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欧洲文学(二)

二十世纪欧洲文学(二)
二十世纪欧洲文学(二)

社会历史及文化背景历史背景:一战至当代工业化和城市化政治世界的多元化文化背景:非理性主义思潮叔本华意志论尼采权力意志论柏格森直觉主义哲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现代派文学的基本特征思想内容:主观性、扭曲性、模糊性艺术方法:重主观表现、重艺术想象、重形式创新 , 经常采用象征、荒诞、意识流等手法. 一)萌芽期:19世纪中叶唯美主义、波德莱尔(二)确立期:19世纪70至90年代前期象征主义(三)第一次高潮:20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由法遍及欧美)、未来主义(以意为中心)、表现主义(以德为中心)、超现实主义(以法为中心)、意识流文学(以英为中心)

未来主义 20世纪出现最早的现代文学艺术流派,最先出现于意大利。“未来主义”一词在1908年10月11日的《诗刊》上提出。1909年2月20日马里内蒂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简称《未来主义宣言》),宣告了未来主义的诞生。基本特征:对机器文明、都市生活、速度、力量作充分的表现;强调直觉、无意识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超现实主义现代主义诸流派中历时最长的一个文学流派。由达达主义演变而来的。超现实主义是风行于两次大战之间的文艺运动,产生于法国,后来扩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1924年,布勒东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宣告成立。“超现实主义”一词源于立体未来派诗人阿波利奈尔在年发表的剧本《蒂雷西亚的乳房》 1917年)的序言――“人当初企图模仿行走,所创造的车轮子却不像一条腿。这样,人就在不知不觉中创造出超现实主义。”基本特征:强调表现人的潜意识和梦境,追求现实和梦幻的统一;提倡“自动写作法”;主张语言的自由联用。代表作家、作品: [法]布勒东《娜嘉》 [法]阿拉贡(《共产党人》)第二次高潮:20世纪30年代存在主义、荒诞派、新小说、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新小说派 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一个新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至60年代繁盛,1971年巴黎讨论会进行回顾总结时得名。也称为“视觉派”、“反小说派”。基本特征:注重写物,反对传统小说的“人物中心论”。“不确定性”的情节,迷宫式结构,打破了传统小说十分清晰的时空结构。用“写生”的态度来记录客观事件及情景,反对传统小说的虚构故事。大力提倡语言的创新,反对使用规范化的文学语言。代表作家、作品:娜塔莉??萨洛特: 《金果》

阿兰??罗伯-格里耶:《窥视者》《橡皮》《嫉妒》垮掉的一代 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文学流派。基本特征:自称是“神圣的野蛮人”。打着“反理性主义”旗号,他们的生活准则是“沉沦就是出路”。在艺术上力求突破各类文学体裁的限制,否定一切。代表作家、作品:凯鲁亚克《在路上》金斯堡《嚎叫》第二节后期象征主义一、概况人们通常将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象征主义文学称为前期象征主义将20世纪20―40年代的象征主义文学称为后期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亦称“象征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种重要文学思潮和流派。一战前其影响遍及欧洲各国,波及各个艺术部门,这个流派的作家认为外界事物与人的内心世界是互相感应契合的,人们从每个事物中都能挖掘出其潜藏的象征意义,因而强调运用有物质感的物象,暗示内心的微妙世界,把两个世界沟通起来。前、后期象征主义的区别前期象征主义象征内涵意义单一、单义、简单。暗示和对应的关系相对明晰;而后期象征主义则表现出多重、多义、复杂的特征,其内涵意义更具暗示性、联想性、含蓄性。前期象征主义注重感情象征,提供对应和暗示,可以窥见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后期象征主义更在于表现理智,表现抽象的思想观念,着眼于对艺术、生活和人生哲理的理性探索。前期象征主义追求迷离朦胧的诗歌意境,把迷蒙纯净、幻觉梦境作为象征主义艺术审美的追求,把直觉、梦幻、暗示、象征、音乐性等熔于一炉;后期象征主义则把诗歌引入到宗教神秘之中,建立起象征主义的神话体系,将玄学、神话、宗教与象征融于一体。基本特征强调世界是人的心灵的象征,广泛使用象征、暗示、隐喻等方法;重视“感应”和“通感”;30年代后向意象派、隐逸派发展。具有神秘主义色彩和知性因素。代表作家作品 [法]保尔??瓦雷里 [奥地利] 里尔克《杜伊诺哀歌》《豹》。 [俄]勃洛克《十二个》 [比利时]梅特林克“但丁最年轻的继承人” 1948年,因“对当代诗歌作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而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创作诗歌成名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荒原》《四个四重奏》“非个性化”理论――“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避却感情;诗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避却个性”。“客观对应物”现代诗歌的里程碑,小型史诗。五章,434行卷首引语“死者葬仪”“对弈”“火诫”“水里的死亡”“雷霆的话”主题:展示一战后整个西方世界的危机,宣扬只有依

靠宗教才能使这个荒凉、混乱、腐败透顶的世界得到新生。 2.艺术特色遵循“思想感性化”(高度形象化)的原则,寻找“客观对应物”。广征博引。其主要表现技巧为①直接引用传统作品片段以抒发诗情;②修改并套用传统作品文句以表达思想;③对照比较传统风范与现实堕落以突出主题。采用神话结构模式。第三节意识流文学一、含义及发展概况是一种现代心理描写技巧。抛弃传统小说结构,以时间、意识作为小说中心,将飘忽不定、流动不已的心理活动作为基本内容,刻意表现个人精神生活和内心隐秘的意识活动。最早的尝试是1887年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杜亚丹的小说《月桂树被砍掉》意识流流派的开创作品,是1913年法国作家普鲁斯特发表的《追忆逝水年华》第一卷。意识流小说在英美盛行起来,并波及全欧以至拉美、日本诸国,尤以英美的作家作品最多,影响最大。在20世纪20年代进入全盛时期,40年代后作为一个文学流派不复存在,但常用的表现手法被其他现实主义流派,特别是现代流派广泛采用。理论基础威廉??詹姆斯认为人的意识活动是“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柏格森明确提出了“空间时间”和“心理时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着重强调潜意识基本特征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特别是潜意识活动。主要表现手法是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象征。情节淡化,多角度、多层次结构代表作家、作品 [法]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 *“小玛德兰点心”等待着点心渣的那一勺茶碰到我的上颚,顿时使我浑身一震,我注意到我身上发生了非同小可的变化。一种舒坦的快感传遍全身,我感到超尘脱俗,却不知出自何因……然而,回忆却突然出现了:那点心的滋味就是我在贡布雷时某一个星期天早晨吃过的‘小玛德兰’的滋味,我到莱奥妮姨妈的房间里去请安,她把一块‘小玛德兰’放到不知是茶叶泡的还是椴花泡的茶中去浸过之后给我吃。见到那种点心,我还想不起这件事,当我尝到味道,往事才浮上心头。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一间自己的房间》二、乔伊斯与《尤利西斯》文学地位现代主义文学奠基人之(一)生平与创作(1882-1941)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长篇小说《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尤利西斯》、《芬尼根们守灵》剧本《流亡者》(二)《尤利西斯》情节 https://www.360docs.net/doc/2f19330112.html,8点到第二天凌晨2点45分将近19个小时中3个都柏林人的生活。神话原型结构人物:布卢姆-奥德修斯;斯蒂芬-帖雷马科;玛莉恩-潘奈洛佩情节线索:《帖雷马科》、《尤利西

