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间控制第1章区间闭塞的概念及发展

第七章区间闭塞_铁路信号基础

第七章区间闭塞 第一节闭塞的概念及发展 一、基本概念 所谓区间,是指两个车站(或线路所)之间的铁路线路。相邻两站之间的区间称为站间区间。 区间的界线,在单线铁路,以两个车站的进站信号机柱的中心线为车站与区间的分界线,在双线或多线铁路上,分别以各线路的进站信号机柱或站界标的中心线为车站与区间的分界线。 列车在区间内运行的特点是:列车速度快、质量重、制动距离长,又不能避让。鉴于上述特点,列车由车站向区间发车时,必须确认区间(分区)内没有列车,并需遵循一定的规律组织行车,以免发生列车正面冲突或追尾事故。这种按照一定规律组织列车在区间内行车的方法,叫做行车闭塞法,简称闭塞。实现闭塞方式的设备叫做闭塞设备。 闭塞基本原理:在同一区间(分区)只准许一列列车运行,一旦列车占用区间(分区),即实行闭塞,在闭塞解除之前,不准许其它列车驶入。 二、发展历程 19世纪中叶出现火车之后,为了保证列车的安全,采用人骑马作为列车运行先导,以后又用过在一定距离设置导运人员,挥旗来表达列车可否安全前行。随着列车速度提高、密度增加,上述方法被淘汰,如何保障一个区间只能运行一列列车的闭塞概念被提出,1832年莫尔斯电报机发明后,很快就引入到铁路。1841年英国人提出闭塞电报机专利,并于1851年在英国铁路获得普及应用。1876年发明了电话,又实现了电话闭塞,电话(电报)闭塞靠人工保证行车安全,两站间没有设备上的锁闭关系。1878年英国人泰尔()发明电气路牌机,即两相邻车站各有一个路牌机,它们之间有电气联接,两站之间有列车运行,一定要领到一个路牌才能作为运行的凭证,而在平时,在一个时间内只允许有一个路牌从中取出,这样保证了行车安全。1889年英国人韦布和汤姆森( )发明了电气路签机,它工作原理与电气路牌机相似,即平时在一组路签机中只能取出一枚路签供运行的列车司机作为行车凭证。 早期的闭塞问题主要是防止列车对向相撞问题,随着铁路繁忙起来,为了提高运输效率,人们希望同一方向可以发追踪列车,因此,要保证列车的安全,不仅要防止对向相撞问题,还要有防止列车尾追。 最初采用的闭塞制度是时间间隔法,即前行列车和追踪列车之间必须保持一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总结

信息论与编码 《信息论与编码》这门课程给我带了很深刻的感受。信息论是人类在通信工程实践之中总结发展而来的,它主要由通信技术、概率论、随机过程、数理统计等相结合而形成。它主要研究如何提高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有效性、保密性和认证性,以使信息系统最优化。学习这门课程之后,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总结之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基本概念。信息是指各个事物运动的状态及状态变化的方式。消息是指包括信息的语言、文字和图像等。信号是消息的物理体现,为了在信道上传输消息,就必须把消息加载到具有某种物理特性的信号上去。信号是信息的载荷子或载体。信息的基本概念在于它的不确定性,任何已确定的事物都不含有信息。信息的特征:(1)接收者在收到信息之前,对其内容是未知的。(2)信息是能使认识主体对某一事物的未知性或不确定性减少的有用知识。(3)信息可以产生,也可以消失,同时信息可以被携带、存储及处理。(4)信息是可以量度的,信息量有多少的差别。编码问题可分解为3类:信源编码、信道编 码、加密编码。= 理论上传输的最少信息量 编码效率实际需要的信息量。 接下来,学习信源,重点研究信源的统计特性和数学模型,以及各类离散信源的信息测度 —熵及其性质,从而引入信息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和重要结论。本章内容是香农信息论的基础。重点要掌握离散信源的自信息,信息熵(平均自信息量),条件熵,联合熵的的概念和求法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离散无记忆的扩展信源的信息熵。另外要记住信源的数学模型。通过学习信源与信息熵的基本概念,了解了什么是无记忆信源。信源发出的序列的统计性质与时间的推移无关,是平稳的随机序列。当信源的记忆长度为m+1时,该时刻发出的符号与前m 个符号有关联性,而与更前面的符号无关,这种有记忆信源叫做m 阶马尔可夫信源。若上述条件概率与时间起点无关,则信源输出的符号序列可看成齐次马尔可夫链,这样的信源叫做齐次马尔可夫信源。之后学习了信息熵有关的计算,定义具有概率为 () i p x 的符号i x 的自信息量为:()log ()i i I x p x =-。自信息量具有下列特性:(1) ()1,()0i i p x I x ==(2)()0,()i i p x I x ==∞(3)非负性(4)单调递减性(5)可加 性。信源熵是在平均意义上来表征信源的总体特征,它是信源X 的 函数,一般写成H (X )。信源熵:()()log ()i i i H X p x p x =-∑,条件熵:(|)(,)log (|) i j i j ij H X Y p x y p x y =-∑联合 熵(|)(,)log (,)i j i j ij H X Y p x y p x y =-∑,联合熵 H(X,Y)与熵H(X)及条件熵H(Y|X)的关系: (,)()(|)()(|)H X Y H X H Y X H X H X Y =+=+。互信息: ,(|)(|)(;)(,)log ()(|)log () () j i j i i j i j i ij i j j j p y x p y x I X Y p x y p x p y x p y p y = = ∑ ∑ 。熵的性质:非负性,对称性,确定 性,极值性。 接下来接触到信道,知道了信道的分类,根据用户数可以分为,单用户和多用户;根

