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

《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
《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

《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第一章

1、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药材、饮片、中成药。

2、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⑴整理中药品种。

⑵鉴定中药真伪优劣。

⑶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

⑷寻找新药源。

3、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的主要原因:

⑴同名异物:贯众

⑵同物异名:人参

⑶本草记载不详。

⑷中药品种发生变迁。

⑸一药多基原:6个基原(来源)的品种(石决明、川贝母)。

4、我国现有的中药资源达12807种。

5、寻找和扩大中药新药源的方法:有9个方法,此题建议全选。

第二章

1、《神农本草经》,汉朝,为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载药365种,分上、

中、下三品分类。

2、《本草经集注》,梁朝,陶弘景,载药730种,按自然属性分类。

3、《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唐朝,苏敬和李绩等22人,载药850种,

采用图文鉴定方法,是我国最早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4、《证类本草》,又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北宋,唐慎微,31卷,载药

1746种,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5、《本草纲目》,明朝,李时珍,载药1892种,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成

就的大总结。

6、《本草纲目拾遗》,清朝,赵学敏,载药921种,新增药物721种,是新

增药物最多的药典。

第三章

1、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品种。种质。产地。生态环境。栽培技术。生长年龄。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包装。运输。贮藏。

2、200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3、道地药材: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丰富、疗效显著、具有明显地域特色。

4、川药:四大川药(川贝母、川芎、黄连、附子);麦冬;干姜;郁金;姜黄;黄柏。

5、广药:砂仁;广藿香;穿心莲;广金钱草;槟榔;巴戟天。

6、云药:三七;木香;重楼;茯苓;儿茶。

7、怀药:四大怀药(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

8、浙药:浙八味(浙贝母、白术、延胡索、玄参、杭白菊、杭白芍、山茱萸、麦冬)。

9、关药:人参;细辛;关防风;五味子;龙胆;蛤蟆油。

10、个别药材:

11、采收:槐花在花蕾期采收的芦丁含量最高28%;甘草在开花前期采收的甘草甜素最高%。

12、采收原则:质量最优化。产量最大化。含有毒成分的药材以药效成分含量最高、毒性成分含量最低时采收。

13、植物类药采收时间及要点:

⑴根及根茎类:秋、冬季采收。

⑵皮类:春末夏初采收。杜仲、黄柏采用“环状剥皮技术”(环剥)。

⑶叶类: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

⑷花类:I、含苞待放时采收(金银花、辛夷、丁香、槐花)。

II、花初开时采收(红花、洋金花)。

III、花盛开时采收(菊花、西红花)。

⑸果实种子类:自然成熟或将近成熟时采收;采收幼果(枳实、青皮)。

⑹茎木类:秋季或冬季采收。

⑺全草类:I、植株茂盛时采收(穿心莲、淡竹叶)。

II、花盛开时采收(青蒿、荆芥、香薷)。

III、个别药材有两个采收期(茵陈在春季采收称棉茵陈,在秋季采收称花茵陈。天麻在立冬后采收称冬麻,在清明前采收称春麻)。

⑻藻、菌、地衣类:茯苓在立秋后采收。冬虫夏草在夏初时采收。海藻在夏秋二季采捞。松萝全年均可采收。

14、动物类药采收时间及要点:

⑴昆虫类:桑螵蛸在深秋至次年3月中旬前采收。斑蝥在清晨露水未干时采收。土鳖虫在活动期采收。

⑵脊椎动物:鹿茸在5月中旬(二杠茸)至7月下旬(三叉茸)采收。麝香活体取香多在10月份进行。

15、可鲜用的药材:生姜、鲜石斛、鲜芦根、鲜鱼腥草、鲜地黄。

16、药材加工的目的:除杂。加工或修制。降低或除去毒性或刺激性。饮片标准化。利于包装、运输和贮藏。

17、加工的方法:

⑴切片:趁鲜切片,利于干燥(大黄、鸡血藤、木瓜)。

不宜切成薄片干燥(当归、川芎)。

⑵蒸、煮、烫: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白芍煮至透心;红参蒸至透心)。使药材的酶失活,保留有效成分(天麻蒸至透心;太子参置沸水中略烫)。

(桑螵蛸和五倍子蒸至杀死虫卵或蚜虫)。

⑶发汗:促使变色;增强气味;减少刺激性;利于干燥。(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

⑷揉搓:党参、三七、玉竹。

⑸干燥的方法:经典法(晒干;阴干;晾干;烘干)。新法(远红外线加热干燥;微波干燥;冷冻干燥)。

第四章

1、国家药品标准:《中国药典》;《部颁药品标准》。

2、地方药品标准:中药材标准;中药炮制规范。

3、精确度:指称量范围为取量值加一位小数±5,如取量,可称量之间。如取量2g,可称量之间。如取量时,可称量之间。

4、同批药材或饮片包件取样的原则:

⑴总件数不足5件:逐件取样。

⑵5--99件:随机抽5件取样。

⑶100--1000件:按5%比列取样。

⑷超过1000件:超过部分按1%比例取样,如1200件,1000×5%+200×1%=52

则按52件取样。

⑸贵重药材和饮片: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5、最终取样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所需量的3倍。

6、杂质:⑴来源于规定相符,但其性状或部位与规定不符。⑵来源与规定不符有机质的。⑶无机杂质。

7、水分测定法:⑴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

⑵甲苯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

⑶减压干燥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材)。

⑷气相色谱法。

8、灰分测定法:包括总灰分测定法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10%的稀盐酸)。

9、浸出物测定法:(溶剂包括水、乙醇、乙醚)

⑴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冷浸法和热浸法。⑵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⑶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法。

10、挥发油测定法:

⑴甲法:适用于相对密度小于的挥发油(轻油)。

⑵乙法:适用于相对密度大于的挥发油(重油:丁香、肉桂、石菖蒲、

川芎)。

11、中药鉴定的常用方法:来源鉴定法。性状鉴定法。显微鉴定法。理化鉴定法。生物鉴定法。指纹图谱鉴定法。

12、性状鉴定法: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

13、原药材性状鉴定法的内容:

⑴形状:党参(狮子头)。款冬花(火炬头)。海马(马头蛇尾瓦楞身)。知母(金包头)。味连(鸡爪黄连)。

⑵表面特征:辛夷(毛笔头)。防风(蚯蚓头)。马钱子(钮扣状)。

⑶质地:经过蒸或煮经过的药材质地坚实,半透明,呈角质样(天麻、白芍、红参、太子参)。富含淀粉的药材晒干后常显粉性(天花粉、贝母、葛根、山药)。

⑷断面特征:

⑸气:

⑹味:

⑺火试:

⑻水试

⑼大小。⑽色泽。

14、饮片性状鉴定的方法:

⑴表面:

⑵大小。⑶形状。⑷色泽。⑸质地。⑹折断面。⑺气。⑻味。

15、显微制片方法:

⑴横切面或纵切面制片:滴加的试剂(蒸馏水、稀甘油、甘油醋酸试液、水合氯醛试液)。

⑵表面制片。⑶粉末制片。⑷解离组织片。⑸花粉粒与孢子制片。

⑹磨片制片:矿物药厚度约。⑺含饮片粉末的中成药显微制片。

16、细胞壁性质的鉴别:

⑴木质化细胞壁:加间苯三酚试液和盐酸,显红色或紫红色。

⑵木栓化或角质化细胞壁:加苏丹III试液,稍放置或加热,显橘红色至红色。

⑶硅质化细胞壁:加硫酸无变化。

17、细胞后含物性质的鉴别:

⑴淀粉粒:加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

⑵糊粉粒:加碘试液,显棕色或棕黄色。

⑶菊糖:加10%α-萘酚乙醇溶液和硫酸,显紫色并很快溶解。

⑷脂肪油、挥发油或树脂:I、加苏丹III试液,显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

II、加90%乙醇,脂肪油和树脂不溶解(蓖麻油和

巴豆油除外),挥发油溶解。

⑸黏液:加钌红试液,显红色。

⑹草酸钙结晶:I、加稀醋酸不溶解,加稀盐酸溶解而无气泡。II、加硫酸,逐渐溶解,片刻后析出针状硫酸钙结晶。

⑺碳酸钙结晶(钟乳体):加稀盐酸溶解并产生气泡。

⑻硅质:加硫酸不溶解。

18、显微临时制片常用的封藏试液:蒸馏水和稀甘油。甘油醋酸试液。

水合氯醛试液。

19、偏光显微镜:主要用于鉴定矿物类中药。

20、相对密度:蜂蜜以上。薄荷素油~。

21、膨胀度:北葶苈子膨胀度不低于12。南葶苈子膨胀度不低于3。蛤蟆油膨胀度不低于55。车前子正品一般膨胀度越大,质量越好。

22、荧光分析:(除另有规定外,一般紫外光灯的波长为365nm。)