斯的漂泊》、《回乡》细节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 3个人物都是现代生活中的精神漂泊者布卢姆:现实层次斯蒂芬:哲学层次玛莉恩:本能层次 20世纪的奥德修斯――布卢姆反英雄的雏形――非英雄无关价值的评判,只是对现实的承认意识流技巧(1)富有个性的内心独白(2)辐射式的意识流(3)直接引语、短句,语言、文体多变经典段落一刻钟以后在这个早得很的时刻中国人刚起身梳理他们的发辫了很快修女们又该打起早祷的钟声来了她们倒不会有人打扰她们的睡眠除了一两个晚间还做祷告的古怪牧师以外隔壁那个闹钟鸡一叫起来就会大闹起来试试看我还睡不睡得着一二三四五他们创造出来的像星星一样的花朵龙巴街上的糊墙纸要好看得多他给我的裙子也是那个样儿的卡夫卡的父母图为幼年的卡夫卡直接从孩子成为白发老人 Franz Kafka 1906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1908-1922年,工伤事故保险公司职员卡夫卡墓地[德]龚特尔??安德尔: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劳动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者。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但他也不是公务员,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作家。但就作家来说,他也不是,因为他把精力花在家庭方面。而“在自己的家庭里,我比陌生人还要陌生。”创作特色-“卡夫卡式”整体暗示象征的特征以类型化、抽象化的模式塑造人物用简洁冷漠语言进行叙述短篇小说:《判决》《变形记》《在流放地》《饥饿艺术家》《地洞》长篇小说-“孤独三部曲”《美国》(原名《生死不明的人》或《失踪者》)《审判》(或译《诉讼》)《城堡》 Kafkaesk (卡夫卡式)即指那些表现主人公在一种任人摆布、无法自主、错综复杂、似真似幻的境地中的虚幻感、孤独感、灾难感和无能为力感的作品。情节格里高尔父亲、母亲、妹妹秘书主任、房客思想内容异化与变形:变形是异化的结果;变形与反抗:变形是反抗社会的方式,变形使格里高尔

外国文学史之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外国文学史之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一、浪漫主义思潮的产生: 1.浪漫主义思潮是法国大革命和欧洲民主、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浪漫主义的主导特征是表现自我、抒发主观情感。 2.浪漫主义与当时欧洲一些国家的政治时局有着一定关系。19世纪前30年,法国政治领域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潮,贡斯当和斯达尔夫人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自由主义思潮中强调的个人独立、极端自由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 3.德国古典哲学为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哲学基础。 4.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作为文学创作的方法和艺术风格,从艺术产生之日起就已存在,早在古希腊时期的《荷马史诗》中就开始运用。至于中世纪的骑士传奇则与浪漫主义有直接渊源。近代的浪漫主义概念源于中世纪的“罗曼司”,指中世纪的骑士生活、骑士与贵妇的爱情故事和风流韵事等。文艺复兴时期,塔索、斯宾塞的叙事诗继承了罗曼司的不少特点。到18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一词开始在英德法流行开来,在文学传统上浪漫主义与18世纪启蒙文学,特别是伤感主义文学有紧密联系。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前奏,而英国兴起的伤感主义则被称为前浪漫主义。 二、浪漫主义文学基本特征: 作为一个具有共同社会历史背景和哲学理论基础的文艺流派,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征: 1、首先,强调主观感情,注重抒发自我。这是浪漫主义文学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浪漫主义作家都认为古典主义所宣扬的理性对文艺创作是一种束缚,于是强调创作自由,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的地位,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中声称“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因此,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 2、其次,推崇想象力。浪漫主义作家在创作中抒发自我情感时,其笔下大胆的想象也着实令人折服。比如雪莱在致友人葛德文的信中对自己的才能评价道:“我一向认为我自己的才能就是在于这一点:在于同情心,在于跟感情和深思相互联系的那种想象力。”所以在浪漫主义文学中,作家可以在作品中驰骋想象、尽情发挥,天上人间无所不写。 3、再次,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由于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城市工业化的丑恶,浪漫主义作家响应卢梭“回到自然”和18世纪伤感主义文学“返回自然”的口号,着力描写自然景物,描绘山岭、湖泊、海洋和森林,抒发作家对大自然的感受。在他们笔下,充满了对城市文明的诅咒,往往同城市生活的丑恶、庸俗卑下只是为了衬托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借以寄托对自由的理想。例如湖畔派的诗歌、普希金的《茨冈》、《致大海》等。现在,浪漫主义作家创作的歌颂、赞美大自然的作品已成为生态批评笔下的热门话题。 4、第四,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浪漫主义”一词本来就是由中世纪的浪漫传奇演变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也是从搜集中世纪民间文学开始的。由于中世纪民间文学不受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的束缚,想象丰富、情感真挚、表达方式自由、语言通俗,这些特点正符合浪漫主义的理想追求。此外,中世纪民间文学充分体现了各国民族文化传统,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有助于唤起民族的觉醒。因此,由于浪漫派作家的倡导,民间文学对革新当时文学内容和形式都起了重大作用。 5、第五,夸张的手法、强烈地对比、离奇的情节。这是浪漫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最鲜明的特点。雨果就是对比艺术的倡导者和大师,他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崇高的背后藏着粗俗,善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这样,强烈地对比,离奇的情节,鲜明夸张的人物形象,神话色彩以及奇特的异域情调和平凡的日常景象的交织、对照,就构成了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上的鲜明特征。

