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长三角区域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长三角区域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长三角区域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长三角区域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在未来20年内,长江三角洲将成为亚太地区经济最为发达地区之一,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经济区。

长三角的历史与现实表明:长三角的优势在整体,出路在联合,关键在创新。在长三角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要求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优化集成区域创新资源,提高区域整体的持续竞争优势,促进长三角地区走上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集约化现代化之路。

一、长三角区域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

1、长三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未来二十年,长三角地区将充分发挥优势,实施科教兴区、高度开放、可持续发展,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在21世纪20年代基本建成经济发达、科技领先、高度开放、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国内一流的经济核心区,达到当时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表1-1)。

表1-1 长三角地区现代化发展指标估测

未来二十年,长三角的经济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和升级。农业生产将实现向都市农业、精准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转变;工业领域,长三角地区将形成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群;在精品钢材、造船、汽车、成套装备、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现代纺织、家用电器等领域形成世界级的制造中心。金融服务业、知识服务业、现代物流、会展服务业、旅游业等新

兴第三产业将获得极大的发展空间。

3、社会发展趋势

长三角大都市圈以XX为中心,包括XX的XX、XX、XX、XX、XX、XX、XX、XX及XX 的XX、XX、XX、XX、XX、XX等15个地级以上城市,目前该地区被称之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带,城市化率达到47.4%。预计到2020年,区域的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75%,非农劳动力占全部就业人口比重将从目前的73%提高到80%以上。

4、可持续发展趋势

长三角地区的环境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整个长三角地区的中小河流水质污染十分严重。大气污染加剧,农水产品污染物超标,生物资源衰退。地质环境问题普遍,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有效治理与控制,将严重制约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稳定发展,进而影响到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5、基础设施发展趋势

到2020年,整个长三角地区将形成枢纽型和网络型的基础设施,为长三角的发展以及带动我国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长三角区域的这些趋势,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对科技提出了全方位的需求。要求科技在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技术保证,从而增强长三角区域的国际竞争力。

二、长三角区域经济现状分析

以XX为龙头、苏浙为两翼的长三角区域内的交流与合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基础,已经形成共同合作、追求共赢的观念,为区域内实现科技一体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经济基础

长三角雄厚的经济基础为区域科技一体化发展创造了条件(见表2-1)。

表2-1 2002年长三角区域若干经济指标

表2-2 2001年两省一市若干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

长三角区域内各类要素市场日趋完善。XX形成了以证券交易、外汇交易、黄金交易、期货交易、同业拆借、票据贴现、保险等为核心的金融市场体系。同时,在长三角还形成了一批年交易额达百亿元以上的商品市场,在全国最大的十个生产资料市场中,长三角拥有6个。

三、长三角地区科技发展态势分析

长三角地区十分重视各自地方的创新体系的建设,整体科技力量居于全国前列。

1、大学和科研机构

区域内有各类高等院校174所。其中,全国重点大学17所,进入211工程的达24所。全区域共有2000多家国有独立县级以上的研究机构,在生命科学、微电子、海洋科学和工程、航天航空等领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2、企业创新能力

近年来,XX在企业中已经建立了158个企业研发中心。XX已建立国家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20家,其中有2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占全国总数的10%。XX省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机构941个,从业人员4.97万人。目前,已经有1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长三角地区设立了独立的研发机构,为跨国公司提供本土技术支持。

3、人才基础

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长三角地区中专以上人口占全国总量的30.13%,大专以上人数占全国的18.06%。2002年底,长三角地区每10万人具有大学程度的为4493人,比全国平均多882人。长三角地区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13.3万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112.3万人,占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5.9%。共有两院院士250多名。

4、科技创业环境

长三角区域的15城市,十分重视科技创业环境的建设。早在1992年,江、浙、沪两省一市都作出了“科教兴省”、“科教兴市”的战略决策。XX在1998年在全国率先推行技术要素参与股权和收益分配,鼓励高校教师和科技人员兼职创办科技企业。XX、XX在1998年分别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规定》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进一步优化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环境。目前,整个区域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

6个,大学科技园10个,留学生科技创业园5个,生产力促进中心93家,为科技企业的创立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科技投入和产出

长三角地区的科技投入与产出,与我国的京津冀、珠江三角洲等区域相比,总体水平上处于领先。

表3-2 长三角区域科技投入占全国的比重

产业产值、大致可以反映三个地区的科技产出数量和质量(表3-3、表3-4)。

表3-3 长三角与国内其他区域专利比较

表3-4 2001年长三角区域科技成果占全国比重

6、瓶颈与障碍

长三角由于体制和历史局限,各地区创新体系都各成体系,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和互动,各地的创新活动没有形成合力,再加上创新体系上的缺陷,从而影响和制约长三角区域整体的创新资源利用效率。具体表现为:

(1)从技术层面来看,应用研究环节的脱节,是科技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重要原因。

(2)从体制上来看,行政分割,造成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远没有得到体现。长三角地区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不少,却始终处于分散状态。使有限的科技、教育、人才、资本资源分散;信息不能共享,重复立项、重复研究的现象还普遍存在,造成社会有限科技资源的浪费。

