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环节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

流通环节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
流通环节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

附件1

食品销售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

告知页

食品销售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食品通用检查项目:重点项(*)12项,一般项22项,共34项。

说明:1.本要点表共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重点项目应逐项检查,一般项可视情况随机抽查;

2.检查过程中,被检查的经营者不涉及的项目,可视为合理缺项并在“备注”栏标注为不适用。

日常安全生产检查记录表

日常安全生产检查及整改记录表检查时间 检查人员 项目检查内容检查结果 设备安全□仪表是否损坏或定期保养、检测□特种设备是否按规定定期检测□是否有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危险设备工段有无安全警示 劳保设施及健康 监护□是否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是否正确 □是否对作业人员进行健康监护 □危险作业有无监护 □环境卫生是否打扫、窗明机净。 □员工无酒后上班,精神状态良好。 □员工有无睡岗、迟到、早退现象 □员工是否正确操作、使用工装、工具、设备、防护用具(品),有无违反操作规程或野蛮操作以及不安全行为。 □员工有无串岗或其他违反劳动纪律现象。 □是否有长明灯、长流水现象,节能不规范。□现场危险因素分析告知牌和警示标志是否完整和设立

用电安全□电气装置带电部分是否裸露 □电气线路是否乱拉乱接或老化 □电气线路绝缘保护层是否破损 □临时用电操作是否规范 □设备有无漏电保护装置或不能使用□配电箱有无防护罩 □有无安全用电警示标志 □电气装置附近是否堆放易燃、可燃物□移动用电设备使用是否规范 □电工巡检记录是否有、且完善。 仓储、作业空间□作业空间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空间照明是否充足 □地面有无防滑措施、有无不平或有无障碍物□通道是否通畅 □作业人员有无违章操作行为 □仓储、生产物料是否堆放过高 □作业环境是否安全、通道是否畅通。 □易燃易爆物是否按规定存储放置,场所安全有无危险。 □各类工装、工具、废品、物料等物品是否按要求分类整齐摆放且稳妥安全 □生产厂所及周围环境有无不安全因素或状态,□设备有无震动、异响、异味情况,无跑、冒、滴漏现象。 □是否按工作要求做好设备、场地清洁,分类摆放整齐各类物品,环境安全 □消防设备是否完整有效、处在备用状态。 □受限作业、动火作业、动土作业等危险作业是否开具作业票、完善安全措施。

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

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

表1-3 餐饮服务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重点项(*) 7项,一般项23项,共30项

说明:1.表中*号项目为重点项,其他项目为一般项。每次检查的重点项应不少于3项,一般项应不少于7项。 2.检查结果判定方法:①符合:未发现检查的重点项和一般项存在问题;②基本符合:发现检查的重点项存在1项及以下不 合格且70%≤一般项合格率<100%;③不符合:发现检查的重点项存在2项及以上不合格,或一般项合格率<70%。 3.当次检查发现的不合格项目,应列入下次检查必查项目。 4.存在合理缺项时,一般项合格率的计算方法为:合格项目数/(检查的项目数-合理缺项的项目数)×100%。

苏州市相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经营(餐饮服务类)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记录表

填表说明: 1.编号:由四位年度号+1位要点表序号+六位流水号组成,如2016-1-000001。生产、销售、餐饮服务、保健食品生产各环节对应的要点表序号分别为“1、2、3、4”。 2.名称:填写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书上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名称。 3.地址:填写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书上载明的生产经营地址。 4.联系人、联系方式:填写法人代表或者负责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 5.许可证编号:与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书上载明的内容一致。如果检查对象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等,填写负责人的身份证号码,并隐藏身份证号码中第11位到第14位的数字,以“****”替代。 6.检查次数:填写本次检查属于本年度对企业开展的日常监督检查的次数。 7.检查内容:检查人员应为两名或两名以上,应明确检查对应使用的《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 8.检查结果:①符合:未发现检查的重点项和一般项存在问题;②基本符合:发现检查的重点项存在1项及以下不合格且70%≤一般项合格率<100%;③不符合:发现检查的重点项存在2项及以上不合格,或一般项合格率<70%。 9.结果处理:根据《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要求,对检查结果进行处理,结果为符合的,说明中可不填写内容,结果为基本符合的,选书面限期整改;结果为不符合的,选食品生产经营者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结果处理所使用的相应文书应执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食品药品行政处罚文书规范的通知》(食药监稽〔2014〕64号)所附执法文书。 10.说明:对发现问题及处置措施进行详细描述,可附页。 11.本表一式二份,一份用于现场公示,一份留存。

