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第7章课后知识题目解析

分析化学第7章课后知识题目解析
分析化学第7章课后知识题目解析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

1.条件电位和标准电位有什么不同?影响电位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答:标准电极电位E′是指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通常为25℃)半反应中各物质都处于标准状态,即离子、分子的浓度(严格讲应该是活度)都是1mol/l(或其比值为1)(如反应中有气体物质,则其分压等于1.013×105Pa,固体物质的活度为1)时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位。

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E0f)是当半反应中氧化型和还原型的浓度都为1或浓度比为,并且溶液中其它组分的浓度都已确知时,该电对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电位(且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后的实际电极电位,它在条件不变时为一常数)。由上可知,显然条件电位是考虑了外界的各种影响,进行了校正。而标准电极电位则没有校正外界的各种外界的各种因素。

影响条件电位的外界因素有以下3个方面;

(1)配位效应;

(2)沉淀效应;

(3)酸浓度。

2.是否平衡常数大的氧化还原反应就能应用于氧化还原中?为什么?

答:一般讲,两电对的标准电位大于0.4V(K>106),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于滴定分析。

实际上,当外界条件(例如介质浓度变化、酸度等)改变时,电对的标准电位是要改变的,因此,只要能创造一个适当的外界条件,使两电对的电极电位超过0.4V ,那么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也能应用于滴定分析。但是并不是平衡常数大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中。因为有的反应K虽然很大,但反应速度太慢,亦不符合滴定分析的要求。

3.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反应物的浓度;2)温度;3)催

化反应和诱导反应。

4.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有哪几类?这些方法的基本反应是什么?

答:1)高锰酸钾法.2MnO4+5H2O2+6H+==2Mn2++5O2↑+8H2O.

MnO2+H2C2O4+2H+==Mn2++2CO2+2H2O

2) 重铬酸甲法. Cr2O72-+14H++Fe2+===2Cr3++Fe3++7H2O

CH3OH+Cr2O72-+8H+===CO2↑+2Cr3++6H2O

3)碘量法3I2+6HO-===IO3-+3H2O,

2S2O32-+I2===2I-+2H2O

Cr2O72-+6I-+14H+===3I2+3Cr3++7H2O

5.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反应具备什么条件?

答: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反应,必须具备以下几个主要条件:

(1)反应平衡常数必须大于106,即△E>0.4V。

(2)反应迅速,且没有副反应发生,反应要完全,且有一定的计量关系。

(3)参加反应的物质必须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或能与还原剂或氧化剂生成沉淀的物质。

(4)应有适当的指示剂确定终点。

6.化学计量点在滴定曲线上的位置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电子转移数有什么关系?

答:氧化还原滴定曲线中突跃范围的长短和氧化剂与还原剂两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相差的大小有关。电位差△E较大,突跃较长,一般讲,两个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之差大于0.20V时,突跃范围才明显,才有可能进行滴定,△E值大于0.40V时,可选用氧化还原指示剂(当然也可以用电位法)指示滴定终点。

当氧化剂和还原剂两个半电池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即n1=n2时,则化学计量点的位置恰好在滴定突跃的中(间)点。如果n1≠n2,则化学计量点的位置偏向电子转移数较多(即n

值较大)的电对一方;n1和n2相差越大,化学计量点偏向越多。

7.试比较酸碱滴定、络合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的滴定曲线,说明它们共性和特性。

答:酸碱滴定、配位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的滴定曲线共性是:

1)在滴定剂不足0.1%和过量0.1%时,三种滴定曲线均能形成突跃;

2)均是利用滴定曲线的突跃,提供选择指示剂的依据。其特性是:酸碱滴定曲线是溶液的pH值为纵坐标,配位滴定的滴定曲线以pM为纵坐标,而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是以

E值为纵坐标,其横坐标均是加入的标准溶液。

8.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分为几类?各自如何指示滴定终点?

答:氧化还原滴定中指示剂分为三类:

(1)氧化还原指示剂。是一类本身具有氧化还原性质的有机试剂,其氧化型与还原型具有不同的颜色。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时,在化学计量点附近,指示剂或者由氧化型转变为还原型,或者由还原型转变为氧化型,从而引起溶液颜色突变,指示终点。

(2)自身指示剂。利用滴定剂或被滴定液本身的颜色变化来指示终点。

(3)专属指示剂。其本身并无氧化还原性质,但它能与滴定体系中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结合而显示出与其本身不同的颜色。

9.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和选择与酸碱指示剂有何异同?

答:氧化还原滴定所用的指示剂分为两个类型:氧化还原指示剂和其他指示剂。后者的变色原理和选择与酸碱指示剂无有任何异同点。而前者——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和选择与酸碱指示剂的异同点如下:

①酸碱指示剂的变色主要与溶液的酸度(pH值)有关;而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主要是决定于其氧化型和还原型(两型的颜色不同)的颜色。

②酸碱指示剂变色和氧化还原指示剂变色均有变色点;两者均有变色范围。

③酸碱指示剂和氧化还原指示剂的选择均与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有关。酸碱指示剂是范围,而氧化还原指示剂则是电位范围。其颜色强度的变化均是从10变到0.1的关系。

④酸碱指示剂的变色除与溶液的值有关外,而指示剂本身也有结构变化;氧化还原指示剂则只与电位有关。

10.在进行氧化还原滴定之前,为什么要进行预氧化或预还原的处理?预处理时对所用的预氧化剂或还原剂有哪些要求?

答:在进行氧化还原滴定之前,为了能成功的完成氧化还原滴定,时常需要将被测定的组分处理成能与滴定剂迅速、完全并按照一定计量关系起反应的状态,或者处理成高价后用还原剂进行滴定,或者处理成低价后用氧化剂滴定。滴定前使被测组分转变为一定价态的步骤称为滴定前的预处理。预处理时对所用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有以下几点要求:

(1)反应进行完全而且速度要快;

(2)反应应该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3)过量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应易于除去;

11.碘量法的主要误差来源有哪些?为什么碘量法不适宜在高酸度或高碱度介质中进行?

答;碘量法的主要误差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标准溶液的遇酸分解;

(2)碘标准溶液的挥发和被滴定碘的挥发;

(3)空气对KI的氧化作用:

(4)滴定条件的不适当。

由于碘量法使用的标准溶液和它们间的反应必须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因为在碱性溶液中,将会发生副反应:

S2O32-+4I2+10OH-=2SO42-+8I-+5H2O

而且在碱性溶液中还会发生歧化反应:

3I2+6OH-=IO3-+5I-+3H2O

如果在强碱性溶液中,溶液会发生分解:

S2O32-+2H+=SO2↑+S↓+H2O

同时,在酸性溶液中也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

4I-+4H++O2=2I2+2H2O

基于以上原因,所以碘量法不适宜在高酸度或高碱度介质进行。

12.比较用KMnO4’K2Cr2O7和Ce(SO4)2作滴定剂的优缺点。

和作滴定剂的优缺点见下表

13.设计一个分别测定混合溶液中AsO33-和AsO43-的分析方案(原理、简单步骤和计算公式)。

答:分别测定AsO 33-和AsO 43-碘量法分析方案如下:

(1) 于AsO 43-﹑AsO 33-的混合溶液中,在酸性条件下,加过量KI ,此时AsO 43-与I -反应:

AsO 43- +2I -+2H +=AsO 33+-I 2+H 2O

析出的I 2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 I 2+2S 2O 32-=2I -+S 4O 62-

由Na 2S 2O 3溶液的浓度(C Na2S2O3)和用去的体积(V Na2S2O3)即可求得AsO 43-的含量。 另外,在取一定量的AsO 43-和AsO 33-混合溶液,加NaHCO 3,在pH=8.0的条件下,用I 2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AsO 33-:

AsO 33-+I 2+2HCO 3-=====AsO 43-+2I -+2CO 2↑+H 2O (PH=8.0)

根据I 2溶液的浓度(C I2)和消耗的体积(V I2)即可求AsO 33-的量。 (2)测定步骤 ①AsO 43-的测定

移取混合试液25.00ml 于锥形瓶中,加酸和过量KI ,析出的I 2,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快到终点时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Na 2S 2O 3用滴定,终点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由下式计算AsO 43-的含量(以g/ml 表示):

AsO 43-=

00

.2521

10014

3323222-???