(3)从区域核心城市的作用来看,核心城市还处于极化、集聚过程,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亟待增强。

四、长三角区域科技发展中长期战略目标、思路、重点

1、战略目标

经过二十年左右的努力,把长三角建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在若干基础研究领域,如生命健康领域,在国内处于主导地位,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在战略高技术的如航天航空、电动汽车、磁悬浮列车的某些领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要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和大学科技园为核心,成为亚太地区最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2、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10年前),人均GDP从目前的2700美元跃升至5000美元,XX、XX、XX、XX、XX、XX等城市率先实现现代化。整个长三角区域要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知识服务中心之一,若干战略产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

第二阶段(2010--2020年),人均GDP从5000美元跃升至10000美元,XX建成“一个龙头、四个中心”国际化大城市,整个区域实现现代化。在若干科技前沿领域居主导地位。

3、战略思路

长三角地区的科技规划的战略思路是: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优化配置,开放集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科学规划,形成特色。

4、战略布局

结合长三角地区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拟构建以XX为轴心,以XX、XX为两个核心的长三角都市区经济科技发展圈层网络结构。

从区域发展的需求出发,整合现有资源,把三地建设成为国际技术创新中心城市,为区域内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区域内的其他城市,逐步成为长三角区域的技术研究中心、工艺开发中心和创新扩散中心。

5、战略重点

长三角区域科技规划的重点应集中在“提高区域科技创新效率”、“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

“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层面上。

五、长三角区域科技发展若干建议

我们认为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重点在于构筑开放型的网络,以保证信息、资金、人才、成果、技术等创新要素的充分流动。

1、完善区域创新的组织机制

建立区域内多层次的科技政策协调机制,加速区域内科技市场的成熟与完善,增强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强政策的协调与统一,统一区域内各地有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政府采购政策、产品认证制度等,促进区域内科技要素的流动。加强规划的协调。对长三角的科技长远发展,加强顶层思考、整体设计、系统推进。

2、强化以人为本理念,构筑人才高地

着眼于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性、国际性和前瞻性,建立培养、吸纳和任用区内外、国内外人才的机制。

3、以二次创新和集成创新为重点完善创新体系,支撑世界级制造基地的形成

长三角区域目前技术引进工作存在着低水平分散重复引进,重设备引进轻技术引进,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和扩散的问题,造成技术资源的浪费。因此,要实施引进技术本土化战略,构筑若干应用研究开发平台,提高技术引进效率,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实现生产中心向制造中心转变。

4、强化战略技术研究,培育战略产业

所谓战略产业,是指在未来有可能形成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的产业。为此,长三角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应该对未来可能形成的主导产业进行分析和预测,进行战略性布局。

5、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构筑网络型的创新服务体系

为推动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建设,应积极推进区域内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科技创业投融资服务体系、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等服务体系的建设。长三角地区应选择一批能体现区域优势和特点的行业,依托现有的企业技术中心、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组建若干个行业性技术转移中心,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人才、咨询、法律、培训等服务和做好技术转移工作。

6、形成区域内对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建立区域内科技发展的共同基金。建议科技部和两省一市共同出资设立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专门用于跨行政区的涉及区域性发展的一些重大项目联合研究、重大产业共

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区域性创新平台的建设。联合建立和发展长三角地区风险创业投资协作网,探索建立区域性的科技发展银行。鼓励跨地区技术与资本的融合,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天使”资金作用。建立各地政府科技预算稳定成长的机制,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科技投入及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技投资利益机制。

【精品报告】2019长三角区域创新机构发展研究报告-科睿唯安

课题组 杨耀武: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郝莹莹: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高显扬: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统计师李 宁: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龚 晨: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讲师 王 慧: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研究助理孙希昀: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工程师张 骅: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工程师

前 言PREFACE 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是成为面向国际的创新策源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是创新策源地的重要主体,应当成为驱动区域创新发展的前沿领跑者。2018年,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为长三角区域创新发展吹响了时代号角,也向长三角区域创新主体提供了机遇挑战。本项研究着眼于创新机构的发展,重点基于专利数据的分析,旨在为各类创新相关者提供参考借鉴。 为区域创新者画像,为示范引领者导航,本报告通过对长三角三省一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整体情况的系统梳理,通过对其创新产出?专利情况的深入分析,旨在发现具有创新实力的机构,并通过梯度、行业、地域等方面的分析,探究这些机构的梯度表现、行业支撑以及地域分布,从而为更加清晰的勾勒机构创新表现,更加鲜明的揭示机构创新差异提供指引。致力于描绘出长三角区域创新机构发展的坐标系和晴雨表,建构出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的路线图和服务网。