城市轨道交通闭塞区间技术研究

2012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城市轨道交通闭塞区间 技术研究设计 专业系轨道交通系 班级城轨092 学生姓名贺鑫 指导老师傅宗纯 完成日期

附:毕业设计任务书格式 2012届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课题名称: 轨道交通区间闭塞技术研究 二.指导老师: 傅宗纯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 1.课题概要 区间闭塞是保证区间行车安全以及提高区间运输效率的一种重要技术。随着列车运行速度越来越高、行车密度越来越大,轨道交通对区间闭塞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到目前为止,铁路区间闭塞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电报或电话闭塞、路签或路牌闭塞、半自动闭塞、自动闭塞[1]、准移动闭塞及移动闭塞[2][3]。(准)移动闭塞技术已在高铁及部分城市的地铁中被广泛采用。而自动闭塞是对半自动闭塞技术的总结和完善,同时又是(准)移动闭塞技术的基础,在闭塞技术的发展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说,只有在准确深入理解自动闭塞技术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准)移动闭塞。 轨道电路技术是区间闭塞技术的基础和关键。从传统的有绝缘节轨道电路到先进的无绝缘节轨道电路,轨道电路的功能经历了从单纯的检测轨道占用到既能检测轨道占用又能发送行车信息的转变。研究轨道电路技术是理解先进的区间闭塞技术的前提。 通过对此课题的学习和设计,使学生掌握区间自动闭塞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利用所学基本理论和自身具备的技能来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并结合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从我国的生产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利用自身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认真工作、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提升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2.设计内容与要求 1)了解区间闭塞技术的种类及发展历程。 2)对比分析半自动闭塞与自动闭塞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优劣。 3)分析准移动闭塞的工作原理,并对比分析准移动闭塞与自动闭塞技术的优劣。 4)分析移动闭塞的工作原理,并对比分析准移动闭塞与移动闭塞的优劣。 5)分析无绝缘轨道电路的工作原理,对比分析法国UM71与我国ZPW2000无绝缘轨道电路的优劣。

高一数学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姓名性别年级高一 教学 内容 函数与映射的概念及其函数的表示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函数的概念;区间”、“无穷大”的概念,定义域的求法,映射的概念教学难点:函数的概念,无穷大”的概念,定义域的求法,映射的概念 教学目标1.理解函数的定义;明确决定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三个要素; 2.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区间”、“无穷大”等记号;掌握分式函数、根式函数定义域的求法,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思想方法 3.了解映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4.了解象与原象的概念,会判断一些简单的对应是否是映射,会求象或原象. 5.会结合简单的图示,了解一一映射的概念 教学过程课前检 查与交 流 作业完成情况: 交流与沟通 针 对 性 授 课 一、函数的概念 一、复习引入: 初中(传统)的函数的定义是什么?初中学过哪些函数? 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 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并将自变量x取值的集合叫做 函数的定义域,和自变量x的值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 的值域.这种用变量叙述的函数定义我们称之为函数的传统定义. 初中已经学过: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 问题1:()是函数吗? 问题2:与是同一函数吗? 观察对应: 30 45 60 90 2 1 2 2 2 3 9 4 1 1 -1 2 -2 3 -3 3 -3 2 -2 1 -1 1 4 9 1 2 3 1 2 3 4 5 6 (1)(2) (3)(4) 开平方求正弦 求平方乘以2 A A A A B B B B 1 二、讲解新课:

沪教版高一数学上册1.1 区间的表示方法和集合相关概念 讲义

第一讲:集合与区间的概念及其表示法 知识点一、区间的概念 设 a ,b 是实数,且 a <b ,满足 a ≤x ≤b 的实数 x 的全体,叫做闭区间, 记作 [a ,b ],即,[,]{|}a b x a x b =≤≤。如图: a , b 叫做区间的端点.在数轴上表示一个区间时,若区间包括端点,则端点用实心点表示;若区间不包括端点,则端点用空心点表示. 全体实数也可用区间表示为(-∞,+∞),符号“+∞”读作“正无穷大”,“-∞”读作“负无穷大”,即(,)R =-∞+∞。 知识二、元素与集合:指定对象的全体叫“集合”,简称“集”,用大写英文字母A 、B 、C 等表示,其中的每个对象叫“元素”,用小写英文字母a 、b 、c 表示 1.集合元素的特性: 集合中元素的从属性要明确 反例:大树、好人 集合中元素必须能判定彼此 反例:2,2 集合中元素排列没有顺序 如:{1,2,3}{2,1,3}= 例1、判断下列各组对象能否组成集合: (1)不等式的解; (2)我班中身高较高的同学; (3)直线上所有的点; (4)不大于10且不小于1的奇数。 练习1.给出下列说法: (1)较小的自然数组成一个集合; (2)集合{1,-2,3,π}与集合{π,-2,3,1}是同一个集合; (3)若∈a R ,则a ?Q ; (4)已知集合{x ,y ,z }与集合{1,2,3}是同一个集合,则x =1,y =2,z =3 其中正确说法个数是( ) 例2.集合A 是由元素n 2-n ,n -1和1组成的,其中n ∈Z ,求n 的取值范围。 例3.已知M={2,a,b }N={2a,2,}且M=N ,求a,b 的值 练习2.已知集合M={a,a+d,a+2d},N={a,aq,aq 2},a≠0,且M 与N 中的元素完全相同,求d 和q 的值。 320x +>21y x =-2 b

函数的概念与表示法

函数的概念和函数的表示法 考点一:由函数的概念判断是否构成函数 函数概念: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 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 例1. 下列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对应关系中,能确定y 是x 的函数的是( ) ① A={x x ∈Z},B={y y ∈Z},对应法则f :x →y= 3 x ; ② A={x x>0,x ∈R}, B={y y ∈R},对应法则f :x →2y =3x; ③ A=R,B=R, 对应法则f :x →y=2 x ; 变式1. 下列图像中,是函数图像的是( ) ① ② ③ ④ 变式2. 下列式子能确定y 是x 的函数的有( ) ①22x y +=2 1= ③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变式3. 已知函数y=f (x ),则对于直线x=a (a 为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y=f (x )图像与直线x=a 必有一个交点 B.y=f (x )图像与直线x=a 没有交点 C.y=f (x )图像与直线x=a 最少有一个交点 D.y=f (x )图像与直线x=a 最多有一个交点 变式4.对于函数y =f(x),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y 是x 的函数 ②对于不同的x ,y 的值也不同 ③f(a)表示当x =a 时函数f(x)的值,是一个常量 ④f(x)一定可以用一个具体的式子表示出来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变式5.设集合M ={x|0≤x ≤2},N ={y|0≤y ≤2},那么下面的4个图形中,能表示集合M 到集合N 的函数关系的有(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② 考点二:同一函数的判定 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 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我们就称这两个函数相等。 例2. 下列哪个函数与y=x 相同( ) ①. y=x ②.y = ③. 2 y = ④.y=t ⑤.3 3x y = ;⑥.2x y =

信息论与编码总结

信息论与编码 1. 通信系统模型 信源—信源编码—加密—信道编码—信道—信道解码—解密—信源解码—信宿 | | | (加密密钥) 干扰源、窃听者 (解密秘钥) 信源:向通信系统提供消息的人或机器 信宿:接受消息的人或机器 信道:传递消息的通道,也是传送物理信号的设施 干扰源:整个系统中各个干扰的集中反映,表示消息在信道中传输受干扰情况 信源编码: 编码器:把信源发出的消息变换成代码组,同时压缩信源的冗余度,提高通信的有效性 (代码组 = 基带信号;无失真用于离散信源,限失真用于连续信源) 译码器:把信道译码器输出的代码组变换成信宿所需要的消息形式 基本途径:一是使各个符号尽可能互相独立,即解除相关性;二是使各个符号出现的概率尽可能相等,即概率均匀化 信道编码: 编码器:在信源编码器输出的代码组上增加监督码元,使之具有纠错或检错的能力,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译码器:将落在纠检错范围内的错传码元检出或纠正 基本途径:增大码率或频带,即增大所需的信道容量 2. 自信息:()log ()X i i I x P x =-,或()log ()I x P x =- 表示随机事件的不确定度,或随机事件发生后给予观察者的信息量。 条件自信息://(/)log (/)X Y i j X Y i j I x y P x y =- 联合自信息:(,)log ()XY i j XY i j I x y P x y =- 3. 互信息:;(/) () (;)log log ()()()i j i j X Y i j i i j P x y P x y I x y P x P x P y == 信源的先验概率与信宿收到符号消息后计算信源各消息的后验概率的比值,表示由事件y 发生所得到的关于事件x 的信息量。 4. 信息熵:()()log ()i i i H X p x p x =-∑ 表示信源的平均不确定度,或信源输出的每个信源符号提供的平均信息量,或解除信源不确定度所需的信息量。 条件熵:,(/)()log (/)i j i j i j H X Y P x y P x y =- ∑ 联合熵:,()()log ()i j i j i j H XY P x y P x y =-∑ 5. 平均互信息:,()(;)()log ()() i j i j i j i j p x y I X Y p x y p x p y =∑