?AsO O S N O S Na M V C a (2)AsO 33-的测定

量取AsO 33-和AsO 43-混合溶液25.00ml ,若试液为碱性,可取酸调至微酸性后,加一定量NaHCO 3,用I 2标准溶液滴定AsO 33-,用淀粉作指示剂,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然后由下式计算AsO 33-的含量(以g/ml 表示):

AsO 33-=

00

.251001

3322-

??

?AsO I I M V C

14.在Cl -、Br -和I -三种离子的混合物溶液中,欲将I -氧化为I 2,而又不使Br -和Cl -氧化在常用的氧化剂Fe 2(SO 4)3和KMnO 4中应选择哪一种?

答:选用Fe 2(SO 4)3氧化剂即能满足上述要求,因为:

E 0 MnO4-/Mn2+=1.51V E 0Fe3+/Fe2+=0.771V E 0Cl2/2Cl-=1.395V E 0Br2/Br-=1.087V E 0I2/I-=0.621V

又标准电极电位可知:E 0Fe3+/Fe2+的电位低于E 0Cl2/2Cl 而E 0Br2/Br-高于E 0I2/I-故只能将氧化

为I 2,而不能将Cl -和Br -氧化。如果选用KMnO 4时则能将其氧化。

15.计算在1mol/LHCl 溶液中,当[Cl -]=1.0mol/L 时,Ag +/Ag 电对的条件电位。

解:经查表在1mol/l 的溶液中,E 0`Ag+/Ag =0.7994V

∵E=E 0Ag+/Ag +0.0592×lg []

[]Ag Ag + =0.7994+0.0592×lg[Ag +]

又∵[Cl -]=1mol/l Ksp [AgCl]=8.11×1010 ∴E=0.7994+0.0592×lg 8.11×1010=0.22V

16.计算在1.5mol/LHCl 介质中,当c Cr(VI)=0.10mol/L,c Cr(III)=0.020mol/L 时Cr 2O 72-/Cr 3+电对的电极电位。

解:附录中没有该电对相应的条件电位值,采用相近1mol/L 的介质中E 0=1.00V 代替

Cr 2O 72-+14H ++6e -==2Cr 3++7H 2O

当C Cr(VI)=0.10mol/L C Cr(III)=0.020mol/L

E=E 0 Cr(VI)/ Cr(III)+

6059.0lg =)

()

(III Cr VI Cr C C 1.02V =1.01V

17.计算pH=10.0,[NH 4+]+[NH 3]=0.20mol/L 时Zn 2+/Zn 电对条件电位。若C Zn(II)=0.020mol/L,体系的电位是多少?

解:已知E 0Zn2+/Zn =-0.763V, Zn -NH 3络合物的lg β1-lg β4分别为2.27,4.61,7.01,9.06. [HO -]=10-4, pKa=9.26

1) pH=pKa+lg[NH 3]/[NH 4+]

10.0=9.26+ lg[NH 3]/[NH 4+] (1)

C NH3=[NH 4+]+[NH 3]=0.20 (2) (1)、(2)联立解得 [NH 3]=0.169 mol/L

∵ 4

3433323231]

[][][][1NH NH NH NH Zn ββββα++++=

=27

.210

1+()()()4

06.93

01.72

61.4169.010169.010169.010169.0?+?+?+?

=9.41×105 ∴ E=E 0+

Zn α1lg 2059.0?=-0.763+510

41.91

lg 2059.0??=-0.94 V 2) 若[Zn 2+]=0.020mol/l,则E=-0.94+

V 99.002.0lg 2

059

.0-=? 18.分别计算[H +]=2.0mol/L 和pH=2.00时MnO 4-/Mn 2+电对的条件电位。

解: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为,MnO 4-+4H ++5e-==Mn 2++4H 2O ,经查表E 0=1.51V

当[H+]=2.0mol/l, E=E 0+

8]lg[5059

.0+?H =1.54V 当[H +]=0.01mol/l, E=E 0+V H 32.1]lg[2

059

.08=?+. 19.用碘量法测定铬铁矿中铬的含量时,试液中共存的Fe 3+有干扰。此时若溶液的pH=2.0,Fe(III)的浓度为0.10mol/L, Fe(Ⅱ)的浓度为1.0×10-5mol/L ,加入EDTA 并使其过量的浓度为

0.10mol/L 。问此条件下,Fe 3+的干扰能否被消除?

解:已知 [Fe 3+]=0.10mol/l ,[Fe 2+]=1.0×10-5mol/l 。EDTA=0.10mol/l 。查表知:pH =2.0时, lg α(H)=13.51, lgK FeY-=25.1, lgK FeY2-=14.32

∵ )('H Y MY MY K K α?= 故:

lgK ’FeY-= lgK FeY-- lg α(H)=25.1-13.51=11.59 lgK ’FeY2-= lgK FeY2-- lg α(H)=14.32-13.51=-0.19 根据:Fe + Y = FeY 得:

[Fe 3+]=0.1/0.1×10-11.59=10-11.59 mol/L; [Fe 2+]=1.0×10-5/0.1×10-0.19=10-4.81 mol/L;

V Fe Fe E Fe Fe 37.0]

[]

[lg 059.077.023/23=?+=+

++

+ 0.37V

∴ 能排除。

20.已知在1mol/LHCl 介质中,Fe(III)/Fe(II)电对的E 0=0.70V ,Sn(IV)/sn(II)电对的 E 0=0.14V 。 求在此条件下,反应2Fe 3++Sn 2+==Sn 4++2Fe 2+的条件平衡常数。 . 解:已知E 0Fe 3+/Fe 2+=0.70V, E 0Sn 4+/Sn 2+=0.14V

对于反应 2Fe 3++Sn 4+=2Fe 2++Sn 2+

. 则, ()

()5

201105.9`98

.18059

.014.070.02059.0`lg ?==+?=-=K E E n K 21.对于氧化还原反应BrO 3-+5Br -+6H +-==3Br 2+3H 2O (1)求此反应的平衡常数(2)计算当溶液的pH=7.0,[BrO 3-]=0.10mol/L,[Br -]=0.70mol/L 时,游离溴的平衡浓度。 解:1)与此有关的两个半电池反应为

()V E Br e Br V E O H Br e H BrO 087.1,2

1

52.1,321

5620210223==+=+=

++---+-

液体

根据式(9-18)可得:

()

()36

200

1108.244

.36059

.009.152.15059.0lg ?==-?=-=K E E n K 2)

l

mol BrO l mol Br l mol H H Br BrO Br K /1000.0][,/70.0][,/10][][][][][376533

2===??=

---++--

将K 值及其他有关数据带入,

[]()()[]()

l mol Br Br /106.31070.010.0108.232675

3

236

--?=??=?

22.在0.5mol/LH 2SO 4介质中,等体积的0.60mol/LFe 2+溶液与0.20mol/LCe 4+溶液混合。反应达到平衡后,Cr 4+的浓度为多少?

解:附录中没有与之相应的电位值,可用1mol/LH 2SO 4代替。

V E V E 68.0,44.10

20

1==

l mol C l mol C /1.0,/3.0201

0==因为是等体积混合,

其反应为:++++

+=+3342Ce Fe Ce Fe

当体系达到平衡,E 为定值

1

.0lg 059.044.1,66.01.03.01

.0lg 059.068.04+?+==-?+=Ce C E V E

+

++

++=?+=2334lg

059.0,lg

059.002

1

Fe Fe Ce Ce C C E E C C E E

()l mol C Ce /1002.6154-?=+

23.在1mol/LHClO 4介质中,用0.02000mol/LKMnO 4滴定0.10mol/LFe 2+,试计算滴定分数分别为0.50,1.00,2.00时体系的电位。已知在此条件下,MnO 4-/Mn 2+的电对的E 0ˊ=1.45V ,Fe 3+/Fe 2+电对的E 0ˊ=0.73V 。

解:1)MnO 4-+5Fe 2++8H +=Mn 2++5Fe 3++4H 2O 当f=0.5时

()

()V

E V E V E Fe l mol V V V V Fe V V V V Fe l mol V V V Mn Fe V

E Fe Fe E E V V V V Fe MnO f 45.13,33.12:.73.010

3.3103.3lg 059.073.0]