外国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一、填空题 1、(古希腊文学)和(希伯来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流,文学史上称为“二希”传统。 2、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 3、(古希腊)、(古罗马)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4、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度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 5、(宙斯)是雷电神,(赫拉)是天后。 6、(波赛东)是海洋神,(得墨忒耳)是农神。 7、(阿波罗)是太阳神,(阿瑞斯)是战神, 8、赫淮斯托斯是(火神),(赫耳墨斯)是神使。 9、(雅典娜)是女战神,(阿佛洛狄忒)是爱神。 10、阿耳忒弥斯是(月神),(赫斯提亚)是家神。 11、英雄传说中的英雄都是神和人所生的后代,是(半神半人式)的英雄。 12、以某一英雄为中心,形成一个个传说系列,如俄狄浦斯传说系列,(赫拉克勒斯传说)系列,(奥德修斯传说)系列等等。 13、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1、(想象力极强)2、(故事性极强)3、(哲理性极强) 14、(柏拉图)称(萨福)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15、(《埃涅阿斯纪》)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 16、流传至今的唯一一部完整的古希腊三连剧是(《俄瑞斯忒亚》),这个三部曲的基 本主题是反映(父权制)对母权制的斗争和胜利。 17、(埃斯库罗斯)被誉为“悲剧之父”。阿里斯托芬被誉为(“喜剧之父”)。 18、(教会文学)在中世纪欧洲文学史上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其文学题材大多取材于(《圣经》)。 19、(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是流传迄今的欧洲最完整的一部史诗,共3100余行。 20、骑士抒情诗种类很多,其中以(《破晓歌》)最为有名。

《外国文学史》课后简答题自己吐血

1.作为欧洲最早出现的文学,古代希腊文学开创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传统?体现了早期西方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古希腊文化中蕴含着原始的“人”的观点,它经由古罗马文化对后来的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西方文学人文传统的主要源头之一。古希腊民族对人的重视,与该民族的自然观宇宙观有密切联系。古希腊人有强烈的个体意识,重视个体的人的价值的实现,强调人在自己对立物——自然与社会——面前的主观能动性,崇尚人的智慧和在智慧引导下的自由,肯定人的原始欲望的合理性,是古希腊文化的本质特征。蕴藏着根深蒂固的人本主义意识。古希腊文学中最为突出的是人本精神。无论神话史诗还是喜剧,都满腔热情地讴歌生活,赞美人生,讴歌人类的勇敢聪明和智慧,占在宇宙的高度审视人和大自然的搏斗,礼赞人性的悲壮和崇高,体现出他们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勇于追求的乐观精神。这一精神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思想的主要来源 希腊人以为人在世界上是孤独的无助地站立着的,且因为他时时地战胜阻碍,庄严的承受命运最严刻的判定,于是人道的崇拜便成了希腊生活与希腊宗教的主要特点。 他们成就了简朴的直截的美:直白的真实的美。 2.希腊神话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具有这些特点? 1)原始、野蛮、未开化。希腊民族在原始公社和氏族社会就已经有了一套丰富而完整的神话。由于希腊神话起源很早,所以在希腊神话故事中往往会带一种原始、野蛮、未开化的气息。 2)人本主义与命运观念并存。希腊神话是原始初民的自由意志、自我意识和原

始欲望的象征表述。在神话中,神的意志和欲望就是人的意志和欲望,神和英雄们的所作所为、恣肆放纵的行为模式,隐喻了希腊人对自身原始欲望充分实现的潜在冲动,体现了个体本位的文化价值观念。希腊神话里真正具有宗教意义的神是命运,而那些热热闹闹的、欢愉活泼的、喧闹不已的诸神却没有一点宗教的意味。在希腊神话里表现了一个不出场的东西,这个东西就叫命运。它决定一切,包括神的命运也同样是由它决定的。因此,在希腊神话里面就包含了一个非常深刻的思想——命运。 3)人神同形同性论,处在核心地位是“人神同形同性论”,不仅使希腊神话较早的摆脱了兽型妖灵阶段,而且是深化体现了较强的民主意识和以人为本、注重现实的精神。希腊神话中的神不是有王或城邦统治者所垄断的,也不是高高在上,只供人们敬畏的神癨,而是属于整个希腊世界所有公民并生活与民众之中的神,神性与人性是相通的。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神和人都有男女的形态,但有时人完美的体现,神的形象体现着人的智慧和美之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但也和人一样有着七情六欲。 4)构建了一个多神系统。希腊人民以丰富、新奇的想象创造出了以宙斯为首的俄林波斯山众神,一般认为有十二主神。 5)赞扬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希腊人民通过创造神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展现自己民族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6)深刻的哲理意味。西绪弗斯滚石头,对一种看不见的终极目标的追求。 希腊神话故事是古希腊人民在努力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希腊神话故事是古希腊人民生活与人生的折射,它反映了古希腊人民对自然和英雄人物的崇拜与理想化,以及他们为了生存与自然所进行的顽强斗争。

外国文学史欧美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复习要点

欧美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复习要点 1 概述:产生于18世纪末,繁荣于19世纪上半叶(前30年,1831年《红与黑》为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 产生背景:①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 ②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其提供思想理论基础; ③文学自身的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思想特点:①强调创作绝对自由,要求文学突破描绘现实的范围; ②从民主主义立场(积极浪漫主义),或留恋旧制(消极浪漫主义)立场,抨 击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罪恶现象; ③大都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 ④偏重描写自然风光,标举卢梭“回归自然”主张; 艺术特点:①强调个人情感的自由抒发,有强烈主观性; ②对各种艺术形式的探索,重视民间文学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 ③惯用对比与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体长想象; ④忧郁感伤的情调。 2 具体各国: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发源地。 耶拿派:施莱格尔两兄弟以《雅典娜神殿》杂志为阵地,阐述浪漫主义主张,是早期德国 浪漫主义小团体。海德尔堡浪漫派:代表人物布伦塔诺和阿尔尼姆。 英国:英国浪漫主义先驱:布莱克和彭斯(农民诗人) 湖畔派:是英国浪漫主义创作小团体,主要代表人物是在英国西北湖区生活的华兹华斯、 柯勒律治和骚塞,均写过描写湖光山色的诗歌,故被称湖畔派诗人。湖畔诗人从歌颂法国大革命到产生抵触情绪蛰居西北湖区,寄情山水,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农村生活。(高尔基称消极浪漫主义) 华兹华斯:湖畔诗魂。 《抒情歌谣集》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著,其序言是浪漫主义宣言,此集是英国浪漫主义奠基作。其序曲体现的华兹华斯的诗论: ①题材:主张选择日常生活的事情和情节; ②语言:主张用真正地语言来加以叙述或描写; ③诗的本质: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④对诗人的特殊才能作了解释。 《我们共七个》是华兹华斯在诗歌语言进行革新的表征。“我们永不分离,即使是死亡”。雪莱:代表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如果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恩格斯:“天才的预言家”。 济慈:代表作《夜莺颂》 司各特:欧洲历史小说奠基人,代表作《艾凡赫》,塑造绿林英雄罗宾汉形象。 拜伦 1)抒情叙事诗《恰尔德·哈洛尔德》塑造孤独忧郁悲观的“拜伦式英雄”--哈洛尔德。 主人公:“我”(抒情主人公)和哈洛尔德(消极因素) 2)1813--1816年“东方故事诗”包括《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之围》《巴里西纳》6部,中心人物不是流浪者就是流浪汉,性格则具有愤世嫉俗的思想、 勇气和冒险经历,有崇高的道德观和侠义心肠、爱好自由、忠于爱情,最后却都成了社会的