在报告研究中,我们特别凸显几个关键词: 更高质量 创新策源地的核心内涵更多地体现为质量,而非数量。我们注意到无论是区域本身发展,还是区域之间的协同进步,面临的核心问题并非数量增长,而是如何更高质量的发展。这也是当前长三角区域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关键所在。也正基于此,在机构分析中,我们更加强调了体现质量的比例性指标。在当前的发展阶段,“质量”某种程度上更加重于“数量”,对于创新发展而言,打造一流机构、培育一流人才、产出原创成果更为重要。面向国际 当今世界创新已经愈加开放,面向国际,既是创新发展本身规律的需要,更是长三角区域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真正有价值的成果,其在国际化方面必将有所布局。因此,在报告中,我们特别选择了国际专利的指标,作为标引机构创新产出能力的重要维度之一。应用导向 应用重于拥有。一项好的成果,无论是专利或者论文,都必然有被使用或被引用的需求。基础学科还是应用学科,衡量成果的关键因素是其被引用的情况。基于此,报告中着重分析了专利的被引用情况,从而体现创新的价值实现和影响力。 协同创新 区域创新发展,既需国家区域整体创新产业链共同建设打造,也与适度的差异化区域分工息息相关,需要更加打造各区域的长板优势,形成区域间的优势互补。报告分析中,我们基于客观数据的呈现,重视发掘长三角三省一市之间的创新差异和优势特色,以期为更好的引导区域协同发展提供辅助支撑,为落实国家区域创新战略提供意见建议。

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

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 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支撑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更加紧密结合的重要抓手。为了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明确教育部、财政部组织认定并给予支持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重点任务、发展目标和领域布局,更有针对性地引导高校和地方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与组建,经“2011计划”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特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以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重大协同创新任务为牵引,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汇聚优秀创新团队,聚集各类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国际合作交流,优化创新环境,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使2011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

二、建设原则 (一)坚持以重大协同创新任务引领中心建设 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不断凝练、落实和完成重大协同创新任务,是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主线。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的落实既是国家需求、问题导向的体现,也是核心协同单位能力和地位的体现,更是组织开展协同创新的基础和条件。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组织和完成的质量、水平与贡献,是评价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成效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依据。 (二)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创新能力提升 围绕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的凝练、落实和完成,通过不断创新机制,汇聚队伍、整合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能力的根本方式。要以人员聘用、考核评价、收入分配制度创新推动高水平、多元化、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建设,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推动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的提升,以资源配置方式和科研组织模式的创新推动创新能力的提升,以中国特色的访问学者制度的建立和有影响的国际学术交流推动国际化水平的提高。 (三)坚持以质量和贡献为核心、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认定与管理方式 坚持把质量作为“2011计划”实施的核心,建立健全评审认定、绩效评估、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按照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重实效的认定标准,择优择强,宁缺毋滥,严控认定数量。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必须符合“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

长江三角洲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探究教案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 2.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举例说出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4.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5.结合有关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6.树立和谐发展的人地观念,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 2.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4.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5.结合有关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 2.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策略

充分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点评、指导小结,达到学会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 地理图片、地图、多媒体课件、划分学习小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静静欣赏歌曲:《江南水乡》。 师:花桥碧水弯/江堤柳丝长/ 微风轻吻荷塘/醉我江南水乡/ 竹篙轻轻点/小船入画廊/ 一曲丝竹小唱/醉我江南水乡/ 江南水乡人间天堂/ 香喷喷的日子/粉嘟嘟的船娘/ 仿佛幽梦弥漫唐宋清香/染你一身芬芳……

环太湖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构想(一)

环太湖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构想(一) 论文关键词:环太湖区域创新体系科技合作 论文摘要:环太湖地区,可以在区域行政协调体系制度的保障下,以产业集群为依托,通过加快科技创新中介的发展,以建立一个以长三角为背景的、开放式的环太湖区域创新体系,从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1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兴起 1987年,英国著名技术创新研究专家弗里曼首次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他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指由公共和私有部门的机构组成的网络系统,并强调系统中各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及相互作用。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是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演化发展而来的,是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一个延伸和发展。由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仅仅强调了国家范围内的创新活动,而忽视了一国国内经济区域的特殊情况。最早提出区域创新体系这一概念的是英国卡迪里大学的教授库克,他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该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其目的在于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家创新系统框架内开始关注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在1999年召开的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完善和发展国家创新体系被当作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提了出来。党的十六大,把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使其具有了更为明确的经济政策内涵。十七大报告更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核心的高度。 2构建环太湖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现实意义 2.1有助于提升环太湖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 2003年,长三角两省一市科技行政部门在杭州召开了“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论坛”会议,会上决定成立“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自此,长三角城市间的科技创新合作日益增多。然而地域相近、人缘相亲的环太湖五市在科技创新领域方面的参与度却相对滞后。在2004年长江三角洲首批联合科技攻关项目的9家第一承担单位中,环太湖区域仅有1家,在l3家参加单位中,环太湖区域仅有2家;长三角地区首批启动海关通关一体化的四个城市中,没有一个环太湖城市。这些都与环太湖区域“长三角核心腹地”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 因此,加强环太湖区域的科技协作,提升这一区域的区域创新能力,显得十分必要。而构建环太湖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则有利于形成环太湖地区共同的利益核心,建立共赢机制,加强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可减少恶性竞争,避免区域内重复建设造成的创新资源的浪费,为环太湖地区发展提供资源、技术等共享的新平台,从而提升这一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 2.2有助于优化环太湖地区的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状况是决定一个地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产业结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进步,就成为一个地区解决产业结构层次低、技术水平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加强环太湖区域的科技合作,优化配置人才、信息等各种创新要素,降低创新成本,形成要素集成、网络互动、系统开放、良性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可以充分满足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对技术支撑的要求;可以推动创新扩散,加快从企业创新扩散到产业创新、从单个产业创新扩散到产业集群创新的速度;可以促进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成为产业集群的栖息地,并聚积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塑造区域品牌,进而推动整个环太湖区域产业结构的提升。 2.3有助于推动整个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区域科技合作与发展,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将区域科技发展战略作为促进科技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来。环太湖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建

