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木兰诗导学案

十、木兰诗导学案
十、木兰诗导学案

十、木兰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1、文学常识: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2、给加点字注音:

机杼()可汗()鞍鞯()辔()头胡骑()朔()气金柝()铠()甲策勋()云鬓()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中国(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穆桂英、刘胡兰、秋瑾、邓颖超、撒切尔夫人、花木兰等)

二、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

①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试着读懂课文内容。

②用几句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③读完全诗,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教师范读,学生模仿,品味诗歌语言。

①找出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②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扩写第四段,并当堂交流。

三、合作探究

1、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除了老师讲的理解,你在与《木兰诗》进行心灵的碰撞时,你有什么创造性发现吗?(困惑处或者不同见解处)

2、第三段,写木兰紧张地做准备工作,迅速从家出发和奔赴战场途中的见闻感想。先就“愿为市鞍马”做文章,用排比的句子,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要啰嗦地写呢?为什么不写在一个地方买齐?

3、赴边途中是详写还是略写?详写什么?

4、木兰归来后,因战功赫赫,于是“可汗问所欲”。可木兰的回答是什么呢?“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呢?一般的看法是:木兰不慕荣华富贵,愿回家与父母

团聚。但我认为这里还有别的更深层的原因,大家能否结合你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了解来挖掘一下?

5、读最后一段的附文,你能领悟到什么?

四、当堂检测

[基础巩固]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鞍鞯()胡骑()金柝()策勋()赏赐()云bìn()pèi头()扑shuò()雄cí()阿zǐ()

2.形似字注音组词

拆()柝()析()折()

戎()戍()戊()戌()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木兰当户织()昨夜见军帖()

旦辞爷娘去()万里赴戎机()

著我旧时裳()安能辨()()我是雄雌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愿为市鞍马市:买东市买骏马

市:集市

B.出郭相扶将郭:外城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不愿作

C.朔气传金柝朔:北方策勋十二转策勋:记功

D.军书十二卷十二卷:十二本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5.填空。

①《木兰诗》选自朝(人名)编的《》,这是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的女英雄形象。

②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

是:

③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

是:

④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

⑤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⑥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

子:

⑦诗中的“、”一句,用和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⑧.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一句诗文。

6.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7.写出下面诗句的大意。

①.爷娘问女来,出郭相扶

②.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

雄?

[能力提升]

(一)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

2.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

①描写爷娘:②描写阿姊:

③描写小弟:④描写木兰:

3.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4.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5.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二)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少习射(少年时)B.市鞍马(买)

C.长而益精(更加)D.易男装(穿)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皆次当行()数()建奇功

3.区别一词多义

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因:)

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因:)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②.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

为:

5.“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B.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C.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

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6.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

《木兰诗》“教学过程”参考答案

二、1、②木兰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还朝辞官、会见亲人

③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爱国、渴望和平(巾帼英雄)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4、例举: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吗?并找出其它互文的句子。

(明确:a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战事紧迫。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d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互文。)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介绍对偶、夸张、互文)

(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

③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④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三、1、如:①第一段中“唧唧复唧唧”声与“不闻机杼声”的矛盾。

(“唧唧”声有三种说法:织机声、叹息声、虫鸣声。)

②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现在在西南地区还有这样称呼父亲的。“爷”也作“耶”)

③木兰去时是应“可汗”之征,而归来却受“天子”之赏,那不是前后矛盾了吗?

(“可汗”是古代西北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天子”是封建社会汉族对君主的称呼。可是在这首诗中“可汗”却成了“天子”的同义词,不能再按照《广韵》中所谓“蕃王称”的本义了。这只能看做在《木兰诗》时代汉语里已有了外来语的成分。——是北魏汉化的结果)

④木兰不当官是不慕功名富贵吗?

(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

A、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B、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女性的命运!