函数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法

题一:定义集合{1,2,…,n }到{1,2,…,n }上的函数f :k →i k ,k =1,2,…,n .记作:121,2,,,,,n n i i i ?? ??? . 设121,2,,,,,n n f i i i ??= ??? ,12 1,2,,,,,n n g j j j ??= ??? (这里的j 1,j 2,…,j n n j j j ,,,21 也是1,2,…,n 这n 个整数的一个排列).定义g f 12 1,2,,,,,n n i i i ??= ??? 121,2,,,,,n n j j j ?? ??? ,其中)]([)(k g f k g f = ,k =1,2,…,n ..则? ?? ? ?????? ??4,5,1,2,35,4,3,2,13,1,2,4,55,4,3,2,1= 题二:在加工爆米花的过程中,爆开且不糊的粒数占加工总数的比率称为可食用率p .它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加工时间t (单位:分钟). 做了三次实验,数据记录如图所示.已知图中三个点都在函数p =-0.2t 2+bt +c 上,则由此得到的理论最佳加工时间为 分钟. 题三:3,10 ()((5)),10x x f x f f x x -≥?=?+

(完整版)信息论与编码概念总结

第一章 1.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 2.信息论研究内容:信源熵,信道容量,信息率失真函数,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密码体制的安全性测度等等 第二章 1.自信息量:一个随机事件发生某一结果所带的信息量。 2.平均互信息量:两个离散随机事件集合X 和Y ,若其任意两件的互信息量为 I (Xi;Yj ),则其联合概率加权的统计平均值,称为两集合的平均互信息量,用I (X;Y )表示 3.熵功率:与一个连续信源具有相同熵的高斯信源的平均功率定义为熵功率。如果熵功率等于信源平均功率,表示信源没有剩余;熵功率和信源的平均功率相差越大,说明信源的剩余越大。所以信源平均功率和熵功率之差称为连续信源的剩余度。信源熵的相对率(信源效率):实际熵与最大熵的比值 信源冗余度: 0H H ∞=ηη ζ-=1

意义:针对最大熵而言,无用信息在其中所占的比例。 3.极限熵: 平均符号熵的N 取极限值,即原始信源不断发符号,符号间的统计关系延伸到无穷。 4. 5.离散信源和连续信源的最大熵定理。 离散无记忆信源,等概率分布时熵最大。 连续信源,峰值功率受限时,均匀分布的熵最大。 平均功率受限时,高斯分布的熵最大。 均值受限时,指数分布的熵最大 6.限平均功率的连续信源的最大熵功率: 称为平均符号熵。 定义:即无记忆有记忆N X H H X H N X H X NH X H X H X H N N N N N N )() ()()()()()(=≤∴≤≤

若一个连续信源输出信号的平均功率被限定为p ,则其输出信号幅度的概率密度分布是高斯分布时,信源有最大的熵,其值为 1log 22 ep π.对于N 维连续平稳信源来说,若其输出的N 维随机序列的协方差矩阵C 被限定,则N 维随机矢量为正态分布时信源 的熵最大,也就是N 维高斯信源的熵最大,其值为1log ||log 222N C e π+ 7.离散信源的无失真定长编码定理: 离散信源无失真编码的基本原理 原理图 说明: (1) 信源发出的消息:是多符号离散信源消息,长度为L,可以用L 次扩展信 源表示为: X L =(X 1X 2……X L ) 其中,每一位X i 都取自同一个原始信源符号集合(n 种符号): X={x 1,x 2,…x n } 则最多可以对应n L 条消息。 (2)信源编码后,编成的码序列长度为k,可以用k 次扩展信宿符号表示为: Y k =(Y 1Y 2……Y k ) 称为码字/码组 其中,每一位Y i 都取自同一个原始信宿符号集合: Y={y 1,y 2,…y m } 又叫信道基本符号集合(称为码元,且是m 进制的) 则最多可编成m k 个码序列,对应m k 条消息 定长编码:信源消息编成的码字长度k 是固定的。对应的编码定理称为定长信源编码定理。 变长编码:信源消息编成的码字长度k 是可变的。 8.离散信源的最佳变长编码定理 最佳变长编码定理:若信源有n 条消息,第i 条消息出现的概率为p i ,且 p 1>=p 2>=…>=p n ,且第i 条消息对应的码长为k i ,并有k 1<=k 2<=…<=k n