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优势与限制因素

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优势与限制因素 地理062 06980130 王一龙 长三角指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东南部和上海 市,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三角洲顶点在镇江市、扬州市一线,北至小洋口。南临杭州湾。 长江三角洲位于北纬30°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而且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传统意义的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杨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南京,东到海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这个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上意义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泛指镇江、扬州以东长江泥沙积成的冲积平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长江三角洲顶点在仪征市真州镇附近,以扬州、江都、泰州、海安一线为其北界,镇江、宁镇山脉、 茅山东麓、天目山北麓至杭州湾北岸一线为西界和南界,东止黄海和东海。 按照国务院2008年关于进一步发展长三角的指导意见,正式确定将长三角扩大 到两省一市,即江苏浙江全省,上海市。这个战略性规划兼顾了区域平衡和互补,将 苏北和浙西南纳入长三角范围,在土地、资源、人才等层次上明显提升了长三角的实 力和发展潜力,长三角占中国经济总量也由不足1/5提升到接近1/4,尤其是苏北和 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对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促进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配置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这里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 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2008年的GDP为53952.91亿人民币。 合7877.1249亿美元。2004年度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 口占全国5.8%,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 长三角的比较优势有: 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产业园区适应了当代工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需求,适应了人口向城市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大趋势,特别是园区又有规模效益、集聚效益、品牌效益,也利于对产品和行业进行整合,已经成为发展工业与高科技产业的主要支撑。作为中国工业发展的前沿和制造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必须把园区作为今后制造业发展的中心支撑。产业园区的推进有两点应引起注意,一是由于乡镇工业早期发展的分散性,使得原有乡镇企业延续不下来的多数企业缺少集聚效应,应当用工业园区加以整合。二是农业产业化是今后的方向,而在农业产业化中,必须以工业化思路和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因此,农业产业化也应注重规划和培植农业园区。与产业园区紧密相关的是产业集群战略。产业集群具有区域的集中性、产业的

上海市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长三角科技联合攻关领

xx市2xx6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长三角科技联合攻关领域项目指南 发布时间:2xx6-xx-20 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根据国家和xx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推进xx长三角联合攻关领域科技进步,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xx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本指南。 一、征集范围 专题一、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研究目标:聚焦区域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等领域,打造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协同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功能型服务平台,促进区域资源的融合与互补,为地区服务能级提升起到促进和支撑作用。 研究内容: 1、长三角区域食品安全领域。在区域通关一体化背景下,更好支撑长三角地区与自贸区食品贸易发展,开展食品检测、协同监管数据服务系统等关键技术研究,实现长三角区域食品一体化处置监管的示范应用。 2、长三角区域公共卫生领域。聚焦境内外重大突发性传染病联防联控,开展区域传染病检测、协同监管数据服务系统等关键技术研究,实现长三角区域跨部门应急协同处置的示范应用。 执行期限:项目实施期限不超过2年,于2xx8年6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二、区域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及示范应用 研究目标:聚焦长三角区域公共安全、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研究,并在长三角区域内形成示范应用。通过项目实施,对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支撑作用。 研究内容:1、土壤环境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发及区域示范应用 2、快速、高通量检测技术研发及在区域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中的示范应用 3、高精度北斗技术在公共领域的区域示范应用 执行期限:项目实施期限不超过2年,于2xx8年6月30日前完成。 二、申报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应当是注册在本市的独立法人单位,具有组织项目实施的相应能力。

长三角发展现状论文word版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以下是本站分享的长三角发展现状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长三角发展现状论文 【摘要】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三十多年的发展,使得长三角区域从一个不起眼的区域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区域之一。但是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如今的增速有所放缓,经济发展中一些问题以及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发展遇到了瓶颈。只有深刻剖析长三角区域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的动力,才能真正提出相应的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结构;问题;对策 一、长三角区域的基本概况 自然地理意义上的长三角区域是指我国长江入海之前形成的一片平原区域,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东到海滨,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之一。2008年后,为了适应国家区域发

展的需要,再考虑到行政区划整体性的内在要求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广义的长江三角洲进一步扩大到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全部,简称“江浙沪二省一市”或“大长三角区域”,其地域面积将超过20万平方公里。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以及后期2014年12月28日上海自贸区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则更加促进了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使之制度上的优势更加明显。 二、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一)区域规划出现端倪,经济实力稳步增强 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无论是从经济的整体规模、人口数量和质量、城市化发展水平、还是市场化和国际化等等方面来分析,长三角区域已经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模范带头的作用。 30年来,在上海的带动下,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经济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已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大中小城市体系齐全,城乡比较协调发展,经济实力强,社会、文化发展水平高的城市群。城市群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 (二)科教水平大幅度提升,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构筑泛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交通