(可以与“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法国的女英雄贞德的故事等进行比较)

(无论是花木兰、梁红玉、穆桂英,还是“奥尔良姑娘”贞德,她们“幸运”地跃出历史地平线的机遇,无论是在历史的记录里,还是在传奇的虚构中,其背景都是烽烟四起、强敌犯境的父权衰微之秋。换言之,除却作为妲己一类的亡国妖女,女人以英雄的身份出演于历史的唯一可能,仍是是父权、男权衰亡、崩塌之即。)

⑤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打扮。

(“帖花黄”是北魏妇女的面饰。有两说:一说“元魏时禁民间妇女不得施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黑妆。故《木兰诗》中有…对镜帖花黄?之句。”(《谷山笔尘》)另一说,将金黄色的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状,贴在额上。)

2、这样写有以下几个作用:

①写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要采买上好的用品。

②战事紧迫,时间紧张,渲染出一种紧锣密鼓的气氛。

③这是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诚如谢榛所说:“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四溟诗话》)联想我们曾学过的一首乐府歌辞《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

莲叶北。”东西南北的铺排,看似重复,却写出了鱼在莲叶间嬉戏的情景和人们采莲时愉悦的心情。

3、略写。心情。通过几个地名的转换,便概括了整个行程:家——黄河——黑山。两次在“黄河”和“黑山”宿营的描写极婉转地形容出一个初离父母出征的少女的新奇感受,听到黄河流水,听到燕山胡骑,都不由让她想起父母的呼唤,对父母的思念情深意长。

4、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男主乎外,女主乎内”是封建礼法定下的一条戒律。木兰可以在非常时期秘密地代父从军并发挥她那潜在的智谋和才能。然而,她却不能随着战争转入和平,继续在朝廷为治理国政而做出贡献。封建礼法加在妇女身上的镣铐是难以解脱的。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其他的故事也反映过这一点,如黄梅戏《女驸马》等。木兰只有辞受封爵、解甲归田这惟一道路可走。

5、最后一段是木兰对战友们的“惊煌”所作的回答,也是作者对木兰的深切赞美。这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和互文见义的手法,说无论是“雄兔”还是“雌兔”,都是“脚扑朔”、“眼迷离”的,它们在一起跑动的时候,你怎么能分辨雄雌呢?这幽默风趣的比喻,表现了木兰的稳重机智,又使这首诗的结尾余音袅袅,悠扬不尽!更给我们提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女子若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她们的智慧、谋略和才能并

不比男子逊色。你还能再举几例吗?穆桂英,李清照,武则天……女同学不宜妄自菲薄。

“当堂检测”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4.D

5.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代父从军,不慕名利②东……西……南……北……③朔气传军柝,寒光照铁衣。④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⑤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⑦“将军……壮士……”,对偶、互文⑧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6.C 7略

[能力提升]

(一)1.木兰回家的欢乐情景。 2.①扶将②理③磨④开坐脱着理帖 3.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 4.归家的喜悦和故物的亲切。 5.不仅写出了伙伴惊讶情态,还从侧面写出了木兰的英雄气概。

(二)1、D 2、háng shuò 3、因为因而(所以)4、①木兰是古代一位民间的女子。②凡是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就不能做。5、C 6、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最新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教学教材

《木兰诗》导学案 课题:《木兰诗》课型:讲读课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学习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力争熟读成诵。 2、分析木兰这个人物形象。 3、学习古代劳动人民保家卫国的热情。 【学习重点】: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学习难点】:学习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课件准备】白板 【小组任务】自学合作探究 【课堂过程】 【自学质疑】 1、知识链接:《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二者异曲同工,交相辉映。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 2、说说你以前所了解的木兰,你认为花木兰的故事之所以被人们广为流传的原因。 3、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注音:机杼()可汗() _ 鞍鞯( _) 辔头()鸣溅溅()_ 金柝(_ ) 燕山()旧时裳() 4、课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形象,你喜欢吗?跟小组同学说说喜欢的原因。 【合作探究】 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1、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听准字音,听清节奏。 2、下面,请大家像老师这样正确、流畅、放声地自由朗读课文。 然后找一位同学大胆地站起来读一读全文。 3、同学们,要想把课文读的更顺畅,更明白,我们还得掌握一些字词句的含义,请大家四人一小组,边读边口译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弄懂字词句的含义。哪儿有疑问,做上标记。 (小组合作交流,边读边译) 同学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说说不理解的地方,找学生解释) 理解了字词句的含义,同学们应该知道本文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来,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4、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形象?找出文中语句分析。 5、你认为诗中刻画木兰英雄形象的笔墨多一些,还是作为一个普通女性的形象写得多一些?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6、作者用民歌体裁,整齐的句式,朗朗上口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勤劳孝顺、爱国爱家、不慕荣利、机智勇敢的英雄形象。这首诗歌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积累的优美诗句,现在,请大家自由背诵喜欢的句段,比一比,看谁背的又快又准。