24、显微化学定位试验:北柴胡横切片。

25、泡沫反应鉴别:猪牙皂。

26、薄层色谱法常用于定性鉴别。

27、高效液相色谱法常用于定量分析和定性鉴别。

28、气相色谱法常用于含挥发油及其他挥发成分的药材及中成药的分析。

29、电泳色谱法常用于含蛋白质或氨基酸成分的药材及中成药的分析。

30、微量升华:

31、显微化学定位试验:北柴胡横切片。

32、泡沫反应鉴别:猪牙皂。

33、薄层色谱法常用于定性鉴别。

34、高效液相色谱法常用于定量分析和定性鉴别。

35、气相色谱法常用于含挥发油及其他挥发成分的药材及中成药的分析。

36、电泳色谱法常用于含蛋白质或氨基酸成分的药材及中成药的分析。

37、紫外分光光度法适用于主成分或有效成分在200~760nm处有最大吸收波长的中药分析。

38、红外分光光度法是鉴别化合物和确定物质结构的常用手段之一。

3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用于中药中重金属、有害元素及微量元素的最常用方法。

40、《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用液相色谱-质谱联仪分析技术对国产千里光、川楝子、苦楝皮中的有毒成分进行了限量分析。

41、中药生物活性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版和2010版一部中,水蛭采用了生物效价检测方法控制其质量。

42、内源性有害物质:指中药本身所含有具有毒副作用的化学成分。王国已取消含肾毒素成分马兜铃酸主要存在于马兜铃属植物入药(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而细辛曾全草入药,但地上部分也含马兜铃酸,则恢复到以根及根茎入药。

43、外源性有害物质:重金属。有害元素。残留的农药。黄曲霉毒素。二氧化硫等。

44、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重金属元素有铅、镉、汞、铜等;重金属总量用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显色反应比色法测定。

45、有害元素指砷盐;用古蔡法或二乙基二硫氨基甲酸银法检测。

46、《中国药典》2010版规定:

47、农药的种类:

⑴有机氯农药:DDT(滴滴涕)、BHC(六六六)和PCNB(五氯硝基苯)。

⑵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名字含“菊酯”二字。

⑶有机磷农药:除去以上两类以外均是。

48、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桃仁和陈皮每1000g含黄曲霉毒素B1不得过5μg。

49、酸败度测定:《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

50、《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规定检查白术的色度。

51、含叶量检查:《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

第五章

一、双子叶植物药

1、双子叶植物的根的异常构造:

⑴多环性同心环状排列的维管束:筋脉点(牛膝、川牛膝);罗盘纹(商陆)。

⑵韧皮部维管束:云锦纹(何首乌)。

⑶木间木栓:又称内涵周皮(黄芩、秦艽)。

2、★狗脊:

来源:蚌壳蕨科━金毛狗脊━根茎。

性状鉴别:切面近边缘处有一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或条纹。

3、★绵马贯众:

来源:鳞毛蕨科━粗茎鳞毛蕨━根茎和叶柄残基。

成分:间苯三酚、绵马精。

性状鉴别:呈长倒卵形。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有黄白色维管束 5-13个,环列。

显微鉴别:取叶柄残基或根茎横切片,滴加1%香草醛溶液剂盐酸,镜检间隙腺毛显红色。

4、★细辛:

来源:马兜铃科━北细辛、汉城细辛(辽细辛);华细辛━根和根茎。

成分:细辛挥发油、甲基丁香酚、黄樟醚。

性状鉴别:根细味辛。

5、★大黄:

来源:蓼科━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北大黄);药用大黄(南大黄)━根及根茎。采收时忌用铁器(大黄、蟾酥)。

性状鉴别:呈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的不规则片状。除尽外皮者表面显黄棕色或红棕色。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

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

显微鉴别:韧皮部有大型黏液腔。髓部宽广,形成层成环。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成分:游离型蒽醌(抗菌);结合型蒽醌(泻下);鞣质类(收敛)。

芦荟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

荧光分析:正品在紫外光灯下显棕红色荧光,所有伪品都显蓝紫色荧光。

6、★何首乌:

来源:蓼科━何首乌━块根

成分:二苯乙烯苷化合物;蒽醌类衍生物;卵磷脂;鞣质;铁及锌。

性状鉴别: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

显微鉴别:粉末黄棕色。草酸钙簇晶。

含量测定:二苯乙烯苷。结合蒽醌。游离蒽醌。

伪品:蓼科━翼蓼(红药子)、毛脉蓼(朱砂七)。

7、★牛膝:(四大怀药之怀牛膝)

来源:苋科━牛膝━根。

成分: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排成数轮同心环(筋脉点)。

显微鉴别:异型维管束外韧型,断续排列成2~4轮。草酸钙砂晶。

区别:牛膝筋脉点2-4轮,川牛膝筋脉点3-8轮较牛膝多。

8、★川乌:

来源:毛茛科━乌头━母根(栽培品)。

成分:生物碱类(双酯类生物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

性状鉴别:呈不规则圆锥形。向一侧膨大。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离后的痕迹。形成层类多角形。木质部导管多列,呈V形排列。

安全性检测:制川乌含双酯型生物碱以乌头碱计,不得过%。

区别:川牛膝:切断面有维管束排列成数轮同心环(异常构造)。

9、★附子:

来源:毛茛科━乌头━子根的加工品(栽培品)。

采收加工:6月下旬-8月上旬采收,摘取子根习称泥附子(鲜品,不入药)。

泥附子洗净后浸入食用胆巴水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晾干,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称盐附子。盐附子在煮透心后,除去外皮,纵切呈的片,漂洗后再次蒸透晒干,称白附片。盐附子煮透心后,带皮纵切成的厚片,漂洗后染成浓茶色,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干燥,称黑顺片。

成分:生物碱(剧毒的双酯型生物碱):

乌头碱→(加工水解)苯甲酰乌头原碱→(加工水解)乌头胺

次乌头碱→(加工水解)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加工水解)次乌头胺

新乌头碱→(加工水解)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加工水解)新乌头胺

去甲乌药碱、氯化棍掌碱及去甲猪毛菜碱有强心作用。

性状鉴别:呈圆锥形。被盐霜。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称钉角)。

横切面充满盐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形成层环纹。味咸而麻,刺舌。

10、★白芍:毛茛科━芍药━根(栽培品)。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挖。置沸水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

成分:单萜苷类(芍药苷)。

性状鉴别:呈圆柱形。表面光洁。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样。

显微鉴别:草酸钙簇晶。

11、★黄连:

来源:毛茛科━黄连(味连)、三角叶黄连(雅连)、云连━根茎(栽培品)。成分:生物碱类:小檗碱(其含量以栽培6年者最高)。

黄连碱和表小檗碱为黄连的特征性成分。

鉴别比较:

黄连含量测定:

12、★防己:

来源:防己科━粉防己━根。

成分:异喹啉生物碱类:粉防己碱(汉防己甲素)、去甲基粉防己碱(汉防己

乙素)、防己诺林碱。

作用: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等具有镇痛、抗炎、抗过敏、降压、扩冠脉、

抗肿瘤等作用。总碱有肌松作用(为汉肌松的原料)。

性状鉴别:呈不规则圆柱形(形如猪大肠)。断面(车轮纹)有排列较稀疏的

放射状纹理。

含量测定: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的总量不得少于%,饮片不得少于%。

13、★延胡索(元胡):(浙八味之一)

来源:罂粟科━延胡索━块茎。

成分:含多种生物碱。延胡索乙素有镇痛、镇静作用。

14、★板蓝根:

来源:十字花科━菘蓝━根。

成分:生物碱类:靛蓝、靛玉红。

性状鉴别:表面灰黄色。根头略膨大,可见暗绿色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

起。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金井玉栏)。

区别:南板蓝根:爵床科━马蓝━根及根茎。薄壁细胞中含有钟乳体(板蓝

根没有)。

15、★葛根:(习称野葛)