构筑“泛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交通 运输通道的设想 朱晓磊1 (XX省交通厅规划研究中心,XX XX,210001) 摘要:依据运输通道的相关理论,从交通地理和区域经济的角度出发,结合“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内经济圈的辐射X围,参照我国运输通道布局方案,对该区域进行运输经济区和都市圈划分,在此基础上,提出构筑一体化的运输通道设想。 关键词:“泛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运输通道设想 1 运输通道的相关理论及我国运输经济区划和运输通道布局 1.1运输通道的定义及特征 国外关于运输通道的较完整的定义主要有:“国际公共运输联盟”主编的《公共运输词典》解释为:“在某一区域内,连接主要交通流发源地,有共同流向,有几种运输方式线路可供选择的宽阔地带”;美国交通工程专家W illiam W Hay对交通运输通道的解释为:“在湖河流、溪谷、山脉等自然资源分布、社会经济活动模式、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下而形成的客货密集地带,通常由多种运输方式提供服务”;美国加州大学教授W illiam L.Garrison对交通运输通道解释为:“在运输投资集中的延伸地带内,运输需求非常大,交通流非常密集,各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在此地带内相互补充,提供服务”。 我国对运输通道的理论研究权威之一的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的X文尝研究员从运输联系和运输经济区划相结合的角度定义为:运输通道是联结不同区域重要和便捷的一种或多种运输干线的组合。本文便是按照这一定义进行论述。 1朱晓磊(1976— ),男,XX沛县人,经济学硕士,经济师,主要从事交通发展战略、产业经济和基础设施投融资政策研究。

运输通道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运输通道是交通运输网的骨干,承担着区际运输联系的大部分或全部运输任务,具有全局意义,运输通道是否畅通对于运输网整体的效益起决定性作用;二是运量大而集中,主要以区际交通运量为主;三是有一定的层次性,高层次的运输通道由多种运输方式组成,通过能力大,能适应各种运输需求,低层次的则由单一方式组成或以某一运输方式为主;四是经济区域具有扩展性,除直接联系和经过的区域外,运输通道对运量的吸引还影响到非相邻区域。 1.2运输通道的分类与作用 根据运输通道的空间层次和交流性质可以分为:国际性运输通道,如陇海—兰新大陆桥;大经济区间的区际运输通道,如青藏公路就是西北区与西南区联系的重要通道;经济区内的省际运输通道;如沪宁高速公路;省内运输通道,如沈大高速公路。按构成运输方式划分可以分为:综合型运输通道:由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干线串联或并联;单一运输方式的运输通道,单一方式运输通道多见于通道发展初期,当各种运输方式均有发展,单一通道逐渐发展为综合运输通道。按照运输服务对象可以划分为:以客运为主的运输通道;以货运为主的运输通道;客货兼有的运输通道。 运输通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运输通道是综合运输网的骨干,运量大而集中,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运输通道是生产力布局的基础,是交通经济带形成的基本条件;运输通道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条件;运输通道对于进行发达与不发达地区政治、经济交流,支援边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巩固边防具有特殊意义。1.3我国运输经济区划和通道布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不断发展和演化,目前已经或正在形成九大经济区域和九大都市区。九大经济区域分别是:华南地区,包括XX、澳门、XX、XX、XX、XX南部和XX西部;长江下游地区,以XX、XX、XX等城市为中心,包括XX、XX、XX,XX 和XX的部分地区;华北地区,以、XX为中心,包括、XX、XX、XX及内蒙的中西部;东北地区,以XX、XX、XX、XX为中心,包括XX、XX、XX和XX的呼伦贝尔、XX、

长江三角区域创新创业共同体模式研究

长江三角区域创新创业共同体 模式研究 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来看,科技创新创业日益成为区域竞争的新焦点、区域合作的新内容和区域增长的新引擎。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创业共同体,是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化科技创新创业资源区域配置、提升区域科技创新创业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来看,科技创新创业日益成为区域竞争的新焦点、区域合作的新内容和区域增长的新引擎。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创业共同体,是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化科技创新创业资源区域配置、提升区域科技创新创业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区域创新创业共同体的必要性 在深化创新创业驱动发展过程中,长三角拥有独特优势,须先行一步、当好示范。 (一)优化配置科技创新创业资源。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创业共同体有助于打破科技创新创业资源配置的行政边界,从根本上消除不同地区间科技创新创业合作与交流的政策壁垒,实现科技创新创业资源的自由流动,将区域空间内