木兰诗导学案答案版

2 《木兰诗》导学案 1、掌握诗中重点实词的意思,了解《乐府诗集》及乐府诗的特点。 2、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并能背诵全诗。 3、分析木兰形象,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提起花木兰这个人物,我们心中都有既亲切又遥远的感觉。她是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她那飒爽英姿、万丈豪情丰富了人类历史,给我们的世界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巾帼英雄花木兰,一起学习《木兰诗》。 二、知识检查 1、有关《木兰诗》的基本知识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的一首乐府民歌,这是一首叙事诗,这诗和《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2、本课生字 鞍鞯(jiān)可汗(kèhán)朔(shuò)气胡骑(jì)戎(róng)机 机zhù( 杼) pèi(辔)头金tuò(柝)赏cì(赐)云bìn(鬓) 3、重点字的意思 惟闻女叹息(只)愿为市鞍马(买) 关山度若飞( 好像) 赏赐百千强(有余) 策勋十二转(记功)可汗问所欲(想;想要) 著我旧时裳(穿) 出郭相扶将(扶持) 4、学习文言文需要理解难句。 (翻译关:将下面文言句翻译成现代文)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花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为国捐躯(生存无几),将军和壮士(木兰)戎马十年胜利归来。 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给木兰)记很大的功,赏赐很多财物。 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雌雄双兔一起并排在地上跑,怎么能分辨出是雄是雌呢 E、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木兰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互文:指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修辞方式。) 三、品读《木兰诗》的内容美 《木兰诗》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歌的杰作,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绚丽的奇葩,集中描绘一个不平凡的女子——花木兰,请大家齐读课文,说说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齐读课文) 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2、情节概述 学生讨论空白处填写恰当词语: 木兰停机(叹息)——决心(出征)——从军(准备)——奔赴(沙场)——十年(征战)——拒赏(辞官)——亲人(团聚)

2020年 第8课木兰诗导学案

第8课木兰诗导学案 知 识 积 累 重点词语 (1)唯. 闻女叹息(只) (2)愿为市. 鞍马(买) (3)旦. 辞爷娘去(早晨) (4)但. 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只) (5)关山度. 若飞(过) (6)朔. 气传金柝(北方) (7)木兰不用.. 尚书郎(不愿做) (8)策勋.. 十二转(记功) (9)赏赐百千强. (有余) (10)出郭. 相扶将(外城) (11)著. 我旧时裳(穿) (12)雄兔脚扑朔.. (动弹) (13)雌兔眼迷离.. (眯着眼) (14)安. 能辨我是雄雌(怎么) (15)双兔傍. 地走(靠近,临近) 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 “帖”同“贴”,粘贴。 一词多义 策勋十二转(记) (1)策 (2)强 (3)市策马加鞭(鞭打) 古今异义 :门 :只 (1)木兰当户. 织 户 (2)但. 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但 :窗户 :但是,表转折 古义:眯着眼 :跑 (3)雌兔眼迷离.. 迷离 (4)双兔傍地走. 走 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今义:行走 词类活用 (1)愿为市. 鞍马 名词活用作动词,买。

(2)策.勋十二转 名词活用作动词,记。 文言句式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倒装句,应为“所思何”“所忆何”) 节拍的把握 (1)唧唧/复/唧唧 (2)昨夜/见/军帖 (3)可汗/大/点兵 (4)万里/赴/戎机 (5)归来/见/天子 (6)天子/坐/明堂 作者简介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郭茂倩(1041——1099),北宋人,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都是乐府诗集中的长篇叙事诗,被后人合称“乐府双璧”。 内容主旨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不慕名利的女英雄形象。这首诗歌在结尾处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重点难点 《木兰诗》 是按什么顺序安排故事情节的?全诗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以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时间为序诗的正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叙述木兰的身份,交代从军的缘由,以及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和征途上的见闻、感受。 第二部分,写木兰方里征程,十几年征战沙场的生活。 第三部分,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功成不受赏,请求还故乡,以及爷娘如弟迎接木兰,木“和亲人团聚的情形。 最后一段是附文,以兔类比,赞美木兰。 中 考 对 接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机杼.(zhù) 朔.气(shuò) 复唧.唧(j ī) B.可汗.(hán ) 鞍鞯. (ji ān ) 鸣溅. 溅(jiàn ) C.燕.山(yàn ) 金柝.(tuò) 理云鬓.(bìn ) D.胡骑.(qí) 戎. 机(róng ) 傍. 地走(bàng ) 2.下面对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不闻/爷娘/唤女声 B.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C.木兰/不用尚书/郎 D.安能/辨我/是雄雌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8《木兰诗》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下册导学案