18世纪文学

第五章18世纪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至18世纪仍然影响欧洲文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A)。 A.古希腊文学B.中世纪文学 C.文艺复兴文学D.古典主义文学 2.法国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学的时间是(C)。 A.16世纪B.17世纪 C.18世纪D.19世纪 3.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这是(C )。 A.斯威夫特B.理查生 C.笛福D.菲尔丁 4.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诞生的作品是(B )。 A.《格利佛游记》B.《鲁滨逊漂流记》 C.《汤姆?琼斯》D.《克拉丽莎》 5.斯威夫特在英国文学中所开创的传统是(C)。 A.现实主义传统B.浪漫主义传统 C.讽刺传统D.空想社会主义传统 6.代表英国18世纪现实主义最高成就的小说是(D )。 A.《鲁滨逊漂流记》B.《格利佛游记》 C.《克拉丽莎》D.《汤姆?琼斯》 7.哥特式小说是18世纪末在英国出现的一种凶杀小说,其代表作是(A)。 A. 瓦尔蒲的《奥特朗图堡》和拉德克里芙的《渥多尔弗的秘密》 B. 布莱克的《经济之歌》和《天真之歌》 C. 瓦尔蒲的《奥特朗图堡》 D. 布莱克的《经济之歌》 8.诗句“再来干一杯上等美酒,再来干一杯上等美酒,无论我们到哪儿寻找快乐快乐总在那儿等候”的作者是(C)。 A.拜伦B.雪莱 C.彭斯D.济慈 9.18世纪哲理小说的开创性作品是(A )。 A.《波斯人信札》B.《老实人》 C.《天真汉》D.《拉摩的侄儿》 10.“种我们的园地要紧”的名言,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这句名言出自一部小说的结尾。这部小说是(B )。 A.《天真汉》B.《老实人》 C.《波斯人信札》D.《爱弥儿》 11.被恩格斯称之为“辨证法的杰作”的作品是(B )。 A.《修女》B.《拉摩的侄儿》 C.《宿命论者雅克》D.《天真汉》 12.《新爱洛德丝》的作者是(B)。 A.狄德罗B.卢梭 C.孟德斯鸠D.伏尔泰 13.《少年维特的烦恼》的女主人公是(C )。 A.尤丽B.苏珊娜

外国文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外国文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古代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 .古希腊最早的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是(A )。 A.《工作与时日》 B .《胜利颂》 C .《神谱》 D .《牧歌》 2 .古希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是(B A .《长征记》B.《神谱》 C .《工作与时日》 D .《胜利颂》 3 .古希腊古典时期文学成就最大的是( D)。 A .抒情诗 B .散文 C .寓言D.戏剧 4 .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的诗人是( C)。 A .维吉尔 B .贺拉斯C.萨福 D .奥维德 5 .《伊索寓言》主要反映的是(C )。 A .个人情感 B .贵族与奴隶主的情趣 C .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D .市民的思想感情

6 .古希腊被称为“历史之父”的作家是(A )。 A .希罗多德 B .修昔底德 C .色诺芬 D .苏格拉底 7 .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是( A)。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西塞罗 D .卢克莱修 8 .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代表作品是(C )。 A .《理想国》 B .《伊安篇》 C .《诗学》 D .《诗艺》 9 .“希腊化时期”最著名的新喜剧作家是( A)。 A .米南德 B .阿里斯托芬 C .普劳图斯 D .泰伦斯 10 .泰伦斯的代表作品是(C )。 A .《双生子》 B .《一罐黄金》 C .《婆母》 D .《恨世者》 11 .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被称为欧洲文学史上的第一部(A )史诗。 A .文人 B .英雄 C .民族 D .悲剧

12 .贺拉斯最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是( B)。 A .《诗学》 B .《诗艺》 C .《讽刺诗》 D .《颂歌集》 13 .奥维德的代表作品是(B )。 A .《爱经》 B .《变形记》 C .《讽刺诗》 D .《颂歌集》 14 .《伊利昂纪》是一部描写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开篇写的是(A )。 A .阿喀琉斯的愤怒 B .希腊联军节节败退 C .阿喀琉斯重上战场 D .阿喀琉斯杀死赫克托耳 15 .《奥德修纪》是一部( B)。 A .描写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 B .反映氏族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对自然和社会斗争的史诗 C .悲剧史诗 D .英雄传说 16 .奥德修斯的形象是一个(A )。 A .被理性化了的早期奴隶主的形象 B .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形象 C .战胜自然的形象 D .漂泊者 17 .被称为“古希腊悲剧之父”的是( C)。

西方文学自测题库及参考答案--14-16文艺复兴文学

西方文学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欧洲资产阶级文学的真正开端是(B)。 A.浪漫主义文学 B.人文主义文学 C.古典主义文学 D.启蒙运动文学 2.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C)。 A.基督教精神 B.理性主义 C.对“人”的肯定 D.平等、博爱思想 3.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是(D)。 A.歌颂现世生活 B.讲究理性、学习知识 C.追求爱情幸福 D.反封建反教会 4.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文学先驱是(A)。 A.彼特拉克 B.但丁 C.薄伽丘 D.拉伯雷 5.法国近代第一位抒情诗人是(D)。 A.拉伯雷 B.斯宾塞 C.蒙田 D.龙沙 6.蒙田的《随笔集》是法国近代第一部(C)。 A.短篇小说集 B.抒情诗集 C.散文集 D.文学评论集 7.被称为西班牙“民族戏剧之父”的是(B)。 A.斯宾塞 B.维伽 C.马洛 D.本·琼生 8.薄伽丘在其《十日谈》等作品中宣扬的是(B)。 A.大自然的奇迹 B.幸福在人间 C.人权高于一切 D.科学、理性 9.被称为“英国诗歌之父”的是(C)。 A.托马斯·莫尔 B.斯宾塞 C.乔叟 D.莎士比亚 10.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是(C)。 A.英国 B.西班牙 C.意大利 D.法国 11.彼特拉克《歌集》的主要形式是(A)。 A.十四行诗 B.抒情诗