函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函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1若函数()f x 满足(21)1f x x -=+,则(1)f = . 2函数()f x 对于任意实数x 满足条件1(2)() f x f x += ,若(1)5f =-,则((5))f f = . 3若函数2(21)2f x x x +=-,则(3)f = . 4已知函数2 2 (),1x f x x R x =∈+. (1)求1()()f x f x +的值; (2)计算:111 (1)(2)(3)(4)()()()234 f f f f f f f ++++++. 5已知,a b 为常数,若22()43,()1024,f x x x f ax b x x =+++=++求5a b -的值 6设函数3 (100)(),(89).[(5)](100)x x f x f f f x x -≥?=? +

最新区间的概念(教学设计)

区间的概念 【教学目标】 1. 理解区间的概念,掌握用区间表示不等式解集的方法,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 通过教学,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乐于探究的良好思维品质,让学生从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 用区间表示数集. 【教学难点】 对无穷区间的理解.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数形结合法与讲练结合法.通过不等式介绍闭区间的有关概念,并与学生一起在数轴上表示两种不同的区间,学生类比得出其它区间的记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区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为学习用区间法求不等式组的解集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过程】

新课区间不包括端点,则端点用空心点表示. 全体实数也可用区间表示为(-∞,+∞),符 号“+∞”读作“正无穷大”,“-∞”读作“负无 穷大”. 例1用区间记法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 9≤x≤10;(2) x≤0.4. 解(1) [9,10];(2) (-∞,0.4]. 练习1用区间记法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并在数轴上表示这些区间: (1) -2≤x≤3;(2) -3<x≤4; (3) -2≤x<3;(4) -3<x<4; (5) x>3;(6) x≤4. 例2用集合的性质描述法表示下列区间: (1) (-4,0);(2) (-8,7]. 解(1) {x | -4<x<0};(2) {x | -8<x≤7}. 练习2用集合的性质描述法表示下列区间, 并在数轴上表示这些区间: (1) [-1,2);(2) [3,1]. 例3在数轴上表示集合{x|x<-2或x≥1}. 解如图所示. 用表格呈现相应的 区间,便于学生对比记 忆. 教师强调“∞”只是 一种符号,不是具体的 数,不能进行运算.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 下,得出结论,师生共 同总结规律. 学生抢答,巩固区 间知识. 学生代表板演,其 它学生练习,相互评价. 了铺垫. 学生理解无 穷区间有些难 度,教师要强调 “∞”只是一种 符号,并结合数 轴多加练习。 三个例题 之间,穿插类似 的练习题组,使 学生掌握不等 式记法,区间记 法,数轴表示三 者之间的相互 转化.逐层深 入,及时练习, 使学生熟悉区 间的应用. x 01 -1 -2