(1)同学们通过对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市民的采访,了解到“创建”活动过多过滥,人民群众是很有意见的。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准备给县领导汇报的几条危害。请你将“助长形式主义”这一条恰当地插在下面的三条危害之间。 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 三、中考实战 11.名著阅读(2011·四川乐山) 【甲】达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的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的队伍中去。 【乙】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出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 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10.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 (2)甲段中说保尔“选择了一条道路”,这条道路指什么?从他的人生经历和影响来看,我们应该学习保尔的什么精神? (3)乙段中的主要人物杨志,后来也被逼上梁山,也成为了108个英雄好汉中的一位。请根据这个人物的相关故事内容,完成下面的下联。 上联:保尔呕心沥血写小说 下联: 12.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2011·湖南郴州) ①《故乡》《孔乙己》都出自(作者)的小说集《呐喊》。 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一个 (用短语概括人物精神品质)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③《水浒传》中,一些极富个性的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及时雨”指的是。 四、作文训练 12.请同学们改写《木兰诗》第六段,表现出木兰回家团聚时的热烈欢乐气氛。要用生动的语言,切忌简单的翻译原文。 例文:大团圆 父母们得知花木兰回家的消息,欣喜若狂,他们相互搀扶着蹒跚地走到屋外,目不转睛地盯着城门,眼巴巴地望着、望着…… “爹、娘———”花木兰的父母循声望去,花木兰骑在马上,飞奔而来,正在向他们招手。花木兰的父母顿时激动得两手发抖,先是一惊,又蹒跚的走过去。花木兰将马一拉,迫不及待地跳下马,张开双臂,紧紧地拥抱住爹和娘。娘摸摸花木兰的脸说:“兰儿,瘦了,瘦好多了,但越来越漂亮了?”“走吧,天色已经晚了,兰儿回家就好!”父亲边说边牵着马,拍拍木兰母亲的肩说道。花木兰一家以及陪同她回家的战友们,一路说说笑笑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花木兰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和美好。

《木兰诗》最新导学案及答案

《木兰诗》最新导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 2、体会本文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本文详略得当 的叙事方法。 3、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 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4、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1、 学法指导: 这是一首很唯美的民歌,人物形象、故事 情节、语言等无不给人以美的感受。鉴于此,我们学习这篇课文 要在熟读的基础上准确背诵; 由于故事家喻户晓所以对课文的理解没有太大 难度,关键要能用准确的词语 来概括木兰的形象,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本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要 注意学习并体会它的作用。 学习步骤: 一、积累下列 知识: 1、生字词: 机杼( ) 可汗( ) 鞍鞯( ) 辔头( )燕山( ) 鸣溅溅( ) 鸣啾 啾( ) 胡骑( ) 戎机( ) 金柝( ) 著( ) 傍地走( ) 2、关于《乐府诗集》及《木兰诗 》的有关介绍: 二、初读诗歌,疏通文意:
1/9

1、划分下列句子 的节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2、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问女何所忆( ) 愿为市鞍马( ) 北市买长鞭( ) 胡骑( ) 万里赴戎机( ) 关山度若飞( ) 朔气传金柝( ) 策勋十二转( ) 赏赐百千强 ( ) 著我旧时裳( ) 安能辨我是雄雌( )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三、再读诗歌,把握内容: 1、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木兰故事。 2、根据概括各段内容填空,理清课文情节。 代父从军,→( )→( )→还朝辞官 →( )→比喻赞美,讴歌英雄 四、赏析人物,品读诗歌: (一)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请用准 确的词语概括木兰的形象。 (二)品读探究: (1)第 2 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 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2)第 4 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 操? (3)第 5 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 心情? (4)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三)详略分析:
2/9

木兰诗教学设计(优秀)