日常安全生产检查记录表

常德市武陵贺童泰味酱板鸭厂 日常安全生产检查及整改记录表 检查时间 检查人员 项目检查内容检查结果 消防安全□消防通道是否堵塞或过窄;□是否按规定配置应急逃生设施 □消防器材配备是否充足 □应急灯和疏散指示标志配置是否充足□是否按规定设置消防设施(室内外消火栓、报警、喷水) □是否按规定设置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禁烟火区域有无违章动火、吸烟、明火煮食或燃烧香烛 □是否按规定设置安全疏散出口 □生产(经营)储存与居住场所是否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 设备安全□裸露旋转运动部位是否安装防护罩(网) □冲压剪设备有无保险装置或装置是否能正常使用 □仪表是否损坏或定期保养、检测 □特种设备是否按规定定期检测 □高热部位是否安装防护措施□是否有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

□危险设备工段有无安全警示 用电安全□电气装置带电部分是否裸露 □电气线路是否乱拉乱接或老化 □电气线路绝缘保护层是否破损 □临时用电操作是否规范 □设备有无漏电保护装置或不能使用□配电箱有无防护罩 □有无安全用电警示标志 □电气装置附近是否堆放易燃、可燃物□移动用电设备使用是否规范 劳保设施及健康监护□是否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是否正确□有无通风除尘措施 □毒、尘源设置是否合理 □是否对作业人员进行健康监护 □是否设置临时救护设施 □危险作业有无监护 仓储、作业空间□沟、坑、井有无盖或护栏 □高处作业平台有无护栏 □作业空间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空间照明是否充足 □地面有无防滑措施、有无不平或有无障碍物 □通道是否通畅 □作业人员有无违章操作行为 □货物堆放是否接近电源电器、机器设备□仓储、生产物料是否堆放过高

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记录表

附件2 淮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记录表

填表说明: 1.编号:由四位年度号+1位要点表序号+六位流水号组成,如2016-1-000001。生产、销售、餐饮服务、保健食品生产各环节对应的要点表序号分别为“1、2、3、4”。 2.名称:填写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书上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名称。 3.地址:填写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书上载明的生产经营地址。 4.联系人、联系方式:填写法人代表或者负责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 5.许可证编号:与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书上载明的内容一致。如果检查对象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等,填写负责人的身份证号码,并隐藏身份证号码中第11位到第14位的数字,以“****”替代。 6.检查次数:填写本次检查属于本年度对企业开展的日常监督检查的次数。 7.检查内容:检查人员应为两名或两名以上,应明确检查对应使用的《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 8.检查结果:根据检查情况,未发现问题选符合,发现小于8项(含)一般项存在问题选基本符合。发现大于8项一般项或1项(含)以上重点项存在问题选不符合。 9.结果处理:根据《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要求,对检查结果进行处理,结果为符合的,说明中可不填写内容,结果为基本符合的,选书面限期整改;结果为不符合的,选食品生产经营者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结果处理所使用的相应文书应执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食品药品行政处罚文书规范的通知》(食药监稽〔2014〕64号)所附执法文书。 10.说明:对发现问题及处置措施进行详细描述,可附页。 11.本表一式三份,一份用于现场公示,一份反馈企业,一份留存。

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记录表完整版

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记录表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附件2 省(区、市)市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记录表 编号:

填表说明: 1.编号:由四位年度号+1位要点表序号+六位流水号组成,如20。生产、销售、餐饮服务、保健食品生产各环节对应的要点表序号分别为“1、2、3、4”。 2.名称:填写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书上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名称。 3.地址:填写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书上载明的生产经营地址。 4.联系人、联系方式:填写法人代表或者负责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 5.许可证编号:与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书上载明的内容一致。如果检查对象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等,填写负责人的身份证号码,并隐藏身份证号码中第11位到第14位的数字,以“****”替代。 6.检查次数:填写本次检查属于本年度对企业开展的日常监督检查的次数。 7.检查内容:检查人员应为两名或两名以上,应明确检查对应使用的《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 8.检查结果:根据检查情况,未发现问题选符合,发现小于8项(含)一般项存在问题选基本符合。发现大于8项一般项或1项(含)以上重点项存在问题选不符合。 9.结果处理:根据《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要求,对检查结果进行处理,结果为符合的,说明中可不填写内容,结果为基本符合的,选书面限期整改;结果为不符合的,选食品生产经营者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结果处理所使用的相应文书应执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食品药品行政处罚文书规范的通知》(食药监稽〔2014〕64号)所附执法文书。 10.说明:对发现问题及处置措施进行详细描述,可附页。 11.本表一式三份,一份用于现场公示,一份反馈企业,一份留存。

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记录表(自修改)

河北省市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记录表 编号:

填表说明: 1、编号:由四位年度号+1位要点表序号+六位流水号组成,如2016-1-000001。生产、销售、餐饮服务、保健食品生产各环节对应的要点表序号分别为“1、 2、 3、4”。 2、名称:填写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书上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名称。 3、地址:填写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书上载明的生产经营地址。 4、联系人、联系方式:填写法人代表或者负责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 5、许可证编号:与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书上载明的内容一致。如果检查对象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等,填写负责人的身份证号码,并隐藏身份证号码中第11位到第14位的数字,以“****”替代。 6、检查次数:填写本次检查属于本年度对企业开展的日常监督检查的次数。 7、检查内容:检查人员应为两名或两名以上,应明确检查对应使用的《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 8、检查结果:根据检查情况,未发现问题选符合,发现小于8项一般项存在问题选基本符合。发现大于8项一般项或一项以上重点项存在问题选不符合。 9、结果处理:根据《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要求,对检查结果进行处理,结果为符合的,说明中可不填写内容,结果为基本符合的,选书面限期整改;结果为不符合的,选食品生产经营者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结果处理所使用的相应文书应执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食品药品行政处罚文书规范的通知》(食药监稽〔2014〕64号)所附执法文书。 10、说明:对发现问题及处置措施进行详细描述,可附页。 11、本表一式三份,一份用于现场公示,一份反馈企业,一份留存。

安全日常检查记录表

附表 C 工程项目安全检查隐患整改记录表 编号 表AQ-C11-4 工程名称:前门大街及东片保护整治项目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施工部位:地下二层作业单位:南通惠普劳务公司 检查情况及存在的隐患: 1、位焊接的钢筋篓子用螺纹钢焊接的吊环,不符合相关安全规范要求且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要求你单位立 即停止使用。 2、现场个别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安全帽,个别高空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安全带。 3、基坑周边个别地方防护安全网已脱落。 整改要求: 检查 人员 签名年月日 复 查 意 见 复查人签名:复查日期: 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工程项目安全检查隐患整改记录表 编号 表AQ-C11-4 工程名称:前门大街及东片保护整治项目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施工部位:地下一、二层作业单位:南通惠普劳务公司 检查情况及存在的隐患: 1. 施工现场个别吊笼吊点使用螺纹钢焊接,个别吊笼开焊;立即停止使用,进行 焊接,整改合格后方可使用; 2. 施工现场绑筋、木工支模人员踩钢管、木方作业,高处作业未系挂安全带。多 次提出仍未整改; 3. 木工棚处电锯皮带无防护罩,下脚料清理不及时; 4. 大部分人员安全帽未系帽带;各工种之间安全帽佩戴颜色混乱,未及时区分开 5. 现场手持电动工具未使用流动箱,而违章使用流动地插板; 6. 基坑临边防护局部安全立网脱落,未及时恢复; 整改要求: 责成你方施工现场负责人、安全员立即安排人员进行整改,加强对工人的教育,高处作业必须正确系挂安全 带,禁止踩木方、钢管作业,必须铺不少于两块脚手板,吊笼吊点必须使用圆钢焊接;同时要求你方加大对施 工现场安全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整改,以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上述问题限期两天整改完毕 检查 人员 签名年月日 复 查 意 见 复查人签名:复查日期: 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关键工序及特殊过程管理制度1通用.doc