自动闭塞区间通过信号机故障处理办法

自动闭塞区间通过信号机故障处理办法 作者:北雪数据来源: 中国铁路博客更新时间:2008-06-30 近段时间来,自动闭塞区间因通过信号机故障而导致列车追尾冲突事故接连发生:继2005年7月20日西安局宝成线X88次行包专列与前行的1486次旅客列车追尾冲突后;仅相隔11天的7月31日,沈阳局长大线又发生K127次旅客列车与前行的33219次货物列车追尾冲突事故;2006年的4月11日,同样的事故再次重演,广铁集团管内京九线又发生了T159次旅客列车与前行的1017次旅客列车追尾冲突事故。这几件事故惊人的相似:都发生在双线自动闭塞区间通过信号机故障时,司机未按规定停车确认,超速进入通过信号机防护的闭塞分区而导致列车追尾冲突事故的发生。那么为什么在双线自闭区间会接连发生列车追尾冲突事故呢?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有效控制该类事故的发生?这是当前十分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1、现行双线自动闭塞区间一架通过信号机故障处理办法 (1)《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的处理办法:《技规》第235条规定:“自动闭塞区间通过信号机显示停车信号(包括显示不明或灯光熄灭)时.U车必须在该信号机前停车,……停车等候2min,该信号机仍未显示进行信号时,即以遇到阻碍能随时停车的速度继续运行,最高不超过20km/h,运行到次一通过信号机,按其显示的要求运行:如确认前方闭塞分区内有列车时,不得进入”。因为在《技规》第230条规定自动闭塞区间内两架及其以上通过信号机故障或灯光熄灭时应停用基本闭塞法改用电话闭塞法行车,所以第235条规定实际上就是现行自闭区间一架通过信号机故障的处理办法。 (2)铁道部《自动闭塞区间一架通过信号机故障时的安全防护办法》(铁运[2006] 56号文件)规定的防护办法:“列车调度员接到车站值班员关于自动闭塞区间内一架通过信号机故障的报告后(机车信号在该故障通过信号机前显示进行信号时除外),应发布调度命令,指定就近车站派胜任人员(指车站助理值班员及以上人员)担任防护员,携带无线列调手持电台等防护用品尽快赶赴故障通过信号机处,对后续列车进行辅助防护。当后续列车接近时,车站防护员应在故障通过信号机前显示停车信号(昼间显示红旗、夜间显示红灯),辅助停车防护。列车停车等候2min后,车站防护员应在故障通过信号机前显示20km/h手持限速牌,提示司机开车按限速运行。故障超过24h时,故障通过信号机所在局列车调度员应通知本局相关电务段、指定的一个机务段各派一名干部,携带通讯工具,佩带“防护员”臂章,在车站防护员的指挥下共同担当防护任务”。 2、对现行双线自动闭塞区间一架通过信号机故障处理办法的分析 对于运输生产企业,任何规章制度都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安全;二是效率;三是实用。其中安全是根本,必须确保;效率是在安全基础上运输管理质量的具体表现,应该努力提高;实用就是实际效果和可操作性,只有效果明显、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才能得到贯彻落实并且在安全生产中发挥作用。我们依照这三个标准对现行双线自闭区间一架通过信号机故障处理办法来进行具体分析。 (1)安全原则:铁路运营技术发展到今天,为确保列车运行安全装备了各式闭塞设备,自动闭塞就是保证每一个闭塞分区在同一时间只能有一列车占用的控制设备。当区间通过信号机发生故障时,就需要依照《技规》第235条规定,采用人工的方法来进行确认和控制。从安全的角度来说,不论是设备控制,还是人工确认,只要是向区间或闭塞分区发出列车,就必须确认前方区间或闭塞分区空闲,这是安全原则问题,但《技规》第235条规定不能完全实现这一要求——停车2min后,在前方闭塞分区占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允许列车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数)(x y ?=的图象与直线a x =的交点个数为( ) A 、必有1个 B 、1个或2个 C 、至多1个 D 、可能2个以上 2、 下列四组中的函数 )(x f 与)(x g ,表示相同函数的一组是( ) A 、2)()(,)(x x g x x f == B 、1)(,11)(2-=-+=x x g x x x f C 、 x x x g x x f ==)(,)(0 D 、2)(,)(x x g x x f == 3、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1)x x y -+-= 12可以表示函数 (2)521=-+-y x 可以表示函数(3)122=+y x 可以表示函数 (4)12=+y x 可以表示函数 A 、 (2)(4) B 、(1)(3) C 、(1)(2) D 、(3)(4) 4、下列关于分段函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并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 (2)分段函数尽管在定义域不同的部分有不同的对应法则,但它们是同一个函数 (3)若21,D D 分别是分段函数的两个不同对应法则的值域,则Φ=21D D I A 、 (1) B 、(2)、(3) C 、(1)、(2) D 、(1)、(3) 5、设2:x x f →是集合A 到B 的映射,如果{}2,1=B ,那么B A I =( ) A 、 Φ B 、 {}1 C 、Φ 或{}2 D 、Φ或{}1 6、若函数)(x f 满足),)(()()(R y x y f x f y x f ∈+=+,则下列各项不恒成立 的是( ) A 、0)0(=f B 、)1(3)3(f f = C 、)1(2 1)21(f f = D 、0)()(<-x f x f 7、将x y 1=的图像变换至函数23++=x x y 的图像,需先向 平移 个单位,再向 平移 个单位( ) A 、左,2,上,1 B 、左,2,下,1 C 、右,2,上,1 D 、右,2,上,1 8、已知函数)(x f 的定义域是),(b a ,其中b>a+2,则)13()13()(+--=x f x f x f 的定义域是( )

高铁的闭塞区间与行驶安全问题

高铁的闭塞区间与行驶安全问题 摘要 随着社会的高度速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动车也越来越多进入的我们的生活,在追求更快速度的同时人们也更加关注交通工具的安全性问题。尤其在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动车的安全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铁路的闭塞区间设计的是否合理,与高铁行驶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在本文中,我们以闭塞区间为切入点,以杭深线为例,考虑各种因素讨论高铁的安全问题。 针对第一问,本文首先以我国动车组的主要类型的数据作为参考,采用自动闭塞区间法,以高速列车行驶的制动距离为基础,再结合四显示制式建立计算闭塞区间的模型,分别可得列车CRH1、CRH2、CRH3、CRH5闭塞区间长度为2418米、3335米、4300米、3647米。为避免制动距离较短的列车的能力浪费及其运行效率的发挥,对于速度等级进行划分,并通过牵引计算分析以达到最优的速度等级划分,分别可得列车CRH1、CRH2、CRH3、CRH5最优速度划分临界为141.4/ km h。 km h、176.8/ km h、176.8/ km h、212.2/ 针对第二问,要求我们基于闭塞区间对高铁进行安全评估,由于闭塞区间的长度直接影响了动车之间的追踪时间间隔,合理的追踪时间间隔是确定发车间隔时间的主要因素,我们首先以闭塞区间长度为切入点建立物理追踪模型,求解出安全行车下的最小发车时间间隔为12分钟,再通过与杭深线上各站的发车时间间隔进行对比,得出对杭深高铁安全性评估的结论。 针对第三问,基于问题二所求得的最小安全间隔时间,根据8月16日前后高铁发车时刻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两日中存在不安全相邻列次的列车组数,并算出当天车次组中的不安全率,进行比较分析出8月16日后比8月16日前安全性提高了20.9%。我们认为,影响高铁安全的因素较多,在高铁安全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又是极其错综复杂的,所以向其职能部门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提高安全性。 关键词:闭塞区间安全间隔时间物理追及相遇模型

