《仪表供电设计规定》 HG 20509-92 29、《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 HG 20513-92 30、《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93 31、《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HG20573 32、《电气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J63-90 33、《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 20573-95 34、《控制室设计规定》 HG 20508-92 35、《信号报警、联锁系统设计规定》HG 20511-92

最新固体制剂设计实例

固体制剂设计实例

固体制剂设计实例 片剂车间设计举例 片剂车间工艺布置图(见图)所示 该车间生产类别为丙类,耐火等级为二级构形式为单层框架,层高为5, 10m;洁净控制区设吊顶;吊顶高度为2.70m;车间内的人员和物料通过各自的专用通道进入洁净区,人流和物流无交叉。整个车间主要出入口分三处,一处是人流出人口,即人员由门厅经过更衣进入车间,再经过洗手、更洁净衣进入洁净生产区、手消毒;一处是原辅料人口,即原辅料经过脱外包由传递窗送入;另一处为成品出口。车间内部布置主要有湿法混合制粒、烘箱烘干、压片、高效包衣、铝塑内包等工序。 胶囊车间设计举例

胶囊车间工艺布置图(见图)所示。 胶囊车间工艺布置图,该车间生产类别为丙类,耐火等级为二级。层高为 5.10m;洁净控制区设吊顶,吊顶高度为2.70m;一步制粒间局部抬高至 3.5m。洁净级别为30万级。车间内人流和物流分开,人员和物料通过各自的专用通道并经过一定的净化措施进入洁净区。进出车间主要分三处,一处是人流出入口,即人员更衣、洗手、更洁净衣、手消毒进入洁净生产区;一处是原辅料人口,即原辅料经过脱外包外清由传递窗送人;另一处为成品出口。车间内部布置主要设置集混合制粒干燥为一体的一步制粒机、全自动胶囊充填机、铝塑内包等工序。 制剂综合车间设计 1、综合车间图(见图)

2、 由于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的生产前段工序一样,如混合、制粒、于燥和整粒等,因此将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生产线布置在同一洁净区内,这样可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减少洁净区面积,从而节约建设资金。在同一洁净区内布置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三条生产线,在平面布置时尽可能按生产工段分块布置,如将造粒工段(混合制粒、干燥和整粒总混)、胶囊工段(胶囊充填、抛光选囊)、片剂工段(压片、包衣)和内包装等各自相对集中布置,这样可减少各工段的相互干扰,同时也有利于空调净化系统合理布置。 中间站的布置

干细胞制剂车间设计探讨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8年8月第13卷第4期 Chin Med Biotechnol, August 2018, V ol. 13, No. 4 377 DOI: 10.3969/j.issn.1673-713X.2018.04.018 ·调查与研究· 干细胞制剂车间设计探讨 宋杨,杨珺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由于其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1963 年,Ernest 和 James 首次在血液中发现了一类具有分化为血液组分细胞的祖细胞,并将这一类细胞命名为多能干细胞,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被发现的干细胞。1967 年,Thomas 使用造血干细胞,对白血病患者成功进行了干细胞移植,并于 1990 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至 20 世纪 80 年代,临床中开始广泛利用干细胞进行多种疾病的治疗。1998 年,美国 FDA 公布了《人体细胞疗法与基因治疗指南》,成为全球首个细胞治疗的管理规范,干细胞运用开始正式走向规范化管理。 目前,我国在干细胞研究和临床应用上尚处于发展初期,国家对于干细胞产业的规范化引导和管理一直十分重视。1999 年,卫生部颁布《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管理办法》,对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存储开始进行规范化管理。2003 年,CFDA 公布《人体细胞治疗研究和制剂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标志着我国对治疗用细胞的研究和制备的质量控制在制度层面开始形成。2016 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发布《干细胞制剂制备质量管理自律规范》,在干细胞制备、存储和检测等过程中确立了有效、可参照的质量标准。 本文基于《干细胞制剂制备质量管理自律规范》和细 胞制剂的生产工艺特点,结合工程设计实践,对干细胞制剂车间的设计要点进行阐述,为该类项目的工程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1 干细胞制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干细胞制剂的标准操作流程包括原材料的采集、运输、接收,干细胞的培养、检测与质控、存储、复苏,不合格产品的处理等。工艺流程见图 1。 1.1 原材料的采集 干细胞原材料的采集来源一般为人体组织或血液,应当在具有医疗执业许可资质的医疗机构的洁净环境中进行采集。采集过程应当首先确认供体来源的安全性,需进行外源性致病因子的筛查,尤其是 HBV 、HCV 、HIV 、EBV 、CMV 以及梅毒螺旋体等急性传染病因子的确认。采集所得的组织或血液应迅速存入组织保存液或抗凝管中,防止外界污染或血液凝集。 1.2 原材料的运输 原材料运输中应当注意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应采用恒温保存箱进行封闭运输,恒温保存箱中应进行温度控制,避免因温度急剧上升而导致组织失效、失活或变性;由于组织离 开人体后存在存活时限, 应当尽快运送至制备场所,防止因 运输时间过久而导致组织活性丧失。 图 1 干细胞制剂的工艺流程图 作者单位:610021 成都,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宋杨);200333 上海赛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杨珺) 通信作者:宋杨,Email :songyang1@https://www.360docs.net/doc/2e12128414.html, 收稿日期:2018-01-29