关键工序及特殊过程管理制度1 公 任 责 司 管 文 理 限 件市 春 长 有 科 业 实 海

编号:KH/Z07-GD-031-2015 批准:刘丽 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 管理制度 2015年4月28日发布2015年5月1日实施 责 限 任 司发 有 布 公 长 市 春 科 海

实 业 前言 本规定是根据TS16949:2013程序文件对产品质量体系要求制定。本规定由企管部提出并归口。 本规定由企管部负责起草。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庄显坤 1、目的 为强化工序质量控制,使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产品质量处于稳定状态并强化工序质量管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生产过程中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 3、术语 3.1 关键工序 是组织根据产品的生产特性而确定的加工工序,并采用一定的控制手段提高该工序的稳定性。 3.2 特殊过程 特殊过程是指: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

行检验或试验来验证的过程及其致使问题在产品投入使用后或服务已交付后才显现的过程。 3.3 工序能力 工序能力是指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4、职责 4.1技术部负责监督和检查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受控情况。负责组织对公司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工序能力进行确认,并填写相应的“工序能力确认表”。 4.2 制造部负责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日常管理,负责按《基础设施、设备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规定组织建立关键工序、特殊过程中的设备管理台帐并对其实施有效管理。 4.3质保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对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所用各类仪器、仪表定期进行计量校准。 4.4公司办负责按《人力资源控制程序》对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实施资格和岗位培训。 5 关键工序的控制 5.1 关键工序的设置原则 1)对成品的质量、性能、功能、寿命、可靠性及成本等有直接影响的工序; 2)产品重要质量特性形成的工序;

日常监督检查表

规模养殖场日常执法监督检查表 市县企业名称: 检查内容检查方式 1. □有□无《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查看原件 2. □是□否防疫制度健全,养殖档案健全完整(饲料和兽药采购使用 记录、免疫记录、消毒记录、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记录等) 查看相关制度、档案 3. □是□否按规定实施强制免疫查看免疫档案 4. □是□否当年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出具的监测报告查看报告原件 5. □是□否出售动物按要求进行申报检疫查看申报检疫存单 6. □是□否应当加施标识的畜禽,在指定部位加施标识现场查看畜禽标识佩戴情况 7. □是□否有无害化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转现场查看相关设施 8. □是□否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查看处理记录 9. □是□否跨省引进种用乳用动物的,有《跨省引进乳用种用动物检 疫审批表》 查看相关审批材料 10.□是□否按要求做好消毒查看消毒记录 11.□有□无饲料、饲料原料有无证号、标签、质量检验报告查看饲料仓库 12.□有□无采购记录、自配料生产记录、饲料使用记录等,各项记录 应当规范 查看相关记录 13.□有□无在饲料或者动物饮水中添加违禁物质的行为查看饲料使用记录等相关记录 14.□有□无出售自配料行为查自配料生产记录和饲料使用记录 15.□是□否所使用的兽药有产品批准文号查看兽药批号并在中国兽药信息网上核对 16.□是□否兽药使用记录应当规范查看记录 17.□是□否违法使用违禁药物、原料药物、人用药、滥用抗菌药物查看用药记录及现场查看现场检查发现的其他问题及对所发现问题提出的整改意见(包括上述17条中的问题): 执法监督人员签字: 监管对象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字:检查时间:年月日

关键工序及特殊过程管理制度

关键工序及特殊过程管理制度

长春市科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文件编号:KH/Z07-GD-031-2015 批准:刘丽 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 管理制度

2015年4月28日发布2015年5月1日实施长春市科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前言 本规定是根据TS16949:2013程序文件对产品质量体系要求制定。 本规定由企管部提出并归口。 本规定由企管部负责起草。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庄显坤