函数的概念与表示法

函数的概念和函数的表示法 考点一:由函数的概念判断是否构成函数 函数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 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 例1. 下列从集合A到集合B的对应关系中,能确定y是x的函数的是( ) ①{x x∈Z},{y y∈Z},对应法则f:x→ 3 x; ②{xx>0∈R}, {y y∈R},对应法则f:x→2y=3x; ③, 对应法则f:x→2x; 变式1. 下列图像中,是函数图像的是( ) ①②③④ 变式2. 下列式子能确定y是x的函数的有() ①22 x y+=2 1= A、0个B、1个 C、2个 D、3个变式3.已知函数(x),则对于直线(a为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x)图像与直线必有一个交点(x)图像与直线没有交点 (x)图像与直线最少有一个交点(x)图像与直线最多有一个交点 变式4.对于函数y=f(x),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y是x的函数 ②对于不同的x,y的值也不同

A .1个 B .2个 C.3个 D.4个 变式5.设集合M ={0≤x≤2},N ={0≤y≤2},那么下面的4个图形中,能表示集合M到集合N 的函数关系的有( )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②③ D.② 考点二:同一函数的判定 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 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我们就称这两个函数相等。 例2. 下列哪个函数与相同( ) ①. x ②.y = ③. 2 y = ④ ⑤.33x y =;⑥.2x y = 变式1.下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y ) A . y = B . y =-y =- D . y x = 变式2. 下列各组函数表示相等函数的是( ) A. 29 3 x y x -=- 与 3y x =+ B. 1y = 与 1y x =- C. 0y x =(x ≠0) 与 1y =(x≠0) D. 21y x =+,x ∈Z 与21y x =-,x ∈Z 变式3. 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函数是否为相同的函数?

区间概念教案

区间的概念教学设计

新课 新课 设a,b 是实数,且a<b. 满足a≤x≤b 的实数x 的全体,叫做闭区 间,记作 [a,b],如图. a,b 叫做区间的端点.在数轴上表示一个区 间时,若区间包括端点,则端点用实心点表示;若 区间不包括端点,则端点用空心点表示. 全体实数也可用区间表示为(-∞,+∞),符 号“+∞”读作“正无穷大”,“-∞”读作“负无 穷大”. 例 1 用区间表示不等式 3x>2+4x 的解集, 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解:解不等式 3x>2+4x 得: x< -2 所以用区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 (-∞,-2) 在数轴上表示如图 练一练:用区间表示不等式 4x>2x+4的解 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教师讲解闭区间, 开区间的概念,记法和 图示,学生类比得出半 开半闭区间的概念,记 法和图示. 用表格呈现相应的 区间,便于学生对比记 忆. 教师强调“∞”只是 一种符号,不是具体的 数,不能进行运算.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 下,得出结论,师生共 同总结规律. 学生抢答,巩固区 间知识. 学生代表板演,其 教师只讲 两种区间,给学 生提供了类比、 想象的空间,为 后续学习做好 了铺垫. 学生理解无 穷区间有些难 度,教师要强调 “∞”只是一种 符号,并结合数 轴多加练习。 三个例题 之间,穿插类似 的练习题组,使 学生掌握不等 式记法,区间记 法,数轴表示三 者之间的相互 转化.逐层深 入,及时练习,

例2 已知集合A=( 0 ,3 ),集合B=[ -1, 2 ],求 A∩B ,A∪B 。 解:两个集合的数轴表示如图所示: 察图形知: A∩B = ( 0 ,2 ] A∪B = [ -1 ,3 ) 练一练 1、已知集合A=[ -3 ,4 ],集合B=[ 1, 6 ],求 A∩B ,A∪B 。: 它学生练习,相互评价. 同桌之间讨论,完 成练习. 使学生熟悉区 间的应用. 小 结 填制表格: 集合区间区间名称数轴表示 {x|a<x<b} {x|a≤x≤b} {x|a≤x<b} {x|a<x≤b} 集合区间数轴表示 {x | x>a } {x | x<a } {x | x≥a } {x | x≤a} 师生共同完成表格.通过表格 归纳本节知识, 有利于学生将 本节知识条理 化,便于记忆。作业布置