[/103.350.002

.05.0510.0][50.002

.0510.0][/103.350.050.002000.05][5][73.0]

[]

[lg

059.050.050

.0][][52

2

320

00020

00220

00

23023/Fe Fe 000

242

3===???+=?=+??-?=

+?-?=?=+??===+===?=--+-++-+++++-

))同理可得又因为,

24.在0.10mol/LHCl 介质中,用0.2000mol/LFe 3+滴定0.10mol/LSn 2+,试计算在化学计量点时的电位及其突跃范围。在此条件中选用什么指示剂,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是否一致?已知在此条件下,Fe 3+/Fe 2+电对的E 0`=0.73V ,Sn 4+/Sn 2+电对的E 0`=0.07V 。

解:用Fe 3+标准溶液滴定Sn 2+的反应如下;

2Fe 3++Sn 2+=2Fe 2++Sn 4+

查附表十一可知,在1mol/LHCl 介质中 E of Sn4+/Sn2+=0.14V E of Fe3+/Fe2+=0.70V

化学计量点Sn 2+前剩余0.1%时: E=E of Sn4+/Sn2++(0.059/2) lg

+

+24Sn Sn C C

=0.14+(0.059/2)lg99.9/0.1 =0.23V

当Fe 3+过量0.1%时, E= E of Fe3+/Fe2++0.059㏒

+

+

23Fe Fe C C =0.70+0.059㏒9

.991

.0 =0.52V

故其电位的突跃范围为0.23—0.52V 化学计量点时的电位可由式(9-22) E sp =(n 1E1of +n 2E 2of )/(n 1+n 2) =(0.70+2×0.14)/3 =0.33V

在此滴定中应选用次甲基蓝作指示剂,E In of =0.36V,由于E sp ≠E In of 故滴定终点和化学计量点不一致。

25.分别计算在1mol/LHCl 和1mol/LHCl-0.5mol/LH 3PO 4溶液中,用0.1000mol/Lk 2Cr 2O 4滴定20.00mL0.600mol/LFe 2+时化学计量点的电位。如果两种情况下都选用二苯胺璜酸钠作指示剂,哪种情况的误差较小?已知在两种条件下,Cr 2O 72-/Cr 3+的E o =1.00V,指示剂的E 0=0.85V.Fe 3+/Fe 2+电对在1mol/LHCl 中的E 0=0.70V,而在1mol/LHCl 0.5mol/LH 3PO 4中的E 0`=0.51V 。

解;

反应:

V E PO lH mol lHCl mol V E lHCl mol l mol Cr Cr H E E Cr H E E E O

H Fe Cr Fe H O Cr sp sp Fe Fe of Cr O Cr of Fe Fe Cr O Cr sp 94.01000.021log 059.051.01600.171/5.0/1)296.01000.021log 059.070.0100.1671/1)1/1000.0][][2][log

7059.0716][2][log

7059.0716762614433314

//314

/0/0233227

2233272233272=??

? ???+?+?=

-=???

???+?+?==?+?+?=?+?+?=∴++=+++++++++++-

+++-+++-中,

在在化学计量点时,,又

26.用30.00ml 某KMnO 4标准溶液恰能氧化一定的KHC 2O 4.H 2O,同样质量的又恰能与25.20mL 浓度为0.2012mol/L 的KOH 溶液反应。计算此KMnO 4溶液的浓度。 解:n KHC2O4H2O =0.2012×25.20×10-3 C KMnO4V KMnO4×5= n KHC2O4H2O ×2

∴C KMnO4L mol /06760.05

1000.302

1020.252012.033=?????--

27.某KMnO 4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02484mol/L,求滴定度:(1)T KMnO4/Fe;(2)T KMnO4/Fe2O3; (3)T KMnO4/FeSO4.7H2O

解:MnO 4-+5Fe 2++8H +=Mn 2++5Fe+4H 2O

(1)T=c ×M/1000×b/a

T=0.02484×55.85×5×10-5=0.06937g/mol

(2)T= 0.02484×10-3×2.5×159.69=0.009917g/mol (3)T=0.02484×10-3×1×5×278.03g/mol=0.03453g/mol

28.用0.2643g 纯As 2O 3标定某KMnO 4溶液的浓度。先用NaOH 溶解AsOKMnOmLKMnO 溶

液滴定,用去40.46ml.计算KmnO 4溶液的浓度。

解:

C ???=??-31046.4052284

.1972643

.0 C=0.02641mol/L

29.准确称取铁矿石试样0.5000g,用酸溶解后加入SnCl 2,使Fe 3+还原为Fe 2+,然后用24.50mlKMnO 4标准溶液滴定。已知1mlKMnO 4相当于0.01260g H 2C 2O 4.2H 2O.试问:(1)矿样中Fe 及Fe 2O 3的质量分数各为多少?(2)取市售双氧水3.00ml 稀释定容至250.0ml ,从中取出20.00ml 试液,需用上述溶液KMnO 421.18ml 滴定至终点。计算每100.0ml 市售双氧水所含H 2O 2的质量。

解: Fe 2O 3~2Fe 3+~2Fe 2+

MnO 4-+5Fe 2++8H += Mn 2-+5Fe 3++4H 2O 2MnO 4-+5C 2O 42-+6H +=2Mn 2-+10CO 2↑+8H 2O 2MnO 4-+5H 2O 2+6H +=2Mn 2-+5O 2↑+8H 2O 5Fe 2O 3~10 Fe 2+~2MnO 4- (1)求KMnO 4的浓度C

C=0.04000mol/L

%25.78%100]5000.0/)69.1591000

1

04000.050.245.2[(e 3

2=???

??=O Fe ω Fe ω=%73.53%100]5000.0/)85.551000

1

04.050.245[(=???

?? (2) 先求的浓度

442222KMnO KMnO 52V C V C O H O H ?=? 18.2104000.0500.20222??=?O H C mol/L 1059.022=O H C

100.0ml 市售双氧水所含H 2O 2的质量=

1003

02

.341025010595.03????- 207

.12601260

.01000151?=??

?C

=30.00g/100ml

30.准确称取含有PbO 和PbO 2混合物的试样 1.234g ,在其酸性溶液中加入20.00mL0.2500mol/LH 2C 2O 4溶液,试PbO 2还原为Pb 2+。所得溶液用氨水中和,使溶液中所有的Pb 2+均沉淀为PbC 2O 4。过滤,滤液酸化后用0.04000mol/LKMnO 4标准溶液滴定,用去10.00mL ,然后将所得PbC 2O 4沉淀溶于酸后,用0.04000mol/LKMnO 4标准溶液滴定,用去30.00ml 。计算试样中PbO 和PbO 2的质量分数。 解:n 总 =mol 33

10510

202500.0--?=?? n 过=mol 331012

5

101004.0--?=?

?? n 沉=mol 33

1052

5

103004.0--?=?

?? n 还=mol 3333

1051031010

5----?=?--?

n PbO2=10-3mol 3

102/2-=?

PbO 2%=

%38.19%100234

.12

.239103=??- n pb =mol 3

102-?

Pb%=

%18.36%100234

.12

.2231023=???- 31.仅含有惰性杂质的铅丹(Pb 3O 4)试样重3.500克,加一移液管Fe 2+标准溶液和足量的稀H 2SO 4于此试样中。溶解作用停止以后,过量的Fe 2+需3.05ml0.04000mol.l -1KMnO 4溶液滴定。同样一移液管的上述Fe 2+标准溶液,在酸性介质中用0.04000mol,l -1KMnO 4标准溶液滴定时,需用去48.05ml 。计算铅丹中Pb 3O 4的质量分数。 解:Pb 3O 4+2Fe 2++8H +=3Pb 2++2 Fe 3++4H 2O

MnO 4-+5Fe 2++8H += Mn 2-+5Fe 3++4H 2O

5Pb 3O 4~10 Fe 2+~2MnO 4-

Pb3O4ω=s

m M

C V V ???-?-3211025)(

Pb3O4ω=500

.36

.6851004000.005.305.48253???-?-)(

=88.15%

32.准确称取软锰矿试样0.5261g ,在酸性介质中加入0.7049g 纯Na 2C 2O 4。待反应完全后,过量的Na 2C 2O 4用0.02160mol/LKMnO4标准溶液滴定,用去30.47ml 。计算软锰矿中MnO 2的质量分数?