的各种科技创新创业资源进行分配、整合、使用和管理,促使科技创新创业联系由传统的条、块合作逐渐转向多元化、市场化、网络化的发展模式,避免造成地区间科技创新创业资源的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形成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空间集聚以及分工协作格局。 (二)提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创业共同体有助于激发区域科技创新创业潜力,增强自主研发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高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水平,促使“干中学”式的技术进步转化为产业的竞争优势,刺激产业效率的提升,进而影响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推动产业链不断向高端攀升,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中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附加值,从加入全球价值链转向嵌入全球创新创业链,塑造“中国标准”,建立以“我”为主的全球价值链。 (三)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时期要实现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须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最根本在于创新创业驱动。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创业共同体有助于激发科技创新创业活力,提升创新创业体系效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内生动力。 二、构建区域创新创业共同体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科技创新创业要素流动存在瓶颈。由于行政壁垒、部门分割、地方利益保护等现实约束,长三角在推动科技创新创业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方面受到制约,严重阻碍了科技创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和特点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和特点 刘文婷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要: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目前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本文总结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和 效应,回顾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最后分析了长三角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关键字: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1.区域经济一体化 1.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在国际上,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从关税同盟问题提出的,在比较纯粹的国际贸易领域中, 讨论得较多的是贸易壁垒与贸易利益, 再進而转向生产领域某些方面的联合, 乃至消除各国 经济活动中种种障碍的措施。 1969年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1954年第一个提出经济一体化的定义”经济一体化就是将有关障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加以清除,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 美国学者贝拉.巴拉萨1973年则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状态,认为作为一个过程,一体化意味着取消国家间的经济歧视,强调了动态性质;作为一个状态的一体化意味着国家间不存在各种经济歧视,强调了静态性质. 经济学家利兹·马克鲁普则认为该定义过于狭隘,“事实上经济一体化可以有一国之内的各个地区的,也可以有各国之间的”。 一般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参与成员范围内减少与取消歧视性的贸易壁垒以及采用一定程度上的共同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政策,以期消除成员间的差异,促进资源的最佳利用,求得整体最优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效果。其出发点是使每一个成员能获取比单独一个时更大的利益。 1.2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 1.2.1关税同盟理论 西方学者将关税同盟当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形式。因此,对关税同盟的研究与探讨 也就比较广泛而深入。 贸易创造效果(Trade Creating Effect)是指由于取消了同盟内的关税壁垒,使生产转向同盟内最有效率的供应者所产生的利益。关税同盟成立后,能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更专业化的生产,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从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进口,结果使本国该项产品消费开支降低,从而扩大了需求,增加了贸易量。同时,使本该用于该种产品的

浙江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

浙江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 为高质量推进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建立健全由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省技术创新中心、省级企业研发机构等共同组成的省技术创新中心体系,依据《关于加强技术创新中心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本工作指引。 一、总体要求 (一)功能定位。省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是技术创新中心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定位于实现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促进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创新中心既要靠近创新源头,充分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学科和科研资源,加强科技成果辐射供给和源头支撑;又要靠近市场需求,紧密对接企业和产业,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技术创新服务和系统化解决方案,切实解决企业和产业的实际技术难题。创新中心不直接从事市场化的产品生产和销售,不与高校争学术之名、不与企业争产品之利。 (二)主要任务。 1.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将研发作为产业、将技术作为产品,致力于源头技术创新,组织开展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等战略研究和技术攻关,攻克“卡脖子”技术,抢占前沿技术制高点,为区域和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 2.转化应用重大创新成果。推动重大技术成果中试熟化与工程化产业化,加快创新成果在产业链上下游的示范应用和转化,加速共性关键技术转移扩散,制定和推动形成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 3.提供技术创新服务。通过与企业建立联合技术创新机构、开展合同研发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按需定制的技术创新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各类创新资源按规定面向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开放共享,培育孵化壮大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 4.引育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大力引进国内外高端创新人才,着力培育优秀青年人才。开展探索人才引进、使用、激励和管理等创新政策试点,全方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长三角概况

1 引言 1.1长三角概况 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简称,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泰州、扬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等共计16个城市。长三角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和经济地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该区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总体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根据中科院发布的《200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综合排名评价显示,位于长三角的上海、浙江、江苏分别名列一、五、六位;从GDP总量来看,长三角地区以仅占全国2%的土地面积、10%的人口,产生了全国GDP总量的近30%;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长三角占了一半;世界500强企业有400多家在此落户。 1.2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长三角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199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以浦东开发开放带动上海、带动长三角和整个长江流域发展的战略构想,从此拉开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序幕。 然而长三角区域江、浙、沪三部分分属三个独立的省市,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该地区分别形成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上海模式”等不同的经济格局,其中上海是当之无愧的“国营龙头老大”。在新的形势背景下,各地各级政府确立新的发展模式,谋求长江三角洲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这必将促进苏浙沪三地范围内资源要素得到充分和合理配置,同时充分利用外部及国际资源要素、市场,进一步拓展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国际空间,形成长三角地区新的竞争优势,提高长三角乃至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看到,政府经济行政行为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背后,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改革开放使得江、浙、沪根据自己的特色,各自在不同的经济领域取得了重大发展。正是由于此,三省市政府对各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偏爱有加,对自己区域形成的产业结构也是衷心耿耿、不愿释怀。到目前为止,江、浙、沪三地的分工与合作仍然相对封闭,甚至有所排