《木兰诗》公开课教学设计 杨玉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的表现作用。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孝顺父母。 教学重点:理清故事情节、把握木兰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的表现作用。 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影片引读(6’) 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 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放映影片《花木兰》片段三~四分钟)。 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二、诗歌诵读,整体感悟(20’) 1、诗歌诵读:①教师有感情地诵读,学生点评。②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③学生比读,互评互读。 2、整体感悟: ①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概述故事情节。 ②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3段)―――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凯旋归来 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 三、人物赏析,品读探究(12’) 1、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例:a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b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一、资料链接 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符诗集》。《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二、初读文章 1.自读课文,掌握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 机杼.(zhù)可汗 ..(jiān ) ..(kèhán )鞍鞯 辔.头( pèi )燕.山( yān )鸣溅溅.(jiān ) 鸣啾啾.(jiū)胡骑( ..jì)戎.机(róng ) 金柝.( tuò)著.( zhuó ) 傍.地走( bàng ) 军贴()朔气()红妆() 2.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通(),_______ 2)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通(),_______ 3、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3段)替父从军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凯旋归来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 三、疏通文意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问女何所忆.( 思念) 愿为市.鞍马( 买 ) 北市.买长鞭(集市 ) 胡骑.( 战马 ) 万里赴戎机 ..( 战争 ) 关山度.若飞( 过 ) 朔.气传金柝( 北方 ) 策勋 ..十二转( 记功 ) 赏赐百千强.( 有余 ) 著.我旧时裳( 穿 ) 安.能辨我是雄雌( 怎么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的声音,清泠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铁甲战袍。

2020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8 木兰诗 学案及答案

8 木兰诗 【课时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有感情诵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故事基本脉络,体会文中修辞手法的妙 用及民歌语言的质朴生动,学到叙事有详有略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讨论理解木兰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木兰忠、孝、勇、爱国情感。 【学法指导】 1、学习本文要反复朗读。朗读时要求准确、流畅、传神、齐读要整齐,在反复的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 2、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可按段或层次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按归纳的文字来串通课文,复述课文时不仅要掌握诗中叙事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注意抓住重点,做到详略得当。 【自主预习】

自主预习 名师点拨 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你帮着补充完整。 《木兰诗》,北朝(体裁),选自 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一首 优美的叙事诗,又称《木兰辞》。它与 《》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 璧”。 2、给加点字注音。 可汗 ..()鞍鞯 ..()燕.山()辔.头()戎.机()胡骑.()金柝.()朔.气()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木兰当户.织:(2)愿为.市鞍马: (3)从此替爷征.:(4)旦辞.爷娘去: (5)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6)万里赴戎机.:(7)关山度.若飞:(8)赏赐百千强.: (9)愿.驰千里足:(10)著我旧时裳.: (11)雄兔脚扑朔 ..:(12)雌兔眼迷离 ..: 4、参照课文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通读课文,根据下面图示填空: 6.木兰从军的原因是什么? 7.家人是怎样欢迎木兰归来的? 8.文中是如何写木兰回家后的兴奋与欣喜的? 9.由选文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第二空有点难,可以借助工具书解决。它是汉乐府民歌中纪实性叙事诗的代表作,其中名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便是其中广为传颂的名句。 注意“可”与“汗”搭配为特殊读音,“燕、骑”是多音字。 第一句抓住关键词“赴”、“度”,并借助工具书弄清“戎机”的意思就不难翻译。第二句注意用了互文的修辞。 四个框,首先要准确地把文章分成四个部分,然后分别概括四个部分的内容,最后把每个部分的内容分别压缩成四字词语。 6、7、8可以用书中原文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以两者结合。 成语的含义是指成语的比喻义或引申义。 我求助:

部编版语文《木兰诗》学案 有答案

第二单元 10 木兰诗(学案) 文本导读名师引领 【学习纪要】 掌握并理解文章的学习目标: 1.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培养处理题材和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 这首诗以木兰代父从军为故事核心,在故事情节发展当中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描写人物,刻画出了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课本就诗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组织了课后练习。引导学生扣住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析诗篇对人物所作诸多描写的表现力量,把此种练习统一于人物形象分析当中,深刻理解木兰这个人物形象。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在一起。要通过学习本诗培养自己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文体感悟】 作品介绍: 选自南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南北朝时北方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双璧”,属于叙事诗,又叫《木兰辞,》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乐府:原来指古代官府设立的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除了文人诗歌和谱配曲外,还要广泛采集民间歌谣。它还指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到了南北朝乐府已经由音乐机构变为了诗体名称。 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写作背景: 《木兰诗》这首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经过文人润色后用文字记录下来。民歌是可以唱的,这首诗最后四句是歌唱者对诗中主人公木兰的赞颂之辞。这首诗一般都认为产生在北朝的北魏统治期间(386——557)。那时正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战争是北朝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整个北朝的历史几乎与战争相终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国”的130多年中,战争尤为频繁。五六世纪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北魏是鲜卑族人的政权,鲜卑族当时已逐步汉化,所以诗中将皇帝既称“天子”,又称“可汗”。我国古代北朝人豪迈淳朴,长弓善射,崇尚武力且能歌善舞,在民间留下了大量动人的诗歌,《木兰诗》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提纲挈领】 文章主旨: 本诗通过对木兰代父从军,沙场征战和辞官还乡的叙述,塑造了木兰这一爱家、爱国,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