1、目的 为强化工序质量控制,使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产品质量处于稳定状态并强化工序质量管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生产过程中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 3、术语 3.1 关键工序 是组织根据产品的生产特性而确定的加工工序,并采用一定的控制手段提高该工序的稳定性。 3.2 特殊过程 特殊过程是指: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检验或试验来验证的过程及其致使问题在产品投入使用后或服务已交付后才显现的过程。

3.3 工序能力 工序能力是指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4、职责 4.1技术部负责监督和检查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受控情况。负责组织对公司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工序能力进行确认,并填写相应的“工序能力确认表”。 4.2 制造部负责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日常管理,负责按《基础设施、设备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规定组织建立关键工序、特殊过程中的设备管理台帐并对其实施有效管理。 4.3质保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对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所用各类仪器、仪表定期进行计量校准。 4.4公司办负责按《人力资源控制程序》对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实施资格和岗位培训。 5 关键工序的控制 5.1 关键工序的设置原则 1)对成品的质量、性能、功能、寿命、可靠性及成本等有直接影响的工序; 2)产品重要质量特性形成的工序; 3)工艺复杂,质量容易波动,对工人技艺要求高或总是发生问题较多的工序。 工艺人员依据关键工序设置原则在工艺文件中确定关键工序并负责编制“关键工序汇总表”,经技术部部长批准后,发放相关部门。 5.2关键工序的过程能力确认 关键工序的确认以‘三定’和记录为准则: 5.2.1三定:定工序、定人员、定设备 1)工序控制 工艺流程图及生产现场工艺文件中对关键工序必须有明确标示。 2)人员控制 a.关键工序人员均应接受专业培训,管理教育,并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b.关键工序人员必须了解产品性能、特点、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工艺,人员保持 相对稳定性。 3)设备控制 a.关键工序所用仪器、设备其周检率和合格率均应为100%。 b.关键工序所用仪器设备由设备主管指定专人维护保养。 操作者作好《设备运行记录》,维护人员作好《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c.仪器设备出现异常按有关设备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管理制度

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强化工序质量控制,使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产品质量处于稳定状态并强化工序质量管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生产过程中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 3、术语 3.1 关键工序 是组织根据产品的生产特性而确定的加工工序,并采用一定的控制手段提高该工序的稳定性。 3.2 特殊过程 特殊过程是指: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检验或试验来验证的过程及其致使问题在产品投入使用后或服务已交付后才显现的过程。 3.3 工序能力 工序能力是指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4、职责 4.1技术部负责监督和检查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受控情况。负责组织对公司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工序能力进行确认,并填写相应的“工序能力确认表”。 4.2 制造部负责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日常管理,负责按《基础设施、设备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规定组织建立关键工序、特殊过程中的设备管理台帐并对其实施有效管理。 4.3质保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对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所用各类仪器、仪表定期进行计量校准。 4.4公司办负责按《人力资源控制程序》对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实施资格和岗位培训。 5 关键工序的控制 5.1 关键工序的设置原则 1)对成品的质量、性能、功能、寿命、可靠性及成本等有直接影响的工序; 2)产品重要质量特性形成的工序; 3)工艺复杂,质量容易波动,对工人技艺要求高或总是发生问题较多的工序。