来源:豆科━野葛━根。

成分:黄酮类(葛根素和葛根总黄酮是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

性状鉴别:纤维性强。粉性足。

含量测定:葛根素不得少于%。

区别:粉葛:豆科━甘葛藤━根。葛根素不得少于%。

16、★甘草:

来源:豆科━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根及根茎。

成分:三萜皂苷类:甘草甜素(甘草酸,可水解成18β-次甘草酸和二分子

葡萄糖醛酸)。

性状鉴别: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有粉性。形成层环明显,有裂隙显“菊

花心”。味甜而特殊。

显微鉴别:韧皮部和木部有纤维束,周围的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具缘纹孔导管较大,

稀有网纹导管。

含量测定:甘草苷不得少于%;甘草酸不得少于%。

17、★黄芪:

来源:豆科━蒙古黄芪、膜荚黄芪━根。

成分:皂苷类、黄酮类。

性状鉴别:豆腥味。菊花心。

区别:红芪:豆科━多序岩黄芪━根。

18、★人参:

来源:五加科━人参━根及根茎。栽培品为园参。人工播种在山野自然生长的称为“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采收加工:去掉支根,晒干或烘干称“生晒参”(适用于园参);不除去支根

的则称为“全须生晒参”(用于林下山参)。真空冷冻干燥法加工

的称为“冻干参”或“活性参”。

成分:皂苷类(两类三组):⑴四环三萜的达玛脂烷(人参二醇、人参三醇)。

⑵五环三萜的齐墩果烷(人参皂苷R0)。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为人参的

主要有效部位。

性状鉴别:主根(雁脖芦)呈纺锤形或圆柱形。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

横纹(铁线纹)。须根上有明细的细小疣状突起(珍珠点)。根茎

(芦头)具不定根(艼)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芦碗)。断面形成

层纹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放射道及放射状裂隙。香

气特异,味微苦、甘。芦头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

显微鉴别:韧皮部有树脂道。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区别:红参:人参的蒸制品。表面半透明,红棕色。断面平坦,角质样。

19、★西洋参:

来源:五加科━西洋参━根(栽培品)。

成分:人参皂苷类(西洋参皂苷L1、拟人参皂苷F11)。

性状鉴别:表面有细密浅纵皱纹。参味浓而持久。

20、★三七:

来源:五加科━三七━根及根茎。

采收加工:7月开花前采称“春七”,11月结果后采称“冬七”。主根习称“三七头子”;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须根习称“绒根”。成分:皂苷类。氨基酸类,含田七氨酸(三七素),为一种特殊的氨基酸,是三七的止血活性成分。

性状鉴别:主根:类圆锥形或圆柱形。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击碎后皮部木部分离。“瘤状疙

瘩头,铜皮铁骨身,皮木易分离,气味类人参。”

显微鉴别:横断面皮部有棕色树脂道斑点。

含量测定: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总量不得少于%。

五加科的特点:

21、★白芷:

来源:伞形科━白芷、杭白芷━根。

产地:按产地分有禹白芷、祁白芷、杭白芷、川白芷。

成分:香豆素类化合物(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挥发油。

性状鉴别:呈长圆锥形。表面有皮孔样横向突起散生(习称疙瘩丁)。断面显粉性,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分泌腔)。

22、来源:伞形科━当归━根。

采收加工:主产于甘肃岷县。以烟火慢慢熏干。

成分:挥发油。有机酸。

性状鉴别:根头(归头)具环纹,上端圆钝,有根茎痕及叶鞘的残基。主根(归身)。支根(归尾)。当归质柔韧;断面有棕色点状分泌腔(散

有棕色油点);有浓郁的香气;韧皮部有油室既油管;韧皮薄壁细

胞呈纺锤形。

质量鉴别:主根粗长、油润、外皮色黄棕、断面色黄白、气味浓郁者为佳。

柴性大、干枯无油或断面呈绿褐色者不可用。

23、★川芎:

来源:伞形科━川芎━根茎。

成分:挥发油。生物碱(川芎嗪可增加冠脉流量、抗心肌缺血作用,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性状鉴别:呈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表面黄褐色,顶端有凹陷的类圆形茎痕。断面可见波状环纹(形成层),散有黄棕色小油点(油室)。

纵切片边缘不整齐,呈蝴蝶状,习称蝴蝶片。。气浓香特异。

显微鉴别:形成层成波状或不规则多角形。木质部当归多角形或类圆形,大多单列或排成V字形。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24、★防风:

来源:伞形科━防风━根。习称关防风。

采收加工:已抽花茎的植株其根老质硬,称公防风,质次不能入药。

性状鉴别: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环纹上有毛状残存叶基。

25、★柴胡:

来源:伞形科━柴胡(北柴胡)、狭叶柴胡(南柴胡)━根。

成分:柴胡皂苷。

性状既显微鉴别比较:

区别:大叶柴胡:伞形科。有毒,不可作柴胡使用。

伞形科共同特点:

26、★龙胆:

来源:龙胆科━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合称龙胆);滇龙胆(习称坚龙胆)━根及根茎。

性状鉴别:根茎下端生多数细长的根。质脆,易吸湿变软。

27、★紫草:

来源:紫草科━新疆紫草(软紫草)、内蒙紫草━根。

成分:萘酚类色素(母核为紫草素)能抗菌、抗炎、抗血癌、促进伤口愈合。性状鉴别:软紫草:表面紫红色,皮部疏松,常10余层重叠。质松软。

内蒙紫草:根头部略粗大。

显微鉴别:软紫草:木栓细胞及薄壁细胞均含紫色素。

内蒙紫草:薄壁细胞较多,大多充满紫红色色素。

28、★丹参:

来源:唇形科━丹参━根及根茎。川丹参。

成分:⑴脂溶性菲醌色素类化合物(丹参酮I、IIA、IIIB;隐丹参酮)。

菲醌类成分能抗菌、抗炎、治疗冠心病。隐丹参酮是抗菌的主要成分。

⑵水溶性的酚酸类成分(原儿茶醛。丹参酸A、B、C)。

酚酸类成分能治疗冠心病和抗氧化。

性状鉴别: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断面皮部棕红色,木部导管束黄

白色,呈放射状排列。

29、★黄芩:

来源:唇形科━黄芩━根。

采收加工:晒至半干,撞去粗皮,晒干。

成分:黄酮类。

性状鉴别:断面黄色。老根中心呈枯朽状或中空,暗棕色或棕黑色,称枯芩。显微鉴别:石细胞多分布于外侧,韧皮部纤维多分布于内侧。枯芩有木质部在老根中央有栓化细胞环的异常构造(称木间木栓)。

30、★玄参:

来源:玄参科━玄参━根。

采收加工:加工过程需发汗,反复数次至内部变黑色。

成分: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是“发汗”加工后药材内部变乌黑的成分。

性状鉴别:形似羊角。断面黑色。气特异似焦糖。以条粗、坚实、断面乌黑者为佳。

显微鉴别:石细胞内含深色核状物。

31、★地黄:四大怀药之怀地黄。

来源:玄参科━地黄━块根。

采收加工:鲜用者称“鲜地黄”。鲜地黄烘焙至内部变黑,约八成干,捏成团块,称生地黄。

成分: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是主要活性成分,是使地黄变黑的成分。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薄壁细胞内含类圆形核状物。分泌细胞内含橙黄色或橙红色油滴状物。具缘纹孔导管及网纹导管。

32、★党参:

来源:桔梗科━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根。

采收加工:晒至半干,反复揉搓3~4次。

成分:菊糖。

性状鉴别: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狮头)。根头下有环状横纹。

支根断落处常有黑褐色胶状物(油头)。质稍硬或略带韧性。

断面有裂隙或放射状纹理(菊花心)。有特殊香气,味微甜。

党参条形不分家,狮子盼头螺纹身,皮松肉紧质柔润,气香味甜嚼化渣。显微鉴别:皮部窄。韧皮部宽广。石细胞呈方形。有乳管、菊糖。

33、★白术:

来源:菊科━白术━根茎。

采收加工:烘干者为烘术。晒干者为晒术。

成分:挥发油。

性状鉴别:不规则肥厚团块。烘术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烘术断面角质样。

显微鉴别:大型油室。草酸钙针晶。菊糖。

(完整版)传热学期末考试试题

传热学(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在稳态导热中 , 决定物体内温度分布的是 ( B) A. 导温系数 B. 导热系数 C. 传热系数 D. 密度 2. 下列哪个准则数反映了流体物性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C ) A. 雷诺数 B. 雷利数 C. 普朗特数 D. 努谢尔特数 3. 单位面积的导热热阻单位为 ( B)

A. B. C. D. 4. 绝大多数情况下强制对流时的对流换热系数 (C ) 自然对流。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 无法比较 5. 对流换热系数为 100 、温度为 20 ℃的空气流经 50 ℃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D ) A. B. C. D. 6. 流体分别在较长的粗管和细管内作强制紊流对流换热,如果流速等条件相同,则( C) A. 粗管和细管的相同 B. 粗管内的大 C. 细管内的大 D. 无法比较 7. 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条件下,逆流和顺流的平均温差的关系为( A) A. 逆流大于顺流 B. 顺流大于逆流 C. 两者相等 D. 无法比较

8. 单位时间内离开单位表面积的总辐射能为该表面的(A ) A. 有效辐射 B. 辐射力 C. 反射辐射 D. 黑度 9. (D )是在相同温度条件下辐射能力最强的物体。 A. 灰体 B. 磨光玻璃 C. 涂料 D. 黑体 10. 削弱辐射换热的有效方法是加遮热板,而遮热板表面的黑度应(B ) A. 大一点好 B. 小一点好 C. 大、小都一样 D. 无法判断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1. 如果温度场随时间变化,则为。非稳态温度场

申论题型--答题要点(自己总结)

申论题型 一、材料的阅读 1、怎么读: 快速阅读的内容:数据、细致描述、重复内容 逐字精读:关联词(表转折的:虽然…但是…;表并列的:一方面……另一方面; 表递进:不但…而有…;表因果:…因此…)、观点、中心句、关键词() 2、读什么: 注意事项 给定材料:主题、问题、原因、影响、对策 作答要求 明确作答方向:问题、对策、依据 明确作答形式:字数、呈现形式 二、主要题型解题方法(三小+一大) (一)、归纳概括题(对问题表象的概括归纳) ?概括归纳能力是申论所有题目的基础,概括归纳能力非常重要 ?题型判断:题干中出现“概括”、“概述”、“归纳”、“总结”等字眼 ?作答要素(即题型):问题、表现、态度、原因(如黄河安澜800年)、经验(成功 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影响(积极影响即必要性/意义,消极影响即后果/危害)、作用、对策、特点、理由等。 ?作答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根据题目中的具体要求作答) ?答题思路:①审清题意,明确答题重点,②通过摘抄,提炼关键词,关键信息点, 并③按照一定逻辑层次进行分类整理、归纳要点从而形成答案。 不同类型材料的提炼方法: 数据型材料且没有结论,有时需提炼出关键信息点,即数据所反映的问题 事例型材料的总结,原因分析类材料可直接摘抄关键词 ?答题结构(体现条理性):“总括句+具体信息点(分点1,2,3…)”总分式答题结构, 不完全这样,结合具体问题灵活运用。 ?考试趋势,新型概括题—综合式概括 表现形式概括主要内容或撰写情况综述、情况报告、供领导参阅材料。 结构上除“总括句+具体信息点(分点)”总分式答题结构外,有时需要加标题如“关于××××的情况综述/汇报”,按照“问题(成绩)-影响(意义、危害)-原因-对策”的逻辑顺序去概括。

中药鉴定学试卷及答案(1)

中药鉴定学试卷(1) 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性状鉴定: 就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 3.怀中抱月:指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4. 鹦哥嘴:天麻顶端具有红棕色干枯芽胞,习称鹦哥嘴或红小辫。 5. 挂甲:牛黄加水调和,涂于指甲上,将指甲染成淡黄色,习称挂甲。 二、选择题 (一)单选题 1.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A) 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E.植物名实图考 2.样品检定时,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试验所需用的(B) A.2倍数 B.3倍数 C.4倍数 D.5倍数 E.6倍数 3.一般宜在春末夏初采收的中药是(D) A.根及根茎类中药 B.全草类中药 C.果实种子类中药 D.皮类中药 4.根头部有“狮子盘头”之称的药材是(B) A. 太子参 B. 党参 C. 明党参 D. 南沙参 E. 北沙参 5.皮类中药粉末镜检不应有(D) A. 石细胞 B. 结晶 C. 纤维 D. 导管 E. 油室碎片 得分评卷人

6. 大黄根茎横切面具有(A) A.星点 B.云锦状花纹 C.朱砂点 D.车轮纹 7.组织中具有晶鞘纤维的药材是(B) A.人参 B.甘草 C.黄连 D.黄芪 8.番泻叶和大黄粉末遇碱试液显(B) A.蓝色 B.红色 C.绿色 D.紫色 E.黄色 9.小茴香果实的分泌组织为(B) A.油细胞 B.油管 C.油室 D.树脂道 E.蜜腺 10.条痕为红色至褐红色的矿物类中药是(C) A. 磁石 B. 自然铜 C. 朱砂 D. 雄黄 (二)多选题 1.中药鉴定的依据是:(ABC) A.《中国药典》 B.《卫生部药品标准》 C.地方药品标准 D.中药志 E.中药鉴定学 2.在产后加工过程中需要“发汗”的药材有(AB): A. 厚朴 B.杜仲 C. 延胡索 D.丹皮 E.人参 3.下列具有分枝状石细胞的药材是(BD) A.黄连 B.厚朴 C.黄柏 D.五味子E黄芪 4.“四大怀药”是指(BCDE) A. 金银花 B.山药 C.地黄 D. 菊花 E.牛膝 F. 当归 5.来源于唇形科植物的药材是(ABE) A.黄芩 B.丹参 C.泽兰 D.佩兰 E.茺蔚子 6.用水提取后,取提取液置试管中,用力振摇1分钟,可产生持久性泡沫的药材为(ABCE): A.人参B.三七C.桔梗D.苦参E.柴胡 7.金银花的显微特征是(ABC) A.腺毛 B.花粉粒 C.非腺毛 D.草酸钙方晶 E.油细胞 8.何首乌具有以下哪些显微特征和化学成分(ABD) A.含蒽醌类衍生物 B.块根有异常维管束 C.根茎有异常维管束

传热学部分思考题汇总

教材上的思考题 第8章 思考题 1.试说明热传导(导热)、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热量传递基本方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它们的传热机理不同。导热是由于分子、原子和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其本质是介质的微观粒子行为。热对流是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致使不同温度的流体相对位移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其本质是微观粒子或微团的行为。辐射是由于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使物体向外发射辐射能的现象,其本质是电磁波,不需要直接接触并涉及能量形式的转换。 联系:经常同时发生。 2.试说明热对流与对流换热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热对流是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致使不同温度的流体相对位移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对流换热是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由热对流和导热两种传热方式共同作用导致的传热结果。 3. 从传热的角度出发,采暖散热器和冷风机应放在什么高度最合适? 答:采暖器和冷风机主要通过对流传热的方式使周围空气变热和变冷,使人生活在合适的温度范围中,空气对流实在密度差的推动下流动,如采暖器放得太高,房间里上部空气被加热,但无法产生自然对流使下部空气也变热,这样人仍然生活在冷空气中。为使房间下部空气变热,使人感到舒适,应将采暖器放在下面,同样的道理,冷风机应放在略比人高的地方,天热时,人才能完全生活在冷空气中 4.在晴朗无风的夜晚,草地会披上一身白霜,可是气象台的天气报告却说清晨最低温度为2℃。试解释这种现象。但在阴天或有风的夜晚(其它条件不变),草地却不会披上白霜,为什么? 答:深秋草已枯萎,其热导率很小,草与地面可近似认为绝热。草接受空气的对流传热量,又以辐射的方式向天空传递热量,其热阻串联情况见右图。所以,草表面温度t gr 介于大气温度t f 和天空温度t sk 接近,t gr 较低,披上“白霜”。如有风,hc 增加,对流传热热阻R 1减小,使t gr 向t f 靠近,即t gr 升高,无霜。阴天,天空有云层,由于云层的遮热作用,使草对天空的辐射热阻R 2增加,t gr 向t f 靠近,无霜(或阴天,草直接对云层辐射,由于天空温度低可低达-40℃),而云层温度较高可达10℃左右,即t sk 在阴天较高,t gr 上升,不会结霜)。 5.在一有空调的房间内,夏天和冬天的室温均控制在20℃,但冬天得穿毛线衣,而夏天只需穿衬衫。这是为什么? 答:人体在房间里以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的方式散失热量,有空调时室内t fi 不变,冬天和夏天人在室内对流散热不变。由于夏天室外温度0f t 比室内温度fi t 高,冬天0f t 比fi t 低,墙壁内温度分布不同,墙壁内表面温度wi t 在夏天和冬天不一样。显然,wi t 夏>wi t 冬 ,这样人体与墙壁间的辐射传递的热量冬天比夏天多。在室温20℃的房间内,冬天人体向外散热比夏天多而感到冷,加强保温可使人体散热量减少,如夏天只穿衬衫,冬天加毛线衣,人就不会感到冷。 第十一章(基本概念较多,就交给你了!!) 第十二章 没找到现成的。。