十、木兰诗导学案

十、木兰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1、文学常识: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2、给加点字注音: 机杼()可汗()鞍鞯()辔()头胡骑()朔()气金柝()铠()甲策勋()云鬓()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中国(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穆桂英、刘胡兰、秋瑾、邓颖超、撒切尔夫人、花木兰等) 二、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 ①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试着读懂课文内容。 ②用几句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③读完全诗,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教师范读,学生模仿,品味诗歌语言。 ①找出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②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扩写第四段,并当堂交流。 三、合作探究

1、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除了老师讲的理解,你在与《木兰诗》进行心灵的碰撞时,你有什么创造性发现吗?(困惑处或者不同见解处) 2、第三段,写木兰紧张地做准备工作,迅速从家出发和奔赴战场途中的见闻感想。先就“愿为市鞍马”做文章,用排比的句子,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要啰嗦地写呢?为什么不写在一个地方买齐? 3、赴边途中是详写还是略写?详写什么? 4、木兰归来后,因战功赫赫,于是“可汗问所欲”。可木兰的回答是什么呢?“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呢?一般的看法是:木兰不慕荣华富贵,愿回家与父母

8-木兰诗导学案答案1

8-木兰诗导学案答案1

2016级八班单课专题 班级:学号:姓名: 七上8木兰诗导学案 10 木兰诗 人类诞生于妇女也成长于妇女。若没有女性,人类社会便了无生机;若没有女性形象,文学作品也会黯然失色。很多文学作品,因塑造了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而得以永垂不朽,名存千古,北朝民歌《木兰诗》就是其中之一。 1.积累文言知识,包括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式。 2.初步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 3.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4.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知道吗?我国古代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的巾帼英雄形象家喻户晓,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4.文体链接 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读准节奏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10《木兰诗》 导学案附答案

10木兰诗导学案 精彩开篇词 人类诞生于妇女也成长于妇女。若没有女性,人类社会便了无生机;若没有女性形象,文学作品也会黯然失色。很多文学作品,因塑造了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而得以永垂不朽,名存千古,北朝民歌《木兰诗》就是其中之一。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包括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式。 2.初步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 3.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4.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知道吗?我国古代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加粗的汉字注音。 唧唧(jī)机杼(zhù)军帖(tiě)可汗(kahán)鞍鞯(ān jiān) 辔(pai)头溅溅(jiān)胡骑(jì)啾啾(jiū)朔(shu?)气金柝(tu?)十二转(zhuǎn)百千强(qiáng)姊(zǐ)霍霍(hu?)著(zhu?) 云鬓(bìn)傍(bàng)地 2.掌握下列多音字。 骑:jì胡骑转:zhuǎn转向贴:tia昨夜见军贴 qí骑马zhuàn转动tiē张贴 强:qiáng百千强 Jiàng倔强Qiǎng勉强 3.作者链接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4.文体链接 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读准节奏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

木兰诗公开课教案

《木兰诗》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 2.体会文章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美。 3.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 (二)能力训练点 1.根据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 2.体会文章的详略的安排。 3.根据想像扩写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四)美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刚健清新、气势雄浑的诗意美以及云鬓黄花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功勋卓著的女性美、情感美和人格美。 二.学法引导 1.本诗诗韵婉转,琅琅上口,学生易记易背,课前要求学生先背诵,可以采用以下三步法:①利用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粗读课文,了解大意;②分段细读,抓住叙事诗的特点,概括故事大意,明确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③再读成诵,抓住诗中对木兰的心理、动作等描写的诗句,分析木兰的形象,进而正确把握诗的主题。 2.能复述,扩写成改写故事,理解详写和略写的好处,找出对比和排比的句子并能说出运用修辞的作用。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讲析木兰的形象为什么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以致家喻户晓?这一点主要通过讲清木兰替父从军的“孝”和保家卫国的“忠”(爱国)两种精神让学生领会。