C.温柔的新体诗 D.无韵诗 12.薄伽丘的《十日谈》是一部(C)。 A.民间故事集 B.长篇传奇 C.框架结构的短篇小说集 D.抒情诗集 13.构成堂·吉诃德性格喜剧性的主要因素是(B)。 A.他对社会的冷嘲热讽 B.他企图恢复过时的骑士精神C.他立志铲除人间罪恶却屡遭失败 D.他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伟大精神14.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出(A)。 A.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 B.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悲剧 C.理想破灭的悲剧 D.气氛最阴暗、可怖的悲剧15.莎士比亚的《雅典的泰门》是一出(C)。 A.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 B.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悲剧 C.揭露资本主义金钱作用的悲剧 D.气氛最阴暗、可怖的悲剧 16.西方评论家认为是莎士比亚“诗的遗嘱”的剧作是(D)。 A.《泰尔亲王佩里克利斯》 B.《辛白林》 C.《冬天的故事》 D.《暴风雨》 17.莎士比亚晚期传奇喜剧的思想特征是(B)。 A.明朗乐观 B.宽恕与和解 C.野心与贪婪 D.邪恶与善良 18.《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娅是一个(D)。 A.具有叛逆精神的艺术典型 B.酷爱自由、纯洁善良的女性 C.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 D.人文主义的新女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有(ABCD)。 A.用人权反对神权 B.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C.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D.拥护中央王权,反对封建割据 E.用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来反对封建专制和特权 2.莎士比亚戏剧中著名的三大典型人物是(BCD)。 A.罗密欧 B.哈姆莱特 C.福斯塔夫 D.夏洛克 E.泰门 3.拉伯雷《巨人传》中塑造的巨人形象是(ACD)。 A.格郎古杰 B.若望修士 C.卡冈都亚 D.庞大固埃 E.巴汝奇 4.《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的性格特点有(ABCD)。 A.贪婪 B.吝啬 C.狡猾 D.残酷 E.好色

《巴黎圣母院》的西方浪漫主义解析

专科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巴黎圣母院》的西方浪漫主义解析 系部:外国语言系 专业:商务英语 班级: 071301 姓名:王文文学号: 0722******** 指导教师:高美娟职称讲师 2010年6月南京

摘要 1831年,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问世。作者雨果通过这本小说描写了善良的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尔达在中世纪封建专制下受到摧残和迫害的悲剧。该作品反映了专制社会的黑暗,反动教会的猖獗和司法制度的残酷,整个故事情节以色彩浓郁的笔墨写出,浪漫主义色彩浓烈。本文从复杂的故事情节,夸张的人物性格,对照原则的艺术手法等方面,充分解析了该作品的西方浪漫主义的特点。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西方浪漫主义解析

Abstract The novel "Notre Dame DE Paris”was published in 1831。Through the of the novel, Hugo descript a gypsy girl in medieval feudal autocracy by persecution and trample under the tragedy,It reflects the tyranny of the society of darkness,The reactionary church rampant and judicial system。The story is very complicated, character hyperbole. Hugo wrote the ink color, fully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omantic fiction, and the novel romantic color with the comparison of the writing technique. It is controlled by the romantic principles of art。 Keywords Notre Dame DE Paris Western Romanticism analysis