解: n 过=

31047.3002160.025-??? n 总=

1347049

.0 (n 总- n 过)

?2=2n n=3.615310-?

MnO 2%=

%74.59%1005261

.094

.8610615.33=???- 33.用K 2Cr 2O 7标准溶液测定1.000g 试样中的铁。试问1.000LK 2Cr 2O 7标准溶液中应含有多克K 2Cr 2O 7时,才能使滴定管读到的体积(单位ml )恰好等于试样铁的质量分数(%) 解:Cr 2O 72-+6Fe 2++14H +=2Cr 3++6Fe 3++14H 2O

c m =18

.294 cV nFe =??610001

A%=1

85

.55610001???cV A=V

c=02984.0/85

.55610=?L mol =0.02984g 778.818.294=?

34.0.4987g 铬铁矿试样经Na 2O 2熔溶后,使其中的Cr 3+氧化为Cr 2O 72-,然后加入10ml3mol/LH 2SO 4及50ml0.1202mol/L 硫酸亚铁溶液处理。过量的Fe 2+需用15.05mlK 2CrO 7标准溶液滴定,而标准溶液相当于0.006023g 。试求试样中的铬的质量分数。若以Cr 2O 3表示时又是多少?

解:n 过=

mol 310623.185.55006023

.005.15-?=?

n 总=

mol 331001.61202.01050--?=??

n 沉=4.387mol

n=

mol 7312.06

387

.4= Cr%=%53.15%1004897

.099.5127312.0=???

Cr 2O 3%=%69.22%1004897

.099

.1517312.0=??

35. 将0.1963g 分析纯K 2Cr 2O 7试剂溶于水,酸化后加入过量KI ,析出的I 2需用33.61mlNa 2S 2O 3溶液滴定。计算Na 2S 2O 3溶液的浓度?

解: Cr 2O 72-+6I -+14H +=2Cr 3++3I 2+7H 2O

2S 2O 32-+I 2=2I -+S 4O 62- Cr 2O 72-~3I 2~6 S 2O 32-

=?618

.2941963

.031061.33-??c

c=0.1191mol/L

36.称取含有Na 2HAsO 3和As 2O 5及惰性物质的试样0.2500g ,溶解后在NaHCO 3存在下用0.05150mol/LI 2标准溶液滴定,用去15.80ml 。再酸化并加入过量KI,析出的I 2用0.1300mol/LnaS2O3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0.70ml 。计算试样中Na 2HAsO 3和质量分数。 解:52O As AsO 43-

AsO 33-+I 2 → As +5 As +5+I - → As 3+ nAs 3+=0.051503

1080.15-??

%30.55%10025

.091

.1691080.1505150.0%33=????=

∴-NaHAsO 5138.0)1080.1505150.010

5.070.201300.0(5.033

52=??-????=--O As n

%45.24%10025

.01084.2295138.021

%3

52=????=-O As

37.今有不纯的KI 试样0.3504g ,在H 2SO 4溶液中加入纯K 2CrO 40.1940g 与之反应,煮沸逐出生成的I 2。放冷后又加入过量KI ,使之与剩余的K 2CrO 4作用,析出的I 2用0.1020mol/L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用去10.23ml 。问试样中KI 的质量分数使多少? 解: 2CrO 42-+2H += Cr 2O 72-+H 2O

Cr 2O 72-+6I -+14H +=2Cr 3++3I 2+7H 2O

2S 2O 32-+I 2=2I -+S 4O 62-

2CrO 42-~Cr 2O 72-~6I -~3I 2~6 S 2O 32- CrO 42-~3I - CrO 42-~3 S 2O 32-

剩余K 2CrO 4的物质的量n K2CrO4=0.10203103

1

23.10-???=3.478×10-4 K 2CrO 4的总物质的量n=

mol 31019

.194194

.0-= 0.1020

与试样作用的K 2CrO 4的物质的量n=6.522×10-4

KI ω =

%70.92%1003504

.000

.1663106522.03=????- 38.将1.025g 二氧化锰矿样溶于浓盐酸中,产生的氯气通入浓KI 溶液后 ,将其体积稀释到250.0ml 。然后取此溶液25.00ml ,用0.1052mol/L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需要20.02ml 。求软锰矿中MnO 2的质量分数。

解:MnO2ω=%32.89%100025

.194

.86101052.002.2021

2=?????-

39.称取苯酚试样0.4082g ,用NaOH 溶解后,移入250.0ml 容量瓶中,加入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25.00ml,加入溴酸钾标准溶液(KbrO 3+KBr)25.00ml ,然后加入HCl 及KI 。待析出I 2后,再用0.1084mol/L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0.04ml 。另取25.00ml 溴酸钾标准溶液做空实验,消耗同浓度的 Na 2S 2O 341.60 ml 。试计算试样中苯酚的质量分数。

解:有关的反应式为

BrO 3-+5Br -+6H +=3Br 2+3H 2O 3Br 2+C 6H 5OH=C 6H 2Br 3OH+3HBr

Br 2+2I -=I 2+2Br -

2S 2O 32-+I 2=2I -+S 4O 62-

可知:BrO 3-~C 6H 5OH ~6S 2O 32-, 则 322322336

1

O S Na O S Na KBrO KBrO V c V c ??=

? 得:103006.000

.2561084.060.413

-?=??=L mol c KBrO

故苯酚在试样中的含量为

%100)61

(56322322356???-=s

OH

H C O S Na O S Na KBrO OH

H C m M V c c ω

%1004082

.014

.94)04.241084.061

00.2503006.0(????-?= =89.80%

40.燃烧不纯的Sb 2S 3试样0.1675g ,将所得的SO 2通入FeCl 3溶液中,使Fe 3+还原为Fe 2+。再在稀酸条件下用0.01985mol/LKMnO 4标准溶液滴定Fe 2+,用去21.20ml 。问试样中Sb 2S 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解:n Fe3+=n Fe2+=21.20501985.010

3

???-

223?=+SO Fe n n +=

∴322

1

Fe SO n n Sb 2S 3%=%14.71%1001675

.081

.339501985.01020.2121

313=???????-

分析化学课程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 章节小结 1.基本概念及术语 准确度:分析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其大小可用误差表示。 精密度:平行测量的各测量值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其大小可用偏差表示。 系统误差:是由某种确定的原因所引起的误差,一般有固定的方向(正负)和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包括方法误差、仪器或试剂误差及操作误差三种。 偶然误差:是由某些偶然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其大小和正负均不固定。 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通常包括全部准确值和最末一位欠准值(有±1个单位的误差)。 t分布:指少量测量数据平均值的概率误差分布。可采用t 分布对有限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置信水平与显著性水平:指在某一t值时,测定值x落在μ±tS范围内的概率,称为置信水平(也称置信度或置信概率),用P表示;测定值x落在μ±tS范围之外的概率(1-P),称为显著性水平,用α表示。 置信区间与置信限:系指在一定的置信水平时,以测定结果x为中心,包括总体平均值μ在内的可信范围,即μ=x±uσ,式中uσ为置信限。分为双侧置信区间与单侧置信区间。 显著性检验:用于判断某一分析方法或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检验。包括t检验和F检验。