注射剂--口服固体制剂---生产车间工程设计说课讲解

注射剂生产车间工程设计 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车间GMP设计 (1)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生产过程包括原辅料的准备、配制、灌封、灭菌、质检、包装等步骤,按工艺设备的不同型式可分为单机生产工艺和联动机组生产工艺两种,其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见图A B)。

关于水针各单机设备和联动机组设备的具体内容详见前。 (2)按照GMP的规定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环境分为三个区域:一般生产区、10万级洁净区、1万级洁净区。一般生产区包括安瓿外清处理、半成品的灭菌检漏、异物检查、印包等;10万级洁净区包括物料称量、浓配、质检、安瓿的洗烘、工作服的洗涤等;1万级洁净区包括稀配、灌封,且灌封机自带局部100级层流。洁净级别高的区域相对于洁净级别低的区域要保持5~10Pa的正压差。如工艺无特殊要求,一般洁净区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45%~65%。各工序需安装紫外线灯。 (3)车间设计要贯彻人、物流分开的原则。人员在进入各个级别的生产车间时,要先更衣,不同级别的生产区需有相应级别的更衣净化措施。生产区要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布置,各个级别相同的生产区相对集中,洁净级别不同的房间相互联系中设立传递窗或缓冲间,使物料传递路线尽量短捷、顺畅。物流路线的一条线是原辅料,物料经过外清处理,进行浓配、稀配;另一条线是安瓿瓶,安瓿经过外清处理后,进入洗灌封联动线清洗、烘干.两条线汇聚于灌封工序。灌封后的安瓿再经过灭菌、检漏、擦瓶、异物检查,最后外包成整个生产过程。具体进出水针车间的人流、物流路线(见图)所示。

(4)辅助用房的合理设置是制剂车间GMP没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厂房内设置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存放区域,且尽可能靠近与其联系的生产区域,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混杂与污染。存放区域内应安排待验区、合格品区和不合格品区;贮料称量室,并且要有利于包括空调风管在内的公用管线的布置。 (5)水针生产车间内地面一般做耐清洗的环氧自流坪地面,隔墙采用轻质彩钢板,墙与墙、墙与地面、墙与吊顶之间接缝处采用圆弧角处理,不得留有死角。 (6)水针生产车间需要排热、排湿房间有浓配间、稀配间、工具清洗间、灭菌间、洗瓶间、洁具室等,灭菌检漏需考虑通风。公用工程包括给排水、供气、供热、强弱电、制冷通风、采暖等专业设汁应符合GMP原则。 车间设计举例图 车间设计举例图是水针生产联动机组工艺车间布置图采用浓配加稀配的配料方式,具体布置(见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