最新外国文学上册期末考试复习试题

“七星诗社”:七星诗社是以沙龙的形式的贵族派人文主义集团。它是法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由7人组成,其宗旨是研究和借鉴古希腊罗马文学,对法国诗歌进行更新;杜倍雷的代表作《保卫与发扬法兰西语言》是七星诗社的宣言。提倡学习古典和用民族语言写诗,这代表了他们的主张。 流浪汉小说: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中叶产生于西班牙,17、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新的小说样式。采用自传体的形式,以主人公流浪的经历为线索,描写下层人民的生活,并以下层人物的眼光去观察、评价各种社会现象。小说主人公大多是广大的破产者、流浪汉,靠个人机智谋求生存,以玩世不恭对待生活。无名氏的《小癞子》是第一部也是最优秀的一部流浪汉小说。 “大学才子派”:“大学才子派”并非是一个统一的文学社团,为莎士比亚的创作铺平了道路。大学才子派作家是16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学识渊博,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主要代表作家有:黎里、基德马洛等。其中以马洛的成就最高,其代表作是《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史》。 “狂飙突进”运动:是18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中期发生在德国的一次全国性资产阶级文学革命运动,因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而得名,它充分肯定个人的地位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崇尚感情,肯定自然,拥护卢梭“返回自然”的口号,带有狂热的个人主义倾向和反叛精神,在反封建和强调文学的民族性方面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赫尔德是运动的精神领袖,青年歌德和席勒是主要作家,代表作品是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席勒的《阴谋与爱情》。 湖畔派诗人,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由于他们对资本主义文明及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极为不满,长期居住在英国西北部湖边,忘情于山水之间,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 哲理小说:是18世纪在法国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是孟德斯鸠和伏尔泰首创的一种新型小说,其特点是用小说的形式表现作者的哲学观点和社会看法。不重视情节、环境的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刻画,而把人物的形象作为一种寓意,常用体裁有书信体、对话体、游记体等。哲理小说对开启民众思想起到了积极的意义。 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初到17世纪初,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它对欧洲乃至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启蒙运动: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及文艺复兴运动后所掀起的一场更为激烈、广泛的反封建、反教会,具有全欧性的思想文化运动。启蒙运动追求政治和学术思想上的自由,它有两大特点,一是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宣扬理性与科学;二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宣扬民主与法制。 百科全书派:以《百科全书》的编写和出版为中心,《百科全书》是一部反对封建意识和天主教蒙昧主义的巨著,形成了法国启蒙思想运动的高潮,参加了《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有共同的唯物主义启蒙思想的人士,在历史上被称为“百科全书派”,除狄德罗外,主要人物有达朗贝、孔狄亚克、爱尔维修等。 拜伦式英雄:是拜伦在他的《东方叙事诗》中塑造的主人公形象的统称,这些形象带有拜伦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他们是公然蔑视上流社会习俗道德的抗议者;是倔强刚毅、孤军奋战的叛逆者;也是脱离群众、忧郁孤独的失败者。“拜伦式英雄”体现了19世纪上半叶一部分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青年的共同特征。他们对权贵和上流社会的反抗有积极意义;但他们的个人主义和悲观情绪,也具有一定的消极意义。 古典主义:17世纪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政治上拥护王权颂扬贤明君主,思想上宣扬理性禁欲,坚持唯理主义,艺术上主张古希腊罗马为典范,遵守三一律。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分析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分析 摘要:本文旨在阐述美国文学的浪漫的特点。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和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之间有衍生相反,启发思路,强调情感,想象力和主观性。但最重要的美国文学的浪漫作品是典型的美国化产品。是特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美国文学的产品。本文探讨了美国文学的浪漫特征,反映了合众国的“新体验”精神,信仰,个人主义和直觉的价值,追求民主政治上的平等,强调“使命感”。 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美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文化背景 浪漫主义时期开始于十八世纪末,到内战爆发为止,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华盛顿·欧文出版的《见闻札记》标志着美国文学的开端,惠特曼的《草叶集》是浪漫主义时期文学的压卷之作。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是美国文学的繁荣时期,所以也称为“美国的文艺复兴。” 如果你想了解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必须首先了解美国当时的社会背景,十九世纪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贫富分化日益加剧。浪漫主义文学就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由于作家对于现实社会感到不满,他们往往用更多的笔墨,着重描述自己的理想,并作为反衬,显示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用以批评现实社会。首先,浪漫主义作家不注重创造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他们强调描述个人的主观世界和内心的感受,并表达强烈的个人感情。二,浪漫的文学创作大多集中在自然风光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各种感受。此外,浪漫主义大多推崇描写特殊情况和异域色彩。 至此,我们可以总结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和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美国文学的浪漫和欧洲文学的浪漫之间有很多共同点,与启蒙思想相反,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情感,想象力和主观性。因为在语言方面,美国文学和欧洲文学的母语都是英语,具有相同的文化底蕴,浪漫的美国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衍生。另一方面,虽然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深受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但是最典型的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是美国本土化的产品。这是基于具体的社会,

第四章17世纪欧洲文学试题库

第三章 17世纪欧洲文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 1、在17世纪的欧洲,贵族形式主义文学(即“文学”)流行一时,意大利出现了“马里诺诗派”,西班牙出现了。 2、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家的悲剧《费德尔》,谴责了宫廷贵族的荒淫。 3、莫里哀的两部论战性作品是《》和《》,作者在其中提出了自己的艺术见解。 4、莫里哀在《悭吝人》中塑造了这一吝啬形象,此剧是根据古罗马作家普罗图斯的创作的。他晚年的杰作《》是一部闹剧风格的作品。 5、是《伪君子》中反对封建道德揭露宗教伪善的主要人物。 6、出现在17世纪欧洲文学史上的新现象是和的兴起。 7、《熙德》是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家的代表作,其中,男女主人公__________ 和理智与情感的心理冲突都描写得十分出色。 8、《失乐园》中叛神的形象,表现了弥尔顿不妥协的战斗精神。 二、选择题(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1、《安德洛玛克》和《费得尔》这两部取材于古希腊的悲剧作家是()。 ①高乃依②莱辛③拉辛④莎士比亚 2、莫里哀晚期运用民间闹剧的艺术传统最杰出的作品是()。 ①《女博士》②《唐璜》③《史嘉本的诡计》④《无病呻吟》 3、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人是()。 ①高乃依②拉辛③莫里哀④拉封丹 4、代表法国古典主义悲剧最高成就的作家是()。 ①高乃依②拉辛③莫里哀④拉封丹 5、弥尔顿的《失乐园》取材于()。 ①《新约·约翰福音》②《新约·马可福音》 ③《新约·马太福音》④《新约·路加福音》 6、17世纪英国文学中最著名的清教徒作家是()。 ①弥尔顿②德莱顿③班扬④本·琼生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改正错误) 1、高乃依的四大悲剧是《熙德》、《西拿》、《贺拉斯》和《安德洛玛克》。() 2、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诗剧《力士参孙》均取材于《圣经·旧约》。() 3、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立法者布瓦洛,其主要理论观点集中在《诗艺》一书中。() 4、莫里哀的晚年最杰出的一部闹剧是《无病呻吟》。() 四、解释题 1、古典主义 2、“三一律” 3、巴洛克文学 4、“古今之争” 五、简答题 1、说说笛卡儿的唯理论的主要内容。 2、分析弥尔顿《失乐园》的主题。 六、论述题 1、分析达尔丢夫的形象及其意义。 2、莫里哀是如何深入揭露“达尔杜弗”的伪君子形象的? 3、高乃依与拉辛悲剧艺术的异同。

外国文学试题及答案

外国文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古代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古希腊最早的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是()。 A.《工作与时日》B.《胜利颂》 C.《神谱》D.《牧歌》 2.古希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是()。 A.《长征记》B.《神谱》 C.《工作与时日》D.《胜利颂》 3.古希腊古典时期文学成就最大的是()。 A.抒情诗B.散文C.寓言D.戏剧 4.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的诗人是()。 A.维吉尔B.贺拉斯C.萨福D.奥维德 5.品达最著名的诗作是()。 A.《胜利颂》B.《日神颂》C.《酒神颂》D.《少女颂》6.《伊索寓言》主要反映的是()。 A.个人情感B.贵族与奴隶主的情趣 C.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D.市民的思想感情 7.古希腊被称为“历史之父”的作家是()。 A.希罗多德B.修昔底德C.色诺芬D.苏克拉底 8.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西塞罗D.卢克莱修 9.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代表作品是()。 A.《理想国》B.《伊安篇》C.《诗学》D.《诗艺》10.“希腊化时期”最著名的新喜剧作家是()。 A.米南德B.阿里斯托芬C.普劳图斯D.泰伦斯 11.泰伦斯的代表作品是()。 A.《双生子》B.《一罐黄金》C.《婆母》D.《恨世者》12.哲理长诗《物性论》的作者是()。 A.西塞罗B.卢克莱修C.维吉尔D.贺拉斯 13.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被称为欧洲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史诗。 A.文人B.英雄C.民族D.悲剧 14.贺拉斯最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是()。 A.《诗学》B.《诗艺》C.《讽刺诗》D.《颂歌集》15.奥维德的代表作品是()。 A.《爱经》B.《变形记》C.《讽刺诗》D.《颂歌集》16.《伊利昂纪》是一部描写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开篇写的是()。 A.阿喀琉斯的愤怒B.希腊联军节节败退 C.阿喀琉斯重上战场D.阿喀琉斯杀死赫克托耳 17.《奥德修纪》是一部()。 A.描写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 B.反映氏族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对自然和社会斗争的史诗C.悲剧史诗D.英雄传说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