2.重点和难点 (1)准确度与精密度的概念及相互关系准确度与精密度具有不同的概念,当有真值(或标准值)作比较时,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准确度表示测量结果的正确性,精密度表示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或重现性。虽然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但高的精密度不一定能保证高的准确度,因为可能存在系统误差。只有在消除或校正了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高的分析结果才是可取的,因为它最接近于真值(或标准值),在这种情况下,用于衡量精密度的偏差也反映了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 (2)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性质、来源、减免方法及相互关系系统误差分为方法误差、仪器或试剂误差及操作误差。系统误差是由某些确定原因造成的,有固定的方向和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可通过与经典方法进行比较、校准仪器、作对照试验、空白试验及回收试验等方法,检查及减免系统误差。偶然误差是由某些偶然因素引起的,其方向和大小都不固定,因此,不能用加校正值的方法减免。但偶然误差的出现服从统计规律,因此,适当地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取平均值表示测定结果,可以减小偶然误差。二者的关系是,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平行测定次数越多,偶然误差就越小,其平均值越接近于真值(或标准值)。 (3)有效数字保留、修约及运算规则保留有效数字位数的原则是,只允许在末位保留一位可疑数。有效数字位数反映了测量的准确程度,绝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在计算一组准确度不等(有效数字位数不等)的数据前,应采用“四舍六入五留双”的规则将多余数字进行修约,再根据误差传递规律进行有效数字的运算。几个数据相加减时,和或差有效数字保留的位数,应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绝对误差最大)的数据为依据;几个数据相乘除时,积或商有效数字保留的位数,应以相对误差最大(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数据为准,即在运算过程中不应改变测量的准确度。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并不同意这一种说法,第一,按照当时项羽和刘邦两军兵力对比.项羽在解赵国之围后,收编了其他诸侯国的军队,兵力达到40万,而刘邦虽然占据了咸阳城,但是兵力只有10万,而且由刘邦军队把守着的函谷关已经被项羽攻破,可以讲,项羽消灭刘邦是指日可待.所以,鸿门宴,并不是唯一一次消灭刘邦的机会.第二,鸿门宴的出现的原因.由于当时项羽来到鸿门后,听到刘邦一个下属讲刘邦准备据关中为王,一怒之下便决定对刘邦发动一场军事行动,其实就是打击报复刘邦.但是由于项羽集团里面,一个人的出现,项伯.他和张良是老朋友.所以当他得知项羽要攻打刘邦时,连夜偷偷地跑到张良那里(当时张良跟随在刘邦的身边),叫张良快跑.而张良,则和刘邦在项伯面前演了一出戏,让刘邦在项伯面前诉冤,并告诉项伯,刘邦很希望化解这段误会,自己亲自到鸿门向项羽赔罪.而项伯这个糊涂虫,回去后把刘邦的”冤“告诉了项羽,项羽一听心软了,居然取消了第二天对刘邦的军事行动,从而催生了鸿门宴.第三,鸿门宴上的刺杀行动.此次刺杀行动的主谋,便是项羽手下谋士范增,此事还得到项羽的默许.当刘邦一见到项羽时,便对项羽大拍马屁,让项羽的虚荣心和骄傲得到最大的满足,此时的项羽居然还对刘邦有一点点悔意,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刺杀刘邦.在宴席上,范增频频发出暗号示意项羽杀死刘邦,但是项羽却“不忍心”杀掉刘邦,而在项伯和樊哙的掩护下,项羽对刘邦的“悔意”越加严重.最后刘邦丢下张良和二百多随从,只带着四员大将,在陈平的协助下偷偷地逃出项羽的军营,回到自己的驻地灞上,从而结束了鸿门宴.所以,鸿门宴对于刘邦集团而言,是化解项羽对他的一场迫在眉睫的军事行动,而采取的一种妥协的行为,在项伯,张良和樊哙的精彩演出下,这场戏演的非常成功.而对项羽

分析化学知识点归纳 第五章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1、离子的活度和活度系数 离子的活度是指其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有效浓度。由于溶液中离子间存在静电作用,它们的自由运动和反应活性因此受到影响,这样它们在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浓度与实际浓度间存在一定差别。如果以i c 表示第i 种离子的平衡浓度,i a 表示活度。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i i i c a γ=,比例系数i γ称为i 的活度系数,它反映了实际溶液与理想溶液之间偏差的大小。对于强电解质溶液,当溶液的浓度极稀时,离子间距离变得相当大,以至于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小至可以忽略不计。这时可将其视为理想溶液, 离子的活度系数可视为1,即i i c a =。对于稀溶液(< 0.11 -?L mol )中离子的活度系 数,可以采用德拜—休克尔公式来计算,即?? ? ? ?? +=-I a B I z i i &1512.0lg 2 γ,其中i z 为,i 离子的电荷数;B 是常数,25℃时为0.00328;a &为离子体积参数,约等于水化离子有效半径,以( ) m pm 12 10 -记,一些常见离子的a &值表列于下表;I 为溶液的离子强度。 当例子强度较小时,可不考虑水化离子的大小,活度系数可按德拜—休克尔公式的极限式计算,即I z i i 2512.0lg =-γ。离子强度与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及所带的电荷 数有关,稀溶液的计算式为∑==n i i i z c I 1 2 21;溶液中中性分子的活度系数近似等于1。 离子的 &值

2、溶液中的酸碱反应与平衡常数 ⑴酸碱反应的种类 ① 溶剂分子之间的之子转移反应称为质子自递反应,其平衡常数叫做溶剂分子的质 子自递常数。 ② 酸碱溶质与溶剂分子之间的反应叫做酸碱的解离,其平衡常数叫做溶质的解离常 数。 ③ 酸碱中和反应的反应常数叫做酸碱反应常数。 ④ 水解反应。(碱越强,其共轭酸越弱;酸越强,其共轭碱越弱) ⑵用活度或同时用活度和浓度表示反应平衡常数。 假设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为+ -+=+HB A B HA 当反应物及生成物均以活度表示时,其平衡常数为HA A H B A a a a a K + --=ο ,ο K 称为活度常 数,又叫热力学常数,它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各组分都用平衡浓度表示时,则[][][][] HA B A HB K c - + = ,c K 称为浓度常数,其大小不仅与 温度有关,还与溶液的离子强度有关。ο K 与c K 之间的关系为 [][][][] - + - + + -≈? =-= - + A H B c HA B A HB HA A H B A K HA B A HB a a a a K γγγγγγο 。 若+ HB 用活度表示,其他组分用浓度表示,则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中考必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1、常见元素、原子图化合价口诀 正一氢锂钠钾银铵根;负一氟氯溴碘氢氧根;二价氧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锰有二四六和七,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为0永不变;酸根负,一价硝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就是磷酸根。 一些常见元素、原子团(根)的化合价 2、初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 白色沉淀:CaCO3、BaCO3、Mg(OH)2、Al(OH)3、Zn(OH)2、AgCl、BaSO4(其中仅BaSO4、AgCl是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微溶于水:Ca(OH)2、CaSO4、Ag2SO4 3、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1)金刚石、石墨:C (2)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S (7)氢硫酸:H 2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苏打: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小苏打:NaHCO3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有毒、误食造成失明甚至死亡):CH3OH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具有酸的通性)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 (17)氨气:NH3(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 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4、常见物质的颜色 (1)固体物质颜色 A 、白色固体: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钠、五 氧化二磷、白磷、氧化镁、氯酸钾、氯化钾、氯化钠、 B、黄色固体:硫粉(S) C、红色固体:红磷(P)、氧化铁、铜(Cu)、氧化汞(HgO) .5H2O D、蓝色固体:胆矾CuSO 4 E、黑色固体:木炭、石墨、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 F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锰酸钾K2MnO4 G、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H、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I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锌等金属。

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贴

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贴 分析化学是关于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论的一门科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鉴定物质中含有那些组分,及物质由什么组分组成,测定各种组分的相对含量,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或晶体。今天,就从分析化学的发展历史、分析方法、几大分析方法等几个角度介绍分析化学。 一、发展历史 第一个重要阶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利用当时物理化学中的溶液化学平衡理论,动力学理论,如沉淀的生成和共沉淀现象,指示剂作用原理,滴定曲线和终点误差,催化反应和诱导反应,缓冲作用原理大大地丰富了分析化学的内容,并使分析化学向前迈进了一步. 第二个重要阶段 20世纪40 年代以后几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物理学和电子学的发展,促进了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改变了经典分析化学以化学分析为主的局面。 原子能技术发展,半导体技术的兴起,要求分析化学能提供各种灵敏准确而快速的分析方法,如,半导体材料,有的要求纯度达99.9999999%以上,在新形势推动下,分析化学达到了迅速发展。最显著的特点是:各种仪器分析方法和分离技术的广泛应用。 第三个重要阶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的到来,促使分析化学进入第三次变革时期。 由于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新材料科学发展的需要,基础理论及测试手段的完善,现代分析化学完全可能为各种物质提供组成、含量、结构、分布、形态等