关于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2008年5 月16日在省政协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论坛上的发言) 滁州市政协主席江俊 根据省政协的工作部署,我市政协就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问题,提出如下思考及对策建议: 一、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思考 本世纪之初,蓝鲸咨询在研究了世界主要经济区特点,以及长三角经济区(沪苏浙)经济、地理、社会、行政等资料的基础上,发现更大范围的长三角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将包括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全部称作“泛长三角区”,后来又将江西的部分扩展进去,形成当前热议的“3+2”模式。蓝鲸咨询预测,泛长三角经济区将形成扇贝状分布的9条放射状高速增长脊,发育成高成长经济区,成为世界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心。这与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在《明天的太阳从安徽和江西升起》一文中的观点不谋而合。中央党校和一些省市社科院的专家学者,则用区域经济学的“扩散效应”和总部经济理论,从不同角度充分阐释了泛长三角的必然性。 滁州在推进东向发展的实践中,将长三角地区作为开展区域合作的主战场,强势宣传,主动出击,大力招商引资,培育支柱产业,积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打造长三角加工制造业基地。去年我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5亿元(不含房地产项目),来自长三角的占73.5%,一批长三角地区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我市,已由单向融入向互动融入阶段转变。从滁州融入长三角的实践看,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外延扩张、拓展发展空间和腹地的客观要求,是东部地区解决资源环境要素紧缺矛盾、产业向中部地区梯度推进的必然选择,必将促进区域内各地在大开放系统整合资源、合理分工、协调发展。 二、从滁州看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一是互利共赢的思想亟待强化。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规律,打破行政区域划分,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应该是开展区域合作的指导思想。在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中,必须把思想解放落实到具体工作和事项上,注重各方利益,否则发达地区就会“抵制我们”,甚至出现“不带你玩”的现象。比如,我们呼应南京跨江发展,在来安汊河建立了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汊河新区,江苏在一河之隔的交界处设置了收费站,严重阻滞了江苏企业到汊河投资。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利益的共享问题,要解决跨省市间的税收分成,市一级政府是无法做到的,只能由省级政府从区域联合发展的高度来协调解决。 二是政府的推动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我市目前开展的泛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中,大多是通过招商引资,以市场化引进的项目,通过两地政府间合作直接转移的项目基本没有。去年以来,我市多次到上海市经委产业转移办公室商谈产业转移事宜,上海方面很积极,组织企业家来滁考察,但进展不够理想,主要还是在税收分成、企业搬迁费等具体环节上无法突破。希望能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重视。

长三角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突出的带动作用。为实现长三角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带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本规划。本规划的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 万平方公里。规划以上海市和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16 个城市为核心区,统筹两省一市发展,辐射泛长三角地区。规划期为2009—2015 年,展望到2020 年。

一、发展基础与背景 (一)区位条件优越。位于亚太经济区、太平洋西岸的中间地带,处于西太平洋航线要冲,具有成为亚太地区重要门户的优越条件。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拥有面向国际、连接南北、辐射中西部的密集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港口群,经济腹地广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二)自然禀赋优良。属于我国东部亚热带湿润地区,四季分明,水系发达,淡水资源丰沛,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港口岸线及沿海滩涂资源丰富,具有适宜发展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雄厚。农业基础良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发达,服务业发展较快,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三)体制比较完善。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试验地。已率先建立起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四)城镇体系完整。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目标明确,在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地位突出。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特大城市在区域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区域内城镇密集,一批各具特色的城市具有很强的发展活力。目前,核心区城镇化水平超过60%,具备了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 (五)科教文化发达。区域内集中了大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拥有上海、南京、杭州等科教名城和南京、苏州、镇江、扬州、南通、徐州、4淮安、杭州、宁波、绍兴、金华、衢州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力资源优势显著,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率先建成创新型区域的坚实基础。一体化发展基础较好。地域相邻,文化相融,人员交流和经济往来密切,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机制,具备了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条件。 二、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一)战略定位 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围绕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建设,打造在亚太乃至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服务体系、国际商务服务体系、国际物流网络体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在我国参与全球合作与对外交流中发挥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2011-2015年长三角经济区产业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市场的、产业的和制度的一体化,三个一体化必须同时推进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创新一体化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所承认的全球第六大都市圈。它以全国1/50的土地、1/1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5的国内生产总值,近1/4的财政收入和进出口额,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但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的都市圈相比,长三角都市圈的经济实力还有较大的差距,经济一体化程度低,区域城市间经济联系不紧密,还没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合理布局。 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市场、产业和制度的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产业一体化是核心,制度一体化是保障。三个一体化必须同时推进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有序、高效地发展。没有区域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没有区域城市间合理的产业链条,没有区域经济一体化运行的制度保障,区域城市就只能是群而散布,无法发挥集聚性的经济能量。 二、现阶段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挑战 1、地方本位主义和不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 经济体制转轨以来,对地方干部的政绩考核,经历了一个由“政治挂帅”到“经济增长”为中心的转变过程,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成了政府绩效、官员政绩评价和奖惩的直接依据,这导致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只顾辖区利益,对经济的运行进行不正当的行政干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设置区域贸易壁垒,不允许其他区域的同类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或提高其进入成本,并限制本地企业把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向外转移,造成区域市场的行政分割。二是在经济管理和执法方面,地方政府在发生跨区域纠纷时偏袒本区域的企业。三是为招商引资而恶性竞争,最突出地表现在对土地进行甩卖式“杀价竞争”,“以土地换GDP、以优惠换外资”,各地区不仅用足国家允许的政策,还不断创新各种优惠政策,大打“政策倾销”战。 2、基础设施重复低效建设 机场、港口、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正由于此,在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各城市往往只着眼于本地行政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的现象严重。区域内高等级基础设施尚未形成网络;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港群内部竞争十分激烈;航空运输市场空间不平衡,缺乏高质量的国际空港和机场群;各级物流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不明确,这些中心大多自成体系,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方封锁。例如,嘉湖高速公路全长102公里,宽阔的6车道横贯湖州、嘉兴两市,是浙北地区连接上海的主要高速通道,然而,由于交通发展布局等方面的客观原因,申嘉湖高速在沪浙交界的上海市枫泾镇停止延伸,“断头”处距离上海高速公路网仅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 3、各城市产业结构趋同