信息论与编码实验报告材料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信息论与编码姓名: 系:专 业:年 级:学 号:指导教 师:职 称:

年月日 目录 实验一信源熵值的计算 (1) 实验二Huffman 信源编码. (5) 实验三Shannon 编码 (9) 实验四信道容量的迭代算法 (12) 实验五率失真函数 (15) 实验六差错控制方法 (20) 实验七汉明编码 (22)

实验一信源熵值的计算 、实验目的 1 进一步熟悉信源熵值的计算 2 熟悉Matlab 编程 、实验原理 熵(平均自信息)的计算公式 q q 1 H(x) p i log2 p i log2 p i i 1 p i i 1 MATLAB实现:HX sum( x.* log2( x));或者h h x(i)* log 2 (x(i )) 流程:第一步:打开一个名为“ nan311”的TXT文档,读入一篇英文文章存入一个数组temp,为了程序准确性将所读内容转存到另一个数组S,计算该数组中每个字母与空格的出现次数( 遇到小写字母都将其转化为大写字母进行计数) ,每出现一次该字符的计数器+1;第二步:计算信源总大小计算出每个字母和空格出现的概率;最后,通过统计数据和信息熵公式计算出所求信源熵值(本程序中单位为奈特nat )。 程序流程图: 三、实验内容 1、写出计算自信息量的Matlab 程序 2、已知:信源符号为英文字母(不区分大小写)和空格输入:一篇英文的信源文档。输出:给出该信源文档的中各个字母与空格的概率分布,以及该信源的熵。 四、实验环境 Microsoft Windows 7

五、编码程序 #include"stdio.h" #include #include #define N 1000 int main(void) { char s[N]; int i,n=0; float num[27]={0}; double result=0,p[27]={0}; FILE *f; char *temp=new char[485]; f=fopen("nan311.txt","r"); while (!feof(f)) { fread(temp,1, 486, f);} fclose(f); s[0]=*temp; for(i=0;i='a'&&s[i]<='z') num[s[i]-97]++; else if(s[i]>='A'&&s[i]<='Z') num[s[i]-65]++; } printf(" 文档中各个字母出现的频率:\n"); for(i=0;i<26;i++) { p[i]=num[i]/strlen(s); printf("%3c:%f\t",i+65,p[i]); n++; if(n==3) { printf("\n"); n=0; } } p[26]=num[26]/strlen(s); printf(" 空格:%f\t",p[26]);

3.1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法

【课题】 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函数的定义;(2) 理解函数值的概念及表示; (3) 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4) 了解利用“描点法”作函数图像的方法. 能力目标: (1) 通过函数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通过函数值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工具使用技能; (3) 会利用“描点法”作简单函数的图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 函数的概念;(2) 利用“描点法”描绘函数图像. 【教学难点】 (1) 对函数的概念及记号)(x f y =的理解;(2) 利用“描点法”描绘函数图像. 【教学设计】 (1)从复习初中学习过的函数知识入手,做好衔接; (2)抓住两个要素,突出特点,提升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水平; (3)抓住函数值的理解与计算,为绘图奠定基础; (4)学习“描点法”作图的步骤,通过实践培养技能; (5)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3.1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法 *创设情景 兴趣导入 学校商店销售某种果汁饮料,售价每瓶2.5元,购买果汁饮料的瓶数与应付款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呢? 设购买果汁饮料x 瓶,应付款为y ,则计算购买果汁饮料应付款的算式为 2.5y x =. 因为x 表示购买果汁饮料瓶数,所以x 可以取集合{}0,1,2,3,中的任意一个值,按照算式法则 2.5y x =,应付款y 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 两个变量之间的这种对应关系叫做函数关系.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在某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和y ,设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数集D ,如果对于D 内的每一个x 值,按照某个对应法则f ,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把x 叫做自变量,把y 叫做x 的函数. 将上述函数记作()y f x =. 变量x 叫做自变量,数集D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 当0x x =时,函数()y f x =对应的值0y 叫做函数()y f x =在点0x 处的函数值.记作()00y f x =. 函数值的集合(){}|,y y f x x D =∈叫做函数的值域. 函数的定义域与对应法则一旦确定,函数的值域也就确定了.因此函数的定义域与对应法则叫做函数的两个要素. 定义域与对应法则都相同的函数视为同一个函数,而与选用的字母无关.如函数y =与s =表示的是同一个函数. 例如,函数2 x y x =的定义域为{|0}x x ≠,函数y x =的定义域为R .它们的定义域不同,因此不 是同一个函数;函数,0, ,0x x y x 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