公务员考试申论归纳概括题型技巧点拨

公务员考试申论归纳概括题型技巧点拨 一、什么是归纳概括题 归纳概括类试题指的是对给定资料或试题中特定部分的内容要点、精神主旨、思想意义进行提炼,并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述的试题。在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考试中,对考生概括材料能力的考核主要分为两种,即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或是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这类试题在提问方式上多使用“归纳”、“概括”、“概述”、“简述”等关键词。 归纳概括题这里面首先我们要分清一个问题,是概括还是概述。当然我们统称概括,但是概括题一般要求字数比较少,150字、200字,但是概述题一般比较多,最少是300字,甚至要求是500字,你想,在2006年的题,请你就毕部长的谈话内容进行概述,要求不少于500字,这个叫概述。2004年要求你概述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这都是概述,而不是概括。首先分清概述和概括。这是一个。另外分清你这个概括和概述是针对某一方面的还是针对整个材料的。另外,让你概述材料所反映问题的性质的,还是反映特点的,还是说,要求你对这个材料的意义或者目的的概述。凡是让你谈材料的特点,对材料意义的评价,其实都属于概括题。概括主要问题则比概括主要内容又深入了一个层次,它需要在分析内容的基础上,挖掘内容所反映的主旨。 二、归纳概括题的评分标准 归纳概括题的要求不同,给出的分值不同,所以给出的评分标准也不完全一样,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在对概括材料部分的评判上,主要是找“点”,即分析应试者在作答中,是否把材料中的主要“观点”或反映问题的“关键点”找到。因为评判总是要有依据,而这种依据只能是针对材料来比照应试者的作答是否符合“要点”,否则,就容易导致考生自由发挥,脱离了材料的内容,那样就无法制定出一个相对公平的标准,以体现应试者的能力水平是否符合职位的需求。归纳概括题的评分标准有两个方面构成。 一是“要点”是否齐全。这是评分标准的主要依据。二是对语言表述和卷面的整洁、句子的通畅、标点的使用、字迹的清晰、错别字和字数的要求。根据以上两个方面,试卷一般分为四类。以2006年的试卷为例,满分30分 一类试卷,要点齐全,语言通畅,卷面整洁,句子通顺,标点正确,字迹清晰,无错别字,字数符合要求。分数在20至30之间。又可以分为一类上和一类下。二类试卷,要点基本齐全但表述略有不足,语言通顺,卷面无明显改动,标点没有明显问题,有个别错别字,字数达不到要求(多字或不足),分数在10至20之间。又可以分为二类上和二类下。三类试卷,要点明显不足,语言不通顺,卷面改动较多,错别字多,标点单一,字数较少,分数在5至10之间。四类试卷,没有作答或者只有特别简单的内容,分数在0至5分之间。 三、如何作答归纳概括题

中药鉴定学1.2

第十三章全草类中药 1.全草类中药:全草类中药又称为草类中药,通常是指可供药用的草本植物的全株或其地上部分。包括:1、全草:带有根或根茎的全株、带根幼苗(茵陈)、带根全草(细辛)。 2、草本植物的地上部分:带有茎、叶、花、果实。如:薄荷。 3、小灌木幼嫩的枝梢。如:麻黄、西河柳。 4、草本植物地上部分草质茎。如:石斛 2.草质茎的构造: 3.麻黄类茎横切面: 表皮有内陷气孔和下皮纤维束

皮层外侧细胞栅状排列,含叶绿体 外韧型维管束单个环列;木质部三角形 髓 第十五章树脂类中药 1.树脂的化学组成:树脂酸类、树脂醇类、树脂酯类、树脂烷类。 2.学的药:苏合香、乳香、没药、血竭、 注:树脂类中药的分类有哪些? 树脂中常混有挥发油、树胶及游离的芳香酸等成分。根据其中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分类: (1)单树脂类:一般不含或很少含挥发油及树胶的树脂。通常又可分为:①酸树脂主成分为树脂酸,如松香。②酯树脂主成分为树脂酯,如枫香酯、血竭等。③混合树脂无明显的主成分,如洋乳香。 (2)胶树脂类,主成分为树脂和树胶,如藤黄。 (3)油胶树脂,为胶树脂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油者,如乳香、没药、阿魏等。 (4)油树脂,主成分为树脂与挥发油,如松油脂、加拿大树脂等。 (5)香树脂,油树脂中含有多量的游离芳香酸,如苏合香、安息香等 蓼科来源中药的共性:

1、茎节膨大。膜质托叶鞘、瘦果、花被。 2、根或根茎:断面黄棕或红棕色。 3、异常构造:星点、云锦花纹。 4、草酸钙簇晶、淀粉粒、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大黄非木化)。 5、蒽醌类衍生物(游离或结合)。 6、升华物针状、羽毛状,加碱显红色。 7、大黄、何首乌、虎杖、蓼大青叶等。 玄参科中药共性: 1、双子叶植物根发达类型。 2、横切面薄壁细胞含有棕色核状物。 3、含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加工变黑。 4、地黄、玄参、胡黄连。 伞形科根及根茎类中药共性: 1、根类圆柱形,根茎不规则形具环节,断面有棕色、棕黄色油点和特异香气。 2、木栓层;皮层窄;韧皮部大,射线宽,外方裂隙;导管稀疏,径向排列,纤维较少。含淀粉粒,少见结晶(川芎含圆簇状结晶)。 3、分泌组织有油室、油管、分泌道,存于根皮层、韧皮部;根茎皮层、韧皮部、髓或射线。 4、主含挥发油、香豆素、内酯类。有当归、白芷、防风、

《传热学》考试试题库汇总#

《传热学》考试试题库汇总 第一章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热流量:单位时间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当物体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 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 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 W /(m2·K) 。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 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 W /(m2·K) 。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 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 W /(m2·K) 。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 1K 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的传热量。 二、填空题 1.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 热流量是指单位是。热流密度是指 ,单位是。 (单位时间所传递的热量, W ,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W/m2) 3. 总传热过程是指 (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总传热系数 ) 4. 总传热系数是指 (传热温差为 1K 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的传热量, W /(m2·K) ) 5. 导热系数的单位是 ;传热系数的单位是。 (W /(m·K) , W /(m2·K) , W /(m2·K) ) 6. 复合传热是指 ,复合传热系数等于之和,单位是。 (对流传热与辐射传热之和,对流传热系数与辐射传热系数之和, W /(m2·K) ) 7. 单位面积热阻 r t 的单位是 ;总面积热阻 R t 的单位是。 (m 2·K/W, K/W) 8. 单位面积导热热阻的表达式为 (δ/λ) 9. 单位面积对流传热热阻的表达式为 (1/h) 10. 总传热系数 K 与单位面积传热热阻 r t 的关系为。 (r t =1/K) 11. 总传热系数 K 与总面积 A 的传热热阻 R t 的关系为。