长三角地区区域发展规划(2009-2020)

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2009—2020) 目录 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2009—2020) (1) 一、发展基础与背景 (2) (一)优势条件。 (2) (二)机遇和挑战。 (3) 二、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4) (一)指导思想。 (4) (二)战略定位。 (4) (三)发展目标。 (5) 三、区域布局与协调发展 (6) (一)优化总体布局。 (6)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8) 四、城镇发展与城乡统筹 (9) (一)完善和提升各类城市功能。 (9) (二)优化城镇人口布局。 (12)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 (13) 五、产业发展与布局 (13) (一)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14) (二)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 (15) (三)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17) (四)巩固提升传统产业。 (18) 六、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 (19) (一)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20) (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20) (三)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21) 七、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 (22) (一)完善交通通道建设。 (22) (二)加快综合枢纽建设。 (24) (三)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27) (四)改善水利基础设施。 (28) (五)健全信息基础设施。 (28) 八、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29) (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29) (二)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31) 九、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 (33)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33) (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34) (三)加快文化事业发展。 (36) (四)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36) 十、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37)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文2010-2015官方版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二○一〇年五月 目录 前言 4 一、发展基础与背景 4 (一)优势条件 4 (二)机遇和挑战 5 二、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5 (一)指导思想 6 (二)战略定位 6 (三)发展目标 7 三、区域布局与协调发展 8 (一)优化总体布局 8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10 四、城镇发展与城乡统筹 10 (一)完善和提升各类城市功能 10

(二)优化城镇人口布局 14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 14 五、产业发展与布局 15 (一)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15 (二)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 16 (三)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19 (四)巩固提升传统产业 20 六、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 21 (一)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21 (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22 (三)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23 七、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 24 (一)完善交通通道建设 24 (二)加快综合枢纽建设 26 (三)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28 (四)改善水利基础设施 29 八、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31

(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31 (二)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32 九、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 35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35 (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36 (三)加快文化事业发展 37 (四)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38 十、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39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9 (二)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 40 (三)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41 (四)开展重大改革试验 42 (五)加强法制环境建设 43 十一、对外开放与合作 43 (一)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43 (二)加强国内外区域合作 45 十二、规划组织实施 46

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发展路径与运行机制研究.docx

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发展路径与运行机制研究 一、引言 创新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创新生态系统则是创新高效和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受到极大的重视,其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发挥着引领和带动作用。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第一大经济区,是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国际门户。创新生态系统建设能够实现构建服务体系完善、高端创新要素聚集、富有创新活力的长三角区域创新目标,对国家和社会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能够聚集国内外高端企业、创新要素、研发机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等资源,帮助长三角地区构筑自主创新高地,形成创新生态优化的发展系统。 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生态体系,有利于长三角地区在政策、特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等方面形成良好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了建设长三角地区创新生态体系运行机制和发展路径,以便推动长三角地区中各创新主体耦合互动、合作良好,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本研究还进一步拓展了国内外科技资源向长三角区域聚集的主要途径和渠道,为深化国内外科技合作,加快科技资源的聚集和落地转化,使得长三角地区在制度创新、产业发展、开放创新、转型升级等方面形成示范提供参考,并为高水平建设新型创新生态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1. 创新系统概念的提出及发展。创新系统很早就受到了关注。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NIS)最早于1987年提出,主要由政府部门、大学、中介结构、企业和科研机构构成,是创造、散播、传递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内部相互交流的网络系统。制度是影响国家创新系统发展的重要因素,应重点解决国家创新体系激励机制、企业、金融和财政制度安排。知识产权保护也可以有力地促进国家创新系统的建设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主流经济学认为是社会能力(Social Capability)异同导致了各国保障技术进步的制度在变迁上产生了差别,从而使得各国经济的增速不一样。在此背景下,国家创新系统迅速扩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