2.难点 本文的材料安排为何有详有略。这一点要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本文的中心来解决。 3.疑点 木兰之所以“不用尚书郎”仅仅是因为不贪图荣华富贵吗?这一点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介绍分析。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课文录音磁带、《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歌曲磁带及录音机。 2.有条件的可转播关于花木兰代父从军的节目。 3.投影仪及文学常识、名句、重点词语理解的胶片。 4.学生将重点词语、句子制成知识卡片、课堂交流。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1.熟读全诗,看文章可分成几个部分。 2.重点分析前三部分,这是故事的发生、发展和高潮部分,看在这一部分中,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第二课时 1.分析剩下的课文,全面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改写文章。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人新课

木兰诗导学案(人教版,含答案)

第10课木兰诗导学案(含答案) 第一课时文本感知 诊断性测试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鞍鞯.()胡骑.() 金柝.()策勋.()赏赐.() pèi头()扑shuò()雄cí()阿zǐ()理云bìn() 2.形似字注音组词 拆()戎() 折()戍() 柝()戊() 析()戌()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3)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6)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4.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愿为市.鞍马(买) 东市.买骏马(集市) B.出郭.相扶将(外城) 木兰不用 ..尚书郎(不愿作) C.朔.气传金柝(北方) 策勋 ..十二转(记功) D.军书十二 ..卷(十二本) 赏赐百千强.(有余) (2)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B.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C.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D.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木兰诗》选自唐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著名的叙事诗。B.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要求男女平等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C.诗中“百”“十”“十二”等数字都是确指。 D.“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一句运用了排比和互文的修辞手法,表现木兰操办急切而井然有序。 5.判断下列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髻头,北市买长鞭。()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用原文填写横线上的内容。 (1)木兰从军的原因是: (2)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3)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4)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7.文学常识填空 (1)《木兰诗》选自朝(人名)编的《》,这是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 的女英雄形象。 (2)《木兰诗》结尾:“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后人概括为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通假字: 1.策勋十二转:“策”通“册” 2.对镜帖花黄:“帖”通“贴” 古今异义: 闻古义:听到去古义:离开 今义:用鼻子闻今义:从一地到另一地走古义:跑强古义:有余 今义:行走今义:强大 一词多义:4.将:①将军百战死(名词:高级将领) ②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 5.愿:①愿为市鞍马(动词:愿意) ②愿驰千里足(动词:希望) 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愿为市鞍马(买)②策勋十二转(登记) 倒装句问女何所思(宾语前置,应为:所思何)省略句愿为市鞍马应为:愿意为(此)市鞍马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木兰诗》导学案

第10课《木兰诗》 课题:第10课《木兰诗》 一、学习目标: 1、诵读全诗、借助书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句的含义;了解诗句修辞方法。 2、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体会诗歌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3、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 二、学习重点: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2.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 学习难点: 中考要求: 一、预学部分【自主学习】 知识链接: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 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 热烈、质朴。 掌握一个词:但 ①仅;只是: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之水鸣溅溅②只是;不过。欧阳修《卖油翁》;无他,但手熟尔。③徒然;白白。班固的《汉书食代志下:民欲祭祀丧纪而无用者,钱府 以所人工商之贡但赊之。④只管;尽管。《孔雀东南飞》: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新课知识: 一、常识填空:《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 一首长篇叙事民歌,《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二、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弄清你不认识的字词,重点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可汗 ..()机杼.()胡骑.()阿姊.()军帖...()朔.气()鞍鞯 ()金柝()辔.头()傍.地() 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当.户织()看火.伴()旦.辞爷娘去()对镜帖.花黄()除了老师列出的字词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字词应该掌握?请写出来: 。

《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参与设计人:毛明、姜仁波、程小艺、程 一、资料链接 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符诗集》。《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二、初读文章 1.自读课文,掌握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 机杼.(zhù)可汗 ..(jiān ) ..(kahán )鞍鞯 辔.头( pai )燕.山( yān )鸣溅溅.(jiān ) 鸣啾啾.(jiū)胡骑( ..jì)戎.机(róng ) 金柝.( tuò)著.( zhuó ) 傍.地走( bàng ) 军贴()朔气()红妆() 2.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通(),_______ 2)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通(),_______ 3、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3段)替父从军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凯旋归来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 三、疏通文意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问女何所忆.( 思念) 愿为市.鞍马( 买 ) 北市.买长鞭(集市 ) 胡骑.( 战马 ) 万里赴戎机 ..( 战争 ) 关山度.若飞( 过 ) 朔.气传金柝( 北方 ) 策勋 ..十二转( 记功 ) 赏赐百千强.( 有余 ) 著.我旧时裳( 穿 ) 安.能辨我是雄雌( 怎么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