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17世纪法国唯理主义的奠基人是()。 A.霍布斯B.伽桑迪 C.笛卡尔D.狄德罗 2.意大利的巴洛克文学代表人物是()。 A.马里诺B.贡哥拉 C.约翰·多恩D.格里美尔斯豪森 3.17世纪中叶英国最杰出的革命诗人是()。 A.屈莱顿B.弥尔顿 C.班扬D.本·琼生 4.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是()。 A.拉辛B.莫里哀 C.高乃依D.拉封丹 5.法国古典主义第一部典范性的作品是()。 A.《伪君子》B.《熙德》 C.《费得尔》D.《安德洛玛克》 6.法国古典主义的理论家是()。 A.笛卡尔B.伽桑迪 C.布瓦洛D.黎塞留 7.拉封丹是一位以写寓言诗著称的诗人,其代表作是()。 A.《拉封丹寓言》B.《丹麦寓言》 C.《寓言诗》D.《寓言故事》 8.1659年,莫里哀演出他到巴黎后的第一部作品是()。 A.《妇人学堂》B.《可笑的女才子》 C.《冒失鬼》D.《情敌》 9.莫里哀标志着古典主义喜剧形成,同时又开了欧洲近代社会问题剧之先河的剧本是()。 A.《可笑的女才子》B.《妇人学堂》 C.《吝啬鬼》D.《恨世者》 10.莫里哀鞭挞贵族恶习败俗的作品是()。 A.《恨世者》B.《吝啬鬼》 C.《堂·璜》D.《乔治·唐丹》 11.歌德所说的:“像他那样的开场是现存最伟大的最好的开场”,是指莫里哀的作品是()。 A.《吝啬鬼》B.《伪君子》 C.《可笑的女才子》D.《妇人学堂》 12.莫里哀的《可笑的女才子》所表现的是()。

A.青年人冲破金钱与宗教的阻力,追求爱情自由的胜利 B.贵族沙龙咬文嚼字、故作风雅的丑态 C.贵族勾心斗角,虚伪做作 D.没落阶级腐朽堕落和资产阶级的种种丑恶 二、多项选择题 1.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B.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C.巴洛克文学D.市民世俗文学E.教会文学 2.17世纪欧洲文学产生的背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专制王权的兴隆 C.唯物主义和唯理主义思潮的出现D.对人文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反拨E.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3.弥尔顿取材于《圣经》的几部杰作是()。 A.《伊甸园》B.《失乐园》 C.《复乐园》D.《力士参孙》E.《天路历程》 4.古典主义的基本有()。 A.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B.思想上崇尚理性 C.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则D.形式上采用民间文学风格E.重视主观想象5.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代表作家有()。 A.莫里哀B.高乃依 C.拉辛D.拉封丹E.布瓦洛 6.《熙德》中的主要人物有()。 A.高迈斯B.杰葛 C.罗狄克D.施曼娜E.阿巴贡 7.《安德洛玛克》的主要人物有()。 A.赫克托耳的寡妻B.皮洛斯 C.爱弥奥娜D.阿喀琉斯E.答尔丢夫 8.莫里哀与教会和封建势力斗争最激烈时期所写的一系列杰出的讽刺喜剧,主要有()。 A.《伪君子》B.《堂·璜》 C.《恨世者》D.《吝啬鬼》E.《情仇》 9.《吝啬鬼》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有()。 A.奥尔贡B.阿巴贡 C.答尔丢夫D.玛丽亚娜E.大密斯 10.莫里哀晚期作品主要有()。 A.《乔治·唐丹》B.《史嘉本的诡计》 C.《无病呻吟》D.《醉心贵族的小市民》E.《妇人学堂》 11.《伪君子》的主要人物有()。

电大《外国文学专题》期末考试题题库及答案汇总

《外国文学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 《外国文学专题》题库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每空l分,共10分) 1.中篇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的作者是( )。’ 2.这则希腊神话讲述了一个人物被诸神惩罚周而复始地推巨石上山的故事。法国著名 作家( )运用这则神话写出著名哲学随笔《》。 3.文学评论家康诺利在《现代主义代表作i00种提要》中评价说,《追忆似水年华》像《恶之花》或《战争与和平》~样,是一百年间只出现一次的作品。《恶之花》和《战争与和平》的作者分别是( )和( )。 4.小说《喧哗与骚动》分为4部分,第3和第4部分的叙述者分别是( )和( ) 5.“人物并不是作者创造的。它们早就存在,必须去寻找。假如我们不去寻找,假如我们不去重视他们,那是我们的过错。”这是作家( )在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说中引用的英国女作家伊丽莎白·鲍恩的话。 6.这部小说的副标题是“重建巴洛克式圣坛装饰屏的尝试”,从题目上可以看出作家在小说中打通诗与画的尝试。这部小说是《——》。 7.《微暗的火》的作者是(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中) 1.《天象馆》、《农事诗》、《时间的运用》,这些小说属于以下哪个流派?( ) A.现实主义 B.新小说派 C.魔幻现实主义 D.存在主义 2.以下哪两位作家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 A.马尔克斯、乔伊斯 B.卡夫卡、帕斯捷尔纳克 C·加缪、阿斯图里亚斯D.罗伯一格里耶、克洛德.西蒙 3·意识流小说对于“这种手法”的运用指的是作者把不同时间和空间中的事件和场景组合和拼凑在一起,从而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了人的意识跨越时空的跳跃性与无序性。“这种手法”是( ) A.蒙太奇 B.自由联想C.内心独自D.旁白 4.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酒店老板伊尔威克,这部小说名叫( ) A.《出了毛病》 B.《洪堡的礼物》C.《芬尼根们的苏醒》D.《万有引力之虹》