等全面的信息,使得微区分析、薄层分析、无损分析、瞬时追踪、在线监测及过程控制等过去的难题都迎刃而解。 分析化学广泛吸取了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成为当代最富活力的学科之一。 二、分析方法的分类 1.按原理分: 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光学分析方法:光谱法,非光谱法; 电化学分析法:伏安法,电导分析法等; 色谱法: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 其他仪器方法:热分析; 2.按分析任务: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 定量分析的操作步骤: ①取样; ②试样分解和分析试液的制备; ③分离及测定; ④分析结果的计算和评价; 3.按分析对象: 无机分析,有机分析,生物分析,环境分析等; 按试样用量及操作规模分: 常量、半微量、微量和超微量分析;

分析化学考研体会

分析化学考研复习不完全攻略 2009-09-07 16:22 分析化学是化学四大学科之一,也是化学、化工、药学、检验等专业考研必考的专业课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分析化学内容分散、范围广泛、理论晦涩、记忆内容多,历来是考研复习的老大难之一。 本文就结合笔者自己的心得,探索一下破解这些困难的途径。讨论重心主要在药学分析化学范畴,也可供分析化学专业或考分析化学的非分析专业考生参考。 一、准备 有的放矢,谋定后动。前期充足的准备可以为后期复习进程减少很多麻烦,提高复习的效率。我们要准备的材料包括:指定教材、历年真题、相关复习资料、习题集、笔记本与其他参考书。 指定教材。这是最重要的书,将伴随我们走完复习的全程。这本书一定要精读、细读,读明白,读透彻。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三遍是最起码的要求。 历年真题与考试大纲。有些院校的真题对外公布,可以买到或从学校网站上下载,一定要认真研究。有些院校则不公布,此时指定教材及其配套习题集就成了唯一救命稻草。此外,有些名校或院所(如北大、清华、中山、中科大、中科院等)的真题做一下只有好处没坏处。如果有考试大纲,建议获取一份。 相关复习资料。有些是针对某些学校或某些教材编写并公开出版,有些则是高校的内部资料。 习题集。光看书和做真题远远不够,需要做一定量习题。建议使用与指定教材配套的习题集。有些相关复习资料中已经包含了大量习题,没必要再买习题集。笔记本。做笔记非常重要!越到复习后期,对笔记的依赖程度越高。 其他参考书。分析化学本质上是一门技术,它极端依赖其他学科(无机、物化、统计、原子物理)的基础理论.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如果一些理论问题搞不明白, 就要去查阅相关学科的教材,即使仅将相关章节泛读一遍,也会令你豁然开朗。二、复习进程 一般进行三轮复习,时间从7月到次年1月。根据不同情况可以走更多轮次或安排更多时间。但建议第一轮复习花的时间稍多一些,第三轮复习控制在一个月左右。 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构建网络。把教材看完至少一遍,并且做一定量习题。第二轮复习:大量做题,模拟训练。整合知识,做真题或者一些较难、较综合的习题。 第三轮复习:最后冲刺,查漏补缺。以回顾基础知识为主,不再做太难的题目。 在正式开始复习之前,有必要回顾近年真题,确定考试大致范围和重点。再做一套带答案的试题,对自己的基础进行评估,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试题的难度制定复习计划。 留出两份带答案的试题(如果真题带答案更好),每轮复习结束后作为自测并评分。 要重视网络的作用。像免费考研论坛、小蚂蚁、小木虫、丁香园等网站(论坛)都有大量的分析化学资料可供利用,还有许多高手聚集,是提高水平的好场所。

(完整版)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1.分析方法的分类 按原理分: 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光学分析方法:光谱法,非光谱法 电化学分析法:伏安法,电导分析法等 色谱法: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 其他仪器方法:热分析 按分析任务: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 按分析对象:无机分析,有机分析,生物分析,环境分析等 按试样用量及操作规模分: 常量、半微量、微量和超微量分析 按待测成分含量分: 常量分析(>1%), 微量分析(0.01-1%), 痕量分析(<0.01%) 2.定量分析的操作步骤 1) 取样 2) 试样分解和分析试液的制备 3) 分离及测定 4) 分析结果的计算和评价 3.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反应按一定的反应方程式进行 ?反应要定量进行 ?反应速度较快 ?容易确定滴定终点 4.滴定方式 a.直接滴定法 b.间接滴定法 如Ca2+沉淀为CaC2O4,再用硫酸溶解,用KMnO4滴定C2O42-,间接测定Ca2+ c.返滴定法 如测定CaCO3,加入过量盐酸,多余盐酸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返滴 d.置换滴定法 络合滴定多用 5.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基准物质: 能用于直接配制和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 要求:试剂与化学组成一致;纯度高;稳定;摩尔质量大;滴定反应时无副反应。标准溶液: 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 配制方法有直接配制和标定两种。 6.试样的分解 分析方法分为干法分析(原子发射光谱的电弧激发)和湿法分析 试样的分解:注意被测组分的保护 常用方法:溶解法和熔融法 对有机试样,灰化法和湿式消化法

初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Ⅰ、化学用语 一、输记下列元素名称、符号: 1、O氧H氢N氮Cl氯C碳P磷S硫 2、K钾Ca钙Na钠Mg镁Al铝Zn锌Fe铁Cu铜Hg汞Ag银Mn锰Ba钡 二、熟记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单质:H2氢气O2氧气N2氮气C碳P磷S硫Fe铁Cu铜Hg汞 2、化合物 (1)氧化物: H2O水CO2二氧化碳CO一氧化碳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P2O5五氧化二磷Fe2O3氧化铁Fe3O4四氧化三铁CaO氧化钙MgO氧化镁CuO氧化铜ZnO氧化锌FeO氧化亚铁MnO2二氧化锰Na2O氧化钠 (2)酸: HCl盐酸H2SO4硫酸HNO3硝酸H3PO4磷酸H2CO3碳酸H2SO3亚硫酸 (3)碱: NaOH氢氧化钠KOH氢氧化钾Ca(OH)2氢氧化钙Ba(OH)2氢氧化钡Cu(OH)2氢氧化铜Fe(OH)3氢氧化铁Fe(OH)2氢氧化亚铁Al(OH)3氢氧化铝Mg(OH)2氢氧化镁 (4)盐: NaCl氯化钠Na2CO3碳酸钠ZnCl2氯化锌CaCl2氯化钙KCl氯化钾Na2SO4硫酸钠CuSO4硫酸铜AgCl氯化银FeCl3氯化铁FeCl2氯化亚铁AlCl3氯化铝FeSO4硫酸亚铁Fe2(SO4)3硫酸铁ZnSO4硫酸锌CaCO3碳酸钙BaCl2氯化钡BaSO4硫酸钡KClO3氯酸钾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KNO3硝酸钾Cu(NO3)2硝酸铜Hg(NO3)2硝酸汞NH4Cl氯化铵NH4NO3硝酸铵(NH4)2SO4硫酸铵NH4HCO3碳酸氢铵NaHCO3碳酸氢钠Cu2(OH)2CO3碱式碳酸铜 (5)有机物: CH4甲烷C2H5OH乙醇(酒精)CH3OH甲醇CH3COOH乙酸(醋酸)CO(NH2)2尿素 三、熟记下列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1) +1 +1 +1 +1 +2 +2 +2 +2 +2 +3 +2 +3 H K Na Ag Ca Mg Zn Ba Cu Al Fe(FeO) Fe(Fe2O3) (2) -2 -1 -2 O Cl S (3) +1 -1 -1 -1 -1 -2 -2 -2 -2 -3 -1 NH4 OH NO3 ClO3 MnO4(KMnO4) MnO4(K2MnO4) CO3 SO4 SO3 PO4 HCO3 四、熟记下列化学方程式: (一)化合反应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 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

《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 1前言 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及《关于2008年度职称评审工作安排的通知》(京人发[2008]11号)文件的要求,从2008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以考代评的评价方式。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在考试要求中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命题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 《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 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一七年一月