参与设计人:毛明、姜仁波、程小艺、程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的声音,清泠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铁甲战袍。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了,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记功授爵木兰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据传说,兔子静卧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兔一起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四、深入探究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忧愁。能使文章简洁。 2.“旦辞爷娘去,……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节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念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漏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写出了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 3、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a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战事紧迫。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d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完整版《木兰诗》教案教学内容

《木兰诗》教案 文学院1507班钟杨苹学号:15304001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体会本文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歌节奏韵律,背诵全文。 2、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三、教学难点 1、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感受人物的魅力。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具: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视频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等)是啊,我国古代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早在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就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千古,流传海外。(播放视频)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这样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形象——花木兰,去听一听她那动人的故事。 (二)背景解题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北朝的一

首乐府民歌,历代传诵,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初读课文,检查学生能够正确流利阅读课文(先指名读,再齐读)。 2、欣赏范读,注意朗诵节奏,整体感知全文。 《木兰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吗?(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四)感情再诵读,走近人物心灵 1、请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 2、指导朗读,要求学生以读带译,在朗诵的感情中体会木兰的形象,体会木兰的心理感情。 ①首段是故事开端,读得平缓、轻些,营造深夜叹息的气氛。 ②二段问答句,可深沉些;“昨夜见军帖”后四句加快,以突出军情紧急;末两句“愿为市鞍马”转为坚定,以突出木兰的深明大义及下定决心。 ③三段写出发前的准备,节奏更加快,力求突出木兰到处奔忙,紧张准备的情态;奔赴战场要节奏变慢,用抒情的语句读;末句“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要表现出木兰的战斗豪情。 ④四段每两句一气读,速度更慢,基调应是悲壮的,十年艰苦作战,处处刀光剑影,死中求生全系于此。 ⑤五段胜利归来,节奏可稍稍加快,语调由庄严转为热烈;辞官还家要读得亲切、朴实,放慢节奏,形成前后鲜明的对比。 ⑥六段亲人团聚、恢复女儿妆时,节奏要快,基调是欢快而热烈的,极力渲染喜庆的气氛及喜悦的心情;“出门看火伴”句仍快,表现木兰换装后,急于让同伴一睹的喜悦又急切的心态;“火伴皆惊忙”这后三句要着力表现战友们的惊奇感,应突然放慢。 ⑦七段是歌者的赞辞,也可理解为木兰对战友们“不知木兰是女郎”的设喻回答,语速渐慢,语带自豪。 3、个性朗读,结合点评。节选自己喜欢的某个段落读或背,做到口齿清楚、声音洪亮,表情丰富,且进行自我点评或者相互点评。从语速、语气及所把握的

8《木兰诗》导学及答案

1 2 《木兰诗》导学案 2、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并能背诵全诗。 3、分析木兰形象,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提起花木兰这个人物,我们心中都有既亲切又遥远的感觉。她是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她那飒爽英姿、万丈豪情丰富了人类历史,给我们的世界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巾帼英雄花木兰,一起学习《木兰诗》。 二、知识检查 1、有关《木兰诗》的基本知识 《木兰诗》选自宋 朝 郭茂倩 编的 《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的一首乐府民歌,这是一首叙事诗,这诗和 《孔雀东南飞》 合称为“乐府双璧”。 2、本课生字 鞍鞯(ji ān )可汗(k èh án ) 朔( shu ò)气 胡骑(j ì)戎(r óng )机 机zh ù( 杼 ) p èi (辔 )头 金tu ò(柝 ) 赏c ì(赐 )云b ìn (鬓 ) 3、重点字的意思 惟闻女叹息(只) 愿为市鞍马 (买 ) 关山度若飞( 好像 ) 赏赐百千强(有余) 策勋十二转(记功)可汗问所欲(想;想要) 著我旧时裳(穿) 出郭相扶将(扶持) 4、学习文言文需要理解难句。 (翻译关:将下面文言句翻译成现代文)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花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和壮士 身经百战,有的壮烈牺牲,有的征战十多年胜利归来。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照射在铠甲上。 (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雄兔两只前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 (5)、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给木兰)记很大的功,赏赐很多财物。 (6)、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雌雄双兔一起并排在地上跑,怎么能分辨出是雄是雌呢? (7)、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木兰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互文:指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修辞方式。) 三、品读《木兰诗》的内容美 《木兰诗》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歌的杰作,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绚丽的奇葩,集中描绘一个不平凡的女子——花木兰,请大家齐读课文,说说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齐读课文) 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