英法浪漫主义文学比较

英法浪漫主义文学比较 ——20092101435 王天娇浪漫主义来源于中世纪用拉丁文演变的方言所写的“浪漫传奇”,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它继承18世纪英国感伤主义、哥特式小说的传统,反拨古典主义传统,推崇个性解放,思想自由,重视情感,返回自然和民主的思想。 德国古典哲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两大理论来源,而浪漫主义运动的产生与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启蒙主义运功密切相关。18世纪英国的工业化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社会对人的异化更加严重,工业资产阶级、金融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的矛盾也愈演愈烈,劳资矛盾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向往回归自然,怀念往昔岁月。在法国,资产积极的低位虽已确立,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但政权形式和政治体制频繁更迭,各阶层低位也多次变迁,社会矛盾极其复杂。启蒙主义理想破灭,人们陷入了普遍的失望情绪。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给对人类的未来带来了希望,并对英国社会造成冲击。在这个背景下,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崛起,它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为繁荣时期。追根溯源,浪漫主义作家在思想上深受德国唯心主义古典哲学的影响,开始重视人的自由、自在和自为性,并开始重新去认识“自我”、审视“自我”,从而进一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英国是最早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国家之一。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英国浪漫主义内部思想精神复杂,有柯勒律治的浪漫的超自然主义、华兹华斯的英国国教的正统主义、雪莱的无神论的精神主义、拜伦的革命的自由主义、司各特的对以往时代的缅怀,等等。但英国的浪漫主义还是有着鲜明的英国气质,即“自然主义”,和个人的、独立的诗人特性,贵族绅士般的矜持。审慎保守的是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英国正统主义,自由大胆的风格以拜伦、雪莱、柯勒律治、司各特为代表。 英国在浪漫主义文学中诗歌成就最高,而法国则以小说成就最大。英国最早出现的作家是以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为代表的“湖畔派”。他们对资本主义文明及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极为不满,长期寓居西北部湖边忘情于山水之间,因此得名。提倡回到自然,恢复人与人之间的纯朴关系,是社会健康发展,被认为是“消极浪漫主义”。湖畔派三位诗人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的乡村生活,是浪漫主义文学中温婉清丽的代表。这些诗人对法国大革命抱着矛盾的态度,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表示厌恶,竭力讴歌的是宗法制的农村生活和大自然,喜欢描写神秘离奇的情景与异国风光。华兹华斯是湖畔派诗人中成就最高者,他与“湖畔派”另一诗人柯勒律治共同出版《抒情歌谣集》,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诗集中收录的诗歌大部分为华兹华斯所做,而柯勒律治的名诗《古舟子咏》和《忽必烈汉》亦收入其中,充满幻觉和奇谲的意象。 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是以拜伦、雪莱、济慈、司各特为代表的“撒旦派”。乔治·拜伦(1788年-1824年)和雪莱(1792年-1822年)两位诗人将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他们和湖畔派诗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作品更具战斗意识和政治倾向。雪莱的代表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通过神话描写被压迫的人民的苦难和暴君的必然下场,预言革命一定会到来。他的短诗《西风颂》、《致云雀》等音韵铿锵,更有诸多名句传世。拜伦是19世纪上半期最为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游历各地,其诗作充满异域情调。代表作《唐璜》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场深入骨髓的检阅,发人深省。在欧洲,拜伦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人们把孤独、悲壮、崇尚个人式反抗的浪漫主义者形象称为“拜伦式英雄”。他们坚持民主自由思想,始终同情法国大革命,反对专制暴政,支持受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他们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和教育意义,写出充满激情的诗篇,完成了由湖畔派开始的诗歌改革,丰富了诗歌的形式和韵律。称为“积极浪漫主义”。于是

西方文学自测题库及参考答案--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西方文学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17世纪中叶英国最杰出的革命诗人是(B)。 A.屈莱顿 B.弥尔顿 C.班扬 D.本·琼生 2.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是(C)。 A.拉辛 B.莫里哀 C.高乃依 D.拉封丹 3.法国古典主义第一部典范性的作品是(B)。 A.《伪君子》 B.《熙德》 C.《费得尔》 D.《安德洛玛克》 4.法国古典主义的理论家是(C)。 A.笛卡尔 B.伽桑迪 C.布瓦洛 D.黎塞留 5.拉封丹是一位以写寓言诗著称的诗人,其代表作是(C)。 A.《拉封丹寓言》 B.《丹麦寓言》 C.《寓言诗》 D.《寓言故事》 6.歌德所说的:“像他那样的开场是现存最伟大的最好的开场”,是指莫里哀的作品是(B)。A.《吝啬鬼》 B.《伪君子》 C.《可笑的女才子》 D.《妇人学堂》 二、多项选择题 1.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要成就是(ABCD)。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 B.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C.巴洛克文学 D.市民世俗文学 E.教会文学 2.17世纪欧洲文学产生的背景(ABCD)。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专制王权的兴隆 C.唯物主义和唯理主义思潮的出现 D.对人文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反拨 E.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3.弥尔顿取材于《圣经》的几部杰作是(BCD)。 A.《伊甸园》 B.《失乐园》 C.《复乐园》 D.《力士参孙》 E.《天路历程》 4.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有(ABC)。 A.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 B.思想上崇尚理性 C.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则 D.形式上采用民间文学风格 E.重视主观想象

5.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代表作家有(BC)。 A.莫里哀 B.高乃依 C.拉辛 D.拉封丹 E.布瓦洛 三、专用术语解释 1.古典主义 1.古典主义是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故被称为古典主义。古典主义的作家、理论家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和个性差异,他们的创作也各有侧重。法国古典主义成就是多方面的,尤以戏剧最突出,出现了以高乃依和拉辛为代表的悲剧作家,以莫里哀为代表的喜剧作家,以及文艺理论家布拉洛和寓言诗人拉封丹等。 2.“三一律” 2.古典主义戏剧把文学创作的技巧和形式加以规范化,形成一整套作家必须严格遵循的艺术规范,“三一律”就是其中主要的规则之一。所谓“三一律”,是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即剧本的情节只能有一条线索,故事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在24小时内完成。 四、理解简答题 1.17世纪文学的主要成就。 2.莫里哀的创作分期与创作特点。 五、综合论述题 1.答尔丢夫形象。 2.《伪君子》主题和艺术特点。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C 5.C 6.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BCD 4.ABC 5.BC 三、专用术语解释 四、理解简答题 1.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又称清教徒文学)和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此外,还有巴洛克文学、市民世俗文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