2 基本要求 2.1 专业基础知识 基础化学是化工专业的主要应用基本理论,它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学科内容。要求申报人员具备运用基础化学知识、掌握化学分析专业技术、分析和解决化学分析专业问题的能力。 2.1.1 无机化学 熟悉原子结构和元素知识;掌握分子结构及相关知识;熟悉物质的聚集状态及相关知识;掌握化学反应、反应平衡及相关知识。 2.1.2 有机化学 熟悉常见有机物的分类、命名及分子结构知识;掌握常见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和化学鉴别方法。 2.1.3 分析化学 熟悉数据处理知识;了解常见无机、有机物化学定性分析知识;掌握称量分析法;掌握滴定分析法;了解常用物性测试方法;了解常见仪器分析方法分类及应用知识;掌握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熟悉库仑分析法、极谱分析法、伏安分析法、电导滴定法、电质量分析法;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下同);了解火焰发射及原子荧光光谱法;掌握紫外及可见光吸收光谱法;了解红外吸收光谱法;了解质谱分析法;了解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掌握气相色谱法;掌握液相色谱法。 2.2 实务及相关知识 通过考试认定申报人员能够掌握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的常用标准与方法;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了解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具有解决本专业领域内技术问题的能力,并能指导一般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学习。 2.2.1 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基本技术 掌握常用分析化学专业术语与词汇;熟悉试样的采取与制备技术;掌握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技术;掌握与化学分析专业工作相关的安全与环保技术;熟悉标准编制及标准化知识;熟悉实验室常用分析检验设备的性能评定与维护方法;熟悉化学分析实验室相关技术工作内容;具备从事分析实验室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2.2.2 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定性分析技术 了解常见阴、阳离子的定性鉴定方法;了解常见有机物及官能团的定性分析方法和应用;具有在化学分析专业工作中正确使用上述方法的能力。

分析化学知识总结

名词解释: 1.激发电位:原子将原子中的一个外层电子从基态激发至激发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激发电位 2.共振线:是指处在基态的原子吸收某些具有特定频率的入射光。这些荧光谱线中波长最长的一个称为共振线。 3.声色团:生色团是指分子中含有的,能对光辐射产生吸收、具有跃迁的不饱和基团及其相关的化学键。某些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存在含有不饱和键的基团,能够在紫外及可见光区域内(200~800nm)产生吸收,且吸收系数较大,这种吸收具有波长选择性,吸收某种波长(颜色)的光,而不吸收另外波长(颜色)的光,从而使物质显现颜色,所以称为生色团,又称发色团 4.助色团:本身在200 nm以上不产生吸收,但其存在能增强生色团的生色能力(改变分子的吸收位置和增加吸收强度)的一类基团。 5.液接电位:在两种组成不同或浓度不同的溶液接触界面上,由于溶液中正负离子扩散通过界面的迁移率不相等,破坏界面上的电荷平衡,形成双电层,产生一个电位差。 二简答题: 1.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构造及各部分作用 1>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由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四部分组成> 2> (1)光源 光源的作用是辐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以供吸收测定使用。 (2)原子化系统 原子化系统的作用是使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变成原子蒸气。 (3)分光系统 分光系统的作用是将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与邻近谱线分开,从而获得原子吸收所需的尖锐共振线。 (4)检测系统 检测系统的作用是将单色器射出的光讯号转变成电信号后进行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光源有什么要求? 对光源有下述要求: (1)能产生具有足够强度的待测元素共振线,以保证有足够的信噪比。 (2)能辐射锐线光谱,即发射线的半宽度比吸收线的半宽度要窄得多,以保证峰值吸收测量的准确性。 (3)辐射的光强度必须稳定且背景小。

最新最全面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精华版)

第一部分 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分子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如:双原子分子如:多原子分子如:He、Ne、Ar、Kr O2、H2、HCl、NO H2O、P4、C6H12O6 2.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 阳离子:Li+、Na+、H+、NH + 4 阴离子:Cl–、O2–、OH–、SO 2– 4 (2)存在离子的物质: 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 ① ②③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 溶液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4.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 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 5.同位素 O、Si、Al、Fe、Ca。 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 123 如H 有三种同位素:1H、1H、1H(氕、氘、氚)。 6.核素 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 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团 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有几下几 2- 种类型:根(如SO4、O Hˉ、CH3COOˉ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映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如—OH、 —NO2 、—COOH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团,如甲基游离基 8.基·CH3)。 化合物中具有特殊性质的一部分原子或原子团,或化合物分子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

水分析化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知识点 [1] 水分析化学的地位及作用 [2] 水分析化学分析方法的分类 1.水中污染物包括 无机:金属离子Ca2+、Mg2+ + 重金属离子:Pb2+、Fe3+、Mn2+、Cd2+、Hg2+等有机:酚、农药、洗涤剂等 以上污染物都需要水分析方法去定量 2.分析方法包括 ①重量分析——称重的办法 用途:残渣分析 ②化学分析——借助化学反应 a.酸碱滴定——质子传递(最基础的滴定分析) 用途:检验碱度、酸度 b.络合滴定——络合反应M+Y → MY 用途:测定 Ca2+、Mg2+、Fe3+、Al3+ 另外,络合反应可用于掩蔽技术,消除非测定离子的干扰 c.沉淀分析——沉淀反应Ag++Cl-→AgCl 用途:测定水中Cl- d.氧化还原滴定——氧化还原反应(特点:电子转移) 用途:测COD等有机污染指标 氧化还原反应也用于废水的化学处理,(如脱CN-,CN-+ClO2→N2) ③仪器分析 a.吸收光谱法用途:分析有机分子、无机离子 b.色谱法:气相色谱用途:如氯仿测定 液相色谱用途:如多环芳烃测定 离子色谱用途:如阴离子测定 c.原子吸收法用途:金属元素测定 d.电化学分析法用途:pH值的测定 [3]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1.水质指标 物理 化学 微生物学 一、物理指标(特点:不涉及化学反应,参数测定后水样不发生变化) ①水温②臭味(臭阈值)文字描述 ③色度: 表色(悬浮性物质、胶体核溶解性物质共同引起,定性描述)

真色(胶体和溶解性物质引起,定量测量) 色度的测定方法:标准比色法(目视比色法) a.用具塞比色管配制标准色阶 (Pt—Co色阶,K2PtCl6+CoCl2,稳定性高,1mgPt/L定义为1度) b. 未知水样置于同规格比色管中(如混浊先静置澄清),俯视与标准色阶对比 ④浊度:由悬浮物及胶体物质引起的水样的浑浊程度,是混凝工艺重要的控制指标。 浊度的测定方法 a.目视比浊法:用具塞比色管配制标准浊度阶,1mg漂白土/L定义为1度,水样俯视对比 b.分光光度法:680nm分光光度计测定 标准浊度单位(1.25mg硫酸肼/L和12.5mg六次甲基四胺/L形成甲聚合物为1度,测定结果单位FTU) c.散射法,浊度仪(也以甲聚合物为标准浊度单位,测定结果单位NTU) ⑤残渣(总残渣=可滤残渣 + 不可滤残渣),重量法测定 ⑥电导率,电导率仪测定 ⑦UVA254:反映水中有机物含量 ⑧氧化还原电位(ORP):废水生物处理过程重要控制参数 二、化学指标 ①pH值 pH=-lg[H+] ②酸度和碱度:给出质子物质的总量(酸度) 接受质子物质的总量(碱度) ③硬度:水中Ca2+、Mg2+离子的总量 永久硬度:硫酸盐、氯化物等形成 暂时硬度:碳酸盐和重碳酸盐形成,煮沸后分解形成沉淀 ④总盐量(水中全部阴阳离子总量) ⑤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宏观地描述水中有机污染物,是总量指标,不针对哪类有机物) a.高锰酸盐指数(Pi):用KMnO4作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量,用mgO2/L表示 b.化学需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水中能被得重铬酸钾氧化的水中有机物的量,用mgO2/L表示 c.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在一定时间温度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发生生物化学反应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单位mgO2/L d.总有机碳(TOC):水体有机物总的碳含量,用总有机碳分析仪高温燃烧水样测定,单位mgC/L e.总需氧量(TOD):水中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在高温下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的需氧量,单位mgO2/L 三、微生物学指标 保障供水安全的重要指标 ①细菌总数 ②大肠菌群 ③游离性余氯:Cl2/HOCl/OCl- 2.水质标准:根据不同用水目的制定的污染物的限量域值 除余氯为下界,其他指标均为上界限值,不可超越