中药鉴定学重点1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2.走油: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3.显微化学反应:将药材的切片、粉末或浸出物等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某些化学试剂后产生沉淀或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状和颜色进行鉴别的一种方法。 4.理化鉴别:利用中药中存在的某些化学成分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通过化学的、物理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品质优劣的方法。 5.木间木栓:又称内涵周皮。即在次生木质部内形成木栓环带,通常由次生韧皮部的薄壁组织细胞栓化形成。如黄芩的老根中央可见木栓环。有的根中的木间木栓环包围一部分韧皮和木质部,把维管柱分隔成几个束,如甘松根。 5.内涵韧皮部:在次生木质部中包裹的次生韧皮部。这是形成层活动不规则产生的异常构造。在某段时间,形成层不仅向外也可向内生长韧皮部,但其后又恢复正常生长,致使次生韧皮部被包裹在次生木质部中。如黄芩,华山参,沉香 6.内生韧皮部:位于初生木质部内侧的初生韧皮部。 7.次生皮层:有些双子叶植物的根,次生构造不发达,表皮死亡脱落,栓内层的数列细胞中有的比较发达。 8.后生皮层:有些双子叶植物的根,次生构造不发达,由皮层的外部细胞木栓化起保护作用。9两面叶:常为一至数列长柱形的细胞栅栏组织,一般分布在上表皮下方,细胞内含大量叶绿体。 10等面叶:上下表皮内方有栅栏组织或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分层不清晰,形成等面叶。 11气孔指数:(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100)/(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同面积表皮细胞数) 12栅表比:一个表皮细胞下平均栅栏细胞数目 13.脉岛数:每平方毫米面积中脉岛的数目 14.星点:大黄根茎横切面髓部由异型维管束形成的暗红色星芒状小点,排列成环,木质部在外,韧皮部在内,射线星状射出。 15.云锦花纹:何首乌块根横切面皮部由4~11个类圆形异型复合维管束形成的云朵状花纹。 16.罗盘纹:商陆根横切面的多轮环状凸起的花纹,木部隆起,是由同心环状异型维管束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 17.过桥:黄连根茎上的长而光滑,形如茎秆的节间。 18.铁线纹:人参根上紧密深陷的横状环纹。 19.珍珠疙瘩:人参须根上明显的疣状突起。 20.枣核艼:人参的不定根,较粗,形似枣核。 21.狮子盘头:某些根茎类药材顶端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膨大突起,状如狮子头,如党参,三七。 22.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23.马牙嘴:炉贝外面2枚鳞叶大小相近顶端较瘦尖,开口。 24.虎皮斑:炉贝表面黄白色,较粗糙,常有黄棕色斑块。 25.红小辫:天麻顶端残留的红棕色干枯芽苞,细长皱缩似瓣状。 26.鹦哥嘴:冬麻顶端留有的红棕色干枯芽孢,因头尖色为红棕色似鹦哥之喙而得名。 27.圆底盘:天麻底端圆脐形瘢痕,为母麻脱落的疤痕。 28.蛤蟆皮:天麻表面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形似蛤蟆的外皮。 29. 车轮纹:根或茎类药材横切面上维管束与较宽的射线相间排列成稀疏整齐的放射状纹理,状如木制车轮。如木通等。

2015国考申论归纳概括题基本作答要求:废话少、要点准

简洁是归纳概括题的基本作答要求之一。“简洁”,顾名思义,就是要求考生在组织语言时尽量精练,使用较少的词语清楚表达要点的意思。归纳概括题有字数限制,实际考试中答题纸更是严格按照字数要求设置格子数量。如果考生在答题中出现大量的空话、套话、废话,会严重影响题目得分。大量的冗余词句会造成已有的得分点难以体现出来,挤占关键词的得分,导致答题不全面或材料信息要点挖掘不足,还会增加阅卷者的采分难度。因此,考生必须学会锤炼自己的语言,以简洁的语句作答。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通过两个具体真题来对比分析一下: 【典型例题】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社会成员造成了各种压力,从而较轻易引发心理问题。当今青年由于出生和成长在较优越的生活环境当中,所以,心理承受力便显得相对较弱,而这一点则又会成为导致心理疾患的重要原因。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全国约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中小学生中的心理障碍者占21%~32%;大学生中的心理障碍者占16%~25%,而且还呈现上升趋势。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人格发展,严重时还会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出现。(2014·国家·市级·材料节选) 【中公分析】 若要概括上述资料体现的主要内容,考生常有以下两种表述方式: 方式一:当今青年有优越的生活环境,心理承受力弱,易导致心理疾患,进而会影响人格发展,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出现。 方式二:青年心理承受力相对较弱,心理疾患高发。 显然,方式二表述简洁,概括性更强,最为重要的是有效节约字数,避免挤占其他要点的空间。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作答语言简洁? 第一,要点初加工。 将提炼出的要点进行整理、合并。申论试卷中给定资料的内容庞杂,从中提炼出的要点也是数量不菲,有时涉及相关题目作答的要点可能是十几条,而合并要点的过程就是考生对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要点进行合并的过程,从而能有效保证答案的全面和简练。

中药鉴定学的基本概念

第1篇总论 第1章 绪论 第1节 中药鉴定学的基本概念 中药鉴定学(Identificolog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是研究中药鉴定方法和质量标准的一门应用学科。它是以传统的中药鉴别经验为基础,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来源、品种鉴别特征、质量评价方法、开发和扩大中药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中药(Chinese materia medica)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drug),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中药材(Chinese crude drugs)是取自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原料药,简称为“药材”,按其来源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3大类,迄今为止,中药材的总数量已近13 000种。中药材经过净制、切制、炮制,制成符合临床医疗需要的加工品称之为饮片(decoction pieces)。中成药(Chinese patent medicine)是以饮片(或药材)为原料,根据临床处方的要求,采用相应的制备工艺和加工方法,制备成的随时可以应用的剂型。中药饮片(或药材)在临床上应用的形式绝大多数是复方和中成药。据不完全统计,中药的方剂已达100 000余首,已经批准生产的中成药数量为9 300余种。由此可见,对于中药的鉴定,只有把药材、饮片和中成药的鉴定方法与特征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达到鉴定的目的。 中药鉴定学记载的内容主要有: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及任务,分类与命名,发展历史,资源概况,采收和加工方法、贮藏方法、鉴定的依据与方法、质量标准要求、代表性中药选论。代表性中药的记载大纲主要包括下列项目:名称、药用历史、来源、生物(或矿物)学特征、产地、采收加工或制法、化学成分、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生物鉴别、性味功能、用法用量等。 第2节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中药价值的基本特征是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功能,而对其使用价值的评价,主要依赖

传热学试题库含答案

《传热学》试题库 第一章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四、简答题 1.试述三种热量传递基本方式的差别,并各举1~2个实际例子说明。 (提示:从三种热量传递基本方式的定义及特点来区分这三种热传递方式) 2.请说明在传热设备中,水垢、灰垢的存在对传热过程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防止? (提示:从传热过程各个环节的热阻的角度,分析水垢、灰垢对换热设备传热能力与壁面的影响情况)3. 试比较导热系数、对流传热系数和总传热系数的差别,它们各自的单位是什么? (提示:写出三个系数的定义并比较,单位分别为W/(m·K),W/(m2·K),W/(m2·K)) 4.在分析传热过程时引入热阻的概念有何好处?引入热路欧姆定律有何意义? (提示:分析热阻与温压的关系,热路图在传热过程分析中的作用。) 5.结合你的工作实践,举一个传热过程的实例,分析它是由哪些基本热量传递方式组成的。 (提示:学会分析实际传热问题,如水冷式内燃机等) 6.在空调房间内,夏季与冬季室内温度都保持在22℃左右,夏季人们可以穿短袖衬衣,而冬季则要穿毛线衣。试用传热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提示:从分析不同季节时墙体的传热过程和壁温,以及人体与墙表面的热交换过程来解释这一现象(主