工艺人员依据关键工序设置原则在工艺文件中确定关键工序并负责编制“关键工序汇总表”,经技术部部长批准后,发放相关部门。 5.2关键工序的过程能力确认 关键工序的确认以‘三定’和记录为准则: 5.2.1三定:定工序、定人员、定设备 1)工序控制 工艺流程图及生产现场工艺文件中对关键工序必须有明确标示。 2)人员控制 a.关键工序人员均应接受专业培训,管理教育,并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b.关键工序人员必须了解产品性能、特点、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工艺,人员保持相对稳定性。 3)设备控制 a.关键工序所用仪器、设备其周检率和合格率均应为100%。 b.关键工序所用仪器设备由设备主管指定专人维护保养。 操作者作好《设备运行记录》,维护人员作好《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c.仪器设备出现异常按有关设备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5.2.2记录:记录关键指标的实测结果 产品关键工序的质量检查记录必须有关键指标的实测结果;机加工车间须填写《首件检验记录表》,装配车间必须有《装配过程检查表》。 5.3 关键工序能力确认不符合项点的处理 关键工序能力确认时发现有不符合的项点,则由技术部按《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填写《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向相关部门反馈,相关部门应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必要时提出的方案需经技术副总批准。 5.4 关键工序管理的基本要求 5.4.1工艺文件规范齐全。 5.4.2标识明显清晰。关键工序在其工艺文件的相应工序上须加有清晰的标识,工艺人员可在工艺文件中用“★”规定出。 5.4.3关键工序必须在现场作出明确标识。 6 特殊过程的控制 6.1 特殊过程的范围

关键工序及特殊过程管理制度

长春市科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文件编号:KH/Z07-GD-031-2015 批准:刘丽 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 管理制度 2015年4月28日发布2015年5月1日实施长春市科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前言 本规定是根据TS16949:2013程序文件对产品质量体系要求制定。本规定由企管部提出并归口。 本规定由企管部负责起草。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庄显坤

1、目的 为强化工序质量控制,使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产品质量处于稳定状态并强化工序质量管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生产过程中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 3、术语 3.1 关键工序 是组织根据产品的生产特性而确定的加工工序,并采用一定的控制手段提高该工序的稳定性。 3.2 特殊过程 特殊过程是指: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检验或试验来验证的过程及其致使问题在产品投入使用后或服务已交付后才显现的过程。 3.3 工序能力 工序能力是指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4、职责 4.1技术部负责监督和检查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受控情况。负责组织对公司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工序能力进行确认,并填写相应的“工序能力确认表”。 4.2 制造部负责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日常管理,负责按《基础设施、设备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规定组织建立关键工序、特殊过程中的设备管理台帐并对其实施有效管理。 4.3质保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对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所用各类仪器、仪表定期进行计量校准。 4.4公司办负责按《人力资源控制程序》对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实施资格和岗位培训。 5关键工序的控制 5.1 关键工序的设置原则 1)对成品的质量、性能、功能、寿命、可靠性及成本等有直接影响的工序; 2)产品重要质量特性形成的工序; 3)工艺复杂,质量容易波动,对工人技艺要求高或总是发生问题较多的工序。 工艺人员依据关键工序设置原则在工艺文件中确定关键工序并负责编制“关键工序汇总表”,经技术部部长批准后,发放相关部门。 5.2关键工序的过程能力确认

食品销售日常监督检查表

食品销售日常监督检查表 食品通用检查项目(34项) 检查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评价备注1.经营资质 1.1 经营者持有的食品经营许可证是否合法有效。□是□否 1.2 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有关内容与实际经营是否相符。□是□否 2.经营条件2.1 是否具有与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场所。□是□否2.2 经营场所环境是否整洁,是否与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是□否2.3 是否具有与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是□否 3.食品标签等外观质量 状况*3.1 检查的食品是否在保质期内。□是□否*3.2 检查的食品感官性状是否正常。□是□否*3.3 经营的肉及肉制品是否具有检验检疫证明。□是□否3.4 检查的食品是否符合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的要求。□是□否

*3.5 经营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包装上是否有标签,标签标明的内容是否符合食 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是□否 3.6 经营的食品的标签、说明书是否清楚、明显,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事项是否显著标 注,容易辨识。 □是□否 *3.7 销售散装食品,是否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 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是□否 3.8 经营食品标签、说明书是否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是□否3.9 经营场所设置或摆放的食品广告的内容是否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是□否 *3.10 经营的进口预包装食品是否有中文标签,并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 称、地址、联系方式。 □是□否 *3.11 经营的进口预包装食品是否有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 明。 □是□否 4.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 人员4.1 食品经营企业是否有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 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是□否4.2 食品经营企业是否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是□否