最新分析化学实验理论考试八个实验汇总复习

实验一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1、用分析天平称量的方法有哪几种?固定称量法和递减称量法各有何优缺点?在什么情况下选用这两种方法? 答:称量有三种方法:直接称量法,固定质量称量法,递减称量法。 固定质量称量法:此方法称量操作的速度很慢,适于称量不易吸潮,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粉末状或小颗粒(最小颗粒应小于0.1mg)样品,以便容易调节其质量。在直接配制标准溶液和试样分析时经常使用固定称量法。 递减称量法:此称量操作比较繁琐。主要用于称量过程中样品易吸水、易氧化或易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的试样。 2、称量时,应每次将砝码和物体放在天平盘的中央,为什么? 因为是等臂天平.放在天平盘的中央,才能保证等臂,使称量准确. 3、使用称量瓶时,如何操作才能保证试样不致损失? 答:将称量瓶取出,在接收器的上方,倾斜瓶身,用称量瓶盖轻敲瓶口上部使试样慢慢落入容器中。当顷出的试样接近所需量时,一边继续用瓶盖轻敲瓶口,一边逐渐将瓶身竖直,使粘附在瓶口上的试样全部进入称量瓶中,然后再盖好瓶盖,称量。 4、本实验中要求称量偏差不大于0.4mg, 为什么? 因为称量一次,绝对误差小于正负0.1mg的偏差,需要称量回收两次。 实验二滴定分析操作练习 1、配制NaOH溶液时,应选用何种天平称取试剂?为什么? 感量为0.1g的台秤.因为是粗配溶液 2、HCI和NaOH溶液能直接配制准确浓度吗?为什么? 不能.因浓HCI易挥发,浓度不确定. NaOH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 3、在滴定分析实验中,滴定管和移液管为何需用滴定剂和待移取的溶液润洗几次?锥形瓶是否也要用滴定剂润洗? (1)防止待移取的溶液浓度被稀释(2)润洗2~3次。(3)不能.相当于多加了滴定剂,在 滴定之前,这部分滴定剂已和待测物质发生了反应,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4、为什么用HCl滴定NaOH时采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而用NaOH滴定HCl溶液时却使用酚酞作为指示剂?. 答:甲基橙变色范围为pH 3.1~4.4 酚酞变色范围为pH 8.0~9.6. HCI→NaOH 指示剂:甲基橙黄→橙。摇动锥形瓶中的NaOH时, CO2影响大(PH≥5时),用甲基橙可有效消除CO2的影响.用酚酞指示剂,会多消耗NaOH,产生较大误差. 用NaOH →HCI, CO2影响小(滴定管液面与空气接触少),指示剂:酚酞由无色→红色,易观察;而甲基橙,由红色→黄色,难观察.滴定原则遵循由浅到深,便于观测。 实验三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 1、如果NaOH标准溶液在保存过程中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用此标准溶液滴定同一种Hcl溶液时,分别选用甲基橙和酚酞指示剂有何区别?为什么? 答:如果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刚开始的颜色是红色,终点是橙色,pH在3.1-4.4之间,盐酸

最新分析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教学内容

学习资料 精品文档 1.共振吸收线:原子从基态激发到能量最低的激发态(第一激发态),产生的谱线。 2.分配系数K :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达到分配平衡时,组分在固定相(s)与流动相(m)中的浓度(c)之比。K=C s /C m 3.分离度R :是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时间之差与两色谱峰峰宽均值之比。 4.化学位移δ:由于屏蔽效应的存在,不同化学环境的氢核的共振频率(进动频率,吸收频率)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移。 5.保留值:表示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停留的时间或将组分带出色谱柱所需流动相体积的数值。 6.直接电位法:是选择合适的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浸入待测溶液中组分原电池,通过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根据Nernst 方程直接求出待测组分活(浓)度的方法。 7.电极电位:金属与溶液之间的相界电位就是溶液中的电极电位。 8.离子选择电极(ISE ),饱和甘汞电极(SCE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 ),红外吸收光谱发(IR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 ),核磁共振波谱法(NMR ),质谱法(MS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9.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光源→单色器→吸收池 →检测器→信号指示系统,影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因素:温度,溶剂,PH,时间。 10.化学位移标准物一般为四甲基硅烷(TMS ),影响因素屏蔽效应和磁各向导性、氢键。 11.自旋偶合是核自旋产生的核磁矩间的相互干扰。 12.有机质谱中的离子:分子离子、碎片离子、同位素离子、亚稳离子。 13.色谱法:气相(GC ),液相(LC ),超临界(SFC ),气固(GSC ),气液(GLC ),液固(LSC ),液液(LLC ),柱(填充柱、毛细管柱、微填充柱),平面(纸、薄层TLC 、薄膜) 14.色谱法基本理论:热力学理论、塔板理论、动力学理论、速率理论。 15.评价柱效:塔板数和塔板高度。 16.气相色谱仪:气路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系统、检测和记录系统、控制系统 17.气相色谱检测器 FPD )、热离子化(TID ),浓度:热导(TCD )、电子捕获(ECD ) a ,热导检测器(TCD )浓度型,原理:根据物质具有不同的热导系数原理制成。样品选择:几乎对所有物质都有响应,通用性好,如酒中水含量检测。 b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原理:利用含碳有机物在氢火焰中燃烧产生离子,在外加的电场作用下,使离子形成电子流,根据离子流产生的电信号强度,检测被色谱柱分离的组分。样品选择:大多数含碳有机化合物,对无机物,水,永久性气体基本无影响。 c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浓度型,原理:是一种放射性离子化检测器。样品选择:对有电负性物质的检测有很高灵敏度,特别是检测农药残余。 18.非极性键合相:十八烷基硅烷(ODS ) 19.高效色谱监测系统:浓度型:紫外(UVD )、荧光(FD ) 20.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干扰效应大致上有光学~、化学~、电离~、物理~、背景吸收干扰。 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定量方法:校正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内标法。 22.多普勒变宽是原子无规则运动,洛仑兹变宽是吸光原子与其他气体分子或原子间碰撞。 2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液增加1倍,样品的调整保留时间会增加1倍。 24.测定保留指数时,选择正构烷烃作为参比标准的依据是正构烷烃的调整保留值的对数与它们的碳原子数成线性关系。 25.在分配色谱中,被分离组分分子与固定也分子的性质越相近,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越大,该组分在柱中停留时间越长,越后流出色谱柱。 26.气液色谱法的流动相是气体,固定相在操作温度下是液体,组分与固定相间的作用机制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 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 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对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知识点内容,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的讲解。 书写化学方程式 ①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各类原子的数目和原子的质量都不变) 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化学式写正确,方程式要配平,条箭头要标明。③遵守二原则:一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随便臆造化学反应和化学式; 二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的各种原子数目必须相等通过上面对书写化学方程式知识点的总结学习,希望同学们对上面的知识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学习的很好的。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三大化石燃料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分析化学知识总结

分析化学 1.误差分为哪几类?分别采用什么方法减小这些误差? 1 系统误差:从根源上消除,对于不变的系统误差,可以使用代替法、抵消法和变换法消除。 2 随机误差: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对于正态分布的误差而言)。 3 粗大误差:数据本身就是错误的,直接去掉这个数据! 2.名词解释: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绝对偏差,相对偏差,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 标准偏差,不确定度,置信区间,有效数字,分析质量保证,空白实验,检测限,灵敏度,加标回收率,质量控制图,标准物质。 绝对误差(absolute error):测量值与真值之差称为绝对误差(δ) 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绝对误差与真值的比值称为相对误差。 绝对偏差:是测定值与标准值之差,用g(mL)表示 相对偏差:是绝对偏差与标准值之比,用%表示。 平均偏差(average deviation)::各单个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偏差。 标准偏差(standard deviation,S):有限次测量,各测量值对平均值的偏离程度。 相对标准偏差(RSD,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偏差与计算结果算术平均值 的比值。 不确定度: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对被测量值的不能肯定的程度。 置信区间:指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 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通常包括全部准确值和最末一位欠 准值(有±1个单位的误差)。 分析质量保证:分析过程中,为了将各种误差减少到预期要求而采取一系列培训、能力测试、控制、监督、审核、认证等措施的过程。 空白试验:在不加入试样的情况下,按与测定试样相同的条件和步骤进行的分析试验,称 为空白试验。检测限(LOD, limit of detection)又称为检出限: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以从样品中检测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和最小量 灵敏度(Sensitivity):指某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待测物质变化所致的响应量变化 程度 加标回收率:指在没有被测物质的空白样品基质中加入定量的标准物质,按样品的处理步 骤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值的比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