申论技巧:把握材料阅读方法 正确找取答案要点

申论技巧:把握材料阅读方法正确找取答案要点材料阅读是申论的基础,所以只有练好材料阅读,才能在申论学习中游刃有余。但在实际学习中,这项基本能力很多同学并不过关。通过考察总结,无外乎下面几种问题: 一、囫囵吞枣型:这类型考生通常缺乏耐心和细心,或是对待长篇累牍的材料难以抑制心中的烦躁甚至厌恶,或是心情焦躁怕时间不够,所以看材料时总是匆匆略过,这就必然导致对材料理解的疏忽和错漏,无法正确答题。对于这类型问题,要磨炼心性、端正态度、严格要求自己,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担心考试时间不足的,在初期也要延长材料阅读时间先把基本功练扎实,后面再逐步提速,不能妄想一步登天。 二、碎片阅读型:与囫囵吞枣相反,部分考生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和训练后,也开始注重逐字逐句去搜索找取材料要点。但却用力过猛、矫枉过正,完全忽视了材料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导致要点找错找偏。 例如:给定材料1-3中列举了公共服务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足,请对此进行归纳概括。 材料片段:公厕改革和管理事关民生。“公厕外一侧堆有杂物。要立即清理整改。”“这个厕所的空间比较狭小,一定要注意通风。”“厕所门后可以装个衣帽钩,方便挂衣服或背包。”“沿线的标示牌要醒目。”C县县委叶书记像绣花一样,给所调研的每个公厕“挑刺”,并提出建议。叶书记为什么对公厕这么关心?对公厕这么“吹毛求疵”?他说:“老百姓一直对公厕管理意见很大,我兼任厕长,就必须用我自己如厕一样的心理去关心每一个公厕建设和管理。”

有部分考生从此片段中找取要点:公厕外一侧堆有杂物、厕所的空间比较狭小等问题。很显然他们没有从整体去读这段材料,本段不是为了描述公共服务的问题,而是为了突显叶书记的工作态度认真细致。所以必须要先从整体把握材料再从细节找取,不然很容易落入碎片化阅读的误区。 三、缺乏思考型:部分考生阅读材料能够做到细心耐心,对于直观性材料把握较好,因为材料会将要点直接呈现出来,只需要细心寻找即可。但对于案例型材料则难以破解,因为案例型材料通常没有直观要点,所以仅仅靠“眼睛”搜索是不足以应对的,如果缺乏对材料语句的深入思考,只会产生读完故事后毫无要点的错觉。因此,在阅读材料时还需要用“大脑”深入思考,将材料与题干进行联系和分析,将语句背后深藏的要点提炼出来。

传热学真题整理版要点

199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 直径100mm 的蒸汽管道,绝热层外径250mm ,若绝热层内外璧温度均不变而改用 新的绝热材料(已知导热系数2λ=1λ/2,单位体积价格1G =22G )。问价格相同时,但位管厂的热损失变化是多少? 2. 两个表面黑率的平行平板,其温度分别为1T 与2T 。板间辐射换热,热在中间插入一块厚δ,导热系数λ,表面黑率ε的平板,问热流有什么变化? 3. 空气在方管内作强迫对流紊流时,若流量增加一倍,问对流换热系数变化多少?压 力损失多少?(阻力系数与雷诺数无关) 4. 设计一个采用瞬态导热理论测试材料热物性(如导热系数a )的实验装置。说明其 工作原理与测试方法。 5. 用裸露热电偶测量管中的气流温度,热电偶读数1t =170c ?,已知管壁温度2t =90c ?, 气流对热接点的对热换热系数α=50c m w ?2 /,接点表面黑率ε=0.6,试确定气流的温度。若考虑热电偶导热的影响,则真实的温度应有何变化? 6. 流量为的907kg/h 水,通过长4.6m 的钢管,水温16c ?升高至49c ?,钢管内壁温度 66c ?。求钢管的内径。 水的物性:

一、请设计一个存放液氮的金属容器,附上简图并加以说明(按传热学原理) 二、导热微分方程 )(222222z T y T x T T ??+??+??=??ατ 的推导过程与条件 三、请说明并比较换热器计算中的平均温压与传热单元数法。 四、长铜导线置于温度为∞t 的空气中,已知导线的电阻值为m /10*63.32 Ω-,密度为 3/9000m Kg =ρ,比热C Kg J C ?=/386,直径为2.2mm ,问当为8A 的电流通 过及对流放热系数C m W */1002=α时,该导线的初始温升及其时间常数是多少? 五、流量为h Kg /10*11.03 的水在直径为50mm 的管内作强迫对流换热,管内表面温度 为50℃。试问水由25℃加热到35℃需要多长的圆管? )*/174.4(C Kg KJ C = 六、由表面1与表面2两平行黑体表面组成的空腔,内有空气流过,进出口空气的平均 温度为2 7℃,空气与热壁的对流换热系数为50W/C m *2,空腔是窄通道。表面1外侧绝热,表面2的温度为127C ,平均厚度m 1.0=δ,C m W /5.17=λ。其外侧被高温流体加热,问表面3的稳态温度是多少?

申论要点经典总结

一、应答注意事项:字数、卷面、条理性和首尾句、论点 二、申论考试3大工具 1、四大要素:问题现象、影响、原因、对策 2、三大主线勾画有效信息:⑴、新闻报道、调查显示、政府文件、法律法规 ⑵、相关人士的看法 ⑶、相关方面的做法 3、五大维度:法律法规、监管执行、思想观念、技术层面、财政投入 三、申论技巧 1、阅读概括 ⑴、勾画有效信息(问题现象、影响、原因、对策):首尾句、关联词和三大主线⑴、 新闻报道、调查显示、政府文件、法律法规⑵、相关人士的看法⑶、相关方面的做法 ⑵、有效利用草稿纸进行分门别类(法律法规、监管执行、思想观念、技术层面、财 政投入),可与勾画信息同步进行 ⑶、概括主要内容。 ①、概括性强、语言简练。不能出现人名、地名、数据等信息 ②、主旨深刻: 高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发明与运用——创新型社会 资源、能源的节约——节约型社会 盗版光碟、书籍——知识产权 贫富差距、劳资关系、利益矛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土地、农村、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资源、能源、人口、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③、同意合并、异意罗列 ④、综合式概括:问题现象、影响、原因、对策 单一式概括:按要求作答,相关要素罗列 2、分析问题 ⑴、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⑵、利用五大维度分析原因 ⑶、规范性语言与材料结合 ①用材料信息替换规范性语言的相关内容 ②前半部分是规范性语言,后半部分是材料中的信息 ⑷、分析或评论观点:、 材料提出的观点分别是A、B。A的积极方面在……,但出现了……的局限性:B的……,但在……方面具有局限性。因此,我们应该把A、B结合起来,在……方面发挥A的优势,在……方面发挥B的优势,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⑸、分析某种特定的社会现象: ……事件既有合理的一面,又有不合理的一面。合理性表现在……,其不合理性表现在……,问题的实质在于……。因此,我们应当辩证的看待这一问题。对于……事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不能一概而论。 ⑹、阐释材料: ①分析比喻的实质 ②分别指出A和B的合理性 ③如何做