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记录表

省(区、市)市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记录表

填表说明: 1.编号:由四位年度号+1位要点表序号+六位流水号组成,如20。生产、销售、餐饮服务、保健食品生产各环节对应的要点表序号分别为“1、2、3、4”。 2.名称:填写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书上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名称。 3.地址:填写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书上载明的生产经营地址。 4.联系人、联系方式:填写法人代表或者负责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 5.许可证编号:与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书上载明的内容一致。如果检查对象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等,填写负责人的身份证号码,并隐藏身份证号码中第11位到第14位的数字,以“****”替代。 6.检查次数:填写本次检查属于本年度对企业开展的日常监督检查的次数。 7.检查内容:检查人员应为两名或两名以上,应明确检查对应使用的《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 8.检查结果:根据检查情况,未发现问题选符合,发现小于8项(含)一般项存在问题选基本符合。发现大于8项一般项或1项(含)以上重点项存在问题选不符合。 9.结果处理:根据《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要求,对检查结果进行处理,结果为符合的,说明中可不填写内容,结果为基本符合的,选书面限期整改;结果为不符合的,选食品生产经营者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结果处理所使用的相应文书应执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食品药品行政处罚文书规范的通知》(食药监稽〔2014〕64号)所附执法文书。 10.说明:对发现问题及处置措施进行详细描述,可附页。 11.本表一式三份,一份用于现场公示,一份反馈企业,一份留存。

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管理程序(10-19)

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使产品的关键和特殊工序处于受控状态,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关键和特殊工序的质量控制。 3 职责 3.1分管领导对本程序的实施负领导责任。 3.2工艺研究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其职责: 3.2.1确定公司的关键和特殊工序; 3.2.2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进行质量分析,确定影响质量的主导因素,组织工艺人员编制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各类作业指导文件; 3.2.3协助生产车间/分厂技术质量组进行质量问题的分析; 3.2.4协助生产车间/分厂技术质量组加强对关键和特殊工序的重点控制。 3.3质量保证部协助工艺研究部确定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 3.4质量检验部负责对关键和特殊工序处质量特性进行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 3.5生产车间执行关键和特殊工序; 3.6人力资源部负责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人员的培训。 4 工作流程图 4.1 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文件管理工作流程 责任部门 工作流程 质量记录 工艺研究部 质量控制点明细表 质量保证部 特殊工序明细表 工艺研究部 各种作业指导书 生产车间 质量检验部 技术中心办公室 文件领用登记表 生产车间 特殊工序工艺参数记录表 质量检验部 关键和特殊工序检验记录 4.2 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人员管理工作流程

责任部门 工作流程 质量记录 人力资源部 培训需求申请表等 人力资源部 各类考试试卷 人力资源部 5工作程序 5.1关键工序控制 5.1.1关键工序确定原则 a) 产品质量特性为A 级的部分项目或关键部位; b) 工艺上有特殊要求或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的项目; c) 质量不稳定的工序。 5.1.2由工艺研究部按上述a)、b)原则确定关键工序。对原则c),由工艺研究部和质量保证部共同审核后确定是否为关键工序。将关键工序设为质量控制点,由工艺研究部编制《质量控制点明细表》; 5.1.3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文件的编制 根据《质量控制点明细表》,工艺研究部负责组织编制加工工序操作指导卡,同时文件编制的具体程序按《工艺文件编制和管理程序》执行; 5.1.4控制实施 a) 人力资源部对关键工序操作人员要进行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发证,持证上岗, 具体按《人力资源管理程序》执行; b)检验员和操作工按规定进行首检、自检及巡检,具体按《检验和试验管理程序》执行; c)各相关部门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文件,对关键工序实行重点控制; d)对质量不稳定的质控点,应依据PFMEA ,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5.2特殊工序控制 5.2.1确定原则 a)工序加工质量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包括在产品使用或服务已交付之后暴露出来(如焊接、热处理); b)不易或不能经济地验证产品特性(如喷漆); c)加工操作需要特殊技能的产品特性(如焊接、热处理)。 5.2.2质量控制文件的编制 a)工艺研究部组织编制《特殊工序明细表》、《特殊工序工艺规程》,同时文件编制的具体程序按《工艺文件编制和管理程序》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