(完整)第五版《传热学》常考思考题汇总,推荐文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传热学(郭亚军)常考简答题 题目类型:10道简答题(*6分)三道大题14分/14分/12分无填空题无选择题重点看课后思考题哦 绪论 1.用铝制的水壶烧开水时,尽管炉火很旺,但水壶仍然安然无恙。而一旦壶内的水烧干后,水壶很快就烧坏。试从传热学的观点分析这一现象。 答:当壶内有水时,可以对壶底进行很好的冷却(水对壶底的对流换热系数大),壶底的热量被很快传走而不至于温度升得很高;当没有水时,和壶底发生对流换热的是气体,因为气体发生对流换热的表面换热系数小,壶底的热量不能很快被传走,故此壶底升温很快,容易被烧坏。 2.用一只手握住盛有热水的杯子,另一只手用筷子快速搅拌热水,握杯子的手会显著地感到热。试分析其原因。答:当没有搅拌时,杯内的水的流速几乎为零,杯内的水和杯壁之间为自然对流换热,自热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小,当快速搅拌时,杯内的水和杯壁之间为强制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大,热水有更多的热量被传递到杯壁的外侧,因此会显著地感觉到热。 3.有两个外形相同的保温杯A与B,注入同样温度、同样体积的热水后不久,A杯的外表面就可以感觉到热,而B 杯的外表面则感觉不到温度的变化,试问哪个保温杯的质量较好? 答:B:杯子的保温质量好。因为保温好的杯子热量从杯子内部传出的热量少,经外部散热以后,温度变化很小,因此几乎感觉不到热。 4热水瓶胆剖面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瓶胆的两层玻璃之间抽成真空,内胆外壁及外胆内壁涂了反射率很低的银。试分析热水瓶具有保温作用的原因。如果不小心破坏了瓶胆上抽气口处的密闭性,这会影响保温效果吗? 解:保温作用的原因:内胆外壁外胆内壁涂了反射率很低的银,则通过内外胆向外辐射的热量很少,抽真空是为了减少内外胆之间的气体介质,以减少其对流换热的作用。如果密闭性破坏,空气进入两层夹缝中形成了内外胆之间的对流传热,从而保温瓶的保温效果降低。 5、冬天,经过在白天太阳底下晒过的棉被,晚上盖起来感到很暖和,并且经过拍打以后,效果更加明显。试解释原因。 答:棉被经过晾晒以后,可使棉花的空隙里进人更多的空气。而空气在狭小的棉絮空间里的热量传递方式主要是导热,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较小(20℃,1.01325×105Pa时,空气导热系数为0.0259W/(m·K),具有良好的保温性 能。而经过拍打的棉被可以让更多的空气进入,因而效果更明显。 6、夏季在维持20℃的室内工作,穿单衣感到舒适,而冬季在保持22℃的室内工作时,却必须穿绒衣才觉得舒服。试从传热的观点分析原因。 答:首先,冬季和夏季的最大区别是室外温度的不同。夏季室外温度比室内气温高,因此通过墙壁的热量传递方向是出室外传向室内。而冬季室外气温比室内低,通过墙壁的热量传递方向是由室内传向室外。因此冬季和夏季墙壁内表面温度不同,夏季高而冬季低。因此,尽管冬季室内温度(22℃)比夏季略高(20℃),但人体在冬季通过辐射与墙壁的散热比夏季高很多。根据上题人体对冷感的感受主要是散热量的原理,在冬季散热量大,因此要穿厚一些的绒衣。 7、试分析室内暖气片的散热过程,各环节有哪些热量传递方式?以暖气片管内走热水为例。 答:有以下换热环节及热传递方式 (1)由热水到暖气片管到内壁,热传递方式是对流换热(强制对流); (2)由暖气片管道内壁至外壁,热传递方式为导热; (3)由暖气片外壁至室内环境和空气,热传递方式有辐射换热和对流换热。 8、冬季晴朗的夜晚,测得室外空气温度t高于0℃,有人却发现地面上结有—层簿冰,试解释原因(若不考虑水表面的蒸发)。 解:如图所示。假定地面温度为了Te,太空温度为Tsky,设过程已达稳态,空气与地面的表面传热系数为h,地球表面近似看成温度为Tc的黑体,太空可看成温度为Tsky的黑体。则由热平衡: , 由于Ta>0℃,而Tsky<0℃,因此,地球表面温度Te有可能低于0℃,即有可能结冰。 导热 1、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建房用砖采用实心砖还是多孔的空心砖好?为什么? 答: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实心砖材料如红砖的导热系数约为0.5W/(m·K)(35℃),而多孔空心砖中充满着不动的空气,空气在纯导热(即忽略自然对流)时,其导热系数很低,是很好的绝热材料。因而用多孔空心砖好。 2、东北地区春季,公路路面常出现“弹簧”,冒泥浆等“翻浆”病害。试简要解释其原因。为什么南方地区不出现

申论总结最新版

申论总结 怎样确定申论主题定主题的三个步骤:其一、找出结果。申论考试的材料往往头绪杂乱,层次混淆;可是上述材料一定会给出问题造成的结果;这些结果就是我们找出主题的基本线索。其二、由果导因。一般来说,事物都有因果关系:○或一果一因、或一果多因○原因有主有次、有深有浅。其三、引伸原因提示:问题类型归纳举例:污染事实上升到环保;治安现象上升到稳定;房屋拆迁上升到城建;三乱现象上升到执法;考试、留学上升到教育;人口问题上升到计划生育;汽车堵塞上升到城市交通;下岗分流上升到社会就业;偷税漏税上升到社会分配;户籍问题上升到城镇化建设;农民进城上升到三农问题。 申论文章概述第一句总述:****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经济增长...),需要我们冷静面对、沉着解决。第二句:造成*******的原因主要是****、****、****。第三句:这些问题将造成极大的危害,例如****、****。第四句:这要求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提高**效率,增强**意识,改变**思想,构建**机制,最终达到****。 申论八股法确定标题方法:1,直接法:直接引出资料现象和主题评。。。。:评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论。。。。:论我国煤矿生产安全问题关于。。:关于房价调控政策的几点思考。。之我见: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之我见。。的解析:贫富差距扩大原因的解析对。。的思考:对公务员热的冷静思考浅析。。:浅析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评述:民工潮的评述。。的建议:解决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建议 2,立论法:确定资料主题,表述中心论点a提高劳动者能力拓展就业渠道 b让可持续发展思想深入人心c建立节约型社会应先打造节约型政府d加强反腐倡廉构建和谐社会e诚信,不仅仅是私事f加强安全生产建设推进经济健康发展 3,引申法:利用关键词和特殊句式引人注目。通常使用适当会有很好的效果,但使用不当会弄巧成拙,影响文章整体结构,谨慎使用:a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路在何方b药价虚高何时止c经济房想说要你不容易 ★开头方法:开篇点题,陈述现象和相应的政策1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但。。。的改革却明显落后,(后面引出材料反映问题) 2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问题日渐凸现出来,在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中的位置越来越突出。(政策) 3 近年来,我国。。。工作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引起了上到中央,下至地方的高度重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严重影响。。。(现象,政策) 4 近些年来,。。。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但与此同时,。。。(现象,政策) 5 目前产生的。。。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强烈反响。(政策) 6 。。。正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政策) ★第二段主要叙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一般从材料给出的现象从中分析就能得出结论,下面就近期热点问题为例加以说明,不外乎根据材料从以下角度进行展开分析 医疗体制改革:医疗卫生服务特殊性和群众必需性,不同于其他服务行业;以药养医,药厂和医院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医疗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医疗服务市场化,利益驱动;医风医德有待提高;群众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欠发达,投入不够,条件差,设备少,水平低,缺少专业人才,缺少重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 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城乡二元化的历史原因;农民与城镇居民待遇不同;社会保障体系没有覆盖到农民;看病难,就业难,上学难,三难为题在农村体现尤为突出;农民工流动频繁,职业不稳定,收入相对较低,文化素质、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普遍不高;农村公共服务缺乏,农业受气候影响极大,收益难以实现保障,入不敷出;

名词解释(1)中药鉴定学

《中药鉴定学》题库-名词解释 1.中药鉴定学:中药鉴定学是研究中药鉴定方法和质量标准的一门应用学科。 2.中药品种鉴定:中药品种鉴定是指对中药真实性和基原的鉴别,它是中药鉴定学的首要 任务。 3.中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 饮片和中成药。 4.霉变:即是霉菌在药材表面或内部滋生的现象。 5.走油:又称“泛油”,是指某些含油药材在贮藏不当时油分“溢出”或某些药材在受潮、 变色、变质后表面呈现油样物质的变化。在贮藏上必须采取低温、低湿环境和减少与空气的接触为基本措施。 6.发汗:是将某些药材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蒸煮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外溢, 质地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这种方法习称“发汗”。 7.钉头:指矿物或较坚硬药材表面乳头状突起。 8.变色:药材储存不当,导致颜色发生变化的变质现象。 9.车轮纹:指药材横切面上有较稀疏的放射装纹理,其颜色不一,一直延伸至中心部,并 相间排列成车幅状。是由维管束或木质部与射线相间呈放射状而成。 10.细胞间隙腺毛:指存在于大型薄壁细胞间隙的腺毛。 11.朱砂点:指药材横切面上棕红色小点,色如朱砂。 12.虎皮斑:指炉贝表面具有棕色斑点,色如虎皮,习称虎皮斑。 13.马牙嘴:炉贝外层两鳞瓣大小相近,顶端稍尖,多开口,称“马牙嘴” 14.怀中抱月:川贝母中的松贝,形状呈圆锥形,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 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15.狮子盘头:指一些根及根茎类药材头部膨大,并且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形如狮 子头,如党参。 16.通天眼:羚羊角无骨塞部分的中心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 17.合把:羚羊角环脊之间有一定距离,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习称“合把”。 18.二杠:为具有一个侧枝的花鹿茸。 19.单门:指有一个侧枝的马鹿茸。 20.莲花:指有两个侧枝的马鹿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